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目录
目录 第 x 页
惺所覆瓿稿序
   惺所覆瓿稿序[李廷机]
惺所覆瓿稿卷之一○诗部一
 丁酉朝天录
   登广远楼
   西京道中
   客夜记事
   百祥楼
   控江亭
   定州道中
   宣川
   车辇馆
   登箭门岭
   义州
   渡江作
   头关站
   怀远关
   驻跸山歌
   高平
   广宁
   壮镇堡关王庙
   入宁远城记见
   杏山
   山海关
   永平府
   夷齐庙。次使相韵。
   蓟州
   通州
   帝都
   十五夜。使示以五言绝句七篇。用一年明月今宵多为韵。仍奉和。
   闻本国水兵统制元均及水使李亿麒,崔湖渰死。
   闻南原陷。杨元走还。
   还到蓟州。闻李副总获虏酋。
   到山海关。闻杨经理直到京城。贼到稷山败回。
   出关作
   闾阳
   三岔河闻虏警。
   海州卫记见
   至辽东。见家书。
   镇江。望统军亭。
   镇山江道上偶吟
 幕府杂录
   宿宣城
   车辇即事
   良策
   古津江咏柳
   义州
   汝仁偶作(李再荣字汝仁。府尹选之庶子。擢魁第。见削。)
   戏用尹以述韵(尹继善也。荪谷云。四篇虽好。尚有瞿态。)
   幕府无事。用于鳞阁夜韵自遣。(四首。)
   无题
   留别
   宿林畔村舍
   定州
   守岁
   嘉平馆。逢立春。
   肃宁人日
   西京谷日
   黄叔正悼亡帖。用五峰韵。
 戊戌西行录
   中和阻潦
   平壤旅夜
   百祥楼
   太定江作
   新安
   郭山东厢
   向林畔道中作
   渡铁山江
   古津江
   义州
   大尹席。以病不赴。(黄公琎字景美。官行礼判。)
   话旧
   旅怀
   回至嘉平。主倅享以甘醴。(金公辉继辉之弟也)
   安州戏题
   从徐黄门。登浮碧楼幄房。
   松京谢四耐(即安庆昌)
   过圃隐旧宅歌
   道中
 佐幕录
   海州
   小宴赠主牧(尹暻)
   神光寺
   题僧卷用西潭韵
   金沙寺
   白沙汀
   阿郎浦
   丰川道中
   松禾重九逢雨
   道中作
   修證寺(二首)
   九月山檀君祠
   龙渊
   望海庵
   杨山
   小酌南墅
   迎 赦文。邀差员洪直长。小酌广远楼。(名鸾祥。履祥之弟。)
   黄州艳曲
   玉溜泉
   平山山城
   书怀
   分韵得山字(荪谷及梧亭。来会寓邸。郑时至亦至。四人以雪满群山为韵。)
   除夕
 南宫稿
   有怀(二)
   以大祝祠 宗庙
   仕长生殿
   九日
   上 陵作
   适 陵所
   戏题春帖
   寓怀
   小桃
   送李子敏朝 天(名安讷。容斋之曾孙。)
   城东沈墅
   僚友泛舟东湖晚归
   寄朴亚判年兄乞漕官(名东亮。字子龙。)
   自叹
 南征日录
   以试士将向湖南。辞 朝有作。
   早发板桥院
   自戏
   早向天安
   砺山逢尹止中(名毅立)
   全州
   养真堂(在泰仁)
   将向古长城
   光州书事
   绫阳试院。逢庆灵光(暹)。具锦山(义刚)同入棘中。
   晓坐试院
   出榜日饮中解诸生作
   寓邸漫书
   崔正言家小酌(名弘载字德舆和顺人)
   金灵光家戏题(名公喜。润之子。)
   向南平道中
   南平客夜
   海阳记怀
   宴尹庄(南州富人)
   潭阳雨夜
   昌平逢林子升(名晚)
   入东堂作
   长城别朴甥(名宗贤字正伯)
   扶安。见闵尉仁佶。(字叔正。武进士。仁伯之弟。)
   德恩馆独坐
   渡锦江
 壬寅西行录
   留松京
   黄州道中
   平壤道中
   百祥楼
   迎薰楼
   板门岭
 骑省稿
   冕服 诰命颁 敕礼罢有作
   送成则生茂长(名启善)
   访子正于金吾(任衮也)
   省中
   骑省初秋
   出郊
   得书
 太仆稿
   拜太仆有作
   冬雨
   戏答子正
   偶怀
   小集叔正
   次而述见赠韵
   沈士讷家闻笛(名宗敏)
   直内司
   内司。次而述见赠韵。(二)
   用大陆拟古韵自释
   赠人
   初夏省中作
   省中遇雨
   叔正楼
   有作
   城南李亭
   除春秋有感
 枫岳纪行
   初出国门
   抱川道中
   金水潭正卿墅作(前妻喃矱也。同年司马。)
   丰田驿
   老客妇怨
   宿金城
   通沟
   欢喜岭
   长安寺(此篇出谢一而伤徘)
   长安寺壁李桢画变像及山水歌
   十王百川洞
   灵源寺
   从望高台下。憩松罗庵。
   鸣渊
   表训寺
   正阳西楼
   八角殿看画佛
   开心台
   咏桂树
   待鹤
   宿正阳寺东厢
   万瀑洞
   石上有杨蓬莱八大字(八大字。即蓬莱枫岳元和洞天。)
   普德窟
   圆通寺
   火龙潭
   摩诃衍
   白田庵
   九井峰
   寂灭庵
   朴达串
   隐身台
   兜率庵(有僧方精进)
   成佛庵
   佛顶台
   榆岾寺
   山映楼(都事尹趌,集庆殿参奉卢胜来会。)
   宿东檀寮
   耕库。别郑生(斗源)。仍下山。(生深于丹学者)
   百川桥
   清涧亭昼睡
   双成湖
   道中望洛山
   宿洛山寺
   府伯送酒妓(洪汝成也)
   至沙村
   湖亭
 溟州杂著○别书
   [溟州杂著]
 辽山录
   [辽山录]
   到郡登化鹤楼
   与景武宿学仙堂(郑象祖也。湖阴庶孙也。)
   听伯姬讴(闵希颜也。姬。昌城人。最善唱松江词。)
   寓怀
   试士回到杨山作
   因军务晓渡海。至黄州记事。
   宿黄州
   宿瑞兴人家
   在郡夕作
   懒翁来
   初坐轩
   安城馆。逢钓城昆季。(宗人也)
   还郡
   晨起
   漫吟
   送无为归山
   汝仁来自西京
   黄牧送二妓(朴东说说之同科壮元)
   冲天阁书
   石峰来访(韩景洪)
   酌石峰于冲天阁
   士常至(李元亨也)
   闻石峰讣
   秋夜作
   客夜
 [录]
   丙午西行录○别书
   翁四部覆瓿稿
惺所覆瓿稿卷之二○诗部二
 光禄稿
   赠李实之(春英)
   过而述宅
   又次实之回赠韵
   有作
   自嘲
   戏人
   读空同集
   读大复集
 真珠稿
   芳林
   宿于富
   大岭
   宿叔变家(族人权宇经)
   宿羽溪。族人金同知𡊡。携盒来慰。
   初到府有感
   端阳日
   西轩
   偶吟
   梦二子诗
   寓东厢作
   即事
   闻罢官作(二)
 大官稿
   叙拜内资有感
   苏亭
   夕
   乞洪阳不得。而子敏为之。
   夕会
   自戏
   义昌邸晚咏(王子为兄赘者)
   贵家
   饮新茶
   读徐迪功集
   梦见洪裕孙作
   梁子渐来访(庆遇 文科能文章)
   读沧溟集
   读弇州四部稿
 秋官录
   自释
   夜坐
   喜持世中第(赵纬韩)
   祀 宣陵作(冬享)
   梧亭。寄大饼歌。
   酌锦溪所(宗人也)
   监腊剂于驿楼
   以荐俎官享 大庙
   寒食祀 靖陵
   忆溟州
   禫日
   祔大庙日
 病闲杂述
   病甚。忆持世,汝章。
   余以病火动。不克燕行。俟谴巡军。作长句赠奇献甫以抒怀。
   志喜
   放歌行。寄题申景升无尽亭。(名晛)
   前五子诗(石洲云五篇俱劲悍泬寥)
   奉送申同知(湜)出按江原道(字正叔。文科。)
   阅乐(石洲云。诸篇俱皦劲峭丽。不类他作。寔为绝唱。)
   后五子诗(石洲云。比诸前五子诗。亦号轩轾。 序及诗一篇。失于兵火。一人未知为谁。)
   奉送柳川韩相国出按咸镜道
   读边华泉集
   读谢山人集
   读王奉常集
   读徐天目,吴甔甀二集
   哀桂娘(桂生扶安娼也。工诗解文。又善讴弹。性孤介不喜淫。余爱其才。交莫逆。虽淡笑狎处。不及于乱。故久而不衰。今闻其死。为之一涕。作二律哀之。)
   寓直银台
   观乐学轨范有感
   有感
   除罗州旋递有感
   忆持世
   待 命金吾有感
 宫词
   [序]
   宫词(石洲云。毋论王孟,王赵。自是奇逸遒丽。优游闲惕。且悉宫中故实如指次。足备一代诗史。宋元人不敢逼。而自勒成一家言也。)
 和思颍诗
   忆鉴湖
   失题
   田家农务方殷。感忆溟州北原用归田四时乐春夏韵。仿其体。
   用寄刘舍人韵
   用下直韵
   用斋夕韵
   用早朝韵
   寓怀。用呈同行韵。
   惜春。用秋怀韵。
   用寄陆知郡韵
   记所见。用六一感事韵。
   赋事。用答子履韵。
   用长职方韵
   记兴用汝阴三绝韵
   寓怀。用六一郡斋韵。
   用答子履韵
   忆溟州。用戏书韵。
   忆北原。用思颍韵。
   旅舍朝起。用晓发济州韵。
   登主舍后冈。用表海亭韵。
   春暮日。用岁晚书事韵。
   春晦。用马上韵。
   四月初吉。用岁暮书事韵。
   午窗。用青州韵。
   用答子履韵
   书怀。用答邵资政韵。
 附录(下五诗。非思颖诗也。故附为别录云。)
   养真堂即事。用丰乐亭游春韵。
   接花。用幽谷种花韵。
   听杜鹃。用画眉鸟韵。
 续梦诗
   [序]
   艳歌何尝行
   古歌
   乐辞
   刺勒川歌
   沈亚之体
   陇头流水歌
   蹋铜鞮(八首)
   续曲歌(二首)
   三台令
   上清辞
 和白诗
   [序]
   望咸山。用望江州韵。
   初到咸山。用初到江州韵。
   主倅来慰。侑以二讴。用题李马二妓韵。(韩会一字亨甫。柳泉子。)
   席上作。用乞诗韵。
   登主舍后冈。用庾楼晓望韵。
   用代春赠韵
   用答春韵
   玉梅花下。用樱桃花下韵。
   移种樱桃。用惜落花韵。
   移小桃。用移山樱韵。
   侨居赋事。用闲舍闲题韵。
   旅舍。用大雪寺韵。
   撝客独坐。用北亭招客韵。
   见红桃。用紫薇韵。
   官墙碧桃。为雨所折。用死蔷薇韵。
   苦雨。用望水韵。
   写怀。用闲游韵。
   忆石洲。用忆元九韵。
   后冈。用过郑韵。
   忆太虚亭。用宝积寺韵。
   夜坐。用问刘韵。
   红桃落尽。用夜合树韵。
   伤春。用病起韵。
   忆权,赵诸君。用黄石岩韵。
   文集完。用闲吟韵。
惺所覆瓿稿卷之三○赋部
 赋
   东征赋(并序)
   思旧赋(并序)
   竹楼赋
   北归赋
   梦游鍊光亭赋
   东林城赋(城在宣川西北)
   次别知赋寄吊诡石洲二友
   梦归赋
   续静姬赋(并序)
 辞
   毁璧辞(并序)
   和陶元亮归去来辞(并引)
惺所覆瓿稿卷之四○文部一
 序
   送李懒翁还枳柤山序
   石洲小稿序
   世说删补注解序
   词翰传芳序
   古诗选序
   唐诗选序
   宋五家诗钞序
   明四家诗选序
   清溪集序
   摄生月纂序
惺所覆瓿稿卷之五○文部二
 序
   西边备虏考序
   归田录序
   送释海眼还山序
   题黄芝川诗卷序
   题适庵遗稿序
   送金子中赴京序
   送赵持世赴京序
   闲情录序
   题四体盛唐序
   题唐绝选删序
惺所覆瓿稿卷之六○文部三
 记
   湖墅藏书阁记
   重修化鹤楼记
   愁歇院神咏仙赞记
   重修静思庵记
   陶山朴氏山庄记
   原州乡校重建记
   游原州法泉寺记
   祥原郡王冢记
   临沧轩记
   酒吃翁梦记
   巡军府君厅记
   四友斋记
惺所覆瓿稿卷之七○文部四
 记
   爱日堂记
   盘谷书院记
   鳖渊寺古迹记
   故刑曹参判成公画像记
   修證寺杨侍中夫妇画像记
   探元窝记
   恸哭轩记
   醉鹤亭记
   山月轩记
   凌波书室记
   沙溪精舍记
   咸悦县客舍大厅重建记
惺所覆瓿稿卷之八○文部五
 传
   严处士传
   荪谷山人传
   张山人传
   南宫先生传
   蒋生传
惺所覆瓿稿卷之九○文部六
 书
   上完城李相国书
   上完城第二书
   与金甥正卿书
   与石洲书
   上许吏曹(顼)
   奉答家兄书
   答许新昌书
   答锦溪正书
   与李大中第一书
   与李大中第二书
   与李大中第三书
惺所覆瓿稿卷之十○文部七
 书
   与成德甫书
   答崔汾阴书
   与任子正书
   答任子正书
   答长侄书
   与赵持世书
   奉上家兄书
   与郑大谏书
   与柳侍御书
   答郑生书
   答李生书
惺所覆瓿稿卷之十一○文部八
 论
   学论
   政论
   官论
   兵论
   遗才论
   厚禄论
   小人论
   豪民论
   郑道传,权近论。
   金宗直论
   南孝温论
   李长坤论
惺所覆瓿稿卷之十二○文部九
 说
   文说
   任老人养生说
   关东不可避乱说
 辨
   辟谷辨
   诗辨
 解
   梦解
 杂文
   解命文(并引)
   对诘者
   谴加林神
   山狗偈
惺所覆瓿稿卷之十三○文部十
 题跋
   题石刻诸经后
   题诗删后
   书李懒翁画帖后
   题丰干像帖后
   题古文参同契后
   题千古最盛后
   题李澄画帖后
   批点唐音跋
   四家宫词跋
   明尺牍跋
   欧苏文略跋
   明诗删补跋
   四友丛说跋
   使东方录跋
   题温李艳体后
   应制诗跋
   西游录跋
 读
   [序]
   老子
   列子
   庄子
   管子
   晏子
   商子
   韩非子
   墨子
   荀子
   扬子
   子华子
   孙子
   吴子
   吕子
   淮南子
   文仲子
惺所覆瓿稿卷之十四○文部十一
 箴
   睡箴(并引)
   委顺箴(并引)
   炼念箴
 铭
   觉轩铭(并序)
   陋室铭
   梦赉四物铭(并引)
   砚铭
 颂
   御札颂(并序)
   惺翁颂
 赞
   大岭山神赞(并序)
   李校理畬赞(并序)
   三先生赞(并引)
   滩隐画竹赞。题洛迦禅寺 上人克融卷。
   李画佛祖赞(并引)
   列仙赞(并引)
惺所覆瓿稿卷之十五○文部十二
 诔
   故全罗道兵马节度使 赠兵曹判书李公诔(并引)
   李实之诔(并引)
 哀辞
   李桢哀辞(并引)
 祭文
   祭宗兄许公(𥫟)
   祭林子升文
   祭完城府院君李公(宪国)
   祭京畿监司沈公(友胜)
   祭权同知(协)(江陵乡丈也)
   祭韩石峰文
   哭任约初文
   祭亡妻文
   祭沈兄(长源)
   祭松云老师正公文
 行状
   亡妻淑夫人金氏行状
惺所覆瓿稿卷之十六○文部十三
 碑
   敕建显灵关王庙碑(制进之后。大提学沈喜寿以为官卑。将自改弊之际。 上教以不必立碑。盖恐差官因此更留也。)
   重修东海龙王庙碑
   重修兜率院弥陀殿碑(宋都宪言慎见此文。而三陟之抨忽出也。)
 神道碑
   资宪大夫汉城府判尹兼艺文馆提学同知春秋馆事崔公神道碑铭
 碣
   弘文馆校理任公墓碣铭
   赠工曹判书行大护军李君墓碣铭
惺所覆瓿稿卷之十七○文部十四
 墓表
   承政院右承旨朴公墓表
   进士沈兄墓表
 墓志
   礼曹佐郎林君墓志铭
   司宪府持平知制 教兼 世子侍讲院司书尹君墓志铭
   成均生员申公墓志铭
   顺天府使成君墓志铭
   木川县监李公墓志铭
   边君墓志铭
   李晦卿墓志
   新平李生墓志
   琴君彦恭墓志铭
惺所覆瓿稿卷之十八○文部十五
 纪行(上)
   漕官纪行
   西行纪
   丙午纪行
惺所覆瓿稿卷之十九○文部十六
 纪行(下)
   己酉西行纪
 杂记
   梦记
惺所覆瓿稿卷之二十○文部十七
 尺牍(上)
   上西厓相(甲辰八月)
   [上西厓相](乙巳二月)
   [上西厓相](丙午正月)
   上汉阴相(乙巳三月)
   [上汉阴相](戊申三月)
   上鳌城相(乙巳三月)
   [上鳌城相](庚戌五月)
   上一松相(乙巳二月)
   上黄芝川(甲辰九月)
   [上黄芝川](丙午八月)
   [上黄芝川](丁未三月)
   上尹月汀(丙午八月)
   [上尹月汀](丁未八月)
   [上尹月汀](戊申五月)
   上李五峰(甲辰九月)
   [上李五峰](丙午三月)
   上柳西坰(乙巳三月)
   [上柳西坰](乙巳九月)
   与李月沙(庚戌九月)
   [与李月沙](辛亥正月)
   与申玄翁(戊申三月)
   [与申玄翁](戊申三月)
   [与申玄翁](庚戌十月)
   [与申玄翁](辛亥正月)
   与韩柳川(辛丑八月)
   [与韩柳川](辛丑八月)
   [与韩柳川](辛丑九月)
   奉李沧海(己酉九月)
   [奉李沧海](己酉九月)
   [奉李沧海](己酉十月)
   奉黄思叔(己酉正月)
   与崔汾阴(乙巳十一月)
   [与崔汾阴](丙午十一月)
   [与崔汾阴](丁未六月)
   [与崔汾阴](丁未八月)
   [与崔汾阴](丁未九月)
   [与崔汾阴](丁未九月)
   [与崔汾阴](丁未十月)
   [与崔汾阴](丁未二月)
   [与崔汾阴](戊申正月)
   与崔简易(丁未三月)
   [与崔简易](丁未三月)
   与郑寒冈(丙申九月)
   [与郑寒冈](丙申九月)
   [与郑寒冈](辛丑三月)
   [与郑寒冈](癸卯八月)
   与金南窗(乙巳十二月)
   [与金南窗](丙午七月)
   [与金南窗](丙午十月)
   [与金南窗](戊申八月)
   与沈学而(戊申三月)
   与郑和伯(庚戌十月)
   与李芝峰(己酉十二月)
   [与李芝峰](庚戌四月)
   答金汝秀(庚戌十二月)
   与洪鹿门(丁未十二月)
   [与洪鹿门](戊申正月)
   与尹止中(丙午八月)
   与南子安(庚戌正月)
   答李仲集(己酉正月)
   与尹次野(己酉十月)
   [与尹次野](庚戌正月)
   与洪辉世(庚戌四月)
   [与洪辉世](庚戌七月)
   与霁江公子(辛丑三月)
   [与霁江公子](壬寅二月)
   [与霁江公子](己酉八月)
   答李观松(戊申八月)
   [答李观松](己酉九月)
   [答李观松](辛亥正月)
   与李子敏(庚戌三月)
   [与李子敏](庚戌三月)
   [与李子敏](庚戌四月)
   [与李子敏]
   与韩石峰(甲辰十月)
   [与韩石峰](甲辰三月)
   与宋天翁(辛亥二月)
   [与宋天翁](辛亥二月)
   邀景洪(乙巳四月)
   与李实之(丁未六月)
   [与李实之](乙巳七月)
   [与李实之](丁未七月)
惺所覆瓿稿卷之二十一○文部十八
 尺牍(下)
   与许兄子贺(癸卯)
   [与许兄子贺](甲辰十月)
   [与许兄子贺](丁未十月)
   [与许兄子贺](己酉九月)
   [与许兄子贺](己酉九月)
   [与许兄子贺](庚戌三月)
   [与许兄子贺](庚戌六月)
   [与许兄子贺](己酉九月)
   答任子正(丁未八月)
   [答任子正](丁未十月)
   [答任子正](戊申十一月)
   与赵持世(丁未十月)
   [与赵持世](丁未十二月)
   [与赵持世](戊申三月)
   [与赵持世](戊申九月)
   [与赵持世](戊申十二月)
   [与赵持世](戊申十二月)
   [与赵持世](己酉九月)
   [与赵持世](己酉十月)
   [与赵持世](庚戌二月)
   [与赵持世](庚戌二月)
   与权汝章(庚戌五月)
   [与权汝章](庚戌五月)
   [与权汝章](庚戌三月)
   [与权汝章](辛亥二月)
   与朴叔夜(己酉十二月)
   与任约初(己亥五月)
   [与任约初](己亥五月)
   [与任约初](己亥元月)
   [与任约初](庚子二月)
   [与任约初](庚子三月)
   [与任约初](庚子六月)
   与林子升(庚子二月)
   [与林子升](庚子三月)
   [与林子升](庚子三月)
   [与林子升](庚子三月)
   [与林子升](庚子五月)
   [与林子升]
   [与林子升](庚子七月)
   [与林子升](辛丑二月)
   与沈重卿(庚戌九月)
   答尹鸣益(庚戌十二月)
   与赵悟叔(己酉九月)
   与沈扶安(戊申七月)
   与赵善述(庚戌九月)
   寄奇献甫(辛亥正月)
   答郑时望(庚戌十二月)
   与任茂叔(庚戌七月)
   答张持国(辛亥正月)
   答实侄(辛亥正月)
   [答实侄](辛亥三月)
   与曹养吾(戊申六月○名浩)
   与闵叔正(戊申十二月○名仁佶)
   与龙山倅(辛亥三月○李劼)
   谢咸山倅(辛亥正月○韩会一)
   [谢咸山倅](三月)
   复南宫生(辛亥二月)
   答寀侄(辛亥三月)
   与李荪谷(己酉四月)
   [与李荪谷](己酉四月)
   [与李荪谷](庚戌十月)
   答尹梧亭(己酉七月)
   [答尹梧亭](辛亥四月)
   与洪仲仁(己酉九月)
   [与洪仲仁](庚戌十二月)
   与李汝仁(丁酉八月)
   [与李汝仁](丙午二月)
   [与李汝仁](丙午五月)
   [与李汝仁](丙午五月)
   [与李汝仁](戊申正月)
   [与李汝仁](戊申四月)
   [与李汝仁](七月)
   [与李汝仁](十二月)
   [与李汝仁](己酉正月)
   [与李汝仁](三月)
   [与李汝仁](三月)
   [与李汝仁](庚戌五月)
   [与李汝仁](辛亥三月)
   与梁子渐(丁未十月)
   [与梁子渐](己酉九月)
   与李士常(己酉十月)
   与▣▣▣(丁未二月)
   [与▣▣▣](丁未八月)
   与李懒翁(乙巳七月)
   [与李懒翁](丁未正月)
   与西山老师(壬寅二月)
   [与西山老师](三月)
   [与西山老师](四月)
   [与西山老师](五月)
   与松云大师(甲辰二月)
   [与松云大师](丙午正月)
   与海眼庚释(戊申十月)
   与桂娘(己酉正月)
   [与桂娘](己酉九月)
覆瓿稿卷之二十二○说部一
 [引]
   惺翁识小录引
 惺翁识小录上
   [天朝之待本国与他外国迥殊]
   [本国封王封世子时天朝内官奉诏。]
   [中朝颁诏我国之异数]
   [仁庙谥号]
   [请谥]
   [卑官而得封职追谥者]
   [政府行公事来历与舍人所在处设妓乐事]
   [检详厅]
   [架阁库]
   [司谏院沿革]
   [义禁府沿革]
   [府院君号称由来领敦宁府事员数]
   [东西之分由于吏曹郎厅]
   [吏曹郎官升品旧例,察访判官都事之职人之好恶变迁]
   [兵曹轻重变迁]
   [本朝贡物之始]
   [五礼仪]
   [吏礼兵三曹尚书劳力劳计劳心之异]
   [刑曹权限]
   [工曹同是六曹而牵制于台监户曹郎官]
   [刑曹不与于户籍与奴婢词讼]
   [承政院所任极重而近世望在三司之下]
   [未登科而为承旨者]
   [南行官为宪府者]
   [四曹郎官过半南行]
   [国初监察书台长之过堕中庭而有宰臣贪污者则以墨涂扉]
   [监察许䙗不为吏所欺号为糠合郎]
   [集贤殿故事]
   [主文柄]
   [成洛避玉堂入番]
   [夜对之日上必敦劝饮酒许篈姜绪以恤酒见称]
   [玉堂有五升镗人有五升酒快饮不息则刻其名]
   [四馆风俗艺文馆尤虐]
   [重试壮元俱皆名家]
   [祖宗朝士大夫最重重试]
   [金弘度入重试而不制策]
   [金乖崖分别姜龟孙重试代作之文]
   [国俗不重文科壮元而重司马壮元]
   [赐暇读书堂]
   [朴元亨许琮和答诏使皆李承召申从濩之作]
   [朴延城郑湖阴三为远接使李三滩与余三为从事官]
   [朴增荣赵希逸以恩命得从事官]
   [诏使傧待时典笔札者]
   [诏使之来为典礼任者]
   [聪捷出人者尹继善任叔英]
   [郑昆寿李春英论辨巨家大族之谱系]
   [因论先祖之是非而著谱牒]
   [八高祖]
   [因女子选入中朝得宠而受中国职者]
   [金英入朝为司礼监太监不肯奉使于本国]
   [我国贡道]
   [我国人之应中朝宾贡科]
   [宗系之得雪]
   [本朝璿系之盛]
   [李元翼李宪国以宗姓入相]
惺所覆瓿稿卷之二十三○说部二
 惺翁识小录(中)
   [国初名相黄喜许稠]
   [黄喜诘金宗瑞之私馈]
   [黄喜玉成金宗瑞]
   [金宗瑞为北边将士设宴盛大]
   [金宗瑞嘉叹申叔舟之才]
   [癸酉靖难申叔舟夫人欲自经]
   [许琮许琛以妹有卓识故免祸于废尹妃事]
   [成希颜之果断]
   [成希颜之识鉴]
   [朴元宗居家豪侈郑士龙黄汝献见而效颦]
   [郑光弼知黄宪之为卿相而削官又无子]
   [郑光弼知李宪国之为相]
   [郑光弼知郑士龙之不害人]
   [鱼得江之风流]
   [朴讷斋救金慕斋申企斋之穷居]
   [金冲庵访朴遂良之家]
   [己卯士祸后人家讳言小学近思录]
   [罗湜天资明悟见赏于崔猿亭]
   [李畬与兄菑俱明理学]
   [慕斋说性理渊源]
   [慕斋与金安老交厚]
   [成世昌见慕斋之穷约而易豪华衾枕]
   [徐花潭六日不食而无饥乏之色]
   [三浦倭奴之叛也柳聃年荐黄衡为防御使]
   [黄衡植松数千于江华而豫见用处]
   [梁应鼎称金麟厚为今之颜子]
   [宋纯得出南大门]
   [宋纯得参乡案]
   [柳眉岩救金河西之疠河西以眉岩子为婿]
   [柳眉岩聪捷绝人]
   [柳眉岩学问甚粹操履极笃]
   [宋麟寿眷爱扶安娼]
   [权擘之笃守]
   [许晔得免尹长源之狱]
   [林亿龄卓荦不羁]
   [奇大升湖南人士之杰出者]
   [湖南人才之浮沈]
   [宣祖朝大臣丁忧时庀葬赙赗故事]
   [李汉阴三十八入相其父升堂上为一时盛事]
   [洪忍斋母夫人三从皆台席]
   [兄弟或祖孙为相而并有善恶之分者]
   [一家父子兄弟为相者]
   [柳西厓柳永庆妾同婿俱官领相]
   [蔡寿与女婿二人俱壮元]
   [年少而典文柄者]
   [典文柄者最多之家]
   [累擢壮元者]
   [栗谷一年为六元]
   [主文柄者率多魁科]
   [宣祖暮年以大匡存者十人其后每满十人]
   [宣祖暮年大提学有十人五人为相七人为府院君]
   [宣祖暮年知制教七十二人弘文录者八十四人而每以为乏人]
   [李宪国性戆直在上前言不避讳]
   [李宪国再辞吏判]
   [平壤对贼之日梧阴独执往义州之策]
   [俞泓极谏度辽东之非]
   [丁酉倭乱乘舆播迁之议申磼对以备酱以待而见笑]
   [丁酉岁纂进东征录]
   [先王俭德高出百王]
   [职知制教有年而最急迫者凡再]
   [知制教多过誉之言以被患]
   [鳌城喜余文]
   [先王慎重功臣录倦之文]
   [弘文馆月课连三次居首则加资之法]
惺所覆瓿稿卷之二十四○说部三
 惺翁识小录(下)
   [先王天藻焕发而独赏亡兄之诗]
   [黄芝川不由湖堂而得主文柄]
   [先王酷喜庄子而禁勿用老庄于科场论策]
   [韩濩以善书受知于先王]
   [韩濩名振于中国]
   [韩濩书东西堂集古帖]
   [韩濩以金字书易中庸参同黄庭于莲花金字经后为至宝]
   [御画梅兰]
   [辛卯年先王作绝句]
   [杨镐之功]
   [自古东征将士虽得成功皆获罪去]
   [朝士服色沿革]
   [我国衣帽器用之物多古制]
   [我国所用乐器俱是古制]
   [高丽与国初乐章]
   [历代乐工]
   [恭宪王时士人李彦邦者善讴]
   [真娘工琴善歌]
   [松都三绝]
   [异人安庆昌]
   [史略古文真宝虽不读可也]
   [史略古文真宝与我国文章]
   [金睟好史略]
   [文理不足而能制文者]
   [式年讲经者不通其义]
   [早年达官者]
   [宰臣长寿者]
   [李蘧之母寿百三岁而恩赉便蕃]
   [甲士任世绩寿百七岁]
   [五子登科者]
   [登第未几而显达者]
   [自卑官骤升者]
   [鳌城戏黄致诚]
   [鳌城谑云马豆继用亦议大臣耶]
   [乾川洞国朝以来多出名人]
   [郑湖阴沈连源之官爵升沈]
   [朴楣之三子官路通塞]
   [外王父出外免祸]
   [沈彦光悔收用金安老]
   [崔演笃志于学]
   [崔演能文章姿容都雅]
   [外王父兄弟官两南而参父祭人以为荣]
   [江原道唯江陵原州多人士]
   [原州人高敬吾南省之奇事]
   [江陵校生咸承述以郑逑为郑述而郑逑以承述为承逑]
   [权纶科场之命运]
   [申命和之妻权氏以诚孝救姑病]
   [栗谷母申氏]
   [江陵自古多孝节之人]
   [金澹至诚孝亲]
   [南师古能算人命而不能算己命]
   [西川令善象戏对智严和尚而三局皆败]
   [中国奉使我国者多不得入阁故翰林当使者辄避之而许国请行克竣使事以得入阁]
   [王弇州评我国诗书]
   [给事徐观澜评书]
   [徐观澜寄珍奇之墨]
   [我国黄毛笔天下一品]
   [黄王二诏使之不贪]
   [傧诏使时李五峰劳力柳西坰劳心]
   [译官李和宗赴京时得螭背脊中有六大珠]
   [宁远伯李成梁]
   [许氏之历代人物]
   [许游击国威来我国谓余曰君与我同姓]
   [家业至先大夫始彰]
   [我家门之文章学问节行]
惺所覆瓿稿卷之二十五○说部四
 引
   惺叟诗话引
 惺叟诗话
   [崔致远诗率佻浅不厚而秋夜雨中一绝最好]
   [郑知常诗篇篇绝唱]
   [郑知常西京诗人多和之]
   [李仁老诗当时第一]
   [李仁老直银台诗]
   [李奎报诗富丽横放]
   [陈澕诗清劲可咏]
   [洪侃诗秾艳清丽]
   [诗人托兴言之虽非其物用之于诗中]
   [金克己诗运思极巧]
   [李齐贤诗好者甚多]
   [李齐贤挽妇翁诗]
   [李穑永明寺诗咏之神逸]
   [李穑见称于中国而遭时不淑]
   [李穑与我太祖交甚厚后日家势衰落而作诗]
   [郑梦周文章豪放杰出]
   [金九容诗甚清赡]
   [李崇仁呜呼岛诗牧隐以为可肩盛唐]
   [国初郑以吾李詹诗最善]
   [赵云仡暮年佯狂玩世见流配者而作诗]
   [世宗朝文章钜公甚多徐居正舂容富艳金守温闲远有致]
   [姜希孟诗闲雅可见]
   [徐居正久主文故李承召等不得主文而先没李承召燕诗酷似唐人]
   [成侃效古人诗深得其法]
   [金宗直诗]
   [金时习诗脱去尘臼和平澹雅]
   [曹伟俞好仁一时俱有盛名而不若郑希良]
   [李胄诗沈着有盛唐风格]
   [南衮尝言金驲孙之文朴訚之诗不可易得]
   [废主亦喜词藻姜浑李希辅见赏叹]
   [我国诗当以李容斋为第一]
   [我朝诗中庙朝大成宣庙朝大备]
   [郑湖阴喜讷斋诗而自负七言律]
   [浙人吴明济评湖阴黄山驿诗]
   [湖阴好佔毕斋诗又言平生得意句]
   [申企斋以金冲庵诗为长吉之比]
   [崔猿亭诗]
   [金安老以梦中得句为庭试壮元而参试官金安国知之]
   [申光汉诗清绝有雅趣]
   [罗湜诗往往逼盛唐]
   [苏世让题尚震画雁轴]
   [沈彦光与金安老有隙出北方伯而作诗]
   [林亿龄为人高迈诗亦如其人]
   [退溪酷爱林亨秀诗]
   [梁松川极赞金麟厚登吹台诗]
   [河阳有吴世亿者诣天府得金河西诗死三日而苏]
   [先大夫以为尹长源诗清切逼古]
   [权擘送先大夫诗]
   [先君送行诗帖有苏世让句人以为佳有朴枝华句不下杜陵]
   [朴枝华青鹤洞诗]
   [杨士彦游枫岳刻诗石上宋暻者续之杨士彦极加奖诩]
   [先君与杨士彦待李达可见朋友相规之义]
   [李达之诗自新罗以来法唐者无出其右]
   [诗作与地名]
   [朴淳赠坚上人诗有欲退之志]
   [卢守慎黄廷彧俱工近体而大篇不及]
   [梁庆遇问我国之优于七言古诗者]
   [先大夫称进士金润诗]
   [黄廷彧诗]
   [成牛溪挽朴思庵诗]
   [经历险难得江山之助然后文章可以入妙]
   [崔孤竹诗悍劲白玉峰诗枯淡李益之诗苞崔孕白]
   [孤竹诗篇篇皆佳]
   [当代大家诗格逼古人而气不及]
   [李春英能诗文而眼高]
   [李春英评亡兄之文]
   [郑松江善作俗歌]
   [李安讷诗去唐人不远]
   [仲兄深服高霁峰]
   [尹勉见山中老翁咏梳诗]
   [林悌有诗名]
   [仲兄与林悌相称赏]
   [仲兄于丰山驿见孙万户诗]
   [明宗忌日申橹题诗于谷口驿]
   [李玉峰诗清壮]
   [羽士田禹治诗甚清越]
   [郑百鍊病中遇鬼其鬼能作绝句]
   [扶安倡桂生弹琴长歌于太守去思碑石上李元亨见而作诗时人谓之绝唱]
   [贱隶刘希庆能诗]
   [司钥白大鹏能诗]
   [本朝僧参寥能诗]
惺所覆瓿稿卷之二十六○说部五
 [引]
   屠门大嚼引
 屠门大嚼
   [饼饵之类]
   [果实之类]
   [飞走之类]
   [海水族之类]
   [蔬菜之类]
   [其他]
惺所杂稿序
   惺所杂稿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