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锦溪集卷之二 第 x 页
锦溪集卷之二
附录
附录
锦溪集卷之二 第 19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85A/ITKC_MO_0285A_A071_192H.gif)
君父深雠不戴天。全身归去岂徒然。 主颜开笑知何日。生齿繁多定几年。城郭破残空鬼火。倭奴行后少人烟。别离方在辽阳外。音信东南雁不传。
(右王继文)
关过山海验真繻。返国孤臣鲁大夫。日本烽烟深岁月。 天朝谏疏缓程途。妻孥离乱谁存殁。士卒伤残半有无。闻说腥尘清海岱。高丽城上有栖乌。
(右王继皋)
他邦无计问凋残。万里扶馀去路难。死战未酬千载恨。生还不作一身欢。江过鸭绿伤心渡。剑拂龙文带泪看。仍向异方修玉帛。鲸鲵已剪海波安。
(右孙昌基)
一从辽左羽书闻。东顾频烦 圣虑殷。节钺几年劳使者。 诏函五道出将军。重开地纪归王土。直挽天河洗阵云。还对旧都应颂德。好将忠悃答吾 君。
(右孙昌裔)
锦溪集卷之二 第 19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85A/ITKC_MO_0285A_A071_192L.gif)
(右朱天球)
万里孤臣命已轻。几年中露叹浮萍。兵残渡海从漂泊。乱后还家隔死生。乡树重看箕子国。归帆先别越王城。可怜壮士兴亡恨。洒泪西风尽失声。
(右王继武)
归向平襄井邑残。嘉山浿水路漫漫。铁衣谁葬原中骨。金镞还留臂上瘢。掘墓未能忘覆楚。椎车何不更存韩。王师甫动倭奴死。始信 天威一怒安。
(右袁敬烈)
梯山航海慕华风。文物衣冠拜舞同。绝似苏卿归汉国。还期范伯沼吴宫。九都故垒寒烟碧。平壤孤城落照红。后至防风终被戮。复雠毋事泣刀弓。
(右洪汝让)
曾经百战出生残。幸入中华强自宽。封土仍留周
锦溪集卷之二 第 19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85A/ITKC_MO_0285A_A071_193H.gif)
(右吴志在)
自道全家没战尘。艰危万死喜投闽。 天王洪渥虽柔远。义士深冤敢爱身。旧国凋伤无故老。他邦羁族有孤臣。亲仇未报 君息重。日望东寰涕泪频。
(右李汝圭)
风扫舟师百万兵。转凭商舶托残生。心怀箕子封时国。身陷倭奴破后城。天尽路归蛮徼远。月高帆挂鸭江平。累臣九死干戈地。不似当年李少卿。
(右金学曾)
平壤城空战血枯。艰危临贼效捐躯。包胥誓在终存楚。李广亡归竟破胡。绝岛风波过对马。隔江烟火辨玄莬。帛书好寄高丽茧。莫道辽阳只雁无。
(右徐𤊹)
釜山烽暗海云低。十万征魂散碧蹄。报国有心秦社哭。还家无计楚囚啼。新巢燕子空林里。旧宅杨花古渡西。到日定知春事浅。人参玉叶向人低。
锦溪集卷之二 第 19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85A/ITKC_MO_0285A_A071_193L.gif)
孤危踪迹到中华。东望殊方去路赊。八道伤残犹有国。一身沦落已无家。梦过辽水惊归鹤。愁断开城听暮鸦。还相旧 君如范蠡。十年生聚剪夫差。
(右王毓德)
匹马驱驰乐浪间。孤臣犹幸一身还。月明帐外燐光碧。雨洗刀头战血殷。万里纵横终报 主。百年冤惨未开颜。涂山玉帛今归去。鸭绿江边待 赐环。
(右洪汝讷)
怜君乱后入中华。何处逢人问 国家。骨肉凋零馀雪涕。乡关魂梦滞天涯。身归瘴海清霜敛。马过黄河落照斜。万里长途孤剑客。计程几日到杨花。
(右马欻)
风波不作别离叹。辽海茫茫去路难。属国几朝输贡税。殊方若个见衣冠。鸭江问渡清霜惨。马邑寻家古垒残。到日乡关休涕泪。孤臣万死过长安。
(右康彦登)
万里楼船散作灰。全家赴乱一身回。张良引去韩
锦溪集卷之二 第 19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85A/ITKC_MO_0285A_A071_194H.gif)
(右张秀英)
邻家榴叶晚风吹。点点腥红入砚池。天意却教增富贵。花神顿欲吐新奇。豪怀对酌十觞酒。远客频叩百首诗。若问此花何处种。传来安石有谁知。
(右黄大晋 和石榴韵)
绝句(二首○并小序)
君诗清绝洗江西。万里骎骎路不迷。俊句犹堪追甫白。大名从此殷方舆。
(右史汝梅)
万里间关归故国。英材诗与字俱清。高谈韬略皆经济。始信胸中富甲兵。
朝鲜被倭奴侵害。掳去男妇不知几千万计。幸天威肃将。官兵奋勇。用间收功。适朝鲜别坐鲁锦里。自日本。由福建而归故乡。余幼儿汝梅。在福建军门。委用护送归 国。一见客貌。叩其中。皆石画也。又以诗赠余。余临行。无以为赠。竟和韵。
锦溪集卷之二 第 19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85A/ITKC_MO_0285A_A071_194L.gif)
(右朝鲜经理标下参谋南京武元全修道人史世用)
送鲁公识还朝鲜序[陈仪]
朝鲜鲁公识。属国乱。没于倭。间道浮海入闽。闽守疆之吏。以属国故。饩而馆之。将授节而归之。楚泣越吟。似不能一日玆土。而会闽中学士大夫。相与讲明孔子之学。桥门观厅。礼乐斌斌。公识望之门墙之外。语不能了。而意若有所动。稍进席末。私心自喜以为。若坐春风而更生乐土。忘其身之牢骚也。濒行而更徼余二三友人之言。(缺)与之留连。论其学文。则经术忠孝。莫下古人。此岂其夜郎骇汉。藉中华之绪馀以自诩。夫亦孟氏所谓豪杰之士。悦周公仲尼之道者也。夫周孔之道发明于宋室诸儒。而表章于我 明皇帝。盖我 成祖尝 命阁臣。集宋儒所发明。附诸经书为大全。乃六经孝经,纲目,大学衍义诸书。天下将颁。 诏令书成而独 赐朝鲜。至于 宣宗朝。又(缺)。亦以层国中于
锦溪集卷之二 第 19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85A/ITKC_MO_0285A_A071_195H.gif)
万历己亥九月日。陈仪(号秋涛)。撰。
明道堂木屏风正论(己亥五月三十日。公就宗师。见此论。誊之日记。)
宗师自题木屏。设于北壁之下。其文曰。近有一种之学大行。阔略于身心间。而以超脱为入微。以融通为妙悟。听其言。分明出老入释。究其学则曰孔子。孔子人。亦往往以孔子学目之。其为害盖不浅。噫。孔子往矣。其书尚在。可考而證也。鲁论中所与诸弟子答问。谁非求仁。至称传得其宗。非省身克己之颜曾不与焉。则何以也。及作大学以垂世立教。曰明明德。曰亲民。而必曰止至善。乃所列明亲
锦溪集卷之二 第 19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85A/ITKC_MO_0285A_A071_195L.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