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月沙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月沙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x 页
月沙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行状(中)
  
月沙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301H 页
秋浦黄公行状
公姓黄。讳慎。字思叔。岭南桧原县人。其始起于丽初。衣冠相继。父曰大受。在 明庙朝。官至兵曹正郎。娶奉常寺正郭怀英女。以嘉靖壬戌生公。公生而异凡。学语即知读书。聪悟绝人。一览辄四五行俱下。十岁而孤。追慕之诚。哭泣之哀。有若成人。吊者不忍见。家世清寒。大夫人以纺绩资生。而能提诲义方。肃如严师。未成童。学业大进。名声日彰彻。一时侪流。皆慕与之交。宗英原川君以笃行明经称于世。只有一女择对而无可意者。闻公名而归之。时李公珥,成公浑。俱以道学文章为世儒宗。公抠衣于成先生之门。大为所器重。磨砻浸灌。闻日益博。业日益盛。同公游者皆自以为莫及。壬午。中司马。戊子。擢谒圣壮元。初阶宣教郎。拜义盈库主簿。移司宪府监察。己丑春。拜阴竹县监。因事罢。冬。拜北道评事。未赴任。递拜户曹佐郎。庚寅。移兵曹带知制 教。自后常兼是职。公文辞精鍊。最长四六。一时表笺教册。多出公手。脍炙人口。俄拜司谏院正言。递拜成均馆典籍。又自兵曹佐郎。还拜正言。时有郑贼之狱。鞫厅大臣。有妄发语。
月沙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301L 页
物议喧腾。公与大司宪洪圣民。斥言同参大臣回互不直言之失。仍递正言。除高山县监。受 命即行。廉静为治。吏民畏爱。辛卯春。士祸作。公亦被螫。削去仕版。退居江华之村庄。壬辰乱初。 宣庙仓卒西狩。公在外未及从。从间路奔问。路出伊川。会光海受监抚之 命。临次本县。闻公至。除司书正言。忠言谠论。裨益弘多。癸巳。 天朝经略宋应昌移咨本国。令抄选文学之士。要与讲论道学。公与廷龟同膺是选。经略馆于别所。暇日邀致内堂。相与讲论大学。自春涉秋。共制讲语。凡数十篇。间与幕下诸文人。有酬唱赞咏之作。经略制序文以给。称之以端敏诚悫之士。八月。拜司宪府持平。九月。经略渡江。始承召还朝。扈 驾上京。辞递拜直讲。李公恒福以远接使。迎行人司宪。辟公从事。荐吏曹屡拟佐郎。而不得受点。时光海在东宫。以 皇敕将南下。驻驾全庆之间。公以司书陪行。甲午。以都体察使从事官。递院职。冬。拜兵曹正郎。兼承文院校理汉学教授。乙未。始升授司宪府掌令。递拜典籍。以公晓解华语。差 御前传译。承命入京。拜司瞻(一作赡)寺正。俄迁侍讲院文学。时 皇敕有的当陪臣跟随沈惟敬往熊川倭营之命。当路者以公荐。人皆危之。公承 命即行。时关酋请封于 天朝。天朝
月沙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302H 页
将许之。朝廷欲从则恐有后议。欲拒则无以自强。中外议论。动相掣肘。事机变幻。酬酢实难。而公在贼营。一以接遇 天将。一以酬应倭酋。能揣摩时势。动中机宜。前后驰启。开陈贼情。亦皆纤悉。接人处己。一于诚信。虽平日不知公及相恶者闻之。莫不嘉叹。以为不可及。初至倭营也。贼酋行长设宴。请沈惟敬。仍嘱沈并邀公。公再三不可。强而后往。时 天将主壁。行长居西。坐公于东。僧倭玄苏居上。公却立不坐。游击问其故。答曰。和尚在上头。嫌于连坐。沈笑而从之。即令僧坐于西。其不怵威武如此。秋。复拜司赡寺正。丙申。再赴倭营还朝。 宣庙特命加秩。升通政。拜护军。 天朝册封关酋临淮侯。李宗诚为上使。与副使杨邦亨。同入釜山倭营。上使李宗诚无端逃出。一国惊扰。谓贼再动。时李公元翼以体相。开府岭南。方调兵以备贼。公之往倭营也。历见而问之。元翼曰。 王人走出。贼必为变。欲为应策耳。公曰。王人自是病心所致。彼虽为贼。而举事则必正其名。无时窃发。必不肯为。吾若再往。则贼必释然待我。入贼所后如有动兵形止。徐为应变可也。体臣然而止之。时道路讹言藉藉。人心危惧。公即发牌文。直趋倭营。调信即驰来见公曰。诸倭辈皆以 天使之走。归咎贵国。吾独辨之。
月沙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302L 页
吾言果验云。微公则几不能镇定矣。夏。拜敦宁都正。 天朝升杨副使为正使。以沈惟敬为副。仍赴日本。行酋仍请我国信使曰。 天朝册封遣使。而朝鲜独无使。则是只与 天朝和也。必得朝鲜使臣。然后大事可完。沈副使然其言。屡次移咨。朝廷亦依违答之。未有决言。两天使不得已先渡海。留平义智。促与俱来。公屡以此意。陈达于朝曰。若不遣使。则当明白痛绝。以示决无可遣之理。而今者含糊两间。万一事机交急。必有后悔。时相欲以公应命。而又悯其独贤。迁就延时。久不差出。后闻贼怒。始乃启辞曰。今事势已迫。必得备谙贼情者。可保无虞。黄某明敏有胆略。且有夷险不二之节。当今无以逾此。遂遣之。时公之在贼营已二年矣。至是。又有是行。朝野气塞。八月。随两 天使越海。水路险恶。风涛不测。舟人皆患水疾。僵卧不起。遂作文以誓海神曰。豺虎丛中。既持二年之节。蛟龙窟上。更乘八月之槎。捐躯是甘。稽首自誓。伏念某遭时板荡许国驱驰。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然州里蛮陌。可行乎哉。赖有衷赤之不渝。可质上苍而无愧。四千里行役。何敢一毫惮劳。三十年工夫。正宜今日得力。固王事之靡盬。抑臣职之当然。直挂风帆。遥指日域。苟可安社利国。死且不辞。如使辱命失身。
月沙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303H 页
生亦何补。伏愿灵圣鉴此忱诚。幸斯言之不诬。天有知也。倘一念之或怠。神其殛之。人皆传诵。到日本国都近境。关酋以使臣官卑。且不送两王子为言。坚不许和。倭酋正成行长。自关酋所来。具言其故。沈天使遣人问计。公答曰。使臣出疆。已定三条计。若和事顺成。则跟随两天使往返。一计也。若和事不成。则任留一年十年。亦所甘心。一计也。若大加暴怒。虽加杀戮。亦所不辞。一计也。今既奉命而来任。彼处置亦将如之何哉。初关酋受封后。不许我国通信。沈 天使亲自和解。而关酋发怒。即请两 天使登程。仍有戕害使臣之语。一行之人。惶怖失措。公处之泰然。召群下晓谕曰。汝辈不死于兵祸饥疫。尚今生全。等死死国事。不亦美乎。况自古无杀使之国。此贼其志不小。固无此理。尔等何轻动若是耶。众虽口诺。而心犹恇怯。一倭来言曰。关白言将杀尔辈。而一行人夥。虑污市里。发舡至某地。当行杀戮云。至其处。夜有倭舡张帆发叫。一行之人。皆苍黄奔走。公犹熟睡不起。众疑乃定。回到对马州。平义智设宴飨两 天使。仍请我国使臣。公答曰。若和事得成。则两国之人。相从宴好。亦无不可。今既不然。何心赴宴。两 天使屡伻苫请。终不肯往。义智竟落莫而罢。十一月。还渡海。既复 命。
月沙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303L 页
上特命升嘉善。其后倭人每逢我国人。必问公安否。称颂不绝口。正月。以慰谕使南下。时倭贼方谋再犯。而畏舟师。尤忌统制使李舜臣。乃纵反间。行长先与兵使金应瑞相通。有若与清正不相能者。通于应瑞曰。今番和事之不成。清正实主张。若去此人。则我之恨释。而贵国之患除矣。某月某日。清贼将宿某岛。贵国若令舟师潜伏要之。则可缚而来。应瑞上闻。 上急召备局大臣及公议此事。 上问曰。行,清两贼。果如是乎。公曰。二贼虽曰有隙。臣未闻自古奇谋秘计。出于敌人者也。 上顾谓柳成龙曰。此言正是。卿意如何。左右虽然公言。犹幸其或成。仍请公往。公新自海外归。未及省亲。 上顾公笑曰。欲遣卿行。而其如久劳何。公对曰。 君父有命。万一事集。则臣何敢惮劳。即日辞朝。以慰抚诸军为名。实令设策擒清贼也。公密谕于舜臣。舜臣答曰。海道艰险。贼必设伏以待。多率舡舰。则贼无不知之理。小其数则反为所袭。遂不行。是日。清贼果来是岛。实与行长谋。羸师以诱我也。朝廷犹以不遵朝命为罪。拿推舜臣。元均代之。乃覆舟师。人始服公先见。李公元翼留公为赞画使。俄又 命为沈天使接伴使。往全罗道。七月。授全罗监司。时舟师新败。贼遍满湖岭。公到界。南原已陷。朝家
月沙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304H 页
命令隔绝。一道荡然。焚掠之馀。民无孑遗。公昼夜戎政。民事稍有头绪。 天朝方调大兵南讨。公拮拒措置。聚米至万馀斛以济之。往来 天将。屡移咨叙其忠勤。朝廷嘉之。有 旨褒奖。戊戌。瓜满。朝廷仍留之。九月。随刘提督綎。进围倭桥。晨夜对阵。不解衣者凡三月。贼退始还。冬。以亲病上疏。蒙递拜同枢。兼五卫都总府副总管。贼之始退也。公以为壬辰之乱。实对马之贼导之。今以天朝及我国舟师。乘其归而掩之。可获全胜。且本岛贫瘠。资我国为生业。今虽一大创后。必乞款求通市。既示国威之后。则他日许和。庶可少泄国耻。上疏具陈。请为先驱以征之。 朝家竟不用其策。二月。拜工曹参判。移户曹。夏。丁母夫人忧。辛丑。服阕。拜汉城府右尹。七月。拜大司谏。与同僚上劄。陈时弊八条。语皆切实。 上优答。特命着实举行。及吉云节逆狱起。公以参鞫功。加嘉义。十月。辞递未几。拜大司宪。岭南儒生文景虎。郑仁弘门客也。受其嗾上疏。诋斥牛溪为搆杀崔永庆。盖欲假此为名。谋欲网打一队人者。实主是论也。初己丑狱起。贼招有曰。吉三峰。或云崔三峰。居智异山下。遂有飞语。谓永庆之号三峰。乃贼所指者云。其言盛传于都下。一日。公往见牛溪。牛溪曰。汝近闻崔三峰之说乎。公曰。已闻
月沙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304L 页
之矣。牛溪曰。此言极可骇。崔某为人。孝友尚气节。但不学且不能善居乡而已。宁有为逆之理。汝辈须知之。及公为言官。完席果有发此言者。公止之曰。此人负一道重名。 圣明之世。岂可以飞语罪人。司谏柳根从而和之。事遂寝。其后因全罗观察使洪汝淳状启。至于拿鞫。乃在成浑退归。公亦补外之后。崔永庆再鞫之论。出于一时之台官。公固知牛溪之无预于此事。且愤媢嫉之人。以私怨诬陷贤者。乃引避。备陈其狱事曲折。公递而奇自献代公为都宪。启曰。某以杀士之名。归之 君父。必欲罪公。公略不介意。谓人曰。其时事实如此。故不敢不直达。非不知有此祸也。递职待 命郊外。壬寅正月。差谢 恩使赴京。未还。宪府以忘君父护私党。启削官职。九月。返自 天朝。归村庄。乙巳。参扈 圣宣武原从一等。 命复职牒。而时相柳永庆寝不行。丁未。移寓扶馀村舍。幅巾藜杖。日与渔父逍遥。萧然若未始有名位者。五月。因三公救旱之启。 命给职牒。仍有叙命。拜护军。戊申二月。闻 国恤奔赴。五月。拜户曹参判。以亡师尚在罪籍。上疏辞职。夏。因 国葬赴阙。仍差陈奏副使。同相臣李德馨赴京。十二月。还朝。升资宪拜工曹判书。仍兼体察副使同知义禁春秋馆事。未久辞递。秋。拜户
月沙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305H 页
曹判书。时大礼频数。经费日广。加以太监 天使求索无厌。财力大屈。公斟酌时宜。量入为出。省浮费杜私嘱。奸蠹屏息。宿弊一祛。别置调度郎官。贸迁有无。市里便之。而势家牟利之徒颇不悦。公屡以疾。辞职呈告。或上劄者前后数四。皆不获免。乱后经界不正。豪民兼并。税入日削。两南为尤甚。公建议遣均田使。欲一正之。怨谤猬起。人皆劝止。公一力担当不恤也。癸丑夏。银贼朴应犀自狱中上变。为死中求生计。凶徒诱之。祸蔓荐绅。狱翻为逆。人皆仄足。及郑浃被囚自北来。尔瞻使人邀于路。使之广引名臣。网打一边。公及十馀人。一时被逮。三木满庭。都下震駴。廷龟与公及金公尚容相继就鞫。光海见供辞曰。卿等皆予倚毗之臣。岂有党逆之理。既出贼口。不得不问。今见供招。其情果然。并即日放送。两司犹论公远窜。光海素重公名。答曰。黄慎于国家。有大勋劳。且予在东宫。多有犯颜辅导之事。岂有到今日。为八岁稚儿。同参凶逆之理乎。两司苦争。乃令中道付处。配瓮津。居谪凡五年。不出户庭。以书籍度日。邑人无见其面者。公禀气虚弱。不服水土。竟以丁巳三月十四日。卒于配所。享年五十六。公天资端重。器宇英秀。居家孝友出天。立朝正直不挠。与人交诚悃蔼然。接谈论精彩溢
月沙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305L 页
发。刚方鲜许可。非其人。虽达官贵人。不直视。临事切不依违苟且。适于义而已。不以利害祸福动其毫发。初尔瞻欲结欢于公。与之共事。公恶其为人。不少假借。尔瞻亟来见公。谄笑温言。以示亲厚。而公一不往见。固已含憾于公。逮尔瞻自义州府尹召还也。求拟谏长。公之侪辈适为铨曹。小宰问于公。公终始不答。尔瞻闻之大愠。形于言色。公之子弟辈皆危之。劝公一往以解。而公曰。素知其人之不测。欲往见而心难强耳。遂与之绝。由是尔瞻望公益深。而无隙可乘。及癸丑狱起。尔瞻遣所亲怵以危祸。公终不动曰。我置死生于度外久矣。今若从彼。则非徒尽将平生而弃之。虽彼谓我何哉。以故凶徒切齿。得祸最酷。戊申。临海狱起。公谓李相元翼曰。初政如此。国事可知。不出十年。必有士林之祸。吾侪不如早死。仍相对慨然而罢。元翼到今始服公先见。噫。以公之才学。既负一世重名。苟能遭际显隆。担当斯世。则其成就岂可量也。而壁立自守。不能与时俯仰。三入三黜。终身坎壈。或挤之危险。或投之荒裔。年又不克遐享。天之报施善人。何如是耶。然不可夺之节。不可及之识。固已冠冕士类。而进退雍容于夷险。忠信表著于蛮貊。其遗风馀韵。足以立懦廉顽。故当其流窜也。光海虽受制于
月沙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306H 页
奸凶。终不能止之。而犹亟称其耿介刚直。及公之丧也。毋论彼此。皆曰正人亡矣。虽平日攻公者。亦曰黄公劲直。吾曾论劾。他日得罪士林。何以举颜云。公议之在人心。岂待百年而定乎。廷龟与公结发为兄弟。心肝相照。白首不渝。半生荣落。亦略相同。有同患难托死生之义。今于易名之状。情有不可辞者。而顾不忍书耳。公之婿沈舍人光世。旧有家状。未及投进。今就而略加删润如右云。
右议政清平府院君韩公行状
公讳应寅。字春卿。上世有讳兰。佐丽祖统合三韩。以元功位至太尉三重大匡。名载壁上。自是世有衣冠。十代祖渥。佐理功臣都佥议右政丞。上党府院君。谥忠肃。九代祖方信。佥议赞成事政堂文学修文殿大提学。西原君。八代祖宁。神虎卫录事赠兵曹判书。七代祖永碇。知淳昌郡事赠领议政。清城府院君。六代祖确。入 我朝为左议政。西原府院君。策靖难佐翼功。配享 惠庄大王。谥襄节。毓德种祉。诞生 昭惠王后。五代祖致仁。判敦宁。西城君。谥恭安。四代祖健。吏曹参判。曾祖世佐。副护军赠吏曹判书。祖讳侑。副护军赠左赞成。考讳敬男。副司直赠领议政。娶县监金万镒之女。即直提学千龄
月沙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306L 页
之孙。以嘉靖甲寅。生公于汉阳。甫四岁。已知文字。七八岁。仪范伟然。不事嬉游。凝重如成人。而英颖超伦。年未十五。读经史殆遍。弱冠。游泮宫。文名夙著。屡魁课制。一时负才名者莫敢望焉。制作一出。人争传诵。大司成洪天民览制表。称赏不已。招与之语。语人曰。不但文才拔萃。真公辅之器。丙子。俱中生员进士试。丁丑。中谒圣及第。年始二十四。选入槐院。俄迁拜注书。记事明敏。尝入侍 经席。适骤雨乱泻。筵臣奏对。声不登彻。 宣庙下教曰。启事须分明。公应声书曰。檐溜乱耳。奏声宜高。一时称善。其后筵中相臣卢守慎。年衰语涩。 宣庙未谛。听问于公。公承 命即进所记草册。上手披展。见其词笔明备。屡颔而嘉之。人咸以远大期之。仕满。例升监察。历刑曹佐郎。无何。出为麟蹄县监。盖公少与沈忠谦为同榻友。恶沈者因而挤之。平生屡困于外。皆以此故也。公到任。诚心字抚。民有去后思。癸未。入为礼,兵曹佐郎,司宪府持平司谏院正言。甲申。朝廷以 宗系受诬不白。宜选使价。竭诚奏请。遂以黄廷彧为使。公为书状官。至京。应对周旋。得蒙准许。降 敕许令昭雪。新修会典。详载撰缉。候完赍送云。奉 敕还。 宣庙大悦。御制诗迎劳。命近臣和之。告 庙社。颁庆国中。赏赉嘉奖。九月。
月沙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307H 页
差黄海道敬差官。乙酉。丁议政公丧。躬执祀事。一遵家礼。制除。拜直讲。戊子。又出为信川郡守。己丑。郑汝立潜谋大逆。与其党安岳人赵球及衍法主等诸贼。聚兵九月山。约日谋犯阙。事泄。赵球上变。安岳郡守李轴,载宁郡守朴忠侃闻变。来议于公。即具由驰启。朝廷因有逮捕之命。汝立与其子玉男及其党边崇福,朴春龙等亡命。入镇安竹岛。陈兵器自卫。官军迫之。汝立与崇福自刎。玉男,春龙俱伏诛。贼党金世谦等隐于载宁。公又机捕械送正刑。狱完叙劳。擢拜户曹参议。俄迁承旨。庚寅。勘勋。录公光国二等。平难一等。秩当超升。而 宣庙嘉公才。欲其不离近密。以资宪仍授都承旨。首尾一年。出纳惟允。 恩眷异常。至辛卯春。特拜礼曹判书。时秀吉遣玄苏,平义智等。致书本国。辞意悖慢。声言假道入犯天朝。 宣庙集诸臣杂议。奏闻当否。议多不一。 宣庙用大司宪尹斗寿议。用据实具奏。遂以公为陈奏使。 天朝闻琉球国言。方疑本国与倭通谋。及见奏文。 皇帝即于皇极殿。引公等一行。立之陛下。慰谕勤恳。 玉音丁宁。厚其赏赉。降 敕奖励。万历 皇帝不御朝盖久。外国使臣。获近龙光。前所未有。是由 宣庙直陈无隐之至诚。而公等呈吁明白。感动朝廷。遂启 皇上发
月沙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307L 页
兵拯援之睿念。中兴之业。实基于此。还到义州。乃壬辰四月也。公雪涕兼程。复命于开城府。仍扈驾到平壤。朝议以临津一带不可不防截。福将无如公。特差公为八道都巡察使。行未半。贼已渡临津。长驱至浿江。 车驾已离平壤。公计无奈何。追 行在到义州。拜工曹判书。冬。 皇上命提督李如松统率南北官兵数万。渡鸭江专制东征军务。庙堂会推接伴使。公与李德馨膺是命。皆极一时之选也。时平壤屯贼声势甚张。国步日蹙。难保朝夕。公在提督军中。素习华语。面论兵机利钝。征讨事宜。慷慨奋发。义形于色。提督嘉其忠恳。称誉不已。至于指天相誓共灭此贼。癸巳正月。提督阵于顺安。贼锋甚锐。婴城拒守。诸将不敢遽进。提督与公议火攻之策。遂以大炮撞破普通门。诸军乘势进薄。 天威震叠。贼不能支。遂空垒而宵熸。公言于提督曰。贼褫魄。馀众不多。乘此破竹之势。悉锐追之。可使片甲不还。提督即率先锋尾击。斩获甚多。海西诸屯。松京汉都之贼。次第遁去。公入京城扫 陵寝。吊死问生之馀。首购书籍及典章。收拾甚多。公私至今赖之。夏。丁外艰。朝廷节议起复。屡降 召命。而公泣血陈疏。至再至三。竟不能夺其志。服阕。入为户曹判书。旋以 册封奏请使如京。丙申。拜
月沙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308H 页
平安道观察使。 天朝兵马。弥满关西。筹策接应。咸适其宜。大小将领。莫不称善而敬惮之。丁酉。 帝遣经理杨镐。专管东事。杨之渡义州。已闻公政绩。至平壤一见握手。讨论兵事。大惬所望。欢若平生。到京面请于 宣庙曰。吾将进击岭南屯贼。大军之发。所先者粮资。急召平安布政使韩某。授以度支之任。俾给馈饷。遂以驲骑徵还。差分户曹判书。督饷南路。公于灰烬之馀。悉心拮据。十万军需。赖以无缺。杨公称谢于 上前。逮还北京。屡寄书信。以寓不忘之怀。己亥春。奉使如京。谢 皇上再发兵粮之恩。 皇上降敕奖励。复命升秩。特授议政府右赞成。公自甲申至己亥。朝京者四。往返辽广者一。中朝走卒。皆知公名。使价之行。辄问起居。庚子。拜吏曹判书。辛丑。辞递复判度支。俄移大司马。丙午。卜相。丁未十月。特拜右议政。时相知 上向重公。欲援为助。以收人望。遂有是命。实非公之志也。 宣庙不豫。黾勉就职。未久呈告乞解。连上七章。 宣庙答曰。此时勋旧大臣。何忍引退。缘卿呈辞。予病益甚。公不获已还出。戊申二月初一日。 宣庙大渐。命召公等七人。自内殿下遗教。属以保护大君。俄遭 宾天之痛。山陵之后。公又属辞递相。以原任在勋府。奸贼尔瞻与仁弘相应。辛亥九月。
月沙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308L 页
劾公罢职。而尔瞻等潜谋逞毒。以为网打士林之计。壬子起狱。谋欲蔓及大君王子。至癸丑。无赖贼朴应犀等。以死囚在狱。尔瞻使人诱以死中求生之计。诬疏密告。逮捕甚多。郑浃受嗾临刑。辞引七臣及金悌男,黄慎等十馀人。骈首就狱。朝野震惊。虽事出无据。不能尽罪。或放或罢。而公以七臣受 遗教为罪案。削官爵。放归田里。寓居广州先墓之下。杜门屏迹。谢绝人事。时与田翁野老。课农问圃而已。家虽屡空。泊如也。但以偶居鼎轴。横被罪累。居常疚怀。病中每语子弟曰。疾病渐重。在世无益。不如归拜 先王于地下。明年。卒于所寓。甲寅三月也。春秋六十一。我 圣上反正之初。刬刮奸猖。徵召耆哲七臣之在世者。首蒙拔擢。死者复其官爵。即命公为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右议政。兼带如式。公神姿丰秀。器识凝远。接人遇物。和气蔼然。见人不善。专务掩匿覆盖之。虽子弟有失。必婉辞以喻。平居无疾言遽色。性又恭恪。恒不欲加人。虽干局兼人。遇事游刃。而言若不出口。未尝以才衒。虽妙年科第。自致青云。再参盟府。勋业震世。而恂恂如寒素家。此盖公之德。而遭遇 宣庙。弘济艰危。专对 天朝。傧接 王人。敷奏策应。动中机宜。此盖公之才也。不佞于公。虽年辈稍后。同闬追
月沙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309H 页
随。三十年所。而公之判户部。不佞为亚。当国家版荡之时。与公同席拮据。知公竭诚尽瘁。忧国如家。逮癸丑祸。相继被系。又同患难。可谓终始知公者。若公节惠易名。宜哉。遂因其家状而概其事迹如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