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五 第 x 页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五
碑
碑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五 第 231H 页
箕子庙碑铭(并序应制。)
殷之亡也。三人之行不同。而孔子并称三仁。朱子以为易地则皆然。臣窃尝以谓箕子之谏纣。在于比干之先。而纣之囚而不杀。天为之也。武王之不封于他方。而封于朝鲜。亦天也。何者。天以河图授伏羲。而八卦之变犹未著。文王囚而始演易彖。天以洛书授神禹。而九畴之数犹未明。箕子厄而始叙洪范。天人之妙。于是大明。而帝王为治之大经大法。得传于天下后世。使文王不演易。箕子不叙畴。则河之图洛之书。特一未窍之混沌耳。天之授羲,禹。岂端使然哉。兹非天意而谁欤。且天生蒸民。必降圣贤。作之君作之师。以遂其生。以立其教。羲轩尧舜之教中土是已。我东虽僻。亦天民也。而曰自檀君。人文未彰。泯泯棼棼。倘微箕子八条之教。则终未免为左衽之归。箕子之教东方。是犹羲轩尧舜之教中土。盖有不可得而已者。此又非天意而谁欤。天之不死箕子。为传道也。为化民也。箕子虽欲死。得乎。武王虽欲不封于朝鲜。得乎。然则箕子之有功于斯道。实天下万国之所共赖。而其亲炙之恩。则吾 东国最偏受。三韩万世。
殷之亡也。三人之行不同。而孔子并称三仁。朱子以为易地则皆然。臣窃尝以谓箕子之谏纣。在于比干之先。而纣之囚而不杀。天为之也。武王之不封于他方。而封于朝鲜。亦天也。何者。天以河图授伏羲。而八卦之变犹未著。文王囚而始演易彖。天以洛书授神禹。而九畴之数犹未明。箕子厄而始叙洪范。天人之妙。于是大明。而帝王为治之大经大法。得传于天下后世。使文王不演易。箕子不叙畴。则河之图洛之书。特一未窍之混沌耳。天之授羲,禹。岂端使然哉。兹非天意而谁欤。且天生蒸民。必降圣贤。作之君作之师。以遂其生。以立其教。羲轩尧舜之教中土是已。我东虽僻。亦天民也。而曰自檀君。人文未彰。泯泯棼棼。倘微箕子八条之教。则终未免为左衽之归。箕子之教东方。是犹羲轩尧舜之教中土。盖有不可得而已者。此又非天意而谁欤。天之不死箕子。为传道也。为化民也。箕子虽欲死。得乎。武王虽欲不封于朝鲜。得乎。然则箕子之有功于斯道。实天下万国之所共赖。而其亲炙之恩。则吾 东国最偏受。三韩万世。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五 第 231L 页
人得以为人。之功之德。为如何哉。孔子之道。虽大而无外。蛮貊之邦。犹有所不化。箕子之教东方。在孔子未生之前。故孔子至有乘桴欲居之志。礼义文明之化。其所从来久矣。倘使箕子之教。不有以先之。则后虽有孔子之道。其化岂易以入哉。然则我 国崇报之礼。当与孔子并隆。然而享祀之制不广。立后之典尚阙。诚欠事也。岂亦有待欤。我 殿下嗣服之三年万历辛亥。本道士人郑旻等抗疏言。史称箕子之后传四十一。而至准为卫满所逐。马韩末有孱孙三人。曰亲。其后为韩氏。曰平。为奇氏。曰谅。入龙冈乌石山。以传鲜于。世系韵书曰。鲜于子姓。周封箕子于朝鲜。支子仲食采于于。因氏鲜于。纲目称箕子封于朝鲜。其子食采于于。因姓鲜于。赵孟頫赠鲜于枢诗曰。箕子之后多髯翁。鲜于之为箕子后。不既章明较著乎。洪武间。有鲜于景者为中领别将。其七代孙寔。自泰川来居殿侧今十年。请以寔守箕子祀。殿下重其事。命礼官询于大臣。且令本道采访覆启。事皆有据。廷议咸以为可。遂以鲜于氏。定为箕子后。至明年壬子春。 命揭殿号曰崇仁。官鲜于。寔为殿监。子孙世授焉。昔周武王求黄帝尧舜之后。立为三恪。以奉其祀。圣人崇德继绝之意。可谓千载一揆也。且 命府尹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五 第 232H 页
封墓道修祠宇。增置祭田及守户。使之供粢盛备洒扫。凡姓鲜于者复其家。毋籍于军。俾聚居祠下。仍 遣近臣。赍香祝祭于庙。以告厥由。尊崇之典。至是而无复遗憾。此实扶植彝伦。挽回世道之一大机会。呜呼盛矣。始万历丙子。本道士子慕圣师之遗泽。立书院于府西南苍光山下。设讲堂。名曰洪范。以为多士钦崇讲明之所。岁戊申冬。 命扁额曰仁贤。至是观察使郑赐湖上闻曰。今兹箕殿揭号。立后致祭。是数千年来所未有之盛举。一域臣民。举欢欣耸动。有若重被父师文明之化。咸愿勒之贞珉。以扬闳休。乞 命儒臣备述前后事迹。庶几表著观瞻。传示无极。 殿下曰可。遂 命臣叙之。臣适忝礼官。与闻末议。而获睹旷世之典。承 命秪慄。不敢以文辞浅陋。不足以自效为解。谨拜手稽首而献铭。铭曰。
天锡大范。神禹则之。以传殷师。殷师嗣兴。蒙难乃阐。人文始显。爰叙彝伦。以承圣问。寔维帝训。既师武王。锡民之极。义罔臣仆。天地变化。我得其正。明夷自靖。乃眷东土。乃推斯道。实天所造。无远无陋。八条以化。变夷为夏。仁涵于肤。道不拾遗。礼义之治。巍乎盛德。百世以钦。受赐到今。浿水西涯。不沫井洫。神迹如昨。肇祠于丽。礼式
天锡大范。神禹则之。以传殷师。殷师嗣兴。蒙难乃阐。人文始显。爰叙彝伦。以承圣问。寔维帝训。既师武王。锡民之极。义罔臣仆。天地变化。我得其正。明夷自靖。乃眷东土。乃推斯道。实天所造。无远无陋。八条以化。变夷为夏。仁涵于肤。道不拾遗。礼义之治。巍乎盛德。百世以钦。受赐到今。浿水西涯。不沫井洫。神迹如昨。肇祠于丽。礼式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五 第 232L 页
不备。寝远以弛。遥遥圣绪。不绝来云。派散支分。惟明我后。遵范建极。远绍绝学。殿有美号。院有华额。益光且硕。立后继绝。永袭世爵。式是三恪。特祀于庙。牲肥酒香。礼意洋洋。猗欤我 王。圣谟其承。贲我中兴。坠典毕举。缛仪彬彬。千古一新。于乎不显。文在于兹。没世之思。
皇明都御史杨公镐去思碑铭(并序应制)。
皇明有天下二百五十年。政刑修明。奸孽屏息。四方无虞。民物乂安。虽所以致之非一道。而盖其治以博施济众为仁。柔远字小为德。诛暴讨逆为武。故凡化之所渐。威之所加。日月所照。霜露所坠。薄海内外。无有远迩。悉主悉臣。惟是日本一域。负其险远。不奉 声教。跳踉夸慢。自帝其国。 天朝治以不治。摈不与覆载之间。秀吉篡其君自立。专用暴力。虎吞诸岛为雄。既穷凶积悖。乃恫疑虚喝。靡所不为。岁辛卯。遣使致书。诇我虚实。将欲假途入犯。胁以逆语。我 昭敬王据义斥绝。具奏驰闻。越明年。贼遂倾国而来。属久安备弛。民不知兵。猝遇狂寇。剪焉倾覆。 皇帝以为小酋抗天纪。无故入人国。悖逆当诛。属国弱不支守义。罹祸当援。东民亦吾赤子。垫水火当救。乃 命文武大臣。发大兵以讨之。 天威远畅。海内震动。盖一蹴于浿水。而三都底定。诸路之贼。次
皇明都御史杨公镐去思碑铭(并序应制)。
皇明有天下二百五十年。政刑修明。奸孽屏息。四方无虞。民物乂安。虽所以致之非一道。而盖其治以博施济众为仁。柔远字小为德。诛暴讨逆为武。故凡化之所渐。威之所加。日月所照。霜露所坠。薄海内外。无有远迩。悉主悉臣。惟是日本一域。负其险远。不奉 声教。跳踉夸慢。自帝其国。 天朝治以不治。摈不与覆载之间。秀吉篡其君自立。专用暴力。虎吞诸岛为雄。既穷凶积悖。乃恫疑虚喝。靡所不为。岁辛卯。遣使致书。诇我虚实。将欲假途入犯。胁以逆语。我 昭敬王据义斥绝。具奏驰闻。越明年。贼遂倾国而来。属久安备弛。民不知兵。猝遇狂寇。剪焉倾覆。 皇帝以为小酋抗天纪。无故入人国。悖逆当诛。属国弱不支守义。罹祸当援。东民亦吾赤子。垫水火当救。乃 命文武大臣。发大兵以讨之。 天威远畅。海内震动。盖一蹴于浿水。而三都底定。诸路之贼。次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五 第 233H 页
第逃遁。退据南边十馀郡。筑巢窟坚砦栅为久计。环寇之师。数年不解。兵部以为不可究武。用沈惟敬计。宣 诏许封。试其诚伪。秀吉奉诏甚倨。丁酉。益调兵渡海。袭破闲山。放兵四劫。奏闻。群议盈庭。久而靡定。 皇帝赫怒雄断。命选文武全才。委以东事。时辽东布政司参政杨公镐居忧将释位。廷议以为非公不可。有 诏特起公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经理朝鲜军务。是年七月。公提偏师渡江。到平壤。闻贼陷南原直上。先锋已迫畿南。公移咨我 昭敬王。令修缮京城。固守毋动。即日兼程疾驰。军吏谏勿轻进。不听。遂于九月初三日。入王京。与提督麻贵以下诸将。上国都南山。张军乐布号令。夜挑选精壮。募各营骁将。前往迎贼。又令二千骑为后援。公与我 昭敬王。渡铜雀津。审守御形便。初七日。诸将遇贼于稷山。一战大捷。斩首累百级。鏖杀先锋贼将。诸酋大挫。直走海边巢幕。行长屯顺天。清正据蔚山。东西列郡。尽为贼屯。公贻书邢总督定议。先攻清正。以断贼左臂。先遣麻提督以下诸将。拥兵而南。选兵凡四万。乃以十二月初八日。公只率手下勇兵数百。轻裘战巾。驰过鸟岭。赞成臣李德馨。傧公迎自界上。至是随公常在军。到义城。公与德馨谋。先遣降倭吕余文。潜入贼营。尽得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五 第 233L 页
其形势。是月二十日。进到庆州。军声大振。风迅电掣。诸将不意公卒至震慄。益用命秣马砺刃。鼓勇争首敌。都元帅权慄率本国诸将官。水陆兵一万馀。亦听公节制。二十二日。公遂进阵贼垒十里外。少出兵诱贼。贼悉锐追之。公与麻提督。督诸将合击大败之。斩一千馀级。获其勇将。僵尸布野。日暮劄营休军。翌晓。公亲上阵薄战。炮烟晦天。旗彩耀日。各兵乘胜齐喊。海岳皆振。用飞炮火箭。乱烧贼幕。遂拔伴鸥亭,太和江两栅。贼焚死者无算。尽获器仗辎重。清正仅以身免。走保岛山。悉力死拒。城峭险。士皆蚁附仰攻。壁坚未易拔。公令各营分兵迭休。围守数匝。贼众渴馁多毙。清正闭壁不出。屡乞降求缓师。公虑其诈不听。攻之益急。期歼尽乃已。贼每夜出樵汲。公令本国将金应瑞伺捕无遗类。日不可胜计。如是十三日。贼益穷蹙。军吏竞贺。谓清正就缚在即。会天寒大雨。路没膝人堕指。士马多饥冻死。贼援大至。将绕出军后。公密察事机。麾诸军退舍。身自为殿。贼欲追蹑。公反骑突击。斩累十级。贼披靡不敢近。遂按兵还王京。休师蓄粮。以图再举。军校有得罪于公者。诉赞昼(一作画)主事丁应泰。应泰雅不善于公。因上奏劾之。国中大夫士。咸合词讼公冤。我 昭敬王据实驰奏。请留公以活国。奏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五 第 234H 页
三上。冠盖络属于道。 天子以公名臣任重。义不可苟其进退。乃 命廷臣会勘。而且听公还。戊戌夏。公罢。公河南人。号苍屿。天资豪爽。慷慨有大节。立然诺破崖岸。胸次豁然。临取予。信义秋霜。制事明快。未尝有依违熟软态。饬躬峻洁。人不敢干以私。入国境比还。无丝毫累。行厨自供。虽一菜。必与之直。临机料敌。若执左契而决江河。军中肃然。不闻急步疾呼。公之还也。都中男妇老少。莫不啼呼攀挽。为立石以思之。至于深山穷谷。亦皆怃然相吊。若无所依。信乎仁人之泽。入人也深矣。夫仁不必义。义不必勇。勇不必智。贼迫汉南。都民荷担立惴惴。无朝夕计。单车赴难。冒入危城。能破方张之贼于谈笑之顷。如其仁如其义也。岛山之役。身被坚执锐。垂饵虎口。与死寇血战。遂拔二大栅。囚巨魁于一穴。如其勇如其智也。虽天时不助。大功未完。而威震海上。老贼气死。此近古以来所未尝有也。贼中亦相歆叹。至画 天兵攻岛山图。传看于日本。可见军容之盛。用兵之壮。能使敌酋心畏而诚服。南边诸阵。莫不鼓气张胆。恃以无恐。是其一战之功。实我东韩再造之基。不幸为人所搆。遭诬而归。此东民之所以悲咤扼腕。愈久而愈不能忘也。噫。公自以孤诚受 天子知。锐意讨贼。勇不顾前后。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五 第 234L 页
既为文法所中。角巾还乡。口不言东事。而公名益显于天下。亡何。 天子思之。罪言者以直公。所以宠向公者不浅。今用公为辽东都御史。盖 朝廷滋欲试之于边。以彰公绩也。我 昭敬王慕公之深。命求公像于燕京。阅岁不能得。今我 王嗣位。购募益切。岁庚戌始得之。遂为生祠以祀之。乃命太史臣廷龟书其事于石。臣承命悸恐。上閤门辞谢不获命。遂叙公东征事迹如左而系之以铭。铭曰。
噫噫前岁。岛夷狂猘。乘我不戒。朵颐辽燕。逆锋滔天。目已无鲜。赫怒我 皇。天伐用张。止乱存亡。胜之平壤。贼乃大创。 皇威远畅。渠魁逋诛。窟彼南隅。再肆凶图。师老而疲。告功不时。贼反乘之。悉众四抢。尽锐北上。声生势长。公时受 命。义先急病。一新戎政。都人恟惧。望公来抚。若大旱雨。谓公于于。公疾其驱。风霆载途。谈笑危城。决败算成。胸万甲兵。蛇豕其奔。怵威退屯。国命再存。岛山之贼。曰宜先击。灭此朝食。麻刘与李。三路元帅。桓桓虎视。公惟咸领。绣钺是秉。堂堂整整。分兵齐举。落其角距。莫敢龃龉。亲冒矢石。火其二栅。血酾骸积。凶酋褫魄。乞命穷蹙。狐鼠窜伏。威震扶桑。势巩关防。我武维扬。功实在斯。将大有为。坏之者谁。公归不复。公绩益白。彼
噫噫前岁。岛夷狂猘。乘我不戒。朵颐辽燕。逆锋滔天。目已无鲜。赫怒我 皇。天伐用张。止乱存亡。胜之平壤。贼乃大创。 皇威远畅。渠魁逋诛。窟彼南隅。再肆凶图。师老而疲。告功不时。贼反乘之。悉众四抢。尽锐北上。声生势长。公时受 命。义先急病。一新戎政。都人恟惧。望公来抚。若大旱雨。谓公于于。公疾其驱。风霆载途。谈笑危城。决败算成。胸万甲兵。蛇豕其奔。怵威退屯。国命再存。岛山之贼。曰宜先击。灭此朝食。麻刘与李。三路元帅。桓桓虎视。公惟咸领。绣钺是秉。堂堂整整。分兵齐举。落其角距。莫敢龃龉。亲冒矢石。火其二栅。血酾骸积。凶酋褫魄。乞命穷蹙。狐鼠窜伏。威震扶桑。势巩关防。我武维扬。功实在斯。将大有为。坏之者谁。公归不复。公绩益白。彼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五 第 235H 页
谗罔极。 天子曰咨。惟子(一作予)汝知。汝功可思。何以旌功。玉节总戎。大纛崇崇。猗欤我公。再造吾东。伟烈英风。公之治军。不宽不烦。令肃恩敦。公之制敌。得人死力。忠义所激。公之束下。躬约以化。不威而怕。云胡不思。公实生之。攀慕莫追。汉城之阳。有祠辉煌。公像在堂。白羽纶巾。立发嚼龈。含噫未伸。英姿飒爽。镇我保障。没世瞻想。勒此贞珉。事与名新。万古精神。
重峰赵公金浦故宅碑
壬辰八月锦山之战。重峰赵公父子与七百义士同日死。事闻。 先王震悼。赠公吏曹参判。又 命廪其母官其子完堵。今 上之抚军南行也。召见公之子。遣从官致祭。复役减租。又甲辰。 先王赐祭加赠今官。逮今 上即位之明年。听建书院祠。 赐额曰表忠。俾春秋祭于祠。始公之殁。麾下士收七百义骨。即其地作一冢。竖石其侧。名之曰一军殉义碑。既又诸生以金浦公故宅。相与谋石树于墟。遂撮公平生言行及举义事迹。属不佞曰。子其文。凡往返三四。请益坚。则谨按。公讳宪。字汝式。白川人。上世有讳文胄。丽朝兵部尚书。至讳天柱。红巾之乱。以元帅战死。考应祉。赠吏曹判书。娶车顺达女。生公于嘉靖甲辰。中丁卯文科。补校书正字。时降香佛
重峰赵公金浦故宅碑
壬辰八月锦山之战。重峰赵公父子与七百义士同日死。事闻。 先王震悼。赠公吏曹参判。又 命廪其母官其子完堵。今 上之抚军南行也。召见公之子。遣从官致祭。复役减租。又甲辰。 先王赐祭加赠今官。逮今 上即位之明年。听建书院祠。 赐额曰表忠。俾春秋祭于祠。始公之殁。麾下士收七百义骨。即其地作一冢。竖石其侧。名之曰一军殉义碑。既又诸生以金浦公故宅。相与谋石树于墟。遂撮公平生言行及举义事迹。属不佞曰。子其文。凡往返三四。请益坚。则谨按。公讳宪。字汝式。白川人。上世有讳文胄。丽朝兵部尚书。至讳天柱。红巾之乱。以元帅战死。考应祉。赠吏曹判书。娶车顺达女。生公于嘉靖甲辰。中丁卯文科。补校书正字。时降香佛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五 第 235L 页
寺。公上疏言。口读圣经。手封佛香。所不忍也。坐削官。自是直声籍甚。历户,礼,工佐郎,通津,报恩县监全罗都事。在通津。杖杀内奴。豪横者诬公以滥刑。杖配富平。在报恩。上疏请革燕山朝贡案。立鲁山后。旌表六臣。禁制 王子第宅。丙戌。上疏伸救牛溪,栗谷先生及朴思庵,郑松江诸公。寝不下。再疏益论朝臣朋比。丁亥。又上万言疏。仍论郑汝立凶悖。比之羿,浞。观察使格之不以闻。时秀吉遣使来觇。公徒步上京。并前未达疏以进。言秀吉弑君。宜斥其使。己丑。持斧伏阙上疏。极论宰臣误国。三司论窜吉州。冬。郑逆谋发。以公有先见。 命放公。公在谪。闻 朝廷遣使日本。上疏极言其不可。辛卯。贼使至。公又疏陈秀吉必背约构乱。请斩玄苏,义智首。上奏 天朝。严兵以待。不报。仍叩首石础血被面。观者如堵。或讥其自苦。公曰。明年窜山谷。必思吾言。又以一疏辞朝。并进自草奏文及谕琉球,对马岛等书。痛哭出都门。及壬辰闻难。即与门徒。欲西赴 行在。道梗不果行。见巡察使。力请讨贼。草檄传告八道。辞旨激烈。义士坌集。得千有六百馀人。乃与僧将灵圭。直捣清州。洒泣血战。贼大衄焚尸宵熸。湖左诸屯贼。望风皆遁。遂飞文一路。整军北行。师次温阳。锦山之贼。将侵轶两湖。巡察使告急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五 第 236H 页
于公。要与共事。诸军佐亦言贼无所不躏。而独馀湖西南一片土。失此则无国也。宜先讨锦贼。以绝其后。而勤王未晚也。公乃还公州。巡察使议不合。事多沮挠。麾下稍稍散去。只七百义士愿从之。公慨然移军向锦山。曾与湖南巡察使权慄。约以十八日齐举。慄移书改期。而公未及知。是日蓐食传发。或言贼锋锐甚且众。宜按兵相势。毋轻尝大敌。公曰。 君父何在。敢言利钝。贼诇知兵无助。乘未备而逆之。箄野而阵。分兵为三。迭出以肄之。公下令曰。死生进退。毋愧义字。士皆惟命。力战终日。贼三北几溃。而我兵已矢尽无可为。会日且入。两军不相见。吏士皆无人色。而公意气自若。督战益急。贼悉锐攻之。帐下士挽公请跳。公笑解马鞍曰。此吾殉节地。男儿死耳。不可苟活。援枹鼓之。士争直前。无一人旋踵。短兵接空拳搏。亦无一人徒死。虽众寡不敌。全军尽殁。而贼死过当。势大挫。收馀兵运尸。哭声震野。遂与茂朱屯贼皆遁。湖西南赖全。翌日。公之弟范。寻公尸。则公死于旗下。将士环公死相枕。范负公尸。还殡沃川。张目掀髯。怒色如生。葬于沃之安邑县。与夫人同茔。公之子完基。姿性俊伟。兵败故异其冠服。冀代公死。贼认为将矺其尸。公性至孝。才免襁褓。已知事亲礼。修书父母。必盥濯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五 第 236L 页
整衣冠。每夜必诵大学及离骚经,出师表。悲歌慷慨。达朝不寐。家贫躬自耕耘。或牧牛田间。亦未尝释卷。日采薪爇亲突。映火而读之。其窜吉州。公闻即登程。金吾卒止之曰。来时同班教我云。赵某贤者。必不留。汝必以夕抵家。令夜治行。所以迟暮而至。公曰。 君命不可宿。徒步夜发。尝游大屯山寺。一日对食。推与房中四僧曰。明年有变。我必赴难。今日共此饭者。可来同事。僧怪之而阳应曰诺。后三僧皆与公同死。而其一病未赴。说人如此云。申恪宰延安。公贻书曰。明年必有倭难。延是三国时城守剋贼地。君以武将守土。宜速浚壕增陴。为死守计。恪雅重公。即治守御具如公指。后李公廷馣果以此城却贼。壬辰四月。闻东南有声如巨雷。公惊仆曰。此天鼓也。贼必渡海矣。及起兵。尝夜观天象。北向拜哭良久。又仰天而曰。吾以为祸及 行朝。更察之。二王子入北者。其获于贼乎。门人识之。贼渡海。王子被虏。皆其日也。公始游土亭门。晚从牛溪,栗谷。讲论周易。便师事之。不佞年辈后。未睹公面。尝闻一时名流欲用公。栗谷先生曰。此人不知变通。以为唐虞之治。可以猝复。一事不合。牵裾折槛。必至骚扰。俟其练达可大用。不佞之妄论公亦如此已。独土亭论当世人物。必以公为第一。盖栗谷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五 第 237H 页
早殁。未及见公学进也。独其执太固守太洁。奔义如狂。见人过若浼。一言不是。则虽公卿大臣。廷叱之如奴狗。立玉陛前。与 人主抉肾肠争是非。不得则不已。未尝以毫发恕人。宜其流窜困厄。不容于世也。然不如是。焉能成就此哉。况其高见达识。可质神明。爱君忧国。出于至诚。使公之志得展于当时。则经济事业。亦可想见。而终于伏节一士而止。惜矣惜矣。呜呼。虽使公言行计用。显宠一时。视如今闻公名而发立。读公文与遗事而胆裂。韡韡精神亘万古不死者。何如哉。终不以彼易此。铭曰。
烈烈赵公。禀挺特兮。培深植固。行也独兮。自信其中。不求知兮。必背群驰。矧敢随兮。愈踬愈坚。困而亨兮。屡疾其呼。众听惊兮。先知逆见。若烛照兮。孰信其然。哗而笑兮。以性而行。得之天兮。不骇危机。神益全兮。衣车赫赫。视弊屣兮。首碎不悔。遑恤毁兮。逢时孔艰。得死所兮。仗剑一呼。从义旅兮。畴遏公诚。一团血兮。集义为兵。用不缺兮。奔敌如雷。莫我婴兮。勇不徒死。死犹生兮。七百义骨。环公尸兮。气结为虹。亘天维兮。有炳如日。峙如岳兮。不涅千秋。昧者式兮。嗟公之烈。何待碑兮。石于墟者。多士思兮。
烈烈赵公。禀挺特兮。培深植固。行也独兮。自信其中。不求知兮。必背群驰。矧敢随兮。愈踬愈坚。困而亨兮。屡疾其呼。众听惊兮。先知逆见。若烛照兮。孰信其然。哗而笑兮。以性而行。得之天兮。不骇危机。神益全兮。衣车赫赫。视弊屣兮。首碎不悔。遑恤毁兮。逢时孔艰。得死所兮。仗剑一呼。从义旅兮。畴遏公诚。一团血兮。集义为兵。用不缺兮。奔敌如雷。莫我婴兮。勇不徒死。死犹生兮。七百义骨。环公尸兮。气结为虹。亘天维兮。有炳如日。峙如岳兮。不涅千秋。昧者式兮。嗟公之烈。何待碑兮。石于墟者。多士思兮。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五 第 237L 页
有明朝鲜国赐国一都大禅师禅教都总摄扶宗树教普济登阶尊者西山清虚堂休静大师碑铭(并序)
余不识释家津筏。故平生不喜谈释。非故有意于排释也。顾以文字窃虚声。主盟骚坛三十馀年矣。释子之逐名求诗者日踵门。如遇开僧韵释。辄欣然应之。亦非故有意于耽释也。余年尚少。已闻休静师之名。其诗多传诵人间。恒愿一见而不可得。松云惟正。即师之传法沙门也。其渡日本也。数访我于京城。我之赴燕山也。赠诗于清川江上。亹亹说师。穷日夜不倦。是时师之亡。已数年矣。缅挹清芬。时往来于怀。一日公退独坐。闻有三僧拱立于外。呼使之前。乃师之弟子葆真,彦机,仡也。出示笈中书云。是清虚堂遗稿。仍叉手而拜曰。吾师道业。有足传后。而云山深寂。恐久益泯泯。敢以门徒所记载者为状。宿斋缄封。千里来献。愿得相公一言。镵之于石。以不朽吾师。余曰。尔师之道。以无为有。以虚为实。不待存而存。不待灭而灭。谁得而朽。谁得而不朽。吾夫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于师之道。吾何言哉。三僧起而对曰。道本不同。非敢苟同。然有同而异者。异而同者。伽叶正传。独阐宗风者。是固同而异者矣。居家为孝。出世为忠。
余不识释家津筏。故平生不喜谈释。非故有意于排释也。顾以文字窃虚声。主盟骚坛三十馀年矣。释子之逐名求诗者日踵门。如遇开僧韵释。辄欣然应之。亦非故有意于耽释也。余年尚少。已闻休静师之名。其诗多传诵人间。恒愿一见而不可得。松云惟正。即师之传法沙门也。其渡日本也。数访我于京城。我之赴燕山也。赠诗于清川江上。亹亹说师。穷日夜不倦。是时师之亡。已数年矣。缅挹清芬。时往来于怀。一日公退独坐。闻有三僧拱立于外。呼使之前。乃师之弟子葆真,彦机,仡也。出示笈中书云。是清虚堂遗稿。仍叉手而拜曰。吾师道业。有足传后。而云山深寂。恐久益泯泯。敢以门徒所记载者为状。宿斋缄封。千里来献。愿得相公一言。镵之于石。以不朽吾师。余曰。尔师之道。以无为有。以虚为实。不待存而存。不待灭而灭。谁得而朽。谁得而不朽。吾夫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于师之道。吾何言哉。三僧起而对曰。道本不同。非敢苟同。然有同而异者。异而同者。伽叶正传。独阐宗风者。是固同而异者矣。居家为孝。出世为忠。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五 第 238H 页
岂非异而同者乎。唯相公之异其异而同其同者焉。吾师常慕相公之风。盖有默契而冥感者。愿相公之终惠也。仆仆跽拜。经岁不去。余嘉其诚而叹曰。释教之专心所事。乃如是夫。按状。师法名休静。字玄应。自号清虚子。以多在香山。故又号西山。俗姓完山崔氏。名汝信。外祖县尹金禹。得罪燕山朝。谪居安陵。遂为安州人。父世昌。乡举为箕子殿参奉。不就。诗酒自娱。母金氏。老无子。一日梦一婆来曰。胚胎丈夫子。故为娿㜷来贺云。明年庚辰三月。果诞师。三岁。父于灯夕醉卧。有老翁来谓曰。委访少沙门耳。遂以两手举儿㕨数声。摩其顶曰。以云鹤名此儿。言讫出门。莫知所之。以故小字称云鹤。与群儿游戏。或立石为佛。或聚沙成塔。稍长。风神英秀。力学不懈。事亲至孝。主倅爱之。九岁母亡。十岁父殁。伶仃无所依。主倅携至京。就学于泮斋。郁郁不适意。与同学数人。南游智异山。穷览形胜。探赜诸经。每怆早失怙恃。益感死生之义。忽得禅家顿悟法。遂听法于灵观大师。剃发于崇仁长老。七八年间。遍踏名山。年三十。中禅科。自大选升至禅教两宗判事。一日叹曰。吾出家本意。岂在此乎。即解绶。以一筇还金刚。作三梦词曰。主人梦说客。客梦说主人。今说二梦客。亦是梦中人。登香炉峰作诗曰。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五 第 238L 页
万国都城如垤蚁。千家豪杰若醯鸡。一窗明月清虚枕。无限松风韵不齐。自此韬光铲彩。不出山门。问道者日益众。己丑之狱。妖僧无业。诬引师被逮。供辞明剀。 宣庙知其冤。立释之。徵诗稿览之。嘉叹。御画墨竹赐之。命赋诗以进。师即进绝句。 宣庙亦赐御制一绝。赏赉甚厚。慰遣还山。壬辰。 大驾西幸龙湾。师即仗剑进谒。 宣庙教曰。世乱如此。尔可弘济耶。师泣而拜命。请曰。国内缁徒之老病不任行伍者。臣令在地焚修。以祈神助。其馀臣皆统率。悉赴军前。以效忠赤。 宣庙义之。命为八道十六宗都总摄。谕方岳礼遇之。于是。松云率七百馀僧起关东。处英率一千馀僧起湖南。师率门徒及自募僧一千五百。合五千馀名。会于顺安法兴寺。与 天兵为后先。以助声势。战牧丹峰。斩获甚多。 天兵遂克平壤。复松都。京城贼宵遁。师以勇士百人。迎 大驾还京都。 天朝提督李如松。送帖嘉奖。有为国讨贼。忠诚贯日。不胜敬仰之语。又题诗赠之曰。无意图功利。专心学道仙。今闻王事急。总摄下山巅。诸将官争先送帖赠遗。贼退。师启曰。臣年垂八十。筋力尽矣。请以军事属于弟子惟政及处英。臣愿纳总摄印。还香山旧栖。 宣庙嘉其志悯其老。赐号国一都大禅师禅教都总摄扶宗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五 第 239H 页
树教普济登阶尊者。自是义益高名益重道益尊。往来于头流,枫岳,妙香诸山。弟子千馀人。出世者七十馀人。甲辰正月二十三日。会弟子于妙香圆寂庵。焚香说法。取自家影帧。书于其背曰。八十年前渠是我。八十年后我是渠。作书付松云,处英讫。趺坐而逝。年八十五。法腊六十七。异香满室。三七日后始歇。弟子圆峻,印英等阇维奉灵骨一片。舍利三枚。树浮图于普贤安心寺。又一片。弟子惟政,自休等奉来蓬山。得神珠数枚。窆石于崳岾之北。吾东方太古和尚。入中国霞雾山。嗣石屋而传之幻庵。幻庵传之龟谷。龟谷传之正心。正心传之智严。智严传之灵观。灵观传之西山。此实临济之正派。而惟西山独得其宗云。所著禅家龟鉴,禅教释云水坛各一卷。清虚堂集八卷行于世。噫。师之道。余虽未详其浅深。师之稿。余既玩绎而卒业矣。观乎诗。足以知师自得之趣。观乎文。足以知师造诣之高。虽其语或不雅驯。言言皆活。句句飞动。有似古剑出匣。霜风飒然。往往酷似开元大历。渠家惠休,道林不论也。况也遇患难不失其守。乃能结主知于缧绁之中。徵稿命制之荣。御笔诗画之锡。诚前古所未有之殊眷。而逮乎国难。纠义旅助 天兵。收复三都。迎还 大驾。便纳赐印。拂衣还山。其出处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五 第 239L 页
之节。无愧古人。夫士生斯世。孰不欲遇知于时君。立功名以自显。然而抱才不售。没世无闻者何恨。今以山中一缁衣。乃能名达九重。声施后世。孰谓禅门能办此功业欤。铭如是。不愧吾笔欤。其铭曰。
金天之西。萨水之滨。淑气亭毒。乃降真人。仙婆抱送。释老提携。天开宝光。帝借金鎞。灵符妙契。秀骨超凡。蚌珠出海。龙镜发函。失怙无依。千里负笈。淹贯诸家。卓然自立。乃超觉路。遂登法席。祖月重辉。群昏一廓。馀事诗声。上彻枫宸。殊恩异渥。荣耀千春。身虽岩穴。忠不忘君。遇难一呼。义旅如云。协助天戈。凭仗灵祐。驱除腥秽。福我寰宇。出而济世。名动华夷。入而修定。法阐宗师。在掌灵珠。虚明自玩。倘来荣辱。如梦一幻。瞻彼妙香。与夫金刚。寔唯净界。宜我法王。来往诸天。百灵护持。乘化返真。去又何之。功纪人间。道在山中。一片贞珉。万古英风。
金天之西。萨水之滨。淑气亭毒。乃降真人。仙婆抱送。释老提携。天开宝光。帝借金鎞。灵符妙契。秀骨超凡。蚌珠出海。龙镜发函。失怙无依。千里负笈。淹贯诸家。卓然自立。乃超觉路。遂登法席。祖月重辉。群昏一廓。馀事诗声。上彻枫宸。殊恩异渥。荣耀千春。身虽岩穴。忠不忘君。遇难一呼。义旅如云。协助天戈。凭仗灵祐。驱除腥秽。福我寰宇。出而济世。名动华夷。入而修定。法阐宗师。在掌灵珠。虚明自玩。倘来荣辱。如梦一幻。瞻彼妙香。与夫金刚。寔唯净界。宜我法王。来往诸天。百灵护持。乘化返真。去又何之。功纪人间。道在山中。一片贞珉。万古英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