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 第 x 页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
 序(下)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 第 150H 页
忠烈录序
夫死。片时痛耳。无甚难矣。而自古及今。隳名丧节。得罪伦常者。皆由于不忍此痛。悲夫。二十四郡。无一介男子。南朝惟一李侍郎。则死固可谓难矣。亦或死矣而能死为难。或不明白。或不从容。自经沟渎。未免浪死。暴虎凭河。谓之徒死。若金将军者。可谓死矣。历观前古。死之烈烈者不为不多。而言节义则必称巡远。何哉。韩文公以为蔽遮江淮。沮遏其势。乃以天下之不亡。归功于巡远。诚确论也。噫。己未之役。 天子按剑。刘都督,乔游击以一代名将。所领皆川蜀奇材。辽燕健儿。而天不助顺。师徒轻进。终未免自焚自缢而死。彼弘立,景瑞之拥兵不救。解甲投降者。尚忍言哉。倘微将军之死。我国悉赋从征之义。其何以暴白。是将军之一死。足为社稷之功。方其大风昼晦。沙砾击面。白刃乱斫。群尸相枕。是时天下皆睹矣。将军非不知大势已去。生死在于目前。而意气自若。摆阵整整。矢尽剑击。剑折手搏。死既久。剑柄尚在手。贼恐其生。披靡不敢近。吁亦壮矣。贼酋啧啧叹收瘗其尸曰。朝鲜更有如此人。不可敌也。夫以贼之狂猘。目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 第 150L 页
无中原。其狺然之心。何尝忘我国。而犹至今不敢加兵者。谁之力耶。庸讵非将军之馀威足以慑贼耶。是将军之死。贤于十万甲兵远矣。奚啻巡远蔽遮沮遏之功哉。将军事亲孝。临事义。为官不肯俯仰。盖其天植。自别于人。及其受命渡辽也。处置家事。封识官印曰。遇贼我必战死。其心固已素定矣。故死能明白。又得从容。夫如是而后可谓死矣。奏闻。 天子嘉之。褒锡有命。我 圣上追爵兵曹判书。既又加赠领议政。建祠于江上。遣礼官予祭一坛。复其家录其子。至是而国家崇奖之典。无遗憾矣。崇奖之典无憾。而将军之节益彰著。将军之节益著。而我国讨贼之义。 圣上事大之诚。益揭于天下后世。岂不韪哉。始将军混下僚。人无知者。今首相朴公独知之。屡荐为大夫。及是相公壮其为国死。嘉其不负知。惜其用不及早。悲其志不克竟。乃遍告荐绅先生。作为挽诗以吊之。并录诸公之歌咏祭文及传记。刊为一秩。名之曰忠烈录。属余曰子其序。
太极问辨序
太极问辨者。何。前则考亭朱夫子与二陆辨。后则晦斋李先生与孙,曹辨。汇为书者谁。寒冈郑公。求余序者谁。李佥知浚晦斋先生之孙。所谓太极者何。夫形而上者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 第 151H 页
道。一阴一阳之谓道。语道体之至极。则谓之太极。语太极之流行。则谓之道。其实一物也。无方所无形状。在于无物之前而未尝不立于有物之后。在于阴阳之外而未尝不行于阴阳之中。濂溪周夫子恐学者错认太极。别为一物。著无极二字以明之。陆象山诸公以屋上架屋。讥评不已。殊不知无极是无形。太极是有理。不言无极。则太极同于一物而不足为万化之根。不言太极。则无极沦于空寂而不能为万化之根。伏羲画易。文王演易。未尝言太极而孔子言之。周公彖易。孔子赞易。未尝言无极而濂溪言之。先圣后贤。其揆一也。朱夫子虽辞而辩之廓如。而二陆胶守前见。终不快释。今天下尚有所谓陆学者。别立门户。展转深痼。终不免异端之归。此所谓毫釐之差。谬以千里。惜矣。我东方真儒辈出。学术虽鲜他岐。而间有讲理不精。骛于高远。孙,曹两公。乃以无极二字。归之虚无寂灭。幸赖晦斋先生反覆开陈。谆切提谕。阐明道体。攻破异说。其曰此之虚。虚而有。彼之虚。虚而无。此之寂。寂而感。彼之寂。寂而灭。老子之言有无。以有无为二。周子之言有无。以有无为一者。明白痛快。无复馀蕴。先生之学。门路最正。真知实见。独契宗旨。立言著说。盖有扩前人所未发者。至今偏方学者。皆知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 第 151L 页
儒释之向背。其功不亦韪欤。然则先生此书。当与鹅湖问答。互相发挥。而不可废一也明矣。此集。以周子太极图,太极图说,图解,朱子问答书四篇为上卷。以晦斋书五篇为下卷。使人一开卷瞭然知所趋向。不啻指南。寒冈丈之用意于斯文。亦勤矣。不佞生苦晚。不得亲灸于先生之函丈。景慕馀风。徒切切于遗编。昔见先生所撰元朝五箴及论太极五书。僭以一言为跋。今于斯集之叙。又不敢辞者。即咏叹不足淫泆无穷之意。文之工拙。不论也。辛酉冬。
德平奇公六十一序
今领中枢府事德平奇相国休沐在关东。其胤子春坊君上章请归省。 上赐暇辍讲。仍命给传行。其行也告辞于余曰。十二月初二日。尊人诞辰也。今年是花甲重回之期。而逖矣海陬。不得与亲旧奉欢一场。小子之恨也。公盍为一言以寄。余敬应曰诺。余与相国年少二。而生同里学同门。自髫龁至壮。嬉游讲劘。未尝一日不相从。既又同年释褐。接武鹓行。每见必欢然道故。辄各忘其官与位。五十年犹一日也。逮戊午。公与余同被白简。公先谪北。余又废逐江潭。数年之后。蒙 恩起废。亦相先后。重逢于万死之馀。俱已白发矣。相与感 恩渥。叙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 第 152H 页
悲欢。骑竹东城。宛然如昨日。而六十之年。忽焉已至。夫六十亦寿也。公今过之。余未及者仅数月耳。公既位冠百僚。余亦忝上大夫之列。人生何限。布衣之极。衰迟离索。隔以山河。无由致此身于尊俎之间。不但贤学士之恨。老夫亦恨矣。今于贤学士之行。以何语寄祝。昔韩魏公之寿日。诸人争献南极老星图。其侄子独进扁舟五湖图。今公黑头之年。三秉鼎轴。勋名震耀一世。向也优游黄阁。若无担当底意。及其临大节决大议。血疏陈诚。坚守一义。屹然坐朝堂。如泰山乔岳。只手障狂澜。有万夫不可夺之勇。鈇钺在前而不少沮。何其壮也。既尺一召还。 恩礼有加。而公又引病遁荒。飘然于云海水竹之间。扁舟五湖。不啻过之。今不必以此为献。我 圣上之于公。虽勉从一时之群议。其向重公者。非他相比。公发虽皓。颜尚渥丹。饮啖不衰。步履如旧。盖其精神力量天所付畀者厚。百岁尚远。前途未可量也。公虽欲自闲世岂使公闲。五湖扁舟之兴。恐公不得长享也。若余者。负罪而幸不死。蒙 恩而尚未退。七尺之身。长在齿吻间。今年几死于车尘马足之间。上章乞免。又不得自由。衰拙甚矣。能不为故人嗤乎。故于公之寿日。以洛民加额图为公祝。以悬车告老图自祝也云。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 第 152L 页
斜川庄八景图诗序(龙岫晴岚。 云峰皓月。 舍寺寻真。 砧桥劝耕。 门岩洞天。 乾支松柏。 郡城晓角。 蹄滩暮帆。)
吾侄李子陵常詑我以斜川之胜。余未尝睹所谓斜川者。其所云八景。余未知其如何。一日。子陵袖一卷求余题诗。前面李信钦画。柳公希亮篆。曰。斜川庄八景图。疏庵任茂叔序。南窗金馀庆书。次写陶靖节斜川十韵诗。五峰老先生步其韵。兼有小序。余始谛观其画。庄虽未曾睹。而所谓八景。则皆余所曾领略者。在乙巳春。余按畿节。当其拜 英陵还也。跨骊江游甓寺。遂自砥平。投宿龙门寺。踰内外岭。陟舍那诸庵。历杨根泛大滩。顺流而下。留山中凡三日。游览殆遍。千岩万壑。使人应接不暇。恶可一二数而名之。岚者吾不知为何物。而但记其霏微空翠。月者吾不知其何状。而但记其晃朗隐映于峰岳之间。寻真者吾不知其何事。而但记其石塔访前朝古迹。禅龛阅懒翁衣钵而已。出山时蓝舆扶醉。过一石洞。涉三大溪。石拱之若门。水萦之如带。即所谓门岩也。即所谓斜川也。山下数村远远。桑柘依依。此是子陵之所谓庄耶。溪外有冈。松桧郁苍。此是乾支耶。桥下大野。农人满陇。此是砧桥耶。郡斋睡起。城角晓发。满眼烟波。风帆如簇。郡之角滩之帆。此也非耶。披图而指点。宛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 第 153H 页
然如逢旧识。宗少文之卧游。不啻过也。是则斜川八景。吾已得于子陵之先。画既不如亲见。况可以文字形容之乎。故余不赋八景。而但次靖节公十韵诗。盖有以寄旷世之感也。诗曰。
处世若浮沤。劳生迄可休。所以古之人。卒岁聊优游。眷彼林中皋。薆薆临长流。策杖弄春物。摇曳沙中鸥。幽居惬仙赏。何用登篷丘。缅怀千载游。渊明真我俦。有友适相随。有酒仍相酬。酣来悄无言。谁会此心不。清风自远来。旷然舒我忧。为问征途人。穰穰何所求。
赠金刚山人双翼序
余老益厌闹。颇苦乡里项领。公退辄杜门。却扫山僧之乞诗来者。虽不忍谢遣。而亦不喜接应。只取其诗卷。遇兴则题之。不遇兴则置之已耳。以故题僧卷多而见僧面少。今岁之春。余方燕坐。有叩门声。问字学子也。又有叩门声。山人双翼也。谢不能见。书绝句二十字而送之。闻僧彷徨门外。若有不满意而去。自叹衰懒见嗔于空门也。于后之一月。余病起稍健。携诸儿上家后园。策杖而望远。倚树而舒啸。栽松问梅。决渠灌圃。方有遐想。甚适也。忽见释子从山麓。径造叉手而拜。问其名。双翼也。问其居。枫岳也。即前日题其卷而不见面者也。年未三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 第 153L 页
十。貌妍气静。与之语。灵台炯炯。纵横海岳。出入烟霞。昔岁游踪。罗列眼前。能使人神清魂往。恍然置此身于毗卢万瀑之间。性又嗜书。能诵余东槎集诸诗。颇有愿学之志。惜乎渠之早迷他途也。真退之所谓吾欲冠其颠者也。使余不见渠。则几失一韵士也。向之诗意。只为厌闹。今为渠破戒。书此为别。
西行赠言序
元帅张公之出师西行也。我 上亲送于郊。旷古之盛礼也。公至镇之数月。驰书于余。要余赠言。余谓我 上有赠。赠吾何敢。乃若记事。则吾职也。待公凯旋。一言铺张。逮公之建功而还也。乃以诸公所赠诗若文。锓之梓。目之曰西行赠言。要余文弁其卷。噫。设坛拜将推毂出师之礼。不讲于世久矣。我国治平二百馀年。民不知兵。元帅之名亦罕闻。况其所谓设坛推毂之礼耶。曩岁鱼有沼,尹弼商虽膺此任。而委寄不重。成就草草。未闻遘此盛礼。壬辰之后。亦数人。而时则 皇威压之。天将领之。被驱使受钤束。不得专制。奚暇于礼哉。邦运中否。常经斁绝。至使此任。归于小竖。以众与敌。沦没雠庭。君臣之义。亦斁绝矣。天命我 上起为彝伦之主。刬刮奸猖。扫洒疆土。民彝天则。次第修举。 即祚之二月。会群臣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 第 154H 页
于朝曰。蠢兹逆奴。仇我大邦。父母之雠也。奄吞全辽。狺然傍伺门。庭之寇也。悉赋以从。掎角此贼。繄予之责。惟天惟 祖宗。付任予者在此。予欲简任元戎。司命三军。畴咨若时。佥曰惟晚谐。乃以手批。授公八道兵马都元帅。俄命礼部曰。西鄙宿师。边声日耸。帅臣其令速行。有司择日以闻。予将亲送于郊。尔礼部具仪来说。四月二十四日癸未。元帅陛辞。兵部勒仗卫陈卤簿。都监盛军容。阵于西郊。 上御戎衣。彤弓赤矢。乘马以出。旗常耀日。铙角喧天。至阵门。元帅率将士具櫜鞬。迎于道左。 上御幄殿。宗宰十六人。承 命伏谒而坐。大司马宣军令召元帅入。以军礼见。胪官唱再跪再揖。礼讫。以次就座。张军乐进礼膳。钟以立号。鼓以进众。射以校艺。分曹而赌赏。燕以秩礼。序兴而旅酬。饫及军校。赐赉便蕃。欢声齐动。士气百倍。都中父老。环听而耸观。至有涕下者。酒行七爵。 上命元帅赐爵于前。解所御宝剑。降榻而授之曰。副元帅以下不用命者。以此从事。臣晚叩头而退。猗欤盛矣。数百年来所未有也。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礼曰。君有甲兵之事。则授之车甲。合其卒伍。又曰。举旅于宾。君赐爵。降稽首。升成拜。臣下竭力尽能。以立功于国。明君臣之义也。今日之礼是也。可谓尽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 第 154L 页
之矣。抑公于此。将何以答此礼也。虽使公竭力尽能。征缮抚镇。不过开府制阃。坐牢关西心而已。除非鞭老酋之背。犁毡裘之庭。不足以答此礼。奴贼时未东抢。我师难于轻进。则公无用武之地。而剑亦无所施矣。缓带辕门。休军养病且一年矣。无何。贼适以副元帅叛。明琏以巡边使叛。此实朝廷意料之所未及也。公乃传檄召募。谕以祸福。以计散其卒万馀。贼虽以轻兵豕突。直犯京阙。枝党已尽伏诛。气死势困。兵众日溃。公督诸将。追蹑其后。效死出奇。一战而捷。遂能收复京城于一日之内。车驾还都。庙社重安。其视斩一将搴一旗。封居胥一片石。功烈果孰优耶。呜呼。非我 上之推诚委任。何能办西郊之盛礼。非公之竭忠尽能。何能成鞍岭之奇功。西郊即鞍岭下也。使公成此功于此地。亦天意也耶。遂书为西行赠言序。
送贺至书状官洪泽远序
今年春。 车驾南巡。贼适伏诛。献首于公州行在所。 上亲告 庙社。翌日。临轩设科。以慰畿南两湖忠义之士。余以读卷官。榻前拆榜。第一人。即君也。君实京城人。随母寓居湖西十馀年矣。君翁我友也。君长于君翁。落南之后。余固未见君之壮也。昔余掌礼围。得一文惊场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 第 155H 页
屋。擢为第二榜。见翁名始知君。今又独冠多士于危难之日。余甚嘉之。慨念泉下。老泪潸然。无何。君以贺节书状官来告辞。且曰。堂有老母。年今七十矣。若有戚戚者然。余曰。朝京远役。泛海危途。新政先孝理。亲老者免行。而君独不免。君释褐才四十日。专对之任。岂无谙委之人。而有司必举君。或者未悉欤。然君妙年壮元。今其发轫之初也。昔子长以远游观览之富。为文章大根业。凡人之观者。欲观夫所未观之地。今君起布衣。上觐 天子之庭。 圣上亲奉贺表。拜以送之。固已荣矣。松京旧都。浿水,箕墓,浮碧,百祥之胜。虽是我国历遍之地。而于君皆新面。至于海上张帆。风涛万里。蛟龙鲸鳄。出没于杳霭之中。蜃楼海市。眩晃于岛屿之间。掠旅顺天津之岸。经碣石海岱之湾。泊于登州。观日出于蓬莱之阁。探之罘汉帝之游。问阜乡秦皇之迹。铜井珠岩。读唐宗坡翁之诗。以至济南人才之薮。邹鲁圣贤之乡。青齐,即墨,稷下,淄渑之盛。古迹之可观者。不可殚记。逮至燕都。则城池之壮固。宫阙之雄丽。省曹之弘敞。街市之纷华。黉序之弦诵。坛庙之清肃。礼乐文物典章制度之规模节目。皆可一新观瞻。而至于贺至庆节之时。朝天宫演仪之日。则万国会同。玉帛咸造。其衣冠语音风俗习尚。亦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 第 155L 页
可以采访而记载。则不但观夫所未观之地。亦当观夫所未观之人。将见君眼孔甚大。胸次益宽。虚而往实而返。所得岂不富乎。君年力方强。其进未已。今日发轫。可谓远矣。朝廷之遣君。将以玉成。君其勉之。归语老夫。当倾耳以听。
三阳轩诗序
拜手迎朝旭。茅檐午景迟。翛然成白醉。棋罢夕阳时。 右先人所制三阳轩诗也。所谓三阳轩。吾邻丈骆椒公宅也。公世居骆山下。自号骆椒。而构一堂颇敞。里中少长咸集焉。轩固面阳。而翼以左右楹。又纳朝夕阳。寒天雪朝。最有暄曝之兴。名以三阳此也。骆椒公尝请于先公曰。愿得丈人一语。以贲吾轩。先公手书一绝于壁上。即是诗也。壬辰兵火之后。骆椒公重构数椽于其墟。虽甚草创。三阳则犹昔日也。轩中之客。沦没殆尽。先人之下世。今逾三十年。而兹诗尚不泯在人口。骆椒公年今八十五岁。精力尚强。客来唱诺不倦。对余每诵先公此诗。俾余书之。噫。余孤露馀生。阅几番患故。而重寻旧业。复陪笑语于兹轩。想先人杖屦之遗迹。追先人翰墨之馀韵。触目兴怀。岂但王生蓼莪之感。仍念骆椒公初以经术选试艺。又以孝行举乡里。累增封秩。蔚为宗英之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 第 156H 页
望。逮乙卯。公之子与里人会。酗而骂坐。仍有愤世语。凶徒上变。诬置极刑。公逮系坐法当死。会有白公冤状者。且陈公年老有行谊。遂得减死论。长流庆兴数年。又移谷城。时公年已垂八十。夫人与公同年。两老相依为命。自京而北。自北而南。自南还京。路凡七千馀里。艰关岭海。撼顿霜露。而犹康健无恙。公之伯氏功城君丈。长公四岁。戊午之祸。不参庭请。沦落湖畿者六年。 圣上反正之初。公兄弟首蒙徵召。相继褒升。吁其异哉。天道之不诬。乃如是耶。抑公之家祸。可谓惨矣。其忧愁困厄。人所不堪。虽壮年足以伤生。而公以耄耋之馀。叠经祸乱。而神观不悴。仙骨益秀。室家兄弟。复还故宅。怡怡愉愉。白发相对。令威之千载独还。比之于公。可谓寂寥。此又今古之所希觏也。苟非随遇而安。修身以俟者。乌能如是。遂书轩之兴废。而并记公之事迹如右云。
皇华集序
今 皇帝即位五年天启乙丑冬。贺节陪臣。在北京驰启言。今年十月。 皇长子生。 帝命颁诏天下。其使本国者。曰翰林编修姜公,工科给事中王公。将以十二月辞朝。明春过海云。我 殿下会诸臣若曰。 圣天子储宫久虚。天下延颈而待矣。今天锡以元嗣。此大庆也。不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 第 156L 页
谷外臣也。而 诏谕锡赉。视于内服。此异数也。翰林迩列。给事诤官也。而涉万里危险。布德音于重溟之外。此大荣也。不谷限于疆守。不能以身奔走于执玉之列。不谷之所可自尽者。惟在于钦 皇命敬使华。扬大庆侈异数而已。尔诸臣其简乃僚。率事惟谨。曰金瑬。尔方主文柄。尔其远接于境上。曰廷龟。尔屡经馆职。傧事惟尔钦哉。群臣承命。罔不精白以待。至今年六月。两先生来颁 诏敕䌽币。我 殿下方在私忧。而以 皇命也。具法服迓于郊。既加恩宥罪。增秩开科。日诣馆。礼享惟谨。两先生礼容之盛。我 殿下诚敬之笃。诚千载一遇也。两先生礼成未浃旬。翩然而返。我 殿下感 皇恩而罔以报。钦使华而不能忘。音容日远。无以自慰。则谓仙軿虽不可留。所留者文章也。遂命裒集诗文为一帙。付书局锓之梓。因命臣序之。臣窃惟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古之作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而遗风馀响。尚足以旷世兴感。何况亲逢文治之盛际。得遇大雅之君子乎。 大明中天。文运勃兴。宏儒硕士。迭主齐盟。或雄鸣馆阁。或高视骚坛。彬彬之盛。直与三代而比隆。两先生以光岳之精英。当气化之融昌。或左右论思。或朝夕补拾。地分清切。风猷显重。今乃辍讲筵虚谏席而来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 第 157H 页
颁庆诏。斯岂非海外偏邦之幸欤。臣既忝承馆任。幸获周旋于门馆之下。且以老退之笔。间尝窃吹于樽俎之间。伏睹两先生之诗。清丽雅紧。各有其态。而大都绝摹拟洗蹊径。初不似经意。而览之渊然色。诵之铿然声。往往初日芙蓉。令人夺目。况长篇冲澹。得陶谢之趣。大律森严。有少陵之致。记叙之文。核而畅。其西京之遗乎。辞赋之作。奇而蔚。其楚国之馀乎。斯可谓左右俱宜。愈出愈奇也。然此特其馀事耳。两先生以清雅之标。峻整之仪。望之如景星威凤。即之如冰壶霁月。接宾筵和气春风。临取予义色秋霜。真所谓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也。其饬躬之简。束下之严。既如是。故始至也。西民拥路而抃。将还也。都人攀辕而泣。或立石以颂其德。苟非清芬厚泽入人者深。乌能使人心悦诚服。至于此哉。昔宋吕丞相端。因契丹路梗。浮海至丽。遇风樯折。恬然读书。宣布抚定。忠义服远。东人至今称诵不衰。今两先生规画处置。诚可以匹休于吕公。而吕公皇华之什。泯然不传。丽朝之文献无徵。可为千古之恨。宜乎我 殿下之爱重是编。必欲寿其传也。仍念蠢兹小酋。尚稽天诛。辽路阻绝。海波窎远。凡有吁呼。不得以时。两先生以 天子近侍之臣。亲见军民情弊。轸恤抚绥之意。屡形于周爰咨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 第 157L 页
诹之时。触物兴怀。宣上德而达下情者。是实皇华大人之职。其必归奏明庭。以备风谣之采。而精神流注。万里咫尺。太和坱轧。妖氛净息。平胡伟绩。指日可期。然则是编也非但脍炙于下邦。将见续之风雅。赓之喜起。直与鲁泮献馘之颂。舜阶干羽之舞。并载于弦歌。而 圣天子柔远戡乱之烈。我 殿下享上敌忾之忠。炳耀于天下后世。岂不休哉。何幸身亲见之。天启丙寅秋。
李叔平家牒序
吾东方载籍不广。氏族之牒。罕传于世。世之士大夫除非表表名阀。则其能识先代远系者或寡。而至于言行事迹与夫云仍支派之详。则知之者又益寡。兴阳之李有孙曰埈字叔平。能以文行继家风。科第扬先烈。乃叙次其族世先谱。汇为一编。编成而示其友延城李圣徵曰。我之用意。公必知之。其为我弁其卷。余既不获辞。则就而绎焉。上自丽中。逮至我朝七百馀年之间。其相传之序与出处之迹。井井不紊。而由本宗及于旁亲。又及婚家姻戚。无不博考类摭。罔遗疏逖。使人一开卷而瞭然于目前。噫。人于祖先宗族。孰不有追慕敦睦之心哉。惟其世远则迹湮。亲尽则服尽。是以未免详于近而略于远。其流之弊。甚至于冒他姓为本系。视亲党如路人。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 第 158H 页
岂不可惧也哉。今叔平乃于十年兵火书策散失之馀。采录记纂如是之详。其思先贻后之意。不特为宪于一家。亦将有补于世教。斯非可尚也欤。观其累世种德积而未发者。其将有待于叔平。夫不忘本。孝也。撰之勤。诚也。纪之实。信也。叔平既有是三者。可谓贤矣。又能佩铜符而有治绩。盛玉堂而有谠论。其名誉其事业。盖未可量也。吾于李氏之家牒。将见大书特书屡书不一书也。吁其可尚也。遂书此以勉之。
象村集序
余与玄翁结发受书。既同升上舍。又先后释褐。策名登朝。荐承 恩遇。并驱骚坛。迭主齐盟。癸丑之狱。俱被缧绁。戊午之祸。我逐郊扉。公仍遁荒。逮际昌期。公先入阁。我又接武。与公周旋于进退荣辱之间。于今五十年所矣。余老且病。尚在人间。思公不见。见公之稿。未尝不掩卷一涕也。公之在世。公之籍。已稍稍间出。既没而始大传。睹其全者。人人自废。沨沨乎大矣哉。吾东方百馀年所未有之名家也。尝谓文章者。天地之精而不朽之大业也。其显晦在人。兴丧系世道。故君子得其时。则精发而为事业。不得其时。则精敛而为文辞。然而工文辞者。或疏于世务。任经济者。未遑于词翰。故自古作者多出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 第 158L 页
于忧思困厄之中。两司马病渴论腐。其籍益富。屈三闾泽畔怀沙。其骚乃著。斯非工于文者穷。穷而后工也。唐之燕许。时称馆阁大手。而事业则无闻。宋之韩富。功名著在方册。而词华则不传。岂非人材有限。天赋难全欤。公早际 先王右文之治。历扬词掖。黼黻鸿猷。高文大册。多出公手中。罹否运。摈逐田野。覃思坟典。大肆力于斯文。役仆百家。睥睨千古。上之先天奥义。下之野史小说。众体俱该。成一家焉。盖得之穷约者尤多。及至协赞中兴。位隆三事。精神文采之发为经纶者。皆足以炳琅一世。岂天将隆以大任。畀以全才。阅试于穷达显晦之际。使文章事业兼伟而并卓耶。观于斯集。可知也已。记余与公实有平生之托。既铭公墓。又序公稿。后死之责。余今不负矣。九原难作。谁能定吾文者。悲夫。
青梅集序
少也窃慕子长之游。尝闻国中有三神山。枫岳是蓬莱。智异即方丈。边山即瀛洲。恒愿一见而不可得。丁亥。家君作宰鳌山。距瀛洲才百馀里。定省之暇。先访兹山。留山中数十日。登陟殆尽。月明寺。在山脊最高处。印悟老师。迎我于沙门。与之同宿。视其居。棐几炉香。清迥绝尘。恍是西天世界。满架经书。金字题卷面。皆其手笔。楷正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 第 159H 页
有法。字字可玩。与之语。风流映发。谭屑霏霏。令人亹亹不厌。听其诗。绝不沿袭陈言。殆非烟火食语也。余一见倾情。结为方外交。握手而别。怅然如失。一出山。仙凡便隔。于今四十馀年矣。缅怀旧游。何尝不往来于怀也。辛未之腊。公退悄坐。山人惟敬。叩门求见。手持青梅集二编以示曰。此乃亡师印大禅遗稿也。今将剞劂。以为不朽图。窃闻亡师获幸于相公。愿相公赐之一言。噫。邂逅山中。一朝之合。诚千载奇遇也。精神相感。火尽薪传。今忽得见遗墨于死生隔阔之馀。岂多生宿缘耶。感念今昔。题此为赠。崇祯辛未冬。
石洲集序
沈尚书居平。遇余辄言石洲权汝章。未尝不相对一涕。辛未冬。沈出按湖南节。将行。过余曰。石洲骨已朽矣。唯其不朽之大业。尚有若干篇。其又可朽耶。已属完山尹洪汝时谋入梓。石洲平生自谓相公知己。非相公。莫可序此稿。呜呼。汝章之稿。余乌得无言。汝章昔尝持先公习斋集求余序。不腆之文。实在卷首。孰谓今日又序汝章稿耶。始余与汝章年辈后先。未及觌面。而闻其诗则久矣。逮万历辛丑。余受 命西傧。白于朝。请以白衣充制述官。 宣庙嘉之。命徵诗稿以入。于是汝章之诗。恒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 第 159L 页
在香案。而汝章诗声。益彰彻。大鸣于时。幕中诸君。皆是名家大手。各建旗鼓。高视词坛。而门路之正。格律之谐。则籍籍咸推汝章。盖节制之师也。余观其诗。声发为章。意至而舒。清丽典雅。各臻其妙。真所谓绝代希声也。汝章早抛举子业。除官皆不就。寓居湖上。家贫妻子恒有饥色。而人或劝其仕。哦诗若不闻。乐弛置自放。于人少许可。迹不到达官家。独时时造余。余亦遇兴辄邀。酒赋歌呼。驩然相得。风流映发。俊语惊人。气隘宇宙。眼空千古。其所抱负。非俗人所可窥测。呜呼。汝章岂独诗哉。岂独诗哉。既与时抹摋。不欲随人俯仰。怀奇负义。忼慨浊世。凡有磊块壹郁无聊不平。必以诗发之。触物遣怀。无非自得。世之谈诗者。争相传诵。咏柳一绝。自是词人忧世之语。而流入宫中。竟以是死。天乎天乎。孰使之然。呜呼。一汝章之诗也。而遇其时则褒嘉而宠之。不遇时则搆罪而杀之。此系斯文之盛衰。邦运之兴废。则斯集之行。亦可谓有关于世道也。遂掩涕而书。为石洲集序。崇祯壬申孟春。
松江遗稿序
不佞于松江郑相公。年辈邈焉后先。不佞之迹。无因而至相公之门。但见流传词句。想望其风采。若其清直之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 第 160H 页
操。孝友之行。则听于舆人走卒之诵。居常默敬而艳慕之已。无何。党祸作。一时士流网打殆尽。公既栫棘西塞。余亦横被白简。乃以日造公门为罪案。于是乎益知谗人之搆公者皆类是也。癸巳春。余在关西。始遇公于成牛溪寓舍。公问知为余。笑曰。君是日来吾门者耶。欢然如旧识。一噱而罢。逮公之谢恩朝天也。余与月汀诸公。饯公于百祥楼。是时公年已老。虽风霜窜逐之馀。而豪风洒落。爽气袭人。殆是神仙中人也。悲咜慷慨。爱君忧国之诚。溢发于樽俎笑谭之间。对之令人鄙吝消尽。不觉膝之前于席也。忘形倾倒。剧饮为别。陪从之乐。宛然如昨日。而俯仰人间世。忽已四十馀年矣。一日。公之胤祭酒公。袖公遗稿。求余文为序。敬受而读之。皆平日口相传以熟者。言言飞动。句句清绝。真可谓惊代希声也。惜乎散逸颇多。仅有若而篇。譬如隋珠昆玉。愈寡而愈珍。亦何必多也。噫。不佞因此。窃有慨于君臣之际也。公以文章节行。荷 宣庙不世之眷。至有青松孤节草木知名之奖。明良相遇。可谓千载一时。唯其伉直不能容人之过。独持清议。绝不依违苟合。骇机一发。群谗猬集。不唯际遇之隆未全终始。株累之祸。既没而愈甚。甚至眉山书籍。亦为世所讳。凡公之言论著述。将湮没无传。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 第 160L 页
岂不悲哉。 圣明御极。公议大定。黄麻再宣于泉壤。子姓俱跻于显列。祭酒公历扬荣选。趾美词苑。既编次先相公遗稿。又裒集其长公起溟氏所著诗文。附刻于其下。传家文采不朽大业。荣耀于一编之中。彬彬乎盛矣哉。文章显晦。实系世道之消长。兹所谓不待百年而定者非耶。
芝峰集序
文章之显晦。系世道消长。遇其时则化于今。不遇时则传诸后。遇者恒少而不遇者恒多。文如子长,子云。可谓大鸣千古。而犹以不遇忧。至欲藏之名山。以俟后世知己。文人之用心。良苦矣。遇时固难。传后之难。又如是耶。我 宣庙励精文治。作新人才。道德文章之士。彬彬辈出。前后数十年间。名家大集。次第剞劂。猗欤盛哉。芝峰集者。故吏曹判书李公润卿著也。芝峰少耽书。于古文辞无不工。而尤长于诗。公退杜门谢事。沈潜书史。或栖遑州郡。或敛迹郊扉。一室萧然。吟洒(一作酒)不倦。凡遇忧愁困厄不平无聊。一以诗遣。虽屡遭祸机。终始自靖。完名保哲。超然于文罔之外。逮际昌期。位望隆显。而居宠若惊。不以为荣。以简制烦。以静制动。本源澄澈。微澜不起。以故发之于诗者。一味冲澹。无繁音无促节。其声铿而平。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 第 161H 页
其气婉而章。每一读之。宛然想见其人。传曰。诗可以观。不其然乎。其文发于六经。根于性理。如菽粟如刍豢。绝无浮华僻涩之态。至如务实十二条。万言封事。陈说国体。切中时病。真是中兴第一劄。公虽静坐谭诗。若无意于世务。而精神文采之发为经纶事业者乃如是。噫。公之在世也。公之诗。已播于天下。安南琉球之使。亦闻公名。既没而公之籍。益大行于国中。不啻家传而户诵。若公可谓能化今而能传后者也。然则公之著述。只是诗若文耶。余观公学诫及自新箴。则可见公晚年工夫专在学问上。文章特其馀事耳。吁其可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