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x 页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奏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482H 页
被诬辨明奏(丁酉冬)
朝鲜国王臣姓讳谨奏。为仰沥危悰。备陈情事。恳乞 圣明特赐照察。容令自效事。窃照臣以谫劣无似。叨守藩服。致寇丧国。罪无所容。 圣恩宽大。终始含容。刑章不加。恩旨又降。乃于本年十月二十四日。臣与一国臣僚。祗受 敕书。庄诵再三。感泪自零。其勉谕之丁宁。责励之森严。不啻提耳而面命。惊惶陨越。无地自处退伏。惟念臣才既驽下。势又艰难。始之不能思患预防。狃安忽戒。猝遇狂寇。自底颠隮。次之不能力抗凶锋。死守封疆。播栖一隅。坠失基业。烦 奏乞师。致勤盛举。贻朝廷宵旰之忧。以至于今。对垒六年。疆土日蹙。委靡转甚。莫能自振。狡倭再入。遮遏无力。政纪弛癈。涣溃相继。致令王师替为劳苦。是臣前后辜 恩失职之状。 圣明固已洞烛。以此受罪。臣虽万死。固所甘心。若其近日参奏中所论。则有迹之疑似。而情实不然者。又有人情天理万万不近者。不得不粗陈实状。以冀天日之照察焉。伊贼屯据南边。今已五年。小邦兵力。分头把截。臣以闲山为海路要冲。而南原为全庆门户。一国民心。恃以为固。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482L 页
及贼潜师猝袭而闲山失守。悉锐急攻而南原继陷。自是之后。人情汹惧。无复可倚。全州以北。次第溃裂。鸟惊鱼骇。不能自定。臣虽多方禁谕。犹莫能止。逮乎贼迫汉南。而都城之外。将为战场。臣知事势危急。禀议于经理提督。始出家眷于黄海道地方。臣则董率臣民及诸道徵兵。悉听经理提督指挥。以期奔走于行阵之间。效死于天兵之后。臣虽至愚。宁有弃国都轻社稷。而甘匹夫草间之偷生乎。且臣以覆亡祸败之极。无复支撑之势。而幸赖王师。得有今日。傅肉于既骨之后。回生于绝命之日。拔臣于涂炭之中。置臣于衽席之上。其生成卯育之泽。非独臣身。薄海生灵。无一物不被再造之 恩。是则王师之于小邦。虽天地父母。不足以喻其赐。其颙望仰戴之切。不啻大旱之于云霓。惟欲粉骨糜身。庶能仰酬其万一。又安有一毫怠慢之心于其间哉。 天兵万里暴露。载阅寒暑。深历险阻。备尝饥渴。千辛万艰。都为臣故。每一念至。寝食俱废。纵物力残薄。接应未称。辞语不通。情意莫暴。而区区之心。常以不能尽达微诚为恨。以臣之国不能自救。而仰救于王师。以臣之雠不能自快。而求快于王师。死生存亡。俱系于此。厚施而知感。即狗马犹然。臣虽无状。亦有人心。宁有视如秦越而不为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483H 页
关情之理乎。不特此也。小邦之人。自闻王师之下。虽深山穷谷无知蠢动之氓。莫不感祝 皇恩。涕泣相庆于疮痍沟壑之中。举有欣欣更生之望。箪食壶浆。奔走争迎。或至传谣以著爱。立石以颂德。又有出粟而助饷。倾资而纳械。皆出至诚。非待劝谕。盖其恤难之仁。拯物之泽。浃洽于人心而有不容自已者也。惟是臣既不能振拔于积衰之末势。又不能奉扬于敦勉之屡 旨。邦力匮而事不易办。国谋愦而机或致误。一败不振。万事瓦裂。速戾招愆。积受评弹。而唯其一心拱北之诚。有似万折必东之水。皇天后土。所共鉴临。其可诬乎。虽削弱日甚。艰危转极。耿耿此心。犹不以驽劣自诿。只欲凭仗 圣天子威灵。协助诸将臣规画。开裂衷诚。竭尽底蕴。以期上答 洪恩。下雪私雠。誓不与此贼俱生。此臣之所以日夜腐心者也。至于甘心为倭之说。言之失魄塞气。诚不忍再有烦辨。冤痛之忱。已吁于前奏。 圣明之鉴。想烛于覆盆。而如所谓浸淫啜唝等说。尤切痛悯。夫行诈与失信。虽匹夫不可以行州里。况于为国乎。况于君父之前乎。小邦虽极僻陋。世被 列圣东渐之化。粗知君臣父子之道。恪事 天朝二百年于玆。亦尝以忠顺见称矣。亦尝以礼义见赏矣。遗风馀俗。固结人心。非臣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483L 页
一朝所得以斩。今乃至于臣身而蒙此不韪之名。是臣不惟获戾于 圣明。而又得罪于祖先。无以自解于臣民。皆缘臣无状以来人言。惭腼自反。祇自冤结。盖强弱势也。得失时也。死生命也。斯固莫之如何。而唯其义理之在人心者。不以事势而有所变易。不以危急而有所挠改。惟所在致死而已。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明大义。正伦纪。诚今日讨贼之根本。臣之情事。苟或有一毫未白于 黈纩之前。固不敢容喘息于覆载之间。即臣亡国。亦馀事耳。其安可闷默而已哉。此臣所以痛心自讼。仰首长号而不知止。宁受冒昧之诛以死。而不忍一日受此名而生也。伏愿 圣明容恕积戾。湔涤群疑。俾臣得以自释于晻昧。则暝目入地。无复遗恨。情溢辞蹙。不知所言。臣无任瞻天望圣激切兢惶之至。为此谨具奏闻。
经理杨镐被参撤还请留奏(戊戌秋)
朝鲜国王臣姓讳。为大兵既集。抚臣被参。群情疑惑。事机将失。恳乞 圣明洞察实状。亟回乾断。策励镇定。以毕征讨事。窃照臣以覆亡祸败之极。无复有自为之势。钦蒙 皇上天地父母。曲察小邦危亡之势。洞烛倭奴凶狡之状。发兵增饷。皆出 睿断。终始七年。再勤盛举。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484H 页
优恩异渥。旷超千古。绵绵扶植。以至于今。 皇威赫然。天下颠倒。群臣震慑。奔走效劳。盖尝一捷于稷山而京城全。再蹙于青山而湖甸完。三鏖于岛山而贼已褫魄矣。目今大兵齐集。声势甚壮。布置已定。师期指日。蓄锐待发。臣感激洪造。倾戴丰功。方与一国臣民。竭力拮据。供给资粮。伫看摧歼廓清之举。不意今者京报忽传。军中喧播。抚臣杨镐杜门省愆。上本辞职。今将摆弃事务。促装西还。臣始而疑。中而讶。终乃大骇。且惋且悯。如横舟巨海震风骇浪之中。篙师忽去。悯然以待死亡之无时也。疏中所论。臣不得详。臣不敢辨。 圣鉴孔昭。明见万里。是非虚实。轻重利害。固已洞烛而无馀。臣不敢有所烦吁。第据其流闻。则多是情外不近之说。亦有称鲜人所言。而通国之未曾知者。无乃出于传者之谬耶。伏见抚臣经理杨镐自膺简命。锐意东事。与督臣邢玠,按臣陈效。协赞谋猷。殚竭思虑。其一心讨贼。尽瘁图报。是素所蓄积。而勇往直前。不避险难。当机刃发。遇事风生。最其长处也。且莅任辽道。经历多年。谙委本国残破之状。痛惩棍徒科扰之弊。约已甚简。冰檗自饰。束下甚严。秋毫无犯。法令峻切。群下畏戢。各营官兵。一闻其令。无不股慄。相戒摇手。不敢为非。是则小邦之人虽三尺童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484L 页
子。皆所叹服。而上年秋。凶贼狂锋。已迫汉南。小邦都民。举皆惊溃。鸟散鱼骇。莫保朝夕。杨镐时在平壤。一闻急报。便于即日。单车疾驰。冒入危城。慰谕馀氓。申饬将士。使都心坐赖。贼情畏沮。遂却贼于谈笑指挥之间。此盖人所难为。而小邦之得有今日。皆其力也。至于岛山之役。则被坚执锐。深蹂戎马之地。暴露虎穴。过十三昼夜。约束号令。为士卒倡。提督麻贵,副将李如梅。亦皆督率诸将。冒死上阵。焚烧内外砦栅。斩获千馀首级。镐则晨夜督战。唇焦面黑。贼酋清正穷蹙自囚。围困一穴。渴馁几毙。是盖旷世之奇功。而不幸天雨急寒。士卒冻伤。露师多日。军容渐疲。凶援外添。贼备内固。将有腹背受敌之患。杨镐密察事机。宣令左次。仍将遗下粮饷。尽行焚烧。身自为殿。贼不敢蹑。此则不特 天朝将士所共目见。小邦边臣。皆怀感叹。传诵以为盛事。只恨天不助顺。贼反乘便。孤围未拔。巨魁逋诛。其谓之未能全胜。则犹之可也。谓之丧师则千万不然。然其凶贼胆破。边民增气。是其一战之功。未必非再造之基。而其所剿实状。则或薄城先登。或羸师诱贼。或选锐按伏。或分兵控扼。或邀截贼援。或孤守海路。某军勇往。某军逗遛。某营先导。某营殿后。某将伤于丸。某将死于刃。及功劳多少。人马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485H 页
死亡之数。则当时领兵陪臣权慄以下诸将领。各营跟随陪臣李德馨以下诸人。各自飞报。无不相符。文报昭然俱在。可以一一就验。天日在上。岂敢有虚。万目共睹。岂敢有私。臣于其时。即将经理及诸将劳绩。具奏上闻。以谢 天恩。而被杨镐力止而寝。臣常以是为歉。曾不料今日之论至此纷纷也。若其情外不近之说。尤不足多辨。而当事之臣。易招人议。功罪之间。难适众情。自古皆然。何足深怪。第水陆大兵。已京城。发运钱粮。亦过累十万。镐方昼夜规画。料理事务。凡小邦道里远近山川险易及贼情虚实。敌势坚脆。无不磨砻商度。算定于胸中。提督麻贵。亲领大军。今方驻劄于庆尚地方。简阅器械。修缮营栅。以待可乘之便。近据边臣之报。凶贼自岛山之困。死伤既多。挫衄太甚。一见天兵。甚有恇惧之状。已添调大势。新兵将以七月渡海进抢。此正先发制人之秋也。小邦存亡。决于此举。而流言一播。军情煽动。或言经理有罪。或言提督亦还。或云大兵将撤。或言和事已讲。自相簧鼓。汹汹不定。锐者丧而懈。强者疑而阻。徘徊销缩。坐失事机。使九仞之功。亏于一篑。岂不痛惋。仍念此贼屯据海上。于今七年。其以讲好之说。谩我天朝者。凡几遭矣。一边通款。一边厮杀者。又未知其几遭。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485L 页
天朝之与小邦。为其所卖者。亦已多矣。即今奸计无不败露。而使军机差误。邦命澌尽者。皆其祟也。此则愚夫愚妇。亦知其诈。曾谓镐之身担东事而不料此耶。去二月时分。清正差倭奴一名与被掳人一名。假称奉书于提督。行至竹山。经理即将倭奴。交付于吴副将。仍拿治两边防守将领。又于四月间。行长又遣朱元礼,要时罗。阳为求款之辞。潜逞缓兵之计。藏凶稔恶。探我虚实。以待新兵之到。此乃伊贼故态。经理洞见此状。拘絷其使。不发其书。将欲愚以秘算。服以兵威。抑扬操纵。使贼莫测端倪。临机行计。务出万全。小邦之人。方叹服之不暇。今若执此而谓之讲和。则岂不冤乎。臣又查此贼东自庆尚道之蔚山岛山。西至全罗道之顺天倭桥。连营列屯首尾。九百馀里。出入岛屿建筑砦栅。其小栅则不记其数。而大屯之可历指者。通共有二十馀区。今方添兵添粮。舸舰蔽海。苫盖房屋。大起农功。以为久住之计。则此贼凶谋。固非但已。而众之多寡盛衰。据此可知。今乃云倭众本少。而张皇驰报。要减已发之兵粮。以沮垂成之机会。纵臣无状以为自为之地。 天朝大官来此者凡几人乎。其皆党护于臣。以罔朝廷哉。此则不难辨也。玆者大局将结。已到八九分地头。七年经营之功。政在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486H 页
今日。而一场说话。竟坏此事。主张无人。万事瓦解。中外遑遑。骇目相视。人心惊涣。气象愁惨。若使凶贼诇知此情。则必抵掌而起。酌酒相庆。此正伊贼日夜窥伺希冀而不可得者。万一乘此军情之摇动。或潜师猝袭。或大举长驱。彼亦何惮而不为哉。言之至此。气塞胆裂。小邦不禄。天不见佑。种种溃裂。将成复败。即臣之灭亡。有不暇计。而窃恐天下大计。自此去矣。况杨镐既奉明命。经理小邦。小邦存亡成败。俱系于此。苟其所为。或有如参奏中所云。则是不但负 圣明。又将以坏小邦。臣当上念 圣明。下顾小邦。尚何爱于杨镐。而乃敢曲为烦辨。为杨镐游说。自速灭亡之祸。以陷欺罔之诛哉。臣虽无似。决不至此。盈箧之书。发于奏功之先。则中山之捷。不可期也。淮西之议。苟非唐宗之独断。则裴度之师。几乎中止。惟愿 圣明洞察事机。推诚勿疑。亟留杨镐。以镇群心。以济大事。小邦幸甚。天下幸甚。臣无任瞻天望圣恳迫兢惶之至。谨昧死以闻。为此谨具奏闻。
请留经理再奏(戊戌秋○数款删改用下文)
朝鲜国王臣姓讳谨奏。为抚臣革回。人心危惧。凶贼觇衅。祸机将发。恳乞 圣明深思天下大计。曲察小邦情势。特令仍留管事。以镇群情。以毕拯济事。据议政府状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486L 页
启。臣等与各该陪臣及京城耆老军民人等。诣都察院衙门。恳告请留。本院竟不允许。已于本月十一日。决意登程。因此人心遑遑。益为危惧。合无再将前项。陈奏事情。另差本府陪臣。赍奏 天聪。以冀洞察小邦危急情形。毕加拯济相应等因具启。据此具本。另差陪臣崔天健。星夜赍 奏去后。今该前因臣窃照。臣才劣祚薄。获戾上下。被兵七年。日就沦丧。天不见佑。事皆败意。闷迫之情。危急之状。前后叫吁。盖已不胜其烦复矣。 圣恩宽大。如慈父之怜爱赤子。有呼必应。无愿不遂。以至于今。大兵已发矣。粮饷已运矣。 天威远畅。声势堂堂。臣之始望。至此而无以加矣。臣自幸灭贼有期。深雠可雪。垂亡之国。再存于今日也。惟当恭俟结局。快睹盛举。不意旬月之间。事机变换。堂堂之势。转为杌隉。许多经营。竟归难了。臣于是时。若以烦复为嫌。不陈此间实状。则深恐 圣上拯济之恩。终无着落。而即臣之灭亡。有不暇言矣。自抚臣杨镐革任回还之后。群情懈溃。莫可收拾。远近传播。自相疑惑。或云和议将讲。或云兵粮当减。久役思归之士。胥动浮言。握兵对垒之将。皆无固志。小邦之人。举皆惊慌。若无所依。扶携老稚。填咽辕门。攀驻牙旌。啼号不止。至于深山穷谷无知蠢动之民。皆云经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487H 页
理一去。贼必随至。遑遑靡定。无复生意。行道悲嗟。景象愁惨。人情若此。同出至诚。夫岂有私于杨镐而然哉。朝廷处置。固非疏远之臣所可干议。参奏所论。臣不敢知。是非虚实。臣不敢辨。第以小邦耳目之所睹记者言之。则单车赴难。冒入危城。谈笑却贼。再全邦命。臣以是知其义。身先士卒。擐甲上阵。薄战岛山。几缚清酋。臣以是知其勇。任怨敢为。一心担当。锐意讨贼。昼夜焦劳。臣以是知其尽瘁之忠矣。规画处置。动中机宜。发号施令。刃发风生。臣以是知其济难之才矣。冰檗自饬。秋毫无犯。群下畏戢。不敢科扰。臣以是知其法度之严矣。其他施为措设。皆有以大慰人心。而使小邦精神一变。庸懦知劝者。皆其赐也。臣常叹服。私窃自幸。以为小邦之得遇斯人。殆天所以授大医王于绝命之日也。曾不料今日之论遽至于此也。况天下之事。有轻重利害。而兵家之势。固难遥度于局外。臣参以小邦之情。酌以今日之势。则杨镐之不可去有七。来玆日久。经历艰危。道里远近。山川险易。无不洞察。一也。岛山之战。既已尝倭贼之坚脆虚实。无不磨砻商度。庶临敌戒谨。不致疏虞。二也。大兵齐集。师期有日。布置已定。规画已成。三也。将才勇劫。军情利钝。谙委已尽。各适其用。四也。快于干事。身任其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487L 页
劳。催粮造械。咸得其宜。五也。屡挫贼锋。威名已震。为丑虏所畏。六也。东民爱戴。乐于趋令。得人之死心。七也。有此七者。其馀固不可计也。临阵易帅。大犯兵家之忌。假使抚臣所为。尽如参 奏中所论。犹当宽贷责成。以竟大事。事竣之后。徐议功罪。亦未晚也。矧乎万万不近者乎。抑臣有大闷者。小邦军兴七载。削弱日甚。外以备御强寇。内以供奉大兵。以至今日。邦力已尽。绵绵一脉。不绝者线耳。以臣之衰微。不亡何待。而犹有所望者。只以今日兵粮已集。一场机关。将决于目前。臣方与一国臣民。忍死竭力。悬待此期。而今若一番败坏。一番更置。迟延时月。蹉过秋冬。则更无馀力可以支撑。举国民命。已尽于倭贼未到之先矣。岂不痛闷。岂不痛闷。仍念此贼屯据海上。七年于玆。其以求款之说。瞒我者凡几遭矣。要其计不过为缓我之兵。败我之机而已。盖兵缓则师老而莫振。机败则气沮而难收。大兵久驻。其势自然销缩。彼方以逸待劳。徐起而乘其弊。此乃凶狡之故态。其为计岂不巧乎。今者水陆大兵。分道齐下。先声所及。湖岭震动。杨镐方唾掌临戎。剋日举事。派送诸将。指授方略。贼酋行长。慑于兵威。邀以信使。阳为求款。以图缓师。杨镐洞见其状。拘絷其使。方将以计笼络。发其奸谋。催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488H 页
兵督饷。以期迅扫。而小邦不禄。机会又跌。九仞之功。亏于一篑。竟使老贼得遂其谋。天乎天乎。孰使之然哉。臣近据边臣之报。凶贼积饷鍊锋。日肆狺然。又添调大势。新兵将以八九月时分。大举西犯。近且觇知军情摇动。主管无人。益有乘时窃发之谋。已抢乐安及陜川等处。恣行焚掠。无复顾忌。长驱直上。彼亦何惮而不为哉。念及于玆。心胆俱寒。闷迫之忱。已申于前奏。 圣明之鉴。想烛于万里。而忧危之状。日急一日。复此冒昧。尘聒不止。臣非独为杨镐也。诚以小邦今日之势有不容自已者也。伏愿 圣明曲察微臣危迫之悃。亟留杨镐。以责后效。小邦幸甚。天下幸甚。臣不胜祈恳切祝战灼兢惶之至。
请留经理再奏
朝鲜国王臣姓讳谨奏。为贼情变动。凶锋窃发。抚臣革回。人心危惧。恳乞 圣明洞察小邦情势。委任当事荩臣。亟行征讨。终始拯济事。窃照臣才劣祚薄。获戾于天。被兵七年。日就削弱。其闷迫之情。危急之状。前后叫吁。盖已不胜其烦矣。 圣恩宽大。如慈父之怜爱弱子。有呼必应。无愿不遂。以至于今。大兵已发矣。粮饷已运矣。天威远畅。声势堂堂。臣之始望。至此无以加矣。臣自幸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488L 页
灭贼有期。深雠可雪。垂亡之国。再存于今日也。不意旬月之间。事机大变。军情益懈。贼势渐张。臣于是时。又以烦渎为嫌。不陈此间实状。则深恐 皇上拯济之恩。终无着落。而即臣之灭亡。有不暇言矣。窃查凶贼之狺然南边。今已七年。增兵添饷。筑城鍊锋。积悖藏凶。其志固非但已。其视小邦。直欲一吞。而相持到今。不敢大肆者。徒以有 天兵为之镇压耳。然其日夜窥伺。探觇衅隙。欲逞其滔天之计者。固未尝一刻忘也。自抚臣杨镐革任西回。军情懈弛。全庆疑惧。我势先动。贼已乘之。盖已东抢于庆尚左右道。而清道,密阳,河阳,永川,庆州,陜川,星州,三嘉等一带。并被焚掠。西抢于全罗道。而乐安,康津,宝城,海南,长兴沿海一带。为之骚然。猖狂豕突。无复忌惮。悖语慢言。又非前日比。边书告急。朝到夕至。目今事势。十分危急。而主管无人。中外溃裂。至于胡说传播。远近簧鼓。或云和议将讲。或云兵粮当减。将士泮涣。皆无固志。人民惊慌。若无所依。行道悲嗟。景象愁惨。夫凶贼之窃发。非必因杨镐之去。而杨镐之革任。适会于贼动之机。以此人情攀慕。汹汹靡定。眷恋之心。同出至诚。夫岂有私于杨镐而然哉。特以杨镐锐意讨贼。一力干事。庶几镐在则贼可灭耳。其情亦可哀也。盖杨镐之得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489H 页
此于小邦者。实有其由。上年秋。倭贼大势。逼于汉南。都城朝夕将溃。杨镐单车赴难。谈笑却贼。再全邦命。此诚人所难为。而其功不可忘矣。岛山之战。为将士先倡。擐甲上阵。连日大捷。几缚清酋。其义气胆勇。在人耳目。即此二举。而小邦之信服者深矣。观其担当东事。昼夜焦劳。任怨敢为。不避訾谤。则杨镐之受任尽瘁者至矣。怜悯小邦。仁摩义励。法度严明。军兵畏戢。则杨镐之约己律下者著矣。至于亲括运船。董造军械。措置规画。日不暇给。其发号施令。皆有以大慰人心。使小邦精神一变。庸懦知劝者。皆其赐也。臣私切自幸赖此人而完事。曾不料今日之论遽至于此也。况来玆日久。经历艰危。道里远近。山川险易。无不洞察。贼之坚脆虚实。将之贤否勇怯。无不周知。俱有定算。威名为丑贼所畏。举措为东民所服。而一朝忽见递易。夫外国事势难易。须经历而后方悉。狡倭形势虚实。须熟探而后方验。若此者。岂能了于时月间乎。其势不得不更费一番工夫。而师期坐失。大事不免于迟误矣。假使抚臣所为。尽如参奏中所论。犹当宽贷责成。以图结局。事竣之后。徐议功罪。亦未晚也。况其所论情外不近者乎。抑臣之所大闷者。小邦军兴既久。残破已极。外以备御强寇。内以供奉大兵。以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489L 页
至今日。邦力尽矣。绵绵一脉。不绝者线耳。以臣之衰微。不亡何待。而犹有所望者。只以玆者兵粮已集。一场机关。将决于目前。臣方与一国臣民。忍死竭力。悬待此期。而今又一番败坏。一番更置。迟延时月。蹉过秋冬。则更无馀力可以支撑。举国民命。已尽于倭贼未到之先矣。岂不痛闷。仍念此贼屯据海上。东西八九百里。列寨连营。声势炽张。而其以求款之说。瞒我者凡几遭矣。要其计。不过为缓我之兵。败我之机而已。盖兵缓则师老而莫振。机败则气沮而难收。大兵久驻。其势自然销缩。彼方以逸待劳。徐起而乘其弊。此乃凶狡之故态。其为计岂不巧乎。曩者。行长讲说才毕。而旋陷南原。杀 天兵三千。已事可戒。今者水陆大兵。分道齐下。先声所及。湖岭震动。杨镐方唾掌临戎。克日举事。布置已定。规画已成。苟不乘此机会。催兵督饷。一大惩创。则虽欲省费行计。苟完目前。适以滋起后患。而天下受其祸。此时用力。又万倍矣。为今之计。须及兵力未老。饷道未竭。小邦物力。不至澌尽。奋勇决策。一举迅扫。此乃先发制人之谋。一劳永逸之策。而天不见佑。事皆败意。九仞之功。亏于一篑。竟使老贼得遂其愿。天乎天乎。孰使之然哉。机会一跌。贼势渐炽。督臣邢玠。又未来到。举国苍黄。益无依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490H 页
仗。彼长驱直上。何惮而不为哉。念及于此。心胆俱寒。切迫之情。已申于前奏。 圣明之鉴。想烛于万里。而忧危之状。日急一日。复此冒昧。尘聒不止。臣岂为一杨镐哉。伏愿 圣明怜察微臣危迫之恳。洞烛凶贼猖獗之形。委任荩臣。趁期征讨。使 天朝拯济之恩。终有所结局。小邦垂绝之命。不至于尽丧。则小邦幸甚。天下幸甚。臣不胜恳祈切迫战灼兢惶之至。为此谨具奏闻。
筑城事辨诬别奏(戊戌秋)
朝鲜国王臣姓讳谨奏。为仰沥小邦危悰。兼陈凶贼情形。恳乞 圣明特赐照察。以雪冤痛。以毕拯济事。窃照臣才既谫劣。势又艰难。丧败七年。衰微不振。辜恩失职。罪戾山积。科评廷劾。前后非一。而 圣恩如天。终始含容。刑章不加。宠恤旷世。 温纶以慰勉。严谕以警敕。指示生全之道。如父诲子。臣常感激鸿私。刻骨铭肝。惟欲策励昏庸。殚竭心力。上答 隆恩。下雪私雠。以效臣节于万一。玆者危衷莫白而横被诬枉。贼势愈急而边议未定。冤痛切迫之状。不得不粗陈梗槩。以冀 天日之照察焉。伏见兵部赞画主事丁应泰揭疏。其中一款。以筑城屯守。归罪于杨镐。而又以坚城得志。疑小邦异日之患。至有不可忍言之说。臣始见而疑。不省所谓。终乃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490L 页
大骇。不知所出。诚不欲挂之齿牙。有所论辨。第以人臣一日被此名。则一日不可自安。而苟或有一毫之未白。则固不敢容喘息于覆载之间。所谓事急不可缓。声烦渎之嫌。固不暇计。臣请先陈小邦情事。继言凶贼形势。查照小邦以一隅弹丸。三面受敌。其堤防之备。保障之具。自有国以来。固未尝不谨。而至我 太祖高皇帝。明降玺书。谕之以筑城御倭之道。教戒劝诲。不啻丁宁。 诏旨森严。在人耳目。为东方金石之典。至于今如一日。遂于京都及沿海地方。俱设城壕。圣人垂训创制之义。诚王者一视之仁。而其绸缪阴雨之戒。至深且远矣。惟是二百年来。沾太平之馀波。席累叶之无事。恬嬉既久。狃安忽戒。猝遇狂寇。莫能遮遏。城池壕栅。荡然几尽。以至于今。凶贼屯据海上。东西八九百里。营建砦栅。苫盖房屋。以为久驻之计。其意盖以小邦物力有限。 天兵难于久住。故深沟高垒。以逸待劳。急之则入据巢窟。缓之则乘时窃发。苟非屯兵控扼。难遏其锋。故抚臣杨镐深思远图。派定三路大营。且欲于全庆近贼地。方据险筑城。以为住劄防守之地。此无非经营善后之计。而小邦特以力绵财竭。未即奉行为恨。曾不料因此一事。罪及抚臣。而又致疑于小邦也。小邦虽极僻陋。犹有箕封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491H 页
八教之遗风。粗知君臣父子之大义。以礼义忠顺。见称于历代。自祖先数百年来。遭际休明。视同内服。恪守侯度。世被 皇眷。褒嘉之旨屡降。赏赉之恩相望。以至于臣。负罪最深。受 恩最厚。虽流离颠沛危急死亡。而惟其一心拱 北之诚。炳然如日。天地鬼神。临之在上。质之在傍。其可诬乎。盖君臣纶纪。出于秉彝之天。人所同有。初非强为。而区区愿忠之志。自谓不愧于天下。故虽失职丧国。积受群言。而未尝以臣节一事。见疑于 天朝也。岂意遽被污蔑至此之甚乎。臣之灭亡。有不暇惜。而诚恐祖先以来血诚事 上之心。终归于无处暴白。是臣不惟获戾于 圣明。将以得罪于祖先。无以自解于臣民。岂不痛冤。岂不痛冤。仍念此贼。自本年七月以后。觇知事机变换。军情摇动。分路进抢。渐逼腹里。庆尚道之清道,密阳,陜川,高灵,三嘉,庆州,庆山等处。全罗道之乐安,宝城,康津,海南,长兴等地。凶锋遍满。日肆焚掠。各营 天将。督兵遮截。方与厮杀。而主管无人。未易策应。近又各该边臣驰报。秀吉将要添调大势。新兵陆续渡海。积饷鍊锋。为谋不止。而该贼酋清正。投示陪臣高彦伯书。亦有重动大兵。征伐朝鲜及辽东。悉杀人民等语。凶惨悖逆。不可忍言。此贼狂谋。固不在小。蓄祸乘机。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491L 页
正在今日。苟不及期剿灭。一番大创。则小邦之糜烂。已不足言。而天下大计。自此去矣。冤枉之情莫伸。危亡之祸又迫。诚恐恶名未袪于身。自此沦灭。永抱无涯之痛。玆敢仰首长呼而不知止。伏愿 圣上曲察微臣衷悃。特赐昭雪。兼烛凶贼情形。申饬当事诸臣。亟行歼殄。毋失事机。小邦幸甚。天下幸甚。(丁应泰参论本国辨诬奏。见戊戌辨诬录。)
请全给折色奏(己亥秋)
朝鲜国王臣姓讳谨奏。为留兵月饷。万难接济。冒死更陈。冀赐矜察。恳乞 圣明特令该部再议全给。以毕洪恩事。准户部咨。朝鲜善后兵饷节经户,兵科臣后先题请。臣等酌量内外缓急。覆奉钦依。将本色全责该国供办。折色中国量助三分之一。其所以保全属藩者至矣。今国王奏留水兵八千。防戍海口。要将折银。全藉 天朝供亿。顾念中国时事多艰。公私交困。万难给发。惟是义州等仓。见在支剩米豆二十馀万石。若出此饷军。可抵月粮二十万金。恭候 命下本部。移咨朝鲜国王。除本色钱粮听该国供应外。其义州等仓见储米豆。通准支放守戍官兵。抵作 天朝助发月饷之数。仍再另发折银十万两。以便本折等因准此。窃照臣覆亡丧败之馀。荐蒙 皇上天地父母之恩。七年之间。以臣之故。糜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492H 页
费钱粮。盖已百万计矣。今既驱出贼兵。畀之全疆。犹虑小邦弱不自振。复留重兵。以御后患。使臣自筹。亦不过是。是非始望所能及此。惟思糜粉以期报答。只缘小邦财力殚竭。继饷无策。曾将留兵减数及月饷全给等事。仰吁 天聪。恭候裁定。今者留兵之数。则 庙算已定。臣不敢更议。伏睹该部来文。要将义州等仓支剩米豆。以充月饷助发之数。窃念天兵为小邦。劳苦久戍。该用军需。小邦皆当自办。况将 天朝米豆。作 天兵助饷。臣何颜面更有所请。第所据支剩米豆。通共几二十万石。而今年水田失收。八九月间。大米顿缺。该管陪臣。急于继支。不得已将此倍换。以供官兵。已过三分之一。又京城及各处水陆官兵。按月交支。月不下五六千石。见在之数。日就消缩。前途支放。亦且不赀。接济之策。专靠于此。若过今冬。所馀无几。目今留兵之数。既添九千员名。本色之出。已违于小邦原请。臣方忧闷。日夜拮据。犹恐中途缺绝。致误大事。今若以前项米豆。抵作月饷二十万金。则不但该数大相不准。更将何粮倚以交济。臣实闷迫。不知所为。小邦自遭祸患以来。前后陈吁。不啻烦复。有似赤子之仰乳于慈母。生成扶护。以至于今。今则雠贼既退。疆土已复。疮痍者庶几苏矣。流徙者庶几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492L 页
集矣。以常情言之。则国计兵粮。宜若次第收拾矣。而匮竭之状。日复一日。物力之板荡。民生之困苦。反甚于对垒之日。是虽缘臣无状。不能自强。而究厥所以。亦有其由。盖小邦地方偏小。财产不广。民丁鲜少。生聚无因。丁酉年以前。则贼虽在境。而去平时犹未远。民间或有旧蓄。州县或有馀储。全罗,忠清两道。尚免凶焰。军前调度。倚办于此。自贼兵再蹂之后。湖岭郡邑。焚掠殆尽。全,庆两道。土地肥沃。财谷之产。号为小邦府库。而最被贼燹。无复人烟。以奄奄垂尽之力。供亿四路大军。转输馈餫。于今八年。民生之膏血。日就罄竭。国势之彫弊。如水渐涸。今年不如去年。今日不如昨日。已到十分地头矣。有似积年大病之人。百脉俱瘁。投之猛剂。病根虽除。而元气已枯。薾然待死。不幸天不见佑。自春亢旱至夏。自夏凄风至秋。耕而不种。穗而不实。秋场才敛。民已呼饥。今年税入。不满四千馀石。臣工俸廪。庶民赈贷等事。一切停废。亦已累年。此固毋论。今方上下遑遑。竭措军饷。除卖鬻榷税外。内自百官坊民。外至村巷丁户。计口出米头会箕敛。零星凑合。仅得继支。以此度日。何能为国。剥肤搥髓。民力已尽。逋亡相继。四起为盗。即臣徒拥空国。以待自亡。而惟恐大军缺饷。变出非常。辜 恩误事。以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493H 页
重罪戾。臣先准抚臣帖内。要以小米三倍。易大米一倍。以济本色。盖抚臣目击小邦情事。有此分付。该管陪臣。方依此贸换。以图接济。今者重兵既已添留。支剩米豆。又充月饷。则小邦更无可为之地。况义州等仓所储豆子居半。行使不便。兼又散在各处。转输实难。抑恐军情亦多不愿。以彼以此。俱有所妨。伏念 天朝为小邦。动天下兵。发天下财。终始拯济。罔有限节。此实简策所未有。至于助饷数月。以完结局。特其经纪之绪馀耳。小邦衰微日甚。将不能保有 洪恩。至以些少之费。再渎 天听。惶赧陨越。措身无地。伏乞 皇上矜怜小邦竭急之情。特令该部再议全给。仍将义州等仓支剩米豆。许令照旧交支。协济本色。不胜幸甚。为此谨具奏闻。
留兵处饷事宜奏(己亥秋)
朝鲜国王臣姓讳谨奏。为钦遵 明旨。谨议留兵处饷事宜。恳乞 圣明特垂矜察。仍令该部全给一应折色。以毕拯济 大恩事。臣窃照小邦蒙 天朝拯援之力。得以恢复疆土。奠安遗黎。而见有军丁。脆弱鲜少。不足以捍御后患。督抚二臣。因此焦心尽虑。议留善后官兵。数至累万。分布要害。盖对马,一岐,五岛,平户等岛贼巢。与小邦釜山,巨济等处地方。隔海相望。风便则一两日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493L 页
可到。而贼僧玄苏,贼将平义智,平调信等。留住对马等岛。节遣打细倭子。窥我虚实所据。留兵多则贼必畏慑。留兵少则贼复生心。此系小邦存亡之机。督抚二臣。既为拯救小邦而来。其为计不容不如此。其多留防范。实小邦之幸也。然而始议留兵之时。臣只以一万五千为请。再议酌减之时。又只以五千为请。俱因小邦见粮多小。而有此不得已之请也。即目 天朝终始轸念。计出万全。要于二万数内。再行抽撤。量留精锐实数。是则该部深烛大计。酌议停妥。而亦小邦请减之意也。臣与一国臣民。益增感激。但照该部议内。中国一应折色。量助三分之一。窃查小邦用兵七年。八道凋残。而全,庆为尤甚。在在田土抛荒。榛莽蔽野。兼又今年夏秋。旱风为灾。凡有耕种去处。禾稼枯槁。应收税粮几何。虽加搜括。所得想必不多。况折色银子。原非小邦所产。虽自东征之后。 天朝运来之货。多行街市。而客商人等旋即收买。在小邦民间者。不过万分之一。零星之数。难以搜查抽取。以供军需。该部所指督臣之欲举全饷倚赖 中国者。盖以此耳。先年副总兵臣刘綎镇守八莒时分。经略臣宋应昌。令小邦供给川兵月银。伊时小邦犹有遗下货物。而川兵之数。止有四千七百。小邦先以 天朝钦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494H 页
赐银两及运来布货并小邦鱼肉盐酱等物。相兼支放。犹且不敷。数月之内。所储罄竭。仍备由咨会宋应昌。应昌目击小邦实情。即还用 天朝折色。照旧支给。此是已试之验也。况今货物匮乏。甚于先年。银子布货鱼肉盐酱。俱无四五千兵二三月之支。此是各营将官军丁人等所共知也。所赖以济饷者。只 天朝遗下米豆。并各道新熟之谷。而今年凶歉如此。新谷又不可望也。前项折色。若不蒙全给。虽助三分之一。小邦决无措办之路。到此地头。臣亦不知为计。必须该部仰体 皇上矜恤至意。照旧全给。可以有济。臣蒙被 圣恩。得有今日。而善后军饷。犹不能自备。再渎 天聪。致烦有司。臣罪于是乎益重矣。仍照本贼。短于水战而长于陆斗。在洋则易制。上岸则难御。海路之防。尤系吃紧。如于二万内。精选水兵八千员名。仍用老成廉勇将臣统领。分住釜山,巨济等处。协同小邦军兵。防守海路。仍将撤回官兵于辽阳地方。驻劄听调。如有紧急声息。星驰赴援。或防或剿。庶保朝夕无事。而本色则臣当严督臣民。竭力措办。以图接济。伏望 圣明特垂矜察。仍令该部限事竣。间将一应折色。照旧支给。以毕拯济 大恩。如此则小邦得以乘间修备。以为自强之计。而督抚二臣。焦心善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494L 页
后之策。亦不归虚地矣。臣无任震越祈恳之至。为此谨具奏闻。
请留兵奏(庚子春)
朝鲜国王臣姓讳谨奏。为倭贼伺衅。凶谋叵测。大军将撤。人心危惧。恳乞 圣明曲垂矜念。量留一枝水兵。以毕善后事。据兵曹状启。本国被掳人各供称。贼酋秀吉死后。其子嗣立。有称家康者摄伊国事。威暴如秀吉。日夜练兵蓄粮。等待 天兵尽撤。将要再犯本国。臣等看得前项贼情。极为叵测。日后之事。委系可虑。玆者听得各营善后官兵。定于本年四月内。尽行撤回。目下全,庆沿海一带。水陆军兵。不满万数。防备百分疏虞。合无题请水兵三千。并乞全给折饷。存亡所系。不容少缓。各等因具启据此。臣为照伊贼。凶狂桀逆。其志固不在小。幸而 皇威远畅。天毙老贼。今虽暂还巢窟。狺然稔恶。犹夫其心也。遗孽不殄。继纂逆绪。协以十道之强悍。济以家康之枭桀。方且休兵蓄锐。以为再抢之图。其不敢唐突者。徒以 天兵尚在耳。海波无阻。侦船相望。日觇 王师去留。以为动兵迟速。而今又撤送老弱。名以刷还。婉辞求款。探试浅深。或声言乘秋进抢。或期以明春大举。其所以恐喝开阖。益无不至。今若侦知大营尽撤。则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495H 页
彼亦何惮而不逞其凶乎。南边沿海之民。咸谓 天兵若撤。贼必随至。鸟骇狼顾。荷担而立。堤防控扼。百无可倚。已事足徵。景象可忧。况贼之可忧。非独今日。今秋之忧。甚于今日。来岁之忧。又甚于今秋。日复一日。岁复一岁。此贼未灭之前。都是可忧之日。 天兵既不可长戍于小邦。小邦亦不可每藉于 天朝。以臣之国。宁不欲自为图耶。惟是积败之馀。喘息才定。万事瓦裂。措设未遑。虽捃拾遗丁于疮痍沟壑之中。而凋残寡弱。不成部伍。士气先怯。不战思溃。须得王师协守镇服。使沿边一带。恃而无恐。然后庶得数年无事。生聚训鍊。以为自强之基矣。然臣之只请三千。不虑其少者。非以三千之兵为可以捍御凶锋也。 天威所及。犹足以折奸谋于未动。镇军情于将涣。而小邦措粮之势。过此则难乎支继也。尽彻则国无所倚。多留则粮不可继。小邦今日之势。诚可悲矣。夫谷必生于地。财必出于民。而小邦土地瘠隘。民丁鲜少。自经丧乱。八路皆被凶焰。千里无复人烟。贼退之后。虽或粗起农功。而不能平岁百分之一。缘亩之民。力竭于转输。荷锄之辈。尽编于行伍。生谷之源既绝。裕财之道无因。公私交困。中外俱病。以此物力。供亿军需。支撑至于八年者。只恃 天朝米豆倚以交济耳。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495L 页
非臣之力所能办此。今则罄竭之极。已到十分地头。而天朝米豆。亦已尽矣。唯将一年税入之数。扣算留兵该放之数。则三千兵本色之粮。犹有不足。而此则竭力拮据。可以措办。是系臣昼夜商度。反覆熟讲者。岂敢率尔陈达。以重罪戾。亦岂敢含糊隐忍。致误大事。至于折色月银。则小邦尤无办出之路。不得不全藉于 天朝。盖以银子。本非小邦所产。平时市铺。只用米布。经变以来。百物残缺。如绵䌷人参。系是进献之物。而亦不得照旧采办。致缺常贡。往年。副总兵刘綎领兵屯守时分。经略宋应昌。欲采银于小邦。以助月饷。分遣工匠。广加采访。深山穷谷。无处不到。而银冗不多。卒未有得。不得已全发 天朝。斯固已试之验。今则比其时。又益匮矣。虽罄倒一国。决难助其万一。臣何敢惜费而诬上。抑臣于此徊徨踧踖。终有所不忍 上闻者。臣自遭祸败以来。八年之间。上以贻 皇上宵旰之忧。下以贻多官筹画之劳。山东之民。劳于转输徵发。将领士卒。劳于战阵锋镝。以臣之故。肝脑涂地者。未知几人。臣非木石。宁敢自安。每念至此。有地靡容。惟思粉身以谢天下。而 恩私未答。奏 吁愈烦。贼来而请援。贼退而请守。兵少则请增。粮尽则请继。有急必呼。无愿不遂。不啻如弱子之仰乳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496H 页
于慈母。虽 圣量洪私。天覆海涵。弃瑕涤垢。曲垂矜怜。而臣子分义。岂容如是。每一封 奏。心肠震掉。犹不知止。僭越尤极。只缘今日事势。实系存亡大局。若以烦渎为嫌。而不早明白开陈。有若可以自为者然。他日误事。复罹颠隮。使八年拯济之 恩。终归于虚地。则臣之罪至此而为尤大矣。为此冒昧。终不能自已。兢惶战灼。措身无所。伏愿 圣慈洞烛凶贼觊觎之形。俯察小邦残匮之状。特令该部仍留水兵三千。选一良将。期以数年统领镇守。其折色月饷。并蒙照例全给。则边情自固。有虎豹在山之势。贼胆潜消。绝鲸鲵出海之患。小邦自强之图。亦得藉此而有济。岂不幸甚。为此谨具奏闻。
请诰命冕服奏(辛丑夏)
朝鲜国王臣姓讳谨奏。为诰命冕服等件。因乱沦失。恳乞 圣明敕下该部。照例补赐。以彰恩典事。本年四月二十日。臣据陪臣礼曹判书李廷龟等启称。小邦不幸。猝遇倭患。典章仪物。俱陷于贼。 天朝恩赐诰命冕服等件。亦被沦失。是乃 皇上锡命之典。藩服受 命之章。皆不可一日无者。而顷缘国事方急。未遑闻 奏。玆者幸赖 天地父母之仁。凶锋戢退。疆土已靖。小邦无国而有国。合无将此两项事件。具奏 圣聪。庶得再膺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496L 页
维新之命。永受安吉之服。允惬事宜等因具启。据此。臣窃念小邦世荷 皇朝锡命。忝备东藩。先该隆庆元年。臣先父恭宪王臣讳薨逝。臣嗣承遗业。及至隆庆二等年。钦蒙 穆宗庄皇帝敕赐臣及臣妻朴氏诰命冕服等件。臣钦遵 宠命。罔敢或坠。由臣不祚。奄遭大乱。播越草莽。仅延缀旒。 恩锡之典。亦莫之保。跼天蹐地。无以为容。臣之无似。既不能谨守封疆。以贻 朝廷之忧。又不能祇奉 恩诰。重辱 君父之命。诚无颜面复有申请。而过蒙 圣慈覆帱偏厚。涵育成就。生死肉骨。得以再造。迄至于今。庙社已复。邦域粗完。惟是 诰命冕服等件。实臣所受于 皇朝。而临莅臣民者。不可一日而缺。此臣所以猥恃 宠灵。不避渎滥。为之陈乞也。臣谨查先该嘉靖三十六年。府居失火。臣先祖恭僖王臣讳,妃尹氏及臣先伯父荣靖王臣讳,妃朴氏 诰命等。俱被烧毁。臣先父恭宪王臣讳。委差陪臣李名圭等。具实闻奏。 世宗肃皇帝仍命补赐前项 诰命等件。今次陈请。亦应比照 列圣及 先皇帝钦赐事例。如蒙圣恩。俯悯微情。敕下该部。将该 诰命冕服等件。再行颁降。使臣如新受赐。保有 天恩。不胜幸甚。谨具奏闻。
陈贼情奏(辛丑秋)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497H 页
朝鲜国王臣姓讳谨奏。为贼情事。据议政府领议政李恒福等议启。臣等窃查先该上年四月本贼投书礼曹。婉辞求款。本国将该贼书。备咨经理抚院等衙门。仍令礼曹备将不可擅许之意。回书去后。即今本贼再次刷还人口。更要通款。书辞诈诞。兼以恐喝。其情所在。灼然可知。窃念本岛。接近我境。贪我互市。自前往来。今之乞款。似是实情。今若拒之。则势必抵死寇抄。永为边患。我国积败之馀。堤防守御之具。未遑措设。 天兵已撤。众心危惧。今因其请。略许归附。容我缮练。以为他日复雠之举。似合权时之策。而关系贼情。处置本国。理难擅便。合无将该贼书辞缘。备奏 天朝。听候处分等因具启。据此。臣窃照倭奴邈在重溟之外。匪命于朝。自相君长。实天地间化外之一种。小邦不幸与之为邻。东南沿海之地。岁被侵掠之患。堤防瞭察之备。未尝少懈。而窟穴险远。风涛出没。动静声息。无从诇知。对马一岛。最近我境。一水相望。朝发夕至。而本处土地硗瘠。民无财产。必互市我边。以资生活。小邦亦以地近势逼。有难终绝。视如蛇虺。不与相较。许其关市。以防侵噬。其所以羁縻抚戢。防衅弭祸者。其来盖久。及秀吉篡立。阴怀异图。贻书悖逆。胁以假途。臣据义斥绝。具奏驰 闻。遂为所仇。罹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497L 页
此丧败。臣之丧败。有不暇念。而此贼射天之谋。追思至今魂悸。自恨力绵势弱。不能荡灭巢窟。以快穷天之痛。幸而 圣武远畅。神威赫临。七年屯据之贼。一朝捲甲而逃。玆盖千载之伟烈。旷世之盛举。天道祸恶。老贼自毙。逋诛馀孽。尚慑天威。上年致书求好。归罪清正。臣已令严辞斥送。而今又刷还人口。再输乞款之书。是固圣朝馀威之所及。彼果何有于小邦也。仍念乍和乍叛。此贼之本态。方其对垒之际。求款亦非一再。臣虽朝夕阽危。而忍死不许者。盖堂堂大兵。方讨此贼。在小邦唯欲凭仗 皇灵。一举歼尽。以申区区之义而已。至于今日。则事机与前有异。贼已回巢。既失进剿之期。王师尽旋。又无倚仗之势。而马岛迫在门庭。永为边疆切近之灾。日后之忧。殆无已时。而玆者喘息才定。贼使遽至。臣欲许之。则不忍初心之便乖。臣欲不许。则却虑后患之难了。臣于是时彷徨靡定。不知所处。事当量力。谋贵审势。昔句践栖于会稽。以图复雠。而必须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始收沼吴之绩。盖其量力审势。不得不如此也。小邦以疮痍灰烬之馀。万事瓦裂。兵粮器械。措设未遑。人心危惧。荷担而立。倘遇贼兵之再抢。则锋刃馀氓。怯于伤弓。土崩波溃。有难收拾。诚恐区区薪胆之志。卒无所施。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498H 页
而致寇失职。重获罪戾于 天朝也。况今来款者。皆是近岛之倭。从前贪我关市。受我约束。如非款我以迎哺。则势必掠我以为食。犬豕之心。反覆靡常。异时之变动。虽难预测。溪壑之欲。唯利是趋。今日之要求。或是实情。今因其来。姑许羁縻。一以缓其祸。一以试其情。似是伐谋之计。而实出于无策。非臣之本意。臣临局茫然。昧于远图。反覆筹度。不能自决。况上有 父母。臣何敢一毫擅越。伏念 天朝矜悯小邦不能自为。事无大小。悉许经纪。矧今一事。系是善后大机关。为此冒昧。仰禀 指挥。渎扰之罪。实无所逃。伏愿 圣慈俯察小邦事势。并烛此贼情形。 特赐明降裁处。以毕拯济。不胜幸甚。为此谨具奏闻。
贡献人参。乞用把参奏。(庚戌)
朝鲜国王臣姓讳谨奏。为进献事。据户曹判书黄慎等状启节该。本国年例贡献人参。常用生参。乍经霾湿。则浥烂味变。不适药用。千里贡路。经时乃达。虽十袭包裹。常有透湿损伤之虑。窃闻 天朝之人。专用把参。不用生参。其必以此也。我国之人。初不解把造之法。顷于东征大军出来时分。学得于参商。今则参户商家。如法把造。比比行用。 天朝之人。见而称赏。生参之易变。既如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498L 页
彼。 天朝之所尚。又如此。合无备奏 天朝。将把造之参。以充贡献。允为两便等因具启。据此。臣窃照小邦介在山谷之间。号称产参之地。自来岁有恒贡。从前不解把造之法。唯择生参。以备筐篚之献。而生参不能耐久。性味易变。贡路遥远。多经潦暑。虽十袭包护。未免透湿。今则既解其法。把造行用。 天朝药用。用此而不用彼。窃念享 上之物。原为实用。苟不适用。不宜封进。伏望圣慈敕下该部。小邦岁贡人参。许令以把参代献。则庶小邦不失壤奠之礼。而 天朝亦有实用之益。缘系进献事理。为此谨具奏闻。
请世子冕服奏(庚戌)
朝鲜国王臣姓讳谨奏。为乞赐世嫡冕服事。据礼曹状启节该。王世子蒙 天朝钦降册典。已正名位。而该用冕服。未有颁赐。臣等窃查景泰元年庄宪王奏请世子冕服。 皇帝即命赐之以七章冕服。厥后本国遵据规制。相传世守。今既沦失于兵火之中。冕服式样。无从谙委。而玆者未蒙 颁赐。必以景泰钦赐之制。为可以遵仿自制也。 天朝若悉此等曲折。则必不靳一副冠服。以慰群情。仍念先王诰命冕服因乱荡失。万历二十九年。先王差贺节陪臣赵挺。据实具奏。 皇朝即许补赐。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499H 页
顺付赵挺之回。合无备将前因。奏请 天朝。将王世子冕服照例补赐。允为便益等因具启。据此。臣窃念小邦袭封殷师。谨遵声教。虽在要荒之陬。素称礼义之邦。衣冠之制。窃慕中华。逮遇 圣朝。视同内服。锡命之典。世荷隆眷。臣既滥膺 宠命。缵承先绪。臣之弱息。亦蒙洪造。亟赐册典。数年之间。 恩锡稠沓。臣常感激。刻骨铭心。敢有何望复烦 天听乎。第念天命五服。所以定名而章别。既有其名。则当有其服。今臣世子某既得荐荷鸿恩。光膺显册。正名定位。为国储贰。而所有章服。未蒙颁赐。窃计 天朝必以为景泰元年已有钦赐之制。小邦自可遵奉行用也。唯是小邦不幸。酷被兵燹。国中仪物。沦失殆尽。七章规制。无从谙委。既未蒙新赐。又未识旧制。虽欲模仿图式。自为创造。而终是苟且。不成真样。区区之念。非但为贱子荣耀于一时。却恐 皇朝七章之制。至今日废绝而无传也。仍窃伏念先臣昭敬王 诰命冕服。遭乱丧失。因贺节陪臣。据实具奏。获蒙 圣明快许补赐。顺付陪臣之回。恩例在迩。昭可考也。伏愿圣明参商小邦情事。比照前后典例。敕下该部。亟许补赐。俾微臣父子。衣被宠光。而举国臣民。毕睹盛典。不胜幸甚。缘系乞赐世嫡冕服事理。为此谨具奏闻。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499L 页
陈慰奏(辛酉)
朝鲜国王臣姓讳谨奏。为凶贼陷据辽阳。小邦朝聘阻绝。敢以一价泛使。仰申问慰之礼。乞下该部指授贡路便宜。以全侯度事。本年三月二十八日。据义州节制使郑遵驰报。本月十三日。奴贼大势兵。进陷沈阳。十九日。犯辽阳。二十日。阑入辽城。尚今屯结等因。又据本国回还进香陪臣李必荣,陈慰陪臣朴彝叙,迎逢团鍊使尹孝干报称。辽阳东八站。道路阻绝。不得前进。进香使臣等。前月二十八日。离了北京。想于十九日间。当到辽东。存没下落。无由得闻。又据郑遵驰报。镇江越边居民。自二十三日。扶携老幼。襁属出来。此边兰替等岛留宿。镇江衙门寂然。人民溃散。游击独坐唏嘘。但云二十日。辽城失守。逃散军兵。避乱男妇。席捲出来。俺身在此。罔知所为等因。又据赞画使李时发,平安道节度使禹致绩等驰报。胡监军自宽奠乘船。要向海盖。以图防守。宽民或上山避乱。而二十二日。奴兵四骑。驰到本镇。号令军民曰。欲死则死。欲降则降。宽民旋皆纳降。又据郑遵驰启。袁经略差官陈一敬。曾因经略分付。要买铜锅。前往王京。回到本府。初欲陪 天使乘船回去。及见其子与婿自辽东迎到江上。闻其所言。气色便异。即欲由径路。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500H 页
走达海州卫。弃置铜锅。过江去了。再三挽留。终不听从。其情委难测知等因。又据赞画使李时发等驰启。奴酋入据辽城。李永芳劝贼立国辽城邸。拨持黄旗出来。一竿上书天命皇帝。一竿书镇江官民归服事云。又据郑遵驰报。四月二十三日。小译金彦希等。探听回来说称。凤凰城路中。望见骑军十七名从西出来。耕田农人。群起齐谒。俺等潜伏草间。其行既远。问于农人曰。彼去者为谁。而若等释来投拜乎。答称。是即永芳所差镇江新中军刘姓人。何得无礼。仍耕作如常云。又张小山者说称。永芳伪差辽东人李成爵。为镇江守堡官。二十三日夕时。已到本镇。镇江把总吴仲库。即为降附。又凤凰住民丁朝月者。自作獭子摸样。啸聚光棍数百人。劫掠闾里。横行作贼。镇江无赖之辈。亦多投入。此辈众多。则恐有引贼来犯之患云云。以此观之。则一江西岸。变作毡裘之域。此后本国哨役。势难过江远探。脱有凶贼举兵来犯。则锋到城下。方可得知。孤绝之势。日急一日。添兵运饷等事。急速议处等因。据此行间据议政府状启。辽城失守。贼锋甚炽。鸭绿西边。尽为波荡。凶贼豕突之患。次将及我义州孤城。朝夕可虞。沿江防守。一刻为急。除申饬各该将领。另严堤备外。辽广一路。消息邈然。 父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500L 页
母之国。遭此无前之辱。臣子分义。礼当慰问。且朝京之路。今已阻绝。回还及入去。进香,陈慰两起使臣。俱皆在道阻梗。生死莫知。且 登极进贺,诏敕陈谢,圣节,冬至等使。次第当发。而辽路如此。末由前进。渐至稽迟。委属惶闷。 诏使之还。今当乘船驾海。而本国朝聘之路。则必须先为奏请。奉有 明旨。方可遵行。合无另差一价。跟同 诏使。泛海前往。奉 奏陈慰。仍请指挥贡路。其上年 赐银辨诬降敕陈谢陪臣。则奉表登途。闻变路梗。久滞境上。并与陈慰陪臣。一时偕往。允为便益等因具启。据此。臣窃照蕞尔小丑。实化外之一种。始焉负嵎咆哮。吞噬诸屯。终乃跳梁自大。建设伪号。凶狂之极。乃敢称兵射天。罪恶已盈。猖獗弥甚。神人之所共怒。天地之所共诛。小邦祸急燃眉。义不共戴。己未三路之役。仅以数万之兵。仰助协讨之举。帅臣偷生。全军沦陷。未张挞伐之威。难免偾事之罪。追思至今。胆耸如山。伊贼狺然旁伺。仇怨益甚。小邦力绵势孤。无以自保。西北数千里之境。吏蓐食兵坐甲。朝夕待警。四年于玆矣。唯是 皇威远畅。天下震动。飞挽载途。水陆齐举。荡扫之期。指日以待。而奈何穷寇决死。肆毒未已。天不悔祸。 王师失利。旬日之间。凶锋大炽。或言奴酋入据辽城。搬移妻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501H 页
子。或言永芳占驻衙门。收聚玉帛。或言袁经略入保千山。或言城中大官。骂贼而死。或言奴贼送旗招诱。宽镇军民。稍稍降附。或言伪署贼将。已据镇江。或言贼兵分掠海州。三叉以东。凶焰已遍。不惟贼兵四出抢杀。在处光掍。假作獭样。辫发持兵。劫掠村民。因此道路阻隔。人烟断绝。哨探无凭。奔窜日甚。臣每接一报。心肠震掉。惊惶忧愤。不能自定。仍念此贼枭狂桀逆。势已滔天。其视小邦。特是一脔。自富车之役。移怒于小邦。磨牙鼓吻。欲一甘心久矣。而犹不敢遽为下手者。徒以有辽阳为之声援耳。彼果何有于小邦哉。今者辽城既为贼窟。已失凭仗之势。八站又为乱民。已梗往来之路。小邦有难谁救。有急谁诉。何恃而图存。何倚而御贼。譬如赤子垂死。又绝慈母之乳。又如中流船败。更失篙师之济。遑遑闷迫之情。欲陈哽塞。小邦存亡。虽不足言。而念及天下之事。益复摧心。塞上数十万之精锐。尽为虫沙。城中三百年之积贮。尽为灰烬。堂堂 天朝。以四海九州之广。虽失数城。不足为轻重。大众更举。桑榆非晚。送死残孽。终当就戮。而目下丧败之惨。实近年所未有之变。窃想关辅震惊。上轸 宸衷。区区远臣。封疆有守。既未能亲率戎行。除凶雪耻。又未能百舍重趼。西赴 国难。敢以一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第 501L 页
价行李。浮海前往。恭申 问慰之礼。兼陈小邦孤危闷蹙之状。以冀 圣明哀怜垂察焉。仍照小邦朝聘之路。必由辽东。讨出都司勘合验票及护送文引。方可得达。而壬辰兵乱之后。小邦仰如父母。 天朝视同内服。有事必禀。有呼必应。节贺例行之外。冠盖络绎。往来无阻。即今凶贼。方据辽城。陆路已阻。通行不可易期。海路有禁。须经奉有 明旨。伏乞 命下该部。许令泛海通贡。卸泊处所及经由驿递。并命指挥施行。为此谨具奏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