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目录
目录 第 x 页
月沙先生集序
   月沙先生集序[汪煇]
   月沙集序[姜曰广]
   月沙集序[梁之垣]
   月沙集序[张维]
   月沙集序[宋时烈]
月沙先生集卷之一
 三槎酬唱录
   [序]
   安州路上并辔口占硬韵一堠内急成
   又次思叔硬韵(二首)
   控江亭呼韵
   嘉山馆舍。次黄思叔韵。
   纳清亭呼韵
   咏猿次思叔韵(二首○军中有驯猿来示者)
   次思叔韵解嘲。因戏二公。
   新安途中呼韵(二首)
   次经略林畔馆韵
   端阳日登百祥楼
   次思叔韵(三首)
   忆昔
   经略衙门。有一年少。容姿妍好。一者接话。长在经略之侧。不得再见。诗以咏之。
   咏经略(二首)
   又用前韵赠二公
   夕登百祥楼
   喜安公见访。即席呼韵。(三首。)
   夜登百祥楼呼韵
   赠金华老人葛亮
   钱塘歌。赠金华秀才。
   次思叔雨中漫兴韵
   安兴即事联句(没韵顺押。不遗一字。)
   谏官上时弊疏。 答教哀痛优奖。即命升秩。喜而口占。
   次梁苑侠客行。赠态相公飞梦。
   送郑相公季怀还赤壁
   秋夜读书口占(二首)
   雨夜。与李而远小酌口呼。
   清川江。待舟久坐。
   八月十五夜。与都监诸公及四五太守。会达川桥上玩月。(二首。桥在定州东五里许。)
   云兴途中。次思叔韵。
   东林城呼韵(废城在村畔道傍)
   到车辇村。遇吕相公永明。携酒话稳。吕出一诗。次韵赠之。
   经略与巡按登统军亭设宴。呼吾等与语。罢出后口占。
   和王通判,郑策士留别诗。(二首。)
   次李实之韵(二首)
   到戊辰台口占。寄李叔推。(叔推时在价川)
   次降仙楼韵(七首)
   博川官舍。暂秣马。主倅不在。适遇洪仲瑞少话而别。用板上韵。赠仲瑞。
   次思叔韵(二首)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
 戊戌朝天录(上)
   [序]
   龙湾大雪后。书茅亭壁五首。录上弼云相公。
   冬至日有感。录上弼云相公。兼示海月公。(二首。海月。书状号也。)
   宣传官之来。月汀老先生远寄琼什。诗以鸣谢。
   次龙湾通判茅亭韵
   次海月志喜韵(二首)
   又成喜捷一首。奉弼云,海月两案。
   闻相公雪夜步往东楼。恨未同赏。录上二首。
   次海月韵(二首)
   戏答海月
   龙湾。遇金景择。以 圣节使回自北京。同宿一夜。旋别录赠。
   过江口占(二首)
   乾河道中
   凤凰山(二首○山有东明王旧城)
   次松鹘山韵
   次二渡村韵
   次小寒日过镇夷堡韵(二首)
   斗岭之上。晓霜作花。马上口号。(二首。)
   次龙台途中韵
   次将军庙韵
   次青石岭韵
   次连山关记事韵
   伏蒙惠诗。讥我苦吟。仍教以静坐安心之诀。银钩琼什。俱使人珍玩。谨用来韵。仰溷台览。(三首。)
   次过辽东韵
   次驻跸山韵(四首)
   次腊日过海州卫韵
   腊日风乱。怯寒不出。独坐口占。(二首。)
   次弼云途中风雪韵(二首)
   是日。余亦因病坐车。相公讥辱不已。车适驾以青牛。因用其韵。先自詑以自解。
   次天妃祠韵
   次沙岭记事。再叠前韵。
   次海月高平野韵(六言)
   鹤野途中(二首)
   敬次弼云韵
   次守岁前四日过广宁韵(二首)
   昨夜梦入银台。参侍黼座。似若有贺礼。 命于 御前草制。有若赦文然者。甚是吉梦。觉来。 龙颜玉音。森然在耳目。魂骨懔然。感而记事。(二首。)
   游西岳庙(并序)
   次除夕韵
   次西岳庙韵
   次关王庙韵
   次红螺山韵
   沙河途中。别冬至使郑时晦还朝。
   贞女祠。用西岳庙韵。
   立春日。闻擒政成。喜而口占。
   次长城韵
   次山海关观迎春韵
   次弼云望海亭韵(二首)
   次望海亭韵(二首)
   清节祠
   次万柳庄韵
   次永平府韵
   上元日寓榛店
   途中口占
   寓桥头小店。甚明净适意。醉后信笔书怀。
月沙先生集卷之三
 戊戌朝天录(下)
   正月十六夜。寓丰润城下独居。殊觉无聊。适会元(书状字)来话小酌罢。仰见城楼。甚轩敞。仍与同登。从者五六人。持胡床挈酒壶以随。于时月魄初满。纤云四捲。平临远野。烟树䑃胧。海天一色。俯视城中。灯光灿烂。楼阁隐映。香尘匝地。歌鼓喧喧。火棚张戏。争奇竞巧。甚一壮观。入夜人静。月色尤好。叩剑互答。持杯相劝。恍然如驭泠风游汗漫。虽南楼啸咏。牛渚泛月。殆不过此。是足为西游第一胜迹。相公抱病。不敢同邀。欠事欠事。归来。魂骨爽然。耿耿无寐。遂书为长句。
   午憩真武庙台上口号
   蓟门烟树
   石假山(二首)
   早朝大明宫(二首)
   览镜自叹(六首)
   次玉河馆夜咏韵
   次天坛寄忆韵
   再用前韵。效宫词二首。
   次燕都篇韵(二首)
   李祯庆以先来归朝。寄龙湾诸公。(二首。)
   寄洞中诸公(二首)
   敬次弼云东岳庙诗韵
   燕馆书怀。上弼云相国。(五十韵)
   次海月亲庭寿辰之作(二首)
   不佞亦于前月。遇亡亲初度日。客中怀抱。不能自制。今见兄诗。益觉沾洒。兄有亲思。繄我独无。依韵更占一首。以寓寸情。
   次临瀛寄想
   用壁上韵。寄题海月轩。(二首。)
   次愁阳春赋
   伏蒙弼云相公写惠青莲诗抄一卷。银钩灿烂。直与清水芙蓉之句。争妍而俪美。珍玩再三。不觉病眼生辉。尘襟顿爽。谨当藏之巾笥。永以为好。感戢之外。敢以恶诗鸣谢。
   清明日晚朝回。效宫词五首。
   次暮春发皇城韵
   次通州记事韵(三首)
   次独乐寺韵(二首)
   次渔阳杂题韵(四首)
   次重过清节祠韵(二首)
   次永平途中韵
   次韵留赠主人(主姓郭者。自昔迎款行客。且是管马驿老。而壁上多有奇画。)
   渔阳桥口占(三首)
   重过真武台
   重过万柳庄
   过玉田。怀田将军畴。(玉田。旧无终县。是田畴所居。)
   比日。台爷绝不许酬唱。是盖羞与哙等伍也。下情殊甚落莫。鄙俚之谈。诚不足以浼清眄。而台意似牢。难以口舌争。玆述贱悰。冀有以动之。真是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今既逢场。何能一向闭关。庶几一鸣惊人。免使垂橐而归。幸甚。
   出榆关。马上口占。
   望山海关
   骢马行(并序)
   近关春气尚早。桃杏始开。马上口号语会元。(三首。)
   山海关。有南国秀才姓莫者。送笺求诗。对使书赠。(三首。)
   春别曲(五首○山海关宇舍。有一侠客。狎垆头娼。留连数日。甚有迷花恋别之态。戏吟。)
   出关。回望关中口占。
   高岭途中
   沙河驿村重过记见
   过东关
   曹庄路上遇兵备道出巡
   次海月公伤聋韵
   次出关韵
   宁远卫。过杨将军墓有感。(十首。杨诏逐胡城外。陷于贼中。)
   寓广宁。有程相公嘉时同寓。赠诗来见。席上走笔次赠。
   过三叉河(渡河时网得白鱼。采海红菜为夕饭。)
   出连山关
   得双阜家书。喜二儿无恙。
   过土口子村口号
   到蛇稍河。村西有溪甚清驶。白石可坐三人。步往共坐石上团练。使李慎张网得鱼。斫脍少酌。醉后属余为诗。信笔记兴。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
 甲辰朝天录(上)
   [序]
   次叔平坡州路上韵
   高峰寺。留别洪仲瑞。
   到临津。津吏迎拜。慰我行役。口占自吟。(二首。)
   松都有感。再次前韵。
   知足庵。赠僧一玄。
   云居寺。赠浮云。
   放言赠四耐翁
   广远楼醉席口占。赠郑梦与巡使。
   次叔平韵。赠鉴师。
   癸卯冬。 朝廷遣 御史巡试西方。箕城大同江上。与方伯聚一道兵习阵。试才于江冰上。方伯金守伯令公。图其形为屏。以记胜事。求余为题。遂赋短律。
   聚胜亭关。雨不相会。戏呈泉,石两公。(副使号苔泉。书状号苍石。)
   端阳观秋千戏
   次叔平渡鸭绿即事韵
   次叔平细浦歇马韵
   孤山途中。录奉二老。
   次叔平通远馆即事韵
   又用前韵。赠叔平。
   过连山关。忆旧口占。
   过王祥墓
   和叔平赠诸老释
   次叔平辽阳教场观阅兵韵
   和叔平赠立之
   留辽阳记事
   次叔平辽东记事韵
   次叔平登望京楼韵
   和赠松峰上人
   龙泉寺。赠云峰上人。(二首。)
   云师送至石门。以诗谢之。
   再过三叉河有感
   次高平途中韵
   盘山途中口占
   寓广宁。有僧来谒。自言安岳居僧。因乱随 天兵过江。今住普慈寺。欲归未归云。连日来款。临行。持一笺求诗。漫书慰之。
   和赠主人汤君
   题画
   次东岳庙韵
   望海亭口占(二首)
   苦雨(八首○六月十四日。到山海关。大雨连日。留十七日。)
   次抚宁途中韵
   雨后过杨河口占
   过芦峰口
   七月初十日夜。始见月色。喜而口占。
   晚起悄坐。心怀不佳。走笔书怀。次叔平韵。
   八月初一日。见朝口占。(二首。)
   八月十二日。参朝天宫 圣节习仪。(二首。)
   华人以画扇三把。求题扇面。各以所画之景。漫书与之。(三首。)
   有感(二首)
   天坛记事
   八月望日。与 圣节,千秋两行会于玉河馆。仍作契会图。书于轴上。
   玉河馆。别千秋使韩志仁先归。
   送千秋书状官申佐郎光立
月沙先生集卷之五
 甲辰朝天录(下)
   玉河馆。赠 圣节使安而达。
   送 圣节使书状官闵润夫
   席上。次叔平韵。又别申显卿。
   九。在馆中小酌。有感口占呈席上。兼示一行诸人。
   次叔平韵
   玉河。副使以虎阜寺画扇赠之。诗以谢之。
   来时。白川倅姜仁卿,开城经历金顺元。邀作朴渊之游。牛峰太守亦以壶酒来迎。遂作契轴。轴成。书于画上。
   重过蓟州
   鼎坐联句(在通州夜坐作)
   沙河赏菊。赠主人刘国栋,国宝兄弟。
   过石虎桥
   夜坐不寐
   与苔泉翁算归程。感而有作。
   次叔平燕歌行韵
   到深河驿。驿丞丈人送笺求诗。虽无一日之雅。厚意不可负。书此为赠。
   登角山寺题壁上(二首)
   序班邓汝舟。江左常州人。自言邓南阳之后。颇与搢绅名流交游。又能文善书。到山海关。以诗寄送求和。次其韵赠之。(六首。)
   沙河刘国栋家。菊花数种。奇绝异常。皆我国所未有。求得其根。带土裹去。遂书其事。且记菊名。以为后日不忘之资。
   余读荆轲传。废书而笑曰。燕丹之为计。固愚甚。乃轲之所为。术亦疏矣。夫士为知己。酬恩报怨。要之得遂其计。斯亦可矣。尺八匕首。数年淬砺。是不过欲一甘心于所雠者耳。今乃与十三岁小儿。共事于饿虎之喙。而欲生劫万乘于盈庭剑戟之上。谁得以信之。彼田光者。亦可谓烈士。然不知轲之不可以属大事。一言刎头。何其容易。岂当时轻生好名之习欤。遂为诗以吊荆轲。
   次叔平苦寒行韵
   山海关主人赵鹗。余于戊戌年往来时。皆馆于其家。赵号云野。以儒官教授学徒。今来则赵翁死已一年矣。有两子。名赵以旗,以旌。诸孙十馀皆来见。悲慰之馀。为诗赠之。
   到松山所。风雪甚虐。与二兄买酒于垆头。相与语曰。如此雪寒。虽孟浩然灞桥吟诗。必无兴矣。恐不如浅斟羔儿酒也。因一噱而罢。遂书其语为诗。
   余初度日。诸兄以酒来慰。席上书感。
   宿小凌河。是夜大风大雪。不寐口占。(二首。)
   昨夜醉起开户。雪月满庭。口占散语。
   次叔平少年行韵
   赠广宁主人傅秀才以诗(二首)
   重过三叉河
   闷
   早行大雾中(二首)
   望千山。忆与云衲有再访之约。怅然方占一绝。琼章忽堕。实获我心。仍书奉粲。并次来韵。(二首。)
   次首山岭韵
   冬至夜。宿狼子山。
   次至日韵
   过斗岭冰雪塞途。仅免颠堕。
   过凤凰山。闻萧学士汝方弃官隐居于山中。感以成诗。(二首。)
   到中江。龙湾官人壶酒来迎。把杯口占。
   到龙湾日口占。语席上诸君。
   府尹设酌来慰。醉后口占赠之。
   赠宣川太守(二首)
   赠僧
   代人赠别(二首)
月沙先生集卷之六
 丙辰朝天录
   [序]
   过临津口占
   至月念七。到定州。主倅金廷叟年兄设宴于新安馆。是日。适副使柳老泉年兄初度也。席上口占。奉二年兄。
   腊月初一日。先忌也。客中遇此。悲不自胜。闻副使老泉公亦是大忌。录成二律。略述终身之痛。呈副使。想同此怀也。
   腊日。过江镇江丘。游击坦前一日。移书湾上。问我来期。是夕。出候于镇城十里外。吾行所寓之侧。盛设供帐。至以彩棚百戏佐欢。张军乐。备大小膳。礼遇甚隆。盖游击能文章妙笔法。十五年前。从 诏使为幕宾。遂有一日之雅故也。酒阑。勤索诗。醉书一律于席上。
   宿通远堡口占
   到连山关。夜月甚明。前江冰滑。书状张守谦要与散步遣闷。仍呼副使摆小酌。醉后军佐用木上座。舁以曳之。为雪马戏。华人不曾见。唤谓冰船。
   过三叉河
   过高平长墙
   过广宁
   大凌河途中口占(除夕立春前一日)
   除夕口占(是夜。会酌欲守岁。余病甚。数杯而罢。)
   元日早行(是日。下情欲留。强行七十里。)
   人日。宿沙河。主翁名郭绍先。家极宏敞。中堂。满壁书画。邀余设酌。主翁能文字喜宾客。席上求诗。书一律赠之。
   张书状一日来话。话间戏曰。途中频遇骑驴盛妆之女。客怀颇觉眼明。而皆蒙面纱。不得相见。若给钱使之捲纱则好矣云。相与拍手。翌日路上。遇数三过去。或风吹捲纱。或自捲看人。虽非殊色。亦足眼明。仍思书状之语。不觉独笑。遂口占二绝。戏奉书状。
   次副使咏黄柑韵
   寒食日口占
   暮春晦。步往提督馆。小酌呼韵。(二首。)
   玉河馆。副使苏时雨送松萝茶南酒及香。诗以谢之。(二首。)
   苏之二子来见。皆妍秀。赠以砚面。仍以一绝勉之。
   六月十四日。出玉河馆。喜而口占。示同行。(三首。)
   六月念日。朝饭于沙河郭主人家。忙书一律为别。
   大雨行
   出山海关。候开门久立车马中。困而口占。
   过前屯卫(二首)
   往医巫闾山。途中口占。(二首。)
   东岳北镇庙
   背阴铺口占
   谢赠熊御史(三首○在玉河馆)
   酬赠熊御史(二首)
   平壤途中。寄赵怡叔。(时怡叔围置江界)
月沙先生集卷之七
 庚申朝天录(上)
   [序]
   到临津。次杜甫记行赤谷诗韵。
   肃川菡萏亭。柳守而与明汉小酌。余亦散步至亭口占。(菡萏亭。有 华使小蓬壶之扁。)
   到安州。赞画使李养久设饯于晴川舟上。醉席口占。
   嘉平馆。遇回还冬至使之行。书状官郑世矩来示别章帖。虚一面求余题诗。席上书赠。
   定州妓申生。柳守而之旧畜也。今来。守而不招见。来诉于我。弹琴作怨曲。戏作一绝。送守而解之。
   良策馆。与诸君小酌。静春以一绝调我曰。房妓乃大旧日把杯之人。教本官从先定施行云。余戏次其韵。
   冬至使军官柳东起。第一琴手也。遇于安州。欲拉为军官带去。柳以病恳辞。只取其琴。以行中医员金继长解琴而无琴故也。载琴轿后。人有问者。书一绝示之。
   赞画李养久将到龙湾。途中先寄诗。次韵却寄。
   赞画使与巡边使李箕宾及别将中军等。夜操于统军亭。邀余来观。小酌松声阁口占示诸公。
   养久往巡江边。与府尹别于环碧堂。
   环碧堂。小酌口呼。
   西堡楼(二首)
   三月初四日。将渡鸭江。狂风从北来。雨下如注。仍思是日乃上年两元帅陷贼。金将军应河及二万官军战死之日。应有冤魂化为风雨而来。故感而有作。以为迎神曲。(三首。)
   蛇稍河边午憩。次守而韵。
   上斗岭俯望前野。甚快活。
   过八渡河
   通远堡前野。大风飞雪。水冻甚坚。
   辽东经略衙门将官等求诗。书于其扇。
   又书画扇
   辽阳即事
   柴总兵出师赴援(总兵名国柱)
   杨总兵元。平壤之战。以三大将。有功于东方。不幸被罪而死。今其嗣子为参将。第三子为指挥者。来见求诗。
   三叉河。次静春韵。(三首。)
   次守而韵(二首)
   咏经略
   早发杏山。城门日高不开。关吏告以边警方急不宜行。
   答关吏
   过高桥铺口占
   塌山所游击。出百骑护行。驰突射猎于马前。颇快意。
   宁远卫城外花园。有老人高会。羡而有作。
   塞下曲
   征妇词
   次守而美人曲韵
   夷齐庙有感。口占放言。
   次守而韵(与守而论辽东旧界。感而有作。)
   背阴铺
   叶序班世贤。丁巳年同行旧识也。今来设筵迎款。与序班,陈允中,馆副使李先。开会于提督厅。酒席口占以谢。
   王相公孙蕃。保定举人也。以教训 皇外孙。来寓京师。与其叔王梦祖委来求见。仍送诗扇及新茶。次其韵以谢之。
   次陈相公韵
   次王相公韵。兼示陈相公。
   孙相公恢祚来馆求见。余以病不得出见。又送人问病。仍寄梅花香一封。对使书二绝以谢。
   次守而闻蝉韵
   陈相公昌言送萍水歌一篇。对使次其韵赠之。
   闻奴贼又犯沈阳东路(二首)
   六月十五日。往天坛。叶,陈两序班先候于道院。设酒邀之。席上口占。
   有冯碧玉者眉目妍秀。是日。席上劝酒。守而颇爱之。戏而赋之。(冯们子也)
   碧郎求诗题扇
   在玉河馆梦中作
月沙先生集卷之八
 庚申朝天录(下)
   奏闻使送诗二律。次韵赠之。
   馆副使送唐伯虎所画秋山看瀑小簇。求诗题面。
   馆副使之子李振翰娟秀可爱。送所制科文。要余批评。又送扇求诗。书赠一绝。
   次王相公赠别诗韵
   送叶序班奉哀 诏往云南诗(并序)
   次王相公梦祖诗(即王孙蕃之叔也)
   题郭吏部扇
   新皇帝登极贺班口占(三首○八月初一日)
   四行同会共酌。席上口占示诸公。(八月十五日)
   闻刘给事光复言福王骄奢事。被系七年。 先皇临终。赦回籍为民。今者 新政二十馀台官。一日尽除。朝野耸看。而刘光复只为光禄寺丞云。
   十七日。辞朝诣光禄寺。参酒饭。是日。 先皇帝圣节也。大庭寂然。只有朝哭之奠。感而口占。(二首。)
   次静春韵
   晓行。车上牢睡。睡觉日晚。已过丰闰矣。
   过永平府。禾稼已收。口占记田家秋兴。
   晓行记见
   再用前韵。答奏闻使黄中允。
   山海关。赵秀才以旗,以旌携酒来访。走笔为别。
   山海关记事
   东关路上口占(三首)
   又用前韵(三首)
   次静春韵
   九月初三。静春初度日。厨人买酒。略具鲑菜。邀饮至醉。又次前韵。示席上。(三首。)
   高平途中遇雨。念王师暴露。又用前韵。(三首。)
   次守而登十三山韵
   过沙岭。闻贼警稍远。曾在玉河馆。承 谕旨以沙岭高平间贼兵出没为虑。命一行戒慎速过。至是无事过宿。感而口占。
   宿牛家庄夜吟。是日遇雨暮栖。
   九日。发辽阳作。(三首。)
   辽阳行
   青石岭
   次静春重九日三流河韵
   次青石岭韵
   次守而高岭遇雨韵
   九月十五日越江。夜酌聚胜亭口占。(二首。)
   宣川路上。遇冬至使一行。设帐幕于清江边。小酌为别。席上口占。赠上使任硕龄。
   赠别副使崔挺云
   赠别书状官高傅川
   别书状官卞三近
   吕继先后西江亭子。有长溪,梧阴诸公诗。次韵寄题。
   松都梁熙寿家小儿名后真。年才十二。善弹琴。车云辂首赠一绝。诸人继和。遂成诗轴。余留松都。儿常来见弹琴。别松都日。儿始求诗于饯席。遂书其轴。有小序。
   天寿院饯席。次河年兄君受韵。
   成汲。牛溪先生从弟也。养鹤为生。自号驯鹤翁。墨客多赠诗。为一大轴。
   到延曙驿村。大雪中。朴说之子龙书至。是日遇台评。(二首。)
月沙先生集卷之九
 东槎录(上)
   [序]
   宿坡山记事。奉示同行求和。
   过临津。感旧有作。(曾陪先君游此)
   子敏叠赋阑字。仍用其韵。以记夜行。
   安城馆口占
   次鹤谷洪辉世洞仙馆韵
   次南郭朴说之韵。赠黄州牧使尹存仲。
   次东岳李子敏冬至日韵
   次轴上韵。赠片云师。(二首。师乃同里人也)
   次都司迎慰使芝峰李润卿韵(在箕城)
   次芝峰韵。赠子敏。
   次李子敏忌辰之作(子敏先君。与仆先考同年生。同榜进士。而又同日弃世。是十二月初一日也。)
   次芝峰遇雪书怀韵
   次东皋崔立之(岦)
   十二月初二日。行到安定馆。见五峰寄诗。传自驿使。临行。走笔次韵却寄。
   次石洲权汝章百祥楼偶占长律韵
   将发嘉平馆。望见诸公上齐山亭。病未同登。书怀奉赠。
   纳清亭记见
   新安馆夜坐。待诸君不至。口占促之。
   朝来索笔欲和诸公所作。又有公事来扰。书此自叹。时留新安馆。
   郭山客舍。遇体察使从事官李应教绥之(绥禄),朴直讲伯善(震元)。即席口占以赠。(二首。)
   宣川东轩。次壁上韵。赠姜仁卿(絪)使君。(二首。)
   宣川客舍。次西坰韵。(并序)
   次汝章有怀李实之(春英)
   次汝章龙湾逢汝明韵(汝明。汝章兄鞈也。)
   次五山车复元龙湾韵
   十二月十六日。与诸君集于东台。仍作雪马之游。扶醉夜归。翌日。患酲晏起。为长句以记之。录奉诸君求和。
   再用前韵。为七言长句。奉赠同行三学士暨车秘书,权秀才求和。
   腊月二十四日夜独坐无聊口占十绝录奉同事诸君求和
   咸从县令金景益(德谦)以诗来问。次韵却寄。(二首。)
   走笔次子敏韵。仍邀之。
   除夕前二日夜梦。与孝彦令公对酒欢谑。朝来得书。人回录寄。(五峰时驻龟城)
   除夕。以残雪夜异乡人分韵。得残字。
   正月三日大雪(二首)
   次东岳正月初五日。孤坐无聊。率尔书怀。录呈求教韵。
   次东岳人日晴戏书以志韵
   黄大宪思叔令公寄书相问。今因回便。作近体二律以谢。兼寄申景叔,金景择诸君。
   次默上人诗卷韵(二首)
   次政上人诗轴韵
   奏请使赵同知(挺)之还也。伏睹 诰命冕服。拜庆之馀。不胜悲感。口占一律以赠。时壬寅正月初十日。
月沙先生集卷之十
 东槎录(下)
   次五峰韵(二首)
   次五山正月十四夜。闻使相乘月独上统军亭。为赋一律。录呈求教韵。
   月夜。登统军亭口占。(二首。)
   次五峰韵
   咏轴上画。赠连上人。(二首。)
   次五峰韵
   赠别赵弼善汝直(正立)以一路检饬御史还朝(二首)
   御史途中次寄求和。又赋二首。即付归使。
   次南窗金馀庆送接伴官李相礼伯玉(瑗)还朝韵
   席上更赋一首。赠别李伯玉。
   次东岳韵
   次鉴上人诗卷韵
   奉送进 贺使成判书(泳)赴燕京(二首)
   奉送 东宫进贺使朴参判应邵(弘老)赴燕京(二首○戊戌年余赴京时。应邵以此道方伯。送于新安道上。回来时迎于箕城。于今五年。又送别于此地。故诗意云云。)
   奉送书状官赵佐郎(诚立)赴燕京
   次崔东皋寄赠汝章韵(二首)
   次南窗谢惠鲢鱼卵韵
   次五峰题珠上人诗卷韵
   赠韩景洪(濩)
   次思庵朴相国韵。赠杨生理一。(三首。生名万世。蓬莱杨公士彦之枚皋也。以书字官。随我西来。)
   次南窗病中偶吟录奉韵
   次石洲旅寓书怀韵以赠之。(四首。)
   赠义州洪通判(有义)
   题尹晴诗卷(为五峰作)
   次石洲雨夜书怀韵
   次石洲雨后有作韵
   次子敏韵
   次子敏寄谢说之韵(时说之以一路检饬。先抵海西。辞病不来。)
   得 恩命后戏呈五峰(余禀赋最薄。素多疾病。自受 命西来。星夜驱驰。触冒风雪。因致重伤。势不可堪任。连上章乞递。 命以公代之。假礼曹判书衔。余为平壤迎慰使。遂书此以戏之。)
   南亭饯席。留别诸君。(二首。)
   大堤歌(宣城湖堤上。太守设筵饯余。有小妓乞诗。余于大醉后口占。令杨万世执笔书之。名为大堤歌。)
   到安州。主倅及迎慰使闵致云令公挽留。遂留宿百祥楼。酒席录奉。
   到顺安。主倅崔应柔及成川府使许潜丈。以柏酒及芹菜来欢。醉后口占赠之。
   大同江泛舟。次前人韵。(二首。)
   箕城妓香兰,梦云,香真来谒于清华馆。户外三屦。并被偷儿窃去。即席书赠戏之。
   又戏赠
   次题僧轴韵
   次香林僧妙彦轴上韵
   题信泂轴上韵
   宿凤山成佛寺。次戒明诗轴韵。(三首。)
   送洪师古以搜银御史还朝(二首○在龙湾)
   在龙湾。遇使相许公慎令公录奉。
   午过龙泉馆。瑞兴倅黄清源,载宁倅李慎元。求诗劝酒。酒酣口占以赠。时三月三日。
   吾助川回澜石少坐。赠韩鸣吉。(百谦)
   次正上人轴上韵
   酒席走笔。别金叔度赴镜城通判。(二首。)
   走笔次信泂轴上韵
   次灵熙轴上韵(二首)
   次允海轴上韵
   次题海师轴上韵
月沙先生集卷之十一
 傧接录(上)
   次正使游汉江韵(二首)
   汉江观渔。次正使韵。
   次副使韵
   杨花渡。次正使韵。
   次副使韵
   次正使诗扇韵
   次熊 天使咏橘诗韵
   次午后花槛即景韵
   次游汉江韵
   次游杨花渡韵
   次保晚亭韵
   不佞忝候馆下。获荷眷爱。日陪佳会。稳承清诲。诚此生难再之荣。飙轮莫驻。仙路杳然。祖席怅望。不禁儿女子之怀。敢效芜拙。用寓攀慕景仰之诚。愿谅下情。勿以诗看。(三首。)
   次刘 天使游汉江韵席上作
   次杨 天使同刘青岳议政诸公泛舟韵
   次观舞童韵席上作
   次荷荀韵
   次谢诸公请留韵
月沙先生集卷之十二
 傧接录(中)
   [序]
   次梁监军四愁诗(并序)
   次监军韵
   次监军沿途所作韵(并序)
   次监军汉江宴韵
   奉别监军大人(并序)
   赠别马都司(骢)
月沙先生集卷之十三
 傧接录(下)
   次正使至王京即事韵
   次副使颁诏礼成韵
   次正使颁诏礼成韵(二首)
   次正使山雨楼韵
   次正使恭谒圣庙韵
   次副使谒孔子庙韵
   次正使登汉江亭韵
   次正使游汉江韵(二首)
   次副使游汉江韵(二首)
   次正使登汉江亭韵
   次正使山雨楼纪怀韵
   次正使游杨花渡韵
   次正使月夜开春亭韵
   次正使登蚕头峰有感。并似同游诸君子韵。
   次副使游杨花渡韵(二首)
   次副使南宫宴韵
   奉别正使大人台台下
   奉别副使大人台台下(三首)
   次正使燕及老先生临行留别诗韵
   次副使陆泽老先生留别韵
   次正使大人临行留别口号韵(三首)
   次副使老先生大平馆韵。兼呈正使老先生。以寓别怀。(六十韵。)
   次正使寄别韵
   又用前韵。兼奉极峰老先生。
月沙先生集卷之十四
 废逐录(上○癸丑以后作)
   别秋浦黄思叔赴谪所(二首)
   访白沙相国于郊扉。马上口占。(二首。)
   赠白沙李相国(二首)
   寄玄翁(申敬叔)
   寄石田(成重任)
   癸丑至日。冒雪访西湖李天衢(通)。席上口号。(三首。)
   醉赠琴士朴筦
   除夕次唐诗韵(去年。与宋仁叟诸人守岁。今未能焉。故云。)
   宋仁叟用此韵寄诗又次
   次宋仁叟韵
   次洪师古韵
   寄玄翁(时谪金浦)
   甲寅正月庚申夜。与洪师古悬灯小饮。邀仁叟不至。口占示师古。(时余罪废。是日始出。谢知枢。)
   雨中。访白沙李相公口占。
   有儒疏中摭前日文书中语。搆以大不敬。疏虽留中不下。不胜惶骇。口占自解。
   醉赠怡叔
   郑时晦为养陈情乞郡。 上许之。推孝理也。是日。余家有小会。公与焉。襄阳之 命。适至于酒所。公喜动色。诸宾亦啧啧交贺夫。以上卿班。出麾岭外。古必薄之。而今乃尔。亦足一慨。若余者。独无母养。归又无处。望公之去。若登仙然。其行也。病不能出都门。伏枕书为别。(二首。时废 母大论将发。余等方杜门竦惧。)
   赠白沙李相公
   二月初一日口占(戊午)
   寄吴汝益(时汝益同被台评。待 命东城外。)
   余自病后。久废吟述。近因子敏屡赠诗。始次一律以谢。诗才出口而已。有传者宋仁叟。亦待 命城外。闻之以书相戒。戏书一绝于简尾。
   次李子敏韵
   夜卧城西侨寓口占(是日风雨大作)
   次一松人日悄坐。得奉月沙问讯。感而有作韵。
   次一松韵(二首)
   湖亭对客口占
   寄江都令尹李子敏
   健侄寄书云。家园碧桃盛开。恨不共赏。
   挽李景卨(二首)
   寄谢成仲深
   散步
   次鳌城相公韵却寄(时与鳌城同被台评。鳌城先被。窜在北青。)
   见月有怀白沙相公。成一律书寄简尾。
   挽白沙相公(三首)
   得吴大年书。书简尾以谢。
   洪辉世来访。醉中口号。
   赵善述诸人小饮。分韵得清字。
   书中兴师智訔卷(二首)
   早起
   谢高善行寄砚席(二首)
   送公洪崔都事(振云○二首)
   次李仁瑞(麟奇)绝句(二首)
   送舒川李太守(溟)
   次李子敏韵。却寄谢之。(二首。)
   再用前韵。赠东岳。(二首。)
   湖亭早起口占
   江村晓起
   感兴(十一首)
   移寓南郭口占。录示五峰,西坰。兼示北渚。
   又用前韵录奉诸公
   鳌城,一松,不佞,五峰,西坰。继主文盟。今者俱在罪籍。信乎盈虚之相倚伏也。鳌相在卢原时。闻一松削黜曰。吾今番又落及第矣。传者以为剧谈。遂戏用其语为一绝。录呈一松。仍示西坰,五峰诸公。以作穷途一笑之资。(凡被罪夺告身。只称及第。故鳌相有此谑。)
   醉赠成重任外孙赵生
   李仲集送竹杖。对使走笔谢之。
   金而中自江界谪所。移配务安。道过南郊。与李孝彦,姜仁卿诸公携酒路左。班荆为别。口占赠之。
   送赵守初(存性)归保宁庄舍
   次崔德远(浚)
   有感
   寄崔德远
   次崔德远
   夜访一松相公。酒席口号。
   说之之向湖西。过访我于城南。同宿一宵。临行要别语。次其韵赠之。
   至后一日风雪
   挽吴大年
   挽吴同知(翊)(○大年之子。大年葬日。冻死殡侧。)
   挽白善鸣(振南)
   挽南善初(复始)(○二首)
   挽吕佥知(顺元)
   挽洪翼城院相夫人
   蓬莱相公伻人曰。花事正佳而不得相见云。书一律付来使寄意。兼示尹可晦,金冠玉。
   谢李子敏惠米鱼
   李二相而远初度日寄赠
   闻杨浦河豚方上。口占赠江客成参奉(輹)
   题净土僧卷(二首)
   别陈奏书状吴员外(䎘)
   挽李沃川(谈)
月沙先生集卷之十五
 废逐录(下)
   次五峰韵
   又次
   送赵持世(纬韩)还南乡(五首)
   尹水部挺之日送朝报。走笔谢之。
   四月二十一日大风。城内失火。延烧数千家。(时大旱祈雨)
   挽宣川郡守金应河(三首○以前营将战于深河。天将皆败死。两元帅拥兵不救。应河独战终日。射贼不记其数。矢尽以短兵格斗。贼以鎗抉其肠。犹植立柳树下。贼表其尸曰。柳树将军。事闻。追赠兵曹判书。立祠于义州。建碑纪绩。)
   金冠玉轩。有鬨堂大呼声。问之。乃闵而吉,洪辉世方到。共掷政图。戏占一绝寄示。
   送金廷叟(寿贤)以千秋副使朝 京
   到湖亭。醉赠成参奉(輹)
   送洪景望(霶)以冬至使朝 京(二首)
   有僧欲谒李子敏。求余诗为先容。题其轴寄意。子敏时宰江都。
   次僧卷韵。僧年老能诵诗悲楚。
   挽辛参判用锡
   挽崔佥知兴叔
   挽晋安尉
   送谢恩正使洪乐夫(时公病困。洪来乞诗。公令侍儿抄韵字。口号押。)
   送黄海郑监司(广成)(○三首)
   送江原李亚使(景严)
   蒙 恩出谢
   挽崔佥知(浚)(○郑松江之侄)
   挽吕右尹德甫(裕吉)(○孝服居庐而卒。曾卜杨根亭舍。求余作记。死葬亭后山。)
   月先亭十咏。为石阳,滩隐作。
   余病卧骆下。老僧性敏来访曰。沙门双彦诗卷。已题否。沙门又随来矣。遂索诸书箧中。笑而书之。
   朴巨源(潡)还北幕。将行来别。仍问余病。遂记问答语为别。(朴是甲子庚契)
   戏次僧卷韵
   次一松相公韵(二首)
   次一松韵
   壬戌新正。侨居书于壁上。
   姜仁卿趁日来访。岁后忽不见。今朝书至。知在衿阳。即少年同栖之地也。书于简尾。
   挽柳府尹(忠立)
   挽任教官(屹)
   次任茂叔韵。书于简尾。
   挽曹参判大而(倬)
   挽赵怡叔妻
   耆老契屏韵为李判书君美作
   赠僧
   松云弟子一禅来示云师诗律。云亡已十年矣。感念存殁。次韵赠之。
   题俗离寺僧卷
   重九日。黄海李方伯(溟)来访求别语。对酒书赠。
   别柳老泉以进香使朝 京(三首)
   送李知事养源(庆涵)以谢 恩使赴 京
   退忧亭。次鳌城相公韵。为朴相孝伯赋三首。
   元朝独坐。朴相孝伯书至。用前韵答之。
   侨居口占。奉答朴相孝伯。
   挽清风君金而中
   次朴相孝伯韵
   七月初六日。西坰公置酒相邀。时余侨寓其邻。步屧而往。酒数行。遇急雨。口占录奉。是日处暑。
   次德能诗卷韵
   挽金长湍(尚宽)
   次金景益(德谦)慰诗韵
   除夕内集二首。录示诸公。
   次崔御史大容(有海)到成川寄示韵
   湖亭。次壁上韵。(二首。)
月沙先生集卷之十六
 倦应录(上)
   挽药圃李参议(海寿)
   送李孝彦令公赴京(三首)
   与洞中诸公会司赡亭上。醉后口占。次韵。
   又次赠笛工亿良(赵兵使家奴也)
   内舅金进士还延安旧寓。追送于江上。
   次寄洪德公
   寄忠清按使张好古(晚)
   访梧里李相国于东湖亭舍。还时遇雨。仍奉呈。(六首。)
   试院口占。示同舍。
   歙谷倅李天衢寄书。诗以答之。
   挽尹正(明善)(○二首)
   章圣懿仁王后挽词(二首)
   监刻志石。到山陵。与工判李丈(忠元)散步松亭。口占奉赠。(三首。)
   送申敬叔以奏请使赴京(二首)
   祥云诗轴韵
   戏书僧轴
   挽闵丹阳
   挽朴佥知(挺立)夫人
   弼云相公有书曰。灯下看书。不觉夜深。有人叩门求荐。故裁书以上云云。遂书一绝于回简中。(吏判时)
   挽李参判而立(二首)
   挽姜同知仁卿夫人
   次苏湖亭韵。为徐景推作。(二首。)
   挽权监役(克宽)
   完平李相国。一日贻书。并致李上舍寿瑞诗卷。要余题其后。余于上舍。虽无一日之雅。闻名久矣。而龟岩家世忠孝遗风。饱见于退溪先生集中。今诗卷中。又有先生诗若文。余既拜相公之辱命。感先生之遗笔。不揆荒拙。敬题二绝。
   永慕殿祠官契轴
   送赵守初之东莱(二首○时守初代吴汝益赴任)
   酒后患渴。俊师来访。馈以硕果。口占谢之。(二首。)
   送申叔正赴关东伯
   送庆尚监司尹可晦(二首)
   送郑景任赴罗州(在延陵家酒席次韵)
   韩益之令公在关北寄书。书于答简之尾。
   送金德谦之安岳
   送千秋使书状官高善行
   送洪辉世按节关东
   端阳日。洪辉世令公来访。醉书忆旧游一阕于其扇。
   送洪辉世朝天之行
   送尹次野按节海西
   次东岳李子敏寄诗韵。走笔却寄。(子敏时宰锦山)
   挽洪德公夫人
   雨中孤坐。李子敏寄诗二首。对使漫书。
   松湖白善鸣落第南还。寄诗告别。且书示南窗翁别诗韵。要余和赠。对使却寄为别。不见诗而依韵。无亦有犯语耶。
   送朴说之赴罗州。次权汝章韵。
   挽崔右尹道源(二首)
   送奏请使李而远(尚毅)(○二首)
   挽赵汝直(正立)(○三首)
   边山月明寺僧印悟。送沙弥寄问。次其轴中韵却寄。(三首。悟方在智异山盘若峰。)
   南宫僚席莲榜契会图
   寄挽金宣
   挽宋佥知(应洵)
   杨御史(镐)画像(三首○应制)
   挽尹贻永妻(时将赴潭阳)
   挽白振南妻
   挽尹判书(国馨)
   李子敏台山湖亭口占(三首)
   金判书景择家寿宴醉后口占
   石阳公子酒席。次子敏韵。
   李子敏饯席口号
   挽西原郑相公(三首)
   挽任参奉(錪)(○二首)
   戏赠双默上人
   挽崔监司
   挽郑参判和伯(协)(○三首)
   挽丰山君
   挽韩江东(瀛)
   挽鱼教官(梦麟)(○二首)
   挽延陵府院君前夫人迁葬
   送李士佑(尚吉)之安州
   送郑宗游赴居山察访
   栗岛有内局药圃。每当春夏种艺之节。该官邀请提调。偷暇往审。仍以酒乐相随。作一佳会。即院中故事也。时辛亥五月云。(呼韵口占)
   挽尹判书(暾)
   送洪君瑞开城留守
   挽朴甥大健妻走笔
   挽金正(达孝)
   挽权监役(克宽)
   挽许判书(筬)
   沈一松相公家寿席翌日。相公有诗。次其韵。(四首。)
   挽李都事(庆倬)
   海天轴。次鹅溪韵。时以 宣陵改莎。过奉恩寺。临发书赠。(二首。)
   金景择清风池馆酒席。次白沙相公韵。
   德仁诗卷
   送金叔度赴镜城判官(三首)
   送千秋使闵圣之从兄(二首)
   吾词友玄闻远。自号希庵。号所居栎岩。盖岩上多生栎树。取其樗散以自况也。撮居之佳致。为十六咏。示余曰。上八句景象。下八句事业。要余题诗。顾余悤悤不暇尽构。且景象则吾未尝寓目。而事业与我颇相类。故先以下八首寄题。亦所以自道也。
   送姜仁卿之尚州牧
   挽洪上舍(仁佐)
   挽朴经历(大容)
   挽李古阜(瑀)
   挽鹅溪府院君
   挽裴都事(龙吉)
   挽许新昌(鑏)
   挽洪君瑞大夫人(二首)
   送郑景任(经世)赴冬至使
   送副使吕德夫(裕吉)
   次西坰送文衡大砚韵(二首)
   题禹参议画帖(四首)
   送曹大而赴江陵
   送李天衢赴顺川(二首)
   金承旨(荩国)为祖母上疏乞养。特拜洪州牧使。
   送黄参知(暹)以省墓还乡(二首)
   送江原洪监司(仁宪)(○二首)
   李孝彦先茔改葬挽(二首)
   题许丈(震)竹村画帖(许丈旧有小庄在阳川水边。种竹为村。乱后为墟。画其形胜以咏之。仍次其韵。)
   休暇寻双阜旧庄。戏简崔应柔丈。
   送金叔度以安抚御史赴耽罗(二首○时济州有逆狱。特命慰抚。)
   张木川挽(万里大人)
   洪君瑞令公寿辰席上。次沈二相韵。
   南翊卫松月轩。次沈渔村韵。(并序)
   海原尹相公挽(二首)
   锦溪君大夫人挽(二首)
   寄题杨万世新居。次壁上韵。
   送吴汝益赴镜城(二首)
   附书寄郑时晦(二首○时晦在钟城。故附于汝益。)
   寄扇时晦
   兼寄清远香
   寄高山金叔度(时为高山察访)
   送公州牧使李台徵
   寄李实之附公州之行(实之时寓公州地)
   淡淡亭旧基傍。有村人小亭。与李子敏辈醉游。主人求题。口占赠之。
   书僧轴
   别洪君瑞舟上。大醉后。呼韵口占。(二首。)
   送罗州牧使禹见吉(伏龙)
   送黄海监司申季受
   次宝明诗轴韵(二首)
   送益山郡守卢启时三从兄
   次广运诗轴韵
   草轩师求诗甚勤。余苦官冗。未暇把笔。适石阳正来访。使画雨竹一丛。仍书其下。
   送张好古令公以陈奏使赴京(二首)
   送金守伯令公以陈奏使赴京(二首)
   送金景择赴安边(二首)
   挽西厓柳相公(成龙)(○二首)
   送张好古赴咸镜方伯
   送金而敬赴尚州
   今岁暮春。访李子敏于东村小墅。有临流觞咏之胜。山人德牛以笔砚相随。依然一散。师亦念中人也。迩来久不见子敏。而师能来访。始觉闲忙自然如此。仍书一律为赠。兼示子敏。
   顺天松广寺僧惠熙持鹅溪诸老诗。且言曾从苔轩游。能诵所赠诗。遂次卷上韵。(二首。)
   送郑晦尔(壳)赴江原监司(八溪君宗荣之子也。八溪。昔年致仕归。老卒于原州家。仍葬焉。今晦尔按节。仍省墓。故云。)
   湖亭夕照即事
   秋浦先到湖亭邀我。适患病且阻雨未赴。诗以寄意。
   送李克休年兄之舒川
   送李士源之长兴府使
   送冬至上使姜正卿
   送襄阳府使金子徵(二首)
   送顺天府使洪师古(二首)
   病中有怀口占。寄玄翁申敬叔。
   又叠前韵
   又叠前韵(二首)
   又叠前韵(二首)
   橘屋四咏。次壁上韵。为尹正郎景说作。
   崔进士彦沈迁葬挽
   房上舍(元震)沙溪精舍。次苏斋韵。
   送平安监司韩益之(二首)
   次李子敏韵。别子敏之任洪州。
   挽长溪府院君(二首)
   先考讳日。子敏在洪州。寄书相慰。时余哭第三子。
   寄车秘书五山(时车在洪阳李子敏官舍。)
   昭敬大王挽词(二首)
   闵承旨(善)
   金叔度为开城经历。寄诗及新酝生鱼。诗以谢之。
   水原途中
   别李伯胤之安东
   挽黄东莱会元(汝一)
   别洪师古赴东莱
   送睦禹卿(长钦)赴清风
   重阳日。简闵致云走笔。
   挽李察访(二首)
   耆老所稧屏。为海平尹月汀作。
   济生洞。与申同知橃,李直长义健,沈相公一松会饮。申同知年九十一。李直长年八十。沈相公年六十五。申,李二丈年最高而尤康健。献酬不倦。迭歌尽欢。醉后申丈起舞。夜分乃罢。二丈真地上仙。而此会实人间胜事也。不佞年最少。忝陪席末。获睹佳会。座上属余记其事。沈相公首为近体一律。因次其韵。壬子冬闰至月初二日。
   送奏请副使李参判(志完)(○二首)
   送奏请使书状官吴司成(翊○立春日追寄)
   密昌朴孝伯(承宗)为其亲设寿筵。席上与一松沈相,西坰柳晦夫口占联句。沈,柳两相。各以其联足成为长律。属余和之。遂次其韵。
   挽赵佥知持国
   寄题连山宋林川双清亭(二首)
   以松岳祈雨献官。祭罢登绝顶。与诸官小酌口占。
   与留守留饮一日。有老婢莲香善琴歌。年今六十馀。词翰诸公多赠诗满卷上。遂次韵赠之。
   挽金长兴而敬(二首○死于谪所)
   挽李三陟仲明
   挽清平韩相国春卿(三首)
   挽嵩阳府院君金守伯(履元)
   挽权洗马(克中)(○三首)
   挽海川君崔伯进(有源)
   南镇为阳智倅。来告别求诗。醉书其扇。
   一禅上人。松云高弟也。手持松云长律一篇来告别。将游名山。次其韵赠之。
   题彰赐亭(二首○五峰李孝彦。戊戌朝天。得赏赐白金。归买亭基于先垄下。顾天使命之曰彰赐亭。朱,梁,熊天使皆有诗。)
   送文衡大砚依旧事寄诗(二首)
   挽崔深源(潗)
   挽崔掌令(东式)
   李翰林(久)
   爱闲亭八咏。为朴益卿(知谦)作。
   石阳公子送早红。书简尾谢之。
   醉席口占。赠宋丈(楠寿。)
   即事
   李子敏在庆州寄诗。对使走笔次之。(二首。)
   僧轴有石阳所画梅花。次赠寄意。
   僧轴有画老僧岩上被蓑而睡者
   送安秀才士彦归牛山别业(四首)
   次河西,石川韵。寄题白善鸣松湖堂。
月沙先生集卷之十七
 倦应录(中)
   送李子敏以御史赴关西
   次赠德雄上人(二首○师能算命)
   送水原尹通判(煌)
   送李子敏赴端川任所(二首)
   挽金左相(命元)(○三首)
   挽郑佐郎母
   即席走笔。赠别黄圣源之任尚州。
   送蔚山判官闵圣之(二首)
   赠学灵(僧居平壤)
   休暇省扫。往龙仁墓下庄舍旧墟。主倅柳君浩叔携酒来慰。即席次韵赠之。
   都总府契轴
   崔领府事(兴源)(二首)
   禹佥知挽
   送成川府使金景和(德諴)
   送通川郡守安景容
   骢马契轴
   申参判(湜)兄弟庆寿图。次卷上韵。(二首。)
   大雨中僧来求诗。次卷上韵。(二首。)
   吴汝益还镜城任所。仍寄钟城郑使君时晦。
   挽朴佥知(挺立)
   与五峰再游西湖。醉席口占。
   挽姜德辉(灿)(○四首)
   送谢恩副使宋公信
   癸卯八月初一日。以和陵奉审向咸兴。辞朝后历访李成川而远。把酒相别。而远曰。吾儿志完赴京才数日。去时恳求君诗。留笺于此。使我追送。今君遽有此行。可于席上书赠。余临别悤悤。漫书俾传之。
   梁文驿村口占
   平丘督邮随行尽境。临别求诗。口占赠之。
   生昌途中
   到金城遇李天衢。自歙谷移赴平昌任所。曾有同游金刚之约。相违至此可恨。临别书赠。
   韩石峰新赴歙谷。与余同日辞朝。到直木驿。韩向歙我向北。约以还途同入金刚。临岐求诗。漫书赠之。
   早发昌道连行峡中
   途中数问枫岳在于何间。驿卒答以云遮不得见。仍指途左一路曰。此乃入山之路。自此抵通沟。仍到断发岭。不百里云。口占自吟。
   淮阳东轩韵
   过铁岭口占
   永兴客舍。次柳月蓬(永吉)双池赏莲韵。(二首。)
   咸兴丰沛馆宴席。录示巡使。
   乐民亭八月十五夜。与巡相游万岁桥口占。(二首。)
   定平东轩
   题德源客舍
   安边驾鹤楼
   宿长安寺。赠老僧觉心昙裕。
   正阳寺。书壁上。
   摩诃衍。书僧卷。
   回自枫岳。悄坐无悰。淳师求诗。次韵赠之。(二首。)
   宿重兴寺。又次前韵。赠淳师。(二首。)
   重兴寺夜坐。赠天敏。
   次志诚诗轴韵
   雪雄轴。有石阳画竹。口占次赠。
   送郑时晦谪釜山
   悬灯寺僧求诗。次五峰韵。仍忆悬灯旧游。
   又次五峰韵。赠僧俊师。
   中兴寺僧敬宝。与余同庚。戏赠。
   送陈奏使
   汉阴李相国迁葬母夫人及夫人挽
   次金刚僧印坚诗轴韵
   挽申知事(湜)
   李绥之庄舍八景
   宗室试艺契轴
   送李伯胤(弘胄)赴江西
   忠清方伯将行索诗。余亦明日将启万里行。奈此勿冗何。漫书奉赠。
   挽李知事(希得)(○二首)
   送李养伯赴光州
   送李润卿赴安边(二首)
   送开城留守
   送李台徵(寿俊)赴吉州(二首)
   出巡宿奉恩寺。次僧轴韵。
   骊江馆。遇大雨口占。
   骊江雨后游笠岩
   龙门山寺。次僧轴韵。
   雨中乘舟下月溪
   宿奉先寺。次僧卷韵。(二首。)
   挽成佥知(大业)
   丙午四月。痴庵居士病起。手锄堂前小圃。敏师叩门。手持当归数根。遗我以种。手植于阶上。归次卷中韵以谢之。(二首。)
   秋夜病中别洪就夫
   书洪君瑞斋宫万景庵僧轴
   送咸镜监司李养久
   送徐玄纪赴咸镜监司
   摩尼山净水寺。次僧卷韵。(二首。寺在参星台下)
   题龙仁清绝堂
   杨口曹太守寄尹参议画竹与诗。求次。
   送郑梦与令公赴南原
   送成则行赴高城(五首)
   寄韩元帅益之
   过道峰书院有感(时将重建枕流堂)
   送朴子龙赴关西方伯(时子龙之兄说之。方为黄牧。)
   挽朴正(东彦)
   送宋仁叟赴大同察访
   礼部重建郎官厅。阅乐后仍作小酌。酒席与郎僚口占。
   天日诗轴次韵(二首)
   奇服斋德阳遗稿。次许美叔韵。
   姜高敞弘秀迁葬挽词(二首)
   赠龙门寺僧可言
   赠权石洲学舍僧
   又赠学舍僧释训
   江华东轩韵
   竹山山城试操。赠主倅李大中。
   振威东轩。赠宋修撰详甫。
   水原衙轩
   送李立之赴长兴
   次南阳东轩韵
   挽苏掌令(光震)
   挽崔同知(汝霖)
   挽俞省吾
   挽白孝先
   挽完阳府院君
   挽洪三陟(仁杰)
   南阳琶村权监役小亭。次壁上韵。
   次僧卷韵(二首)
   麻浦金进士应翼亭子。次壁上韵。
   送工曹李正郎子敏以试官赴清风郡(三首)
   醉书歌妓扇
   送沈士讷赴楚原
   挽郑正郎(泗)
   次僧卷韵(三首)
   又次僧卷韵
   题僧轴
   次枫岳僧诗卷韵(二首)
   次僧卷韵
   邀石阳正作画。以雨不来。题诗更邀。
   五峰先垄下居僧。自言延安李姓之后。峰翁首为诗。次韵书赠。
   挽姜承旨(綖)(○二首)
   挽金(庭睦)(庭睦谪死钟城。夫人随往。扶榇返葬。葬讫。哀毁而死。)
   送白川倅赵(璞)(○二首)
   赵白川(璞)求花笺。口占一绝。并赠之。
   走笔送尹可晦以谢 恩使朝天
   走笔别谢恩副使李公辅(廷臣)
   金刚山僧持诗轴求诗。次卷上韵走笔。
   题嘉礼都监禊轴
   挽车佥正(天辂)(○三首)
   走笔题雪泂轴(三角山僧性敏弟子也)
   挽尹兔山仲清兄走笔
   挽金佥知(公辉)
   次尚玄卷韵
   题释均轴
   挽尹参判夫人(参判亡后数日。投井而死。)
   辨诬告 庙饮福宴。承 召入参。席上口占。(二首。)
   金知事景择大夫人挽
   送俞仲植赴黄海都事
   送回答上使吕(祐吉)(○二首)
   送副使庆(暹)(○二首)
   送从事官(二首)
   杨万世随回答使。将行告别。手持南郭朴说之所赠四言八句。遂于席上。用其韵令渠书之。(三首。)
   李子敏家酒席大醉。使子敏呼韵。辉世书之。
   题志轩轴
   送李君瑞赴兴海郡
   安边府使馈海鱼数种。诗以谢之。
   挽金咏
   病告闻权叔节赴文化。书此寄别。
   送柳子有赴白川任
   崔兴叔外祖南丈(尚质)迁葬挽
   韩鸣吉守清州。以清州乃其本贯始祖之乡。作一堂于衙轩之西。名曰返始堂。仍与学徒讲明复初之义。是亦返始之义云。求以此为记。遂以长律寄题。
   寄题通川东轩(太守送人求诗)
   韩判书益之惠内局药材。诗以谢之。(时余病脚湿蹇坐。故云。)
   僧贯一上年留轴求诗。多事未遑。今春又来苦索。遂书为谢。
   石洲权汝章求题其草堂。即席书赠。
   送庆尚监司郑梦与
   送黄思叔移寓扶馀(二首)
   送全罗监司崔莹仲
   送黄海监司沈学而(二首)
   丁未孟夏月。沙道人闲居骆峰下。有老僧叩门求见。仍传乡友书。自言年今七十馀。少时稍解石工。州家抄送于宫阙之役。噫。马僧求自闲也。老者人所安也。今僧白发矣。犹未免远役于千里之外。岂一技为之祟耶。诚可怜也。书一绝赠之。
   送李子信赴宣川
   送朔宁郡守郑述初
   醉书瓶面(西湖醉席。成重任呼韵。)
   吴游击宗道送帖于汉阴李相国。并送锦绢为两轴。求得东韩诸文士题咏。一则以其外祖母及母,从妹三代守节不再嫁。题曰奕世贞烈。一则以游击东征凯旋。图画其事。题曰请缨奏凯。(二首。)
   挽姜四宰大夫人(二首)
   次长溪黄相公韵。送三陟太守。
   扶馀太守李景严。寄示汉阴诗求余和。遂用其韵答之。
   寄题扶馀东轩小阁
   寄别副使李台徵(二首)
   次妙和轴
   题僧轴
   次守岑轴韵
   与客对棋。俊师乞诗久坐。棋罢。书一绝戏赠。
   挽汉阴李相国明甫(四首)
   汉阴相公受由往杨根。上元日。到叉溪寺玩月。题一律赠僧。要传吾辈。汉阴亡后。僧始传诗卷。感而次韵。
   僧信轩来自连山。传太守宋士诲书。次僧卷韵却寄。(二首。)
   与子敏,辉世酌于溪边。月下口占联句。(二首。)
   千秋使李养源西郊别筵走笔
   今之游上国者。咸以望海亭为最胜。殊不知有角山寺在山海门万里城头最高顶。南临中土。北瞰胡地。诚天下壮观也。 圣节使将行求别语。遂书其胜以赠之。
   西湖亭上。次成重任韵。(适李子敏携酒来访)
   重任逃酒。戏赠邀之。(二首。)
   暗中棹舟记见
   次重任韵(二首)
   洞中会酌后。次崔应久韵。(五首。)
   题天敏轴
   僧志轩为弟子天淡求诗
   惠允轴次延陵韵寄意
   又次轴上韵
   杨浦小构成。山人妙希适来访。志喜以赠。
   与石田丈步往尹择中家。三儿携壶随后。
   次志温轴韵
   次志敬卷韵
   次慧圆诗卷韵
   与枢府诸宰勘课于花园公廨。仍访松云老师。师时结社于三清醮祠之傍。颇清净可爱。遂觞咏终日。带月而归。翌日。云师遣沙门三应。以书来慰。兼示诗卷。遂次韵却寄。以记前日胜迹云。
   次戒安轴韵
   天默卷。题赠寄意。
   寄玄翁
   挽洪留守君瑞(二首)
   挽工曹韩参判子善
   挽权佥知(用中)
   挽申同知(橃)尊丈(二首)
   挽黄参判景明(暹)
   挽奇佥正(孝曾)
   挽海平府院君尹月汀
   送平壤郑少尹(世美)
   老妓冠箕城。持一松诸公诗卷求题。次赠之。
   走笔别金书状(起宗。)时余回自燕山才数日。
   挽郑佥知晦而
   送赵茂长(璞)之任
   挽权汝章养母
   牛溪先生夫人挽
   次妙元诗轴(时新递宗伯)
   辛酉秋。 上将视舟师于江上。讲武事也。先命有司饬诸具相形便。三宰李公适承体察之命。将赴江都。而以训鍊都监提调故进。左尹朴公以审道路进。参知裴公以本兵进。大将李公领舟师进。余以工判故相基址进。会于杨花蚕岭之头。俄而。中使,承旨,注书,内翰。亦皆承命至。将事讫。诸官要中使内臣。泛舟于石壁之下。都监官设供具为乐。循故事也。酒酣。或有堕水沾湿者。亦胜事也。席上诸君子属余曰。今日七月既望也。不可无公一言。遂为六韵诗。且叙其事。
   挽李上舍复兴
   哭朴监司说之(二首)
   玄翁蒙 恩放归。寓我杨湖小墅。余以一骑往访。酒席口占。李正郎(景稷)在座。呼使书之。
   送全罗监司黄一之
   送千秋使洪德公
   挽成石田(辂)(○十首)
月沙先生集卷之十八
 倦应录(下)
   晚笑亭八咏(为韩希益作)
   花山别业。为宋士诲赋八咏。
   送宋士诲赴连山
   送李伯胤赴平壤庶尹
   送洪师古以冬至使赴京。追寄于点马之行。
   挽李台徵(二首)
   题净土僧灵玉轴
   与渊叔巨源夜坐。醉中话旧口占。
   奉别龙溪舅氏以谢 恩使朝京(三首)
   别书状李判校忠养庚契
   七夕。评事诸君邀饮药山东台。
   壬戌秋。余傧梁敕使。送至清川江。还途。取路于巫山崔员外大容。适以公干来。季儿昭汉赍槐院咨。仍随在行。州官具小酌。泛舟于赤壁之下。即七月既望也。秋天乍褰。霁月如昼。夜深酒阑。不觉风露袭人。卸舟上楼。倚栏啸咏。添一佳兴。口占一律。以纪其胜云。
   壬辰秋。今我圣上承 先王监抚之命。自伊川移跸此府。以遏箕城之贼。余以讲官随扈。时属抢攘。不遑登览。但有山河举目之叹。逮癸巳秋。回自宋经略幕中。省觐三登县。信宿于此。始睹所谓降仙楼者。留题数绝而去。及闻癸丑之灾。未尝不西望嗟惜。时今巡察朴公烨。递湾尹还朝属耳。上特起公为府使。仍命重建此馆。公励志殚才。九阅月而功讫。栋楹梁桷。益宏敞。廨宇亭台。益备具。何其成之速也。事闻。上命中使设宴以劳之。凡所以奖勉者靡不尽。俄擢公资宪。为本道观察使。且戒后官尽心守护。噫。春秋戒兴作。然有可已者。有不可已者。东明馆即汉元帝建昭元年。高朱蒙所建。而此楼之设。始自皇明永乐十九年。则可谓旧矣。一朝而为墟。乌可忍也。况我圣上久驻于艰危之际。以基中兴之大业。则斯楼之重建。实非可已之役。 圣上轸念之勤。非独为旧迹之不可废而已也。巡察公曾属余为记。而非有命。不敢任也。今适过此。感念今昔。录成一律。略记颠末如右云。
   书蟾江图
   送李重卿冬至 圣节使泛海之行
   寄登极使吴汝益付重卿之行(二首)
   关西朴方伯小儿诗卷。次刘杨两 天使韵。(并序)
   送沈学而令公赴忠清方伯
   送成川太守洪师古。用五峰韵。
   领议政完平李相公 赐几杖宴契帖诗(并序)
   挽洪承旨德公
   送李士立庚兄之北评事(二首)
   次宝云诗轴韵
   次重兴僧印彦轴韵
   题一岩轴
   次智异山僧义俊轴韵送还山(二首)
   挽洪宁原(可臣)
   醉席。次五峰韵。别洪师古之信川。(三首。)
   闰八月望日。泛舟网鱼。遇小雨。至昏带月归路。口占。示清源。(二首。)
   挽权正字(儆)(○庚稧仲明之子)
   挽韩参议鸣吉(百谦)(○三首)
   郭震卿僧名义严。乱初募义勤王。还俗。官至二品。卜居于载宁。手持 先王所赐诗。求余题卷。
   李兵使(济臣)迁葬挽
   挽洪承旨师古(三首○以信川郡守。辞连海狱。同名被逮供辞。将放病重。出狱即殒。 上有惊悼之教。)
   春宫赐黄柑。分寄瓢翁宋仁叟。
   高参议霁峰挽
   印彦诗轴
   挽朴吉州子真(东望)
   别郑判校(世美)出宰长渊
   朴侍郎出宰蔚山。行日来辞。戏赋为别。
   别咸镜监司李伯胤
   赠僧
   寄吴参赞汝益(汝益以登极使。到延曙迎敕。屡退经年不得复 命。)
   金景进山堂邀饮。自备局罢仕并赴。(二首。)
   题金刚僧卷韵
   山人持柳应文诗及序文来示。次其韵却寄。(时应文方在金刚表训寺)
   沈校理(光世)妻挽(即黄思叔之女。沈方谪固城。)
   上元日。朴孝伯邀饮备局诸僚。(三首。)
   南子安初度日。次朴孝伯韵。
   南子安初度日。次朴孝伯韵。(朴又用前韵为劝酒篇)
   南子安家盆梅次韵(二首)
   咏白雁一双次韵(二首)
   次孝伯韵
   五峰李孝彦令公。迁葬于抱川花丘。记事赠其斋舍僧。求余和。次韵书卷上。
   挽洪监司乐夫
   延兴府院君改葬挽
   金清州(琜)改葬挽
   挽尹潭阳(天衢)
   永昌大君改葬挽
   挽任持平(叔英)
   送成仲深(文浚)赴永同县
   挽申春川子方(二首)
   都总府契轴
   挽李二相而远(三首)
   挽权叔节嗣子
   挽锦溪夫人
   别朴学士(炡)之咸平
   别俞学士(伯曾)之伊川
   送罗学士(万甲)之江东
   哭李资(三首○延平之兄)
   走笔寄别李钟城(景容)
   别金叔度谢恩使之行(二首)
   寄李子敏(时子敏移配洪川。书来求服朱砂安神丸。余适病告。 天恩遣医问疾。赐以内府珍药。安神丸二剂亦在其中。故辍送二裹。书一绝于简。)
   挽成仲深(二首)
   挽成监役汝寅
   启运宫挽词
   追别崔季升(晛)关东方伯之行(二首)
   别洪清风(<img src='https://c.cnkgraph.com/KMDB/NEWCHAR/KC04429_16.GIF'>)重试后之任
   挽张都事(纶)
   挽洪金山(瑞龙)
   别尹止仲(义立)自吉州移密阳之行
   送柳励仲(舜翼)之春川(二首)
   寄别权仲明出按湖西
   寄题湖南伯闵士尚林川用拙堂
   丙寅秋夕。休暇省墓。墓下旧无风雨之庇。今始略搆数椽。祭后与亲党诸君。会宿于此。内外诸孙之与会者数十馀人。甚盛事也。水原防御公。设酒同欢。酒酣。录示座上。
   又成一首寄楸滩
   挽西平府院君(四首)
   挽郑江陵士朝
   挽柳兵使(孝杰)
   挽东阳尉翁主
   挽义城君丈
   挽鳌城夫人
   挽闵参判圣之
   挽西坰
   挽朴士献
   庚寅榜会。仍饯南壮元子安接伴使之行。与会者五人。金景择辛酉生。朴子粹壬戌生。崔莹仲癸亥。余甲子。子安乙丑。以榜则子安居上。以官则不佞在前。年则相联。亦盛事也。醉后口占一绝为别语。
   挽原州牧使李(廷臣)
   临海君改葬挽
   挽沈进士(檼)(○黄思叔外孙。早擢进士。连丧六年而死。)
   次吴大年先祖诗帖韵
   挽申敬叔(二首)
   送进香使洪景望(霶)(○二首)
   挽赵知事守初
   送谢恩使闵士尚
   挽判敦宁李君美
   挽吏曹判书李润卿
   挽严司谏(惺)
   吴同知(翊)迁葬挽
   腊后大雪。张持国大学士与直庐诸公有赋。次韵寄之。
   申领相敬叔夫人迁葬挽
   送赵善述令公之任善山
   挽林监司(㥠)
   挽故张判书万里大夫人
   题老人刘希庆诗卷
   次题老人崔彦国诗卷
   别赵守初观察关东
   挽南参判子安大人
   挽郑翰林(杺)
   送冬至使权佥知(晵)
   送谢恩使吴侍郎(䎘)
   送书状官金佐郎(德承)(○二首)
   水原防御使李时白令公置酒延平江阁。邀与共饮。余病未赴。书一绝寄玉汝,汝益诸公。
   三月三日。奉审齐陵。宿陵下衍庆寺。录示金景择吏判。
   挽韩同知景张
   赵善述贻书告以穷甚。愿得斗禄。且有聋渴比剧之语。以诗答之。时余在本兵。方患聋。
   挽黄参议(致敬)
   挽延原府院君李德辉
   别江原尹监司(履之)
   次赠南汉山僧戒静
   挽李兵使(惟诚)
   挽李台徵夫人
   养性亭。为沙溪丈。次卷上韵。(三首。)
   挽赵同知
   挽玉城府院君张好古
   穆陵迁葬挽词
   迁陵时。以启𣪁事诣陵下。次礼判金景择韵。(三首。)
   挽谢恩使李尚中(忔)(○卒于北京。皇帝赐祭护送。)
   壬申元日。陪望阙礼。次张持国寄儿辈韵。
   挽柳时英先人(灿)
   挽权留守(尽己)
   挽沙溪金参判
   挽洪陜川(遇)
   挽赵承旨(缵韩)
   挽赵司御(文英)
   仁穆王后挽词(三首)
   次仙源韵(二首)
   延平挽(二首)
   次梧窗锦溪寿日韵
   鸡林府院君李(守一)
   李同知(惟侃)夫人挽
   挽郑判书景任(二首)
   完平相公挽(四首)
   龙门寺僧若灵轴。次一松韵。
   送睦汤卿(大钦)之任江陵
   闻梧窗舟往杨州。欲出迎。病未果。只送一壶酒。
   挽梧窗朴子龙(乙亥四月)
 附拾遗录(以下。皆释褐以前所作。收拾家藏中。录若干首。)
   题画(八岁作)
   柳枝词(五首)
   挽人(代聘君作)
   鸟岭龙湫亭
   赠郑庆遇次价川书堂高霁峰韵
   赠郑圣一
   崔彦沈自金刚还。夜饮席上赠。
   次白岩寺韵
   次益山东轩韵。赠主倅金仲悟从叔。
   归路。寄金仲悟。
   游边山时。历访金参奉鋐。酒席口占。
月沙先生集卷之十九
 大学讲语(上)
   [序]
   经一章讲语
   传首章讲语。 释明明德。
   传二章讲语。 释新民。
   传三章讲语。 释止至善。
   传四章讲语。 释本末。
   传五章讲语。 释格物致知。
   传六章讲语。 释诚意。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
 大学讲语(下)
   传七章讲语 释正心
   传八章讲语 释脩身
   传九章 释齐家治国
   传十章讲语。 释治国平天下。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一
 辨诬录
   戊戌辨诬录
   丁主事(应泰)参论本国辨诬奏(戊戌冬)
 呈文
   呈徐给事文
   百官呈监军御史陈(效)(戊戌九月)
   呈阁老诸衙门文(戊戌冬。为陈奏副使。在 北京作。)
   呈兵部文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二
 奏
   被诬辨明奏(丁酉冬)
   经理杨镐被参撤还请留奏(戊戌秋)
   请留经理再奏(戊戌秋○数款删改用下文)
   请留经理再奏
   筑城事辨诬别奏(戊戌秋)
   请全给折色奏(己亥秋)
   留兵处饷事宜奏(己亥秋)
   请留兵奏(庚子春)
   请诰命冕服奏(辛丑夏)
   陈贼情奏(辛丑秋)
   贡献人参。乞用把参奏。(庚戌)
   请世子冕服奏(庚戌)
   陈慰奏(辛酉)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咨
   移咨杨经理(丁酉)
   移咨杨经理(丁酉)
   回咨麻提督(丁酉)
   回咨徐给事(戊戌)
   回咨万经理(己亥)
   回咨邢军门杨经理
   移咨邢军门
   回咨徐给事
   回咨杨经理
   回咨万经理
   回咨万经理
   回咨邢军门
   咨礼部(庚戌八月)
   回咨琉球国
   回咨王抚院
   回咨登州陶军门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四
 启
   正朝贺邢军门启
   贺邢军门生辰启(兵曹参知时。承 命制进。 宣庙命写一通以入。 赐公锦段。)
 揭(上)
   揭杨经理(镐)
   回揭戚参将(金)
   回揭丁主事(应泰)
   回揭陈参将(愚闻)
   慰揭邢军门(玠)
   揭陈御史(效)
   回揭贾郎中(维钥)
   揭史都司(世用)
   揭史都司(世用)
   揭李提督(如松)
   揭邢军门
   贺揭杨经理
   揭杨经理
   贺揭麻提督(贵)
   回揭吴都司
   揭季游击(金)
   回揭解总兵(生)
   回揭司游击(懋官)
   揭李总兵(如梅)
   回揭吴都司(宗道)
   回揭茅都司(国器)
   揭陈总兵(璘)
   揭麻提督
   回揭杨经理
   回揭王参将(国栋)
   回揭许游击(国威)
   揭麻提督
   谢揭杨经理
   揭杨经理
   揭杨经理
   揭邢军门
   揭邢军门
   回揭陈提督(璘)
   回揭吴都司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揭(下)
   回揭祖总兵(承训)
   回揭司游击
   揭叶游击(鲿)
   回揭彭游击(信古)
   回揭史游击(世用)
   回揭陈提督
   揭万经理(世德)
   揭万经理
   回揭万经理
   回揭万经理
   揭蓝游击(芳威)
   揭李游击(天常)
   回揭张六三,胡汝和教师
   回揭蓝游击
   揭沈通判(思贤)
   揭陈游击(寅),彭游击(信古),许游击(国威)
   回揭陈把总
   回揭戚参将
   揭董提督(一元)
   回揭宋旗鼓(文鉴)
   回揭彭游击
   回揭庞参将(渤)
   揭陈同知(登)
   回揭冉 天使(登)
   揭王参将
   揭严都司
   揭刘杨 天使(天使欲不择日。径进颁 诏。遣近臣请止。 特命制之。)
   回揭刘 天使
   回揭杨 天使
   回揭王差官
   回揭毛都司(文龙)
   揭毛都司
   回揭杨御史(镐)
   揭杨御史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六
 筵中启事
   庚戌三月十五日朝讲
   闰三月十六日朝讲
   癸亥九月二十日昼讲
   甲子十月二十三日昼讲
   己巳闰四月初一日朝讲(时为领事)
   辛未四月二十日大臣引见(时余为右议政。与海昌君尹昉,领议政吴允谦,左议政金瑬并入侍。)
   癸酉七月十八日引见
 筵中讲义
   书传多方
   论语子曰先之劳之章(以下书筵讲义)
   论语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章
   论语耻恶衣恶食章
   孟子自非惟百乘之家止言必称之也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启辞
   远接使辞免启辞(辛丑十月)
   大行大王行状撰集厅启辞(戊申春)
   率百官从权启辞(戊申)
   兵曹判书时启辞(戊申)
   受由复 命日启辞(己酉十月)
   实录都厅堂上时启辞(己酉)
   请寝恭嫔祔庙启辞(庚戌闰三月)
   请寝馆儒削籍禁锢启辞(辛亥四月○时郑仁弘上劄。侵辱两贤。馆学儒生。削仁弘青衿录。 上怒命首倡儒生削名儒籍。禁锢终身。公为知馆事。与同知事郑公昌衍,申公钦同启请寝。)
   宾厅请勿还移庆运宫启辞(辛亥冬)
   大提学时启辞(癸丑春)
   私庙丧礼百官庭请启辞(丙寅)
   备边司启辞(戊辰八月右相时)
   备边司待罪启辞(三公联名)
   以罗万甲等罪状下问领右相回启启辞(己巳七月)
   与领相诣宾厅启辞
   请椵岛罢兵启辞(庚午六月)
   宾厅启辞(辛未四月庭请时)
   宾厅启辞(辛未七月。礼曹郎厅。以领右相意。入启。)
   宾厅启辞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八
 议
   留撤议
   请谥议
   通信议
   通信议
   北胡老土焚荡便否议
   遣使日本议
   向化胡人朴吉尚等处置议
   胡书受否议
   毛都司及水兵唐将请兵讨贼议
   胡差答辞议
   假獭来投处置便否议
   通融号牌便否议
   园所五享议
   罗德宪等论赃议
   陈贺日。因 忌辰舞蹈权停议。
   虞祭服色议
   诏使仪注议
   仁穆王后祔礼仪
月沙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疏
   馆学儒生请留佥知中枢府事成浑疏(己丑在泮宫作)
   儒生空馆时辞知馆事疏(辛亥夏)
   蒙 恩后辞职再疏(癸丑夏)
   儒生空馆时辞知馆事疏[三疏]
   儒生空馆时辞知馆事疏[四疏]
   儒生空馆时辞知馆事疏[五疏]
   儒生空馆时辞知馆事疏[六疏]
   三度呈辞只递宗伯文衡后又辞兼带及知枢疏
   三度呈辞只递宗伯文衡后又辞兼带及知枢疏[二疏]
   三度呈辞只递宗伯文衡后又辞兼带及知枢疏[三疏]
   三度呈辞递刑部。后乞免陈奏使疏。(乙卯秋)
   三度呈辞递刑部。后乞免陈奏使疏。[再疏]
   三度呈辞递刑部。后乞免陈奏使疏。[三疏]
   特差陈奏使辞职疏(己未冬待罪郊外时)
   陈奏使回还到迎曙。辞职待罪疏。(时以诗稿示学士事。台谏论启。)
   辞兼礼判疏(丙寅春。因丧制有 严教。公即上疏待罪。)
   再命招未进待罪疏(壬申冬左相时)
月沙先生集卷之三十
 劄(上)
   谏北征劄(己亥秋)
   辞户曹判书劄(庚子夏)
   辞户曹判书劄[再劄]
   辞大提学劄(辛丑秋)
   辞大提学劄[再劄]
   辞大提学劄[三劄]
   陈弊劄(甲辰春)
   论犯 陵倭贼推鞫事劄(丁未)
   辞兵曹判书劄(戊申春)
   兵曹判书三度呈辞。加给由后辞职劄。
   兵曹判书三度呈辞。加给由后辞职劄。(己酉夏)
   辞大提学劄(再典时)
   辞大提学劄(再典时)[再劄]
月沙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劄(中)
   辞吏曹判书劄(庚戌秋)
   辞吏曹判书劄(辛亥夏)
   辞吏曹判书再劄
   加资辞免劄
   辞大提学劄(壬子冬)
   乞免兼带劄(乙卯春)
   乞免宾客劄(乙卯秋)
   乞递兼带劄(乙卯秋)
   辞户曹判书劄
   辞奏请使劄(丙辰秋)
   辞 御医下送劄(丁巳秋)
   丘游击致书辞缘。令庙堂指挥劄。(丁巳秋)
   辞义州迎慰使劄(辛酉春)
   辞义州迎慰使劄[再劄]
   辞艺文提学劄(辛酉夏)
   辞职劄
   庭试试官后劄(辛酉九月。为试官。相臣不用尔瞻之题。尔瞻大怒。自制疏。嗾人搆之。)
   庭试试官后劄[再劄]
   庭试试官后劄[三劄]
   辞判义禁劄(癸亥)
   辞撰修厅都厅堂上及判义禁劄(甲子)
   辞左赞成及兼带劄(乙丑)
   辞判中枢府事兼礼曹判书劄(丙寅)
   兼兵曹判书。三度加由后辞职劄。(丁卯)
   兼兵曹判书又三度加由后辞职劄
   兼兵曹判书。三度加给由后辞职。兼陈时弊劄。(戊辰)
   辞兴庆园志文制述劄
   辞右议政劄
   辞右议政劄[再劄]
   三公辞职劄(在备局)
   针灸在家辞职陈弊劄(己巳)
   请寝大提学张维除罗牧之 命劄
   请寝罗万申中道付处。金堉门外黜送之 命劄。
月沙先生集卷之三十二
 劄(下)
   因 严旨辞职待罪劄
   因 严旨辞职待罪劄[又劄]
   与领相联名劄(时吴公允谦为领相)
   因 圣旨陈三款仍待罪辞职劄
   论江都筑城劄
   呈辞敦谕后升拜左议政辞职劄
   两司批答有 严教待罪劄
   两司批答有 严教待罪劄[再劄](前劄 批答。有所谓时相于四月引对时。闻予下教。不胜骇愤。不俟首相进退。称以出往待罪。或起或伏者。自可当之。卿宜安心勿辞之教。故进此劄。)
   遣承旨敦谕后待罪劄(敦谕。有顷日断狱。实遵规例。卿无可避之嫌。目今国事比前艰危。予有用闵之怀。卿义当休戚是同。须体至意。速出行公之教。)
   因逆狱再度 命招。病未进待罪劄。
   追崇事三司停启后辞职陈戒劄(原劄留中)
   与右相联名劄(时金公尚容为右相)
   请寝入庙之 命。仍救姜硕期,赵廷虎等被罪劄。
   请寝金光炫,李尚质,李时楷远窜劄
   进大学衍义辑略兼以四条陈诫劄
月沙先生集卷之三十三
 杂著
   送疟文
   代邢军门誓谕东征将士文
   箕城古镜说
   拟唐江西观察判官李泌谢除贼后召见表(丙戌课试居魁)
   拟宋鄜坊判官钱即请申戒边臣先为不可胜之计。以观其衅表。
 策问
   己亥秋别试策题
   庚子春别试策题
   庭试策题
   癸卯冬。式年殿试策题。
   丙午秋。增广会试题。
   己酉冬。增广殿试策题。
   壬子式年殿试策题
   辛亥年殿试策题
月沙先生集卷之三十四
 简帖
   答熊 天使(化)(○己酉傧接时)
   [答熊 天使(化)(○己酉傧接时)]
   寄熊御史(丙辰朝天时)
   [寄熊御史(丙辰朝天时)]
   [寄熊御史(丙辰朝天时)]
   答熊御史
   [答熊御史]
   寄熊御史
   寄丘游击(坦)(○丙辰朝天时)
   答丘游击
   [答丘游击]
   [答丘游击]
   寄叶署丞(世贤)(○庚申朝天时)
   [寄叶署丞世贤(○庚申朝天时)]
   谢寄汪谕德(煇)
   答陈相公(昌言)(○苏州人。能诗善画。今为 皇上外孙师傅云。闻余之来。委访玉河馆中。)
   答王相公(孙蕃)(○保定人。以世家名阀。中己未举人。与陈昌言为友。同来访我于玉河馆。)
   答马都司(骢)(○壬戌傧接时)
   [答马都司(骢)(○壬戌傧接时)]
   答梁监军(之垣)
   [答梁监军(之垣)]
   简寄汉江舡游图姜(曰广),王(梦尹)两天使(丙寅傧接时)
   答姜 天使
   答王 天使
   简寄皇华集姜王两 天使
月沙先生集卷之三十五
 书牍(上)
   寄白沙
   [寄白沙]
   [寄白沙]
   [寄白沙]
   [寄白沙]
   答白沙
   寄完平相公
   [寄完平相公]
   答沈一松(在北京时)
   [答沈一松(在北京时)]
   寄一松
   答一松
   答金沙溪
   [答金沙溪]
   [答金沙溪]
   [答金沙溪]
   [答金沙溪]
   寄申敬叔
   [寄申敬叔]
   答申敬叔
   答郑时晦
   寄郑时晦
   寄吴汝益
   与时晦汝益别纸
月沙先生集卷之三十六
 书牍(下)
   寄黄思叔
   答申子方
   [答申子方]
   与申子方兼示尹可晦
   寄朴子龙
   [寄朴子龙]
   [寄朴子龙]
   [寄朴子龙]
   [寄朴子龙]
   [寄朴子龙]
   [寄朴子龙]
   [寄朴子龙]
   答朴说之
   答李子敏
   答赵怡叔
   答李绥之(绥禄)
   寄金而中(权)
   与郑景任(经世)
   寄峒隐李丈(义健)
   答柳老泉(涧)
   答洪乐夫(命元)
   答金瑞山(大德)
   答洪生(霫)(○后改翼汉)
   与崔生大容(名有海)
   [与崔生大容(名有海)]
   [与崔生大容(名有海)]
   [与崔生大容(名有海)]
   [与崔生大容(名有海)]
   答玄闻远(德升)
   答李顺初(得天)
   与柳秀才
月沙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记(上)
   重修丰沛馆记
   镇南楼记
   阅云亭记
   清州客舍重修记
   爱闲亭记
   月先亭记
   龙仁圃隐先生书院记
   重修公州孔岩书院记
   松月轩记
   最乐堂记
   秋香堂记
   坡州山城记
月沙先生集卷之三十八
 记(下)
   游金刚山记(上)
   游金刚山记(下)
   游三角山记
   游朴渊记
   游千山记
   游角山寺记
   游医巫闾山记
   游松岳记
   游花潭记
   游道峰书院记
   游曹溪记
月沙先生集卷之三十九
 序(上)
   淮阳诗板重悬序
   送沈德显赴扶安感旧游诗序
   实录印出厅题名录序
   皇华集序
   习斋集序
   重刊乐学轨范序
   玉峰集序
   东医宝鉴序
   东槎集序
   杨浦崔彦沈遗稿序
   抗义新编序
   送谢恩兼千秋使李公伯胤序
   朝天纪行录序
   丛桂录序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
 序(下)
   忠烈录序
   太极问辨序
   德平奇公六十一序
   斜川庄八景图诗序(龙岫晴岚。 云峰皓月。 舍寺寻真。 砧桥劝耕。 门岩洞天。 乾支松柏。 郡城晓角。 蹄滩暮帆。)
   赠金刚山人双翼序
   西行赠言序
   送贺至书状官洪泽远序
   三阳轩诗序
   皇华集序
   李叔平家牒序
   象村集序
   青梅集序
   石洲集序
   松江遗稿序
   芝峰集序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一
 跋
   晦斋先生五箴忘机堂书后跋
   正气录跋
   张东海书簇跋
   湖南宋氏孝烈诗卷跋
   八忆诗跋
   二王帖墨刻跋
   鳌城相公所书李白诗抄跋
   郑君维诚画竹帖跋
   樗轩集跋
 上梁文
   明伦堂上梁文
   大成殿上梁文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二
 神道碑铭(上)
   右议政光城府院君金公神道碑铭(并序)
   江原道观察使赠礼曹参判崔公神道碑铭(并序)
   黄海道观察使裴公神道碑铭(并序)
   全州府尹李公神道碑铭(并序)
   黄海道观察使权公神道碑铭(并序)
   判中枢府事贞武奇公神道碑铭(并序)
   赠左议政行工曹判书边公神道碑铭(并序)
   户曹判书赠领议政尹公神道碑铭(并序)
   嘉善大夫咸镜北道兵马节度使柳公神道碑铭(并序)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三
 神道碑铭(中)
   四代祖纯诚明亮佐理功臣辅国崇禄大夫,行判中枢府事,兼知成均馆事,修文殿提学 世子左宾客延城府院君 赠谥文康樗轩李公神道碑铭(并序)
   嘉善大夫礼曹参判李公神道碑铭(并序)
   赠领议政行敦宁府都正金公神道碑铭(并序)
   大司宪洪公神道碑铭(并序)
   西平府院君赠谥文翼韩公神道碑铭(并序)
   同知中枢府事赠礼曹判书宋公神道碑铭(并序)
   赠领议政吴公神道碑铭(并序)
   左赞成赠领议政朴公神道碑铭(并序)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四
 神道碑铭(下)
   左参赞 赠右议政谥文肃郑公神道碑铭(并序)
   领议政 赠谥文贞申公神道碑铭(并序)
   刑曹判书 赠谥文简公冲庵金先生神道碑铭(并序)
   吏曹判书赠领议政谥文简李公神道碑铭(并序)
   左议政庆林府院君赠谥忠翼金公神道碑铭(并序)
   户曹判书俞公神道碑铭(并序)
   礼曹判书金公神道碑铭(并序)
   赠领议政罗公神道碑铭(并序)
   赠领议政延城府院君李公神道碑铭(并序)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五
 碑
   箕子庙碑铭(并序应制。)
   皇明都御史杨公镐去思碑铭(并序应制)
   重峰赵公金浦故宅碑
   有明朝鲜国赐国一都大禅师禅教都总摄扶宗树教普济登阶尊者西山清虚堂休静大师碑铭(并序)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六
 墓碣(上)
   通政大夫行永兴府使李公墓碣铭(并序)
   德源府使金公墓碣铭(并序)
   麻田郡守申公[鸿渐]墓碣铭(并序)
   沙溪房君墓碣铭(并序)
   任公泰臣墓碣铭(并序)
   军资监佥正任公[重臣]墓碣铭(并序)
   忠翊府都事赠承政院左承旨尹公墓碣铭(并序)
   宗簿寺正边公墓碣铭(并序)
   鸿山县监赠承政院左承旨李公墓碣铭(并序)
   朔州府使朴公[希圣]墓碣铭(并序)
   承政院同副承旨洪公墓碣铭(并序)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七
 墓碣铭(下)
   佥知李公墓碣铭(并序)
   韩石峰墓碣铭(并序)
   海州牧使李公墓碣铭(并序)
   通训大夫阴城县监李公墓碣铭(并序)
   通政大夫分兵曹参议尹公墓碣铭(并序)
   通政大夫行天安郡守李公墓碣铭(并序)
   掌令郑公墓碣铭(并序)
   赠左承旨韩公墓碣铭(并序)
   洪上舍就夫墓碣铭(并序)
   赠吏曹参判司宪府监察金公墓碣铭(并序)
   赠兵曹参判南公墓碣铭(并序)
   南处士墓碣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墓志铭(上)
   定远大院君兴庆园志铭并序
   吏曹判书玉溪先生卢公墓志铭(并序)
   司宪府大司宪金公墓志铭(并序)
   刑曹判书张公墓志铭(并序)
   佥知南公墓志铭(并序)
   赠吏曹判书洪公墓志铭(并序)
   赠领议政行连原察访赵公墓志铭(并序)
   西平府院君大夫人申氏墓志铭(并序)
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九
 墓志铭(下)
   领议政鳌城府院君 赠谥文忠李公墓志铭
 墓表
   右赞成 赠领议政谥文成公栗谷李先生[珥]墓表
   鳌城府院君白沙李公墓表
   祖考同知 赠领议政府君墓表
   先考三登县令 赠领议政府君墓表
   外祖考永同县监金公墓表
   唐兴府院君洪公墓表
   资宪大夫礼曹判书兼知经筵义禁府春秋馆事同知成均馆事世子右宾客权公墓表
   南君(容)墓表
 碑阴记
   定陵追立碑阴记
   文庙碑阴记
月沙先生集卷之五十
 行状(上)
   昭敬大王行状
月沙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行状(中)
   秋浦黄公行状
   右议政清平府院君韩公行状
月沙先生集卷之五十二
 行状(下)
   先府君行状
   赠吏曹参判松斋韩公行状
月沙先生集卷之五十三
 谥状(上)
   栗谷先生谥状
月沙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谥状(下)
   牛溪先生谥状
月沙先生集卷之五十五
 祭文(上)
   关王庙 亲祭文(戊戌五月十三日。为承旨时閤门外。 特命制进。口号写呈。)
   渰死水兵千总。遣近臣致祭文。(应制)
   杨游击 亲临致祭文(应制)
   庆尚道舟师渰死 天兵祭文(应制)
   圃隐文忠公忠烈书院奉安祭文
   静庵先生书院奉安祭文
   赵重峰书院常用祭文
   敬宪公李(继孙)书院奉安祭文(院在咸兴)
   龟庵李公书院奉安祭文
   清州三贤书院韩松斋奉安祭文
   栗谷先生奉安祭文
   听松,牛溪两先生坡山书院祭文。
   祭聘君故礼曹判书权公文
   祭黄判书(琎)
   祭金守伯(履元)
   祭李台徵(寿俊)
   祭李而立(尚信)
   祭慕堂洪君瑞文
   祭洪师古(遵)
   祭尹月汀文
   祭黄秋浦文
   祭崔伯进(有源)
月沙先生集卷之五十六
 祭文(下)
   祭白沙文
   祭晚翠吴大年文
   祭长姊崔佥知夫人文
   祭南窗金馀庆文
   祭朴说之文
   祭李而远文
   祭郑时晦文
   祭柳川文
   祭象村文
   祭芝峰文
   祭内舅金参议文
   祭完平文
   祭五峰文
   祭姜仁卿(絪)
   祭朴子龙文
 哀辞
   李永柔有吉虚葬哀辞
月沙先生集卷之五十七
 表笺
   钦赐焰硝弓角谢 恩表
   赐内厩马及马妆谢 恩笺
   校正厅日 赐宫酝五瓶谢笺
   千秋贺 皇太子笺
   玉候复常。临御经筵贺笺。
   皇太子册立颁 诏后谢 恩表
   册封 皇太子后 慈圣皇太后加上尊号进贺表
   实录厅 赐宴谢笺
   祔庙后东宫进贺 大殿笺
   祔庙后百官进贺 大殿笺
   大妃殿上尊号后王世子贺 大妃殿笺
   大妃殿上尊号后王世子贺 大殿笺
   中宫册礼后王世子贺 大殿笺
   中宫册礼后百官贺 中宫笺
   冬至贺表
   正朝王世子贺 大殿笺
   我国漂流人解还谢 恩表
   世子册封后谢 恩表
   漂流人陈成等发解 降敕谢 恩表
   皇太子殿谢笺
   冬至贺表
   庙阙都监 赐宴谢笺
   移御新阙后王世子贺 大殿笺
   冬至王世子贺 大殿笺
   冬至百官贺 大殿笺
   正朝百官贺 大殿笺
   世子冕服降敕谢 恩表
月沙先生集卷之五十八
 册文
   懿仁王后哀册文
   懿仁王后追上徽号玉册文
   中宫玉册文
   恭嫔追崇谥册文
   恭嫔追崇玉册文
   上尊号玉册文
   辨诬上尊号中宫玉册文
   宣庙追崇玉册文
 教命文
   册封王世子教命文(废世子)
   王世子教命文(废世子)
   王世子嫔教命文(废世子)
 颁教文
   慈殿上尊号后颁教文
   中宫册礼后颁教文
   世子册封后颁教文(废世子)
   世子受 皇敕册封颁赦教文(废世子)
   世子嫔择定颁教文(废世子)
   世子嫔亲迎颁教文(废世子)
   世子冕服 钦赐颁教文(废世子)
   五贤从祀颁教文
   祔太庙颁教文
   恭嫔追崇颁赦教文
   新阙移御颁教文
   上尊号颁教文
 教书
   教两湖有粟民人募纳书(癸巳。知制教时应制。)
   教忠清监司丁允祐书(丁酉○应制)
 乐章
   奉慈殿乐章
   中殿乐章
 歌谣
   祔大庙时耆老歌谣(庚戌。公为大提学时口号代作。)
月沙先生集卷之五十九
 呈文
   呈阁老礼部科官文(甲辰○册封奏请使时。在北京作。)
   [呈阁老礼部科官文]
   呈抚院文
   呈军门文(年月同上)
 书契
   答对马岛主义智书
   东莱府使答景直书
   答对马岛主义智及日本忠摩州太守行长等书
   礼曹堂上答义智书
   礼曹答义智书
月沙先生集卷之六十
 南宫录(上○公前后九判礼曹。讲定许多典礼。撰进启议。率皆口号无草藁。存者亦经乱散失。收拾见存誊本为此录。)
   圃隐祭文头辞讲定启辞(癸卯六月)
   请抄辑实录中变礼。为典故誊录启辞。
   论服色启辞
   请寝恭嫔后号启辞(庚戌闰三月)
   [请寝恭嫔后号启辞(庚戌闰三月)]
   [请寝恭嫔后号启辞(庚戌闰三月)]
   [请寝恭嫔后号启辞(庚戌闰三月)]
   奉慈殿祭礼启辞(庚戌闰三月)
   [奉慈殿祭礼启辞(庚戌闰三月)]
   [奉慈殿祭礼启辞(庚戌闰三月)]
   [奉慈殿祭礼启辞(庚戌闰三月)]
   [奉慈殿祭礼启辞(庚戌闰三月)]
   祧迁启辞(庚戌四月)
   魂殿禫日世子参祭启辞(庚戌四月)
   请复设四学。封植鲁山,燕山坟墓启辞。(庚戌)
   五贤从祀时请先行告祭启辞(庚戌)
   请褒死节士女启辞(庚戌)
   文庙祀典釐正启本(庚戌五月)
   崇仁殿祀典启本(壬子夏)
   李懿信迁都上疏回启(壬子十一月)
   [李懿信迁都上疏回启(壬子十一月)]
月沙先生集卷之六十一
 南宫录(中)
   请册封 世子启辞(癸亥三月)
   [请册封 世子启辞]
   请行 王世子冠礼启辞(癸亥四月)
   [请行 王世子冠礼启辞(癸亥四月)]
   曹南冥书院撤毁人严加禁断启辞(癸亥)
   私庙议礼启辞(癸亥)
   大院君神主请改旁题启辞(癸亥五月)
   [大院君神主请改旁题启辞]
   告祭前一日。 命招引对榻前启辞。
   仁嫔祭仪启辞(癸亥五月)
   请奉移连珠府夫人梨岘宫启辞(癸亥五月)
   [请奉移连珠府夫人梨岘宫启辞]
   [请奉移连珠府夫人梨岘宫启辞]
   慈殿进号议定启辞(癸亥七月)
   废妃丧事议定启辞(癸亥十月)
   [废妃丧事议定启辞]
   [废妃丧事议定启辞]
   [废妃丧事议定启辞]
   [废妃丧事议定启辞]
   [废妃丧事议定启辞]
   [废妃丧事议定启辞]
   [废妃丧事议定启辞]
   私庙典礼启辞(甲子春)
   公州行在所献馘时请先露布启辞(甲子二月)
   请行陈贺启辞(甲子二月)
   献馘仪(甲子二月)
   露布草(甲子二月)
   大妃殿进丰呈时仪注启辞(甲子九月)
   [大妃殿进丰呈时仪注启辞]
   [大妃殿进丰呈时仪注启辞]
   [大妃殿进丰呈时仪注启辞]
   [大妃殿进丰呈时仪注启辞]
   王世子冠礼请先定讳启辞(甲子十一月)
   王世子冠礼时仪仗议定启辞(甲子十二月)
   王世子冠礼时请以讲官中一人执礼启辞(乙丑春)
   王世子冠礼请用乐启辞(乙丑正月)
月沙先生集卷之六十二
 南宫录(下)
   待罪启辞(丙寅正月○时因启运宫丧礼。公以左赞成。代金公尚容。复为礼判兼礼葬都监堂上。未及出仕。 备忘记。礼云。天子诸侯之父虽士。祭以天子诸侯。又曰。祭从生者。尽子道也。今丧祭礼。虽无传教。自有可行之礼。都监慢不致察。凡祭用器具。至今不为措备。前头魂宫山所所用之物及节目。亦不留意磨鍊。都监所为。殊极非矣。似当推考。今姑置之。今后各别察为俾无临时窘迫之患。礼曹启曰。礼葬时应行节目。极其重大。不可率尔讲定。姑待判书臣李某出仕后。博考礼经。商议禀定之意。敢启。 传曰知道。近日本曹堂上。皆怀厌苦。以托病不出为能事。节目讲定。似无其日矣。公出仕后陈启待罪。)
   启运宫丧礼禀定启辞
   [启运宫丧礼禀定启辞]
   [启运宫丧礼禀定启辞]
   [启运宫丧礼禀定启辞]
   [启运宫丧礼禀定启辞]
   [启运宫丧礼禀定启辞]
   节目磨鍊启单(丙寅)
   [节目磨鍊启单]
   [节目磨鍊启单]
   [节目磨鍊启单]
   [节目磨鍊启单]
   [节目磨鍊启单]
   又都监启辞
   [又都监启辞]
   [又都监启辞]
   天使前仪礼讲定启辞(丙寅)
   兴庆园志文中直书 御讳当否启辞(丙寅)
   卒哭前服色议启(丙寅)
   圹中补板事回启(丙寅)
   虞祭初献礼议启(丙寅)
   仪仗军容定夺启辞
   发引时告祭启辞
   [发引时告祭启辞]
   别单
   虞祭初献礼回启(公在园所未还。政院启曰。延乎府院君李贵劄子启下礼曹。而判书李某方在园所。本曹无回启。堂上元劄子末端。有令庙堂更议定夺之语。故礼曹郎厅问于大臣。则左议政尹昉以为观此劄辞。极论初头降服之非。末端以虞卒哭。自 上主献为当云。当初廷臣之议。盖以 圣上既承 宣祖大王之统。则所生之亲。似不得不降其服。故初丧时屡请。得蒙 圣允。既定为杖期。则三年丧之人。似当为丧主。故据礼屡请。而亦蒙 圣允。以 圣上诚孝。屈意勉从。群下孰不感激。至于劄内所谓嫡庶贵贱之语。元非廷臣之说。亦非廷臣所敢出也。只是后来攻廷议之疏始有此说耳既定丧主而题神主傍题之后。则虞卒哭之献。丧主似当主之而自 上别为亲祭亦合情礼故臣与同僚。因该曹启辞。妄为献议。今不敢变其初说云。敢启。 传曰。知道。辅既为丧主。虞卒哭初献。辅行之。于礼似当矣。然。予无出继之事。初献礼。自上为之。亦无不可。依劄辞改磨鍊施行。 传曰。虞祭初献。自上行之。别祭似不当行。政院议启。政院启曰。自 上既行虞祭初献。则似不当仍行别祭。而事系重大。礼官入来后议定为当。敢启。 传曰。知道。公复命后回 启。)
   园所守护军令兵曹量定启辞
   虞祭时私亲及近侍入参便否禀定启辞
   魂宫园所祭仪启辞
   [魂宫园所祭仪启辞]
   [魂宫园所祭仪启辞]
   [魂宫园所祭仪启辞]
   [魂宫园所祭仪启辞]
   [魂宫园所祭仪启辞]
   论练服启辞
   迎诏时服色议定启辞
   [迎诏时服色议定启辞]
   [迎诏时服色议定启辞]
   [迎诏时服色议定启辞]
   [迎诏时服色议定启辞]
   [迎诏时服色议定启辞]
   [迎诏时服色议定启辞]
   世子册封奏请启辞
   论太庙乐章启辞(丙寅闰六月)
   [论太庙乐章启辞]
   [论太庙乐章启辞]
月沙先生集卷之六十三
 庚申朝天纪事
   万历 皇帝大行仪
   泰昌 皇帝登极仪
月沙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祭文
   大殿赐祭文[知制教兵曹参知具凤瑞制]
   东宫致祭文[知制教判决事朴弘美制]
   东宫致祭文[左议政○吴允谦]
   东宫致祭文[顺天○金 瑬]
   东宫致祭文[行兵曹判书○李弘胄]
   东宫致祭文[南阳○洪瑞凤]
   东宫致祭文[安东○金尚宪]
   东宫致祭文[吏曹判书○李圣求]
   东宫致祭文[新丰君○张 维]
   东宫致祭文[门人上护军赵 翼]
   东宫致祭文[行知中枢○金荩国]
   东宫致祭文[东阳尉○申翊圣]
   东宫致祭文[行大司宪○李显英]
   东宫致祭文[庆州○金南重]
   东宫致祭文[上护军○赵希逸]
   东宫致祭文[行副提学○洪 霶]
   东宫致祭文[观察使○李敏求]
   东宫致祭文[兵曹参议○洪命耇]
   东宫致祭文[通家子罗州朴 潢]
   东宫致祭文[门下生安定罗万甲]
   东宫致祭文[门人前直讲郑斗卿]
   东宫致祭文[门生桧山○黄一皓]
   东宫致祭文[门下生南阳洪翼汉]
 挽章
   挽章[领议政○尹 昉]
   挽章[升平府院君金 瑬]
   挽章[领敦宁○金尚容]
   挽章[行兵曹判书李弘胄]
   挽章[行礼曹判书洪瑞凤]
   挽章[安东○金尚宪]
   挽章[户曹判书○崔鸣吉]
   挽章[新丰君○张 维]
   挽章[行护军○李敬舆]
   挽章[门人上护军赵 翼]
   挽章[行安边府使金 堉]
   挽章[海嵩尉尹新之]
   挽章[东阳尉申翊圣]
   挽章[行知中枢李庆全]
   挽章[副司直赵 絅]
   挽章[右参赞朴东善]
   挽章[左副承旨赵纬韩]
   挽章[大司成李 植]
   挽章[黄海监司南 铣]
   挽章[户曹参议金光煜]
   挽章[上护军赵希逸]
   挽章[行大司谏郑 蕴]
   挽章[礼曹参判李敏求]
   挽章[佥知金蓍国]
   挽章[副司直金大德]
   挽章[京畿观察使郑百昌]
   挽章[光山金 槃]
   挽章[吏曹参判尹 墀]
   挽章[同副承旨○具凤瑞]
   挽章[门生前直讲郑斗卿]
   挽章[判决事朴弘美]
   挽章[门生牧使崔有海]
   挽章[门下生权知柳道三]
月沙先生集附录卷之二
 [行状]
   行状(一首)[丰壤○赵翼撰]
月沙先生集附录卷之三
   谥状[德水张 维撰]
月沙先生集附录卷之四
 [墓志铭]
   墓志[德水李植撰]
月沙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神道碑铭]
   碑铭[安东金尚宪撰]
月沙先生别集卷之一
 杂著
   壬辰避兵录
月沙先生别集卷之二
 杂著
   戊午闻见录
月沙先生别集卷之三
 杂著
   庚申燕行录
   经略前呈文
   礼部呈文(兵部同)
   兵部再呈文(清吏司同)
   礼部免宴呈文
   礼部质问呈文
   提督前呈文
   阁老前初呈文(礼部呈同)
   阁老前再呈文
   皇上敕谕朝鲜国王(以下附)
   奖朝鲜国君臣稿(薛给事凤翔撰)
   礼部覆题
月沙先生别集卷之四
 劄
   论陈奏事劄
   论抚镇合揭劄
   论毛镇事劄
 启
   与领相联名启辞
   [与领相联名启辞]
月沙先生别集卷之五
 简帖
   答熊御史(化)
   [答熊御史(化)书]
   答叶署丞(世贤)
   与叶署丞书
   [与叶署丞书]
   答陈相公(昌言)(苏州人。能诗善画。延誉于搢绅间。今方为 皇上外孙师傅云。闻余之来。委访于玉河馆中。)
   答王相公(孙蕃)(保定人。以世家名阀中。己未举人。与陈昌言为友。同来访于玉河馆。)
   答丘游击(坦)(丙辰朝天时)
   寄丘游击书
 书牍
   与金沙溪(辛酉二月廿一日)
   [与金沙溪]
   [与金沙溪](五月廿一日)
   [与金沙溪](至月十八日)
   [与金沙溪](甲子)
   [与金沙溪](五月十九日)
   [与金沙溪](九月二十日)
   [与金沙溪]
   [与金沙溪](丁卯九月二十九日)
   [与金沙溪](戊辰腊月十日)
   [与金沙溪](己巳五月初七日)
   [与金沙溪](庚午七月二日)
   [与金沙溪](辛未四月十七日)
   与金叔度(尚宪)
月沙先生别集卷之六
 神道碑铭
   文孝公玉溪卢先生神道碑铭(并序)
   黄海道观察使崔公神道碑铭(并序)
   宗室湖川君神道碑铭(并序)
   江原道观察使 赠议政府左赞成成公神道碑铭(并序)
   汉城府参军 赠议政府左赞成郑公神道碑铭(并序)
   崇禄大夫判敦宁府事李公神道碑铭(并序)
   嘉善大夫户曹参判 赠左赞成尹公神道碑铭(并序)
 墓碣铭
   军资监判官 赠吏曹判书李公墓碣铭(并序)
   淑人咸阳朴氏墓碣铭(并序)
   折冲将军行龙骧卫副司果李公墓碣铭(并序)
   赠济用监正金公墓碣铭(并序)
   积城县监金公墓碣铭(并序)
 墓表
   吏曹判书权公墓表
 谥状
   吏曹判书玉溪先生卢公谥状
月沙先生别集卷之七
 附录
   遗事(门人崔有海述)
   月沙先生文集跋[崔有海]
   书月沙所著抗义新编序后(牛山安邦俊)
   跋天使熊化书帖(尤庵宋时烈)
   [跋天使熊化书帖(尤庵宋时烈)]
   寄别同甫北征序语(尤庵宋时烈)
   书朱子感兴诗后赠同甫(尤庵宋时烈)
   记少时所闻(玄石朴世采)
月沙先生别集跋
   月沙先生别集跋[李喜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