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x 页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经筵日记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29H 页
[癸亥]
  五月十五日
天启三年癸亥五月十五日。朝讲入侍。时参赞官郑经世所启。顷有谪客来自珍岛者曰。有唐兵废朝时自河走回。投于我国。而若送中原。恐泄其隐情。流置珍岛。 反正之后。谪客皆蒙放还。而独此唐人尚拘岛中。相送之际。痛哭诉怀云。其情事极为矜恻。 下谕本道。放还为当。 上曰。依启。经世又启曰。旱灾之酷如此。宜速伸理冤狱。而近日凶党之被罪者皆无与焉。此外冤狱。令内外官审覈何如。 上曰。事涉冤狱者。下谕该职。疏放为可。
  六月十二日
六月十二日。 上御文政殿。昼讲论语八佾。自子语大师乐止徇于道路也。郑经世讲论旨义曰。周公制礼作乐。距孔子犹未远。而已尽废缺。故孔子周流天下。知道之不可行。自卫反鲁。思欲正之。此言恐出于其时也。夫声音所以和畅性情。消瀜查滓也。此三代之教胄子者也。后世则乐之道不传焉。今之乐。只足以害人性情。宁有益于治道也。又曰。礼乐二而相为用。是以。有若曰。礼之用和为贵。君臣上下。犹天尊地卑。若过为截然则情意不孚。必君道下济。臣道上承。然后是谓礼乐也。乐记篇。言乐之终始。而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乐之本。宜体念焉。李时发曰。外方学校。废已久矣。大邑则遣文官。小邑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29L 页
则以生进择差训导。教诲儒生事著实举行何如。经世曰。训导之名。为世所讥。必作大段事目以新耳目。然后方可为之。向者柳成龙在朝时。欲依中原提督官之例。差送教授以教儒生。而其论终不行。择送提督。使之勤教属校。如有功效。或升台职可也。培养人才而用之。如木之培养。然后可以为用也。即今虽不可谓无人才。曾未见蔚兴之风者。正坐无培养之道耳。人主万化之本也。令礼曹及大司成为事目后择送文官之可合者。俾知自上培养人才之意。则亦必不敢怠矣。又曰。闻方外言。则自 上御极之后。无知百姓之过望者甚多。其后宣谕御史所减之物。亦或有仍捧之处。使 朝廷德意不敷。此甚未安。且废朝时调度使之稔怨于民。何可胜言。李昌庭为调度使。虽不巧作名目。而各司所纳之物。自分曹防纳。捧其价于民间。在户曹未为无益。而在百姓。何异于各司下人徵捧之时乎。今者俞昔曾以守令兼管饷。似为不便。海运既主运饷之事。以海运兼之可矣。
  九月十一日
九月十一日。 上御文政殿。昼讲述而。自子曰天生德于予止忠信本也。郑经世曰。圣人平居不以圣自居。而到此地头。断然自许。盖弟子不知此而疑惧。故言此以明之。既又微服而过宋。前言乐天知命之理。后事全身远害之道。并行而不悖也。 上曰。桓魋何事欲害孔子乎。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30H 页
经世对曰。马史有其事实而未能详记。盖恶人不喜圣人而然耳。又曰。自古圣贤。每到难处。必委之天。宋哲宗时。司马光尽革新法之害民者。或者恐熙宁旧臣。倡为父子之说以间之。光正色曰。天若祚宋。必无此事。于是天下释然。此言是圣人之遗意也。君子之于死生祸福。一听于天。然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则亦在尽其道而已。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是则身履亡国之道。而责命于天也。至于王莽。则僭窃圣人之言而为之说曰。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夫天惟福善祸淫。盗蹠之寿。非理之常也。孟子曰。知命者不立于岩墙之下。又曰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此言尽其自处之道也。李睟光曰。邦本削弱。皆由贪吏。废朝污吏。虽不能尽治。其中现出者。一一录案。永不叙用宜当。 上曰。已往之事。不可追治。且其已甚者多死矣。经世曰。苟无录案则复通仕路。势所必至。李睟光之言是矣。李睟光曰。削科事。两司陈启。筵中亦多启达。而迄无举行之实。虽难摘发。当有处置矣。 上曰。前日筵中屡有议论。而若尽削则玉石俱焚。故不敢决矣。经世曰。诚如 圣教。而如丙辰谒圣。则纯用私情。公道惟一人云。甚于七大文之科。此则削去可矣。 上曰。不能目见。何以尽知。经世曰。科场之文。虽敏锐善作者。烛刻之制。不能全美。而榆柳火之作。篇皆绝唱。决非场中之手也。 上曰。是乃奇俊格等所参之榜。其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30L 页
时参榜者几尽被罪矣。经世曰。近来 朝廷处置。多未可知。柳永庆终以反逆追刑。人皆以非罪称冤。至于专权植党。斥逐忠贤。浊乱朝廷之罪。岂曰全无。而反正之后。雪其反逆之冤。复其官爵。泉下朽骨。不必强争。而前日之罪。实足以追夺矣。于国家刑章。不当如此也。吴允谦曰。永庆之复官。顷日始知。郑经世之言诚是矣。经世因启曰。臣有息女约昏。定期于来月。法典有受由之例。而臣与外臣有异。寻常出入。不可自外呈单。故敢此仰达。 上曰。依愿。允谦曰。小臣前日陈大学章句进讲之意。则自 上以衍义毕后进读为教。臣意则如郑经世之去。甚可惜也。经世曰。吴允谦误达矣。经席之上。诸人迭进讲论。方可以广闻见而资知思。何可专委一人。况以小臣谓胜于他人。臣岂有秋毫过人之实乎。且昏姻亦是私家大事。臣虽下去。何敢久滞。 上曰。若不得已下去。则勿为预往。临时下去可矣。允谦曰。小臣所达。盖以大学进讲。是 圣学根基。必须熟讲深体。使存诸心而发于事耳。年少聪颖句读文章者非不多矣。与存心用工之久者。意味自别矣。 上曰。所言极是。往还后进读可矣。
  九月十三日
同月十三日。 上御文政殿。昼讲述而。自子曰盖有不知而作止何远之有。郑经世曰。天下之事。莫不有理。识理者作事循理。不识理者妄作而悖理。圣人自言未尝妄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31H 页
作。则可见其无不知也。又曰。互乡习俗不美。童子见而门人惑。盖圣人无不可化之人。童子之见。既靖其志。则前日之不善。非所计也。姑与其来见之美意而已。 上曰。保字何意耶。经世曰。不保。乃不可必之谓也。汉书。魏相任其计可必用保。即任字之义也。李贵曰。人性本无不善。故无不可化之人。人主亦当容人之过。古语云。山薮藏疾。江海纳污。易曰。见恶人无咎。此皆可法也。经世曰。在圣人则可。中人以下则惟当善善恶恶而已矣。乃若见恶人无咎云者。盖谓人之不善。疾之已甚。祸阶故也。东汉张让母丧。名士大夫无人往吊。而陈寔独吊。让心甚德之。其后党锢祸作。让颇缓其事。是或一道也。然古人云。伯夷可学。柳下惠不可学。盖学伯夷而不成。犹为皎洁之士。学下惠而不成。则终归于随波逐浪之徒故云尔。 上曰。虽学而不成。欲学伯夷者岂偶然哉。行己处身。既尽其道。虽疾恶如雠。何能有害于身乎。经世曰。国家用人。各称其器。可以治兵者授将领。有计策者授备边司。有文翰者授文任。各当其才。则官无旷职而庶事举矣。以臣言之。艺文提学。尤不近似。必须为官择人。随才而授可矣。臣是迂阔书生。不宜谈兵。而边事可虑。议论携贰。古所谓待汝议论定时。我已渡江云者。不幸近之。今日之势。与贼野战。必败无疑。须及天未冻寒之前。宜预设关防以为把守之地。而未闻 朝家举措。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31L 页
极为忧虑。盖制虏之策。守城为上。如安州,龟城等要冲之地。知有坚守则必不敢犯。严为守御之备可矣。且臣在乡观之。则赴西赴北之军。不蠲京上番价布。往往侵督。身在塞戍而又应番役者。事甚无据。往还间蠲减勿捧事。令攸司议定。下谕于各道监兵使处宜当。
  十二月十一日
十二月十一日。 上御崇文殿。召诸臣夜对。亲讲大学衍义。自汤诰曰惟皇上帝止天命之性也。郑经世启曰。臣衰耗眼暗。请于烛前侍讲。 上令小宦赐烛。经世曰。降衷之衷字。先儒以中释之。与刘康公所云之中同。 上问曰。中之理何也。经世对曰。无所偏倚之谓。即至善之理也。以体而言则曰性。以用而言则曰道。性与道一也。自然不可易者。父当慈子当孝。自然之性也。降衷之语。自成汤始发。汤之功至密而优于武王矣。盈天地之间者为器。无形不见者为理。理与器一而已。论语视思明等。上九字物也。下九字理也。人禀天地之至善。善则人无不好。恶则人无不恶。人性之善可见。百姓衣食皆系于君。人君当以仁为主矣。成汤深知为君之难。故曰。慄慄危惧。苟常体念。国家之福也。 上曰。君仁臣敬。孰易孰难。经世曰。固无轻重。人臣则当尽为臣之义。人君亦知为君之难。则仁敬之道尽矣。日前伏见 传旨。极为感幸。臣等即欲上劄。而以斋戒未果。伏见 教旨。敬畏之心溢于言表。毋怠此心。则上天虽高。可弭此灾。昔景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32H 页
公善言而荧惑徙度。汤以六事自责而大雨数千里。天人感通。固不差矣。古人云。地上皆天。念哉。又启曰。成汤之德。从谏弗咈者尤大。 圣明之所当取则。而近日院启。皆不听纳。全湜则台谏处置之外 特命罢职。极为未安。全湜事非有意于攻人也。此乃误闻外间之言故耳。柳汝恒不谨之言。臣亦闻之。全湜纠劾之论。不可不为也。 上曰。汝恒事传闻失实。若以为然。则为不孝之人。亦冤矣。经世曰。谏院所 启功臣子孙勿为付禄。极为是矣。而自 上不允。省费之事当思之。 上曰。功臣子孙给禄。自前有之。不可一时遽废也。经世曰。当此凶年。不可不废。明年若丰则复之可也。况闻外方之言。如此凶年。贡税三手粮等催促尽纳。民力难支。省费之事当念焉。又曰。 圣明再造中兴之业。草野遗弃。皆为登庸。岂不休哉。但外方民怨。未知其故。闻金时言言。则北道人民虽案堵如旧。而下三道之民。不被圣泽。常谓如是而得见小康之治。岂不难哉。如臣不才。虽居近密。未有补益。第切忧悯矣。 上曰。草创年凶。民力荡残。贼若不来。年又小丰则岂不蒙泽。但今与贼相对。祸在朝夕而事无头绪。在方伯者。详明捧未捧流亡田结。从实启达。则或有被惠之事。而为方伯者不即举行。惟忠清监司详明善为之矣。经世曰。湖西成册详密。自 上特命荡涤。而但各司贡物。百姓几为尽纳。上京之后或上司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32L 页
夺之。或势家取之。虽令荡涤。而民不蒙惠。若今年应贡之物减之。则均蒙其惠。 上曰。该曹亦有此意矣。经世曰。民之休戚。实系守令。汉宣帝以守令至任六卿。今之守令。当为官择人。而内重外轻。势不如三司。 祖宗朝以外入内。以内补外者此也。 上曰。非无人。择之不精故耶。经世曰。内臣以补外为贬。故该曹嫌不拟之矣。 上曰。此非公心也。我有公心。人言何伤。顷见通津儒疏。则洪茂绩政治清谨。人各如此。何患于为国也。经世曰。若简拔委任。则人岂不自勉而善为乎。且与贼相对而无御具。若有急则都城必难守。千乘之君。岂可避行。自古城郭之设。所以待暴客也。若缮治城郭。积储粮饷则可以御寇。人君一动。危乱随至。此不可不念。且闻外论则 朝廷皆有意于湖南。臣窃思之。人心之醇古。不如岭南。若有不幸之患则岭南可也。 上曰。都城不可不守。而粮饷措办无路。甚可虑也。严惺曰。地利不如人和。若失人和。则虽有金城汤池。无可为矣。莫如保民之为先。经世曰。此根本之论也。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时使民则民不怨矣。 上曰。天怒民怨。惟予之咎。何以为之。经世曰。自 上有恐惧之德。故天实仁爱之。有此天变。若不畏天变。为天所弃。 上曰。不徒畏之。责躬之外必舒民力。可矣。经世曰。终始一心。爱民以仁则可以保邦。 上曰。不但外方。都城亦穷。何以为之。经世曰。京外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33H 页
之民。亦岂若往日之困也。防纳食利之人。或多怨之云。而此则奸辈。不足虑也。但下嫁之礼太侈。或弊及于都民。而不无怨之者云。 上曰。贸易不能无弊。然不得已也。经世曰。以 慈殿有此不得已之事。人皆知之。但年凶过侈则非也。且外方皆言该曹公事下去妓乐等预习以待云。未知明春将欲为进丰呈之举乎。 上曰。其时传教该曹。预欲为行会耳。经世曰。尽诚 慈殿。此圣孝之事。而但民穷财尽。以待后日可矣。沈諿曰。李洁,李泼其为逆谋。未必知之。而至于杀其老母。人皆冤之。奇自献当初人皆不取。而及其鈇钺当前之时。特立大节。自后人皆重之。若果有逆状。岂止于中途付处乎。 上曰。此言是矣。但既出逆招则放送似难。当用惟轻之典矣。经世曰。自献为人。臣亦不取。而丁巳立节。非人人所可为。士类皆取之。沈諿陈其所难言者。若知其为逆狱。则不但中途付处而止。以此见之。则可知其不与逆谋也。又曰。李洁等未复官爵事。实为冤痛。 先王虽未及之。 圣明洞烛焉。
[甲子]
  三月初五日
四年甲子三月初五日。 上御资政殿。三公以下引见时。郑经世进曰。适贼之变。兵不满万。而都城失守。 大驾播越。实系天数。而不数日克复。亦是天数。然若一诿于天数。则人事之修废矣。古人云。多难兴邦。殷忧启圣。此诚启圣兴邦之一机会也。自 上痛自责励非不至矣。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33L 页
臣愚以为今日之事有二焉。使人心悦服。民力裕足而已。臣闻之。赏罚未有以服人心而反有郁怫者。益献等。臣意以为必无可生之路。其送款元帅之书。不过为后日之地。若贼未败之前为此则自可赏矣。及势穷而后始为斩来。其设心不过事成则富贵。败亦斩一人可以免死。原其罪恶。有甚于终始从贼。此而不诛则乱臣贼子接迹而起矣。申钦所谓以诛戮镇服者此也。昔郭谊斩刘稹。以降而杀之。司马光议曰。当待以不死。胡致堂以为必可杀也。胡氏之论得正矣。又曰。 反正以后民未蒙惠。今闻减损进上云。实是大惠。但如前年裁省厅所减。民实不知其惠矣。其间各其人木若蠲减。则是生民之大幸矣。 上曰。慈殿进上。三朔一次。似为未安。李元翼曰。 慈殿传教有曰。 宗庙祭享。尚且减损。予之进上。何独仍存。此不可不奉行。经世曰。 慈殿传教至矣。必欲如平时则近于养口体也。减损而将顺者乃养志也。 上曰。慈殿之意虽欲减损。岂可尽从乎。经世曰。祭享则减而 慈殿之进上则不减。故 慈殿以为未安。其意至矣。当此变乱之后。必大示恻隐之意。若使外方知并减 大妃殿供上。则岂不是大幸。凡事必须勿如常规。须思慰悦民心可矣。又曰。臣冒忝经幄。有怀必达。伏见朝报。以尹煌劄子。至有谋陷勋臣之 教。尹煌劄子虽或过激。而当 大驾播迁。心实愤惋而发也。岂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34H 页
有他意于其间。而 传教如此。是则 圣教过矣。若果欲谋陷。则且当加罪之不暇。臣恐君父之教不当如是。王言一出。群下疑惑矣。 上曰。李贵本非领军之人。不过欲往观而还耳。至于径归。不无其罪。故既令白衣扈驾。而至论之以死。故如是为教耳。又启曰。前者 命于论语悬吐以进矣。昔人于舟中有讲大学者。今还宫已久。进讲何如。 上曰。进讲之册已备则为之。又曰。卿自南方来。近来人心何如。对曰。畿甸人心大变。行到阳智。问主倅去处。则答以避匿矣。岭南贼锋稍远。人心亦不大骚。及臣下去。争相来见。闻 大驾播越。莫不愤惋挥泪。相与激励。义兵已聚。而旋闻贼平。使从事官留管。臣即上来矣。今若雨泽频降。农作趁时。则秋成可望。而不幸又不稔。则民无生道矣。 上曰。天欲雨而不雨。大是旱徵。予自公州来。见川泽渴涸。黄尘涨路。予甚悯焉。又曰。张显光予甚欲其上来。今幸见之。予窃喜焉。经世对曰。臣于下去时抵书谕以 上意。劝使上去矣。 上曰。彼亦言见卿书矣。
  三月二十一日
同月二十一日。 上御资政殿。讲子路篇。自子曰君子止反是。郑经世曰。君子小人之异同。在公私义利之分。同寅协恭者君子也。阿谀党比者小人也。昔者梁丘子事齐景公。君所谓可则以为可。君所谓否则以为否。专以阿附为事。为人君者可不明察其贤邪哉。李贵曰。近来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34L 页
进退人物。与昔突变矣。经世曰。人君用人。专在于公正。执其两端折中。都在 圣心矣。 上曰。无求备于一夫。而但大器小器各适其用难矣。经世曰。三无私。圣人之德也。人主但当体念矣。李廷龟曰。奉审 宗庙。则历代宝册或无或破。 宣庙谥册及废朝追崇之册亦皆亡缺。而功役重大。物力荡残。待秋成为之何如。 上曰。待秋为之可也。经世曰。臣以 宣庙祖字未安之意前已启达。当废朝追崇时。尹根寿以为不可而止。其后李尔瞻辈乃为之。若称祖则有如 穆祖,桓祖之追称。今则决不可仍存。具由告辞而改之为当。 上曰。尊号不可更议也。经世曰。近来台官以风闻不实之言。善治守令被劾者多。甚为不可。所论若可。则听不留难亦可也。而李守白等事。听何迟难耶。 上曰。李守白则还收加资矣。李贵曰。国以信为宝。而当初挂榜曰。斩献者封府院君云。故如是斩献。虽是穷蹙之后。岂无其功耶。 上曰。卿知其一。未知其二。当初所约。谓未渡临津之前斩献则可封也。穷蹙之后得斩。足以免死。加资岂不过乎。经世曰。汉封五侯者。为其斩功也。而此辈则自初从贼。无所不至。而及其力穷势蹙。始为斩献者。罪均罔赦。金长生曰。臣为 元子侍讲。见 元子气质英明。但不勤读书。或有生读处也。 上曰。才钝如此。师长勤严教诲可也。经世曰。聪明英睿。故不勤于读。然近日则问其文义。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35H 页
庶有向学之心矣。入内时自 上勉以勤读可矣。李贵曰。郑经世,李廷龟徒知讲论。不知为国之务。一部论语。何益于治国也。 上曰。卿言过矣。李贵曰。臣言非过。 殿下无腹心之臣。故无一人进忠言者。坐此金长生等皆不忠之臣也。经世曰。臣本迂儒。未谙兵事。今李贵若以为迂儒无用则可也。直责以不忠则过矣。
  四月十六日
四月十六日。 上御资政殿。昼讲宪问自子贡曰管仲非仁者止事君三也。郑经世曰。子路好勇。故以召忽之死为是。而管仲之生为非。子贡智者。故以为管仲之不死则犹可。而至于相桓公则非也。孔子答以事功。故其言如此也。所谓如其仁者。非谓顺天理而无私心也。二人抑仲太甚。孔子所以扬之也。子张以令尹为仁。而孔子不许。若子路,子贡以管仲为仁。则孔子亦必不许之也。当是之时。楚国强大。与中国争霸。而管仲相桓公霸诸侯。免为被发左衽之俗。此管仲所以有仁之功也。管仲终成这事业。故见称于孔子。若无事业。则反不如召忽之死也。召忽虽不择君。死于所事则不为非矣。 上曰。管仲死于子纠。则当时当未免被发左衽之俗乎。经世曰。当时无如管仲之才智者。虽有桓公。恐不能做得如此事业也。伊川所下两可字。犹孟子所谓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也下可字亦可之意。不如上可字。圣人只称其功而已也。王圭,魏徵事。不以功掩其罪。程子之言。可谓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35L 页
严矣。后世则论人不公。虽有所长。有一短则弃之。虽有所短。有一长则取之。圣贤之心则至公无私。故其言如此也。公叔文子荐其家臣。与己同升。其心亦至公而无物我之私可知。故孔子称之。礼记所载贞惠文子。即公叔文子也。卫公称文子曰。卫国有饥。为食以赐饿者。不亦惠乎。卫国有乱。以死卫寡人。不亦贞乎。听卫国之政。修其班制。以与四邻交。社稷不辱。不亦文乎。故谓之贞惠文子。孔子曾闻此言。故称其为文也。讲讫。 上曰。张显光下去时。卿往见乎。经世对曰。臣时以病呈告。未及往见矣。显光之作行计已久。而以推鞫事出于意外。故不敢言去。臣于出仕翌日欲往见。则已发去矣。第显光以自 上眷注欲留。俟 上命而后去。则终无可退之日。故自前定计。将于临行陈疏矣。 上曰。自上年欲其一来。而今幸得见。深以为喜。遽为弃去。缺然甚矣。恨不得复见而送之也。经世曰。他亦寻常感激。而非徒素多疾病。山野之人异于从仕之臣。无供职之势。初来之意亦不为留计也。
  九月十五日
九月十五日。 上御资政殿。讲孟子梁惠王篇。自有复于王者止王请度之。侍读官李埈讲论旨义曰。此三章皆明推恩之序。亲亲仁民为先。爱物次之。近而易者仁民之事。远而难者爱物之事。是故。发政施仁易。参赞化育难矣。宣王蔽痼已甚。孟子知其病处。劝其推恩而亲亲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36H 页
仁民也。若能因其发动处。扩而充之。则为仁之术在此。扩充之道。在乎克己而已。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正以仁民爱物之序而言矣。 上曰。下大文。似主心而言也。郑经世曰。百物必待权度。然后知其轻重长短。而心为甚。盖物则有形而心则无形。以心察心。似若二心。而当其发作之时。察其所用。便是权度也。宣王知爱物。而于同类于亲处。不能推其本心。故至于杀人盈野。是失其轻重长短之序也。是以。孟子谓宣王曰。保民而王。此因宣王爱物之事。而欲知其亲民之为本也。上文所谓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者。喻宣王知爱物而不知爱民也。宣王非无爱民之心。而私意蔽之。故不知其本也。又曰。本然之权度。此言甚妙。盖人君与学者。能审本然之权度。则无错误底事。但能尽格物之功。然后可以知其权度。若无其功则认人欲作天理。其所谓权度者必错矣。宣王本是物欲蔽痼之君也。其于仁民爱物之事。尚不知其轻重长短。何足道哉。自 上当穷理而明于是非善恶。不错于本然之权度。然后可矣。若小不合于天理之准则。国内臣民皆见之矣。埈曰。必须致力于涵养工夫。然后能审其轻重长短。若无涵养之工。则认私为理。认理为私矣。如欲涵养。亦必用功于致知上。使本心浻澈然后可也。如鸟两翼。如车两轮。固不可偏废也。孟子言语发越。有功于学者无处不然。而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36L 页
此章及公孙丑养气章。尤为有功。发前圣所未发之说也。金瑬曰。顷日处置台谏事。外方之人孰不惊骇。而未几。以大臣启辞还收。孰不感激。然如此事频频有之。则言路必塞矣。经世曰。其事自 上为无前之过举。人皆惶惑。莫知所达。以大臣之言。旋为还收。如日月之食。及其更也。人皆仰之矣。 上曰。昨日本馆及谏院劄。皆切当正直矣。经世曰。古之人忧治世而危明主。 圣质英明。群下谁能企及。恐有轻视臣僚之患。故先事以戒矣。又曰。顷者毛都督所送礼物中多有奇巧之物。自 上性好俭素。前年以纲目妆䌙过为奢侈。即为出给。推其该官。臣知 上意必不留心于彼。而窃恐 元子年少。若见其奇巧而好之则甚可忧也。埈曰。纣之恶非一。而武王数罪。在于奇技淫巧。此物非徒自 上不当受之。政院亦不当入之矣。不直则道不见。虽于毛都督处。亦当以无用拒绝而不受也。 元子年少。德性未固。志气未定。郑经世之言是也。经世曰。大学或问。以吴允谦所启。已为悬吐以入。首章论敬及论格致处最为臻极。万机之暇。所宜留心也。
  九月二十五日
同月二十五日。 上御资政殿。讲梁惠王下篇自王曰大哉止人欲之分矣。郑经世曰。齐宣王不能交邻。而孟子如是言之。文武之怒。皆是好底怒也。怒其所当怒则好矣。至于好乐。亦非好事。而孟子欲因其所发而开导。故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37H 页
每以此等事言之矣。 上曰。其言极好。而齐梁之君不能悟而用之。是可惜矣。经世曰。前日废主交通奴夷时。每以此言藉口。汤之事葛。文王之事昆夷。比而言之。极为可骇矣。 上曰。以小事大者。真事之之谓耶。经世曰。此事字真事之之谓也。太王之事獯鬻是也。 上曰。邻国虽大。以事言之。未可知矣。经世曰。此非称臣而事之也。畏其强而待之厚也。大概人君不能自强。则甚至涕出而女于吴。此乃人君之大戒处也。
  十月十一日
十月十一日。 上御资政殿。讲梁惠王下篇。自孟子见齐宣王止此之谓民之父母。 上曰。世臣,亲臣。分而言之。盖亲臣则虽或有亡去者。而世臣则与国家同休戚。似不当去之。未知此言何如耶。郑经世曰。世臣不可无。而人君之用人如此。则其无世臣可知也。亲臣世臣虽若有轻重。而以其时贤否言之。则亦无轻重。今日之亲臣。即后日之世臣也。 上曰。亲臣则似当视其君之所为。而世臣则当一心于其国。盖其所怀之志不同也。经世曰。人君之道。但当推诚任之耳。不可曰此人乃与国同休戚之臣。我虽失道。渠安敢去之云则非也。君臣皆当尽其道而已。君不待之以诚。则贵戚之卿亦当去也。
  十月十四日
同月十四日。 上御资政殿。讲梁惠王下篇。自齐人伐燕止舍所学以循之哉。郑经世曰。此章所谓悦则取。不悦则不取。孟子非独谓人心也。人心之向背即天心之向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37L 页
背。虽举燕民之悦不悦而言之。亦天心在其中。朱子门人误观此章之意。疑而问于朱子。故朱子亦答之以顺人心乃顺天心也。汤武革命。顺乎天应乎人。而后人误曰应天顺人。此语倒错矣。 上曰。何必举文王之事而言之也。此孟子之所以好辩处耶。经世曰。此不过欲使宣王得民心也。其志则切于救民矣。又曰。乾坤乃人之大父母。是故。横渠比乾坤于父母。比人于同胞。后世人主不知此理。视人命如草芥。良可叹也。
[乙丑]
  正月初六日
五年乙丑正月初六日。 上御资政殿。讲公孙丑上篇。自孟子曰尊贤使能止人欲之私矣。郑经世曰。韨廛即今之所谓地税。随其韨上之所有而廛之。韨官以法治其滥耳。侍读官李润雨曰。助是井田之法。八家同力。助耕公田。公田之出。自为官用。税不及于私田矣。 上曰。其时方行井田之法。而何以有此言耶。经世曰。战国之时。暴君污吏废坏井田之制。此法之不行盖已久矣。 上曰。其时天下无行之之处乎。经世曰。战国之时。惟滕文公欲行此法。故孟子惓惓言之。而终不能行也。我国平壤府。有井田形止。而颓废已久。韩浚谦为平安监司时。其兄百谦往见其形止。至作井田之说。而基轴已颓。未能详知。且形势甚窄。似不容八家之同一井也云。 上曰。我国无平原广野。故因地形而为之八家。虽不得通共一井。亦有折长补短之制耶。经世曰。箕子。殷人也。颇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38H 页
异于周制。故只设于平壤城外。而他无设行之处矣。润雨曰。三手粮之法。出于训鍊之用。永为定规。而三结收布。即废朝谬规。至今仍存。巧作色目。外则监兵使。内则各司。皆有侵扰之弊。至于忠勋府田地云者。或夺民田。或占閒地。名之以镇。弊端无穷。岭南七八邑方有此弊。守令不敢下手。小民甚苦之。或以为废朝时事更发。不胜寒心。经世曰。三结收布。将用于天使接待之时。而各官以未捧为已捧。转报该曹。故该曹以为应在官库之中。如是督运。而各官不敢言不捧。又捧于民间。故民以为苦也。沈悦曰。民皆曰国家为不来之天使。徵督至此耶云。则今当维新之日。不如荡涤而不受也。经世曰。所谓设镇事。诚为可忧。畿甸土腴之处。前日势家及废东宫多设镇。为逋逃薮。 反正之初。其徒畏法逃散。今闻有还设之处。百姓为苦云。请 令罢之。润雨曰。人心怨叛则赤子为仇雠。收拾人心。是王者第一急务。经世曰。天地无他事。只有生物之心。生生不息之理合于气而为心。故人莫不有不忍人之心。是以孟子加人皆有三字。又曰。齐宣易羊之事。亦出于不忍之心。而至于糜烂其民。则不以为不忍。是虽有不忍之心。不能行不忍之政之致。故曰徒善无益也。所谓恻隐之心。多动字意思。见物而感。随事而应。孟子此言。实欲感动人心。而若为物欲所动。则虽有仁义礼智之心。不能扩充。伏愿 垂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38L 页
念焉。又曰。近自外方来者皆言守令之操持警饬渐不如初。上年发遣御史。检察各官。其中尤甚者虽或拿来。而无一人罪之以赃者。似无所益。而各官若闻暗行出送之报。则稍存恐惧之心。至如台谏论劾则只举风闻。间或失实。暗行则遍历民间。审察疾苦。似不止台官只据风闻而为也。若 命近侍治装以待。则闻者必为动念自戢矣。
[丙寅]
  十月二十日
六年丙寅十月二十日。 上御资政殿。讲尽心下篇。自孟子曰有人曰我善为阵止人亦爱敬其亲矣。同知事郑经世曰。此时列国之君。皆以治兵善战为能臣。故孟子有此言也。 上曰。征与战异乎。经世曰。征。上伐下也。战。敌国斗也。 上曰。孟子以血流漂杵为不实者。其意何耶。经世曰。盖恐后世之君临阵多杀。故有此言也。 上曰。临阵不杀。则无乃近于宋襄耶。经世曰。宋襄安足道哉。无其德而如是。故取笑千古也。 上曰。上章注所言随遇而安者。必至于尧舜地位。然后可以能之也。其以下则岂不难乎。经世曰。 上教至当。此乃反躬自得之言也。自 上亦起自闾阎。虽不至如舜之穷约。然与舜之事颇同矣。 反正之初。欲减供上纸。臣意则当低其纸品而已。 上教以为在闾阎时亦为支过。今虽无此。有何所害。其时入侍诸臣莫不感激。此乃随遇而安之之意也。然而臣愚过虑。常以为圣人以下。位不期骄。禄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39H 页
不期侈。 殿下久处富贵之位。恐生宴安之心也。到今观之。臣之所忧。似为不妄。 殿下若有一毫宴安之心。则非随遇而安之之意也。 殿下此教。必有省察之事。此乃生民之福也。崔来吉曰。内需司。 反正初人皆意其必罢矣。近日台谏请罢。而亦不 允从。何也。经世曰。群下之情。皆欲罢内需司。盖以三代圣王之事望之于 殿下也。讲讫。经世曰。 魂宫亲祭。每月朔望不废。此虽出于至情。日气寒冱。冒夜 举动。恐必致伤。此乃外廷臣僚所同忧也。只须参朔日之祭。而望日则绫原既为丧主。使之行祭。岂不妥当乎。内间事虽未详知。而 大内设位。朝夕哭临云。既与士夫居丧有异。情虽罔极。岂合于礼乎。且万机酬酢之外。朝夕哭临。岂非致伤之本乎。伏愿 节抑焉。金光炫曰。此处虚廓。虽围之以帐。寒气透彻。须于便殿开筵如何。 上曰。虽有温室。而法筵不可开于便殿。故不得为之矣。经世曰。此则自 上礼遇臣邻之意。而与其以日寒而停废。不若开筵于便殿也。又曰。毛都督情形。似有跋扈之渐矣。 天朝命令。既不顺承。万里外之事。 天朝必难尽烛。而虽或有所疑。与敌对垒之时。必不欲显然致讨矣。本朝事大。如子事父。自 祖宗以来无一事不尽其极焉。今者明见都督之反状。而不为密奏。终为未安也。 天朝虽如是羁縻。若一朝有所处之事。则毛之投奴无疑。若然则损威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39L 页
于 天朝。贻害于本国。岂有其极乎。 上曰。卿言切直。而但事势不然矣。 天朝亦非全不知毛将之事。无功而赏。岂不异哉。本国虽欲为密奏。既无昭著之逆状。且此人甚奸狡。必缔结权要及宦官辈以为援矣。经世曰。此乃庙堂大计。而中心有所忧。故敢为仰达矣。
[丁卯]
  正月二十四日
七年丁卯正月二十四日。 上御兴政堂。大臣备局堂上引见时。李植曰。郑经世不知号召使差下之事。今已上来。岭南则漠然不知贼奇云。李润雨称号召御史。先为下送可矣。 上曰。先送润雨。有何所益。与郑偕往同事可矣。张晚状启。安州既陷。平壤有溃散之奇云矣。尹昉曰。平壤城池不如安州。不无溃散之患。国事万分紧急。胡书又至。不如即为回答也。若有难从之请。则虽国毙不可从也。李贵曰。若不许和则已。如欲许和则不可不急速回答。一差官起送阵中。甚合事宜矣。 上曰。诸大臣意何如。申钦曰。渠若直送朝廷之书则不可不答矣。李元翼曰。臣则时未见胡书。此后难处之事必多。而今则事势已迫。姑息之计。不可不答。至于奉币称臣之事。虽国亡决不可为之矣。 上曰。领府事多病。远道何以得达乎。予用悯焉。元翼曰。臣虽死于道路。有何所惜。 东宫若奉 两殿入于江都。 大驾南下。则渡江之日。即恢复之基也。而今既牢定。不敢更达矣。经世曰。国运不幸。奴已深入。我之兵力。万无对敌之势。大小臣僚。孰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40H 页
不扼腕。但我国已无所恃。朝廷胆慄。故策应之事。不能成形。边报入来之日。只为入保江都之计而已。绝无命将出师之事。极为寒心。且此贼之所畏者鸟铳也。臣以为炮手必已入送前路矣。今闻尚不为之。专以和事之故。群臣皆有姑息之心而然也。自前此贼以一和字欺我。我则无自强之势。此贼何所畏而和可固耶。 上曰。以卿为岭南号召使。卿不知而上来耶。经世曰。 下谕由鸟岭而下。故臣时未得见。虽于中路得闻。而欲一瞻望 天颜。仍为上来矣。尹知敬自请捐躯赴难。此乃奇男子之事也。然知敬独往。果能何为。制此贼莫如炮手。炮手须速入送知敬处。且定大将一人。使之听节制于知敬可矣。臣之此言。张维则以为迂远。而臣意果能设险以待。则炮手虽少。必能抵当矣。且庙筹虽定。而臣之所怀。不敢不尽之。江都。天险也。 东宫入避。 大朝南下。则忠义之士孰不奋发乎。今日上下皆以国事为无可奈何。我国岂终为毡丧之乡。须坚定 圣心。使在下之人振发可矣。 上曰。岭南异于他道。必不恝视国事矣。经世曰。道内人民。想必同声相应矣。且臣欲得朝士数人为从事官。李润雨则既已差下云。姜大进方为台官。未知何如。若无不可则臣欲自辟。朴𤥚亦欲带往矣。 上曰。岭南之事尤重。依为之。经世曰。羽林卫等空名帖。臣欲得数百张以往。如山尺炮手等可得募集矣。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40L 页
上曰。此事不无后弊。议于庙堂而处之可也。经世曰。如庶孽许通帖则似无所害矣。 上曰。然矣。经世曰。本道文官等上来。则不过扈从而已。请勿令上来。或为募粟。或调义兵如何。 上曰。似好矣。经世曰。有名士大夫散在诸处。则小民皆在团束之中。可无从贼之患矣。空名帖既出。而自 上必欲臣速发。则臣明日当发。从事官则随后下来可矣。又曰。自 上未知已为从权否。(时以 启运宫丧。食素已十朔。) 上曰。贼报入来之后。予亦以 宗社为重。不为行素矣。
  四月十九日
四月十九日。大臣诸臣引见时郑经世所 启。今日所急。积谷鍊兵之外。更无他事。到此地头。岂可以他事为心。安常守故。不思变改之道也。虽系 慈殿之事。若小有民间弊瘼。亦当随便蠲减矣。近日台谏所论芦田之事。自 上以为系于 慈殿而不从。且诸宫家鱼盐等事。亦以为重难。方今国事寒心。而如此等事。尚且靳惜。何也。 反正初。诸臣请罢内需司。今若快断革罢。则百姓必为感动矣。且如各司官员减数之事。在江都时已为定夺云。臣意则以为只减参奉,别座(一作坐)。有何所减之实乎。虽六曹之官。亦当只置数员而皆可减矣。
  十一月初一日
十一月初一日。昼讲中庸序文。至新安朱熹。 上曰。朱子之名讳之乎。参赞官郑经世对曰。臣意愿自 上以古圣贤为师则讳之可矣。张维曰。常时进讲。孟子之名亦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41H 页
不讳。然经世之意。欲自 上特念崇儒重道之意矣。 上遂讳之。讲讫。经世曰。中庸之书与大学有异。大学则为学工程。节节释言。似不难知。而中庸则忧异端而作。故其文最难理会。说下学处小。说上达处多。故难知也。忧异端之出而道学之坏也。故推本于尧舜允执之中而言之。舜。大圣人也。以能生知。故只言允执厥中四字。至于禹则虑或难知。故备言精一之工。人心出于形气之私。饥思食寒思衣是也。道心出于性命之正。仁义礼智是也。饥食寒衣。圣人不能无心。仁义礼智。下愚亦禀于天。精者。察其出于形气义理而择之。一者。守其本心而不流于人欲。然后自无过不及之差。此所以有精一执中之妙也。任他所出。则人心惟危。易流于欲。 上曰。孟子所谓四端。为道心耶。经世曰。四端。道心之发见也。 上曰。人心亦有仁义礼智乎。经世曰。七情出于形气。而如孟子之喜而不寐。舜之怒四凶。孔子之恸颜渊。皆合于天。则盖七情所包者广。或出于形气。或出于性命。性命则专归于四端也。又曰。作圣工夫。只在精一二字。择善。精也。固执。一也。以孔子之言言之。博我以文。精也。约我以礼。一也。 上曰。精一必须识见高明。然后能之。苟不高明。何以能之。经世曰。识见不能自高。必有穷理之工。然后可进于高明。若不然则自以为是而入于污下。知或偏于始。行或缺于终。如伊尹,夷,惠虽到圣人地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41L 页
位。知之偏。故不如孔子之时中。臣恐 圣学高明。而一之之工未尽也。以明明之资。坚守德性则善矣。 上曰。见一字。与虏讲和之事思之矣。知其不可而为之。是未一也。经世曰。 圣教至矣。当其时。以 庙社为重。故不得不如是。而至于自强之策。则如句贱之谋吴可矣。又曰。 圣心每以其时事为非。留在渊衷则害于养心工夫。先儒有曰。虽有悔。不可长存在胸中。继自今寤寐夙夜。专意一力。但为自强之策。则有辞于后世矣。又曰。舜禹授受十六言。万世心学之渊源。帝王治国平天下。必由此学。然后风俗醇。汉文帝,唐太宗可谓治平。而文帝师法黄老。太宗专用霸术。后世圣学不传故也。窃愿 圣上以儒自处。以圣贤学问为务焉。人主居崇高之位。位不期骄。禄不期侈。惟圣罔念作狂。毫忽之间。圣狂斯分。愿警省于斯焉。苟无吃紧着力之工。而不过用心于言语文字间。则何益之有哉。臣以妄见请讳先儒之名。而自 上采纳。不耻下问。舍己从人之德。微处可见。
  十一月初四日
同月初四日。昼讲中庸。自道也者止以终此章之义。郑经世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者。性之德也。发而(而下当有皆字)中节谓之和者。合于理也。以中和谓人之性情。譬如以方者为地。圆者为天也。性道教三字中道字尤重。故此章以道为主而言。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而皆在我者也。且非只在于此而不在于彼。天下万物皆同得之者也。而亘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42H 页
古亘今。充塞两间。故曰不可须臾离也。注所谓无物不有。谓之横说者。言盈天地之间者无外此道故也。无时不然。谓之直说者。言自上古至人物消尽之时。无非此道故也。若离道则不可谓之率性也。故君子虽于不闻不睹之中。亦不敢忽。不闻不睹之中。犹且敬畏。况于睹闻之地乎。程子曰。静中须有物。谓常惺惺之意也。 上曰。静中须有物。即常存敬畏之谓乎。经世曰。静而能敬。其体自活。非如枯木死灰者也。此则存养工夫也。下文所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谓与人相对之时。几则已动于中。人虽不知而己所独知处也。此则省察工夫也。程子曰。止水中间一点动处。即几动之谓也。 上曰。凡人外为修饰者。于他人所见处。则择言而发之。于不睹不闻之中。则其处心行事未可知矣。经世曰。大学所谓慎独。谓独处之独也。此所谓慎独。谓与人相接之时己所独知者也。于此而慎则其慎可知矣。又曰。前日 圣教。人欲恐错认为天理。分理欲于日用事物之间。则工夫密矣。 上曰。以四端言之。若恻隐于不当恻隐之地。微细羞恶之事。自经于沟渎。则谓之善端可乎。经世曰。如梁武之不为杀生以为仁。是也。 上曰。孟子谓柳下惠圣之和者。与此和字同耶。经世曰。柳下惠之和。与此不同。就其成德之造极而言也。此和字。指喜怒哀乐之各得其当而言也。 上曰。家之中堂之中之中字。善形容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42L 页
也。经世曰。致中和而位育者。存养省察之极功也。此在帝王为尤切。自 上体念焉。若以一家言之。父子妻孥各得其所。是天地位也。上下人物各得其乐。是万物育也。为人君者苟能正心。而至于天地之气顺。则万物自育矣。虽端拱严邃之中。而心与天地流通。可不懋哉。 上曰。三代之后有如此之盛乎。经世曰。三代以后虽或有小康之治。而讵望其中和位育之盛乎。先儒有问曰。学者因喜怒而可至于位育乎。程子曰。古之人君。赏一人而天下劝。罚一人而天下惧。是喜怒也。哀矜鳏寡。乐育英才。是哀乐也。以此观之。思圣之言。尤岂不信然乎。 上曰。此书不言格致。何也。经世曰。虽不言格致。而工夫则在其中。所谓道问学及知仁之知字皆是也。又曰。喜怒哀乐(乐下当有之字)未发谓之中。此学者紧用工夫处也。恒存敬畏之心以养其中。则于发而中节也何有。夫人心譬如止水。水静不波然后方能照物。心若不静。则喜怒哀乐有以挠其外耳。大学所谓之其所贱恶而僻焉。之其所亲爱而僻焉者。此也。凡喜怒哀乐。已发之后留滞于心。亦非发而中节也。人君酬酢万机。听览无暇。心易动挠。喜怒之际。尤当致谨。
  十一月二十三日
同月二十三日。 上御浥和堂讲中庸。自第十章止十一章。郑经世曰。十章。专言勇也。孔子知子路血气之勇。故言此以教之也。人各禀其风气。故南北之强殊异。苟无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43H 页
学问之功。则不能变化其气质也。和而不流以下。正君子德义之勇也。所谓抑而强也。大抵南强固贤于北强。而亦非君子之强也。君子之强。四矫是已。胜人欲之私者。乃强之事也。 上曰。人之守明见而不移者强耶。经世曰。人之能遏欲存理者。以明见故也。而着力实地而后能守而不移也。 上曰。卿亦南方人也。南方之习。果能巽顺乎。经世曰。南方岂尽巽顺。北方岂尽强劲。然 殿下欲知南方之风习。不得不陈之矣。岭南风俗朴野。而但仁弘出于其地。一生以伤人害物为事。亦不可知也。 上曰。此则俗所谓别种也。经世曰。朝廷近以岭人为豪强。是冤语也。壬辰以前则晋州,安东之间。颇有富人。屋多踰制。而武断者亦或有之。乱后则贫残甚矣。旧时豪富子孙徒守巨屋。而财力乏尽。田土征赋。或不能自办。人徒见其室庐之高大。田亩之连陌。而谓之豪强而不为公役。岂非冤乎。 上曰。同是南方。而两南之习不同。何也。经世曰。臣于湖南。为守宰,方伯。察其风俗。虽下吏亦皆伶俐。而过强之习则有之矣。顷者奉常正赵靖为金堤倅。多有漏卜者。赵靖欲均之。摘抄漏卜。则其民乘夜格杀监官。玉果人亦以如此之事。白昼射杀监官云。此事非他道之所有也。 上曰。其习如此。故武艺勇力为其所长。三韩之时。百济最强。今则其俗只行狡诈。自为私斗而已。此则必由于上之人不能御下而然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43L 页
也。经世曰。此则不然矣。壬辰之乱。岭南则直捣两路。而湖南则丁酉间清政之出来也。多有防守。以此见之。足知公战之勇矣。 上曰。此章之言强至矣。经世曰。古人曰。气质之勇小。学问之力大。此做工夫变气质之谓也。蔡元定亦以为人之气禀不同。终始难变。必资学问而为之也。变化气质之工甚难。 上曰。能变气质。方是中庸之道。岂不难乎。经世曰。然哉然哉。故曰。民鲜能久矣。又曰。不能期月守也。又曰。不可能也。又曰。惟圣能之。可谓至难矣。而帝王及学者不可以不能而不为之也。 圣明当于万机之中。察而为之。大学至善。乃中庸之道也。事事至善。中庸亦可能也。 上曰。人行中庸之道。人当知之。何以不知也。经世曰。 圣教然矣。人于一家行善则父母知之。父母知之则朋友知之。朋友知之则当闻于上矣。谷梁传曰。学问已成。名誉不著。朋友之罪也。中庸曰。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人若见信于朋友。似乎见知于上。而末世之事。不可以理论之。且朋党之说出。则毁誉专出私意。人之是非。岂得尽公乎。 上曰。然矣。朋党之祸。必至于亡国。朋党出而其国治者未之有也。相好者扬之。不相好者斥之。斥之吹毫。扬之掩疵。其害岂浅浅哉。今之朋党。异于君子小人之党。古则君子与君子为朋。小人与小人为朋。今则士大夫若家传世守而为之。贤否相杂于彼此。尤为害国矣。经世曰。此 圣明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44H 页
洞快之教也。三代盛时。汇征者君子也。见弃者小人也。后世则以相亲为党。党则君子小人混其中矣。宋时元祐之人皆正人。而程子曰。徒知异己者为小人。而不知同己者未必非小人。元祐尚然。况其下者乎。方今岂无一二人仰体 上意。务行公道。而古人曰。人心不如我心。我虽欲公。人不从之。故其势不能也。又曰。近来以国事担当者绝无。中外皆然。人心以之不固。王之桥虚揭入来之后。骚动日甚。顷者楼钟为风雪所冻。冻消流液不足为怪。而人皆奔走而竞观之。此非异变。而人心如此。古人曰。人心之摇。惨于敌国之变者。此之谓也。闵应亨进曰。臣闻召李澄入阙已累日云。未知所画者何物。而固非切于治道。况此时 殿下一举一措。当以洒耻为心。岂可玩好细娱哉。经世曰。此言臣亦闻之。古人论人主之欲曰。以书画嗜好者。虽异于土木声色。而役心则一也。今澄。善画者也。入阙已久则必使之绘画。此实玩细娱而忘大忧也。今若撤之则亦光明之道也。臣又闻自 上使姜硕期进教 世子嫔小学。硕期入来则以绣荐坐之云。若然则非崇俭之道也。 上曰。内轩则以无文席铺之。行廊则以草席铺之。此言必无其理。卿须问硕期。果然则岂非大可惊乎。李澄事。卿等言是也。予固不及思之矣。因 教曰。不变未达之所守云者。不难事也。何以云云也。经世曰。苟非强者。岂能不变未达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44L 页
之所守乎。士也穷而在下。则必有所志。而仕宦则移之。达而不变。岂不难乎。 上曰。然矣。昏朝阨穷之士大夫孰无他日致泽之志也。至于今日。不变者似无。可谓难矣。经世曰。上教至此。此则臣僚之罪也。自 上在昏朝时忍性何限。反正后亦常念其时之志。则可谓不变矣。 燕安之中。若或有髣髴于昏朝之事。一一刻意以去之可也。 上曰。卿言至当矣。经世曰。前达绣荐之说。必是传者之误。而李澄事。自 上既已知非矣。自今出之可也。必须用勇而行之。 上曰。此事亦可谓勇耶。经世曰。小事亦不为难。便是勇也。因启曰。闻贼方犯上国。又欲东抢云。若猝然来迫则无计可制。臣亦言于备局曰。以火炮设伏于要路。则此贼可以当之。顷者李曙所启设伏处诇审云。此言甚善。必送能审地形者察之可也。 上曰。此在得将。将若得焉。则临机应变。自可制胜。设伏等事。即其绪馀耳。经世曰。 圣筹至当。八道监兵营处。使择荐俊才则庶可得矣。
  十二月初五日
十二月初五日。 上御浥和堂月廊房讲中庸。自子曰道不远人止下章放此。郑经世曰。中庸之道备于身。行之欲远于人则非为道也。索隐行怪之类。谓为道远人者也。忠恕亦道也。谓违道者。只违中庸之道也。圣人之忠恕。与学者之忠恕有异。忠为体恕为用。能忠则恕在其中。能恕则忠亦在此矣。君子之道四。某未能一焉者。圣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45H 页
人非谦辞之言也。常有不足之心。而恐其行于身者或有所未尽也。 上曰。睨而视之。犹以为远。谓长短之法不同故耶。经世曰。非不知长短之法。而彼此之木有异。故以为远也。谓以人治人。尤至近也。 上曰。圣人之忠恕与学者之忠恕。行之虽异。本义何殊。经世曰。 圣教至矣。圣人学者之忠恕。有生熟之别。而本义何异。 上曰。学者亦推而极之。则宜至于圣人之忠恕矣。经世曰。至矣。 上曰。为人君仁威之道甚难。仁于可仁。断于可断。是谓仁威并行也。可以断而不断。是仁乎。经世曰。此则姑息之仁也。书云。流宥五刑。情有可恕者也。金作赎刑。眚灾肆赦。圣人恤刑之典也。怙终贼刑。圣人重法之意也。 上曰。崔晛之罪。亦有可恕之事也。经世曰。臣与崔晛相知久矣。其处事万无如此之理。自古除君侧之恶。逆贼之言也。崔晛岂不知之。但崔晛闻仁居有隐士之名。不以为疑也。当初捉囚 启闻。则岂有可罪之事乎。今 圣明烛其可恕之状。好生之德至矣。因启曰。关西荡败之后。守令贪污甚于平日云。自 上择遣暗行可也。 上曰。暗行之举。外人谓何也。经世曰。暗行一发。守令竦动。不敢滥杂矣。又曰。 殿下虽有纳谏之量。不无持难之事。谏官岂亲见而上达。或有风闻失实之言。故谏官论劾多不从。听谏之道。固不当如是矣。
  十二月十一日
同月十一日。 上御浥和堂月廊讲中庸。自哀公问政止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45L 页
又当知天。郑经世曰。哀公问政于圣人。此章人君各别体念处也。文武之政。昭载方册。而以得人为先务。圣人亦不能独治天下。必须得人然后为政也。虽有贤臣。而人君必先修其身。乃得之矣。苟得贤臣而授任。则为政之易。比如蒲芦之生也。可不念得人之道哉。 上曰。哀公只问其政而已乎。经世曰。问之而不能行。故鲁政止于此。而身亦不免其凶终矣。 上曰。以人立政。比于蒲芦。若能得人则为政不难。而目今国事至此。此必有臣而无君之致也。经世曰。外间皆言 圣明在上。而国事之委靡至此者。下无奉行之臣而致之云。是固无担当国事之人。致此委靡也。桓公虽行霸道。而得管仲委任。然后能成九合之功。自古致治之国。安有无臣而能之者乎。 上曰。南宋衰亡之时有一李纲。进则国事稍定。退则国事日非。唐玄宗初用贤。能致开元之治。不克有终。进用奸佞。致天宝之乱。贤邪进退有关于国之兴替。可不惧哉。当今亦岂无一二可用之才。而只患其不知人耳。经世曰。 圣教至当。必有人才。而知人最难矣。 上曰。亲小人远君子者。岂人主之素心也。但为私欲之所蔽也。小人之态。必欲中人主之心。故为人主者欲济其欲。则必亲小人。君子则必行己志。导之以正。不为逢迎之态。故难亲而易疏。人主苟无私欲。则何爱乎小人而恶其正直者乎。经世曰。圣鉴之明至此。一国之福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46H 页
也。又曰。爱民之心。上下同然。而近以军籍事言之。惠民之政。不克举行。价布必以好木四十馀尺捧之。此弊若变通。则民多蒙惠。而为国感激之心。为如何哉。臣素无才猷。不识时务。惟以不讳尽达为庶有补于君德。故更达焉。 反正初。大臣请减供上之数。则自 上以大臣参酌减省为教。故其时虽即减之。而自下不敢擅。未能多减矣。今者三名日供上犹且不小。而至于阿多介鞍具之内入尤多。臣意则减损可也。 上曰。卿言是矣。鞍具限一年勿为供上。
  十二月十七日
同月十七日。 上御浥和堂月廊讲中庸。自凡为天下止所以行之者一也。郑经世曰。此上极言治平之理。而吕氏之序极好。敬大臣体群臣。以用贤而言也。古语云。人君劳于求才。逸于任贤。此言凡事专委于大臣也。 上曰。苟不得其人而任之。则反贻祸乱矣。经世曰。朱子于或问。极言此理。人君必修身以道。然后可得其人矣。苟无修身之工。则取人必不精矣。齐明盛服。兼内外而言之也。人必肃然警惕。然后心地可清也。整饬衣带。然后威仪可摄也。所以为修身之要也。又曰。人欲进一分则天理退一分。持衡之势。彼重则此轻。货与色尤人主之所当戒也。 圣明好学之意度越前古。苟加诚敬之工。则何事不济。书曰。惟圣罔念作狂。敬斋箴曰。须臾有间。私欲万端。愿克念而克戒焉。闵应亨进曰。尹煌当国事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46L 页
瓦解之日。首唱叫谏。可谓直矣。虽或下语似过。而其奋不顾身。为国忘家者。无如尹煌矣。独奈何 圣意常以为不可。至于俞伯曾递问事郎时亦以尹煌为据。臣恐 殿下未免有执滞之病也。经世曰。尹煌之言。过则过矣。原其本情。实出于为君父慷慨之意矣。臣见尹煌,俞伯曾之为人。甚非浅浅俗士流。若以其言之过当久留于 圣心。则诚非国家之福也。
  十二月二十四日
同月二十四日。 上御浥和堂月廊讲中庸。自博学之止所补也欤。郑经世曰。博学之五句中。慎思之思字最紧切。书言貌言视听思。而五事以思为主。苟能慎思。则无不得之理矣。盖思之云者。人之气质有高明有卑下。不能适中于道。故圣贤必以思言之。然学问然后可以思之。不然则其所谓思者。不过为撑眉面壁之禅而已。思字非他字之比矣。圣人之心。自合天理。故从心所欲不踰矩。众人则气质凡常。故不思则不得也。心与理本非一物。故圣人分而言之矣。 上曰。措字何义耶。经世曰。措是置字之义也。人之气品虽有高下。而为之则可为矣。吕氏序卤莽云者。不勉之谓也。以不美之质。不用力而不能变。则反归咎于气质。此不仁之甚也。吕东莱少时气质燥暴。嫌饮食不如意。便打破家事。一日。见论语至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忽然觉悟。终身无暴怒。此可谓变化气质之法也。又曰。顷者自 上有君臣相待之问。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47H 页
而臣不能达。退而思之。则必以尧之所以待舜。舜之所以事尧为之。然后可矣。又曰。凡百执事之中。择其能举职者。久久任之。然后治绩可著。而我国有轻易频递之规。甚不可矣。
[戊辰]
  六月十七日
崇祯元年戊辰六月十七日。 上御资政殿。昼讲中庸。自二十一章止二十三章言人道也。郑经世曰。学问之工。先知而行之。故圣人以下。则先明然后诚。圣人气质清明。初无壅蔽。故不待知而诚。谓之性者。出于赋性而然也。谓之教者。由教而成也。此所谓性教。与天命之性修道之教有所异也。 上曰。何以异乎。经世曰。首章性与教。论其全体也。此章性与教。论其工夫也。 上曰。然矣。金尚容曰。近来旱灾太甚。 亲祭社稷之日下雨。小民咸以为自 上至诚祈祷。得沛然之泽。盖避殿减膳罪己求言之举。已有 祖宗故事。伏愿勉行感天之道焉。经世曰。应天以实不以文。实者。侧身修行。常怀祇慄之谓也。减膳避殿文也。而文亦不可废也。外方民生。应对徭役。其势难保云。取之于民。不可不节损。当此凶年。不计民之怨苦。鞭箠以督之。则民不可保矣。贡物。 反正之初。有所裁减。而所减零星。自 上使之书启御供诸物。其不切于用者。蠲减宜矣。 上曰。阙内则前所蠲减。无复设者。而各司则不然云。既减之物。所当勿复矣。经世曰。常贡之外。都监设立之后。三手粮有之。其外有别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47L 页
收米。岭南则又有射手粮。食者甚众。而尽出于民。民间愁叹之声不绝。此国家之大不幸也。尚容曰。顷者审理冤狱。而所放者皆代囚人。不足以召和。今番逆狱。杖毙及流窜者殆至数百。其间岂无抱冤者乎。今年之旱。恐以此而致也。 上曰。所谓审理。必得冤枉者放释。而有罪无罪。无缘的知。审理之事甚难矣。经世曰。必核至冤极痛者而放之。然后可以召和。若赃吏辈。虽呼冤。岂可尽释乎。且顷日之雨甚少。而亦以论赏。天人感应之理若明。以此天必不雨矣。至于大臣论赏。尤为未安。大臣与庶官有异。调阴阳顺四时。大臣之责也。若致灾异则责大臣。古或有之。而今以微雨赏大臣。轻待大臣甚矣。 上曰。卿言是也。而非以赏之。以表喜意尔。
  七月初五日
七月初五日。昼讲中庸二十六章。自故至诚无息止纯亦不已。郑经世曰。故者。承上起下之辞也。上章既言所以为诚之工夫。此章又言圣人不息之诚也。注所谓既无虚假者。常常诚实于中。故不容暂间。若诚于中则睟面而盎背。此所谓验于外也。积于中者广厚。则见于外者自然有高明气象矣。天地之德。无为而自然生成万物。圣人之德亦能无为而与天地合。此莫非至诚之极。而无所间断故然也。大概工夫之中。最难者诚也。若诚则自然可到圣域。况人君总理庶事。尤不可不诚。必诚而后可有为也。 上曰。天地岂有因小渐大之理乎。所谓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48H 页
积累而成者。无乃如孟子之过于辞气耶。经世曰。天地虽非积累而成。人之工夫则必自近而易者始也。所谓纯。所谓不已。可见文王与天合德也。天即文王也。文王即天也。 上曰。何必以文王言之耶。经世曰。尧舜不可尚已。禹汤以下莫如文王。故言之耳。又曰。诚字最有味。凡事若无诚。不可为矣。设以读书一事言之。必专心于字句间。不为他念所挠。可以为文。不然则文不就也。金尚宪曰。自 上临御已久。而治效未著。无乃未有久则徵之验耶。 上曰。卿言是矣。人难寡过。若每如是相规。岂无补益之道乎。经世曰。自 上时有面拒之事矣。圣学若已高明。则何待臣僚之言哉。但幽独得肆之地。无或有间断之时乎。所谓天德王道其要只在谨独者。盖诚敬工夫必自谨独而始也。 上曰。梁武帝多有谨独之事。而其时国事无足可观。其处事错误而然耶。经世曰。若有所为而为之。则便是私意。梁武意在学禅。此乃有所为之私也。岂谨独之事乎。必也无所为而为。事之是者行之。不是者不为之。如是而自然诚于中。乃可论谨独也。人主爱民之政。若有循名要誉之意。则便是私也。必也爱民之心常切于中。不以他意间之。然后乃为实心也。 上曰。梁武仁慈之心主于中。此则似非虚假也。经世曰。此不过闻佛慈悲之说而如此也。盖五霸之假仁。梁武之慈仁。非今日之所当论也。自有圣贤正学。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48L 页
人主立志。须以第一等为期可也。讲讫。经世进前曰。胡中刷还之请。自 上以虽被兵祸。不可忍为为教。此则不计利害而惟知是非之所在。群下孰不感仰。特以贼情难测。故庙堂不得已有刷还之意矣。今则 上意已定。不忍人之心为如何哉。臣意以为贼若欲出来。虽刷送。必无益矣。但以事势言之。不从其请则贼必愈怒而出来矣。此固常情之所当虑也。李贵之意则不顾义理。惟以尽副其请为侥𢔛无事之地。此臣等所以与李贵相争不已者也。今既不为刷送。则在我之道。不可无防备之策。 上曰。此言极是矣。经世曰。今人中情畏怯。不敢与较。而反曰。犬羊何可以义理责之。此非诚实自强之言也。我国过为畏缩。故反挑彼贼骄凌之气矣。凡事过为示弱。亦非善策。又曰。备局只应文簿而已。无一事之着实。如此而可以为国乎。前年贼来。臣以为莫如进守临津。调送炮手数千。各据守要害。则彼必不知我国山川形势。不敢轻进。若乘此时炮鼓作势。以疑贼情。而或乘夜斫营。或设伏尾击。则贼必惊骇。易为溃散矣。去年贼兵深入。而炮手则不为发送。尽入于江都。终为无用之兵。此岂得计哉。设或此后贼兵出来。朝廷必无发送炮手之意。实非备患之道矣。自 上当预先料度。临急善处也。又曰。凡事莫如立志。而所以立志。只在坚定而已。若不坚定。为他意所挠夺。则志不能立也。
  九月二十九日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49H 页
九月二十九日。 上御资政殿。昼讲书传序及尧典自曰若稽古帝尧止黎民于变时雍。郑经世曰。钦明文思。乃圣人盛德光辉发见于外者也。允恭克让。非勉强而为之。皆自然而然也。一钦字为本领故也。检讨官金荣祖曰。所谓安安。注说以安而又安为释。而程子则以安于所安之地为说。其旨异矣。经世曰。论语言恭而安。恭者安之工夫。安者恭之功效。自然而然者也。此恭字与钦字相同。而恭则主于貌。敬则主于心。似有内外之殊矣。又曰。大学格致诚正修。皆明明德之事。齐治平。是新民之事。故此章钦明文思以下。乃明明德也。九族既睦以下。乃新民之事也。又曰。敬者成始成终之工夫。必须深味而致力可也。其要不过畏字也。人君尊居人上。易于放肆。故处事常以敬畏为主可也。 圣德虽至矣。而抑恐敬畏之实有所未尽也。人君上畏天。次畏祖宗。次畏民。次畏大臣。次畏台谏。常常不忘敬畏之心可也。不可少有自广之意。如此然后乃能日跻圣敬矣。不然则事事解弛矣。臣愿自 上常懋敬畏之实也。 上曰。虽以此书见之。必先睦族而后乃可昭明百姓。今予则既不能睦族。宜乎国事日非矣。经世曰。 圣教所谓不能睦族。虽未知其何以。而若指顷日庭请之事。则 圣德至矣。诗云。兄弟既翕。和乐且湛。又云。式相好矣。无相犹矣者。无非兄弟之间至情蔼然之辞。虽遇非常之变。而其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49L 页
友于之情自发于言语。尝观此等文字。不觉涕零矣。
  十月初一日
十月初一日。 上御资政殿。朝讲尧典自乃命羲和止鸟兽希革。郑经世曰。注中所谓地中者。天下之中也。洛阳乃四方之中。而土圭乃表日影之器也。圭长尺有五寸。立此圭。而夏则影短为尺五寸。盖夏则日正当中故也。日在东则圭影向西而稍长。日在西则圭影向东而稍长。南北亦然。 上曰。若立于地之正中。则圭影似无矣。经世曰。圭长一尺五寸。故日影亦一尺五寸。 上曰。已前无历书。何以知天时欤。经世曰。天行一日过一度。月行一日不及天十三度。度数久而有差。故黄帝时已有历书。而尧以前则未知有闰月之义矣。 上曰。若不知为闰。则岂可曰有历书乎。经世曰。若无闰月则四时皆易。不成岁功。上古文书邈焉。难考岁差之法。五十年积其馀分为一度。而此似太促。故又以百年积其馀分而为一度矣。又曰。天气上升。故地在其中。赖天之气而不陷。古语云。天何依依于地。地何付付于天。天行健。故地为所载而不坠。 上曰。前闻月则一月一周天。日则一年一周天。此则曰。一日而绕地一周天。彼此说不同何也。经世曰。佛家则以右旋为言。儒家则以左旋为言。盖佛家则以日之一日未及一度者为数。而过一年则为三百六十度。故以此而谓一年一周天也。儒家则以目前所见言之。朝出于东。暮入于西。此乃一日一周天也。
  十月初九日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50H 页
同月初九日。昼讲尧典期三百章及注。郑经世曰。今一岁日数三百六十日。而天行之数过一度。日行之数不及一度。以节气言之则多五日零者。以二十四气计之也。月行之数不及日者十二度零。月与日十二会而少五日零者。以合朔计之也。以气盈朔虚之数合计。必置闰月于其间。然后可以成岁也。 上曰。上古亦以三百六十日为岁乎。经世曰。虽云闰法作于尧时。而上古圣人继天立极。五帝以前。亦必有成法。而古历简易。其说不传。今未可知也。 上曰。日丽天云。则日依天不离。如依壁而行也。日虽不行。可以随天而转。日不及天者何也。经世曰。天阳也。日亦阳精。故相依云。而其实不依天也。日月星辰各自行。若与天而同行。则圣人岂有推步之法乎。盖日不及天一度。月不及天十三度。则不及日者十二度也。月之退度多。故与日会易也。易揲蓍之法。以五岁再闰。此亦言五岁再闰。皆举成数而言也。以实数节气而言则不为再闰也。至十九年则气盈朔虚馀分之积俱尽。而周恰本数。所谓气朔分齐也。 上曰。天与地无相合之处乎。经世曰。天依地地附气。而先儒皆言地下都是水也。 上曰。历家亦有所见。而以五星为右旋。必有其理也。经世曰。小臣尝陈于前矣。自 上多见历家书。故以其说为是。然其实日月五星皆左旋。而历家取算法径捷。故以日月五星退数论之也。 上曰。潮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50L 页
汐水之说。可知乎。经世曰。先儒或云地之喘息。而东海无潮汐。未知其理。天下惟浙江潮水甚盛。以海水常畜而云。然未可知也。假注书李尚馨曰。潮汐水之说。臣尝闻于师。先天图。东北阳也。西南阴也。阴有盈缩而阳无盈缩。故西南海有潮汐。而东北海无潮汐。如月有盈阙而日无盈阙也。 上曰。以阴阳分说何如。经世曰。不无所见。然未知其必然也。因启曰。台谏之言。优容采取。可无累于 圣德。近日论列勋臣滥杂之弊。最为切当。而或不听施。许䙗事尤为乖悖。私自行会。收捕逆贼。不可推考而已。 上曰。恐其逃躲故如是。元勋功过相准。从轻为之无妨。经世曰。法必行于勋旧。然后小民庶可惩也。
  十一月初一日
十一月初一日。讲舜典自肆类于上帝止格于艺祖用特。郑经世曰。此则巡守方岳之事也。望秩。望祭山川而秩其牺币之等也。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云者。王制语也。十二律。通阴阳而言也。其管皆经三分而围九分也。 上曰。所谓三分。窍中之厚乎。经世曰。其管之围九分而其窍之广三分。窍之于管。三分之一也。十二管长短不同。黄钟最长。应钟最短。三分损益。隔八相生。上者三分损一。下者三分益一。若以十二辰配之。则黄钟为子。大吕为丑。太蔟为寅。夹钟为卯也。 上曰。律吕之制。始于何时。经世曰。黄帝时有臣伶伦创造律吕。斩竹昆崙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51H 页
而为之。所谓嶰谷竹也。嶰谷非是地名。乃竹窍厚均之谓也。两节之间。其长九寸。斫而为管。以象凤凰之鸣。吹之而声和。候之而气应。 上曰。用药以起之乎。经世曰。其法为缇室于静处。置十二月管于其中。黄钟则埋于子。大吕则埋于丑。太蔟,夹钟各埋于其方。黄钟最长。故入地最深。大吕稍短。故入地稍浅。太蔟又加浅矣。既埋之后。以缇围孔。用葭茎中轻白为灰。铺之其上。而闭其房。阴阳之气自下而上。故地气才升。葭灰自飞。黄钟之管入地深。故得气先而灰先飞也。 上曰。每月灰皆应节而飞耶。经世曰然。 上曰。没管之长而埋之耶。经世曰。埋管之法。其平齐地。埋之则同。而管有长短。故候至不齐也。以声音言之。黄钟长。长者声下。应钟短。短者声高。下则重浊。高则轻清。试以琴观之。卦高者声短。卦低者声长。因是以推。概可见矣。以此而为度物之丈尺。以此而为量物之斗斛。以此而为称物之权衡。衡以权其轻重。量以量其多小。度以度其长短。此所谓黄钟为万事之本也。时月之差仍于日。度量之制本于律。故有先粗而后精者。有先本而后末者。此作史者立言之法也。 上曰。五器之同。亦不可已乎。经世曰。天下一统。车书皆同。至于五器。各有其制。尺寸方圆。一定不易。岂后世任意造作之比哉。 上曰。巡守之制。废于何时耶。经世曰。自周昭王南征不复。而仍废此礼也。昔王通之门人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51L 页
问曰。古者天子一岁遍五岳。而国不费民不劳。何也。通曰。仪卫简而徵求少也。此言当深体之也。且齐景公。诸侯也。所巡不过其四境。而晏子犹以师行而粮食。睊睊胥谗沮之。况天子而巡守乎。 上曰。以我 祖宗已事观之。甚为简约。今则虽使命之行。郡邑亦不支堪。若为巡守之举。则劳扰当何如也。经世曰。太祖巡北边。 世祖亦巡名山。而民以不困。国以不竭。盖务从省约而然也。臣顷往江都。考见实录。赏功之际。用财之道。撙节极矣。或有赐木一二疋者。以今言之。施诸都监下人可矣。施之勋臣岂可乎哉。 上曰。古者或有扇一柄赐给之时。不已简乎。经世曰。古者节用省费。故国富而民给。今则不能平时十分之一。而所用则过之。奈之何国不竭而民不困也。 上曰。气盈朔虚。已知其说。而分字之义亦尝问之矣。一分以刻计之则几何也。经世曰。分则四十而刻则百刻也。 上曰。似不满九分也。乃八分馀也。经世曰。复有四十刻乃八分有奇也。 上曰。合而为升。寸而为尺。皆以十为限。而何独至于分。而以九为准乎。经世曰。十者阴数之终。九者阳数之终。故或以其十。或以其九也。 上曰。分齐之说何谓也。经世曰。三年一闰之时。分数有馀有不足。而至于七闰之后。则气盈朔虚至是而齐也。 上曰。七闰之后复有盈虚乎。经世曰。七闰之后十一月初一日为冬至。汉书云。十一月初一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52H 页
日甲子朔冬至。造太初历。此乃历元也。七闰之后复有盈虚。又七闰而有历元。循环无穷也。 上曰。卿顷言五年再闰之说。予疑其未尽也。经世曰。系辞云五年再闰。故臣亦云然。而其实则有间一年而置闰者。有间二年而置闰者。五年实不能再闰也。凡天道馀四分之一。岁日不足四分之一。天道盈地道缩。臣问观象监。则三百六十四分度之后天与日会。不足一分十五钞。故有盈有缩。所以有岁差云矣。 上曰。天与日会。指何所耶。经世曰。二十八宿各有分野。度其长短。则皆从角上而始。角者东方苍龙之宿也。传曰。日月皆从角起。黄道,赤道春秋分相交之时。皆会于角星与奎星也。仍进曰。国计匮乏。一年税入。不足以支一年之用。况今大无之岁。税入必减。调度之臣计无所出。近日台臣所争。可谓至当矣。且以 祖宗朝事例观之。勋臣论赏。不必加以资级。间以赏赐者亦屡矣。 先王朝甲辰年间。尹根寿等援引前例。定为加资恒式。臣愚以为当此末世。逆狱屡起。若每每加资。则封君日众。品禄甚多。以今国计。何以支堪。 中庙朝仓库陈陈。而尚虞难继。轮回颁给。况在税入不足。经费艰难之时乎。臣以为虽无 祖宗朝旧例。犹可变通。以宽经用。以纾民力。况有可据之事乎。凡在凶年。祭祀御供。不无裁省。大臣之禄亦皆减损。则勋臣虽大。岂大于此乎。 殿下待功臣之意固至矣。其如国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52L 页
计何。其如民生何。民穷已甚。加赋不可。国计已竭。办出无路。宪府所争。速为 允从。 上曰。卿所观历朝实录。品禄轮回。果有之耶。台臣必有前例之可据。但 中庙待功臣甚丰。岂有是举乎。经世曰。实录多亡失。不能遍观。只考得会盟时事则详矣。洪瑞凤多知典故。岂有不为详察而争之乎。且臣观朴元宗虽极粗豪。至于国计经费一事。则多取变通。靖国功臣分为四等。凡干赏赐。各有差等。实录所载。此类甚多。 祖宗朝富盛时尚亦如此撙节。臣不觉其感叹也。 上曰。祖宗可法之事。予欲抄览。而顷于卿行。未及付嘱。然卿翻阅既新。必有所记也。经世曰。欲法尧舜。当法祖宗。此 教诚是矣。抄录之事。臣亦有意。而事系重大。不可容易为之。故臣不敢自请矣。况抄记之役。当由史官之手。决非如臣昏耗者所可堪任。而考阅之间。时日必多。须宽其程限。从容责成然后可为也。 上曰然。经世曰。 先大王在位四十馀年。善政良法在人耳目。而兵火之后。实录散亡存者无几。诚可叹也。 上曰。实录虽亡。老成犹在。予欲博问旧人。补葺成编。而变乱之馀。无暇及此。今旧臣日月以亡。此予所以汲汲也。经世曰。传曰。文献无徵。献者。人之谓也。臣往于戊子年间在翰苑。与注书韩浚谦同房八朔。其人聪悟绝伦。过眼不忘。至于 祖宗朝事。无不贯穿。每问一事则辄曰。某年某日事也。试考日记。百不一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53H 页
失。如韩浚谦,柳根,沈喜寿,申钦等皆博通典故之人。而今皆死焉。可惜也已。
  十一月初六日
同月初六日。昼讲舜典。自五载一巡守止惟刑之恤哉。郑经世曰。象以典刑。此象字如天之垂象。既定其法而不为挠改之意也。五刑中情可矜法可疑者。以流贷其刑也。圣人钦恤之意。无不本于好生之德。然其所赎。止谓鞭扑之情轻者也。若其不畏法禁。伤害人命之类。圣人必深恶而痛治之。以慰良民之心。不然而徒用赎刑之法。使良民任其被害而无所泄。则犯法者将何所惩而改心哉。盖周穆王时巡游无度。财用匮乏。故创作赎刑之法。其后汉元帝欲纳谷赎罪。则萧望之为廷尉。深言其不可。此章赎刑之文。非谓肉刑也。 上曰。怙者。有所恃之谓也。勋旧有势力者。或恃而轻于犯法。则执法者岂可轻赦乎。经世曰。 圣教至当矣。因启曰。近来守令。日渐解弛。顷见箕伯状启。成大勋事殊极痛骇。生民休戚。专系守令。贪滥之习。不可不痛治。以今观之。齐威烹阿之政。亦不为过矣。 上曰。大勋事予亦痛之。初不择送。而欲治贪滥。势固无及矣。择差守令。乃是今日急务也。经世曰。若复十考十上迁除之法。庶可得人。但以履历用之。则必无得人之路。且废朝时历扬之人。不须更用。盖其贪虐成习。旧染犹在。安能改心易虑。而有善治之效乎。 上曰。当今出入台侍者。坐不暖席。而辄生褫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53L 页
免之计。士夫之习。岂有如此自便之道乎。经世曰。台谏之厌苦久任。旋欲图免固非矣。然自 上亦不可但责台谏。而先尽听言之道可也。若能从谏如流。使台谏之心莫不翕然。则皆将乐为进言。以顺如流之美。孰敢有图递之心哉。 上曰。卿言极是。自今当惕念焉。经世曰。臣略陈废朝时历扬人不可收用之意矣。大概其时臣子莫不以贿赂发身。及其莅职。以贪饕为事。如此辈今不可更用。至于下隶。亦存馀习。顷伏闻有一下人称 凤林大君房农事。作弊于民间云。必是废朝时作弊者也。不可不痛禁也。 上曰。下人则不用何难。而若朝官则岂可尽弃乎。人心孰不欲善。而世道日渐如此。可悯。经世曰。水无有不下。人无有不善。只在导率之如何。
  十一月二十三日
同月二十三日。昼讲舜典。自帝曰夔止神人以和。郑经世曰。典乐教人之方。先变其性之偏。故自直而温。至简而无傲。教以中和之德也。自诗言志。至律和声。教以中和之声也。盖作诗之后。引永其声而被之金石以下八器。为宫商角徵羽五音。清浊高下各有相生之体也。自宫而三分益一则声渐清短。至角而极。若商大于宫。角大于商。则互相夺伦。五音中宫声最大。故如应钟为宫。则其次声渐加大。 上曰。如何则应钟为宫耶。经世曰。所谓还相为宫者此也。 上曰。应钟为宫。则非宫之正声乎。经世曰。非正声也。乃反声也。盖声音如此。故闻其声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54H 页
则荡涤其邪秽。中和之气自然而生。古者设乐之意如此。而今则尽废也。 上曰。我国音乐。失正亦久。若时事渐末。则声音渐变。何以致然耶。经世曰。声音出于性情。故随其哀乐。自然而然。古语云。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臣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徵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君若失其道则宫声乱。臣若失其道则商声乱。角徵以下皆然。试以今日之事言之。自 上圣德高明。宫声则不敢容议。而其下商角徵羽皆失其正。国事之不能如古。因此而可知也。 上曰。末世声音。例多悽楚不平。时事日渐如此。可想音乐之失正矣。经世曰。 明庙朝曹植上疏言音哀服素。国事可知。况今时世愈下。凡事极可虑也。臣民事物。何以则可使不坏不勤不怨不匮也。其中财匮尤甚。古人云。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三年之蓄曰急。今则无一年之蓄。安有匮乏如此之时乎。该曹不得不聚财于民。民安得不怨乎。徭役之烦。亦莫如此时。事安得不勤乎。大槩为邦之道。节用为上也。国储匮乏。不可无变通之规。故近日台疏出于事势之不得已。而自 上以薄待勋臣为虑。尚不 允俞。彼为勋臣者。目见国事之如此。岂敢以凉薄为怨乎。 上曰。予岂不知。而但此事 中庙朝偶一为之。岂可因此而又行之乎。经世曰。群下孰不知 圣意之如此。而但 圣上不能察于外方民情而然也。常时民生虽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54L 页
有收穫之多。积储之优。尚多艰苦之状。古人所谓谁知盘中食。粒粒皆辛苦者此也。况今凶歉太甚。民皆饥馁。气象惨然。岂非别有变通之时乎。仍进曰。臣侍讲 筵席。今已六年。而未有一事裨益。只以成就 圣德为期望。而虚己从谏。乃人君盛德。故臣常以此面达。劄陈者屡矣。今 圣上有不然之时。似欠于转环之美矣。顷日绫原君及申景裕事。台谏争执累日。终不 允从。下情悯郁矣。臣于 反正初。首陈人君不可以私示人之意。夫天地无私覆载。日月无私照临。人君之德。当一体于此矣。岂可以私示于人哉。一个私字乃百病之源也。常以此为戒。顷者宣惠厅及吏曹 启辞。其意皆好。臣僚之执法不挠。直陈所见。真是盛世美事。 殿下当翕受敷施。以成其美可也。 大君年幼。不能解事。此不过下人作弊于中间而有此事也。称托宫奴。推寻外方者。凭藉势力。作弊不一。下民岂不怨乎。废朝时事。今可鉴矣。 大君若长成则奴婢田土。岂有不足之患乎。臣之此言。极为惶恐。而第以 先王盛德。末年王子渐多。未免有贻弊外方之事。故其时人心颇为失望。今若严禁宫奴。使无作弊。则外方之民孰不钦诵哉。 上曰。卿言至当。申景裕当初既以此事罢职。若至再罢则似已甚。故果不允从矣。经世曰。当初罢之。欲惩其罪也。无忌治第。又复如前。所谓怙从罔赦者。当指如此人也。又曰。所陈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55H 页
宫乱则其君骄者。 圣上必无是事。然骄者非但指发外之事也。才有一毫自广之心。便是骄也。凡臣所言。勿谓何知。而便即平心虚纳。如此则天地交泰。情志流通。否则终至骄亢矣。责难于君谓之恭。盖人臣陈善闭耶。直陈所怀。使吾君无过者。其为恭莫大矣。为人君者。亦舍己从人。以来天下之善。则岂不休哉。 上曰。卿论五音失和。而不及于宫。予心颇为未审。今卿尽言不讳。予心始安矣。经世曰。 殿下知臣无他。而嘉纳若此。臣不胜感激。臣于绫原,景裕事之外。内需司事亦不能无疑焉。凡系推寻之际。未必一一尽公。且其官员下隶类多瞒告而作弊。与其不知真伪。不若弃而不问也。人君岂宜于财物上留念哉。臣于前日 筵中。请查出废朝时用事人。一一斥去。其意有在。夫人君聪明。易蔽于私。圣人必无作狂之理。而尚戒罔念作狂。人心少有不戒。易入于不善之地。可不惧哉。
[己巳]
  二月二十七日
二年己巳二月二十七日。昼讲大禹谟。自帝曰来止弗询之谋勿用。郑经世曰。洪水之患。自尧时已然。而舜居摄之后。其害犹未平。故常存警惧之心。以为天儆戒于己也。不矜不伐。圣人德量广大。虽建立大功。以为己分所当。而若太虚之浮云矣。凡人才有一事。先有物我。以为胜于人。则人已争之矣。仍进曰。人心惟危以下十六字。万世心法之渊源。臣进讲中庸时虽已陈达。然又为讲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55L 页
明似好矣。人心道心非二也。知觉虽同。而发于形气者人心。发于义理者道心。圣人教人以治天下之道。而于公私所分处欲其审察。发于义理者必扩充之。发于形气者必克去之。如饥欲食寒欲衣。人心也。如食可食之食。衣可衣之衣。道心也。人心易流于欲。而道心不为主宰。则食之不当食者食之。衣之不当衣者衣之。所以为危也。所发之处。察其苗脉为精。既择之后。固守不失为一。既精且一。然后中道可执。不能精察。则以人欲看作天理。古人所谓认贼为子者此也。 上曰。凡事有公私之分。虽一人为之。心公则为是。众人为之。循私则为非。苟能精一工夫。则此等事可以察之乎。经世曰。精一工夫既至。则此心浻澈。如鉴照物。不论人之多寡。是则为是。非则为非矣。然而听言处事之要。当先有稽于古。而复待佥同之谋。故舜之教禹。以无稽弗询等语次于精一执中。其旨深矣。又曰。舜以洪水之灾。以为天儆惧于己。近来天变屡现。天非徒以灾异示之也。古人云。克谨天戒。则虽有其灾。亦无其应。灾异屡现者。天心仁爱 圣躬而然也。太戊,武丁。遇灾修德。故转灾为祥。殷道以兴。古人云。怒予之天。犹可为也。忘予之天。不可为也。能思所以克享天心之道。常自祇慄。则国家乂安。臣民受福矣。以已往验之。癸亥年荧惑入南斗。而有甲子适变。丁卯胡乱前。荧惑亦入南斗。盖天象孔昭。可畏者存。必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56H 页
须克谨天戒。懋修德政焉。
  三月初四日
三月初四日。 上御资政殿讲大禹谟。自可爱非君止受命于神宗。 上曰。可畏非民者乃至论。而后世反或慢侮。终至覆国。可惜。郑经世曰。民之所欲必从之。所恶必不为。乃得民之道也。盖使民以所当为之事。则民必不怨。必顺其好恶而为之。则民皆乐从也。 上曰。卿言虽是。而亦不可以一概论也。虽以不得已事为之。而民或有不便之者。以今言之。毛兵之粮。不可不为。而民心皆以为不便矣。金瑬曰。虽三代之世。安有不烦民者乎。必须用轻徭之法。而常存爱民之心可也。经世曰。三代时岁用民力。不过三日。食以壮者之食。役以老者之役。此乃圣王爱民之政也。后世则不然。且民之困苦未有甚于此时者。顷者安东之事。户曹尽为防 启。民若苦之。则此等事不可不勉从也。 上曰。自古国家之危亡。多由于土木之役。或卖官鬻狱。而今则虽无此事。国势日渐危亡。未知其故也。经世曰。亡者保其存也。若常以岌岌为心。则庶乎保存。而今日朝廷之上。无直言敢谏之风。无乃使群下不得尽言之致也欤。 上曰。予意则欲其尽言。而或不无訑訑之色耶。经世曰。臣子之道。所当知无不言。而天威之下。如此者甚鲜。臣亦不得尽达所怀。难免不忠之罪。古人云。君出言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此乃当戒也。为臣者必如孔明之心。凡有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56L 页
所怀。少不隐讳可也。 上曰。此至论也。君臣上下不可泛听也。
  闰四月初九日
闰四月初九日。 上御资政殿。昼讲禹贡自厥土惟中下止浮于济漯。郑经世曰。田有九等。赋亦有九等。如我国土品肥则为上。瘠则为下。凡赋视其土之肥瘠。而等其所出之多少。以为恒式。我国湖南为上。岭南次之。若人民稠密。地无旷土。则虽瘠而赋厚。如安东,尚州然矣。 上曰。织文。锦绮之属也。圣人尚俭。而何以贡此耶。经世曰。如怪石最为不关。而亦令来贡。以召康公玩物丧志之戒。观之怪石之贡。尤不可知也。 上曰。尧时土阶三等而已。至虞舜。俭德或逊于尧乎。经世曰。传曰。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舜岂有不俭之事乎。漆器乃甚俭之物。而尚有谏之者。以今见之。闾阎豪富亦不用此器。盖上古世道朴野。人文未备。及其风气渐开。仪文日灿。则器用亦随而渐美。岂舜之俭不如尧而然哉。 上曰。河水今则合于济水。此说是耶。经世曰。济水经河而逝。盖河水自西而东北注海。济水自北而南经河水。 上曰。九河之道。昔合而今分。自何时然耶。经世曰。河之决数矣。而至汉时。治河之役。不止一二。未知分于何时也。自古中原最患河溃。江淮则流于两岸之间。故其患少。河水则流于广野之中。故其患数矣。曾与张维论难。则天下地理。历历皆知。可谓博览矣。后问于维则可知矣。讲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57H 页
讫。张晚曰。人心大变。可骇者多。南以兴为判决事决一讼。而一边寡妇。一边长湍人甚强悍。事涉非理。以兴决给寡妇。一日夜。以兴家有盗来外乱射。其时郎厅及该吏家亦然。渠若冤甚则或上言自暴可也。 辇毂之下。乃敢肆恶如此。殊极痛恶。 上曰。人心何如是渐益悖恶耶。经世曰。人心之不善。岂但诿于气数乎。此乃教化不明而然也。盖人主之御下。只有赏罚而已。赏罚明。然后人心可服。虽以贵近而不得宥罪。则人心有所畏。而不敢恣肆矣。今则虽有罪。而若有势则终免于法。民无所畏戢。岂不由此乎。 上曰。何以则可振国纲耶。经世曰。不可以刑罚振之。必朝家举措得宜。然后人心可服。崔有海曰。汉唐以降。不知正理。专以杂议为主。故义理渐晦。风俗薄恶矣。自 上不须见杂书。只当留心于性理书。朱子曰。义理精微。莫如近思录,西山心经。退溪,栗谷亦与学者讲明之。此二书若令郑经世悬吐以入。为清燕讲究之资。则岂不有益乎。 上曰。依为之。
  闰四月十七日
同月十七日。 上御资政殿。昼讲禹贡自厥土赤埴坟止浮于淮泗讫。郑经世说椵岛事曰。都督所为。人皆疑虑。而近闻岛中形势。则兵力不多。似无可虑之事。但渠若有提本自陈之事。单舸入往足矣。何用带去三千兵也。五十船只浮入洋中。则登州近处必震惊。如此则于渠事必不顺。顷见西道状启。则济南军门亦多疑虑云。渠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57L 页
若不往袁军门。则 天朝必将疑其逆命。虽不能拿去。粮饷则必不如前运给。如此则文龙亦自知其罪。势同困兽。岂肯安坐岛中。甘受饥死乎。必将移怒我国。而为今日难料之患。不可无先期应变之策矣。若其逆命现著。则我之待彼亦有辞矣。而今姑不然。待之之道极为难处。渠在海岛。手握重兵。 天朝亦不能制之。顷者 天使之来也。都督闻欲为点兵。公然教管下人放炮惊动。使不得点兵。此极可骇。 上曰。中原之事亦可寒心。岂有听其铺张。而赏赐文龙如是过滥之理乎。经世曰。顷见王梦尹提本。则褒奖文龙。极其狼藉矣。又曰。倭使令将上京。若开此路。则岭南一道渐致多事。民必难堪矣。玄方之必欲上来。未知有何意也。 上曰。以倭使之故。岭南人心骚动云。然耶。经世曰。前者有 旨赍去宣传官播言于南中曰。关伯代立。边衅必生云。故人心惊讶。其后郑弘溟下去。始言其虚传。而庆州等地。则颇为骚动云。且玄方等乘轿一事。不能防塞。可痛。玄苏,义智辈亦不敢乘轿。况此玄方乎。国势孤弱。体貌渐屈。故事事如此。渠等必闻我国厚待胡差。故欲其一体厚待而如是恐喝也。今日急务。惟在修举纲纪。以尊国体。
  闰四月二十二日
同月二十二日。 上御资政殿。昼讲禹贡自江汉朝宗于海止云土梦作乂。郑经世曰。洞庭巴陵之水。夏则得潦相合。冬而水瘦则分为九江。盖九江在洞庭之间也。洞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58H 页
庭湖之大者。而禹贡不载。此必九江为洞庭明矣。 上曰。荆,杨在东南。地甚卑下。水必流下之易。而何如是久渰其土耶。经世曰。地卑故水不易落。疏决然后各得其道而土乃见也。 上曰。四方之中。西方极广云。未知其几何也。经世曰。昆崙山在天地之中。而自脊以东。为中国为胡地。以此推之。脊以西之广可知矣。仍进曰。玄方上京事。壬辰以后未尝有此。而闻其接待有过于诏使云。虽日本使臣。不可如是。况马岛差官。安有如是过待之理乎。驱驰道路。多立引路人。而馔品极丰侈云。后必为式而弊将无穷。臣请推接慰官可矣。且闻民间一夫捧大口二尾。他物称是。此必监司因誊录条定。故各官如是为之。然但今民力荡残。则岂可尽从誊录乎。更下事目为当。又曰。甲子适变。丁卯胡乱时死节人家。自 上已有赐给食物之教。优恤之意至矣。其赴难立殣。极为嘉尚。不可不各别褒奖以示激劝之意。至于星州人朴永绪。 国家既有追赠。又有赏格。而臣窃闻永绪有子。为人俊秀。多有计虑。武艺超凡。年仅廿馀。皆以将才期望。闵馨男为该牧。目见其人则可合大用云。国家方急收用人才。如此之人。似当录用。一以崇奖死事之人。一以不遗可用之才。 上曰。言于该曹。录用可也。经世又曰。当此屡经变乱。民志不定。流散相继。而闾阎之间。又以抄刮闲丁。多有骚屑之弊。兵曹因号牌成册。督责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58L 页
各官。则劫于威令。一从本案。所付闲丁。责诸邻里及族属。此为今日巨弊。不可不念也。 上曰。虑有此弊而有所挠改。则军政必懈。欲严军政而搜刮太苛。则民心愁怨。此两事处之极难矣。经世曰。所谓兵疲民困。今时则然。而天若助顺。延长国脉。年谷登丰。则岂非幸耶。朝廷虽不得一朝革旧弊而开新化。若每以民事留念。至诚图治。则自当渐致苏复矣。
  七月十一日
七月十一日。 上御资政殿。讲禹贡自导嶓冢止注南境之山。同知事郑经世曰。潍潞诸川之川。当作州字。此两邑相去似远。以此知为州字也。 上曰。山之冈脊。水之源流。古今多异说。何欤。经世曰。天下至广。固不可尽辨。而以不能无传说记录之误故然耳。九河。朱子以为在洞庭。而敷浅原即所谓庐阜也。朱子知南康军时历观此地。亦有著书处探说颇详。然此篇不可尽晓。自 上当思禹勤劳治水之意。任土作贡之法而已。金瑬曰。臣与金世濂素昧平生。渠在废朝时。以柳希发之婿。独能立异被谪。其志可尚。且于进讲时见其有学士样子。以此言其可用于铨郎矣。及其遭祖母承重。闻有得罪丧礼之事。脱服后一不拟清望。臣以为女无美恶。入宫见妒。有才被斥。极可惜也。 上曰。发言者谁耶。瑬曰。特问之下。臣何敢讳也。罗万甲为人愚而浮薄。动辄多言。此人之合于铨郎。臣所未晓也。经世曰。臣不喜交游。此等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59H 页
说话。曾未闻之。然万甲为人。再三相接。大概有风力。善于其职。而或不无气胜之弊矣。金世濂。臣尝见其人蕴藉。在玉堂时亦见其可用也。至于云云之说。情实可原。所谓房中受吊云者。闻丧之日。大雨如注。渠当崩迫之际。不省吊客之至。仍受吊于伏哭之处。若有馀地。岂不知下庭之为礼乎。所谓翌日乃行云者。实于其夕发去。而其言如是。亦已过矣。所谓守丧胜地云者。奔丧于江陵府地。僦屋于镜浦台边。以安其几筵。此亦非情之说也。所谓奔丧乘驲云者。千里长程。不可徒步。苍黄之日。借乘亦难。李元翼乃以一驿骑定给而送之。亦出于万不得已也。大概世濂佳士也。不可不用也。又曰。臣冒忝经幄。最承 恩遇。凡于自 上命令之间。如有未稳。臣必欲尽言不讳矣。顷伏见答台启之 批。连有未安之教。臣窃忧悯。自 上胸次洞然。则宁有如此之教乎。台官所谓大君当示以正之说极好。而 圣明至以为见厌于朝臣。此何等处分乎。既曰不幸。又曰见厌。君臣之间。岂可为情外之教乎。黄性元,许䙗论启中。固有过滥之语。若以此语为非则罪之可也。至于他启中 批以亦学此习为教。岂非不可之甚者乎。传曰。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诚恐 圣意不得和平而然也。如此之教。所谓怒室色市也。且 先王折给处不可还夺之 教。诚为允当。但折给处少而滋蔓处必多。此则不可不允从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59L 页
也。 上曰。其时适有不平之心。过言之耳。免税一事。本无滋蔓之弊。 先朝折给之外。则已为裁减。此外有何滥觞之弊乎。经世曰。方今 圣明当宁。而天灾地变。式月斯生。此已寒心。而况大关伦纪之变乎。顷者沔川校生有弑母者。实古今所无之变也。昔魏相不忧匈奴而忧世变。其意岂偶然哉。国家中兴以后。专务城池器械。而于教化一事。全然废阁。今日之政。不可不留心于此也。顷者李廷龟请刊小学。此意甚善。然既刊其书。而无讲习之事。则所谓徒政也。近日馆学儒生或讲心经。臣意以为莫如先讲小学。至于外方。监司,都事巡行列邑时。亦以小学劝讲诸生似当。 上曰。古者虽有失性之人。至于父子之伦。未尝斁绝。今则弑逆之变。连岁以出。极可寒心。小学劝讲事甚好。言于该曹。使之另行可矣。
[庚午]
  正月二十三日
三年庚午正月二十三日。 上御资政殿。讲伊训自曰呜呼古有夏先后止思所以继之哉。 上曰。此篇有曰。于其子孙不率。以今日言之。何事不率而有此天变乎。郑经世对曰。汤遇大旱。六事自责。圣人之恐惧修省。宜无不至。而必以六事责之。此无非随其切近者。恐有此事而责之也。今日天灾叠见层生。宜 圣上惕然瞿然。自省某事为天心所享。某事为天心所不享。修省之不暇。而天变未尽消。恐 圣上修省之方或未尽其实也。伊尹所以训太甲者。无非严恭寅畏之实。而首言禹时天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60H 页
灾无。鸟兽若。下言桀不克若天。以速灭亡。兴亡之几。间不容发矣。天有仁爱之心。故出灾异以警动之。人主苟能遇灾修德。则天何必弃之哉。常曰。灾异之降。乃天心之欲其不亡。益笃寅畏之实事而为之。则真所谓恐惧修德而转灾为祥矣。太甲资质高迈之主。而初则惟庸罔念闻。若非伊尹丁宁反复于天命可畏之言。则其亡必矣。又曰。常欲爱民者天之心也。稽之于古。民安则天心亦安。民不安则天心亦不安。是以。民怨则天怒必至。方今自 上爱民之心出于至诚。而天灾时变。殆无虚月。灾不虚生。必有其故。此最可忧处也。国事多难。城池甲兵之修出于不得已。然中外作事。不知其要。民之骚屑。职此之由。臣自岭南来时。所经诸邑守令品官等皆曰。以束伍加抄。民心骚动云。诚可忧虑。臣即以所闻实状备言于大臣处矣。其后监司状启果为连续入来。上年公州牧使上疏亦加抄一事也。回启时大臣及金时让以什一之抄(号牌男丁中十分之一)整顿之后。民亦便之云。而朝廷不能详知骚屑之弊。臣恐此事未易成就也。湖西人心。虽为不淑。岂可胜其民哉。书曰。民可近不可下也。又曰。用顾畏于民岩。诚以民惟邦本。而本固然后邦可宁也。目今民间骚屑。至于此极。观势为之可也。若此不已。非徒骚屑而止。窃恐终必为盗矣。必须变通。使之还集。当如救焚拯溺之汲汲也。从谏弗咈。先民是若云者。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60L 页
汤之所以责己则厚。责人则薄也。近来自 上听谏之德。渐不如初。臣窃歉焉。台谏所言。亦岂尽善。而可从之事。亦为持难。少有触讳。或下 严教。从谏如流之德。固不当如是也。夫设谏官。欲其言之也。使谏官言之。欲其听之也。人君之德。莫大于听谏。勿为小事也不听何伤。勿为小失也不从何害也。又曰。前年七月间。本曹郎官以何事 特命罢职。至以所荐人勿用为教。其被荐人赵絅,韩兴一,吴竱,李景曾皆一世佳士。人望恰然。若以其时郎官被罪之故。并与所荐之人而不用。则恐非圣人和平之量也。郎官之必使郎官荐之。事势然也。堂上则官高而年老。与少年不相从。岂能知其贤否乎。老者老者知之。少者少者知之。故使之举其所知也。至于使堂上拟望。事在 先朝。犹未能行之。臣不敢承 命矣。又曰。废朝时群奸几危 慈殿。而故相臣李恒福收议。凛如冰霜。扶植彝伦。此则自 上亦已洞烛矣。当是之时。群奸肆毒。憯于莫邪。非舍生取义者。莫之为也。今国家战亡子孙亦令录用。臣以为恒福之立节。不啻大于战亡。而闻其妾贫不聊生。极为残忍。其妾子奎男。生员人也。待相当窠差得一官。使养其母可矣。大君师傅事。洪宇定仍本职除授。使之上来。尝闻其人持身甚不苟云矣。
  四月初三日
四月初三日。 上御资政殿。讲盘庚自若网在纲止傲上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61H 页
之言(一作害)。郑经世曰。人君为民迁都。而民不肯从。似当示之以威。而观其三篇。皆是丁宁告谕之意。则古哲王忠厚之心可想也。 上曰。上古之民。亦有不率命令者。后世人心。尤可知矣。李景稷曰。方今奢侈之害。不啻若水灾。大家倡之。小家效之。怙侈之风。未有甚于此时也。经世曰。景稷之言是也。奢侈之害。发源于巨家。滥觞于小民。当使宪府申严禁断矣。仍进曰。义州遘变。边衅又开。未知厥终之何如也。我国介于两间。必得善后之策。然后可以无虞矣。若金希参。庸劣人也。岂是善为说辞者乎。故 圣虑轸此。以别遣武臣修付国书为 教。而但措语甚难。多般开说以慰胡人。则胡人之怒虽解。而若播漏于汉人。汉人以为如何也。见怒于中原。不啻见怒于彼虏。臣意以大略制送宜矣。且闻差胡持其国书而来。不传而去。其意似有在。而郑忠信状 启有曰。以国书改修托言而还去。似或无所虞乎。 上曰。必是实情也。仲男率来之胡。其数必少。猝遇不虞之变。不能抵当而还去。此后更来则必多率从胡矣。以国书之难制。致此迟延。可虑。然彼亦见义州府尹中箭病重之状。必为解惑。似不以其时事至于开衅矣。经世曰。臣观郑凤寿为人沈重。言不浮誇。今若使之守城则似合矣。且以孙军门书观之。则奴贼时在遵和县。而作梗于昌宁近地云矣。只率数千而退来。则似有大败之形。而朴兰英状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61L 页
启。以为小无摧挫之势。其言未可信也。又曰。人君之用人。犹匠之用材。材之大小皆适其宜。然后可以成家。人之取舍皆适其道。然后可以为国。若弃置人才。其何能国。当初张维补外之意。臣不敢知也。言其才局则可与为国。论其文翰则可以华国。如此之人。置之远方。深为可惜。前者张维以问病来于臣家。臣以答礼亦往其家。门庭寂寥。兀然安静其人必不为党论矣。其后臣在备边司。闻其议论。尤信其可用。此人不可弃置。
  四月十九日
同月十九日。 上御资政殿。讲盘庚自予乱政止永建乃家。郑经世曰。盘庚告民之辞谆切恳恻。如家人父子之间。真可为后王法也。若其以鬼神之语丁宁反复。晓谕百姓者。盖商俗尚鬼故也。 上曰。鬼神者。敬而远之可也。何若是之惑也。经世曰。当商之世。氓俗质朴。故崇尚如是。而后世则人心益诈。多有不信而为恶者。至于无忌惮矣。 上曰。人主信鬼则有系风化。甚不可也。上古之时。无乃或有感应之故而然耶。经世曰。天道作善则降之祥。作不善则降之殃。乃其常理。故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劝戒百姓也。 上曰。福善祸淫固常道。而自古忠臣义士以至冤极痛而或凶终。凶顽悖恶之人或善终。此则何理。经世曰。气数不一定而然也。人臣则以气数之不齐。诿之于命而进退其身可也。君人者。任代天理物之功。故不可诿诸气数也。古人曰。君相不言命。若孜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62H 页
孜为善则国祚延长。时亦太平矣。若曰。治乱有命。不容人为。则乃是自画也。如纣之为恶极矣而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不修其德而责命于天者。所以底灭亡也。讲讫。经世进曰。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此乃人君读书之大要也。臣自中兴初。入侍 经幄。每以废主所为之事进戒矣。其时宫闱不严。闾巷菜女亦出入无忌。人主之齐家。乃治国之本。而废主之所为如此。 圣明自潜邸时。已为厌闻而痛恨者也。 反正之初。宫闱肃清。君门如天。朝野想望其太平矣。昨见府 启则极可惊骇。 批旨以台言失实为教。且以洪霙,姜硕期乃是内戚。出入非怪云。宫禁深严之地。虽戚里岂可恣意出入。以启纷沓杂乱之弊乎。 上曰。卿言甚当。然谬例自前大庆。则凡在内戚。皆有出入之事。为 慈殿行此莫重之礼。而若使亲属全然不参。则岂非埋没乎。经世曰。废主时设有此例。不可效之。奈后弊无穷何哉。礼者出于情。而若礼闲不严。则人情必胜。易入于不善之地。人君事母后之道。必以至善开导。期于无过。然后可谓孝也。但以人情之承顺为事。则臣窃以为非大孝也。
  五月二十日
五月二十日。 上御资政殿。讲自说命上止注圣贤之学也。郑经世曰。王之子久在民间。所谓旧劳于外也。汉宣帝生长闾阎。细知民生疾苦。自 上亦久在闾阎。知民疾苦无异汉宣。故 反正之。初累下恤民之教。观瞻耸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62L 页
动。百僚叹服矣。近观公事场 下教。恐不免鲜克之讥。伏愿慎终如始。 上曰。卿言甚善。予当体念。但人之禀质。昏明顿殊。昏则虽在闾阎。不知民事。明则虽居深宫。洞烛无遗。予则在民间虽久。无异居深宫矣。经世曰。岂有此理。 圣上英明过矣。但明者不足于质实。自 上只患其持守之难而已。顷日台臣以内需司事累日论启。盖外方人之被夺奴婢于势家非止一二。而况此内需司之弊。骚扰尤甚。 反正初。一革其弊。今则渐不如初。甚可虑也。所谓慎终如始。正在此等处。
  八月二十五日
八月二十五日。 上御资政殿。讲泰誓中自受有亿兆夷人止注以克永世。 上曰。凡事惟在上之人导率而已。一德一心之可者。孰不明知。惟不能行耳。郑经世曰。凡厥庶民。无有淫朋。无有比德。今闻 上教。极为允当。人心之不同。如人面焉。各以私意为心。故不能行一德之美。甚至朋党之论不息。则必至于亡国而后已。 圣上即祚以来。欲祛朋党者。不但发诸命令。至诚以禁绝之。犹且倾轧不已。甚可叹也。 上曰。人之是非不同。而各以己见为主者。未知有所守于其间耶。经世曰。勿论彼此。是者是之。非者非之可也。然此则势不敢耳。自 上有痛绝朋党之意。故人虽欲指某人为非。而恐人之必曰非其党故耳。自 上必须以不逆诈。不亿信为念可矣。 上曰。此不过公私之间。逆诈与亿亦是私也。经世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63H 页
曰。昔齐景公最幸梁丘据曰。惟据与我相和。晏子曰。可谓同。不可谓和。景公曰。同与和异乎。晏子曰。和如五味相调。同如水投水。晏子之言。可谓善矣。 上曰。如此则必害于国事。同于己则不善而以为善。异于己则虽善而以为不善矣。经世曰。书曰。无有作好。无有作恶。臣僚之中。孰有公于其作好恶之道哉。若夫 圣上建极之道。不可一毫有偏。使吾本心之体常如明镜止水。然后好恶得其正。而为表准于臣僚矣。
  十月二十日
十月二十日。 上御资政殿。讲洪范自三八政止注君不可以不建极也。 上曰。古则财赋孰掌之欤。特进官张维曰。财赋。天官冢宰掌之。今之内需司。必管于吏曹者似是古意。而今之吏曹。只管之而已。郑经世曰。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者。诸葛亮之言。而人君所储。必使外官掌之者。示其无私之意也。故朱子称诸葛此言与周礼合。如今内需司。其奴婢身贡。不令掌隶院及户曹管之。未知其意也。昏朝时。外方人奴婢投属于内需司。反为侵虐其本主者。罔有纪极。 反正之初。痛禁此弊。人莫不踊跃欣快矣。及至今日。渐有投属之弊云。极为寒心。且内需与各司奴婢同是一民。而内奴则独为复户。以此劳逸不均。人情拂郁。甚可畏也。臣见御史回来之人。庆尚等道流民还集。而闻 朝廷有十分之一之命。皆为蹙頞云。大概 朝家以十分之一为善制。而顷见金孝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63L 页
诚上疏。极言不便。其言似是矣。维曰。十分之一者。通计号牌时男丁上自士夫下至黎庶之谓也。除其不当充军者。则应充军役者甚少。若如前日全罗兵使上疏。除其不当为军役者。而只以应为军役者充其十分之一。则未知何如。 上曰。顷见他邑有充其十分之一。而有馀数者。其有馀数者何如邑也。其不及数者何如邑耶。经世曰。臣顷往乡邑则洪思敩为牧使。而以士人为面有司。士人等任此大役。罔知攸为。以臣新自京来。必知号牌曲折。有来问者。臣答以 朝廷事目甚明。熟看而为之云。以此有司等十分详察。无一见漏。故以星州之大。而男丁之数不及于尚州。厥后充军之时。尚,星之民。苦歇不同。均役之道。所当愈益讲究矣。 上曰。日者正躔度也。躔字何义欤。经世曰。古有星躔之语。日亦由躔而行。故有析木娵訾之次。躔亦此义。 上曰。七政之中。日则有道。而月五星则未有常道。何也。经世曰。日月之行。虽讲之精明。亦非今日急务。此下皇极之义。讲之宜当。仍曰。天下之大经大法。尽在此篇。而皇极其要旨也。做皇极则必自敬用五事始也。貌言视听思。必须以敬为主可矣。 上曰。前日筵臣以思为貌言视听之主。未知何如。经世曰。心之官即思。貌言视听之主于思者以是。又曰。凡厥庶民。无有淫朋。此言当惕念。然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自然相聚。则未免有朋党矣。人君以大公至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464H 页
正之道立极于上。则群下化之。无敢淫朋矣。 殿下自临御以后。常欲祛朋党之弊。亦必以无偏无党为建极之本。然后斯可以责效矣。 上曰。如予不德。何敢望感化之道。然在群下则各尽其道可矣。经世曰。 殿下谦冲之教。孰不感动。然立心不以谦冲少退。古人有舜何人予何人之言。讲讫。经世进前曰。近日两司所争。一向牢拒。恐非来谏之道也。 慈殿之欲拜 陵寝。情岂有极。然妇人之礼。异于男子。闾阎妇人。亦不得拜墓。况 国母动静不可不慎。须于入侍 慈殿之日。细陈其不可。则 慈殿必不强而行之。不可以苟遵 慈教为孝也。又曰。国事去益泮涣。两西生灵。已至难保。守令亦欲弃遁。未知何以处之也。兴治差官。至为倒悬守令云。极可痛骇。 上曰。目前两西皆入涂炭之中。日后兴治若伪称其功。得承 钦命。则从此难支矣。经世曰。臣见李如璜状启中都庆俞聚军以示汉人。则汉人之作挐。不至太甚云。今虽不能多聚军兵。或屯数百馀人。使不得轻慢之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