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x 页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墓志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346H 页
有明朝鲜国 宣祖昭敬正伦立极盛德洪烈至诚大义格天熙运显文毅武圣敬达孝大王穆陵志
于戏。恭惟我 宣祖昭敬大王姓李氏。讳▣▣。中宗恭僖大王之孙。德兴大院君岧之第三子也。母郑氏。 赠领议政世虎之女。 王以嘉靖壬子十一月十一日。生于汉城府之仁达坊。生而英睿异常。幼时。 明宗恭宪大王召与二兄偕。脱御冠令以次戴之。二兄者皆如命。 王即跪而辞曰。君上所御。臣子何敢近头。 恭宪王惊叹。因问君与父孰重。令书字以对。对曰。君亲虽不同。忠孝无二致。 恭宪王大奇之。及长。封河城君。乙丑。 恭宪王不豫。时世子暊蚤卒。储贰未定。领议政李浚庆请选于诸侄中。 恭宪王命王入侍。隆庆丁卯。 恭宪王上宾。浚庆奉遗教迎 王。王方持母服在私第。涕泣固让。迫而后入就恤宅。时翰林院检讨许国,兵科给事中魏时亮。奉 穆宗皇帝登极诏出来。入境闻 国君新丧且无嗣。甚忧之。颁 诏日见 王仪表。相与旋目叹曰。东方真主出矣。是时 王甫十六岁矣。遣使告 讣。请承袭。明年春。皇帝命太监姚臣,李庆赍诏。封为 国王。赐诰命冕服及䌽币。 王自嗣服初。锐意图治。专精讲学。日必三接儒臣。讨论经史。或至夜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346L 页
分。时李滉解官归乡里。屡召不至。 王以诚意致之。擢为贰公。滉疏陈治道六条。又撰圣学十图。手写以进。 王嘉纳之。命工作小屏。宴居观玩。或不时 召对。从容讲道。礼遇隆重。及滉亡。伤悼不已曰。滉之片言只字。皆可传后。其令有司裒集刊行。本 国旧称文献之邦。而其于格致诚正之学则罕有传焉。自高丽郑梦周始倡绝学。至我 朝。金宏弼,郑汝昌,赵光祖,李彦迪相继辈出。发挥经传。讲明义理。 王以大有功于斯道。 特命赐祭。赠官与谥。录其子孙。 命儒臣柳希春等撰次其言行。名曰儒先录。且以近思录,小学,心经皆作士之本。 本朝所撰三纲行实亦可以使民兴行。并命刊布。 教该曹曰。近来师儒之选。专尚文辞。黉舍游学之士皆以决科为急。士习如此。他日成就。将何所观。择有学行堪为师表者。擢授方面。使之巡行列邑。劝课教诲。又以登进遗逸。为新政第一务。驲召曹植,成运(一作浑)等。不次超叙。尝于 筵中叹曰。奸党碑立而汴京墟。伪学籍成而南宋亡。贤邪进退之几。顾不畏耶。台官论南衮等戕害士林之罪。请削官爵。或以事在既往为言。 王曰。罪南衮者。所以雪赵光祖之冤而定一时之趋向也。遂罪之。己巳秋。 册潘城府院君朴应顺女为妃。万历元年癸酉。大臣因天变乞免。 王曰。推咎台衡以应灾变。吾谁欺。欺天乎。下手札求言。首尾百馀言。无非引咎求助之意。太学生上辟佛疏。 王以手札答曰。尔等居首善之地。讲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347H 页
论者道义也。期待者程朱也。宜益动心忍性。切磋琢磨。敬义夹持。表里交养。为他日真儒。立于朝端。上以辅寡君。下以泽斯民。使治隆俗美。则吾道之衰。异端之盛。不足虑也。何必如魏太武诛沙门毁佛寺之为哉。又上疏请以金宏弼,郑汝昌,赵光祖,李彦迪,李滉等从祀文庙。 答曰。难慎而不敢轻许者。只缘其事重也。且尊五臣。莫如尊其学。宜懋时敏。相与讲劘。共成大儒。勉辅不辟。是予所望也。时 王有疾。日久乃瘳。礼官请陈贺。 王曰。人之疾。殆未必不由于失摄。顷者不意得病。贻忧 母后。惊动群下。方且祇惧悔罪之不暇。何可受贺。累请不许。乙亥。 恭宪王妃沈氏薨。礼官据五礼仪。卒哭后当用玄冠乌角带。持平闵纯等以为三年通丧。无贵贱一也。宜从朱子议。用白帽布裹角带。廷议不一。而 王断然行之。一遵礼制。丁丑。 荣靖王妃朴氏薨。礼官上请当从叔侄服服齐衰期。相臣朴淳及玉堂谏院以为 上于 荣靖王。有祖孙之义。当以继体之重服三年。若以叔侄论。则诸侯绝旁期。宁有服期之理。 王是其议。遂定为三年丧。先是。 明庙幼冲。李芑与尹元衡结为腹心。以私怨诬尹任,柳灌等为阴有贰志杀之。中外冤愤者积数十年。 王以事在 先朝。不欲轻改。至是命复任等官。削芑等勋。 教书下。八方咸服。丙戌。 圣节使在会同馆失火。 王闻之惊骇。拿治使臣以下罪有差。奉 表陈谢。皇帝嘉其忠慎。降敕锡赍以优之。丁亥。日本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347L 页
差使臣来款。时平秀吉篡夺自立。 王曰。日本乃篡逆之国。其使不可纳。 命却之。廷议皆以为化外不可责以礼义。或启边衅。 王黾勉许之。而其义则凛然有不可犯者。戊子。谢 恩使俞泓还自京师。 天朝特允我 国题奏。 命雪 宗系恶名。始 太祖初。罪人尹彝,李初叛入中原。诬 国系为逆臣李仁任之后。 皇明祖训及会典。皆载其事。 列圣以来累世陈辨。未蒙准改。 王嗣服临朝。叹曰。 国系受诬。久未昭雪。此 祖宗之所深痛。而今其责在予。予不克继先志雪先羞。死无以见 祖宗于地下。宜极择使价。血诚吁呼。以得请为期。每使臣行。必宿齐预戒。丁宁告敕。至诚所发。有可以感动天地。至是。 皇帝命史馆悉行刊正。 王喜甚。教群臣曰。古之人君固有重恢祖业。光复旧物者。然此犹是外物耳。岂如使彝伦再叙。湔涤数百年深冤至痛乎。乃祭告于 宗庙社稷毕。 教曰。今日亲奉 宝典。祇告 庙社。志愿毕矣。可大赦。与臣民同庆。且夫子彝伦之主。当亲祭以告彝伦复叙之意。遂祭文庙。辛卯。平秀吉遣玄苏来曰。明年当入大明。可假以道。辞甚悖逆。 王以大义绝之。急遣使具奏 天朝。壬辰夏。贼大举入寇。我 国累世升平。民不知兵。所在瓦解。 王分遣将士。据守要害。下罪已教。徵兵为效死勿去计。及忠,尚败报至。 王知京城不可守。谓群臣曰。此贼谋犯 天朝。藩臣职当死守封疆。而奈众寡不敌。既不能力抗凶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348H 页
锋。遮截贼路。则无宁归近父母之邦。赴愬于 圣天子。乞王师以讨此贼耳。遂定西迁议。大臣白。当此危急。国本不可不定。 王乃命光海君珲为世子。未几贼报益急。 王出城西行。及平壤失守。进驻义州。遣郑昆寿等申 奏贼情。 皇帝遣行人薛藩降 敕慰谕曰。尔国世守东藩。素效恭顺。衣冠文物。号称乐土。近闻倭奴猖獗。大肆侵陵。攻陷王城。掠占平壤。生民涂炭。远近骚然。国王西避海滨。奔越草莽。念玆沦荡。朕心恻然。朕今专遣文武大臣二员。统率辽阳各镇精兵十万往助讨贼。与该国兵马前后夹攻。务期剿灭凶残。俾无遗类。夫恢复先世土宇。是谓大孝。急救君父患难。是谓至忠。该国君臣必能仰体朕心。光复旧物。俾国王奏凯还都。仍保宗社。长守藩屏。庶慰朕恤远宇小之意。 王率百官出迎江上。奉 敕恸哭。哀动左右。群臣皆哭。十一月。 皇帝特 赐白金二万两。 王拜受感泣。分 赐扈从诸臣及阵上将士。十二月。提督李如松以 皇帝命领辽广兵四万出来。 王见提督泣曰。蒙 皇上罔极之恩。得见大人。小邦一缕之命。惟托在太人。提督见 王忠恳。为之动色。癸巳春。提督协率本国军兵。大败平壤贼。夏。官军收复京都。群臣请贺。 王曰。可慰不可贺。但当率臣民行望 阙礼。以谢 皇恩而已。即遣使奉表。谢收复京城。秋还京师。 命减内厨日供米分赈饥民。收瘗遗骸。设坛 赐祭。下书八道。减贡税废供献。访问孝子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348L 页
烈女及死国事者悉加褒录。 命收聚书籍藏之艺阁。教礼曹曰。兵燹之中。都人死者何限。意遗民过半缟素。入城之日。都民填塞。而未见有服丧者。此必丧乱之后伦纪废坠而然。令各部纠检。 王欲亲祭文庙以慰先圣之灵。礼官以为圣殿烧尽。行祭无所。 王曰。神之在天下也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有。惟其致诚则神在是矣。故古人或设坛以祭。岂必待木主哉。遂命筑坛于学宫之侧。设位以舍采焉。冬。 皇帝遣行人司宪降敕曰。昨者王以大兵驱倭出境。还归旧国。上表来谢。朕心深用嘉悦。念玆复国重事。不可照常报闻。今特遣使降谕。兼赐大红蟒衣二袭。䌽段四表里。以示朕惓惓为王遥慰之意。时 王寓居贞陵洞。一日谓近臣曰。闾阎不可久淹。欲于旧宫城里略构草家以居。昔卫君茇舍于漕。此诚何时而欲大厦处乎。 天将有以营建 王宫为言。 王曰。深羞未复。何以家为。 天将叹服。丁酉。贼将清正袭破闲山岛。张兵再抢。先锋到湖西。时提督麻贵提孤兵在京城。军情危惧。 王厉气巡城。坚守不动。经理杨镐亦自平壤疾驰来援。人心赖以镇定。遂协助 天兵。大剪贼锋于稷山以却之。时有物怪。 天将欲得卜人占吉凶。 王曰。天之赋物。不得其常。是之谓怪。常者理而已矣。人事之失其理者。皆足以应之。岂幺么瞽师之所能知乎。己亥。贼悉退。 王奉 表陈谢。 皇帝降敕慰谕。赐䌽币。庚子。 王妃朴氏薨。始 王之诰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349H 页
命冕服。沦失于兵中。至是遣使请照例补 赐。 皇帝特允所奏。 敕曰。尔朝鲜为国素敦礼教。懋笃忠敬。称我优嘉。自顷以来越在草莽。典章文物。几于荡然。朕为尔洗涤凶妖。恢还土宇。固我师武臣力亦不可谓非尔秉礼之效。否则军旅安经。政令安行。顺物不受。事乃大逆。尚有今玆之捷乎。尔以诰命冕服奔迸莫守。遣使来告。祈得赐如初。夫事上莅下。须此修容。复汉威仪。朕所矜许。是用敕尚方制给。仍锡之诰。尔尚敬之哉。蓝缕启楚。大布兴卫。薪胆伯越。皆王今日事。懋哉毋忝命。 王即遣使奉 表陈谢。礼官以长短不称请改造。 王曰。 皇赐服之无斁。何可改也。予于西迁日。宫中物一无所挟。惟 皇赐蟒龙衣。手索以自随。拟于归尽时服之。至今时复披见。不觉泪下也。壬寅秋。 册延兴府院君金悌男女为继妃。甲辰。遣使押解漂海人民五十七名。具奏上闻。丁未。又押解十九名。 皇帝皆降敕奖谕。并 赐白金文锦。 王自兵乱以来。忧劳成疾。屡有内禅之计。以诸臣不释之故。黾勉听政。至丁未夏。疾弥留。戊申二月初一日。 弃群臣于行宫之正寝。寿五十七。在位四十一年。是岁六月十二日丁卯。葬于扬州建元陵西阜酉坐卯向之原。 谥曰显文毅武圣敬达孝。陵号曰穆。 庙号曰 宣宗。明年己酉。 皇帝遣行人熊化。祭以大牢。又赐诰命。 谥曰昭敬。吏部官谓本国告讣使曰。此美谥。王之德有以得之也。丙辰。光海加上徽号。改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349L 页
 庙号为 祖。 王资禀弘毅。德行纯备。恪谨侯度。出于至诚。四十年如一日。凡迎 诏拜表望阙等礼。必肃敬将事。虽在流离颠沛之际。未尝少懈。每封进方物。必亲自点视。或物力不逮。情意少歉。则比使臣还。不能安于心。对群臣语。一则曰 皇恩。二则曰 皇恩。瞻戴之诚。不啻如孝子之慕父母。师兴之后。 天朝文武将官前后出来者无虑数十百人。而上自元戎。下至都司指挥。无不殚诚致款。各尽其礼。病革之日 敕书至。犹自力扶人拜跪。盖血诚。非强为也。事两 大妃如事所生。承颜养志。靡不曲尽。朝夕问安之礼。未尝一日废。有疾则竭诚祈祷。及其丧也。哀戚而尽礼。友爱天至。待二兄一姊。爱敬两尽。终身不少替。性俭约不喜奢靡。声色游畋之乐。不留于心。食不重味。衣用浣濯。妃嫔宫人亦不敢服侈。丧乱之后。尤以缟素为资。宫中粒食。不令遗地曰。此皆农夫辛苦之物。安坐而食已泰矣。况可暴殄乎。尝见内人炙牛以吃曰。非牛不耕。人而杀牛。不仁甚矣。况今荡败之馀。虽严禁犹惧不足以孳息。岂可任其屠杀乎。尝于行中失 御弓。有司捕拾遗者欲法之。 王曰。既已失之。必有得之者。 命释之。提督闻 王笔法精妙。求之甚恳。 王辞以疾。盖其微意不欲以小技示人也。畿民苦催籴。呈诉于 驾前。 王曰。有司独不见畿甸田野乎。蓬蒿满目。而乃忍催租耶。重惜民命。未尝妄杀一人。每当决狱。必详审谳辞。以求生道。谨守成宪。非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350H 页
有大段碍贯。则不喜纷更。礼遇台谏。虽或过激。务加优容。初年。搆小室于寝侧。以为读书之所。亦密令内需司营之。不以烦有司。玉堂覵知之。上劄请停。言甚切直。而委曲措辞答之。台官乃引饰非拒谏等语以犯之。闻者缩颈而终不谴怒。爱用人材。各称其器。尤重儒术之士。或有挤毁之者。必曲加保全。尝语大臣曰。我国人物眇然。而其所以取之者。专在科举。其间岂无不屑举业而空老林下者。以人事君。卿等之职也。宜务求瑰材异行之士。使予得以用之。昔晏婴荐其仆臣。谢安举其兄子。苟其人也。不以亲戚而嫌。不以微贱而废也。其为政。总揽权纲。裁决不差。发号施令。辄成典训。至于筹边料敌。策败算成。莫不出人意表。谦冲之德。出于天性。未尝以贤智自广。功业自喜。戊子甲辰 徽号之请。发于一国臣民归美之至诚。而严辞固拒。阅月不许。虽众情难遏。终不免俯从。而中心则不乐焉。观书。十行俱下。一览皆记。而至其日用功程。则初不以寻行数墨。解释文义为事。酬酢万机之暇。辄凝神静坐。玩心高明。其所得有超出先儒笺注之外者。尝语讲官曰。存心有要。日用之间外物之来。千绪万端交接于前。必廓然大公。顺而应之。不以动吾中。然后当静而静。当动而动。此先儒所谓动亦定静亦定也。不然而邪思妄虑有如云兴。则虽欲静之。而不可得矣。其独诣之见类如此。晚而喜易。讲读研穷。或至忘食。尝曰。论语,孝经。特门人记孔子之言耳。圣人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350L 页
之所自作。只此十翼。天下岂有如此文章。读之令人自不觉手舞而足蹈也。呜呼。 王文足以陶甄至治。武足以戡定祸难。明足以辨别忠邪。智足以综理事务。真所谓不世出之圣。大有为之君。其中遭否运。暂罹播越。乃气数治乱之所关。而卒能刬除戎疾。身致重恢。以永 国祚于无穷。则非天下之英武。其孰能与于此。猗欤休哉。 王元妃朴氏不育。继 妃金氏诞一男一女。男曰永昌大君㼁。为李尔瞻,柳希奋等所搆诬。年八岁。废处江华。府使郑沆希光海旨。锁之密室。烧其炕。令郁冒而夭。女曰贞明公主。恭嫔金氏生二男。长临海君珒。光海时以谋逆受诬。囚于乔桐。殁不以命。次即光海君。戊申嗣位。欲败度。纵败礼。戕害同气。幽闭 母后。得罪于 宗社臣民。癸亥废。仁嫔金氏生四男五女。男长义安君珹。蚤卒。次信城君珝。次 定远大院君(讳)。次义昌君珖。女长贞慎翁主。次贞惠翁主,贞淑翁主,贞安翁主,贞徽翁主。顺嫔金氏生一男顺和君𤣰。静嫔闵氏生二男三女。男长珙。仁城君。戊辰孝立之叛。连谋事觉 赐死。次仁兴君瑛。女贞仁翁主,贞善翁主,贞谨翁主。贞嫔洪氏生一男一女。男庆昌君珘。女贞正翁主。温嫔韩氏生三男一女。男长瑅。兴安君。从逆贼李适于军中。听其拥立。为官军所戮。次庆平君玏。次宁城君㻑。女贞和翁主。贞明公主下嫁永安尉洪柱元。生三男皆幼。临海娶牧使许铭女无子。光海娶知敦宁府事柳自新女。生一男祗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351H 页
光海未废。封为世子。癸亥。以罪废 赐死。信城娶判尹申砬女。生一女适典籍安弘量。 大院君娶赞成具思孟女。生三男。今 主上于序为长。以天启三年癸亥。拨乱反正。建中兴之业。次绫原君辅。无子。次绫昌君佺。光海时受诬窜海岛。冤瘐而殁。顺和娶承旨黄赫女。生一女。适校理李景曾。珙娶参赞尹承吉女。生五男。佶,亿,健。二幼。一女未笄。义昌娶判书许筬女。无子。庆昌娶佥知曹明勖女。生四男五女。男长昌原正俊。次阳宁君儆。出为临海后。次俅。次幼。女长适李后杰。馀幼。庆平娶郡守崔胤祖女。生一男幼。仁兴娶佐郎宋熙业女。生一男二女。皆幼。宁城娶水使黄履中女。生一男一女皆幼。贞慎翁主下嫁达城尉徐景霌。生三男五女。男长贞履。县监。次正履,慎履。女长适进士金圭。次适参奉李命寅。次适沈沆。次适正字权堣。次未笄。贞惠翁主下嫁海嵩尉尹新之。生二男。长墀。承旨。次丘。佐郎。贞淑翁主下嫁东阳尉申翊圣。生五男四女。男冕,昪,炅,最,向。女长适洪命夏。馀幼。贞仁翁主下嫁唐原尉洪友敬。生一男琂。贞安翁主下嫁锦阳尉朴㳽。生一男世桥。贞徽翁主下嫁全昌尉柳廷亮。生二男二女。男淰,潝。女长适李重揆。次幼。贞善翁主下嫁吉城尉权大任。生一男石奋。贞正翁主下嫁晋安尉柳頔。贞谨翁主下嫁一善尉金克镔。贞和翁主下嫁东昌尉权大恒。我 中殿韩氏。西平府院君浚谦女。诞三男。长即世子。次 凤林大君(讳)。次麟平大君㴭。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351L 页
今 主上即位之八年崇祯庚午。原州牧使沈命世上疏言 穆陵地不吉。且有水气。 上瞿然 命大臣礼官议迁卜。咸曰。 建(一作健)元陵第二冈实 先王之所属意。而戊申特以年月不利不克用。今不可舍此他就。 上从之。以十一月二十一日丙申。奉迁焉。壬坐丙向也。方庀事。 命曰。志文可改撰。盖以戊申志文不录 璿派故也。臣经世职掌文翰。既承 纶音。不敢以不能辞。且尝逮事 先王。有一二嘉谟懿行得之于经幄者。而不见录。故谨就原志中略加檃栝。序列 璿派如右。若其 盛德大业之巍然焕然者。自当在人耳目。与天壤俱弊。非区区文字所能与也。
通政大夫吏曹参议金公墓志铭(并序)
余自幼少时即闻吾乡有君子。曰后溪先生者。其德言懿行。为一邦所爱敬。而其殁已久。恨未及趋隅奉屦于几席之下。以望其谦谨之光而薰其德。及长。闻有所谓沙潭,省克二公者乃其嗣子。而方以诗书之学克世其业。心窃慕之。尝执贽而定交焉。则见其周旋闲雅。辞气温醇。如明璧之对映焉。如玉树之双擢焉。与之处。久而能敬。未尝有惰慢之容焉。盖不惟天质之美。其得于庭训之所涵揉而成就者。益不诬矣。往在甲午夏。沙潭丈在转徙遘疾。竟不能起。余闻而哭之甚悲。呜呼。余既悲不及见后溪先生。又悲失此丈。无以砭吾愚而淑吾身。而十馀年来所恃以为慰者。幸省克之存也。今则省克又亡矣。余安得不以益悲且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352H 页
恸也耶。葬有日。公之婿进士金矩奉西厓柳先生之命。属余以识其竁。余虽不堪。顾与公相知最深者宜莫余若。余不得以辞焉。公姓金氏。讳弘微。字昌远。省克。自名其室者也。世家尚州。 国初名臣集贤殿副提学讳尚直之六代孙也。高祖讳克忠。通礼院通赞。曾祖讳礼康。忠武卫副司直。祖讳允俭。将仕郎。考讳范。即后溪也。 明庙朝。以经明行修被 徵。布衣入见。特授玉果县监以卒。妣宜人曹氏。昌宁著姓。嘉靖丁巳二月二十四日公以生。生而聪颖异常。七八岁时。端重不好弄。读书晓大义。强记过人。甫成童。沙潭公教授星州。州侯金克一以能诗训后进。公就受退之南山诗。退坐读一遍。侯试之曰。能念得否。即应口诵。不错一字。未弱冠。赴解围。考官以温公念中为论题。经生宿儒皆莫敢措语。公援笔成章。说出操存之法字有所据。遂擢为第一。庠塾间传诵之。知公不专为举子之文也。万历己卯。中进士第二名。乙酉。登第。权知承文院副正字。丙戌春。选弘文馆正字。时沙潭公亦在玉堂。承明禁地。棣萼连辉。时人荣之。而公兄弟常以盛满为戒。丁亥。以宜人病乞递归。戊子春。特 命除讲官。遂拜著作。寻移艺文馆检阅。未几还著作。冬升副修撰。己丑夏。用荐为吏曹佐郎。冬。逆狱起。祸延搢绅。公亦坐罢。壬辰夏。始蒙 恩霈。秋除庆尚左道都事。翌年。丁内艰。制终。除弘文馆校理。移授吏曹正郎。时 经筵方进周易。 上意欲博选明经之人以备顾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352L 页
问。左右以公对。遂还拜校理。兼 世子侍讲院文学。丙申春。升应教兼侍讲院弼善。秋迁司谏院司谏。冬递授成均馆司成。丁酉。还拜应教,司谏。二月。超授承政院同副承旨。累迁至左副承旨。冬拜司谏院大司谏。移授吏曹参议。戊戌秋。呈病乞递。授大司谏,左副承旨。皆引疾不就职。是时朝著不靖。骇机潜发。一时士类尽被挤击。而公雅不为危言覈论。故得以逡巡引却。而免于祸。己亥。调青松府使。卧閤而民便之。公素喜饮。至是病颇深。辛丑。弃官归。壬寅。除骊州不得赴。甲辰。除江陵府使。力疾到任。翌年秋。值水溢之灾。漂尸暴胔。所在惨目。仍伤心气。病益笃。罢官将归。未即道而卒。十月十四日也。享年四十九。柩还尚州。明年二月壬寅。葬于梅湖西子坐午向之原。公以聪敏之资。早服贤父兄之训。其所以养成德器者既端且厚。而长登西厓之门。日闻至论。益取古圣贤之书而读之。少有疑晦。辄就而正之。人以远到期之。旁通子史诸家。靡不贯穿。尤明于古今治乱兴亡之故。人物忠邪贤否之迹。其在讲筵。必援古證今。缕析毫分。以尽同道同事之规。至或钩引古语。连诵十馀行以订之。 上每亹亹倾听。辄发叹曰。奇哉奇哉。后于筵中语及。必以该博称之。其蒙 眷注如此。平生未尝言人过失。人或告之则默而不答。人有一善。若己有之。必乐为之称道。惟恐人之不知也。秉心宽恕。诟詈之言未尝及于奴仆。行己谦恭。傲诞之气未尝形于色辞。接人以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353H 页
礼。而不务为崖异皎厉之行。与物无忤。而不肯为阿徇苟从之态。人之望之者蔚然知其为善人。而虽其不相乐者。亦不得以邪人目之焉。呜呼。此岂非所谓岂弟君子。而神之所以福之者止于此。其命矣夫。公娶丰山柳氏。 赠嘉善大夫吏曹参判兼同知义禁府事。行通政大夫原州牧使讳云龙之女。封淑夫人。子男珌,珩。女婿长。士人权克载。次即金矩。次未行。珌,珩幼而俊秀。意者善人之报将于是乎徵矣。谨与诸友共證叙其槩。系以铭。铭曰。
气之英颖养而醇。质之悫厚学以彬。观国宾王王荩臣。羽仪玉笋翘荐绅。中年一麾瘴海滨。宿痾斯革大晊臻。不崇以脩寔命屯。尚丰厥继天孔仁。宫于故贯原即新。我铭其幽诏来人。
通训大夫行宜宁县监黄公墓志铭(并序)
公姓黄氏。讳俊元。字士初。新罗侍中讳琼之后有讳公有。在高丽明宗朝。以殿中监忤李义方。祸且不测。挈家避地于南原之长水县。自此黄贯长水籍。 国初有名相讳喜。总百官凡二十有四年。殁配 世宗庙庭。 赠谥翼成。寔于公为六代祖也。高祖讳从兄。缮工监副正。 赠吏曹参判。曾祖讳瓘。金海府使。 赠吏曹判书。祖讳孝献。吏曹参判。以文章节行名当世。考讳憕。乙卯司马。以荫仕官至工曹佐郎。历二邑皆有治声。后 赠通政大夫承政院左承旨兼 经筵参赞官。以公录原从推 恩也。妣尹氏。坡平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353L 页
大姓。大护军子仪之女。公以嘉靖丁未十二月二十五日壬申生。以节气推。即戊申岁也。少肄举业。不得志。岁壬寅。授冰库别提。癸卯。迁司宰监直长。以上 徽号都监郎。录宣武功臣原从一等。甲辰。升司饔院主簿。乙巳夏。除宜宁县监。冬患消。丁未春。病益笃。即解职就医于京师。戊申三月。舆还黄涧龙浦里之第。以十月五日己未不淑。享年六十一。其年十二月丁丑。葬于尚州之中牟盘树洞兑坐震向之原。公娶骊兴闵氏。生一女二男。女适幼学金瑑。早寡。男长曰纽。种学而绩文。有局量有操行。人以远器称。季曰绅。呜呼。余于黄为外裔。少与公厚。其孤又尝从余游。以圹铭请。其可辞。铭曰。
虽不耋不为折。虽不达不为屈。子之善身之显。福未艾奚其嘅。
习读康公墓志铭(并序)
载宁康。著姓。丽朝有讳迪纯以监门卫上护军致仕。其子孙累世为达官。至公高祖讳护民。始不显。曾祖讳继祖。祖讳琬。考讳俶。皆隐德不仕。公讳士敬。字公望。少孤。其外祖进士朴彦诚。以笃孝行义闻。从之学。事母孝。与二弟一妹友。乡党称之。尝薄游为天文习读官。寻弃归。年五十一万历乙亥。考终于家。葬免洞坤向麓。与配李氏同原异穴。李故判书自坚孙。先公六岁殁。男应哲。进士。持身方毅不苟。凡三娶有四男。用侯进士。用良,用正,用直。皆幼。二女亦幼。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354H 页
女适柳还春。有一男潪。进士。初娶即余姊。徵文以志幽。是用铭。铭曰。
奕而寝微。极则必蜚。公多孙子。蕴发于是。
通训大夫行荣川郡守宋公墓志铭(并序)
公讳尔昌。字福汝。姓宋氏。系出恩津。丽朝判事大原其鼻祖也。大原后三世至明谊。官司宪执端。与圃隐诸贤善。为世名人。娶参判黄粹女。黄怀德人。子孙因居焉。高祖讳遥年。军资监正。曾祖讳汝楫。祖讳世英。皆不仕。考讳应瑞。林川郡守。阶通政。妣李氏。兵曹判书正献公润庆之女。公生五岁而失慈教。及长。受业于金黄冈继辉,辛白麓应时诸公。又从游栗谷之门。自力问学。庚寅。升上庠。庚子。筮仕为连原道察访。辛丑。换景阳。丙午。由缮工直长升主典狱簿。转司宪府监察。明年。除镇安县监。又明年。丁外忧。服阕。除司赡寺主簿。拜新宁县监。越二年癸丑。光海搆大狱。诬杀 大妃父金悌男。公之孽妹婿徐羊甲与其祸。公连累罢归。癸亥改纪。初授文义县令。始 朝廷遣御史。宣谕蠲积年逋赋。未久而反汗。公上疏言信不可失。且陈本县残败状甚详。遂得请。一境赖之。甲子病递。乙丑。拜军资判官。丙寅。除荣川郡守。忤监司罢。 朝议以号牌事重。不可易生手建。令受箠治事。公谓此非 国家养廉耻之道。终不赴。 命削职。丁卯春。给牒。五月戊子。考终于正寝。得年六十七。以八月丁酉。葬公州儒城县五道山巽向之原。先兆也。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354L 页
公天质甚美。宽厚真醇。少往来师友间。得启发观善力。又多修行于家。事亲孝。教子义。友爱弟妹。抚诸侄如己出。与人相接。一以诚实。不为修饰。日必蚤起盥栉。束带居外。不与妇人处。客至则必设酒食相款洽。亦不为狎侮。人皆爱敬之。赒穷恤急。出于至诚。人有贫乏。辄捐财以赈之。丁卯之乱。远近亲旧避地者。赴之如归。产业素饶。而葬之日。至称贷以襄事。其好义轻财。积而能散。有如此。居乡。绝不为非义之事。输租应役。必为下户先。当官尽职。修举废坠。不事姑息。又未尝违道以悦民。故在官无赫赫声。去后尝见思。疾方病。神气夷旷。起居应接。不易常度。临终。命易寝东首扶坐。正冠怡然而逝。亦奇矣。公配令人金氏。行佥枢殷辉之女。佥枢即黄冈公弟也。令人生长法家。女德备至。及归公。至诚事舅。林川公尝曰。吾妇之孝。古亦罕有。宾敬公四十年。终始无违德。事无细大。必承顺公意。宾客日常满坐。而未尝以厌倦色见。乡有一权宰求亲。令人谓公曰。闻此人不良于行。忍令吾儿入其门乎。公曰。是吾意也。遂却之。令人后公四年生。先公六年殁。葬与公同原异圹。有一男曰浚吉。即经世女婿。甲子司马。有俊才。生二男一女皆幼。铭曰。
邑有忠信。人无恶斁。生而好义。殁犹正席。有德于躬。不位不寿。天其或者必昌其后。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355H 页
赠通政大夫,承政院左承旨兼 经筵参赞官。行通训大夫,昌城都护府使李公墓志铭。(并序。)
公讳尚闵。字孝思。姓李氏。延安大阀也。七世祖讳系孙。仕丽朝为工曹典书。寔益斋李文忠公齐贤之女婿也。高祖讳末丁。 赠延城府院君。曾祖讳淑璜。成均馆直讲。祖讳亨礼。 赠吏曹参议。考讳国柱。伊川县监。 赠议政府领议政延善府院君。以参议公命。出为堂叔父弘文馆修撰 赠议政府左赞成讳世范后。妣比安朴氏。 赠贞敬夫人。公以嘉靖丙辰岁生。生而失所怙。随仲氏延陵公好闵受训学于伯氏参判公友闵。能自不怠。及长。见延陵公以文章大手再进而再刖。投笔起曰。射亦艺也。何必文为。癸未。登别举大科。调兼宣传官。超授固城县令。以贞敬年衰。难于远离。陈乞于 朝。改授蓝浦县监。宽恕为政。考满。升拜司仆寺判官。邑人立石以追思之。壬辰。以江原道防御使从事官赴 行在。到成川。拜信川郡守。丧乱之馀。庶事板荡。而能尽心职务。公私赖焉。癸巳。以忧归。时 朝廷以寇在门庭。命内外官在草土者。悉从金革之事。甲午。起复为铁山郡守。控辞不获 命。丙申。除价川郡守。庚子。因事解绂。拜训鍊院佥正。寻为碧潼郡守。期年而递。癸卯。历都总府经历,训鍊院副正。甲辰。授昌城府使。劳勚成疾。亲旧多劝休官。公以疆臣不可自便。不废视篆。病遂革。乙巳十月乙卯。卒于官。年五十。明年正月。返葬于抱川花岾午向之原。先兆次也。后十九年甲子。以子景义录振武原从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355L 页
勋。 赠承政院左承旨。媲淑人李氏。封淑夫人。公秉心夷易。悃愊无华。谨默自守。与人无忤。内笃孝友。亲在无私财。有姊寡而贫。家居母事之。之官辄奉以行。不避冒法之嫌。雅好儒术。教子弟必以礼法。子弟侍立在傍。不命之坐则不敢坐。不问则不敢言。常以勤学力行。勿坠家声警饬之。视群从子侄无异己出。待人以诚。不为表襮。有穷乏者。赒恤之不遗力。自奉清苦。人或讥其俭啬。而不以为意。尤以干谒为耻。前后莅六邑。岁时馈遗。未尝及权贵家。去官之日。行李萧然。不肯经营尺寸以为子孙计。淑夫人。 国姓。北青判官 赠兵曹参判讳鹤寿之女。仁厚静淑。事姑以孝。治壸以正。御庳幼以惠。公殁。教育诸子。以克世其业。岁甲子。从子景仁于文义县。享专城养。五年而终。寿七十二。与公同原而葬。男五人。景贤。文科通礼院相礼。景仁。文科县令。景隆。英陵参奉。景义。文科壮元。司宪府掌令。有文名。被湖堂选。景善。未筮仕。孙曾男女又二十三人。吁盛矣哉。岂非所谓报之以福者欤。经世虽未及识公。久从延陵公游。闻公名甚熟。后与掌令君托交于寮审之间。则有契家义焉。乃者延陵公以家状致掌令君意。徵所以志其竁者。不敢辞。谨考其状而叙其槩。系以铭曰。
惇行于家。尽职于国。即此是学。奚其为学。不远于年。尚大于后。花原不骞。与山为寿。
亡子检阅墓志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第 356H 页
晋阳后人刑曹判书郑经世有男二人。其长曰杺。字文中。幼而英粹。甫学语。披舆地图指示曰。此某邑此某邑也。后而问之。则答如响不错一。始学史。至夏后氏禹鲧之子。问曰。此上文殛鲧之鲧乎。曰是也。曰。然则禹非圣人乎。曰。圣人也。曰。舜杀其父而臣事之。圣人固若是乎。曰。君父无轻重。是故。父无罪而君杀之。则义不可事。父以罪受诛。则君不可怨。诺而不唯。又语之曰。所谓殛非杀。特拘囚之耳。于是乃释然焉。至陶侃梦折翼事曰。此诬也。侃贤。必无跃扈之心。使其不贤而包藏祸心。则必不以梦告人。谁得而知之。其颖悟多类此。及长。嗜书不倦。不待程督而能自力于种学绩文之事。又知弟子之职有急于文词者。处家庭。尽心于事亲友弟之间。行乡党。温恭谦逊。未尝以忿言傲色施之人。人皆爱重之。今 上二年甲子八月。中司马两试。九月。登大科。盖自癸亥秋至是。并乡解省试凡十举。无一不中。选补承文院权知副正字。俄迁艺文馆检阅。乙丑三月。直史院。得痘疾以出。遂不起。年二十九。吁短矣。讣闻。 上惊悼不已。 东宫亦怛然。赙赠有加。异数也。四月。榇返故山。十一月。葬于咸昌县恭检池西卯向之原。娶郡守李宜活之女。生一男一女。皆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