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目录
目录 第 x 页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一
 辞
   次归去来辞(辛丑)
 诗
   题从政名言后(乙酉)
   浇花(古方。以马粪清浇花。翌日开者即日便开云。)
   直宿门下省。有感而成。示韩益之。(戊子)
   赠三角上人(己丑)
   题僧轴(丙申)
   李叔平赴丹阳。稧人会饯于弊居。临发有雨。以天教好雨留佳客分韵。得留字。(己亥)
   闻体府病卧月城有感
   又闻病歇。次前韵。
   次韵寄李叔平(辛丑)
   辛丑五月二十三日晓。梦侍先大夫。
   移植牧丹。次东坡吉祥韵。
   偶吟
   次李叔平韵
   堤川馆舍。次退陶韵呈主人丈。
   敬次厓相韵
   次堤轩板上韵。寄李养久方伯。(时发。○壬寅)
   入山庄马上口占
   北涧绝幽僻。泉石颇奇胜。缘涧上下数百步许。两岸皆踯躅。每遇花开时坐石弄泉。清波红锦烂熳相映。极有佳趣。余甚爱之。戒村童无得折毁。今年二月。余在栗村。山奚来告云。舍后峰壑顷为山火所延爇殆尽。首问踯躅免否。曰不免矣。余嗟惜久之。闰二月。到山居。先寻北涧。则踯躅无恙焉。盖以植根岩窦。不杂于众芜之中。故得免于火患。而山奚不察而妄答也。欣然有感。诗以识之。
   斋居有感。寄丹阳李使君。用去冬山韵。
   野阔天回一望愁。中原归路更悠悠。山从剑石来方壮。水绕金滩去不休。浮世几人青入眼。少年为客白浑头。惟将老泪供多感。洒尽千行寄北流。厓翁庚子冬忠州道上作也。病中偶记得。讽咏不已。因次其韵。
   书怀。用洪太古岛潭板上韵。
   赠花居士(并序)
   又赠一绝
   咏史
   即事
   汉阴李相公寄以新历。上面有诗云。百忧多病岁峥嵘。遥想居闲万户轻。医局禁方神已授。溪堂幽趣尽难成。厌看列岫浮云变。独爱方塘活水清。持送此书无别事。春来应相老农耕。乃其所自制而手写者也。病人不以一字入都中久矣。而厚意不可无谢。遂用其韵以呈。
   次韵谢希庵丈见寄。效后山体。
   杜子美寄题草堂诗曰。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盖识其岁月也。近阅子美年谱。肃宗乾元二年己亥十二月。公自同谷赴剑南。翌年庚子。即上元元年也。裴冀公冕镇成都。为公筑草堂于浣花溪。越二年壬寅。即代宗宝应元年。则首尾三载而草堂成。干戈羁旅之中。餔糒不给。虽蒙贤主人之助。得一屋以居。亦甚艰矣。余于庚子春。始得地于愚山之北涧。拮据营构。至壬寅而堂室粗完。其间勤苦。盖不啻于子美。而岁月久近恰与相同。干支之号又同。此虽出于适然。而犹不能无感于怀也。呜呼。余之同于子美者。岂止此一事而已耶。贫寒一同也。羸瘦二同也。遭乱困顿三同也。轻于言事。卒之取困四同也。自许太过。为人所笑五同也。至于恋君忧国一饭不忘之忠。则虽不敢自谓同。而亦不敢自谓不同也。所不同者。惟文章照千古。光焰万丈长耳。同其所不幸。而不能同其所长。是亦命物者之为耶。余于此不惟有所感。而又为之自悲焉。因次寄题草堂诗韵以见意。
   正月二十四日晓地震(癸卯岁甲寅月辛巳日庚寅时也。起乾向巽。)
   余甚爱四季花。冬月恐其悴。为立四竹柱。加以细竹椽。用苫围覆之。以护风雪。今年立春在旧岁正月中。日气已和煦。妄谓此后必不再寒。遂撤其苫。盖欲迎阳受雨。使之早抽条也。不意数日来寒凛忒甚。弱植不能自保。瓜其肤。已燥矣。呜呼。事不顺理。欲以私意小智安排作为于其间。望其速成。其不为揠苗之宋人者鲜矣。遂用梅圣俞五侧体记其事。以存后日之戒云。
   早春登台
   夜坐
   愚岩
   问山
   山答
   溪亭
   岁除日宿玉成书宇。晓闻鸡声。有省口占。(甲辰)
   离山晶长老新岁寄诗。副以枣实一封。次韵谢之。
   郑生(荣邦)来访。以诗相赠。次韵答之。
   正月二十三日夜。梦侍晦庵先生坐。俄而象山公至。相与接膝。余谓象山曰。公门学正如人夜坐水中。自谓星月尽在吾脚底。象山谓晦庵曰。缘公广为论说。致令后生辈疑我。我何尝作如此说话耶。晦庵云。我不曾将公说话说与后生。只是著之文字。后生辈自能觑得破耳。象山遂以手指画余掌作字曰。多言害道。宜无言。若有以密付者然。余曰。此正是禅家莫把金针度与人底言句一般。觉而思之。禅家瞑目注想。求以识心见性。恍惚之间。略见些个影子。便谓有所解悟。洞见光明闪烁。万物皆备于此。而不知其所见者非真道体也。梦中星月之喻。似有此意。但如此取譬。既不曾见之于简编中。又不曾思之于心虑上。忽于梦寐之际。对陆老发之。虽未见其亲切的当。而亦非无义之谵言也。遂记之。将以就正于君子。因次鹅湖钦韵。得二律道所感云。
   方伯李君养久驻州城。以书相问。于今不相见已二年矣。夜坐对月。殆不能自遣。吟得短律以寄。
   咸兴僧妙净行脚到岭南。住见日庵二年。庵距吾愚伏未十里。数相从泉石间。今将北矣。来告行。北之巡乃余旧同审也。付以书使袖纳。仍赠一绝。
   集句
   闲行
   过松溪有感
   夜坐有怀。时读朱书节要。
   次西厓先生韵
   招杜术士思忠
   立春日作(乙巳)
   从叔参奉挽词
   金士悦来访。次苍石兄韵赠之。(是日适语及世变)
   月夜与李叔平昆仲,成士悦,康明甫诸人讲话。叔平出一绝。各次韵。
   郑相国(琢)挽词
   挽金省克昌远
   愚谷杂咏二十绝(丙午)
   李修撰叔平抱病远来。许以旬月留止为对床语。且以一绝见赠。次韵谢之。
   离山禅长老遣沙弥来。致书问讯。以诗送之。
   寄全秀才克恒
   苍石兄朝 天回。得痰病甚剧。慎摄经年获愈。同契以壶榼慰之。坐间得一律道情。
   挽赵月川
   太白寺僧持西厓诗访余于中台。次赠。(丁未)
   吾乡达尊。主簿宋丈年七十四。县监金丈年七十二。叔父年七十。县监尹丈年六十七。以今上元日燕集于医舍之存爱堂。命之曰白首会。盖盛事也。乡之白首者。或闻风佩壶而至。友人金知德,知复及经世及从弟光世以子弟侍坐。终日陶然。续之以明月。酒酣。吟得一律敬呈座上。以申祝贺之忱云。
   西厓先生挽词
   郡斋书怀
   书海印寺僧轴
   徐正郎行甫闭户仙查山中。冬至月。以盆梅盛开者一枝折纳纸笼中寄来。副以清诗三绝。不胜喜倒。谨用其韵谢之。
   山居(戊申)
   离岳僧惟性索诗。赠一绝。(己酉)
   寄关西伯李养久
   宿练光亭。月色甚好。翌朝。方伯李养久以书相问。书面着愚伏字。见而有感。以一绝答之。
   往在甲申春。余方读论语。梦谒箕子祠有感。赋一短律。觉而记其首联。以语同伴则或戏之云。觉时作还不及。后二十五年己酉秋。余以冬至使过平壤。时方为 君服斩。不得入祠宇。瞻拜于庙下。遂忆梦中句。足成短律。
   到十三山。书赠陈童子。
   留别应北庵(邦悦)(○庚戌)
   到高岭。寄应北庵。
   题寓居壁上(七月入城。寓古𢢪曹洞。)
   次韵别申顺夫(之悌)南归
   送金晦仲(寭)赴关东幕
   题应北庵所赠李太白醉眠图障子。图乃应所自作。出关送别时持赠。
   寓居邻。有一算员名金柱者。以善移松名。虽夏月。能移拱把之干。无不活者。为余以小盆盛一老松来。枝干扶疏甚可爱。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二
 诗
   题龙仁漾碧亭(并序○辛亥)
   宿边山释在庵。题坐屏。(时以形势巡审事承 朝命到此)
   淳昌壁上。有朴讷斋寄金冲庵三绝。盖朴为潭阳。金为淳昌时相往复之作也。韩益之诸公皆奉次。余亦有感。用其韵。
   再用前韵道所感
   谨次圃隐先生板上韵
   汉阴李相公以书索梅子。欲种之龙津。令照映山涧。盖为投老吟赏之计也。谨以数千颙呈似。仍有所感。得近体一首并奉。时相公为唇舌所困。方乞致仕。
   哭赵汝直(正立)(○癸丑)
   春日思归
   洪宁原孽族名麟寿者。居掌苑桥西。偏辟小园。杂植奇花异卉。萧然坐其中。余再往访。借得松竹各一盆。约以南归时奉还。以一绝寄意。
   候使相于临溪县。闻使相取羽溪路。遂自临溪急向羽溪。山路极险。马上得一绝。
   白沙李相公被重谴在都门外。以一绝问之。
   宿唤仙亭(甲寅)
   题兜率寺壁(寺西有杨士彦卜居处。峰峦甚奇壮。泉石亦佳。但太僻不可居。)
   通川清虚堂北墙下石上有桐木中琴材。余命伐之。主守姜文卿颇有爱惜意。戏述其语以慰之。
   题普德窟
   初入万瀑洞。有鹤盘空。余令笛手吹作慢调。徊翔不去。如解人意。第三日再到。则又出而飞舞。余题诗于普德窟。落句云。为报金刚台下长鸣鹤。莫浪问苏仙之游乐不乐。盖喜之也。又后三日。出山到曹溪洞。回念昨游。杳如梦中事。眷恋不能忘。忽见双鹤在云霄间盘旋。良久而去。依然有相感之怀。口占一绝。
   宿洞山。晨起喜雨。是时大旱。
   今年自春不雨。至夏愈甚。五月十日。有甘澍自晨至夜。此国谚所称 太宗雨也。有感而作。志喜。
   题南轩
   次小楼板上韵
   江陵士子辈各出米斗。以书来问讯。其意甚勤。以短律谢之。(时余自本府就 拿命。在狱四十五日蒙 恩。待 命金吾门外。)
   冬至夜坐偶吟
   立春日偶吟
   月涧李叔载家有盆梅一株。腊月方盛开。与诸友同往赏之。吟得一律。(丙辰)
   又用苍石韵
   挽金参判希玉(玏)
   腊月初六日。盆梅盛开。月涧兄弟来访。适大风寒甚。闭户静坐得二绝。
   苍石又赋一绝。次韵。
   挽姜报恩(䨞)
   余家有梅二盆。以其一馈苍石。
   盆梅(四绝)
   避暑玉成。闷旱题壁上。(己未)
   玉成后山。俗号西山。有一带细云横抹山腰。自东而西。虽盛旱辄雨。今年绝无此云。七月十六日晓。始有之。是日午。忽有雨。喜而有言。
   田家怨。效储光羲体。
   次苍石韵赠柳季华
   挽吕德甫(裕吉)
   忆枫湖
   郑寒冈挽词
   演雅。效康节首尾吟体。
   春日。同月涧,苍石,南溪,愚渊,申汝涉及冠童七八人游酉川槽岩。效储光羲体。
   读晦庵先生诗。有十二辰体。谨效之得(二首。)
   挽成士悦(滥)
   次慕斋金先生韵赠权秀才厚(并序)
   除夕书怀
   赵棐仲(翊)改葬挽词
   呈赵明府缵韩
   除夕有怀。书历日。
   再用前韵
   正月二日。独坐有感。(壬戌)
   李君浩然(宜活)以古道鱼见寄。副以一绝。有顾名思义之语。有感于心。次韵谢之。
   倒用元韵。又得一首。
   朴进士彦诚有孝行。以乐志名其亭。盖取乐其心志之义也。慕斋金先生按节本道。造其庐而访之。留一绝云。咨询无效雪侵头。原湿驱驰未暇休。孝里高风能起我。为倾行盖暂迟留。其见重可想矣。康兄明甫。即进士之外曾孙也。以慕斋诗揭之壁上。要余作一语。谨用其韵道所感。
   去冬。与李君叔平赴难老堂寿席。酒半。主人丈授简命诗。叔平操笔立就。余思涸不能属和。今年再到。则主人丈督之不置。遂续貂奉呈。
   再用前韵道所感
   渊岳阻雨留二日。以群行忘后先。朋息弃拘检分韵。各赋一首。得息字。
   挽卢甥(硕命)
   李君茂伯患偏风。就医于此。留数月将归。诸同人叙别于龙门。夜阑。吟得近体一首奉别。
   游巴串
   山北纪行得十韵。虽拘于音律。不免易置先后。要之胜处皆收入。来者或当有考也。
   题东仙游洞盘石
   次金四寒(昌一)(并序)
   李君时扬袖疏庵诗一册来示。半饷之顷。未及卒业。而略窥数篇。已服其雄健赡丽。非世之摘藻摛华取悦人目者所可彷佛也。其中有赠李君绝句。谨用其韵附李君呈似。想为之发一笑也。
   有怀石潭子。和壁上陶诗韵以见意。非必欲寄示也。
   次李子异莲堂韵(并序○癸亥)
   挽任正言(叔英)
   入直玉堂。次李汝固壁上韵。(甲子)
   是日入侍 经席。乞解职不得请。复用前韵。
   挽郑大司成时晦(晔)(○乙丑)
   挽曹承旨汝益(友仁)
   挽黄持平会甫(纽)(○丙寅)
   次正使(姜日广)蚕头韵
   次正使汉江亭韵
   次正使杨花渡韵
   书台谏厅挟板
   谢吴参判德耇(百龄)求写近思录
   谢延安府伯吴汝完(竣)书问
   启运宫挽词
   挽宋荣川(尔昌)(○丁卯)
   挽晚翠吴老(亿龄)
   大院君迁葬挽词
   挽申领相钦(戊辰)
   挽李判书润卿
   送李叔平赴任三陟(庚午)
   宣祖大王迁陵挽词
   挽李生裕后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三
 奏文
   陈慰奏文(庚午)
   请复登州旧路奏文
 教书
   不允领议政柳成龙辞职教书(丙申)
   伏节死义及守城身死守令。力战阵亡将卒子孙除职免贱晓谕教书。
   教三道统制使兼庆尚右道水军节度使李庆浚书(己酉)
   迎准封 皇敕颁赦中外教书(甲子)
   皇太子诞生颁赦教中外书(丙寅)
   东宫嘉礼颁教中外书(丁卯)
   迎登极诏后颁赦教书(戊辰)
 咨帖
   正使(姜日广)回帖(丙寅)
   副使王(梦尹)回帖
   毛都督回帖(丁卯)
   都督回咨
   袁军门(崇焕)揭帖
   孙阁部回咨(庚午)
   刘副总(兴治)回帖(庚午)
   为副元帅郑忠信揭刘兴治帖
 疏劄
   玉堂请自强劄(乙未)
   玉堂请守都城劄(丁酉)
   应求言 教疏(戊申)
   请从祀五贤文庙疏(代本道儒生等作)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四
 疏劄
   玉堂论旱灾劄(癸亥)
   玉堂议废庶人劄
   玉堂乞递疏
   弘文馆八条劄
   玉堂论灾异劄
   应求言劄(甲子)
   玉堂论梁德允劄
   玉堂处置两司劄
   拟上议礼劄(丙寅正月)
   议丧礼劄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五
 疏劄
   拟上劄
   请姑停园号劄
   弘文馆劄
   司宪府论君德劄
   拟上论事劄(丁卯)
   玉堂请从谏劄
   玉堂论时务劄
   玉堂论时务劄
   论答虏书劄
   玉堂应求言劄
   请姑停 亲祭劄(戊辰)
   请停毛营遣重臣劄(己巳)
   请遇灾修省劄
   请勿用兵椵岛劄(庚午)
   论近日 圣教未安劄
   请权停冬至贺礼劄(议大臣权停)
   请勿奏请追崇疏(留中不报○辛未)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六
 疏劄
   辞赏职疏(壬辰十月)
   辞起复疏(甲午正月)
   乞归省墓疏(乙未九月)
   乞复雠从军疏(丁酉正月)
   辞召命疏(辛丑十一月以校正厅堂上被 召)
   乞省墓疏(己酉六月)
   辞赏秩疏(庚戌)
   乞解职疏
   乞递大司成疏
   拟上辞职疏(辛亥○全罗监司时。将上。以玉候未豫不果上。)
   辞赏加疏(壬子十月)
   辞副提学疏(癸亥四月)
   陈情劄
   辞艺文提学疏
   出仕后辞职疏
   陈情乞递劄(甲子)
   乞递疏
   乞行遣劄
   乞行遗劄[再劄]
   乞行遗劄[三劄]
   辞大司宪疏
   辞大司宪劄
   辞副提学状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七
 疏劄
   辞副提学疏(甲子七月)
   辞赏秩疏
   辞赏秩疏(乙丑)
   乞递都承旨劄
   乞解职归葬亡子疏
   辞刑曹判书疏
   辞大司宪劄(丙寅)
   辞副提学劄
   乞递副提学劄
   辞大司宪劄
   乞递大司宪劄
   辞副提学并乞镌免兼带劄
   乞解职疏(丁卯)
   乞递艺文馆提学劄
   辞勋疏(戊辰)
   乞减下兼带知义禁劄
   乞递副提学劄(己巳)
   乞递礼曹判书劄
   乞递职致仕疏
   辞吏判 召命疏
   再辞吏判疏
   辞吏曹判书兼大提学劄
   辞吏曹判书兼大提学劄[再劄]
   乞递吏判劄(庚午)
   乞递吏判劄(庚午)[再劄]
   乞递吏判劄
   乞递吏判劄[再劄]
   乞递吏判劄[三劄]
   乞递吏判疏
   乞递大提学劄
   乞递大提学劄[再劄]
   乞递大提学疏(辛未)
   乞递大提学疏[再疏]
   乞致事疏(壬申正月)
   乞解职疏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八
 议
   交河置京议(壬子)
   宣惠号牌便否议(癸亥)
   号牌量田议(乙丑)
 启辞
   私庙属号博考前例启(癸亥)
   请去昏朝所上 宣庙祖字启
   复命书启(甲子)
   政院论李义吉疏启
   请遇灾修省启
   请至日停鞫启
   政院启辞
   请从谏院所论启
   请禁断关节启
   请寝内奴复户之 命启
   议礼合司启(丙寅)
   议礼合司启(丙寅)
   议礼合司启(丙寅)
   议礼合司启(丙寅)
   议礼合司启(丙寅)
   议礼合司启(丙寅)
   议礼合司启(丙寅)
   议礼合司启(丙寅)
   大司宪避嫌启
   大司宪避嫌启
   请罢榜启(蒙允)
   宪府请削滥录勋列启(戊辰○上疏辞勋。不得请。过 国忌后即以公论发之。期于必免。后竟得请。)
 呈文
   上杨经理(镐)(戊戌)
   礼部禀帖(己酉)
   兵部呈文
   拟呈礼部文
   督府呈文(癸亥)
   百官呈天使文(丙寅)
   呈金牧使(尚容)(乙巳为本州儒生作)
   呈柳方伯(永询)(为本州儒生作)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九
 书
   上西厓先生(庚子)
   答西厓先生
   上西厓先生(甲辰)
   上西厓先生禀目
   与郑寒冈(丙午)
   与李完平(元翼)
   与李完平(己未)
   与李完平(甲子)
   答李完平
   与李汉阴(德馨)
   答李五峰(好闵)
   与李五峰
   与张旅轩(显光)
   答金沙溪(长生)问目
   答金沙溪
   答金沙溪
   答金沙溪
   与金沙溪
   答裴明瑞(龙吉)(○丙午)
   答裴明瑞
   答申叔正(湜)
   答申叔正
   答韩益之(浚谦)
   与韩益之
   与韩益之(甲子)
   答韩益之
   答韩益之(乙丑)
   与牧使金景择(尚容)(○乙巳)
   答郑时晦(甲子)
   答李圣徵(廷龟)(○癸亥)
   与礼判李圣徵(乙丑)
   与李润卿(癸亥)
   答李润卿
   答李润卿
   与金冠玉(瑬)(○庚午)
   答李玉汝(贵)(○丁卯)
   答权仲明(盼)论深衣(戊辰)
   答权仲明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
 书
   答张持国(维)(○甲子)
   与张持国(己巳)
   与崔子谦(鸣吉)(○乙丑)
   与崔子谦
   答吴汝和(允谐)问目
   答尹同知(昕)问目
   答金昌远(弘微)
   答金昌远
   与李叔载(腆)(○壬寅)
   答李叔载(甲辰)
   与李叔载,叔平(埈)(○戊申)
   与李叔载
   答李叔载(癸亥)
   答李叔载(甲子)
   答李叔载(丁卯)
   答李叔载(戊辰)
   答李叔载(己巳)
   答李叔载,叔平。
   答李叔载
   与李叔载,叔平。
   与李叔载
   与李叔平(己亥)
   答李叔平(丙午)
   答李叔平(丁未)
   与李叔平(戊申)
   与李叔平
   答李叔平
   答李叔平(己酉)
   与李叔平(辛亥)
   答李叔平
   答李叔平
   答李叔平
   答李叔平(戊午)
   与李叔平
   与李叔平
   答李叔平
   答李叔平(己未)
   答李叔平(庚申)
   答李叔平
   答李叔平
   答李叔平
   与李叔平
   答李叔平
   答李叔平
   答李叔平(甲子)
   答李叔平
   与李叔平
   与李叔平(丁卯)
   答李叔平
   答李叔平(戊辰)
   答李叔平(庚午)
   答李叔平(壬申)
   答徐乐斋行甫(思远)
   答徐乐斋行甫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书
   答任卓尔(屹)问目
   答金而得(允思)
   答金而得,金士悦(兑)(○戊申)
   与金而得(己酉)
   与金而得,而静(允安)
   答金而得,而静。
   答全净远(湜)(○辛亥)
   答全净远(庚申)
   与全净远
   与全净远
   答崔季升(晛)
   答康明甫(应哲)。论并有丧。(庚申)
   答康明甫[再答]
   答康明甫[三答]
   答康明甫
   答康明甫
   答康明甫(己巳)
   与赵安仲(靖)(○壬申)
   与金汝遇(光斗)
   答金汝遇
   答金汝遇
   答金汝遇
   答洪伟夫
   答曹汝益(癸亥)
   答东阳尉(申翊圣)
   答吴敬甫(竱)(○丁卯)
   问目
   答金孝伯(奉祖)
   答金孝伯,孝仲。(荣祖。)
   答金孝伯,孝仲。
   与宋福汝(尔昌)
   答金子亨(安节)
   答金子亨
   答金士宣(远振)问目
   答李卓尔(泰立),李季述(胤武)
   答金伯温(瑮)(○丙辰)
   答金伯温问目(戊午)
   答金伯温
   答李士廓,士会(弘道。亨道。)
   答蔡乐而(衎)
   答李茂伯(润雨)
   答李茂伯
   答李茂伯(戊午)
   与李茂伯(庚申)
   答黄会甫(纽)
   答黄会甫
   答柳季华
   与柳季华
   答柳季华
   答柳季华
   答柳季华(辛未)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书
   答郑仁辅(荣后)问目(丁巳)
   答郑仁辅
   答郑庆辅(荣邦)(○辛亥)
   答郑庆辅(辛酉)
   答郑庆辅(癸亥)
   答郑庆辅问目
   答郑庆辅
   答郑庆辅(甲子)
   答郑庆辅(戊辰)
   答郑庆辅
   与曹汝善(希仁)
   与曹汝善
   答曹汝善
   答曹汝善(庚午)
   与洪叔京(镐)
   答洪叔京
   答洪叔京
   答全性之(以性)(○庚戌)
   答全性之
   答全性之
   答全性之
   答申汝涉(楫)(○壬子)
   答申汝涉问目(庚申)
   答申汝涉(辛酉)
   答申汝涉
   答申汝涉问目(壬戌)
   答申汝涉
   答申汝涉(癸亥)
   答申明叔(尚哲)
   答申明叔
   答成直卿(汝松)(○辛酉)
   答金时直(廷坚)
   答金邦良(德民)
   答朴仲植(桧茂)
   答李评事(尚馦)
   答李庆馀(敦善)(○壬戌)
   答金恭甫(基)
   答全德久(克恒)(○乙丑)
   答金万悦(秋任)(○丁巳)
   答金万悦
   答金万悦(己未)
   答金万悦
   答李器哉(元圭)朱书疑问
   答李理胜(文圭)问目
   答庐正而(峻命)别纸(丙庚)
   答黄远甫(缅)问目(辛未)
   答权厚之(厚)
   答权厚之
   答人
   答人问目(庚午)
   答人问目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书
   与庠中居接士子(甲寅在江陵)
   书愚翁执礼帖序及与庠士书后
   答安东士友
   答屏山文会
   答屏山院长(庚申)
   答三书院(庐江,屏山,临川)诸士友。
   答问目
   答黉堂诸人
   答黉堂诸人
   答黉堂禀目
   答道南山长(丁巳)
   答道南山长
   答道南山长
   答道南禀目
   答栗里诸弟(丁卯)
   答景烈弟(光世)
   答景式弟(宪世)
   与卢甥
   寄杺(壬子)
   寄杺,㰒。
   答杺(乙卯)
   寄大儿(己未)
   寄大儿(癸亥)
   答㰒(甲子)
   寄㰒(乙丑)
   答宋甥敬甫(浚吉)(○甲子)
   与宋敬甫(乙丑)
   答宋敬甫(丙寅)
   答宋敬甫(丁卯)
   答宋敬甫(己巳)
   与宋敬甫(庚午)
   答宋敬甫(庚午)
   答宋敬甫(辛未)
   答宋敬甫问目
   答宋敬甫问目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杂著
   愚岩说(癸卯)
   临川说
   南轩说
   潜室说
   断指者说
   金守初字辞(并序)
   拙斋铭(为申知事叔正作)
   朝天记事
   记梦
   复者朝服
   哭先复。复而后行死事。
   灰隔
   燔石灰记事
   外棺用松脂方
   记闻
   杂记
   考事撮要考误(以实录为据)
   李芝峰采薪录辨疑
   再辨
   李芝峰采薪录辨疑三辨
   金沙溪经书疑问辨论
   誓众文(壬辰)
   与镇岑一乡文
   募粟文(戊戌)
   道南建院通文(乙巳)
   榜谕江陵一乡文(癸丑)
   城山山城收谷文
   稧中为高年设宴请文
   答左道疏会文(为本州儒生作○辛酉)
   通谕道内士子文(甲子)
   榜谕场屋士子文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序
   洛社合禊序(己亥)
   送崔莹中北归序(己酉)
   石川庆寿诗序
   五贤从祀庙庭执礼契帖序(辛亥)
   虚白亭文集序
   尚州乡案录序(丁巳)
   观梅唱酬序
   绿玉杖序
 记
   一默斋记
   菊圃记
   城津山城岭海楼记
 跋
   兴阳李氏家牒跋
   书养正篇后示桂儿
   书武夷志后
   书李叔平请停门楼劄后
   书孙季进四皓图障子
   临瀛馆族会帖跋
   跋玉成盛集序齿录
   题家藏竹石障子
   书阴符经后
   再书阴符经后
   书南秋江过金乌山诗后
   跋杨浦诗稿
   书彰赐亭诗帖后
   题陶靖节诗后
   书芝峰采薪杂录后
   书芝峰论蔡子履中庸集传赞后
   书 春宫冠礼图后
   书崔大容社仓约条后
   书奇高峰答龟岩书后
   书急难图后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表○笺○启○檄
   谢 皇帝降敕勉谕表(丁酉)
   谢 皇恩表
   天启皇太子薨逝陈慰表
   天启皇帝崩逝陈慰表
   崇祯皇帝登极陈贺表
   皇太子诞生贺表
   谢 赐儿马马妆笺(乙未)
   谢录勋恩例笺(代人作)
   冬至贺笺
   诞日贺笺
   慰国哀笺
   中殿慰笺
   贺即位笺
   谢赐衣材笺(癸亥)
   延 诏后百官陈贺笺
   上金招谕(诚一)(壬辰)
   募粮檄
   上都 体察使启
   上副 体察使启
   上方伯启
   长子婚启(丙辰)
   接伴使献都督轴
 上梁文
   道南书院庙上梁文(丙午)
   文岩书院上梁文(乙卯为春川府伯申叔正作)
   正寝重营上梁文(辛酉)
 祝文
   道南书院享祀五先生祝文
   屏山书院享祀祝文
   月岩书院笼岩金先生享祀祝文
   苏斋从享时五先生前先告事由文
   庐江书院附西厓,鹤峰两先生。告退溪先生文。
   蒙宥还家告庙词(壬子)
   蒙宥还家告庙词(丙辰)
   废逐节上墓祭告词
 祭文
   皇朝进香祭文(丁卯)
   祭水军渰死文(丁酉)
   祭卢游击(继忠)(戊戌)
   祭从叔参奉文(乙巳)
   祭金参议昌远文
   祭西厓先生文(丁未)
   又祭西厓先生文(己酉)
   祭金士悦文
   祭权金山从卿(景虎)
   祭静庵先生文(祠在绫城竹树书院○辛亥)
   祭尹希庵(瑱)(壬子)
   祭赵汝直文(癸丑)
   祭申文叔(景翼)(己未)
   祭成士悦文(庚申)
   祭金而得(知德)
   祭郑寒冈文
   祭李察访士廓文
   祭卢甥文(壬戌)
   祭亡子检阅文(乙丑)
   祭黄持平会甫文(丙寅)
   祭亡子㰒文(丁卯)
   祭李判书润卿文(己巳)
   道南书院奉安五先生祭文(辛亥)
   屏山书院奉安西厓先生祭文(甲寅)
   苏斋先生从享五贤庙祭文
   临川书院奉安祭文。(庙享鹤峰。)
   严谷书院奉安晦斋,退溪二先生祭文。
   南溪书院奉安西厓先生祭文
   屏山书院西厓先生位版再奉安祭文
   九龙渊祈雨文(乙卯)
   凌顶山新设坛墠祈雨祭文
   陵顶山得雨报祀祭文(祭日又得大雨)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碑铭
   有明朝鲜国 赠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 经筵,弘文馆,艺文馆,春秋馆,观象监事。谥忠定公。行崇政大夫,议政府左赞成兼知 经筵,判义禁府事。五卫都总府都总管权公神道碑铭。(并序。)
   有明朝鲜国 赠嘉义大夫吏曹参判。行嘉善大夫庆尚道观察使金公神道碑铭。(并序。)
   赠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 经筵,弘文馆,艺文馆,春秋馆,观象监事。 世子师。行嘉善大夫,司宪府大司宪丁公神道碑铭。(并序。)
   赠议政府领议政李公神道碑铭(并序)
   赠兵曹参判郭公神道碑铭(并序)
   资宪大夫,工曹判书兼知义禁府事,同知春秋馆事尹公神道碑铭。(并序。)
   双节碑铭(并序)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碣铭
   通政大夫户曹参议韩公墓碣铭(并序)
   赠嘉善大夫吏曹参判李公碣铭(并序)
   中直大夫成均馆司成金公墓碣铭(并序)
   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金公墓碣铭(并序)
   弘文馆应教金公墓碣铭(并序)
   县监李公墓碣铭(并序)
   习读申公墓碣铭(并序)
   通政大夫司谏院大司谏兼知制 教朴公墓碣铭(并序)
   折冲将军行龙骧卫副护军赵公墓碣铭(并序)
   赠吏曹参判行山阴县监金公墓碣铭(并序)
 墓表
   先考 赠崇政大夫议政府左赞成兼判义禁府事府君墓表
   高丽按廉使申公墓表
   崇政大夫行兵曹判书卢公墓表
   通政大夫行承政院左承旨姜公墓表
   赠通政大夫承政院都承旨。行庆尚都事朴公墓表。
   赠户曹参议行司宪府监察宋公墓表
   赠吏曹判书全公墓表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墓志
   有明朝鲜国 宣祖昭敬正伦立极盛德洪烈至诚大义格天熙运显文毅武圣敬达孝大王穆陵志
   通政大夫吏曹参议金公墓志铭(并序)
   通训大夫行宜宁县监黄公墓志铭(并序)
   习读康公墓志铭(并序)
   通训大夫行荣川郡守宋公墓志铭(并序)
   赠通政大夫,承政院左承旨兼 经筵参赞官。行通训大夫,昌城都护府使李公墓志铭。(并序。)
   亡子检阅墓志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行状
   先考 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义禁府事府君行状
   有明朝鲜国输忠翼谟光国忠勤贞亮效节协策扈 圣功臣。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 经筵,弘文馆,艺文馆,春秋馆,观象监事。 世子师。丰原府院君西厓柳先生行状。
   汉阴李公行状
   辅国崇禄大夫领敦宁府事兼知春秋馆事。五卫都总府都总管。西平府院君韩公行状。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一
 诗
   次忠州莲堂韵。留上厓翁。(时厓翁亦呈辞归觐。后余行一日。)
   重阳日在省中。以禁酝一壶寄士廓,叔载,叔平三友。
   题三角寺僧轴
   寄题三仙台
   狱中舒怀(并序)
   楼岩旅馆书怀
   送许书状功彦赴日本
   送金沙潭(弘敏)赴洛
   金监司(宇宏)挽词
   次呈尹希庵(瑱)
   丁酉冬。杨侍郎镐以经理承 命。领兵直到蔚山。围倭将清正于岛山。朝夕且受降。报至。 上喜甚。命同副承旨臣经世赍贺帖问安。驰到安东。闻 王师不利。已退次矣。愤惋不自胜。题寓舍壁上。
   儿辈借人苏诗数卷置郡斋案上。公暇偶阅之。得和刘景文登介亭诗。其下篇有共为湖山主。出入穷涧谷之语。不觉欣然有感于心。援笔用其韵。寄山中诸友。(庚子在宁海时)
   宁海约山堂。留别主人赵(光义)(○今英阳)
   弃牛
   寄金汝遇
   高翠屏(应陟)挽词
   挽金汝遇
   贞敬夫人李氏迁葬挽词
   尹希庵挽词
   祷雨九龙渊不雨。示同行诸君。(乙卯在江陵时)
   挽权司谏(春兰)
   月夜得一绝。简丁士优牧令西归。
   挽吴黄涧(克成)
   挽金参议道源(涌)
   戊午十二月廿三日晓有异梦。觉而记之。
   挽吕郡守(大老)
   挽金上舍(以亨)
   寄黄会元(号海月轩)
   追次黄会甫大夫人寿席韵。致颂祷之意。
   挽李伯明
   全净远为本道都事不赴。寄诗来。次韵答之。(时郑造为监司)
   李正郎景严结茅于杨根之先茔下斜川里。以一册写陶翁游斜川一篇于首。要诸名公和之。千里又求于余。余不作入城书已久矣。续和而不敢寄。
   送李子时观察岭南(并序)
   挽沈舍人(光世)
   挽韩柳川益之
   挽李兴海浩然(宜活)
 教书
   逆贼梁景鸿等伏诛后播告八方教书
 咨帖
   毛都督(文龙)揭帖
   毛都督回帖
   登州军门揭帖
   陈副总(继盛)回帖
   陈副总移咨
   答金主帖(丁卯)
   答金主帖(庚午)
 疏劄
   弘文馆劄(乙未)
   弘文馆劄(乙未)
   弘文馆劄(乙未)
   辞庆尚监司疏(戊戌)
   乞寝给昏需之 命劄(癸亥)
   乞递职疏(乙丑)
   辞职劄(丁卯)
   辞职劄(戊辰)
   拟上劄
   处置两司劄(戊辰)
   处置两司劄(己巳)
 辞状
   辞全罗监司状(辛亥)
   乞递大司宪状(乙丑)
 启辞
   论进圭启
   宪府避嫌启
   宪府避嫌启
   复命启(丁卯号召使时)
 书
   与张旅轩(甲子)
   答金沙溪(戊辰)
   与韩益之(乙丑)
   与李叔载,叔平。(庚申)
   答李叔载
   答李叔平(癸亥)
   与李叔平
   答李叔平(甲子)
   与李叔平
   答李叔平(己巳)
   答李叔平(庚午)
   答李叔平
   与李叔平(辛未)
   答金汝遇
   答黄会甫
   答柳季华
   答柳季华(辛酉疏论尔瞻时)
   答柳季华
   答申汝涉
   答赵汝完(光璧)(○辛酉)
   答金万悦问目
   答康生(乔年)
 序
   柳月蓬诗集序
   壬午司马榜会图序
 论
   藏丝付吏论
 拾遗
   翊卫司卫率黄公墓碣文草记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二
 思问录
   易学启蒙(传疑疑义附)
   礼记
   仪礼经传通解续
   大祥服图(今补)
 养正篇(跋见原集)
   盥栉
   整服
   叉手
   揖
   拜
   跪
   立
   坐
   步趋
   言语
   视听
   饮食
   洒扫
   应对
   进退
   温凊
   定省
   出入
   馈馔
   侍坐
   随行
   邂逅
   执役
   受业
   会揖
   居处
   读书
   写字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经筵日记
   [癸亥]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四
 附录
   年谱[一]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五
 附录
   年谱[二]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六
 附录
   年谱[三]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七
 附录
   年谱[四]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八
 附录
   言行录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九
 附录
   赠崇政大夫,议政府左赞成兼判义禁府事, 世子贰师。知 经筵春秋馆,成均馆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行正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 经筵义禁府,春秋馆,成均馆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 世子左宾客郑公墓志铭。(并序。)[李埈]
   愚伏郑先生神道碑铭(并序)[赵絅]
   赠崇政大夫,议政府左赞成兼判义禁府事, 世子贰师。知 经筵春秋馆,成均馆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行正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 经筵义禁府,春秋馆,成均馆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 世子左宾客愚伏郑先生墓表。[权愈]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十
 附录
   有明朝鲜正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 经筵春秋馆,成均馆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 世子左宾客。 赠崇政大夫,议政府左赞成兼判义禁府事。知 经筵春秋馆,成均馆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 世子贰师愚伏郑先生行状。[宋浚吉]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十一
 附录
   有明朝鲜正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 经筵春秋馆,成均馆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 世子左宾客。 赠崇政大夫,议政府左赞成兼判义禁府事。知 经筵春秋馆,成均馆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 世子贰师愚伏郑先生谥状。[宋时烈]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十二
 附录
   赐祭文[具凤瑞]
   赐祭文[赵锡胤]
   赐祭文[李堂揆](德林书院 宣额时)
   赐祭文(家庙 致祭时)
   祭文[李腆]
   祭文[李埈]
   祭文(大祥时)[李埈]
   祭文[全湜]
   祭文[赵靖]
   祭文[康应哲]
   祭文[李润雨]
   祭文[崔晛]
   祭文[道南书院院任金知复(本州校任进士韩克正,玉成院任生员金克諴,凤山儒生卢景命,近岩儒生生员卞𣈫,涑水儒生生员孙胤业,梅岳有司权知学谕曹挺融,修善儒生尹应汸,龙门儒生金继美,孤峰儒生金涛,白华儒生黄绅,中东儒生生员金廷坚等。祭文多不尽录。)]
   祭文[礼安陶山书院儒生许蓉(顺兴绍修院任进士秦益亨,安东儒生生员郑维藩,三溪儒生权詹,庆州人后学权应生,李宜潜,大丘化民徐时立,儒生李瓒,醴泉鼎山儒生进士李庆南,龙宫校任李长吉,道一儒生郑荣后,咸昌儒生李觉民,城岳儒生蔡得海,荣川伊山院任前正郎权省吾,星州儒生生员崔恒庆,报恩众贤院任生员李晶等。祭文多不尽录。)]
   祭文[门人柳袗]
   祭文[宋浚吉]
   祭文[门生金应祖]
   祭文[门人洪镐]
   祭文[门人曹希仁]
   祭文[门人李元圭,光圭。]
   祭文[门人赵光璧]
   祭文[门人李一圭,德圭,身圭。]
   祭文[门下黄德柔]
   祭文[门人申楫]
   祭文[门人郑荣邦]
   祭文[柳元之]
   祭文[门下金秋任]
   祭文[门人金基,塈,堡,塍等。]
   祭文[门下康乔年]
   挽词[郑蕴]
   挽词[李腆]
   挽词[李埈]
   挽词[金尚容]
   挽词[金尚宪]
   挽词[李廷龟]
   挽词[全湜]
   挽词[赵絅]
   挽词[金世濂]
   挽词[金坽]
   挽词[李圣求]
   挽词[蔡裕后]
   挽词[赵翼]
   挽词[金瑬]
   挽词[李植]
   挽词[张维]
   挽词[吴允谦]
   挽词[吴䎘]
   挽词[韩汝溭]
   挽词[姜弘重]
   挽词[门下全克恒]
   挽词[李元圭]
   道南书院奉安文[全湜]
   愚山书院奉安文[柳台佐]
   常享祝[柳台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