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九
卷十九 第 1a 页 WYG0861-026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管城硕记卷十九  翰林院检讨徐文靖撰
  史类二
史称汉高祖豁达大度规模宏远然不尚诗书礼文制
度大抵袭秦所以汉治不能复古
 按高帝敕太子云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
 无益洎践祚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
 思昔所行多不是焦竑养正图解云史称汉高帝不
卷十九 第 1b 页 WYG0861-0261d.png
 事诗书不喜儒生因其初未见书册与真儒故耳及
 稍稍读书即能知作者之意乂能因书之言省已之
 失是古今善读书者莫如高帝也惜子婴降汉萧何
 乃入丞相府收秦图籍而挟书之令至惠乃除遂使
 六经无完文而帝王治天下之大法其载之于书册
 者高帝亦无由见良以商用处士之伊尹周用多才
 之姬旦而汉所用者刀笔之吏所收者秦之图籍已
 耳治何由以复古哉
卷十九 第 2a 页 WYG0861-0262a.png
云烟过眼录曰骨咄犀乃蛇角也其性至毒而能解毒
故曰蛊毒犀然唐书有骨都国必其地所产今人讹为
骨咄耳
 按唐书列传西域骨咄国或曰珂咄罗开元十七年
 王俟斤遣子骨都施来朝骨咄正西域国名或以其
 产骨咄而名之无所为骨都国也又回纥列传戛黠
 斯国其兽有野马骨咄黄羊通典俞衸国少牛马多
 貂鼠骨拙拙即咄也山海经广注古都之蛇角号曰
卷十九 第 2b 页 WYG0861-0262b.png
 碧犀骨都古都是皆骨咄之讹耳
李义山为怀州李中丞谢上表曰苏公旧田怀侯故邑
注云怀侯未详韩诗外传武王更邢丘曰怀括地志怀
在武陟历考传记未有以此为怀国之邑者
 按寰宇记管叔废绌封康叔为怀侯路史国名记有
 怀国即此也其后康叔封卫怀遂为南宫氏国周南
 宫中鼎铭曰王命太史括怀土曰中兹怀人内史锡
 于盏王作臣今括里汝怀土括即适中即仲表所云
卷十九 第 3a 页 WYG0861-0262c.png
 怀侯故邑盖以此也
通鉴纲目隋文帝纪史万岁讨南宁羌入自蜻蛉川质
实注云蜻蛉川未详处所
 按隋书史万岁傅入自蜻蛉川经弄冻次小勃弄大
 勃弄至于南中汉志越巂郡有蜻蛉县应劭曰蜻蛉
 水出西东入江水经注若水径云南郡遂久县蜻蛉
 水入焉水出蜻蛉县西东径其县下县以氏焉今姚
 安府蜻蛉河至大姚县东南入金沙江也
卷十九 第 3b 页 WYG0861-0262d.png
舆地志曰巢县卧牛山后有桀王城晋地理志注云桀
死于是未详
 按竹书纪年夏帝癸三十一年商师征三朡战于郕
 获桀于焦门放之于南巢殷成汤二十年夏桀卒于
 亭山禁弦歌舞即是山也
通鉴太平兴国七年帝召赵普谕以昭宪太后之遗旨
普对曰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廷美遂得罪旋贬西
京留守赵普又以廷美居西京非便讽知开封府李符
卷十九 第 4a 页 WYG0861-0263a.png
上言廷美怨望诏贬房州忧悸成疾卒
 按宋袁褧枫窗小牍曰赵韩王疾夜梦甚恶使道流
 上章禳谢道流请章旨赵难言之从枕跃起索笔自
 草曰情关母子弟及自出于人谋计协臣民子贤难
 违乎天意乃凭幽祟逞此强阳瞰臣血气之衰肆彼
 魇呵之厉倘合帝心诛既不诬管蔡幸原臣死事堪
 永谢朱均(云云/)密封令勿发向空焚之火正爇函为
 大风所掣吹堕朱雀门为人所得傅诵于时竟不起
卷十九 第 4b 页 WYG0861-0263b.png
 按南史沈约傅曰约病梦和帝剑断其舌召巫视之
 巫言如梦乃呼道士奏赤表于天称禅代之事不由
 已出今太宗于太祖子德昭使之惊惧自杀普已窥
 见其心矣于其弟廷美使之忧悸成疾则普之奸佞
 有以致之其被冥诛也不亦宜哉
五代唐同光三年九月议伐蜀以魏王继岌充西川四
面行营都统戊申大军西行入散关倍道而进遂逼成
都蜀王舆榇出降
卷十九 第 5a 页 WYG0861-0263c.png
 按荆溪吴氏林下偶谈曰蜀王衍荒淫惑于宦人王
 承休遂决秦州之幸诏下中外切谏母后泣而止之
 以至绝食皆不从前秦州节度判官蒲禹卿叩马泣
 血上表累千五百馀言且曰望陛下以名教而自节
 以礼乐而自防循道德之规受师傅之训知社稷之
 不易想稼穑之最难惜高祖之基扃似太宗之临御
 贤贤易色孜孜为心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听五音而受谏以三镜而照怀少止息于诸处林亭
卷十九 第 5b 页 WYG0861-0263d.png
 多省览于前王书史别修上德用卜远图莫遣色荒
 勿令酒惑常亲政事勿恣閒游又曰陛下与唐主方
 申欢好信币交驰但虑闻道圣驾亲行别怀疑忌其
 或专差使命请陛下境上会盟未审圣躬去与不去
 又曰陛下纂承以来率意频离宫阙劳心费力有何
 所为此际依然整跸又拟远别宸宫昔秦王之銮驾
 不回炀帝之龙舟不返又曰忍教置却宗祧言将道
 断使蒸民以何托令慈母以何辜若不虑于危亡但
卷十九 第 6a 页 WYG0861-0264a.png
 恐乖于仁孝又曰刘禅俄降于邓艾李势遽归于桓
 温皆为不取直言不恤政事不信王道不念生灵以
 至国人之心无一可保山河之险无一可凭衍竟不
 从行至绵谷唐师已入其境狼狈而归遂降魏王继
 岌当五代时忠义之士落落如晨星欧公作史尝有
 五代无全人之叹幸而有焉则又为之咨嗟叹息反
 覆不置如蒲禹卿之忠谏非特蜀之所少亦天下所
 希有也然史中曾不少槩见但云衍幸秦州群臣切
卷十九 第 6b 页 WYG0861-0264b.png
 谏而已岂欧公偶失此耶予于太平广记得此事故
 表而出之又陈履常后山丛谈曰五代史家人傅柴
 后邢州龙冈人世宗纪为尧山人拓跋思恭思敬兄
 弟也而误为一人此亦读史者所不可不知也
王阳明纪梦诗序曰正德庚辰八月廿八夕卧小阁忽
梦晋忠臣郭景纯氏以诗示予且极言王导之奸谓世
之人徒知王敦之逆而不知王导实阴主之其言甚长
不能尽录觉而书其所示诗于壁其诗曰我昔明易道
卷十九 第 7a 页 WYG0861-0264c.png
故知未来事时人不我识遂傅耽一技一思王导徒神
器良久觊诸谢岂不力伯仁见其底所以敦者仇罔顾
天经与地义不然百口未负托何忍置之于死地我于
斯时知有分日中斩柴市我死何足悲我生良有以九
天一人拊膺悲晋室诸公亦可耻举目山河徒叹非携
手登亭空洒泪王导真奸雄千载人未议偶感君子谈
中及重与写真记固知仓卒不成文自今当与频谑戏
倘其为我一表扬万世万世万万世
卷十九 第 7b 页 WYG0861-0264d.png
 按朱氏黼曰王敦之反王导不能无罪也晋灵公欲
 杀赵盾盾出奔其弟赵穿遂弑灵公于桃园春秋书
 曰赵盾弑其君夷皋客有毁郭解者解之客杀之公
 孙弘曰解虽不知其罪甚于解杀之遂族解二事虽
 不同原心定罪推其所自来盾解固有难辞其责者
 导既当国敦其从父兄也以王氏失职致兴兵犯顺
 导不能防之于始又不能止之于今虽欲辞其责可
 乎贼既东下始阖门待罪至石头失守位爵如昨至
卷十九 第 8a 页 WYG0861-0265a.png
 行胸臆报恩怨不免假手于贼自我不杀伯仁伯仁
 由我而死一语推之导虽有格天之烈盖世之功欲
 免赵盾郭解之诛终不能也又黄东发曰王导在江
 左为一时偷安之谋无十年生聚之计陈頵劝抑浮
 竞不能从也王敦杀周戴不肯救也卞敦不赴国难
 不能戮也郭默害刘胤不能问也庾亮召苏峻不能
 止也石勒寇襄阳大疫死大半病不能乘也天降淫
 雨三月不止困不能乘也晋帝拜其妻曹氏不能辞
卷十九 第 8b 页 WYG0861-0265b.png
 也又阴拱中立以观王敦之成败而胸怀异谋观敦
 与导书平京师日当亲割温峤之舌非素有谋约者
 敢为此言敦已伏诛当加戮尸污宫之罪又请以大
 将军礼葬之敦死后导与人言恒称大将军昔日为
 桓文之举此为漏网逆臣无疑徒以子孙贵盛史家
 掩恶以欺万世谓之江左夷吾管氏舆台亦羞之矣
 夫阳明罪导托之于梦不知其诚然否也若朱氏黄
 氏之说导之罪真有难逭者矣
卷十九 第 9a 页 WYG0861-0265c.png
五代唐主饵方士灵丹疽发背召齐王璟入侍疾谓璟
曰吾饵金石始欲益寿乃更伤生汝宜戒之
 按唐㧾章元年十月东天竺乌徒国长年婆罗门卢
 加逸多受诏合丹上将饵之郝处俊谏曰昔贞观末
 先帝令婆罗门僧那罗尔婆婆寐依其本国仙方合
 长年神药徵求灵草秘石历年而成先帝服之竟无
 异效大渐之日名医莫知所为欲归罪于胡人将伸
 大戮又恐取笑夷狄遂止龟鉴若是惟陛下深察又
卷十九 第 9b 页 WYG0861-0265d.png
 按贞观二十二年王玄册奉使天竺会天竺王尸罗
 逸多死其国大乱假令果有长年仙方其本国之王
 久应服之乃亦既死矣而太宗犹垂涎于彼国仙方
 何其迷而不悟耶如南唐烈祖之辈无足论已文选
 诗曰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殊令人发深省也
唐子西辨陈寿蜀不置史官论曰观后主景曜元年史
官奏景星见于是大赦改元而曰蜀不置史官妄矣
 按常璩刘先主志建安二十四年先主定汉中时州
卷十九 第 10a 页 WYG0861-0266a.png
 后部司马张裕亦知占术坐漏言言先主得蜀寅卯
 之间当失先主恶之不立史馆陈寿所志非妄也
唐张说上大衍历序云谨以开元十六年八月端午赤
光照室之夜献之端午八月五日也
 按明皇杂录玄宗八月五日诞降宴宰相于花萼楼
 唐类表有宋璟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月惟仲
 秋日在端午则是凡月五日可称端午也唐文宗开
 成元年归融为京兆尹时两公主出降府司供帐事
卷十九 第 10b 页 WYG0861-0266b.png
 繁又俯近上已曲江赐宴奏请改日上曰去年重阳
 取九月十九日未失重阳之意今改取十三日可也
 则是上已不必初三重阳不必初九也刘槙鲁都赋
 素秋二七天汉指隅人胥祓禳国子水嬉则以七月
 十四日为脩禊也东坡在海南蓻菊九畹以十一月
 望与客泛菊作重九又以仲冬十五日为重阳也
华阳国志公孙述废铜钱置铁钱百姓货卖不行
 按通典梁普通中乃议尽罢铜钱更铸铁钱人以铁
卷十九 第 11a 页 WYG0861-0266c.png
 钱易得尽皆私铸及大同以后所在铁钱遂如丘山
 物价腾贵任昉赠到溉诗云铁钱两当一百易代名
 实盖谓此也陈铁钱不行南唐李氏又铸铁钱宋太
 祖令收民间铁钱铸农器给江北流民复业者黄山
 谷诗紫蔘可斸宜充贡青铁无多莫铸钱盖谓此也
陈善扪虱新话曰兰亭序岂非佳作然天朗气清不合
时景丝竹管弦语又重复故不得入选
 按晋李颙悲春日曰舒朗景之淑鲜湛方生怀春赋
卷十九 第 11b 页 WYG0861-0266d.png
 曰何阳节之清淑陆机诗曰节运同可悲莫若春气
 甚和风未及燠遗凉清且凛天朗气清何尝不合时
 景乎又石氏星簿赞曰器府掌固丝竹管弦汉张禹
 傅曰后堂理丝竹管弦四字皆有所本语乂何尝重
 复乎
荆楚岁时记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春秋
运斗枢云牵牛神名略佐助期云织女神名收阴
 按开元占经引佐助期曰牵牛主关梁神名略绪炽
卷十九 第 12a 页 WYG0861-0267a.png
 今本岁时记略下缺绪炽二字知故书之磨灭者多
 矣陶弘景刀剑录曰宋顺帝以升明元年掘得一刀
 光照一室帝奇之二年七月帝使杨玉候织女玉候
 女不得惧死遂用以弑帝而北史作千牛备身刀非
 也又按大戴礼是月织女东向盖星象尔也岂其如
 人间夫妇之会聚哉
王褒讲德论宣王得白狼而夷狄宾纂注曰史记穆王
征犬戎得四白狼以归今云宣王未详
卷十九 第 12b 页 WYG0861-0267b.png
 按瑞应图曰王者仁德则白狼见周宣王时白狼见
 西国灭后魏书灵徵志曰太安三年三月有白狼一
 见于太平郡议者曰先帝本封之国而白狼见焉无
 穷之徵也周宣王得之而犬戎服
事物绀珠曰鵸鵌如乌九首六尾善笑自为雌雄
 按山海经鵸鵌有二出带山者如乌而五采赤文自
 为牝牡出翼望山者如乌三首六尾善笑以其名同
 而一之非是
卷十九 第 13a 页 WYG0861-0267c.png
刘劭人物志简畅而明砭火之德也文宽夫曰明砭无
意义自东晋诸公草书启字为然疑谓简畅而明启
 按人物志体别篇砭清激浊利害篇其道廉而且砭
 接识篇故能识诃砭之明是岂尽为启字之讹乎延
 明注明而不砭则翳又砭去纤芥则砭为借用之事
 无疑
韵府冬韵五松注始皇逢疾风暴雨避五松下因封为
大夫
卷十九 第 13b 页 WYG0861-0267d.png
 按始皇本纪二十八年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
 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五大夫盖
 一官之名耳本纪有丞相隗林丞相王绾卿李斯卿
 王戊五大夫赵婴五大夫杨樛又汉食货志文帝用
 晁错言令人入粟边六百石封上造稍增至四千石
 为五大夫万二千石为大庶长则五大夫为一官可
 知非封五松为大夫也
史记平准书曰至孝文时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索
卷十九 第 14a 页 WYG0861-0268a.png
隐曰钱谱云文为汉兴也
 按汉书食货志周景王卒铸大钱文曰宝货秦铜质
 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皆谓所铸之钱文未有
 以钱为几百几千文者后魏书食货志云武定六年
 齐文襄王以钱文五铢名须称实宜称钱一文重五
 铢者听入市用又杨道穆传时用钱稍薄道穆表曰
 自顷以私铸薄滥官司纠绳挂网非一在市铜价八
 十一文得铜一斤又曰论今据古宜改铸大钱文载
卷十九 第 14b 页 WYG0861-0268b.png
 年号以记其始则一斤所成止七十六文又吕隆传
 曰河西之民不得农植榖价涌贵斗直钱五千文后
 世因之以为几十文百文
晋傅玄弹棋赋序汉成帝好蹴鞠刘向以为劳人体竭
人力非至尊所宜御乃因其体作弹棋
 按汉书成帝纪赞称其临朝渊嘿尊严若神而蹴鞠
 之好史皆不书仅见于弹棋传序向既以蹴鞠为非
 则宜谏止而又为之作弹棋何也五代周世宗曰击
卷十九 第 15a 页 WYG0861-0268c.png
 毬蹋鞠乃下流小人轻薄之事岂王者之所为读唐
 纪穆宗即位十二月壬午击鞠于左神策军长庆元
 年辛卯击鞠于麟德殿二年十二月因击毬暴得疾
 四年正月敬宗即位二月丁未击鞠于中和殿戊申
 击鞠于飞龙院已酉击鞠用乐四月丙申击鞠于清
 思殿宝历二年六月甲子观驴鞠角抵于三殿父子
 相继以击鞠为事至今读之使人慨然
货殖传范蠡乘扁舟浮江湖变名姓适齐为䲭夷子皮
卷十九 第 15b 页 WYG0861-0268d.png
师古曰自号䲭夷者言若盛酒之䲭夷多所容受而可
卷怀与时张弛也䲭夷皮之所为故曰子皮
 按史记列传吴王赐子胥属镂之剑子胥自刭死吴
 王乃取子胥尸盛以䲭夷革浮之江中应劭曰取马
 革为䲭夷榼形蠡自号为䲭夷子皮者意以子胥不
 死则吴不亡胥死而吴亡越霸功皆已出䲭夷之盛
 已实致之犹以长狄名子之意耳韩子曰田成子去
 齐亡之燕䲭夷子皮负传而从夫田常非可从者而
卷十九 第 16a 页 WYG0861-0269a.png
 蠡从之其后居陶致长男吝财杀弟皆由蠡功利未
 忘故致此耳小颜以多所容受而可卷怀予之未必
 然也
汉武五子传张富昌为题侯孟康曰县名晋灼曰地理
志无
 按汉地理志清河郡有芯题县颜注芯古莎字孟氏
 谓县名即此帝京景物略曰房山县西南四十里有
 山曰白带山生芯题草又曰芯题山藏石经者千年
卷十九 第 16b 页 WYG0861-0269b.png
 矣一曰石经山姚广孝诗峨峨石经山连峰吐金碧
 秀气钟芯题胜槩拟西域
杜牧齐安晚秋诗可怜赤壁争雄渡郝注赤壁属黄州
 按张耒续明道杂志曰周瑜破曹公于赤壁云陈于
 江北而黄州江东西流无江北至汉阳江西北流复
 有赤壁山疑汉阳是瑜战处东坡赋以孟德之困于
 周郎为在黄州误也又按三国志曹操与周瑜遇赤
 壁初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后有乌林之败元和志
卷十九 第 17a 页 WYG0861-0269c.png
 赤壁山在鄂州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北岸乌林与
 赤壁相对即周瑜焚曹操船处牧又有诗云乌林芳
 草合赤壁健帆开是也郝注赤壁在黄州隋黄州本
 南齐齐安郡而牧齐安晚秋诗有赤壁争雄渡之句
 误始于牧坡赋又以牧误也
吴地记嘉兴县南一百里有语儿亭句践令范蠡取西
施以献夫差西施于路与蠡潜通三年始达于吴遂生
一子至此亭一岁能言遂名语儿亭
卷十九 第 17b 页 WYG0861-0269d.png
 按越绝书曰越乃饰美女西施郑旦使大夫种献之
 于吴王王大悦又曰女阳亭者句践八官于吴夫人
 从道产女此亭养于李乡句践胜吴更名女阳就李
 为语儿乡据此则献西施者非蠡且越吴最近安得
 三年始达乎记说殊谬
黄伯思校定焦赣易林序云若房封事所谓辛酉太阳
精明丙戍蒙气复起之类孟康注之甚详
 按京房传房上封事曰辛酉吕来太阳精明乃辛已
卷十九 第 18a 页 WYG0861-0270a.png
 蒙气复起至陜复上封事曰戊子到五十分蒙气复
 起无丙戍蒙气复起之说
伯思论黄庭云逸少以晋穆帝升平五年卒后哀帝兴
宁二年始降黄庭于世安得逸少预书之晋书本传山
阴养鹅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初未尝言写
黄庭也即黄庭非逸少书无疑太白诗山阴道士如相
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初未尝考退之诗第云数纸尚可
博白鹅而不言黄庭为觉其谬
卷十九 第 18b 页 WYG0861-0270b.png
 按太白题右军诗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
 鹅去何曾别主人亦未尝言黄庭也安得借韩以诮
 李又陶隐居与梁武帝启云逸少有名之迹不过数
 首黄庭劝进告誓等不审犹有存否徐季海古迹记
 云玄宗时大王正书三卷以黄庭为第一太白以黄
 庭远胜道德山阴道士如若识此应要写黄庭换鹅
 而不要写道德矣岂未尝考之谓伯思以右军卒后
 二年黄庭始出盖缘真诰翼真之说而未尝考也后
卷十九 第 19a 页 WYG0861-0270c.png
 汉书曰初许劭与从兄靖俱有高名而真诰以靖为
 许长史六世族祖劭为五世族祖考据殊失又安见
 黄庭降世之年必无讹耶
唐武后光宅四年正月毁乾元殿作明堂證圣元年火
焚之万岁登封二年三月复作明堂
 按明堂作于武后李白明堂赋一则曰天皇先天中
 宗奉天累圣纂就鸿业克宣再则曰天后勤劳辅政
 兮中宗以钦明克昌绝不以明堂作于武后而独以
卷十九 第 19b 页 WYG0861-0270d.png
 勤劳辅政归之隐然黜武氏之号系嗣圣之年为天
 下扶三纲立人极云何欧阳子秉笔迷至公唐经乱
 周纪凡例孰比容宜乎其见嗤于紫阳也
郑瑗井观琐言曰袁绍檄豫州曹操檄江东将校部曲
皆云如律令今道家符咒类言急急如律令资暇录谓
令读为零律令雷边疾鬼其说怪诞不足信
 按史记主父偃传上书阙下召入见所言九事其八
 事为律令又三王世家丞相下中二千石二千石下
卷十九 第 20a 页 WYG0861-0271a.png
 郡太守诸侯相丞书从事下当用者如律令汉书宣
 帝诏令甲死者不可生文颖曰萧何承秦法所作为
 律令侓经是也天子诏所增损不在律上者为令又
 儒林传叙请著功令它如律令师古曰功令篇名若
 今选举令此外并如旧律令唐书太宗谓侍臣曰朕
 比来决事或不能皆如律令盖当时律例法令皆有
 一定之规依而行之故曰如
吕本中曰宋仁宗好儒崇学扶植斯道王尧臣及第赐
卷十九 第 20b 页 WYG0861-0271b.png
中庸篇吕臻及第赐大学篇是已开四书之端矣
 按神宗熙宁四年二月更定科举法以经义取士王
 安石请废春秋仪礼八月帝命复以春秋三传取士
 而仪礼废矣八年六月颁安石所修诗书周礼新义
 于学官以取士而先儒传注废矣徽宗政和中蔡京
 赵挺当国以诗为元祐学术诸士庶有传习诗赋者
 杖一百而风雅之道废矣又禁士大夫不得读史春
 秋三传俱束高阁宣和间王楚撰博古图中所引用
卷十九 第 21a 页 WYG0861-0271c.png
 乃至以州吁为卫大夫高克为卫文公故洪氏以为
 当时书局学士亦不曾读毛诗也而诗学与春秋俱
 废矣宁宗庆元二年刘德秀奏言伪学之魁以匹夫
 窃人主之柄鼓动天下故文风未能丕变乞将语录
 之烦尽行除毁是科叶翥倪思知贡举士子文有稍
 涉义理者悉见黜落而六经语孟中庸大学之书悉
 为世禁矣夫经学至宋发挥殆尽亦至宋而屡遭废
 毁岂六经四子亦不能逃阳九百六之数耶若仁宗
卷十九 第 21b 页 WYG0861-0271d.png
 以中庸大学赐新及第者则实与汉帝表章六经有
 同功矣
徐陵玉台新咏序绛鹤晨严铜蠡昼静注引赵岐注孟
云追蠡欲绝之貌
 按文子曰圣人法蠡蚌而闭户后汉礼仪志殷以水
 德王故以螺著门户应劭风俗通门户铺首谨按百
 家书公输班之水见蠡曰见汝形蠡适出头班以足
 画图之蠡引闭其户终不可得开遂施之门户云蠡
卷十九 第 22a 页 WYG0861-0272a.png
 与螺同谓以铜为蠡形于铺首故曰铜蠡陈检讨林
 蕙堂集序铜蠡夜滴注引徐孝穆铜蠡昼静又引后
 汉张衡漏水制以铜为器皆误解铜蠡也
汉书律历志治历者二十馀人方士唐都巴郡落下闳
与焉师古曰姓唐名都姓落下名闳
 按史记律书注引益部耆旧传曰闳字长公明晓天
 文隐于落下落下盖巴郡之地名也小颜以为姓落
 下非正字通谓姓落名下闳亦非
卷十九 第 22b 页 WYG0861-0272b.png
笔丛曰竹书贞定王元年于越徙都琅邪吴越春秋文
颇与此合然非齐之琅邪或吴越间地名有偶同者
 按山海经琅邪台在渤海间琅邪之东郭璞曰琅邪
 者越王句践入霸中国之所都越绝书曰句践徙琅
 邪起观台台周七里以望东海何谓非齐之琅邪
笔丛引真诰曰洪崖先生今为青城洞真仙传又曰洪
崖山在豫章之西山何耶盖青城为古洪崖所理而豫
章则唐张氲隐处也
卷十九 第 23a 页 WYG0861-0272c.png
 按宋谢庄有游豫章西山观洪崖井诗梁元帝庐山
 碑序东瞻洪井若使豫章之洪崖因唐张氲而名刘
 宋萧梁之人安得预知之
王弇州曰道藏内阴符经凡数十种注释亦如之独赵
文敏书最为定本他本有自然之道六十八字朱元晦
谓其理独妙不过以其有阴阳八卦律历诸语而深契
之耳不知有此正所以非阴符也
 按唐李筌传骊山老母曰阴符三百馀言百言演道
卷十九 第 23b 页 WYG0861-0272d.png
 百言演法百言演术则自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至自
 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浸故阴阳胜凡三百七十
 九字陆龟蒙读阴符经诗清晨整冠坐朗咏三百言
 皮日休和读阴符经三百八十言出自伊耆氏二公
 所读之本只三百八十馀字去筌未远当必无差下
 乂有阴阳相推而生变化凡六十四字疑后人注释
 之语而误入也但据明堂位伊耆氏之乐伊耆神农
 非黄帝也而中兴书目以为阴符经黄帝之书或云
卷十九 第 24a 页 WYG0861-0273a.png
 受之广成子或云与风后元女论阴阳六甲退而自
 著其事阴者暗也符者合也天机暗合于事机故曰
 阴符黄山谷谓阴符出于筌熟读其文知非黄帝书
 蔡西山曰此书即筌所为也
陆天随诗持赠敢齐青玉案醉吟偏称紫荷筒郝天挺
注南史刘杳著紫荷橐前汉张安世传持橐簪笔之意
而刘伟明乃以荷为芰荷之荷
 按老杜又示宗武诗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陆诗
卷十九 第 24b 页 WYG0861-0273b.png
 祖之但持橐簪笔见赵充国传郝以安世传误又杳
 传见梁史而南史无也方岳启俨入花砖之直聿高
 荷橐之班真德秀启柏台弹奏之公若判白黑荷橐
 论思之益如炳丹青皆误为芰荷之荷非只一伟明
 也
大荒北经曰蚩尤作兵伐黄帝帝乃令应龙攻之郭璞
曰黄帝亦教虎豹熊罴以与炎帝战于阪泉见史记
 按汉书王莽传曰黄帝之时中黄直为将破杀蚩尤
卷十九 第 25a 页 WYG0861-0273c.png
 黄海曰黄帝工师名苍龙将名应龙管子曰黄帝得
 苍龙辨乎东方使为工师盖太昊以龙纪官帝因之
 应龙苍龙皆官名也郭氏以虎豹熊罴例之其旨失
 矣
姚氏残语曰温彦威使三京得伪刘词臣马定国云石
鼓非周宣王时事乃后周文帝猎于岐阳所作也史大
统十一年猎于白水遂狩岐阳
 按史梁武帝大同元年即魏文帝宝炬大统元年也
卷十九 第 25b 页 WYG0861-0273d.png
 大统十一年狩于岐阳时宇文泰虽为大丞相安得
 以大统为后周也后周武帝宇文邕保定元年十一
 月狩于岐阳非文帝也若以石鼓为魏文帝造石鼓
 文云嗣王始古我来大统十一年安得仍称嗣王且
 三代以下无有天子称王者若以为周保定造狩以
 十一月又与石鼓文所称霝雨淖渊若华杨柳帛鱼
 𤾾𤾾景物殊违也昭四年左传成有岐阳之蒐杜预
 曰成王归自奄大蒐于岐山之阳尔雅注春猎为蒐
卷十九 第 26a 页 WYG0861-0274a.png
 书多方维五月丁亥王来自奄至于宗周石鼓文曰
 唯丙申周五月夏三月也丙申丁亥之后十日也于
 时为季春则又与石鼓所言景物侔也董逌程回以
 为周成王鼓者是也又马定国字子卿仕金为翰林
 学士姚氏云伪刘词臣亦非
程大昌演繁露曰古字不拘偏旁多借同声用之汉志
畴人疑筹人也从算历言之比畴列之畴于义为径
 按汲冢周书文王将畋史编卜之曰将大获非熊非
卷十九 第 26b 页 WYG0861-0274b.png
 罴天遣大师以佐昌臣太祖史畴为禹卜畋得皋陶
 其兆类此则是史畴之后世掌天官故以精于算历
 者为畴人子弟也程以筹畴同声借用之非也汉书
 如淳注世世相承为畴亦非
通鉴魏王圭北巡至濡源史炤释文濡水出涿郡胡身
之谓濡水有二水经云濡水从塞外来东南过辽西令
支县北又东过海阳县此又一濡水也魏王圭北巡濡
源正此地
卷十九 第 27a 页 WYG0861-0274c.png
 按薛收元经传曰猗卢者匈奴种也其先分国为三
 部一曰昭帝神元统一部居上谷之北濡源二曰桓
 帝居代北参合陂三曰穆帝猗卢居定襄盛乐城其
 后猗卢强盛总摄三部盖后魏拓跋之先然则圭所
 巡正上谷涿郡濡源耳身之以为误非也
史记鲁世家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邵宝曰周公避流
言尝居东矣鲁公封也不之鲁而之楚乎楚夷狄之国
公且膺之而忍一朝居耶
卷十九 第 27b 页 WYG0861-0274d.png
 按国策季历葬于楚山之尾周季妇鼎铭王在成周
 王徙于楚麓括地志终南山一名楚山在雍州万年
 县南五十里周公奔楚当即谓楚山之尾而依于祖
 墓况是时鬻熊以文王师而封楚周公何遽膺之且
 惩荆舒者鲁僖岂周公耶
大荒东经有神人面兽身名奢比尸惟帝俊下友郭曰
未闻
 按山海经帝俊生帝鸿注以帝俊为黄帝冠编黄帝
卷十九 第 28a 页 WYG0861-0275a.png
 友奢比友地典即经所谓帝俊下友也至人面兽身
 犹后世所谓李广猿臂专诸熊背之类无足怪也
字书儜音能困弱也引韩昌黎诗始知乐名教何用苦
拘儜
 按宋史王微报何偃书吾本儜人加疹意惛北史崔
 浩传儜儿情见正望固河自守免死为幸无北渡意
 也南史宋明帝王后兄景文曰后在家为儜弱妇人
 不知今段遂能刚正如此则儜字以儜弱为正解韩
卷十九 第 28b 页 WYG0861-0275b.png
 诗拘儜借用耳
陈白沙诗秦倾武穆因张浚杨用修曰张俊附秦桧而
倾岳忠武者张浚广汉人尝称飞忠孝人也浚为都督
俊为枢密浚与俊岂可混为一人今士大夫例以倾岳
为浚之短受诬千载白沙自语录击壤集外胸中全无
古今无怪其然
 按宋史建炎元年张浚劾李纲以私意杀侍从不可
 居相位且论其买马招军擅易诏令十数事黄潜善
卷十九 第 29a 页 WYG0861-0275c.png
 汪伯彦等复力排纲遂罢纲提举洞霄宫此广汉之
 张浚也三年苗傅刘正彦作乱张浚吕颐浩会师勤
 王张俊亦引所部八千人至平江浚谕俊以将起兵
 问罪俊泣拜夏四月以张浚知枢密院事绍兴四年
 三月罢张浚为资政殿大学士十一月复以张浚知
 枢密院事视师镇江此枢密即广汉之张浚非张俊
 也五年春正月张浚还自镇江以张俊为江东宣抚
 使帅师次于建康二月以赵鼎张浚为尚书左右仆
卷十九 第 29b 页 WYG0861-0275d.png
 射兼知枢密院事此亦广汉之张浚非张俊也三月
 张浚视师于潭州岳飞受命讨杨么席益疑飞玩寇
 浚曰岳飞忠孝人也兵有深机胡可易言冬十月浚
 还六年二月张浚会诸将于镇江命张俊进屯旴𣅿
 六月岳飞进屯襄阳浚命飞以窥中原且谓飞曰此
 君素志也冬十月刘麟刘猊分道寇淮西浚以书戒
 张俊杨沂中曰贼豫之兵以逆犯顺若不剿除何以
 立国及猊败麟亦去十二月浚还七年春正月张浚
卷十九 第 30a 页 WYG0861-0276a.png
 改兼枢密使以秦桧为枢密使二月以岳飞为湖北
 京西宣抚使进拜太尉飞少事浚为裨将一旦拔起
 爵位与齐浚深忌之夏四月诏飞诣都督议事浚谓
 飞曰王德淮西军所服浚欲以为都统命吕祉以督
 府参谋领之如何飞曰德与郦琼素不相下一旦揠
 之在上则必争吕尚书不习军旅恐不足服众浚曰
 张俊杨沂中何如飞曰张宣抚飞之旧帅也然其人
 暴而寡谋沂中视德等耳岂能御此军哉浚怫然曰
卷十九 第 30b 页 WYG0861-0276b.png
 浚固知非太尉不可也飞自知忤浚即日乞解兵柄
 终母丧服步归庐山浚怒奏飞积虑在于并兵奏牍求
 去意在要君此以枢密兼都督亦广汉之张浚非张
 俊也八月浚罢都督府十月安置永州十一年四月
 以韩世忠张俊为枢密使此枢密乃宣抚张俊也俊
 与飞同如楚州以韩世忠屡抗论和议忤秦桧欲与
 飞分背嵬军飞议不肯会世忠军史景著言二枢密
 若分世忠军恐致生事桧捕著下大理将以扇摇诬
卷十九 第 31a 页 WYG0861-0276c.png
 世忠飞驰书告以桧意世忠见帝自明俊于是大憾
 飞十月下飞于大理寺狱俊亲行鞫鍊时岁已暮而
 飞狱不成一日桧手书小纸付狱即报飞死矣浚与
 俊先后并枢密使不得以浚为都督俊为枢密为别
 白也又按飞既死狱卒隗顺负其尸踰城至北山以
 葬后朝廷购求葬处隗之子以告及启棺如生乃以
 礼服敛焉隗顺史失载见陈眉公集丘琼山曰案元
 揭奚斯曰宋南渡不能复振者本于张浚抑李纲杀
卷十九 第 31b 页 WYG0861-0276d.png
 曲端引秦桧杀岳飞父子而终于贾似道之专刘整
 之叛白沙诗秦倾武穆由张浚未为无所本也
范传正李翰林墓碑云与贺监汝阳王崔宗之裴周南
等八人为酒中八仙
 按杜饮中八仙歌无所谓裴周南者惟旧唐书李白
 传少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准张叔明裴政陶沔隐
 于徂徕山号竹溪六逸裴周南当即是裴政也
水经溱水注云役水又北泥沟水出焉字书泥音泥通
卷十九 第 32a 页 WYG0861-0277a.png
用泥
 按北齐书万俟洛传灵州刺史曹泥周书作曹泥是
 泥与泥一也又魏书慕容宝广宁太守刘亢泥吐谷
 浑吐延大将纥拔泥字皆作泥今人罕用之矣
双溪杂记曰正统己巳之变于谦以社稷为重光辅中
兴厥功非细岂虞杀身之祸哉程墩篁谓于公之受诬
为主于柄臣之心和于言官之口成于法吏之手斯固
公论也夫
卷十九 第 32b 页 WYG0861-0277b.png
 按明史景泰八年帝病亟京师竞传王文于谦遣人
 赍金牌敕符取襄王世子立为东宫上皇复位逮谦
 等下诏狱据于肃悯行实曰石亨辈嗾言官劾谦等
 下狱所司勘得金牌符敕见存禁中别无显迹石亨
 等扬言虽无显迹其意则有法司承亨等风旨乃以
 意欲二字附会成狱昔秦桧陷岳飞曰飞子云与张
 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莫须有三字意欲二字
 奸险之害正何千古如一辙也然则京师之竞传取
卷十九 第 33a 页 WYG0861-0277c.png
 襄王世子者安知非亨等阴有以教之耶
 
 
 
 
 
 
 
卷十九 第 33b 页 WYG0861-0277d.png
 
 
 
 
 
 
 
 管城硕记卷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