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八
卷十八 第 1a 页 WYG0861-024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管城硕记卷十八  翰林院检讨徐文靖撰
  史类一
史高祖功臣侯表甘泉侯刘贾曾孙侯嫖索隐曰嫖匹
妙反汉表作兴音火孕反说文兴悦也
 按嫖字古文作□标亦作□兴盖为□之讹耳当从
 史记为是索隐注引汉表作兴音火孕反非又嫖当
 音匹遥反作去声非
卷十八 第 1b 页 WYG0861-0246b.png
建元已来王子侯表袧侯买以城阳王子元狩元年四
月戊寅侯索隐曰表作袧音俱在东海汉志作栒音荀
在扶风与袧别
 按今本表皆作栒音荀无有作袧音俱者袧在东海
 袧即朐盖东海朐县也今字书袧无平音非也
高祖功臣侯表剻成侯国三苍云剻乡在城父梅诞生
云剻俗作国名读烹上声国名宜从邑从刀误
 按穆传有䣙伯絮说文扶风有䣙乡此国名䣙字从
卷十八 第 2a 页 WYG0861-0247a.png
 邑者也史表剻成侯索隐剻苦坏反一音裴此国名
 剻字从刀者也据汉表剻成制侯周緤即史记剻成
 侯也师古音培又普肯反集韵䣙作剻是䣙剻本一
 字也
史记曰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彊晋而霸越子贡一
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索隐曰按左传为
鲁齐晋吴越也
 按苏氏古史考曰太史公称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
卷十八 第 2b 页 WYG0861-0247b.png
 吴彊晋伯越予观春秋左氏传齐之伐鲁本于悼公
 之怒季姬而非陈恒吴之伐齐本怒悼公之反覆而
 非子贡吴齐之战陈乞犹在而恒未在事凡太史公
 所记皆非也盖战国说客设为子贡之辞自托于孔
 氏而太史公信之耳
史记曰宰我为临淄大夫与田常作乱以夷其族孔子
耻之索隐曰左传无宰我与田常作乱之文然有阚止
字子我田阚争宠子我为陈恒所杀恐字与宰我相涉
卷十八 第 3a 页 WYG0861-0247c.png
故云然
 按史公齐世家云子我夕贾逵云即监止也及按田
 完世家云子我者监止之宗人也常与田氏有却又
 云子我率其徒攻田氏不胜出亡田氏之徒追杀子
 我及监止夫监止子我本一人也而误为两人则子
 我之误为宰我者当必以宰予阚止并字子我乃致
 斯误杨用脩按李斯传言赵高之短于二世曰田常
 为齐简公臣下得百姓上得群臣阴取齐国杀宰予
卷十八 第 3b 页 WYG0861-0247d.png
 于庭遂弑简公斯去宰予未远所言当得其实如斯
 所言则宰我之死仇牧之类也司马迁遂诬以作乱
 作乱本无明文而与难独有此證不然几厚诬贤者
前汉书五行志刘向治榖梁春秋数其祸福傅以洪范
爰作洪范五行傅苏氏洵曰歆向之惑始于福极分应
五事遂强为之说
 按前汉书儒林传夏侯胜从始昌受尚书及洪范五
 行传当时五行休咎之说学者靡然宗之矣据公孙
卷十八 第 4a 页 WYG0861-0248a.png
 弘传赞曰孝宣承统招选茂异而萧望之梁丘贺夏
 侯胜韦元成严彭祖尹更始以儒术进刘向王褒以
 文章显向至成帝初河平三年见王氏权位太盛始
 作洪范五行傅因事纳忠讥切时政而夏侯于宣帝
 时已从始昌受尚书及洪范五行传是洪范五行之
 说前此已有而以福极分配者乃始于刘向耳琼山
 丘氏曰后世推五行休咎之说其端始于董仲舒而
 盛著于刘向此书研北杂录曰刘向洪范五行传之
卷十八 第 4b 页 WYG0861-0248b.png
 作借经文以规切时事其不能一一与圣经比附无
 怪其然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后引太皇太后诏大司徒大司
空徐广曰此是平帝元始中王元后诏后人写此索隐
曰按广所云则又非褚先生所录也
 按史儒林传后云董仲舒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又
 贾谊传云孙贾嘉好学此皆非太史公之本文乃褚
 少孙所补也班固目录曰冯商长安人成帝时待诏
卷十八 第 5a 页 WYG0861-0248c.png
 金马门受诏续太史公书十馀篇后汉杨终传肃宗
 时受诏删太史公书为十馀万言无怪乎史记所录
 往往有少孙已后事也
史记李斯传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
面而能彊行者也索隐曰禽鹿犹禽兽也言禽兽但知
视肉而食之
 按山海经有视肉虖交郭璞图赞曰视肉有眼而无
 肠胃庄子曰人而不学谓之视肉学而不行谓之撮
卷十八 第 5b 页 WYG0861-0248d.png
 囊则视肉自是一物此言贫贱而不为计者如就禽
 之鹿视肉之类虽人面而能强行乌能免于贫贱哉
 非禽兽但知视肉而食之谓
后汉刘茂傅贼执刘戎以矛刺之时小吏所辅叩头求
哀注曰汉有所忠为谏议大夫辅所忠之子
 按史记封禅书公孙卿因所忠言宝鼎平准书所忠
 言世家子弟富人或斗鸡走狗马弋猎博戏司马相
 如传帝欲悉取其书使所忠往石庆传欲请治近臣
卷十八 第 6a 页 WYG0861-0249a.png
 所忠风俗通云汉有谏议大夫所忠氏是所忠乃西
 汉武帝时人也与后汉所辅相去绝远何得以辅为
 忠子子字误当是所忠之后唐书高丽传大酋所夫
 孙拒战则亦有所姓也春秋隐九年侠卒榖梁传曰
 所侠也注云侠名也所其氏是所得姓之由也姚察
 不知乃以所忠为所患谬矣
汉昌邑王传取卒迾宫清中备盗贼李奇曰迾遮也
 按马融围棋赋缘边遮迾颜延之赭白马赋进迫遮
卷十八 第 6b 页 WYG0861-0249b.png
 迾鲍宣传男女遮迣晋灼曰迣古列字迣与迾皆即
 列也遮乃训拦汉高纪董公遮说是也汉齐王融诗
 霜琯迾遥洲梁元帝牛渚矶碑丹凤为群紫柱成迾
 皆即列也岂可以迾为遮乎南齐书佞幸传后史臣
 云遮迾清道遮迾字本可通用非专指车驾清道言
 也古今通韵曰迾遮也一曰车驾清道是又以李奇
 注而误矣
魏尧暄传暄字辟邪本名钟葵胡元瑞曰辟邪于葵义
卷十八 第 7a 页 WYG0861-0249c.png
了不相涉鲜不以终馗之讹
 按杜佑通典虢州岁贡终葵石砚二十枚苏易简文
 房四谱虢州岁贡钟馗砚二十枚史记吴拔楚钟离
 世本作终犁古钟终馗葵通用终葵即钟馗也又后
 汉有李钟馗北史宦者传有宫钟馗字皆作馗魏书
 于劲字钟葵太尉拔之子又魏中山公李先先子囧
 囧子钟葵袭爵降为子北史张白泽本名钟葵献文
 赐名白泽隋书李景传汉王谅岚州刺史乔钟葵攻
卷十八 第 7b 页 WYG0861-0249d.png
 景字皆作葵
通鉴有星孛于北斗史炤释文彗星谓之孛胡身之曰
彗自是彗孛自是孛孛之灾甚于彗
 按尔雅彗星为搀抢注曰彗亦谓之孛言其星孛孛
 如埽彗左传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汉申繻曰彗所以
 除旧布新也楚辞远游云揽彗星以为旌王逸注引
 援孛光以翳身也汉五行志有星孛入于北斗星传
 彗星入北斗成帝建始元年有星孛入于营室刘向
卷十八 第 8a 页 WYG0861-0250a.png
 谷永以为彗星加之董仲舒王道篇有彗星见于东
 方孛于大辰彗星谓之孛炤说正未为非
说苑曰公子光使专诸刺王僚以位让季子季子曰尔
杀吾君吾受尔国则吾与尔为同篡也尔杀吾兄吾又
杀尔则是昆弟父子相杀无已时也卒去之延陵终身
不入吴君子以其不杀为仁不取国为义
 按唐文粹独孤论札曰季子三以吴国让春秋褒之
 愚窃谓其废先君之命非孝附子臧之义非公执礼
卷十八 第 8b 页 WYG0861-0250b.png
 全节使国篡君弑非仁
蜀书彭羕传羕在狱与诸葛亮书曰仆得遭风云从布
衣之中擢为国士分子之厚谁复过此裴松之注云分
子之厚者羕言刘主分儿子厚惠施之于已
 按榖梁传曰召伯周之分子也范宁曰周之分子谓
 周之别子孙也羕盖言刘主蓄已之厚不啻如支庶
 子孙亦如文王于召伯恩同分子故其书后语曰西
 伯九十宁有衰志负我慈父罪有百死也分子二字
卷十八 第 9a 页 WYG0861-0250c.png
 本此
后汉初平十七年董昭劝曹操加九锡荀彧仰药而卒
苏东坡曰荀文若其才似子房其清似伯夷
 按东坡寓惠集曰曹操既得志士人靡然归之荀文
 若盛名犹为之经营谋虑一旦小异便为谋杀程昱
 郭嘉之流不足数也盖亦悔其前说之过矣朱子曰
 荀彧之死胡文定引宋景文说以为刘穆之宋齐丘
 之比最得情状之实无复改评矣
卷十八 第 9b 页 WYG0861-0250d.png
曹操征冒顿经白狼山逢狮子忽一物如狸跳上狮子
头狮子伏不敢起遂杀之
 按逸周书渠搜献鼩犬鼩犬露犬也能飞食虎豹王
 氏汇苑兽有草上飞番名昔雅锅失有大犬之形浑
 身似玳瑁斑猫两耳尖黑纯不恶若狮豹猛兽见他
 即伏于地乃兽之王也魏武白狼山所见宜即此也
 当时欲神其事故不致详耳
魏志注曰汉世西域旧献火浣布中间久绝至魏初时
卷十八 第 10a 页 WYG0861-0251a.png
人疑其无有文帝以为火性酷烈无含生之气著之典
论明其不然及明帝立诏以先帝典论刋石于庙门之
外至景初三年西域献火浣布于是刋灭此论而天下
笑之
 按逸周书曰火浣布必投诸火出火振之皓然疑乎
 雪焉神异经曰南方有火山焉火中有鼠色白取其
 毛绩以为布谓之火浣布金楼子曰舜时羽民献火
 浣之布孔丛子子顺对魏王曰周穆王大征西戎西
卷十八 第 10b 页 WYG0861-0251b.png
 戎献火浣之布傅子曰长老说汉桓帝时梁冀作火
 浣布单衣会宾客行酒佯争酒失杯而污之冀伪怒
 解衣烧之粲然洁白后汉书西南夷传賨幏火毳軨
 积于内府此皆在魏文前者乃著之典论以明为不
 然之事抑何轻于立论也又按晋书张骏传西域诸
 国献汗血马火浣布苻坚传天竺献火浣布束晢发
 蒙记西域有火鼠之布东海有不灰之木殷臣奇布
 赋牙蒙炭中颖发烬隅叶因焰洁翘与炎敷焱荣华
卷十八 第 11a 页 WYG0861-0251c.png
 实焚灼萼珠庾阐扬都赋火布濯秽于炎焱梁刘孝
 威启火布焚而无污王褒诗单衣火浣布萧子显日
 出东南隅行单衣鼠毛织宝剑羊头销王贞白寄郑
 谷诗火鼠重烧布冰蚕独茧丝此又因史传所载而
 用其事不必尽有所见也
沈约宋书云篪暴新所作不知何代人
 按毛诗序何人斯苏公刺暴公也仲氏吹篪郑氏谓
 相应和如埙篪以言宜相亲爱也世遂以为作误矣
卷十八 第 11b 页 WYG0861-0251d.png
 世本暴辛公作埙苏成公作篪宋衷注云平王时诸
 侯沈以篪为暴公作尤误又按毛诗序上帝板板凡
 伯刺厉王也诗已有天之牖民如埙如篪之句厉王
 在平王之前尚隔宣幽二王安得谓平时诸侯方作
 埙篪此又宋衷之谬矣据周礼笙师教吹竽笙埙籥
 箫篪篴管通历云帝喾造埙王嘉云庖牺灼土为埙
 则不始二公明矣
南齐书倖臣传纪僧真遭母丧开冢得五色两头蛇
卷十八 第 12a 页 WYG0861-0252a.png
 按白泽图曰故泽之精名冕状如蛇一身两头五采
 以其名呼之可使取金银僧真母冢中五色两头蛇
 疑即此也
后魏书冯熙传洛阳虽经破乱而旧三字石经宛然犹
在至熙与常伯夫相继为州废毁分用大致颓落
 按后汉书灵帝纪熹平四年春三月诏诸儒正五经
 文字刻石立于太学门外陈大昌演繁露曰刻于石
 碑为古文篆𨽻三体书法以相参检盖以字凡三体
卷十八 第 12b 页 WYG0861-0252b.png
 故谓之三字石经越二年改元光和始置鸿都门学
 旧有云石经在鸿都门学者妄也又卫恒撰四体书
 势其叙古文曰魏初传古文出邯郸淳至正始中立
 三字石经转失淳法其序篆书曰汉末蔡邕采李斯
 曹喜之法为古今杂形然精密简理不如淳也魏略
 曰淳一名竺字子叔博学有才章又善苍𨽻虫篆许
 氏字指是也晋记载石季龙虽昏虐无道而颇慕经
 学遣国子博士诣洛阳写石经北齐书文宣帝纪诏
卷十八 第 13a 页 WYG0861-0252c.png
 曰往者文襄皇帝所建蔡邕五十二枚即宜移置学
 馆依次修立后魏书明元帝纪泰常八年夏四月幸
 成皋城观虎牢遂至洛阳观石经杨龙骧洛阳记曰
 朱超石与兄书石经文都相似碑高一丈许广四尺
 骑罗相接此皆为汉之石经据谢承后汉书曰碑立
 太学门外置屋覆之四面栏障开门于南河南郡设
 吏卒视之故得以久存而不敝也至魏冯熙常伯夫
 相继废毁不深可惜哉元吴莱集有答陈彦理以汉
卷十八 第 13b 页 WYG0861-0252d.png
 石经见遗诗横山先生多古玩太学石经分我半又
 有观秦丞相斯邹峄山刻石木本诗阳冰石经欲𪅏
 乳楚金□匾犹躇蹈盖唐李阳冰愿刻石书六经虽
 未见施行而石经字法间行于世故莱诗云尔又按
 南齐书魏虏传曰城西三里刻石写五经及其国记
 于邺取石虎文石屋基六十枚皆长丈馀以充用水
 经注曰树之于堂西石长八尺广四尺列石于其下
 碑石四十八枚广三十丈此魏石经也
卷十八 第 14a 页 WYG0861-0253a.png
隋仁寿三年龙门王通诣阙献太平十二策上不能用
罢归纲目书献策不报史断曰使通教授河汾著书讲
道以没其身何不可而必欲鼓瑟齐门自取绌辱直书
献策不报盖亦可愧之甚矣
 按通教授河汾累徵不起杨素甚重之劝之仕通曰
 通读书谈道足以自乐愿明公正身以治天下使时
 和年丰通受赐多矣不愿仕也然则献策者用世之
 志素劝之仕不仕者乐行忧违确乎其不可拔也程
卷十八 第 14b 页 WYG0861-0253b.png
 子明道曰文中子本是一隐君子世人往往得其议
 论附会成书如世所称礼论乐论续诗续书元经赞
 易未及行者皆附会成书者也明道又曰其中极有
 格言荀扬道不到处如通鉴所载贾琼问息谤仲淹
 曰无辩问止怨仲淹曰不争仲淹尝称无赦之国其
 刑必平重敛之国其财必贫又曰闻谤而怒者谗之
 囮也见誉而喜者佞之媒也绝囮去媒谗佞远矣当
 干戈云扰之际身隐河汾致足乐也乃自拟为孔子
卷十八 第 15a 页 WYG0861-0253c.png
 后人亦遂奉之为大儒侑食庙庭非质也又阮逸中
 说序曰中说者子之门人对问之书也薛收姚义集
 而名之太宗正观二年御史大夫杜淹始序中说及
 文中子世家未及进用为长孙无忌所抑故王氏经
 书散在诸孤之家代莫得闻焉
唐书窦参传帝欲杀参陆贽虽怨参然亦以杀之太重
乃贬驩州司马后竟赐死于邕州人皆谓陆贽赞之温
公通鉴谓贽无报参之心
卷十八 第 15b 页 WYG0861-0253d.png
 按李肇国史补曰德宗览李令收城露布至臣已肃
 清宫禁祗谒寝园钟𥲤不移庙猊如故感涕失声左
 右六军皆呜咽露布于公异之词也公异后为陆贽
 所忌诬以家行不至赐孝经一卷坎壈而终朝野惜
 之又按吴通元传曰贽自恃劲正屡短通元于帝前
 欲斥远之则当日报参之心或亦有不免乎
石林燕语曰唐王起对武宗曰起所不识者惟□

卷十八 第 16a 页 WYG0861-0254a.png
 按穆天子传造父为御为右列子造父为御□
 为右则王起所不识者盖指列子而言也然此字
 讹舛相仍从来不一范摅云淡友议作□王元美
 集作□门王应麟作音泰丙亦因淮南子钳且
 泰丙之御而意释之屠纬真序文唐辨□止存王
 起则又本友议而倒用之皆未能有书一者据唐书
 本传起嗜学非寝食不辍废天下之书无不读一经
 目弗忘也帝尝以疑事令使者口质起具榜子附使
卷十八 第 16b 页 WYG0861-0254b.png
 者上凡成十篇号曰写宣今所言不识□二字不
 见于本传当是写宣中语也
唐艺文志姖威注浑舆经一卷
 按魏志下邳桓威出自孤微年十八而著浑舆经依
 道以见意姖威所注宜即此也姖威当是人姓名山
 海经黄姖之尸吴姖天门日月所入姖字屡见而今
 字书无姖字何耶
艺文志李氏三传同异例十三卷开元中左威卫录事
卷十八 第 17a 页 WYG0861-0254c.png
参军失名
 按唐宰相世系表惟李充为左威卫录事参军则此
 当是充作也
吴曾漫录曰今人斥受雇者为客作已见于南北朝观
袁翻谓人曰邢家小儿为人客作笺表此语自古而然
 按西京杂记匡衡勤学邑有大姓家富多书乃与客
 作不求其价主人怪而问之曰愿得主人书编遍读
 之则客作名起于汉不始南北朝也
卷十八 第 17b 页 WYG0861-0254d.png
韵府群玉历代琴制云唐太宗增九弦
 按宋史祥符五年龙图学士陈彭年奉诏编录太宗
 御集四十卷九弦琴谱二十卷请付中书门下详校
 从之六年诏太宗圣制曲名并九弦琴谱字变弦法
 付经史馆及太乐局则增琴九弦者乃宋太宗也沈
 括笔谈曰太宗令待诏宋裔增琴为九弦待诏朱文
 济不可上怒斥之遂增琴弦曰绕梁是也又按琴书
 曰琴本七弦后汉蔡邕又加二弦以象九星在人法
卷十八 第 18a 页 WYG0861-0255a.png
 九窍则九弦不始宋太宗矣
唐天佑二年朱全忠表请迁都帝发长安道中顾谓侍
臣曰鄙语云纥干山头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注纥
干山即纥真山也在大同府城东北
 按西秦乞伏国仁其先南出大阴山遇一巨虫于路
 状若神龟大如陵阜杀马祭之俄不见一小儿在焉
 部有老父请养为子自以有所凭依字之曰纥干纥
 干者华言有所依倚也此盖言依倚山头冻死雀何
卷十八 第 18b 页 WYG0861-0255b.png
 不飞去以求生非专指纥真山也后魏官氏志有纥
 干氏其不为纥真明矣
义山为河南卢尹请上尊号表永终无极之年长奉上
清之号注引汲冢周书曰道天莫如无极
 按旧唐书武宗纪会昌四年三月以道士赵归真为
 左右街道教授先生时帝志学神仙师归真盖道书
 有云上清玉晨道君居之所谓上清之号者指此关
 令内传云周无极元年老子度关所谓无极之年者
卷十八 第 19a 页 WYG0861-0255c.png
 指此王应麟玉海曰道家有延康赤明龙汉开皇之
 纪上皇无极永寿之号事不经见云
山海经轩丘凤卵民食之郭璞注曰言滋味无所不有
 按夏小正纳卵蒜卵蒜也者本如卵者也山海经曰
 鼓镫之山有草焉名曰荣草其本如鸡卵食之已风
 又曰轩丘凤卵民食之此盖纪当时食卵之事非谓
 滋味无所不有也括地图曰孟亏人首鸟身其先为
 虞氏驯百禽夏后之末民始食卵孟亏去之凤凰随
卷十八 第 19b 页 WYG0861-0255d.png
 焉止于丹山抱朴子曰夏后时始食卵谓此也
汉书东方朔传后臣泌曰传云一日卒有不胜洒扫之
职师古注洒音信又音山豉反今校定此注合云洒先
礼反古又为洒扫字洒汎也所蟹反盖传写脱误多又
音山豉反五字
 按郊祀歌腾雨师洒路陂师古曰洒洒也洒音洒又
 音山䜴反以两处证之则山䜴反非误也又史周本
 纪引穆王□命其罚倍洒索隐曰洒音戾白居易半
卷十八 第 20a 页 WYG0861-0256a.png
 开花诗西日冯轻照东风莫杀吹自注杀去声陆氏
 粲曰杀当读如洒今字书皆无此音
程子曰武帝问贤良禹汤水旱厥咎何由公孙弘曰尧
遭洪水不闻禹世之有洪水也而不对所由奸人也
 按弘策曰臣闻尧遭洪水使禹治之未闻禹之有水
 也若汤之旱则桀之馀烈也桀纣行恶受天之罚禹
 汤积德以王天下由此观之天德无私亲顺之和起
 逆之害生此天文地理人事之纪则又何尝不对所
卷十八 第 20b 页 WYG0861-0256b.png
 由也又按儒林传武帝初即位复以贤良徵辕固诸
 儒多嫉毁曰固老时固已九十馀矣公孙弘亦徵仄
 目而事固固曰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
 师古曰仄目而事言深惮之此弘初徵时固见其谨
 慎事已因以勉之非有所指而云也世遂以弘为曲
 学阿世谬矣史记平津传是时通西南夷东置苍海
 北筑朔方弘数谏以为疲敝中国以奉无用之地游
 侠传轵有儒生非郭解解客杀之弘谓解虽不知此
卷十八 第 21a 页 WYG0861-0256c.png
 罪甚于解杀之遂族解安城刘氏谓其得大臣之体
 西京杂记平津侯自以布衣为宰相乃开东阁营客
 馆以招天下之士所得俸禄以待奉之则又为相者
 所罕有矣卜式传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弘曰此
 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
 上不报其后以坐酬金失侯者百有六人是皆式为
 厉阶也向使弘所言得行宁有是乎时汲黯以弘位
 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史记谓黯褊心
卷十八 第 21b 页 WYG0861-0256d.png
 不能无少望理或然也其后元始中修功臣后诏曰
 弘位在宰相封侯而为布被脱粟之饭奉禄以给故
 人宾客无有所馀可谓减于制度而笃下率俗者也
 与内富厚而外为诡服以钓虚誉者殊科是真平情
 之论也乃世多以诛主父偃为弘罪夫偃至齐劫齐
 王杀之至燕陷燕王杀之其诛之宜矣岂为过哉桓
 宽曰当公孙弘之时其欲据仁义以道事君者寡偷
 合取容者众独以一公孙弘如之何宋儒以奸人目
卷十八 第 22a 页 WYG0861-0257a.png
 之黄东发以公孙之布被比之王莽之谦恭岂笃论
 乎
尹遂昌曰司马懿用兵如神算无遗策然每与丞相亮
交锋动辄败北是以其徒有畏蜀如虎之讥陈寿乃以
将略非亮所长贬之则其妄肆讥评不攻自破矣
 按后魏书李苗传苗每读蜀书见魏延请出长安诸
 葛不许常叹息谓亮无奇计又毛脩之传崔浩与共
 论说言次遂及陈寿三国志有古良史之风修之曰
卷十八 第 22b 页 WYG0861-0257b.png
 昔在蜀中闻长老言寿曾为亮门下书佐被挞百下
 故其论武侯云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浩乃与论曰承
 祚之评亮乃为过美之誉非挟恨之矣夫亮之相备
 当九州鼎沸之会英雄奋发之时君臣相得鱼水为
 喻而不能与曹氏争天下委弃荆州退入巴蜀诱夺
 刘璋伪连孙氏守穷踦𨄅之地僭号边夷之间此策
 之下者可与赵佗为偶而以为管萧之亚匹不亦过
 乎谓寿贬亮非为失实且亮既据蜀欲以边夷之众
卷十八 第 23a 页 WYG0861-0257c.png
 抗衡上国出兵陇右再攻祁山一攻陈仓疏迟失会
 摧衄而反后入秦川不复攻城更求野战魏人知其
 意闭垒坚守以不战屈之智穷势尽愤结攻中发病
 而死由是言之岂古之善将见可而进知难而退者
 乎
胡致堂曰司马氏以昭烈于中山靖王族属疏远不能
纪其世数名位是非难辨自司马氏至三国七百馀年
固不能详先主之世数而诸葛公去中山靖王才三百
卷十八 第 23b 页 WYG0861-0257d.png
馀年草庐倾盖之时即称玄德为帝室之胄岂凭虚无
据而云尔哉若秦始皇明为吕不韦之子琅邪王睿显
著小吏牛金所生司马氏尚系诸秦晋不革而正之乃
抑退汉之昭烈亦独何哉
 按始皇本纪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
 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又吕不
 韦传不韦取邯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
 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姬自匿有身至
卷十八 第 24a 页 WYG0861-0258a.png
 大期时生子政徐广曰期十二月也夫知其有身则
 已非一月矣而又十二月而生安见其必为吕氏子
 耶太史公本纪直书为庄襄王子司马氏仍系诸秦
 正非为无见也
后魏书僭晋司马睿晋将牛金子也初晋宣帝生琅邪
武王胄胄生恭王觐觐妃谯国夏侯氏字铜环与金奸
通遂生睿因冒姓司马仍为觐子
 按晋书元帝纪云初玄石图有牛继马后宣帝深忌
卷十八 第 24b 页 WYG0861-0258b.png
 牛氏遂为二榼共一口以贮酒焉帝先饮佳者而以
 毒酒酖其将牛金而恭王妃夏侯氏竟通小吏牛氏
 而生元帝据此则又非牛金也又唐书元澹传云初
 魏明帝时河西柳谷出石有牛继马后之象魏收以
 晋元帝乃牛氏子冒司马姓以著石符澹谓昭成皇
 帝名犍继晋受命独此可以当之又按晋孝武帝太
 元十一年丙戌犍孙圭大会牛川即代王位改称魏
 王安帝隆安二年戊戌即皇帝位徙都平城则是圭
卷十八 第 25a 页 WYG0861-0258c.png
 会牛川践帝位牛继马后之象谓此耳魏孝文帝太
 和十六年定行次为水德李元等以神元与晋武往
 来通好至于和穆志辅晋室是则司马祚终而拓跋
 受命议者以晋承魏为金于是乃诏为水德祖申腊
 辰历考诸说则当以元魏继晋为牛继马文中子作
 元经以魏为正统是也又晋元夏侯太妃传初有谶
 云铜马入海建邺期太妃小字铜镮而元帝中兴于
 江左焉石图可信而谶独不可信耶晋将牛金之说
卷十八 第 25b 页 WYG0861-0258d.png
 秽史之诬妄无足据也
潘阳节曰帝在房州万古开群蒙也注曰朱子作纲目
不书中宗为王每年之首书帝在房州人皆不识故云
万古开群蒙也
 按唐书沈既济传初吴竞撰国史为则天本纪次高
 宗下既济奏议中宗以始年即位季年复祚虽尊名
 中夺而天命未改足以首事表年何所拘阂而列为
 二纪鲁昭公之出春秋岁书其居曰公在乾侯君在
卷十八 第 26a 页 WYG0861-0259a.png
 虽失位不敢废也请省天后纪合中宗纪每岁首必
 书孝和在所以统之曰皇帝在房陵太后行某事改
 某制纪称中宗而事述太后名不失正礼不违常矣
 朱子书法盖本于此
倪文正公题元祐党人碑云诸贤自涑水眉山数十公
外凡二百馀人史无传者不赖此碑何由知其姓名哉
 按宋史是时吕公著独当国诸贤以类相从遂有洛
 党蜀党朔党之分洛党以程颐为首蜀党以苏轼为
卷十八 第 26b 页 WYG0861-0259b.png
 首朔党以刘挚梁焘为首荆溪吴氏曰黄山谷称濂
 溪胸次如光风霁月又云西风壮士泪多为程灏滴
 东坡为濂溪诗云夫子岂我辈造物乃其徒盖苏氏
 师友未尝不起敬于周程如此惜乎后因嘻笑而成
 仇敌也又陈叔峰见倪公题碑曰先生不更加详审
 槩以为党人也而贤之尝考党人之内如吕公著韩
 维初为安石延誉者也曾布章惇阿权膴仕李清臣
 首倡绍述之说以开国衅黄履讦垂帘之事击吕大
卷十八 第 27a 页 WYG0861-0259c.png
 防刘挚而去之安焘依违蔡确章惇无所匡正叶祖
 洽对策言祖宗多因循苟且之政陛下革而新之遂
 擢第一若此皆得与乎党人之数果贤耶否耶
潘阳节曰扬雄为莽大夫心劳而日拙注曰雄自汉成
帝之世以奏赋为郎给事黄门历成哀平三世不迁官
王莽篡位转为大夫称莽功德比伊周作剧秦美新之

 按班固谓莽篡位谈说之士用符命称功德获封爵
卷十八 第 27b 页 WYG0861-0259d.png
 者甚众雄复不侯以耆老久次转为大夫则知转为
 大夫者以久次得非以剧秦美新而得也王荆公曰
 子云之剧秦美新盖后人诬笔洪容斋曰雄亲蹈王
 莽之变退托其身于列大夫中不与高位者同其死
 世儒或以剧秦美新贬之是不然此雄不得已而作
 也夫述诵新莽之德止能善于暴秦其深意固可知
 矣又按后汉书桓谭传曰谭憙非毁俗儒由是多见
 排抵当莽居摄篡弑之际天下之士莫不竞褒称德
卷十八 第 28a 页 WYG0861-0260a.png
 美作符命以求容媚谭独自守默然无言又谭于世
 祖时上疏曰今诸巧慧小才伎数之人增益图书矫
 称谶记以欺惑贪邪诖误人主章怀注图书即谶纬
 符命之类又雄本传曰刘歆子棻尝从雄作奇字棻
 复献符命莽投之四裔雄恐不能自免乃从阁上自
 投下莽闻之曰雄素不与事何故在此假令雄剧秦
 美新则谭亦必非毁之而乃见其太玄曰是书也可
 与大易准假令雄伪作符命则莽亦必并投之而乃
卷十八 第 28b 页 WYG0861-0260b.png
 曰雄素不与事则夫伪作符命剧秦美新者岂非皆
 后人之诬笔哉
班固扬雄传赞曰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传莫大
于论语作法言
 按雄本传曰观易者见其卦而名之观玄者数其画
 而定之玄首四重者非卦也数也则太玄非拟易可
 知也孙明复曰扬子云太玄非准易乃明天人始终
 之理君臣上下之分盖疾莽而作也此言得之矣又
卷十八 第 29a 页 WYG0861-0260c.png
 雄本传曰雄见诸子各以其知舛驰大抵诋訾圣人
 及太史公记六国历楚汉记麟土不与圣人同是非
 颇谬于经故人时有问雄者常用法应之撰以为十
 三卷象论语号曰法言此盖因论语法语之言能无
 从乎因想象论语之训而取其法言二字以名其所
 撰之书何晏集解曰孔曰人有过以正道告之是也
 岂自以法言比论语哉后世以扬雄拟经求合罪其
 僭越实由于班固之误说也
卷十八 第 29b 页 WYG0861-0260d.png
汉志日南郡有比景县师古曰言其在日之南所谓开
北户以向日者
 按尔雅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淮南时则
 训自北户孙之外贯颛顼之国高诱曰北户孙国名
 日在其北故曰北户张衡应间曰日南则景北南越
 志曰日南五月立表望之日在表北景居南则汉志
 比景疑是北景之讹又按南史林邑传林邑本汉日
 南郡象林县古越裳界也其国俗居处为閤名曰干
卷十八 第 30a 页 WYG0861-0261a.png
 兰门户皆北向水经注曰区粟建八尺表日影度南
 八寸自此影以南在日之南望北辰星落在天际日
 在北故开北户以向日梁书林邑传曰区粟者林邑
 北界城名也杜佑通典曰赤土国隋时通焉冬至之
 日影直在下夏至日影在南户皆北向唐书南蛮传
 诃陵国山上有郎卑野州王常登以望海夏至立八
 尺表景在表南二尺四寸室利佛誓国夏至立八尺
 表景在表南二尺五寸则比景疑当为北景矣而阚
卷十八 第 30b 页 WYG0861-0261b.png
 骃读比为庇以为景在已下为身所比也据通典所
 谓冬至之日景直在下北景比景皆可通也又林邑
 记曰度庇景至朱吾比亦作庇是其證也
 
 
 
 
 管城硕记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