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一
卷十一 第 1a 页 WYG0861-015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管城硕记卷十一  翰林院检讨徐文靖撰
  春秋三
隐元年傅郑公孙滑出奔卫卫人为之伐郑取廪延
 按胡三省注通鉴曰滑台城在白马县西春秋郑廪
 延邑也城下有延津以下凡杜氏所不注及有注而
 可疑者补之
九年春天王使南季来聘杜注南氏季字也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0861-0155d.png
 按南季盖食采于南后因以为氏水经注陆浑县东
 南有南水水出西山七谷
桓二年会齐侯邓侯郑伯于稷杜注稷宋地
 按水经注陈留外黄县南有稷里
二年傅哀侯侵陉庭之田杜注陉庭翼南鄙邑
 按史范雎传秦攻韩汾陉拔之正义曰陉庭故城在
 绛州曲沃县西北二十五里
十年传虞公出奔共池杜注共池地名阙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0861-0156a.png
 按诗侵阮徂共张氏曰共阮之地名在泾州今有共
 池
十一年柔会宋公陈侯蔡侯盟于折杜注折地阙
 按地理志琅邪折泉县有折泉水水经注折泉水出
 县北松山东南入潍
十三年传莫敖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父杜注荒谷冶
父皆楚地
 按荆州记南郡江陵县东三里馀有三湖湖东有水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0861-0156b.png
 名荒谷西北有小城名曰冶父
十四年傅宋伐郑取牛首杜注牛首郑邑
 按地理通释牛首故城在汴州陈留县东南四十一
 里
十七年夏及齐师战于奚杜注奚鲁地
 按郑樵通志徐州滕县东南六十里有奚公山
庄八年传齐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杜注临淄县西有
地名葵丘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0861-0156c.png
 按京相璠春秋地名云齐西五十里有葵丘地若是
 无戍之又春秋古地名云葵丘地名今邺西台是也
 在魏郡水经注云邺本齐桓公所置故管子曰筑五
 鹿中牟邺以卫诸夏也葵丘之戍宜即此矣
十年夏公败宋师于乘丘杜注乘丘鲁地
 按括地志云乘丘故城在兖州瑕丘县北三十五里
十二年传宋万弑闵公于蒙泽杜注梁国有蒙县
 按括地志蒙泽城在曹州济阴县南五十六里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0861-0156d.png
十四年传郑厉公自栎侵郑及大陵杜注大陵郑地
 按京相璠曰颍川临颍县东北二十五里有古巨陵
 亭古大陵也
二十五年传晋侯围聚杜注聚晋邑
 按晋世家城聚都之命曰绛贾逵曰聚晋邑是也
二十八年传蒲与二屈杜注二屈今平阳北屈县或云
二当为北
 按地理志河东北屈县应劭曰有南故称北臣瓒曰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0861-0157a.png
 汲郡古文翟章救郑次于南屈则是有二屈也
晋献公娶于贾杜注贾姬姓国也
 按博物记河东临汾有贾乡
三十一年筑台于郎
 按括地志郎亭在滕县西五十二里
三十二年春城小谷杜注济北谷城中有管仲井
 按日知录曰据经文小谷不系于齐疑左氏之误范
 宁解谷梁传曰小谷鲁邑春秋发微曰曲阜西北有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0861-0157b.png
 故小虢城史记汉高帝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当即
 此也
闵二年传莒人归共仲及密杜注密鲁地琅邪费县北
有密如亭
 按水经注沂水南径东安县故城东而南合时密水
 水出时密山莒地莒人归共仲于鲁及密而死是也
晋申生伐东山皋落氏杜注赤翟别种也皋落其氏族
 按上党记东山在壶关县城东南今名无皋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0861-0157c.png
僖元年春齐师宋师曹伯次于聂北救邢杜注聂北邢

 按寰宇记聂城在博平县西南二十五里
二年传伐鄍三门杜注鄍虞邑
 按括地志故鄍城在陜州河北县东十里
四年传南至于穆陵杜注穆陵齐竟
 按史记索𨼆曰淮南有故穆陵门是楚之竟南至于
 穆陵盖言其征伐所至之域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0861-0157d.png
十五年春三月公会齐宋陈卫曹郑盟于牡丘遂次于
匡杜注牡丘地名阙匡卫地
 按国语桓公筑五鹿中牟盖与牡丘以卫诸夏之地
 史记六国表秦孝公十九年城武成从东方牡丘来
 归春秋地名考略曰牡丘在东昌府城西北七十里
晋侯使郤乞告瑕吕饴甥杜注瑕吕饴甥即吕甥也盖
姓瑕吕名饴甥字子金
 按竹书晋献公十有九年虢公丑奔卫献公命瑕父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0861-0158a.png
 吕甥邑于虢都盖饴甥先食采于瑕故曰瑕父晋詹
 嘉处瑕亦曰瑕嘉是也其后食采于阴又曰阴饴甥
 僖十五年冬十月阴饴甥会秦伯于王城是也博物
 记曰河东永安县有吕乡吕甥邑不得以瑕吕为姓
 明矣
十六年传狄侵晋及昆都杜注晋邑
 按地名考略曰今平阳府南有昆都聚
十八年传卫师于訾娄杜注訾娄卫邑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0861-0158b.png
 按陈留风俗传曰长垣西北有訾娄亭
二十一年春宋人齐人楚人盟于鹿上杜注鹿上宋地
汝阴有原鹿县
 按史记索𨼆曰汝阴原鹿其地在楚襄公求诸侯于
 楚楚才许之未合至汝阴鹿上郡国志济阴乘氏县
 有鹿城乡盖此地也
二十二年宋公及楚人战于泓杜注泓水名
 按金史地理志曰睢州柘城县有泓水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0861-0158c.png
二十四年传晋师军于庐柳
 按地名考略曰今猗氏县西北有庐柳城
二十五年传晋侯使卜偃卜之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
杜注战于阪泉之野
 按魏土地记涿鹿城东一里有阪泉
二十八年传晋侯齐侯盟于敛盂杜注敛盂卫地
 按地名考略今开州东南有敛盂聚
文二年晋伐秦取汪及彭衙而还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0861-0158d.png
 按罗泌路史同州白水有汪城在临晋东
三年传秦伯伐晋取王官及郊杜注王官郊晋地
 按括地志王官故城在同州澄城县西北九十里南
 郊故城在县北十七里又有北郊故城
四年传晋侯伐秦围邧新城杜注邧新城秦邑也
 按史记正义曰邧城在澄城县界
六年传贾季迎公子乐于陈赵孟使杀诸郫杜注云郫
晋地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0861-0159a.png
 按博物记河东垣县有郫邵之厄
七年传晋败秦师于令狐至于刳首杜注令狐在河东
当与刳首相接
 按后汉卫敬侯碑阴文曰城惟解梁地即郀首山对
 灵足谷当猗口刳字作郀秦地也阚骃十三州志曰
 令狐即猗氏也郀首在河西三十里
九年传楚侵陈克壶丘杜注壶丘陈邑
 按水经注澺水径新蔡县故城东而东南流注于汝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0861-0159b.png
 水汝水又东南径壶丘城北故陈也
十年传王在渚宫杜注小洲曰渚
 按水经注江水径江陵县故城南今城楚船官地也
 春秋之渚宫矣
十一年传败狄于长丘杜注长丘宋地
 按博物记陈留封丘县有狄沟即败狄于长丘是也
叔孙得臣败狄于咸杜注咸鲁地
 按俞皋春秋集传释义曰今案开州濮阳县之咸城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0861-0159c.png
 乃卫地也近于赤狄而鲁无咸城
秦伯伐晋取羁马杜注羁马晋邑
 按杜氏通典合阳有羁马城又春秋地名考略今蒲
 州南三十六里有羁马城
十三年公还自晋郑伯会公于棐杜注棐郑地
 按水经注华泉东径棐城北即北林亭也今是亭南
 去新郑四十许里
晋侯使詹嘉处瑕杜注赐其瑕邑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0861-0159d.png
 按西征记陜州太原仓北临大河周回六里即晋詹
 嘉所处之瑕也
十六年秋毁泉台杜注泉台台名
 按公羊传泉台者何郎台也郎台则曷为谓之泉台
 未成为郎台既成为泉台庄三十一年筑台于郎即
 此也
楚大饥戎伐其西南至于阜山师于大林又伐其东南
至于阳丘以侵訾枝杜注大林阳丘訾枝皆楚邑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0861-0160a.png
 按一统志阜山在郧阳府房县南江陵记城西北六
 十里有林城春秋戎伐楚师于大林即此城也汉志
 南郡临沮县荆山漳水所出东至江陵入阳水阳丘
 盖阳水旁之丘也又应劭以泚水出泚阳县东北大
 胡山东入蔡枝水出蔡阳县东南大洪山而东流注
 于涢泚枝即訾枝也昭二十五年楚迁訾人盖因水
 以名邑也
子越自石溪子贝自仞以伐庸杜注石溪仞入庸道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0861-0160b.png
 按水经注石水出蔡阳县大洪山东北流注于涢谓
 之小涢水
宣四年传楚子与若敖氏战于皋浒杜注皋浒楚地
 按水经注澧水出南阳雉山又东南与皋水合水出
 皋山是皋浒为皋水之浒也
十二年传荀林父及楚子战于邲杜注邲郑地
 按京相璠曰邲在敖北杜佑通典曰管城县有故邲
 城在南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0861-0160c.png
十五年秋仲孙蔑会齐高固于无娄杜注无娄把邑
 按公羊传作牟娄郡国志北海平昌县有娄乡
秦桓公伐晋次于辅氏杜注晋地
 按地名考略朝邑县西北十三里有辅氏城
晋侯赏士伯以瓜衍之县
 按吴氏曰汾州孝义县北十里有瓜城
十六年晋灭赤狄甲氏及留吁杜注甲氏留吁赤狄别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0861-0160d.png
 按水经注侯甲水发源胡甲山侯甲邑名在祁县金
 史地理志沁州武乡县有胡甲山括地志屯留故城
 城在潞州长子县南三十里故留吁国
成元年传刘康公遂伐茅戎败绩于徐吾氏杜注徐吾
氏茅戎之别也
 按水经注渎谷水径陜城西西北入于河河北对茅
 城故茅亭茅戎邑也上党记屯留县有余吾城在县
 西北三十里即徐吾也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0861-0161a.png
二年传师至于靡笄之下杜注靡笄山名
 按史齐太公世家栾书将下军伐齐与齐侯兵会靡
 笄下索𨼆曰靡笄山名在济南金史地理志济南长
 清县有劘笄山即靡笄也
六月季孙行父臧孙许叔孙侨如及齐侯战于鞍七月
盟于袁娄杜注引谷梁曰鞍去齐五百里袁娄去齐五
百里
 按括地志故鞍城在济州平阴县西十里博物记临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0861-0161b.png
 淄县西有袁娄
齐师次于鞠居杜注鞠居卫地
 按陈留志封丘有鞠亭古鞠居也
逢丑父与公易位将及华泉
 按后魏书地形志历城有华泉水经济水又东径华
 不注山山下有华泉
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击马陉杜注丘舆马陉皆齐邑
 按史齐太公世家晋军追齐至马陵徐广曰一作陉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0861-0161c.png
 虞喜志林濮州鄄城县有马陵涧
公会晋师于上鄍杜注上鄍地阙
 按郡国志沛国酂县有鄍聚刘昭注引博物记曰诸
 侯会于鄍亭
晋郤克卫孙良夫伐廧咎如杜注赤狄别种
 按僖二十三年狄伐廧咎如杜注隗姓国宋白曰慈
 州春秋廧咎如之国隋为汾州贞观元年改慈州
楚侵及阳桥杜注阳桥鲁地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0861-0161d.png
 按陆澄曰博县有阳桥盖地名无桥也
三年春诸侯伐郑郑使东鄙覆诸鄤败诸丘舆杜注鄤
丘舆皆郑地
 按水经注鄤水西出娄山东北流径田鄤谷谓之田
 鄤溪水东流注于汜汜水又北径虎牢城东
六年传晋栾书救郑与楚师遇于绕角杜注绕角郑地
 按杜氏通典古绕角城在今汝州鲁山县东南
八年传渠丘公立于池上杜注渠丘邑名莒县有蘧里
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0861-0162a.png
 按郡国志北海安丘县有渠丘亭刘昭曰有渠丘城
 楚伐莒渠丘城恶众溃奔莒是渠丘不在莒县故众
 溃从渠丘奔莒也又昭二十一年齐渠丘杜注今齐
 国西安县也齐大夫雍廪邑郡国志齐国西安县有
 蘧丘里古渠丘则齐之渠丘世谓之为蘧丘里而非
 莒渠丘也杜云莒县有蘧里混矣
十二年公会晋侯卫侯于琐泽杜注琐泽地阙
 按郡国志魏郡元城县刘昭注引地道记县南有琐
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0861-0162b.png
 阳城
十三年晋师及秦师战于麻隧师遂济泾及侯丽而还
杜注麻隧侯丽皆秦地
 按刘伯庄曰侯丽在泾阳县境
十五年冬会吴于钟离杜注钟离楚邑淮南县
 按罗泌路史沂之承县有古钟离城罗苹注曰预云
 淮南今属濠州然时方谋伐楚岂得会其地预之误
 也
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0861-0162c.png
十六年郑子罕伐宋宋败诸汋陂退舍于夫渠郑人覆
之败诸汋陵杜注汋陂夫渠汋陵皆宋地
 按刘澄之豫州记陈县北有汋陂湖路史汋陵城在
 宁陵县东南二十五里
楚师还及瑕杜注瑕楚地
 按水经注山桑县南北肥水又东积而为陂谓之瑕
 陂陂水又东南径瑕城南楚师还及瑕即此城也
十八年同盟于虚朾杜注虚朾地阙
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0861-0162d.png
 按僖元年会于柽柽公羊作朾范宁以朾为宋地疑
 此亦宋地盖同盟有宋公也
郑伯会楚子伐宋取朝郏杜注朝郏宋邑
 按水经注雎水东与滭湖水合水上承甾丘县之渒
 陂东至朝解亭朝解即朝郏盖音近也
晋侯师于台谷以救宋杜注台谷地阙
 按今萧县北有三台山山在古萧城东南十里襄十
 年楚郑围萧杜注萧宋邑则师于台谷盖宋地也
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0861-0163a.png
襄二年传晏弱城东阳以偪莱杜注东阳齐竟上邑
 按郡国志泰山南城县有东阳城
三年传盟于耏外杜注耏水名
 按水经注时水出齐城西南北二十五里平地出泉
 即耏水也金史地理志益都博兴县有时水
五年夏会吴于善道杜注善道地阙
 按阮胜之南徐记今盱眙县春秋时善道地公羊谷
 梁作善稻
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0861-0163b.png
七年公会诸侯于鄬杜注鄬郑地
 按郑处诲曰鄬鲁山地名属汝州谷梁作䧦
九年传晋侵郑济于阴坂次于阴口杜注阴口郑地
 按水经注洧水径郐城南东径阴坂北水有梁焉俗
 谓是济为参辰口晋伐郑次于阴口是也
十年传宋公享晋侯于楚丘请以桑林
 按竹书纪年晋幽公二年鲁季孙会幽公于楚丘括
 地志成武县有楚丘亭成武后汉属济阴此盖为宋
卷十一 第 17a 页 WYG0861-0163c.png
 之楚丘与鲁地相接鲁僖二年城楚丘亦在其地故
 鲁宋各有楚丘与卫楚丘为三也
纳诸霍人杜注霍晋邑
 按闵元年晋献公灭霍以其地赐大夫先且居今平
 阳府霍州西十六里故霍城是也霍人之霍音璅不
 得单名为霍也史记樊哙传霍人注作葰人汉地理
 志太原葰人县如淳音璅晋使周内史选偪阳之族
 嗣纳诸霍人盖葰人也
卷十一 第 17b 页 WYG0861-0163d.png
诸侯伐郑师于牛首杜注郑地
 按诸侯师于牛首在十年九月至明年四月己亥齐
 太子光宋向戍先至于郑门于东门则十年师于牛
 首犹未至郑不得为郑地明矣又桓十四年宋伐郑
 取牛首时牛首先已属宋不得仍属郑明矣郡国志
 鲁国有牛首亭当即是伐郑所师处也
晋师城梧及制杜注梧制皆郑旧地
 按郡国志彭城有梧县盖宋地也襄元年彭城降晋
卷十一 第 18a 页 WYG0861-0164a.png
 迁五大夫于瓠丘故于此因郑叛城梧及制时梧制
 皆属晋故不别言宋郑耳杜以梧亦郑旧地非也
十四年传郑子蟜帅师至于棫林杜注棫林秦地
 按世本郑桓公居棫林徙拾宋衷云皆旧地名是棫
 林在华州郑县矣
十七年传饮马于重丘杜注重丘曹邑
 按乐毅列传齐败楚相唐昧于重丘正义曰重丘在
 曹州成武县界寰宇记乘氏县东北三十七里古重
卷十一 第 18b 页 WYG0861-0164b.png
 丘城是
十八年传晋伐齐齐侯禦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
杜注平阴城在济北卢县东北其城南有防防有门于
城外作堑横行广一里
 按水经注预云平阴在卢县东北非也京相璠曰平
 阴在济北卢县西南十里平阴城南有长城东至海
 西至济河道所由名防门去平阴三里齐侯堑防门
 即此也今防门北有光里齐人言广音与光同郡国
卷十一 第 19a 页 WYG0861-0164c.png
 志卢县有光里是也
楚师伐郑次于鱼陵杜注鱼陵鱼齿山也在南阳犨县
北郑地
 按范守已曰上言子庚治兵于汾注云襄城东北有
 汾丘城兹乃谓鱼陵为鱼齿山在南阳岂子庚治兵
 于襄城及欲伐郑乃南还走南阳耶然则鱼陵之不
 为鱼齿山明甚况下又言鱼齿何于此言鱼陵耶至
 梅山若在密县东北则是新郑西北矣左氏何云右
卷十一 第 19b 页 WYG0861-0164d.png
 回梅山侵郑东北也据郡国志襄城县有鱼齿山则
 鱼齿盖不在南阳矣
十九年传齐崔杼杀高厚于洒蓝杜注洒蓝齐地
 按郡国志东海昌虑县有蓝乡今滕县东南有昌虑
 故城
齐及晋平盟于大隧杜注大隧地阙
 按徐齐民北征记河南菀陵县东有大隧涧
二十一年春邾庶其以漆闾丘来奔杜注二邑在高平
卷十一 第 20a 页 WYG0861-0165a.png
南平阳县东北有漆乡西北有显闾亭
 按水经注泗水径南平阳县故城西世谓之漆乡预
 曰东北今见有故城西南方二里所未详也又十三
 州记山阳南平阳县又有闾丘乡见在漆乡东北十
 里杜谓显闾非也
二十三年叔孙豹帅师救晋次于雍榆杜注雍榆晋地
汲郡朝歌县东有雍城
 按水经注淇水右合宿胥故渎渎受河于顿丘县遮
卷十一 第 20b 页 WYG0861-0165b.png
 害亭东黎山西北淇水又东北流径雍榆城南叔孙
 豹次于雍榆者也
二十四年传楚子伐郑以救齐次于棘泽
 按水经注龙渊水出长社县又东南径棘城北即传
 之棘泽也
二十五年诸侯同盟于重丘杜注重丘齐地
 按应劭曰平原安德县北五十里有重丘乡
晋侯济自泮会于夷仪伐齐以报朝歌之役
卷十一 第 21a 页 WYG0861-0165c.png
 按郡国志东郡聊城县有夷仪聚
二十六年传雍子奔晋晋人与之鄐杜注鄐晋邑
 按昭十四年传邢侯雍子争鄐田即此鄐也路史曲
 沃南二里有故鄐城
贲皇奔晋晋人与之苗杜注苗晋邑
 按水经注濝水径濝关南历轵关南径苗亭西亭故
 晋之苗邑也
楚子伐郑涉于乐氏杜注乐氏津名
卷十一 第 21b 页 WYG0861-0165d.png
 按水经注汳水径雍丘县故城北径阳乐城南西征
 记曰城在汳北一里涉于乐氏涉汳水也
二十七年传卫子鲜奔晋托于木门杜注晋邑
 按路史沧之清池西北四十里有木门故城卫鱄所
 托今沧州有木门城一名参户城
三十年传伯有死葬诸斗城杜注斗城郑地
 按水经注沙水至阳夏县故城西又东南径斗城西
 是也
卷十一 第 22a 页 WYG0861-0166a.png
昭四年传夏桀为仍之会有缗叛之商纣为黎之蒐东
夷叛之周幽为太室之盟戎狄叛之
 按竹书纪年夏帝癸十一年会诸侯于仍有缗氏逃
 归遂灭有缗商帝辛四年大蒐于黎周幽王十年春
 王及诸侯盟于太室即是事也
夏启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有孟津之誓
成有岐阳之蒐康有酆宫之朝穆有涂山之会
 按竹书纪年夏帝启元年大飨诸侯于钧台帝癸二
卷十一 第 22b 页 WYG0861-0166b.png
 十八年商会诸侯于景亳商帝辛五十一年冬十一
 月戊子周师渡盟津而还周成王六年大蒐于岐阳
 康王元年诸侯朝于丰宫穆王三十九年王会诸侯
 于涂山即是事也
穆子去叔孙氏及庚宗杜注庚宗鲁地
 按地名考略今泗水县东有庚宗亭
吴伐楚入棘栎麻杜注酂县东北有棘亭新蔡县东北
有栎亭
卷十一 第 23a 页 WYG0861-0166c.png
 按史记索𨼆解者以麻即襄城县故麻城是也
五年传郑伯劳屈生于菟氏杜注菟氏郑地
 按水经注开封城南得野菟水口水上承西南菟氏
 亭北野菟陂郑地也
韩起反郑伯劳诸圉杜注圉郑地名
 按括地志故圉城有南北二城在汴州雍丘县界路
 史雍丘县南五十里有圉城
楚伐吴吴败之于鹊岸杜注庐江舒县有鹊尾渚
卷十一 第 23b 页 WYG0861-0166d.png
 按地名考略云今舒城县治西北有鹊亭即预所云
 也然薳射自夏汭出薳启疆别从江道不应在内地
 杜佑曰南陵大江中有鹊尾洲即古鹊岸也又池州
 铜陵县北十里有鹊头山高耸临江据太平御览鹊头
 与鹊尾相去八十里盖言败之于此岸也
楚子以驲至于罗汭杜注罗水名
 按水经注汨水西径罗县北又西径汨罗戍南北流
 注于湘春秋之罗汭矣
卷十一 第 24a 页 WYG0861-0167a.png
沈尹赤会楚子次于莱山
 按水经注武昌城南有来山
楚师从之及汝清杜注汝清楚地
 按水经注汝水径壶丘城北又东与清陂水合清陂
 水上承慎水即汝清也
楚子遂观兵于坻箕之山杜注观示也
 按舆地记巢县南三十里有踟蹰山即坻箕之山
七年传楚子为章华之宫纳亡人以实之芋尹无宇执
卷十一 第 24b 页 WYG0861-0167b.png
人于王宫杜注章华南郡华容县
 按十三年传公子弃疾先除王宫使观从从师于乾
 溪王宫即章华宫也郡国志汝南城父县春秋时曰
 夷有章华台刘昭曰有乾溪在县南家语注灵王起
 章华之台于乾溪国人溃畔遂死焉魏收地形志汝
 南汝阳县有章华台则此章华之宫章华之台皆在
 城父也
辞以无山与之莱柞杜注莱柞二山
卷十一 第 25a 页 WYG0861-0167c.png
 按十三州记泰山莱芜县鲁之莱柞邑是鲁与谢息
 以莱柞二邑非山也
八年秋蒐于红杜注红鲁地沛国萧县西有红亭
 按郡国志泰山奉高县刘昭注曰昭八年大蒐于红
 红亭在县西北
自根牟至于商卫杜注商宋地鲁西竟接宋卫也
 按魏收地形志济北东阿县有卫亭卫亦地名非国
 也
卷十一 第 25b 页 WYG0861-0167d.png
十年传战于稷栾高败又败诸庄国人追之又败诸鹿
门杜注稷祀后稷之处
 按刘向别录稷齐城门名也昭二十二年莒子如齐
 盟于稷门之外是也又按括地志齐城章华之东有
 鹿门即所谓败诸鹿门者也
秋七月平子伐莒取郠杜注郠莒邑
 按路史敬王三十年鲁伐莒取郠在琅邪今按鲁昭
 十年为周景王十三年又十二年崩敬王始立路史
卷十一 第 26a 页 WYG0861-0168a.png
 误
十一年传楚子灭蔡用𨼆太子于冈山
 按舆地记荆州松滋县有九冈山郢都之望也
十二年传王是以获没于祗宫
 按竹书穆王元年冬十月筑祗宫于南郑十八年春
 正月王居祗宫诸侯来朝五十五年王陟于祗宫
十七年传晋荀吴帅师涉自棘津杜注河津名
 按水经注河水径东燕县故城北则有济水自北来
卷十一 第 26b 页 WYG0861-0168b.png
 注之河水于是有棘津之名亦谓之石济津
陆浑子奔楚其众奔甘鹿杜注甘鹿周地
 按水经注甘水出宜阳县鹿蹄山寰宇记山在县西
 三十里
二十年夏曹公孙会自鄸出奔宋杜注鄸曹邑
 按寰宇记济阴乘氏县西北有大飨城故老言古曹
 之鄸邑
取人于萑苻之泽杜注萑苻泽名
卷十一 第 27a 页 WYG0861-0168c.png
 按水经注役水出菀陵县西东北径中牟泽即郑太
 叔攻萑苻之盗于是泽也
二十一年传战于赭丘杜注赭丘宋地
 按郡国志陈国长平县有赭丘城
二十二年负甲以息于昔阳之门外杜注昔阳故肥子
所都
 按汉地理志钜鹿下曲阳应劭曰晋荀吴灭鼓今鼓
 聚昔阳亭是杜以为肥子所都误也
卷十一 第 27b 页 WYG0861-0168d.png
前城人败陆浑于社杜注社周地
 按水经注巩县北有五社渡为五社津
二十三年传单子取訾杜注訾在河南巩县西南
 按路史云訾有二西訾在洛东訾在巩单子所取盖
 西訾也二十四年阴不佞拘得玉者取其玉玉定而
 献之与之东訾杜注误以二訾为一故两注无异辞
 也今按水经注洛水东径訾城北浔水又东罗水注
 之此盖訾之在洛者后汉志巩有东訾聚此盖訾之
卷十一 第 28a 页 WYG0861-0169a.png
 在巩者
刘子从尹道伐尹
 按水经注宜阳县有共谷共水出焉南流得尹溪口
 水出西北尹谷刘子伐尹当即此地也地名考略以
 为汾州古尹城误矣
尹辛败刘师于唐杜注唐周地
 按郡国志洛阳有唐聚
二十六年传遂军圉泽次于堤上杜注圉泽堤上皆周
卷十一 第 28b 页 WYG0861-0169b.png

 按地记洛阳东有中堤山
楚左司马沈尹戍与吴师遇于穷令尹子常以舟师及
沙汭而还杜注沙水名
 按京相璠曰今安丰有穷水北入淮水经注曰义成
 县故属沛沙水东流注于淮谓之沙汭
定元年传执宋仲几归诸京师
 按程敬叔春秋或问曰京师无定所王之所都即为
卷十一 第 29a 页 WYG0861-0169c.png
 京师河南郏鄏前日之京师叔孙得臣如京师晋人
 执曹伯归之于京师是也成周洛阳今日之京师晋
 人执宋仲几于京师是也
四年传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柏举杜注柏举楚地
 按水经注举水径齐安郡西又东南历赤亭下分为
 二水南流注于江谓之举洲盖楚人迁柏于此而因
 谓之柏举也
封畛土略自武父以南杜注武父卫北界
卷十一 第 29b 页 WYG0861-0169d.png
 按俞皋释义曰今济南路济阳县东北有武父城
吴从楚师及清发杜注清发水名
 按水经注清水在江夏安陆县西南即春秋传及于
 清发者也
败诸雍澨五战及郢
 按水经注沙阳县本江夏之沙羡江之右岸有雍口
五年传败吴师于军祥杜注楚地
 按水经注杨水东北与祥溪水合水出江陵县北
卷十一 第 30a 页 WYG0861-0170a.png
六年传郑于是乎伐冯滑胥靡负黍狐人阙外杜注阳
城西南有负黍亭
 按水经注潩水南径胡城东故颍阴县之狐人亭也
九年传晋军千乘在中牟杜注今荥阳有中牟县回远
疑非也
 按赵世家少侯即位治中牟索隐曰赵中牟在河北
 非郑之中牟正义曰相州荡阴县西北五十里有中
 牟山盖中牟邑在此山侧也
卷十一 第 30b 页 WYG0861-0170b.png
十五年传郑罕达败宋师于老丘杜注老丘宋地
 按陈留风俗传陈留县北有老丘城
哀元年传伐晋取棘蒲
 按地理志常山平棘县应劭曰伐晋取棘蒲也考略
 曰今赵州城中有棘蒲社
四年传赵稷奔临杜注临晋邑
 按九域志赵州临城县州西南一百三里有古临城
 在县东
卷十一 第 31a 页 WYG0861-0170c.png
六年传使胡姬以安孺子如赖杜注赖齐邑
 按郡国志济南菅县有赖亭十一年赵鞅伐齐侵及
 赖而还
八年传吴师克东阳而进杜注鲁地
 按郡国志泰山南城县有东阳城
十一年传城锄人攻太叔疾卫庄公复之使处巢死焉
杜注巢卫地
 按寰宇记巢亭在襄邑南二十里
卷十一 第 31b 页 WYG0861-0170d.png
十六年傅白公以王如高府杜注高府楚别府
 按淮南子曰阖闾伐楚五战入郢烧高府之粟破九
 龙之钟是高府为楚藏粟府也
使处吴竟为白公杜注白楚邑也汝南褒信县西南有
白亭
 按水经注白亭东北有吴城史记楚惠王二年子西
 召太子建之子胜于吴胜入居之故曰吴城楚世家
 考烈王以左徒为令尹封以吴是也
卷十一 第 32a 页 WYG0861-0171a.png
十七年传越伐吴吴子禦之笠泽夹水而陈
 按国语越败吴于囿注曰囿笠泽也扬州记太湖一
 名笠泽然太湖周五百里吴亦岂能夹水而陈乎水
 经注云上承太湖东径笠泽在吴南松江左右吴地
 记云笠泽松江之别名此吴所以夹江而陈也
十六年传宋景公游于空泽杜注空泽宋邑
 按水经注获水东南径空桐泽北泽在虞城东南疑
 空泽盖地名非邑也
卷十一 第 32b 页 WYG0861-0171b.png
 
 
 
 
 
 
 
 管城硕记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