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861-000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管城硕记卷一   翰林院检讨徐文靖撰
  易一
周书本义曰周代名也易书名也其卦本伏羲所画有
交易变易之义故谓之易其辞则文王周公所系故系
之周
 按周礼太卜掌三易贾公彦曰连山归藏皆不言地
 号以义名易则周非地号以周易以乾为首乾为天
卷一 第 1b 页 WYG0861-0004b.png
 天能周匝于四时故名易为周孔仲达易正义曰文
 王作易正在羑里周德未兴犹是殷世也故题周别
 于殷据此则周易二字疑文王所自取也朱子乃以
 其辞为文王周公所系故系之周岂周易二字为后
 人之所加乎
乾元亨利贞本义曰元亨利贞文王所系之辞元大也
 按文言元善之长也晋语司空季子曰筮告我曰利
 建侯屯厚也主震雷长也故曰元韦昭曰震为长男
卷一 第 2a 页 WYG0861-0004c.png
 为雷雷为诸侯故曰元元善之长也古皆训元为长
 朱子本义曰元大也易见曰如必元之谓大大哉乾
 元宜为大哉乾大也凡六籍之称元皆取诸长不谓
 大也元后作民父母言长民也元首明哉不谓大首
 也殷王元子不谓大子也元年春王正月不谓大年
 也大与元相去千里故周公之占爻也别之为元吉
 大吉然以元为大不始朱子诗元戎十乘韩婴章句
 曰元戎大戎谓兵车也礼文王世子一有元良万邦
卷一 第 2b 页 WYG0861-0004d.png
 以贞郑康成注曰元大也汉董仲舒传臣谨案春秋
 谓一元之义一者万物之所从始也元者辞之所谓
 大也师古曰易称元者善之长也故曰辞之所谓大
 也易大有元亨王弼曰不大通何由得大有乎程传
 曰元有大善之义有元亨者四卦大有蛊升鼎也是
 元之训大不始朱子而易见非之殊失考也
夕惕若厉无咎本义曰言能忧惧如是则虽处危地而
旡咎矣
卷一 第 3a 页 WYG0861-0005a.png
 按王弼注至于夕惕犹若厉也淮南人间训夕惕若
 厉以阴息也汉书王莽传易曰终日乾乾夕惕若厉
 公之谓矣张衡思玄赋夕惕若厉以省愆兮惧余身
 之来敕也晋傅咸叩头虫赋旡咎生于惕厉后周保
 定三年诏惟斯不安夕惕若厉宋隆兴元年九月马
 骐讲乾夕惕若厉上曰当读为若厉是古者皆以夕
 惕若厉为句厉只是震动俨恪之意非危地也三重
 刚不中居下之上乃为危地文言虽危旡咎者言夕
卷一 第 3b 页 WYG0861-0005b.png
 惕若厉虽处危地而旡咎非即以厉为危也孝经云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三之谓矣本义以为终日乾乾
 而夕犹惕若则是以厉为危矣以厉为危可谓虽厉
 旡咎乎
乾文言坤文言本义曰此申彖传象传之意以尽乾坤
二卦之蕴
 按王洙王氏谈录曰公言秘阁有郑氏注易一卷文
 言自为篇马贵与经籍考曰凡以彖象文言杂入卦
卷一 第 4a 页 WYG0861-0005c.png
 中者自费氏始孔氏易正义曰文言者是夫子第七
 翼也夫子赞明易道申说义理以释二卦之经文故
 称文言梁武帝曰文言是文王所制穆姜筮往于东
 宫已有是言襄公九年传穆姜薨于东宫始往而筮
 之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姜曰是于周易曰随
 元亨利贞无咎元体之长也亨嘉之会也利义之和
 也贞事之干也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
 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是时孔子未生而先有是
卷一 第 4b 页 WYG0861-0005d.png
 言则文言是文王所制者理或然也初九潜龙勿用
 何谓也以下则文言傅也故加子曰以别之
乾元用九乃见天则本义曰刚而能柔天之法也
 按徐在汉曰乾元用九即所谓大明终始时乘御天
 者也故曰乃见天则
坤初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本义曰按魏志作初六
履霜今当从之
 按魏志太史许芝引此句履霜上有初六字下无坚
卷一 第 5a 页 WYG0861-0006a.png
 冰字举正只存履霜二字赵胥山曰七十二候九月
 霜降十一月冰坚而坤则十月之卦何以言霜言冰
 盖坤初一变为复复之初即剥之上人但知剥极为
 复而不知九月之剥十一月之复其间尚有十月之
 坤焉坤纯阴疑于无阳而不知复之一阳从十月半
 渐生于坤中至冬至而一阳始成剥之一阳自霜降
 渐消至十月半而一阳始尽
蒙初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本义曰当痛惩而暂
卷一 第 5b 页 WYG0861-0006b.png
舍之以观其后
 按尔雅杻谓之梏械谓之桎此岂发蒙之具哉程傅
 以发蒙为发下民之蒙又以桎梏为拘束盖谓此也
 其实利用刑人者不过如虞书扑作教刑伊训制官
 刑儆于有位具训于蒙士已耳盖教刑即夏楚以收
 其威而蒙士即童蒙始学之士不必其皆下民也此
 发蒙所利用也用说桎梏者说如舆说辐之说谓弃
 去也彖传蒙以养正孟子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
卷一 第 6a 页 WYG0861-0006c.png
 胥此道也其取象于桎梏者蒙之下卦坎体也荀九家
 坎为桎梏故蒙初取象以之岂痛惩而暂舍之谓哉
需象君子以饮食宴乐本义曰事之当需者亦不容更
有所为但饮食宴乐俟其自至而已
 按需以乾刚遇坎险而不遽进以陷于险故曰需需
 岂但饮食宴乐无所作为而遂不陷于险乎象云云
 上于天乃万方待雨之期万方待泽之象也君子之
 施泽于臣民者用以饮食之教诲之笙簧酒醴以晏
卷一 第 6b 页 WYG0861-0006d.png
 乐嘉宾云尔于是建中守正而臣民效力故能涉川
 有功而险可出也观上六阴居险极下应九三三与
 下二阳需极并进为不速客三人来之象则所谓饮
 食宴乐即是敬之终吉即是酒食贞吉也若乃险在
 前而自为饮食宴乐以待之吾恐其需者事之贼也
 宴安酖毒险可出乎
上象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本义
曰以阴居上是为当位言不当位未详
卷一 第 7a 页 WYG0861-0007a.png
 按象虽不当位未大失盖言上能下应九三三与下
 二阳需极而进为不速之客不速者难进易退不肯
 躁进也上乃能敬之如此则虽不当位犹必不至于
 大失况上六以阴居上而为当位者乎
讼有孚窒惕中吉本义曰九二中实上无应与又为加
忧且于卦变自遁而来为刚来居二而当下卦之中有
有孚而见窒能惧而得中之象
 按朱子卦变图云凡一阴一阳之卦皆自复姤而来
卷一 第 7b 页 WYG0861-0007b.png
 二阴二阳之卦皆自临遁而来又曰伊川不取卦变
 之说自柔来而文刚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诸处牵
 强说了王辅嗣卦变又变得不自然以余按之易原
 无所为卦变卦变者揲蓍求卦之法由本卦变而之
 他卦也故曰爻者言乎变者也又曰十有八变而成
 卦又曰化而裁之存乎变变者变动而不居圣人观
 变而立卦如乾一爻变则立为姤坤一爻变则立为
 复也有本卦变而之他卦者闵元年毕万筮仕遇屯
卷一 第 8a 页 WYG0861-0007c.png
 之比初九变也昭二十九年蔡墨论乾云其同人曰
 见龙在田九二变也僖二十五年晋侯将纳王遇大
 有之暌九三变也庄二十二年周史筮陈敬仲遇观
 之否六四变也昭十二年南蒯之筮遇坤之比六五
 变也僖十五年晋献公筮嫁伯姬于秦遇归妹之暌
 上六变也故曰辞也者各指其所之之卦也贲三阳
 三阴不以上卦之柔来入于乾中则无以文刚不以
 下卦之二刚分其一以文卦上则无以文柔所谓分
卷一 第 8b 页 WYG0861-0007d.png
 阴分阳迭用柔刚间杂而成文者也无妄以外卦乾
 之一刚来居内卦之坤初为主于内内卦一阳来复
 复则不妄故无妄本义以贲卦自损而来又自既济
 而来无妄自讼而变则是先有彼卦而后方有此卦
 也其实牺皇重卦只因一已成之卦以八卦次第加
 之非有所谓自某卦变成者也朱子作为卦变图胡
 双湖谓象传中所释卦变讼泰否随蛊噬嗑贲无妄
 大畜咸恒晋暌蹇解升鼎渐涣只十九卦其所释自
卷一 第 9a 页 WYG0861-0008a.png
 讼晋与卦变图同外馀皆不合如随自困噬嗑未济
 来据图则自否泰来之类是也然则卦变之说安可
 据为画一也又按周易略例曰爻苟合顺何必坤乃
 为牛义苟应健何必乾乃为马而或者定马于乾案
 文责卦有马无乾则讹说滋漫难可纪矣互体不足
 遂及卦变变又不足推致五行纵复或值而义无所
 取是辅嗣亦未尝有取卦变之说又吴钟会传会尝
 论易无互体
卷一 第 9b 页 WYG0861-0008b.png
讼天与水违行本义曰天上水下其行相违
 按孔氏疏曰天道西转水流东注是天与水相违而
 行象人彼此两相乖戾故致讼也后魏书陈奇传曰
 袐书监游雅与奇论典诰及诗书雅赞扶马郑至于
 易讼卦天与水违行雅曰自葱岭以西水皆西流推
 此而言易之所及自葱岭以东耳奇曰易理绵广包
 含宇宙若如公言自葱岭以西岂东向望天哉北史
 奇传亦载其事以末二句为雅言是则北史之误也
卷一 第 10a 页 WYG0861-0008c.png
 大概以天西转水东注与孔氏正义略同朱子乃易
 东西为上下天上水下理所固然何有见其违行哉
师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本义曰敌加于巳不得已而
应之故为田有禽之象而其占利以搏执而无咎也言
语辞也
 按王弼注曰物先犯已故可以执言而无咎也程传
 曰执言奉辞也谓奉辞以诛之也但此当为田猎教
 战而言也周礼大司马之职仲春教振旅遂以蒐田
卷一 第 10b 页 WYG0861-0008d.png
 仲夏教苃舍遂以苗田仲秋教治兵遂以狝田仲冬
 教大阅遂以狩田田则有春夏献禽秋冬致禽之事
 故曰有禽田则有表貉誓民读书契载事号戒众庶
 皆赖有言以宣之故曰利执言利执此以教民也此
 所谓教而后战者也不教而战是谓弃之故曰长子
 帅师弟子舆尸也比卦师之反师五言百姓之田比
 五言王者之田一则田有禽一则失前禽非皆取象
 于田哉
卷一 第 11a 页 WYG0861-0009a.png
师六开国承家小人勿用朱子语类曰旧时说只作论
功行赏之时不可及小人今思量看理却去不得他既
一例有功如何不及他得看来开国承家是公其得的
未分别君子小人在小人则是勿用他讲议经画耳此
义方思量得未改入本义姑记取
 按小人勿用承上大君有命而言勿者禁止之词勿
 用者即大君之命也二刚而中王锡命以著其宠上
 顺之极君有命以重其防盖大君正功之日功大者
卷一 第 11b 页 WYG0861-0009b.png
 开之以国功小者承之以家分茅胙土大启尔宇而
 又欲世世子孙安其人民守其社稷进君子而退小
 人长保富贵于无穷也长国家而小人是用则必致
 败于而国凶于而家故大君于正功之日申之以命
 令俾凡有国有家者戒以小人勿用也勿用句即大
 君命之之词若谓开国承家不妨与小人共之但勿
 用与他谋议经画则此有国有家者已经与小人公
 共又何从使纲纪政治不与谋议经画乎故知小人
卷一 第 12a 页 WYG0861-0009c.png
 勿用者大君命之之辞汉武命广陵王曰勿迩宵人
 亦是意也
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本义曰必再筮以自审有元善
长永正固之德然后可以当众之归而无咎
 按孔氏疏曰原谓原穷比者根本筮谓筮决求比之
 情程传曰必推原占决其可比者而比之惟朱子以
 原筮为再筮尔雅释言原再也文王世子末有原后
 汉张衡再转复为太史令曰曩滞日官今又原之是
卷一 第 12b 页 WYG0861-0009d.png
 原为再之意也胡云峰曰蒙之筮问之人者也不一
 则不专比之筮问其在我者也不再则不审
不宁方来本义曰其未比有所不安者亦将皆来归之
 按郑氏大射仪注天子祝侯曰惟若宁侯无或若女
 不宁侯不属于王所故抗而射女盖我能再筮自审
 果有元永贞之德则不宁之侯方来正归重于自审
 意未可以方来为将来也后夫凶本义以迟而后至
 为训窃意后当训不如松柏后凋之后如家语禹朝
卷一 第 13a 页 WYG0861-0010a.png
 群臣于涂山防风氏后至戮之之后非但迟至而已
 史记封禅书苌弘设射杀狸首狸首者诸侯之不来
 者徐广曰狸一名不来因取以况诸侯之不来即所
 云后夫凶也
履三武人为于大君本义曰又为刚武之人得志而肆
暴之象如秦政项籍之类
 按履虎尾咥人凶此盖暴虎冯河之武人虽至死而
 不悔者以此人而有为于大君其志徒切于刚猛必
卷一 第 13b 页 WYG0861-0010b.png
 不能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此所以若蹈虎尾而有咥
 人之凶也三虽居下之上于位为不当顾乃比之以
 秦政项籍非其伦矣若四之愬愬终吉是乃临事而
 惧者知四之志行则三之志刚而不足与有行可知
 矣
泰初拔茅征吉志在外也否初拔茅贞吉志在君也本
义释否曰小人而变为君子则能以爱君为念
 按泰初志在外者君子之志在天下不在一身故曰
卷一 第 14a 页 WYG0861-0010c.png
 在外否初志在君者小人之志本欲得君以用事故
 曰在君爻象胥戒以能贞则吉盖小人进不以正志
 亦非真爱君者岂遂能变为君子
泰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本义曰帝乙归妹之时亦尝
占得此爻
 按易纬易之帝乙为汤书之帝乙六世王又京房易
 傅载汤归妹之辞是皆以帝乙为汤书多士自成汤
 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恤祀程傅亦疑之以为未知孰
卷一 第 14b 页 WYG0861-0010d.png
 是据左传哀公九年晋赵鞅卜救郑阳虎以周易筮
 之遇泰之需曰微子启帝乙之元子也宋郑甥舅也
 祉禄也若帝乙之元子归妹而有吉禄我安得吉焉
 乃止是帝乙谓纣父无疑世泥于易纬之说非矣
有三公用亨于天子本义曰亨春秋传作享谓朝献也
古者亨通之亨享献之享皆作亨字
 按随六王用亨于西山王弼曰通于西山升四王用
 亨于岐山弼曰顺物之情以通庶志有三公用亨于
卷一 第 15a 页 WYG0861-0011a.png
 天子弼曰公用斯位乃得通乎天子之道是皆以亨
 为元亨之亨惟益二王用享于帝吉则以为享帝之
 美不训作通以享从子亨从了字异故也据僖二十
 五年傅狐偃言于晋侯曰求诸侯莫如勤王公曰筮
 之筮之遇大有之暌曰吉遇公用享于天子之卦战
 克而王飨吉孰大焉又京房易傅曰享献也说文亨
 享二字本一字则本义作用享者是也
豫四勿疑朋盍簪本义曰至诚不疑则朋类合而从之
卷一 第 15b 页 WYG0861-0011b.png
簪聚也又速也
 按辨体曰君子进而众贤聚故复朋来无咎众贤盛
 而君子安故解朋至斯孚君子志行而小人之心服
 故豫勿疑朋盍簪簪聚也四以刚居柔而易疑故曰
 勿王弼曰勿疑则朋合疾也盍合也簪疾也易原曰
 簪京房本作撍蜀才云速也虞翻本作戠云丛合也
 陆希声本作捷本义训聚训速者以此
随时之义大矣哉本义曰王肃本时字在之字下今当
卷一 第 16a 页 WYG0861-0011c.png
从之
 按王弼注随之所施惟在于时也时异而不随否之
 道也故随时之义大矣哉干宝晋武帝革命论曰各
 得其运而得天下随时之义大矣哉鲁褒钱神论曰
 易不云乎随时之义大矣哉皆作随时
蛊元亨利涉大川本义曰蛊坏之极乱当复治故其占
为元亨而利涉大川
 按陆庸成曰随备元亨利贞四德而贞为要故曰大
卷一 第 16b 页 WYG0861-0011d.png
 亨贞爻亦首贞吉焉蛊只云元亨利而不言贞且爻
 又云不可贞而贞字不更见何也随无故也无故而
 动悦则必言贞以防之蛊则饬也当饬而巽止则圣
 人最欲激之使干不复言贞以阻之
临刚浸而长本义曰二阳浸长以逼于阴故为临
 按阴符经云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朱子曰浸渐也
 天地之道渐渐消长故刚柔胜此便是吉凶贞胜之
 理阴符经此等处特然好王伯厚曰愚尝读易之临
卷一 第 17a 页 WYG0861-0012a.png
 曰刚浸而长遁曰浸而长也自临而长为泰自遁而
 长为否浸者渐也圣人之戒深矣
噬嗑四爻得金矢本义曰周礼讼狱入钧金束矢而后
听之
 按王弼注金刚也矢直也程传亦云金取刚矢取直
 九四阳德刚直为得刚直之道非入钧金束矢之谓
 也或谓讼狱入金矢盖刘歆逢新室之恶假讼狱以
 为聚财而阴托周礼为名实开后世鬻狱行贿之端
卷一 第 17b 页 WYG0861-0012b.png
 朱子不宜引之以注易是又不然大司寇以两造禁
 民讼入束矢于朝然后听之以两剂禁民狱入钧金
 三日乃致于朝然后听之注云百矢为一束三十斤
 为钧束矢钧金固非贫民所能办必入而后听其辞
 则民之不能达者多矣不知圣人之意以入矢入金
 禁民讼狱使之自惜其金矢而萌悔心犹可止也故
 入金三日乃致于朝实禁之也且亦如官刑军刑之
 类则入钧矢非穷民也若穷民之狱秋官司寇既以
卷一 第 18a 页 WYG0861-0012c.png
 胏石达穷民夏官太仆又建路鼓于大寝之门外以
 待达穷者与遽然则入金矢所以禁富民之健讼也
 刚直则听自知不刚直则不听也管子曰索讼者三
 禁而不可上下坐成以束矢亦是意也岂真假之以
 聚财而因疑周礼非周公之书并疑朱子之误信以
 注易哉
贲象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本义曰明庶政事之小
者折狱事之大者
卷一 第 18b 页 WYG0861-0012d.png
 按洹词曰狱贵详审而忌明察苟恃其明察而深文
 缘饰没其情实是之谓敢敢则民有不得其死者矣
 其无敢折者非不折也虚明之心存于中慈爱之政
 行于外于无敢而见庶政之能明止于明也若以庶
 政小而折狱大庶政或可明而折狱则无敢狱将谁
 折哉总之明庶政则洞如观火也无敢折狱判案如
 山也皆贲象也
复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本义曰自五月姤卦一阴始生
卷一 第 19a 页 WYG0861-0013a.png
至此七爻而一阳来复乃天运之自然故其占又为反
覆其道至于七日当得来复
 按孔氏疏曰褚氏庄氏并云五月一阴生至十一月
 一阳生凡七月而云七日不云月者欲见阳长须速
 故变月言日又按安石诗说曰彼曰七月九月此曰
 一之日二之日何也阳生矣则言日阴生矣则言月
 与易临至于八月有凶复七日来复同意盖坤为纯
 阴十月之卦也阴数穷于六而七则又为乾之始复
卷一 第 19b 页 WYG0861-0013b.png
 一阳即乾之初故云七日来复也复与剥相对剥卦
 倒而成复反复其道即一阴一阳之谓道也
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本义曰邵子之诗亦曰冬至子之
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按周易大全或问天心无改移谓何朱子曰年年岁
 岁是如此月月日日是如此章本清图书编曰以一
 日言起于子则为子时出卯入酉则时为卯酉历十
 二辰而为日一日如是日日如之而每日起于子中
卷一 第 20a 页 WYG0861-0013c.png
 者无改移焉以一月言晦朔之间日与月交会于壬
 子则为朔周三十日而为月一月如是月月如之而
 每月交于子中者无改移焉以一岁言冬至日与天
 会于子故十一月建子周十二月而为岁一岁如是
 岁岁如之而每岁会于子中者无改移焉可见历数
 以日为主算历数当以子中为主而其有改移者天
 之宿度与星辰之次舍不齐耳日起子中子曷尝有
 过不及哉尧时日短星昴冬至日在虚固虚为子中
卷一 第 20b 页 WYG0861-0013d.png
 矣夏商在女周在牛汉至宋在斗元在箕今历冬至
 箕三四度矣何亦以子中为定位乎曰天度密移惟
 其一日过一度也积一岁过三百六十五度积而至
 于六七十年则实移一度矣其实左旋而过之者日
 之起子终亥者无改移也试以今历太阳行度言之
 列宿三十馀度为一宫十一月冬至日躔析木寅宫
 也自至日积之三十日则过三十度而移一宫矣故
 十二月日躔星纪非丑宫乎然其所以躔丑宫者由
卷一 第 21a 页 WYG0861-0014a.png
 天之过度星纪适当乎子非日过丑宫与月交也自
 十一月起子积至来岁十月建亥则过三百六十五
 度移十二宫而一周矣故二月日躔大火非卯宫乎
 然其所以躔卯宫者由天之过度大火适当乎子非
 日过卯宫与月交也知一岁太阳之躔度则十百千
 岁可知矣尧时日躔虚宿由虚宿恰当子宫本位也
 从此天度密移数千百年历虞夏商周冬至日躔经
 女越牛去虚宿远矣由天之过度牛女各适值子宫
卷一 第 21b 页 WYG0861-0014b.png
 故日与天会由当日正值牛女之宿也而其会于子
 者何异尧之时哉又从此密移数百千年历汉唐宋
 元冬至日躔经斗越箕去虚宿愈远矣由天之过度
 各适值子宫故日与天会当时皆值箕与斗之宿也
 而其会于子者何异尧之时哉若谓日躔于箕乃日
 之实过于箕则今历冬至当在建寅之月矣曷为仍
 在建子之月也可见密移者天之度而日位子中不
 可得而易也邵子诗云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朱
卷一 第 22a 页 WYG0861-0014c.png
 子所以深叹其至也
大畜象天在山中本义曰天在山中不必实有是事但
以其象言之耳
 按人之浅见鲜闻譬之如坐井观天以管窥天又乌
 知天之广且大也试一登泰山日观之峰则周天三
 百五十六度以及于五纬二曜多在目前史公之所
 谓旁罗日月星辰李贺之所谓二十八宿罗心胸者
 皆在于此岂不天在山中乎本义谓天在山中不必
卷一 第 22b 页 WYG0861-0014d.png
 实有是事亦泥于在字为过实耳测言曰天在山中
 即芥子纳须弥之意则又视在字为过虚矣
六五豮豕之牙程传曰豮去其势则牙虽存而刚躁自

 按孔氏疏曰褚氏云豮除也除其牙也然豮之为除
 古无明训据尔雅䝐豮郭注云俗呼小豮猪为䝐子
 则是豮豕为小豮犹童牛耳今五以柔居中当尊位
 是以制二之刚健若小豕之牙也又按埤雅曰牙者
卷一 第 23a 页 WYG0861-0015a.png
 畜豮豕之杙也方言海岱之间系豕杙谓之牙此可
 以发千古之蒙矣又按周礼肆师职大祭祀展牺牲
 系于牢颁于职人注职读为樴樴可以系牲者附注
 职音弋樴同是樴杙音义同也即方言所谓牙也
咸上象曰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本义曰滕腾通用
 按孔疏曰旧说字作滕滕竞与也所竞者口无复心
 实郑氏又作媵媵送也据尔雅云滕徵虚也注云滕
 徵未详亦不知引易为證说卦传兑为口舌云以虚
卷一 第 23b 页 WYG0861-0015b.png
 口说动人而不能至诚感物故曰滕口说也非滕腾
 通用之谓
晋二受兹介福于其王母本义曰王母指六五盖享先
妣之吉占
 按君之于臣有父道焉母道焉故家人有严君父母
 之谓也晋五之于二不惟锡予之厚又见亲礼是以
 母道之慈爱待其臣者故云王母胡云峰曰小过六
 二遇其妣即此言王母也然不言母而言王母者晋
卷一 第 24a 页 WYG0861-0015c.png
 下坤体坤为母六五居尊故言王母以别之程传以
 王母为祖母则非矣
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本义曰角刚而居上上九刚进
之极有其象矣
 按孔氏疏曰晋其角者西南隅也盖以晋上卦为离
 离为日晋上九日昃之象故曰角也日已在角而犹
 进进过乎中岂可成其大事哉维用伐邑而已离为
 甲胄为戈兵故云伐邑离本卦王用出征亦犹是也
卷一 第 24b 页 WYG0861-0015d.png
 程传曰角为刚而居上之物伐邑谓内自治也夫以
 角为刚而居上则得矣于晋所谓明出地上者则未
 当也王弼曰处晋之极过明之中明将夷焉而犹进
 今当从之
解二田获三狐得黄矢本义曰此爻取象之义未详或
曰卦凡四阴除六五君位馀三阴即三狐之象也
 按蒙引谓卦凡四阴除六五君位易中无此例于师
 以五阴从九二泰六四言三阴翩然下复临初九九
卷一 第 25a 页 WYG0861-0016a.png
 二之遍临四阴俱未尝除五君位今田获三狐乃独
 除五不然也况田猎之矢岂有黄者愚窃谓解下为
 坎坎为隐伏狐之类近之荀九家又有为狐坎三爻
 即三狐也九二居中为得中直故云田获三狐得黄
 矢总之去邪媚而得中直一言以蔽之矣
损二簋可用享本义曰言当损时则至薄无害
 按赵彦陵曰享徐进斋主燕享说以下奉上之谓享
 谓献也古者享礼陈簋八簋为盛四为中二为简洪
卷一 第 25b 页 WYG0861-0016b.png
 觉山曰二簋惟损时可用圣人恐人泥以为常故彖
 特以应有时发之本义言当损时时者天之运而与
 时偕行者圣人之权也
益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本义曰上有信以惠于下则
下亦有信以惠于上不问而元吉可知
 按郑孩如曰损之六五受下之益者也益之九五益
 下者也损五受益而获元吉益五但知民之当益而
 已勿问元吉矣此惠心之出于有孚者也
卷一 第 26a 页 WYG0861-0016c.png
夬五苋陆夬夬本义曰苋陆今马齿苋感阴气之多者
 按孟喜易注曰苋山羊也正讹曰苋胡官切音桓上
 从䒑是羊头非草头下从见如兔字非见字盖山羊
 细角而大形者项氏玩辞曰陆犹鸿渐于陆之陆盖夬
 之上卦为兑兑为羊故四五皆取象于羊也子夏易
 传曰苋陆本根草茎刚下柔上也马融王肃曰苋陆
 一名商陆董遇曰苋人苋也陆商陆也是一是二迄
 无定论程传曰苋陆今马齿苋本义宗之丘行可曰
卷一 第 26b 页 WYG0861-0016d.png
 瓜生五月故于姤言瓜苋生三月故于夬言苋
姤彖曰姤遇也柔遇刚也本义曰姤遇也以其本非所
望而卒然值之如不期而遇者故为遇
 按五阴在下一阳在上则为剥剥尽则为纯坤十月
 之卦也至十一月一阳生圣人于阳之生幸其长则
 曰来复来者冀其复反之谓也五阳在下一阴在上
 则为夬夬尽则为纯乾四月之卦也至五月而一阴
 生圣人于阴之生虑其壮则曰姤遇遇者偶然相值
卷一 第 27a 页 WYG0861-0017a.png
 之谓也圣人扶阳抑阴之义于此可见
升南征吉本义曰南征前进也
 按赵胥山曰巽东南坤西南从巽而升必历离南而
 后至于坤故曰南征吉王弼曰以柔之南则丽乎大
 明孔疏曰南是明阳之方故曰南征吉也
困二困于酒食朱绂方来本义曰困于酒食厌饫苦恼
之意酒食人之所欲然醉饱过宜则是反为所困矣
 按仪礼士昏礼疏贾公彦曰易困卦九二云困于酒
卷一 第 27b 页 WYG0861-0017b.png
 食朱韨方来郑注云二据初辰在未未为土此二为
 大人有地之象未上值天厨酒食象困于酒食者采
 地薄不足已用也今解困于酒食者皆当从之张娄
 东曰朱绂赤绂皆行饰所谓天子纯朱大夫赤者也
 二朱绂方来得君宠也五困于赤绂失臣翼也今解
 朱绂方来者皆当从之
井二井谷射鲋瓮敝漏陆氏释文曰鲋鱼名
 按王弼注曰井之为道以下给上者也二无应于上
卷一 第 28a 页 WYG0861-0017c.png
 反下与初故曰井谷射鲋鲋谓初也孔疏曰子夏传
 云井中虾蟆呼为鲋鱼也据广雅鲋一名鰿今之鲫
 也文选虽复临河而钓鲤无异射鲋于井谷皆以鲋
 为小鱼也然庄子谓见涸辙中有鲋鱼亦即是虾蟆
 耳庄子秋水篇蛙跳梁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
 中后汉马援谓子阳为井底蛙蛙与虾蟆常在于井
 中间在于涸辙知必非鲫鱼也
革巳日乃革本义曰变革之初人未之信故必巳日而
卷一 第 28b 页 WYG0861-0017d.png
后信
 按王弼注曰夫民可与习常难与适变可与乐成难
 与虑始故革之为道即日不孚巳日乃孚也本义宗
 之巳读为损初巳事遄往之已徐在汉曰卦象五行
 震东方木蛊中爻杂震为甲日兑西方金巽中爻杂
 兑为庚日坎离天地之中戊己十干之中巳阴土阴
 生午中离中一阴为巳日赵胥山曰五行于五德惟
 土配信巳日乃孚即革而信之也此读为戊己之己
卷一 第 29a 页 WYG0861-0018a.png
初九巩用黄牛之革本义曰黄中色牛顺物革所以固
物其占为当坚确固守而不可以有为
 按革之下卦为离离为火荀九家有为牝牛故初取
 象于牛也陆庸城曰革之始不可轻动故取牛之中
 顺革之终可与乐成故取虎豹之变盖革之上卦为
 兑兑为泽为西方白虎之象故五上取象于虎豹也
鼎四其形渥凶本义引晁氏曰形渥诸本作刑剭谓重
刑也今从之
卷一 第 29b 页 WYG0861-0018b.png
 按王弼注渥沾濡之貌也既覆公餗体为渥沾知小
 课大不堪其任受其至辱灾及其身故曰其刑渥凶
 也周礼司烜氏邦若屋诛则为明竁焉郑司农曰屋
 诛谓夷三族屋读如其刑剭之剭此则郑氏之误也
 盖屋诛谓不杀于市而诛于甸师氏屋舍中者非夷
 族也竹书平王二十五年秦初用族刑至战国时商
 鞅造参夷之法参夷夷三族也成周盛时岂有剭诛
 夷族之刑哉汉书哀帝叙传曰底剭鼎臣师古曰剭
卷一 第 30a 页 WYG0861-0018c.png
 者厚刑谓重诛也唐元载以罪诛史臣赞曰易称鼎
 折足其刑剭谅哉是皆沿旧本之误者也程传谓所
 用匪人至于覆败乃不胜其任可羞愧之甚也其刑
 渥谓赧汗也此与弼注意同解形渥者当从之
震二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本义曰亿字未详
又曰此爻占具象中但九陵七日之象则未详耳
 按初九以刚居下能以恐惧致福即是有德之人二
 以柔乘之假若傲尊陵贵则将自丧其资助而为丧
卷一 第 30b 页 WYG0861-0018d.png
 贝之象亿读如亿则屡中之亿谓意料其必然也乃
 二乘初之上初震而与之俱震一则震来虩虩一则
 震来厉则虽所处之地极高如跻于九陵而向之亿
 其为丧贝者勿逐而自得原未尝有所失也至于得
 而无过七日者复下卦为震七日来复故震二亦取
 象于七日得也唐书天文志僧一行卦候议曰夫阳
 精道消静而无迹不过极其正数至七而通矣此所
 谓七日以二之震厉如是其有得于初之资助者不
卷一 第 31a 页 WYG0861-0019a.png
 远而复如七日之来复也乾三之重刚以厉而无咎
 震二之乘刚以厉而有得厉者君子之所为恐惧修
 省者也
渐二鸿渐于磐本义曰磐大石也渐远于水进于磐而
益安矣
 按史记孝武帝纪鸿渐于般意庶几焉裴骃注云般
 水涯堆也杨用脩是之以鸿不栖石今本易作磐此
 因磐字从石而误果如杨说四鸿渐于木五鸿渐于
卷一 第 31b 页 WYG0861-0019b.png
 陵鸿又岂栖木栖陵者乎据水经注磻溪中有泉谓
 之兹泉水次磐石即太公垂钓之所是磐石为水次
 之大石乌在磐为渐远于水也
丰三丰其沛日中见沬折其右肱本义曰沛一作旆谓
幡幔也其蔽甚于蔀矣沬小星也
 抑沛古本或作旆沬子夏传作昧云星之小者字林
 云斗杓后星薛仁贵云辅星据星传辅一星在北斗
 第六星左去极三十度入角宿三度汉书翟方进传
卷一 第 32a 页 WYG0861-0019c.png
 辅湛没火守舍张晏曰辅沉没不见则天下之兵销
 盖辅星象亲近之大臣三居下卦之上乃大臣象也
 处离明之极以应上六之柔暗势燄逼主如幡幔蔽
 日当午而见沬宜明反暗岂可以当大事乎仪礼觐
 礼云事毕乃右肉袒于庙门之东乃入门右北面立
 告听事贾公彦疏曰按易丰卦九三云折其右肱无
 咎郑氏注云三艮爻艮为手互体为巽巽又为进退
 手而便于进退右肱也犹大臣用事于君君能诛之
卷一 第 32b 页 WYG0861-0019d.png
 故无咎此所谓日中见沬折其右肱于九三爻义为
 更切也
涣二涣奔其机本义曰盖九奔而二机也
 按王弼注机承物者也谓初也孔氏曰二俱无应与
 初相得而初得远难之道今二散奔归初故曰涣奔
 其机也程传曰二目初为机先儒皆以五为机非也
 方涣离之时二阳岂能同也机谓俯就也其释机与
 弼注意同本义以为九奔而二机胡云峰曰九奔二
卷一 第 33a 页 WYG0861-0020a.png
 机盖以卦变言也九刚故象奔二中故象机然困初
 曰臀困于株木孔氏曰释株者机木谓之株也襄十
 年左传诸侯之师久于偪阳荀偃士丐请班师知伯
 怒投之以机注机本作几故弼以承物为机则以二
 就初为奔机者乃正说也
中孚豚鱼吉本义曰豚鱼无知之物至信可感豚鱼故
占者能致豚鱼之应则吉
 按毛诗众维鱼矣实维丰年郑笺曰今众人相与捕
卷一 第 33b 页 WYG0861-0020b.png
 鱼则是岁孰为供养之祥也易中孚卦曰豚鱼吉孔
 疏曰豚鱼吉者彼注云二体兑兑为泽四上值天渊
 二五皆坎爻坎为水二侵泽则豚利五亦以水灌渊
 则鱼利豚鱼以喻小民也而为明君贤臣恩意所供
 养故吉易中孚疏曰鱼者虫之幽隐豚者兽之微贱
 人主内有诚信则虽微隐之物信皆及矣是皆以豚
 与鱼为二也其实卦所谓豚鱼即今所谓江豚也盖
 一物也山堂肆考曰江豚俗呼拜江猪状似豚鼻中
卷一 第 34a 页 WYG0861-0020c.png
 有声脑上有孔喷水直上出入波浪中见则有风以
 其脑中有井故又名井鱼本草陈藏器曰江豚生江
 中状如海豚而小出没水上舟人候之占风此风泽
 之卦所以取象于豚鱼也
小过四弗过遇之本义曰弗过遇之言弗过于刚而适
合其宜也或曰若以六二爻例则当如此说若依九三
爻例则过遇当如过防之义未详孰是
 按王弼注曰虽体阳爻失位在下不能过者也故得
卷一 第 34b 页 WYG0861-0020d.png
 合于免咎之宜故曰弗过遇之胡双湖曰弗过遇之
 者阳微而弗能过乎阴反遇乎阴也弗遇过之者阴
 上而弗能遇乎阳反过乎阳也李衷一曰大抵小过
 六爻皆反覆于过不过之间以弗过而遇为宜以过
 而弗遇为非宜总是发明卦辞中可小事而宜下之
 意
既济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本义曰言其久而后
克戒占者不可轻动之意
卷一 第 35a 页 WYG0861-0021a.png
 按竹书纪年殷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次于荆三十
 四年王师克鬼方氐羌来宾是其事也诗覃及鬼方
 毛传曰鬼方远方也史记楚世家陆终娶于鬼方氏
 曰女溃鬼方盖国名耳王弼易注曰处既济之时居
 文明之终履得其位是居衰末而能济者盖高宗德
 实文明势当隆盛伐鬼方而历之以三年其用兵亦
 劳惫矣然而在所必克者所谓能济者也孔氏疏谓
 以衰惫之故故三年乃克之盖非也观未济三年有
卷一 第 35b 页 WYG0861-0021b.png
 赏于大国象曰志行良可睹已
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礿祭本义曰当文王与纣
之事故其象占如此
 按孔氏疏曰礿殷春祭之名祭之薄者也诗小雅天
 保礿祠烝尝疏曰自殷以上则礿禘尝烝王制文也
 至周公则去夏禘之名以春礿当之更名春曰祠故
 禘祫志云宗庙之祭春曰礿周公制礼乃改夏为礿
 若然文王之诗所以已得有制礼所改之名者易曰
卷一 第 36a 页 WYG0861-0021c.png
 不如西邻之礿祭郑注为夏祭之名则文王时已改
 言周公者据制礼大定言之耳今按竹书纪年殷帝
 辛六年西伯初礿于毕则礿自文王始矣西邻文王
 也东邻纣也故曰当文王与纣之事
未济本义曰卦之六爻皆失其位故为未济
 按周易考异曰未济三阳失位程子得之成都隐者
 朱子谓火珠林已有盖程子未曾看杂书今按唐孔
 氏疏曰君子见未济之时刚柔失位正又曰中以行
卷一 第 36b 页 WYG0861-0021d.png
 正者释九二失位志行者释九四失位三阳失位本
 出于孔氏易疏一以为得之成都隐者一以为出火
 珠林何也
 
 
 
 
 管城硕记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