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沧浪先生文集卷之四
沧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x 页
沧浪先生文集卷之四
 杂著
  
沧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3H 页
自警文
男儿生世。当自树立。立身扬名。以显父母上也。力田饬行。奉养无阙次也。绩学决科。为贫奉檄三也。三者。人子职分之当为。得其上则次三在其中。得其次则庶人之孝也。就其三则安危荣辱之途也。虽然。志不立则无恒心。无恒心则事颓堕而业无成。虽巫医之贱。尚不可作。况其上者乎。男儿当常激昂志气。奋发振作。使之壁立万仞。无或有分毫摧颓。然后三者庶有可望。不然而因循犹豫。荏苒时月。则日暮途远。朝露溘至。兀然为天地间一蠹。与草木同腐而止耳。何足道哉。言之痛心。尔宜书绅。万历丁酉。沧浪书。
祭海平府院君文
维年月日。侍教生昌宁成文浚。谨以酒果脯羞之奠。祗荐于先执友故海平府院君月汀尹先生之灵而言曰。呜呼。我先生今已焉哉。窃槩先生之平生素所自守立而言之。则其可谓有德有言彬彬笃厚之君子者矣。而中年不遇与世违。终日坎壈缠其身。古所称才命不同谋。合于天而畸于人者。其先生之谓欤。呜呼先生。少日
沧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3L 页
蜚英。观国之光。翱翔馆阁。思议庙堂。扫奸孽之浊乱而反之正。振士习之颓波而丕变之。寅协群贤。翊赞王猷。使吾先朝 昭敬大王访落更化之初政。清明焕赫。鼓舞振作。差肩重武乎己卯之改弦。流风馀韵。至今犹有存焉者。博极群书。修辞立诚。作一时词伯。而秉斯文权衡。贲饰大平。宗匠儒林。载在国乘而播于人口者。斯可得而略矣。抑世之人道听而道说。随众而雷同者。徒知先生之有文章勋业。足以耸动昭世。舆诵满国而已。至于内行淳备。笃于亲故。不以废兴而易志。炎凉而改操者。则人鲜克知之。如小生不肖无状者。颛蒙固陋。不齿于人。而徒以契家子。获展床下之拜。袭馀薰而聆馀论者。于今四十馀春秋矣。愚妄滞吝。见事不敏。始以不传先札之故。而疑小生附合于时议。终以灵川控章之事。而谓小生下石于松相。虽其小生实情有不然者。而获罪于门馆则可谓大矣。宜在鸣鼓之列摈弃之地。而先生之所以调护而收视之者。乃不以哲愚而进退之。好恶而薄厚之。斯则在今世无论。而于古人或难焉。亲党戚疏。等威分明。曲尽情礼。毫毛靡憾者。斯又诸老先生之所钦服而赞叹者然也。猗欤盛哉。呜呼先生。愚所谓有德有言彬彬笃厚之君子者。是耶非耶。昔先生之捐
沧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4H 页
馆舍也。小生适有先妣之丧。草土荒迷。未克奔赴于丧次。前冬脱麻之后。始得一哭于灵筵。而贫病侵寻。䇮苒时月。迄稽具文以奠。少露肝膈之万一。目今坟草再宿。琴祥告期。感念畴昔。俯仰如昨。衔恩荷德。没齿难忘。敢将菲具。一酹叙哀。灵其格思。鉴余衷情。
祭柳正郎(东立)
维年月日。昌宁成文浚谨以酒果之奠。告于故户曹正郎柳公之灵。惟灵三韩令冑。京辇贵游。妙龄才俊。艺声旁流。弱冠登龙。发轫云路。豪气未除。半生不遇。世皆嘲骂。公独逌然。羞为牛后。任他秕前。外去边幅。内笃实行惟孝惟友。出乎天性。惟寂惟寞。穷通信命。急人之困。与朋友信。刃游盘错。心绝贾衒。末世如公。盖不多见。惟彼巧宦。洽洽沾沾。外以欺人。内以欺心。墦间乞哀。拖玉腰金。白日骄人。顾谓公拙。人间毁誉。反易名实。命与时乖。天乎奈何。仆稚年倚玉。自惭蒹葭。服公才调。钦公风义。四十馀年。交情一致。密迩寒泉。生死相依。我病公健。谓公期颐。那知此日。子先我逝。人事如斯。真个怪底。即远有期。泉路将隔。谨具菲薄。告我肝膈。不亡者存。庶其来格。
祭申氏女文
沧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4L 页
维年月日。父沧浪子母赵氏。今以薄具之奠。告于亡女申氏妇之灵。惟灵生而颖异。性直情真。清明寡欲。秉心忡忡。玆盖得之于天而不资乎教督之烦。年才髫龀。幼敏兼人。于凡事理。少所滞碍。试教以书史。即能参会异同。摘抉缪舛。或出于俗间老师宿儒商搉之所未到者。先君子大以为赏。每叹曰。惜汝不为男子也。结帨于归。今玆二十年矣。食贫事育。泳游方舟。常竭其心力而不敢少惰焉。闻汝之舅姑颇以贤妇称之。而督过鲜及焉。呜呼汝乎。其亦庶几乎毋贻父母羞辱者矣。脩短命也。亦复奚悲。葬首狐丘。魂魄相依。汝之灵。其亦有知乎无知乎。即远有期。泉路将隔。情钟痛割。有泪如泻。一酹告诀。灵其格思。
祭郑左参赞(晔)
维年月日。昌宁成文浚谨以酒肴之奠。哭酹于故议政府左参赞 赠议政府右议政守梦郑相公之灵。惟灵气清而夷。质秀而美。妙龄就傅。沉涵经子。日月就将。文行俱优。早岁决科。高步亨衢。翱翔中外。卿月高悬。逢时不祥。屏迹湖园。读易玩占。董帷十年。时运泰来。群贤汇征。公应㫌招。振鹭明廷。赞襄新化。深注 宸情。历敡台阁。风猷益茂。名高经学。职兼教冑。诱掖无倦。士望咸服。
沧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5H 页
方期爰立。调鼎盐梅。邦家不幸。木稼兴灾。公遽婴疾。奄至不淑。呜呼哀哉。文浚滓贱微生。早忝交游。五十年间。情义绸缪。玄豕阳月。仆宰稽山。朝辞之日。公在薇垣。为具杯盘。出饯城西。款语移时。握手分携。当时意谓。前期可卜。那知此别。遂作永诀。呜呼哀哉。文浚丧患馀喘。不绝如线。解绶归来。公尚在殡。即远涓良。轜车已饬。一哭灵筵。再奠祖夕。物菲情深。有霣如泻。灵其格思。鉴我诚些。呜呼哀哉。
祭赵平泽(守伦)
维年月日。昌宁成文浚敢以酒果之奠。敬祭于亡友赵景至之灵。呜呼。事有不可知者。非君之死之谓耶。以君之为人。陷于刑辟者何也。天欤人欤。呜呼痛哉。
读书七诀(表侄申湸弱冠攻文。才调过人。而权衡不足。方读文选而患未有入处。因作此说以贻之。余不足以知言。冀收燕相举烛之功也。)
一。读书切须专攻一书。定作一两年工夫。读取数百来遍。要令倍诵精熟。如某济河焚舟法。然后又移一书。如此精专。久之自能左右逢原。开拓笔路。古文今文。惟吾所欲。无不如志矣。若心志不定。不胜见小欲速之心。今月读一书未毕。来月又换一书。则虽读得五车书。费尽一生精力。徒成书匮。卒无见效之期矣。若患靠着一书。
沧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5L 页
心气郁滞。则或置奋读一两卷闲谩文字于旁边。时时讽味。消散滞气却无妨也。但勿令分功费日。亏退本课则善矣。
二。勿阙读。用欧公法。
三。先儒言读论语者。但将弟子问处便作己问。将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此法最为切要。非惟读论语之法。推而用之他书。无不皆然。如今日读文选。每篇未看其文。先察其题。细思作者人物名位坐地及所遇时世治乱安危如何。所与为文字者人物名位坐地如何。须要分明历落。晓然于吾之胸中。真如自家亲生此世而自为此文者。又先思立意间架当如何。故实引据当如何。再三思量。作我成算。然后方取其文而读之。则读来读去。自有无限滋味渐次出来。久久精熟则心融神会。透彻贯通。非但晓得古人文字语句之法。并与作者言外之意而得之。良工之苦心。哲匠之能事。初亦不外乎陈篇蠹简之间矣。诚能谨依此法读之。则只读得十遍。足以当他人百遍。读得百遍。足以当他人千遍。自有馀师。事半而功倍必矣。
四。读文字。须先看得部伍分明。各有统属。井井不乱。一篇之中。随其节拍之长短作止处。分作大段。又就其大
沧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6H 页
段中分作小段。又看句中缓急顺逆缩演长短之法。又就其句中识其下字操纵宽猛新陈因改之法。又将一篇。识其脉络贯通前后照应之法。察其清浊高下律吕相和之妙。如此然后方看得这一篇文字透。虽未能一蹴而至于典雅之地。庶不至于胡说无伦。不陷于狂戾鄙俚之习矣。
五。古人言昼读夜思。此法最为紧要。盖凡人昼则多动少静。精神外䳱。故看文字多不透。夜静无梦。视听俱收之际。䌷绎日间疑义。则多有划然悟解处。此非其才之有进退。实由此心有动静而因有明暗之分故也。昼所读文字。夜间须更精思熟诵。严立课程。如此然后温故知新。方有进步处。一日有一日之效。一年有一年之效。实为无上妙策也。
六。凡读书。须要识得作者心中事。圣贤有圣贤心事。英雄有英雄心事。至于功名驰骤之士。雕篆沉酣之流。亦莫不各有其心事。性情善者。慕效而思齐焉。不善者。惩创而内自省焉。激昂奋厉。务去童心。俾前日颓惰之气粗俗之习。痛断根株。不留苗脉。不得以乱吾心而挠吾气。直与古人颉顽上下于千载之上。然后养得精神气魄。盛壮流行。作为文字。自然迥出流辈。追迹古人矣。
沧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6L 页
七。习缀文。
送外甥安厚之归觐山阳序
夫士之生世也。太上不辱身。其次不辱先。最下遭时得位而有功德于斯民。若夫行身则懵儒术而昧法义。世业则坠堂搆而斩先泽。仕宦则饕名利而瘝王职。坏名丧节而祸辱随之。则斯乃凡民之不率教者。而不足谓之士矣。我东自箕子东封以来。用夏变夷。立我民极。逮于周末。馀教已泯。流风已微。而孔圣犹发欲居之叹。则我东之进于中国久矣。嗟呼。士生天地间。不幸而不生于邹鲁之乡。则生于我东。亦足以无憾者矣。虽然。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东之俗。虽曰美矣。亦岂能粹然一出于正而无杂也。其间盖亦不能无邪正淳浇之异焉。则士之生于世德之家。有可负荷而继述之者。岂不尤幸矣哉。去年暮春。蒙君大人千里命驾。来慰孤露于坡山。握手悲欢。破涕为笑。谈及君家先世事。始闻君曾王父牧使公与河西金先生为莫逆交。如兄弟焉。厚德懿行。为南州所服。先王父佥知公少任侠好义。名闻汉中。晚更折节为恭俭。以宽厚长者称。君大人祗奉先训。克世家声。尊贤乐善。服义无倦。砥励名节。眇视薄俗。而其处己接物之际。则又必以忠厚为本。此吾所以乐与
沧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7H 页
之交而自托于昏姻者也。呜呼。君家世德之懿如彼其忠且厚也。则吾子其可不思所以负荷以继述之。期无忝生而辱先也哉。虽然。不辱先有道。不辱乎身。则斯可以不辱乎先矣。不辱身有道。不辱乎志。则可以不辱乎身矣。夫志也者。心之所之也而士之所趍也。志在乎名利。则蒙耻辱而可以取世荣矣。志在乎道德。则遗世荣而可以远耻辱矣。人生叔世。两者决不可得兼。则一得而一失。斯固事理之必至者也。况乎出乎二者之外。而初无志之可言。则真张子所谓饱食终日。无所猷为。与下民一致。而所事者不过衣食之间燕游之乐耳。武侯书所谓年驰意去。悲叹穷庐者。将不期而自至。而退之符读书城南。亦不可不念也。临行无以为赆。聊书此以贻之。既已言于君。又以自讼焉。嗟呼。吾与子盍相与勉之哉。万历纪元戊申仲夏之下浣。外舅昌宁后人沧浪生。序。
与李生(基肃)
禹拜皋陶。箕汝武王。古之道也。降及叔季而君始不尔汝卿士。则世之变也。吾少时及见尔汝朋友之子。而今也则师不敢尔汝学子。而诸父兄亦不敢尔汝弟侄矣。况其上者乎。伤哉时也。汝大人呼我诸子以尔汝。吾常
沧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7L 页
喜其有古人风。故吾亦汝汝。汝其知悉。毋落世风。翁舅沧浪生。再书自跋。
书㵢溪诗写本后
故正金公大丈于嘉靖辛亥年间。与吾先子同受经于故参赞白先生之门。是时金丈与吾先子皆年少才胜冠。相得甚欢。吐露肝胆。自少至老。交道如一日。金丈每访先人到坡山。先人未尝不躧履迎门。连日夜话不厌。及公之下世也。则先人为文以祭之。其辞许与甚重。而世之论者不为之过也。然后知吾先子之于此丈。盖有古人素交之风焉。非但以一时同门之故也。吾家有金丈少时所书㵢溪诗数十篇及他杂文数篇为一卷。而卷中团扇绝句二十八字。则先人少时墨迹也。金丈少尝学吾先祖书。颇得笔势。其得意处。人不能辨。此卷是金丈与吾先人同笔砚时所书也。偶脱于壬癸兵燹。藏之书庋。拟作贻孙之宝玩焉。一日。杙儿来言遇金丈季胤子范氏于湖西。闻吾有此卷。欲得之云。遂不敢留。敬奉以归之。而志其事如右。庶吾两家世世子孙知先世交道之如是。而克修世好。永永无斁。思所以不坠家声。则未必非此卷之助也。万历辛亥暮春。契家后生昌宁成文浚。谨书。
沧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8H 页
书杜律虞注后
余于前岁之夏。得此本于逆旅主人。其说甚新。昔所未睹。虽未必尽得作者之意。而时有说得痛快处。以为读杜者之不可不知也。因录一本。以畀儿曹。既又闻人有新刋唐本虞注。因借而观之则卷末有跋。旧本所无。乃嘉靖年间太原守济南黄臣与山西监察御使浮山穆相重刋此书。而黄又自为之跋者也。其略云。予读麓堂诗话。西涯论虞注必非伯生之作。后游都下。偶获刻本名杜工部律诗演义。实与虞注同。而序称元季京口进士张性伯成者。博学早亡。乡人悼之。得此遗稿。因相与合力刋行。余得之喜甚。欲以其书告西涯。会其卒而不果云。然则所谓虞注者果非出于伯生。而戊丁之评。信知言矣。然以二杨,胡,黄之词学擅声。而乃不悟虞注之为赝。至为之序引而传之何也。岂兵火之馀。真本散亡。独此残编。偶落书辞。而未传于世。故四公只见赝本而考之有未详也耶。噫。四公之所不得见。而黄公犹幸得而传之。遂破数百年来诖乱之惑。玆又非数耶。抑戊丁之书。中国所未见。而独出于吾东邦。又何也。岂亦草野沉沦如张伯成之流者。所以隐而不见也耶。试谂于中朝学士文章钜公。其必有识之者矣。姑识于此以俟云
沧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8L 页
万历甲寅新秋上浣。昌宁成文浚书。
书赵重峰(宪)举义时遗事后
右安君邦俊士彦所录。安君尝受学于吾先子。少余十有四岁。与余臭味相乐。遂结潘杨之好。间尝示余此文。余受而读之终篇。作而叹曰。嗟乎。德义之足以感人如是夫。余少日。读孟氏书。至好善优于天下。窃疑言之太夸。今观先生此事。犹信。先生始䆁褐未知名。出掌坡之学事。来访吾先子于溪上。质问疑难。遂执弟子之礼。余亦幸隅坐而觌德焉。于时论者谓先生优于德而短于才。使其位卿相当大任。亦未必能办得磊落事业如古人也。嗟呼。人实未易知。于今果何如也。当先生举义之日。方以罪废沦落。号位势力。不足以动人。一时所与同事之人。又多粗人蚩隶。世所谓无法蔑义。不可以化诲者。先生猝然相遇于羁栖造次之顷。非有一日之素骨肉之爱。而能使之心悦诚服。死而无悔如此。非先生之德有以得之心孚于物。而无愧于古人者。能若是乎。呜呼。使先生遭时得位。展布其四体。则吾知先生果能至诚感彻。匡君救俗必矣。许鲁斋所谓仁慈礼让孝悌忠信。而不足以为国家者。盖因一时有激而云。此难与俗人言。以俟后世之子云可也。世皆知先生精忠壮节足
沧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9H 页
以昭揭宇宙。虽其怨敌不敢议。而至于推诚与人。化乌合为父子兵。卒能推锋敌忾。一洗儒者之诟病。则虽其平生久要。亦无能以是期之者。信乎知人之难。而好善之优于天下。乃今见之矣。岂不信哉。安君。信义士也。决知其言之不妄。故录之以遗同志。且以告世之好善者云。万历壬子孟夏上浣。昌宁成文浚。敬书。
赵重峰遗事六条跋
安士彦曾录先生举义时事以示余。余既有拙语以跋之矣。继又录先生平居言行六条以来。一一摭实传信。非出于道听者。余读之不觉敛衽。嗟呼。非斯人。孰知先生之真可贵。皆非今世事也。士彦曰。先生平日。卓行甚多。灼灼在人耳目。决不至沉没。今此所录。只是吾所偶闻而世罕知者。或恐家状未收。故为此者。欲以补其逸失也。虽然。所录甚小。不足以窥先生之一斑。此可恨也。余曰。不然。古人言侏儒观一节。谓举一隅可知其三也。观人之善亦然。此录虽少。所包者大。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犹见称于夫子。况此过之。亦足以观先生矣。奚以多为。士彦喜曰。子之言然。遂书以为跋。是岁中夏。成文浚。再书。
昌宁成氏族谱跋
沧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9L 页
吾成氏族谱之纂。盖始于成原古谱而成于成判官重性。三十年前。同姓叔父故昌山君留守府君辑录支派之后生者。以续前谱。往往略叙先故事以拟家乘。会遭壬癸之娈。七年之间。干戈抢攘。未遑剞劂。而昌山遽捐馆舍矣。昌山第三子晋善则行甫。白眉之秀也。痛先志之未遂。思有以继述之。因先人旧本。重加搜访。以缵其绪。念兹在兹。矻矻不已。积十有八载。而公被圣简。祗命分陜于辰韩。而昌宁即其下邑。稚圭昼锦之还。自恭惠公念祖,襄靖公奉祖,汉城尹俶,兵曹判书云数公外所未有也。余时在坡山田庐。闻公尅日朝辞。往与之别。申贺之外。首及刋谱事。且曰。先志可成矣。盍亟图之。毋失其时。公曰诺。此吾之志也。因相与讲定凡例。按谱之故。或因或改。惟义之归。公因出所藏族谱旧本。俾余照例修正。属余有亲癠。急于归侍。乃携归坡下。笔削修改讫。仍以所定义例十二条冠于篇首。俾后之续修兹谱者得有考以据焉。缮写成书。以还于公。公又要余有题序以记之。余以不文辞。欲以推诸当代词人。公曰。毋庸。此等文字。宗人宜为。奚以文为。只纪其实足矣。乃不敢复辞。遂略叙其事如右以为识。万历乙卯闰八月癸丑。宗后生前洗马文浚。敬书。
沧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0H 页
夏山文献志序
我成氏家世以朴厚文雅为家法。源远而流长。数百年间。人材辈出。名贤麻列。史不绝书。近世以来。门户之衰落甚矣。言之可为于邑。又值乱离。后生孱孙。流落穷乡。多不识先世事迹。文浚恐久而泯灭。以为子孙羞。间尝搜集文靖公以下言行遗文之可传于后者。辑成一编。名之曰夏山文献志。既而闻同姓兄晋善亦尝为此。就请借观。采其吾编中所无者添入之。又念私之一家。不若与族人共之也。乃谋诸父兄。请刋行族谱。而并以此编。次之于其下。为上下卷焉。凡我同姓之观此书者。毋但纪其世而已。要识箕裘旧业。观感兴起。发愤立扬。无忝所生。以世其家声。此吾辈区区编录之意也。吾宗同志之士。盍相与勖之哉。后生成文浚。敬书。
昌宁成氏宗谱后叙
昌平公患族之无谱。发愤搜访。积功二十馀年。犹未知始祖官讳。晚得成原古谱。始知有中尹公而书之谱首。以接侍中公之上。可谓勤且劳矣。愚窃谓昌平公寔中尹公七世孙。则世之相去可谓近矣。又当门户全盛之日。广询博访。以成此谱。则其为力可为不难矣。夫以世之近而力之易。犹且积功二十馀年。然后始得中尹公
沧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0L 页
之官讳。书之谱首而止。则可谓不遗馀力而谨之至矣。然则后之欲续成此谱者。唯当据旧谱为正。自非金石所录信史可传者。则不当轻信而辄录之以乱其旧也。近世有成汝聘者始出别谱。书成贮于卷首。以为中尹公之考而仕新罗者也。夫自中尹公至文靖公。才及五世而已。当丽氏之季。所谓成贮果是中尹公之考。则自丽末逆数止六世而逮仕新罗。是高丽历年五百。乃以成氏六世而终始之也。岂理也哉。又昌平公以全盛时二十馀年之积功。尚不能接统于数世之近。而汝聘以寒乡晚生。反能搜奇补亡于昌平公百年之后。此尤万万不近。分明是杜撰之书。谓他人父。胡宁忍此。此非小失。余不得以不辨。后之人其无为伪书所惑乱。以诬辱其先祖。幸甚。○又有罗州人成缵,顺天成云者。各出新谱。皆自谓中尹公之后裔。试取其书而观之。则两谱皆有大纰缪无理处。决非故家传信之书。若非展转承讹。则亦是后人伪作。今列其说如左。盖云之谱。书中尹公以为渠之六世祖。夫中尹公生于高丽中叶。自中尹公以至今日。盖不减三百馀岁矣。以三百岁前中尹公为渠之六世祖。已为无理。云固今世之人也。吾辈亦今世之人也。以并生一世之人。一为六世孙而一为十三世
沧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1H 页
孙。(晋善,文浚等。皆中尹公十三世孙。)又宁有是理乎。此一缪也。高丽官名无吏曹判书。而书中尹公为吏曹判书。此二缪也。以渠五世祖仁德为中尹公之子。而仁字犯其考讳。此三缪也。缵之谱。书中尹公讳而改辅为甫。其缪一也。以侍中公(松国)为判书。其缪二也。以判书公(公弼)为无官。其缪三也。书其八世祖大庸为侍郎公君阜之子。则是大庸于昌平公。为高祖揔郎公之亲侄矣。信如其说则昌平公修谱二十馀年。宁有不知高祖亲侄之理乎。且昌平旧谱。书侍郎公子女甚详。如女婿尹居宁,安德延辈。皆是白身名微者也。而亦能知而书之者。盖以其族近而易知也。所谓大庸实是侍郎公之子而官至代言。则昌平何故能知侍郎公有白身名微之女婿。而不知有大官名士之子乎。此又理之必无者也。其缪四也。至于以侍郎公之女为元皇后。此又不满一笑。夫侍郎公之女实为元皇后。则是元皇帝与尹居宁,安德延辈为友婿矣。然则东国诸史。何故无之。而昌平修谱之日。世代尤近。又何以只书尹,安两婿。而遗落元皇帝乎。若谓昌平只知侍郎公有尹,安两婿。而不知有元皇帝。则是天子之名闻。反出于匹夫之下矣。其不近事情。又甚于书大庸为子。此尤胡说乱道。太无伦理。虽三尺騃童。亦不信之
沧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1L 页
矣。其缪五也。此其大略。馀难尽辨。大抵昌平公所纂旧谱。世代最近。用功最深。可谓传信而足徵。后之人无以加矣。今于昌平百年之后。乃敢追录昌平所不知何人。以为某是某祖之考也。某是某祖之子也。某是某公之子若女也。是果可据而为信者乎。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道。今兹缵,云,汝聘之书。皆其理之所无。而非可欺之方。胡可罔也。缪妄如斯。初不足与之辨。而吾宗人今尚有不能无惑者。窃虑世代寝远。惑之者多。而终与之合谱。则将至于乱父子之大伦。贻神人之羞辱。遂关门户之纲常事。不得不一烦勘破。以告来者。尝观前代史籍。寒族之倔起者。多称先代名臣。冒以为祖。以夸大其门户。若狄武襄之不敢认梁公为祖者。末俗何可易得。如郭崇韬之祖汾阳。李昪之祖吴王恪者皆是也。古尚如斯。今又何责。自今日以后。凡追录昌平公所未录。以为此是昌平之所不知而吾能知之者。宜皆一切谢绝。断以赝书。然后人无所售其伪。而百变纷纭之说。始可熄矣。虽然。有此大纰缪。而亦不可谓非吾之同族者何也。盖寒乡后生。虽不能远纪其世。而其姓氏既无不同。则又安知厥初之非同出于一源也。今也信其伪书而遽欲合族而昭穆之者固过矣。见其缪妄而遂欲视
沧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2H 页
为途人者亦未是也。惟当待之以同族。接之以恩意。不与之通婚姻。亦不与之叙昭穆。有以昌平公所不知之世系来示者。辞而却之。毋令乱吾宗籍。此今日吾门处谱外诸成之断案也。
吾东邦成氏。二望皆出于昌宁。而有路上路下之分。盖以其先世所居而别之。如晋之北阮南阮是也。其始也未必非一源分派。而今不可考矣。万历辛丑年间。文浚见成判书泳于汉京。判书公即所谓路下之成也。而文浚则路上之成也。因订两家源派之同异。则判书公之言曰。尝闻诸父兄。高丽中叶。有讳曰履。官至侍中。此吾成氏两派之所共祖也。然亦能记其世。而无他信书可徵。且昌平旧谱之所不能记者。今何敢只据流传口语。以为决定之论乎。又有传昌宁之成其先仕新罗为世家者。考诸东国舆地胜览。昌宁本新罗火王郡。后改昌宁则成为新罗宦族。亦或然矣。然不能传其世系。亦不敢徵以为信。今于谱首。只据旧谱。起自高丽中尹公为始祖。而犹存或说于此者。盖用古人传信传疑之义也。文浚族曾祖父留守公世贞尝以御史。奉命巡庆尚道。行到昌宁。大会同姓。令路上路下两派族人咸会。留守公引诸成问曰。吾宗族在都下者。多言路上之成与路
沧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2L 页
下之成元非同族。但姓与本贯偶同耳。或有以为同族者。吾辈寻常未能辨决。昌宁本吾成氏两派之所自起也。一乡自古流传。必有定论。今日愿闻之。庶豁平生疑晦。宗人合辞言。路下之成实非同族。自昔传说如此。故吾宗人不以族人待之。其来已久矣。留守公于是乃谢罢路下之成。独留所谓路上者。下至贱隶皆与焉。因设大宴以合族。还京以告族人。且曰。路下之成既非同族。当有以剖破群疑。乃取路下成氏子汉英为子婿。以示定论。当时物议多以为非。(历考古今传记。中国最重同姓。虽其本贯不同。源派未辨。而亦必以同族待之。有以姓同源异而通婚姻者。则君子非之。况此姓同而本贯又同者。岂可视为路人而与为婚姻。留守公此举。非惟不合古义。亦非中国之俗。决不可以为法。)其后亦无敢复与之通婚者。于是同姓之论遂定。万历癸卯暮春上浣。文浚识。
族谱云者。谱一姓之族也。本不可以他姓杂之。我国之为谱者。多录外孙支派。累世不绝。遂使一谱之中异姓多而同姓反少。非古义也。我先人尝观人族谱并录外派。谓文浚曰。此乃东邦氏族志。非族谱也。虽然。我国之俗。素重外姓。中表亲亲之情。不甚悬绝。若为谱者只录外孙一世而止。则犹可矣。今兹外派之录止于孙者。盖欲追遵先志也。然杂书异姓。既非谱法。又恐篇帙犹繁。
沧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3H 页
妨于检阅。乃别录为外谱以备考焉。万历癸卯暮春上浣。文浚。识。
昌宁成氏宗会法式
唐韦氏有花树会以合族。而程叔子善之。以为可法。吾成氏旧为同宗之会。会必于慕华馆。全盛时同姓在京者咸会。自庙堂馆阁以至台省。各司大小之官。鲜有不参者。衣冠坌集。车马骈阗。有若朝廷大会者然。都下传以为盛事。自顷年以来。门户衰落。此会久废。前数十年。文浚先府君请于再从兄监察公效宣。为之文告于宗人之居都下者。收合祭需。(米布)纳于大宗孙孝良家。(家是文靖公故宅。在乡校洞。)备物会享于文靖公神主。(世代已远。似当适迁。而不祧犹在者。当时必有證议。而今不可详矣。)礼成。以其馂合宴。于时会者尚五十馀人。厥后又以文靖公遗像帧子移安奠告事。续为再会而罢。无何而壬癸变作。宗会之不讲。又将三十年矣。今宜修举先告。每岁春和时为一宗大会。会于慕华馆前。(外孙愿参者。听别为一班。)大宗子居上坐。其馀各以其昭穆辈行。次坐以燕。共推门中勤干足使令者三五人为宗会有司。兼主续纂族谱之事。诸小宗亦如之。(同姓中若乏人则外孙亦可)令各派宗人。各录其宗派纳于有司。(有司豫书凡例数十通。分与宗人。俾得按例录呈。或居远未能自来者。专伻具状来纳。)有司集录。为续谱草稿。岁岁添
沧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3L 页
修。每十年则有司合集十年所纂录。净写成书。出中外通文。收合米布。续刋族谱。印出颁布于宗人。印本或有脱误处。令其各派宗人书报于有司。每十年续刋时会勘添改。永为恒式。毋或废替。
伊川先生曰。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收世族。立宗子法。(古法。始祖之适长子孙。谓之大宗子。族人百世皆宗之。虽五世外。皆为之齐衰三月。○大宗之庶子孙。又别为小宗。继高祖之宗也。继曾祖之宗也。继祖之宗也。继祢之宗也。盖一身凡事四宗与大宗为五宗也。)盖古人最重宗法。实关世道。考之左传可见。自秦汉以来。宗法一废不复。人不知大宗所在。庶子孙富厚饶乐。独享鼎䄄。而大宗子或不免寒馁。荐享多废。良可痛心。今宜于每岁宗法会时。勿论有官无官。称家丰约。各出粢盛之需。斗升随力。有官者毋减一两斗。或加以他物。(虽有故不参会者。米则依例收合。)为外任者。加以土产。庶羞之材或货布之类。纳于大宗。以助备享。有司前期出通文收合。其事小宗者亦如之。
奉祀田宅奴婢世传宗家续补遗书
先君子外祖考故判官尹公府君。以继祢小宗无子。遗书命我先君子奉其祀。而优给田民。我先祖考府君遵遗书。俾我先君子主其祭。而别立祠堂。以奉其神主。仍作遗书付我先君子。令文浚传继奉祀。而列其土田臧
沧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4H 页
获于遗书中矣。岁丁酉。我先君子以世俗宗家只掌时祭。而忌墓两祭则轮行于内外诸孙之家。多致阙废。极为无理。乃将右两代传来遗书所付家舍田民若干文记。依前例传付于宗家。俾供内外祀堂时祭。而向阳墓祭则别立各位田民供祭外。其馀忌日外墓四名日及土神。一年通计八十馀位之祭。专责于宗家。永杜阙祭之患。又念宗孙祭多力寡。不足以独当供祀也。则又取亡兄所受。别给于先祖考一婢一田文记以益之。又虑至某孙时外祖神主遆迁之后。右文记所付田民。渠同生等即为分执。则宗家力屈。祭祀必废。于是别立遗书。合两世三度文记。载录奴婢田宅。世传于宗孙。永勿分异。宗孙世世立文记。粘连遗书。遆相传授。他馀内外子孙。毋得分割。俾无阙祭事。今兹祗承三世遗训。不敢废违。家舍田民名目。一遵遗文之法。画一条具。而其或子孙妄悖无识。不念先祖考丁宁训戒。或有斥卖世传田民者。则一门子孙等告官治罪后。所卖田民。即为还退。恪守先训。毋坠家声。惟尔子孙。盍慎旃哉。
渔溪先生传
公姓赵。讳旅。咸安人。高丽元尹丹硕之后也。少习举子业。有高趣能文章。中进士入上庠。鲁山内禅。公不复应
沧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4L 页
举。因隐不仕。终于家。公善风水。卜地于郡西院北洞。有水石之胜。始也绝无居人。树木参天。公刋林薙草。创立屋宇而居之。其后本支蕃衍。冠冕不绝。连墙接屋。弥满一巷。遂为大村。子孙世居其地。公自号渔溪。有文集一卷行于世。而不载墓铭于卷中。其言论行迹。不复可详。赞曰。当 庄宪王朝。菁莪乐育。多士济济。可谓盛矣。逮 光庙受禅。一时肤敏。食焉而违难。反为之祼将者皆是也。惟成三问等六臣事迹。载在南秋江传述。至今赫赫照人耳目。若公者。以太学诸生。初未尝委质于鲁山。以彼其才。果能降志以就。缰锁于新朝。则万钟青紫。一朝可俯拾也。而能抗节长逝。遁世无闷。老死而不悔。嗟呼。非夫豪杰之士信道笃而取义审者。能若是哉。则知公之心即夷叔西山采薇之心。而东峰金悦卿。可谓一代神交。他日太史氏秉笔。大书特书。俾与悦卿同传。以垂于后。则死者有知。毅魄不孤。而不恨于来者之不我知也。呜呼悕矣。
竹雨堂记(申丈熟扁其堂曰竹雨而记之。余读其文。嫌其文胜而理愧。戏出一篇以反之。)
吾里中有养心之士。曰东阳翁。居一亩之宫。庭无花卉之植。左右图书。静中观物。倦则嗒然坐忘。收视反听而神游于象外。浩浩如也。一日。造其室。睹其楣有三字曰
沧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5H 页
竹雨堂。余笑曰。主人亦好名者乎。名者实之宾。苟有其实则何事于名。无其实而有其名。是谓虚名。名之实者。犹不足贵。况名之虚者乎。今子之堂未尝有竹。而强以竹名。非所谓虚名者乎。子若爱竹。何不植之于庭。且竹之可取者多矣。何必雨。竹宜于月宜于风而最宜雪。得雪而可以见竹之贞。得月与风而可以见竹之清。子取其清焉则风与月可也。取其贞焉则雪可也。而子必曰雨者。亦有说乎。东阳翁逌尔而笑曰。子不闻希夷之说乎。视而不见曰希。听而不闻曰夷。夫所谓视之听之者指何物也。谓道也。道无形也无声也。无形则不见。无声则不闻也。然而曰闻道。曰见道者何也。道无形与声。而常人之视听。不以心而以耳目。故不见不闻。至人之视听。不以耳目而以心。故见之闻之也。故善观物者。不先治乎耳目而先治乎心。心与道合。沕然无间。而天下万物之理。举囿于方寸之内。则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可以视无形而听无声矣。尚安用耳目为哉。昔王子猷以爱竹名于晋。所居必植以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耶。人皆以子猷为知竹之深。余以为子猷之于竹。谓之好之则可矣。而谓之知之则未也。子猷之于心。未尝知治之之道也。故待竹而治。一日不见乎竹。则鄙吝萌矣。夫先治
沧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5L 页
乎心者。知竹者也。先治乎耳目者。好竹者也。好竹者。见竹之形。知竹者。见竹之心。子猷俗虑尘心。犹未净尽。徒知见竹以目。而不知见竹以心。竹自竹而人自人。未能合而为一。故见竹之形而不能见竹之心也。余故曰。子猷之于竹。谓之好之则可矣。而谓之知之则未也。故欲见竹之心者。必先治吾之心。使之正直而清明。中立而不倚。胸中洒落。无一点滓秽。清风峻节。足以耸动儒林。然后方能心与竹合而为一。忘竹之形而见竹之心。一团成竹。在吾胸中。如有所立卓尔。驱遣不去。沕乎穆乎。独与道俱。渺乎微乎。独与道息。吾不知竹是我耶。我是竹耶。夫然则渭滨千亩。淇园万顷。特吾九云梦中一物耳。又何必见竹之形。然后谓之竹乎。嗟呼。人有古今而所遇有穷达之异焉。竹有四时而所值有荣悴之殊焉。竹之于雪。时值秋冬而悴焉。则夷叔之在西山也。竹之于雨。时值春夏而荣焉。则稷契之扬王庭也。然则竹之雪于秋冬。岂竹之愿乎。君子之厄穷于乱世。岂君子之愿乎。余生苦晚。慨黄唐之莫逮。诵其诗。读其书。思其人。目之而不可觌。心之而见其参于前。则余之托兴于竹雨。岂无意乎。余诚乐而悲之。且夫天下万物之理。五殊而二实而贯之于一。草木之理即人之理。人之理即天
沧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6H 页
地之理也。噫。人之生也直。竹之生也亦直。苟能勿忘勿助长。直养而无害则其为气也可以配道。其理一也。吾将与子驾意马御德舆。入乎冲漠之乡。止乎无极之源。以方寸为乾坤。灵台为宅舍。辟仁义之囿。建夫子之墙。吾与竹合而为一。然后养以浩气。化以教雨。吹以光风。照以霁月。斥雨雪其雱之诗。歌绿竹猗猗之风。餐元气饮太和。优优乎休休乎与造物为徒。亦足以乐而忘死矣。子其能从我游乎。余乃欣然而笑曰。昔也知子之面。今也见子之心。子不我鄙。要我以天游。余虽不敏。请从下风。遂退而为之记。
先考自志文后叙
先府君自志。作于万历丁亥。越二年己丑冬。复以吏曹参判 召。辞不获至京师。病不供职。明年。上封事数千万言。既而恳乞还家。壬辰。倭贼大举入寇。于时党祸大作。府君方待 命田里。不敢诣 阙。及 车驾西幸。事出仓卒。府君家在山中。外耗不通。 驾过已远而始知之。皆言 乘舆倍道直向辽左。且 命断渡矣。乃恸哭避兵于山峡中。道路阻绝。贼兵四合。西望流涕。以死自誓。会 东宫权摄 国事。 下书召府君。特 命送马以迎。待以宾师之礼。府君惶恐固辞。冬。诣义州 行朝。
沧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6L 页
路闻升拜右参赞。既至。力辞不 允。不得已拜 命。上章陈时政阙失。自是年冬至明年夏。三为大司宪。皆病不拜。随 驾至永柔。闻贼已南遁。三京皆复。乃复陈章乞骸。草具未上。会有 宣,靖陵奉审之 命。遂行。移左参赞改军职。事竣复 命于海州。居数日。 车驾还都。病未扈从。因流寓于海州之石潭。明年甲午春。湖西有谋逆者。群盗大起。都城震恐。府君乃自舁赴 阙。复拜参赞。又上章陈时政阙失。时 天朝兵力困竭。欲许倭奴纳款。顾总督胁我国。令奏闻 皇朝。陈不可不许之意。且言刘綎兵业已辍还。若 天朝不许纳款。则尔国必亡。辽,蓟一带。与贼对境。又为中国之忧。我与尔国。必皆后悔。 上以问府君。府君对曰。顾公所言。实得事情。而况和由中国。我无与焉。臣愚以为不如引顾公书入奏文中。善为说辞。于我大义。亦无所悖。 上不悦。 圣旨严切。府君于是连章乞罢斥。历夏至秋。始得遆免。即日买舟西行。浮海至延安。寓居海曲。明年乙未。还坡山旧庐。越三年戊戌春。得疾。为书戒子孙以毋坠家庭之学及身后处分甚详。疾革。为诗赠其友人曰。思君不见意凄凄。去入无穷万象虚。唯想年年山月好。清光依旧照牛溪。此其绝笔也。夏六月初六日。考终于溪上。享年
沧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7H 页
六十四。以是年八月十九日壬申。葬于坡州向阳里听松先生茔域后。两墓相去仅十步。初欲依自志就墓下。以五患可虑。改卜上穴。娶高灵申氏。内资寺佥正汝梁之女。生二男三女。男长文泳。既冠而夭。次文浚。中进士。尝为延恩殿参奉。女长适生员南宫蓂。中夭。季适副正字尹煌。文浚娶主簿赵堪女。生三男三女。男栎,杙,㮨。女长适士人申敏一。馀幼。南宫蓂有一男二女。男曰杰。馀幼。尹煌有二男一女。皆幼。窃念先府君所以自志之意。盖虑身后倩人铭。则必有浮文无实之语。故自述平生心迹。以待知我者知之而已。是以。不敢求铭于当世秉笔之士。以遵先志。第以丁亥后十馀年事迹及子孙之录。自志所未及。不可以不续也。故不肖子文浚敢略书其梗槩如右。尾于自志之下。合为一通而瘗于圹中如礼云。
汉城判官申公墓志
公讳栻。字敬夫。高丽军器监事成用之后。寔为高灵望族。世有闻人。文章勋阀。载在国乘。曾祖曰用溉。 中庙贤相。官至议政府左议政。谥文景。祖曰淙。健元陵参奉。无子蚤卒。取季氏判决事瀚之子汝梁为后。是为公考。以朴厚长者称。栗谷李先生铭其碣。官至内资寺佥正。
沧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7L 页
初配东莱郑氏。主簿劳谦之女。左议政文翼公光弼之孙。实生公。继室以光州金氏。从仕郎纯之女。是为公妣。公生于嘉靖戊子。少习举子业。中乙卯榜生员试。家居奉亲馀二十年。绝仕宦意。吏曹闻其贤。初授典舰司别提。寻迁义禁府都事。连遭内外艰。服阕。除归厚署别提。转宗簿寺直长。升司饔院主簿。迁掌隶院司评。壬辰夏。因乱遆职。翌年冬。复拜缮工主簿。俄升汉城府判官。越二年丙申春。以年老弃官退闲于田舍。丁未春。迁居汉京之西江。以是年中夏。考终于寓第。得年八十。越四月。卜葬于杨州金村里先陇之东麓。与其配恭人成氏同茔异室。公天性温谦敦厚。与物无竞。平生不作皎洁干名之行。不喜交游。恬静自守。观于其外。盖迢然如乡曲之常人然。而人无愚智皆曰。申君善人善人。至于家庭实行之懿。则又自有过人处。而人亦不能尽知之也。居佥正公之侧。承颜顺旨。未尝有过。执子弟之职。恪恭朝夕。至老不解。幼失怙。事继母金氏。诚敬备至。金氏亦视之如己出。一门不知异也。至于处兄弟族党之间。咸得其欢心。人无间言焉。呜呼。以公之德之美。虽幸克享仁寿。而白首青衫。穷老以没。不获少施于世。使人不能无憾于福善之常理。抑又何欤。公娶昌宁成氏。判官子清
沧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8H 页
之女。文安公任之曾孙也。先公卒。生二女。长适参议俞大进。次适观察使柳梦寅。侧室生三男二女。男曰应梧应槚。俱以应募纳粟于边。许通仕路。应槚出后于仲父进士橚。其季曰应柢。幼。女长适主簿李谨厚。次适郑遇说。应梧生四男。长希天。馀幼。俞氏女无子。柳氏女生一男一女。男曰进士柳瀹。女适幼学崔衒。李氏女生二男三女。皆幼。郑氏女生二男一女。亦幼。公之孤应梧求志于公之甥成文浚。文浚自惟湔劣不文。其于记载潜德。决知其万万不近。而顾念公之平昔。意实不在于求知。今世非无秉笔之士可以扳援而丐铭。与其徒文而蔑实。曷若一家子弟直述事迹之为可据。而有契于公之素心。吾弟之见属。其以是欤。遂不敢辞而略叙梗槩如右云。万历三十五年八月十二日。甥前洗马昌宁成文浚。谨志。
朴生墓表(代人作)
生名仁寿。系出开城。居王京。父曰连。母韩氏。生少贱。业商以养亲。资性劲特。晓识事理。能辨决是非。韨中长老皆服。不敢以年少慢之。其有嚚讼。或不诣官而决子生。所得韨利。尽归之其亲。不肯居羡馀为私货。以故其亲衣食常丰裕。而妻子不免窭乏。尝游金刚山。见䆁徒有
沧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8L 页
能脱落世累。专治心地者。慨然有求道之志。遂去商而以儒冠就从之游。用功坚苦。至忘寝食。一日。见朴守庵枝华。始觉其学之误。即弃之归。遍参名贤。求所未闻。服其训戒。读习小大学论孟中庸等书。净扫一室。左右琴书。潜心探赜。不愿乎外。好游名山。遇有赏会处。辄留居之。乐而忘归。好善疾恶。出于天性。其视不义而贵富者。如粪土焉。一时名流。多忘其贱而与之游。或有劝之仕者。不应。晚更敛迹守静。日以温寻旧学为事。自以为至乐。壬辰之乱。生奔入道峰山中。时已年逾七十。丧乱颠沛之际。诵读不辍。无异平居。居数月。病殁。从葬先陇之侧。生娶张氏。生一男三女。皆导敕以义方。不以恩掩。男曰奇元。孝友谦慎。能守家业。累资为嘉善大夫。伯女才识过人。女范甚脩。少选入宫。宫中皆师则之。今为尚宫。其仲与季皆早殁。孙男五人。曰敬男,孝男,悌男,成男,义男。内外诸孙。日以蕃衍。多以才艺著称。为官人。人谓朴氏馀庆尚未艾也。嗟呼。生一介贱人。倔起廛肆之间。苦学力行。卒有所立。知名当世。垂裕后昆。虽谓之豪杰之士可也。吾少好浪游。生始劝我为学。当初启发之功。实赖于生。义分甚重。相知最深。不敢溢美爽实以负生与吾平生直道相与之义。谨撮其槩畀其孤。俾陷于墓石
沧浪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9H 页
以为识云。
乡约通谕文
夫人之生世也。同一时幸也。同一国幸也。今我同居坡土者。不知其几许人也。各住东西。一不会面焉。有闻名而不知面者。有见面而不知名者。凡有艰难过失。有若越视秦瘠。非但相救之义蔑如。抑亦褒纠之风扫地。吾党之痛叹。良有极哉。自玆以往。凡居坡山者。无老少以至流寓侨居。莫不齐会。约为大同之契。春一会秋一会。岁以为常。有患难则相扶。有过失则相规。庶使十室之地。尽为善俗之乡如何。况此坡乡。世有贤哲。薰陶善良。比屋皆然。而今也不幸。至于此极。其为有识之羞恨。后生之慨然者。可胜言喻。见此通文。必奋然响应。如有颓靡不从。亦当有振厉之责矣。各相勉旃。共成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