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畏斋集 跋
畏斋集 跋 第 x 页
畏斋集 跋
  
畏斋集 跋 第 287H 页
畏斋集 跋[郭寿龟]
文是贯道之器也。有道者必有言。而道有高下。言有浅深。深者虽欲减一分而不得。浅者虽欲增一分而不得。限量已定。浅深难掩。邈矣上古。舍而亡论。姑就诸吾东方诸贤之文而言之。昭昭方册。班班可见。而其道之渊源浅深皆可以考。则今于李先生之文。吾有以举一證矣。先生旱岁负笈于寒冈郑先师门下。涵泳阃域。求道愤孟。观感变化之效。践履笃实之功。虽谓之程庭之杨。朱门之张。诚无愧矣。得于道者其源深。故发于文者其辞纯。著述则本之义理。而有拓实纪迹之美。吟咏则本之情性。而无争奇斗丽之态。文之不可掩有如是夫。噫。称子之贤。必本于父。则观先生之文。而称先生之道者。孰不曰郑先师之力欤。其精华之妙。足令人起叹于百世之下。而勤王之忠。事亲之孝。象贤之诚。开后之训。门人李公录之详矣。葛庵李爷撰之备矣。吾何敢窥一班于其间哉。先生平日所著多矣。而不幸遇郁攸之灾。先生之外孙郭鸣世甫尝慨然于此。撤拾烬馀。裒集若干篇。而并附诸贤诔辞简牍。编成二帙。请余一言以跋之。揄扬先贤
畏斋集 跋 第 287L 页
事迹。虽在宿儒大手笔。而固所牢让。矧如我末学浅见者乎。自审其不可当此笔。而请之不置。勤意不可孤。且念我王父公。与先生同门生也。同道交也。景仰平生。义不可辞。故据其状录而略赘瞽说。以俟夫真知先生者。
 崇祯后八十三年己丑。后学宣务郎前守兵曹佐郎郭寿龟。谨跋。
畏斋集 跋[权万]
昔我伯父雪翁。以儒教治灵山。既下车。首祭李畏斋复斋二先生墓。及德峰祠成。为草二先生尸祝之文。凡所以为德峰规画者。盖无遗策。不佞时以童子侍侧。及闻二先生风旨。其后三十年。南游及灵。谒德峰祠。与畏翁后孙浑然,郁然二君者。过从甚款。二君道先故。谬以畏翁遗文字校雠之役属焉。不佞义有所不敢辞者。谨扱箕汎帚。为先生扫尘。今年春。二君贻书不佞。送子弟数人。相访于虎溪莺山之间。使之价于静一翁之门。请李先生墓铭及畏斋集序文。秋末。使者又至。取铭若序以归。以不佞与闻是事。责以一语书颠末。于乎。二先生德美风烈。锦水先生尝备书以示伯父。故伯父于李先生事。所在致力。而铭竁弁卷之文。又成于静一
畏斋集 跋 第 288H 页
翁之手。锦水。伯父师门也。静一翁。所尝从游于伯父者也。李先生潜德幽光。必待吾伯父师友而发之。其事有不偶然者。遂不揆僭妄。书此以归之。若夫李先生立心制行寒冈老先生之所畏也有非后生末学所敢容喙。而其文章大致温厚。往往精华闇著。有欲掩而不能掩者。于乎盛矣。先生之胤益庵翁之文。殊甚零碎寂寥。然要之有德者之言也。今若附编于先生集末。使南州学者。知李氏世稿有裨于世教则幸矣。
 
 上之二十年甲子孟冬辛亥。后学前骑曹郎永嘉权万。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