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松亭先生续集卷之三 第 x 页
松亭先生续集卷之三
附录
附录
松亭先生续集卷之三 第 17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176H.gif)
明宗大王八年(明世宗嘉靖三十二年)癸丑正月二十二日。先生生于晋州水谷里第。
始河氏世居晋州府飞凤山下。为大姓。即今兵营观德堂。其旧址也。先生高王考进士公始卜居水谷里井谷村。
九年甲寅(先生二岁)
十年乙卯(先生三岁)
十一年丙辰(先生四岁)
十二年丁卯(先生五岁)
受书于王母赵氏
赵氏生长 禁中。通知宫禁事。凡经史音义。六甲八卦。靡不通晓。小学内则及历子。常寘左右。须臾不离。人以女中丈夫称之。先生受读千字史记等书。不待程督。文理日就。
十三年戊午(先生六岁)
十四年己未(先生七岁)
从学于从叔父觉斋先生。通庸学大义。
松亭先生续集卷之三 第 17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176L.gif)
十五年庚申(先生八岁)
十六年辛酉(先生九岁)
十七年壬戌(先生十岁)
十八年癸亥(先生十一岁)
十九年甲子(先生十二岁)
二十年乙丑(先生十三岁)
二十一年丙寅(先生十四岁)
往候觉斋先生
觉斋与赵大笑轩(宗道),河宁无成(应图),柳潮溪(宗智),李茅村(净)。陪南冥先生至咸阳。宿卢玉溪(祯)家。向安阴访林葛川(薰),瞻慕堂(芸)兄弟。仍与同话于葛川精舍。翌日始还。先生往中路候之。
二十二年(明宗大王升遐。明穆宗隆庆元年。)丁卯(先生十五岁)
陪家大人正郎府君读书觉峰斋
嘉靖丙寅。朴啸皋(承任)为州牧。创立四斋。以教迪后学。正郎公时为觉峰斋长。先生陪往焉。
松亭先生续集卷之三 第 17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177H.gif)
二年己巳(先生十七岁)
聘夫人尹氏(进士彦礼女)
三年庚午(先生十八岁)
九月。遭王父生员公丧。
生员公素与南冥先生友善。南冥以诗哭之。(按南冥诗有曰。诸孙好礼书。又曰。秀庭兰茁是三多。盖先生兄弟三人。学问造诣已有大名于当时。故南冥称许之以此。)
四年辛未(先生十九岁)
正月。闻退溪李先生讣。为位哭之。
五年壬申(先生二十岁)
二月。哭南冥曹先生。(按先生东征赋曰。恨余生之稚愚。衣未抠于函丈。盖先生受业于觉斋守愚之门。以传山海正脉。而犹未及亲承警咳于函丈之侧。此先生所以深致恨也。)
七月。子辰生。
六年(明神宗万历元年)癸酉(先生二十一岁)
七年甲戌(先生二十二岁)
七月。哭德溪吴先生。
八年乙亥(先生二十三岁)
八月。赴善山乡试。作东征赋。
赋略曰。自科业之一设。叹世道之浇薄。学已绝
松亭先生续集卷之三 第 17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177L.gif)
九年丙子(先生二十四岁)
秋。正郎府君游汉城。(有下乡诗。见文集。)
十年丁丑(先生二十五岁)
闰八月。夫人尹氏殁。(有祭文及墓铭)
冬。游青岩西日庵。(诗见文集)
十一年戊寅(先生二十六岁)
春。会诸生于方丈寺。(有赠别序)
四月。与弟守肯斋(天一),梅轩(镜辉)。读书青岩寺。仍游西岳。(记见文集)
秋。请书家训屏于沈公(仁祚)。
正郎公尝作家训以教诸子。首篇为修身之要。次
篇为五伦之目。凡五十有四句。先生请沈公书之。作二小屏。一屏各十帖。
十二年己卯(先生二十七岁)
四月。作尹秋潭(铣)司马宴序。
松亭先生续集卷之三 第 17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178H.gif)
秋。游德山寺。
先生二第及崔公(琦准)从焉。先生作剑说以遗崔公。(见文集)
十三年庚辰(先生二十八岁)
六月。丁正郎公忧。
正郎公疾革。先生侍汤累月。衣不解带。至以刀刺指出血。灌口得苏。临丧极哀毁。而亲身之物。必诚必慎。葬之以礼。庐于山麓。里人名其居曰孝道洞。至终制。除觐亲外一不入私室。(出河谦斋所撰行状)
十二月。子辰夭。(有墓铭)
十四年幸巳(先生二十九岁)
四月。觉斋先生来。
觉斋率柳生时见及先生兄弟二人至孝道谷。观先生庐次。因访正郎公居庐旧址。命先生作南涧记。(记见文集)
八月。池边小堂成。
在云锦亭西。有莲池松竹之胜。(详见记文)
十五年壬午(先生三十岁)
松亭先生续集卷之三 第 17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178L.gif)
送表兄赵公(毅道)还京。
十月。陪觉斋先生往晦山书院。奉安南冥先生。翌日。游黄溪。
三嘉人士新建书院于晦山。盖以南冥旧乡也。觉斋时以德川山长。兼晦山山长。奉安位板。先生往从之为执礼。翌日。观黄溪瀑㳍。
作丹城乡校圣殿记。
权公愉为邑宰有治声。至是重修圣殿。请先生为记。(见文集)
十六年癸未(先生三十一岁)
记德川书院洗心亭
壬午春。守愚崔先生作亭于书院之南。觉斋取易大传圣人洗心之义以名之。先生推演其义作记。(见文集)
作守愚堂铭(见文集)
铭序略曰。小子谬以无状。每出入门下。观道德听教诲。则堂铭之作。不至阿所好矣。(按此文则先生之受学于守愚盖非一日。而文集及行状。并无所考。今不敢臆定为何年也。)
和栗谷李文成公隐屏退老归田吟。
松亭先生续集卷之三 第 17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179H.gif)
八月。观德川享礼。与崔茅山(琦弼),河沧洲(憕),吴思湖(长),曹漆原(次磨)游獐项洞。(有诗及游盘石记)
答成沧浪(文浚)书
沧浪。牛溪文简公之子而先生外从妹婿也。与先生交好甚笃。(书见文集)
十七年甲申(先生三十二岁)
聘继夫人孙氏(参奉天赉女)
八月。遭王母赵氏忧(墓志见文集)
十八年乙酉(先生三十三岁)
撰西台八咏解义
八咏。觉斋所作也。先生解其义。(见文集)
记柳潮溪书堂
潮溪时在元堂。创立书堂。训诲后进。今有遗址存焉。(记见文集)
辟四径于三槐楼之侧
种松菊梅竹为四径。以寓岁寒之意。
送郑生逖学易于湖南
松亭先生续集卷之三 第 17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179L.gif)
秋。访金三休斋(㔦之)。
金公尝受业于先生。至是病急。先生往问之。
十九年丙戌(先生三十四岁)
八月。服阕。
送姜生(翰周)李生(纯勋)柳生(细春)西归。
三人皆学于先生。姜受近思录。李读小学。柳先世以弓马为业。以父命来学。至是皆告归。先生以序赠之。(序见岁课)
二十年丁亥(先生三十五岁)
三月。与李梧月堂(惟諴)游落水庵。(记见文集)
拜寒冈郑先生于守愚崔先生所。讲问周礼。
守愚实记曰。丁亥。寒冈郑文穆公以咸安守来访先生于道洞。讲讨周礼诗书。一时贤士同气相求者非一。而抠衣门下者亦多。如河松亭受一,李雪壑大期。皆高士也。(按此则先生时在守愚门下。得拜郑先生。行状漏之。盖失照管也。)
十月。与牟士厚游风化楼莲池。
奉母夫人会饮于三槐楼
松亭先生续集卷之三 第 18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180H.gif)
与李梧月权元堂(济)。饮酒㵢溪亭。
亭故俞先生好仁所筑也。先生诗。有㵢溪亭上一杯酒之句。
作箕子操赋吊南秋江赋。
二篇皆先生寓意作也(见文集)
二十一年戊子(先生三十六岁)
正月。子琬生。
四月。奉母夫人自玉峰还本第。
先是。先生本家失火。又疫势方炽。先生奉母夫人移寓先生外祖留守公玉峰精舍。至是始还。
大设寿觞宴于元堂
潮溪柳公与洞中诸贤。大会一时高年。奉觞称寿。牧使李公璞闻而助之。先生为序其事。(序见文集)
二十二年己丑(先生三十七岁)
三月。如京城。观荡春台瀑布。
同游之人。郑公(承勋),黄公(倬),李公(惟諴),申公(模),朴公(台贤)及先生季弟(镜辉)也。
松亭先生续集卷之三 第 18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180L.gif)
考官大书卷面曰。此人读朱子书甚熟。
游三清洞(有榜会序)
州牧简易斋崔公(岦)。为设庆宴于多会滩。
先生与弟梅轩公及妹婿梧月李公。俱居一榜。观察使金公(睟)闻而异之。使州牧简易崔公为设庆宴于多会滩。崔公为先进。权泗川(大信),尹正字(鋧),姜上舍(任)皆来会焉。
作玉山月牙龙堂祈雨文(见文集)
州牧简易崔公所请也。篇中水旱二字。崔公改以雨旸。
送季弟还商山(有诗及序)
八月。游洗心亭。(有次觉斋诗)
九月。哭吴守吾堂。(僩○有祭文及挽诗)
游拱玉台
台在云谷之东。觉斋始指异之。命郑瑞老拓为休息之所。郑迟延未就。至是姜景允始筑石为台。名曰拱玉。同游诸贤甚多。(记见文集)
作壁龙记
觉斋得雷龙真。挂之堂壁。尝曰。龙者其德神。其
松亭先生续集卷之三 第 18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181H.gif)
二十三年庚寅(先生三十八岁)
受南冥先生言行录及师友渊源录于觉斋先生。
觉斋于南冥。亲炙最切。著言行师友两录。皆记实也。既成。传之先生。先生祭觉斋文。有藏之箧笥以待子云之语。而失于壬辰兵燹。惜哉。
九月。闻守愚先生讣。
守愚负一世重名。群小恶之。己丑之变。被诬逮系。至是死狱中。先生盖尝进慰于官狱。又作挽歌以悲之。
十二月。遭觉斋先生丧。(祭文见文集)
二十四年辛卯(先生三十九岁)
八月。擢殿试丙科。
上临殿策士。闻御戎之道。盖是时。倭人已有启衅之端矣。是年。梧月李公亦同登甲科。
十月。谒从叔父唤醒斋先生于尚州。
唤醒公时在尚州。先生自京下来。留止数月。邑宰金公(澥)赵正字(翊)来会。
十一月。访吴思湖于山阴。
松亭先生续集卷之三 第 18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181L.gif)
三月。与梧月李公游尚州风化楼。
渡骊江。与梧月李公唱酬。(诗见文集)
留京城馆洞。李松庵(鲁),姜司谏(翼文),李雪壑(大期)来访。
先生留馆洞。一时名士来见者甚众。如成参奉(亮),赵正字(濈),文博士(诚一),李上舍(彦英)并三十馀人。出先生西行录。
四月。留尚州闻倭乱。即日南还。
先生自京到尚州。留止数日。闻东莱之乱。即日南归。唤醒公出酒饯之曰。当此变乱。吾辈平生读圣贤书。办得义理上一个是字。死生之际。急乱之中。但当守正不挠。无忝所生。
往拜母夫人于五台寺
时升平之馀。变起仓卒。岭右州郡。尤刳于兵。先生自尚州归则母夫人已率家往五台寺矣。先生即驰至头流山。累日行寻。遂得母子相见。
闻王城失守
敌陷王城。 大驾播迁龙湾。有诗曰。闻说王城陷。銮舆且北征。有恩沾一命。无路请长缨。篷恨
松亭先生续集卷之三 第 18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182H.gif)
往尚州。以唤醒先生及季弟丧归。
尚州牧金澥招集乡兵。请唤醒公议事。公即操弓上马曰。身沾一命。当赴国难。而年老力愆。计无所出。今主官欲为城守之计。是吾不惜一死。图报国恩之日也。先生闻变即往尚州。以丧南归。
六月。谋起兵讨敌。
时鹤峰金先生以招谕使。节制一道义兵。先生与文上舍(劼),孙公(景礼)。同参召募有司。誓心讨敌。以军饷不给。所募乡兵四百馀人。一时溃散。
八月。更事召募。次文上舍题楼上韵。
文公以召募事。有题矗石楼诗。先生次其韵曰。何时歌鼓复神州。天日分明照下头。如今更募收馀卒。不得澄清不上楼。
郑司果(起)送米助军食。以诗谢之。
十一月。哭牧使金公(时敏)。
金公以晋州判官。屡有战功。鹤峰先生启 闻为州牧。至是卒于军。(祭文见文集)
二十六年癸巳(先生四十一岁)
松亭先生续集卷之三 第 18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182L.gif)
明朝遣都督李如松。收复平壤。
五月。哭鹤峰先生。
七月。记节妇黄氏事。
谢文博士(行)以朱先生所书孝弟信义廉耻六大字见寄(诗见文集)
往草溪。见刘总兵(綎)。
总兵。洪都人。留阵于草溪。先生往见之。次韵赠诗。(见文集)
二十七年甲午(先生四十二岁)
哭孙抚松(天佑)
抚松。冥门高弟。先生妻之伯父也。殁而无嗣。先生为营其葬事。有挽诗及祭文。(见文集)
李昆阳(光岳)。以食物来馈。(有谢食物诗)
九月。丁母夫人忧。
二十八年乙未(先生四十三岁)
五月。子瓒生。
判官朴思齐来见
判官闻先生居丧尽礼。专来吊慰。先生适以事出外。判官屡及于七松台下。论道义理。深致慕
松亭先生续集卷之三 第 18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183H.gif)
二十九年丙申(先生四十四岁)
哭金松庵(沔○祭文见文集)
九月。服阕。
三十年丁酉(先生四十五岁)
哭仲弟守肯斋
七月。寓居善山。和李苍石(埈)寄诗。(见文集)
八月。哭赵大笑轩先生。(有祭文)
三十一年戊戌(先生四十六岁)
登金乌山。过吉先生书院旧址。(诗见文集)
柳善山(澈)来谒(有诗见文集)
访申佐郎(渠)于若木村
申公以权元帅从事官。方在若木。先生往见之。与论兵事。
访梧月李公于荣川
梧月时为荣川守。先生往依焉。留止数月。有唱酬诸作。
赠诗尹佐郎(安国)
先时。郭存斋(䞭)赵大笑轩共守黄石山城。城陷。同时死义。 朝廷遣尹佐郎致祭其庙。将行。访
松亭先生续集卷之三 第 18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183L.gif)
四月。答赵都事(濈)书。
赵公以书劝先生仕进。先生答书略曰。弟之不能从事。岂敢偷安一身。置君父于相忘之域哉。门衰祚薄。恶积祸盈。慈母两弟一女一婿。五六年之间。丧亡殆尽。牵迫私情。遂废大义。
同李梧月留伊山书院(诗见文集)
李鉴谷(汝馪)来访
鉴谷来访。请借先生岁课。既又作岁课跋文以来。
和申梧峰(之悌)赠诗
申公时以巡察使从事官在荣川。与先生交好甚密。临别。以诗为赠。先生和其韵。又有次孤山绝句五十首。(诗见文集)
访月川赵先生(诗见文集)
谒陶山书院。赠诗月川先生。仍论退溪南冥两先生学问。
先生同月川至陶山书院。瞻拜宫墙。深致生晚之感。有十年不见宫墙恨之句。是夜宿岩栖轩。先生语月川曰。曹先生之于李先生。真可谓神
松亭先生续集卷之三 第 18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184H.gif)
九月。拜启功郎。
十二月。升务功郎。
三十二年己亥(先生四十七岁)
松亭先生续集卷之三 第 18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184L.gif)
子瓘生
三十三年庚子(先生四十八岁)
二月。拜成均馆典籍。
三月。除昌乐道察访。
四月。移授灵山县监。
冬。弃官居尚州无量洞。
三十四年辛丑(先生四十九岁)
正月。移寓簟岩。
是月。无量洞所赁屋子灾于郁攸。遂移寓簟岩。搆草堂以居之。(有记文)
五月。率女婿郑景郁从子瑄。游洛东江。(详见记文。又有游龙岩记。)
杵室床成
草堂之侧。有杵室二间。先生因杵背编为床。使群儿读书其中。女婿郑景郁及一方士子来学者甚众。
三十五年壬寅(先生五十岁)
四月。游曲江亭。(有记文)
三十六年癸卯(先生五十一岁)
松亭先生续集卷之三 第 18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185H.gif)
九月。会诸生于德川书院。讲问经义。
三十七年甲辰(先生五十二岁)
三月。如京城谒李相国(元翼)。论禹惇刘义甲复雠疏及五贤从祀事。
三十八年乙巳(先生五十三岁)
二月。除奉列大夫庆尚道都事。
三月。水谷洞约成。(有序文)
四月。河氏族谱成。(有序文)
谒寒暄南冥两先生庙。
观察使柳公(永询)观风于列邑。请先生共之。谒寒暄,南冥两先生庙。为文以祭。其文皆先生代作也。柳公大加称赏。不点一字曰。文学如是卓越。而朝廷置之閒散。可惜也。
与柳巡相(永询),河宁无成(应图)。沂蟾江游双溪青鹤洞。
先生诗曰。洞中景物云兼鹤。座上风流柳与河。盖指两公也。
与柳巡相游内延山(诗见文集)
谢李茅村惠书案
松亭先生续集卷之三 第 18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185L.gif)
五月。重修云锦亭成。
亭在先生所居井谷之西。盖先生别业也。至是重修。(有记文)
四有堂六无庵成(记文见岁课)
十一月。送朴书状(思齐)赴燕京。
朴公以修撰。为冬至使书状官赴京。先生作序赆行。
三十九年丙午(先生五十四岁)
正月。除尚州教授。兼提督属校官。
六月。记山阴换鹅亭。见文集
四十年丁未(先生五十五岁)
李东皋来访
先生时在尚州。教导诸生。甚有法度。东皋为州牧。与先生契谊甚厚。唱酬诗什甚多。
与同年柳庆宗,朴梓,朴澈。访任奉化。(奕。有诗见文集)
三月。踰鸟岭至龙湫。次卢苏斋诗。(见岁课)
到京。访李校理(好义),李评事(好信),申参判(湜),卢判书(稷),郑愚伏(经世○见西行录。下条同)
松亭先生续集卷之三 第 18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186H.gif)
白生(弘胄)来谒
先生留馆。白生来请业。读大学及诗小雅。
五月。迁刑曹佐郎。
六月。参松岳山祈雨祀官。
被选弘文馆录
时权贵人用事。深恶唤醒公为牛栗伸救。而先生于唤醒公为从侄。故置之閒散。不得与清选。观察使柳公永询力荐于朝。再参弘文馆校理副望。(见先生日记)
七月。升刑曹正郎。
八月。除社稷坛执礼。
八(一作九)月。李月沙(廷龟),郑梅轩(起龙)来见。
郑公有滥骑驿马之罪。被推于刑曹。先生为正郎。极力伸救。自是连日来见。(见日记)
四十一年(我 宣祖大王升遐)戊申(先生五十六岁)
四月。拜朝奉大夫吏曹正郎。
五月。制送 大行大王挽歌。(见文集)
六月。寻德溪书堂有诗。(见文集)
光海元年己酉(先生五十七岁)
松亭先生续集卷之三 第 18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186L.gif)
登济川亭(有次诏使熊化诗)
十一月。哭李梧月。(有挽诗及祭文)
二年庚戌(先生五十八岁)
哭河宁无成(诗见文集)
九月。大觉书院成。奉安觉斋先生。(奉安序见文集)
三年辛亥(先生五十九岁)
记水月轩
赵凤冈(㻩)所筑。而河暮轩(浑)命其名。仍请先生为记。(见岁课)
河谦斋(弘度)请业于门。读论语及伊洛渊源录。
谦斋年谱曰。先生慨然有求道之志。潜心性理之学。从松亭先生学焉。松亭先生大加敬重。每见所著文字曰。文气简古。可以鸣道起衰。○谦斋赠先生之孙(自浑)序略曰。吾少时忝及松亭先生弟子。先生过为褒奖。又勉以进锐退速。当夙夜不懈。且劝读伊洛渊源录。故多所开发。又有手记曰。愚尝拜松亭先生水谷精舍。仍陪宿。鸡既鸣。蹙诸子某某等起曰。孟子曰。鸡鸣而起。孜孜为善者。舜之徒也。孜孜为利者。蹠之徒也。
松亭先生续集卷之三 第 18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187H.gif)
四年壬子(先生六十岁)
正月。考终于正寝。
三月。葬世星山先茔之侧。
会葬者数百人。门人河谦斋,李纯勋等。皆服师之服。
肃宗大王四十四年戊戌。享大觉书院。(李息山万敷作奉安文)
正宗九年乙巳。行状成。(李小山光靖所作)
十二年戊申。文集成。
纯祖十二年壬申。竖墓碑。(金龟窝㙆所作)
余丱角时。即闻有伯曾祖容窝公纂定松亭先
松亭先生续集卷之三 第 18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187L.gif)
松亭先生续集卷之三 第 18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188H.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