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松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x 页
松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书
书
松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9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092H.gif)
作文如作室。堂宇阶级。井井不失其序。高深广狭。历历不乱其位。屹然而为柱。穹然而为栋。大而杗。细而桷。各得其宜。然后方可谓之室矣。苟或反是。使室者为堂。堂者为阶。高者过高。深者过深。宜狭而广。宜广而狭。则其室不足观也已。今吾子之文。材力有馀。而作室之法未足。若得善梓人如杨潜者。朝夕为公献其谟画。则将见崇台延阁屹立半空。回环日星。临瞰风雨。恢恢乎无所不达矣。今吾子欲求善梓人。当以诗书为千金。语孟为糗粻。媒韩柳。驾欧苏。使叠山御其左。迂斋从其右。殚诚竭力。日夜而求之。则天下之梓人。必裂裳裹足。轻千里而至矣。不然。吾恐天下之梓人。卷其术默其智。不从我也。愿君勉之哉。
与成仲深
顷因舍弟。奉笺左右。不审已获关听否。遥想与舍弟握手一堂。以开阻怀。索居穷乡。不得往同其乐。引领高风。秪增恨仰。前书暂达鄙怀。幸蒙垂察。则其文虽不足观。其义则或可取也。受一尝爱足下之诗高雅
松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9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092L.gif)
答成仲深
金流玉烁。侍奉何如。耿耿一念。恒往来于坡山也。舍弟之归。得十九日书。急披疾读。灿灿银钩。照面生辉。铿铿奎律。触口成笙。诵咏爱玩。不可自止。所恨相忆之情太多。而相规之义绝无也。前日鄙书。窃望一言之见教。而来笺尚无只字之及。意仆不足与言而不言耶。请教虽勤。而诚意有所未至耶。抑相规之意已包于相思之中也耶。友朋之道。专务规谏。是故。思我不如勉我。勉我不如责我。不可姑为循例之说。以塞赠答之辞而止耳。幸蒙不外。后因来使。一投空青。以拔沈痾。朝夕拱而俟也。视膳不怠。迈德日新。益笃箕裘之业。仆望足下止于此而已。
与金警叔
松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9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093H.gif)
与金警叔
月十日。鄙笺不知已达于左右否。受一非敢为诗。只
松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9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093L.gif)
答金警叔
顷尝附两度书。不蒙还答。意仆所以交道之不至也。今承辱复。且勉且戒。比之空青一投。沈痾自痊也。抑其中有宜复者。故再烦左右。足下曰。鄙人病废已久。分甘为庸人。望吾兄步步着实。日就高明之域。此足下爱我诚厚矣。然其待己何至薄耶。不几于自任者轻而求于人者重耶。卫武公行年九十。犹作抑戒。吕东莱病卧三年。尚左图右书。今足下年富武公。病非东莱。乌可自分于病废。而庸人之自处哉。鄙人亦欲
松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9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094H.gif)
与柳巡相(永询)
受一再拜言。离绝以来。伏问道体起居何如。六阴既剥。一阳始生。区区瞻慕。耿耿食息。受一猥以不才。叨陪非分。每思幕中之乐。还同律外之春。第可懑者。夙患喘疾。素苦寒节。累日驰驱。元精败伤。动辄气冲。昼常伏枕。卧必痰塞。重以眼疾兼发。风泪常满。将为原生病废之身。自叹虞翻骨相之屯。下教日录。受一本以不文。且废执卷。旧学鲁莽。新知无得。百孔千疮。文不理绩。一举万漏。事多遗实。虽知其如此。而严不敢辞。谨掇拾以进。私自循省。不宜污秽几案。正合命付怅儿。退自跼蹐。不知所裁。
与韩仲容
星辰之近耶。丹丘之远耶。何北斗之每见。而吾仲容之不可见耶。欲及新绿之可人以叙旧抱。而无便风可乘。北望云天。秪自耿耿而已。受一再拜。
松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9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094L.gif)
夫人非大贤以上。夫孰无过。圣人之所患。不能知过。所贵知过而能改。知而能改。则虽大过。不害其为自新。况细失而能改者乎。今兄所失。仆暂闻之。使持律者考之。无其律。使责备者论之。当在末减。吾兄亦既知而改之。则曷足为害。若曰既改。而犹以前失为疑。则日月自开辟以来不知几蚀而几更也。以一蚀而废日月。吾未之闻也。况今校中多事。若非老兄熟虑而审处之。则青衿之列。流为军卒之伍者或多矣。其所关岂不重耶。请兄十分斟酌。更禀于诸先生函丈之间而行之何如。参之以朋友之谋。质之以诸丈之教。则君子之行己庶无失矣。仆明日。奉老将还本业。在江上时。未得与兄对青眼而开赤心。若在江西则相去益远。必不得容易承诲。东望云天。秪自耿耿而已。别告慎甫足下。洛中之苦。冠山之戏。何当会一场而抵掌耶。秪祈顺序珍重。期以不时之奉而已。
与赵和仲
顷因荣川书。鄙状同封呈上。不审已关听否。承教之感。私门之故。羁旅之穷。粗陈其大槩。果蒙一一垂察否。每念云泥阻绝。遘玆变乱。密席奉诲。邈无其期。今
松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9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095H.gif)
松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9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095L.gif)
答柳昌会
奉辱书。备悉播越之苦。藏获之患。无聊之抱。窘迫之状。愦然若恫瘝在身。所幸大堂万福。足下眠食珍重。过是皆身外事。何足累灵台耶。所教文章正宗。固不难承命。第于是有说焉。仆尝究正宗之文。自左传及两汉名贤疏奏之外。韩柳居其半。续正宗则宋元明贤臣名士之片言只字合于文轨者。皆采录之。森然若开群玉之府。琮璜圭璋。无不备焉。诚志古文者所宜遍观而尽识。然左氏。太上而简邃。宋已下。太下而委薾。得其中者莫如韩柳。读韩柳熟。宜古宜今。天下之文章。无驾于此矣。五六年前。尝读足下诗若文。皆雄深繁当。富得力于韩子。辈流中如足下文者未多见。若勖之不息。庶几为大成之材。出而应于世。甲乙科可曲肱而有也。仄闻足下居家。徒净埽几案。徒聚人书籍。不肯用力于诵读。夫不肯诵读则几案虽洁。
松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9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096H.gif)
答柳昌会
不以受一为淟涊鄙薄。辱赐还答。诲谕勤勤。拱璧大
松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9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096L.gif)
松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杂著○说
病竹说
余尝涉园中。有一竹介于郡(一作群)竹之间。其本末枝节类他竹。至其中。其节密。其枝曲。不类他竹。余怪之。就视其故。盖有虫蠹其心也。夫下密而中疏。竹节之常也。直而不曲。竹枝之常也。今疏者反密。直者反曲。咸失其常。噫。是岂竹之性哉。其烁于外物者乎哉。余于是喟然而叹。夫人受天地之中以生。其初罔有不善。及
松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9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097H.gif)
老杏说
大凡木之生而至于拱把者。非一数年之所能长也。拱把又至于老而连抱者。必经数百年之久。然后成也。其或不幸。萌孽始生而牛羊牧之。则拱把之长。不可得也。幸而至于拱把而斧斤伐之。则老而连抱之成。亦不可得也。既生而长。既长而成。全其天得其性。能保之于始终者无他。不失其养也。失其养则无物矣。五台。古寺也。寺前有老杏一双。根盘百尺。条达万殊。大可围十。高可丈百。真所谓老而连抱者也。余曰。噫。其久也。其得于所养者深矣。苟养之不深。乌能成此大成乎。然吾有恨焉。负此大成之材。而不为人用。虚老于空山之中。使其若立夫子高坛之上。永配斯文之光。则直与手植之桧。并流芳于无穷矣。其材之大成。岂止于今日乎。杏乎吾感尔之得其养而不得其所也。
柳木说
松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9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097L.gif)
孝有不及说
松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9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098H.gif)
松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9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098L.gif)
蜜蜂说
单阅之夏丁酉日斜。有蜂飞集余舍。窠于烟穴。余就视之。其形甚小。其丽不亿。其中有一蜂特大为之将。所谓蜂王者也。以王之聚散而众蜂随而聚散。以王
松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9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099H.gif)
大小说。赠曹汝吉。
才有大小。德行。才之大者也。记诵。才之小者也。养其大者为大人。养其小者为小人。若急于利名。失其所养。则吾谁贼。贼其身者也。今我曹君年二十。古文经传。皆通习之。虽高年长者。未能或之先也。人皆谓曹君多才者也。余亦伟曹君之出等夷也。然彼之所谓才。其大其小。固不可知也。大也固非今日之曹君也。小也不知异日之为何曹君也。聊以四十五十卜之也。曹君勉乎哉。
松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9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099L.gif)
余仲春。既修草堂。即移菊与葵。同日种于堂下。菊三十九本。葵一本三茎。暮春初。又取莴苣子艺焉。未二旬。甲尽坼。越四月。已登盘。六月。既花而实。苣事毕矣。葵亦六月始花。粲若锦圆若环。三茎并秀。齐节而着花。无分寸参差。先结局者先花。次结者次花。其结无数。花亦无数。七月。花方尽。葵事亦毕矣。菊犹无花。但郁然青青。至九月。清霜始肃。寒蕊方花。黄金异香。溢目拥鼻。与松桂梅竹。同操共标。使幽人志士。皆服其贞而赏其节。于是菊亦毕其事矣。噫。玆三者或先种而后实。或后种而先实。其先实者固善矣。后实者亦岂不善哉。古人以隐逸比菊。信矣。余因此于士君子仕进。触类而长也。彼后进而先得者。比则莴苣也。先进而后得者。比则菊也。若不为先不为后者。比则葵也。吾然后知凡物早晚。各有其时。其先而速也奚喜焉。其后而迟也奚怨焉。人亦有言。保初节易。保晚节难。宁为九月菊。不为六月苣也。
剑说。赠崔君。
刚而明。剑之体也。断而果。剑之用也。君子观物之象。砺己之学可也。今年秋。余与二弟及李君汝实游德
松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0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100H.gif)
稼说。赠郑子循(安性。)
子知夫稼乎。稼之道有三。曰时曰渐曰勤而已矣。能尽三者。则为良农。不能尽三者。则是浅农夫也。何谓时。春者播之时。夏者耘之时。秋者获之时也。播失于春。五谷不生。耘失于夏。苗而不秀。苗而不秀则痒。获其可得乎。然则稼之者可不及时乎。夫君子之于学也亦然。学之时必在少壮之年。不于少壮而努力。则老而失其时矣。犹稼者之失于春而无其秋也。孔子曰。后生可畏。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盖为年富而力强也。年富则期效远。力强则用功深矣。然则学之者可不以时乎。稼之与学。视其时。何谓渐。甸然后播。播
松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0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100L.gif)
松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杂著○论
读苏老泉管仲论
松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0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101H.gif)
松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0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101L.gif)
读西台八咏解义(并序)
叔父尝示余以西台八咏。余敬受卒业。因仰而言曰。夫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感以正则言发而必善。情感不正则言发而必邪。是以。观人莫近于志。观志莫近于诗。诗之于人大矣。今观八咏之作。辞正而意严。言近而指远。因物起兴。比事属辞。眷眷诱人。欲其入于为善。伤今思古之义亦包其中。锵若金鸣。烂若珠贯。读之使人可劝可惩可爱可惧。非直为声律之工而已。其关于世教亦大矣。吾闻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信乎其蔼如也。谨以八咏逐题为解。但恐左见不合于本义。既以自警。且以示诸同志云。
其一。渊岳朝暾。其诗曰。岳云朝散日飞空。万像虚明淑气浓。报道主人黄道去。灵台看了一轮红。此言人欲净尽。本心呈露。本心既露。万理昭明。浩气充满。学者苟能寻向上去。勉进不怠。则所谓本心之明者。可得以见之矣。灵台。指心也。一轮红。指心之虚灵不昧
松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0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102H.gif)
其二。西山暮雨。其诗曰。一阴西鏖玉麻靡。暝色生林不见辉。上面苍苍看帝面。主人要自启松扉。此言一欲始生。众念俱萌。阴浊之气。卒蔽阳明之光。然其本体之明则炯炯不昧。未尝泯灭。苟欲见其本体之明则此在学者克己力行。自开而明之耳。而由人乎哉。其警人之意可谓切矣。
其三。沙汀春柳。其诗曰。六霙初眹一溪春。万柳生沙衬白银。满地苍阴消道暍。三庚尽作九秋人。此言阳春布德。草木始生。及其繁茂。其阴足以庇人。犹学者幼学壮行。其德足以及人也。古诗云。愿言均此施。清阴分四方。抑其遗意欤。
其四。晴川秋月。其诗曰。星汉西流黑道横。下天明处上天明。人在两间些子少。丹经误说十洲汀。此言人之所处。不可不择也。身在虚明之地。则清明在躬。人欲消融。与孟子所谓居移气。朱子所谓秋月照寒水者。其意一也。末句言吾道中自有乐地。何必求之于异端之外哉。
其五。孤村绿竹。其诗曰。猗猗苍玉任黄荆。自从文武一种生。最爱孤村孤客伴。满台风致半寒茎。此言苍
松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0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102L.gif)
其六。四野黄云。其诗曰。四野离离雨露深。帝心无间古犹今。怪却野清云尽后。家家一粒贵千金。此言天之生谷者。所以养吾民也。既生嘉谷以种之。又降雨露以膏之。可见天心之爱民。少无彼此之间。而亦无古今之异矣。世之贪官暴吏。不察天心。恣行己欲。厚敛而重赋。殚地所出。竭庐所入。故一粒之粟。贵于千金。噫。民之生理。艰难如此。安得得其母乳之耶。古人有诗曰。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其此之谓欤。
其七。苔岩钓鱼。其诗曰。东海悠悠学太公。风纶不换万侯封。南极故人难蹜地。未能从钓主人翁。此言主人思古人而不可见。学其遗风。隐居自乐。而无求于人也。叔父自叹相住阻远。未能与主人同其钓鱼之乐也。吾闻尧舜之时。野无遗贤。后世贤人君子。犹恐入林之不密。入山之不深。士生天地。庶见至德之世乎。东海。渭阳也。悠悠。思之长也。南极故人。叔父自谓也。
松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0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103H.gif)
台在商山。台之主人。某君某也。今年夏。叔父尝道过而访其台。主人以台中八咏索和。叔父作此诗以赠。呜呼。吾不详其主人。然叔父交道不苟。贤者。虽在贱微而收之。不肖者。虽极富贵。犹不与也。则可得其主人之为人矣。苟以此诗。口咏其言。心惟其义。不以寻常题咏视之。而反求诸身则善矣。不知主人果能留意于是耶。噫。世无知音者。谁能造新声而播丝竹也。受一谨解。
李杜韩柳诗文评
松亭子尝爱李杜诗韩柳文。为之评曰。李白之诗。公子王孙弄仙娥于楼台之上。杜子之诗。忠臣孝子救君父于水火之中。孰为优也。孰为劣也。仙娥不可舍也。君父不可遗也。吾将后仙娥而急君父也。韩子之文。乘快马临周道。其行如飞。其气如仙。彼款段驽骀。蹜蹄皂枥。柳子之文。衣绣裳坐华筵。其香芬郁。其光
松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0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55A/ITKC_MO_0255A_A061_103L.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