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自动笺注)
旅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碑銘墓碣墓誌
  
寒暄堂金先生神道碑銘(幷序)
公元684年
明啓文明之運。
朝鮮列聖
應運繼作
積德隆化
於是乎眞儒出於東方
道學爰有傳焉。
先生是也
先生諱宏弼
字大猷
號寒暄堂
謹按國朝儒先錄及景賢錄所載。
金氏黃海道瑞興府。
高麗金吾衛精勇中郞將諱寶
九世祖也。
郞將之孫諱天祿
官至匡靖大夫僉議侍郞贊成興君。
公有武略
從征日本有功
帝宣忠顯校尉管軍摠把
後三世諱善保。
奉順大夫判書雲觀事。
先生高祖也。
曾祖諱中坤。
本朝登第
歷事四朝
有聲稱。
官至通政大夫曹參議
玄風郭氏。
自是玄風仍爲鄕居矣。
祖諱小亨。
奉訓郞義盈庫使
考諱紐。
武科
御侮將軍忠佐衛司勇。
淸州韓氏。
善大夫樞院副使兵曹判書淸城君諱承舜之女。
先生景泰甲戌五月乙亥
生于漢陽貞陵洞之第。
豪逸不羈
稍長。
發憤業文
喜讀昌黎集。
每至張中丞後敍
廵呼雲曰。
南八
男兒死耳。
不可爲不義屈。
未嘗三復流涕焉。
佔畢齋金先生請學。
畢先生授以
公元1454年
小學曰。
志於學
從此始。
光風霽月
都在此中。
先生遂服膺焉。
手不釋卷
作詩
有曰小學書中悟昨非
佔畢齋批曰。
此言乃作聖根基
魯齋後豈無其人乎。
有問及時事者。
必曰小學童子
何知大義
律己以是書爲繩墨
立志必以古聖爲準的
年三十後。
始讀他書。
探賾六經
務要精通
靜處一室
深夜不寐
家人子弟。
莫窺其所爲。
惟聞蓮子纓抵書案
輕輕有聲
因知其尙觀書也。
體驗充廣
自强不息
下學上達
成德立。
先生爲學門路之直。
進修之密也。
成化庚子
成廟朝。
先生上庠
時姦僧潛回佛像惑衆
先生疏陳千言
反覆詳論
明白剴切
闢異之正
格君之誠然也。
丁未
丁外艱
廬墓三年
至弘治甲寅
行義薦授南部參奉
乙卯
燕山時。
移典牲署參奉
丙辰
特敍六品
軍資監主簿
遷司憲府監察
丁巳
轉刑曹佐郞
戊午
史獄起。
先生佔畢齋門。
決配熙川。
庚申
移配順天
甲子
終命加焉。
年五十一。
歸葬玄風烏舌里松林甫老洞。
先塋傍也。
家被籍沒
諸子分配矣。
正德丙寅
中廟靖國
命雪先生罪。
通政大夫承旨經筵參贊官院正。
丁丑
公論獻議例贈未足表異
請加
贈崇品。
歲廩其妻。
錄用子孫
夢允。
復贈大匡輔國崇祿大夫政府右議政兼領經筵事。
又命每歲春秋仲月。
官爲致祭
萬曆乙亥
宣廟賜諡文敬公
光海庚戌
擧國儒生上章
請以五賢從祀文廟
遂得如請。
先生居首
先生遺敎之鄕及宗尙國儒之地。
各自立祠設院
本縣則額以道東。
今在壠下。
先生始終也。
嗚呼
嘉言懿行
何可數也。
不幸遭時不淑
禍出罔極
其得傳者。
無幾矣。
今就其所傳而略擧焉。
平居雞鳴而起
省問所如儀。
昏定亦如之。
所以之者其道
丁憂哀毁
終始以禮
卽吉
晨謁祠堂
次詣母夫人
母夫人性嚴
或有愜意
正色不言
惶恐不敢退。
起敬起孝。
須得悅豫始退。
可以見其百行之原也。
諸子曰。
爾等存敬畏。
無敢懈惰
人或議己。
切勿相較
又曰。
言人之惡。
含血噴人
先汙其口。
戒之。
敎諸女。
以順舅姑
謹祭祀。
娣姒
婦職
奴婢
毋多言愼財利目爲勸戒
以爲我國士大夫立家訓。
化導不及妻孥
敎澤不下於臧獲
仍倣內則
制爲儀節
至於外僕類。
亦皆分男女
長幼
視職勤惰。
升降勸懲之規。
吉凶
有費節豐約紓縮之差。
每以朔朢
讀法整頓
此其家範也。
曾祖妣郭氏先世墳塋玄風者。
久遠圮壞
樵牧不禁
先生郭門諸族曰。
此爲子孫所不忍覩。
禁護
又以令節時羞告虔。
相與講睦。
不亦可乎。
於是
莫不樂從以爲恒式
孝睦之推也。
若其應官處俗。
不求甚異於人。
以至
其爲刑郞
擧止有法
升降之際。
旋折旋。
必中規矩
未嘗少違。
獄訟明恕
人皆稱服
又雖仕務迫遽
不廢講授
此乃達不離道也。
鄭一蠹汝昌
志同道合
相見硏磨道義
商確古今
或至達曙
其在熙川。
趙靜庵光祖
遂傳其長進遠大機軸
凡其住止之地。
遠近士子聞風慕從者。
坌集隣閭。
塡溢人家
執經升堂
坐不能容。
先生誨誘不倦
講論諄諄
雖有以謗興請止
引喩以理。
不抑不沮。
隨才成就
後多名人
師道自任
敎育爲樂也。
畢公吏部
事無建明
先生上詩諷之。
此事師無隱也。
一蠹宰縣
一金盞。
先生曰。
不意公作此無益
後必誤人
嘗治曹梅溪偉之喪。
平日齒髮
家人告無。
則曰久從太虛
不意其疎如此
交道必信也。
方在謫所
禍機叵測
先生處之夷然
不改常操
禍及之日。
沐浴冠帶而出。
屨脫還著。
神色不變
徐以鬚含口曰。
身體髮膚
父母
不可幷此受傷
從容而就焉。
此臨凶不亂也。
擧此一二事。
可以推想矣。
先生剛柔兼質。
順備德。
持己以敬
存心以誠
講究已精。
涵養旣厚。
確而不滯
通而不流
此果吾儒義理之學。
中正之道。
濂洛諸賢之所以泝紹洙泗者也。
東方自有文獻以來
以儒名者。
亦豈少哉。
而所尙詞藻
所慕功名
間有所謂特立者。
不過一節一行之士耳。
孰有能撥脫勇健
篤實踐履
枝葉而就本實
外口耳而反心身者乎。
麗氏之末。
惟有鄭先生圃隱
知行此道
海東首儒。
而至我朝。
先生實唱發其關鍵焉。
雖其旣不果得位行道
未及著書垂敎
而猶能宗一世儒林
斯文赤幟
同時輔仁
則有一蠹公
承旨訣。
則有靜庵公
厥後接武而起者。
平實有如李晦齋
精純有如李退溪
皆作我東之眞儒
百世之師範。
先生正脈中私淑者也。
至今後學
得知道學之爲正學
莫不宗尙之
此固先生爲功也。
夫人順天朴氏。
貞敬平陽府院君天祥四世孫司猛孫之女。
居在陜川郡冶爐縣。
先生受室未歸時。
別設所寓之堂而號之。
後乃歸玄風舊居
卽縣西戴尼山之陽率禮村。
先生號爲簑翁
謂雖雨外濕而內不
公元1624年
濡。
旣而曰爲名以露。
渾然處世之道。
卽改之。
夫人後先生三十六歲而卒。
子男四人
長彦塾。
展力副尉
次彦庠。
憲府監察
次彦序。
彦學
女壻五人
南部參奉河珀。
次訓鍊院正李長培。
次司憲府監察應祥
士人姜文叔。
忠義衛鄭成璘。
孫男四人
曰岱。
東部參奉
曰立。
副正。
曰翊。
曰昱。
曾孫八人
壽忱,壽悅,壽恒,壽愷生員,壽恢察訪,壽恬,壽悰,壽怡。
玄孫十三人
應夢昌陵參奉
應吉,應福司果。
應成府使。
應賢,應白,應哲,應,應憲,應先。
曰定,曰審,曰宕司果。
五代孫前察訪大振
方爲宗嗣
內外裔。
有爲六七代者。
男女老幼二百四十餘人
豈非積餘之蔓祉哉。
先生之外曾孫
有曰寒岡鄭公逑
有以繼述先生志業
趾美增光者多矣。
嘗爲先生景賢續錄甚備
不幸灾於火莫傳。
豈不爲永恨哉。
至是再周之甲子
天啓四年
宗子大振
與其同爲後者及鄕之士類相議曰。
墓道迨無顯刻。
不獨爲後裔之羞。
斯文共當其責。
以告于方伯
方伯李公敏求。
卽爲之施措
盡其誠。
明年乙丑
石旣具。
諸公顯光以其
嗚呼
白非善言德行者。
安能說出可彷彿其萬一哉。
只據兩冊。
敍以銘焉。
銘曰。
公元1625年
惟一天。
惟一地。
道在其間
不亡不二
旣無古今
寧有夷。
求之以人。
便自覺知。
曰道何道
率其秉彝
先生是契。
自任不疑
聖賢業。
分內事
事無難事
在我植志
行遠自邇
登高自卑
晦翁有書。
作聖之基。
光風霽月
師不我欺
服膺身踐。
今悟昨非
不出日用
妙會天機
根深枝暢。
源濬泉達
參驗貫穿
究極包括
次第階級
規模節目
有成法。
信行斯篤。
勿忘勿助。
過不及
眞積力久。
是成是立。
不獨成。
立必俱立
推爲麗澤
亦樂敎育
泝接伊洛
淵源洙泗
道果東矣。
庶普厥施。
旣不見容
反爲禍祟
時耶命耶。
道不可恃
有待天定
難誣此理。
功存百世
澤在多士
咸仰正學
愈久彌光
松林之原。
洛流縈岡。
幽宅在是。
鐫賁無疆
先生墓碣
公元1618年
先生諱緯地
字天章
氏貫晉陽籍。
先世來居善山。
考諱澹。
靑松郡事。
王考以上
莫之記。
先生生長于府底迎鳳里
幼時一小齋。
兄弟共處
杜門讀書
不見其面。
世宗戊午
先生擢壯元。
選居集賢殿
常補拾經幄
文宗時
先生仍在集賢殿
奉命與諸儒臣歷代兵要
魯山初年
先生在司憲府執義
歷代兵要成。
世祖首陽大君
啓請撰集諸臣
公元1635年
職秩
先生以中陞中直。
獨啓以爲加秩之請恩出於下。
不可受其籠絡
堅辭不已
則遞執義爲直提學
遂呈病乞浴溫井而下鄕。
金宗瑞皇甫仁等見誅。
無意還朝
至徵以左司諫
纔登道病不赴
上書陳懷
履霜苞桑
內治杜權門等語。
懃懇焉。
蓋望之者切。
之者深也。
乙亥
世祖受禪
先生就召爲禮曹參判。
其志則固有在也。
賜祿
別儲而不食
明年丙子
因金礩上變
卽與朴彭年成三問李愷(一作塏),成(一作誠)源,兪應孚。
同日受誅
嗚呼
此惟先生始終也已
先生有墓。
府西方山之原。
夫人金氏同其宅。
舊有小碣。
頃年倭寇據府。
不免仆碎。
先生五代孫金崑。
爲復竪之。
而失其舊刻之文。
願得新詞以揭之。
噫。
先生事業
日月如也。
光燄自赫。
何待於言乎。
天地知之。
何用文詞示人哉。
且以尋常筆力
豈得發揚其萬一歟。
以不敢。
君之言曰。
前人旣碑之。
砆石猶在
不可不復。
遂屢來莫停。
其請愈堅
故始敢略敍其所傳聞者矣。
至於先生嘉言懿行可爲世敎者。
夫豈一二哉。
而家沒無傳焉。
南秋江孝溫六臣行于世。
先生曰。
爲人沈靜寡默
口無擇言
又曰。
世宗養育人才
當時方盛。
當時
公元1616年
之論。
先生爲首
此亦足以槩知之者爾。
樹立素養者。
固有根本
故做出於畢竟者。
乃有此大節也哉
先生之兄綱地。
先生登第
弟紀地。
先生同榜
季弟紹地。
生員
先生有子曰漣。
生員
幷坐於禍。
有女適李惟義。
李之壻曰縣監仲卿
崑卽其曾孫
崑之爲是碑也。
公瑞翼守是邦。
多所施濟以成之。
又出墓僕若干
以世其守。
又復崑之孼子四人
俾典香火
其所留意扶植者亦誠矣。
碑之立。
是萬曆四十四年夏四月也。
銘曰。
君子有處變事業。
蓋亦成就一箇義。
所欲有甚於生。
生可捐棄
惡有甚於死。
死不違避
身膏鈇鉞
在綱常。
四尺荒封。
令人髮竪而骨凜。
先生衣冠之藏。
竹亭張公墓碣
公元1497年
公諱潛。
字浩源
遠祖諱金用。
高麗朝三重大匡神衛上將軍
於公十八代也。
高祖諱脩
憲府掌令。
曾祖諱俌。
豐儲倉丞。
祖諱孟儲。
通禮門通贊。
考諱嫡孫
忠順衛。
和順崔氏。
大司成士老之子典護軍漢忠之女。
公生于弘治丁巳
自少不事家業
手寫經傳以讀之。
常曰。
一日不對卷。
鄙吝必萌。
淸心之要。
只在讀書
年十八。
就師受學京師
染臥大疫
鄕奴持內艱
公元1591年
訃音至館外。
未及告。
公忽起坐曰。
鄕家某奴來耶。
不得已以實告之。
擗踊號痛。
冒雪奔喪
匍匐千里
尙保性命
得抵本家
執喪以禮
廬墓終制
朝夕哭泣之餘。
危坐看書
當膝處衣袴盡穿。
末弟演貧甚。
毁宗家祭田。
以益三弟。
公懇禁莫止
獨自却之。
不令歸益於己。
使二弟分執而已
歲辛卯
進士
不待榜下鄕。
聞無喜色
邑宰循例
命致門賀。
以無具慶
辭而不受
外舅鄭公爲設慶宴。
不爲之樂赴。
鄭頗怒訶。
公徐曰。
得小科。
何足慶乎。
無不大其器局焉。
晦齋李先生本縣
每衙罷。
命駕臨話。
家有竹林
林有草亭
以待來賓
先生謂曰。
竹林主人
飽喫麥飯筍羹
常看聖賢書而味之。
一生淸樂
無過於此也。
唱酬詩章
往復書札
編成一部矣。
常入京居館。
縉紳禍起。
稱病出齋。
負笈歸鄕
自是永停擧業
中廟朝。
草疏時弊十二條幾萬言
而竟不果上。
有意焉。
姓譜舊有而中失
重修而序之。
立契約。
隨時講睦。
以爲恒式
置鄕案完鄕議
以嚴好惡勸懲之意。
學規鄕校
以爲士子矜飭之範。
晩聚鄕閭
幼少敎訓不倦
入其門者
頗知趨向之方矣。
自號曰竹亭
嘉靖壬子
終年也。
西北鼎山酉坐者。
卽此原也。
公元1552年
公之先塋長兄墓在其前。
迎日鄭氏麗朝名相襲明之後生員濩之女。
生三男。
長曰崑。
後受通政大夫戶曹參議職帖。
次嵂,次嵷。
長壻李泰
次姜滌。
參議六子
天翰景翰主簿,光翰,龍翰,鳳翰,鴻翰。
一女忠義衛金宗孝
餘各有子女及孫。
而俱沒於賊亂之日。
惟嵷有一女
司空誨。
天翰一女
適士趙熙道。
孼子三。
慶錫,福錫,順命
主簿一男乃貞。
女壻三。
朴之㕀,朴有文,宋惟寬。
孼壻僉使世溫。
光翰二男
乃節,乃迪。
孼男乃順。
金重吉。
龍翰一男乃亮。
一女適李長立
鳳翰一男以兪。
一女適生李重亨。
忠義二男
慶長,喜長。
司空四男
欽,銑,鐸,鎔。
一女李宗成
玄孫男女內外凡六十餘人
舊無碣。
今者景翰與其弟鳳翰及乃貞,乃亮等。
共議具碣。
遂爲鐫銘
銘曰。
十室忠信
聖云必有。
惟公懿質。
得於天受
德備剛柔
行全孝友
不出性分
有爲有守
世所奔趨
公獨囚首
出言有法
行己不苟
安厥丘園
遠脫塵臼。
膏粱非願。
可口
綠竹擁亭。
日成佳趣
中師友。
何患不偶
閭行去馬。
筠杖在手。
愛親仁。
人服其厚。
猶存規範
不容稂莠
知愛雖多。
有畏嚴糾。
或被非斥
亦不歸咎
公之於天。
可謂無負。
積善餘慶。
宜有其後
石銘傳。
乃公之壽。
贈嘉善大夫曹參判兼同知禁府事金公墓碣銘
公元1583年
嘗聞一善南村
有曰眞樂堂金先生
眞訣松堂朴先生
爲眞儒。
守道終身焉。
故其鴈行一時者。
幷爲聞人
後生族黨者。
知義方。
卽眞樂堂之弟之孫也。
君諱錫祉
字伯綏
金爲本府著姓
高麗和義君。
遠祖也。
高祖諱磾
戶曹參議
曾祖匡佐
贈吏曹參判。
祖諱就器。
歸厚別提
考諱筇。
亦有左承旨之贈。
生員鄭毅之女。
生員新堂先生之子也。
天性忠厚
容儀端重
言語不雜
喜怒不形
承順親庭
友愛同氣
至於僕衆隣閭。
咸得其情焉。
歲癸未
先夫人疾劇。
晝夜憂泣。
須臾不離
親執藥物
無或少怠。
及喪哀戚
葬祭必遵禮制。
廬墓三年
嚴命不到家
隣里若有不孝悌者。
招致開諭
或有之者
和嚴自持
不與戲謔
堅坐一室
不喜出入
康公復粹。
乃其姻兄也。
居不相遠
氣味又合。
時與相從
杜門穩討。
至終日夜
其於財利上。
泊如也。
婦家財業頗饒。
卷分之日。
再三
終不往。
公元1592年
定二僕。
掃淨內外
一草一塵
不令留在庭除
自外還。
及門必先振衣笠。
然後乃入。
好尙淨潔
性然也。
師友之取許。
皆謂之質美。
親黨稱道
以爲不可易得底人物
豈無所試而云歟。
壬辰倭寇之亂。
奉先考。
攜挈家累
入山窟。
僅免賊鋒
染臥熾瘟。
其先考先歿。
後二日而君又不救
八月十一日也。
生年丙辰
三十七歲。
假瘞山麓
其配信川康氏。
曾祖贈都承旨行承文院判校諱仲珍
祖贈曹參判行昌原府使諱顗。
考生員諱景善
高行
與弟惟善齊名。
見忌於時
不免家禍
坐寃而終。
妣贈刑曹參議完山崔希曾之女。
康氏性行貞潔
孝友篤至
勤於治家
達於婦職
順事舅姑
不違君志。
敎子以嚴。
鞠養必正。
隣族咸稱其婦德
乃於奔竄之中。
疊遭罔極之痛。
實欲自決
而兩喪方在淺土。
一孤難分死生
有此兩難
不忍遽決。
手備短索常帶之。
如有猝阨必決之意也。
其在流離顚沛之際。
亦常以葬事爲念。
賣盡所餘衣裳
貿得紬布等物。
備爲壙中諸具。
以待亂定。
癸巳夏
聞寇退。
奉葬具攜幼孤
歸向故山
天兵本府
夜行間關
纔至近野
誤投坑坎
失盡所載諸具。
痛哭無可柰何
天兵彌滿里閭
無路營葬
公元1593年
且以失天寡活爲恥
便決意自盡
以其幼子諸兄子。
仍各避去兵擾蒼黃之際。
故後諸人
遂以所帶之索。
自決焉。
是其夏六月某日也。
生下於君四歲
歿後君一歲
一子曰澃。
時十二歲矣。
奔走號訴
營得棺具
其年十月
旣奉窆其祖考
則遂窆其考妣於其下。
而惟以兆域傾危
常不自安焉。
後二十一年癸丑
澃遂竭力措具。
移卜於其東某向之原而改襄焉。
後二年
具得小碑。
顯光相知情事
泣請其銘。
不敢堅辭
遂據其錄而銘之。
以應其懇。
未及入石。
邦連餘亂。
不遑私事矣。
澃前以秀才來請。
其後丁巳司馬
丁卯
薦拜金吾郞。
戊辰春
超授六品
除交何縣監。
辛未冬
受由歸鄕
仍呈病遞任。
其在金吾時。
昭武寧社原從功臣一等
推恩所生
贈君善大夫曹參判兼同知禁府事。
贈康氏貞夫人。
縣監娶仁川李循之女。
五男一女
長生員廈樑。
娶密城朴亨慶之女。
適士人姜演。
次男廈棟。
東萊鄭泂之女。
次廈楹,廈柱,廈棡。
銘曰。
天與美質
家承懿訓。
自奉持。
保厥本分
言不妄雜。
行惟淳愨
居家怡順。
出門謹勑
假之以年。
足範鄕俗
與厚奪速。
命難料度
配得貞良
唱隨素迪。
生能琴瑟
死焉同穴
蘭摧玉折
壬癸相繼
匹美共貞。
眞箇伉儷
通政大夫戶曹參議公墓碣銘
公元1585年
公諱崑。
字伯鎭
高麗朝三重大匡神衛上將軍諱金用之十九代孫也。
曾祖通禮門通贊諱孟儲。
忠順衛諱嫡孫
考成進士諱潛
懿德美行
當時人皆以爲季世人物也。
延日鄭氏。
麗朝名臣襲明之後生員諱濩之女。
公生以嘉靖乙酉
稟質剛果
不被撓屈
奉持庭訓
未嘗墜失
從事擧業
屢中鄕榜
不遂於京試。
陽城李氏保功將軍副司直諱薰之女。
六男
不以營産爲後計。
惟令專意讀書治文。
晝夜勸督
皆得成就焉。
萬曆辛巳
終于家。
夫人後公十三歲。
而歿於亂離寓所
歲己亥
改卜于府西陽村子坐之原而同壙焉。
男長曰天翰
最以文鳴
景翰主簿
次光翰,龍翰,鳳翰,鴻翰。
皆有才莫售。
鄕黨惜之。
一女忠義衛金宗孝
諸男及諸孫
相與議曰。
先考自業科而不成
積勤於敎吾六男
而終無一人能繼先志
一名於世
顯我先世
痛孰甚焉。
今適有邦家令出財國用者。
職其亡親
相與圖之。
遂皆撥貧納受本職帖。
天翰一女
適士趙熙道。
孼男三。
慶錫,福錫,順命
景翰一男乃貞。
公元1625年
女壻三。
朴之㕀,朴有文,宋惟寬。
女夫僉使世溫。
光翰二男
乃節,乃迪。
孼男乃順。
孼女二。
長壻金重吉。
龍翰一男乃亮。
一女適李長立
鳳翰一男以兪。
一女適生李重亨。
忠義二男
慶長,喜長。
曾孫內外男女六十人
後二十六年而碣焉。
銘曰。
山之南。
水之北。
地名陽。
先受旭。
宅于玆。
體魄寧。
有後
碣而銘。
處士張君墓碣
公元1561年
君名光翰。
字斯擧
玉山
高麗三重大匡金吾衛上將軍諱金用之後
曾祖嫡孫
忠順衛。
祖諱潛。
成均進士
考諱崑。
通政大夫戶曹參議
參議陽城李氏內禁衛薰之女。
君生於嘉靖辛酉
兄弟凡六人
君其第三也。
擧業
發解
未成而止。
邑有吳山書院。
壬辰寇亂
不保兵火
君爲長於亂後。
盡心經營重建焉。
天啓甲子正月
疾歿。
是年十二月
葬于府西陽村後山向之原。
妻許氏。
學生應尹之女。
生同辛酉
而歿於後辛酉
先於君三歲
有男二人
長乃節。
受縣監帖
季乃迪。
孼男二。
曰乃順,乃傑。
孼女四。
長嫁金重吉。
餘幼。
諸孤具碣請銘。
遂略敍以銘。
銘曰。
陽之原于洛之東。
先塋永安其衷。
碣以銘亦云有
終。
處士公墓碣銘
公元1519年
公諱遂一。
字純伯
新羅姓王時。
封諸公子於列邑
今之慶尙左道之密陽
居其一。
其後裔也。
史闕載傳。
譜亦墮失。
未知在公爲幾代也。
公之九代祖諱華。
麗朝三重大匡僉議右政丞
中世龍宮
六代宗元
弘治進士
號默齋
生員許諒女。
許乃金海首露王之裔。
生員山之海平縣
故公旣娶。
就而居焉。
卽今古里防(一作坊)。
乃其閭也。
祖諱雲。
正德己卯進士
龍巖其號也。
師朴松堂英。
金眞就成
公之學問德行
後學所可得以議焉。
有孝碑。
宣廟朝所旌也。
下有碣。
退溪李先生撰文也。
公之著有景行錄紫陽心學至論擊蒙編,三侯傳,衛生方等書。
傳爲家寶焉。
考諱灝。
嘉靖丙午
生員
廣陵李宗諤女。
癸丑十二月二十八日生公
公甫八歲
生員公暴歿。
驚奔號擗
仆地至三。
此豈常兒所能哉。
九歲
龍巖口授小學
公該達佩誦。
龍巖愛重之曰。
吾家幹蠱
非此兒耶。
壬戌
龍巖喪逝
公從季父在廬。
定省慈闈
晨昏不廢
年十七。
往謁李先生于禮安。
先生奬許之。
又往謁穌齋盧相公商山
此皆其志
公元1636年
早有在也。
丙子
初參漢城別擧。
不利殿試
自是不復留意擧業
遂奮爲己之學。
夜或懸䯻警睡篤志
母夫人憂疾而止之。
乙酉
家熾酷癘。
公喪耦後。
先妣繼染。
不離侍藥
嘗糞預驗。
及其喪也。
哭踊哀毁
頓絶獲穌者累焉。
泣血三年
幾至喪明
服闋後。
時見先妣手澤之物。
失聲悲號
隣族莫不嗟嘆
壬辰
遭倭變。
避竄山谷
雖在蒼黃急遽中。
若遇忌辰
親具時羞
必致如在之誠。
龍巖夫人金氏尙在季父家。
公奉置躳侍。
不失常儀
及喪。
送終如禮。
之外家。
蕩沒於賊亂
收葬三四喪。
極其情禮
攜其孤孩撫養之曰。
此兒須存。
外祀不絶矣。
丁酉
賊兵再動。
及其敗還。
由本府。
未及遠避。
遽遇凶鋒
亦不自亂
不絶口
遂不免禍
嗚呼
天不祐
至於是哉。
公雖不得終承庭訓
從前累世所積之
尙之風。
在家庭者。
深且厚矣。
其所傳襲
有所來矣。
何獨資稟美哉
至於平日百行
固非外人所得悉也。
而蓋皆恒人不可及者也。
公配乃平壤趙氏
卽宣務郞通禮院仁復女也。
生於嘉靖壬子
歿于萬曆乙酉
四男
長曰弘慶。
無子。
以第四弟晉慶第四子爲後
二女
長適李
次適金爾後
李有男女
一男
皆幼。
次曰亨
公元1634年
慶。
四男四女
男長曰㥣。
陽城李維聖女
二男
曰𢝮。
餘幼。
女長適生員蔡以復。
次適正字金廈樑。
適士人鄭𡐞。
未字
次曰履慶。
四男三女
男曰愉,曰愑。
餘幼。
女長適士人全佇。
早孀餘幼。
次曰晉慶。
五男三女
男長曰愭。
娶海平吉昌善女
冶隱後也。
生三男。
皆幼。
次曰愰。
娶府使崔山輝女。
生一一女
皆幼。
次曰悏。
娶縣監權應。
生女。
次曰慄。
爲弘慶後。
士人安景淹女。
生一男幼。
次曰㥠。
女長適士人任景尹
生三一女
季胤晉慶。
崇禎七年春
蒙恩從仕郞崇殿參奉
參奉曾修慟慕錄來示。
仍曰。
某等先人伐石當鐫。
敢請錄其陰。
顯光不但平日相與之分。
不尋常
况今連家之義。
旣深且重。
何敢辭焉。
銘曰。
朴出羅祖
寔天攸錫。
分封列境。
密派最赫。
曰惟龍巖
挺特
友。
竆討隱賾。
爲嗣孫。
以繼以述。
明鏡肻堂
鳶魚妙察
不幸遭亂
操守愈確。
處困亨道
臨變惠迪
天意難知。
不祐有德
旣世積。
後豈無發。
後人何鑑
此竪石。
處士崔公墓碣
高麗門侍中諡文成公崔阿
全州人
其後有曰澤。
移居嶺南泗川
三世有諱水智。
文科仕止安縣監。
因孫左尹應龍貴。
贈都承旨
承旨後娶海平金氏
高麗壁上功臣之後敎導由舍之女。
仍喜江山之勝。
文獻之風。
卜居于縣下里
金出有三子
長曰以淮。
蔭補司僕主簿
主簿星山李氏
生致雲。
才不成名
資受將仕郞參奉
參奉金海許氏生員裕之女。
生三子。
其次也。
公諱深。
字某
從伯進士海遊學焉。
所與友皆尙星善聞人也。
盧上舍守諴。
抄寫性理箴銘一冊以與之。
公常誦不輟
爲學不務博涉
專功四子
冬夜
扣泉冰盥漱
警昏睡。
不覺其爲病根
年未三十。
已成疾。
再中鄕榜
遽停擧業
遂以靜處養痾爲意
金眞樂絶嗜慾喜怒言語等要法。
自守焉。
親友時至
引入臥內
略敍寒暄而已
或被洞族强邀
雖勉往。
終日不言
座有喧譁
則閉目而睡。
有以非理來侵者。
不與相較
終遂其廉介之操焉。
隣幼有請業者
從容開導
使之自解
雜技戲謔
不從峻絶之曰。
汝旣自棄
又妨同學
不可留也。
慈祥恬靜
淡於世味
恭遜愼默
不喜說話
閒養四十餘年。
始終如一
而疾亦稍減。
齒髮不脫
精神不耗。
常有惺惺之意。
家于松山
公元1512年
自號松庵
不出戶庭
以終其天年
公生于正德壬申
終于萬曆己丑
享年七十八。
申按其家庭訓戒別錄
則於其平日隨時隨事常提擧警勉之者
無非先聖著實喫緊之格語。
非時中父所以敎引其子弟者也。
及其屬纊之日。
亦無他敎。
但以居處恭。
執事敬。
與人忠。
雖之夷狄
不可棄之言。
之而已。
幷是觀之。
公蓋隱君子之徒也歟
公先東萊鄭氏。
早歿。
繼娶德陽奇氏。
亦早歿。
公傷再室無嗣
三娶星山李氏士人智源之女。
正言孟專之曾孫
正言托盲不仕之義。
共傳焉。
李氏慈祥仁恕
婢僕未嘗詬罵
盡其撫恤
睦隣族。
不以有無靳施。
故其歿也。
里巷涕泣悲惜之。
信乎公之配也。
歲辛未
以年四十八而歿。
公之二男一女
皆其出也。
長曰昕。
早夭
季晛。
承家訓。
上庠也。
公及見之。
丙午登第
頃以正言被譴。
方家食焉。
女適忠義李景祿。
正言義城金氏府使復一之女。
子曰山輝
勤志業。
山輝江陵朱氏武科奉事應邦之女。
生三子。
因博,因厚,因積。
一女幼。
忠義生三男。
遠根,遠樹,遠枝。
昆季夭。
遠樹娶安東高氏
四子
俱幼。
公之墓。
初在默語坪。
李氏墓。
梧里洞。
歲乙卯
幷遷兆于上林山癸坐丁
向之原。
後某年而碣焉。
銘曰。
藏踪養病
實惟養德
絶意紛華
一味淡泊
不與人爭。
能遠恥辱
所安者分。
所基者福。
丁寧家訓
眞切警勑
引格言。
無非藥石
繼志有嗣。
奉持兢惕
鐫示來後。
宜永作式。
秀才張君墓碣
公元1599年
君名龍翰
字見擧
成均進士竹亭諱潛之孫。
戶曹參議諱崑之子
其內外係
具著于進士公及參議公兩墓碣
進士公墓
卽府西北鼎山
參議公墓
鼎山西北陽村山也。
兄弟六人
而君其第四也。
六人皆以翰墨
稱於一時
止能發解鄕榜
竟不成名
人皆惜之。
君生於甲子
歿於己亥
妻朴氏。
宣務郞黃山察訪鵾程之女。
生與君同年
而歿後於君二十二歲。
朴氏有孝行。
未及事父與舅。
其在亂離之際。
事母及姑。
克盡誠懇
又其遭喪也。
醬(一作漿)不入口者三年
人皆以爲難焉。
葬同原而雙其封。
卽府南長谷山之丙坐也。
一男曰乃亮。
一女適李長立
乃亮娶聞韶金上舍益精之女。
生三男。
長立
二女
乃亮今共其堂兄弟旣具碣于鼎山陽村之塋。
仍又伐石求以竪于玆。
玆非其孝思耶。
曰。
勤業不成名
不幸也。
未四十而夭。
不幸也。
此二不幸者。
天也柰何
一男三孫
蕃昌可望
一幸也。
碣塋傳後。
香火宜永。
卽二幸也。
玆二幸者。
足以塞夫二不幸
生前達而壽。
烏得與身後有後者。
輕重同科
中顯大夫少府尹李公墓碣銘
公諱瑊。
字未傳
先世有自東京移來本州
仍籍焉。
曾祖貢進士元衍
明經壯元及第李克女。
秘書侍郞祚。
侍郞戶部尙書李淵審女。
司醞直長成裕。
直長部將智藏女。
是公考妣也。
公娶廣平李能女。
長子曰蕃。
某階某官。
長孫興門
某階某官。
有直裔之至爲七八代孫者。
世居巖浦坊之古閭。
于今內外諸裔之在本州及近邑者。
皆以歲久封頹。
塋欠短碣爲悶。
相與加土揭銘。
以爲永世瞻感之地焉。
銘曰。
地維星北。
山曰儉巖。
根深枝茂
視彼
苗裔昌殘。
香火是監。
告我同源
勖一僉諴。
忠義衞金公墓碣識
公諱淇。
淸源甫。
金爲順天著姓
高麗密直司使之後
有諱乙忠。
本朝
奉命禱雨輒應。
賜名承霔
元勳
封平陽府院君
左台
及卒。
諡以
公元1522年
襄景。
世襲其蔭。
於公爲五代祖也。
曾祖嗣成。
通訓縣監。
祖世益。
勵節校尉
考迪順副尉諱信忠
配蔚山朴氏生員根孫之女。
嘉靖壬午生公
公諄實任眞。
無少橋飾意。
鄕人厚德長老稱之。
孺人康氏。
慶尙右虞侯希侃之女。
信川其貫郡也。
亦有婦德
子宗孝。
今之聞士也。
克終孝焉。
公與康氏。
俱歿於萬曆癸巳
葬以甲午之冬
碣于戊申之秋
蓋喪在亂離之際也。
一女烏城鄭汝福。
早死
卽因其墓而卜此原。
原爲子坐午向者也。
宗孝二男
長慶長。
次喜長。
德之積也世矣。
宜其有後哉。
處士公墓碣銘
公元1543年
公諱忱。
字士孚
李氏新羅外裔也。
有諱德富
樂居副正。
始來居于京山府。
遂貫府籍。
邑有沿革而籍則仍焉。
副正以下
連世顯職
七代興門
通政大夫濟州道按撫使。
於公爲高祖
按撫二子
義興中部將諱曄。
郡守諱晏
郡守無子。
部將四子後之。
卽司猛諱秀場
是公之曾祖祖考也。
考諱彭祖
娶平靖公李約東之利川府使有溫之女。
嘉靖癸卯生公
公有好氣質。
幼時雖不刻意苦力學問
能有開解
及長。
光山李氏
李氏三兄
公元1580年
善人也。
寒岡鄭先生
又與之婭焉。
動靜相隨
每處芝蘭之室
同薰共芳。
深見切磨之益。
一時東岡金先生
樂善好學
鄕相從。
故公諸公推許
有往相呼。
有事相議。
乃作鄕邦善類也。
嗚呼
以公好善向學之志。
能充其積久之業。
則所就當何如也。
不幸不壽。
居家必率儀式
奉先務盡誠禮。
親舊有婚喪。
周助顧護
不憚勤費。
皆人所難也。
又喜引進幼少
指誘提解
懇篤靡倦。
賴而回心義方者有矣
萬曆庚辰夏
下世
是年秋
卜葬于儉巖山向之原。
先塋下也。
所配李氏
生長德門
賢順聞於內外親黨。
而歿先於公三歲
同穴一封焉。
二男三女
長天培。
勤學秀儒
無嗣而早歿。
天封
生員
有才學。
方持門戶
皆受業于寒岡先生
女長適朴明彦
次適蔡先謹。
無後
次適李善繼。
生員娶姓某之女。
生一男曰綸。
一女鄭弘鍵。
李善生一男。
曰重亨。
綸娶朴蘭芳之女。
生三男。
重亨娶張鳳翰之女。
生三男。
皆幼。
生員具碣將竪。
請銘諸陰。
遂據其錄。
略敘以銘。
銘曰。
志業方勉
觀取多
若有以裁(一作栽)之。
長途未半。
朝露無旰。
有以催之。
幹蠱攸及。
承家有立
亦云休哉。
儉巖
塋域
香火不熄。
宜永將來
進士公墓碣銘
公元1498年
公諱泰然
字靜中
麗朝樂居正諱德富
其十二代祖也。
李氏新羅外裔
世居雞林
副正公始來京山府。
居而籍焉。
高祖諱蕃
善大夫襄陽府使。
曾祖興門
通政大夫濟州道按撫使。
按撫長子曰曄。
義興中部將。
部將四子
第三曰秀塢。
生員
卽公之考。
幼好讀書
通性理。
新堂鵬。
妹壻也。
松堂英。
道義交也。
往來講劘
相親重焉。
全義李氏
通政大夫慶源府使永禧女也。
生員公旣聘。
仍留于京。
弘治戊午生公
及長就學
猶在洛下
正德甲戌
丁內憂
旣葬。
生員公攜公下鄕
辛巳
丁外艱
禮終喪。
嘉靖庚子
上庠
嚴毅厚重
不尙文華
言語常重。
喜怒不輕。
居家有法
祭先必誠。
待人接物
一以恭遜
故隣閭畏服
鄕黨敬慕焉。
晩年守靜家居
披閱書籍
節食服藥
頤養精神
故耄耆之年。
保康寧。
萬曆丁丑閏八月日。
考終于家。
逾月葬于儉巖山向之原。
公娶守城羅氏
生員潤經女也。
先公而歿。
在公墓後。
一子汝確進士
亦先歿。
子德駿
生一女。
與之俱夭於亂離
公之三女
長適河洪範
適生員張
峋。
次適李茇河。
生一女。
適鄭應星
張有二男
孝元
次悌元。
生員一女
適朴成一。
李有一男長源二女長適李䪜。
次適李思認。
應星以下
皆各有子女
幷其爲曾玄孫者凡四十餘人
公有側室子曰順迪。
今幹其家。
用誠追遠
憫其無姓嗣以屬香火
則取李長源次子成實
養於家。
移與舊業
主後事。
仍具碣請銘。
銘曰。
莫安乎分。
莫貞乎拙。
所守在此。
所求何物
田我之田。
可以自足
宅我之宅。
可以自適
靜裏身世
閒中歲月
頤保性命
獨占壽域
儉巖之原。
曾塋族托。
公兆于斯
鐫示無極
宣敎郞義禁府都事公墓碣銘
公元1627年
公諱天封
字叔發
自號白川
川在屋下
世系在公之考處士公墓碣。
在治之北儉巖山
山無餘穴。
故公伯氏于此山。
而公隨葬
以嘉靖丁卯五月癸未生。
自幼有才氣。
處士奇愛之。
伯氏先登寒岡鄭先生之門。
公亦從焉。
故公伯氏
父事先生
先生視之猶子焉。
旣得依歸
有親炙之功。
鄕黨稱之。
辛丑
上庠
泮中諸儒。
莫不推重之。
反正後累擬仕望。
蓋因之者多也。
丁卯胡亂
公掌本州
公元1628年
義兵
殫盡心力
多所經營
適以賊退停事。
戊辰秋
金吾不赴
公之兄弟
早失庭訓
一意遵守師敎
不幸伯氏先歿。
公於斂葬奠祭
一遵家禮
無憾焉。
伯氏無後
公有獨子
遺命使之連龕于先廟。
不以祔位別之。
此亦寒岡先生重公兄弟而義起指敎者也。
先生後事如建院廟。
神道碑
文集等役。
多公之致誠措畫
得以成就也。
甲戌六月壬申棄世
壽六十八。
是歲九月庚午
葬于吾道山艮坐之原。
伯氏之塋右也。
公先東萊鄭氏。
無後
後娶鐵城李氏忠義衛磯之女。
左議政原之六代孫也。
一男曰綸。
娶僉正朴蘭芳女。
生七男一女
皆幼。
適士東萊鄭弘錫。
無後夭歿
側室有男曰滿儀。
方幼。
有女亦幼。
綸旣練。
伐石造碣。
顯光戚而切知之深。
來請銘。
遂考其誌文
略爲加減以銘焉。
銘曰。
在世連牀
歿後同岡。
旣翕之樂。
其永無疆
友悌之行。
實本孝誠
孝悌旣敦。
家孰不亨。
縣監朴公墓碣銘
朴氏出慶州
慶卽羅都。
自赫居世始姓朴。
其後也。
公諱某。
字某
曾祖宣務郞諱某。
成均生員諱某。
考諱某。
元陵參奉
妣姜氏。
晉川府院君貴之
公元1634年
副司直信範之女。
以嘉靖丙申
生于咸安郡平廣里。
資稟厚重
幼少
已有長者風度
稍長。
讀書向學
朱子十訓顔子四勿
壁觀省焉。
出入南冥曹先生之門。
與崔守愚永慶,河覺齋沆,金松庵沔大笑趙公宗道
麗澤之益。
寒岡鄭先生嘗曰。
朴某隱德君子也。
其見推許如此也。
公扁齋舍靜默
種竹巖上
號以篁巖
萬曆甲午
薦授泰陵參奉
又除王子師傅。
不赴
己亥春
羅察訪
辛丑
棄歸。
壬寅
侍直不就
召以王子師傅。
上問敎王子先何書。
公對以要先大學
上顧謂王子曰。
明師
勉旃
乙巳秋
除刑曹佐郞
拜軍威縣監。
爲縣。
古人撫字心勞。
催科政拙之考爲自許也。
在任三年遞歸
丁巳
濟用監判官不就
公雖在衰暮之齡。
素履猶貞。
至於易簀之日。
不變起居
不廢盥櫛
不知其爲疾劇。
戊午十一月五日
終于家。
享年八十三。
明年三月
葬于郡南某山某坐之原。
李上舍屹。
狀公之行甚愨實
公之孫道元。
持厥狀來請碣文
顯光辭之旣固。
請猶不已
則不敢終拒。
遂據李狀而略敍焉。
狀中。
有曰公平寬舒安重
言語詳實簡約
待人溫恭誠愨
處事和緩勤謹
祭祀必盡誠敬
對案觀書
至老
不輟
喜怒之色。
不見於面。
笑語之聲。
不出於門。
可以見公持守規範矣。
臨終之年。
爲其曾孫男等。
訓戒之詞十有四條。
日用喫緊著實要語也。
公初配載李氏
通政琛之女。
無後
繼室全義李氏
繕工監役逸民之女。
生一男曰瑮。
先公歿。
瑮娶鄭弘祚女。
生男。
卽道元。
用力繼述之業焉。
元娶郡守李潚女。
生三女。
幼。
二男慹,恁。
卽十四條遺訓所屬也。
銘曰。
人有百行
厚重爲本。
不撓遷。
厚能堅遠
公衆善。
始終一悃。
無物忤。
物豈我狠。
暫出世路
亦免重蹇。
歸來靜默
一室愈穩。
有篁舊巖。
深趣在晩。
德可範後。
家訓諄懇
石或磨虧。
餘慶曷損。
通政大夫鄭公墓誌銘
公元1582年
公諱瑜。
字公瑾
烏川鄭氏。
高麗時有諱襲明。
昏朝死直之臣。
公其裔也。
曾祖諱卿緇。
祖諱聞英。
繼以文行名。
考諱世弘
有才器。
不達於時
李先生晦齋公
與之親且善。
相許知心
愍其落滯。
薦授訓導
以慰其屈焉。
累世永陽
訓導公以就養叔父
故仍家興海
原州元氏。
萬戶永貞其考也。
以嘉壬午正月二十九日生公
處心醇正
奉身淸儉
公元1607年
小節
不屑細事
燕居如齊。
羣居怡悅
不形喜怒
不出悖言
此蓋非由學修爲
惟其得於天者然也。
篤於孝誠
母夫人享年踰九十。
村家奉養
必足滋味
及其丁憂
衰麻在身之年。
哀毁克終
人稱道之
其於奉先
必爲之致潔致謹。
至老不懈
孝之有始有終
如是哉。
子弟有過
正色不言
不敢仰視
然後警責之。
子弟各自敬愼
必思有以承悅其志焉。
接人恭而款。
處鄕恩而威。
故人莫不愛且畏之。
性喜飮酒
未嘗醉倒。
猶持嚴重
人益敬服
早事詩書
不務擧業
中年京師
暫試傍藝。
不從而還
竟以高年
例受通政之職。
公先仁同張氏。
參奉倫之女也。
生一男而喪。
後娶忠順衛金光美之女。
東京著氏也。
生一男。
長曰三畏
業儒而老。
三戒
成均生員
孼男三。
三俊三傑三老
長男之男三。
四勿,曰克後,曰四端
女三。
一適達城徐後儒。
二幼
生員一男四女
皆幼。
三俊三傑三老
皆各有男女
四勿生三女。
克後生三二女
公年八十六而終。
萬曆丁未九月八日也。
卜兆于郡東十五里鳳林山子坐午向之原。
是年十一月十二日葬。
前夫人張氏喪於己酉
墓在曲江先壠之傍。
以塋下有崩陷之勢。
乃移奉而同窆
焉。
銘曰。
行惟克敦
吾必謂學。
德有可尊。
豈須貴爵
忠孝植根
源源其澤。
鳳林之原。
香火曷熄。
宣務郞軍資監主簿鄭公墓誌銘
公諱三畏
字德敬
鄭爲迎烏著姓
遠祖諱襲明。
高麗毅宗朝。
右承宣
死於直諫
其後繼有達官名人以世之。
十世
圃隱先生
公之五代
左軍司正諱文備
先生三從昆弟也。
司正之子諱卿緇。
展力副尉
實公之高祖
是生諱聞英。
早卒。
是生諱世弘
承議郞
是生諱瑜。
通政大夫
卽公之考也。
曾祖以上世居永川之愚巷。
圃隱先生舊閭也。
承議就養興海
仍居焉。
仁同張氏。
參奉諱倫之女。
生三歲。
而張氏歿。
鞠於祖母
十歲後。
就傅從學屢年
科業旣就。
中鄕解。
屈於會擧。
未晩而停其業。
醇厚慈良
出於天性
在家在鄕。
莫不親愛
奉親也盡其誠敬
務以養志
晨昏定省
甚雨不廢
恒具酒羞。
或請親賓以慰悅之。
生辰
必設壽筵
門族
少長滿堂
上下獻觴
後必起舞盡歡
夜深而罷。
以爲常。
壬辰寇亂之日。
奉親入山
菽水之奉。
必得歡心
歲丁未
先大夫享年八十六而終。
時公年六十一歲。
葬餟粥。
三年泣血
無愧古人
至於澌毁骨立
不怠克終
以先妣早喪。
不親斂襄。
終天之痛。
遂具衣衾棺槨
遷祔葬於先大夫之壙。
白首號痛。
垂絶復甦
見者爲之感歎
終制之後
以墓山在十里外相望之地。
其所居之堂曰望慕
友愛諸弟甚篤。
先大夫分畀財業
必欲均其膏瘠壯老。
公自請其老瘠。
歸其壯膏於諸弟。
三戒司馬
公自辦慶宴。
連日竆歡。
以樂其親心
末俗所難也。
公之族黨衆多
待之以誠愛。
甲兵火之際。
親戚朋舊失所流離者。
盈集于門。
解衣推糧。
以救其急。
竟自垂竭。
則至分糜粥
不已
盡家貲。
不能支。
妻子病焉。
亦無慍色
鄕黨
務自溫恭
開心見誠
不置畦畛
人或告之以有忤言者
則曰烏有是哉。
再告之。
則曰其人也必醉矣。
或有當面作忤者。
亦不怒。
默然良久
然後徐言以解之。
忤者服焉。
子弟
若或加怒於人。
則必禁之。
子弟自有過。
溫辭以戒之。
僕隷有失。
諄諄以敎之。
不加棰楚
每以陶靖節彼亦人子說戒子弟
不事治産
不心利達
以孝親睦族。
敎誨子弟爲己業。
惡衣食而不恥
竆約自安
或有饋。
非義必辭
晩年以不得早遊賢人君子之門。
不及聞道爲大恨。
常愛圃隱晦齋先生文集
几案上觀玩焉。
又歎郡僻海濱
儒風不振
晦齋先生墓在郡境。
倡建書院曲江之上。
廟而享之。
使邑中子弟。
知有慕尙之地焉。
丁酉天兵之下。
運糧海路
漕運有勞
故當時有司聞之于朝。
軍資直長
尋授宣務郞軍資監主簿
數年前。
朝廷有旨求孝行隱德之士。
郡守閔公汝任
一鄕公議
以公孝友實行
轉報以聞者再。
乙卯春
因禮曹回啓有除職之命。
未及受而終。
嘗擬昏嫁畢。
須作遠遊恣觀山水
舊跡訪親故。
暢敍懷情
然後畢命
乙卯夏孟
畢嫁季女
未久忽疾作
五月十八日終。
壽六十九。
公先水原金氏參奉公弼女。
新羅敬順王之裔也。
後娶瑞山柳氏
參奉春英女也。
三人
長曰四勿
癸丑生員
次曰克後
後於從祖祖父
而敦儒業
金氏出也。
次曰四端
三人
長適徐後孺。
次適白弘敬。
次適金璜。
士人
四端以下
柳氏出也。
傍室有一男三女
男曰震。
生女一。
嫁金碩男。
餘幼。
生員先娶月城孫昉之女。
生一女。
適洪汝業。
後娶利川徐思遠之女。
四女皆幼。
克後察訪李弘愨之女。
生三三女
男長曰㙱。
餘皆幼。
四端星山李君賓之女。
生一女。
是年十月十
七日庚申
奉葬于永陽紫陽洞聖穴山下子坐午向之原。
紫陽
乃公之童子時釣游也。
生時不忘其交遊之跡。
恒言必及之。
諸子以爲先塋之下。
狹側不安
遂卜是原。
生員兄弟
顯光公有舊。
又公之外於顯光。
有同源之義。
乃以狀求銘焉。
生員兄弟
亦與顯光有相厚之分。
玆不敢辭
遂據其狀而敍次之。
因以銘。
銘曰。
公字之德。
公實有之。
公字之敬。
公實守之。
躳此一生
無慕貴右
其積旣厚。
其發應後。
宜哉斯原。
舊遊之區。
勢邃而明。
福人攸丘。
有神休。
萬春秋。
縣令公墓
公元1548年
公諱敏善。
字季進
州人也。
遠祖諱忩言。
新羅爲碧珍將軍
入我朝。
諱約東
爲知中樞府事。
諡平靖公
公高祖也
曾祖通德行刑曹佐郞紹元
祖贈通訓大夫通禮院左通禮行務功郞典獄參奉有蕃
考贈通政大夫承政左承旨經筵參贊官行通大夫德川郡守碩明
妣贈淑夫人晉州河氏。
通德郞健元陵參奉繼雲之女。
文孝公諱演之後也。
公生於嘉靖戊申十月戊申
壬午司馬
遊泮上。
儒林推重焉。
壬辰平亂之後
公元1549年
還都
公首入泮宮。
愍其殿宇煨燼
倡陳疏章。
請其重建之意。
上從之。
明年廟成。
實公之力也。
館學仍以薦公。
甲午
繕工監監役。
乙未
超拜司僕主簿
丙申
出知安縣
瓜滿乃還。
壬寅
江陰縣監。
二年而遞。
戊申
宣祖大王國葬都監郞廳。
特承敍命。
癸丑
爲義盈庫主簿
同年
出除陽川縣
再朞而解。
丙辰秋
挈家移寓于善山地
甲子四月
寢疾
丙寅五月庚戌
卒于正寢
享年七十九。
同年九月初四日
葬于烏山下酉坐卯向之原。
前娶士人盧思聖之女。
生一二女
再娶參奉金崶之女。
二男三女
尙質
承蔭監牧官。
娶贈判決全潔之女。
二男一女
長曰垣。
次曰墉。
次女適士鼎實
生一男曰守弘。
中文科。
次女適忠義泰華
生三三女
一男曰埱。
二男尙幼。
次女適參奉李欽臣。
二男二女
次女適生員崔基銆。
次女適生李純馣。
生三一女
次男尙逸。
中甲司馬
前娶僉正愼達之女。
再娶忠義衞李檥之女。
次男尙達
郡守曹胤禧之女。
生一女。
當時內外子孫五十餘人矣。
性度慈祥
志氣雍容
不言過失
不喜飮酒
孝友之行。
敦睦之風。
多感服。
而處官居家。
惟務廉謹
歷典
三縣
家無一物
以爲平靖遺風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