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x 页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碑铭○墓碣○墓志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216H 页
寒暄堂金先生神道碑铭(并序)
皇明启文明之运。我朝鲜 列圣。应运继作。积德隆化。于是乎真儒出于东方。道学爰有传焉。即先生是也。先生讳宏弼。字大猷。号寒暄堂。谨按 国朝儒先录及景贤录所载。则金氏籍黄海道瑞兴府。高丽朝金吾卫精勇中郎将讳宝。其九世祖也。郎将之孙讳天禄。官至匡靖大夫都佥议侍郎赞成事瑞兴君。公有武略。从征日本有功。元帝宣授忠显校尉管军总把。后三世讳善保。奉顺大夫判书云观事。是先生高祖也。曾祖讳中坤。 本朝初登第。历事四朝。有声称。官至通政大夫礼曹参议。娶玄风郭氏。自是玄风仍为乡居矣。祖讳小亨。奉训郎义盈库使。考讳纽。登武科。御侮将军忠佐卫司勇。妣清州韩氏。嘉善大夫中枢院副使 赠兵曹判书清城君讳承舜之女。先生景泰甲戌五月乙亥。生于汉阳贞陵洞之第。少豪逸不羁。稍长。发愤业文。喜读昌黎集。每至张中丞传后叙。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未尝不三复流涕焉。就佔毕斋金先生请学。佔毕先生授以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216L 页
小学曰。苟志于学。当从此始。光风霁月。都在此中。先生遂服膺焉。手不释卷。作诗。有曰小学书中悟昨非。佔毕斋批曰。此言乃作圣根基。鲁斋后岂无其人乎。人有问及时事者。必曰小学童子。何知大义。其律己一以是书为绳墨。立志必以古圣为准的。年三十后。始读他书。探赜六经。务要精通。静处一室。深夜不寐。虽家人子弟。莫窥其所为。惟闻莲子缨抵书案。轻轻有声。因知其尚观书也。体验充广。自强不息。下学上达。道成德立。此先生为学门路之直。进修之密也。成化庚子。即 成庙朝。先生入上庠。时奸僧潜回佛像惑众。先生疏陈数千言。反覆详论。明白剀切。其辟异之正。格君之诚然也。丁未。丁外艰。庐墓三年。至弘治甲寅。以行义荐授南部参奉。乙卯。为燕山时。移典牲署参奉。丙辰。特叙六品。拜军资监主簿。迁司宪府监察。丁巳。转刑曹佐郎。戊午。史狱起。以先生游佔毕斋门。决配熙川。庚申。移配顺天。甲子冬。终命加焉。年五十一。归葬于玄风乌舌里松林甫老洞。即先茔傍也。家被籍没。诸子分配矣。正德丙寅。 中庙靖国。命雪先生罪。 赠通政大夫都承旨兼 经筵参赞官尚瑞院正。丁丑。以公论献议例 赠未足表异。请加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217H 页
赠崇品。岁廪其妻。录用子孙。梦 允。复 赠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右议政兼领 经筵事。又 命每岁春秋仲月。官为致祭。万历乙亥。 宣庙赐谥文敬公。光海庚戌。举国儒生咸上章。请以五贤从祀于文庙。遂得如请。而先生居首。又先生遗教之乡及宗尚国儒之地。各自立祠设院。本县则额以道东。今在垄下。此先生始终也。呜呼。其嘉言懿行。何可数也。而不幸遭时不淑。祸出罔极。其得传者。宜无几矣。今就其所传而略举焉。则平居鸡鸣而起。省问亲所如仪。昏定亦如之。凡所以事之者尽其道。丁忧哀毁。终始以礼。即吉。必晨谒祠堂。次诣母夫人。母夫人性严。或有不惬意。正色不言。则惶恐不敢退。必起敬起孝。须得悦豫始退。此可以见其百行之原也。训诸子曰。尔等心存敬畏。无敢懈惰。人或议己。切勿相较。又曰。言人之恶。如含血喷人。先污其口。宜戒之。教诸女。以顺舅姑。谨祭祀。敬娣姒。勤妇职。恤奴婢。毋多言慎财利等目为劝戒。又以为我国士大夫鲜立家训。故化导不及于妻孥。教泽不下于臧获。仍仿内则。制为仪节。至于内外仆类。亦皆分男女。序长幼。视职勤惰。明升降劝惩之规。吉凶。有费节丰约纾缩之差。每以朔望。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217L 页
读法整顿。此其家范也。曾祖妣郭氏先世坟茔在玄风者。久远圮坏。樵牧不禁。先生谓郭门诸族曰。此为子孙者所不忍睹。切宜禁护。又以令节用时羞告虔。因相与讲睦。不亦可乎。于是。莫不乐从以为恒式。此孝睦之推也。若其应官处俗。不求甚异于人。一以至诚。其为刑郎。举止有法。升降之际。周旋折旋。必中规矩。未尝少违。狱讼明恕。人皆称服。又虽仕务迫遽。不废讲授。此乃达不离道也。与郑一蠹汝昌。志同道合。每相见研磨道义。商确古今。或至达曙。其在熙川。得赵静庵光祖。遂传其长进远大之机轴。凡其住止之地。远近士子之闻风慕从者。坌集邻闾。填溢人家。执经升堂。坐不能容。先生诲诱不倦。讲论谆谆。虽有以谤兴请止。乃引喻以理。不抑不沮。随才成就。后多名人。此师道自任。教育为乐也。佔毕公居吏部。事无建明。则先生上诗讽之。此事师无隐也。一蠹宰县。置一金盏。先生曰。不意公作此无益。后必误人。尝治曹梅溪伟之丧。索平日齿发。其家人告无。则曰久从太虚。不意其疏如此。此交道必信也。方在谪所。虽祸机叵测。先生处之夷然。不改常操。祸及之日。沐浴冠带而出。屦脱还著。神色不变。徐以须含口曰。身体发肤。受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218H 页
之父母。不可并此受伤。乃从容而就焉。此临凶不乱也。举此一二事。馀可以推想矣。盖先生刚柔兼质。健顺备德。持己以敬。存心以诚。讲究已精。涵养既厚。确而不滞。通而不流。此果吾儒义理之学。中正之道。而濂洛诸贤之所以溯绍洙泗者也。我东方自有文献以来。以儒名者。亦岂少哉。而所尚词藻。所慕功名。间有所谓特立者。亦不过为一节一行之士耳。孰有能拨脱勇健。笃实践履。轻枝叶而就本实。外口耳而反心身者乎。丽氏之末。惟有郑先生圃隐。知行此道。为海东首儒。而至我 朝。先生实唱发其关键焉。虽其既不果得位行道。又未及著书垂教。而犹能宗一世儒林。立斯文赤帜。同时辅仁。则有一蠹公。躬承旨诀。则有静庵公。厥后接武而起者。平实有如李晦斋。精纯有如李退溪。皆作我东之真儒。为百世之师范。亦先生正脉中私淑者也。至今后学。得知夫道学之为正学。而莫不宗尚之。此固先生为功也。夫人顺天朴氏。 赠贞敬平阳府院君天祥之四世孙司猛礼孙之女。居在陜川郡冶炉县。先生初受室未归时。别设所寓之堂而号之。后乃归玄风旧居。即县西戴尼山之阳率礼村。先生始号为蓑翁。谓虽雨外湿而内不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218L 页
濡。既而曰为名以露。非浑然处世之道。即改之。夫人后先生三十六岁而卒。子男四人。长彦塾。展力副尉。次彦庠。司宪府监察。次彦序。次彦学。女婿五人。长南部参奉河珀。次训鍊院正李长培。次司宪府监察郑应祥。次士人姜文叔。次忠义卫郑成璘。孙男四人。曰岱。东部参奉。曰立。副正。曰翊。曰昱。曾孙男八人。寿忱,寿悦,寿恒,寿恺生员,寿恢察访,寿恬,寿悰,寿怡。玄孙男十三人。应梦 昌陵参奉。应吉,应福司果。应成府使。应贤,应白,应哲,应信,应宪,应先。曰定,曰审,曰宕司果。第五代孙前察访大振。方为宗嗣。今内外裔。至有为六七代者。凡男女老幼并二百四十馀人。岂非积馀之蔓祉哉。先生之外曾孙。有曰寒冈郑公逑。实有以继述先生之志业。趾美增光者多矣。尝为先生集景贤续录甚备。而不幸灾于火莫传。岂不为永恨哉。至是再周之甲子。即天启四年。宗子大振。与其同为后者及乡之士类相议曰。墓道迨无显刻。不独为后裔之羞。亦斯文共当其责。以告于方伯。则方伯李公敏求。即为之施措。尽其诚。明年乙丑。石既具。诸公命显光以其文。呜呼。白非善言德行者。安能说出可彷佛其万一哉。只据两册。叙以铭焉。铭曰。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219H 页
覆惟一天。载惟一地。道在其间。不亡不二。既无古今。宁有夏夷。求之以人。便自觉知。曰道何道。率其秉彝。先生是契。自任不疑。谓圣贤业。吾分内事。事无难事。在我植志。行远自迩。登高自卑。晦翁有书。作圣之基。光风霁月。师不我欺。服膺身践。今悟昨非。不出日用。妙会天机。根深枝畅。源浚泉达。参验贯穿。究极包括。次第阶级。规模节目。厥有成法。信行斯笃。勿忘勿助。无过不及。真积力久。是成是立。成不独成。立必俱立。推为丽泽。亦乐教育。溯接伊洛。渊源洙泗。道果东矣。庶普厥施。既不见容。反为祸祟。时耶命耶。道不可恃。有待天定。难诬此理。功存百世。泽在多士。咸仰正学。愈久弥光。松林之原。洛流萦冈。幽宅在是。镌贲无疆。
河先生墓碣铭
先生讳纬地。字天章。氏贯晋阳籍。先世来居善山。考讳澹。青松郡事。王考以上。莫之记。先生生长于府底迎凤里。幼时置一小斋。与兄弟共处。杜门读书。人不见其面。 世宗朝戊午。先生擢壮元。选居集贤殿。常补拾经幄。 文宗时。先生仍在集贤殿。奉 命与诸儒臣撰历代兵要。鲁山初年。先生在司宪府执义。而历代兵要成。 世祖以首阳大君。启请加撰集诸臣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219L 页
职秩。先生以中训升中直。独启以为加秩之请恩出于下。今不可受其笼络。坚辞不已。则递执义为直提学。遂呈病乞浴温井而下乡。及金宗瑞,皇甫仁等见诛。无意还朝。至 徵以左司谏。才登道病不赴。仍上书陈怀。以履霜苞桑。严内治杜权门等语。致勤恳焉。盖望之者切。虑之者深也。乙亥。 世祖受禅。先生就 召为礼曹参判。其志则固有在也。所 赐禄。别储而不食。明年丙子。因金礩上变。即与朴彭年,成三问,李恺(一作垲),柳成(一作诚)源,俞应孚。同日受诛。呜呼。此惟先生之始终也已。先生有墓。在府西古方山之原。夫人金氏同其宅。旧有小碣。顷年倭寇据府。不免仆碎。今先生外五代孙金昆。为复竖之。而失其旧刻之文。愿得新词以揭之。噫。先生事业。日月如也。光燄自赫。其何待于言乎。天地知之。又何用文词以示人哉。且以寻常笔力。岂得发扬其万一欤。辞以不敢。则金君之言曰。前人既碑之。玞石犹在。决不可不复。遂屡来莫停。其请愈坚。故始敢略叙其所传闻者矣。至于先生之嘉言懿行可为世教者。夫岂一二哉。而家没无传焉。惟南秋江孝温传六臣行于世。称先生曰。为人沈静寡默。口无择言。又曰。 世宗养育人才。在当时方盛。当时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220H 页
之论。推先生为首。此亦足以槩知之者尔。岂树立于素养者。固有其根本。故做出于毕竟者。乃有此大节义也哉。先生之兄纲地。先先生登第。弟纪地。与先生同榜。季弟绍地。生员。先生有子曰涟。亦生员。并坐于祸。有女适李惟义。李之婿曰县监金仲卿。昆即其曾孙。昆之为是碑也。洪公瑞翼守是邦。多所施济以成之。又出墓仆若干。以世其守。又复昆之孽子侄四人。俾典香火。其所以留意扶植者亦诚矣。碑之立。是万历四十四年夏四月也。铭曰。
君子有处变事业。盖亦成就一个义。所欲有甚于生。生可捐弃。所恶有甚于死。死不违避。身膏鈇钺。功在纲常。四尺荒封。令人发竖而骨凛。是先生衣冠之藏。
竹亭张公墓碣铭
公讳潜。字浩源。远祖讳金用。高丽朝三重大匡神虎卫上将军。于公十八代也。高祖讳脩。司宪府掌令。曾祖讳辅。丰储仓丞。祖讳孟储。通礼门通赞。考讳嫡孙。忠顺卫。妣和顺崔氏。大司成士老之子典护军汉忠之女。公生于弘治丁巳。自少不事家业。手写经传以读之。常曰。一日不对卷。鄙吝必萌。清心之要。只在读书。年十八。就师受学于京师。染卧大疫。乡奴持内艰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220L 页
讣音至馆外。未及告。公忽自起坐曰。乡家某奴来耶。遂不得已以实告之。则擗踊号痛。即冒雪奔丧。匍匐千里。尚保性命。得抵本家。执丧以礼。庐墓终制。朝夕哭泣之馀。危坐看书。当膝处衣裤尽穿。末弟演贫甚。欲毁宗家祭田。以益三弟。公恳禁莫止。则独自却之。不令归益于己。使二弟分执而已。岁辛卯。中进士。不待榜下乡。闻无喜色。邑宰循例。命致门贺。以无具庆。辞而不受。外舅郑公为设庆宴。公不为之乐赴。郑颇怒诃。公徐曰。得小科。何足庆乎。人无不大其器局焉。晦斋李先生宰本县。每衙罢。命驾临话。家有竹林。林有草亭。以待来宾。先生谓曰。竹林主人。饱吃麦饭笋羹。常看圣贤书而味之。一生清乐。无过于此也。其唱酬诗章。往复书札。编成一部矣。常入京居馆。时缙绅祸起。遂称病出斋。即负笈归乡。自是永停举业。 中庙朝。草疏时弊十二条几万言。而竟不果上。其有意焉。姓谱旧有而中失。公重修而序之。仍立契约。随时讲睦。以为恒式。置乡案完乡议。以严好恶劝惩之意。条学规于乡校。以为士子矜饬之范。晚聚乡闾。幼少教训不倦。入其门者。颇知趋向之方矣。自号曰竹亭。嘉靖壬子。其终年也。府西北鼎山酉坐者。即此原也。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221H 页
公之先茔及长兄墓在其前。娶迎日郑氏丽朝名相袭明之后生员濩之女。生三男。长曰昆。后受通政大夫户曹参议职帖。次嵂,次嵷。长婿李泰春。次姜涤。参议有六子。天翰,景翰主簿,光翰,龙翰,凤翰,鸿翰。一女适忠义卫金宗孝。馀各有子女及孙。而俱没于贼乱之日。惟嵷有一女。适司空诲。天翰有一女。适士人赵熙道。孽子三。庆锡,福锡,顺命。主簿一男乃贞。女婿三。朴之㕀,朴有文,宋惟宽。孽婿佥使柳世温。光翰二男。乃节,乃迪。孽男乃顺。婿金重吉。龙翰一男乃亮。一女适李长立。凤翰一男以俞。一女适生员李重亨。忠义卫二男。庆长,喜长。司空诲四男。钦,铣,铎,镕。一女适李宗成。有玄孙男女并内外凡六十馀人。旧无碣。今者景翰与其弟凤翰及乃贞,乃亮等。共议具碣。遂为镌铭。铭曰。
十室忠信。圣云必有。惟公懿质。得于天受。德备刚柔。行全孝友。不出性分。有为有守。世所奔趋。公独囚首。出言有法。行己不苟。安厥丘园。远脱尘臼。膏粱非愿。麦笋可口。绿竹拥亭。日成佳趣。卷中师友。何患不偶。闾行去马。筠杖在手。汎爱亲仁。人服其厚。犹存规范。不容稂莠。知爱虽多。有畏严纠。或被非斥。亦不归咎。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221L 页
公之于天。可谓无负。积善馀庆。宜有其后。伐石铭传。乃公之寿。
赠嘉善大夫户曹参判兼同知义禁府事金公墓碣铭
尝闻一善之南村。有曰真乐堂金先生。受真诀于松堂朴先生。乃为真儒。守道终身焉。故其雁行于一时者。并为闻人。后生于族党者。颇知义方。君即真乐堂之弟之孙也。君讳锡祉。字伯绥。金为本府著姓。高丽和义君。其远祖也。高祖讳磾。 赠户曹参议。曾祖讳匡佐。 赠吏曹参判。祖讳就器。归厚署别提。考讳筇。亦有左承旨之 赠。妣生员郑毅之女。生员乃新堂先生之子也。君天性忠厚。容仪端重。言语不杂。喜怒不形。承顺于亲庭。友爱其同气。至于仆众邻闾。咸得其情焉。岁癸未。先夫人疾剧。昼夜忧泣。须臾不离。亲执药物。无或少怠。及丧哀戚。葬祭必遵礼制。庐墓三年。非严命不到家。邻里若有不孝悌者。每招致开谕。或有改之者。和严自持。不与人戏谑。常坚坐一室。不喜出入。唯康公复粹。乃其姻兄也。居不相远。气味又合。时与相从。杜门稳讨。有至终日夜。其于财利上。泊如也。妇家财业颇饶。卷分之日。请参再三。终不往。恒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222H 页
定二仆。扫净内外。一草一尘。不令留在庭除。每自外还。及门必先弹振衣笠。然后乃入。盖好尚净洁。其性然也。师友之取许。皆谓之质美。亲党之称道。亦以为不可易得底人物。岂无所试而云欤。壬辰倭寇之乱。扶奉先考。携挈家累。避入山窟。仅免贼锋。染卧炽瘟。其先考先殁。后二日而君又不救。即八月十一日也。距生年丙辰。三十七岁。假瘗于山麓。其配信川康氏。曾祖 赠都承旨行承文院判校讳仲珍。祖 赠户曹参判行昌原府使讳顗。考生员讳景善。有高行。与弟惟善齐名。见忌于时。不免家祸。坐冤而终。妣 赠刑曹参议完山崔希曾之女。康氏性行贞洁。孝友笃至。勤于治家。达于妇职。顺事舅姑。不违君志。教子以严。鞠养必正。邻族咸称其妇德。乃于奔窜之中。叠遭罔极之痛。实欲自决。而两丧方在浅土。一孤难分死生。有此两难。不忍遽决。然手备短索常带之。如有猝阨必决之意也。其在流离颠沛之际。亦常以葬事为念。卖尽所馀衣裳。贸得䌷布等物。备为圹中诸具。以待乱定。癸巳夏。闻寇退。奉葬具携幼孤。归向故山。时天兵路本府。夜行间关。才至近野。误投坑坎。失尽所载诸具。痛哭无可柰何。又天兵弥满里闾。无路营葬。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222L 页
且以失天寡活为耻。便决意自尽。以其幼子托诸兄子。仍各避去兵扰苍黄之际。故后诸人。遂以所带之索。果自决焉。是其夏六月某日也。生下于君四岁。殁后君一岁。一子曰澃。时十二岁矣。奔走号诉。营得棺具。以其年十月。既奉窆其祖考。则遂窆其考妣于其下。而惟以兆域倾危。常不自安焉。后二十一年癸丑。澃遂竭力措具。移卜于其东某向之原而改襄焉。又后二年。具得小碑。以显光相知其情事。泣请其铭。故不敢坚辞。遂据其录而铭之。以应其恳。而未及入石。邦连馀乱。不遑私事矣。澃前以秀才来请。其后中丁巳司马。丁卯。荐拜金吾郎。戊辰春。超授六品。夏。除交何县监。辛未冬。受由归乡。仍呈病递任。其在金吾时。再参昭武宁社原从功臣一等。遂推恩所生。 赠君嘉善大夫户曹参判兼同知义禁府事。 赠康氏贞夫人。县监娶仁川李循之女。生五男一女。长生员厦梁。娶密城朴亨庆之女。女适士人姜演。次男厦栋。娶东莱郑泂之女。次厦楹,厦柱,厦棡。铭曰。
天与美质。家承懿训。克自奉持。保厥本分。言不妄杂。行惟淳悫。居家怡顺。出门谨敕。假之以年。足范乡俗。与厚夺速。命难料度。配得贞良。唱随素迪。生能琴瑟。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223H 页
死焉同穴。兰摧玉折。壬癸相继。匹美共贞。真个伉俪。
通政大夫户曹参议张公墓碣铭
公讳昆。字伯镇。高丽朝三重大匡神虎卫上将军讳金用之十九代孙也。曾祖通礼门通赞讳孟储。祖忠顺卫讳嫡孙。考成均进士讳潜。有懿德美行。当时人皆以为非季世人物也。妣延日郑氏。丽朝名臣袭明之后生员讳濩之女。公生以嘉靖乙酉。禀质刚果。不被挠屈。奉持庭训。未尝坠失。早从事于举业。屡中乡榜。不遂于京试。娶阳城李氏保功将军副司直讳薰之女。生六男。不以营产业为后计。惟令专意于读书治文。昼夜劝督。皆得成就焉。万历辛巳。疾终于家。夫人后公十三岁。而殁于乱离寓所。岁己亥。改卜于府西阳村子坐之原而同圹焉。男长曰天翰。最以文鸣。次景翰主簿。次光翰,龙翰,凤翰,鸿翰。皆有才莫售。乡党惜之。一女适忠义卫金宗孝。诸男及诸孙。相与议曰。吾先考既自业科而不成。又积勤于教吾六男。而终无一人能继先志。立一名于世。以显我先世。痛孰甚焉。今适有 邦家令能出财补国用者。职其亡亲。盍相与图之。遂皆拨贫纳受本职帖。天翰有一女。适士人赵熙道。孽男三。庆锡,福锡,顺命。景翰一男乃贞。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223L 页
女婿三。朴之㕀,朴有文,宋惟宽。孽女夫佥使柳世温。光翰二男。乃节,乃迪。孽男乃顺。孽女二。长婿金重吉。龙翰一男乃亮。一女适李长立。凤翰一男以俞。一女适生员李重亨。忠义卫二男。庆长,喜长。曾孙内外男女并六十人。葬后二十六年而碣焉。铭曰。
山之南。水之北。地名阳。先受旭。宅于玆。体魄宁。宜有后。碣而铭。
处士张君墓碣铭
君名光翰。字斯举。籍玉山。高丽三重大匡金吾卫上将军讳金用之后。曾祖讳嫡孙。忠顺卫。祖讳潜。成均进士。考讳昆。 赠通政大夫户曹参议。参议娶阳城李氏内禁卫薰之女。君生于嘉靖辛酉。兄弟凡六人。君其第三也。勤举业。再发解。未成而止。邑有吴山书院。壬辰寇乱。不保于兵火。君为长于乱后。尽心经营以重建焉。天启甲子正月。疾殁。是年十二月。葬于府西阳村后山坤向之原。妻许氏。学生应尹之女。生同辛酉。而殁于后辛酉。先于君三岁。有男二人。长乃节。受县监帖。季乃迪。孽男二。曰乃顺,乃杰。孽女四。长嫁金重吉。馀幼。诸孤具碣请铭。遂略叙以铭。铭曰。
阳之原于洛之东。傍先茔永安其衷。碣以铭亦云有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224H 页
终。
处士朴公墓碣铭
公讳遂一。字纯伯。新罗朴姓王时。分封诸公子于列邑。今之庆尚左道之密阳。居其一。公其后裔也。史阙载传。谱亦堕失。未知在公为几代也。公之九代祖讳华。为丽朝三重大匡都佥议右政丞。中世居龙宫。至六代讳宗元。弘治进士。号默斋。娶生员许谅女。许乃金海首露王之裔。生员居善山之海平县。故公既娶。就而居焉。即今古里防(一作坊)。乃其闾也。祖讳云。即正德己卯进士。龙岩其号也。师朴松堂英。友金真乐就成。公之学问德行。非后学所可得以议焉。闾有孝碑。 宣庙朝所旌也。茔下有碣。退溪李先生撰文也。公之著有景行录,紫阳心学至论,击蒙编,三侯传,卫生方等书。传为家宝焉。考讳灏。嘉靖丙午。生员。娶广陵李宗谔女。以癸丑十二月二十八日生公。公甫八岁。生员公暴殁。公惊奔号擗。仆地至三。此岂常儿所能哉。九岁。龙岩公口授小学。公该达佩诵。龙岩爱重之曰。吾家干蛊。非此儿耶。壬戌。龙岩丧逝。公从仲季父在庐。定省慈闱。晨昏不废。年十七。往谒李先生于礼安。先生颇奖许之。又往谒稣斋卢相公于商山。此皆其志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224L 页
早有在也。丙子。初参汉城别举。不利于殿试。自是不复留意举业。遂奋为己之学。夜或悬髻警睡笃志。母夫人忧疾而止之。乙酉。家炽酷疠。公丧耦后。先妣继染。公不离侍药。尝粪预验。及其丧也。哭踊哀毁。顿绝获稣者累焉。泣血三年。几至丧明。服阕后。时见先妣手泽之物。辄失声悲号。邻族莫不嗟叹。壬辰。遭倭变。避窜山谷。虽在苍黄急遽中。若遇忌辰。亲具时羞。必致如在之诚。时龙岩继夫人金氏尚在季父家。公奉置躬侍。不失常仪。及丧。送终如礼。公之外家。荡没于贼乱。公收葬三四丧。极其情礼。携其孤孩抚养之曰。此儿须存。外祀不绝矣。丁酉。贼兵再动。及其败还。径由本府。公未及远避。遽遇凶锋。亦不自乱。骂不绝口。遂不免祸。呜呼。天不祐善。至于是哉。公虽不得终承庭训。从前累世所积之善。所尚之风。流在家庭者。深且厚矣。其所传袭。有所来矣。何独资禀之美哉。至于平日百行。固非外人所得悉也。而盖皆恒人所不可及者也。公配乃平壤赵氏。即宣务郎通礼院引仪仁复女也。生于嘉靖壬子。殁于万历乙酉。生四男。长曰弘庆。无子。以第四弟晋庆第四子慄为后。二女。长适李。次适金尔后。李有男女。金有一男。皆幼。次曰亨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225H 页
庆。有四男四女。男长曰㥣。娶阳城李维圣女。生二男。曰𢝮。馀幼。女长适生员蔡以复。次适正字金厦梁。次适士人郑𡐞。馀未字。次曰履庆。有四男三女。男曰愉,曰愑。馀幼。女长适士人全伫。早孀馀幼。次曰晋庆。有五男三女。男长曰愭。娶海平吉昌善女。冶隐后也。生三男。皆幼。次曰愰。娶府使崔山辉女。生一男一女。皆幼。次曰悏。娶县监权应。生女。次曰慄。为弘庆后。娶士人安景淹女。生一男幼。次曰㥠。女长适士人任景尹。生三男一女。季胤晋庆。以崇祯七年春。蒙 恩除从仕郎永崇殿参奉。参奉曾修恸慕录来示。仍曰。某等为先人伐石当镌。敢请录其阴。显光不但平日相与之分。固不寻常。况今连家之义。既深且重。何敢辞焉。铭曰。
朴出罗祖。寔天攸锡。分封列境。密派最赫。曰惟龙岩。善乡挺特。有师有友。穷讨隐赜。公为嗣孙。以继以述。明镜肯堂。鸢鱼妙察。不幸遭乱。操守愈确。处困亨道。临变惠迪。天意难知。不祐有德。善既世积。后岂无发。后人何鉴。鉴此竖石。
处士崔公墓碣铭
高丽门下侍中谥文成公崔阿。全州人。其后有曰泽。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225L 页
始移居于岭南之泗川。三世而有讳水智。以文科仕止比安县监。因孙左尹应龙贵。 赠都承旨。承旨后娶海平金氏。即高丽壁上功臣萱述之后教导由舍之女。仍喜江山之胜。文献之风。乃卜居于县下里。金出有三子。长曰以淮。荫补司仆寺主簿。主簿娶星山李氏。生致云。才不成名。资受将仕郎参奉。参奉娶金海许氏生员裕之女。生三子。公其次也。公讳深。字某。幼从伯氏进士海游学焉。所与友皆尚星善闻人也。时卢上舍守諴。抄写性理箴铭一册以与之。公常诵不辍。其为学不务博涉。专功四子。每冬夜。扣泉冰盥漱。以警昏睡。不觉其为病根。年未三十。已成疾。再中乡榜。遽停举业。遂以静处养痾为意。闻金真乐绝嗜欲慎喜怒少言语等要法。用自守焉。亲友时至。引入卧内。略叙寒暄而已。或被洞族强邀。虽勉往。坐终日不言。座有喧哗。则闭目而睡。人有以非理来侵者。不与之相较。终遂其廉介之操焉。邻幼有请业者。从容开导。使之自解。禁杂技戏谑。不从者峻绝之曰。汝既自弃。又妨同学。不可留也。公慈祥恬静。淡于世味。恭逊慎默。不喜说话。閒养四十馀年。始终如一。而疾亦稍减。齿发不脱。精神不耗。常有惺惺之意。家于松山。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226H 页
自号松庵。不出户庭。以终其天年。公生于正德壬申。终于万历己丑。享年七十八。申按其家庭训戒之别录。则于其平日随时随事所常提举而警勉之者。无非先圣贤著实吃紧之格语。非时俗中父兄所以教引其子弟者也。及其属纩之日。亦无他教。但以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之言。申之而已。并是观之。公盖隐君子之徒也欤。公先娶东莱郑氏。早殁。继娶德阳奇氏。亦早殁。公伤再室无嗣。遂三娶星山李氏士人智源之女。即正言孟专之曾孙。正言托盲不仕之义。世共传焉。李氏亦慈祥仁恕。虽婢仆未尝诟骂。尽其抚恤。厚睦邻族。不以有无靳施。故其殁也。里巷涕泣悲惜之。信乎公之配也。岁辛未。以年四十八而殁。公之二男一女。皆其出也。长曰昕。早夭。季晛。实承家训。其升上庠也。公及见之。后丙午登第。顷以正言被谴。方家食焉。女适忠义卫李景禄。正言娶义城金氏府使复一之女。子曰山辉。方勤志业。山辉娶江陵朱氏武科奉事应邦之女。生三子。因博,因厚,因积。一女幼。忠义生三男。远根,远树,远枝。昆季夭。远树娶安东高氏。生四子。俱幼。公之墓。初在默语坪。李氏墓。在梧里洞。岁乙卯。并迁兆于上林山癸坐丁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226L 页
向之原。后某年而碣焉。铭曰。
藏踪养病。实惟养德。绝意纷华。一味淡泊。不与人争。能远耻辱。所安者分。所基者福。丁宁家训。真切警敕。动引格言。无非药石。继志有嗣。奉持兢惕。镌示来后。宜永作式。
秀才张君墓碣铭
君名龙翰。字见举。成均进士号竹亭讳潜之孙。户曹参议讳昆之子。其内外系。具著于进士公及参议公两墓碣。进士公墓。即府西北鼎山。参议公墓。即鼎山西北阳村山也。君兄弟六人。而君其第四也。六人皆以翰墨。称于一时。止能发解乡榜。竟不成名。人皆惜之。君生于甲子。殁于己亥。妻朴氏。宣务郎黄山察访鹍程之女。生与君同年。而殁后于君二十二岁。朴氏有孝行。虽未及事父与舅。其在乱离之际。事母及姑。克尽诚恳。又其遭丧也。酱(一作浆)不入口者三年。人皆以为难焉。葬同原而双其封。即府南长谷山之丙坐也。一男曰乃亮。一女适李长立。乃亮娶闻韶金上舍益精之女。生三男。长立。生二女。乃亮今共其堂兄弟既具碣于鼎山阳村之茔。仍又伐石求铭以竖于玆。玆非其孝思耶。铭曰。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227H 页
勤业不成名。一不幸也。未四十而夭。二不幸也。此二不幸者。天也柰何。一男三孙。蕃昌可望。即一幸也。碣茔传后。香火宜永。即二幸也。玆二幸者。足以塞夫二不幸。生前达而寿。乌得与身后有后者。轻重同科。
中显大夫少府尹李公墓碣铭
公讳瑊。字未传。先世有自东京移来本州。仍籍焉。曾祖乡贡进士元衍。娶明经壮元及第李克松女。生秘书侍郎祚。侍郎娶户部尚书李渊审女。生司酝直长成裕。直长娶部将裴智藏女。是公考妣也。公娶广平君李能女。长子曰蕃。某阶某官。长孙曰兴门。某阶某官。有直裔之至为七八代孙者。世居岩浦坊之古闾。于今内外诸裔之在本州及近邑者。皆以岁久封颓。茔欠短碣为闷。遂相与加土揭铭。以为永世瞻感之地焉。铭曰。
地维星北。山曰俭岩。根深枝茂。视彼松杉。苗裔昌残。香火是监。告我同源。勖一佥諴。
忠义卫金公墓碣识
公讳淇。字清源甫。金为顺天著姓。高丽密直司使泂之后。有讳乙忠。仕 本朝。以奉 命祷雨辄应。故 赐名承霔。有元勋。封平阳府院君。位左台。及卒。谥以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227L 页
襄景。令世袭其荫。于公为五代祖也。曾祖嗣成。通训县监。祖世益。励节校尉。考迪顺副尉讳信忠。配蔚山朴氏生员根孙之女。嘉靖壬午生公。公谆实任真。无少桥饰意。乡人以厚德长老称之。孺人康氏。庆尚右虞侯希侃之女。信川其贯郡也。亦有妇德。子宗孝。今之闻士也。乃克终孝焉。公与康氏。俱殁于万历癸巳。葬以甲午之冬。碣于戊申之秋。盖丧在乱离之际也。一女适乌城郑汝福。并早死。即因其墓而卜此原。原为子坐午向者也。宗孝有二男。长庆长。次喜长。德之积也世矣。宜其有后哉。
处士李公墓碣铭
公讳忱。字士孚。李氏本新罗外裔也。有讳德富。职乐居副正。始来居于京山府。遂贯府籍。邑有沿革而籍则仍焉。副正以下。连世显职。至七代讳兴门。通政大夫济州道按抚使。于公为高祖。按抚有二子。长义兴卫中部将讳晔。次郡守讳晏。郡守无子。以部将第四子后之。即司猛讳秀场。是公之曾祖考祖考也。考讳彭祖。娶平靖公李约东之孙利川府使有温之女。嘉靖癸卯生公。公有好气质。幼时虽不刻意苦力于学问。而能有所开解。及长。聘光山李氏。则李氏有三兄。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228H 页
皆善人也。寒冈郑先生。又与之娅焉。动静相随。每处芝兰之室。同薰共芳。深见切磨之益。一时有东冈金先生。乐善好学。在乡相从。故公为诸公所推许。有往相呼。有事相议。乃作乡邦之善类也。呜呼。以公好善向学之志。能充其积久之业。则所就当何如也。而不幸不寿。公居家必率仪式。奉先务尽诚礼。亲旧有婚丧。周助顾护。不惮勤费。皆人所难也。又喜引进幼少。指诱提解。恳笃靡倦。赖而回心义方者有矣。公万历庚辰夏。下世。是年秋。卜葬于俭岩山丁向之原。即先茔下也。所配李氏。亦生长德门。贤顺闻于内外亲党。而殁先于公三岁。竟同穴为一封焉。有二男三女。男长天培。勤学为秀儒。无嗣而早殁。季天封。生员。有才学。方持门户。皆受业于寒冈先生。女长适朴明彦。次适蔡先谨。皆无后。次适李善继。生员娶姓某之女。生一男曰纶。一女适郑弘键。李善继生一男。曰重亨。纶娶朴兰芳之女。生三男。重亨娶张凤翰之女。生三男。皆幼。生员具碣将竖。请铭诸阴。遂据其录。略叙以铭。铭曰。
志业方勉。观取多善。若有以裁(一作栽)之。长途未半。朝露无旰。孰有以催之。干蛊攸及。承家有立。亦云休哉。俭岩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228L 页
茔域。香火不熄。宜永将来。
进士李公墓碣铭
公讳泰然。字静中。丽朝乐居副正讳德富。其十二代祖也。李氏以新罗外裔。世居鸡林。副正公始来京山府。居而籍焉。高祖讳蕃。嘉善大夫行襄阳府使。曾祖讳兴门。通政大夫济州道按抚使。按抚长子曰晔。义兴卫中部将。部将四子。其第三曰秀坞。生员。即公之考。幼好读书。学通性理。郑新堂鹏。其妹婿也。朴松堂英。亦道义交也。往来讲劘。最相亲重焉。妣全义李氏。通政大夫庆源府使永禧女也。生员公既聘。仍留于京。弘治戊午生公。及长就学。犹在洛下。正德甲戌。丁内忧。既葬。生员公携公下乡。辛巳。公丁外艰。以礼终丧。嘉靖庚子。入上庠。公严毅厚重。不尚文华。言语常重。喜怒不轻。居家有法。祭先必诚。待人接物。一以恭逊。故邻闾畏服。乡党敬慕焉。晚年守静家居。披阅书籍。节食服药。颐养精神。故耄耆之年。尚保康宁。以万历丁丑闰八月日。考终于家。逾月葬于俭岩山某向之原。公娶守城罗氏。生员润经女也。先公而殁。墓在公墓后。一子汝确进士。亦先殁。其子德骏。生一女。与之俱夭于乱离。公之三女。长适河洪范。次适生员张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229H 页
峋。次适李茇河。生一女。适郑应星。张有二男。长孝元。次悌元。生员一女。适朴成一。李有一男曰长源二女长适李䪜。次适李思认。郑应星以下。皆各有子女。并其为曾玄孙者凡四十馀人。公有侧室子曰顺迪。今干其家。能用诚于追远。悯其无姓嗣以属香火。则取李长源次子成实。养于家。将移与旧业。俾主后事。仍具碣请铭。铭曰。
莫安乎分。莫贞乎拙。所守在此。所求何物。田我之田。可以自足。宅我之宅。可以自适。静里身世。閒中岁月。颐保性命。独占寿域。俭岩之原。曾茔族托。公兆于斯。镌示无极。
宣教郎义禁府都事李公墓碣铭
公讳天封。字叔发。自号白川。川在屋下。世系详在公之考处士公墓碣。墓在治之北俭岩山。山无馀穴。故公之伯氏墓于此山。而公又随葬。公以嘉靖丁卯五月癸未生。自幼有才气。处士公奇爱之。伯氏先登寒冈郑先生之门。公亦从焉。故公与伯氏。皆父事先生。而先生视之犹子焉。既得依归。最有亲炙之功。乡党称之。公辛丑。入上庠。泮中诸儒。莫不推重之。 反正后累拟仕望。盖因荐之者多也。丁卯胡乱。公掌本州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229L 页
义兵。殚尽心力。多所经营。适以贼退停事。戊辰秋。除金吾郎不赴。公之兄弟。早失庭训。一意遵守师教。不幸伯氏先殁。公于敛葬奠祭。一遵家礼。殆无憾焉。伯氏无后。公有独子。公遗命使之连龛于先庙。不以祔位别之。此亦寒冈先生重公兄弟而义起指教者也。先生后事如建院庙。竖神道碑。裒文集等役。多公之致诚措画。得以成就也。以甲戌六月壬申弃世。寿六十八。是岁九月庚午。葬于吾道山艮坐之原。即伯氏之茔右也。公先娶东莱郑氏。无后。后娶铁城李氏忠义卫矶之女。左议政原之六代孙也。有一男曰纶。娶佥正朴兰芳女。生七男一女。皆幼。女适士人东莱郑弘锡。无后夭殁。侧室有男曰满仪。方幼。有女亦幼。纶既练。伐石造碣。以显光戚而切知之深。来请铭。遂考其志文。略为之加减以铭焉。铭曰。
在世连床。殁后同冈。既翕之乐。其永无疆。友悌之行。实本孝诚。孝悌既敦。家孰不亨。
县监朴公墓碣铭
朴氏出庆州。庆即罗都。自赫居世始姓朴。公其后也。公讳某。字某。曾祖宣务郎讳某。祖成均生员讳某。考讳某。 健元陵参奉。妣姜氏。晋川府院君昌贵之裔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230H 页
副司直信范之女。公以嘉靖丙申。生于咸安郡平广里。资禀厚重。在幼少。已有长者风度。稍长。读书向学。书朱子十训颜子四勿。揭壁观省焉。出入南冥曹先生之门。与崔守愚永庆,河觉斋沆,金松庵沔,大笑轩赵公宗道。有丽泽之益。寒冈郑先生尝曰。朴某隐德君子也。其见推许如此也。公扁斋舍曰静默。种竹岩上。号以篁岩。万历甲午。荐授 泰陵参奉。又除 王子师傅。皆不赴。己亥春。为松罗察访。辛丑。弃归。壬寅。除侍直不就。冬。 召以王子师傅。 上问教王子先何书。公对以要先大学。 上顾谓王子曰。得明师。宜勉旃。乙巳秋。除刑曹佐郎。冬。拜军威县监。为县。以古人抚字心劳。催科政拙之考为自许也。在任三年而递归。丁巳。除济用监判官不就。公虽在衰暮之龄。素履犹贞。至于易箦之日。不变起居。不废盥栉。人不知其为疾剧。戊午十一月五日。终于家。享年八十三。明年三月。葬于郡南某山某坐之原。李上舍屹。状公之行甚悫实。公之孙道元。持厥状来请碣文。显光辞之既固。请犹不已。则不敢终拒。遂据李状而略叙焉。状中。有曰公平居宽舒安重。言语详实简约。待人温恭诚悫。处事和缓勤谨。祭祀必尽诚敬。对案观书。至老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230L 页
不辍。喜怒之色。不见于面。笑语之声。不出于门。此可以见公持守之规范矣。临终之年。为其曾孙男等。述训戒之词十有四条。皆日用间吃紧著实要语也。公初配载宁李氏。通政琛之女。无后。继室全义李氏。缮工监役逸民之女。生一男曰瑮。先公殁。瑮娶郑弘祚女。生男。即道元。方用力于继述之业焉。道元娶郡守李潚女。生三女。幼。二男慹,恁。即十四条遗训所属也。铭曰。
人有百行。厚重为本。重不挠迁。厚能坚远。惟公众善。始终一悃。我无物忤。物岂我狠。暂出世路。亦免重蹇。归来静默。一室愈稳。有篁旧岩。深趣在晚。德可范后。家训谆恳。石或磨亏。馀庆曷损。
通政大夫郑公墓志铭
公讳瑜。字公瑾。乌川郑氏。高丽时有讳袭明。值昏朝为死直之臣。公其裔也。曾祖讳卿缁。祖讳闻英。继以文行名。考讳世弘。最有才器。而不达于时。李先生晦斋公。与之亲且善。相许以知心。悯其落滞。荐授训导。以慰其屈焉。累世居永阳。训导公以就养于叔父。故仍家兴海。妣原州元氏。万户讳永贞其考也。以嘉靖壬午正月二十九日生公。公处心醇正。奉身清俭。不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231H 页
拘小节。不屑细事。燕居如齐。群居怡悦。色不形喜怒。口不出悖言。此盖非由学问修为。惟其得于天者然也。笃于孝诚。母夫人享年踰九十。村家奉养。必足滋味。及其丁忧。以衰麻在身之年。哀毁克终。邑人称道之。其于奉先。必为之致洁致谨。至老不懈。孝之有始有终。如是哉。子弟有过。正色不言。俾不敢仰视。久然后警责之。故子弟各自敬慎。必思有以承悦其志焉。接人恭而款。处乡恩而威。故人莫不爱且畏之。性喜饮酒。未尝醉倒。犹持严重。人益敬服。早事诗书。不务举业。中年就京师。暂试傍艺。亦不从仕而还。竟以高年。例受通政之职。公先娶仁同张氏。参奉伦之女也。生一男而丧。后娶忠顺卫金光美之女。乃东京著氏也。又生一男。长曰三畏。业儒而老。季三戒。成均生员。孽男三。三俊,三杰,三老。长男之男三。曰四勿,曰克后,曰四端。女三。一适达城徐后儒。二幼。生员一男四女。皆幼。三俊,三杰,三老。皆各有男女。四勿生三女。克后生三男二女。公年八十六而终。万历丁未九月八日也。卜兆于郡东十五里凤林山子坐午向之原。以是年十一月十二日葬。前夫人张氏丧于己酉。墓在曲江山先垄之傍。以茔下有崩陷之势。乃移奉而同窆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231L 页
焉。铭曰。
行惟克敦。吾必谓学。德有可尊。岂须贵爵。忠孝植根。源源其泽。凤林之原。香火曷熄。
宣务郎军资监主簿郑公墓志铭
公讳三畏。字德敬。郑为迎乌著姓。远祖讳袭明。在高丽毅宗朝。以右承宣。死于直谏。其后继有达官名人以世之。至十世。有圃隐先生。公之五代。祖左军司正讳文备。与先生为三从昆弟也。司正之子讳卿缁。展力副尉。实公之高祖。是生讳闻英。早卒。是生讳世弘。承议郎。是生讳瑜。通政大夫。即公之考也。曾祖以上世居永川之愚巷。即圃隐先生旧闾也。承议就养于兴海。仍居焉。妣仁同张氏。参奉讳伦之女。公生三岁。而张氏殁。鞠于祖母。自十岁后。就傅从学者屡年。科业既就。再中乡解。屈于会举。未晚而停其业。公醇厚慈良。出于天性。故在家在乡。莫不亲爱。其奉亲也尽其诚敬。务以养志。晨昏定省。甚雨不废。恒具酒羞。或请亲宾以慰悦之。值生辰。必设寿筵。聚门族。少长满堂。上下献觞。后必起舞尽欢。夜深而罢。岁以为常。壬辰寇乱之日。奉亲入山。菽水之奉。亦必得其欢心。岁丁未。先大夫享年八十六而终。时公年六十一岁。未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232H 页
葬啜粥。三年泣血。无愧古人。至于澌毁骨立。不怠克终。以先妣早丧。不亲敛襄。为终天之痛。遂具衣衾棺椁。奉迁祔葬于先大夫之圹。白首号痛。垂绝复苏。见者为之感叹。终制之后。以墓山在十里外相望之地。名其所居之堂曰望慕。其友爱诸弟甚笃。先大夫分畀财业。必欲均其膏瘠壮老。公自请其老瘠。归其壮膏于诸弟。弟三戒中司马。公自办庆宴。连日穷欢。以乐其亲心。亦末俗所难也。公之族党众多。待之一以诚爱。癸甲兵火之际。亲戚朋旧之失所流离者。盈集于门。解衣推粮。以救其急。竟自垂竭。则至分糜粥。犹不已。几尽家赀。殆不能支。妻子病焉。亦无愠色。处乡党。务自温恭。开心见诚。不置畦畛。人或告之以有忤言者。则曰乌有是哉。再告之。则曰其人也必醉矣。至或有当面作忤者。亦不怒。默然良久。然后徐言以解之。忤者服焉。虽子弟。若或加怒于人。则必禁之。子弟自有过。亦温辞以戒之。至仆隶有失。即谆谆以教之。不加棰楚。每以陶靖节彼亦人子之说戒子弟。公不事治产。不心利达。惟以孝亲睦族。教诲子弟为己业。恶衣食而不耻。处穷约而自安。人或有馈。非义必辞。晚年以不得早游贤人君子之门。不及闻道为大恨。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232L 页
常爱圃隐,晦斋两先生文集。置几案上观玩焉。又叹郡僻海滨。儒风不振。以晦斋先生墓在郡境。倡建书院于曲江之上。庙而享之。使邑中子弟。知有慕尚之地焉。丁酉天兵之下。责运粮于海路。能漕运有劳。故当时有司闻之于朝。授军资监直长。寻授宣务郎军资监主簿。数年前。自朝廷有旨求孝行隐德之士。郡守闵公汝任。据一乡公议。以公孝友实行。转报以闻者再。乙卯春。因礼曹回 启有除职之 命。未及受而终。尝拟昏嫁毕。须作远游恣观山水。寻旧迹访亲故。畅叙怀情。然后归毕命。乙卯夏孟。毕嫁季女。未久忽疾作。以五月十八日终。寿六十九。公先娶水原金氏参奉讳公弼女。新罗敬顺王之裔也。后娶瑞山柳氏。参奉讳春英女也。男三人。长曰四勿。癸丑生员。次曰克后。后于从祖祖父。而敦儒业。皆金氏出也。次曰四端。女三人。长适徐后孺。次适白弘敬。次适金璜。皆士人。四端以下。柳氏出也。傍室有一男三女。男曰震。生女一。嫁金硕男。馀幼。生员先娶月城孙昉之女。生一女。适洪汝业。后娶利川徐思远之女。生四女皆幼。克后娶察访李弘悫之女。生三男三女。男长曰㙱。馀皆幼。四端娶星山李君宾之女。生一女。是年十月十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233H 页
七日庚申。奉葬于永阳之紫阳洞圣穴山下子坐午向之原。盖紫阳。乃公之童子时所钓游也。公生时不忘其交游之迹。恒言必及之。故诸子弟以为先茔之下。狭侧不安。遂卜是原。生员兄弟。以显光与公有旧。又公之外氏于显光。有同源之义。乃以状求铭焉。生员兄弟。亦与显光最有相厚之分。玆不敢辞。遂据其状而叙次之。因以铭。铭曰。
公字之德。公实有之。公字之敬。公实守之。躬此一生。无慕贵右。其积既厚。其发应后。宜哉斯原。旧游之区。势邃而明。福人攸丘。其有神休。其万春秋。
县令李公墓志
公讳敏善。字季进。星州人也。远祖讳匆言。仕新罗为碧珍将军。入我 朝。讳约东。为知中枢府事。 赠谥平靖公。即公高祖也。曾祖通德郎行刑曹佐郎绍元。祖 赠通训大夫通礼院左通礼行务功郎典狱署参奉有蕃。考 赠通政大夫承政院左承旨兼 经筵参赞官行通训大夫德川郡守硕明。妣 赠淑夫人晋州河氏。通德郎 健元陵参奉继云之女。文孝公讳演之后也。公生于嘉靖戊申十月戊申。壬午中司马。尝游泮上。儒林咸推重焉。壬辰平乱之后。 大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233L 页
驾还都。公首入泮宫。悯其殿宇煨烬。倡陈疏章。请其重建之意。 上从之。越明年 庙成。实公之力也。馆学仍以荐公。甲午。除缮工监监役。乙未。超拜司仆寺主簿。丙申。出知比安县。瓜满乃还。壬寅。拜江阴县监。二年而递。戊申。以 宣祖大王国葬都监郎厅。特承叙命。癸丑。为义盈库主簿。同年夏。出除阳川县令。再期而解。丙辰秋。挈家移寓于善山地。甲子四月。寝疾。丙寅五月庚戌。卒于正寝。享年七十九。同年九月初四日。葬于金乌山下酉坐卯向之原。公前娶士人卢思圣之女。生一男二女。再娶参奉金崶之女。生二男三女。长尚质。承荫为监牧官。娶 赠判决事全洁之女。生二男一女。长曰垣。次曰墉。次女适士人朴鼎实。生一男曰守弘。中文科。次女适忠义卫柳泰华。生三男三女。一男曰埱。二男尚幼。次女适参奉李钦臣。生二男二女。次女适生员崔基銆。次女适生员李纯馣。生三男一女。次男尚逸。中甲子司马。前娶佥正慎达之女。再娶忠义卫李舣之女。次男尚达。娶郡守曹胤禧之女。生一女。当时内外子孙五十馀人矣。公性度慈祥。志气雍容。不言人过失。又不喜饮酒。其孝友之行。敦睦之风。人多感服。而处官居家。惟务廉谨。历典
旅轩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234H 页
三县。家无一物。人以为有平靖之遗风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