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x 页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奏文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491H 页
复平壤献捷奏文(癸巳二月)
谨奏。为仰伏 皇威。克复平壤。飞报捷音事。该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初九日。陪臣诸道都体察使柳成隆驰启。据诸道都巡察使金命原呈。该平安道巡察使李原翼申。本月初六日。有 钦差提督蓟,辽,保定,山东等处防海御倭军务总兵官都督同知李如松。统率大势官军。直抵平壤城外。部分诸将。围抱本城。有倭贼二千馀名。登城北牧丹峰。建青白旗。发喊放炮。又有倭贼一万馀名。摆立城上。前植鹿角栅子。拥楯扬剑。势甚猖獗。又有倭贼四五千名。建大将旗。鸣鼓吹螺。巡视城中。指挥诸贼。本城里外设险。势难遽攻。总兵收军回营。本日夤夜。有倭贼三千馀名。㘅枚潜出。袭都督杨元,都督李如柏,都指挥张世爵等营。被本官等统兵杀退。初七日夜。有倭贼约八百馀名。复斫都督李如柏营。又被本官杀退。初八日黎明。总兵焚香卜日得吉。吃饭讫。与三营将官分统各该将领官军人等。摆阵于七星,含毬,普通等门外。总兵领亲兵二百馀骑。往来指挥。将士踊跃。咸思尽力。辰时分诸军鳞次渐进。各样火器。一时齐发。声震天地。大野晦冥。火箭一枝。着密德土窟。俄而赤燄亘天。延爇殆尽。守陴倭贼。乱用铅丸,汤水,石块。以死拒守。又用长枪大刀向外齐刃。森如猬毛。总兵手斩畏劫者一名。号示阵前。诸军鼓噪薄城。负麻牌持矛戟。相杂齐进。或发射放炮。或仰刺守陴之贼。贼不能支吾。稍自引退。总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491L 页
兵挺身先登。督诸将进入。 天兵一起。与本国官军入含毬门。一起入普通门。一起登密德,东城。骑步云集。四面砍杀。众贼崩溃。 天兵当阵斩获首级一千二百八十五颗内。查有贼酋平秀忠,平镇信,宗逸等二十五人首级。生擒倭贼二名并通事张大膳夺获马二千九百八十五疋。得获倭器四百五十二件。救出本国被掳男妇一千一十五名口。 天兵乘胜纵火。悉烧房屋。众贼投窜。被烧死者。约一万馀名。臭闻一十馀里。馀贼躲入风月楼小城。总兵督运柴草。四面堆积。仍用火箭飞射。一时焚烧。俱成灰烬。又有馀贼跳城过江。冰陷溺死者。不记其数。七星,普通,牧丹等处诸贼。仍据土窟。坚固难拔。总兵收兵传食曰。贼必夜遁。就遣副总兵参将等官李宁,祖承训,葛逢夏等。领兵埋伏。总兵同杨,李,张三副将。由大路追赶。本贼四散遁去。被李宁等伏路邀截。斩获首级三百五十九颗。生檎倭贼三名。馀贼弃甲抛戈。惊乱遁走。岊岭以西。悉底荡平。臣窃念平壤一府。实本国旧都。城池险固。而凶贼豨突。据为窟穴。即目 天兵进讨。一鼓荡破。枭獍馀孽。逃命无所。本国再造之机。实在于此。臣与李原翼督运各处刍粮。进入本城。听候督府调用外。缘系捷音事理。为此具启等因。臣据此参详。小邦军兵脆弱。日久愈削。兼且平壤城险。未易收复。日夜忧煎。不知死所。钦蒙 圣明天地父母曲念先故。不以臣失职而加罪。 命调南北精兵。以拯济小邦涂炭。虑军犒之乏。则先赐银两。忧粮草之缺。则陆续飞挽。士卒暴露于野。驴骡颠损于道。以臣之故。贻戚 天朝。至于如此。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492H 页
臣感激怔营。若无所措。窃照王师有征。天吏无敌。乃于本年正月初八日壬戌。进攻平壤。不崇朝而城破。除焚溺斩杀之外。馀贼丧魄逃遁。其军威之盛。战胜之速。委前史所未有。臣与大小陪臣。初闻捷音。不觉涕泪之交下。玆盖 圣天子盛德诞敷。神武远畅。而名公赞谟。本兵运筹。侍郎宋应昌专心机务。指授方略。谋猷克合。用集殊功。总兵李如松誓师慷慨。义气动人。军行所过。秋毫无犯。临阵督战。身先列校。至于铅弹击马。火毒熏身。色不怖而愈厉。克城之日。祭箕子而先封其墓。恤疮痍而遍酹阵亡。宣布 德意。慰问孤寡。虽裴度之平淮西。曹彬之下江南。无以过此。副,参,游击,都司以下各该将领等官。阚如虓虎。如神助势。至有巨石滚下。而拒之直上者。丸入胸臆。而鏖杀未已者。小邦将士。袖手骇缩。莫敢助力于其间。徒观其铁骑所蹴。飞尘蓦野。火箭所及。赤焰弥天。炮触列栅。则决若吹毛。抢刺守陴。则捷若飞鹘。腥烟漫空。流血浑江。天地为之摆裂。山渊为之反覆。彼贼之鸟铳汤石。政犹螗臂拒辙。无敢抵敌。臣窃念平壤一城。实伊精兵器械之处。臣竭一道之力。经年莫规。而克复之后。闻其所设守备。则决非小邦兵力所可攻陷。 天威一震。列屯望风。已成破竹之势。黄海以东。不战自却。旧都指日可复。宗社次第汛扫。臣思先灵地下之感。念遗黎其苏之望。悲哀喜幸。惝恍难双。虽欲报答生成。实难为图。抑臣之所大报者。念惟小丑跳梁。自大于鳞介之乡。昧天之威。屡肆狂言。臣常痛之。今者。鬼启其衷。自取天诛。其海詟岛慄。揣揣然不敢喘息者。殆终其遗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492L 页
育。是岂徒雪小邦之羞。实亦彰百王之烈矣。臣又闻之。有愿曲遂。天地之大德。所怀必达。臣子之至情。臣念今凶贼被剿。专出王师。而于小邦则未始有一毫创也。渠见 天将旋师。国内孤弱。再逞反噬之计。则其祸益甚而益难防矣。臣恐复勤 圣上东顾之忧。而重微臣失御之罪也。伏乞 圣慈怜海隅孑遗之民。终天朝子惠之仁。着令督府量抽江浙炮手五千名。仍付一二将官。分屯沿海要害釜山等处若干月。一以教训小邦军民。一以消戢枭獍凶谋。则臣庶可永仗天威。收拾馀烬。以备其后矣。臣既复彊土。又望善后。极知僭猥。罪固难贳。而 天朝俯恤。既有加于内服。下邦控诉。敢自外于一家。臣益增陨越焉。臣一面派拨人畜。督运粮草。一面调集兵马。协同王师。以图进取京城。又备咸镜向西之贼。臣拟待收复讫。即还京城。迎劳官军。仍将前后受恩缘由。另行称谢外。缘系仰伏 皇威。克复平壤。飞报捷音事理。为此谨具奏闻。
复开城后奏捷文
谨奏。为再报捷音。仍乞添拨援兵。以收全胜事。该诸道都体察使柳成隆驰启。大兵攻破平壤。天威远震。黄海诸贼。望风远遁。总兵令都督李汝柏为前锋。直捣开城。原住倭贼。卷众过江。以精锐数万。劄营拒敌。正月十九日。李官自东坡滩。踏浅追袭。贼众大溃。当阵斩获首级一百六十五颗。夺获倭马二匹。盔甲刀铳倭器共八十七件。总兵随至。将各处军民。赈饥救命。且造印旗。给与被掳削发男妇。仍禁约官军。不得妄杀一人。老弱欢呼。簟壶塞路等因。又该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493H 页
诸道都巡察使金命原驰启。正月二十七日。总兵率都督李如柏,副总兵张世爵等。选带兵丁一万。审看形势。行至碧蹄站。闻前锋孙守廉等与贼对敌。即便督兵驰至。贼众分布。沿山遍野。有贼酋一人。披金甲戴红盔。气势凶狞。挥兵直前。总兵与诸将并力射砍。箭中金甲。贼酋落马。贼众拥扶痛哭而去。总兵即喝诸军。进前砍杀。贼众大溃。官兵乘胜。追赶当阵。斩获首级一百六十七颗内。有贼酋七名。夺获倭马四十五匹。倭器九十一件。京城诸贼气夺。不复出城樵采等因。又该户曹判书李诚中驰启。全罗等道海运米豆。共二万二千馀石。已泊东坡站地面交卸。黄海道搬运各该州郡马草。已到开城府地面交卸支放等因。又该全罗道巡察使权慄驰启。臣统领助防将赵儆等官军二千三百员口。于高阳郡幸州山寨下营。本月十二日黎明。大势倭贼约一万馀名。负红白旗。张黄金伞。鬼面兽形。妆扮甚怪。将本营攻围。臣挺剑督战。自卯至酉。滚石扬沙。射矢如雨。又放各㨾火器。声震天地。贼不能支吾。一时奔溃。官军当阵斩获首级一百一十一颗。左耳二朵。夺获弓箭盔甲刀铳倭器共七百二十七件。馀贼逃遁。痛哭还城等因。又该倡义使金千镒驰启。据走回人说称。本月十二日。京城住劄四卫倭贼。往犯幸州山寨。被本寨官军尽行杀死。贼酋三人与伊馀党。俱带伤回营。陆续命尽等因。又该咸镜道巡察使洪世恭驰启。据德原府使金信原呈。该哨探军康俊走告。安边贼酋清正。叫众北来。诸贼自本府起程。经踰铁岭遁走。北地一带宁静等因。又该庆尚右道巡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493L 页
察使金诚一驰启。据水军节度使元均呈。该走回军丁供称。俺在倭贼营里。听得众倭说称。关白今年风汛时分。将调三岛人丁。添助厮杀等因具启。得此。臣窃照自平壤克复之后。 天威震叠。一鼓东下。兵不留行。月奏三捷。沿路一带壁叠俱空。臣之二都。已全复矣。如使军饷不匮。乘胜长驱。则釜山以北。那有一贼敢婴锋哉。扫清妖氛。再造三韩。只在一蹴之间。而委缘小邦久被兵燹。凋瘵已极。财弹力竭。饷运不继。人饥马毙。伤损既多。则量留精锐。拒守临津。退住平壤。休兵待援者。此易所谓左次无咎。而盖出于不得已也。其在小邦。岂敢弛忽于存亡之系。而有所不力者哉。实由事势之致然。而其情则戚矣。臣窃见侍郎宋应昌指授方略。动合机宜。总兵李如松杖钺临戎。躬冒锋刃。相与协心共济。威慑凶徒。恩浃遗黎。师行所过。秋毫无犯。招集散亡。拯济俘掳。赒穷赈饥。并令复业。至于陷贼变形者。亦给旗帖。俾免混杀之祸。小邦之民。如自膏火中出。而举囿于涵濡之泽。虽三代时雨之师。不是过也。是虽总戎之臣。恩威并著。而实出于 圣天子明命。臣与小邦臣民。皆思雪泣。咸愿为 圣朝一死。衔恩感德。勇锐自倍。陪臣权慄以一旅残兵。能歼大势凶寇。兵兴之后。无此克捷。此岂小邦之力所可办哉。端由凭仗皇灵。而彼惊弓之鸟。自落于虚殚也。目今江冰已开。舟揖已通。运过刍粮。可句旬月之支。前头调度。想不如前日之缺乏矣。臣闻兵要尚气。战贵乘势。然则奋未竭之气。而席累胜之势者。其不在今乎。剿除此贼。与他虏异。急则易破。久则生奸。贼若叫聚徒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494H 页
党。据险逞凶。则日后取胜。难卜其万全。此兵法所谓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者也。近有自贼中走回的传言。春来。三岛多添力出新兵。夷情狡诈。固难准信。而亦不可谓必无是理也。已被挫衄。而不早遁归。屯住拒敌。意必有在。今不乘三捷之势。张九伐之威。而以深入为戒。再致猖獗。小邦之祸。有甚于畴曩。而已绝之宗祀。难保其再血也。臣思之至此。有如烈火烧心。不觉仰天而推胸也。稻池游陷。固难驰骤。尚有步兵可以效技。伏乞 圣慈念小邦垂成之势。虑九仞一篑之亏。再轸渊衷。益赐矜恤。添拨已调南方炮手若干员口。星夜前来。俾令剋期剿荡。以收全胜。则不但臣衔恩殒结。臣祖臣父。想必感泣于冥冥之中矣。缘系陈谢 圣恩续报捷音及请兵征进事理。不胜瞻天祝  圣激切屏营之至。为此谨具奏闻。
李提督辨诬奏本(被宋侍郎阻拦不达。癸巳三月。)
云云。窃照。提督李如松文能附众。武能威敌。其战胜之功。慰抚之勤。已具臣前后本内。盖伊兵法。得之家庭。而其仁民济物之心。又其所性者然也。小邦君臣。咸谓 圣天子威灵之震。能令帅臣建功殊服。若是之盛。不然。其必有方召者。复生于今日。小邦但恨粮草运迟。致延师期。方催飞挽。伫收全胜。不自意大功垂成。值此沮挠。臣窃念明庭弹奏。悉出忠赤。犹且致此者。只缘小邦不禄。以稽再生。臣诚不胜拊膺顿足。而无路赴愬于 天陛也。臣之于督府。地分悬绝。非有平昔之私。今玆来援。特出于 圣天子明命。则臣虽无状。何敢比督府而负 圣明哉。小邦臣民。其所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494L 页
感戴于督府者。亦以救活其命。倘所枉杀如言者所云。则是隐然生一敌国。虽不能致怨 天将。其欲画像立祠者。必无是事。况平壤之民。悉先遁避。其从在城中者。是不过沿路抢掳之人。提督所拣出男妇。见有一千一十五名口。则不详城中复有何等人。能当斩级一千二百八十五数外。又有烧死万馀。而溺死不记其数者耶。所死者人人。皆有父兄子弟。其将攒刃而向督府矣。且贼兵精锐。尽在此城。若贼不大挫衄。何善弃坚城。而望风奔溃。还我千里之地。咸镜贼酋清正。尤号暴悍。亦何故卷众南遁。而捐其所据之阻哉。小邦急于恢复。但请前进。而督府闷念附贼者骈首就死。特揭白旗。谕令免死。又令阵前不许擅割贼馘。以防滥杀。其致念之深。虽如臣忝作民主者。非所遑及。加以刻意进讨。不挠人言。其志必在于全活一方性命。以臣所见。虽古之仁将。无以过此。臣恐干戈之际。往来行言。易讹而惑。其必中山之书。宜阳之谤。有以激明给事忠愤耳。此必 圣天子所洞照者。臣不敢复有所烦聒。姑就目前所急而哀吁焉。观今伊贼。肆出积城地面者。非缘添兵西向。为掎角之势。必是势穷思遁。为捍后之计。西向则必须遮遏。思遁则必须赶击。其势在我均宜趣前而已。进不得遮遏。前功尽弃。退不得赶击。后患无穷。而督府以被弹之故。不得便进。此真机张而改括者。于督府赤心。无所损益。而小邦之事。坐必待亡而已。且念督府以小邦之故。勤劳霜雪。自冬徂春。寝食靡遑。鬓发为白。成此再造之功。竟蒙不近之名。臣之所深痛者。不在于失机败事。而在于变功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495H 页
成罪。臣若不言。无以昭忠臣义士之心。著英雄谨厚之风。此臣之不得泯默。而抵死渎冒者也。伏乞 圣慈谅大功之难居。保忠义之无他。俾得专意征进。免忧拟后。以完殊功。以安属国。不胜幸甚。为此谨具奏闻。
陈奏奏文(甲午二月)
谨奏。为凶贼留边。祸迫吞噬。恳乞 圣明特垂矜悯。终始拯济事。先该上年十二月内。据陪臣庆尚右道水军节度使元均驰启。据哨探军金银金告称。本月初三日。俺乃巨济县见乃梁地面暸望。撞遇倭奴一名。就行活捉前来。得此。就重得一名望古之老供称。年二十五岁。系日本国是巨勾人。本年二月二十八日。我们新兵六百名。跟同上官赵承甘渡海。前到朝鲜梁山郡下龙堂等处。设筑城子。探听朝鲜兵舡聚泊闲山岛。仍移入本县。把截隘口。县地场门浦原留贼舡约二百馀只。军卒一千馀名。永登浦原留贼舡约五百馀只。军卒五千馀名。粮饷自本国搬运。分积三处等因。又该本月内。陪臣庆尚左道兵马节度使高彦伯驰启。本月初二日。据走回人门善说称。本年闰十一月十九日。在庆州府地面。被贼抢去。前到林郎浦老营。伺便看觑。城子周回。与本府城相似。城内山上。设二层高阁及大屋三处。以为瞭望之所。窝铺鳞错。贼徒不记其数。城外又设木栅。江边列泊战舡。失记日内。贼酋三人。自南前来。俺访得。本月十九日。豆毛浦屯贼。焚掠本府地面。多被我兵杀死。以此怪恨。伊酋俱来商议。将要大势报复。又据走回妇人玉真说称。本年九月十一日。被贼抢去。前到林郎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495L 页
浦营里留住。听得本贼休养兵马。等待明年春汛。将要顺抢全罗地面等因。又该本月内。陪臣庆尚道观察使韩孝纯驰启。左道东菜,机张,釜山浦,西生浦,林郎浦,仇法谷。右道金海,熊川,加德,德桥,竹岛等处留住诸贼。如前充斥。而巨济县地面。贼徒尤多聚集等因。又该本年正月内。陪臣巡边使李蘋驰启。据金海府听抚人朴末石说称。天城,加德,熊浦,森浦,安骨浦等处住贼。坚筑土窟。深穿壕堑。冶铸兵器。昼夜不休。江口列泊战舡五十馀只。听得待候风汛。一同新添精锐。顺抢全罗地回等因。又该本月内。陪臣诸道都巡察使权慄驰启。据体探人达亡告称。俺潜往沿海贼营。听得诸贼并说关白不许回兵。将要直到晋州,永城仓。抢取米粮。仍犯全罗地面。又据体探人李谦受等告称。豆毛浦等处倭贼说称。明年三月。我们由灵山县西路。进入全罗地面。沿路州县。各留五个日。修治道路。大众分三起。一起自蕯摩州。一起自平胡岛。一起经由全罗。顺抢大明地方等因。又该有装粮舡一万馀只。刻日过。海以供各该兵众等因。又该本月内。陪臣庆尚道观察使韩孝纯驰启。据哨探人诸玉告称。臣(一作巨)济,熊川等处诸贼。比前尤盛。俺听得。本贼拟于本年三月。将犯全罗。以此俱集前项地面。声势日渐浩大等因。又该本官驰启。本月初一日。据机张县士人辛应隆告称。豆毛浦住贼说称。等待风汛。本土兵众尽行出来。大势顺抢等因。又该本月内。陪臣庆尚右道兵马节度使成允门驰启。本月初八日。据按伏将崔堈飞报。金海,加德,天城,安骨浦,永登浦,荠浦等处。贼舡或四十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496H 页
馀只作综行。使俱向巨济县地面。听得巨济住贼。今年春汛。将要进抢全罗。仍犯大明地方等。因又该本月内。本官驰启。据金海府听抚人羽音山说称。上年十一月内。被竹岛倭贼抢去。常在抢主根底使唤。有贼向俺说称。近蒙关白分付。朝鲜山川。你等行走已惯。今又要用你等更战。不可回还等因。又该本月内。副总兵刘綎伺候陪臣金瓒驰启。本月初七日。有贼倭六名。随同沈参将家丁。来到本府说称。装粮舡四十馀只。被风漂到全罗地面。将要进去寻讨。总兵回说你们舡只。若果漂到。我当讨还。今实无有。不知向那边讨来。行长前称一十五只。再称一十六只。今又却称四十馀只。你言变迁不的。仍令通事柳依传说。本贼托言寻讨舡只。其实要知全罗形势。以肆其凶。你国加谨堤备。毋贻后悔等因。又该本月内。陪臣庆尚道观察使韩孝纯驰启。据按伏将诸得浩告称。倭贼于巨济县及玉浦,牙州等处。打造窝铺。不记其数。又自县治。至场门浦,永登浦,所珍浦等处。贼徒充斥。火亮烛天。声势十分浩大等因。又该二月内。本官驰启。据体探人徐允福告称。俺又作乞人貌㨾。潜入林郎浦贼营。有被掳人金奉瑞等向俺说称。本贼诇知 天兵撤回。方要添调新兵。进抢腹里地面等因。又该本月内。本官驰启。据沈参将答应通事李愉呈。参将上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前赴贼营。本年正月二十日回还。二十四日。到八莒县。卑职访得。贼酋秀吉在伊国都。修降表。遆送熊川县贼营参将下处。仍差倭子一十二名。跟同参将出来等因。具启得此。臣谨查上年十二月以前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496L 页
各该贼情。除已查勘具本奏闻外。今该前因窃照。臣获戾上下。酷被兵祸。始臣之失国西迁也。区区之心。但欲赴死于父母之彊耳。初岂有一毫图存之念。而得见有今日事也。幸赖 圣天子异恩。迥旷前古。动天下之兵。不以为扰。犒银馈饷。不以为费。逐至大丘。不以为远。屯戍经年。不以为久。是虽出于 天地父母之仁。兴亡殄暴之义。实非臣身所可希冀。而 王师之死于兵死于疫病于饥伤于水土者何限。马畜之颠损。器械之残缺。又不可以数计。凡此都缘臣故。臣虽至顽。感恩思罪。实难措躬。虽剥肤之灾。更迫朝夕。而不敢再有烦吁。第臣久观贼情。参以近日体探人所言。则其阴谋凶计。不但止此。臣念惟此贼所性凶狡。固难以人理相责。而顾其习盖深于用兵者也。始贼之违离汉城。于还二息。臣之所大望者得矣。臣宜若专于喜者。而窃有所隐忧焉。彼之所言。有大于此者。而将取姑与也。既屯釜山。则彼近其境。粮援俱便。 天兵之劳顿者。又复千里。而庆尚一道。既不足饷军。则小邦之飞挽且远矣。自得形便。延住不去者。是诚不战而屈人之术。 王师孤悬。理难久寄。小邦荡残。粮竭可待。则乃欲假托迁就。缓机便时。邀隙而乘之。此贼之所以愈欲和也。在汉城。既以此而缓新胜破竹之势。到釜山。又以此稽 皇灵荡扫之期。其所得利已多矣。本贼。实海外凶毒别种。跳梁自大。极其僭逆。不复知有君臣父子之礼。逆酋秀吉。又其尤所桀骜。弑君篡位。遂怀非望。蓄谋积年。发兵倾国。今其长驱睥睨。声势已穰。得志已极。而尚且不去。经年他国。耐阅寒暑。砌城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497H 页
房屋。峙粮练兵者。岂其计但已也。臣恐 天兵虚实。未免久而被觇。非谓水窟妖魂。终杭大邦。乃其情则惨矣。此固 圣明之所洞察。庙堂之所筹度。无待臣言。而然在臣闷迫之意。犹欲备陈边情。仰裨毖患。而 天阍悠邈。未易得达。臣之罪。至此而益大矣。其所谓降表。非臣所目睹。未知作何辞说。而但既称秀吉已还国都。则其往取责返。直在两句之内。又何其速耶。藉令表文非假。而其辞极其恭逊。犹难凭信。况贼既无回巢待命之意。有挟兵再持之计。敢与天兵对垒。至于抗战砍杀。曾未几时。一面请贡。其出于诈谖而非其本情。亦不可掩。今若不早为处。臣诚恐以此酿祸愈大也。臣闻先人有夺人之心。则敌为我用。伊既以和致我。我顾不可以此致贼哉。臣每谓倘贼再逞。必由全罗。以便取粮。今方节届春汛。大军适撤。此正伊再逞之会。而假讨粮舡。要往全罗地面。其朵颐本道之状。显与各该所报及臣所忖者相符矣。本道迤东郡县。已经兵燹。只有迤西若干完地。而签兵搬饷。专靠于此。军兴既久。物力荡竭。倘遇豨突。遮遏无策。本道既破。则小邦更无根抵可据。已复之地。当次第瓦解。危亡之祸。急于燃眉。当此之时。 天兵远难再出。小邦沿路数千里。已为空虚之地。凶锋所至。若蹈无人之境。此实闷迫之情。倍甚于前日。臣诚无状。非不欲自振衰微。以无负 圣天子敕论之旨。保宗社缀旒之绪。惟其积败已极。贼在门庭。虽志切奋励。而实难为计。臣若畏冒渎之诛。频烦之罪。不以时奔愬实状。则非徒小邦为贼吞筮。永失藩屏之寄。 天朝终始拯济之恩。臣实有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497L 页
负。小邦自受兵以来。耕农全抛。列邑荒墟。人畜消耗。人烟断绝。道殣相枕。积骸堆山。诚使此贼或尽渡海。而诚心乞款。则臣当乘此间隙。抚集生聚。以图息肩之不暇。何敢张皇贼情。渎冒宸严。必欲使大军久于暴露。遗民疲于供给哉。伏乞 圣明察臣阽危之势。怜臣俟罪之心。益霈 鸿恩。终遂再生。仍图万全之策。不胜幸甚。缘系凶贼留边。祸迫吞噬。恳乞 圣明特垂矜悯。终始拯济事理。为此谨具奏文。
请于京城平壤等处。立碑画像。以报东征诸臣功劳奏。(甲午七月)
谨奏。为东征诸臣功在藩服。理宜显奏事。该议政府状启。该本年六月十二等日节。据汉城府判尹洪进,平安道观察使李原翼呈。京城,平壤等处军民。追感 天朝诸将杀贼拯命之恩。立碑建阁。画像设祠。拟供春秋香火等因。得此。为照。 皇上闷念本国穷祸。特遣文武大臣。发兵救援。扫荡腥秽。收复三京。本国君臣上下。得延喘息。以至今日。实出于 皇上天地父母之恩。而亦莫非诸营将臣运筹汗马之劳。仰皇恩而图报。则摹天实难。思诸营而莫留。则寓慕有所。所据京城,平壤等处军民。伐石镌功。写真奉祀。允合情义。合无行下礼曹。转令艺文等馆。撰出纪功之词及该祭应用乐章。分送各处相臣等因具启。举此查照。先该本年五月十六日。据谢 恩陪臣金睟等状 启。臣等前在京师。听得征倭诸臣以东事未了。并未蒙 恩赏等因。得此。行间。今该前因窃照。臣之无状。待罪藩屏。蒙天不祚。以及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498H 页
此忧。幸赖洪造天覆。 圣恩含宥。非唯不加之罪。而特命拯济。救臣于水火之中。使小邦 宗社已绝而复延。臣祗怀 皇恩。㗳然忘言。每中夜以起。瞻天祝 圣。感泪渐渐。月星下临。凡干图报。理无不尽。况东征诸臣救患之功。无非敬服 皇命。而在小邦者班班茂着。臣固宜汲汲然据实驰奏。以赞 皇朝恺赏之典。第念凶贼据边。如人一身尰结四末。求医觅方。万事靡遑。不能出一声奏功。以奉扬宠灵。臣之心固歉然也。至于臣之军民所欲为诸营纪功等事。虽其荒贱。自中所图。而亦未必不为宣烈镇海之一助。而抑 皇朝采风之地所宜闻也。顾臣之阽危窘急。虽大于此者。有不暇举。乃此猥琐。实难比数。及闻陪臣金睟等状 启。以诸臣勋庸之盛。尚未蒙旌赏。臣固知考试车服。实系 皇典。非臣之所举口仰请。而以臣所见。不得不以实状登闻。而并举小邦军民之至愿。明臣之欲报于诸将者万倍。而但未遑及。臣诚滥越。死罪死罪。臣又念授馘行赏。 皇朝之盛典。陈功叙感。小邦之至情。东征诸将。受命饮冰。积勚荒外。其效力之勤。运筹之劳。定平壤。徇开城。至碧蹄。使咸镜之贼。望尘慑走。黄海之屯。次第宵遁。其战胜之盛。委前史所未有。而兼且计复京城。送遁釜山。还臣二息。此又智谋之深。不战而屈人之术。其馀各该将领。虽官班有崇卑。所管有不同。其为小邦冒危图存则一也。经年暴露。而锐气不衰。饥渴备至。而奋勇犹厉。使臣三都数千里之地。复归臣籍。臣之今日粗俱臣工。复践故都。汛扫丘垄。再延堕绪者。伊谁之力欤。虽未能毕清海滨之妖氛。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498L 页
亦足为旷世不刋之伟绩。是由 皇上神武耀威。震越万方。 圣谟成功。光昭四海。而文武大臣。式遵睿略。作兴士气。二年之间。扫除凶徒。大拯涂炭。弘复敝藩。其所建功绩。想已查勘明白。若不先加褒奖。何以宣风裔远。臣得寓目师所。而不以功闻。亦无以昭忠勤之绩。而彰 圣德于无穷。臣厥有负矣。况今兵祸未解。不幸而复烦师旅。则尤无以鼓奖忠勇。以励后效。伏愿 圣明谅微臣报德之恳。察诸臣著劳之迹。早赐记功。丕阐盛章。小邦幸甚。天下幸甚。缘系东征诸臣功在藩服。理宜显奏。为此事理。谨具奏闻。
贼情奏文(乙未三月)
谨奏。为恳乞 圣明洞察倭情。审始善图。以绝后患事。万历二十三年三月初一日。臣准辽东都指挥使司咨。蒙 钦差巡抚辽东地方赞理军务兼管备倭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李案验。本年正月二十三日。准兵部咨。该本部题为照。督抚身任封疆善后之策。委当预讲据议。欲慎选使臣。谕倭尽退往。封降倭之愿留朝鲜者。分发安插。谢 恩之船只人器。限以数目。无非虞伊情之变诈。欲慎始而善终。既行具题前来。相应酌议。覆请合候命下。移文辽镇督抚衙门。其日本谢 恩人船器具。除使臣外。人不得过三百。船不得过三只。先到对马岛。候旨定数进京。若有投降倭众。从便安插。务期沿海一清。永绝后患等因。万历二十三年正月初八日。本部尚书石等具题奉 圣旨。俱依议行。钦此钦遵。拟合就行。为此合咨前去等因。准此案。仰本司即便移咨朝鲜国王。查照施行。蒙此移咨前来。准此。查照。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499H 页
先该本年二月二十三日。臣据奏请陪臣尹根寿等状启。本年正月二十五日。进往兵部。禀蒙尚书石 分付。倭子只得这遭谢恩。日后再不来往。且不得任便前进。着令来到对马岛。先开谢恩礼物及使臣跟从人数。禀报本部。俟部题奏定夺。方许进来等因。据此行间。今该前因。臣伏念天朝哀悯小邦。终始拯济。既以大兵剿却凶锋。今又以贼将回巢。而预讲善后之策。处置纤悉。无不周编。务欲全安小邦。 圣恩深厚。隆天极地。臣诚感戴。不知所言。第以日本谢恩人船。到对马岛。侯旨定夺进京。则是倭使将取道小邦。以达上国。后日祸本。将在于此。恐非虞伊情之变诈。慎始善终之意也。臣备谙倭情。其狡诈反覆。因事起衅。乃其常态。始之来侵臣国也。本以借路小邦。以达上国为言。臣忿其辞说悖逆。意在犯顺。㨿义斥绝。因此受兵。祸至于此。今若许令贼使经由小邦。则贼益生心。一番谢恩之外。托称贡献。继来不绝。其船只人数。不定多少。非小邦所得以钤束。许之则祸不可测。不许则彼以抑绝贡道为辞。欺小邦残破之极。取辽,蓟便近之路。凌侮万端。贯穿腹里。窥觇虚实。更造兵端。则必为后日无穷之祸。而 圣上东顾之忧。殆未艾也。大抵小邦。与上国边界陆地相连。中间鸭绿之限。只是一衣带水耳。此路一开。则敝小邦而窥中国。一举而奸计遂矣。虽 天朝严加防禁。阻伊再来。斯犹导水一决。便成其道。既决而壅之。不亦难乎。至如投降倭众。从便安插一节。臣为照。对阵纳降。以孤敌势。是或一道。故臣将前后降倭。派送各处。从便安插。或转解总督军门。此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499L 页
则臣之浅计如此。而贼于既退之后。更生狡谋。抽众诈降。愿留小邦。小邦从而受之。则其安插衣食之费。已不可言。而适足以正中其计。虽云贼已撤回。其实犹在。百衅从起。难可堤防。其情不可以不察。莫如乘此 皇灵远振之。遍行勒还。勿许一倭留住釜山。只招抚小邦被胁人民。分送原籍地面。以为耕守之计。方为长策。臣听得。督臣顾养谦以为若贡道出釜山。则釜山之倭日益增。以朝鲜之弱。倭必复为蚕食之计。非 天朝援属国之初意。故贡道宜出宁波。而不宜出朝鲜。其为小邦计策。至审且勤。伏乞 圣明洞察倭情。着令该部输谕本贼。查依宁波旧路。进入谢恩。其愿留贼众。亦应一切勒还。勿令贻患地方。不胜幸甚。缘系恳乞 圣朝洞察倭情。审始善图。以绝后患事理。为此谨具奏闻。
册封奏文(乙未十二月)
谨奏。为再疏未蒙俞允。下情愈益切迫。恳乞 圣恩特许亟封世子。以定小邦危疑事。万历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谢恩陪臣韩准赍到礼部咨。节该。朝鲜国王奏奉 圣旨。礼部知道。钦此。随该礼科参看得朝鲜国王再疏请封。明开长子珒。凡近不堪。且久陷贼中归。惊忧成病。此又欲执世及之常理。诚难之也。及称次子某聪明好学。遇倭乱而能号召绥集。一国臣民属望。夫论世乱之继。必先有功。且云人望之咸归。亦知天意似应准从所请而与之矣。第奉 圣旨。经理全庆。正以全,庆在朝鲜。则为当扼之项。在倭虏。则为久垂之涎。即如封事。果有成乎。诸凡擘画六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00H 页
道。以苞桑一国。不能不于光海君有厚望也。乃敕旨方亟于责成。倭情未窥其向背。勉自竖立。再造邦家。正此之时徐徐。而某之贤益彰。功益懋。天人之交与益笃。玆时而有请也。岂不中外上下父子兄弟。翕然无异说哉。抄出酌之。通抄到部。送司案呈到部。看得朝鲜国王姓讳。称长子珒凡近不堪负荷。次子某聪明仁孝。国内臣民归心。乞要请封世子一节为照。开国承家。其传袭自有常经。而正名定分于长幼。毫不容紊。此亘古世及之定理。而亦弭乱息争之大道也。逮后世有世乱则先有功之说。然亦为戡乱定难。功在社稷。而人心推戴者言耳。朝鲜国王姓讳。一旦以次子请封。非所以正名也。先该本部据例题寝。已奉明旨报罢。乃今复行陈乞。若执有功之说而谓出自通国之公云者。假令所奏尽实。而文武归命。耆老系心。毫无间然。即裁以大义。似无不可。而臣等亦何以知其果实乎。夫论功优处。朝廷既有成命。原欲以试其能而观其成耳。今姓某自奉敕之后。未闻有尺寸自效。即今封事果成。倭数尽退。亦多徼宠于 天朝。曾是以为功。而遂足多乎。据其所为功。不过曰号召散亡已耳。绥集民心已耳。此在国王之陈请则然。而彼国之情形。亦有难尽凭者。至于所援永乐年间许封彼国恭定王之事。亦国初俯顺蕃王归顺之情原。不可以为例。即谓世乱则先有功。亦宜俟其内外敉宁。邦家绥靖而徐议焉。奈何当此彊事纠纷之际。宗祊震慑之馀。而亟亟为易嗣图也。不惟国王于临海。不宜若是恝。即某亦不宜若是忍。如谓册命未颁。人心无所系属。则玺书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00L 页
既布。大事业已责成。国人又何疑焉。此今日朝鲜之请封次子。似未可遽许者。盖事匪常理。议难猝定。论贤则宜徵于历试。论功则宜省于考成。即 天朝急于恤难。而处危邦父子兄弟之间。亦有不可不熟计而缓行者。恭候命下。容臣等移咨该国。令伊次子某仍遵依先后权假节制。 颁赐敕书事理。及此时。乘方退之倭。思善后之计。悉心区画。弹力劻勷。期以不失旧物而光大之。俟三年有成。果有贤声益彰。劳绩允著。国势之式微丕振。人心之推戴弥坚。则姓某自当安逊避之分。姓讳亦无复溺爱之嫌。父子兄弟之间。大顺且安。尔时乃议请封。亦未为晚。该本部另行题请定夺。庶世及之经常不失。而救时之权变得宜矣。伏侯 圣裁等因。万历二十三年八月二十七日。本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范等具题奉  圣旨。是。钦此钦遵。拟合就行。为此合咨前去。遵照本部题奉钦依内事理。钦遵施行等因。准此。臣窃照。臣于本年三月内。伏睹钦降巨子某敕书。又节准礼部前后咨内事理。朝议既执正名之常典。责某成功。始拟优处。又欲令臣父子兄弟之间。大顺且安。此无非为小邦图贻求安而曲与成之也。臣感激陨越。诚不敢复有所云。第念臣守藩无状。几坠先臣所传之绪业。今日之所冀以盖愆者。惟有择嗣一事。而小邦国势人心。又有大可忧者。不得不更陈情愿。滥希恩许。渎扰之罪。固当万死。臣不幸未有嫡子当嗣。而庶子之中。为长者曰临海君珒。次者曰光海君某。盖二子同母而母亡。臣固无他意于取舍也。独臣虽昏愚。为父宜知其子。且二子俱已长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01H 页
成矣。臣岂不有以豫察付畀之堪否耶。珒性质凡近。臣为择师傅。授以经训。求以变化气质。而既长之后。亦不遵臣戒。蛊于外诱。多冒众怒。君国子民之寄。决难承当。曩于万历二十年。小邦猝被寇祸。国内崩溃。臣分遣诸子。号召四方。以图收复。而珒往咸镜道。不善绥集。终陷贼中。某早自好学。聪明端厚。又能斥去芬华。简俭自奉。臣以谓为臣之子。此足为贤。嗣续之托。夙有所属。而尚不敢遽其事。及在避贼之日。平壤见陷。事无可为。则臣要行赴愬于父母之邦。自往义州。而以义州正当贼冲。某奉庙社主。从以若干臣僚。往驻江界。倚险自保。而诸臣劝某速行。则某涕泣言曰。今日之事。惟进往东南。通一国气脉。然后庶或可济。江界地穷。入而必亡。乃犯雾露披荆棘。出平壤历黄海。东至于江原道伊川县。所过传檄招募。谕以大义。林薮迸窜之民。闻声坌集。旬日之间。得众数万。遂北窥咸镜。南通畿邑。且遏黄海诸路。使平壤之贼。后顾而不得西向。于是。忠清,全,庆之民。始知臣父子丝命犹存。皆思奋义。争起杀贼。某又以在西声势相悬。还驻平安道成川府。调遣陪臣李镒等。恊助臣所遣诸将。堵截顺安等处顺抢之路。以待 天兵之至。 天兵既至。则奔走肃川,永柔,龙冈之间。督运篘粮。接济军前。凡所驻劄经行之地。去贼窟不过二三舍之远。此诚出万死一生之计。破贼之后。还奉庙社主。迎臣于定州。此 天朝诸将官之所目见。当此之时。臣栖泊一隅。所恃以有望者。徒以某在耳。监抚之寄。一日为急。珒既陷于贼。其生其死。莫得闻知。而某之劳绩已著。则主器之重。属之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01L 页
长乎。属之贤乎。臣至此亦不得固守常经。而某亦无所辞于让矣。及珒自贼中还。则惊忧成病。尤不能存省人事。而某于兄弟之间犹且友敬日笃。一国之人所共明知。经略臣宋应昌。亦见某为人心所归附。干蛊有属。为之题请经理全,庆军务。而某即前往全罗道全州等处。抚摩疮痍。召集散亡。仍调兵选将。储峙粮饷。全,庆之民。亦无不爱戴。咸愿早定名号。故臣于立嗣一节。不复致疑。初疏只照例请封。至于再疏。始举耆老文武陪臣合词之请。此实出于群情之不可抑。非臣所得为己子张皇也。而又未得蒙允。小邦愚下之民。不能深晓原降敕书内事意。徒以恩典久閟。益生疑惑。忧虞之势。有甚于目前。此所以彊事纠纷。宗社震慑。而臣之祈奏。愈益恳迫而不已者也。臣受恩罔极。无路报答。常以为事君不欺。庶足以少效愚忠。岂有一毫修饰情形。而重臣不忠之罪也。倘臣父子及某兄弟之间。少有可疑。则是臣一家异日无穷之祸。臣何敢不为致谨。以误大事。小邦经变之后。人心危惧。易以动摇。而臣又禀质羸弱。自遭患难。疾病转加。常有莫保朝夕之虑。深恐一朝而有不早定之悔也。伏乞 皇上府察微情。曲遂至愿。俾臣国势危而复安。人心涣而复合。则臣虽溘先朝露。而得以暝目地下矣。缘系再疏未蒙俞允。下情愈益切迫。恳乞 圣恩特许亟封世子。以定小邦危疑事理。为此谨具奏闻。
请兵粮奏文(册封 天使李宗诚逃迶后奏请文。丙申四月。)
朝鲜国王臣姓讳谨奏。为飞报紧急消息。仍恳乞 圣明特命该部。亟调兵粮。相机征剿事。该万历二十四年四月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02H 页
初八日未时。有抚院委官吴宗道写说。据庆尚道密阳府驻劄管拨委管吴邦彦报称。本月初四日五更时分。有王中军跟伴。闯出釜山说称。李册使带领家丁。二更时分。走出釜山去了。倭子将釜山门堵了。有杨副使按院承差并宁国求俱堵在营等因。续该本日戌时。据陪臣庆尚等道都体察使李原翼驰启。该正使伺侯陪臣金睟报说。本月初四日酉时。有正使跟随通事南好正。自釜山走到庆州府。向卑职说称。有册封正使。本月初四日晓头。自釜山出营。各该将官军丁人等俱留在营等因。又该本月十三日辰时。准 钦差册封日本副使五军营右副将左军都督府署都督佥事杨方亨咨。该为钦奉 圣谕事。迩来釜营倭情。谅贵国得之侦探者必悉。顷正使误为浮言惑动。于四月初三日夜而去。倭将沙古,雁门等即行追请。木府恐倭众深入贵境。致生他患。即令通事林小鸟传谕倭将义智等。追倭沙古,雁门等撤回。比倭众闻金印收在。俱已心安。但本府看得正使以贵戚元勋。㘅命而来。远迩快睹。旌旄所指。山岳震摇。诚举动关系不细也。一朝飘然而往。道路播传。必骇听闻。即贵国亦未必不以正使之出。必有灼见。非无故漫行也。讹以传讹。彼此惊疑。衅端开矣。何以襄此封典。何以保安贵国哉。本府身在营中。虽未深谙倭情。至于未有变动。人人目睹。合咨贵国。当深思熟处。远侦客探。毋为讹言所惑。轻率举动。致坏大事。如倭奴果有变动。是当另咨。为此合行咨会。烦为查照施行等因。又该本日据议政府状启。本月十三日辰时。接得 钦差册封副使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02L 页
跟随通事朴义俭禀帖。节该。本月初四日卯时。据本国跟随拨军告称。有正使夤夜潜出。俺即进副使下处禀知间。有倭酋平义智亦来。伺候听知副使晏然不动。即向伊管下人等说称好好。有沙古,雁门及飞浪岛等带三百倭子。方行追赶。副使向义智说称。追赶不及。徒为扰乱。我自处置得宜。且勿惊动。义智听从。即令勿追。副使即将正使管家潞礼永及管下相公厨子并将官选锋等四百馀员名。皆慰抚安下。各皆感泣。副使仍向小的说称。你国必定惊动骚扰。或妄兴兵马。你将此意。传报伺候陪臣。使之启知国王。慎勿惊动。翌日。副使到正使衙门。将金印捧还下处。倭子等感激说称。印信在此。杨副使犹在。我们复何所虑等因。又该本日午时。据陪臣庆尚左道兵马节度使高彦伯驰启。本月初四日酉时。听知册封正使出离釜山。就差军官文洗辉等。进往本处。探访的确消息去后。本月初九日丑时。回据本人等报称。俺等蒙差。本月初五日辰时。进入釜山营里。访得本月初三日夜间。正使以微服出营。跟随员役。亦皆漫散出来。仍被倭人赶上栏截。过半回营。有副使向众倭说称。我们到此淹留。已经累个月子。你等尚未撤回。因此正使大怒。经自出去。想今必在南原等地。你等如是速撤。正使当复还来等因。又该本官驰启。据庆州府尹朴毅长飞报。该奴各站按伏将郑太佑等告称。本月初八日申时。有册封正使带领管下相公家丁等员役四人。行到本站等因。又该本日申时。据陪臣京畿观察使柳根驰启。本日辰时。据砥平县监李大遂飞报。接得册封正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03H 页
使牌文。正使于本月初九日晓头。自庆州府起身。经由竹岭等路回来等因。得此。臣已经备将前因节次。移咨辽东都指挥使司。以凭转报揔督巡抚镇守等各该衙门去讫。又该本月十五日酉时。据册封日本正使伺侯陪臣金睟状启。本月十四日午时。于京畿砥平县。迎候正使行李。十五日申时。来到东城门外安下等因。又该本月十六日申时。准辽东都指挥使司咨。蒙 钦差揔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兼理粮饷经略御倭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孙宪牌。近该本部院题议。釜倭尚未尽退。恐有变动。临期难以应猝。查前兵部原题各镇援兵。又议添辽东共合三万三千之数。俱用马兵。各选委参游官。统领训鍊。遇有倭警。听候调遣等因。除具题外。为照前项兵马。调援朝鲜。其每日吃用粮草。应于彼国备办相应。预行查处。免致临期有误。拟合就行。为此。牌仰该司官吏照牌事理。即便备云。移咨朝鲜国王。速行该国陪臣。预备粮草。务足三万三千兵马半年支用。即今见要见某馆见贮粮若干草若干。可供前项兵马几个月支用。如或不足。作何设处。仍俟夏秋之间。多方采取秋青草束。以备冬间马匹食用。不致临期有误。该司差人。守取该国各馆见备粮草各数目册报。备照仍行。令该国遵照节奉 明旨。拣选水陆官兵。时加训鍊。遇有倭警。即行防御。待 天兵到日。互为掎角。以取全胜。不得全仰 天朝。俱毋违错未使。蒙此备云。移咨等因。得此查照。先该本年三月内。臣备查德桥等营倭兵撤回过海。头毛等营倭酋那住设备等缘白及册封正副二使节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03L 页
次进临倭营。游击沈惟敬咨。要跟随陪臣并平行长,玄苏等与沈惟敬先行过海等情。已经具本。前差陪臣户曹参判具宬。星夜赍奏去后。今该前因。臣窃照。自游击沈惟敬宣谕之后。各屯倭兵果有节次撤回之形。焚烧营栅者。已是九处。及册使进临釜山。则 皇灵所至。事当尤易完结。而迁延换岁。尚无了期。臣固意前头必有难处之事。而缘沈惟敬渡海未还。姑且等候回话。今又正使出营。臣未委的有何故。而其必有灼见于倭情。则祸固垂迫。虽无之。伊素凶狡。必执此为言。则总之再逞无疑。虽副使奉诰敕。在彼处置得宜。而万未可保其封事之必成。即 天朝必容伊侮慢之罪。而臣先兴受其败矣。臣非不欲弹心竭力。先事堤防。毋再贻 圣朝之忧。而残破之馀。与贼相守。迄玆五年。兵羸粮匮。虽汲汲训练经理而用之。自卫自活而不足。更何有馀力可以抵当大势也。前此奏乞再赐兵粮。而以不可与封事并举之故。未蒙允许。乃今封事难必其全。则臣何敢畏罪。若能可以自救者。而不预告于 皇上哉。今准辽东都指挥使司咨。总督军门。于各镇援兵外。又议添辽东马兵共合三万三千之数。听侯调遣。仍令小邦预办该支半年粮草。以小那畜积。计该兵支用。则虽三万三千之数。决难供给。而实欲剿灭各屯。则又非三万三千所能为也。且复破此贼。非得浙兵不可。设令并得辽,浙精锐。而满十万之众。非师行粮从。小邦又无以供顿粮从。而仅以资行。不可以资住。则奈贼乘舡下洋。兵还更至。何必由海由陆。由海者扼其前。由陆者撞其后。始得剿灭无遗。而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04H 页
由海。然后又可得馈运之便矣。臣之此言。诚未免全仰 天朝。罪当万死。而自念力敝所尤难者粮饷。诚以不如是。则臣无以究被 皇恩。而终之必亡。 皇朝亦无以毕拯济之仁。而申膺惩之义。伏惟 圣明怜察焉。臣有国不能自存。遘祸不得遄死。前后渎扰 天聪。恩未谢而罪又积。不胜陨越屏营之至。缘系飞报紧急消息。仍恳乞 圣明。特命该部。亟调兵粮。相机征剿事理。为此谨具奏闻。
奏文(丙申八月)
谨奏。为恳乞 圣明持下严旨。转谕倭酋。将该谢 恩人众。另加钤束。勿许骚扰地方事。据议政府状 启。该 钦差册封日本正使伺侯陪臣李恒福报说。听得册使未过海之先。釜山等处众倭。俱说册使事完回还时分。行长当带同一千人众。跟随出来。赴京谢 恩。又该庆尚等四道都体察使李原翼关。据梁山郡守金克裕,东莱县令李惟诚等呈。有本国通信陪臣黄慎,朴弘长等一起员役。于本年八月初八日。过海前去。又据体探人崔沂告称。蒙差前往釜山,竹岛,加德,安骨等处。看得四处留下倭众并该往来商倭。总计不下八千馀名等因。得此。臣等窃照。本贼凶狡有素。变诈百端。当初小西非于阙庭面审之时。答以若得准封一人。不敢留住朝鲜。而册使过海之后。四处之倭。留住如前。平调信等又说须得陪臣前去。方始尽撤。通信陪臣黄慎,朴弘长等。今已过海前去。而尚且顽然不动。其谢恩人船数目。虽有 天朝原定约束。难可保其一一遵行。则平行长带同一千倭子赴京谢 恩之说。情系叵侧。而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04L 页
四阵之众。亦不无随同混进之患。谨按大明会典。日本进贡。船毋过三只。人毋过三百。而在先嘉靖年间。日本夷使以八百倭子。进入宁波等处。流害地方。即目行长所带之众若果一千。而加以四屯之倭。漫散蓦上。则本国之力。委难遮禁。而必有意外之虞。合无备将前因。具本星夜驰奏。恳乞特下严旨。令 钦差册封日本正,副二使。预先转谕该酋平秀吉等。将该谢 恩倭子。遵依原定约束。人毋过三百。船毋过三只。仍令严加钤束。于本国地方。一毫不许扰害。而仍急撤四处之倭。俾无混进之患。而或自礼,兵二部移咨本国。着令凭籍 天朝号令。据理省谕。禁其纵恣。或另差将官一员。专管禁约勾当。来住釜山。令伊进退。一遵朝廷分付。而一面移咨辽东都司。以凭转报军门抚院总镇衙门。作速奏闻区处。保无迟延不及之患相应等因具启。据此。臣查照。先该万历二十三年三月内。准辽东都指挥使司咨。蒙 钦差巡抚辽东地方赞理军务兼管备倭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李案验。本年正月二十三日。准兵部咨。该本部题为照。督抚身任封疆善后之策。委当预讲据议。欲慎选使臣。谕倭尽退。往封谢 恩之船只人器。限以数目。无非虞伊情之变诈。欲慎始以善终。既经具题前来。相应酌议覆请。合侯命下。移文辽镇督抚衙门。其日本谢 恩人舡器具。除使臣外。人不得过三百。船不得过三只。先到对马岛侯旨。定数进京等因。万历二十三年正月初八日。本部尚书石等具题本 圣旨。俱依议行。钦此钦遵。为此合咨前去等因。准此。臣伏念日本谢 恩人舡到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05H 页
对马岛侯旨。定数进京。则是倭使将取道小邦。以达上国。后日祸本。将在于此。一番谢 恩之后。托称贡献。往来不绝。其舡只人数。不定多少。非小邦所得以钤束。欺小邦残破之极。取辽,蓟便近之路。凌侮万端。窥觇虚实。则必为后日无穷之祸。而 圣朝东顾之忧。殆未艾也。就行具本。另差陪臣赍奏去后。回据辽东都指挥使司咨。蒙 钦差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兼理粮饷经蛒御倭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左都御史孙宪帖。准兵部咨。该本部题为照。朝鲜国王谓谢 恩倭使仍由其国。恐后假贡欺凌。玆奉明旨。许封止贡。而封后谢 恩。只许一次。先该督臣孙善后之疏。限其人舡。本部覆议。随册使同至对马岛侯旨。定数进京。已奉明旨。宁容他议。合侯命下。移文使臣李宗诚等。及游击沈惟敬封完之日。明白晓谕关白。将谢 恩人数舡只。酌量遣发。不得过多。即随册使前来。至对马岛暂住候旨。定数进京。并令严禁来人经过朝鲜。不许秋毫骚扰。谢使既回。永闭此路。不得再有往还。仍备咨辽东督抚。转行朝鲜国王。一体遵照施行等因。万历二十三年七月二十五日。太子太保本部尚书石等具题。二十八日。奉 圣旨。这所奏都依拟行。册封日本。原为保全朝鲜。何必自生疑畏。便行文与国王知道。钦此钦遵。拟合就行。为此合咨前去等因。准此行间。今该前因。臣窃照。小邦于日本。雠怨已深。日本始要陪臣。臣实大骇。及册使屡次劝谕。命以跟随。则小邦礼不敢辞。顺差原委陪臣黄慎。带同一起员役。急速渡海。听候册使分付。为之进退。仍将差送缘由具本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05L 页
奏讫。及黄慎临当过海。则册使之行已远。不可以跟随为名。近准兵部咨内。如果释憾修好。则不宜峻绝。一听彼国君臣相机而行。不得因而别启衅端。致稽大典。伊之诚心释憾。固未可知。而 天朝册使。已为过海。臣不敢靳一陪臣。致稽大典。且已经奏闻。不可中止。玆令黄慎等赍执通信书币。已为前去。则 天朝之待日本。小邦之包羞忍耻。俱已极矣。而四屯之倭。留住如前。始说册使渡海。方为撤回。及册使已渡。则又说须得陪臣。始可尽撤。陪臣已去。而又尚顽然不动。此已与当初一倭不留之约有异。今者谢恩倭众。又将经由小邦。则其人舡数目。候旨进京。虽有 天朝原定约束。不可必其一一遵行。而釜山等处众倭。已说行长当带一千人众。赴京谢 恩。此说似涉誇张。若果带同一千。而加以四屯之倭。散漫混进。侵侮百端。则小邦之力。将何以禁遏。而保无意外之虞乎。伏乞 圣明洞照倭奴前后情形。特下严旨。着令 钦差册封二使。预先转谕该酋。将该谢 恩倭子。查依原定约束。人毋过三百。舡毋过三只。仍令严加钤束。于小邦地方。一毫不许扰害。而急撤四处之倭。俾无混进之患。或令礼,兵二部。移咨于臣。令臣得以凭藉 天朝号令。省谕该使。禁其纵恣。又命下该部。另差的当将官一员。专管禁约勾当。来住釜山。钤束倭众。着令一遵朝廷分付。使臣残破之国。得蒙终始恩护。不胜幸甚。为此谨具奏闻。
倭情奏文(丙申二月)
谨奏。为倭情事。万历二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据游击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06H 页
将军沈伺侯陪臣黄慎状启。本月十九日。有酋倭平调信自日本回还。向本府说称。关白今得册使进到釜山。十分欢喜。仍切要朝鲜陪臣跟随过海。面讲和好等因。又该二十四年正月二十日。据本官状启。有酋倭平行长,正成,卜西飞,玄苏等。要与本府先行过海。讲定迎侯册使句当。以四十日为回还的期。本月十五日。驾帆下洋。册封日本。正副二使。仍留住釜山。待侯本府讲定回话。方始渡海等因。据此。臣查照。先该上年三月内。准兵部咨。节该。为照。册封日本。本府一力担当。朝廷特赐俞允。釜倭一退。据实奏闻。节奉明旨。无容援者。拟合就行。为此合咨前去烦照。节据钦依事理选差。明当陪臣同游击沈惟敬至釜山。倭果尽归。遵旨据实驰奏。以便册使前进等因。准此。臣即差陪臣司瞻寺正黄慎。跟同游击将军沈惟敬。前往熊川平行长营里。查勘贼众焚营撤回与否去后。随该本年七月内。即据前项陪臣黄慎状启。有右道金海府管内德桥。巨济县管内长门浦,苏津浦。态川县管内加德岛,安骨浦。左道梁山郡管内下龙塘。东莱县城及管内釜山浦。机张县管内头毛浦,等处倭众。俱已节次撤回。于绝影岛,嘉麻里等处。待风过海等因。又该九月内。据本官状启。左道蔚山郡管内西生浦倭众。即清正所管。移驻豆毛浦。添没城栅。说称听侯关白分付。林郎浦倭众。移驻右道安骨浦。金海府城倭众。或有撤回过海者。其馀移合。本府管内大岛。本岛贼势。比前加盛。巨济县管内永登浦倭众。移驻加德岛。熊川县管内熊浦倭众。即平行长所管。移驻左道釜山浦。添造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06L 页
房屋。森浦倭众。移驻左道东莱县城。今亦移合。釜山浦内下龙塘,西生浦,林郎浦,东莱县城德桥,长门浦,苏津浦,永登浦,熊浦,森浦十处栅房。俱已烧燬。金海府城公私房屋。蒙游击府分付。不行烧燬。西生浦,釜山浦,加德岛,安骨浦四处栅房。为因各倭郡驻。亦不行烧燬等因。又该本年十月内。据册封日本副使伺候陪臣李恒福状启。有册封副使为因平行长,正成等要请不已。本月初八日辰时。自密阳府起身。进入釜山倭营等因。又该十一月内。册封日本正使伺候陪臣金睟状启。册封正使。本月二十二日。自密阳府起身。进临釜山等因。又该十二月二十九日。准 钦差宣谕游击将军署都指挥佥事沈惟敬咨。平调信禀称。玆蒙 天使宠临日本。须烦朝鲜二三陪臣同渡。面修旧好。万乞本府调停。务在依准等语。据其言而听之。本府调戢两国彼此之情。俱要通达。计贵国当此遭罹之后。亦宜权衡。为之了结此事等因。准此。行间。今该前因。臣窃照。钦蒙 天朝终始为保全小邦。特遣元勋大臣。远临不测之地。又遣游击将军沈惟敬。专行宣谕。调戢两国。臣不胜感激。拟于倭退之后。遵依 圣旨。据实驰奏以谢恩。而不意事势迟延。未有了结。册使已临釜山。而彼中辞说变迁。益生支节。既要小邦通信陪臣。又要游击沈惟敬先行渡海讲定。其间情形。委难料测。近又各该陪臣探报。日本于对马岛。多造房屋。说称天使留此。待候关白回话。然后前进。又各处撤回倭众。俱于一岐等处。下营驻劄。未还本土。又小西飞自调信回还之后。与一起从倭。俱剃发脱裤。说称关白尚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07H 页
未受封。行长亦未受官。俺何敢独扮 天朝貌样。臣久谙伊情。自来反覆。原无定形。当初要请册使进临伊营。既进之后。又为展转如此。时月已多。尚未得其要领。诚恐凶谋狡计必有所在也。设令日本。要小邦通信陪臣。为伊去留之决。其言既不可凭信。而小邦亦何可遽准其请。似是试臣以难从之事。终欲假此而起衅。亦非实情所为也。即目馀贼未退者。尚有五营。臣既不容便行查奏。而事机蹉过。情涉可虞。亦不敢耽延不奏。益勤 圣上东顾之忧。缘系倭情事理。为此谨俱奏闻。
贼情告急奏文(丁酉正月)
为贼势猖獗。祸迫朝夕。恳乞 圣明俯察小邦危急事情。特赐裁处事。已经备查。移咨军门抚院衙门及辽东都司。顺付拨马。星夜驰报外。今该前因。臣窃照。臣伏蒙 天朝至恩。为小邦虑无所不至。至遣册使渡海。锡以封与。申之以约束。使尽撤釜山等四营。 圣谕丁宁。昭如日星。总之欲少戢凶锋。以纾小邦之祸。小邦亦遵奉兵部题本。钦依事理。即差遣陪臣。追随册使前去。不期倭情变诈。阳若恭顺。阴肆把握。册使才及过海。清正已领许多兵众。乘风直渡。分据机张,蔚山等地旧垒。修设营栅。仍将小邦守土之官。尽行驱逐。劝诱本地人民。安插不动。又有贼舡出没于东边海洋。而追来者连络不绝。即据陪臣权慄驰启。倭贼托称打围。散漫行走于晋州等处地方。又来探豆耻津直路。是其左右道诸贼。将要分抢庆尚,全罗等路无疑。臣久与此贼相持。备谙情状。诈降乞和。解我军情。仍行冲突四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07L 页
出。乃其常态。即目凶谋已逞。 天朝约束。已不能行。而小邦之力。又无以支吾。臣诚恐驰奏待报之间。全,庆地方。已为贼有。而事不可为矣。臣伏奉 圣旨。釜山馀兵。尚未尽撤。既非原议。而两国之疑。终未尽释。你部里便行文与日本国。著他撤还釜兵。以全大信。又行文与朝鲜国王。著他即差陪臣。以修交好。无致彼此再生嫌隙。此实 天朝一视同仁浩荡之恩。再欲为小邦解纷息兵。以图全安。臣诚感激。敢不遵奉施行。但今贼势。猖獗如此。不但釜山馀兵未撤而已也。臣窃恐此贼情状。尚未尽彻于天日之明也。臣仍照。当初兵部题本 圣旨事意。则日本之谢 恩人舡。随册使俱到对马岛。候旨进京。今者。册使已回。而日本谢 恩之使。未见随到。窃闻表文追至。中路顺付册使而来。此岂外国敬事 天朝之礼哉。贼情悖逆。此又可见。况小西飞约誓三事。一倭不留釜山。勿侵犯朝鲜等语。 敕谕严切。四海万邦所共听闻。而今勿论釜倭犹在。新兵方且侵犯不已。小邦之势。迫于燃眉。其凶谋狡计。未必不在于远交近攻之术。而将来之祸。不但在于小邦。此臣之所以日夜痛心。而不知攸济者也。噫。 天朝锡封。是旷世盛典。而彼其得之。犹且不以为荣。陪臣职秩之高下。何足为伊之所屑。虽遣陪臣。亦恐无益于事。而益亵天威。盖本贼。实海外凶毒别种。跳梁自大。极其僭逆。不复知有君臣父子之礼。逆酋秀吉。又其尤称桀骜。弑君篡位。遂怀非望。蓄谋积年。发兵倾国。其志岂在于但得封典。今乃不遵 天朝约束。再出大众。敢行侵轶。许仪后所谓先取高丽。以窥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08H 页
中原之说。至此而益验矣。其凶悖逆天之心。断不以小邦陪臣之遣不遣而有所前却。何可信彼诈谖。谓果听 皇命处分而不早为之所哉。今日并吞。明日必为天下患。其势有必至者。存小邦安天下。决于此时。失今不图。后无所及。若伊情果顺。所要者只在小邦礼文。则小邦受兵六年。财力穷竭。何苦过为张皇。好诬 圣朝。而取不戢自焚之祸哉。臣仍窃惟念。臣以微弱之国。不幸而与此贼为邻。横被酷祸。而犹区区守尺寸之节者。徒欲望守节不挠者。只欲凭仗 皇灵。收拾馀烬。以报 鸿恩之万一。而即今事势大变。人情疑惧。日本恭顺之状。日闻于朝廷。小邦阽危之形。未彻于 天聪。臣俯仰天地。计无所出。恳乞 圣慈矜念小邦朝夕为贼所灭。将臣先后陈奏事情。特赐裁处。终始拯济。不胜幸甚。臣无任拊膺痛切之至。缘系 圣旨丁宁。贼谋益肆。恳乞 圣明俯察小邦危迫事情。特赐裁处事理。为此谨具奏闻。
贼情奏文(丁酉正月)
谨奏。为贼情甚急。祸在朝夕。恳乞 圣明特许先发南兵。刻期前进。以为声援。随调大势官军。并运该支粮饷。水陆来剿。期于荡平事。该万历二十五年正月初一日戌时。据陪臣庆尚右道兵马节度使金应瑞驰启。该体探人宋中仍等走告。俺等前往釜山。听得有众倭说称。清正带领二万馀众。已到飞兰岛地方。要于明年正月十四五日间。候汛渡海。顺抢朝鲜地方等情。据告。看得所据飞兰岛。即平呼岛别名。距釜山才三四日程。顺风则一日可到等因具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08L 页
启。据此。又节据陪臣庆尚等四道都体察使等官李原翼等驰启。各据体探人等所报相同。据此。臣查照。先该万历二十四年十二月内。节据 钦差册封日本正副二使跟随陪臣黄慎,朴弘长等驰启。俱系紧急倭情。已经具本。专差陪臣刑曹参判郑期远。星夜赍奏去讫。又该本年十二月内。据前项陪臣黄慎启称。前在日本时分。有贼将平调信向臣说称。关白已令清正,长政等四个人为先锋。当等候天使回还。次第过海。分据机张等处旧垒大众。随于明年二月间。调去厮杀。臣回到郎古耶地面。看得有贼将长政。已自丰前州来到本处。又听得有贼将清正在肥后州。方召募战众。将要刻期过海。又接得倭书一纸。内有高丽戍番将釜山浦小西津州守,西生浦贺散主计守,竹岛锅岛加贺守,加德岛津兵库,安骨浦一番森伊纪,二番黑田甲非守等字㨾。系是贼酋部分诸贼。派占本国要害地方文字。仍赍原书。回还进呈进等因。又经移咨。 钦差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兼理粮饷经略御倭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孙。 钦差巡抚辽东地方赞理军务兼管备倭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李。乞急调南兵。星夜前来。先为声援去后。今该前因。臣窃照。当初倭贼盘据小邦沿海十馀邑之地。狺然未已。小邦势甚危迫。 天朝为小邦虑无所不至。其特许东封。暂施羁縻之计者。本欲谋戢凶锋。使小邦得数年息肩。练兵峙粮。以为后图。臣终始蒙 恩。不胜感激。而不意狂贼逆天悖理。背 天朝大恩。既不撤釜山等处四营之贼。又聚兵众。将要再逞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09H 页
直前。观其凶计。必不但在于小邦。臣日夜痛心。申饬各该陪臣。刻意堤备。而收拾残烬。日月不多。贼又猝至。千思百计。无以抵当。已经具本驰奏。又经移咨告急。而道途悬远。兵期尚杳。即闻贼将清正带领大众。已到附近地方。而兼值春汛已至。本贼素称性快善战。乘 天兵未至。飘忽直捣。则小邦之倾覆。已不暇言。而恐为天下之忧也。恳乞 圣明特加哀矜。俯谅臣原。今陈奏事情。亟下该部。先发南兵数千员名。着令刻期前进。把截小邦要害去处。以为声援。而随调大势官军。并运该支粮饷。水陆来剿。期于一举荡平。不胜幸甚。臣无任忧悯切迫之至。缘系贼情甚急。祸在朝夕。恳乞 圣明特许先发南兵。刻期前进。以为声援。随调大势官军。并运该支粮饷。水陆来剿。期于荡平事理。为此谨具奏闻。
历陈开府设镇屯田练兵筑城等项难便事奏文(丁酉四月)
窃照。小邦名虽外藩。实同内服。臣方以数千里生民之命。托于 皇上。以永拯济事。苟有益于成败之数。臣虽灭身自效。亦所甘心。况天朝命万世德。代为经理。规画长久之策。图振积衰之势。其终始眷念扶持以全安之者。无所不用其极。德意之隆。与天同大。非臣糜粉所可仰报。第臣前后屡奉严旨。而不能自强。卒之劳 天朝重臣。代理丘墟草昧之区。此为重臣之罪。而所切兢惶。然惟一心感激而已。不敢毫有他念。臣伏睹阁臣大疏。有曰。傥因粮于朝鲜而不我继。求战于倭奴而不我应。一乘吾敝。祸不可言。又曰。凡举事必先为久计。而偶值其早完则可。苟先为暂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09L 页
计。而若不克如愿。岂不终可虑哉。臣深叹庙算之盛而意见之远也。此固小邦之所已预虑。而日夜思惟。不知所处者也。今看题议已及于此。奉有明旨。臣诚知经理之说。出于不得已之计。苟善而行之。在小邦不过为数年之劳。而当受永远无穷之利。臣虽愚暗。岂不知胜策之在此。且贼之退三京八道还。二子陪臣。仍敛缩釜山。至今不敢再动者。岂以小邦为足置之数内而有可畏惮也。实出于 皇灵震叠。而当事之臣。运筹密勿。奉命之人。处置得宜。使凶锋少戢。假以东方五六年生息。不然。臣国久已亡矣。今若巡抚司道。分理小邦各道。为之经纪。则不特小邦之民。竞劝趍事。功可就绪。实有猛虎在山之势。贼知 天兵之久屯不去。必且鸟惊鱼散。诚如阁臣所题。臣何敢较以劳逸。有推托烦阻之心哉。顾臣将部臣布置节目。参以小邦事势。多有难便。而终不可含默不言。有若可以遵行。而致误大事。部题所称朝鲜残破之后。久当式微。似此举动。或有不堪者。深得小邦之情。臣请就议中所言开府设镇屯田练兵筑城等各该勾当。历陈其难便之状。以备 皇上曲赐裁处。一曰。开府之难便。小邦三京八道。俱被兵燹。内而陪臣倚墙壁以居。月食斗廪。外而州县结草为廨。身代厮役。仓廒所储。多不过杂谷数百千石。小邦大小官司。亦有自中体貌。而今则名为大官者。所率只是羸马一二匹。孱卒数三人。所食只是野菜粗粝。俱不成貌样。本地之力。不足以供本地之役。故郡县多有合并。官僚并行汰省。至于臣之先臣祖考之主。寄在闾阎一亩之宅。臣虽有有国之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10H 页
名。宁有有国之实。百艰千辛。所欠者一死耳。 天朝大官。事体尊重。虽甚简省。有部属焉。有号令焉。一应供应。亦不敢过为菲薄。况官廨统辖。实关衙门体面。尤不容萧条。亏汉官之威仪。缺小邦之观瞻。二曰。屯田之难便。小邦本以山海间黑痣之地。林薮川泽。居十之七八。兼又土品硗薄。耕之不得收厚利。就其中稍腴处。则孑遗之民。渐次占耕。若一切籍为公田。则贫民受害。设有公田可耕之处。除农牛农器种子刍秣。接秋军粮万分难办外。农丁尤难签出。若悉括原着农民。属之公役。则公田可治。而私田遂荒。且须有应给官粮。小邦所蓄税粮。已不足供各该 天兵。更有何粮。可勾农丁食用。且私田尽荒。而只耕公田。则如祖庸调诸役。必须责之民间者。于何取办。恐所得不能补其所亡。此外少邦开设屯田。总有若干所。而薄力所耕。收效甚少。无以实补军饷。此所以冒昧请粮而不惮烦者也。三曰。练兵之难便。小邦经乱之后。八道原有军兵。仅数万馀名。而咸镜道及平安道近边军兵。全属沿江沿山防御。其馀各道军兵。除防守本道外。派送庆尚左右道及闲山水寨。此外只有京城操练弓炮杀等手一千四百馀员名及外头招募新兵数千馀名。虽勇怯不同。而小邦亦已经操练。虽不能独当大势寇贼。亦可以协助 天兵。尚患粮饷不敷。无以常川团取。若杂以汉人。教以汉战。则不特汉人粮饷。并责小邦。尤难支给兼又小邦语音不同。习俗各异。顷者。军门教师数十员役。分往各道。暂行教练。而军民已颇怨苦。今虽广加招集。抑恐遗丁难得。而抽出各处防守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10L 页
军兵。使就教场听候教练。则只增骚扰。别无实效。四曰。设镇之难便。小邦彊域。三面濒海。贼若卸舡充斥。则无一不被其冲。而全,庆为小邦门户。今欲设镇。必须择据两道近海形势。庶可遏截凶锋。若退守里面。则海路要害。俱为贼有。从全罗,忠清,京畿,黄海等处。以抵鸭绿,旅顺等口。不过风便数日之程。而庆尚外面。非徒去贼最近。残破尤甚。无以供设镇之役。况今贼势方急。发动之期。非朝即夕。倘一日狂逞。则里面经理。虽万万着实。而窃恐无及于剥肤之灾也。五曰。筑城之难便。小邦各道州府。多有城子。而率皆低洼难守。近年以来。审察形势。修筑山城。总有京畿等道秃城,婆娑等处若干所。为缘物力殚竭。或有工役未毕。或有已得粗完。而粮械俱乏。今虽欲更加修筑。小邦见存之民。供应 天兵。转输军饷。治农练兵。已为万万不足。更有何丁可当工役。所有小邦事情。臣已略陈于前矣。如曰小邦民力。可容经理。而独以臣委靡颓惰。不堪藩职。则设官开府。诚为万便。今日之势则正如寒灰复燃。气焰未盛。惟当着以缊絮。稳加吹嘘。可使延活。若遽加槱柞巨薪。则薪反压火。求以活火。而适以灭火。臣之所虑者如此。其所以屡屡请兵请粮。欲速行征剿者。臣亦知非万全之计。而目前之急。迫于燃眉。不如是则必无及于覆亡之祸矣。伏乞圣明俯谅臣言。姑先遣风力文官一员。审察小邦民情物力。如一分可为。则设一分便宜。二分可为。则设二分便宜。再行商确。从长计议。然后庶无彼此妨碍不成之患。屡旨丁宁。臣既不能自振。 圣猷深远。臣又未免迟延。虽缘势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11H 页
然。罪当万死。臣无任惶惧陨越之至。缘系遵奉 圣旨。仰陈小邦经理便否事理。为此谨具奏闻。伏候 圣旨。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咨
  
辽东都司回咨(壬辰)
准来咨。该为告急请援事。本月初九日。蒙 钦差辽东总兵官杨批据本司呈。准朝鲜国王咨。前事蒙批。本国素效忠顺。被此倭奴残虐。玆我字恤之仁。固不容已。昨命将遣师。不能全利。今之掣师回还。是岂竟忘之乎。屡据陪臣所恳。亦不免自惭军功之不即效也。义州之兵。已经选发。岂谓迟滞至此。深为可恨。又督限赴之矣。昨我进兵之时。二世子某据前文。已见整兵。何未有所见。而悖顺从逆者。大夥入于平壤。盖何谓也。 天朝之威。亦不暇论。唯在国王。以故国封疆为念。不宜轻弃。而 天朝顾尔之情。决勿中止。其于杀贼三百之说。有可据乎。何用如此奖讳也。虽有昨日之举。而安州迤西。或者贼亦不敢轻突。只慎守清川大定三江。在我将调火器手通。齐候风高土凝。为尔恢复属土。于粮草之需。宜令作速预备以俟。仰侯通洋此徼。蒙此。除候抚按详示至月另行外。合咨前去。烦为查照施行等因。据此参详。当职失国西迁。穷蹙至此。贼锋在后。封彊已尽。其于乞命朝夕之计。不得不控于 天朝。而顾此事系谁家。祸当谁任。乃敢不自尽力。而贻忧 父母之邦哉。今照来咨所陈。惭恧良深。但其咨内数款。有非情理所近者。不得不苦词自列。伊贼之至敝邦。军民骨肉。为其所残。妻妾为其所辱。盖藏屋庐。为其所焚掠。其所怨毒于贼者。在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11L 页
人情如何。直欲齿决其肉。而力不逮矣。及见 天兵来援。报复有藉。则其攒刃思奋者。亦如何耶。其无悖顺从逆而大夥入于平壤者。则可指天日。或者当初城陷。散失兵械甚多。临战之时。伊贼将本国弓矢。一二遭发射。以惊大军。致起疑讶。则未可知也。干戈扰攘之际。道路行言。易讹而惑。前日副揔兵祖军中。有一小营投入之说。当职得闻。不胜震骇。即差陪臣左议政尹斗寿。诣军前吁解。已蒙开释。岂此语展转而遗垢小邦至此耶。至于杀贼三百之说。则伊时敝邦小通事跟入城中者。乃所云如此。 天兵所向。既有此说。则非当职所亲睹之事。何必强覈其不如此。而没其功哉。 天朝字恤之仁。初不待此。何用猥奖。亦何用蔽讳。而重不忠之罪也。世子某则前咨所具。已令权署国事。而往保江界者。实欲父与子分驻。以冀一处获保而幸延血食耳。小邦之情。其亦戚矣。江界僻在一隅。无以号召远近。已于去七月日。自江界道中。趍江原道伊川县。抚集各道士民。不意伊贼追入县界。本月初二日。移驻道内成川府。始令原任巡边使李镒。领江原,黄海,京畿等道兵千来。与李蘋等合势。则 天兵之所未见整兵者。固其所也。近者。平壤原贼。悉众西出。进迫顺安县十里地。节度使李蘋等极力拦截。又于本月十三日。薄城血战。所射杀颇多。犹得保遣时日。但念咸镜之贼。若阑入阳德等地方。平壤之贼。之向永柔等县。诡语绕出军后。则小邦兵马。必力分不支。如欲必待风高土凝。则无及于覆亡之祸。而不得终被字小之恩。诚为悯迫。为此 合行移咨。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12H 页
经略赞画(武库清吏司员外郎刘黄裳,职方清吏司主事表黄。)前回咨(癸巳)
准来咨。该为劝谕义师共图兴复事。照得。尔国素敦文物。世笃忠贞。迩者。倭夷不道。长驱荐食。致君臣越在草莽。琐尾流离。何其困也。我 大明皇帝念尔二百年来恪守臣节。不惜万金之费。命将徂征。尔国中岂无宗戚受重寄而忠愤薰心。岂无县官守地方而慷慨委命。岂无忠臣怀主忧臣辱之念。岂无义士萌捐躯报国之思。宜乘 天威震叠。速招集义兵。各提一旅之师。共申九伐之志。今倭夷逞强。其势必灭。尔国虽微。其势必兴。试相与筹之。先论天道。朝鲜分野。属柝木之次。上年木星躔寅。而日本来侵。是我得岁而彼侵之。逆天而行。虽强亦弱。一也。倭性畏寒。今岁厥阴风木司天。阳明燥金为初之气。立春后。尚有二三十日寒气未消。天时可乘。二也。尔国君臣。俱聚此城。晨起望气。郁郁葱葱。如练如盖。旺气在我。势必恢复。三也。次论人事。我大国雄兵。如虎如熊。无敌大炮。一发千步。彼不量力。当成薤粉。一也。经略宋沈机蓄谋。神鬼难测。李提督一腔忠义。百战馀勇。有古名将风。二职素仗忠贞。同心恊赞。誓灭此贼。以报 天子。合两国之师。驱此穷寇。如振落耳。二也。关白强暴。上劫制其主。下虐使其众。天欲亡之。实假手于我。三也。昨日 国王举动安详。丰姿俊伟。势必中兴。而尔国前后所遣诸使。请兵 天朝。诚意恳恻。泪下如雨。庶几申包胥泣楚之意。君臣若此。岂终沦困。以顺讨逆。何功不成。四也。倭奴所恃惟鸟锐(一作铳)。然三发之后。即难继矣。其兵虽众。强者无几。但杀其前行一二百人。馀皆望风遁去。此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12L 页
皆可胜之机。正志士立功之秋也。我朝出令。不论我国尔国。但有人能擒斩平秀吉,平秀次及僧玄苏者。每名赏银一万两。封伯世袭。擒斩平秀家,平秀忠,平行长,平义智,平镇信等有名诸酋者。每名赏银五千两。世袭指挥使。以下擒获。各有赏格。尔国臣民。能乘时纠众。共立大功。既可以复本国之社稷。又可以徼 天朝之厚赏。以衰国之遗黎。为起家之始祖。岂不畅哉。为此咨请。烦速传示各道臣民。义兵已起者。便为便进。未起者。速为招集。或协力以挫其势。或迭出以分其势。或徼其惰归。或继其饷道。诸所机宜。皆听自便等因。窃照。当职守藩无状。剧贼侵逼。 宗社丘墟。生灵鱼肉。丧地蹙师。寄命一隅。上负 天朝。下惭臣民。诚无以自谢于覆焘之间。负罪引咎。俯仰蹙蹐。伏蒙 圣朝天地洪造。曲念先故。刑章不加。宠恤旷古。恩非所望。心悸神慄。日夜叩心饮泣。虽欲少答生成。实难报效。苟度时月。得及新春者。秋毫皆 帝力也。迩者。伏见大军远来。饥渴暴露。资粮装运。人畜颠损。加之诸老爷勤劬霜雪。不遑启处。致此其谁。孽由己作。虽欲举口谭恩。无说可容。一礼效情。无物可称。向自提督李进军之后。窃深风雾夙夜之虑。寝固不敢。食岂下咽。顷经略宋檄文一通。辞严义正。雷厉风飞。即蒙二老爷敦论满幅。言顺理切。春和秋凛。神策渊宏。妙算玄深。通贯天人。出入显晦。诚所谓明足以俪日月。幽足以动鬼神。敢不皇驰一纸。风谕八方。俾人人鼓懦而怀勇。感德而怛威也哉。至于小邦将卒。战虽戮力。急于自救。而劝勉谆恳。赏班大国。是固踰涯。岂敢承当。二老爷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13H 页
为下国虑实勤且加。敝邦虽甚褊小。亦岂无感内一二忠义。感咨内历指之意。而知 天朝曲遂之德者。其勇其劫。临战自见。有罪无罪。悉禀威断。第念当职积衅失国。无颜自立。而二位涵容。反加谬褒。引之于兴复。是虽二老爷拂拭奖勉。要强人心。而岂复有旺气在当职身上者。倘有之。此实 天朝祥氛洋溢属国。当职岂敢若已有之。依此宣布。神祇谓何。臣民谓何。但系咨内事理。不敢辄删。一依来谕。不胜兢惶忸怩之至。
李提督(如松)前咨文(癸巳)
云云。得此。当职为照。小邦军兵素怯。久不见兵。猝遇勍寇。崩溃至此。其间各该将领。其军兵之众。器械之盛。比权慄军营十倍者何限。任贼蹂躏。北穷咸镜。西至平壤。此当职日夜所痛心者也。慄提孤军赴难。暴露原野五个月矣。岂复有完兵坚甲可以挫贼者哉。犹且董率藩戍。致此大捷。实兵兴后所未有。此岂小邦兵力所自办者。端由 圣天子神武远畅。大元师威声震叠。惊弓之鸟。自落于虚弹也。咸镜之贼。亦且阻其山海。谓为可恃。合众咸兴等地。敢有拒敌之计。当职心窃忧之。令闻悉趣安边。经逾铁岭。冯冲缨一策士。而才临贼屯。能令贼褫魄齐遁。 天威所及。物无敢拒。窃念兵要乘势。事贵顺倾。西都已复。北贼已遁。其势可乘。官军藉声。大贼新败。其倾可顺。伏惟大元师躬承明命。连奏三捷。此正因一鼓之威。收全胜之秋也。况复小邦。寇贼所退。人民稍集。粮刍攒运。氶陆所到者。如柳成隆所报外。节续继至者。又不止此。则前头馈饷之阙。恐不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13L 页
至如前日之甚也。况兼辽阳运到官粮。海运陆挽。辏集开城者亦多。而近闻参将许国忠所率南兵炮手一千。已于本月十八日过江。游击王汝徵所率北兵。备北贼在宁边者。亦且五百。督府一牌招来。则此直数日间事。而北贼已无绕出之势。督此南北军兵。添却大势。专意东向。则兵无不饶。粮无不继。再进之威。先詟已穷之寇。而不待交锋。先自退北矣。兵机。难得而易失。事会。一去而不再。倘督府不于此加念。则无以终 天朝字小之仁。全元戎定远之功。小邦君臣。盖不知死所。而其受祸有甚于畴曩。当职简率臣僚。随大军馈运之意。终亦徒勤而已。当职仍念小邦愚下之民。全生者恐贼或来。附贼者恐我或胜。此岂他哉。逆顺已判。情状自列。奸细之兴。在处致扰。岂足为大军之挠哉。当职既承督府勤劳敝境。冲冒矢石。虽不能躬执鞭策。其欲致忠。岂有量己。贼势信挫。军威已振。谅此微悃。决意前进。则大功必集。可无他虞。当职区区 宗社。泊此一隅。幽明所冀。只属督府。诚不堪悲感切祝之至。谨差陪臣议政府左议政尹斗寿。赍咨前进。为此合行移咨。
艾主事(惟新)前回咨(癸巳)
准来咨。该为军务事。照得。本部奉 命经理征倭粮储。所有备办转运。已责令委官都司张三畏去后。玆特亲自巡历。稽查虚实。禁革奸弊。兼程前进。正不欲王闻知。恐劳起居。不谓遣官远迎。又大驾躬顾。虽瞻对清光。可慰夙仰。然兵戈纷纷。 王乃冒险远来。本部殊不自安也。且此时既非暇豫从容。抑岂忍杯酒谈笑。明晨一会。面讲兵饷。不劳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14H 页
设宴颖留。况永柔本无城郭。宫眷在彼。须当加意保全。王请先回。本部即日经往平壤。彼此各便。至于部下官军。本部已有明禁。恐犹有私自违禁扰害。即令禀知。以凭究处。为此合咨前去。朝鲜国王烦查照施行等因。准此为照。贵部以小邦故。奉 圣敕勤苦敝境。已阅累月。军兴不匮。得到今日者。皆贵部赐也。当职以情以礼。固宜趋谢帐下。而既承经略之命。来随大军之后。其势亦无由便进者。今闻贵部历临近土。承风祗谢。吐款有涯。其敢退伏。而暇念其他。天时荏苒。讨贼渐稽。区区之意。以谓一日不复雠。是一日无人道也。玆往提督根前。面愬苦意。驾未及卸。猝闻贵部行报。颠倒来赴间。冠盖已到下馆。恨不得扫尘先候矣。至于宴礼。非敢故为设具而为杯酒劝也。小邦敬 王人之道。自不可已也。但念菲薄无以少抒其卑悰。比据诸道搪报。京城贼倭。人饥马毙。其势欲遁而不得。此正可乘之机。而节迫梅两。进攻宜亟。当职复雠之念。日急一日。待今日拜候之后。仍赴经略根前。愬此至诚。庶摅尝胆之愿。盖宫眷所在。有不可恤者。来教至此。不胜感激。除兵粮一款奉拜面议外。为此合行回咨。
吴游府处移咨(惟忠○甲午)
为倭情事(贼情与奏文同)云云等因。得此。当职窃照。伊贼占据小邦。已涉三年。稔恶逞凶。愈久愈深。虽以 皇威之远暨。诸将之协力。犹未能扫清妖氛。毕行 天讨。况今留守官军。次第卷还。以小邦残兵疲卒。力竭势穷。将何以保守边障。得脱于饥虎之喙耶。忧遑闷迫。不知所出。诚恐再造馀命。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14L 页
复阽于沦胥。而土崩鱼烂。殆无以自振也。仍念大人为小邦惓惓之意。久而弥切。其所以经虑纡画。拯济轸恤者。悉出于至诚。则大人虽离去敝疆。其急人之义。恤患之仁。固无间于畴曩。凡可以为小邦图存者。想必极力于还朝之日。而伊贼凶谋秘计。始尽达于 天日之下矣。目今贼帅清正。在蔚山之西生浦。行长在熊川之荠浦。其他诸贼。分屯要害去处。筑城浚壕。运粮练兵。盖房种田。无非为久留之计。且伊凌侮 天兵。辞说甚悖。其乘汛狂逞。迫在朝夕。而小邦七道丘墟。公私赤立。东西数千里。萑莽极目。积尸相枕。人烟断绝。此皆大人身历而目睹者。一朝有急。坐见灭亡。譬如人病革临死。气息如缕。必及其未绝。投以良剂。然后庶有再苏之望。不然而少缓其救疗之方。则虽和,扁继至。末如之何。当职当此危急事情。节次上闻。已非一再。而前后阻滞不达。 天阍悠远。暴白无路。近又以安康之砍杀 天兵者。诿为本国饥民。而归罪于出战。大人其时在庆州防守。终始悉知其事。言之是非。固不足多辨。但贼若闻知。宁无窃笑耶。比观此贼。凶诈百端。外假封贡。实肆猖獗。所要七事。愤极神人。其阳为讲和。放还当职二贱息。亦无非姑缓 天兵而求逞其凶计。倘谓此贼诚心乞款。则当敛兵自退。以待朝廷之命。何故沈游府才出釜山。而晋州之陷。在旬日之内。谭委官宣谕方勤。而安康之贼。又复冲突。以此见之。其所谓怛威而乞哀者。果是真耶伪耶。机会一失。后悔无及。小邦之亡。已无可言。独不为 天朝东顾之忧耶。当职于此。尤切痛心饮血。未知攸济。幸遇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15H 页
大人旌旆归朝。庶得以边上实状。尽陈无隐。当职与遗民。咸冀再生。愿大人怜察。终施大恩。除将贼屯去处。一一图画贴说。且另具贼情。送呈开览外。为此合行移咨。
辽东都指挥使司回咨(甲午八月)
朝鲜国王准来咨。该为东封难恃。敬陈备御末议。恳乞 圣明裁断。以保治安事云云等因。准此。查照。先该本年五等月内。节据走回人供词。贼酋关白来坐郎古耶地面。聚舡运粮。添调强兵。拟于七月间。分犯全,庆地方。而揔兵官刘先将军火器具装舡运送。等侯军门回话。将要撤兵西还。小邦之人。并怀疑惧。今准前因。特添精锐三千。相兼小邦选兵。以把各该关隘。除遵依该部题本钦依内事理。一体钦遵施行外。为照。小邦得蒙拯济。保有今日。而军兵死亡。粮饷匮竭。兼且贼据门庭。有朝夕必亡之势。中怀忧灼。不知所以为计。今又 天朝曲加矜怜。再行筹画。将要添调南兵。协守险要。 皇恩至此。再生有望。感激铭心。陨结无路。第念今日危急。万倍畴昔。兵荒之馀。国内枵然。而贼留既久。凶计益密。修城浚壕。造兵运粮。决裂之患。在所必至。而以等待封贡。少戢凶锋。此政商确长策。以备侵轶之会也。为查。小邦关隘。自江原历忠清至全罗。除竹,鸟二岭及秋风,八良等要害外。其馀捷经儳蹊。或陆或水。曲出傍通者甚多。而云峰,大丘。相距数百里。声势既不相接。揔兵刘五千之兵。虽添与新兵三千及小邦隶属之军。恐未足以摆布各处。使贼无入也。又查。小邦水田。果多膏腴。自经兵祸。尽为污菜。农民徙死。牛种又缺。岂能一年耕种。以供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15L 页
一年之食。唯全罗,忠清二道迤西州县。得免残破。物力稍完。以此独当徵调。飞挽不息。即目仓粮亦匮。民力并竭。虽有一二耕种之处。所收几何。决不足以接济军前。当职妄意以为 天朝既罢封贡。更图防守。如要廓清海曲。永固藩篱。非与再调大兵。无以剿歼凶贼。非与再运军粮。无以供给大兵。此是庙议之所甚难。而在今日终恐不可得已也。烦乞贵司备将前因。转禀总督军门。急速题奏。更加区处。速并原调南兵。先赴协守。仍行揔兵官刘。留待本处。严禁管下。勿透事机。且于大兵未至之前。暂示羁縻之状。以缓凶祸。不胜幸甚。为此合行回咨。请照验转禀施行。须至咨者。
辽东都指挥使司前移咨(甲午八月)
为照。小邦蒙 皇上德威。得以纾祸而却贼。保有今日。不幸而兵祸未解。迄今三载。贼可退而犹据。事可了而犹难。为朝夕垂亡之国。职中心忧灼。虽日日吁呼。宁尽所怀。顾惟 皇朝既前后推恩。罔有算纪。天地之仁。今必曲加全活。而在当职受恩之深。尚虑每奏贼情。则恐贻上忧。再请兵粮。则希恩无极。备陈残破。则亦近于惮于自力。前恩已弘。尚稽糜粉。诚不敢再请。而屏息待命。顷虽一二遭渎扰天听。直出于危迫不得自已。而当职之心。自见如此。迩间伏闻廷议令总兵刘撤回鸭绿。本国原留军火器械。并被搬取。小邦人心岌嶪。更无可恃。皆以为 皇恩不可再冀。贼风不日当肆。重足遑遑。不知死所。即准贵司咨。该兵部题本钦依内事理。仰惟 天朝曲念小邦。终始筹画。算无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16H 页
遗策。拟拨新兵三千。就添总兵刘原领川兵。协同小邦隶属之卒。分守全,庆要害。使贼不敢再入腹内。终欲保全小邦。 皇恩荐加。如水增至。当职感激惶戴。除一体钦遵外。仍照。 天朝至仁。为小邦求安者。若是其盛。则小邦之所以自谋者。虽甚浅见。苟有一毫可以裨 皇朝参画。而成皇上为小邦求安之志者。则宁嫌渎滥。而有不自尽者哉。窃照。天下之事。要不失机会。机会一失。智者亦难为计。始天兵一鼓东下。小邦见其声威震赫。列屯望风。以谓釜山以北。无复贼踪。此所以请留五千南兵。而为凭藉善后之图。即五千之数。斯为有馀。既贼海滨盘据寨屯。至于今日。则非惟小邦请留五千之计左矣。虽经略宋所留万六千兵。亦万万不足。犹幸伊时。小邦之人。气力犹存。跛躄思效。各处官义诸军。尚有累万。公私盖藏。未全耗绝。老弱男妇。足以负戴馈运。此真乘已胜之势而尽剿倭奴。肃清海峤之秋也。此小邦所以目见其机而不避烦渎。再请兵饷而不知止者也。大兵已撤。而既难再出。餫饷亦不可再运。而事不可不为结末。则此当事之地所以有封贡羁縻之议也。无非出于为小邦图存之至意也。贼虽诚诈难审。而少戢毋逞。以等待为言。其兵势之盛。首尾连亘于东南海边者。则固自如也。其添兵运粮。实不知其的有几数。而彼见封议经年不决。而此先勾管之臣。又未见回。则其怀疑防患。宜蓄谋深而为备密矣。今其一朝而所望者已失。则其原情变诈。又有言可执。因在野之粮而肆决裂之毒者。的然无疑。而祸且速矣。小邦之势则其穷迫耗竭。万倍畴曩。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16L 页
而更无可为。职请详言其故。当 天兵之初至也。职实不知敝疆之内。遗民有几。馀粟有几。惟虑荡残之极。虽竭力调度。亦无以取办目前。以供大军。号召募括。不遗馀力。剜心尽气。以为时月之规。庶使大军免忧兵粮。岂期与贼相持至三岁之久。国内枵然。更无馀力可用者哉。疠疫饥馑。民之耐勤苦者都尽。供军赈饥。粟之在地上者已绝。向之所恃而为根抵者。惟全罗迤西及忠清右道若干郡邑。而以未经兵火之故。独当前后调运之烦。地远力绵。僦十致一。其运到之谷。实不足以赡给大军。而其力已弹。经祸地面。一㨾空虚。殆无分寸羸馀。虽故有肥饶之地。一年耕足一年之食。而百不能一二耕。耕或不耘以废。今秋所获。计不足以赈遗黎噞喁之命。更有何粟可供大军。则此诚小邦无兵可守。无饷可食。以小邦筹之。不知所出。今蒙庙议以封贡既罢。更图战守。其在小邦。曷胜感泣。第念总兵刘五千之兵。虽添与新兵三千及小邦隶属之军一万六千。都不过二万四千。此其战则不足。其惟守乎。小邦形势。非有一二关隘可专力守之而保他无虞者。贼之向北之路。除鸟岭直路外。自庆尚沿海左右而动。则或陆或津。或岭或崃。东北而走江原者有三。北而走忠清者有七。西而走全罗者有五。其曲远儳路。经贼所踏穿者。又不止此数。如云峰,大丘。则虽各可守。相距数百里。声势既不相接。又非贼必由之地也。则职恐二万四千之兵。非惟战固不足。守亦不给。其何能摆布要害。使贼不入。倘蒙 天朝斥绝封议。而仍许拯济小邦。则非有再勤大兵并与赡粮。无以尽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17H 页
绝倭奴。宁靖属国。而顾缘职贼据门庭。无兵可助。无食可供。而徒欲 天朝再拨兵饷。此职之所以惶闷陨越。宁死而不敢渎请者也。职之情事。其亦迫矣。仰惟 皇上父母之慈。轸焉如初。怜小邦之情势。察事机之变迁。更与庙堂曲赐区处。先行总兵刘。仍驻本处。以安人心。兼于大军未至之前。姑示羁縻。以缓其祸。毋令透漏军机。致贼早逞。则职与大小臣庶。惟思一死。仰答洪造。尚复何言。烦乞贵司备将前因。转报总督军门。速行题奏施行。为此合行移咨。
兵部移咨(乙未三月)
朝鲜国王为钦奉圣谕事。万历二十三年正月二十八日。准贵部咨。前事。顷因倭犯朝鲜。势危告急。致廑我 皇上命将兴师。远为拯救。劳兵费饷。始得恢复境土。再造生灵。比自关白遣小西飞。具表乞封。意虽诚恳。尚未慨允。继因朝鲜具疏代请。荷蒙 皇上姑准一封。追复钦奉圣谕。会集文武多官。研加译审。订以约束。颇皆明确。本部一力担当。题奉 圣旨。这倭使既译审明确。封名册使。着详议具奏。你部里先差官。宣喻倭将。率众尽数回巢。待朝鲜王奏到之日。遣使往封。钦此。随经题准。封关白为日本国王。钦遣册使二员。同小西飞于正月内出境。暂驻辽阳。俟釜山倭众尽数回巢。该国奏到。而后往封。薄海内外。莫不闻知。无非为朝鲜计也。令特专官传檄。该国君臣。务意诚心。仰体 圣明字小之仁。责差的当陪臣。前到釜山。亲会行长。谕以 天朝恩威。两相修好。不念旧恶。俟彼釜倭尽归栅房烧燬之后。遵旨据实奏报。以便册使渡海往封。万勿迟疑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17L 页
等因。准此。除即选差陪臣司仆寺佥正朴振宗跟同贵部差官娄国安。前往釜山。探视倭贼形势去后。二月二十七日。回据陪臣朴振宗状启。臣敬蒙差委。跟同兵部差官娄国安。本月初十日巳时。进到熊川贼营。有平行长中军倭无罗也叱知。出来迎接。先问说 天使何时出来。臣回说俺起程时听得。 天使于本月尽头当到辽东。随有倭众多寡不等。陆续来问。臣回说如前。各倭或微笑不信。或抵堂喜跃。十一日。行长令通事倭要时罗等邀差官娄国安及臣。迎入厅里。有玄苏,平调信预焉。行长令要时罗问说。为因甚事来到这里。臣回说俺蒙兵部石爷分付。来看你们进退耳。更无别㨾勾当。俄而行长进酒劝饮。打话移时而罢。本日及十三日。行长与娄国安。连次打话。臣向娄国安探问有甚说话。本官回称行长问俺出来缘由。俺回说圣上既已准封。沈参将多带人马。先 天使出来。兵部石爷差遣俺等晓谕你们。先令撤兵过海。又移咨朝鲜国。著差陪臣一员。跟我同来。看觑你们动静。以凭转奏。以便 天使进前。你们能钦遵 圣谕。撤兵渡海。则事当易就。行长回说自平壤至釜山。一遵 天朝约束。不敢违背。俺不是钦遵 圣旨者乎。今次大人又讲撤回勾当。非不欲登时渡海。但念大军进退。不可容易。烦乞大人先回部里。催送沈参将。俺等当先撤兵。仍留待候 天使。一时渡海。俺回说你们以 天使来否。为之进退。俺回报石爷催送沈参将等情。听此。十五日。有平调信向臣说称。俺等虚费粮饷。若留海上。委无他意。只为等待 天使。渴望之情。岂啻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18H 页
若赤子之望乳母。况俺等身投异国。四年从戎。人情孰无父母妻子之念。天若不恤。俺等使不得生还故土。则冤结心曲。何时乃已。烦乞大人为俺等善为区处。臣回说 天朝念本国累世忠勤。视同内服。故发兵运饷。极力拯济。至于准封一事。系是 天朝恩典。原非下邦所敢容赘。说罢。臣在贼营时。看得上下倭众。并皆怨苦久留。等待 天使。似出真诚等因具启。得此。随该贵部差官娄国安。遆送贼酋平行长书一纸。该写日本先锋丰臣行长谨启朝鲜国礼曹大人閤下。 天朝兵部尚书石老爷差娄国安及冯堂等。宣谕封事实信。贵国命官一人。护送入营。为 天朝存忠诚。为日本修旧好。幸甚。日本于 天朝。笃恭顺。求册封。候 天使者。三霜于玆矣。 天朝人嫌疑未解。时时差人。示撤兵之事。行长先是三年。沈游击入平壤结约以来。无一违约。分界不超之。退王京到釜山。脱清正手。还王子及陪臣。今虽在浦浦。不犯贵国封彊。运日本粮用度。只苏渴是贵国溪水而已。若非候 天使。争徒滞浦浦乎。 天朝人疑心未休者。何也。伏望贵国上书兵部老爷。先差沈游击入营相议。俾 天使进营。乃是贵国平安倭兵还国良策也。勿怠勿怠。馀期嗣音等情。得此。查照。先该本月初一等日。节据游击将军陈伺候陪臣李时发等状启及节准本府咨。俱系谕倭撤兵等勾当。已经备将前因。咨请辽东都司。转报贵部及总督军门去后。今该前因。当职窃照。所据陪臣朴振宗原硗贼情查与陪臣李时发等状启及游击将军陈咨内事理相同。其等待 天使之说。似系的确。
五峰先生集卷之十二 第 518L 页
而其奸拗不念 天朝大体。徒以见欺为虑。必要先见的信。然后方要撤回。意实有此。平行长原投本国书一纸。系是贵部差官娄国安遆传文字。仍将原书搭封。除备查前后探试贼情具本。另差陪臣。星夜赍奏外。为此合行移咨。
都察院移咨(丙申)
准此为照。小邦蒙 皇朝天地父母之恩。得以保有今日。玆者再出大兵。终始拯济。又为经理长远之策。图尽积衰之势。惓惓曲全。一至于此者。诚以小邦自祖先以来。忝守藩屏。修天子之业命。少效忠顺。不忍一朝弃之。使其地为鲸鲵所吞噬耳。贵院以茂德重望。又能体 皇上之盛意。自莅守道。经营小邦。如一家事。深轸残破。禁约骚扰。风声所及。即小邦士庶。举切感赖。今又膺经理之命。将临敝彊。小邦人人。如凤凰景星。争先睹之为快。岂敢有他念。谨查兵部题本。 圣旨令当职计议奏报。而内开设官置镇等项事。宜揆以小邦今日之力。虑有不堪。须早据实陈列。庶免日后设施不办之罪。玆具一本。专差陪臣沈喜寿驰奏。仍具一咨。禀知贵院去后。今准来咨。旨意丁宁。恐小邦以官廨供应为虞。当职久知贵院廉操出天。而又斩然在哀疚之中。何敢以此为虑。致误成事。庄诵再三。倍加兢惕。烦乞贵院谅其情势。而恕其不及。终赐裁教。俾当职得免罪戾。不胜幸甚。拟合咨。复为此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