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泰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泰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x 页
泰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附录
  
泰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88H 页
行状[权相一]
先生讳尚颜。字思勿。姓高氏。其先开州人。高丽文宗朝。有讳令臣。以清慎著称。谥良敬。其后有讳瑛。版图判书。有子士原。我 朝初。仕至艺文馆直提学。于公为五代祖也。高祖讳若淮。全罗左道都万户。参 世祖朝原从功臣。曾祖讳寿延。登武科。又捷重试。筮仕为部将。因事弃官家居。后授通政。祖讳克恭。荫补忠顺卫。 赠判决事。考讳天祐。隐德不仕。 赠嘉善大夫汉城右尹。妣信川康氏。习读希彦之女。以嘉靖癸丑七月二十二日。生公于龙宫之旺泰洞。天姿颖异。自幼劬书。七八岁能缀文词。受学于白石姜先生霁之门。姜公指江边白石而吟曰。白石千年白。命续其句。公即应声曰。长江万古长。姜公极加称赏曰。是子必为华国大手。及长。笃志力学。沈潜经传。旁及于子史诸集。靡不遍究。俯读仰思。至忘寝食。夜分就寝。则必以手指画胸习字。不少间辍。自此笔法臻妙。文名藉甚。累魁本道夏课。一时文士咸推先焉。辛未。捷别试乡解。
泰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88L 页
癸酉。中司马。丙子。䆁褐授官职。丁丑。除一善黉官。盖为便觐也。金东园贵荣爱其才而惜其去。以古诗一篇饯行。戊寅。拜成欢督邮。辛巳瓜满。为亲乞县。拜咸昌县监。十朔而递。厥后历宰三嘉,知礼,咸阳,蔚山,丰基等邑。吏戢民怀。皆有治续。入内再为监察。又为春官佐郎。因升正郎。公雅性恬淡。不事饰矫。时辈之惎间者。目之以明经。不以文学称焉。公不以介意。人或劝之以循名求进。则辄曰。通塞有命。趋赴时势。吾实耻之。足迹不及于权门。自是绝意仕宦。优游田园。自号曰泰村居士。山阳之颍滨。素有别业。筑室往来。啸咏自遣。宅南有盘石可坐。又号曰南石老人。扁其亭曰南石。斋曰颐斋。亲课家僮。以明农为事。有诗曰。门前稻熟堪为饭。舍后绵开可作衣。午睡正甘风榻上。儿童忽报打鱼归。其閒适无求之趣。可见也。见朝政日乱。屏迹于草洞。洞在商山北九十馀里。林壑幽邃。远隔人寰。乃构屋数间。为终老之所。癸亥十月初四日。以疾考终于正寝。享年七十一。其年十二月。葬于仙岩巳向之原。公孝友天至。事两亲极其欢心。自筮仕以来。常乞外补。以供甘旨之奉。兄弟四人。接屋而
泰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89H 页
居。常棣之乐。老而弥笃。有无通共。伯侄家素鲜奴仆。捐一苍头。立劵以给之。居官莅民。清慎无犯。罢归之日。行李淡然。所居室不避风雨。环堵萧条。晏如也。常曰。固穷安贫。人之所难。而亦有容易工程。恨爵位之卑微。则当思白身者曰。我则犹胜于彼也。叹衣食之不给。则当思丐乞者曰。我则犹免于此也。如此则心宽志定。而无歆羡嘅叹之思矣。其戒子弟。有曰。人之所以败家亡身者。皆由于不知足。唐俗称广厦千间。夜卧八尺。良田十顷。日食数升。知足之要。莫此为近。手书遗训。又戒以葬祭诸节。一遵朱子家礼。盖所以吃紧用力于安分守礼。以贻后昆者。于比可以徵之也。壬辰之乱。倭寇结阵于尚州之唐桥。剽掠人民。时尚,咸士族。倡义举兵。推公为大将。公即日誓众。登山祭神。因分部据险。候倭出掠。多斩首级。并获铳刀等物。转报方伯。少伸义气。而无何醴泉守缺。方伯以公摄行郡事。公去而义兵遂解。丁酉。倭寇再动。庙议姑息。守备之方。颇有疏漏。公时丁内艰。而忧国一念。眷眷不忘。以为范文正当平世犹且服中上宰相书。论朝政得失。矧今丧乱。非文正时此。义不可含嘿。遂书
泰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89L 页
陈御倭八策于体府柳西厓相国。一曰。屯兵边郡。以捍外而卫内。二曰。卑辞约和。以图济师而益备。三曰。厚赂行长。以探贼情。四曰。采银关北。以佐国用。五曰。括马牧场。以资战士。六曰。作铁鞭梗。以代杀手。七曰。抄孙吴书。以教诸将。八曰。用火攻策。以隶敌人。辞旨剀切。无非急务。其第二条。有曰。蒙逊坐受诏命。李顺知其不年。则秀吉之不知迎敕。必无续命之理。若啖利以缓其锋。则屯戍可固。战备可益。徐待其毙。而为之图复云。翌年戊戌。秀吉果死。其烛理先事之见。亦可知也。厓相大加称许。多所采施。盖将有所荐引公也。而未几。先生以谗去国。识者惜之。公自幼少时。家贫多兄弟。衣食不给。而能自勤苦读书。以至成立。累佩郡符。而不取一物为生产计也。赘家甚饶。田民优足。而无他子女。专属于公。公一无所取。晚年家居窘束。而无忧悯之色。性简亢。少许可。见人有过。辄加警责。而未尝容护嫉恶。势利无所屈挠。以故当路皆衔之。沈滞下位而亦不恤也。其在咸阳时。有一宰相曾经是郡者。责其不送银唇。答书戏之曰。丙戌丁亥年间。有一馋太守。绝种打食。故不产耳。竟不送。其狷介
泰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90H 页
不苟循人。多类此。噫。先生之文学。足以贲鸿猷。才蕴足以救乱时。风裁足以振颓俗。而不肯与时俯仰。以图进取。逮遭昏朝。遁避穷峡。隐约终身。癸亥改 玉之后。群贤汇征。而公卒于是岁。不得进用。少展其所抱。岂非命耶。所著诗文。散逸不收。且失于壬癸兵燹。只有略干稿。藏在家塾。又有农家月令,效嚬录等数卷。公前娶高灵朴氏。副司直启沃之女。观察使处纶之孙。才笄而殁。享年二十六。墓在尚州真木洞先茔侧某向之原。后娶顺天张氏。将仕郎进士逸之女。牧使文辅之孙。后公六年而殁。享年六十四。与公同茔而葬。朴氏有一女。适主簿李璟。张氏有三男四女。男尔节。宣务郎。尔行。通仕郎。尔龄。承仕郎。女适牧使琴恺。士人权命南。李文煜。生员郑山甫。庶子尔性。女申兴立。尔节娶护军权㝘之女。生二男三女。世贤,世材。县令金学培,士人金宗湜,李信哲。尔行娶县监赵基远之女。生二男四女。世标,世廉。士人李之章,申光星,郑锠,参奉金辉璧。尔龄娶县监南烜之女。生一男一女。世宪。士人朴炜。后娶参奉李嶷之女。生一男。世章。参奉。尔性三男。世鸣,世勋,世哲。世贤生一男。云望。世
泰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90L 页
材生二女。士人裴皖,尹后吉。世标生二男。云翮,云翼。一女琴弘毅。世廉生四男。云骥,云骏,云驲,云骕。四女。柳后烨,权棨,姜硕范,尹煓。世宪生二男。云甲,云瑞。二女。生员李最全,郑之铎。世章二男。云五,云九。四女。士人申沆,郑泰淳,全安济,洪寿锡。世鸣一男。云升。世哲一男。云成。云望生一子命霖。四女。士人金汉鼎,权凤周,权钟秀,李温。云翮生一子命傅。五女。士人李仁源,姜硕亮,金履楷,金润河,李廷宾。云翼生二子。命弼,命贤。四女。士人金格,生员琴思慎,南图,洪胄宽。云骥生一子命承。三女。士人李泰焕,金三锡,权克恒。云骏无后。取弟云驲子命翊为嗣。云驲生五子。命徵,命翊,命楫,命来,命龙。云骕生三子三女。命燮,命协,命国。蔡观河,金承源,金达时。云甲生二女。姜文相,洪命箕。云瑞生二子三女。皆幼。云五生一子命雨。一女适李遇隆。云九生三子。命相,命梁,命和。一女幼。宗孙命霖无后。取命傅子日暹为嗣。命承二子二女。日就生四子一女。日晋生二子二女。内外云仍甚繁。不能尽记。公殁后将百有馀年。而志行之述。未有属笔。公之孙参奉公。盖尝有意构草。而不幸弃世。即今世代寝降。事
泰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91H 页
迹愈邈。有难徵据。驯致湮没而无传。命傅氏为是惧。搜取家乘。要相一以撰次其槩。转求墓道文字于当时秉笔之君子。窃念相一赘于公之外孙。且先祖松巢公与公同癸酉榜。义不可以不文辞。玆敢不揆僭妄。略叙官职行迹如右云。
上之三年癸卯五月上浣。通训大夫兵曹佐郎安东权相一谨状。
墓碣铭(并序)[李光庭]
故郡守泰村高先生。以天启癸亥十月四日。卒于草洞。寿七十一。用其年十二月某甲。葬于尚州之仙岩乡巳向原。公之五世孙日暹。以权副学相一之状。抵光庭曰。先祖殁已百三十有一年。而墓道无显刻。惟遗行之湮没是惧。谨具丽牲之石。请吾子铭。光庭以老洫无能。辞既不得。则谨就副学之状。叙其事始终而铭曰。公讳尚颜。字思勿。号泰村。其先开州人。丽 文宗朝。良敬公令臣。以清慎名。我 朝初。判书瑛之子士原。为艺文馆直提学。生讳若淮。全罗都万户。万户生部将寿延。叠中武科。弃官家居。是公高祖,曾祖。大父讳克恭。考讳天祐。俱隐不仕。后 赠判决事,汉城府右尹。右尹娶信
泰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91L 页
川康希彦女。生公于嘉靖癸丑七月廿二日。天资颖异。幼能劬书缀文。属对为师长所奇。既长。刻意经籍。涵揉刮摩。为词章。声望蔚然。廿一。举司马。廿四。中第补馆职。为养出一善教授,成欢邮丞。知咸昌县。后历知三嘉,知礼,咸阳,丰基郡。通判蔚州。所至皆有治绩。于宪府。再为监察。礼部为佐郎正郎。公平居静恬自守。嫉恶名势。不肯曲意媚承。以故筮仕四十馀年。所资历如此。龙蛇乱。慨然倡义。假守醴泉。及丁酉贼再跳。先生时持母服。念邦备疏漏。上体府柳文忠书。论御倭八策。悉中机宜。文忠公击节称奇。公言蒙逊坐受诏命。李顺知其无年。今秀吉不知迎敕。死期将至。不知啖利缓锋。俟其自毙而徐为之图。未几。秀吉果毙家覆。如公策焉。文忠公拟大任。公旋遭谗去。不果用。公孝友。事亲尽其欢。家贫累丐外致养。兄弟四人。连墙共被。怡怡如也。居官清慎。厚于民而约于己。归装无一物赍。妇家饶。无他子女。公亦不收捡。橐饘屡匮。晏如也。一时文望。与公相上下者。无不显扬于朝。而公独栖迟末班。不一迹于清涂。公委诸命。无歆艳意。筑室于山阳之颍滨。课农代食。绝意仕进。及政益
泰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92H 页
乱。入草洞茹草。终身皭然。泥而不滓矣。公文章雅驯。所著诗文杂著。多散佚。今只有若干卷。皆有益世教。先生常以知足戒子弟。手书遗训。丧葬祭。用文公礼。公再娶。前夫人高灵朴氏。副司直启沃之女。观祭使处纶之孙。生一女而夭。葬真木洞先兆次。女适主簿李璟。后夫人顺天张氏。将仕郎逸之女。牧使文辅之孙。后公六年而卒。葬祔公。生三男四女。男尔节。宣务郎。尔行通仕郎。尔龄承仕郎。女适牧使琴恺,士人权命南,李文煜,生员郑山甫。宣务二男三女。男世贤,世材。女适县令金学培,士人金宗湜,李信哲。通仕二男四女。男世标,世廉。女适士人李之章,申光星,郑锠,参奉金辉璧。承仕二男一女。男世宪,世章。参奉。女适士人朴炜。曾玄外孙。不能尽载。而日暹为胄孙。铭曰。
上古取士。莫先明经。经明行修。乃可从政。末世靡文。华炫实遗。公性恬介。舍命委蛇。耻为夸毗。低佪枳棘。惠专下县。不光于国。萉迹昏朝。歘离污浊。草洞幽幽。谁识高躅。惟孝秉礼。可为世则。刻玆墓石。以警颓俗。
   宣略将军 世子翊卫司洗马李光庭撰
泰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92L 页
别祠讲堂上梁文[高日就]
旧井禽过。每恨灵宫之独立。新甍翚革。聿睹斋宇之肇成。乃寝乃兴。以禋以祀。恭惟我 泰村先祖。经国大手。济世弘猷。发之为文章。早蜚英于莲桂。确乎其操履。晚寄迹于江湖。顾此南石一区。寔惟外先遗址。达山高而秀。周驰为无尽亭。环围颍水清且涟。逶迤若有情物回顾。舍后绵门前稻。吾祖已咏閒居。追先志肯旧堂。诸孙庶竭其力。矧玆建斋一事。厥惟经纪多年。中唐之礼仪莫愆。纵追远之有地。诸宰之斋宿无所。非小妨于蠲诚。先辈之所未遑。盖缘事故多掣。吾宗之于是役。敢言力势不敷。爱始爱谋。东山北岳之输写。乃疆乃理。上栋下宇之整齐。惟思朴素之是崇。焉用轮焕之为侈。置夹室于左右。间架相同。列正堂于中央。面势稍屹。曾数世经度之意。幸今日节次而成。七日戒三日齐。先祖之精神是萃。东邻牛西邻礿。后裔之诚孝各殚。聚族于斯。岂徒有关于禋荐。立师以导。抑亦多补于童蒙。孝悌学文。乃其职也。羹墙寓慕。即此所哉。终日群居。宁一言不及于义。永夜团讨。虽只字各会于心。非偷閒供游之为。嗟尔小子。是奉
泰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93H 页
先读圣之地。庆我一家。玆举脩梁。乃唱六伟。儿郎伟抛梁东。鹤岫初升晓旭红。一理由来无显兴。格神要在此心中。儿郎伟抛梁南。石自为盘绕翠岚。阅尽沧桑终不转。丈夫如是是奇男。儿郎伟抛梁西。宰岳高高天与齐。一路山蹊茅易塞。登登踏去有阶梯。儿郎伟抛梁北。其冥哕哕拱宸极。百年古里顿生颜。八尺千间训更忆。儿郎伟抛梁上。洋洋昭格倍悽怆。春弦夏诵随时宜。自有融融好气像。儿郎伟抛梁下。喃喃贺燕集于舍。孤山兀立两流中。顿觉颇襟浑欲化。伏愿上梁之后。百福是荷。一门俱宁。涧畔蘋藻之荐诚。庶顾蒸尝之礼。轩下花树之成会。永传敦睦之风。
     五代孙日就撰
别祠常享祝文[柳寻春]
出天至行。诏后嘉谟。风范之笃。百世不渝。
     通政大夫敦宁府都正柳寻春撰
泰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93L 页
行年记[高世章]
嘉靖三十二年癸丑(明宗大王八年)七月二十二日。祖考府君生于龙宫西面旺泰洞。洞即七代祖提学公落乡开基而世居之地也。
戊午。府君六岁。始入学。
己未。府君七岁。受学于白石姜公霁之门。能缀文词。白石公指江边石而吟曰。白石千年白。命续其句。府君即应声曰。长江万古长。姜公极加称赏曰。是子必为华国大手。因成四韵。揭白石亭原韵。至今脍炙人口。
庚申。府君八岁。自是笃志力学。
壬戌。府君十岁。沈潜经传。旁及于子史诸集。靡不遍究。
甲子。府君十二岁。俯读仰思。至忘寝食。家世清寒。不能具纸笔。夜分就寝。则必以手指画胸习字。不少间掇。自此笔法臻妙。文名藉甚。
 穆宗皇帝隆庆元年(宣祖大王元年)丁卯。府君十五岁。文词笔法。无异老成。一时文士咸推先焉。魁本道夏课。
 毅宗皇帝崇祯元年戊辰。府君十六岁。聘夫人高灵朴氏。司直启沃女。观察使处纶孙。
泰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94H 页
辛未。府君十九岁。捷别试乡解。见屈会围。
壬申。府君二十岁。赴商山得都会试取。例以六月初吉。会于清道郡。战艺一朔。而有故缓行。旬有三日。始得到郡。望日之制。适得四分。而与朴德彦,宋学懋同房。时朴已得六分。宋已得十分。府君谓人曰。德彦年长于余。腼然相争。不亦愧乎。此后连制三次。而不敢刻意。皆未入等。德彦落在数外。府君曰。德彦已无可及。虽争之。非与德彦争也。唾手更战。又得四分。不出数内。而孙景义晋山人。亦在争画中。谓府君曰。我疑君晚来。果自负也。其实忌之也。秋。参乡贡进士初试。
 神宗皇帝万历元年癸酉。府君二十一岁。参进士试二等十九人。与洪慕堂履祥,张醴泉翎,李延原府院君光庭,权松巢宇同榜。
甲戌。府君二十二岁。与张醴泉翎,金柏岩玏相议曰。吾辈幸生圣明世。当以君民为志。则不可以少成自尽。必以大阐期待。而已得其半功矣。盍不同心戮力。以图万一也。遂絜三经。即日上山。焚膏继晷。
乙亥。府君二十三岁。至秋。又与两公共赴东堂。俱
泰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94L 页
参初榜。
丙子。府君二十四岁。与二公俱赴会围。其时主试皆一代名公巨卿。若卢苏斋,金东园,郑林塘,尹月汀见。府君应讲。莫不嗟叹。使之魁参丙科第四人。即使进退之同接。两公次第发榜。是年授馆职。
丁丑。府君二十五岁。拜一善黉官。盖为便觐也。金东园爱其才而惜其去。以古风一篇赆行。
戊寅。府君二十六岁。是年拜成欢道察访。
庚辰。府君二十八岁。六月。哭祖妣淑人朴氏夫人。秋。祔葬于真木高祖考判决公坟左十馀步许。
辛巳。府君二十九岁。瓜满而归。为亲乞县。拜咸昌县监。咸之去永顺不过十里。故公退之暇。相地之宜。捐廪数千金。横塞大江。筑洑灌溉。尚,咸坪三四千斗落。使之逐年蒙利。故上下坪作者。大刻永世不忘碑于洑头岩石上。至今颂德。又使子孙居是坪者。永世不赴役。
壬午。府君三十岁。递咸昌入内为佐郎。
癸未。府君三十一岁。聘祖妣顺天张氏。夫人进士逸之女。牧使文辅孙。外祖进士文化柳秀。柳公只有女婿。即我外先祖张公也。柳公给田民。使之奉
泰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95H 页
祀。张公又无子。而田民专委于府君。府君家甚贫寒。不取一物以资生。清俭之德。人皆称之。
甲申。府君三十二岁。入内为监察。乞暇归省。
乙酉。府君三十三岁。十月。遭曾王考右尹府君丧。葬祭诸节。一遵文公家礼。
丙戌。府君三十四岁。二月。奉窆于真木判决公坟左数十步许。仍庐墓三年。
丁亥。府君三十五岁。服阕。与伯氏省斋公。相议买田数十斗落。使之移泽于真木墓下。至今传守。其为先殚诚竭力。大可知也。是岁再为监察。
戊子。府君三十六岁。入内又为正郎。
辛卯。府君三十九岁。自京还第。拜扫先墓。
壬辰。府君四十岁。四月。倭寇猝发。旬月之间。遍满一国。人民四散。举国波荡。国计民忧。有不可言。上以官军齐赴。下以义旗云集。而杳无消灭之期。渐至猖獗。结阵于咸昌之唐桥。剽掠人民。时尚,咸士族。倡义举兵。推府君为大将。府君即日誓众募粮。登山祭神。因分部据险。候倭出掠。多斩首级。并获铳刀等物。庶几成阵。自当一面。而于时醴泉守缺。方伯牒报。则有近地有名文官差代之命。方伯使
泰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95L 页
府君摄行郡事。府君去而义兵遂解。物论惜之。
癸巳。府君四十一岁。遂赴任。不以暂暇为意。召兵募粮。多督官军。昼宵防御。以图克复。及其冬。宋谷两游击率兵数千。来驻本州。府君以守土官。心劳力瘁。逾月之后。疸症大发。时无宜药。闷虑之际。幸得金从事官廷龙历叙。见其病势之重。给只栗末四升。即利小便而快收效。可见其忠义之所感应也。
甲午。府君四十二岁。春拜三嘉县监。朝廷以贼薮方炽。使李舜臣为三南统制使。元均为岭南右水使。设舟师试于统营。主试以该道有名文官有差出传教。权大将慄表荐府君。府君奉命往统营。与忠武公留连半月。多有所唱酬。在遗稿中。
丙申。府君四十四岁。伯父宣务郎公生。十月。遭曾王母康氏丧。自三嘉戴星而还。祔葬于曾王考右尹府君坟右。仍庐墓如前丧。(时倭寇在于本邑境内。势方炽张。不得已才过二十馀日而奉窆。卒哭则行于百日后。)
丁酉。府君四十五岁。是岁。倭寇再动。举国奔窜。庙议姑息。备御之方。颇有疏漏。府君虽在丧中。忧国一念。眷眷不忘。倍切敌忾之义。以为范文正当平
泰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96H 页
世。犹且服中上宰相书。论朝政得失。矧今丧乱。非文正时比。义不可含嘿。遂陈御倭八策于西厓柳先生。先生多有所采用。八策详在遗稿中。
戊戌。府君四十六岁。服阕。
己亥。府君四十七岁。仲父通仕郎公生。时动经劫灰。 圣庙不保。故仰禀主倅。退议乡儒。艰辛重刱。亲作祭文。奉安位牌。而兵燹之馀。士不知学。儒风扫地。趋向无方。为是惧。与郑梅石,李菊窗,张月松,郑清风,全云溪诸公。邀诸生讲大小学等书。多有所论著。(奉安祭文在遗稿中)
辛丑。府君四十九岁。拜知礼县监。邑小民残。经乱馀生。百弊孔棘。无以字牧。而府君昼宵忧惧。除民瘼。兴学校。劝农桑。无所不用其极。县民德之。至今有召杜之谣。
壬寅。府君五十岁。拜咸阳郡守。时山阴县监悠然堂金公大贤。卒于任所。家世清寒。万无备礼治还之道。故府君以五千钱二匹帛。先自致赙。且发通于邻邑守令若远近士友。各自优助。使之趁时返榇。又操挽赴哭。
癸卯。府君五十一岁。时在咸阳。近经乱离。淳风扫
泰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96L 页
地。又无长幼之序。乃大会邑中上下年满七十以上者。设养老宴。亲与为宾主之礼。又以米肉馈于年高不能参者。一乡无不感颂。是岁有一宰相曾经是郡者。责其不送银唇。答书戏之曰。丁亥年间。有一馋太守。绝种打食。故不产耳。竟不送。其狷介不苟循人多类此。秋。往参醴泉取解考官。次东轩板上韵。
甲辰。府君五十二岁。哭药圃郑先生。操挽会葬。
丙午。府君五十四岁。拜蔚山判官。海滨辽远。民风不淳。治绩文教。无以行化。故未一年。辄弃官而归。
丁未。府君五十五岁。拜礼基郡守。郡在小白山下。本不经倭寇。邑僻民淳。多先贤遗风。故时与黄息庵暹郭丹谷𡺽。讲学论难。多有所开发。为治专尚清俭公廉。兴学化民。孜孜不怠。既归。有生祠恨未搆之句。五月。哭西厓先生。葬时操文往祭。
戊申。府君五十六岁。二月。 宣祖大王升遐。岁适大旱。祈雨于社坛。又躬往祈于小太白山。昼宵靡懈。果有沛注。人以谓贤侯之力。家大人承仕郎公生。南石亭成。号曰南石老人。扁其斋曰颐斋。
己酉。(光海君元年)府君五十七岁。年益高病益深。簿书
泰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97H 页
之劳。有多不堪。决意而归卧南石新庄。自有渔樵桑麻之乐。日与同志士友讲磨之馀。逍遥社里。多有所唱和。
辛亥。府君五十九岁。时朝政日乱。彝伦斁丧。府君既念绝当世。优游田园。则泰村与南石俱不能静阒。乃挈家入草洞。不求闻知。构屋数间。为终老之所。
甲寅。府君六十二岁。四月。往参屏山书院西厓先生奉安享礼。与道内缙绅章甫。连日周旋。多有所讲论。
丙辰。府君六十四岁。十一月。哭柏岩金公。府君与柏岩有同年之谊。又结道义之交。及其葬也。操文往哭。
己未。府君六十七岁。三月。往参金乌书院四先生(吉冶隐,金佔毕斋,郑新堂,朴松堂。)奉安享礼。莬裘暇日。手书葬祭诸节及遗训以垂诫。一遵朱子家礼。又著农家月令一篇。翻以谚译。使愚夫愚妇。亦得易知。
 熹宗皇帝天启二年壬戌。府君七十岁。春三从。叔月峰公来候。以观玩诸经。讲论旬日而归。
癸亥。府君七十一岁。年高德邵。精力不衰。手不释
泰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97L 页
卷。奖进后学。非平日定力之有素。乌能如是也。十月初。得微恙。正席悠然而终于草洞寝第。乃四日未时也。十二月某甲。葬于尚州仙岩乡巳向原。远近士友之操挽祭会葬者凡数百人。其后六年戊辰四月七日。祖妣淑人张氏殁于泰洞里第。逾月而奉窆于府君坟右。呜乎。府君以颖悟之资。出众之才。文章早成。科第连捷。孝弟范于家。政教行于官。大可有为于世。而命与时违。略施于郎潜郡绂之间。终老于草洞烟霞之域。世道之险。公议之泯。槩可知也。经纶之富。经学之邃。操履之坚。淹博之识。尤有别焉。当广求得照映来后巨手笔。表其状碣。使府君之潜德懿行。以阐来世。不肖何敢下手于状德之万一也。略构行年大略。以俟异日之掌史者采择焉。
     不肖孙世章泣血谨录
颍皋书斋记[晋阳郑象履]
州治之北。山水苍泱环抱。多为名硕盘旋之地。而颍上之南石一区。尤美焉。万历年间。泰村高先生晚自龙城。卜筑于是。而子孙因世居之。先生殁后二百有二十三年乙巳春。裔孙亨奎等。收拾数世
泰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98H 页
经纪之馀。将为别祀报本之举。以公之孙浪翁公拟附焉。前事之日。请记于余。余以非其人辞不获。取考其家乘而识之曰。泰村公以恬谨之姿。励敛退之节。所抱剸烦救乱时之策。何职不亮。而世与我违。随分仕宦。不过栖屑于郎署郡绂之间。及至光海斁伦之时。屏处息交。明农自乐。而天日重明之岁。公遽下世。浪翁公端庄简亢。早以名行砥砺。当辛酉庑祀横议之日。唱卫道叫 阍之举。旋遭排摈。投身绝塞而无所悔焉。屠维改纪之初。徵拜一命。而公才知命而没。夫以两公之才识操执。一出于恬退介确。而位不满德。寿不称仁。则一时士论之致憾。固其所也。况为两公之后昆旁裔者。岂不慨然追思。思所以尊奉之道哉。是以。诸高氏殚心竭力。斋堂则因祧迁而葺理之。庙室则新造而涂丹焉。其他神厨库藏。俨然成学宫之规制。揔以名之曰颍皋书斋。于是乎左右流峙之献媚者。亦辉然而改观矣。盖是祠之兴。本于家礼藏主墓所。岁率宗人拜祭之义。而陈,董二氏既仿之。吾岭故家又通行焉。高氏丧乱沧桑之馀。汲汲是举而揭虔也。不亦善哉。虽然。抑有一焉。笾豆罍爵之事。文
泰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98L 页
也。诚敬如在之心。质也。要之心与事符。质与文并。然后事神之得其善。而正此弥文之世。举患其质丧。则夫子从先进之叹。良谓此也。又况子孙之于祖先。法象其德行者。自是气脉相传之所在。而感慕兴起。不啻儒林之于先贤。则今日高氏者。毋徒曰尊奉之能事毕矣。必从事于手泽尚存之经籍。一以治心敕躬为业。应事接物之际。惟泰村之清慎恬静。浪翁之温雅贞介。是度是程。无所违背则其于事亡如存之道。可谓能尽其善。而庶不负当日垂裕之意矣。高氏勉乎哉。是为记。
颍皋社奉安文
山岳储精。湖海毓灵。近袭祗侯。远绍良敬。奎运迭兴。有显厥世。恭惟泰村。载阐一家。学承退山。直慕贞惠。恬谨之姿。敛退之操。出天孝友。间世忠愤。早登科第。略施郡县。世与我违。遁迹穷山。及至昏朝。屏处息交。从事明农。乐天知命。公遽下世。天日重明。呜呼命矣。可俟百世。亦粤浪翁。式谷是似。趾美学资。克承祖武。端庄简亢。阐步吾林。早年声望。耸动峤南。庑祀横议。唱道叫 阍。旋遭摈斥。投身绝塞。少无悔尤。恭俟天命。逾年赐 环。徵拜斋郎。吾
泰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99H 页
党无禄。知命而没。志士心期。不忘丘壑。惟玆二贤。乃祖乃孙。文章学业。实罕乡邻。剩馥遗芬。不沫在后。祭社之礼。公议载举。尽尔云仍。敢忘报事。南石亭畔。泰老菟裘。颍水苍泱。允宜合祀。百年经营。玆焉建庙。日吉辰良。用荐蘋藻。陟降洋洋。载歆载享。其始自今。钦于世永。
常享祝文[柳致明]
行笃忠孝。学专博约。遗则寔正。百世思述。
   嘉义大夫兵曹参判完山柳致明谨撰
甲午三月。忠武公李舜臣。设武科别试于统营。表荐有名文官为参试官状。
谨 启。为试取事。去十二月二十三日。到抚军司关。据巡察使李廷馥关。有东宫驻驾全州府设场之命。海阵士卒。咸欲乐赴。而以十二月二十七日择日矣。水路遥远。未及期限。且与贼相对。不无意外之患。精军勇士。一时出送不得。舟师所属军。依庆尚道例。自阵中试取。以解军情。规矩有骑射。而远海绝岛。无可驰骋之地。骑射代以片箭试才。似为便益。故敢 禀矣。兵曹关内。 启下左水使 启禀内辞缘。曹 启目粘连 启下。而全州文武
泰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99L 页
之业已唱榜。续续设科。似为未安。舟师之军。累年勤苦。而独为停举。情甚暧昩。岭南元帅阵试取之科。未及一时唱榜。于全州则分试取人。彼此无异。依状 启除骑射。以片箭铁箭试取。而任意多取。虑有不精之患。一百人定额试取何如。万历二十二年二月初七日。右副承旨臣李光庭次知 启依允。相考施行事。武科别试试取时。以有名文官参试官差定起送事。都元帅权慄处移牒矣。三嘉县监高尚颜参试官差定。故试官臣及全罗右水使李亿祺,忠清水使具思稷。参试官长兴府使黄世德,固城县令赵凝道,三嘉县监高尚颜,熊川县监李云龙等。以今四月初六日开场。铁箭五矢二巡二中以上。片箭五矢一巡一中以上。并依军官射例。给分试取。入格人一百名。一二三等。居乡职姓名父名年岁。并为别状开录上送。
忠武公乱中日记
甲午三月三十日晴。食后上射亭。忠清军官都训导及乐安留卫将兵都房等决罪。三嘉倅高尚颜以武科别试参试官。有名文官表荐事来见。
四月初二日晴。食后上射亭。三嘉县监及忠清水
泰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00H 页
使。共话终日。
初三日晴。是日疠祭。三道战军。馈酒一千八十盆。右水使,忠清水使,三嘉县监。同坐而饷军。
初四日阴。食后三嘉县监来。晚上射亭。长兴进酒。终日稳话。
初六日晴。别试开场。试官吾与右水伯,忠清水使。参试官长兴,固城,三嘉,熊川。监试取。
初七日晴。早会捧试。
初八日晴。上试场。与水使,参试官试取。
初九日晴。毕试出榜。
十二日晴。三嘉告归。旬馀共事从游之馀。不胜怅黯。仍酌别杯而罢。
挽词[郭𡺽]
雁塔题名早。分忧典五城。有民皆自化。无俗不能成。曲直如悬镜。公私有执衡。生祠犹未构。写挽泪纵横。
挽词[郑允穆]
岭表有龙宫。龙宫大老殁。大老夫如何。不义不挠屈。廿二早升马。廿四登龙脊。声名何藉藉。气锐无与敌。六经诵己言。百家如照烛。春风桃李夜。谈古
泰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00L 页
可更仆。往来成白首。丧乱邻冻屋。大醉双梅堂。欢谑震幽谷。玉壶脍银鲫。几扫清溪曲。秋光近青岑。黄金汎芳菊。论交指松柏。万丈拔尘俗。许我以忘年。款款敷心腹。中岁我沈沈。久阙拜芳躅。岂意岁云暮。孝胄送挽幅。病未趋执绋。题哀一痛哭。四品不满德。稀一非不足。三男与五女。眼前无零落。儿孙三十馀。膝下皆抚育。晚节就閒逸。上帝锡清福。世道日幽险。苍茫我立独。
挽词[李灿]
先执惟公在。如何又至斯。乡嗟巨室没。我悼哲人萎。友爱堪为则。清脩可作师。馀风知不坠。继述有三儿。
早岁登高第。衰年作判官。公虽无轗轲。我实有咨叹。文字从谁质。仪刑不复看。溪西来往地。回首欲摧肝。
数间颓屋客无毡。谁信曾经石二千。人不堪忧公不戚。泰村轩号岂徒然。
再到门庭便出迎。中堂引坐话心情。临亡病眼违相诀。惭愧瓜连作弟兄。
挽词[李▣]
泰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01H 页
末路无亲友。衰年又哭君。音容虽可想。幽显永相分。款曲开心话。精明脱俗文。此生难更睹。题挽泪纷纷。
挽词[全府使以性]
器度端宜佐 圣明。白头堪惜末班名。何年樽酒论襟地。到底贤豪倒履迎。辽廓祗今悲后死。风流何处见先生。伤心乔木斜阳里。无复门前颍水清。
挽词[族侄仁继]
青年学业众推优。金榜才名第一流。五佩铜鱼民安堵。重乘骢马世泥楼。功名淡泊行藏稳。家政纯深孝悌修。欲识平生阴报德。请看张室入怀鸠。
祭文[侍生持平金奉祖,牧使荣祖,教官延祖,副正应祖等]
呜呼。恭惟我公。行介而方。学醇而正。间世忠愤。笃伦懿行。早年筮仕。薄施郡绂。沼绩文教。于金于石。中遭变乱。少伸义将。忠著八策。有多采用。晚韬林泉。幽深草洞。投分农亩。其乐陶陶。乐天知命。左图右书。年高德邵。仰若山斗。迩来南中。运丁木稼。先执诸公。殆尽沦谢。呜乎我公。先子同癸。契结钟伯。许以道义。智谷篁林。樽酒相斟。镜湖金驿。惜别征
泰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01L 页
骖。小子不天。遭变山阴。公时宰咸。通文致赙。操挽迎护。千里赴吊。欲报其德。生死肉骨。今来哭奠。难赎万一。伏惟明灵。鉴此泂酌。
祭文[外甥牧使琴恺]
呜乎我公。年踰七旬。不谓不寿。位至四品。不为虚老。以若天品之高。志尚之笃。科第之早。忠愤之激。经纶之大。文学之优。见识之博。既不得大用于世。才试于郡绂郎潜之间。而公不少戚。足不及权门。而优游陋巷。老白首以终。天道非耶。世路厄欤。所谓数者不可知。而理者不可推矣。天既生我公于斯世。则胡使我公赍志而殁。竟使我公不得其任。不展其才。止下位老林泉也。呜乎。小子早赘公门。薰沐已久。提诲之奖掖之。不日不月。而道涂夐脩。既不得源源。前春一别奄作千古之诀。今焉已矣。单杯哭奠。有泪渊泉。
祭文[孙婿县令金学培]
呜乎我公。资质颖悟。天才近道。笃信好学。文艺夙就。早登科第。声望蔼郁。累试郡邑。辄有铭刻。自遭丧乱。绝意名缰。优游陋巷。日事明农。安贫乐道。知足知命。遁避穷峡。隐约终身。不求人知。佩符无悯。
泰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302H 页
有为有守。君子之心。托意著述。志士之憾。月令效记。有足矜式。儿孙满前。天饷清福。呜乎小子。早赘公门。多蒙眷厚。辄赐以颜。天不慭遗。大老云殁。悠悠此恨。无所往澈。今来哭奠。文以告臆。鉴我微诚。庶歆泂酌。
祭文[曹浃川友仁]
早蜚英于骚垒。既升庠而登第。薄试志于郡邑。吏见戢而民苏。忧国事之孔棘。在疚中而上书。奇谋秘于八策。柳相多于采用。经纶恢于制敌。权将为之表状。忠武服其将略。旬馀与之周旋。东园许其器度。一见赠以长篇。贻书斥其奸藏。完山亦其怃然。以诗讥其毒流。废相为之心沮。不卑小而知足。乐君子之素履。托于农而安贫。歌圣世之逸民。寓于命而无闷。俨商山之隐沦。付生计于绵稻。惊闲梦于打鱼。经纶恢于济物。涉医药与卜筮。多感慨于时事。著效嚬之杂记。归颍水而托意。卧南山之清风。入云山而终老。歌草洞之松篁。深托迹于渔樵。便忘世之野夫。膝下盈于儿孙。清福富于山南。事业优于馀篇。公议存于士林。俟百世而不惑。知不知其何嫌。而鲰生之怅怅。感平昔之许心。
祭文[舍伯省翁(尚曾)]
呜乎仲君。胡至斯也。有弟四人。三已先委。惟君相将。七耋湛乐。君又先逝。我死谁哭。八耋残命。那忍半戚。至若仲君。孝友天出。文章经术。出处大节。有非耋耄。概可记述。柰何晚年。远寓草洞。山野迥隔。离恨重重。绵绵此恨。又结重泉。稍可慰者。悲不几辰。地下相从。非朝则夕。单杯瓣香。送儿替哭。嗟嗟仲君。知乎否乎。远望仙岩。老泪交垂。呜乎痛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