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晚翠文集卷之五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x 页
晚翠文集卷之五
 疏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32H 页
大司宪谢 恩后辞职疏(丁酉五月)
伏以堂陛至严。私不可渎。渎而不避。闷迫可知。臣以无状。猥蒙擢拔。历扬显要。致位横金。涯分已踰。寝惊梦愕。今此新除。又出千万人望之外。误 恩至此。措身无所。夫朝廷之官。莫重于法司。而长官为尤重。苟非其人。决难冒居。浅中弱植。本无定力。加以屡经丧患。精神销铄。遇事愦愦。茫不知措。徒仰人口。有同木偶以如此之人。而付以言事之责。有何论议能补阙遗。有何风力可纠淑慝。从他笑骂。虽未暇顾。为官择人。岂愿如此。况臣前患眼疾。今尚未差。视物矇矇。如隔重纱。多般治药。有损无补。失今不治。恐至沈痼。此臣之尤极狼狈不知所出者也。伏望 圣慈。察臣言非巧饰。怜臣病难供剧。特 命镌臣职名。俾得专意调治。一以为名器之重。一以遂蝼蚁之私。
为亲乞郡疏(戊戌夏行副学时)
伏以人臣既已委质许国。而又当国事危急之际。则虽家有父母。而义难顾恩。不得两全。此固臣之分也。而如或父母疾病既重。其身亦不得自由。虽欲察任。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32L 页
无以自效。则安得不以其实状仰吁 君父。以求恩义俱全之地乎。臣赋命至薄。早丧慈母。独与父居。相依为命。不幸臣父臣某自上年秋。遭罹笃疾。半身不仁。两眼失明。證势危剧。无望救活。至春以后。稍有生道。而臣父年今七十有五。本以如线气息。加以重病。正类婴儿长在人手。馀日苦短。理必难久。而身为人子。不得奉护。念至于此。何以为心。臣前在关西。与父辞别。臣父执臣手语臣曰。吾病至此。若一朝有急。恐未及相见而死。抱无涯之恨。臣闻此言。如针劄骨。一别以来。吉凶难卜。消息若来。心先惊惧。遑遑瞿瞿。如痴如狂。臣之心事。虽欲自制而不可得也。臣欲专心职事。置亲病于度外。则方寸已乱。念不及他。欲专心救父。不念国家之急。则此时何时。敢全私恩。臣诚狼狈。不知所处。臣窃念 祖宗朝臣僚。为亲乞郡便养。则无不曲循其愿。近岁诸臣中。或有父母老病。陈乞补外者。亦皆蒙许。岂不以情无贵贱。理在推恕。于 圣主子视群臣之心。恻然伤悯。思有以全其乌鸟之情乎。今臣情势至切至迫。不惟自闷。人所共怜。其欲为垂死之父。百端救护者。又非若他人只为便养而已。如蒙 天日下烛危悃。借臣一残县。使臣父子。得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33H 页
于未死之前。晷刻相救。则上可以竭供职之力。下得免为不孝之子。恩义两全。惟在于此。臣以无状。滥厕宰列。当此殷忧多难之日。无一毫报答 国恩。反以一家私愿。仰干 天听。揆诸分义。实所不敢。而疾痛之极。情不能抑。不自觉其陷于猥亵无礼之诛也。伏愿 圣慈。察臣势不获已。恕臣言不暇择。特许微愿。以便公私。则臣之父子。庶得生死无憾。而于 圣世孝理之政。亦甚幸焉。臣不胜涕泣祈恳之至。
为亲乞郡疏
伏以臣之于君。犹子之于父。如有疾痛之极。则必呼而诉之。无不遂其愿。诚以上下之所同者情也。臣有至闷至迫。甚于疾痛。虽知其烦渎可畏。而安得不以实状。吁呼于仁覆闷下之天乎。臣少失母。恃唯父是依。庶几成立。毋负鞠育。而不幸臣父以衰迈之年。罹废痼之疾。两眼丧明。半身不仁。起居饮食。动辄随人。加以流离奔窜。家业散落。千辛万苦。备尝殆尽。自数年来。危惫转剧。精神之未脱者已尽脱。肌肤之未消者已尽消。一年加于一年。今日异于昨日。景迫西山。馀晖苦短。奄奄行尽。理必不久。有如此之父。而身为人子。不得奉养。其危惧闷迫。当何如也。臣父无他子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33L 页
弟。所依以为命者。唯臣与臣弟臣百龄。而臣之兄弟。皆从仕于朝。虽蒙 天恩。屡得归省。而往来憧憧。不得恒在亲侧。药饵调护。付诸一家僮之手。吉凶难卜。消息可惧。若欲专力救父。则不可付职事于瘝旷。欲一心供职。则不忍置父病于度外。苍黄两间。一身难分。此臣之尤极狼狈。不知所处者也。臣伏见 圣朝为理。以孝率先。凡有为亲乞郡者。皆蒙 恩许。无有不得其愿。如臣情势。尤异他人。年垂八十之亲。身有笃疾。朝不保夕。窃恐臣外无人也。如蒙 天日下烛危恳。许臣兄弟一人。畀以便近一邑之寄。则庶获救护病父。以伸乌鸟之情。上不废供职。下得以便养。公私两全。唯此而已。伏愿 圣慈。怜臣情理切迫。俯从微愿。则臣之父子。自今至死之年。皆 天地父母之赐。涕泣祈恳之至。
辞廉谨吏疏
伏以朝家之劝贤。在于赏不僭施。人臣之被奖。贵乎名孚其实。苟或赏而乖宜。名而厚诬。则待贤之具。反归轻亵。而盗名之诮。徒为国耻矣。伏见 殿下心敦扶世。政先扬清。时于士大夫中。择持身廉谨者。以劝其善。此实稀世之异数。中外拭目。以为当是选者。必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34H 页
皆清名峻节。冰檗玉雪之操。足以耸动一时。少无瑕疵。而如臣无状。亦玷其中。谬举至此。惭惧罔措。夫士之美节。莫贵于廉。人之敕行。无过于谨。苟非其人。决难苟冒。臣之庸劣卑陋。最出人下。学力素乏。而矇律己之严。血气既衰。而昧在得之戒。利禄之诱。已痼其本心。鞭靴之受。专愧于古人。特患得患失之一鄙夫耳。以如此之人。而加之以廉谨之目。金杯玉碗。贮以狗矢。非但臣之自愧于心。抑恐国家褒崇之典。由臣而遂轻也。大抵劝士之方。非欲誇耀其身而已。将以表率一世。昭示后来。其人至难得。其选至可重也。故须得士大夫之所共属望者。借以宠荣。以此示奖。然后观瞻所动。士争知劝。安有使如臣者。滥窃吹竽。舍苏合之丸。取蛣蜣之转。而可以养成善士。激励偷薄也哉。臣猥蒙擢拔。历扬显要。于今二十年。从前冒昧。亦已久矣。而盗名欺 主。取人笑侮。未有若今日之甚者。 命下之后。扼腕窃叹者何限。而公论未发者。必待臣之自处故也。伏愿 圣慈。知臣言非巧饰。许臣自知甚明。特 命镌改其号。以重公选。以安愚分。
辞汉城府判尹疏
臣于前日政。猥荷 宠擢。超授本职。臣是何人。敢辱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34L 页
玆命。臣始疑其虚。终知其实。感涕未零。惊魂先散。惝恍震悸。置身无地。坐待公论之发。亦既有日。而犹不举劾。必欲使臣自处而然。臣安敢畏避渎扰。不以闷迫之实。自列 君父之前乎。夫才分有大小。职任有轻重。故才分大者。职任亦重。才分小者。职任亦轻。比如权衡称物。限量之外。不容移易。自古圣王官人之道。无出于此。而人臣之所以自处者。亦必度其能否而就之。然后事不偾而身不戮矣。臣之庸陋谫劣之状。难可枚数。应举觅官。本无远图。一也。浅中弱植。立脚不定。二也。学未知方。失其本心。三也。才不适用。无所猷为。四也。疾病侵寻。精神漂散。遇事茫然。有同木偶。五也。齿发摧颓。筋力消耗。匪躬之地。义不得展。六也。以如是之人。虽委以寻常职务。犹不能供。况京兆之长。正卿之列。此何等爵秩。何等责任。而可以不度其能否。从容安坐而得之乎。臣历扬华要。致位亚卿。于臣涯分。已极踰越。而尚有可诿者。名为佐贰。职非判裁。故或可仰成于人。无大阙败。若过此则决非臣所堪。虽欲跻攀分寸。亦不可得。强僬侥以九鼎之重。责驽蹇以千里之骋。其不取颠蹶。必无之理也。况臣在上年。奉使无状。罪戾狼藉。万死难赎。虽 圣恩如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35H 页
天。洗涤前愆。异数之加。至此稠叠。而在臣分义。岂可谓物议已寝而不恤。臣罪已释而晏然。贪 恩不止。嗜利冒进。以重贻朝廷之羞辱也哉。臣非木石。亦具五情。岂宠不知感。恩不思报。而顾臣情事如前所陈。与其犯越分之义。不若就违 命之诛。非为身计。实为国家名器惜。伏愿亟回 睿鉴。还收成命。以杜侥倖之门。以全终始之 恩。于公于私。不胜幸甚。
晚翠文集卷之五
 劄
  
请改定服制劄(庚子 懿仁王后丧副提学时)
伏以服制轻重。自有先王画一之典。不可以一时臆见。有所裁损。以贻他日之悔。后世之讥。而臣等伏见礼曹前后启辞。自 上制服一款。皆无所据。使国家莫大之礼。累日未定。臣等窃惑焉。夫 大行王妃之于 殿下。既与之尊同体齐。为宗庙万世之主。作一国臣民之母。则自 殿下亦岂可视为下丧。而废其应行服期之礼哉。春秋传云。王一岁而有三年之丧二焉。其一后丧也。然则古人于王后之丧。其不轻而重较然矣。孝烈皇后之丧。世宗皇帝具丧服成服后。素服十二日。十二日后易以浅色服视朝。至二十七日而除。大明会典所载如此。然则二十七日方为除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35L 页
服。而今以十二日之限。为孝烈之例。必欲放而行之。似亦失实矣。设使真有十二日除服之例。而以日易月之制。出于叔季衰薄之风。得罪于先王之制者已多。何可为 殿下效尤也。卒哭之前。凡干丧事服衰服。则卒哭之前。服固犹在。而凡借公除之名。止于十二日而短之。固已不免牵合苟且之归。而卒哭之后除服即吉。仅蹈武元时衰世之辙。则其为失礼之正。又何异于百步五十步之间哉。大抵 祖宗朝故事。若有可据之迹。则虽未能一循古制。而犹可遵而行之。今者既无我国书籍之可考。则所当服行者。先王所制不易之定礼而已。舍此而他求。则不过杜撰。徒为聚讼之资耳。 殿下慕古力行。制行出天。其于送终之礼。尤欲致谨。终始无憾者何限。而在廷之臣。不能博求典礼。将顺其美。尤可痛惜。伏愿 圣明。特加睿思。更令大臣深究熟议。以求至当之归。取进止。
辞弘文馆提学劄
伏以臣草土馀喘。身抱重病。冒据铨衡之地。日积瘝旷之虞。寸无馀力可堪供务。如山压头。战灼方深。而不意于前政。又忝馆职之拜。此则于臣。尤无毫发近似。其为不堪。甚于前日。除目一下。瞻聆举骇。臣非徒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36H 页
贱疾苦剧。未即出谢。踧踖退伏。以待公论之发有日。而犹不举劾。此必欲使臣自处而然也。不得不以忧闷之状。仰干 雷霆之威。 天恩未谢。干渎是先。益增惶惧。无地容措。夫文翰之任。最关国体。而提学尤号妙选。须得学问词华。可为他日儒林宗匠者。然后足以称职。故自古及今。例难其人。宁阙其任。而不使非才者。滥厕于其间。臣少而失学。长益荒废。平生所习。不过为决科干禄之具。其在数十年前。年龄稍壮。精力未减之时。尚未能致力铅椠。片辞只句。无一可观。一时词臣。羞与为伍。况今齿发摧颓。志气销铄。诗书旧业。茫如隔世。札翰酬应。亦委他人。虽欲策懒鞭疲。掇拾芜蔓而踯躅不前。骫骳不振。终亦吹沙作糜而止耳。加以积年痼疾。遭丧增剧。屡濒死域。元气澌尽。百病之中。心火尤重。遇事辄炽。积热熏身。痰喘上气。发动无常。少或失治。性命难保。遂致精神漂散。思虑颠错。昨日所为。今不省录。家中僮仆。屡失其名。忽忽如常在舟车之上。梦寐之间。以此精神。以此思虑。虽应寻常职务。犹且十颠八倒。莫知措手。况文字之作。专倚心思。尚何望其穷探力索于制作之间。以毋负重任也哉。臣于此任。以才分则荒疏。以年齿则衰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36L 页
迈。以疾病则沈痼。有一于此。尚难承当。矧兼有之乎。臣闻驽蹇不骋千里之涂。燕雀不奋六翮之用。此言不胜任也。臣以病废昏塞。而将陷不胜任之诛。是何异于驽蹇骋千里。燕雀奋六翮。而取颠蹶覆败之患也。臣之情闷。非但国人无不显知。天地鬼神。实所鉴临。伏愿 圣慈。特垂矜察。还收提学之 命。上以谨朝廷为官择人之道。下以安愚臣量才授任之分。区区至愿。不胜恳迫切祝之至。取进止。
辞弘文馆提学劄[再劄]
伏以臣于前日。伏罄危恳。仰干 宸严。具陈实状。乞解文任。恭闻 圣批有令该司回 启之命。伏地悬望。庶遂微愿。诚未格天。误恩未收。臣虽不敢不以五字冰衔为荣。而亦不敢不以蚊力负山为惧。揣分量才。终始难安。第以义难遽受。身且抱病。坐违朝命。已过一旬。逋慢之罪。万死难赎。益增震骇。进退失据。不得已扶曳出谢。而其不敢冒昧承当之意。则终亦不敢以畏避烦渎。而不尽白于 天日之下。人臣之辞避爵位。固各不同。有才可称职而循例退让者。有实不堪任而至诚求免者。循例退让者。本不必辞。而亦不必许。至诚求免者。不得不辞。而亦不得不许。不可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37H 页
以一概论也。今臣所辞。非若他人循例退让之比。实出于至闷至迫。决不堪任。虽欲不辞而不得不辞。朝廷亦虽欲不许而亦不得不许矣。该司之当初以臣充拟此任。及于回启之际。以臣为文学著名已久云者。必以臣曾参储养人才之选。且臣一时同辈。多有柄文任者。意臣于词翰。亦不至卤莽。而不知臣之病废昏塞。已失其邯郸之步。如今日之甚也。然文翰之任。不比他事。蕴于心思。虽虚实难知。形诸文字。其工拙立见。譬之于物。分寸铢两。自有限量。不可得以轻重。妍媸美恶。自有定分。不可得以移易。其虚实之不难知如此。其工拙之不可欺如此。使臣实有才华。则虽欲自为韬晦。而难掩其能。臣之力辞恳乞。未必得请。而徒为矫情干誉之归。如其不然。而盗窃虚名。无实以继之。则其所粉饰。反益呈露。又岂若先自吐实。以自脱于枉才妄受妨贤偾事之罪哉。假令臣贪荣恋宠。不顾前后。而矇然拜受。则是不过嗜利忘惭之一鄙夫耳。不知圣朝。亦何取于如此之人。而必授以华缄美职。以为臣浑身光耀之具哉。大抵职任有难易。才智有高下。苟有竭筋力殚心虑而可办者。则臣虽无状。亦所不辞。以故臣之立朝今至二十三年。历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37L 页
扬华要。无非冒据。而犹得强颜随行者。以其所竭者筋力。所殚者心虑而已。如使今授之职。亦只以殚心竭力。而足察其任。则臣亦何故。而有拜辄受于前时。而苦请牢辞于今日乎。诚以才分素短。衰病又剧。如上水之船。欲挽而不进。下山之日。渐颓而难住。于限量定分之外。不容有一毫勉强而能。此臣之所以自分自画。不敢一日冒处者也。古人谓人各有能有不能。今臣之不能于此任决矣。知其不能而强当其责。至于不胜任之后。从而受罪。则臣虽万被谴罚。亦何益于事哉。伏愿 圣明。曲赐矜察。提学职名。亟赐镌改。庶使愚臣。获安区区分义之守。亦使 圣朝名器。不至于由臣而玷污。不胜幸甚。
判尹谢 恩后辞劄
臣越分叨宠。义难冒处。玆竭危恳。冀收成命。不意俞音不下。奖谕反加。尤非小臣所敢承当。眩惑惭汗。战灼益深。臣既难虚受。又惧违 命。逡巡累日。今始趋谢。逋慢之罪。在法罔赦。而然其狼狈闷迫之状。不容终默。不得不再渎 宸严。以申蝼蚁之忱。人各有能有不能。夫举乌获之任者。必有乌获之力。如使力不能胜一匹雏者举之。其不能必矣。今臣叨窃此任。何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38H 页
异于是。臣之愚劣。万不近似。不惟臣所自知。亦国人所共知。由臣之几年从仕。无毫发裨补。而可知其为决不能堪矣。如是而跻峻秩据高位。欲强其所不能。责以能者之事。乌可得哉。夫如是则臣虽欲不辞。安得不辞。国家亦安得而不许其辞乎。近来除官之人。虽或可堪而率多辞避。故其出于实不可堪者。亦未免一例混视。此臣之血诚陈恳。所以同归于循例退让之列。而未蒙 睿察者也。虽然。臣之乞辞不获。恐亦臣所自取。臣于上年自嘉善升嘉义。 恩数之滥已极。而臣不克力辞。终于冒处。曾未几何。又有是命。是则臣之贪荣嗜利之心。积在胸中。区区诚意。无以取信于 君上而然。缘臣无状。以致 圣明知人之累。臣罪至此。而不亦滋重矣乎。凡以冒进为未安。而犹可进者。以其人或前有劳绩。或后期报效焉已。今臣则异于是。问其前劳则无一可纪。问其后效则茫若捕风。而徒以 君命为重。不问堪与不堪。突梯揽取。则臣之颠败不足言。奈污蔑 圣明何。自 天所命。自 天还收。不啻如户枢之转。伏愿 圣慈。上念国事。下悯愚衷。将臣新授职秩。亟赐镌改。不胜至幸。取进止。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38L 页
辞义州迎慰使劄
臣近因私恳。累干 宸严。罪无所逃。战灼方深。臣伏闻日昨政院。差各处迎慰使。而其一则臣也。臣始疑其虚。终知其实。不谓此任。亦及臣身。臣不觉惊怪。继以惭悚。虽极渎扰。不得不以实状吐露于 天日之下。夫导宣 圣意。迓劳 王人。此何等句当。而其中义州迎慰使。则为任尤重。自前必用文才人望足为华国者择以遣之。其意有在。盖以远接使万一有故。则替授其任。其不轻而重。较然矣。何可枉授匪人。以贻国家之羞乎。臣于词翰。性本不近。加以病衰。全废铅椠。失其邯郸之步久矣。而自还自 皇都之后。精神漂散。筋骨惫尽。遇事茫然。有同木偶。老丑之形。人不欲近。以如是之人。而卒当重责。如山压头。愦愦懵懵。欲无阙败亏损于酬酢文翰。揖让樽俎之间。以不致华人所笑。不亦难乎。况臣奉使无状。罪合万死。虽旷度包容。尚保官爵。而人言可畏。廉耻可惜。杜门省愆。是臣之分。举何颜面复玷鞭策。既以奉 命速戾。而又以奉 命察任。宁有毫发承当之理。自知犹审。公议谓何。目今年富才赡。为人所属望者。不无其人。而必以如臣衰圬荒拙负罪之身。苟充其选。臣恐政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39H 页
院偶未及察于此也。反覆思惟。决难冒昧。非为身计。为国事也。伏愿 圣明。俯察危恳。许递臣迎慰之任。以授其人。
晚翠文集卷之五
 志文
  
淑人沈氏墓志铭
古之善观人之行者。莫不以能守先法。久而不衰为难。如司马公之称李文正公家是已。士君子且难。况妇人女子乎。今以军器寺副正洪君耆英之配淑人沈氏观之。信矣信矣。沈世为显族。有佐我 太宗。戡定内讧。封丰山君。谥靖襄者。讳曰龟龄。后三代至贞录靖国功。位议政。于淑人为曾祖。寔生讳思逊。由弘文馆直提学。为满浦佥使。佥使之子曰讳守庆。登魁科官至右议政。号听天。有文章德行。其配曰申氏。判官玻之女。淑人其第二女也。淑人名家女。归洪氏领议政忍斋公讳暹。即其舅洪又名家也。两家世以诗礼清白相承。而听天公,忍斋公尤严法度。方以贤父兄。训诲诸子弟。于是时。淑人目濡耳染。成就懿范。于其父。为女之孝笃。于其舅。为妇之礼备。一门莫不啧啧叹曰。听天有女。忍斋有妇。则淑人之于家法。其不谓能守乎。及亲既殁。诚孝不怠。每当祭祀。非手执。不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39L 页
敢奠。遇讳日。必涕泣悲恸。素服竟日。遭内忧时。年逾半百。虽病笃。而执丧如礼。副正公历宰四邑。而淑人居中约己。绝无营产意。子弟或扣之。乃喟曰。我以听天之女忍斋之妇。敢为他日计。以浼父兄之清德乎。故所至箧椟萧然。无一点污。则淑人之守家法。不亦久而不衰乎。故勤女红。善治家。不足为淑人之行。接姻党以睦。驭婢仆以恩。不足为淑人之德。其所贵。在善守二公之家法。终始不替。舍是而言淑人之贤。岂足以知淑人哉。淑人生于嘉靖己酉。其终也。寔万历甲辰。年仅五十六。从葬忍斋公墓次。墓在南阳清明山。生三男。敬绍,敬哲,敬缵。敬绍朔宁郡守。女三人。一归尹逖。 浚源殿参奉。一归奇协。艺文馆检阅。一未行而殁。敬绍娶都事韩浣女。生四男二女。男舣,𦪙,艗,䑳。女长适士人具橚。敬哲娶妇。俱早殁。敬缵娶牧使南瑜女。生二女。尹逖生一女。奇协有男曰震庆。具橚有男幼。呜乎。听天,忍斋二公。俱享寿耇。福履之盛。为世所艳慕。而淑人能持其家。子孙又能趾美纫芳。联翩成立。意必二公之福犹未艾也。而不幸年不克寿。人或以是疑于劝善之理而为淑人惜。然倚伏相寻。天之道也。安知淑人之取嬴。不在子若孙。而其左券在淑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40H 页
人也哉。将葬。副正公袖其状来徵铭。图有以不泯者。余素厚副正公。知淑人事甚悉。谊不可辞。遂铭之曰。
 于赫名家。为世准则。礼义簪裾。诗书奁橐。习而安焉。淑人之淑。如彼树谷。土腴而硕。执恭守勤。惟孝之笃。蹈贞服朴。惟躬之饬。谓天不相。胡厚厥赋。谓天有知。胡啬其寿。理必倚伏。毋谓茫茫。其犹橐籥。不翕不张。有茁其兰。有润其玉。孰种其德。不食其福。无憾存亡。反此真宅。刻铭区区。泰山一石。
镜城判官韩孝胤墓志铭
公讳孝胤。姓韩氏。其先清州人。自高丽开国元臣讳兰。始大显。代列绅笏。历文惠公讳康,思肃公讳渥,平简公讳公义。至大学士文敬公讳脩。道德文章。师范一世。至讳继禧。议政府左赞成。谥文靖。博览群书。学问精邃。历事五朝。宠遇甚盛。是公高祖。曾祖汉城判官赠吏曹参判讳士武。祖旌善郡守赠右参赞讳承元。考文川郡守赠领议政讳汝弼。妣文化柳氏。高丽大丞车达之后。司导寺正渰之女。嘉靖丙申八月甲辰生公。公从外舅申正健受学。未弱冠。连中解额。有声场屋间。隆庆丁卯。升上舍。庚午释褐。世之登科者。率以优人自随。公独却之。选入槐院。公要省亲下乡。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40L 页
而同僚执检下风不许。遂弃官归。用例居殿。辛未。丁议政公忧。癸酉制毕。还叙。甲戌。为副正字。荐补检阅。乙亥。升待教奉教。丙子。升佐水曹。寻移殿中。以圣节质正如燕。递授典籍。在会同馆时。从提督主事唐鹤徵闻本国宗系事。方新增撰修。求见稿本。提督引使臣于前。对立出示。旋即掩卷。使书状皆茫然不省。公独一过目成诵。其后得见原本。果不差一字。人服其记性。丁丑。以本职兼宗学司诲。出补镜城判官。时朝廷患弹压营门。不得其人。连三除论递。以公为能任其责故也。然朝著间士论方携贰。而公持平不立党。故无彼此欲其选用。而一朝失职远补。人皆惜其去。公受命即行。在官能持廉名。列镇为之敬惮。公素清羸有痞疾。至是为风土铄伤。宿痾转痼。因觐上京。久未还任。台官执此弹罢。实惜之也。己卯秋。丧子过戚。自是疾弥甚。不复供职。除宗簿寺主簿。寻罢。庚辰五月。终于正寝。春秋四十五。治丧一如先议政公丧。遗意也。是年七月。葬原州治西佳麻岛先茔下。后二十九年。以圹中不善。迁旧兆。与夫人合葬于本山外麓巽向之原。岁丁酉。赠吏曹参判。乙巳。升左赞成。皆用季子公推恩也。公天资近道。于义理最明透。侪辈如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41H 页
遇经传难解处。必待公取决。闻朴参判民献从徐花潭学易。乃诣受业。探索精微。多所发明。朴公亟称之。心经,近思录等书。不讲于世久矣。世之为士者。非但不肯寓目。知有此书者亦罕。公常喜读此书。不离几案上。尝自言戊午年间。阅外家书籍。得近思录一帙。始尊信此书云。则公之向学之志早矣。所相识。尽名人魁士。而南公彦卿,韩公胤明尤爱其臭味相同。乐与之游。如韩公脩。长公数十岁。而亦屈辈行与交。公尝寓居三清洞。吴典翰健于士林间方有盛名。与公初未尝识。一日乘月来访。与之讲说。甚相乐。吴以一绝赠公曰。绿窗丹槛背岩开。曾过松溪首几回。闻说主人清脱俗。偶乘明月傍溪来。自是遂相友善。其为一时士类赏识。可知矣。早知树立。不循流俗。言语动作。常以古人自期。而亦不为崖异之行。故人无间。贤愚无不诚心爱慕焉。时俗不知礼。公病之。子女婚嫁。必据礼亲迎。仍成家法。季子公加冠。亦遵请宾三加之礼。其遭内艰也。治丧专用文公家礼。比卒哭只啜粟米粥。尝谓居忧者。虽不得不寝。至于披衾如平人未安。乃仿乡党篇斋宿仪。用寝衣以终丧。男女大功以上。具衰绖成服。妇人绖杖。亦准礼经行之。长子公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41L 页
丧妇具氏。使服齐衰期。妻丧制服。自此始盛。公有室女。尹元衡闻其美。为子请婚。不得则欲胁以势力。公避入山寺。经年不返。乃得免焉。时元衡方握威福。一或少忤。立驾显祸。人皆为公危之。而公不少挠。士林重其操守。公之季舅柳侍直光襸。后其叔父柳议政灌。乙巳之祸。与父俱死。其内子亦方坐。殁而无子女可依。乃择公于侍直公诸侄中。以其弟妻之。为托身后计。公尽诚奉养。及柳议政雪冤。公力劝取同姓立后。以主其家。而己不与焉。其视财产。不啻若弊屣。亦人所难也。时屡经士祸。师友相从。为士大夫家间大戒。而公则不以非笑为非笑。乃于俗学之外。知有经术而笃好。日从一时名贤游。以求其所未至。至于礼学。尤世所不讲。而必深究而力持之。夫以择术之精。信古之笃。其所成就。当不止此。而天啬其年。名位又不称其德。呜乎。此岂特公之不幸也。夫人平山申氏。有三男六女。长曰百谦。前户曹参议。次曰重谦。中司马。有才名。先公一年卒。季曰浚谦。前户曹判书。女长适司宪府执义洪迪。次艺文馆待教沈忻。次文化县令权盺。次士人徐龙甲。次监役官黄有吉。次在室夭。参议初娶士人具思仲女。无后。后娶生一男一女。男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42H 页
兴一。进士。女洪棐。士人。重谦生二男一女。男长善一。唐津县监。次德一。司瞻奉事。女进士沈大亨。判书生二男四女。男长会一。四山监役。次昭一。早世。女平壤庶尹李幼渊。幼学吕尔徵。进士郑百昌。次未行。洪迪生二男一女。男曰汝翼。果川县监。曰汝亮。刑曹佐郎。女生员姜弘绩。沈忻生一男二女。男廷和。茂朱县监。女咸平县监赵琦。进士尹伸。权盺生一男三女。男僩。女幼学韩岦。检阅李圣求。次幼。徐龙甲生二男一女。男曰云骏,云骥。女幼。黄有吉生二男一女。皆幼。曾玄孙男女若干人。参议,判书公俱有文学行谊。能守先业。诸孙又振振揭揭。诗书之泽方未艾。不但以爵位功名显其亲。大有以慰塞幽冥之望。公之所蕴蓄。未究厥施者。至此而逾益彰发。如种必穫然。其年位之不称德。不足为公憾。世之徒以富贵誇耀一时。不一再传而世业泯泯者。其视公。得失何如哉。
晚翠文集卷之五
 碑铭
  
贞武公奇公虔墓碑铭
国家所以劝励臣子者非一。而尤以清白吏为贵。虽其身殁之后。而犹录其子孙以褒异之。其一。故贞武公是也。公讳虔。姓奇。幸州人。先世谱牒。家失其传。其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42L 页
仕自 世宗至 世祖朝。始以孝廉举。授司宪府持平。终于判汉城府尹。其间作台官则执义,大司宪。为参议则兵,刑曹。参判则户曹。按方面则全罗,咸镜,平安。其所扬历多显要。而书史所记止此而已。补外郡则延安,济州。其宰延安也。鲋鱼多产。徵请辐辏。公恶弊及民。六年不食鲋。自牧济州。济之有鳆。犹延之有鲋。自是遂不食鳆。或问其故。曰。曾见采鳆为毒民。故不食。我国妇人出入时。有盖头以障面。无贵贱通行之。其制甚妙。实公所创造以进于上者也。光庙将受禅。三往其第。盖示以微意。而公不肯从。遂称盲疾休官。申叔舟等谓公佯盲。致公于榻前。使人持针将刺目而目不逃。故得不死。自此因屏迹谢事。手写四书,五经,左传,纲目,资治通鉴,宋鉴等书以自娱。其笃志类此。公之行。虽不可一二举。而清刚之节。足以概其生平。其得谥为贞武。真公之实录也。公之孙曰襸。襸生五子。其后多贵显。而其尤著服斋先生遵,高峰先生大升。皆以道德文学名于世。其馀内外子孙。蝉联相继。挂朝籍者今亦数十人。初耽罗之俗。不知丧葬。公至邑。使人各预具棺材。于是济人死者。始得就木。未几。公梦老人三百馀谢曰。吾辈骨免颠壑。公之赐也。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43H 页
当令公生孙。以酬公恩。襸之生。实在是年。果验其梦。然则奇氏之盛。岂无自而然哉。公年过七十而卒。墓在高阳元堂里酉向原。以贞夫人洪氏祔。今议政公某。即公之六代孙。惧其行迹逾久逾泯。乃谋不朽。求铭于某。辞不获则谨就来状。略叙其梗概。铭曰。
 为彼饕餮作玉雪。为彼脂韦行戾契。用虽不究守则笃。有后克昌果食福。匪天私公德是延。铭以昭之永厥传。
 一作(既介而刚。冰壶铁壁。用虽不究。所守则确。二字之褒。百年犹馥。铭以昭之。庶振颓俗。)
赠领议政曹公墓碑铭
赠议政府领议政曹公有三子。长曰今右尹公倬。季曰今佐郎公佶。公本布衣也。而以右尹公参宣武扈圣平难原从。累赠至吏曹判书。佐郎公参卫 圣原从。则升议政府左赞成。右尹公又参亨难原从。则遂进今称。以配洪氏,继权氏皆封贞敬夫人。夫世称有子而贵。以为稀矣。贵而及其父母。此又稀也。锡命之隆。于人臣无两。此至稀也。公与夫人所以致此者。安在。某习于右尹。闻其庭闱所种德与家世渊源甚悉。意必天之宠佑公家。其在斯乎。公以副学公为父。夙所服习。即其家法。匪直恺悌温恭。天植已也。副学公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43L 页
捐馆。公年十三。服衰毁瘠若成人。自以早失怙。思慕不置。乃筑斋室副学公茔下。来往不休。人或言其太劳苦。公不听曰。来在先人侧。吾心得安。大夫人既煢嫠。常夜不安寝。闻鸡辄兴。公亦闻鸡辄候寝门。承颜良久而退。及昼夕亦如之。所以娱侍百方。当壬辰避乱。举室糊口不给。独不以甘旨阙于一日。大夫人安之。忘其为播迁。公尝以行谊应乡荐。名挂铨选者数。顾不急进取。杜门自守。即亲朋来访。亦不往报。唯以奉晨昏课子孙。为一家事业。其恬静笃实又如此。洪夫人儒家女。少读小学,三纲二伦行实诸书。无不心解。既归公。执妇道谨事姑。诚而礼。闺庭间。言行类士君子。若精女红综家政。在夫人为细事耳。权夫人亦婉淑慈惠。相公无少忤。治内抚下。咸得其宜。观此则公与夫人所种德。可知其享天心食厚报不虚哉。公讳某。字某。系出昌宁。自太乐丞讳谦。实始大显。代为门下侍郎平章事者八。二十传。为成均生员讳命寿。赠兵曹参议。又传为佥知中枢府事讳璒。赠兵曹参判。又传为江原道观察使讳汉弼。观察公无子。以从兄子彦博为嗣。户曹佐郎。其赠即弘文馆副提学。躬孝秉礼。焯有烈名。是实生公。配淑夫人尹氏。忠义卫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44H 页
琉女。判中枢府事铃城君坦之孙。迹其先世。蓄积深厚。明融之祚。引而弥茂。则出贤有德者。以匹休钟贵。亦岂无本而然哉。公生嘉靖乙未。卒万历乙未。春秋六十一。洪。南阳鼎阀。庆州府尹讳慎。奉常寺副正赠礼曹参判讳庆昌。是夫人父,王父也。洪夫人生某年。卒万历癸酉。年三十八。权。安东望也。夫人父曰副司直讳蘋。权夫人生某年。卒万历丙申。年四十。初大夫人卒于癸巳兵火间。未及归葬。公与权夫人相继殁。皆权厝异土。丙申秋。右尹公始举三丧。葬广州治南景岘里艮坐原。距先茔五里许。先是洪夫人葬。从先兆。至乙巳冬。亦迁祔公墓。洪生男二。长即右尹公。次倜。进士。今为司评。女一。士人金弘翼其婿也。权生男一。即佐郎公。女一。适李奇男。孙男六。明勖。今弘文馆校理。右尹公出。荩勖。经生。司评公出。其二幼。佐郎公出者二亦幼。孙女三。右尹公出。一适士人柳允昌。司评佐郎公各一。俱未行。外孙男二。爰立,正立。女一归儒士李敬义。俱弘翼出。曾孙男一女五。明勖出男。实久。进士。女长适庆昌君珘。 宣宗大王贞嫔出。馀幼。噫。公之以大用遗厥嗣。不独在两子一孙。司评公又以儒术显。诸孙曾多贤俊有文。公之第。列戟当益隆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44L 页
隆然继植。则以今所睹。论公德施之报。毋亦狭欤。铭曰。
 畴不有父。畴若公训厥义方。畴不有子。畴若公受其显扬。于戏。此生不忝死。死无憾生。而人不谓公亡者欤。
节度使梁允义墓碣铭
亿龄读洪相国忍斋公所为公志文而韪之。盖梁氏世多由文德显。公即用武艺进。能不殒其先祖风。使世之称文武将相者。必曰梁氏梁氏。玆非其韪欤。公登嘉靖壬午科。拜宣传官。任使常称旨。自是累迁都总都事,尚衣,内瞻佥正,训鍊都正,都总府副总管。历碧潼郡守。定平,金海,水原,安边,仁川府使。擢全罗水使。庆尚,平安节度使。其治邑俱名。任职无害。制阃无论。善抚士卒。即一创建一修举。亦皆精坚有法。可垂永久。盖公诚信恪谨。济以干局。故所至有绩效如此。此岂可与世之专尚蹶张挽强者道也。公讳允义。字仲由。南原人。其先著自丽祖朝。讳能让。凡几传而至文襄公讳诚之。官吏曹判书,弘文馆大提学,南原君。以文学政事。当 世庙成庙意。所建白施设。至今传诵之。文襄生讳瓒。承政院同副承旨。承旨生讳淑。定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45H 页
州牧使。即公考。配坡平尹氏。铃川君讳璠之女。有四丈夫子。公其次也。公生弘治己酉。卒距其生加十有六年。其岁十一月丙申。葬于果川县治南屯田洞丑坐原。先配竹山朴氏。郡守讳守纶女。议政讳安性孙。继配南阳洪氏。郡守讳辅卿女。户曹判书讳吉旼后。二夫人葬俱在屯田。而洪祔公左。生五子。男思衍。忠义。娶左赞成郑大年女。次思行。今通政。义城县令。次思洪。赠吏曹参判。女二。一适郡守蔡增光。一适忠义卫李元晦。思衍。朴出。思行,思洪及二女。洪出。侧出四男。思恭,思泽,思得。女适申应汶。孙男三。崦。早卒。嶷。通政。今顺川郡守。岦。士人。思洪出。思行无嗣。以岦后。孙女七。一归大司成尹让。一归检阅严惺。一归福川君吴百龄。思行出。其四。幼学金庆生,应教李溟,进士安由慎,幼学朴承烈。思洪出。蔡增光生男一。尔瞻。女一。适别坐郑慎言。李元晦生男二。克蕡,克蕃。女二。适幼学姜琠。县监郑象义。思恭生二男。英,源。思泽无子。思得生一男。嵚。内外诸孙凡六十馀人。吾季既属甥馆。于义城公连家且旧好也。其问铭也。焉可辞。铭曰。
 有赫文襄。黻藻王庭。为世鼎阀。公冠鵔鸃。出膺超擢。至秉阃钺。相乎将乎。祖孙相望。无竞维烈。畴福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45L 页
备五。而又嬴之。玉润兰茁。譬彼大川。厥浸弥天。源深派溢。有匹维二。克享其休。同归于室。于千百年。公其不朽。精光烛日。
晚翠文集卷之五
 行状
  
赠贞敬夫人申氏状
夫人申氏。平山人。高丽太师讳崇谦之后。厥后代有闻人。高祖讳自守。同知中枢院事。赠左议政。曾祖讳允宗。尚州牧使。祖讳友颢。敦宁奉事。赠左赞成。考讳健。礼宾寺正。妣顺兴安氏。淮阳府使处明女。文成公裕后也。夫人生于嘉靖壬辰五月癸丑。年十八。归赞成韩公讳某。赞成公居家有法。而夫人配之无遗德。舅议政公。自文川罢还。退休原州蟾江之别业。以为终老计。于是。悉以宗事家事。传于赞成公。夫人与赞成公奉承惟谨。主祭治家。克尽其道。一门翕然称为贤妇。家世素清寒。赞成公又不以家事屑意。至于䃫石屡空。而夫人能竭力经纪。凡所应须。未见阙乏。虽公亦不知穷窭至此。及赞成公殁。夫人挈二孤庐墓傍。朝夕馈奠事。细大必亲。每上冢。必号哭尽哀。以是终三年。于时三子授室。一女适人。自馀未行之女尚多。夫人日夜料理。劬劳备至。且以礼法之家。见称有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46H 页
素。名门右族。莫不乐与为婚媾。卒至备礼毕婚。咸得佳配。世之数妇人能持门户者。必归之于夫人。丁姑柳氏忧。夫人年已老。而蘋藻之奉。极其诚谨。终始少不懈。夫人考妣神主。为兵燹所不保。庶息承祀者。亦无后死。不复造主。夫人心常痛。乃属二子曰。女子虽不得祭其亲。而世之依外孙血食者亦多。吾欲造吾考妣主。终吾身以祭。吾死之后。则传之亡子重谦之子善一。使祭止其身。吾死无恨。盖重谦平日为其考妣所鞠爱。异于诸孙故也。二子感其意。遂造主以祭。一如夫人言。柳侍直光襸之妇。即夫人姊。而托其后事于夫人者也。同居三十年。事之如母。及其亡。为其恩重。制本服以哭之。比葬不食肉。又有一寡姊遇乱相失。夫人心求不置。闻在东郡山谷中。乃冒贼锋迎致。与之分吃着共起处。迄其终无替。夫人先考有未良侧室女。其子役于人。夫人闷其落在贱籍。为之规画。乃厚结其主而赎之抚养如子。有一甥侄。失业无所归。亦怜而取鞠于家遇子孙均爱。待亲戚甚恩。而尤以周穷赈乏为先。必力济乃已。盖其天性笃于孝友。而本孝友以推及者。又皆曲尽如此。前后随二子就养。至五邑三营。而未尝以一事干公家政。每遇岁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46L 页
时寿日。凡所馈献。立散无馀曰。公物不可私也。子参议公非科目发身。而尝拟承宣。夫人闻而不悦曰。分外之得。必有分外之失。余甚忧焉。随例乞郡。乃汝本分也。其以俭约自持。满溢为戒。又此类也。子判书公久居宰列。且带宾客。每乞觐。 先大王屡赐药饵。或拟赴京使行则辄命改之。今 上在邸。亦因觐赐物。其异数皆为夫人也。夫人常以曲纡 天宠。感激涕泣。苟见一事得一物。必先称国恩。每当诸子上寿。必使唱感 君恩一曲。以示感戴之意。判书公按关西也。夫人随在营衙疾甚。闻 先大王宾天。当食却肉曰。吾虽老且病。何敢闻 君丧而不变食乎。参议公侍药在侧。 因山日迫。劝令及期赴葬。其能知大义。笃于向 上。尤非妇人之识可及也。以戊申五月。卒于平壤营衙。得寿七十七。其年八月某日。葬某山某坐某向之原。奉迁赞成公柩。同椁而窆。凡生三男六女。男百谦。即参议。重谦。上舍。夙逝。浚谦。即判书也。婿洪迪司宪府执义。沈忻艺文馆检阅。权盺文化县令。徐龙甲士人。黄有吉缮工监监役。一女在室夭。其诸孙之列。详赞成公状中。呜乎。夫人有二显子。极其荣享。爵至崇封。年至大耋。身保康宁。为世所钦耸。此岂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47H 页
无本而能然哉。观乎仁慈之性。勤俭之德。孝友之行。可知矣。抑赞成公不幸不位不年以殁。以啬于赞成者。礼于夫人之身。未必非造物之意。积善之庆。阴德之报。岂不于是焉足徵哉。
吏曹参判睦公行状
睦出岭之泗川县。其先讳德昌。以閤门祗候。佐丽朝始显。五传而户曹参判讳进恭。为国初名臣。参判传讳宝男。舒川郡守。郡守传讳哲成。礼宾寺佥正。赠司仆寺正。又传讳希颜。赠吏曹参议。又传讳世秤。赠吏曹参判。世所称玄轩先生者也。正以下皆以公赠。则公之曾祖考祖考及考也。玄轩即金斯文湜表弟。从其门游。学识超卓。诸名流多折下之。配曰。赠贞敬夫人赵氏。赵夫人者。汉阳世家。父澈。仕为义禁府经历。汉川府院君讳温之四代孙。以正德乙亥十一月十九日诞公。公讳某字某。礼盈岳立。神采溢出。其出入。众目同属。少善病。不任举子业。独嗜古书。书无所不窥。治书经尤邃。其述作。亦本于典谟。视浮诡不经者。薄不为也。登嘉靖丙午第。属槐院。公雅树声艺林。又名家子。士望勃发。己酉。荐为太史。升佐春曹兼记事官。庚戌。移骑省。辛亥。丁玄轩公忧。庐墓三年。癸丑服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47L 页
除。除成均典籍。自是至庚申八年间。历兵曹佐郎,正郎,持平,献纳,副修撰,副校理,副应教,内资,宗簿佥正。掌令,司谏,检详,舍人,辅德。其出入戎曹,法府者五六。而为讲官倍之。思以启沃自效。每进讲。必举正心寡欲四字。为劝戒第一义。 明庙辄首肯。奖注异他。辛酉。由判校超同副承旨。累迁兵,吏,工,刑,户曹参议判决。历右左承宣。陟知申。当壬申 诏使。凡赞 上礼仪。预讲熟习。无或阙失。为诸宰所称。间出伯忠清。宰黄州,春川。皆有惠政。己卯。进嘉善阶。参司寇及地曹,天官。长三司尹京兆。右左兼带则金吾,总府。而为臬司都宪四。民部谏长三。左右尹二。所履称职。壬辰倭变。 上西幸。公追不及。则入江都。鸠义旅。名其军曰一义。寻以 朝命。移所领兵于秋义将禹性传。将间道趍阙。适宣,靖两陵遭变。 朝旨命公奉审。行及延安。疾笃遂不起。时癸巳五月二十一日也。用其年十月。葬从先兆。即杨州治东金村里甲向原。至乙卯。改窆震向原。卒十八年。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录宣武原从也。子大钦。参翼社勋。赠议政府左赞成。中子长钦。参翼社原从。加 恩进领议政。毋亦伸国家未尽用公之恨耶。公凝重寡默。坦夷阔大。惰慢不形。喜愠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48H 页
无迹。虽遇仓卒。亦不见言色疾遽。盖褒然大雅君子也。事玄轩公以孝称。朝夕侍。必整衣冠。若严事君师焉。公念赵夫人早背于玄轩公。养又不卒。怆痛无已。乃颜其堂曰逗日。仍以自号。盖取爱日之义。以寓终身慕也。公病瘀血。从少抵老。积治不验。一日梦。玄轩谓己曰。当令若所苦立瘳。既寤忽觉病株悉拔。绝不复作。公于是。无复伤亲遗矣。非孝感能然乎。亦异矣。出入必告家庙。凡遇一切新物。必冠服以荐。祭必躬行。亦不轮行于姊妹家。有寡妹贫废箸。逆以赡之。事之如母。内外族虽疏戚之有寒饥者。即倾箧割餔。不惮也。教子弟。必依于圣贤义理之学。每晨兴。诵朱文公敬斋箴。使知收敛身心者在此。又常谓吉士寡言。躁人多语。以戒荣辱所召。此皆公所自得。非空言也。与人接。平恕宽容。有犯不校。口不挂人臧否。而皮里春秋。亦足使人纳善消恶。以故。无论贤不肖。被公容接。无不心醉。性甘廉约。故田不益。应门仅一二苍头。除禄俸外。橐枵然无有。炊或不及晨夕。子弟无敢鲜衣怒马。一日客至。有童子立堂下。被服朴陋。客疑为仆。请之。公笑曰。非仆也。吾孙也。吾家儿敢作纨裤态。以陨厥禄。闻者惕然。家城南僻巷。每公退。帘阁㨿几。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48L 页
门无车马。所来往。只亲戚故人。晚与沈相国守庆,宋判府事赞。结为耆英会。用诗酒为娱。观者艳之。目以为神仙中人。故事必年七十。官正二品。方入耆老所。而公未及秼参焉。盖诸大老。欲得公以重其社也。初配李氏。考曰赠判书讳宝。高丽太师棹之后。性禀贞洁。能通小学内则诸篇。事舅相公教子。无一不本礼法。母兄李判书文馨有疑事。必询夫人。不一再语立决。其才识亦过人矣。其生为正德丙子。殁为嘉靖庚申。得寿仅四十五。以某月日。葬某地。墓在公墓前十步许。公为通政则封淑夫人。公为嘉善则为贞夫人。公赠议政则又进封贞敬夫人。继郑氏。东莱君讳湖七代孙。赠判书讳謇。其考也。闺范之懿。夙闲于家。既归公。执妇道谨。抚先出夷其子无别。使公忘亡。遇中表姻戚。使咸得其意。服饰俭朴。不以贵故易操。尤不喜媚鬼。门绝巫觋迹。及称未亡人。敕诸孤如公在时。以故三子一孙。出为名臣。其少亦皆衿裾之。秀声烨然噪一世。此固公所式谷。而陶母义方之训。夫人亦无多让焉。癸丑十月初七日卒。距其生乙亥。加十有五年。卒之三月二十日。隔公兆祔焉。其封淑夫人贞夫人贞敬夫人。皆如公品。子男四。守钦。义禁府都事。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49H 页
李出。次叙钦。文科。今某官。次即长钦。文科。今某官。次即大钦。文科。今某官。女四。归从仕郎金宏瑞,教官郑基南,县监尹琠,参议金致。皆郑出。孙男八。取善。文科。今为兵曹佐郎。乐善。进士。为守钦出。处善,嗜善,兼善,敦善。为叙钦出。性善,行善。为长钦出。行善后大钦者。孙女四。一适生员李茳。为守钦出。一幼。为叙钦出。一适进士李𥡦。一幼。为长钦出。郑基南生子二。曰鏶,曰鑮。鑮武科。金致生子一曰得信。尹琠生女一。适进士李德显。曾孙男一。悠久为乐善出。曾孙女六。二乐善出。三处善出。一嗜善出。皆未行。李茳生一女。适察访闵汝钦。李德显生一女二男。闵汝钦生二男。皆幼。窃惟公器局之大。风度之粹。行谊之笃。皆在人耳目。世所共称。顾其志尚之正。操守之确。或未必尽知。盖在穆庙初。退陶先生去就。实系国家轻重。而公乃请召致经幄。辅导 圣德。大为士论所归。其按湖西。尹元衡气势张甚。属公以私事。公不应。遂被构褫职。又有一二权贵怒不从己。所以齮龁公百方。而公不为动。呜乎。观此则可以知公矣。安得只以世所称公者。概其生平哉。某少与都事君熟。获亲炙于公。于其行己立朝本末。窃窥其一二。今见诸子所授家传。言言实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49L 页
录。敢直书其事。并及心所敬仰者如右。若其采择之以不朽千古。则有立言君子在。
晚翠文集卷之五
 跋
  
晦斋先生无极太极辨跋
国朝大儒。立言垂训。自吾文元公晦斋先生始盛。观于是书五篇。可见矣。夫以羲文所未发而孔子发之。孔子所不言而濂溪言之。至于濂溪言外之旨则朱夫子发明殆尽。而今是书所论天人合一之理。动静交养之功。下学上达之序。本末兼该。巨细毕陈。此则又推本朱夫子之意。而其说益详。虽不言。不为少。言之。不为多。而非其所学与古圣贤相传心法默契。则乌能至此哉。朱夫子之时。道学大明。而鹅湖之辨。犹且力排而后定。况先生当学绝言湮之后。非辨之精。斥之深。忘机子之说。未必不行于世。其功亦伟矣。玆非退溪先生所谓阐吾道之本源。辟异端之邪说者乎。呜乎。以先生之学。卒为谗贼所困。不得有为于世。诚可于悒。而尚幸物论昭雪。乾心洞鉴。既复其官。又赠其爵。又赠其谥。逮我 圣上。又命从祀文庙。至此而为斯道斯人地者。更无遗憾。然则因其言而求其学。求其学而传其道。岂非天意有待于今日也。先生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50H 页
之孙宜活及浚。乃誊写是书。作为屏帖。以便士子观省。盖先生所作。有大学章句补遗,续或问,求仁录,中庸九经衍义等书。无非格言。而今独表出是书者。夫岂徒哉。学术多岐。异论横生。自误误人。如忘机子者。安知其今不异于古也。譬之迷人醉客。舍正路而横骛于旁蹊曲径。终亦穷于途而不返也必矣。使读是书而能尊信之。探讨服行者多。则何患不得其正路而为他岐之惑哉。余嘉二君能追先业惠后学。因书所感以昭之。
德阳遗稿跋
德阳复斋奇公。以道德文章鸣一世。而不幸遭时不淑以殁。平生文字。十存一二。家庭间所缀缉。只此遗稿一卷而止耳。其立朝而形诸疏劄者。尚有数十馀篇。许典翰篈尝欲收印而不克果。又经乱而逸之。岂天不欲挂诸俗人之眼。使雷电下取而莫之留耶。窃想其忠言傥论。必有载诸国乘者。而天上秘书。非人间所得见。此则不过为后世传诵之资而已。况公之诗文。虽本忠孝根性情。无一不关于世教。而于公为馀事。其穷理反躬之学。激浊扬清之志。忘身徇国之操。与赵静庵,金冲庵诸先生联芳并烈。其行迹炳然。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50L 页
尤不容泯灭。而于集中不及焉。岂非一大欠也。今相国奇公自献。即公之曾孙。每抱遗篇。慨然增感。收拾咳唾。犹恐不广。本集所载之外。又得对策一篇,赠行诗若干首。补其阙遗。至其事迹之杂出于诸贤所称。与夫文人韵士追慕而讽咏者。亦皆采录。公之平生心事。始终大节。于是乎备载。而是集之中一字一义。逾益光焰。何其幸也。噫。读其词观其迹。使人竦然感发。足以为臣子之劝。其有补于风化甚大。则相国之致勤于此。宁独私于相国一家之垂范也哉。因书其故。以告同志之士云。
晚翠文集卷之五
 说
  
赠端侄劝学说
荆山之玉。玉之美者也。而不琢则不成其美。珷玞而已矣。棠溪之剑。剑之利者也。而不淬则不见其利。铅刀而已矣。物诚有之。人亦然矣。虽有拔俗之质。稀世之才。不学则庸愚而已矣。端之质。拔俗也。端之才。稀世也。目其貌则玉山照人也。耳其言则银河落天也。其举止则鸾翔凤翥也。其志趣则山高水深也。如是而文之以学业。被之以词华。则荆山之玉。不足言其美。棠溪之剑。不足言其利矣。端之年未六七。头角已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51H 页
崭然。人谓吴家有子。如是者有年。而亦未见其温润照耀于金盘。雪锷横磨于翠鹄。于是乎人或疑其珷玞而已。铅刀而已。无他。不学而已矣。然则玉山之貌。悬河之辨。鸾凤之姿。山水之趣。终于此而止乎。吾知其不然也。何则。端一日慨然而叹。竦然而作。再拜告其父独立之前曰。吾年已过十矣。学不逮人。深恐贻忧于父兄。自今以往。宜有以警子者诲子。或挞焉或谴焉。日有程课。期于有成。如是则或不忝于所生云。噫。不鼓踊。无以超泥涂。不振迅。无以凌霄汉。玆岂非鼓踊振迅之一大机会也。故吾知其不为珷玞铅刀也已。虽然。古人谓言之非难。行之为难。端乎端乎。汝毋忘前日之告于尔父者。而毋忽于今日汝伯之谕于尔端者也。然则待价之珍。消斗之气。吾将见其生于吾门也哉。
效王阳明客坐私祝篇体。赠舍弟说。
诗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家语曰。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君子之于友也。其善恶。为吾之劝戒。岂不重哉。夫人之为人。有万不齐。或有德崇业广者。或有庄敬直谅者。或有博学多闻者。或有慈祥恺悌者。或有和气袭人。座上春风者。或有光明正大。空中楼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51L 页
阁者。或有胸次洒落。光风霁月者。或有大冬严雪。松柏独立者。或有鸾凤翔于千仞者。或有龙蛇隐于深山者。此皆烛昏之明镜。开迷之指南。治病之药石。亦不可一日而无者。愿户外屦满。堂上襟连。使我日与之同处也。或有巧言令色者。或有色厉内壬者。或有博奕好饮者。或有斗狠好勇者。或有䝱肩谄笑。病于夏畦者。或有偏辟侧媚。甚于穿窬者。或有山擅铜臭而黩货者。或有车如流水而附势者。或有醉于功利而相汲引者。或有昵于宴笑而相追逐者。是皆伐性之斧斤。迷心之鸩毒。悦口之粱肉。不可一日而近者。愿牛马其风。胡越其辙。使我日与之相疏也。然则攻玉之石。入肆之臭。其不于是焉判乎。虽然。善恶在人。而其所以取之者在我。朋来自远。实由于时习而悦。数郡毕至。亦在于豪侠之交。嗟我子弟。欲致客于是座者。宜书绅焉。
晚翠文集卷之五
 上梁文
  
永宁殿上梁文
上祀以礼。肇自王迹攸基。中兴之初。再见庙貌如故。成已告于轮奂。赞敢后于揄扬。恭惟圣由生知。行为世法。缵禹之服。缵禹之绪。先祖是皇。见尧于墙。见尧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52H 页
于羹。孝子之至。念玆四亲之有庙。从以二后之为祧。太祖大王以来。荐香火馀数百载。壬辰多难之后。经灰烬殆十七年。霜露增怵惕之怀。黍稷起彷徨之感。虽草莱墙壁。粗修笾豆之仪。奈礿祀烝尝。久失陟降之所。肆筑旧址。庸继前功。同堂异室之制作重新。上栋下宇之规摸无侈。肯构实出于裕蛊。举嬴奚惮于劳民。寝成孔安。肃焉如在其上。神罔时怨。信乎无射于人。凡所肸蚃之攸徵。亶由瞻依之有地。合幽明而同庆。亘宇宙而永休。鲁閟宫之修。未足誇其推本。周清庙之颂。宁独美于升歌。将举虹梁。式陈燕贺。抛梁东。东海浑归圣泽中。欲识馀波洋溢处。穷阎无复见疲癃。抛梁南。洗尽妖氛澍雨甘。何限沧溟鲸浪息。莫容蛮舶尾相衔。抛梁西。箕子提封路不迷。莫道八条遗教泯。只今于变在黔黎。抛梁北。礼沛遗民沾霈渥。胡马安能向塞骄。圣人在上修文德。抛梁上。惠迪从来犹影响。三辰顺轨四时调。试把太平看气象。抛梁下。四境陶成风动化。分明听取康衢谣。不识君恩何有我。伏愿上梁之后。百灵协佑。五福备膺。圣继神承。绵宝历于万世。民安物阜。开寿域于四方。
道峰祠宇上梁文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52L 页
道德之归。远近咸仰。耳目所逮。观感尤深。既切矜式之诚。可废瞻依之所。恭惟静庵先生。受天间气。为世宗儒。虽圣贤之乐蕴于心。不假外物。然仁智之好随所适。足颐吾神。得异处天作之区。若神物阴来以相。洞曰宁国。允矣攸宁。山名道峰。依然见道。为一时栖息之处。作百年景慕之资。爰创构于旧基。实祭社之遗意。明宫斋室。次第而成。白鹿武夷。彷佛于是。遭兵火者几载。喜榛芜之重开。讲堂犹虚。虽嫌制度之未备。庙宇如故。幸见神明之有凭。续十六年既废之祠。兴千万人同然之感。矧今文风寂莫之久。莫急道学尊崇之方。辟义路塞利源。微先生则谁识。淑人心变士习。在后学尤有功。欲报德兮如天。宁寓敬之无地。许草堂之规画。于今有光。南太守之经营。自玆可继。作新根抵。风化权舆。人谓斯何。物固有待。天其或者道之将行。敢因匠氏之讫功。式效儿郎之赞伟。抛梁东。水落云开初日红。愿把馀辉照长夜。大明吾道豁群蒙。抛梁西。天外三峰入眼低。要识十分深造处。白云台上更无梯。抛梁南。洞里壶天万象涵。谁道风流吹去尽。青山如画水如蓝。抛梁北。绝壁去天无咫尺。不遇先生不得名。道峰自此生颜色。抛梁上。奎璧精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53H 页
钟金玉相。若道不穷濂洛源。儒林那得长瞻仰。抛梁下。春秋香火诚非假。吾东只说竹溪祠。未必竹溪专教化。伏愿上梁之后。俗尚贵德。人知向方。道义藏修。争慕程朱之学。灵仙窟宅。永为邹鲁之乡。
爱日堂上梁文
百行之中。事亲最大。五福之内。以寿为先。既切喜惧之心。可无温凊之所。某官官高八座。养备三牲。虽起居康宁。星方辉于南极。奈光阴荏苒。日已迫于西山。肆创构乎高堂。欲寓意于华扁。上栋下宇。风雨攸除。凉房燠室。寒暑是适。制作何嫌于容膝。经营实出于承颜。海屋添筹。不劳假乎仙算。霞樽供宴。无待服乎灵砂。何乐如之。有是母有是子。所列侍者。难为弟难为兄。堂以人而益高。实由名而逾著。老莱子之彩服。何独专于怡愉。光德里之瑞星。不孤擅于孝友。宜兴善颂。助举脩梁。抛梁东。日射扶桑千丈红。鹤算龟龄应并此。长留瑞彩照壶中。抛梁西。西望瑶池路不迷。会见年年王母降。桃花开遍几枝低。抛梁南。当户终南翠染蓝。云外峰峦无数耸。不知能与寿筹参。抛梁北。听履星辰看咫尺。天上归来问起居。堂前满袖香烟碧。抛梁上。宝㜈昭垂灵寿象。剪取漫空五色霞。舞
晚翠文集卷之五 第 153L 页
筵裁作新衣样。抛梁下。兰玉森森声甚藉。门外频闻鸣佩声。满朝贺客纷车马。伏愿上梁之后。万善作基。百神降虾。驼颜鹤发。恒留不老之春。驷马高门。永享无彊之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