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x 页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疏
疏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16H 页
戊申九月日疏
戊申八月日有旨
卿在壬辰乱初。倡率义旅。扼守鼎津。遮截倭贼。累败凶锋。以挫其势。使贼终不敢渡津西向。其绩伟矣。且卿以战则士卒乐为之用。以守则隐若一长城。而及为阃帅。番递之卒。爱戴如亲。至相语曰。只去家而已。立番与在家同。复何苦乎。当今名将。惟卿一人而已。第闻引疾入山。辟谷茹松。岂非托于此而欲离事自全耶。然君臣之义。翊扶之心。想必未尝少弛于怀也。目今国势岌岌。已去七八分。而老酋雄视西北。将有匪茹之志。大臣耆耇咸曰。锁钥西北。非卿莫可。卿于此时。虽欲为自身谋。其可得乎。 先王之待卿。可谓厚矣。时事之艰危。可谓急矣。卿可不追 先王之殊遇。而思所以报效于今日耶。卿其斯速上来。以慰予拊髀之叹事有旨。
臣伏见圣旨。有曰。国势岌岌。已去七八分。又曰。时事之艰危可谓急矣。呜呼。自古人君。不知危亡之势。故不任忠贤。不恤军政。终至于乱亡而后已。殿下已知国势时事岌岌艰危。是心足以悦人心回天命。苟能推扩是心。慄慄危惧。信任忠直。远退回邪。慰悦人心。以祈天命。则何忧乎南寇。何惧乎北贼。国家兴隆。指日可待。臣虽愚劣。感激诚深。愿竭驽钝。以补万一。而臣之绝粒。已经八载。肌消形枯。决不堪人世之事。且做调息之功。久而不废。今则不食而不饥。不饮而不渴。臣之愚意。以为生可延仙可做。而斩将之勇。决胜之智。臣实无有。今若弃养生之道。而冒死官之任。强其所未能。卒偾大事。则不但获罪于殿下。抑将贻笑
戊申八月日有旨
卿在壬辰乱初。倡率义旅。扼守鼎津。遮截倭贼。累败凶锋。以挫其势。使贼终不敢渡津西向。其绩伟矣。且卿以战则士卒乐为之用。以守则隐若一长城。而及为阃帅。番递之卒。爱戴如亲。至相语曰。只去家而已。立番与在家同。复何苦乎。当今名将。惟卿一人而已。第闻引疾入山。辟谷茹松。岂非托于此而欲离事自全耶。然君臣之义。翊扶之心。想必未尝少弛于怀也。目今国势岌岌。已去七八分。而老酋雄视西北。将有匪茹之志。大臣耆耇咸曰。锁钥西北。非卿莫可。卿于此时。虽欲为自身谋。其可得乎。 先王之待卿。可谓厚矣。时事之艰危。可谓急矣。卿可不追 先王之殊遇。而思所以报效于今日耶。卿其斯速上来。以慰予拊髀之叹事有旨。
臣伏见圣旨。有曰。国势岌岌。已去七八分。又曰。时事之艰危可谓急矣。呜呼。自古人君。不知危亡之势。故不任忠贤。不恤军政。终至于乱亡而后已。殿下已知国势时事岌岌艰危。是心足以悦人心回天命。苟能推扩是心。慄慄危惧。信任忠直。远退回邪。慰悦人心。以祈天命。则何忧乎南寇。何惧乎北贼。国家兴隆。指日可待。臣虽愚劣。感激诚深。愿竭驽钝。以补万一。而臣之绝粒。已经八载。肌消形枯。决不堪人世之事。且做调息之功。久而不废。今则不食而不饥。不饮而不渴。臣之愚意。以为生可延仙可做。而斩将之勇。决胜之智。臣实无有。今若弃养生之道。而冒死官之任。强其所未能。卒偾大事。则不但获罪于殿下。抑将贻笑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16L 页
于后世。与其食禄饱衣锦煖。而竟无益于缓急之际。无宁远投名山。餐松啖柏。饮泉眠云。以阅岁华。伏愿殿下。置臣于物外。俾成天下之一难事焉云云。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但卿本非方外之士也。予之命召。意亦有在。而乃敢以仙术自高。不肯赴命。其可谓知轻重大小之义乎。昔张良辟谷。亦在于定天下安刘氏之后。试观今日之域中。实非人臣自安佚之秋。宜遵前旨。斯速上来。
戊申十月日疏
下本道观察使有旨
郭再祐处有旨赍去禁军来言。再祐在灵山地山谷间人迹迥绝处。结庐数间。生计萧然。其子谓禁军曰。父承召命。切欲上去。而骑率俱乏。单衣弊尽。日寒时。势难登途云。闻其言则再祐不无上来之意。而无衣无马。不能自致。卿其衣服次觅给。给马护送事有旨。(戊申九月日)
臣伏见圣旨再下。旨切辞严。臣战慄惶惧。罔知所措。感激涕泣。不知所云。臣虽无状。岂敢索价。臣虽至愚。岂不知天眷之重。而惜一身之死乎。只念臣本无聪明才艺。且无将略兵谋。虽于乱初。率军讨贼。获斩零贼。是不过一时之幸耳。非有将兵之才也。不幸大臣误闻虚名。谬荐失举。将使殿下择将非人。臣之万死。固不足恤。以国与敌之戒。其可不惧乎。昔赵之赵括。不能自知其才。谓天下莫能当。卒败赵军。身死国亡。括不足笑。四十万众。见坑何辜。宋之李纲。既能知己。又能料敌。固辞阃外之任。而时君强之。亦未免败军之患。是岂独李纲之罪。亦莫非宋运之不幸也。臣若含默而滥受重任。则与括无异。臣实耻之。故臣于前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但卿本非方外之士也。予之命召。意亦有在。而乃敢以仙术自高。不肯赴命。其可谓知轻重大小之义乎。昔张良辟谷。亦在于定天下安刘氏之后。试观今日之域中。实非人臣自安佚之秋。宜遵前旨。斯速上来。
戊申十月日疏
下本道观察使有旨
郭再祐处有旨赍去禁军来言。再祐在灵山地山谷间人迹迥绝处。结庐数间。生计萧然。其子谓禁军曰。父承召命。切欲上去。而骑率俱乏。单衣弊尽。日寒时。势难登途云。闻其言则再祐不无上来之意。而无衣无马。不能自致。卿其衣服次觅给。给马护送事有旨。(戊申九月日)
臣伏见圣旨再下。旨切辞严。臣战慄惶惧。罔知所措。感激涕泣。不知所云。臣虽无状。岂敢索价。臣虽至愚。岂不知天眷之重。而惜一身之死乎。只念臣本无聪明才艺。且无将略兵谋。虽于乱初。率军讨贼。获斩零贼。是不过一时之幸耳。非有将兵之才也。不幸大臣误闻虚名。谬荐失举。将使殿下择将非人。臣之万死。固不足恤。以国与敌之戒。其可不惧乎。昔赵之赵括。不能自知其才。谓天下莫能当。卒败赵军。身死国亡。括不足笑。四十万众。见坑何辜。宋之李纲。既能知己。又能料敌。固辞阃外之任。而时君强之。亦未免败军之患。是岂独李纲之罪。亦莫非宋运之不幸也。臣若含默而滥受重任。则与括无异。臣实耻之。故臣于前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17H 页
疏。已略陈之。而今又尽言之。伏愿殿下。察臣愚直之恳。恕臣难进之罪。永寝召命。必择贤将而任之。则兵强国昌。 社稷幸甚。若殿下以谬荐之言为可信。强委以难堪之任。则是诚关国家兴败之运。臣实忧之。呜呼。殿下新登宝位。念乱图治。宵旰忧勤。任贤恤民。仁心圣德。播闻远迩。穷村僻巷。愚夫愚妇。亦莫不愿须臾无死。更睹中兴之盛。况臣受恩 先朝。官至宰列。今蒙恩命。至再至三。感激长吁。不能自已。而臣之难进。又有说焉。忍而不言。非臣子无隐之道也。伏愿殿下垂察焉。呜呼。逆珒全恩之说。谁作俑者。其将以丧邦乎。此之为说。似是而非。近理而曲。臣窃恶其乱法而乱义。乱法之弊。将至于无法。乱义之患。必至于灭义。无法灭义。国能存乎。义与法。公也。恩与情。私也。私不胜公。则情不可以胜义。恩不可以胜法。义法之所在。恩情不得不屈。则国人皆曰义与法之不可犯也如此。不然。必皆曰国事惟以恩情为重。将来之祸。其不至于丧邦乎。殿下未即位之前。珒固兄也。殿下即位之后。珒乃臣也。人臣无将。将而必诛。况珒逆谋之迹。昭昭难掩。国人咸曰贼珒可诛。殿下当用公义而断私情。举大法而割小恩。枭示国中。快悦人心。以图上帝之默佑可也。殿下安得以贼。私谓之兄。而大违一国欲诛之心乎。昔管蔡流言。周公诛之。周公大圣也。友爱之情。岂轻于殿下。而周公之不能全恩者。何也。以罪在王室故也。而况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致治雍熙。民心皞皞。当是时也。管蔡虽存。焉能构祸。而周公之必致辟者。岂其恩情之薄耶。罪在王室。不得不诛也。其所以诛之者。若有未善。则天纵孔圣。必不以不复梦见。为伤叹也。今之国势。何如也耶。人心不可谓不离。天命不可谓不去。而逆珒之罪。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17L 页
过于管察。则在法无赦。在义必诛。而恩不可全亦明矣。彼以全恩为说者。是所以非周公也。非周公者。乃所以非孔圣也。夫谋弑之贼。人人得以诛之。谁非殿下之臣。而敢俑全恩之说乎。全恩之说。去义与法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讨逆之论。合义与法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盖使人心将离。天命将去者。皆珒之为也。珒于平日。贪暴无涯。杀人无忌。且使贼阴杀朝臣。而谋夺其妾。以皋陶执瞽瞍之训观之。则是其罪足以死也。况又为篡弑之谋乎。人而无欲诛之心。非人也。臣而无讨贼之心。非臣也。请诛一谋逆之臣。以快人心。有何不可。而乃敢倡乱法乱义之说。是诚何心哉。臣实未知。伏愿殿下。排灭义之说。从执法之论。则是国人杀之也。非殿下诛之也。珒自戕其身也。非国人杀之也。可杀而不杀。大贼乃发。可怒而不怒。奸臣乃作。人心之悦在此。天命之回在此。中兴之业。反掌可建矣。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明畏自我民明畏。人心离则天命必去。人心悦则天命必回。故臣愚以为今日图存兴理之急务。莫如用不测之刑。施不测之赏。以悦人心。以回天命。如蒙殿下不以人废言。诛逆珒以泄神人之愤。则臣虽年龄已暮。气力已衰。形如枯木。心若死灰。亦将有以感发奋迅。捐身于驱驰。况贤于臣者。孰不欲为殿下死乎。不然。臣乃隐于山中。以遂初心。宁能入于乱法乱义之朝。见国家危亡之祸耶。
答曰。省疏具见忠愤之义。深用嘉焉。顷予不幸。遽遭天伦之变。祸机之动。间不容发。倘非侍从诸臣元老大臣。炳机尽忠。摧逆节于未发。则予虽欲全恩。得乎。厥今凶徒服罪。已正常刑。一块同气之肉。全而贷之。是或一道。权而得中。亦何害于义也。卿宜
答曰。省疏具见忠愤之义。深用嘉焉。顷予不幸。遽遭天伦之变。祸机之动。间不容发。倘非侍从诸臣元老大臣。炳机尽忠。摧逆节于未发。则予虽欲全恩。得乎。厥今凶徒服罪。已正常刑。一块同气之肉。全而贷之。是或一道。权而得中。亦何害于义也。卿宜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18H 页
强起。以扶王室事有旨。
戊申十二月日疏
伏以臣庸愚鄙陋。累被召命。天语丁宁。天威咫尺。臣惊惶感激。殒泪流涕。不俟而行。匍匐趋命。是固臣子之分义。而欲达愚衷。今又开喙。罪宜万死。只俟天诛。臣愚以为逆珒之诛不诛。其所系至大至重。是乃义法恩情胜负之判。 宗庙社稷安危之机。一国生灵休戚之端。君子小人消长之源。诚 国家隆替存亡成败之大机关也。刑政之大。莫过于此。而殿下嗣位之初。适其始政。所以悦人心回天命。观视臣民也。而彼哉斗筲之人。做出全恩之说。以惑殿下至仁之心。不忍加诛于逆贼之头。使之过于仁柔。而不及于义法。其可谓得中之权乎哉。臣恐一国臣民望治之心。以此而丧矣。忠臣义士奋发之胆。以此而落矣。奸邪谗佞欺负之徒。以此而弹冠相庆矣。贪官暴将咀啖军民之辈。以此而益横无忌惮矣。刑法政令委靡偷懦陵夷之渐。未必不兆于此。诚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也。臣之愚固之心。以为殿下不诛逆珒。则臣何敢冒爵贪禄于弃义弃法之朝。见载胥及溺之患也。盖谋逆。天下之大罪。讨贼。天下之大刑。举大刑而加大罪。其可以容私恩于其间哉。全恩之意。虽发于圣衷。犹未免伤于义也。况以臣子之口。而先倡全恩之说乎。臣子而倡是说者。无讨贼之心者也。使臣子皆无讨贼复雠之心。则是率人国为戎夷。弃人类为禽兽。孰有惮于篡弑之为乎。为君父于其臣子之上者。得不危且殆哉。臣深痛其说。欲力排之。而文短辞拙。无以达意于前疏。故今更为殿下陈之。臣闻春秋。为诛乱臣讨贼子而作。其法皆周公之法。而周公孔子同一心也。同一义也。同
戊申十二月日疏
伏以臣庸愚鄙陋。累被召命。天语丁宁。天威咫尺。臣惊惶感激。殒泪流涕。不俟而行。匍匐趋命。是固臣子之分义。而欲达愚衷。今又开喙。罪宜万死。只俟天诛。臣愚以为逆珒之诛不诛。其所系至大至重。是乃义法恩情胜负之判。 宗庙社稷安危之机。一国生灵休戚之端。君子小人消长之源。诚 国家隆替存亡成败之大机关也。刑政之大。莫过于此。而殿下嗣位之初。适其始政。所以悦人心回天命。观视臣民也。而彼哉斗筲之人。做出全恩之说。以惑殿下至仁之心。不忍加诛于逆贼之头。使之过于仁柔。而不及于义法。其可谓得中之权乎哉。臣恐一国臣民望治之心。以此而丧矣。忠臣义士奋发之胆。以此而落矣。奸邪谗佞欺负之徒。以此而弹冠相庆矣。贪官暴将咀啖军民之辈。以此而益横无忌惮矣。刑法政令委靡偷懦陵夷之渐。未必不兆于此。诚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也。臣之愚固之心。以为殿下不诛逆珒。则臣何敢冒爵贪禄于弃义弃法之朝。见载胥及溺之患也。盖谋逆。天下之大罪。讨贼。天下之大刑。举大刑而加大罪。其可以容私恩于其间哉。全恩之意。虽发于圣衷。犹未免伤于义也。况以臣子之口。而先倡全恩之说乎。臣子而倡是说者。无讨贼之心者也。使臣子皆无讨贼复雠之心。则是率人国为戎夷。弃人类为禽兽。孰有惮于篡弑之为乎。为君父于其臣子之上者。得不危且殆哉。臣深痛其说。欲力排之。而文短辞拙。无以达意于前疏。故今更为殿下陈之。臣闻春秋。为诛乱臣讨贼子而作。其法皆周公之法。而周公孔子同一心也。同一义也。同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18L 页
一法也。孔子修春秋之心。诛意之义。讨贼之法。皆出于周公诛管蔡之心之义之法也。其心同故其义同。其义同故其法同。赵盾不讨贼。许世子止不尝药。春秋皆以弑书。诛意之义至严矣。谷伯贬而书名。滕侯降而称子。以深绝其来朝而党于桓也。讨贼之法。至详矣。孔子之心。以为乱臣贼子常有。而周公不常有。故天下有篡弑之祸。思周公而传周公心法于春秋。孔子即周公也。周公即孔子也。孔子易周公之地。则必诛管蔡如周公也。周公易孔子之地。则必修春秋如孔子也。周公孔子。虑乱臣贼子接迹于天下后世。故举大义用大法。诛管蔡修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莫敢劝于为恶。而篡弑之祸止矣。今之为全恩之说者。其以周公孔子为非圣人乎。其以诛管蔡修春秋。为周公孔子之累乎。不若是。何敢倡全恩之说。使乱贼之徒。无所惧而肆为恶耶。方其陪臣让位之说。欺罔 天朝。辽藩讨平之奏。诬挠 天听。查考之差官未回。册封之 皇命未定也。 宗社之危如以一发引千钧。而倡全恩之说于其间。使逆珒得保其首领。怀侥倖觊觎之望。噫。其谋之不忠极矣。其虑之不远甚矣。呜呼。曩时国家危急存亡之机。岌岌乎殆哉。 皇朝若信让位之说。谓逆珒以长当立而有泰伯之德。疑殿下无 先王之命而受逆珒之让。于义不可。其遣差官也。命以逆珒归。则逆珒以重赂纳于 皇朝之权臣。盖亦有年云矣。彼权臣之为逆珒谋者。若出于不测。则国之存亡。未可知也。然则让位之说。萌蘖于全恩。全恩之说。为根于让位。相为表里。互为统隶。几成丧邦之祸。发于意虑之所不及。甚可痛哉。臣前观赦文。逆珒免为庶人。置诸畿邑。未知其罪已宥。其身已解。而无拘挛防杜之禁耶。若果尔。彼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19H 页
逆珒以不夺不厌之心。其将不北走胡乎。虽其计或未出此。安知其宿养死士之徒。不有窃负而潜逃者乎。老酋以为奇货。将有纳国之谋。则其何以拒之哉。我国经乱之后。军民死亡。十无二三。而加之以军政解弛。赏罚无章。民无死长之心。军有曳兵之计。而老酋方张之势。士马之强。宜不下于前日之海贼。则以我国无能之将。率我国无制之兵。其孰能折冲而御侮哉。一败涂地无惑也。事至于此。虽悔不用周公孔子之义法。其可及乎。然则全恩之说。必至于亡人之国而后已也。且为是说者。果何人哉。君子耶。小人耶。虽君子也。其去圣人也亦远矣。而所见所论。务胜于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之甚也。如小人也。以忘君之心。发与贼之说。岂可以小人之言。为轻重于国家兴败之机乎。循私情则害天下之大义。伸私恩则伤天下之大法。殿下若不能无惑于全恩之说。有所不忍于恩情之私。而不能雄断于义法之公。则臣恐殿下厚于仁慈。不能刚克。而收拾人心。迓续天命。有未易也。臣窃忧之。伏愿殿下以周公孔子之心为心。以周公孔子之义为义。以周公孔子之法为法。心与义法。皆至公无私。则可以处逆珒。无愧于周公孔子也。逆珒获罪于天地。结怨于神人。而谋危 宗社。其为罪也莫赎。无所容于天地之间。奉天讨举王法。诛之而无赦者。所以为 宗社也。非为己也。慰天地神人也。非为己也。是乃所以从周公孔子相传之义法。则四方后代。其谁曰不可。殿下诚能以周公孔子之心。行周公孔子之法。不以大霈。释当诛之贼。合人心而定罪。顺天理而用刑。则王子贵戚。有所畏而罔敢骄横。大小臣僚。有所畏而罔敢欺负。以至于百执事郡县之吏。亦莫不大有所畏。革面而改心矣。夫然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19L 页
后殿下之御臣庶制军民。投之水火。无不如意。可使制挺。以挞外寇。保民固国。犹反手也。中兴之业。其有未隆乎。臣虽愚劣。言出悃愊。若殿下览臣之疏。行臣之言。则是殿下实能用臣于千里之外也。臣虽远栖岩穴。逍遥物外。其实见用于殿下之庭也。不然。如臣衰耗羸尪。虽出而车载斗量。亦何益于胜败之数乎。龙吟云起。虎啸风生。上有圣主。下必有贤臣。而一国以一人兴。殿下诚能亲贤以诚。信贤以诚。任贤以诚。求贤以诚。则朝廷之上。一国之中。岂无扶颠持危之相。岂无伏节死义之臣。岂无御敌制胜之将。岂无斩将搴旗之士乎。殿下惟患亲之信之任之求之之诚。有所未至焉耳。臣则无可用之才。而徒能休粮绝粒。自苦其身。伏愿殿下。勿下召命。俾愚臣成志愿焉。
答曰。省疏益见卿忧国之远虑。深嘉赤心。此论来自方外。大义壁立千仞。不烦斧钺。而足以寒乱贼之心。卿宜勿曰言不见行。而趁春上来。以扶彝伦事有旨。
庚戌四月日疏
伏以臣所患边头之痛。苦歇无常。至今弥留。缕命虽存。形骸已枯。前日承召。未即奔命。极知亏义。无所逃罪。谴诛不加。天眷益隆。圣旨缱绻。药封兼降。臣惊惶感激。沈痾似苏。服药调治。则应有其效。匍匐登程。以谢天恩。臣之愿也。臣蒙恩宠如此其重。欲报涢埃。万死如毛。只恐一朝病加。奄归泉下。则目不得瞑矣。宁无一言以效芹曝之诚乎。呜呼。殿下之所能者天。而其所不能者人也。永庆之谋。不逞者天也。逆珒之祸。不及者天也。 皇朝之册封竟至者。亦莫非天之已定也。 宗社之福。臣民之幸。为如何哉。天之所以佑殿下者。可谓至矣。而窃怪夫群臣之所以
答曰。省疏益见卿忧国之远虑。深嘉赤心。此论来自方外。大义壁立千仞。不烦斧钺。而足以寒乱贼之心。卿宜勿曰言不见行。而趁春上来。以扶彝伦事有旨。
庚戌四月日疏
伏以臣所患边头之痛。苦歇无常。至今弥留。缕命虽存。形骸已枯。前日承召。未即奔命。极知亏义。无所逃罪。谴诛不加。天眷益隆。圣旨缱绻。药封兼降。臣惊惶感激。沈痾似苏。服药调治。则应有其效。匍匐登程。以谢天恩。臣之愿也。臣蒙恩宠如此其重。欲报涢埃。万死如毛。只恐一朝病加。奄归泉下。则目不得瞑矣。宁无一言以效芹曝之诚乎。呜呼。殿下之所能者天。而其所不能者人也。永庆之谋。不逞者天也。逆珒之祸。不及者天也。 皇朝之册封竟至者。亦莫非天之已定也。 宗社之福。臣民之幸。为如何哉。天之所以佑殿下者。可谓至矣。而窃怪夫群臣之所以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20H 页
忠于殿下者。有未尽也。伏愿殿下之其所不能而勉勉留意。俾群臣咸尽其忠之其所已能而孜孜致诚。自天申佑于冥冥之中。则国家兴隆。指日可冀也。臣虽愚鲁。未尝忘国家存亡之忧。极虑穷思。得中兴三策。一曰主胜之道。臣闻惟天无亲。佑于一德。民罔常怀。怀于有仁。伏愿殿下。夙夜无怠。兢兢业业。敬之诚之。察守道心。克之复之。修明一德。祈皇天默佑。其命维新。亲贤远奸。信忠斥邪。推施大恩。扩布至泽。浃于肌肤。沦于骨髓。使军民常怀。其心不离。则国祚延于无疆。寇敌屈于千里。上策也。二曰兵胜之谋。臣闻全胜不斗。大兵无创。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伏愿殿下拔卒伍之特而将军兵。擢山林之贤而置高位。用不测之恩。以鼓动人心。贪赃无法之吏。暴虐犯律之将。或戮而枭于州县。或烹而徇于国中。用不测之威。以振肃刑政。则全胜在我。可胜在彼。而守则必固。战则必胜。中策也。三曰仅保之计。臣闻迨天未雨。撤彼桑土。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伏愿殿下料敌量己。乃明乃哲。先事而备。预患而防。积谷于必守之地。如江华等处。为军氓之天。俟不时之需。命世子镇守岭南。控制两湖。延揽贤能。爱养黎庶。作一藩屏。成大保障。创深根之业。为不拔之基。下策也。夫国家成败之势。有如奕棋然。虽败局。未尝无胜势。虽胜局。未尝无败势。故善奕者。转败为胜。不善者。乘胜致败。今之国势。虽若败棋然。岂无可胜之势哉。用不败之谋。行不亡之策。汲汲如救焚拯溺。然后庶乎其可也。臣闻干戚之舞。不可以解平城之围。结绳之政。不可以治乱秦之绪。从容平常之政。恐无以济今日危急之势。必须用非常不测之恩威。然后可以去朝廷朋比之患。可以革贪暴侵渔之弊。可以使大小臣僚同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20L 页
心协力。王事靡盬。而南寇北敌。有不足忧也。臣之愚计。窃自以三策为败局之胜手。而言之可用与否。惟在于圣明之鉴。如蒙殿下好察。择言及于刍荛。采而纳之。试而用之。有所裨补于万一。则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
答曰。省疏深嘉忧国之诚。予当体念焉。但卿以贯日之忠。坚卧云之志。是予不能延揽之致。良用愧忸。卿宜勿为遐弃。幡然上来。以副予虚席之望事有旨。
庚戌八月日疏
伏以臣猥蒙天眷。轸念穷寒。特赐以衣资表里绵絮及司仆寺马。臣感激涕泣。不知所云。臣是何人。得蒙恩宠。至于如此。抚躬惊惕。无地容措。但愿殿下推此恩而赐边戍战士之无衣无马者焉。殿下之衣与马。固不足以遍赐一国之战士。而殿下诚能爱民如子。视民如伤。施仁布惠。轻徭薄赋。以宽民力。以安民生。使一国人人皆有馀财。则是不赐而赐也。臣前蒙圣旨。褒臣以贯日之忠。今见圣教。又许以尽忠之人。臣自念自度。无一可称之事。而圣教至此。臣仰愧俯怍。无以为心。历代帝王。虽有竭忠尽节之臣。未能克知灼见。故君臣不遇。而治日常少。殿下乃所臣为忠。岂非微臣之幸乎。然而幸者。小人之所侥。而君子之小恧。臣何敢以君子之所恧。为喜于心乎。臣本庸愚。无智虑。无膂力。而衰老已极。羸尪已甚。虽欲尽忠尽悴。以不负殿下之所知。其可得乎。思欲披肝沥血。以报涓涘。伏愿殿下垂察焉。臣尝究古昔帝王之所以盛衰兴亡者。不外乎人心之离合。天命之去就而已。人心未离。天命未去。则国无不兴。人心已离。天命已去。则国无不亡。臣未知今日之人心离耶。不离耶。天命去耶。不去
答曰。省疏深嘉忧国之诚。予当体念焉。但卿以贯日之忠。坚卧云之志。是予不能延揽之致。良用愧忸。卿宜勿为遐弃。幡然上来。以副予虚席之望事有旨。
庚戌八月日疏
伏以臣猥蒙天眷。轸念穷寒。特赐以衣资表里绵絮及司仆寺马。臣感激涕泣。不知所云。臣是何人。得蒙恩宠。至于如此。抚躬惊惕。无地容措。但愿殿下推此恩而赐边戍战士之无衣无马者焉。殿下之衣与马。固不足以遍赐一国之战士。而殿下诚能爱民如子。视民如伤。施仁布惠。轻徭薄赋。以宽民力。以安民生。使一国人人皆有馀财。则是不赐而赐也。臣前蒙圣旨。褒臣以贯日之忠。今见圣教。又许以尽忠之人。臣自念自度。无一可称之事。而圣教至此。臣仰愧俯怍。无以为心。历代帝王。虽有竭忠尽节之臣。未能克知灼见。故君臣不遇。而治日常少。殿下乃所臣为忠。岂非微臣之幸乎。然而幸者。小人之所侥。而君子之小恧。臣何敢以君子之所恧。为喜于心乎。臣本庸愚。无智虑。无膂力。而衰老已极。羸尪已甚。虽欲尽忠尽悴。以不负殿下之所知。其可得乎。思欲披肝沥血。以报涓涘。伏愿殿下垂察焉。臣尝究古昔帝王之所以盛衰兴亡者。不外乎人心之离合。天命之去就而已。人心未离。天命未去。则国无不兴。人心已离。天命已去。则国无不亡。臣未知今日之人心离耶。不离耶。天命去耶。不去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21H 页
耶。人心虽未至于离。而殿下常以为已离。天命虽未至于去。而殿下常以为已去。闷人之穷。畏天之命。慄慄危惧。夙夜无怠。励精图治。终始无荒。德以动天。仁以保民。念兹在兹。名言在兹。允出兹在兹。则因衰为盛。转危为安。犹反手也。君与民。虽有尊卑之异。而其实一而二者也。民与天。虽有上下之殊。而其实二而一者也。民安则君安。民危则君危。此非所谓一而二者乎。民悦则天悦。民怒则天怒。此非所谓二而一者乎。伏愿殿下以慰悦人心。迓续天命。为中兴之大本焉。臣观宫阙巍然。丹雘焕然。无异于平时。今日之人民。十不存二三于盛时。今日之财物。百不存五六于盛时。而营建两阙。惟务宏丽。劳民役众。贻弊万端。罄财殚物。冗费不赀。民力安得以不竭。民生安得以不困。今之视民如草芥而莫之恤。此非所以闷人穷而畏天命。臣恐殿下中兴之诚。有未至也。臣闻 诏使徵银无厌。得银之数。过于五万馀两云。莫贵金银。视若泥沙。取尽锱铢。以充 诏使溪壑之欲。群臣之为殿下谋者。臣窃未晓其心也。冉登之取银。倍蓰于刘用。则安知后日之奉使者。又有甚于冉登乎。不但此也。 皇朝银贡之废。今垂二百馀年。 国之禁银不用者。有深虑也。而太监两使得银无数。盈欲而归。银贡之复。必自殿下始。一国生灵。必毙于银。 宗庙社稷。必危于银。殿下无穷之辱。必生于银。宁不疾首而痛心哉。银两非从天降也。非从地出也。非从鬼神来也。只出于民。而为国。不以礼。不以义。不以廉耻。而惟欲以银为之。国不国矣。竭民膏血而不恤。忘国大祸而不虑。此非所以闷人穷而畏天命。臣恐殿下中兴之诚。有未至也。臣闻谏者之多。表我之能好。谏者之直。示我之能贤。谏者之狂诬。明我之能恕。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21L 页
谏者之漏泄。彰我之能从。有一于斯。皆为盛德。殿下即位之后。忠言谠论者。摈斥不容。其所言。虽或有过实者。而无非出于爱君忧国之诚也。唯唯者千。而谔谔者一。其心可赏。而其言之过。有不足恶也。殿下不能优容。反加疏弃。此非所以褒忠直而开言路。亲贤臣而济艰危。臣恐殿下中兴之诚。有未至也。举一而可知其三。则殿下无中兴之诚。岂但止于三事而已哉。虽然。既往不谏。来者可追。迁善之门。翻手可辟。适治之路。举足可登。殿下诚能奋迅悔心。痛改前愆。以民力为重。限数十年不复兴土木之役。禁绝用银。以身先之。使国人咸不得用。以杜后日无穷之弊。亲信忠贤。远斥奸邪。从谏如流。以张公道。则民生自保。天眷用懋。而国之兴隆。可立而待也。臣于顷日。伏见殿下亲诣 诏使所馆处。请宴勤恳。终不见许。臣不胜忿忿之至。冉登宦者。宦者犬豕也。有不足道。彼以无前之辱。乃敢加之于殿下者。岂无其故哉。臣愚以为差备通事表廷老秦礼男等。以 诏使为牟利之一窟穴。逞奸舞术。阴嗾 诏使。纵无涯之求。为分利之计。而不以辱及于殿下为忌惮也。观其不早探知 诏使无接见之意。而豫通于政院。则其无君之心。断可知矣。若无是心则宜其叩头流血。竭诚极争。虽死于 诏使之怒可也。而不若是者。岂非无君之心使之然乎。求情责意。则罪不容诛矣。远接使馆伴等。既不能防闲于通事。又不能周旋于 诏使。君父羞辱。视若秦瘠。徇 诏使之欲。为利己之谋。观其 诏使赏格之请。其交相征利之迹。昭然难掩。远接使馆伴等。必与通事与 诏使阴相赂遗。而人不得知其罪。亦不可赦也。伏愿殿下待 诏使渡江。斩通事而窜远接使。如此则后来继今者。有所惧而不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22H 页
使辱及于殿下如今日也。呜呼。民安而后国富。国富而后兵强。兵强而后御敌。御敌而后中兴。中兴三策。臣陈于前。而臣计虑短浅。识见阔疏。安民富强之术。臣实未晓。故未达于疏中。臣到忠州。见牧使臣张世哲。世哲言于臣曰。富国强兵。岂无其术。特患不能举而行之耳。臣问其术。则曰以宣惠之法。推演增益。使之便于民。利于国。宜于兵。则不出十年。必见富强之效。臣到京城。又闻宣惠之法试于畿甸。民咸便之。太监两使之来也。民间之苦。亦不似前日云。臣益知世哲之策。果可行也。伏愿殿下命世哲条陈其策。而与大臣谋。与贤士大夫议。断而行之。勿挠于宦官宫妾私昵之言。夫宦官宫妾私昵之辈。以其良法美政为不便于己。必造沮挠之言。伏愿殿下察其肺肝焉。呜呼。 国家经乱之后。 祖宗朝良法美典。荡然无存。欲浪滔天。贪风振地。民怨于下。天怒于上。而危急存亡之势。有不可忍言。况臣文短辞拙。安敢以一一枚举哉。诚以宣惠之法。通行于一国。而申明 祖宗朝赃污军律杀人三大法犯者勿赦。不以贿赂而低昂。则可以息民怨弭天怒。国日跻于富强之域。而南寇北敌。可以挞之以梃也。伏愿殿下留意焉。臣绝粒多年。静居山中。饥餐松而渴饮泉。友明月而伴清风。逍遥于烟霞之中。无意于尘世之事。召命缱绻。冒死上来。非有贪恋爵禄之计。实欲一谢天恩。复归于山。而殿下奖许既重。恩眷亦隆。臣欲去不可。欲留则非臣本情。臣实闷焉。兹以胸中之所欲言者。悉陈无隐。以俟殿下纳用与否。而为微臣去就之决。如蒙殿下采纳臣言。有少裨补于兴理图存之万一。则臣虽弃十载修养之功。而死于辇毂之下。无悔也。不然。臣挂冠东门。纳履而去。万山松柏。郁郁苍苍。何往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22L 页
而不得休粮哉。臣不胜感泣。激切战慄屏营之至。
答曰省疏具见忠谠。深用嘉叹。傧接之臣其于 敕使所为何哉。恐不可以此深罪卿宜恕之。陈戒之辞。予当体念。与庙堂议而处之。勉回遁思。共贞国事
庚戌八月日疏
伏以臣滥蒙恩眷。特命臣除咸镜道观察使。任之重责之大。如蚊负山。罔知攸措。第念君之于臣。计不从则退之可也。臣之于君。言不听则去之可也。计不可从而徒授大任。则是失用舍之道也。言不见听而虚冒重寄。则是昧进退之义也。臣敷心腹肾肠。图效万一。而圣批有曰。傧接之臣。不可深罪。臣窃惑焉。臣闻殿下命他译官。递代表廷老于平壤。而廷老等阴嘱 诏使。终不肯退。此非逆殿下之命乎。徒怀谋利之计。不惧逆命之罪。则其无君之心。不待辱及于殿下而后知也。远接使等徇 诏使尾闾之欲。启国家无穷之祸。而又使羞辱及于君父。则其心之异于通事者几希。殿下不施赫怒之威。而反加赏格之恩。是犹天之有春而无秋。有夏而无冬也。臣闻立天地之道曰阴阳。阳居春夏。以养育为事。所以生物也。则王者以之而有赏。阴居秋冬。以肃杀为事。所以成物也。则王者以之而有刑。赏以劝善。非私与也。刑以惩恶。非私怒也。殿下有恩而无威。用赏而废刑。其亦有乖于天之道也。天有养育肃杀。而四时具然后岁功成焉。则人君其可徒行恩赏。不用威刑。而能成治道乎。四时失其序则其施必悖。无以统万象矣。五刑失其用。则其权必丧。无以服万民矣。天失其道。草木犹干犯之。而况于君乎。呜呼。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者。郭公之所以亡也。善善而不能用。则无
答曰省疏具见忠谠。深用嘉叹。傧接之臣其于 敕使所为何哉。恐不可以此深罪卿宜恕之。陈戒之辞。予当体念。与庙堂议而处之。勉回遁思。共贞国事
庚戌八月日疏
伏以臣滥蒙恩眷。特命臣除咸镜道观察使。任之重责之大。如蚊负山。罔知攸措。第念君之于臣。计不从则退之可也。臣之于君。言不听则去之可也。计不可从而徒授大任。则是失用舍之道也。言不见听而虚冒重寄。则是昧进退之义也。臣敷心腹肾肠。图效万一。而圣批有曰。傧接之臣。不可深罪。臣窃惑焉。臣闻殿下命他译官。递代表廷老于平壤。而廷老等阴嘱 诏使。终不肯退。此非逆殿下之命乎。徒怀谋利之计。不惧逆命之罪。则其无君之心。不待辱及于殿下而后知也。远接使等徇 诏使尾闾之欲。启国家无穷之祸。而又使羞辱及于君父。则其心之异于通事者几希。殿下不施赫怒之威。而反加赏格之恩。是犹天之有春而无秋。有夏而无冬也。臣闻立天地之道曰阴阳。阳居春夏。以养育为事。所以生物也。则王者以之而有赏。阴居秋冬。以肃杀为事。所以成物也。则王者以之而有刑。赏以劝善。非私与也。刑以惩恶。非私怒也。殿下有恩而无威。用赏而废刑。其亦有乖于天之道也。天有养育肃杀。而四时具然后岁功成焉。则人君其可徒行恩赏。不用威刑。而能成治道乎。四时失其序则其施必悖。无以统万象矣。五刑失其用。则其权必丧。无以服万民矣。天失其道。草木犹干犯之。而况于君乎。呜呼。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者。郭公之所以亡也。善善而不能用。则无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23H 页
贵于知其善。恶恶而不能去。则无贵于知其恶。殿下明知通事远接使之罪。而刑不加焉。何以惩恶。殿下虽有仁慈之德。而无以施仁慈之泽于民。体念议处之教。亦必止于文具而已。臣恐殿下国事。日危月靡。衰替不振。竟至于不可救也。台臣之进谏者。只以还收赏格为言。其以通事远接使等为无罪乎。若果无罪则赏格之加。有何损益于国家生民。而敢渎天听哉。如知有罪。当以罪之大小。论罚之轻重。而谏官否焉。其可谓台省有人乎。是必殿下不以逆耳之言求诸道。故谏官徒知有己而不知有殿下也。臣之心与郡臣异。臣之计与群臣异。臣之言与群臣异。而殿下莫之能用。臣可以去矣。臣受恩感激。死且不惜。而殿下不使臣死焉。归欤归欤。山有松矣。归欤归欤。臣不死矣。
答曰。再省疏章。益见忠谠。深激予衷。所陈实中予病。当用作药石。目今边忧孔棘。愿赖卿奋庸。惊破西北贼胆。卿宜体予至意。勉屈遐心。克张虎豹在山之势。痛折犬豕窥关之计。尊主庇民。孰大于此。幼学壮行。此其时也。勿为控辞。以副予望。
庚戌八月日疏
臣伏见圣批曰。所陈实中予病。当用作药石。又曰。幼学壮行。此其时也。呜呼。殿下不以礼使臣。而欲留臣以言也。臣虽至愚。以何颜面。只感殿下之言。而徒冒非据之任乎。俯仰天地。愧怍不暇。克张国威。上尊下庇。非所望也。臣观春秋许止赵盾。皆以弑书。非圣人偏疾于二人而用法之刻也。恶莫憯于志。而镆耶为下。故圣人以诛意之笔。为万世之法。后之为人臣者。必通春秋之义。然后可以免无君之罪而杜无君之祸也。通事表廷老等。不退于殿下之命。是无殿下也。远接使等见通使逆命。而不加
答曰。再省疏章。益见忠谠。深激予衷。所陈实中予病。当用作药石。目今边忧孔棘。愿赖卿奋庸。惊破西北贼胆。卿宜体予至意。勉屈遐心。克张虎豹在山之势。痛折犬豕窥关之计。尊主庇民。孰大于此。幼学壮行。此其时也。勿为控辞。以副予望。
庚戌八月日疏
臣伏见圣批曰。所陈实中予病。当用作药石。又曰。幼学壮行。此其时也。呜呼。殿下不以礼使臣。而欲留臣以言也。臣虽至愚。以何颜面。只感殿下之言。而徒冒非据之任乎。俯仰天地。愧怍不暇。克张国威。上尊下庇。非所望也。臣观春秋许止赵盾。皆以弑书。非圣人偏疾于二人而用法之刻也。恶莫憯于志。而镆耶为下。故圣人以诛意之笔。为万世之法。后之为人臣者。必通春秋之义。然后可以免无君之罪而杜无君之祸也。通事表廷老等。不退于殿下之命。是无殿下也。远接使等见通使逆命。而不加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23L 页
罚不请罪。矇眬不使退焉。是不有殿下也。以不有殿下之心。长通事无君之渐。驯致其祸。卒至于无前之辱及于殿下。非一朝一夕之故也。通事之心。与 诏使合。远接使之心。与通使合。竭一国生灵之膏血。充 诏使尾闾之欲。而 诏使喜之。请赏格以报之。此臣之所以谓阴相赂遗而不使人知者也。非徒殿下不以为罪。而谏官不知焉。群臣亦不知焉。是皆不通春秋之义也。臣腐心痛骨。仰达愚衷。而殿下不信不用。臣恐殿下无以杜将来无穷之患。而建国家中兴之业也。殿下苟无意于中兴。则满朝群臣。承顺圣意者。不为不多矣。如臣羸尪。又何必侧身于其间哉。臣之计穷矣。臣之心戚矣。一去之后。山益高而水益深矣。
答曰。今观卿疏章至三。用嘉忠愤。远接使等。 敕使时在境内。从容议处。亦未晚也。予方受针。当调摄相接。勉回遁思。俾遂利见。卿其辍行速还事有旨。(庚戌八月二十一日。追到竹山有旨。)
备边司回 启
云云。郭再祐来自山野。感激恩遇。目击时弊。抗疏陈戒。可见忠义之士爱君忧国。出于至诚。其以轻徭薄赋为请。营建宏丽为戒。银弊之为国大祸为虑。言者之辄见疏弃为忧。而尤复惓惓于人心离合天命去就之说。言言痛切。正中时病。惟在圣上深加体念而已。至于宣惠之法。推演增益之说。非但郭疏如此。在朝诸臣。亦多以此为言。盖既试于畿甸。而畿民便之。则通行于诸道。使一国之民。均蒙其惠。此诚今日之急务。未知张世哲所言其施措曲折果何如。此宣惠厅必已揣摩诸道利害。如以为通行不妨。则召致世哲。俾参规画之时。酌宜得便而行之。亦似
答曰。今观卿疏章至三。用嘉忠愤。远接使等。 敕使时在境内。从容议处。亦未晚也。予方受针。当调摄相接。勉回遁思。俾遂利见。卿其辍行速还事有旨。(庚戌八月二十一日。追到竹山有旨。)
备边司回 启
云云。郭再祐来自山野。感激恩遇。目击时弊。抗疏陈戒。可见忠义之士爱君忧国。出于至诚。其以轻徭薄赋为请。营建宏丽为戒。银弊之为国大祸为虑。言者之辄见疏弃为忧。而尤复惓惓于人心离合天命去就之说。言言痛切。正中时病。惟在圣上深加体念而已。至于宣惠之法。推演增益之说。非但郭疏如此。在朝诸臣。亦多以此为言。盖既试于畿甸。而畿民便之。则通行于诸道。使一国之民。均蒙其惠。此诚今日之急务。未知张世哲所言其施措曲折果何如。此宣惠厅必已揣摩诸道利害。如以为通行不妨。则召致世哲。俾参规画之时。酌宜得便而行之。亦似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24H 页
为当。此一款。令宣惠厅回启施行。赃污军律杀人等三罪。在法罔赦。而一自乱离以来。法纲陵夷。到今犹甚。今世之人。皆曰纪纲不举。虽欲为某事。何以为乎。纪纲之举不举。惟在乎公私之间而已。公则法行而纪纲举。私则法废而纪纲坠。此正今日时弊猛省处。郭之反覆献规。意非偶然。惟在圣明留神采纳。严饬群下。毋事文具。毋踵姑息。庶有补于圣治也。 册使差备通事等。初头不能善自周旋。及其相隔而滋弊也。又不能以诚意导达情事。或遇利害大关之机。而秦越相视。悠漫度遣。自上到幕次之时。郭再祐见通事等安行徐答而无奔走之状。痛惋请罪。至于累次。今此通事辈虽尽非自己造诬之罪。而一被惩戒。然后他日之为 天使差备者。必有慎勉之心。量施罪罚为可。至以傧接诸臣论征利之迹。则大不近情。此则郭再祐以朴直之人。未详其间曲折。而忠愤所激。自不知其言之过也。参酌情事。处之得宜。上裁何如。
庚戌九月日疏
伏以臣愚谠痴直。忿忿于通事远接使等有罪无罚。决意退去。径情罪大。日俟刀钜。圣恩如天。不惟不罪之。而召命追及。下谕缱绻。示臣以罚罪之意。款臣以接晋之旨。臣不胜感激涕泣之至。呜呼。殿下虽于臣言。有优容之美。而顾于大罪。无必罚之威。不畏民志。其可为国乎。殿下至仁至慈之德。即天地生物之元也。虽然。王者之道。若天之高。不可极也。若渊之深。不可测也。故可怒而不怒。奸臣乃作。可杀而不杀。大贼乃发。威武刚克。人君所不可无也。臣闻赞画主事丁应泰之诬陷我 国也。其差备通事尹禛死于杖下。接伴使白惟諴永不叙用。 先王之所以
庚戌九月日疏
伏以臣愚谠痴直。忿忿于通事远接使等有罪无罚。决意退去。径情罪大。日俟刀钜。圣恩如天。不惟不罪之。而召命追及。下谕缱绻。示臣以罚罪之意。款臣以接晋之旨。臣不胜感激涕泣之至。呜呼。殿下虽于臣言。有优容之美。而顾于大罪。无必罚之威。不畏民志。其可为国乎。殿下至仁至慈之德。即天地生物之元也。虽然。王者之道。若天之高。不可极也。若渊之深。不可测也。故可怒而不怒。奸臣乃作。可杀而不杀。大贼乃发。威武刚克。人君所不可无也。臣闻赞画主事丁应泰之诬陷我 国也。其差备通事尹禛死于杖下。接伴使白惟諴永不叙用。 先王之所以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24L 页
用罚如此其严者。其虑深且远矣。今表廷老之罪。浮于尹禛。远接使之罪。不下于白惟諴。而殿下不监于 先王成宪。臣恐殿下将不免于有愆也。殿下君临万民。富有一国。苞苴之行。万万无丝毫之疑。而表廷老等终免于罪。则市井琐琐之徒。遐远蚩蚩之氓。必将曰通事之银。能入乎宫禁。能行乎朝廷之上。如此则殿下至公无私之心。恐无以家谕而户说也。谏臣只以还收赏格。塞责而止。是不以通事之罪为罪。而以臣言为非也。臣疏下备边司。而备边司诸臣。罪通事不重。救远接使太深。是不以殿下之辱为辱。而以臣言为非也。昔吴王与孙武试兵也。爱姬失令。孙武斩之。而王不能禁。姬之发笑。其失小矣。而孙武之不受王命。而吴王之不罪孙武者。何也。将有事于战伐。而兵威之不可不立也。今表廷老之罪。较于吴姬。不啻天渊。而殿下不能听用臣言。群臣反以臣言为非。此臣之可以去一也。臣于昔年闻北地绝远。王化不及。贪官暴吏之虐。万倍他道。故黎民生男弃之。生女乃养。非父母之情。独不爱男也。以其男子生而苛政之害。甚于猛虎也。今闻北道土兵鲜少。籍其私奴。尽以为兵。土兵之所以少者。岂其尽病死而尽饿死也。是必不能支剥割之侵。散而之四方也。或投而入于胡也。私奴为兵而内奴独免。则是示民以私也。王者无私。其可私之乎。臣愚以为私奴内奴。虽尽括为兵。而不能禁其咀啖。则是亦人也。其能独堪其苦乎。徒为贪暴肥己之资。而不为国家御敌之用矣。必也严赃法。重杀人。明军律。然后纪纲立而军民赖。兵可强而胡可防也。殿下即位而后。专务仁慈。犯赃污囚王狱者。无不见宥。而杀人及犯军律者。亦莫不然。此国势之所以日益陵夷而不可救者也。今者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25H 页
殿下亲见无前之辱。洞知通事远接使之罪。而犹不用刑。则况犯法于千里之外。而善事殿下之左右者乎。赏罚无章。何以劝沮。此臣之可以去二也。臣闻朝廷因咸镜监司秘密状启。分遣宣传官。发兵添戍。边臣之请兵。非斯今也。未能的知虏情。信其传闻。虚张以启。是边臣欺殿下也。备边司诸臣。例因虚报欺以为欺。上以贻殿下宵旰之忧。下以起军民动摇之弊。是备边司亦欺殿下也。臣闻倭使怒接待乖愿。恐吓多端。我国情实。彼无不知。雠倭不和则已。既为羁縻则姑以权宜之谋。止其暴怒之祸。未有不可也。边城不守。舟师亦弛。贼来必溃。人人皆知。而为殿下谋者。国家危急。不察其机。而自己利害。每较于心。是亦欺殿下也。臣闻朝廷方以号牌为急务。刻期通行。如欲行号牌之法。必先行宣惠之制。然后民不运而国有益矣。 祖宗朝脏污杀人军律等法。废而不行。故军民不保其生。不安其业。而流移迁次。岂其民情也哉。救死不赡也。如此而遽行号牌。法峻则聚而为盗。法弛则扰而增弊。孰主张是。是亦欺殿下也。今之为谏官者。未闻以国事之得失。生民之利害。 社稷之大计。面折廷争。以回天意。而惟以引嫌而退。为一大规。或一月而退。或一旬而退。甚者数三日而退。以虮虱小事。塞其言责。是亦欺殿下也。臣闻儒生上书讼成浑之冤。臣未知成浑为人果何如也。但闻人皆以党奸负君诋之。士皆以谋杀处士斥之。其所以诋斥之者。必有所据。而 先王洞烛情状。已施谴罚。此实万世公论所由立也。今者儒生称颂其贤。欺罔孰甚焉。朝廷分朋立党。故儒生亦分朋立党。而指奸为贤。是儒生亦欺殿下也。大小臣僚及儒生。莫不欺殿下。而独臣不欲欺也。欺者之徒。必反以臣为欺。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25L 页
此臣之可以去三也。臣来在京城有日矣。臣闻诸大小臣僚及闾巷士民。皆曰国事无可为也。士民何以谓国事无可为欤。谓贪风日起而欲浪益深欤。抑谓赋役烦重而军民困穷欤。臣未敢知也。群臣何以谓国事无可为欤。谓朝廷朋党之祸甚于南北贼欤。抑谓殿下仁柔有馀而无明武之德欤。臣未敢知也。大臣何以谓国事无可为欤。谓国家兴亡系于天数。而不容人力于其间欤。抑谓殿下有偏信戚里之渐。而无敬体委任之诚乎。臣未敢知也。大臣既以谓无可为。则其徒取充位。食夫禄衣夫锦而无陈善责难之意。从可知矣。群臣既以为无可为。则其泄泄沓沓玩愒度日而忘国家之治忽。从可知矣。士民既以为无可为。则其不事其事而愁苦怨咨。亦可知矣。臣又未知殿下以今日之国事。谓可为欤。谓无可为欤。殿下从傧臣之计。陷通事之术。徒以银两充 诏使之欲。而不恤生灵膏血之渴。臣恐殿下无意于中兴。而亦以国事谓无可为也。臣闻殿下将设进丰呈之宴。其费钜万。殿下逸豫之渐。必自此而始。涓涓不塞。将为江河。荧荧不救。炎炎乃何。臣恐殿下无意于中兴。而亦以国事谓无可为也。山林非无肥遁之士。而殿下无旁招之诚。不能起而用之。朝廷非无社稷之臣。而殿下无勿贰之诚。不能信而任之。不有君子。其何能国。臣恐殿下无意于中兴。而亦以国事谓无可为也。闾巷士民虽谓之无可为。而国事犹有望也。大小臣僚虽谓之无可为。而国事犹有望也。至于殿下亦谓之无可为。而无刻厉愤发之诚。则国事其无望也已。臣未知殿下之国事。天为之耶。地为之耶。鬼神为之耶。臣亦决知国事之无可为也。此臣之可以去四也。呜呼。大小臣僚。知国事之无可为。而不能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26H 页
退者。以其有全躯保妻子之计也。臣十载绝粒。枯槁将死。有何贪恋之心。而昧于进退之义乎。臣前后陈疏。见疾于谏臣。见疾于群臣。见疾于儒生。又见疾于宦官宫妾私昵之辈。臣不去矣。祸必及矣。臣恐臣身之不死于国事。而将死于不忠者之手。与其徒死于不忠者之手。无宁退去而枯死于山中乎。臣一去不返。伏愿殿下勿复召臣焉。
答曰。省疏益见忠直。陈戒之辞。予当体念。以药予病。议处之务。更与庙堂商确变通。但远接使等。别无可罪之事。每见卿疏。予不能无惑。卿故为此过激之议。以惊动华人耳目乎。卿宜平心。勉回遁思。是予所望于卿。而卿反不谅予情。望望然去之。不胜缺然。卿其体予至意。辍行速还事有旨。(庚戌九月七日。宣传官追到忠州有旨。)
庚戌九月日疏
臣伏见圣旨。以勉回遁思。丁宁下谕。呜呼。殿下招臣以言而不以义也。臣非不欲忠于殿下也。非不欲死于国事也。义有所不可。臣末如之何矣。蜂蚁至微物也。且有君臣。人受天赋而灵于万物。孰无爱君忧国之心乎。况臣滥蒙天眷。荣宠已极。虽欲果于忘世。其可得乎。言不见听。计不见从。退去岩穴。臣不得已也。呜呼。今之群臣。无主辱臣死之念。而视殿下无前之辱。忽焉不忿于其心者。臣未知其所以然也。意者经乱之后。大小臣僚。家贫禄薄。妻妾之养。不称其意。利欲计深。廉耻道丧。故通事之银。无处不入。群臣之心。为银所蔽。暗而不明。不以罪为罪。不以辱为辱。此臣之所以忿忿而不已者也。如臣驽劣。虽当国家无事。朝廷清明之时。犹不可以建就功烈。况今国势陵夷。兵威不立。南北强寇。朝夕狺然。而臣言危见疾。计迂不合。其不可为国事
答曰。省疏益见忠直。陈戒之辞。予当体念。以药予病。议处之务。更与庙堂商确变通。但远接使等。别无可罪之事。每见卿疏。予不能无惑。卿故为此过激之议。以惊动华人耳目乎。卿宜平心。勉回遁思。是予所望于卿。而卿反不谅予情。望望然去之。不胜缺然。卿其体予至意。辍行速还事有旨。(庚戌九月七日。宣传官追到忠州有旨。)
庚戌九月日疏
臣伏见圣旨。以勉回遁思。丁宁下谕。呜呼。殿下招臣以言而不以义也。臣非不欲忠于殿下也。非不欲死于国事也。义有所不可。臣末如之何矣。蜂蚁至微物也。且有君臣。人受天赋而灵于万物。孰无爱君忧国之心乎。况臣滥蒙天眷。荣宠已极。虽欲果于忘世。其可得乎。言不见听。计不见从。退去岩穴。臣不得已也。呜呼。今之群臣。无主辱臣死之念。而视殿下无前之辱。忽焉不忿于其心者。臣未知其所以然也。意者经乱之后。大小臣僚。家贫禄薄。妻妾之养。不称其意。利欲计深。廉耻道丧。故通事之银。无处不入。群臣之心。为银所蔽。暗而不明。不以罪为罪。不以辱为辱。此臣之所以忿忿而不已者也。如臣驽劣。虽当国家无事。朝廷清明之时。犹不可以建就功烈。况今国势陵夷。兵威不立。南北强寇。朝夕狺然。而臣言危见疾。计迂不合。其不可为国事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26L 页
也决矣。偾败国事。罪在不赦。归去来兮。不亦愈乎。臣所以不荣人之所荣。而能人之所不能者。不欲负殿下于后日也。臣无危行而所言皆危。言危而身不危者未之有也。臣于前疏。既已尽言。今复何言哉。伏愿殿下归臣于山。勿使不得其死焉。
答曰。每见疏章。用嘉忠谠。曾欲引见。而予适受针调摄。未即相接。盖出于事势之然也。卿遽拂衣还山。惟恐或追。予情未安。卿岂尽知。药石之言。予当佩服。倚毗之重。卿宜体念。兹遣史官。冀留卿行。勉回遐心。以副予跂待之诚故谕。(庚戌九月十二日。注书元铎追到海印寺。)
遇遁疏草
伏以臣愚痴无状。发言皆激。群臣莫不忌疾。而独殿下优容之。不问诸近臣。不谋诸大臣。特遣史官。敦谕缱绻。隆恩盛礼。非臣子所敢安也。所敢当也。臣无才行。且无功烈。有何恩礼之可加。而殿下之惓惓于愚臣。至于如此。臣惊惶感泣。罔知所喻。臣生无以报殿下之恩遇。窃计以为进尽危言。折首不悔。以少悟殿下之心。则瞑目于泉下矣。呜呼。今之国势。日益殆矣。大臣无担当王事之心。而有全躯保位之计。安坐庙堂。泛泛度日。而时承收议之命。或献利国之策。则殿下不纳用焉。殿下之深亲笃信而言听计从者。非大臣也。谏臣无謇謇谔谔之风。而有容容唯唯之习。美食台府。扬扬过时。而间有敢谏之臣。或进逆耳之言。则殿下辄摈弃焉。殿下之亲信而听从者。非谏臣也。然则殿下之所亲信听从者谁耶。臣虽无状。逍遥物外有年矣。视名利若枷杻。富贵如浮云。何敢发不忠之言。以负殿下。而殿下全不听纳。殿下之独信偏听者。必有其人。臣未知殿下信宫妾妇寺耶。信巫觋盲瞽耶。信戚里私昵耶。如或信宫妾妇寺之言。则因以
答曰。每见疏章。用嘉忠谠。曾欲引见。而予适受针调摄。未即相接。盖出于事势之然也。卿遽拂衣还山。惟恐或追。予情未安。卿岂尽知。药石之言。予当佩服。倚毗之重。卿宜体念。兹遣史官。冀留卿行。勉回遐心。以副予跂待之诚故谕。(庚戌九月十二日。注书元铎追到海印寺。)
遇遁疏草
伏以臣愚痴无状。发言皆激。群臣莫不忌疾。而独殿下优容之。不问诸近臣。不谋诸大臣。特遣史官。敦谕缱绻。隆恩盛礼。非臣子所敢安也。所敢当也。臣无才行。且无功烈。有何恩礼之可加。而殿下之惓惓于愚臣。至于如此。臣惊惶感泣。罔知所喻。臣生无以报殿下之恩遇。窃计以为进尽危言。折首不悔。以少悟殿下之心。则瞑目于泉下矣。呜呼。今之国势。日益殆矣。大臣无担当王事之心。而有全躯保位之计。安坐庙堂。泛泛度日。而时承收议之命。或献利国之策。则殿下不纳用焉。殿下之深亲笃信而言听计从者。非大臣也。谏臣无謇謇谔谔之风。而有容容唯唯之习。美食台府。扬扬过时。而间有敢谏之臣。或进逆耳之言。则殿下辄摈弃焉。殿下之亲信而听从者。非谏臣也。然则殿下之所亲信听从者谁耶。臣虽无状。逍遥物外有年矣。视名利若枷杻。富贵如浮云。何敢发不忠之言。以负殿下。而殿下全不听纳。殿下之独信偏听者。必有其人。臣未知殿下信宫妾妇寺耶。信巫觋盲瞽耶。信戚里私昵耶。如或信宫妾妇寺之言。则因以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27H 页
信巫觋盲瞽。信戚里私昵。而终至于亲小人远贤臣也的矣。呜呼。殿下之心。以为国家已安。人民已保。而无危急沦丧之患耶。一国之人。皆是谗佞欺负之徒。而无忠臣义士仁人君子耶。虽号为忠臣义士仁人君子。而其心皆不可信耶。独信妾妇巫盲戚里小人。偏听其言。而不信忠贤者。历代帝王。未有不亡国败家者也。为帝王者。孰不欲得忠臣而信之。顾其所信。或在于妇寺。或在于戚里。或在于小人。卒不免于乱亡其国者。何也。以其心之不养也。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殿下诚能以养心为出治之大本。以寡欲为养心之至要。寡其欲而至于人欲净尽。养其心而至于道心常著。则虚明莹澈。如骊珠独耀于沧海。通灵洞照。若桂轮孤朗于碧天。淫诐遁邪之说。莫得以昡其是非。凶奸佞慝之徒。莫得以遁其情状。君子小人。知之何难。真忠实奸。辨之亦易。殿下信一忠臣。则忠臣皆出而不处。信一贤臣。则贤臣皆进而不退。而仁人君子。亦莫不然。拔茅汇征。济济盈朝。同心协力。共扶颠危。如此而人心离天命去。而国无中兴之盛。请斩臣头。以正欺君之罪。呜呼。言不用计不施。而不能退不能去者。群臣皆然。殿下不用臣言。而欲用臣身者。是絷臣以爵。维臣以职。而使如群臣也。殿下视群臣如犬马。而驱臣入于其中。臣虽至愚。义不可入也。荣其号利其禄。而不以国事为忧者。群臣之所为。而非臣之所能也。臣之言。虽愚且激。无非出于愿忠之一心。殿下若于永夜之半。清朝之早。试一省念。则亦或少补于固本宁邦之万一矣。伏愿殿下勿复虚加恩礼而夺臣志焉。
救永昌大君疏(举朝庭请杀大君。人莫敢言。先生首起救之。)
癸丑五月日有旨
今观庆尚道观察使状启。知卿病辞。深用缺然。目今国家内外
救永昌大君疏(举朝庭请杀大君。人莫敢言。先生首起救之。)
癸丑五月日有旨
今观庆尚道观察使状启。知卿病辞。深用缺然。目今国家内外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27L 页
之忧俱极。济乱之策。必资忠贤。勉起上来。以济国事事有旨。
伏以臣年近七十。病不离身。形枯心丧。虽生如尸。前承召命。未即奔赴。罪宜万死。而谴诛不加。圣旨又降。忧内外之虞。思济乱之策。至以勉起济国事为谕。臣不胜感激感泣之至。臣虽无济乱之才。岂无愿忠之心乎。舆疾登途。以谢天恩。臣之分也。而臣闻逆贼以推戴为言。大君方在群臣请诛之中。呜呼。大君何罪。群臣请诛之意。臣实未知也。臣之愚意。以为今日之不可用法于大君。犹前日之不可全恩于逆珒也。彼逆珒者。罪恶贯盈于平日。逆谋昭著而难掩。罪在王室。不可不诛。而朝臣敢发全恩之说。今大君则年才八岁云。八岁之儿。必不知逆谋之为何事。岂有与知之理乎。大君无一毫可杀之罪。非但一国人民皆知之。天地鬼神亦必知之。而朝臣乃开请诛之喙。前则欲释大罪。今则欲杀不辜。是诚何心哉。臣实未知也。臣闻备忘记有曰。 先王遗命。正为今日虑也。在天之灵。陟降于玆。安忍用法。大哉圣言。仁哉圣心。扩是心践是言。亲亲而仁民。民心咸悦。则延国祚于无疆。犹反手也。满朝群臣。不知将顺圣意。导殿下于无过之地。臣实痛之。不但此也。大君之诛。 慈殿必不能忍。不能忍而如或自决。则殿下将何以有辞于天下后世乎。臣恐群臣将使殿下陷于大不义也。如使大君及其长也。心如逆珒。行如逆珒。而谋为不轨。则罪不可赦。虽诛之亦可也。且逆贼推戴之言。虽无与于大君。而如有与推戴之谋者。在于朝廷之上。而或免于刑戮。则肘腋之蜂虿。怀袖之蛇蝎。将来之祸。有不可言。伏愿殿下有罪必诛。无罪必赦。有罪而不诛。无罪而不赦。则国不国
伏以臣年近七十。病不离身。形枯心丧。虽生如尸。前承召命。未即奔赴。罪宜万死。而谴诛不加。圣旨又降。忧内外之虞。思济乱之策。至以勉起济国事为谕。臣不胜感激感泣之至。臣虽无济乱之才。岂无愿忠之心乎。舆疾登途。以谢天恩。臣之分也。而臣闻逆贼以推戴为言。大君方在群臣请诛之中。呜呼。大君何罪。群臣请诛之意。臣实未知也。臣之愚意。以为今日之不可用法于大君。犹前日之不可全恩于逆珒也。彼逆珒者。罪恶贯盈于平日。逆谋昭著而难掩。罪在王室。不可不诛。而朝臣敢发全恩之说。今大君则年才八岁云。八岁之儿。必不知逆谋之为何事。岂有与知之理乎。大君无一毫可杀之罪。非但一国人民皆知之。天地鬼神亦必知之。而朝臣乃开请诛之喙。前则欲释大罪。今则欲杀不辜。是诚何心哉。臣实未知也。臣闻备忘记有曰。 先王遗命。正为今日虑也。在天之灵。陟降于玆。安忍用法。大哉圣言。仁哉圣心。扩是心践是言。亲亲而仁民。民心咸悦。则延国祚于无疆。犹反手也。满朝群臣。不知将顺圣意。导殿下于无过之地。臣实痛之。不但此也。大君之诛。 慈殿必不能忍。不能忍而如或自决。则殿下将何以有辞于天下后世乎。臣恐群臣将使殿下陷于大不义也。如使大君及其长也。心如逆珒。行如逆珒。而谋为不轨。则罪不可赦。虽诛之亦可也。且逆贼推戴之言。虽无与于大君。而如有与推戴之谋者。在于朝廷之上。而或免于刑戮。则肘腋之蜂虿。怀袖之蛇蝎。将来之祸。有不可言。伏愿殿下有罪必诛。无罪必赦。有罪而不诛。无罪而不赦。则国不国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28H 页
矣。臣之所言。每每与群臣不同。言不同则心不同。心不同而相容者未之有也。岂有不相容而能济国事者乎。伏愿殿下速递臣职。放臣于烟霞之外。俾得成素志焉。
答曰。省疏良用嘉焉。烦卿阃任。欲为长城之倚。屡辞至此。边上久旷。姑递本职。勉副卿意事有旨。(癸丑六月二十六日)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论
张浚论
论曰。不知天下之忠臣者。不可谓之忠。不知天下之贤臣者。不可谓之贤。我既忠则心与之同。岂不知天下之忠乎。我既贤则道与之同。岂不知天下之贤乎。既不能知其忠贤。又从而诬之以罪。挤之于不测之祸而无所惜焉。则其心之所存。诚可得以知也。昔宋张魏公浚。当高宗南渡之际。宣抚川陜。有补天浴日之功。知枢密院。每奏对必言雠耻之大。帝为改容流涕。及孝宗即位之初。都督江淮。志在恢复。命将出师。中原震动。帝见浚颜貌曰。朕倚魏公如长城。竟以谗罢。功卒不成。天下后世之人。孰不信其忠而称其贤乎。然而其所以为忠者。大有所未尽焉。何则李纲之入相于建炎也。以英哲勉人主。以攘夷为己任。修军政改弊法。分命群帅。益据形便。以为必守中原之计。朱子所谓方成朝廷者此也。而浚劾之以十罪。呜呼。浚独何心。劾罢李纲于此时哉。纲以一身用舍。为社稷安危。为相仅七十馀日。而其忠诚义气。凛然动乎远迩。金人亦问其安否。使得毕力于靖康。殚虑于建炎。莫或挠之。则二帝必无北狩之辱。高宗必无南渡之患。而前则耿南仲沮之。后则张浚劾之。而国不可为矣。噫。浚以君子之口。发小人之言。遂汪,黄陷纲之计者。独何心哉。彼潜善,伯彦者。误高宗者也。败宋室者也。陷中原于夷虏者也。罪不
答曰。省疏良用嘉焉。烦卿阃任。欲为长城之倚。屡辞至此。边上久旷。姑递本职。勉副卿意事有旨。(癸丑六月二十六日)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论
张浚论
论曰。不知天下之忠臣者。不可谓之忠。不知天下之贤臣者。不可谓之贤。我既忠则心与之同。岂不知天下之忠乎。我既贤则道与之同。岂不知天下之贤乎。既不能知其忠贤。又从而诬之以罪。挤之于不测之祸而无所惜焉。则其心之所存。诚可得以知也。昔宋张魏公浚。当高宗南渡之际。宣抚川陜。有补天浴日之功。知枢密院。每奏对必言雠耻之大。帝为改容流涕。及孝宗即位之初。都督江淮。志在恢复。命将出师。中原震动。帝见浚颜貌曰。朕倚魏公如长城。竟以谗罢。功卒不成。天下后世之人。孰不信其忠而称其贤乎。然而其所以为忠者。大有所未尽焉。何则李纲之入相于建炎也。以英哲勉人主。以攘夷为己任。修军政改弊法。分命群帅。益据形便。以为必守中原之计。朱子所谓方成朝廷者此也。而浚劾之以十罪。呜呼。浚独何心。劾罢李纲于此时哉。纲以一身用舍。为社稷安危。为相仅七十馀日。而其忠诚义气。凛然动乎远迩。金人亦问其安否。使得毕力于靖康。殚虑于建炎。莫或挠之。则二帝必无北狩之辱。高宗必无南渡之患。而前则耿南仲沮之。后则张浚劾之。而国不可为矣。噫。浚以君子之口。发小人之言。遂汪,黄陷纲之计者。独何心哉。彼潜善,伯彦者。误高宗者也。败宋室者也。陷中原于夷虏者也。罪不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28L 页
容于诛者也。浚为潜善之客。而劾罢李纲。使黄,汪得志。则误高宗者。非黄,汪也。乃浚也。败宋室者。非黄,汪也。乃浚也。陷中原于夷虏者。非黄,汪也。乃浚也。其罪岂在于黄,汪之下乎。岳飞之宣抚京湖也。数论恢复之略。帝召至寝阁。命之曰。中兴之事。一以委卿。飞遂图大举。秦桧忌之请诏。飞诣都督张浚议事。议不克合。浚艴然怒。奏飞积虑在乎并兵。奏牍求去。意在要君。呜呼。浚独何心。敢奏岳飞以要君哉。岳武穆背涅四字。奋不顾身。内平剧盗。外抗强胡。虏人畏服。不敢以名称之。至以父呼之。且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若假飞以数年。渊圣必可归。中原必可复。而始则张浚诬以要君。以挠寝阁之命。终则秦桧矫诏杀之。而戎虏不可复制矣。噫。浚以君子之口。发小人之言。启秦桧杀飞之意者。独何心哉。彼秦桧者。忘君父者也。心与虏一者也。倡主和议。卒亡宋室者也。罪不容于擢发而诛之者也。浚诬以要君二字。萌孽秦桧莫须有之三字。则杀飞者非桧也。乃浚也。忘君父者非桧也。乃浚也。卒亡宋室者非桧也。乃浚也。其罪岂在于秦桧之下乎。吾观狄仁杰荐张柬之有奇才。卒建反正之勋。毕士安举寇准有大节。终办澶渊之功。忠臣之心。固宜如此。夫李纲,岳飞之忠诚勋烈。有非张,寇之比。而浚也非独无狄,毕之心。陷纲同于黄,汪。诬飞无异秦桧。忠贤之用心。固如是乎哉。或者以为知人则哲。尧舜其难之。是以诸葛孔明之明而不能知马谡。司马君实之贤而不能识王安石。张魏公不过无知人之明耳。何其过之深也。曰。知人之难。古今通患。然知人于未试之前者。为难。已试之后。何知之难。青天白日。奴隶亦知其清明。不知李纲,岳飞之忠者。无目者也。无耳者也。浚非无目而无耳者也。盖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29H 页
其心有所蔽而然也。蔽于黄,汪而不知李纲之忠节。蔽于秦桧而不知岳飞之忠烈。世之君子。将欲尽忠于王室。身无党而心无蔽。然后庶乎其可也。呜呼。魏公于平生。未尝不以忠贤自期。人亦莫不以忠贤许之。而不劾黄,汪而劾李纲。不奏秦桧而奏岳飞。其故何哉。必其自许太高。自是太深。心偏而不豁。学执而不明。以天下之贤。为皆不己若也。其心以为虽无李纲。我可以为李纲之业。虽无岳飞。我可以为岳飞之勋。故乃敢陷之以十罪。诬之以要君。而不自知其偾事覆国之罪。反在于黄,汪,秦桧之上。噫。使其得君专而尽行其志。则忠勋皆斥而奸回俱进。国受其败也欤。谨论。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书
赠女婿成以道书
世之人。见新郎形容之美。歌舞之善。例以奴婢田地别给。而余则乱离之后。奴婢尽死于饥饿。虽有一二口馀存。而尽分于子女。无一口可别给也。田地则好田好地。处处陈荒。欲耕则无禁。不须别给也。欲以一言为平生所用之物。虽非世俗之所给。实亦古人之攸宝。勤以读书。慎以持身。孝以事亲。忠以事君。其于行世也。万倍于有奴婢千百口者。余之所赠。不亦大乎。请服膺而勿失之。人无与争者。
以江舍与李道纯书
唐虞以天下与贤。吾以江舍与贤。所与之大小不侔。虽若天渊。其所以与之之意。尧舜与我同也。吾观作亭于江上者。鲜有能守之者。其故何哉。以不能与贤也。今吾不私一亭。与之于君者。知君有喜好山水之心。而可以守吾亭也。君能以吾心为心。得贤而与之。后之贤者。亦以君心为心。传之于可守之贤。则可以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书
赠女婿成以道书
世之人。见新郎形容之美。歌舞之善。例以奴婢田地别给。而余则乱离之后。奴婢尽死于饥饿。虽有一二口馀存。而尽分于子女。无一口可别给也。田地则好田好地。处处陈荒。欲耕则无禁。不须别给也。欲以一言为平生所用之物。虽非世俗之所给。实亦古人之攸宝。勤以读书。慎以持身。孝以事亲。忠以事君。其于行世也。万倍于有奴婢千百口者。余之所赠。不亦大乎。请服膺而勿失之。人无与争者。
以江舍与李道纯书
唐虞以天下与贤。吾以江舍与贤。所与之大小不侔。虽若天渊。其所以与之之意。尧舜与我同也。吾观作亭于江上者。鲜有能守之者。其故何哉。以不能与贤也。今吾不私一亭。与之于君者。知君有喜好山水之心。而可以守吾亭也。君能以吾心为心。得贤而与之。后之贤者。亦以君心为心。传之于可守之贤。则可以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29L 页
永终不坠矣。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诗
归江亭
误落尘埃中。三千垂白发。秋风野菊香。策马归江月。
咏怀
平生慕节义。今日类山僧。绝粒无饥渴。心空息自凝。
又
心田无草秽。性地绝尘栖。夜静月明处。一声山鸟啼。
又
儒家明性理。释氏打顽空。不识神仙术。金丹顷刻成。
在伽倻次石川韵
莫不苦长夜。谁令日未曛。欲看天地镜。须自绝尘纷。
初构沧岩江舍
斥土治岩阶自成。层层如削路危倾。莫道此间无外护。李三苏百玩空明。
江舍偶吟
岩间犬吠知声应。水里鸥飞见影孤。江湖闲适无尘事。月夜矶边酒一壶。
又
下有长江上有山。忘忧一舍在其间。忘忧仙子忘忧卧。明月清风相对闲。
咏怀
辞荣弃禄卧云山。谢事忘忧身自闲。莫言今古无仙子。只在吾心一悟间。
有 召命
九载休粮绝鼎烟。如何 恩命降从天。安身恐负君臣义。济世难为羽化仙。
赠李完平(元翼)
心同何害迹相殊。城市喧嚣山静孤。此心湛然无彼此。一天明月照冰壶。
和次 释同异
尘客仙曹道自殊。我求荣达子枯孤。欲知意味相同处。秋月明时酒一壶。(生本不文。平生不曾向人吟一绝。送子之行。不胜情有此。可笑也已。)
次成以道韵
郁郁青松立石冈。清宵独寤起彷徨。山窗静寂无尘事。只玩苍髯傲雪霜。
下伽倻
山中寥寂胜尘间。静里乾坤合做仙。从他讹语惊人耳。回首伽倻独怅然。(从他一作时危)
秋夜泛舟
风轻露白月明秋。虽纵杯觞心自收。弟兄姊妹群孙侄。都载翩翩一叶舟。
在灵岩逢女婿辛膺
男子当为死义臣。天涯此日傍渔邻。云山叠叠归魂梦。道路长长来故人。一片丹心老益壮。千茎白发栉还新。莫非王土无堪恨。沽酒寻梅醉早春。
江舍偶吟
朋友怜吾绝火烟。共成衡宇洛江边。无饥只在啖松叶。不渴惟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诗
归江亭
误落尘埃中。三千垂白发。秋风野菊香。策马归江月。
咏怀
平生慕节义。今日类山僧。绝粒无饥渴。心空息自凝。
又
心田无草秽。性地绝尘栖。夜静月明处。一声山鸟啼。
又
儒家明性理。释氏打顽空。不识神仙术。金丹顷刻成。
在伽倻次石川韵
莫不苦长夜。谁令日未曛。欲看天地镜。须自绝尘纷。
初构沧岩江舍
斥土治岩阶自成。层层如削路危倾。莫道此间无外护。李三苏百玩空明。
江舍偶吟
岩间犬吠知声应。水里鸥飞见影孤。江湖闲适无尘事。月夜矶边酒一壶。
又
下有长江上有山。忘忧一舍在其间。忘忧仙子忘忧卧。明月清风相对闲。
咏怀
辞荣弃禄卧云山。谢事忘忧身自闲。莫言今古无仙子。只在吾心一悟间。
有 召命
九载休粮绝鼎烟。如何 恩命降从天。安身恐负君臣义。济世难为羽化仙。
赠李完平(元翼)
心同何害迹相殊。城市喧嚣山静孤。此心湛然无彼此。一天明月照冰壶。
和次 释同异
尘客仙曹道自殊。我求荣达子枯孤。欲知意味相同处。秋月明时酒一壶。(生本不文。平生不曾向人吟一绝。送子之行。不胜情有此。可笑也已。)
次成以道韵
郁郁青松立石冈。清宵独寤起彷徨。山窗静寂无尘事。只玩苍髯傲雪霜。
下伽倻
山中寥寂胜尘间。静里乾坤合做仙。从他讹语惊人耳。回首伽倻独怅然。(从他一作时危)
秋夜泛舟
风轻露白月明秋。虽纵杯觞心自收。弟兄姊妹群孙侄。都载翩翩一叶舟。
在灵岩逢女婿辛膺
男子当为死义臣。天涯此日傍渔邻。云山叠叠归魂梦。道路长长来故人。一片丹心老益壮。千茎白发栉还新。莫非王土无堪恨。沽酒寻梅醉早春。
江舍偶吟
朋友怜吾绝火烟。共成衡宇洛江边。无饥只在啖松叶。不渴惟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30L 页
凭饮玉泉。守静弹琴心澹澹。杜窗调息意渊渊。百年过尽亡羊后。笑我还应称我仙。
又
弃绝为为人世事。沧岩岩上数椽成。阴云捲处群山出。好雨晴时百草生。月满宇中神自爽。风鸣波上梦频惊。逍遥渔钓消尘虑。今日江湖得圣清。
又
出尘离世栖三返。默默抽铅汞自添。断岸后前花似锦。长江上下水如蓝。岩空响捷声成二。月白波澄影便三。俗子莫言仙不在。此心终日静湛湛。
咏怀
昔日驱驰万死身。如今无事一闲人。箪空无恼休粮粒。年老忘忧绝世尘。镇日闲居调祖气。中宵独坐养元神。乘云驾鹤虽难必。拟做三全阅百春。
又
落落磊磊断断身。逍遥物外是真人。千金散尽心忧国。三尺提挥手扫尘。知足知几随命分。忘机忘虑养精神。江窗日永身无事。乌竹苍松共一春。
次郭上舍𡺽韵
年少尝奇六出奇。晚来调息恨无师。真空欲就三千日。静定无亏十二时。对月临风便富贵。饵松啖柏忘贫饥。休将时事闻吾耳。独寤中宵手支颐。
附元韵
忠义由来志自奇。那曾灵圮石为师。龙韬暂试除凶日。豹略
又
弃绝为为人世事。沧岩岩上数椽成。阴云捲处群山出。好雨晴时百草生。月满宇中神自爽。风鸣波上梦频惊。逍遥渔钓消尘虑。今日江湖得圣清。
又
出尘离世栖三返。默默抽铅汞自添。断岸后前花似锦。长江上下水如蓝。岩空响捷声成二。月白波澄影便三。俗子莫言仙不在。此心终日静湛湛。
咏怀
昔日驱驰万死身。如今无事一闲人。箪空无恼休粮粒。年老忘忧绝世尘。镇日闲居调祖气。中宵独坐养元神。乘云驾鹤虽难必。拟做三全阅百春。
又
落落磊磊断断身。逍遥物外是真人。千金散尽心忧国。三尺提挥手扫尘。知足知几随命分。忘机忘虑养精神。江窗日永身无事。乌竹苍松共一春。
次郭上舍𡺽韵
年少尝奇六出奇。晚来调息恨无师。真空欲就三千日。静定无亏十二时。对月临风便富贵。饵松啖柏忘贫饥。休将时事闻吾耳。独寤中宵手支颐。
附元韵
忠义由来志自奇。那曾灵圮石为师。龙韬暂试除凶日。豹略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31H 页
还收辟谷时。身著荷衣犹御腊。口吞松叶却忘饥。谁知古剑鸣秋夜。忧国忧民泪迸颐。
漫成
时人若要学长生。先是枢机昼夜行。恍惚中间专志气。虚无里面固元精。龙交虎战三周毕。兔走乌飞九转成。炼出一炉神圣药。五云归去路分明。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附录]
诸公投赠
忆曾腥秽染吾东。公乃登坛倡义风。能使神州免沈陆。若论伟绩配治洪。久闻瘴海淹奇节。始喜 朝廷记此翁。岛丑狺然方未已。勉须一起济民穷。(劝就察理使○右李苍石埈)
今代诗书将。谁为第一功。英才殊卓荦。伟气自豪雄。影落江湖外。名垂天地中。边烽看正急。鹏翮伫搏风。
鼎津当日事。走卒也知功。万里长城在。三韩气势雄。且看黄石记。休恋白云中。他日江湖上。桐江处士风。(右金永晖)
鸡林秀气钟英杰。身值三边抢攘时。黄石秘符曾少试。赤松遗迹已先知。功输再造宁要世。道入长生不患饥。弱植区区追末照。他年欲遂汗漫期。(右申易于)
角巾江北又山南。青史功名不愿参。孤愤满腔人莫会。仙风乖俗子偏甘。清时未必全材少。此老惟消北钥堪。报得圣恩斯已矣。争能哙伍尽多惭。(此以下皆庚戌在洛时)
沈碑曾笑杜征南。好是三才我亦参。乌鹭白玄忠与孝。松筠风雪死犹甘。壮图难把常情揣。特地方知力量堪。砥柱千寻横溃处。丈夫当此始无惭。
公古之遗直也。奋不顾身。能言人之所不敢言。公可谓古
漫成
时人若要学长生。先是枢机昼夜行。恍惚中间专志气。虚无里面固元精。龙交虎战三周毕。兔走乌飞九转成。炼出一炉神圣药。五云归去路分明。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附录]
诸公投赠
忆曾腥秽染吾东。公乃登坛倡义风。能使神州免沈陆。若论伟绩配治洪。久闻瘴海淹奇节。始喜 朝廷记此翁。岛丑狺然方未已。勉须一起济民穷。(劝就察理使○右李苍石埈)
今代诗书将。谁为第一功。英才殊卓荦。伟气自豪雄。影落江湖外。名垂天地中。边烽看正急。鹏翮伫搏风。
鼎津当日事。走卒也知功。万里长城在。三韩气势雄。且看黄石记。休恋白云中。他日江湖上。桐江处士风。(右金永晖)
鸡林秀气钟英杰。身值三边抢攘时。黄石秘符曾少试。赤松遗迹已先知。功输再造宁要世。道入长生不患饥。弱植区区追末照。他年欲遂汗漫期。(右申易于)
角巾江北又山南。青史功名不愿参。孤愤满腔人莫会。仙风乖俗子偏甘。清时未必全材少。此老惟消北钥堪。报得圣恩斯已矣。争能哙伍尽多惭。(此以下皆庚戌在洛时)
沈碑曾笑杜征南。好是三才我亦参。乌鹭白玄忠与孝。松筠风雪死犹甘。壮图难把常情揣。特地方知力量堪。砥柱千寻横溃处。丈夫当此始无惭。
公古之遗直也。奋不顾身。能言人之所不敢言。公可谓古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31L 页
之遗直也。临难而玉碎松摧。惟平日謇谔者能之。自古为臣者。愿为治朝之直臣。不愿为乱世之忠臣。此诗中砥柱二字。设言其至死不变底气节。非为今日道也。唐玄宗不识颜真卿何状。天宝之难。实坐于是。圣上知公。可于缓急托大事。一朝亲畀以方面。不于佥曰。又于谠论之字字逆耳者。一向优纳。圣量许大。治表已著。转危就安之轫。已发于叫阍初头。公之休粮食肉。宜有翻一转取舍。未知公意如何。况北鄙之事。方以委公。主忧臣辱。公岂得已也哉。(右渔适散人)
沥血三书奏九阙。人间䛼誉闹蚊虻。行藏岂为身荣辱。进退元关国重轻。白首未寒沧海约。丹心犹固泰山盟。倘教要禄功成后。谁谓张良见独明。
任重由来责必大。也能随事见几先。只因独立纡宸眷。未忍长辞脱世缘。廊庙方推天下士。蓬莱休作海中仙。时人岂识留侯志。许国丹心一寸坚。
咸镜雄藩国北脊。明公才调武兼文。秪缘忠谠违当世。岂为湖山负圣君。鲸海已能筹壮策。燕然不必勤丰勋。他年倘访伽倻路。鹤洞书庄锁白云。(右东湖狂生)
简自宸衷镇北门。公何留念故山猿。纶音珍重方纡宠。赐马迟回尚恋恩。人道术高微罪去。我知思远隐忧存。餐松绝粒非吾愿。许国初心永不谖。(右扫雪翁)
匹马飘然出国门。谁言一念故山猿。惊时荣宠还思义。稀世君臣不主恩。自讶怀倾心便照。方知目击道斯存。班荆此日终南麓。槃涧君应亦不谖。(右李汉阴德馨)
沥血三书奏九阙。人间䛼誉闹蚊虻。行藏岂为身荣辱。进退元关国重轻。白首未寒沧海约。丹心犹固泰山盟。倘教要禄功成后。谁谓张良见独明。
任重由来责必大。也能随事见几先。只因独立纡宸眷。未忍长辞脱世缘。廊庙方推天下士。蓬莱休作海中仙。时人岂识留侯志。许国丹心一寸坚。
咸镜雄藩国北脊。明公才调武兼文。秪缘忠谠违当世。岂为湖山负圣君。鲸海已能筹壮策。燕然不必勤丰勋。他年倘访伽倻路。鹤洞书庄锁白云。(右东湖狂生)
简自宸衷镇北门。公何留念故山猿。纶音珍重方纡宠。赐马迟回尚恋恩。人道术高微罪去。我知思远隐忧存。餐松绝粒非吾愿。许国初心永不谖。(右扫雪翁)
匹马飘然出国门。谁言一念故山猿。惊时荣宠还思义。稀世君臣不主恩。自讶怀倾心便照。方知目击道斯存。班荆此日终南麓。槃涧君应亦不谖。(右李汉阴德馨)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32H 页
黄冠不合插银簪。竹杖芒鞋返旧林。梦冷功名丹阙远。盟坚松月绿萝深。致君本欲唐虞世。遁迹宁无稷契心。衰草夕阳归去路。故山枫叶满秋岑。右全致远(저본에는 '金致远'으로 되어 있으나, 《濯溪集》 권3 〈师友渊源录〉의 내용에 근거하여 수정하였다.)
书简
秋风凉秋月白。病人时起彷徨。瞻望南天。恨无羽翼致身于沧江。承晤于清眄也。情书远及。辞旨郑重。三复叹息。无以为怀。生病久不苏。尚今不死。支离于世至此。自嗟自笑。惟愿调护自玉。自馀适客来。不复一一。(丙午月日)
同在一城。时承清晤。爱君忧国。至诚动人。仆虽薄劣。亦能感耸。一别怆然。后会难期。瞻望悠悠。无以为心。书不能尽。只此不宣。(庚戌月日)
昨枉谢慰。一言不合。便归去。何时得展愿忠之心。瞻望行尘。惘然无以为怀。生今病且死矣。君又入山。相见之期。此生休矣。谨以书别。不复缕缕。(庚戌月日○右完平)
占沧岩一片地。闲把弄月竿。杳不闻山外事。每于中夜。上下人物。未尝不肃然怀清风也。顾病踪如蛰。无由一苇而东。问丹诀于火候抽添之地。东望江云。但有悁郁悁郁。秋夕间。修一书问鸥鹭平安。得彻否。多少。非笔舌可既。只祝晚景加爱。不宣。(右苍石)
赐祭文
惟灵。光岳之精。百世之师。诗礼家传。孝友天至。彤庭入彀。墨帐明经。丁忧投笔。云卧林亭。属玆寇攘。四宇横溃。红衣倡义。首起敌忾。始扼鼎津。凶锋曳甲。百战岐江。长波浑血。一檄声罪。千里抗章。父母好音。肇自西方。雪涕呼天。白日动色。鞠躬尽瘁。保障
书简
秋风凉秋月白。病人时起彷徨。瞻望南天。恨无羽翼致身于沧江。承晤于清眄也。情书远及。辞旨郑重。三复叹息。无以为怀。生病久不苏。尚今不死。支离于世至此。自嗟自笑。惟愿调护自玉。自馀适客来。不复一一。(丙午月日)
同在一城。时承清晤。爱君忧国。至诚动人。仆虽薄劣。亦能感耸。一别怆然。后会难期。瞻望悠悠。无以为心。书不能尽。只此不宣。(庚戌月日)
昨枉谢慰。一言不合。便归去。何时得展愿忠之心。瞻望行尘。惘然无以为怀。生今病且死矣。君又入山。相见之期。此生休矣。谨以书别。不复缕缕。(庚戌月日○右完平)
占沧岩一片地。闲把弄月竿。杳不闻山外事。每于中夜。上下人物。未尝不肃然怀清风也。顾病踪如蛰。无由一苇而东。问丹诀于火候抽添之地。东望江云。但有悁郁悁郁。秋夕间。修一书问鸥鹭平安。得彻否。多少。非笔舌可既。只祝晚景加爱。不宣。(右苍石)
赐祭文
惟灵。光岳之精。百世之师。诗礼家传。孝友天至。彤庭入彀。墨帐明经。丁忧投笔。云卧林亭。属玆寇攘。四宇横溃。红衣倡义。首起敌忾。始扼鼎津。凶锋曳甲。百战岐江。长波浑血。一檄声罪。千里抗章。父母好音。肇自西方。雪涕呼天。白日动色。鞠躬尽瘁。保障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32L 页
有截。遂全江右。以暨湖南。即墨独全。齐乱可戡。爽惟重恢。伊谁之力。肆用玉汝。荐授以职。剧地分忧。雾捲越石。细柳开营。威行草木。归欤辟谷。七里滩头。逮予嗣服。注意好仇。贲然来思。爰总禁旅。京辅甘棠。方勤企伫。野性难驯。鸿毛忽举。世以重轻。倚如长城。新命乍降。枥马俄惊。彼苍不慭。予怀曷极。精忠伟节。九原难作。克襄有需。既赙且奠。庶其右之。歆此明荐。
祭文[申之悌]
惟灵。山岳孕秀。江河炳灵。宏材伟器。间世挺生。诗礼之庭。承训独立。函丈之门。荐贤三复。埋光铲彩。博带褒衣。国有诚臣。世乱方知。徂玆寇至。肉食多鄙。倡义恢邦。自公伊始。大树谦虚。冯异不誇。云台烟阁。卫霍何多。鸡鹄异态。牛骥同视。忠谋谓迂。直言归异。任人荣辱。由己进退。初托颐养。寔欲韬晦。惟洛之涯。有亭萧然。揭扁忘忧。餐松学仙。烟花渔钓。从我所好。超世高尚。永矢弗告。 圣主旁招。礼遇殊隆。时非不遇。公实难容。卿月升掌。客星还山。华阳鹤氅。硕人之宽。顾瞻终始。诚不区区。其行其止。一大丈夫。曩日雷霆。合沓风雨。振荡山海。硡磤宇宙。俄闻长逝。即在是日。想像精英。有感冥漠。忠疏义檄。留在人间。读之令人。竖发摧肝。自蒙倾盖。金石青荧。作宰南来。忝近门屏。清斋夜月。桂棹春波。酌以流霞。吃以琼麻。屡接清尘。消我吝萌。謦欬在耳。已限幽明。过候之日。是为永诀。负恨平生。病未执绋。今斯辫(一作瓣)香。聊荐菲薄。不昧犹存。庶几来格。
祭文[郭永禧]
呜呼哀哉。惟公。天挺之豪。地灵之杰。制行之高。好善之笃。才
祭文[申之悌]
惟灵。山岳孕秀。江河炳灵。宏材伟器。间世挺生。诗礼之庭。承训独立。函丈之门。荐贤三复。埋光铲彩。博带褒衣。国有诚臣。世乱方知。徂玆寇至。肉食多鄙。倡义恢邦。自公伊始。大树谦虚。冯异不誇。云台烟阁。卫霍何多。鸡鹄异态。牛骥同视。忠谋谓迂。直言归异。任人荣辱。由己进退。初托颐养。寔欲韬晦。惟洛之涯。有亭萧然。揭扁忘忧。餐松学仙。烟花渔钓。从我所好。超世高尚。永矢弗告。 圣主旁招。礼遇殊隆。时非不遇。公实难容。卿月升掌。客星还山。华阳鹤氅。硕人之宽。顾瞻终始。诚不区区。其行其止。一大丈夫。曩日雷霆。合沓风雨。振荡山海。硡磤宇宙。俄闻长逝。即在是日。想像精英。有感冥漠。忠疏义檄。留在人间。读之令人。竖发摧肝。自蒙倾盖。金石青荧。作宰南来。忝近门屏。清斋夜月。桂棹春波。酌以流霞。吃以琼麻。屡接清尘。消我吝萌。謦欬在耳。已限幽明。过候之日。是为永诀。负恨平生。病未执绋。今斯辫(一作瓣)香。聊荐菲薄。不昧犹存。庶几来格。
祭文[郭永禧]
呜呼哀哉。惟公。天挺之豪。地灵之杰。制行之高。好善之笃。才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33H 页
兼文武。性全忠孝。学究有用。椟韫美宝。时丁阳九。乱极猖獗。千官窜身。三军弃甲。望风瓦解。孰为前驱。公于是时。一介寒儒。唾手奋呼。义以为倡。远近咸仰。应捷影响。威撼山岳。凶丑胆落。恢我疆埸。伊谁之力。功盖一世。眷隆 九重。如何勇退。更秘孤踪。世我相违。枘凿不合。志坚辞爵。仲连高节。迹托道引。子房明哲。出焉处焉。一出于义。夷险不变。古之君子。六尺可托。百里可寄。仁必有寿。宜享遐福。那知一夕。奄易曾箦。哲人云亡。彼苍难诘。惟我于公。情义最厚。亲则弟兄。义则师友。闻公之讣。病未奔哭。追惟平昔。愧负何极。执绋新阡。余怀之悲。上为 国恸。下哭吾私。一酌敬奠。千秋永诀。公如有知。庶几来格。呜呼哀哉。
祭文[安 璹]
惟灵。板荡树帜。砥柱劲节。江湖辟谷。大雅明哲。邵子人间。六十六年。孔明遗业。五顷薄田。留为世纪。化作天经。昭昭简册。烈烈芳名。烟埋故园。雨浥寒松。一杯哭奠。彷佛雄风。呜呼哀哉。
祭文[李厚庆]
惟灵。瑚琏之器。光岳之精。自在幼稚。屹若老成。孝悌于家。忠信于乡。阅尽百氏。早志立扬。霜刃未试。半世田园。生际不辰。海寇横奔。列郡瓦解。 庙社蒙尘。千官鸟窜。 龙驾西巡。公于此时。倡起义兵。散尽家宝。雪涕推诚。初捷鼎湖。屡逐岐津。江右列郡。获免沈沦。威声所振。远近咸服。功高益谦。大树不伐。褒奖历试。出自 宸衷。东南杖钺。 恩宠斯隆。念断富贵。志坚丘壑。卜筑江湖。韬光晦迹。烟朝月夕。徜佯自适。餐松调
祭文[安 璹]
惟灵。板荡树帜。砥柱劲节。江湖辟谷。大雅明哲。邵子人间。六十六年。孔明遗业。五顷薄田。留为世纪。化作天经。昭昭简册。烈烈芳名。烟埋故园。雨浥寒松。一杯哭奠。彷佛雄风。呜呼哀哉。
祭文[李厚庆]
惟灵。瑚琏之器。光岳之精。自在幼稚。屹若老成。孝悌于家。忠信于乡。阅尽百氏。早志立扬。霜刃未试。半世田园。生际不辰。海寇横奔。列郡瓦解。 庙社蒙尘。千官鸟窜。 龙驾西巡。公于此时。倡起义兵。散尽家宝。雪涕推诚。初捷鼎湖。屡逐岐津。江右列郡。获免沈沦。威声所振。远近咸服。功高益谦。大树不伐。褒奖历试。出自 宸衷。东南杖钺。 恩宠斯隆。念断富贵。志坚丘壑。卜筑江湖。韬光晦迹。烟朝月夕。徜佯自适。餐松调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33L 页
息。匪心学仙。怡养功深。谓享遐年。云胡一疾。遽至不淑。龙亡大泽。虎逝乔岳。行路咨嗟。知旧痛惜。若我无似。早许相识。从游岁久。情义最笃。连床细话。肝胆共烛。今而已矣。奄就窀穸。身縻疾病。未克执绋。感念平素。悲悼难抑。敬使迷子。代荐菲薄。英灵不昧。庶歆泂酌。
祭文[郭 赾]
呜呼。大东之南。男儿遽没。君亲一体。奉尽其职。勋如崇岳。辉动竹帛。然不至谷。霞外理业。桂皋丹灶。蘋洲玄鹤。世莫敢攀。优游且哲。洒脱荣利。古今难得。得其难得。百代英杰。嗟吾情分。与同气若。欲谈平昔。奈此哽塞。不昧者存。庶几来格。
祭文[朴敏修]
呜呼。白日青天。奴隶皆知。而谓之知天则未也。高标懿行。众人皆知。而谓之知公则未也。凡今之人。知公者谁。以其清介脱俗而知公。则公之所守非特此也。以其忠孝贯日而知公。则公之所能不惟此也。以其长往绝物而知公。则公之素心未必此也。盖公之所以为心。则常欲其善善而恶恶也。常欲其扶纲而振维也。常欲其泽民而致君也。欲以行道而道既不合。欲以匡时而时既不可。则宁卷而怀之。以全吾性命者。此岂公之素所欲哉。故松柏之粮。麋鹿之群。自外人观之则可谓高矣。而公则不自以为高。清风扫门。明月侍坐。自他人言之则可谓闲矣。而公则不自以为闲。亭亭皎皎。物表霞外。自众人论之则可谓洁矣。而公则不自以为洁。其心之常若有思。其颜之常若有忧。噫。其真忘世者耶。其真学仙者耶。未尝忘世而人以为忘世。未尝学仙而人以为学仙。噫。知公者
祭文[郭 赾]
呜呼。大东之南。男儿遽没。君亲一体。奉尽其职。勋如崇岳。辉动竹帛。然不至谷。霞外理业。桂皋丹灶。蘋洲玄鹤。世莫敢攀。优游且哲。洒脱荣利。古今难得。得其难得。百代英杰。嗟吾情分。与同气若。欲谈平昔。奈此哽塞。不昧者存。庶几来格。
祭文[朴敏修]
呜呼。白日青天。奴隶皆知。而谓之知天则未也。高标懿行。众人皆知。而谓之知公则未也。凡今之人。知公者谁。以其清介脱俗而知公。则公之所守非特此也。以其忠孝贯日而知公。则公之所能不惟此也。以其长往绝物而知公。则公之素心未必此也。盖公之所以为心。则常欲其善善而恶恶也。常欲其扶纲而振维也。常欲其泽民而致君也。欲以行道而道既不合。欲以匡时而时既不可。则宁卷而怀之。以全吾性命者。此岂公之素所欲哉。故松柏之粮。麋鹿之群。自外人观之则可谓高矣。而公则不自以为高。清风扫门。明月侍坐。自他人言之则可谓闲矣。而公则不自以为闲。亭亭皎皎。物表霞外。自众人论之则可谓洁矣。而公则不自以为洁。其心之常若有思。其颜之常若有忧。噫。其真忘世者耶。其真学仙者耶。未尝忘世而人以为忘世。未尝学仙而人以为学仙。噫。知公者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34H 页
鲜。孰识其贵。呜呼。使夫公见用于世。得展其所学。则扶持世道。泽流斯民者。容有纪极。而使夫公不用于世。终不得展其所学则天耶人耶。孰使之然耶。呜呼。使夫公而既不得行其志。又不得享其寿。悠悠苍天。此何理哉。呜呼。台岩苍苍。清洛沄沄。爰筑佳城。是公幽宅。显晦分焉。生死诀矣。举声长吁。肠摧心裂。手㪺陈词。庶几来格。呜呼哀哉。
祭文[成 揽]
呜呼。公之于我。恩犹父子。义则师生。质鲁才庸。虽未学而能。薰炙之私则有之矣。闻公有疾。驰往省之。公不暇出一言。而曰汝慈亲无恙乎。仍及时事。一长太息。可见公友爱之诚。忧国之心。至死弥笃。问诸侍侧者。则曰疾虽革。比前日稍愈。我以为终不至于难救。而又缘有忙势。才信处而还。安知此数语。其果为永诀也哉。呜呼。公见得高明。确然自守。修身以俟。随遇而安。以余观之。岂非三代上人物乎。少事举业。怀宝不售。而自分与世疏阔。结茅江湖。消忧琴书。不幸遭变。投笔倡义。敌王所忾。山河正气。惟公一身。嘉乃丕绩。分极布衣。眷彼江曲。询吁且乐。栽松莳竹。乐饥成趣。不几于遁世而无闷者耶。 除命虽累。身疾不瘳。盖公之于山野。元有分也耶。赍志未施。一疾难医。噫。将民之无禄而天莫之遗耶。呜呼。公之生于世六十有六年。不可谓不寿。而犹谓之不寿者。以公之身。能为有无于 国家。而信义之在人而爱悦之不已也。敢奠一酌。以哭公私。不泯尊灵。庶几来歆。呜呼痛哉。
挽词[河 惺]
河岳专精秀。东南命世儒。凤毛丹穴里。鹏翮碧云衢。百代奇
祭文[成 揽]
呜呼。公之于我。恩犹父子。义则师生。质鲁才庸。虽未学而能。薰炙之私则有之矣。闻公有疾。驰往省之。公不暇出一言。而曰汝慈亲无恙乎。仍及时事。一长太息。可见公友爱之诚。忧国之心。至死弥笃。问诸侍侧者。则曰疾虽革。比前日稍愈。我以为终不至于难救。而又缘有忙势。才信处而还。安知此数语。其果为永诀也哉。呜呼。公见得高明。确然自守。修身以俟。随遇而安。以余观之。岂非三代上人物乎。少事举业。怀宝不售。而自分与世疏阔。结茅江湖。消忧琴书。不幸遭变。投笔倡义。敌王所忾。山河正气。惟公一身。嘉乃丕绩。分极布衣。眷彼江曲。询吁且乐。栽松莳竹。乐饥成趣。不几于遁世而无闷者耶。 除命虽累。身疾不瘳。盖公之于山野。元有分也耶。赍志未施。一疾难医。噫。将民之无禄而天莫之遗耶。呜呼。公之生于世六十有六年。不可谓不寿。而犹谓之不寿者。以公之身。能为有无于 国家。而信义之在人而爱悦之不已也。敢奠一酌。以哭公私。不泯尊灵。庶几来歆。呜呼痛哉。
挽词[河 惺]
河岳专精秀。东南命世儒。凤毛丹穴里。鹏翮碧云衢。百代奇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34L 页
男子。三韩烈丈夫。文章馀事业。忠孝是规模。袖里风雨算。胸中经济谟。壬辰遭大乱。封豕荐长驱。波荡官军散。风靡主将逋。先生奋大义。誓死效微𨈬。家散千金尽。身持一剑呼。唯知有君父。安得顾妻孥。坚壁攻随破。凶酋战辄俘。鼎岩严锁栅。釜浦绝窥觎。斩获皆归士。勋劳不计吾。洛东因有截。江右赖无虞。谁识邦重拓。端由岭一隅。山川清秽气。湖海占名区。契活数间屋。襟期三尺梧。驹难食藿絷。鹤自餐松𦡱。世乱三军帅。功成一钓徒。驷钟犹弊屣。轩冕等泥涂。身纵江湖远。心存社稷扶。辞严讨叛逆。义凛斥奸谀。正议人争叹。忠言上曰俞。徵书虽屡至。初志不终渝。岂意灾冰稼。蘧然梦隙驹。深山悲虎逝。大泽惨龙殂。虚幌愁猿鹤。空江恨鹭凫。尘床馀古剑。旧业有残瓠。岭海军情痛。枫宸圣念纡。遣官具缛礼。赐赙备丧需。忠义生能尽。恩荣死亦殊。顾余愧圭复。何幸忝葭莩。慕义思磨钝。承风几策驽。常叹阻岭路。谁意隔泉途。德盛嗟无寿。功高奈不图。忍将埋玉璧。何处卜青乌。风绋无由执。微诚蔑以输。哀辞聊寓臆。题罢一长吁。
天为吾东扶 社稷。乃教南服挺人英。龙蛇事业华夷闻。刳沥封章日月明。辞爵本非忘 圣世。餐松元不慕长生。苍生几许思安石。痛哭如今遽奠楹。
挽词[成以道]
淑气钟天东。斯人四海雄。磊落器度远。杰魁容貌充。文章是末艺。本领乃孝忠。心期尚古朴。世态尽磨砻。早绝干禄计。永欲避尘笼。生涯托渔钓。佚宕期始终。金城动天上。腥秽汗域中。列郡无男子。江淮保障空。投竿倡大义。杖剑气如虹。韬钤
天为吾东扶 社稷。乃教南服挺人英。龙蛇事业华夷闻。刳沥封章日月明。辞爵本非忘 圣世。餐松元不慕长生。苍生几许思安石。痛哭如今遽奠楹。
挽词[成以道]
淑气钟天东。斯人四海雄。磊落器度远。杰魁容貌充。文章是末艺。本领乃孝忠。心期尚古朴。世态尽磨砻。早绝干禄计。永欲避尘笼。生涯托渔钓。佚宕期始终。金城动天上。腥秽汗域中。列郡无男子。江淮保障空。投竿倡大义。杖剑气如虹。韬钤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35H 页
运神鬼。军士拥虎熊。身上红绡服。手中落月弓。帜山兵疑众。锥江船不通。鼎岩军威赫。岐江战血红。凶酋挫锋锐。遐迩振威风。江右仍完保。王灵渐恢鸿。大功虽不赏。高名自此嵩。剧地连佩符。沧海总元戎。明威秋日烈。惠泽春光融。偕作修戈戟。化竹起疲癃。忧国怀孤愤。封章奏重瞳。餐松自调居。返璞固贫穷。丹凤频衔诏。彤庭暂鞠躬。北关将秉钺。贪官却解铜。见几能勇退。倻山杳苍穹。洛滨开精舍。人间谢事功。溯游乘扁艇。峨洋奏短桐。临乱万夫特。投闲一钓翁。危言霜雪凛。直气星斗冲。军民恃藩翰。朝野倚栋隆。绝粒非学仙。明哲孰如公。馀庆在积善。子孙盛斯螽。如何天夺速。恸惜轸宸衷。事业辉竹帛。姓名诵儿童。尘匣遗长剑。空江弃短篷。寂寞亭台下。悲凉烟雨濛。先垄馀隙地。今日卜玄宫。题挽哀永诀。回首不胜恫。
挽词[裴弘祐]
宇宙间英杰。如公有几人。文章传世业。孝友出天真。投笔亲亡日。提戈主辱辰。清标轻虎竹。直说批龙鳞。绝粒非求道。忘忧岂洁身。精忠与壮节。千古凛秋旻。
挽词[赵龙洲(絅)]
扬镳昔日扫妖氛。妇女犹知郭将军。身作斗南真壮士。名违獜阁彻侯勋。张良黄石今无用。李泌白衣徒解纷。归卧松云惊一梦。空馀大树识封坟。
掉头名利入深林。苔径曾无车马寻。谁道神仙多诡诞。犹将芹曝代规箴。充粮有柏嫌粱肉。戴眼观天等古今。顺化终令秦失哭。世人方识此翁心。
挽词[裴弘祐]
宇宙间英杰。如公有几人。文章传世业。孝友出天真。投笔亲亡日。提戈主辱辰。清标轻虎竹。直说批龙鳞。绝粒非求道。忘忧岂洁身。精忠与壮节。千古凛秋旻。
挽词[赵龙洲(絅)]
扬镳昔日扫妖氛。妇女犹知郭将军。身作斗南真壮士。名违獜阁彻侯勋。张良黄石今无用。李泌白衣徒解纷。归卧松云惊一梦。空馀大树识封坟。
掉头名利入深林。苔径曾无车马寻。谁道神仙多诡诞。犹将芹曝代规箴。充粮有柏嫌粱肉。戴眼观天等古今。顺化终令秦失哭。世人方识此翁心。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35L 页
公昔蒲轮入洛阳。我登宾席矕龙章。鹤形枯骨降三界。猛气英风振一堂。方贺吾王能得士。岂知今日却摧梁。可怜筹策谁从学。谩道人间柏叶苍。
挽词[尹 暄]
山河秀气孕英雄。列戟由来起草中。世外空追赤松子。人间尽识郭令公。堂堂忠义孤军日。寂寂江湖大钓翁。枥马忽惊乘化去。黄泉碧落两难穷。
挽词[黄中允]
礼乐诗书却縠齐。当时一剑斩鲸鲵。颜从熊鸟方中驻。名合猉獜阁上题。早向江湖轻绂冕。却乘风雨化虹霓。本朝从此山河壮。千载雄威可止啼。
挽词[李彦英]
天借唐家郭子仪。英雄筹策济艰危。掌中白羽传三箭。腰下青萍定一时。李广难封人共惜。张良不食世谁知。人间一大分明事。归卧松风大笑之。
挽词[成汝信]
玉京曾作玉皇臣。谪在人间七十春。书剑行装甘没齿。刀圭契活任全身。匡时直疏掀天地。制敌奇谋动鬼神。莫道重泉终闭魄。长虹应已作星辰。
耻随流俗共沈沦。独守衡茅乐养真。千驷未回伊尹志。万钟宁夺子舆贫。伤时泪洒巾沾血。忧国诚深鬓失春。莫道茹松追异术。留侯不是学仙人。
挽词[郭扬馨]
早岁声名动海陬。晚来风度老江洲。匡时直节凌松柏。许国
挽词[尹 暄]
山河秀气孕英雄。列戟由来起草中。世外空追赤松子。人间尽识郭令公。堂堂忠义孤军日。寂寂江湖大钓翁。枥马忽惊乘化去。黄泉碧落两难穷。
挽词[黄中允]
礼乐诗书却縠齐。当时一剑斩鲸鲵。颜从熊鸟方中驻。名合猉獜阁上题。早向江湖轻绂冕。却乘风雨化虹霓。本朝从此山河壮。千载雄威可止啼。
挽词[李彦英]
天借唐家郭子仪。英雄筹策济艰危。掌中白羽传三箭。腰下青萍定一时。李广难封人共惜。张良不食世谁知。人间一大分明事。归卧松风大笑之。
挽词[成汝信]
玉京曾作玉皇臣。谪在人间七十春。书剑行装甘没齿。刀圭契活任全身。匡时直疏掀天地。制敌奇谋动鬼神。莫道重泉终闭魄。长虹应已作星辰。
耻随流俗共沈沦。独守衡茅乐养真。千驷未回伊尹志。万钟宁夺子舆贫。伤时泪洒巾沾血。忧国诚深鬓失春。莫道茹松追异术。留侯不是学仙人。
挽词[郭扬馨]
早岁声名动海陬。晚来风度老江洲。匡时直节凌松柏。许国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36H 页
精忠射斗牛。安石一身陶冶望。子房高躅赤松游。东南半夜摧天柱。千载山河壮气收。
挽词[河 悏]
能为家国有无身。一梦人间七十春。千古紫阳持特笔。子房今日更精神。
挽词[文弘运]
唐之郭也汉之张。别有危言耸四方。光岳千年收正气。旧江无主日凄凉。
挽词[李道纯]
台岩知几仞。清洛自洋洋。噫我先生节。山高而水长。
建祠时呈书
伏以弊乡。有故监司忘忧郭先生讳某。閤下岂尝不闻也。尺剑扶 国。名闻华夷。不足为先生之盛也。色举远引。托契赤松。不足为先生之高也。其忠言谠论。足以扶纲而振纪。清风峻节。足以廉顽而立懦。百世之下。孰不兴起。弊乡方营祠宇。而工需悬罄。成未不日。伏愿閤下。特纡诚意。赞成厥美。则人将指其庙而称之曰斯庙之建。某也之力也。岂不休哉。
都事金鉴移关
行都事为扶给事。玄风儒生金玹等三十馀人。道前呈书内云云。郭忘忧忠义大节。有耳者皆闻。有目者皆见。有心者皆敬。升仙已久。庙貌犹阙。则不独为一乡一道之羞。亦一国之所同惜。尤不可使闻于华夷也。今此祠宇之营。出于一乡之诚服。则工役之助。苟有义气者。虽毛发亦不惜。况在贤守长各有廪禄之馀。土地之产。必皆重义而轻财。故敢将若干米
挽词[河 悏]
能为家国有无身。一梦人间七十春。千古紫阳持特笔。子房今日更精神。
挽词[文弘运]
唐之郭也汉之张。别有危言耸四方。光岳千年收正气。旧江无主日凄凉。
挽词[李道纯]
台岩知几仞。清洛自洋洋。噫我先生节。山高而水长。
建祠时呈书
伏以弊乡。有故监司忘忧郭先生讳某。閤下岂尝不闻也。尺剑扶 国。名闻华夷。不足为先生之盛也。色举远引。托契赤松。不足为先生之高也。其忠言谠论。足以扶纲而振纪。清风峻节。足以廉顽而立懦。百世之下。孰不兴起。弊乡方营祠宇。而工需悬罄。成未不日。伏愿閤下。特纡诚意。赞成厥美。则人将指其庙而称之曰斯庙之建。某也之力也。岂不休哉。
都事金鉴移关
行都事为扶给事。玄风儒生金玹等三十馀人。道前呈书内云云。郭忘忧忠义大节。有耳者皆闻。有目者皆见。有心者皆敬。升仙已久。庙貌犹阙。则不独为一乡一道之羞。亦一国之所同惜。尤不可使闻于华夷也。今此祠宇之营。出于一乡之诚服。则工役之助。苟有义气者。虽毛发亦不惜。况在贤守长各有廪禄之馀。土地之产。必皆重义而轻财。故敢将若干米
忘忧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36L 页
谷鱼盐。分定近邑。各其邑下相考。不多日内。输送于玄风工役所后。受答上道事。(己未六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