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0856-054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徐氏笔精卷六
             明 徐㶿 撰
  文字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引孔子事数十则言必称孔子读其书不类
其人
   治安策
卷六 第 1b 页 WYG0856-0541b.png
贾谊治安策后缺一太息近阅田子艺留青日札云新
书内铜布一篇可谓长太息者此其一也即是全文错
简耳历汉至今唯子艺认出真谊之忠臣也
   蔡邕五弄
琴书云蔡邕嘉平初入青溪访鬼谷先生所居山有五
曲一曲制一弄东曲常有仙人游曰游春南曲有涧冬
夏常渌曰渌水中曲鬼谷所居曰幽居北曲高岩猿鸟
所集感物愁坐曰坐愁西曲灌木吟秋曰秋思三年曲
卷六 第 2a 页 WYG0856-0542a.png
成示马融甚异之后世作者徒因题命辞无复本意矣
   笑林
晋孙楚笑赋曰信天下之笑林调谑之巨观宋秘阁中
有古笑林十篇
   鸡碑
戴逵总角日以鸡卵汁溲白瓦作郑玄碑又自为文而
自镌之词丽器妙唐丁用晦云学惭鼠狱智乏鸡碑
   张融海赋
卷六 第 2b 页 WYG0856-0542b.png
张融海赋浮海至交州所作也文词诡激顾凯之曰此
赋实超玄虚恨不道盐耳融即求笔注之曰漉沙搆白
熬波出素积雪中春飞霜暑路全篇载南齐书本传杨
用修博极群书谓载籍不见其全亦千虑一失也融为
文数十卷自叙其集名玉海褚渊问玉海名融答曰玉
以比德海崇上善宋王伯厚玉海袭其名耳
   甘石星经禽虫述
余家旧藏甘石星经乃陶隐居重订者今新安程荣梓
卷六 第 3a 页 WYG0856-0542c.png
汉魏丛书中一卷比余家十才二三且缺首篇分野说
及五星行例署云汉甘公石申著按晋志齐有甘德魏
有石申夫皆掌天文程不深考而妄署之急于射利故
耳此书盛行天下恐讹以传讹也至于汇刻山居杂志
中禽虫述一卷乃闽中袁达著达字德修程则署云袁
达德著如此之类甚多若传之后世谁能辨其姓名乎
书之以资博雅者订正
   刀剑录唐诗金石录淳化帖
卷六 第 3b 页 WYG0856-0542d.png
陶弘景作刀剑录不载莫邪干将殷璠姚合元结高仲
武芮挺章选唐诗不收李白杜甫欧阳修作金石录不
采卫夫人淳化诸帖不选兰亭序俱不可晓者
   王勮敏给
人但知王勃赋滕王阁之敏赡而不知王勮之草册文
尤难也夭寿中寿春郡王成器等五人同日册命有司
忘载册文百僚在列相顾失色勮立召小吏五人各执
笔口授分写斯须而毕词理典赡举朝叹服
卷六 第 4a 页 WYG0856-0543a.png
   薛书记
唐摭言云元相公在浙东宾府有薛书记酒后争令以
酒器掷伤公犹子遂出幕既去作十离诗曰犬离主笔
离手等作今诸女史皆编入薛涛集内何附会之甚耶
以薛书记认作薛校书以元载认作元微之况涛蜀人
非浙东事可附会彤管遗篇诗女史青泥莲花记及蜀
本薛涛诗皆载十离诗故表而出之
   序曹子建集
卷六 第 4b 页 WYG0856-0543b.png
龙城录云韩中卿梦曹子建求序其文集寤检曹集分
为十卷序而传之今世传本并无韩序而作序者亦未
言及梦中事
   送穷乞巧
昌黎揖五鬼而送穷不免垂头丧气柳州拜天孙而乞
巧终难谄貌淫辞信夫文章最能穷人拙宦莫容于世
   草华
洪景卢谓草华传非韩子之笔罗文江瑶叶嘉陆吉诸
卷六 第 5a 页 WYG0856-0543c.png
传托以为东坡大可笑也今世传本韩集不收革华而
苏集尽收罗文诸传洪公去苏未远当必知其详而斥
伪也(按宋陈善扪虱新语叶嘉传乃陈表/民作表民名元规罗源人与善同邑)
   平淮西碑
野客丛书谓唐史与小说皆云退之淮西碑多归功裴
度李愬妻唐安公主不平诉于帝谓愈文不实遂斲其
碑更命段文昌为之而丁用晦芝田录则曰元和有老
卒推倒淮西碑帝怒缚杀之卒曰碑中只言裴度功不
卷六 第 5b 页 WYG0856-0543d.png
述李愬力微臣是以不平命放罪敇段文昌别撰罗隐
石烈士说亦曰石烈士名孝忠猛悍多力为李愬前驱
一旦熟视韩碑大恚怒因作力推去其碑倾欹再三吏
执之孝忠云云上因得平淮西本末命段学士更为之
再读李商隐淮西碑诗又非关老卒推仆乃为当时谗
言所入天子自使人曳倒之别刻文昌之作也又考韵
语阳秋谓碑成李愬之子谓没父之功讼于朝宪宗使
文昌别作此与舍周鼎而宝康瓠何异哉诸说不同竟
卷六 第 6a 页 WYG0856-0544a.png
不知易者何意余取二文反覆诵读段文才学充实援
古證今六朝体格非浅学能办韩文古健简约难入时
眼宪宗当时易韩为段自有深意至于姚铉文粹亦录
段而弃韩宋人宗韩遂大贬段作是为韩公盛名所怵
耳李商隐诗亦只述韩文可惜未尝訾及段作使人知
韩文之足重也敢作迂评为临淄荩臣
   平夏平蜀
唐宪宗元和元年三月夏绥杨惠琳伏诛十月剑南刘
卷六 第 6b 页 WYG0856-0544b.png
辟伏诛韩退之平淮西碑文明年平夏又明年平蜀误
也新唐书删去明年平夏一句
   临文不讳忌
退之送杨巨源归乡序末云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
祭于社者其在斯人与其在斯人与语似不祥可见古
人临文无所避讳若用之今时则群唾而弃之矣
   昌黎辟佛
昌黎諌佛骨并吊武侍御画佛文世谓昌黎辟佛也今
卷六 第 7a 页 WYG0856-0544c.png
其集中有送惠师送灵师送文畅师送无本师听颖师
弹琴送僧澄观别盈上人和归工部赴僧约广宣上人
频见过题秀禅师房送浮屠文畅序送高闲上人序与
大颠师书往往见诸篇什何耶
   李贺文
东观馀论云李藩尝辑李贺诗歌所得甚富闻贺有表
兄与贺笔砚之旧因示之其人甚喜且请借阅久之不
还李公屡索乃曰素恶贺傲常思报之遗文已投溷中
卷六 第 7b 页 WYG0856-0544d.png
久矣予按杜牧作贺诗序曰集贤学士沈子明授贺诗
歌四编凡二百二十三首今集中诗歌已符其数则贺
之作俱在未尝为表兄投之溷中也然表兄未尝言及
诗歌今贺文无片语之传想皆在溷中耳盖贺非不能
文者天上玉楼成召贺为记必生平文章尤奇也
   唐闽迁新社记
唐濮阳宁撰新社记即社稷坛也其文甚古雅欧阳公
作集古录时此碑尚在而今亡矣福州乌石有李阳冰
卷六 第 8a 页 WYG0856-0545a.png
篆书今犹存其墨本欧公又未之见
   摭言
稗海摭言一卷此书有十五卷此仅什一掇拾类书而
为之者王定保作保定误定保光化初进士
   沈崧遗文
唐乾宁三年状元沈崧闽县人仕钱镠父子拜相与罗
隐契厚崧为文摹写徐庾隐墓志崧笔也骈丽详正末
作两铭一志两铭此为仅见崧集不传余所见者但此
卷六 第 8b 页 WYG0856-0545b.png
篇耳志云隐曾祖罗仙字童知仕福清县令福州志失

   千佛赞
宋理宗御制千佛赞云一佛不二千佛奚别如处处水
现在在月无去无来不生不灭梅花开时前村深雪
   续博物志
张华著博物志而有续博物志者宋李石也近年会稽
商氏所梓稗海编为唐人李石著误也志中言太平兴
卷六 第 9a 页 WYG0856-0545c.png
国陈抟林逋魏野及研谱遁斋间览诸书则宋人无疑
矣焦太史国史经籍志亦编作唐人皆误然书末有门
人迪功郎黄公泰跋迪功郎宋秩也唐无此秩此又一
证唐李石河中人官至宰执
   木经
宋初有都料匠预浩著木经三卷每卧则交手于胸为
结构状如此踰年撰成此经今轶不传近代诸艺术皆
有著撰独此技缺焉
卷六 第 9b 页 WYG0856-0545d.png
   省心录
世传林和靖省心录朱子语录第四十卷云是沈道原
作非和靖也宋景濂文集尝引之为證天顺正德间刻
本俱沿袭和靖未之深考近日陈眉公续秘笈亦作和
靖著道原之名几晦矣朱子阐之于前景濂辩之于后
毕竟传讹奈之何哉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东坡书于滁州泉冽而酒香改作酒冽泉香
卷六 第 10a 页 WYG0856-0546a.png
水落而石出改作水清石出大有点缀之妙
   山家清供
世传山家清供二卷宋林洪著按本集温陵鹅黄豆生
末云仆游江淮二十秋每因以起松楸之念将赋归以
偿此一大愿则洪温陵人也又按拨霞供云向游武夷
六曲访止止师止止师者白玉蟾也则洪与玉蟾同时
人今泉州郡志逸洪之名似大阙典
   仲休记右军书
卷六 第 10b 页 WYG0856-0546b.png
上虞县西四十里旧有含珠院闽僧从契开山也宋沙
门仲休作记文甚典而沙门有文集右军书刻之石鲜
有拓者
   东坡砚铭
东坡作砚铭二十九而古文品外录载一铭甚佳集中
所无也铭云或谓居士吾当往端溪可为公觅砚居士
曰吾两手其一解写字而有三砚何以多为曰以备损
坏居士曰吾手或先砚坏曰真手不坏居士曰真砚不
卷六 第 11a 页 WYG0856-0546c.png
损绍圣二年十月腊日轼书
   赤壁
东坡赤壁赋古今传诵即妇孺亦知之然一篇大旨误
以黄州赤鼻山认为周瑜破曹操处后人不甚指摘之
实为盛名所怵耳若今人有此纰缪得无群起唾之乎
事不在盘古地不在荒外信笔而书不暇考覈安足传
信耶
   暹老
卷六 第 11b 页 WYG0856-0546d.png
福州西禅寺暹禅师有语录一卷黄鲁直为之序暹老
初寄瓶钵于古田时人不识也曾福州子固拔于稠人
之中授以西禅而道俗皆与之
   漳州兰谱
宋龙溪王贵学著王氏兰谱赵时庚著金漳兰谱皆绍
定淳祐时人所纪艺兰之法与闽种品目之奇亦岩谷
中清士也漳州郡志逸其名即漳州缙绅学士亦不知
有此人予近出二书以质郑瓒思张绍和二孝廉行将
卷六 第 12a 页 WYG0856-0547a.png
梓板以传是知古人著作湮没不称者多矣微予藏其
谱微二孝廉阐其幽不将与草木俱腐耶
   著书
宋季著书之富无过王伯厚计其生平述作七百二十
馀卷即郑渔仲不是过也渔仲位不显伯厚仕至礼部
尚书在官日多尤所难耳
   忍卦
(刃上/心下)元亨初吝终吉悔亡利君子贞不利小丈夫彖
卷六 第 12b 页 WYG0856-0547b.png
曰忍刚发乎内柔制乎外小有所抑大有所益也象曰
心上有利刃忍君子以含容成德初一必有忍其乃有
济象曰能忍其性事克济也次二小不忍则乱大谋象
曰小不克忍成大乱也次三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
亲象曰一朝之忿至易忍也忘身及亲祸孰大也次四
出于胯下以成汉功韩信以之象曰胯下之辱小辱也
成汉之功大功也次五张公艺九世同居书一忍字以
对天子象曰同居之义忍克致也积而九世有容德也
卷六 第 13a 页 WYG0856-0547c.png
上六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象曰方刚之气忍则灭也形
而为斗自求祸也右吴草庐先生作
   悔过铭
穆公悔过爰作秦誓武帝悔过弃轮台地悔不可有亦
不可无不可无也其可长欤悔虽可有然不可再是以
君子有过则改不远而复乃可无悔既悔而复亦犹未
害悔而复悔岌乎危殆频复之厉大易有戒思昔颜子
过而不贰有一不善未尝复行如得一善拳拳服膺才
卷六 第 13b 页 WYG0856-0547d.png
知差失便不更然歉于己者不再萌焉思昔太甲度以
欲败其后三年自怨自艾处仁迁义反躬引罪卒为贤
君克终厥德推所从来一悔之力悔心之生良心之萌
乘此愤悱有大发启当悔之馀惟新是图朝虽为蹠暮
可为虞当悔之时不图改之是乃自弃小人之归吴草
庐作
   戒石铭
戒石铭相传蜀孟昶时作也其文不止四句宋朝但取
卷六 第 14a 页 WYG0856-0548a.png
四句而已元浙江廉访使徐琰改铭曰天有明鉴国有
公法尔畏尔谨以中刑罚
   倪朴自叙
陆俨山尝云浦江倪布衣朴善著书自叙曰今之学者
大抵急于利禄而专务于时文故不识者不肯目而识
者未暇观也今时著书者亦多求其披阅至终卷者几
何人哉
   桑悦砚铭
卷六 第 14b 页 WYG0856-0548b.png
桑民怿砚铭云一孔渊源洙泗之泽不归于朱则归于

   季汉书
新安友人谢少连作季汉书自足千古然国初庐陵贡
士萧常有续汉书起昭烈至少帝为纪魏吴皆为载记
而择裴注之善者并书之至于少连并降魏为传又著
五十八论真良史才也
   佑维
卷六 第 15a 页 WYG0856-0548c.png
佑祐右三字书为佑易为祐诗为右惟唯维三字书为
惟易为唯诗为维其义一也
   鸠
今人欲集聚曰鸠鸠者纠也纠者合也桓公纠合诸侯
晋书白符鸠舞符合也纠亦合也
   钻
汉书云商鞅挟三术以钻今之言善宦者必曰钻本此
   晁错
卷六 第 15b 页 WYG0856-0548d.png
潘岳西征赋云成七国之称乱翻助逆以诛错押寞郭
谑博恶韵然则错不当读为措也
   乙
韩文公读鹖冠子乙者三灭者二十二注十有二字欧
阳公诗谱后序曰增减图乙图者涂抹也乙者勾止也
按史记东方朔上公车三千牍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
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
   准字
卷六 第 16a 页 WYG0856-0549a.png
今制文移用准字即准也唐宋以来皆用准字自寇准
为相避其名遂减十字至今不改
   误误
误谬误也误欺也今俱通用即宋人诗文亦然
   俗书误
焦氏笔乘云俗书虫字作虫不知虫乃音虺须字作须
不知须乃音□船字作舡不知舡乃音航商字作啇不
知啇乃音滴蚕字作蚕不知蚕乃音腆美字作美不知
卷六 第 16b 页 WYG0856-0549b.png
美即是羔无字作旡不知旡即是既本字作夲不知夲
乃音滔盼字作盻不知盻音系图字作啚不知啚音鄙
趋字作趍不知趍音驰如此之类未易悉举至如暴已
从日又加日而为曝然已从火又加火而为燃冈之岗
刍之篘昏之婚女之汝匊之掬与之欤回之回果之果
席之席架屋叠床触目皆是而字学扫地矣予见年来
以意作俗字尤多如婿本从女今改从士侄亦从女今
改从侄相沿传写即士大夫亦仿效之殊可笑也
卷六 第 17a 页 WYG0856-0549c.png
   揽序
王右军祖名览兰亭序作揽者避讳也东坡祖名序凡
为人序文皆作叙今人不察一槩学之误也
   饮器
史云赵襄子漆智伯之头为饮器韩子云智伯死三国
分其首以为杯杯饮器也或以饮器为溺器非
   赤字
赤族言尽杀无遗类也汉书注以为流血丹其族大谬
卷六 第 17b 页 WYG0856-0549d.png
古人谓空尽无物曰赤如赤地千里其家赤贫是也今
人言不著衣曰赤条条赤字本此
   奇字
汉书云刘棻从扬雄学作奇字而雄素贫嗜酒时有好
事者载酒从游则载酒学奇字奇字乃大篆也六书一
曰古文二曰奇字三曰篆书四曰佐书五曰缪篆六曰
鸟书非奇僻之字也明矣
   湩
卷六 第 18a 页 WYG0856-0550a.png
乳汁为湩列子乳湩有馀谢承后汉书乳为生湩史记
匈奴湩酪之美音种
   龙钟
今人谓年老曰龙钟按裴度曰见我龙钟故相戏耳时
裴尚少也然则龙钟不专指老人而言唐诗云双袖龙
钟湿未乾
   龆龀
男八月而龆齿女七月而龀齿见韩诗外传龆龀并用
卷六 第 18b 页 WYG0856-0550b.png
非也
   伯孟
礼纬云嫡长曰伯庶长曰孟自有分别
   鲐背
鲐河豚也其背皮甚粗涩老人皮肤索泽不寒而栗故
似之
   釐毫丝忽
釐毫丝忽毫者兽之毛言轻也丝者蚕之所出比毫尤
卷六 第 19a 页 WYG0856-0550c.png
轻矣忽蜘蛛网也较之丝尤微而细故取以为数
   帝王好书
历代帝王皆好典籍秦火为万古罪人无论已汉兴除
挟书律广开献书之路景帝募求天下遗书藏之秘府
武帝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成帝使谒者陈农求天
下遗书诏刘向等校定光武入洛书二千馀辆后于东
观广集新书命班固等雠校明帝犬会诸儒于白虎观
考订群籍灵帝诏诸儒正定五经刻石魏道武命郡县
卷六 第 19b 页 WYG0856-0550d.png
大收书籍悉送平城隋文帝遣使四方搜讨异本每书
一卷赏绢一疋炀帝观文殿构甲乙丙丁书屋唐贞观
中魏徵虞世南颜师古请购天下书选五品以上子孙
缮写藏内库玄宗幸东都议借民间异本传录以千钱
购书一卷后唐庄宗募民献书及三百卷者授以官衔
明宗令国子监校定九经雕印卖之周世宗锐意求访
凡献书者悉加优赐宋太宗下诏购募亡书分置书府
涉弼等并赐科名太宗构崇文院以藏书籍分经史子
卷六 第 20a 页 WYG0856-0551a.png
集四库仁宗诏中外士庶上馆阁阙书每一卷支绢一
疋五百卷与文资官徽宗诏郡县访求秘书助教张颐
进二百二十馀卷赐进士出身李东一百六十卷补迪
功郎高宗南渡献书有赏元世祖遣使取在官书籍版
刻至京师我太祖定鼎之后极重儒臣诏纂国家切要
之书成祖诏修永乐大典一时儒臣毕集天下贤才聘
辟无算凡南京文渊阁所贮古今一切书各取一部送
京以后则杳无求书之令矣国家事事可侔前代独好
卷六 第 20b 页 WYG0856-0551b.png
文之主稍逊
   藏书
海盐姚叔祥有言今藏书家知秘惜为藏不知传布为
藏何者秘惜则缃橐中自有不可知之秦劫传布则毫
楮间自有递相传之神理然所谓不知传布之说有四
大抵先人立言有一时怒而百世与者则子孙为门户
计而不敢传斗奇炫博乐于我知人不知则宝秘自好
而不肯传卷轴相假无复补坏刋谬而独踵还痴一谚
卷六 第 21a 页 WYG0856-0551c.png
则虑借抄而不乐传旧刻精整或手书妍妙则惧翻摹
致损而不忍传凡此四不传者彼繇不知世变靡常聚
必有散一旦三灾横起流烂灭没无论藏者且累著作
姓名一并抹煞是藏有加于亡何必后来狺狺詈祖龙
为也
   又
吾乡前辈藏书富者马恭敏公森陈方伯公暹马公季
子能读能守陈公后昆寖微则散如云烟矣又林方伯
卷六 第 21b 页 WYG0856-0551d.png
公懋和王太史公应钟亦喜聚书捐馆未几书尽亡失
然四公之书咸有朱黄批点句读余间得之不啻拱璧
也予友邓参知原岳谢方伯肇浙曹观察学佺皆有书
嗜邓则装潢齐整触手如新谢则锐意蒐罗不施批点
曹则丹铅满卷枕藉沈酣三君各自有癖然多得秘本
则三君又不能窥予藩篱也
   杨文贞积书
杨文贞公士奇文籍志序云吾先世藏书数万卷元季
卷六 第 22a 页 WYG0856-0552a.png
悉燬于兵吾早有志于学而孤贫不能得书稍长事抄
录无以为楮笔之费则往往从人借读不能数得年十
四五出教童蒙颇有所入以供养不暇市书也弱冠稍
远出授徒所入颇厚始蓄书不能多也及仕于朝有常
禄又时有赐赉节缩百费日月积之一为收书之资历
十馀年经史子集虽不能备颇有所蓄视吾先世所藏
千百之什一视吾少时可谓富矣夫人于其所好劳心
苦力以求得之必将谨护珍袭不至于废坏逮传其后
卷六 第 22b 页 WYG0856-0552b.png
之人未尝知得之之难盖有视之漠然不以留意弃之
如瓦砾者矣吾惧后之人不知守也凡书其志吾之所
以得而勉其所以守盖昔人爱一草一木犹戒子孙以
勿坏矧书籍圣贤至训之所寓乎敬之哉文贞公勋业
名位冠于国初赐赉禄入积为收书之费足见先辈雅

   书城
宋季德茂环积坟籍名曰书城予友邵武谢兆申好书
卷六 第 23a 页 WYG0856-0552c.png
尽罄家赀而买坟籍兀坐一室四面皆书仅容一身宋
世版本未盛恐季公未必如此之富予与谢君极称臭
味交谢君藏蓄几盈五六万卷又多秘册合八郡一州
未有能胜之者不独古人书城书窟书仓书岩为奇耳
   保守书籍
世之蓄田产屋宇多者子孙稍贤必保守不失何也可
以资衣食不匮也蓄尊罍彝鼎多者子孙稍贤亦保守
不失何也可以资耳目近玩也惟蓄书籍图画多者子
卷六 第 23b 页 WYG0856-0552d.png
孙虽贤未必保守不失何也非深知笃好者鲜不屑越
也余见保产业之家多至六七代而保书籍者不过一
二代耳然保之之法当较之田产屋宇尤加严密庶几
历四五代也唐末吴人徐修矩世守书籍万卷皮日休
常就借读日休诗云保兹万卷书守慎如羁绁陆龟蒙
诗云吾闻徐氏子奕世皆才贤因之遗孙谋不在黄金
钱若才贤不至奕世守慎不如羁绁非所以论保守也
   聚书十难
卷六 第 24a 页 WYG0856-0553a.png
陈贞铉曰聚书有十难学无渊源一难也家少承书二
难也不生通都大邑三难也乏慧鉴四难也隋唐以上
书不多见五难也携带跋涉易致触损六难也检曝之
劳病于夏畦七难也近无善本校雠斯苦八难也家贫
购书九难也片时不阅便供蛀虫十难也夫聚必有散
物理之常念此十难嗜好弥笃余尝言曰田宅易购美
书难逢缘不相值奇秘终蕴昔杜暹藏书每题跋尾曰
清俸买来手自校鬻及借人为不孝言虽未大亦自痛
卷六 第 24b 页 WYG0856-0553b.png
切矣
   观书三益
陈贞铉曰客来观书病懒时颇厌其烦然有三益不可
以厌烦而废贱性善忘经目辄忽独对客搜寻之事虽
阅年能记一益也览所不及庋床便蠹因客披搜二益
也习懒成病偶因客至整书忘疲亦古人运甓之意三
益也夫学求益也一益尚可况三益乎
   读书乐
卷六 第 25a 页 WYG0856-0553c.png
余尝谓人生之乐莫过闭户读书得一僻书识一奇字
遇一异事见一佳句不觉踊跃虽丝竹满前绮罗盈目
不足踰其快也六一公有云至哉天下乐终日在几案
余友陈履吉云居常无事饱暖读古人书即人间三岛
皆旨哉言也
   四观
友人陈贞铉曰室庐虽陋取足庇身况有架书之所作
广厦观薄田自供取足糊口况禀淡薄之训作京坻观
卷六 第 25b 页 WYG0856-0553d.png
拥书万卷取足娱志况嗜彝鼎之玩作极乐观城居习
懒取足镇喧况耽禅室之趣作清净观
   借书
陈贞铉曰古人衣裘与敝书不借人则疑于不广非不
广也置书之劳不毕世不已借书之敝多至遗亡点污
则其挂怀不至于再置不已使书可再置抑又何嫌间
或重帙善本抄篇集函非通都大邑不购非良缘奇遇
不值非阅年积时不成偶欲披阅或方借而未还或已
卷六 第 26a 页 WYG0856-0554a.png
借而既失至于抚卷痛恨不如不借之为愈也客曰如
是书终不借人乎居士曰书亦何可不借人也贤哲著
述以俟知者其人以借书来是与书相知也与书相知
者则亦与吾相知也何可不借来借者或蓄疑难或稽
异同或补遗简或搜奇秘至则少坐供茶毕然后设几
持帙恣所观览随其抄誊请主客无相妨寻常供具不
为添设绝不置酒恐缘酒而狼戾书帙夫如是或竟日
或数日或十数日予俱不厌客亦无猜若欲以半部一
卷六 第 26b 页 WYG0856-0554b.png
函持借出门仆已具觞酌誓于大圣大贤之前断断不
尔人各有愿幸毋相强
   赠遗得人
宋虞世和甫最爱黄庭坚每得佳墨精纸奇玩必归鲁
直国初王羽仪之最善杨士奇杨喜收书或数月不相
见相见辄赠一书皆赠遗得人者也
   秘书
蔡邕秘论衡于帐中或搜得之辄抱以去又家有书万
卷六 第 27a 页 WYG0856-0554c.png
卷末年载数车与王粲何私一论衡而万卷不之惜耶
盖搜得论衡者未必为邕意中人固宜珍秘而仲宣素
有异才即捐数车之与不为伤惠要在得其当耳今世
以书为羔雁连篇累牍赠送贵人贵人全不知惜膏蚁
饲鼠予者非邕受者非粲徒为典籍一厄与其为贵人
屑越宁秘帐中
   异书
余尝语曹能始云有异人其家必有异书常人之家必
卷六 第 27b 页 WYG0856-0554d.png
有常书俗人之家无书矣欲求异书先求异人不遇异
人勿问异书
   书不雠校
北齐书邢子才有书甚多而不甚雠校见人校书辄笑
曰何愚之甚天下书至死读不可遍焉能役役校此错
误书余尝披览抄本之书十讹二三难以句读令人燥
热又无处借书校对偶及邢事心神顿凉
   书画碑版
卷六 第 28a 页 WYG0856-0555a.png
陈眉公云见古人书画如见家谱岂容更落他人手见
古人墟墓碑版如见先垄间物岂容更落樵采不呵护
名言也
   瓦官秘藏
南部烟花录得之瓦官寺废阁王右军告誓文真迹亦
得之瓦官寺鸱吻内竹筒中何此寺之多秘藏也岂支
许辈所留耶
   书法
卷六 第 28b 页 WYG0856-0555b.png
六一居士笔说云古人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遂传远
后世不推此但务于书不知工于书随与纸墨泯弃者
不可胜数也使颜鲁公书虽不佳后世见之必宝也又
云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其摹仿他人谓之奴书今人
肉眼妄评某人书酷肖某帖不论其人之贤否正蹈六
一居士之诮耳呜呼此但可与知者道也
   古书古帖
养生家云目不医不瞎耳不挖不聋予喜蓄古书古帖
卷六 第 29a 页 WYG0856-0555c.png
尝语人云书不装不蛀帖不裱不虫迩来书板极善但
一加外函不久生蟫藏书家须急去之勿惜也
   八分书
子美李潮八分小篆歌云尚书韩择木骑曹蔡有邻开
元以来数八分潮也奄有二子成三人然此三人书皆
不传
   扇书杜诗
宋高宗绍兴元年赐经筵官扇皆书杜甫诗句亲书与
卷六 第 29b 页 WYG0856-0555d.png
之赐学士王绹曰霖雨思贤佐丹青忆老臣赐尚书胡
直孺曰文物多师古朝廷半老儒赐舍人胡交曰相门
韦氏在经术汉臣须高宗之光宠儒臣如此
   僧善书
隋唐善书僧三人智永怀素高闲也智永怀素今墨本
纷纷摹刻惟高闲鲜传
   戏鱼堂帖
宋刘次庄谪居临江卜筑凿池东山自摹淳化帖十卷
卷六 第 30a 页 WYG0856-0556a.png
刻石置堂中时称戏鱼堂帖今在新淦县东山寺前
   宝晋斋
米元章守无为州州治东北建宝晋斋有法书碑刻立
壁间因名
   郑回溪父子书学
宋乾道五年状元郑侨本永福人家与兴化邻后寓莆
中淳熙间使金不屈官至参知政事著书衡三篇号回
溪善行草书其子寅官至枢密承旨著包蒙七卷号肯
卷六 第 30b 页 WYG0856-0556b.png
亭亦善书二公书名不显著作无传近见元人郑灼所
传衍极专论字学多引述之而其论书亦博综今古惜
无全文耳
   董山书史
宋郑昂字尚明号董山祭酒郑穆之孙也作书史起伏
羲终五代凡二十五卷今轶弗传昂善书九仙山蓬莱
峰盘石上有题名径尺许古劲绝伦昂所书也
   陈述古书
卷六 第 31a 页 WYG0856-0556c.png
吾闽古灵先生陈述古书法在蔡君谟之右学柳诚悬
酷肖也乌石山平远台鼓山卧龙山俱有题名镌之石
壁皆径五寸鲜有知其妙者
   寺额名书
衍极载元人陈旅题署书记略中一段云闽中风俗以
正月六日游乌石山寺其外大父赵大蓬指寺额曰是
古题署法书也古时人人知有是法王公贵人有所建
立不能书不书必求能书者虽微贱必书也绍兴后无
卷六 第 31b 页 WYG0856-0556d.png
论能否官大即书一时迎合争乞新题易旧榜于今存
者什之一耳米南宫黄太史非不爽峭可喜直可施之
亭榭宴游处唐以来惟颜太师雄秀而题署李北海为
最云
 
 
 
 徐氏笔精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