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知退堂集卷之十四
知退堂集卷之十四 第 x 页
知退堂集卷之十四
 世谱
  
知退堂集卷之十四 第 224H 页
[世谱]
始祖李公讳谒平。官至三韩大匡,佐命功臣,大阿餐。公初降于庆州之瓢岩峰下。遂为阏川杨山村长。汉宣帝地节元年壬子三月朔。与诸村长(即六部大人也)各率子弟。会于阏川岩上。相议欲择君长。高墟村人。得萝林间一大卵。剖而见之。得童男鞠养之。贤德夙成。六部异之。仍名曰赫居世。年十三岁。以五凤甲子。共立为王。是为新罗国始祖。至建武壬辰。儒理王改六部之名。以杨山村为及梁部。(一名沙梁部)赐公姓李氏。公之享年几二百岁。详见东国史记。
二十五代祖讳居明。 官苏判。
二十四代祖讳金现。 官兵部令。
二十三代祖讳金书。 官三重功臣,中原太守。
 配神鸾宫夫人金氏(新罗敬顺王金溥娶高丽太祖王建女乐浪公主。生夫人。即第三女。)
二十二代祖讳润弘。 官门下侍郎。
二十一代祖讳承训。 官刑部右侍郎。
二十代祖讳周复。 登文科。官左司谏。
十九代祖讳你。 登文科。官门下侍郎。
十八代祖讳侈连。 官太仆寺事。
知退堂集卷之十四 第 224L 页
十七代祖讳宠暹。 官门下侍中。
十六代祖讳春贞。 官顺兴府使。
十五代祖讳玄福。 国子生员。官中幢主。
十四代祖讳宣用。 官神勇卫总军正尹。
十三代祖讳升高。 官京兆府甫尹。
十二代祖讳得坚。 官门林郎,尚衣署直长同正。
十一代祖讳翮。 官 赠尚书左仆射。行匡靖大夫门下评理。(即今政府参赞之任)
 配夫人金氏(籍金海○夫人性严截。才又不群。号女中大家。亲授三子以书史。皆成文章。擅名一世。)
十代祖讳世祺。 官典校政承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忠烈王己卯。登赵简榜文科第三人。翌年庚辰。又擢文臣亲试。公居第三。公仲兄讳瑱。居第二。号天场及第。乃重试也。官历翰林院奉教,艺文馆应教,知教,中书省舍人,艺文馆直提学,奉翊大夫密直副使兼艺文馆大提学,同知春秋馆事。○公与伯氏讳仁挺。官门下评理。仲氏讳瑱。官检校政丞。临海君。谥文定公。号东庵。并登文科。居于松京之华岳山下。世谓之华岳三家。)
 配府夫人徐氏(籍利川父礼宾尹瓒。 祖判太仆寺事嶙。 曾祖主簿冕。 外祖礼府尚书阳川许遂。)
九代祖讳茜。 官推诚辅理功臣,三重大匡佥议政丞,知艺文馆,春秋馆事,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月城府院君。赠谥文孝公。(忠定王己丑七月卒)墓在交河北里山麓。
知退堂集卷之十四 第 225H 页
(字君实。号菊堂。忠烈王己亥。文科壮元。官历翰林舍人,吏部郎中。忠肃王朝。为右思补。不署倖臣告身。谪于海岛。直声动一世。○公弟讳薖。文科官吏部典书。公之堂从四人。皆登文科。讳榑。内书舍人。讳樛。官德源府使兼翰林学士,知制 教。讳琯。官驾洛府院君。号怡庵。讳齐贤。官推诚亮节赞化功臣,三重大匡,政丞。鸡林府院君。谥文忠公。号益斋。侄讳达遵。官宝文阁直提学。临海君。号云窝。○公之家世蝉赫。而同居不远之地。时人称其所在。或号平章里。或号翰林村云。○闵默轩溃。尝于新恩庆席。赋荣贺诗。其辞曰。华岳三家五榜魁。人言皆是谪仙才。盖以评理公,东庵公,内书舍人公,菊堂文孝公,益斋文忠公。相继壮元故也。○公有四子。亦皆文科。讳敬中。官大匡中书。讳培中。典理判书。讳达衷。翊赞功臣,三重大匡。鸡林府院君。谥文靖公。讳诚中。左议政。谥靖顺公。)
 配郡夫人薛氏(籍潭阳)
 配郡夫人朴氏(籍竹山父竹城君颛)
 配郡夫人朴氏(籍淳昌)
八代祖讳敬中。 登文科。官三重大匡,中书门下平章事。月城府院君。
 配郡夫人金氏(籍扶安父成均馆大司成承印。 祖平章事文贞公丘。外祖太常少卿安东权舆。)
七代祖讳毓。赠嘉善大夫吏曹参判兼中枢院府使,同知金吾府事。行奉列大夫司宰监副令。
 配 赠贞夫人具氏(籍绫城父 赠密直司提学。行典议司录事仁弼。祖艺文馆大提学怡。)
知退堂集卷之十四 第 225L 页
六代祖讳廷辅。 官嘉善大夫京畿左道观察使黜陟使兼盐仓安集转输管学事提调,刑狱公事,兵马节制使。 墓在交河栗洞。(字孟周。古名齐斗。高丽恭悯王时。登文科。始仕我朝 世宗朝。选清白吏。 上以公居官处事。皆能淳直廉洁。命置于选中。仍录其后官之。弟讳廷坚。恭悯甲寅。登文科。官签书密直司事。月珹君。)
 配贞夫人金氏(籍义城父大护军仁海。 祖内盈库少尹瑞之。 曾祖尚书左仆射宜。 外祖閤门祗候镇川宋由信。)
五代祖讳佗。 成均进士。(与兄讳僩,弟讳岱三人。俱以文行有名当时。详见牧隐集。)
 配孺人林氏。(籍吉安)墓在杨州西山神穴里。(父密直司左代言𢢜。 祖门下侍中坚味。 曾祖吉安府院君忠定公彦修。 外祖修文殿大提学同福吴轼。)
高祖考讳继孙。 赠通训大夫工曹佐郎。(早以学行。著名于世。而不克享年。人皆惜之。 中宗朝。金慕斋安国以筵臣 启请褒典。修 赠是戚焉。)墓在杨州西山。
 配淑人朴氏。(籍密阳父左军司正参)
曾祖考讳箴。 官通政大夫承政院都承旨兼 经筵参赞官,春秋馆修撰馆,艺文馆直提学,尚瑞院正,内局副提调济用监正。 墓在果川修理山。(字子礼。后改名莒。 世祖朝。中进士。 睿宗元年己丑。蔡寿榜登文丙科第九人。历正言,持平,掌令。为献纳。忤 成庙旨。出补醴泉等三郡。)
 
知退堂集卷之十四 第 226H 页
配 赠淑夫人黄氏(籍纡州父成均进士命孙。 祖成均生员均。曾祖 赠右议政,行判太仆事居中。)
 配 赠淑夫人赵氏(籍稷山父迪顺副尉溥霖)
祖考讳达尊 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义禁府事,五卫都总府都总管。(字长民。 中宗壬午。进士。明宗丁未 月 日卒。)墓在杨州西山神穴里。
 配 赠贞夫人张氏(籍德水)
 配 赠贞夫人安氏(籍耽津父成均进士石孙)
皇考讳宕。 赠纯忠积德补祚功臣,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 经筵,观象监事。鳌山府院君。行通训大夫 社稷署令。轩号悟斋。(字放翁。 中宗甲午。生进两试。早有文艺。累举不中。世皆惜之。 宣祖初年。以荐除 康陵参奉。见罢。又为归厚署别提。历义禁府经历,掌乐院直长。升长兴库主簿。移除司畜署司畜,司圃署司圃,平市署令,社稷署令。享年七十八岁。万历甲申八月二十六日卒。○公未仕时。礼曹以公博学雄文可堪师表启。差童蒙训导。函丈之下。士子坌集。公教诲不倦。人材成就。门下之士。无虑五百馀人。各因其才。前后成名。为宰相达官者比肩云。○公与弟讳容,讳宏三人。俱以文艺。蔚有声华。大小科解。亦有一榜皆参。儒绅耸称曰。盘石洞三才。世难及之云。)墓在杨州西山神穴里。
 配 赠贞敬夫人李氏(籍完山)
知退堂集卷之十四 第 226L 页
(父光成大夫延丰副守冈)
 配 赠贞敬夫人金氏(籍义城父通政大夫佥知中枢府事应辰。祖司直丰公。 曾祖通训大夫司宪府执义兼知制 教命中。)
先生讳 。字 。官嘉善大夫吏曹参判兼同知 经筵事,世子右副宾客,五卫都总府副总管。轩号西山。(往来于杨州西山。构草堂以居故云。)晚号知退堂(晚年。卜居于杨州松山。辞官不赴故云。)墓在杨州西山神穴里。
 配 赠贞夫人宋氏(籍恩津父从仕郎应庆。 祖嘉善大夫司宪府大司宪圭庵先生獜寿。 曾祖 赠嘉善大夫吏曹参判兼同知义禁府事,成均进士世良。)
 
配 赠贞夫人尹氏(籍坡平父资宪大夫议政府左参赞兼知春秋馆事,五卫都总府都总管。菊涧光生铉。 祖 赠资宪大夫兵曹判书兼知义禁府事。行通训大夫敦宁府正承弘。曾祖 赠嘉善大夫吏曹参判兼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成均馆事。同知义禁府事。五卫都总府副总管。行通政大夫户曹参议。知制教侃。)
 配 赠贞夫人尹氏(籍坡平父通训大夫行陜川郡守思宽)
知退堂集卷之十四
 年谱
  
知退堂集卷之十四 第 227H 页
[年谱]
嘉靖己酉(明宗大王四年)秋八月十一日。先生生于南大门外盘松坊。
嘉靖庚戌(先生二岁)
嘉靖辛亥(先生三岁)
嘉靖壬子(先生四岁)
嘉靖癸丑(先生五岁)始读孝经及小学。
嘉靖甲寅(先生六岁)始读孟子,论语。
嘉靖乙卯(先生七岁)始读诗。书及李,杜,唐,宋诸诗。
嘉靖丙辰。(先生八岁)文才出凡。日进月滋。能通朱子纲目。(先生才既秀颖。性甚勤孜。终昼看书。乐而忘疲。每潜入书藏之中。遍观经史。一日。夕饷既具。尚未出来。大夫人使侍婢呼召之。先生始至。大夫人戒之曰。恐汝生病。慎勿如此。先生对曰。我自乐此。病安得生乎。且人生斯世。当勤其职。而小子之职。非书而何哉。未闻勤其职而有是疾。)
嘉靖丁巳。(先生九岁)遍观两汉,唐,宋大家行文。
嘉靖戊午(先生十岁○是世。朝廷有庆。设行别试。京开▦所取解六百。及其出榜也。皇考赠领议政公下问于先生曰。汝能闇诵乎。对曰。庶几能之。因皆坐。记对一一枚举姓名职号。一字不错。榜人之闻者。莫不惊叹。○先生之弟承旨公讳廷所录石泉私记曰。嘉靖戊午。天使赵▦奉敕而来。参判兄年方十岁。偕同学童蒙数十。往观于弘济院昼站。有一秀才蹶其帐柱。天使大怒。使人捕之。诸童蒙皆惊惶奔走。公独自晏然徐起。步履安详。有下人来曰。天使有令召矣。公跟而赴之。天使勃然高声曰。吾奉
知退堂集卷之十四 第 227L 页
皇命。汝何无礼乎。公对曰。閤下肃将天诏。来临下邦。凡有血气。畴敢不敬。蹶帐之事。彼童误触也。眚灾之赦。尧舜之政耳。閤下以尧舜为君。而独不念尧舜之政乎。且彼童所为。至于他人而疑我责我。是何意耶。移乙之怒。君子所戒。窃为閤下不取也。天使大笑。延之席上而问曰。汝读何书。公对曰。经史子集。若干阅览。天使又曰。汝能制述乎。公对曰。长篇古诗。今年始为押韵。天使曰。须以春日早朝大明宫为题可也。公遂制进三百五十言。天使见之。大加称赏。赐以纸笔墨。俄而供馔方追。天使以其床排。辞让于公。公啖其可食者。欲求纸裹去。天使问曰。将欲何为。公笑曰。向来惊走之儿。皆我同伴。日已向夕。想必腹空。欲为裹去。使之疗饥。因誇厚赐之惠耳。天使扑扇大喜曰。仁民爱物之心。至矣尽矣。令差备官员亟纳油芚三张以赐。又令勤干下人挟而随之。公还来则诸童蒙聚会一处。苦待公来。公以其饮食分而馈之。仍谓曰。公等何怯之多也。天使亦人耳。岂谴责无穷哉。)
嘉靖己未。(先生十一岁)读周易及程朱书。
嘉靖庚申。(先生十二岁)始游于丁斯文允禧之门。凡有述作。才思出人。升制学制。屡入魁等。(大提学郑林塘惟吉每当课次。见先生所制。必扶取而称赏之曰。他日文澜。未可量也。朴思庵淳见先生而亟奖之曰。他日当为国器云。)
嘉靖辛酉(先生十三岁)
嘉靖壬戌(先生十四岁)春二月。中别试文科初解壮元。(皇考赠领议政公谓先生曰。汝年太早。不须汲汲于进取。今番殿试。何必求得哉。仍命勿赴讲试。)
嘉靖癸亥(先生十五岁)
嘉靖甲子。(先生十六岁)高中司马,初试两场(朝家适以他事。罢其全榜。先生不得赴会试。)
嘉靖乙丑(先生十七岁)
知退堂集卷之十四 第 228H 页
嘉靖丙寅(先生十八岁)
隆庆丁卯(先生十九岁)春二月。中司马两试。赵徽榜中生员二等第十四人。姜绅榜中进士三等第五十人。
隆庆戊辰(宣祖大王元年)(先生二十岁)夏六月。中增广文甲科第二人。即除平市署直长。秋九月。以病满三十日遆。
隆庆己巳(先生二十一岁)春正月。夫人宋氏违世。○承文院以汉语隶习入启。付军职副司勇。○夏四月。升付司正。
隆庆庚午(先生二十二岁)春三月。聘坡平尹氏。○夏四月。升副司果。秋九月。除刑曹佐郎。冬十二月。承文院隶习官褒贬居中。遆授成均馆典籍。
隆庆辛未(先生二十三岁)夏四月。除户曹佐郎兼春秋馆记事官。以尹聘君铉。时任户曹参判。相避换刑曹佐郎。
隆庆壬申(先生二十四岁)春二月。兼延接都监郎厅。以刑曹事剧。移授成均馆典籍。以都监所掌有错误事。因府启罢职。○男子子生○始往来于寿春府泉田。
万历癸酉(先生二十五岁)秋七月。除学官。俄除刑曹佐郎。
万历甲戌(先生二十六岁)春正月。升授刑曹正郎。○二月。除司谏院正言。○夏四月。遆授成均馆典籍。○五月。
知退堂集卷之十四 第 228L 页
又除司谏院正言。○秋七月。除镜城判官。不赴罢职。(是时北路凶荒。镜城尤甚。军民不能奠居。牧守不能尽职。 上特令庙堂极择少年文臣中才干之人。使当赈活之任。大臣以先生拔为首荐。故有是除命。八月。先生辞 朝到金化境。闻亲病猝重之奇。呈状于吏曹。遆职敀省。十二月。因谏院启辞罢职。)
万历乙亥(先生二十七岁)夏六月。叙用。○秋七月。除司谏院正言。以病辞遆。○八月。男子子生。○冬十月。除司谏院献纳。十二月。遆授礼曹正郎。
万历丙子(先生二十八岁)春二月。除开城府经历。
万历丁丑(先生二十九岁)春三月。陪皇考游于长湍之赤壁。(先生出莅松都经历。先生仲兄月川君公仲薰。亦为长湍府使。皆为养而得也。赠领议政方为掌乐院直长。欲观山水。三月。求差顺陵祭执事。罢祭后驰到长湍府。先生之伯兄佥知公伯薰及其弟监察公大薰,佐郎公汝薰,承旨公士薰启功郎公季薰。皆来会。翌日遂同舟。自临津溯洄中流。游于赤壁之下。乃月之既望也。先生亦令府人捉鱼于后浦。满载而至。是时也。惠风和而畅。丽日温而舒。江上美景。信可乐也。芳醴既登。珍羞交错。歌舞毕陈。间以琴瑟。赠领议政公倚船半酣。奋笔题诗。凡数十篇。属诸子命和之。黄昏后乘月而旋棹。镜面澄平。水天一色。仍令承旨公诵苏子瞻赤壁赋。信流而敀。夜将半矣。托宿于坡山尹进士彦博亭舍。题名而还。都人传说。以为人间难得之盛事云。)六月。以弘文馆月课不制。遆付军职副司猛。(先生为经历凡十六朔。清以检身。仁以抚民。严明宽直。触事善理。及其敀也。府民老少男女。团住衙舍。号泣请留。先生慰谕不得。乃以诡辞脱出。则阖城扶携以来。拥遮中路。攀辕惜别。出于至诚。立石颂德。以寓去思之情云。)
万历戊寅(先生三十岁)春二月。除司谏院献纳。○夏四月。
知退堂集卷之十四 第 229H 页
差贺至使书状官。○秋七月。以赴京临迫辞遆。○八月。奉 命朝天。○男子子生。
万历己卯(先生三十一岁)春二月。还复命。○夏六月。始兼知制 教。○秋七月。除北青判官。以亲年七十。呈状而遆。○八月。除济用监佥正。○九月。以推考敬差官。往忠清道。○冬十一月。复 命。除宗簿寺佥正。
万历庚辰(先生三十二岁)春二月。除司谏院献纳。○三月。以病辞遆。○夏四月。除奉常寺佥正。移除司宪府掌令。○六月。辞遆。除宗簿寺佥正。○秋七月。又除司宪府掌令。○九月。辞遆。除内资寺佥正。○冬十月。除成均馆司艺。寻升司成。
万历辛巳(先生三十三岁)夏六月。以推考敬差官往平安道。 秋八月。复 命。冬十一月。以巡抚御史往咸镜道。(是时。六镇藩胡。骄横自恣。而北路诸邑。武备疏略。故 上特令庙堂择遣朝臣中有文武才干一员。巡视塞垣。整理戎务。大臣即以先生为荐。故因有是 命。先生受任以后。按覈严明。断断无私。一循法度。各邑畏惮。咸勤其职。军政修举。莫不精鍊。及至癸未尼汤介之乱。沿边将士。多赖此成功云。)
万历壬午(先生三十四岁)春三月。复 命。 夏五月。除司宪府掌令。嫌避而遆。 以课试连三次居魁。加阶通训。 六月。除广州牧使。 冬十二月。因御史褒 启。有表里赏赐之 命。(是时。金鹤峰诚一为御史。省视圻甸。及其复 命也。以书进
知退堂集卷之十四 第 229L 页
启曰。臣受 命之后。行到广州。询其治绩。则邑民皆以为时任牧使李某律己庄重。施政公明。姑以著效者言之。则敏礼疑狱。十年未决。而到任以后。即为覈实。势家诸嘱。一切挥却。潜心按查。得其情迹。断法允当。冤枉快伸。此其决狱之平正也。今年麦凶。近古所无。以竭其至诚。多方赈救。官府例俸。削而不受。烟户粜谷。给之甚均。阖境全活。赖而安堵。此其恤民之仁惠也。均其田政。则无虚实之相错。整其军籍。则有精锐之咸简。民多爱戴之愿。吏绝欺蔽之风。清净之治。最于一道。人口为碑。颂声载路云云。)
万历癸未(先生三十五岁)秋八月。除弘文馆副修撰。(先生肃谢后即参讲 筵。 宣祖下问曰。修身治国之道何如。然后可得其要。先生对曰。圣谟贤训。无非至要。而第正心窒欲。然后身可修矣。求言育才。然后国可治矣。昔宋儒以此四者。首陈于其君。伏惟 圣学高明。想已洞烛耳。 上又曰。近来治道何如。先生曰。今日治道。虽无目前之急。而升平日久。文武恬嬉。且任事之臣。殊无徇国之人。自恃者。只是 圣明励精图理故耳。崇极而圯。古人攸虑。是以汉文之世。号为小康。而贾生痛哭之流涕之。况今日比诸后元。万万不及者乎。 先生既入玉堂。以为职在 经筵。不可循常塞责而已。每以格致诚正之功。治乱安危之几。规切 天意。数奏详尽。 上辄虚心倾听。同列之官。莫不荣之。 尹判书国馨尝曰。居论思之地。尽献替之诚。无如李某也。虽求之古人。亦必难得也。卢苏斋守慎亦曰。李某固不器君子。而至于辅导君德之际。尤不可无此人也。 先生又于 经筵。进讲周书克诘尔戒兵章。因进 启曰。方今我 国家太平既久。武备疏虞。脱有不幸。何以备御。开元之治。号称盈成。而天宝之变。国步几颠。前辙既覆。后轨当戒。此而不惩。虽悔曷追。项者主兵之臣。深轸撤桑之虑。欲售徙薪之策。而论议歧贰。终未施行。思患预防之道。果安在哉。伏愿 圣明选择将帅。敬养士卒。毋使诘戒之徽训。敀于空言也。苟或读其书。而不能措诸事。则圣贤千言万语。徒是一场大脱空耳。 上曰。善哉言乎。 先生每于侍讲之际。数奏明畅。辨释详悉。 上常称叹曰。李某之 筵奏。剖析爽快。譬如破竹迎刃。听之而忘倦。又其人品。则精金美玉云云。)
知退堂集卷之十四 第 230H 页
万历甲申(先生三十六岁)春正月。升弘文馆副校理。又升校理。 二月。移除司宪府掌令。三月。辞遆。除长兴库令。寻除弘文馆副应教。 夏六月。遆除礼宾寺副正。 秋七月。除司宪府掌令。以侍亲病呈辞遆。除成均馆司成。 男子子生。 八月。遭皇考丧。(即二十六日谨按石泉私记曰。参判兄自孩提。敬爱父母。出于天性。年稍长。孝悌之行。闻于远迩。而早年名宦。荣养备至。不匮之事。人皆钦服。甲申之秋。皇考寝疾。昼夜侍侧。倾刻不离。虽诸弟列坐。而饮啖之节必亲供。药饵之味必亲尝。忧遑煎灼。颜貌悴瘠。及至巨创。哀毁逾制。棘药之戚。令人感伤也。𩜾蔬之加。祭奠之奉。一从朱礼。无少欠缺。可谓大孝也已。)冬十月。行皇考葬礼于杨州西山神穴里 坐之原。仍居庐于墓下。
万历乙酉(先生三十七岁)
万历丙戌(先生三十八岁)冬十月。终制。除弘文馆副校理。(终制日。有政除之。)
万历丁亥(先生三十九岁)春正月。辞遆。除成均馆司成。二月。除司谏院司谏。 夏六月。辞遆。除宗簿寺正。秋七月。除弘文馆副应教。 九月。除司宪府执义。冬十二月。辞遆。除成均馆司成。
万历戊子(先生四十岁)春正月。以搜检御使。往平安道。三月。复 命。除议政府检详。夏六月。除司宪府执义。 秋八月。擢除承政院同副承旨。升左副承旨。
知退堂集卷之十四 第 230L 页
冬十一月。辞遆。 十二月。除成均馆大司成。(先生以学规不可不明。儒习不可不正。旬试制述。考其才能。又以朔望讲论经书性理之义。逐条卞覈。有识之士。莫不从之。)
万历己丑(先生四十一岁)春二月。病遆。付上护军。 三月。除成均馆大司成。 夏六月。除承政院左副承旨。秋七月。遆除刑曹参议。 冬十一月。除司谏院大司谏。遆除刑曹参议。又移除承政院左副承旨。迁右承旨。
万历庚寅(先生四十二岁)春三月。以 太庙祭文误错。因府启罢职。
万历辛卯(先生四十三岁)夏六月。叙用。 秋八月。除司谏院大司谏。 九月。辞遆。付护军。 冬十月。又除司谏院大司谏。 十二月。遆除承政院右承旨。
万历壬辰。(先生四十四岁)女子子生。 夏四月。倭报至。上西幸。先生遂从宿东坡驿。升左承旨。(四月十三日。倭贼越海。进陷釜山。十五日。又陷东莱。府使宋象贤死之。 上遣巡边使李镒御之。及至尚州。军即溃散。贼踰鸟岭。巡边使申砬迎战于弹琴台下。兵败而死。晦日五更。 上率东宫。西出都门。向西道。百官多不能从。京中士女。鱼骇鸟窜。扶老抱幼。哭声震天。又大雨如注。终日不止。都下顽民。乘时作乱。先烧两关。次及米布。各司王府财货。荡然无馀。 上次碧蹄驿暂歇。渡临津。宿东坡驿。)五月初一日。先生从大驾到松京。翌日。擢除开城府留守。(五月初一日。大驾御松京南门
知退堂集卷之十四 第 231H 页
楼。引见本府父老。问曰。方今贼势孔急。而时临留守病不治事。尔等须于从臣中。自择其代。无惮重臣大臣。父老累千人。出伏路左而言曰。承旨臣李某曹为经历。遗爱普洽。愿得擢任。死生同之。 上即以御笔。超资除为留守。翌日。 上遂西行。既临发。 上谓先生曰。今玆托重。实循民情。而旧都残堞。何以守之。先生 启曰。臣当竭诚尽力。死而后已。 上曰。留守之职。本非战将。况今巨寇倾国而来。所向无敌。难与争锋。卿但当观势进退。不失寸土可也。于斯之时。天光惨惔。玉色悽恻。侍卫诸臣。莫不含泪。 上又谓先生曰。知卿素有文武寸略久矣。今日又以安危相属。凡事勉之勉之。皆以便宜施行可也。先生进启曰。臣兄前吏曹参议臣某别无职事。愿与同守此地。 上曰。甚好甚好。)六月。移垒于圣居山遮日岩。倭将丁都家等来侵。逆战却之。(大驾出城之后。旧都遗民。一时散去。先生只率官属数人而坐。令家奴炊食度日矣。点阅军器。只有病弓八九十张,长箭三四百个,甲冑若干,戈剑若干而已。五月二十七日。临津失守。贼势渐近。幕佐皆曰。事无可为。莫如暂避。先生曰。人臣之道。主辱则死。既有官守。何以走为。相机而动。 圣谕丁宁。或战或守。岂不绰绰。敢言去者。唯有钊耳。又曰。吾闻之古人。先据北山者胜。今观圣居山。山势峻高。旁多阻陜。贼若来屯。备御必难。且府之城子阔大且环。不可以徒死辱命。莫如光择地形。保守境土。遂移至于遮日岩。矗石为壁。设木为栅。以为御寇之计。俄而。贼将丁都家,李台信。乘我不备。悉力来攻。其众大约万馀人。部伍严。少无杂乱。雪戈霜战。整慧云耀日。红旌紫旗。金光银色。望之炫煌。令人魄禠。先生部内军卒。多不过千馀名。器械亦未及精鍊。以此众心惊惧不定。先生喻以大义。激励忠悃。人皆感泣。愿一效死。贼从下攀登。则我军转巨石以遏其来冲。贼当前拦入。则我军纵烈火以绝其奔突。触之者碎骨。婴之者烂体。又使强弩引满。俟贼迫到。然后发之。无不应弦而倒。不舍昼夜。血战相搏。殆二十馀日。贼势大衰。自知其不能枝梧。及捲兵而退。前后斩获。数甚不些。以捷书闻于 行在。 上赐书褒之。其略曰。今玆倭寇。振古所罕。旬月之间。列郡风靡。釜山以北。平壤以东数千里之地。未闻有鸣一鼓发一矢者。唐宗河北之叹。予实有之。中宵思想。宁不泫然。唯卿以忠
知退堂集卷之十四 第 231L 页
义励士。以壮勇勉军。与贼鏖战。不失寸土。此诚中兴之一大机也。天生李晟。正为社稷。肃清之功。不让古人。整顿之期。庶复见于今日。玆予特以牛酒。遣官致劳。卿其须体至意。终始努力。以继古将之烈。用光太常之绩。言出肝肺。想宜知悉。)十月。除京畿道观察使。仍兼留守。(是时。巨寇讧国。岁又大侵。饥民抱携。流离道路。先生多方拮据。备时米谷。赒乏救饥。全活甚多。关,岭,湖,甸之人。就而仰哺者。日以千计。)
万历癸巳(先生四十五岁)春正月。皇明提督李如松攻拔平壤。进兵向汉京。先生以地方官随行。(先时。先生既承褒书。迎拜阵前。继以病哭。仍抚安军卒。责励将佐。峙粮缮器。以图后举。及时天将李如松攻拔平壤。进向京城。时新经贼燹。官私空匮。大军长聚。徵发无数。而先生竭心尽诚。医疮补孔。左酬右应。无一不当。天将称之曰。吾曾十年掌兵。南征北戍。而继饷赞筹。终始无缺。惟东国圻伯一人而已。干时之才。虽中国不能多得也。)夏五月。以留守瓜满遆免。只带观察使。(松都士民累千人联名上疏。请得仍任。 朝家不许。)冬十月。监司瓜满。 上命仍任。(朝家以为畿辅重地。酬应繁剧。决不可称常瓜遆。以轻事体。请观察使李某特为仍任。 上许之。)十二月。以身病辞职。 命议于修备司遆之。 除掌隶院行判决事。
万历甲午(先生四十六岁)春正月。差告急使。赍咨文进辽东。夏四月。复 命。(先是。辽东总督顾养谦。奉命来住。专以气焰御下。至于我国使臣。亦皆凌侮。至是先生奉咨文进去。则养谦犹踵前习。不即引接。先生遂以呈文。明其待遇之节。叙其酬应之礼。辞旨明正。引喻对勤恳。养谦即为延见。谢其不敏。及临别乃曰。吾生中国。见人多矣。未有如閤下之庄重勤实也。专对之时。可以光生国家云。)五月。除弘文馆副提学。 秋八月。
知退堂集卷之十四 第 232H 页
除吏曹参判。 冬十月。兼五卫都总府副总管,备边司堂上,承文院提调。(先生自少文章已成。为词垣诸公所推重。至是再拟芸文提学。 上下教曰。李某文华。早有高名。提学入望。允合公议。焕猷之美。舍此其谁。但方今戎政孔殷。筹司任剧。边上绸缪之荣。夙宵无暇。岂可使赞尽军务之人。兼管许多文字乎。注拟之时。不为落点者。意有所在而然也。)
万历乙未(先生四十七岁)春三月。以病呈辞。只遆本职。旋除同知中枢府事。又除司谏院行大司谏。 夏四月。移除司宪府大司宪。避嫌而遆。付上护军。五月。除掌隶院行判决事。六月。除弘文馆行副提学。 秋七月。除司谏院行大司谏。八月。兼同知 经筵。
万历丙申(先生四十八岁)春正月。除司宪府大司宪。二月。除四道都体察副使。(时李完平元翼为都体使察。状启请差。 上引见宣喻。特赐甲冑各一部弓矢戟马椒丹腊药等物。 先生既至任所。区画百为。精白一心。凡城池之修坏。镇堡之强弱。无不审视而细究。将卒之勇劫。民众之穷裕。无不洞察而熟料。设施措置。皆。公正为本。备豫为务。而以守令之庸残贪滥者。则镌职而黜之。人吏之奸猾欺诬者。则按法而诛之。军律严明。戎政整肃。事无大小。皆得就绪焉。)秋八月。以亲病辞遆。除同知中枢府事。九月。除司谏院行大司谏。(是时。南忧孔棘。中外汹汹。自 朝家已有西幸之议。故先生与同僚上劄力止之。)冬十月。上劄子陈时弊。(先生又与同僚联名。条陈时弊。凡累万言。其为网者一。曰复雠雪耻。为目者十二。曰修圣德以合天意。曰敦圣孝以承 祖烈。曰懋圣学以修君道。曰勤圣政以张治化。曰立圣志以固邦基。曰操圣心以一朝论。曰慎圣简以任官方。曰开圣聪以广言路。曰推圣恩以得人和。曰布圣武以诘戎备。曰昭圣俭以裕国用。曰恢圣度以应世务。 上赐书以答曰。忧
知退堂集卷之十四 第 232L 页
国爱君之诚。予用嘉尚。条陈之语。切中时病。虽古之十渐六箴。何以至此。予当体念而施行。卿等后亦勿替前志。竭心无讳。仍令铨曹各加一资。以表予赏谏之意。卿等须勿固辞也。)十二月。除吏曹参判。兼备边司有司堂上。
万历丁酉(先生四十九岁)春正月。兼 世子右副宾客。夏六月。遭皇妣丧。(即初六日。 是时。先生年纪向衰。又多疾病。而攀号之节。孺慕之恸。一如前丧。苫块之居。餰粥之奉。悉从古制。修人之见者。莫不感动而哀怜。 初八日。 东宫下令曰。昨闻右副宾客遭母夫人丧。予心惊怛。何以尽喻。玆将赙仪。庸丧匍匐之意云云。)秋八月。行皇妣葬礼于杨州西山神穴里 向之原。(即皇考墓左之地。用以双坟。)仍居庐于墓下。 奉几筵避兵于春川泉田村。(是时。倭寇再猘。攻破闲山岛。统帅大兵。连陷南原。声势甚急。且西山正当京西孔道。故先生不得已移避。)
万历戊戌(先生五十岁)
万历己亥(先生五十一岁)秋八月晦日。终制。 九月。除礼曹参判。以病不赴。(是时。郑仁弘托迹山林。沽名朝野。党徒布烈。斥逐善类。先生不欲与之同朝。故自是之后。多不就召。)冬十月。除成均馆行大司成。以病不赴。 著黄兔记事。 著寿春杂记。
万历庚子(先生五十二岁)春二月。除江原道观察使。(时兵戈甫定。饥荒连仍。又值 国恤。需索多门。而先生简易为治。至诚论开。民虽贫瘠。各自尽心。上供之役。不以为怨。及其后先生之遆敀也。钻石纪功。久而不忘云。)
万历辛丑。(先生五十三岁)男子子生。 三月。瓜满遆付同知中枢府事。 夏五月。以焚黄上疏。乞由省墓。复仍
知退堂集卷之十四 第 233H 页
向杨州松山村。以病辞状。不赴。大月。再辞遆付上护军。 冬十二月。除成均馆行大司成。病不赴。
万历壬寅(先生五十四岁)春正月。除弘文馆行副提学。上京谢恩。 二月。辞遆付上护军。(是时。仁弘之党文景虎欲构陷士类。专攻两司。先生上劄辨其是非。上意颇不悦。故即为辞遆。)差圣节使。 夏四月。除礼曹参判。 五月。奉 命朝天。 冬十二月。还复命。以身病辞遆付上护军。仍敀于杨州松山村。扁其堂曰知退。(是时。朝议携贰。各有标榜。而仁弘尤以排击善类。嗾党引祸。先生遂有退休之志。故以此揭为堂号。 谨按石泉私记曰。参判兄自少服膺庭训。敦尚经学。笃于体用之工。敏于进修之才。常于义理之分。理欲之辨。慥慥省察。食息不怠。律身操心之规。必以贤君子为准。故言行动止。肃然严整。践履之实。积中发外。在乡党则孝友彰达。在朝庭则忠勤备至。及乎晚节。则不欲与恶人同朝。退休畿庄。绝意荣涂。唯潜精于洛闽诸书。掇其妙而挹其芳。溯其本而掬其波。及覆研究。优游厌饫。习而又习。新而又新。将以臻夫大化之域。而天不暇年。木稼验妖。呜呼痛哉。将天不 遗一老。使后生小子。无以考德而承式也耶。人或劝之著述。则参判兄必笑而答之曰。法古训导。以摄事为者。吾辈之责也。立言著书。以诏来世者。孔孟程朱之任也。今君以不当之事。责望于人。不亦异乎。)
万历癸卯(先生五十五岁)春三月。除成均馆行大司成。病不赴。 秋九月。除户曹参判。病不赴。
万历甲辰(先生五十六岁)春正月。除户曹参判。入京谢恩。 二月。辞遆。出往杨州松山村。 除同知中枢府事。 夏六月。除杨州牧使。
知退堂集卷之十四 第 233L 页
万历乙巳。(先生五十七岁)著东阁杂记。 冬十月。以病辞状。弃官还家。十二月。叙用付副护军。
万历丙午(先生五十八岁)秋九月。除三陟府使。
万历丁未(先生五十九岁)春二月晦日。在官有疾。修整官事。焚其所著。只留若干卷。三月初九日。沐浴更衣。正枕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