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知退堂集卷之十一
知退堂集卷之十一 第 x 页
知退堂集卷之十一
 东阁杂记坤○本朝璿源宝录
  
知退堂集卷之十一 第 164H 页
[明宗]
明宗尝以御制。示经筵诸臣曰。读书已是第二义。圣贤千言万语。只要人不失其本心。须是收敛此心。令专静纯一。日用动静间。都无走驰散落。然后方是看得文字精审矣。又曰。读书只要眼头过口头转心头运。而今人只略依俙说。不曾心晓。须是存心。然后可以穷理。不能穷理。只缘心粗而已。
○陈复昌。以嘉靖乙未松京亲试。擢文科壮元。门地卑贱。其父义孙以录事去官。为县监而死。复昌能文善写人。巧黠自衒。故如具寿聃辈。亦为其所瞒。为之延誉汲引。尹元衡方专国。鱼肉士林。复昌遂附之。为其鹰犬。元衡所欲害者。复昌即击之。屡起大狱。一时名儒徙死者极多。见者仄目。号为毒蛇。具寿聃亦终为所陷而死。厥后元衡亦厌之。窜复昌三水。又以在谪中作弊。围篱安置而死。同时有李无强者。亦险诐。缔结复昌。随事济恶。复昌为副提学。适为弘文录。大言于会中曰。今番景休当首荐。(景休即无强字也)左右咸唯唯。及其圈点。不得参焉。座中相目曰。谁乃不圈也。尔我相推。闻者笑之。无强尝为 御史往北道。州官有周急乙巳谪人者。摘而罪之。及复昌败。无强亦窜庆源。守令相戒曰。此人乃前日罪赒谪客者也。无一顾见者。人以为反
知退堂集卷之十一 第 164L 页
尔之报云。李东皋浚庆为兵曹判书。无强劾之。至以才兼文武。不可使掌兵权为辞。其后浚庆为巡边使。到庆源。邮卒指城中矮屋曰。此乃李无强所舍也。浚庆厚遗食物。或哂其以德报怨。浚庆曰。非欲施惠也。见其困穷。矜悯之心。自不能已云。
○明庙尝幸御苑。入侍之臣。皆 赐酒。尚相震素不能饮。醉仆于道左。 上临还宫。问左右知其为震也。下教曰。大臣在路傍。过行未安。 命以布帐围障后。乃进辇。
○李知枢贤辅。七十一岁。丁外忧庐墓。服阕。除户曹参判。未几。谢病乞浴。归乡礼安。盖为退休计也。缙绅倾都出饯。 中庙嘉其恬退。除授知中枢。 仁庙 明庙。特加褒奖。累阶崇政。年八十九而卒。时嘉靖乙卯间也。子仲梁为安东府使。希梁为义兴县监。季梁为奉化县监。一时荣养备至。人称其福寿有终。
○李左尹澯。暮年谢病家居。不受禄俸。相臣沈连源,尚震等白为奉朝贺。乃受其禄。以终其身。厥后李府尹彦憬。年踰八十。欲为奉朝贺。吏曹以无前例。不为举行。其不晓故事甚矣。
○嘉靖丙辰。 顺怀世子生已六岁。 明庙以为蒙养之道。不可不预也。择朝臣中有学行者。擢为辅养官。使时时
知退堂集卷之十一 第 165H 页
进见。安玹,李浚庆,赵士秀,任虎臣。预其选。
○丙辰七月。 明庙幸成均馆。谒先圣。出御明伦堂。以手札谕诸生曰。予以凉德。叨主臣民。虽不及文王作人之美。亦岂无唐宗崇学之志乎。留意学校。欲使人材。蔚然而出。岁月流迈。迨未见效。是乃予作成之诚。未至而然也。学贵务本。常顾堂名。以忠孝为本。皆为他日君子儒。是予之望也。
○丙辰。茂长居幼学安顺瑞因求言上疏。极言时弊。其末又论柳灌等三人冤死。 母后临朝。执狐疑之心。彼五六大臣。舞出谗贼之谋。欺罔 天听。骤得美官。人皆切齿。至于宋麟寿,林亨秀等。皆无罪见杀。籍没家产。天若有知。殃庆以其类至。近来灾变。皆由于此。请行大赦。以答天谴。监司上其疏。囚顺瑞以待拿命来。鞫于 殿庭。以乱言处斩。籍其家。
○沈领相连源疾笃。语子弟曰。余尝见大臣寝病。君问之。但祝手谢恩。不复言及时政。吾心少之。今欲及吾精神未乱。以尽所怀。即疏陈六条曰。勤学,从谏,亲贤,远佞,恤民,慎赏。
○明庙尝御夜对。承旨许晔, 经筵官李遴,尹根寿入侍。晔言赵光祖以正士。为小人所陷而死。盖以光祖经过市
知退堂集卷之十一 第 165L 页
里之时。人皆致敬。故因谓之得人心以为罪名。昔宋司马光自洛入朝。卫士皆手额。此皆钦仰其德而然也。岂可以此而疑之乎。自 上当察其无辜也。且具寿聃素有直名。 上亦尝褒以贞亮之言。屡发于 经筵。而遽因一时之论。至被重罪。亦为可矜。根寿亦从而进 启。一如晔言。 上皆不答。翌日。两司劾晔好生议论。眩乱是非遆之。是时。李梁,李戡等方柄国。论遴即于其日泄之也。根寿亦斥除果川县监。
○明庙辛酉。落点儒生。 殿讲取才。沈铧,金戣,洪圣民,许思钦,李胤禧等五十入格。又令制术。洪圣民为魁。沈铧,金戣入格。 命皆赐第。台谏论其不可。盖所取三人中。沈铧,金戣皆椒亲。而落点试取。无以解人惑故也。 上不允。及唱榜日。 上将亲临。仪仗毕陈。是晓大雨。雷震大纛。 上即命罢其榜。
○顺怀世子当行嘉礼。尹元衡以其女婿安德大之切族黄大任女子。符同卜者。改装五柱。以为最吉。遂被拣选。亲迎之期。只隔旬日。大任之女。腹痛猝重。 明庙以为病人不可配 东宫。又难适他。降为良娣。未几死。改选参判尹玉之女。行嘉礼。翌年秋。 顺怀夭没。尹嫔至万历壬辰卒。未及葬。倭贼入 京城。遂失其尸柩。至今未行葬礼。(顺怀世子
知退堂集卷之十一 第 166H 页
讳暊。嘉靖辛亥诞生。丁巳册封。癸亥卒。)
○李梁者。国舅沈钢之妇弟也。愚而多气。侪流皆嗤笑之。 明庙骤加宠擢。自小官不数年升正卿。盖其时尹元衡擅威福。 明庙乃惮之。欲植梁以敌元衡也。梁怙宠骄横。势焰薰炙。一时嗜利之辈。靡然趍附。如李戡,权信,高孟英,金百钧,李翎等。为其心腹爪牙。金明胤,郑士龙,元继俭等。皆以崇品之人。阿谀纳交。腼然无耻。慎思献既擢第。以纳赂士龙。买题得科。因公论拔榜。丐梁而复科。思献德其授己。事之如奴。尹百源。乃元衡之侄也。然其父元老为元衡所杀。亦附于梁。梁之子廷宾。以癸亥岁。擢 谒圣科壮元。中外藉藉争传张奭之谤。未踰月。荐拜铨郎。俄而。梁除判书。以相避而遆。廷宾嘱诸同僚。荐柳永吉为其代。盖其密友也。其时正郎朴素立,尹斗寿颇持清论。不从其言。廷宾㘅之。又如李文馨,许晔,朴大立,洪天民。不肯附梁。奇大升,尹根寿。以后进为士类推许。梁党忌之。于是李戡为宪长。劾晔,文馨,大立,素立,斗寿,根寿,天民,大升等八人。以浮薄相扇为罪。削职黜外。沈义谦。乃梁之甥也。初出仕路。交游士类。欲反梁所为。时奇大恒为副提学。亦梁之党也。及梁斥逐晔,文馨等。物情大骇。义谦欲去梁。往来谋议于大恒。大恒于族钢。戚也。知钢已通于 内殿。得其微 旨。乃率
知退堂集卷之十一 第 166L 页
馆僚上劄。劾梁罪恶。且论两司缄点不言。请并罢职。 上即允之。旋叙用晔等八人。寻又论罪梁,戡,思献,翎,百源等远窜。孟英,百钧等配中途。郑士龙,元继俭,金明胤,李廷宾,李彦忠,李重庆,黄三省,赵德源,高敬命,李成宪,姜克诚,尹仁涵等。或削黜或罢职有差。
○成听松守琛。屡除职。皆拜 命而不就。或问之。答曰。吾世臣也。不宜闻 命偃蹇。若病不能仕则已定矣。最后 明庙特命除司纸。领相尚震与之书。力劝其出。守琛答曰。昔文立不荐程琼。知其性谦年老。无复当世意故也。公非知我者耶。竟不出。及其卒也。谏院 启曰。守琛举遗逸屡拜职。辄谢病不仕。杜门求志。力行古道。穷约以修身。宲一国之善士。当代之逸民也。请于其丧葬。锡之 恩典。以表 圣朝崇重节义之意。 明庙允之。又 命赠司宪府执义。
○明庙末年。 令举经明行修之人。李恒,成运,林薰,金范,韩脩,南彦经等预焉。 下书召之。其就 徵者。即引见。咨访治道。并除六品职。其病不能赴者。 遣医赐药。特加敦谕。曹植亦承 召入对。植乃曰。自二十年来。民生日以离散。村落渐尔萧索。此臣之未解。因言君臣不可不和平。除典签。不拜而退。及卒。 赠大司谏。
知退堂集卷之十一 第 167H 页
○初。 顺怀世子夭而无嗣。乙丑。 明庙久失豫。中外忧惧。领议政李浚庆。与药房提调沈道源相议。自药房 启于 中殿。请预定继嗣。以系人心。 中殿书德兴君第三子名下之。即今 上也。未几。 上疾瘳。廷臣有白其前事。仍请早定名号者。 上甚恶闻之。浚庆尝持大学衍义定国本卷入对。极陈预定之意。又上疏论之。 上皆不纳。浚庆因此见忤。及丁卯六月。 上疾大渐。大臣 启禀后事。 上教以前日。已有所定。浚庆犹以为此乃莫大之事也。不可不亲承 上教也。遂请入对于 寝殿。浚庆大声以禀顾命。 上已不能言。浚庆使注书尹卓然大书今 上封号以请。 上颔之。遂辞出。即日 上升遐。迎今 上于潜邸即位。中外帖然。浚庆之力也。
○今 上之入承大统也。方遭河东府夫人之丧。未葬。兵曹判书元混,都承旨李阳元诣于潜邸。扈卫以出。 上乘肩舆。由光化门东夹而入。哭临于 大行前。遂即位。百官陈贺。时潜邸下人及他无识之辈。皆希 恩泽。如乙巳录功之时。争先奔走。书名投纳。至于朝士。亦有不赴哭 阙庭。而先往其处者。其录名之册。成一巨帙。承旨持来于政院。浚庆曰。今日之事。从 先王治命也。诸臣何功焉。即使焚之。翌日。左议政沈通源自矜己乙丑 启达之事。屡言
知退堂集卷之十一 第 167L 页
于公座曰。今日 主上之承统。我辈岂可无功也。显有贪天功之色。浚庆正色不答。通源遂沮。
○初。 明庙聚河原,河陵,今 上及诸王孙于宫中。训书诏行。曲尽其规。盖有意于择嗣也。一日。 命写字以进。诸君或书联句。或书小诗。时今 上春秋最少。独书忠孝本无二致六字。 明庙见而大奇之。一日。又使着翼善冠曰。欲知汝辈头大小也。诸君以次着之。今 上以两手擎冠。还置于 御前。叩头以言曰。此冠岂常人所可着哉。虽有 盛命。臣不敢奉承也。 明庙益奇之。遂定传授之意云。
[宣祖]
○隆庆丁卯。翰林院检讨许国,左给事中魏时亮。奉帝登极改元诏以来到。行嘉平馆。盖 明庙于六月二十八日。升遐。朝廷苍黄。未暇致讣于 天使。远接使率一行及差使员诸人。以乌纱帽素服举哀。今通事洪纯彦告以 国恤。上使含泪曰。千古所无之事。我辈奉 命。今始见之。仍问曰。有 王子乎。曰。无有。曰。有兄弟乎。曰。无有。曰。然则代 王受 诏者。必是何人也。曰。 王室之事。非贱译所妄料也。又问曰。首相为谁。曰。李浚庆也。曰。其人有文章乎。有德量乎。曰。素有德量。一国倚重矣。曰。然则汝邦无忧矣。其夕。远接使请见于两使。两使俱着淡黑衣。出坐大厅。远接使进前曰。不意闻 国王之薨。哀痛罔极。且有举哀之礼。不
知退堂集卷之十一 第 168H 页
能亲告 讣音。两使曰。忽承凶变。不胜哀戚。仍令沿路别供。勿为例纳。至于入京后。宴飨游观。一皆停免。只于迎 诏时。皆着吉服。礼讫后。两使皆以白绡团领行吊礼。
○隆庆丁卯。许,魏两天使奉 诏东来。问于馆伴曰。东方素称以小华。果有名儒传得孔孟心学者乎。时李退溪方判春官。朝廷使书示诸名儒姓名。凡十六人。即新罗之薛弘儒侯聪,崔文昌侯致远,高丽之崔文宪公冲,安文成公裕,禹祭酒倬,郑文忠公梦周,李文贞公穑,吉冶隐再,我 朝之尹别洞祥,金佔毕斋宗直,金文敬公宏弼,郑文献公汝昌,赵文正公光祖,金文敬公安国,李文元公彦迪,徐花潭敬德也。
○己卯之祸。南衮为谋主。斩伐士林。而得保首领。老死牗下。舆情久而愈愤。今 上初年。直提学白仁杰启于 经席。继而玉堂上劄。暴其罪状。 上问于六臣。追夺南衮,沈贞,洪景舟等官爵。静庵先生。 赠领议政。谥文正公。尊贤讨恶之典。行于四纪之后。士论快之。
○上以高丽郑梦周始倡性理之学。 本朝金宏弼,郑汝昌,赵光祖,李彦迪等相继而起。发挥经传。有功于斯文。乃 命儒臣柳希春等。撰次其言行。名曰儒先录。刊布中外。
○今 上嗣服。命尽释乙巳谪人之生存者。如卢守慎,金
知退堂集卷之十一 第 168L 页
鸾祥,柳希春,白仁杰。皆不次擢用。柳灌,尹任以下被罪者。皆复爵给产。李芑,郑顺朋,林百龄,郑彦悫等。并削职。三司请并削伪勋。 上重难之。大臣及庶官。廷论踰岁。或止或发。至于丁丑冬。 仁圣王后疾大渐。 上白以从公论削勋之意。遂 命削之。乃祭告于 宗庙。颁 教中外。其以勋增秩者。大臣外勿论存没。削资降职。
○李相国浚庆。字元吉。嘉靖辛卯。登第入玉堂。与具寿聃力救己卯诸贤。明其枉死。坐废多年。既复入。正色立朝。独持风裁。后为领议政。丁卯夏。华使入境。 明庙礼陟。人心皆危疑靡定。公奉 遗命。迎今 上即位。内外晏然无事。罪普雨。黜元衡。伸冤狱。革弊政。收用乙巳馀人。朝著清明。世以名相称之。号东皋。
○李文纯公滉。字景浩。自少学问纯正。践履笃宲。 明庙朝。退居于礼安之退溪。不以爵禄挂念。惟以道义颐情。圣贤经书。靡不研究致精。而尤用力于朱子书。凡出处进退。一以朱子为准。四方学者。皆尊敬而慕之。称曰退溪先生。 明庙嘉之。擢拜工曹判书。屡降手札徵之。或就或不就。今 上即位。升拜赞成。再以 教书徵之。戊辰。乃就 召。辞职不许。上封事累千言。皆切中时务。 上优答以奖之。又进圣学十啚,西铭考丁。 上尤虚心嘉纳。因 命缮写
知退堂集卷之十一 第 169H 页
为屏。置诸左右。以备朝夕观省。未几。以老病连上状乞退。 上知不可留。引见赐赉。驰驿护送。又令本道周给食物。翌年庚年。以年至病笃。三上章乞致仕。不许而卒。 命赠领议政。加谥。礼安,安东,永川。皆立书院以祀之。所著诗文及书疏三十馀卷行于世。
○李文纯之乞退也。 上引见。问所欲言。对曰。古人忧治世而危明主。盖明主有绝人之资。则以独智御世而有轻忽群下之心。治世无可忧之防。则骄侈之心必生。此其可惧者也。 圣质高明。经席之上。通贯文义。群臣才智。不足以满 圣意。故论义处事之间。不无独智御世之渐。臣前日进 启元龙有悔之言。愿常 留念焉。夫太平极。则必有生乱之渐。今时则然也。又曰。我 祖宗深恩厚泽。功德巍巍。但士林之祸。起于中叶。废朝戊午甲子之祸。不须言矣。 中庙朝己卯。贤人君子。皆被大罪。自是之后。邪正相杂。奸人得志。报复私怨。而必以己卯为目。枉害忠良者。连续而起。 明庙幼冲。权凶用柄。大狱屡兴。无辜横罹。网打之惨。不忍说矣。臣以既往之事。缕缕仰陈者。欲以为将来之大戒也。且自古人君。初政清明。正人见用。而君有过则谏之。有失则争之。人主必生厌苦之意。于是憸小乘隙而逢迎之。今 新政之初。凡所谏争。皆屈意从之。故更张施
知退堂集卷之十一 第 169L 页
为。无大过矣。然久而 圣志或移。则安保其如今日乎。如此则奸人必胜矣。唐玄宗开元,天宝之治乱。一君之身而行者。判如二人者。其初与君子合。而终与小人合故也。 上常鉴戒于此。保护善类。勿使小人陷之。此 宗社臣民之福也。 上曰。卿于朝臣。无可荐者乎。对曰。今日在大臣之位者。皆清慎重厚。六卿无邪慝之人。至于首相李浚庆。当危疑之际。不动声色而措国势于泰山之安。诚柱石之臣也。所当倚重者。无出于此人。 上又问学问之人。对曰。此难言也。程门如游酢,杨时,谢良佐,张绎,李吁,尹彦明诸人。不为不多。而程子不敢轻许以有所得。臣岂敢上欺天日。以为某某人有所得乎。如奇大升。博览诸书。而颇于理学。所见超诣。乃通儒也。但收敛工夫少耳。
○退溪先生病亟。欲召见门生与之诀。子弟请止之。先生曰。死生之际。不可不见。命加上衣。语诸生曰。平日以谬见。与诸君讲论。亦不异事也。卒之朝。令侍人灌盆梅。夕整卧席。扶起而坐。恬然而逝。隆庆庚午十二月辛丑也。(初八日)
○退溪先生雅有退休之志。虽承 累朝恩眷。强就 召命。而官至崇品。非其志也。尝戒子寯。勿用碑石。以小石题其墓前曰。退溪晚隐真城李公之墓。南冥曹植闻而哂之曰。退溪不足以当此号也。如我辈称为隐士。犹有愧也。
知退堂集卷之十一 第 170H 页
○退溪先生自作墓铭曰。生而大痴。壮而多疾。中何嗜学。晚何叨爵。学求愈邈。爵辞犹婴。进行之路。退藏之贞。深惭 国恩。亶畏圣言。有山巍巍。有水源源。婆婆初服。脱略众讪。我怀伊阻。我佩谁玩。我思古人。宲获我心。宁知来世。不获今兮。忧中有乐。乐中有忧。乘化皈尽。复何求兮。
○奇高峰明彦作退溪墓志曰。先生讳滉。字景浩。居礼安。系出真宝。自少好学。不喜为官。行年七十。考槃之宽。呜呼。先生官虽高。而不以自取。学虽力。而不以自有。俛焉孜孜。庶几无咎。视古先民。孰与先后。山可夷石可朽。吾知先生之名。与天地而并久。呜呼。维衣与履兮。托在玆阜。千秋万岁兮。无或躏蹂也。
○卢相国守慎。字寡悔。号苏斋。学问精诣。文章高古。乙巳祸。谪珍岛二十年。 明庙乙丑。量移。今 上即位。徵入玉堂。未十年。大拜。再为首相。少时端雅正直。素有重名。以此 天眷极盛。士望甚隆。然久居台位。无所建明。时人比之唐子方云。
○上即位之三年庚午。追尊德兴君。号曰德兴大院君。郑氏封河东府夫人。子孙袭职。依大君例。四代之后。主祀之人。世袭都正。四时祭牲。自官给之。乙亥。 仁顺王后上仙。三年丧毕。 上幸私庙祭之。玉堂上劄论其有妨于礼体。
知退堂集卷之十一 第 170L 页
请博考古礼而行之。 上不允。推恩河原,河陵。皆阶正一品。安滉叙六品职。且给米布。(河原君锃,河陵君鏻。皆今上之兄。安滉。即大院君之婿。) 隆庆壬申间。相臣李铎,朴淳,吏判卢守慎等 启曰。 
祖宗朝。宪府之官。虽非文臣而除之者。盖取其风力强梗。执法不挠而已。登科与否。姑舍勿论耳。今亦有学行敦宲。志操劲直之人。而以其不得出身。故霜台之选。姑未注拟。用材之方。极似苟简。请以遗逸知名之士。轮除风宪之任何如。 启。 上可之。成运,林薰,韩脩,成浑,南彦经,洪可臣,崔永庆,金千镒,柳梦井,柳梦鹤,宋大立,郑仁弘等。前后除拜。未几。以新创之事。 下教止之。
 今 上朝擢用人才。如赵穆,李之菡,郑逑,金沔等。亦以学行。相继超叙六品职。
 柳希春。字仁仲。号眉岩。乙巳。为正言。谪济州。旋以其近于家乡。(柳希春家在海南)移配钟城。博览强记。无书不读。 明庙末年。量移恩津。今 上朝。累官升资宪。旧例。无以资宪除副提学者。 上曰。柳某学术醇深。虽无例。可除之。后遂为例。 上尝教曰。予之进学。资于柳希春者为多。及卒。未经正二品宲职。法例不应 赠谥。 特命赠赞成。
 闵起文。乙巳名士也。以持平坐谪。今 上朝。官至副提学。尝言乙巳 密旨之下也。两司会中学。罢出之时。司谏
知退堂集卷之十一 第 171H 页
朴光佑,掌令郑希登。或向昭格署。或向壮义洞。乃柳灌,尹任所居之洞也。其时为尹元衡耳目者。布列街路。指光佑,希登泄其言于灌,任也。杖死。其馀直还其家者。皆只窜谪。盖光佑等亦非往见灌,任也。侦伺之辈。见其马首所向。构以成罪。其或死或生。有莫之为而为者云。
 我国士大夫丧礼。自 先王朝。父母丧则皆三年居庐终制。其期服以下。则只着巾带。或于练服上加之。其日数则依家礼假宁格。以次减杀。终其日即除之。虽未葬而听乐宴饮自在。人无怪之者。今 上即位之初。学者从游儒贤门下。讲明丧礼。期功以下。皆依礼制冠服。尽其月数。不预宴乐。当初为俗论者。怪而排之。间有好礼之士。冒诽笑而行之。今则几乎成俗。其不为者。指为鄙野矣。且于忌祭。皆纯用素馔。若或依家礼用鱼肉。则莫不骇异。今则穷村僻巷。妇人小子。皆知祭羞当用鱼肉。不备则如不祭。信乎转移风俗。在君子之德。非难事也。而先王长者教导学者之功。大矣。
 万历癸未春。六镇藩胡攻陷庆源。尽输库藏。杀掠人民而去。府使金燧,判官梁士毅。以失守坐斩。兵使李济臣。拿鞫流配。济臣之获罪。非但丧师也。宣传官持标信莅刑燧等。适燧有追斩贼胡之功。驰 启其由。济臣意朝廷准罪
知退堂集卷之十一 第 171L 页
末减。援律文谳覆应死者过三日乃刑之文。劝留宣传官三日。以待后 命。而终不至。乃刑之。两司论济臣擅止 君命。拟以死律。 上特减死。然外议以为原其情罪。不相称也。时稳城府使申砬奋勇杀贼有功。擢授兵使。以郑彦信为都巡察使。留镇经略。诱斩倡乱臣魁杀人。六镇复平。 癸未夏。两司,玉堂。论劾兵曹判书李珥。 上不允。又劾领议政朴淳与李珥党比。上又不允。 上引见六卿以上。议罪劾珥,淳者。朴谨元,宋应溉,许葑三人远窜。(朴谪江界。宋谪会宁。许谪甲山。)大司宪李塈除长兴府使。副提学权德舆星州牧使。大司谏朴承任昌原府使。执义洪汝谆昌平县令。应教洪进龙潭县令。校理金瞻知礼县监。同副承旨金应南济州牧使。修撰洪迪长渊县监。舍人金诚一罗州牧使。掌令金宇宏光州牧使。李珥拜吏曹判书。成浑吏曹参判。李友直大司宪。洪圣民副提学。李海寿大司谏。郑澈礼曹判书。方三司之攻珥,淳也。幼学申礏上疏。极论金瞻,金晬,洪进,郑熙绩,禹性传等交相缔结。倾陷善类之状。 王子师傅河洛上疏。亦右珥,淳。政院 启以疏意偏党不公。 上即斥罢议 启承旨等。太学生柳拱辰等上疏。讼三司诬陷李珥。未数日。又有生员李廷友等上疏。论前日拱辰等疏。乃为其师而讼屈。非馆中共公之论。 上皆优答之。成均博士
知退堂集卷之十一 第 172H 页
韩戭以前疏儒生等于释奠祭致斋之日。只为上疏而散去。不为入斋。抄其名藏于印匣。拟为施罚。湖南儒生等上疏。指戭以奸臣宋应溉之甥。欲为报复之计。胁制儒生。 命下戭禁府严鞫。减死长流庆兴。
 大明会典及祖训。载我 太祖宗系。而误以为李仁(即丽末权臣)之后。且诬以连弑四王而得国云云。(四王即指祦,昌,瑶,奭也。奭乃恭让之世子。)恭定王朝。始得知其诬录。即遣李彬。奏请改正。 成祖降敕允许。厥后 先王续遣使请改。而或许或不许。及今 上朝。适闻会典改纂之役。累遣使臣。竭诚吁请。万历甲申。奏请使黄廷彧得礼部覆题。腾出新会典所载我 国事宲。具录于敕书中而来。戊子。奏请使俞泓得印本一卷而来。其刊伪辨诬甚详。 上大悦。亲祭以告于 庙社。己丑。圣节使尹根寿又得全秩而来。 命录勋。以廷彧,泓根寿为首功。前后使臣奏请有功者凡十九人。并分等赐券。号光国功臣。于是廷臣请上尊号。 上谦让不许。久乃 允之。遂上号曰正伦立极盛德洪烈。
 今 上乙酉秋。社祭临陈设。国稷氏配位板亡失。即 启其由。以事出仓卒。令设虚位行之。大为搜觅。旌得于坛墙外树下。鞫问可疑人。乃守仆朱洪欲陷其署官而偷取埋之也。洪论以大逆伏诛。妻子并依律缘坐。庚寅春。 太
知退堂集卷之十一 第 172L 页
庙第三室庙门。夜半火起。守直军柳成。会见即扑灭。因点视各室册宝等物。则以金银铸成者太半无存。盖守仆等偷窃后恐其发觉。故起火而欲灭其迹也。其干连人等鞫问。多死者。正犯利山。乃黄致敬奴也。利山逃躲。故姑令并囚其主。良久见获伏诛。后赦其主。成会以正兵升折冲。
○万历丁丑秋。有彗星出西北方。本柄偃曲。末渐肥大。大约长三四十丈。光芒烛天。三阅月乃灭。戊子秋。汉江水赤如血。五六日复常。己丑正月初一日。日食。同月十五日。月食。三月。司饔院炊饭。鍮甑自鸣如牛吼。庚寅五月。全罗道锦山等五官。陨霜。十一月初六日。京中大雨。汉江涨溢水。十二月十七日。京中地震。屋宇动摇。辛卯三月二十五日。下雪冠岳山等处。积厚如隆冬。良久乃消。四月。京畿仁川及京城西部人家。蚁虫分边。如相战之形。其死者皆斩首。江原道三陟,襄阳,蔚珍等处。有蚁虫蔽海而出。㳽漫海岸。有生气者辄飞去。壬辰四月。有怪鸟集于禁苑。自昏彻晓鸣号。天明乃止。凡十馀日。 大驾出狩前夕乃止。四月十一日。贼倭犯釜山。警报入来之日。宫中小池。有白气如虹。直贯于寝殿。乙未夏。自忠州至京江。有鳖头项浮大自死者累百。相属于水边。壬辰。通津僵柳自起而立。乙未五月。黄海道长连海汀。有大石小石各一。忽自拔出。移转五十
知退堂集卷之十一 第 173H 页
馀尺而止。己亥十月。洪州有大石自起而移立。庚子十二月。瑞山蛙鱼群聚。如接战者然。斩头刳腹。积在沟渠。京城东大门外。蛙鱼自死数斛许。癸卯。处处有石移转。八道状 启相继。不可殚记。
○己丑十月。黄海监司韩准驰 启。据载宁郡守朴忠侃,安岳郡守李轴,信川郡守韩应寅等密报。全州居郑汝立。与载宁等处居李光守,李箕等及他某某人等谋逆。即送宣传官,禁府郎厅捕之。汝立逃。大索八道。汝立至镇安境。穷无所皈。与其党边涘自到。且刺其子玉男。不殊。载其尸到京。百官序立。刑之于军器寺前。李泼,李洁,白惟让,柳德粹,曹大中,郑介清等。或辞连。或因上疏指斥。并死杖下。洪宗禄,金宇颙,郑彦智,郑彦信等远窜。朴忠侃及推官。并录勋。
○崔永庆。字孝元。有孝友行。以荐超叙六品。屡拜持平。皆不就。天性亢峻。嫉恶如仇。又好危言激论。己丑逆狱。湖南人梁千顷,姜海等诬持永庆与郑贼通谋。逮于 王狱。 上知其冤而释之。台谏又请更鞫。竟瘦死狱中。未几。 上洞烛其构捏之状。 命鞫千顷等。流配道死。其时委官郑澈及论 启台官等。并窜谪。追 赠永庆大司宪。 赐祭。廪其妻子。
知退堂集卷之十一 第 173L 页
○万历己丑。日本国王平秀吉遣玄苏,平义智。来聘请通信使。 朝家以黄允吉,金诚一充上,副使。许筬为书状官遣之。庚寅。允吉等复 命。秀吉复遣玄苏,义智。称为回礼使而遣之。盖逐年往来。以觇我虚宲也。壬辰四月。大举入寇。平义智,平行长,清正等为先锋。东莱,釜山失守。巡边使李镒,申砬等相继败绩。 上西狩。幸平壤。又幸义州。贼连陷三京。乃告急于 天朝。天朝发兵来救。明年癸巳正月。提督李如松围平壤拔之。贼将行长等退走。松京,汉京相继而复。 天兵追至岭南。贼屯据海上不退。如松等班师。十月。 上自海州还汉京。
○万历癸巳冬。 上自海州还汉都。 皇帝遣行人司行人司宪宣 敕。其辞曰。昨者王以大兵。驱贼出京。还皈旧国。上表进方物来谢。朕心深用嘉悦。念玆复国重事。不可照常报闻。今特遣使降谕。因赐王大红蟒衣二袭䌽匹四表里。以示朕惓惓为王遥慰之意。顾朕又惟该国。虽介居山海中。传祚最久。昔在先朝。未沾王化。尚能拓地守险。雄视诸夷。今为我朝春秋贡献之邦。以世世凭席宠灵。蓄养财力。宜益富强。而乃者倭奴一入。王城不守。原野暴骨。庙社为墟。追思丧败之由。岂尽适然之数。或言王偷玩细娱。信惑群小。不恤民命。不修军宲。启侮诲盗。已非一朝。而臣
知退堂集卷之十一 第 174H 页
下未尝有言者。前车之覆。后车岂不戒哉。直徼福于尔祖及我师战胜之威。俾王之君臣父子相保。岂不幸甚哉。第不知王新从播越之馀。皈见黍离之故宫。烧残之丘垄与夫摧败之士众。噬脐疾首。何以为心。改弦易辙。何以为计。朕之视王。虽称外藩。然朝聘礼文之外。原无烦王一兵一民。而今日之事。止以大义所存。哀存式微。则固非王之所当责听于朕也。大兵且撤。王今返国。而尺寸之土。朕无预焉。其可更以越国救援为常事哉。若使尔国恃之而不设备。则处堂厝火。行复自及。猝有他变。朕不能为王谋也。是用预申告戒。须以古人卧薪尝胆之义。勉之勉之。其尚及今息肩。用能再展国容。抚疮痍招流散。远斥候缮城隍。厉甲兵宲仓廪。无湛于流色。毋荒于游盘。毋偏信独任。以阏下情。无峻刑苦役。以丛民怨。庶几殷忧愤耻之后。先业可兴。大雠可雪矣。此则继自今存亡治乱之几。在王不在朕也。王其戒之慎之。
○维万历癸巳九月壬子朔越十日壬戌。监督南北诸军并督朝鲜兵马都指挥使吴宗道。谨以柔毛刚鬣之奠。致祭于朝鲜国倡义使金将军之灵柩前曰。凡人之在天地间。有死而犹生者。有生而犹死者。生而犹死者。滔滔焉天下皆是也。若夫死而犹生者。吾于倡义使金将军而有感
知退堂集卷之十一 第 174L 页
焉。夫将军当海寇狂逞。千乘草莽。一国八道。几无坚城。而乃能揭竿斩木。奋臂一呼。使豪杰应响。得仗义之士千馀。相与屯戍汉江之浒。誓不与贼共生。而将军之名。恒赫中外矣。不佞乃于王事之暇而揖之。一识荆州。即惓惓若故知也。时倭奴方以贡请。将军辄扼腕不平。每欲灭此而后朝食。其志其功。虽不能售。而将军之名。由是而益震也。倭奴常以宋事。较今之势。以为武穆不死。和议不成。将军不死。贡约不决。故倭之朝夕持筹者。惟必以杀将军为事。及其以散亡馀卒守晋州。适崔君庆会亦在其中。崔君者亦倭奴宿昔之所忌惮也。由是倭奴以重兵压之。围几数重。悉力死咋。必欲得二公而后已。于斯时也。不佞受 命来戍全罗。因道上霖雨。止宿竹山。倏忽间大风震雷。扬沙拔木。恍若促余之行也。遂乃冒雨前进。信宿薄南原。则晋州以矢尽食竭。既城陷若干日矣。将军父子及崔君。皆骂贼而亡。以此始悟竹山之霖。乃将军父子之泪。而大风震雷。其将军父子不平之气也耶。于戏。将军何泪为也。将军之名。千载不朽矣。将军其不死也欤。视彼君父蒙尘而拥兵不救。顾乃腼然面目。荐绅其衣冠者。虽生曷若将军之死耶。呜呼。苍天不佑兮。父子云亡。节义成双兮。植我纲常。幽明隔绝兮。梦寐羹墙。良朋永别兮。贶我一觞。
知退堂集卷之十一 第 175H 页
○壬辰倭贼之深入也。升平日久。州县望风瓦解。无一人发一矢以婴其锋。我仲氏起义兵。入保延安城。才四日被围。督励将士。誓死固守。贼尽锐攻之四昼夜。不胜乃退走。时金时敏守晋州被围。亦击却之。城乃得全。时敏中铁丸死。(仲氏李公讳廷。甲辰。策勋。 赠左相。封月川君。)
 当倭贼之据平壤也。 天朝遣沈惟敬通使于军前。盖惟敬之父。尝为倭所攎。惟敬亦少随其父。久在虏中。识其情形故也。时东事已日急。惟敬以兵部差官入平壤。与倭将平行长讲约。立标木于平壤城西四十里地。使倭卒不得出标外。又令朝鲜人不得入标内。限以五十日。缓其贼势。居数月。提督李如松仗大兵来讨之。平壤一捷之后。诸道分屯之贼。聚于汉京。无退去之计。惟敬复入贼中。谕以讲和之意。贼即撤退。经略宋应昌以谢用梓徐一贯。充使价而遣之。贼酋秀吉。待之甚落莫。只放还被掳临海,顺和两 王子及黄廷彧,黄赫等。久之。平行长等扬言。 天朝若许和送册封诏使。则当退师。惟敬又往来通言于 天朝。乙未岁。兵部用沈惟敬计。题请册封关白。 钦差临淮侯李宗诚,总兵扬方亨充上,副使。偕沈惟敬赍持 册宝,金帛遣之。既入釜山倭营。秀吉不肯遣使迎接。又不许还。宗诚留釜营几一年。或密告宗诚曰。贼狡黠无好意。欲拘
知退堂集卷之十一 第 175L 页
执事臣耳。丙申四月。宗诚脱身跳出。倍道抵京城。举国震骇。疑贼追捕宗诚而豖突也。贼竟不动。只固守方亨。方亨驰奏其由。于是 天朝拿宗诚而去。以方亨升上价。惟敬充副价。俾完其事。六月。渡海抵秀吉所居。秀吉待之极无礼。且言若许降 皇女。则当成和议云云。当是时。我 国亦因兵部移咨。以黄慎充上使。武官朴弘长为副。跟随宗诚往釜营。留在甚久。及方亨,惟敬之渡海也。又随而去。秀吉尤蔑视。不答 国书。慎能不辱 命而还。当初和事。兵部尚书石星主之。盖出于 中国以禽兽畜夷狄之意。未为全非。而及其狡计已露。而犹信惟敬诈谖之言。每以夷情为可保。欲苟且结末。终至见辱于小丑。此则星之罪也。星,惟敬俱下狱死。
○万历丁酉。贼将清正等复来。枪松海界。修筑旧垒。以为久驻计。朝廷遣使告急。 天朝发兵来援。以都御史杨镐为经理朝鲜军务。来莅 本国。又令麻贵,吴惟忠,杨元牛,伯英,陈愚衷各领兵陆续过江而来。总督军门邢玠咸统之。杨元以三千兵守南原。贼大举兵攻陷之。兵使李福男府使任铉,接伴使郑期远或死或被掳。杨元突围而出。仅以身免。时陈愚衷守全州。全州府尹朴庆新。闻南原失守之奇。禀帖于 天将。请弃城而去。愚衷不从。州人至杀把
知退堂集卷之十一 第 176H 页
门唐兵。庆新斩关而出。于是贼蹂躏下三道郡邑。长驱至天安。京城汹汹。 东宫奉 庙社及 中殿。由东小门出向关西。经理杨镐在平壤。闻贼深入。倍道以进。住劄都城。遣轻骑迎击于稷山苏草原败之。人心稍定。贼亦捲退。或云寇至忠清而止。乃秀吉之令云。
○丁酉七月。兵部尚书邢玠继至。留陈都中。御史陈效承 诏监军。十一月。杨经理镐督率诸将追贼。围贼将清正于蔚山境岛山栅。贼固守不下。会天大雨雪。人畜多冻死。粮运亦匮。贼援大至。戊戌正月。镐乃班师。邢军门有赞画主事丁应泰者。劾杨镐三十罪徵还。万岁德代为经理而来。镐勇于徇国。长于料敌。御下有纪。号令风生。东人赖安。称颂不忘焉。邢玠,万世德。分四路进兵。麻贵进攻蔚山屯贼。蕫一元进攻泗川屯贼。刘綎进攻顺天屯贼。陈璘率舟师由海路夹击。声势甚盛。而诸将不相统摄。各自倖功轻进。蕫一元遇伏大败。他路亦皆不利。未几。贼酋秀吉病死。贼次第撤退。三道统制使李舜臣。自壬辰变后。领舟师水战。累立大功。贼畏惮之。不敢由海路向西。至是闻贼退。邀击于露梁洋中。焚烧贼船。鏖战大捷。舜臣中铁丸死。追 赠右议政。谥忠武。(露梁。即南海县之大洋。)
○今 上朝初年。洪相暹,卢相守慎之母。俱亨高年。筋力
知退堂集卷之十一 第 176L 页
康健。 特令优赐米豆。
○李参判蘧母蔡氏以燕山甲子生。迄今乙巳。寿踰百龄。 上奇之。命超蘧资嘉善。蘧时年七十三岁。有两姊。年俱八十馀。末子薳。年六十六岁。人间之所稀有也。
○今 上尝语讲官曰。日用之间。存心有要。廓然大公。顺以应之。不以外物之来动其中。然后欲静而静。欲动而动矣。不然而邪思妄虑。有如云兴月走。则欲为消遣而不可得。盖心如止水难矣。
○今 上不食重味。衣常浣濯。妃嫔宫人。不敢服侈靡。宫中粒食。不令遗地。常曰。此皆农夫粒粒辛苦之物。安坐而食。亦已足矣。岂可以播弃之暴殄之哉。
○今 上事大之诚。出于至性。迎诏拜表之仪。正,至,圣节望 阙之礼。率皆虔诚精白。肃敬将事。虽颠沛流离疾病困剧之际。未尝或废。未尝少懈。每封进方物。必盥濯斋洁。手自点视。丁宁戒敕。极敬极慎。瞻戴之诚。不啻如孝子之慕父母。
○宗庙配享。 大祖室。义安大君和,赵文忠公浚,兴安君李济,宜城君南訚,清海君李之兰,汉山君赵仁沃,宜宁君南在。 恭靖王室。益安大君芳毅。 太宗室。河文忠公崙,汉山府院君赵英茂,右议政郑擢,完山府院君李天祐,鸡
知退堂集卷之十一 第 177H 页
林君李来。 世宗室。黄翼成公喜,崔贞烈公润德,许文敬公稠,申文僖公槩,兵曹判书李随。 文宗室。河文孝公演。 世祖室。韩襄节公确,权翼平公揽,韩忠成公明浍。 睿宗室。朴文宪公元亨。 成宗室。申文忠公叔舟,郑忠贞公昌孙,洪忠贞公应,右议政李复。 中宗室。朴武烈公元宗,成忠贞公希颜,柳文成公顺汀,郑文翼公光弼。 仁宗室。洪文僖公彦弼,金文敬公安国。 明宗室。沈忠惠公连源,李文元公彦迪。
○中庙改玉以后三公。姑以所知记之。柳洵,金寿童二人。燕山时已为相。朴元宗,柳顺汀,成希颜,宋轶,郑光弼,申用溉,金应箕,安瑭,金铨,南衮,李惟清,权钧,沈贞,李荇,张顺孙,韩效元,金谨思,金安老,尹殷辅,柳溥,洪彦弼,金克成,尹仁镜,柳灌,成世昌,李芑,郑顺朋,林百龄,黄宪,沈连源,尚震,尹溉,安玹,尹元衡,李浚庆,沈通源,李蓂,权轶,闵箕,洪暹,李铎,朴淳,卢守慎,姜士尚,金贵荣,郑芝衍,郑惟吉,柳典,李山海,郑彦信,郑澈,沈守庆,柳成龙,李阳元,崔兴源,尹斗寿,俞泓,金应南,郑琢,李元翼,李德馨,李恒福,李宪国,尹承勋,金命元,柳永庆,奇自献,沈喜寿,许顼,韩应寅。(世传林百龄。以府院君赴京而死。未及拜相云矣。)
○国初以来典文衡。权近,闵霁,刘敞,成石瑢,李行,成石珚,
知退堂集卷之十一 第 177L 页
金汉老,郑以吾,咸傅霖,吴升,李元,柳思讷,柳观,卞季良,尹淮,申樯,辛硕祖,郑招,许诚,河演,权踶,朴堧,禹承范,安止,郑麟趾,许诩,朴仲林,郑陟,李宣,申叔舟,李季甸,崔恒,徐居正,郑文炯,权揽,成任,梁诚之,鱼世谦,洪贵达,成伣,金勘,申用溉,南衮,李荇,金安老,苏世让,金安国,成世昌,申光汉,郑士龙,洪暹,郑惟吉,李滉,朴忠元,朴淳,卢守慎,金贵荣,李珥,李山海,柳成龙,李阳元,黄庭彧,李德馨,尹根寿,洪圣民,李恒福,沈喜寿,李好闵,李廷龟,柳根。
○李延城石亨。魁正统辛酉文科。又魁同年生员进士两试。一年三壮元。设科以来未之有也。正统丁卯。又捷重试。其后申参判从濩。魁司马试及 殿试,重试。一人三魁。亦无有继之者。其次。郑河东麟趾,崔宁城恒,丁参议胤禧魁 殿试,重试。李阳城承召,权翼平揽,尹斯文箕,蔡仁川寿。魁初试,会试, 殿试三场。李赞成珥。魁会试, 殿试。又魁同年司马试。
○李孝靖公贞干。有子曰士宽。官全州府尹。士宽之子曰礼长。宣德壬子文科。参靖难勋。兵曹参判,全城君,赠礼判,大提学,谥平简公。曰智长。甲寅文科。注书,赠赞成。曰諴长。(初名诚长)戊午文科。礼曹参判。曰孝长。丁卯文科。观察使。曰恕长。丁丑文科。参敌忾勋。汉城左尹,全城君,谥襄简公。(诚长,孝长。
知退堂集卷之十一 第 178H 页
又登丁丑重试)李右相仁孙。遁村集之孙也。有五子。俱登文科。长曰克培。领相,广陵府院君。次曰克堪。从一品判书,广城君。次曰克增。领中枢广川府院君。次曰克墩。领中枢。次曰克均。左相。(克堪。丁卯重试。克墩。戊子重试。)同时又有安重厚,谨厚,宽厚,仁厚,敦厚。五昆季登科。李斯文宜茂。捷文科。有文名。官至洪州牧使。有五子。长曰菤。武科。咸镜南道节度使。次曰芑。领议政。次曰荇。左议政。次曰苓。武科郡守。次曰芃。(后改薇)刑曹判书。正德丙子。 上特依旧例。遣官致祭于宜茂墓。 中庙朝。又有朴洪鳞等兄弟五人登科。而以其附丽安老。人不贵之。今 上朝。尹民新之子𪰙,曙,㬚,煦,晫。四年之间。相继登第。而未及十年。皆夭折。
○金斯文千龄。魁司马及 殿试。子万钧,孙庆元。俱擢第壮元。三代壮元。曾未之有也。庆元之弟命元。亦登甲科入相。
东阁杂记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