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知退堂集卷之八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x 页
知退堂集卷之八
 东阁杂记乾○本朝璿源宝录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112H 页
[成宗]
成庙朝即位初年。命造密符。分授申叔舟韩明浍等二三重臣。以凭宣 召。且防机变。
○成化庚寅。 成宗下教曰。生财在于务本。裕财在于节用。如欲务本。必先勤若。如欲节用。必先俭约。念我东方。地力疏薄。虽勤苦俭约。尚患财之不敷。况懈怠成习。生之者既寡。华靡成风。用之者不节哉。唯尔人民。尽力农桑。勿为惰慢。勿为奢侈。量入为出。以为资生之地。仍令政府颁示中外。
○初。 德宗在东宫。以天顺丁丑薨逝。 世祖教曰。脩短。命也。其嗣皆幼。不可不传其貌以遗之。 命画师崔泾安贵生图以藏之。及 成庙即位。命奉安于月山大君家庙。赐泾,贵生爵。言官入侍。论其滥授。 上教曰。予生才月。乃失顾复。不意今日得睹 天颜之髣髴。悲慕之怀。将无所抒。泾贵生等不可不录。侍筵中闻 天语者。莫不下泪。
○成庙朝乙未。韩明浍 启曰。成均馆。乃养育人才之地。无书籍可读。大是欠事。宜印经传子史。立阁而藏之。令诸生随意抽见。 上允之。明浍自出立阁之费以助之。
○成化乙未。奏请使金礩回自京师。 帝降敕曰。得奏王所生父讳。先封世子早逝。及所生母韩氏。见在俱未有名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112L 页
号。虽为人后者义不可顾私亲。然显扬之怀。自不能已。朕因具悉王之孝忱。玆以特封故世子讳为朝鲜国王。谥怀简。封韩氏为怀简王妃。以遂王显亲之志云云。
○成化己亥。 天朝将讨建州卫野人。 帝敕我国夹攻。 成庙命蕊城君鱼有沼领兵赴之。到满浦镇。以冰澌难渡为辞。遂罢兵而还。韩明浍曰。我国至诚事大。 中国亦待之无外。自平交以下。尚不可失信。况 天子之命。既已奉承。而中违之可乎。如此则 祖宗以来事大之诚。至殿下而替矣。请更遣锐师速赴之。议者皆曰。路险雪深。不可再举。 上亦疑之。明浍力请曰。议者之言。自安之计也。老臣所惜者。国家大体。至如胜败之数。非所赖恤。要伸大义于天下耳。再三力请。 上从之。即命右议政尹弼商领偏师往征之。大捷。 上大悦。 中朝亦降敕褒美。
○成化己亥。奉 皇敕征建州卫大捷。鱼世谦为奏闻使。将献俘于 帝。至辽东。太监及总兵官,都御史等召而语之曰。被虏人及首级。何必并献 京师。首级则付边镇。人口则付亲戚。不亦可乎。吾等当具由奏达。世谦曰。献䤋 王庭。古也。奏捷而无其实。将何以验也。往复数四。竟不从。三大人为设筵。世谦揖而不跪。御史云。何不跪饮。答曰。奉我 殿下之命。来朝京师。诸大人特设宴以礼慰我耳。焉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113H 页
得跪饮哉。
○郑兰宗尝为北道兵使。得病危剧。幕僚欲以上 闻。兰宗止之曰。本道密迩胡虏。朝廷若闻主将病重。必贻忧念。姑观我病势。至不可为。然后驰 启可也。未几获廖。
○成化庚子。 成庙下教曰。先儒言非尧舜之道。不敢陈于王前。尧舜之道。非儒者。不知也。予方日与文臣讲论经义。近侍之人。当择其有学术者也。又于翌年辛丑。 上命吏曹判书梁诚之历采经史及本朝实录可法可戒者以 启。书成。 赐名曰善谕书。
○成庙自即位初。笃志于学。三时讲书。又每夜引玉堂入直官。与之讲究经史。既毕。问以历代治乱民间疾苦。仍出酒馔。分 赐疗饥。罢出之际。或至三更。每令中官撤 御前烛。先导送于直院。
○成化壬寅。永安道城底野人牟真介等。有举部潜移他处者。朝廷恐生他衅。特遣鱼有沼慰安之。以有沼曾为北道兵使。镇服其心也。有沼倍道而进。先使人于其部。开示教书。野人初不信之曰。诳我辈也。遂投其书于地。使者曰。汝苟不信。鱼令公来矣。野人曰。令公果来乎。令公来则是我父也。可得见之乎。有沼闻之。驰入其部。野人皆罗拜。有沼开诚抚谕。野人皆悦服归 命。遂率其酋长而还。使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113L 页
安旧居。
○鱼赞成有沼。远祖重翼。本性池也。生而体貌奇异。腋下有三鳞甲。及长。仕高丽王太祖。时人咸称某有三鳞甲。非常人。太祖见之曰。汝有鳞甲。乃是鱼也。仍赐姓鱼。
○成庙奉承 三殿。极殚爱养之诚。每于月之朔望。略仿寿仪。开设小酌。杂以妓乐。助其劝悦。王子夫人外党至亲。因以进见。呈纳珍羞。又于三九流头日。引入远近诸宗。或于园里。或于池上。撤祛繁仪。从容谈话。以叙敦睦之谊。忠勤之道。仍馈以香酝法膳。又以春秋季月。令臣僚选胜行乐。穷探奇观。山嬉则重兴洞曹溪。水游则杨花渡楮岛也。又于闲日。出 御庆会楼上。召集文武诸臣。分场较艺。文则或讲经书。或制诗表。武则习戈诗剑。放射击毬。观其等第分数。从而赏赐之。盖国家升平。人民又安。故丰亨豫大之举。殆将三十年。
○成化壬寅。 成庙幸 光陵。仍拜影殿于奉先寺。鱼世谦以大司宪扈从。寺僧欲馈百官。 上许之。世谦谏曰。以堂堂扈从之臣。受僧施食。则揆以 国体。人谓斯何。况百官皆自赍饭。不患无食也。 上曰。任尔不食。世谦与诸台谏皆不食。
○成庙尝于政事日。 命馈吏,兵曹堂上,六承旨,两仪宾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114H 页
于昌庆宫大门内。酒数行。月山大君自内擎出银瓶三事。大一小二。其腰两面。皆金镂 御制诗。所以内赐大君者也。香醪潋滟。各满其腹。大君属在座者。奉赓因觞之。俄顷。内使宣 命云。闻大君示予拙作于诸宰。予甚惭焉。诗虽不可观。韵犹在也。诸卿宜各和进。鱼世谦诗云。外耀千金字。中藏万岁春。奎章才漏泄。斟酌已醺人。其长篇句多不录。
○姜文良公希孟为刑曹判书。剖决明敏。狱无囚人。旧例。以圄空 启之则有赏。下僚欲 启之。希孟不听。其后沈贞为判书。亦一日狱空。方欲 启知。适有捕告犯牛肉者。贞语老吏曰。鹿肉甚似牛肉。吏揣其意。即论以鹿肉释之。遂 启狱空蒙赏。时己卯士类。或死或窜。冤枉甚多。此由贞辈下手。而反欲得刑措之名。其矫诬无忌甚矣。若希孟之撝谦。可谓有君子之度矣。
○成化甲辰。 成庙下教曰。学校。风化之大源。贤材。国家之利器。而成均儒生。饩廪不丰。非予崇重之意也。给田四百顷。以赡其用。州府郡县之学。亦给有差。
○徐居正典文衡二十三年。掌试取士者二十三榜。榜多得人。弘治戊申。蕫学士越来颁诏 本国。见居正甚尊礼之曰。曾见倪学士辽海编。又见祁户部皇华集。钦慕高风。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114L 页
久矣。今何幸得相见也。(倪学士。倪谦也。景泰庚午。奉使东来。祁户部。祁顺也。成化丙申。奉使东来。)
○许忠贞公琮字宗卿。擢 世祖丙子文科第三人。承命习天文。适有日食之变。书 启推步单子。其末并论上好佛法。喜游畋。不御 经筵。不纳谏诤之失。 上以为有志有才。命加一资。其后以兼艺文讲书。 上曰。汝是前日言事者欤。公申论前 启之意。 世祖欲试其守。 命捽下杖之。旁侍者股栗。而公确然不动。举止无异平昔。随问而对。音吐鸿畅也。 世祖大加称赏。因 命进爵。公徐就樽前。酌酒以献。进退俯仰。雍容可观。公魁颜广颡。美须髯。身长十一尺二寸。姿表出于千万人之上。望之如泰山乔岳。弘治戊申。蕫越,王敞奉使东来。公以远接使。迎于境上。两使尚矜持。视人蔑如。及公入谒。瞿然起立。不觉屈膝拜。及还到江上。依依不忍别。至于涕出曰。望公早时来朝。使 中国知海外有此人也。还朝啧啧缙绅间曰。所不知者。天上也。人间则无双云。
○三陟。右悉直国也。新罗时。称悉直州。丽代。改称三陟县。我 太祖以 穆祖外乡升府。又 赐红犀带于府内老人云。穆祖皇考陵在芦池洞。 皇妣陵在东山里。弘治己酉。因礼曹公事。令本道监司定差官员。抄发军人。造筑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115H 页
 两陵颓陷处。始赴役。而俄有只禁伐停造筑之 命。盖年代久远。又无可徵文籍。故停之也。
○弘治己酉。成庙下教曰。亲民之官。莫重于守令。守令之匪人。生民之大患也。在官一月。则贻一月之害。在官一年。则贻一年之害。而况三期六期之久乎。仲尼有言曰。苛政猛于虎。盖苛政行于下。则人主虽有仁民爱物之心。何能泽及于民乎。间者水早相仍。民罹饥馑。是虽寡躬无德之致。亦恐亲民之官。以侵耗为事。以刻察为明。货贿公行。刑罚纵滥。不修厥职。徒务自肥。而方面之臣。虽任刺举。眩于薰莸。失于殿最。往往有慈详恺悌者抱屈。贪暴奸回者得志。伤和召灾。未必不由于是。予欲别议升黜。以示劝惩。玆以政府。各以所知。旌别以闻。
○成庙即位之后。轸念民事。孜孜不妄。每于大臣登对。儒臣延接。咨弊询瘼。靡所不届。尝以 御书示入直军士等曰。皇天既生万民。无主乃乱。命之君长。以任字牧之责。自古帝王。孰不以安民为心。而深居九重。不能尽知民事。予虽不德。矜民之心。何可暂弛。然外方之事。其弊必多。惟尔八道之人。皆来于此。其各悉陈。予将听焉。所当改者改之。要使黎元安业也。
○丁克仁字可宅。号不忧轩。居于泰仁。治经。老而中第。七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115L 页
十拜正言。引年退老于其乡。训诲后进。且与乡人行乡饮之礼。作不忧轩曲以歌之。 成庙下书褒其廉介。赐三品服。令本道监司以时惠养。
○咸镜道儒生朴元龄善书。尝代写人疏。 成庙下问曰。此笔法劲遒。谁所写也。遂以元龄对。 命召于政院赐酒。出箭筒。使书其面以入。仍以 御书屏风赐之。虽小艺。其嘉奖如此。
○成庙笔法甚高。体势骨格。与匪懈堂所书。溷置难别。中庙以成世昌能书且识笔法。遂 下内藏真草若干张曰。自内不辨 成庙与瑢书。其卞别以入。世昌分类以 启之。
○朝明浍构亭于汉江上流。扁曰狎鸥。颇有景致。尝有 诏使欲往游赏。明浍请设龙凤遮日。以侈其观瞻。 成庙不许。明浍作色而起。台谏以无君请罪。 命窜外。寻放还。
○俞好仁在 成庙朝。以文章最承 恩宠。以亲老乞养。由修撰除居昌。由校理除义城。最后以掌令。又乞归养。 上使之辇母来京。病不能致。御札下于铨曹曰。俞好仁事亲日知。可除其邻官晋州牧使。铨曹辞以守令之任。不可无故经递。以毁成宪也。乃待陜川之阙。除之。因以 手笔书送。称念于庆尚监司曰。予之故人俞好仁。今为陜川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116H 页
郡守。下去任所。凡事斗顿。虽有微失。勿为执颐。好仁虽在外任。 上令于岁抄录进所著诗文。辄以书褒美。优赐食物。俾养其母。时曹梅溪伟。亦为养补外。与好仁同被 睿渥。迥出常数。人皆荣之。
○弘治辛亥。野人来寇咸镜道。杀镇将。攻陷城堡。剽掠居民。 命许琮除都巡察使。帅师二万往讨之。大捷而还。上遣都承旨郑敬祖。赍宣酝迎劳之。
○弘治癸丑秋。 成庙幸成均馆。祀先圣先师。退御帐殿于下辇台。文臣宰枢。入侍 筵内。堂下官文臣。分庭列坐。八道儒生。云集 京师。无虑万人。上下皆插花参宴。新制乐章。奏而侑之。各司分掌设馔而进前。 上频遣内官督察之。人皆醉饱。欢悦而罢。
○成均馆。专掌训儒。而 国家设养贤库。以馆官兼之。常养儒生二百人。 成庙朝。上党府院君韩明浍 启建尊经阁。多印经籍藏之。广川君李克增 启构典祀厅。礼曹判书成伣 启建享官厅。其后改构圣殿东西庑及食堂。又 赐学田四百顷。以备馆中之需。又 赐布五百馀疋米三百馀石。大备酒馔。聚朝中文士及诸生会明伦堂。醉饱终日。
○弘治甲寅。许忠贞公琮。病革呈辞。 成庙下教曰。右相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116L 页
之病。至于危剧。而其子孙不告于予。何也。虽秩卑朝官。不可侍之如此。况三公病革。九日予始知之。是岂可乎。 命赐沙糖甘橘等物。且令御医金兴守专委治疗。因 传于左承旨李宗灏曰。闻右相病革。无乃有欲言之事耶。尔其往问。宗灏回 启曰。臣往右相家。传致 圣教。则友相攒手以对曰。臣今滨死。无欲言之事。而但 圣上忧勤。泰运方亨。臣愿勿恃治。勿狃安。慎终如始矣。及卒。 上素膳累日。政院请进肉膳。 传曰。死生在天。非人所为也。予于大臣。谁厚谁薄也。然右相劳于北征。犯触寒风。遂违疾病。其后仍除监司。久留寒地。前日之病。至此加发。予甚痛惜也。予虽感冒。岂以数日进膳而增减乎。
○许右相琮家在 社稷前路傍。方其居忧也。 成庙有事于 社稷。还宫时。历问琮之有无于其家。一时闻者。莫不感激奋发云。金思斋正国。进 启于 中宗曰。 成庙于许琮。委任至矣。琮亦尽瘁国事。故 辇过其家之时。荣闻勤挚。礼遇大臣。当如是矣。
○弘治甲寅十二月。成庙升遐。方大渐之日。城中儒绅家。多有婚媾者。或乘朝而往。或当午而往。皆佯若不知。汲汲行礼也。其后事觉。悉为编配。竹城君朴之蕃。以武人不解文字。前一日。是醮子之夕。宾僚咸会。忽闻 上疾猝剧。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117H 页
语其客曰。 君父不豫。臣子何忍私行婚礼乎。遂停其资送。议者曰。儒林之识字。反不如武士之昧昧也。
○燕山在东宫时。日事游嬉。懒于读书。虽畏 成庙严训。强与宫僚。暂或对册。深义奥旨。全不留心。得闻规言。嫉如仇雠。外人已知其不肖。孙勿斋舜孝尤深忧之。尝入侍 成庙。请屏左右。登 御榻。有抚床之语。台谏请罪。且欲闻密 启何事。 答曰。言予好色耳。终不言。
[燕山]
○燕山丙辰春。欲迁其母废妃尹氏墓。又议其立庙立主。朝臣畏死。莫敢异言。独申公从濩抗论曰。葬则必有王以安其神。必有庙以奉其祭者。固礼也。尹氏诞育圣躬。宜享此礼。然得罪 先朝。遗教著在令甲。不可与钩弋,甄后并论。岂以私恩而害礼哉。虽不立庙立主。只祭于墓。亦足以尽孝矣。且多引经传以證之。论议甚正。虽以燕山之暴。不能加罪。
○初。佔毕斋金宗直。制吊义帝文。其后翰林金驲孙。以宗直门人。录其文于史草末。又赞之曰。以寓忠愤云云。及燕山戊午。修 成庙实录。李克墩以史局堂上。见其所记。以为宗直意在 光庙也。谋于柳子光。发其事以告燕山。于是。宗直以诋毁 先王。罪大恶极。论以逆律。剖棺追刑。其徒金驲孙,权五福,权景𥙿。明奸党恶。称美其文。以为忠愤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117L 页
所激。书诸史草。其罪与宗直同科。并极刑。李穆,许磐,姜谦党于驲孙。传相告语。穆,磐皆斩。谦籍产为奴。表沿洙,洪瀚,郑汝昌,茂丰副正总,姜景叙,李守恭,郑希良,郑承祖,李宗准,崔溥,李鼋,李胃,金宏弼,朴汉柱,任熙载,康伯珍,李继孟,姜浑。皆决杖后流窜有差。世传克墩与驲孙有怨。实起此祸云。
○金宗直。字季温。号佔毕斋。善山人。 世祖朝己卯登第。事 睿,成,两朝。官至刑判。病归乡寻卒。谥文简。孝行夙著。人多钦服。文章高洁俊逸。为一时儒宗。诱进后学。成就才德。金宏弼,郑汝昌。以道学著名。金驲孙,俞好仁,曹伟,李宗准,南孝温,洪裕孙等。以文章著名。其馀一经品题。使成佳士者甚众。燕山戊午。史祸起。追施极刑。有文集行于世。
○金驲孙。字季云。号濯缨。其先金海人。世居清道。受业于佔毕斋。能文章。性简亢少许可。官吏曹正郎。燕山戊午。遭史祸死。有文集行于世。
○金宏弼。字大猷。号寒暄。其先瑞兴人。居玄风。师佔毕斋。资禀高明。诚孝笃至。探穷性理。以古圣贤为准。教诲后生。勉以小学。以荐官至刑曹佐郎。戊午祸作。谪熙川。移顺天。甲子。被极刑。 中庙反正。赠右议政。今 上朝。赠上台。谥文敬。多士累疏请从祀文宣王庙庭。 上不许。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118H 页
○郑汝昌。字伯勖。号一蠹。其先河东人。居咸阳。以孝行荐为参奉。辞不起。 成庙庚戌。登第。践翰林。官至安阴县监。时金宏弼倡始正学。伯勖亦同志同业。剖析义理精微。讲究不辍。戊午之祸。以佔毕斋门人。谪钟城。甲子。卒。未几追刑。 中庙反正。赠右议政。令 上朝。赠上台。谥文献。多士累疏请从祀文宣王庙庭。 上不许。
○燕山以其母尹庶人。得罪 成庙。竟至废死。而当时诸臣。或顺 旨奉行。或缄舌慎默也。由是深憾之。又以今方追崇复位。而三司百官。或伏阁力争。或抗章极谏。下至诸生。相率峻议也。由是大怒之。又以戊午党人。亦不可不加辟也。罗织成狱。重法绳之。 先朝大臣宗班列乡及台谏章甫。多骈首就死。至有碎骨舂磨之刑。即世所谓甲子祸也。作威杀戮。发闻惟腥。人皆胁息。重足以行。非徒生民之不幸。抑亦 国家之厄运欤。
○燕山发怒。扑杀严,郑二淑仪。时 昭惠王后(即德宗王妃)方沈绵床席。遽起危坐。言曰。此亦父王之后宫也。何至是耶。燕山以头撞 后玉体。 后曰。凶恶哉。遂卧不言。
○燕山荒淫无度。内侍金处善语其家人曰。吾受 恩四朝。历官二品。今日吾必死谏也。遂入而极言不讳。燕山嗔之。处善曰。老奴粗知前代治乱。古今实未有如君王所为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118L 页
也。燕山大怒。引弓射之。矢着胁部。处善曰。朝廷大臣。诛杀殆尽。无用老宦。何敢爱死。但恨君王不能久享千乘耳。燕山又射中左腹。仍断脚令行。处善曰。君王亦可折脚而能行乎。遂死。燕山仍亲自断舌。更决其皮。出肠而散之。竟以尸馁虎。
○成庙朝。后苑生葱。一干九枝。谓之瑞葱。致石培之。燕山因以筑台。以为游衍之所。名曰瑞葱台。筑台时。徵下三道军民。雇役以立。输布浩繁。民不能堪。尽托衣缝。出其绵絮。再织成疋。其色污黑。
○燕山以为建置太学。无益于 国家。祀圣养士。耗费太多也。乃撤去圣庙位版。置于高山庵里。又移于太平馆。又移于掌乐院。序次乖乱。香火久绝。神人之愤极矣。先是。郑府使鹏。学行人也。一日谓所亲曰。我数昨前。梦见文庙位版徙于僧舍云云。未几果然。
○燕山令诸道各邑。皆设娼妓。号曰运平。于是择运平三百人。置于京中。又升差为兴清。运平之追入者谓之续红。兴清之擢选者谓之练红。其被练待命者。所着有迓祥服。所居有四。曰联芳院。曰凝香院。曰含芳院。曰赴香院。其承恩怙宠者。所着有耀仙服。所居有四。曰梦云阁。曰梦冰阁。曰聚绝阁。曰会绿阁。养马处。曰云厩。在贞陵洞。曰麒厩。在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119H 页
本司仆。曰麟厩。在景福宫。曰龙厩。在金虎门外。各厩骏乘。皆百馀头。城东之外。设山尺司。以待山畋。城西之外。设水尺司。以待水猎。又以春秋出使者。搜索闾阎美女。而其搜未髻者。曰采红使。其搜已髻者。曰采青使。勿论京外。穷觅极求焉。又以国用不足也。即于常赋常役之外。定以别赋别役。巧立名目。刻敛虚征。奉使者则皆带承命牌。表以出之。其最急速者。谓之追飞电。以红丝针为绣字以志之。
○燕山较猎于郊。 中庙时为晋城大君。扈从其行。燕山乘骏马。谓 中庙曰。予自兴仁门入。尔自崇礼门入。后者当以军法从事。 中庙大惧。宁山君密白于 中庙曰。无忧也。吾马甚骏于御乘。疾驱则可以先入。然性悍蹄噬。非我莫能制。即微服控马而行。其走如飞。至 阙门少顷。燕山继至。 中庙遂得免。人谓宁山与马。皆为 中庙应时而出。宁山即 中庙庶兄也。有时誉。辞连莫仆狱。窜海岛。经久始放。(宁山君名恮)
○方燕山之荒淫也。令文武官及儒生三色人充辇夫。或禀台谏亦并充与否。燕山曰。台谏不可不充。于是凡有游幸之处。驾之而行。有时试制论赏。儒冠之辱。至此而极矣。其后赵静庵尝进 启于 中庙曰。燕山令儒生驾轿。而为士者恬不知耻。至袖笔砚而行。觊沾赏给。士习大坏。岂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119L 页
不寒心。今当以变士习正趋向为先务也。
○燕山方荒乱地。有以谚文书其恶。贴子街路。或告之。指为被罪者亲党所为。尽逮捕窜配人。拷掠胶酷。且禁中外毋得习谚文。
○燕山淫虐日甚。自绝于天。而内行尤丑。非徒有娶麀之秽。至于外命妇。赐宴于内庭。其有姿色者。辄引入而乱之。妇人之无耻者。或有愿留宫中者。其所爱幸者。数召入留宿而出。仍擢升其夫官职。时人以王八债讥之。月山大君。乃 成庙之兄。其夫人朴氏。托以保护世子。召入大内。强污之。仍崇异其冠服。至用银铸图书。秩视妃嫔。且使之谢恩。朴氏惭愧自死。
○燕山甲子。洪文匡公贵达被祸。其子彦忠。谪配真宝县。自分必死。拟古人自挽。因作碣铭云。大明天下。日先照国。男子姓洪。名忠字直。半生迂拙。文字之功。在世卅有二岁而终。命何其短。意何其长。卜于古县茂林之乡。青山在上。湾埼在下。千秋万岁。谁过斯野指点徘徊。其必有怅然者矣。
○李容斋荇。燕山甲子。窜配巨济。感念存亡。作十绝句诗。各有注。其一曰。毁誉纷纷万口腾。此公心地不模棱。楚江何处寻遗佩。愿寄缠筒五䌽绳。(郑希良淳夫。壬戌五月五日。自沈江而没。)其二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120H 页
曰。斯人合在白云乡。一谪尘区海变桑。痛哭广陵今已绝。此生无复听峨洋。(朴訚仲说。甲子六月十五日。遇祸。)其三曰。横衢白刃独能前。天遣妖氛翳日边。半夜梦魂如宿昔。数行清泪瀑寒毡。(推达手逼之。甲子冬。与余再系狱。拷掠备至。一日拉余手指天曰。日下有白气亘空。子亦见之乎。余曰。未也。通之仰天良久曰。噫。吾其死矣。白气正为吾也。十二月初一日。被祸。近夜连梦通之如平生。故并及之。)其四曰。澹若秋空白露溥。刚如砥柱镇奔澜。百年名行伽倻记。要倩宜春洒素纨。(金千㱓仁老。癸亥九月病卒。甲子之祸。亦与焉。仲说尝草仁老名行记。欲请南士华笔迹以传之。)其五曰。乃翁高节倚秋明。经术文章汉更生。门地终须一网尽。孽狐宁复忌天晴。(李有宁宁之。甲子四月遇祸。其父朱溪君。尝以直言忤奸臣。是年秋。亦及于祸。阖门无遗。)其六曰。憔悴西南岁月重。风霜变尽紫髯茸。竹山路上苍黄面。烈火终摧百丈松。(成重淹季文。戊午。以史事谪义州。庚申。迁河东。甲子冬。遇祸于谪所。甲子六月。余被拿上京。遇季文于竹山路中。盖以事又追杖还配也。瘁形羸面。相见不识之。因叱马作声。方认为季文也。那泪嘘噫而别。)其七曰。文成之后是清门。诗礼风流自有源。生死保身知汝独。孤坟四尺汉南村。(安处善。高丽文成公裕之后也。甲子四月。病卒。)其八曰。南寒难逢西雁来。夜床风雨谩相催。白头湖海唯君在。怀抱无因得再开。(南衮士华。谪阳德。)其九曰。商山迢递隔千岭。济水汪洋过万寻。公建池面一杯酒。几时文字更斟深。(权敏手叔达。谪尚州。去年秋。余别叔达于公建池上。因有公建池过一杯酒。西风为助生离愁之句。)其十曰。秋来阴雨不逢晴。愁杀东篱黄菊茎。九死一身心尚在。拟将馀齿看河清。(余九死之馀。仅得一生。其将复见明时否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120L 页
乎。以是自慰而已。)
○成希颜。 成庙朝。擢科。选入玉堂。最承恩过。居父丧。服阕。 上招致慰问。仍赐鹰子曰。以养汝母。燕山嗣位。出幸杨花渡。令从臣赋诗。希颜诗有圣心元不爱清流之句。燕山怒之。以吏曹参判。递付副司勇。数年不迁。希颜见燕山淫虐日甚。 宗社将危。慨然有拨乱反正之志。顾无可与计事者。朴元宗。乃月山大君之妇弟也。材武魁杰。为武士所推仰。希颜欲与之同事。而素无交分。邻有武人辛允武者。与元宗亲密。希颜使允武微讽之。元宗奋臂跃起曰。此吾素所蓄积也。即与希颜定议。又以吏曹判书柳顺汀。蔚有时望。不可不使知之。乃谕其意。顺汀从之。时正德丙寅也。燕山将以九月初二日。往游长湍石壁。希颜等相谓曰。吾辈方有大计。而彼欲远出。若趁此时闭城门。推戴 晋城大君。则靖 社之功。犹反手也。遂以其日定期。未久。燕山适停其行。希颜等又议曰。吾等本欲乘虚图事。而机会已失。为之奈何。然预谋者渐众。皆踊跃思奋。不可以沮止也。且事缓则约解。日久则谋泄。倘或迟延。悔何能及哉。遂于九月初二夜三更。约会于训鍊院。其同约者与闻风者。争先趋之。乃进陈于敦化门洞口。分遣力士。扑杀怂恿为恶者任士洪,慎守勤等。俄而。入直承旨及宿卫将士等。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121H 页
或由水口而出。或缒城而下。争赴军前。宫中一空。希颜等乃入 启于 王大妃尹氏。奉 晋城大君。即位于景福宫。废㦕为燕山君。放于乔桐县。市不易肆。中外帖然。 宗社之再安。希颜等之力也。
○燕山将废之夕。成希颜往见右议政金寿童告曰。嗣王淫虐无道。 宗社将危。希颜等敢出死力。共有反正之计。欲以来夜。约会于训鍊院。公其赐柱。指挥其善策也。寿童曰。谋议之初。吾既不知矣。遽听一宰枢之言而轻身奔走。可乎。即卧枕不动曰。君持吾首去。希颜曰。明日 晋城大君必立矣。寿童曰。然则吾当往矣。君须先还也。
[中宗]
○中庙即位于勤政殿。颁赦 教书。乃都承旨姜浑所制也。浑诗文赡富。知名于当世。燕山时选入馆阁。掌撰诰命。才思泉涌。人皆让头。燕山丧其幸姬。令浑制进哀词。泻情模怀。极其婉丽凄切。自是恩宠日厚。至是尊 教书。意思枯涸。辄书辄抹。仅仅卒篇。不成文理。时人为之语曰。鬼魅之文。暮夜得肆。遇明自沮云。
○中庙即位后。遣金应箕等。请 诰命于京师。礼部题准。以为须待一国众论。然后当为准许云云。又遣卢公弼等。将 王亲文武官共一千三百馀员联名之奏以 闻。礼部又题准。姑令权署国事。公弼即其题呈文以进。其略曰。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121L 页
窃惟权署国事云者。盖以国内无主。从权制事之谓也。安有以权为名。久处王位。而上膺藩屏之重寄。下定国内之民心乎。且闻危病。邪之伺也。大位。奸之窥也。国王之痼疾弥留。新主之爵命未加。国事无统。人心未定。脱有不逞之徒。煽动其间。使国内不靖。则岂不贻朝廷之忧乎。盖 天子之镇抚四海也。近者怀之。远者柔之。使四方得安其职。至于匹夫匹妇。亦莫不获其所。今我弊邦。王位久旷。已踰一年。举国遑遑。无所控告。使价再至。连请国命。而犹未蒙 允。使弊邦名分未定。国势危疑。恐未朝廷绥远之道也。礼部又题准。以为今若 允许。则王位之定。在于二三陪臣之手。家事任长。须再具王大妃奏本以来。至明年春。乃 赐诰命。
○朴元宗,成希颜,柳顺汀。即世所谓靖国三元勋。 中庙礼遇非常。朝退则为之起立。见其出门。然后复位。三元勋。未之知也。一日。三人奏事讫。并徐步诣门中。检言曰。相公不知 上起立耶。何其缓缓趋出也。三人皆大惊流汗。元宗生于豪贵。发于武举。而仪表魁杰。智略慎密。故能运机成功。樵牧知名。及其大拜。自知其不压于众望。乃折节谦恭。欲收时誉。而不学无术。粗厉多气。言苟忤意。则必露声色。不能自戢。希颜性恢坦。多大节。志尚不苟。然不知学。悻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122H 页
悻自好。
○燕山时。柳滨,李颗,金骏孙等。窜湖南。见燕山荒乱日甚。 社稷将危。谋推戴 中庙。传檄京师。未至而及正。其檄书略曰。 太祖创业艰难。 世宗德教休明。 成宗一遵成宪。节用爱人。民安物阜。世跻升平。不意今 嗣王暴虐无道。父王后宫。杖以杀之。翁主王子。流而殛之。台谏之直者。窜之诛之。卿相之贤者。戮之辱之。贼害忠良。并及无辜。收目连坐。甚于秦法。掘人之冢。祸延枯骸。寸斩之刑。碎骨之辟。此何等刑也。夺人妇妾。姿行淫欲。破人庐舍。以广园囿。 先王陵寝。尽为狐兔之场。先圣祠宇。变成熊虎之圈。徵敛无艺。民不聊生。四方嗷嗷。怨讟盈路。非特此也。宗室之姊妹妻妾。逼令相奸。而三年通丧。忍断其制。父母忌日。亦可罢之。彝伦已斁。人道灭矣。其他土木之役。声色之好。池台游畋之娱。禽兽花卉之玩。难以丑缕。贯盈之罪。浮于桀纣。生民一时之苦。姑不足言。而万一大奸。窥觎神器。一朝遽起。则易姓之祸。亦或可虞矣。 成庙二十六年。礼接卿士。培养忠义者。正为今日用也。 晋城大君。成宗大王之亲子也。贤而有德。中外属望。讴歌所归。舍此其谁。玆以某某等。欲推戴 晋城。某月某日举义兵。移书诸道。约日聚于 京师。在朝公卿百执事。宜速推戴。以扶 宗社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122L 页
之危云云。
○燕山既废。诸大臣议安置节目。配乔桐县。内人四内官二饭监一随往。堂上官一员。领军卫去。燕山。红衣着笠不带。由内殿门出。伏地言予有大罪。特蒙 上恩。不死。乘轿出宣仁,门敦义门而去。低笠不能举头。初日宿衍禧宫人。宿金浦,通津,江华抵乔桐。陪去将沈顺俓复 命回 启曰。无事陪去。一路耋倪咸奔走。争相指示。多有快意。至安置所。则围篱窄而高。不见天日。只有一小户。通饮食。才出入。卫内侍女等皆号哭。臣告辞。则传语曰。以我之故。远劳来往。多谢云。 中庙传曰。今闻前王之奇。不胜动念。予以宗社倾危。臣民推戴。迫于众情。不获辞避。以至于此。然而前王。一则君臣。一则兄弟。今天气渐寒。猝难耐苦。衣服物膳。特令驮送。诸大臣 启曰。臣等大义已绝。不敢向心。而殿下之教。则出于至情。 赐送宜当矣。 上又传曰。乔桐必无毛衣。毛衣及食馔。亦为别送。诸大臣进 启曰。 上教至当。而第 赐送太过。则似为未便。使其仅免饥寒则足矣。
○十二月。乔桐卫将以燕山疫疾苦痛驰 启。 上遣医官救之不及。其侍女等曰。燕山临死。无他言。但曰。欲见慎氏。即其妃也。 传曰。以厚礼葬之。且停朝市。定墓直何如。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123H 页
诸大臣议 启曰。礼葬。请用王子君例。而停朝市定墓直。不可为也。 传曰。然则令京畿监司丧事检举。本官禁火禁伐。
○工曹参议兼 经筵参赞官柳崇祖上劄。略曰。曩者前王大失人心。几倾 宗社。二三大臣。因天命人心。奉王大妃慈旨。推戴 殿下。殿下迫于臣民之戴。不得已而正位宸极。而敬奉前王之诚益笃。使宰夫监膳。幸姬侍从。将士扈卫。以捍不虞。服御膳物。络绎于道。不幸遘厉。奄忽升遐。 殿下哀伤痛怛。撤膳撤朝。欲尽丧葬之礼。议于大臣。而大臣之议以为不可。臣恐此论大未合义也。臣窃惟君父一体。父虽不慈。子不可以不子。舜祗载见瞽瞍。夔夔齐栗。瞽亦允若。岂以瞽之顽而废我生事葬祭之礼乎。太甲败度纵礼。伊尹放之桐宫。冀其悔悟。若或未悛而崩。则丧葬之礼。当何以处之也。幽,厉乱亡。虽加恶谥。而王号未替矣。前王得罪 宗社。固不得祔祀于 宗姚。而人臣为君丧葬之礼。不宜若是其草草也。葬用 陵仪。别立庙主。讣闻上国。重大其事。然后情之至义之尽也。宋太祖之于恭帝。我 太祖之于恭让。其丧葬上谥之礼。亦可法也。 上国使臣若闻之。则不可不预为图也。文饰以对。非事 上以直。示下以诚之道也。 中庙命广议之。皆以为不可施行。柳子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123L 页
光力排其说。至情付有司。鞠其情状。朴元宗则以为崇祖持论乖谬。不宜在近侍。 上命递经筵官。两司以有妨言路。请勿递职。争之不得。
○燕山之妃。即慎守勤之妹也。守勤之女。又为 中庙潜邸时夫人。方燕山荒乱。守勤为相。姜龟孙亦同为相。有废昏立明之意。适当赴 京。一日。与守勤从容言及妹夫与女婿孰亲。以探其意。守勤遽曰。世子英明。只恃此耳。龟孙默然发行。后虑其言泄。未及回还。疽发背而卒。反正之日。朴元宗等使力士击杀守勤并其守英,守谦等。 中庙即位翌日。领议政柳洵,右议政金寿童等。率柳子光,朴元宗,柳顺汀,成希颜,金勘,李荪,权钧,韩斯文,宋轶,朴楗,郑眉寿,申浚,及六曹参判以上 启曰。举义时。先除慎守勤者。欲以成大事也。今者守勤之女。入侍于 大内。若正壸位。则人心危疑。人心危疑。则意外之虑有关 宗社。请割 恩出外。传曰。所启甚当。然糟糠之妻。何以为之。 再启曰。臣等亦已料矣。然于 宗社大计。何哉。请 快决无留。 传曰。 宗社至重。何计私情。当从群议。即夕。慎氏出寓河城尉郑显祖家。
○郑光弼。宏厚有量。李相克均一见。以公辅期之。时开史局。克均为总裁官。光弼官才学正。擢授都厅之任。一委编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124H 页
摩。燕山时谪牙山。寻又请拿。罪在叵测。湖中亲旧泣涕送馔。公言笑自若。忽有以废立来告者。坐中皆叹呼失次。光弼独夷然曰。此乃为 宗社计也。仍却肉楪曰。未知故主生死也。何以食此。见者叹服。成希颜尝曰。百申用溉。不能当一郑光弼。荐之代为相。
○正德丁卯。参议柳崇祖,行护军沈贞,掌乐正金允成,丧人南衮等。密 启医官金公著,庶孽朴耕,儒生赵光辅,李长辅等。欲害朴元宗,柳子光,卢公弼等。鞫于 殿庭。至用烙刑取服。以谋害大臣。变乱朝廷。斩公著,耕。辞连人等。流配有差。光辅拿就 关庭。高声朗诵书史。见柳子光大呼曰。子光。小人也。何以居此地乎。戊午年。诬陷贤良。如金宗直之流。尽为被杀。今又欲为何事也。人呼曰。得尚方剑。斩佞臣头。戴 圣君任贤相。则善治可见矣。成希颜问曰。佞臣谁也。光辅曰。乃子光也。又语朴元宗曰。汝推戴 圣主。功果大矣。然何为家畜废主内人耶。又目希颜曰。曩有韩训以汝为名儒。今何以与子光同事耶。又指史官姜洪,李抹曰。姜洪。汝父无罪被杀矣。汝等乃史官也。当以吾言特书可也。杖至十馀次。但痛哭而已。元宗曰。真狂病人也。止之。论功。贞,衮,允成等加资。崇祖与贞。曾知其谋而不即告闻。贞怨其事发。欲免己罪急 启。崇祖始知其事。即欲隐讳。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124L 页
及其难掩。强忍来告。其罪大矣。宜重治之。遂杖讯后长流。 柳子光者。府尹柳规之孽产也。少无赖有勇力。属甲士。李施爱反。上书自荐。固请讨贼。 光庙奇之。召试 殿前。捷如远猱。及后军还。 上甚宠。任之以兵曹正郎。擢文科壮元。 睿宗新即位。告南怡谋反。录功封武灵君。天性奸邪。见者侧目。方 成庙虚怀纳谏。子光欲钓奇图利。论韩明浍以 国舅有跋扈之状。 成庙烛其奸。流配东莱。金宗直为咸阳郡守。见子光诗悬于壁。令撤而焚之曰。何物子光。乃敢尔耶。子光闻而切齿。然以宗直宠渥方隆。反为阿附纳交。其卒也。为文以哭之。比诸王通,韩愈。及燕山戊午。修 成庙实录。李克墩为司局堂上。见宗直文集编吊义帝文。以为意指 光庙也。与子光典为譬释。以告燕山。遂起大狱。宗直论以大逆。其门徒金驲孙等。或诛或窜。一时名流尽矣。子光参鞫其狱。极其锻鍊。而拟谳之际。传教若加严刻。则子光俯伏于内竖之前。曲尽阿媚之态。似若申谢者然。且曰。此辈不可遗一人。推官卢思慎摇手止之曰。武灵何至为此言耶。子光少沮。人皆以为报咸阳焚诗之怨也。其他逢迎燕山。导恶要宠者。亦无所不至。朴元宗等反正时。议以子光历事多谋。不可不使知之。临发。始使人谕之。且戒以若或首鼠迟留。则击杀之。子光才闻言。即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125H 页
戎服跨马而出。且使家僮赍油芚随之。人莫晓其意。及到陈中。凡调遣将士之际。仓卒无可为符信者。即裁割作符。人咸服其智。于第功之日。子光恳于元宗等曰。光既录勋于 先朝。今日之功。乞让与子房。而己无预焉。元宗等许之。而子光方自秉笔磨勘。又不可不录。故父子遂并得参。人以为元宗等。落于子光术中。 中庙初年。公论恢张。故两司及玉堂。劾其罪恶。削勋黜外而死。其子房及轸。并不得其死。
○柳子光。一日趋朝。袖中出扇挥数次。忽勃然作色曰。怪哉。此扇之所书也。示左右所书。则乃危亡立至四字也。再三弹指。仍叹息曰。吾诣 阙时。始出此扇于箧中。而把文不离于手。伊谁书此也耶。怪莫甚焉。闻者咸怪之。俄而败死。
○正德戊辰。 上以御笔下政院曰。自古人君。乐闻其过者少。恶闻其过者多。人臣知其君过而敢谏导正者。是谓直臣也。知其君非而进媚称善者。是谓谀臣也。昔唐太宗外有纳谏之量。而内有惭德。吾不取也。若有过失。则外庭群臣。皆可尽言。况喉舌之地乎。予之得失。尔等各陈无讳。虽有过言。亦不加罪。仍 赐黄毛笔四十枚墨二十笏于政院及艺文馆曰。今赐笔墨。凡予过失。直无讳。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125L 页
○应教赵之瑞妻郑氏。乃忠义伯郑梦周曾孙也。之瑞自燕山为东宫时。常规戒切至。燕山甚惮恶之。及甲子岁。与郑诚谨同时拿推。之瑞度其不免。举酒与郑氏诀曰。吾之此行。必不能返。奈祖父神主何。郑氏泣曰。当以死自保。赵果见杀。籍没其家。郑氏无所依归。其父曰。家已败矣。盖还本宗。郑氏以义绝之曰。亡人托我以祖父神主。妾许之以死守。岂可以中负哉。且亡人之妾。别有第舍。可以往依。遂抱神主。诣其妾家。哭泣致祭。如闻京使到境。即抱神主。伏于舍后竹林。或至数日。以终三年。洎反正之后。遂复其家。奉祀如礼。己巳十月。因特进官李堣所 启。旌表其门。
○李赞成諿。性俭素。又执公不挠。尝为刑判。知敦宁成世明贻书私嘱。公深恶之。及逢于 阙内。成又先致疑。因欲提起前恳。公挥手绝之。因责曰。公以年耆宰相。管营干请。殊非前日所望也。 国家设置刑判。乃所以守法律禁奸暴。岂但委而任之。听其请托。以媚亲旧乎。且公律己不严。区区烦渎。何足以示人也。世明大惭。其质朴无文类此。及卒。人比之包阎罗。
○京中儒生数人。托以读书。往留于清溪寺。及其归也。潜持本寺经贴而来。寺僧联名诬诉于捕盗厅曰。寺中执用鍮器。尽为狂儒所夺。满载七驮而去云云。捕盗厅启搜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126H 页
其家。只有佛经数贴而已。命致儒生于政院。责还其经。政院 启曰。以儒取经。虽无行检。书册持来。本非怪事。而僧徒幼做飞语。诬人以罪。细锁之事。至烦 天听。陵侮士夫。厥罪难赦。请令法司囚禁治之。 上终不许。
○国法。吏,兵曹开政。则都承旨持 御宝。往参政席。故拟注之际。承旨有所干请。因成谬规久矣。李公世英。以承旨参政。独慎默不言。绝无荐扬之人。政曹堂上。嫌其自擅。告曰。令公何无一言乎。世英曰。奉玉玺出纳 王政。承旨之任也。恢公道进退贤否。铨官之责也。越樽代庖。吾实耻之。同列闻者愧谢。及安润德继公为承旨。不旬月。官其亲旧殆尽。时人尤重公之清介自持。朝野方以公辅期之。早卒。官至留守。
○正德庚午。三浦倭户潜引对马岛倭。同谋构乱。陷荠浦釜山,熊川等镇。命防御使柳聃年,助防将黄衡等讨之。先是。衡以贪酷。失职家居。及 命下。衡攘臂大言曰。旱日木履。当雨便施。遂与聃年一时俱进。既遇贼。黄挥旗奋勇。直冲无前。柳亦鸣鼓助势。合战良久。贼大败而走。斩获三百馀级。副元师安润德惮贼逗遛。及闻捷。张皇辞说。上功于朝廷。闻者大笑。
○郑鹏字云程。善山人也。倜党有气节。又精于性理之学。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126L 页
在燕山时。以弘文馆校理论事。杖窜盈德。靖国后放还。累除不起。尝一赴 召命。未几而还。友人问其故。答曰。 恩命缱绻。故强意赴朝矣。世事惊心。不如退休。又问有何惊心事也。答曰。吾以校理诣政院。门前有犀带宰相背面前立者。使气骄傲。初不知为谁也。俄而回顾。认是洪景舟。问其职。乃赞成也。余用惊心。奉身而退。实无意仕宦也。最后。朝廷以青松闲僻。除为府使。既赴任。清净卧治。成昌山希颜少与之相善。以领相通书问讯。仍索柏子清蜜。郑答曰。柏在高峰顶上。蜜在民间蜂桶。太守何由得之。昌山愧悔不已。后又辞官归家。不仕而卒。乡人因其所居里名。以新堂先生称之。
○高世辅。即燕山朝淫渫之臣也。反正之后。以其稍解针药。仍为医长。攀缘曲径。颇通干请。至是 特谕政曹。以为惠民署提调。术人赵伦亦尝出入无节。至如相地谈命之流。皆或有招揭之时。赐赉之典。
○郑光弼。自少风骨奇伟。胸襟恢旷。有器局而善应接。言貌休休。而畦畛甚严。成希颜尝服其度量。谓人曰。如郑光弼。可谓听于无声。视于无形。固当敬之如神明也。遂于卜相之日。力荐之。时光弼方为咸镜道观察使。加阶而为赞成。赞成而为右相。皆希颜之力也。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127H 页
○中庙尝卜相于宰枢。宋轶荐金应箕。成希颜荐郑光弼。柳洵亦意在应箕。而重违希颜。因并荐光弼。希颜飏言于稠坐中曰。今日择相。当以光弼为首。申用溉次之。应箕虽美如金玉。而当 国家有为之日。则无他才能。但往来政堂耳。且位极枢府。不必登台司也。先是。应箕以不学无术。面斥希颜之失。希颜常恨之。故实沮入相之路也。应箕践履端重。操存诚敬。平生无疾言遽色。大为 成庙所器重。至是三公有阙。朝野皆属望于应箕。而希颜不稽众论。妄加讥贬。士论惜之。
○国法。奉常寺主议谥。而中兴以来。颇不正公。 中庙始命弘文馆应教以上往参驳议。是时。谥金寿童曰景顺。柳顺汀曰武安。政府以名实可副。令改其谥。两家子孙奔走干请。必欲得美谥而后已。故少不称意。则辄复有言。改之又改。竟以文敬谥金。文定谥柳。自是谥号无文忠两字。则人皆怪之。
○朴永文,辛允武。皆武人也。俱以靖国崇勋。官至正二品。贪黩无厌。骄奢莫禁。识者已卜其罔终也。议政府奴郑莫介素有口辨。又狡滑无前。而尝出入朴,辛两家。最见亲信。正德癸酉十月。莫介上变密告曰。泉岾打围。大将朴永文。敢生祸心。以某月乘黄昏投往于辛允武家。潜谋不轨。以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127L 页
打围之日。定为期会。欲旋兵犯 阙云云。允武亦相约和应。不啻明白。而矣则适往其家。狐伏以听矣。 中庙御思政殿月廊。亲问狱情。夜四更乃罢。俱以叛状置之极典。逆家财货。专赐莫介。 特除堂上大护军。别赐银带及仪章鞍马。世传莫介尝梦。缚置车上。临刑。至军器寺前。便骑骏马。仪从甚盛而归。既觉而思之曰。是吾祥也。决意告变。而他将相家。则迹不到门。莫测其端倪。故以所亲朴,辛。借为口实。因以成狱。狱事无他左验。专以莫介告状。覈问两人。凡言辞曲折。多是莫介传会构成也。允武临刑。遇执义金协。大呼曰。金协金协。 国家听奸人之言。以言语微故。轻诛大臣矣。君何不极言救之乎。协无以应。 上特以莫介为忠诚节义之流也。前后 赐给。不可胜计。莫介尝具仪出行。市井无赖。闾里少儿。拥马前后。使不得行。或有荣慕叹赏者。或有轻鄙唾骂者。朝廷之人。耻与同列。而以 君上所宠信。宰相所依属也。人皆嗫嚅。莫敢发言。持平权拨独进 启曰。莫介已知永文,允武之谋。则当无留即发。而累日后乃告。不伏其罪。幸莫大焉。滥受重阶。物情骇然。请永夺其职。 上从之。时论快之。
○莫介告变时。有永文欲推戴宁山之语。大臣宋轶,郑光弼。皆以为宁山既涉逆谋。欲循甄城故事。以绝祸根。 上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128H 页
下教曰。曩者甄城之事。出于反正之初。而事势苍黄。故黾勉从之矣。至今追思。痛惜何及。今此宁山则决不可。心知其无妄。而反加之罪也。宋轶等廷请不已。知 上意坚定。乃停其论。大司宪南衮等又 启曰。宁山既出逆招。不可安坐其家。请绝岛安置。以解人疑。 上不得已从之。其后经筵官李弘干入侍。讲纲目尺布斗粟之语。进 启曰。天伦至重。以暗昧之事。兄弟不相保。岂特汉文帝而已。方今甄城不能善终。宁山又被窜逐矣。海中孤囚。饱经瘴疠者。今已十六七年。倘或霜露祟疾。一朝溘然。则 殿下将何以忍情乎。甄城之死。已矣无及。而生存者尚可以救活。岂宜恝视其冻饿而不垂顾恤之 恩典乎。当时大臣及两司欺误 殿下至此。臣切痛焉。伏 愿殿下鉴汉人之谣。少垂怜也。 上感而放之。
○正德癸酉。安南国使臣阮庄等。来朝 天京。题诗于玉河馆门扉曰。凤凰异凡鸟。五采耀毛衣。哕哕翔千仞。常怀览德辉。偶来集金阙。顾眄生凄悲。况复秋霜肃。百卉日俱腓。梧桐阴已薄。琅玕实亦稀。箫韶又不奏。叹息何所依。振翮凌云去。更傍南天飞。
○文宗显德王后。初葬于安山。号昭陵。 光庙丙子成三问之狱。 后之母崔氏及其弟权自慎。被极刑。因并癈。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128L 页
后又以梓宫移厝水滨。居民仅识其处。 成庙朝。布衣南孝温上疏请复 位号。时人指以为狂。至 中庙癸酉。两司及玉堂。廷争踰时。终乃得 允。复 位号如初。卜吉迁葬于 显陵。同茔异原。提调宋,轶金应箕等竣事后。 启曰。臣等当初深虑日月久远。腐朽无馀矣。及其开审。则内外梓宫俱存。敛袭完全。然入土既久。只有形体。故改以新梓宫。用以新衣襨。凡事无憾。幸莫大焉。且改敛时。宫人及内官虽皆进去。而此等莫重之事。不可不亲监。故臣等一齐亲执。尽礼敛袭矣。 传曰。知道。
○初。 章敬王后以正德乙亥诞元子。(即仁宗)数日后上宾。中壸虚位。淳昌郡守金净,潭阳府使朴祥因求言。联名上疏。极言慎氏无罪见废。朴元宗等挟功专擅。使 殿下不得正其始。且陈无以妾为妻之意。请复慎氏位号。语甚切直。李荇为大司谏。倡言慎氏嘉礼。在 章敬王后之前。今若复位而生子。则难为元子地。因以净等疏语。指为邪论。大司宪权敏手等和之。请拿鞠。赖大臣救解。只坐徒配。时朴嫔生嵋。年长而宠冠后宫。觊觎匪分。净等之请复慎氏。非徒正当初处置之失。盖欲防祸于未然也。荇等之竟见。乖违如此。及赵静庵为正言。首论荇等以言官反请罪言者。杜塞言路劾之。荇由是不容于清议。金安老在玉堂。发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129H 页
两是之论。出补庆州府尹。
○正德丙子。 上遣都承旨李自华。祭于燕山君墓。右承旨申鋿。祭于 鲁山君墓。其祭燕山文曰。予以眇躬。属国中屯。上有 祖宗。下迫臣民。辞之不获。乃主于此。兢愧实深。予怀曷已。终始反于。庶纾斯志。一疾斯革。天亦何酷。日月流迈。追慕深切。遣官荐奠。敬告予情。物至菲薄。冀格卑诚。其祭 鲁山文曰。予主神人。今将一纪。德虽云寡。施无有贰。缅思孤坟。邈在东鄙。香火寥寂。几六十年。言念至此。良用测然。悠悠人事。夫孰非天。修坏之期。有数存焉。于昭列圣。默诱予衷。咨议廷臣。佥言亦同。天人意协。载举坠典。守墓有人。四时有奠。玆将事由。遣臣是告。冀谅予忱。庶歆菲薄。
○正德戊寅。两司,玉堂艺文馆交章。请罢昭格署。大臣等亦 启之。累月不 允。副提学赵光祖请面对极论之。翌日。又率馆员伏閤四 启。不 允。光祖愀然谓同僚曰。日已暮矣。言官皆退。我辈虽被罪责。当竭诚论列。终夜不退。以回天为期也。俄而。 传曰。此事之无益有弊。予岂不知。只以其来已久。故难之耳。明日。 命召大臣。议而罢之。厥后光祖等被罪。嘉靖乙酉。因 慈殿未宁。 上召大臣。谕以复立之意。相臣郑光弼等议以既罢之后。不可复立。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129L 页
上令更议。光弼等再三建白。以为不可。最后 启曰。自 上非不知其不可。而为 慈殿如是 下教。臣等不敢以献议防 启。遂复立。
○赴 京使臣闻见录。正德戊寅五月十五日。苏州常熟县。有白龙一黑龙二。乘云以下。随口吐火焰。风雨以雷电。捲去傍近民舍三百馀户。漕船十只。飘入半空。坠地粉碎云云。是日。我 国京外大地震。 太庙殿瓦飘落落。阙内墙垣塌倒。民家多有颓圮者。男女老少。皆出外露处以免覆压。 上延访三公,六卿,两司,玉堂,艺文馆。夜深而罢。
○庆尚道密阳猪代里大柳树。正德丙子。因风雨颠仆。赴三年戊寅六月初十日。大雷雨还起立。其树高三十七尺。围二合抱。今 上壬辰。通津县有柳树偃仆。踰年还起立。县监李寿俊上其事。
○会宁府城底野人速古乃。外示向国之意。而内怀异图。潜与深处野人通谋。来犯甲山府界。多虏人蓄而去。南道兵使驰 启。请出其不意发兵掩捕。 中庙命召宰执。会议于 榻前。皆曰。此而不诛。后患难防。宜遣重臣。捕置之法。 上允之。先谕密 旨于本道监兵使。 命遣巡讨使李之芳。即日拜辞。 上御宣政殿召见。特赐 御衣弓矢。因设饯宴。将相诸臣皆入侍。忽有宦宦进 启曰。副提学
知退堂集卷之八 第 130H 页
赵光祖来请入对。 上即允之。光祖进曰。此事谲而不正。非王者御戎之道。行权用诈。虽曰兵机。而潜捕暗取。正类盗贼穿窬之谋。以堂堂 圣朝。抚一幺么丑虏。而固当仁感之惠来之。岂可忍为不韪之举乎。辱国损威。臣实耻之。上命勿遣。左右争进曰。或奇或正。兵家之常。询谋佥同。不可以一人之见。遽然中止也。兵判柳从年尤力言曰。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迂儒之言。不可信徒也。 上皆不听。因从光祖之言。遂罢巡讨之行。光祖以三品卑官。能以片言感动 天意。以止朝廷大议。人皆侧目。
东阁杂记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