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x 页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疏劄
疏劄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07H 页
请寝 东宫摄位之 命劄(丙申九月十四日)
(自癸巳。 上已有内禅之意。至是年八月廿八日。有 命世子摄位。大臣率百官争之。阅月始得请。公时在星州。上劄论之。 不允。故再上此劄。前劄逸。)
伏以臣伏闻自 上有非常之举措。不胜闷迫之意。敢具短劄。冒昧上陈。迩日以来。 天听邈然。久而弥甚。百司惶骇而职事废。 储宫惊忧而疾病作。至于逆狱之鞫。晷刻为急。而置而不问。坐积时日。凡此俱系紧急。而 上不之察。付诸寻常。 国家之事。未知毕竟如何。况今海贼屯据。凶狡叵测。边务裁禀。不容少缓。而机要之 启状。逾月而不报。中外遑遑。莫知所措。古肯帝王。有席全盛怠忽而亡者。有经祸败刻励而兴者。在今君臣上下。倘能竭诚勠力。振作有为。则重兴之基。即在是矣。自 上执谦大过。使国事日就于不可为之地。殊非 祖宗在天之灵。望于 殿下者也。臣无任痛迫悲咽之至。敢以申 闻。伏愿 殿下垂察焉。取进止。
答曰。再上章劄。深感久劳于外。忧切 国家之忠款。而实非所以大臣安 社稷之道也。朝廷所争之事。
(自癸巳。 上已有内禅之意。至是年八月廿八日。有 命世子摄位。大臣率百官争之。阅月始得请。公时在星州。上劄论之。 不允。故再上此劄。前劄逸。)
伏以臣伏闻自 上有非常之举措。不胜闷迫之意。敢具短劄。冒昧上陈。迩日以来。 天听邈然。久而弥甚。百司惶骇而职事废。 储宫惊忧而疾病作。至于逆狱之鞫。晷刻为急。而置而不问。坐积时日。凡此俱系紧急。而 上不之察。付诸寻常。 国家之事。未知毕竟如何。况今海贼屯据。凶狡叵测。边务裁禀。不容少缓。而机要之 启状。逾月而不报。中外遑遑。莫知所措。古肯帝王。有席全盛怠忽而亡者。有经祸败刻励而兴者。在今君臣上下。倘能竭诚勠力。振作有为。则重兴之基。即在是矣。自 上执谦大过。使国事日就于不可为之地。殊非 祖宗在天之灵。望于 殿下者也。臣无任痛迫悲咽之至。敢以申 闻。伏愿 殿下垂察焉。取进止。
答曰。再上章劄。深感久劳于外。忧切 国家之忠款。而实非所以大臣安 社稷之道也。朝廷所争之事。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07L 页
今姑黾勉从之。卿宜知悉。
请解职劄(丁酉十月十四日)
(前月公在星州体府营。疾甚。从事以闻。 命召还。公力疾来诣东城外。)
伏以臣当此上下遑遑之时。退伏多日。自陷于逋慢不敬之大罪。而诛责久稽。 恩典荐加。至 命内医不离看护。辞章累上。 温纶辄下。臣非木石。宁不感悚激昂。思所以以死报效。第臣之精神气力。耗败澌尽。非一朝一夕。而重病之后。尤不收拾。诸證迭作。僵倒莫动。苏歇之望。顾无其期。虽欲出力供职。其势无由。臣之情事。狼狈极矣。伏乞 圣慈。并罢臣所带内外职名。以便公私。不胜幸甚。取进止。
答曰。只递体府事。遣史官谕之。(柳相成龙代为体相。即南下。)
请解职劄[又劄](同月十八日)
伏以无状小臣。滥荷 宠擢。值 国家存亡危急之秋。不能以死报效。告疾退伏。积有时日。寤寐惶惧。自分鈇钺之至。 圣度包容。不以为罪。曲加矜察。 命递体察之任。臣诚祝天仰圣。感悚激昂。继之以涕泣。第以议政之职。当此多事之日。赞决军国之务。比之体府枢机尤紧。总理尤急。而臣之疾病如此。虽欲陈力就列。其势无由。臣不胜闷迫狼狈之至。伏乞 圣
请解职劄(丁酉十月十四日)
(前月公在星州体府营。疾甚。从事以闻。 命召还。公力疾来诣东城外。)
伏以臣当此上下遑遑之时。退伏多日。自陷于逋慢不敬之大罪。而诛责久稽。 恩典荐加。至 命内医不离看护。辞章累上。 温纶辄下。臣非木石。宁不感悚激昂。思所以以死报效。第臣之精神气力。耗败澌尽。非一朝一夕。而重病之后。尤不收拾。诸證迭作。僵倒莫动。苏歇之望。顾无其期。虽欲出力供职。其势无由。臣之情事。狼狈极矣。伏乞 圣慈。并罢臣所带内外职名。以便公私。不胜幸甚。取进止。
答曰。只递体府事。遣史官谕之。(柳相成龙代为体相。即南下。)
请解职劄[又劄](同月十八日)
伏以无状小臣。滥荷 宠擢。值 国家存亡危急之秋。不能以死报效。告疾退伏。积有时日。寤寐惶惧。自分鈇钺之至。 圣度包容。不以为罪。曲加矜察。 命递体察之任。臣诚祝天仰圣。感悚激昂。继之以涕泣。第以议政之职。当此多事之日。赞决军国之务。比之体府枢机尤紧。总理尤急。而臣之疾病如此。虽欲陈力就列。其势无由。臣不胜闷迫狼狈之至。伏乞 圣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08H 页
慈。亟罢臣职。以便公私。千万幸甚。取进止。
答曰。不可递也。久为从容调理。
谢 恩赐待罪劄(壬寅五月十一日)
伏以臣专蒙 天地父母济活之洪恩。一缕之命。得有今日。顷又屡有当药剂送之 命。至今所服。皆出内局。感咽悚惧。措身无地。臣前痛两脊之症。针灸之后。左边虽得少歇。而右边尚未见效。加以惊悸神昏之證。发作无常。食少无力。长伏床席。闻有逆狱。惊痛切骨。而不能趋诣 阙下。以随请讨之列。惶恐忧闷。席藁待罪。取进止。
批答遗失。
大王大妃殿下教(癸亥三月二十二日领相肃谢后)
卿曾为冤妇。直言于▣▣▣遭罹罪黜。卿之忠贞。可谓贯日矣。未亡人德薄。不合于母仪。遂值穷天极痛开辟所无之变。因致生民涂炭。卿等勤劳。以获戾于臣民。幸赖上天鉴临。 先王在天之灵不泯。得玆贤子。复有今日。愿卿克尽忠节。善事新君。上挟 祖宗盘石之基。下活生灵将绝之命。惟卿一身。是赖是活。庶寡妇寝食得以少安矣。
大王大妃殿备忘记(四月初二日)
答曰。不可递也。久为从容调理。
谢 恩赐待罪劄(壬寅五月十一日)
伏以臣专蒙 天地父母济活之洪恩。一缕之命。得有今日。顷又屡有当药剂送之 命。至今所服。皆出内局。感咽悚惧。措身无地。臣前痛两脊之症。针灸之后。左边虽得少歇。而右边尚未见效。加以惊悸神昏之證。发作无常。食少无力。长伏床席。闻有逆狱。惊痛切骨。而不能趋诣 阙下。以随请讨之列。惶恐忧闷。席藁待罪。取进止。
批答遗失。
大王大妃殿下教(癸亥三月二十二日领相肃谢后)
卿曾为冤妇。直言于▣▣▣遭罹罪黜。卿之忠贞。可谓贯日矣。未亡人德薄。不合于母仪。遂值穷天极痛开辟所无之变。因致生民涂炭。卿等勤劳。以获戾于臣民。幸赖上天鉴临。 先王在天之灵不泯。得玆贤子。复有今日。愿卿克尽忠节。善事新君。上挟 祖宗盘石之基。下活生灵将绝之命。惟卿一身。是赖是活。庶寡妇寝食得以少安矣。
大王大妃殿备忘记(四月初二日)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08L 页
(慈殿初 命领相及两大将金瑬,李贵留待。将为引见。旋又停止。下此备忘。)
长君既立。朝廷之事。非女主所可预知。大将大臣引见。亦知其不可。而 主上上为 宗社。次为怨妇。尽其血诚之孝。下为生灵。以继几绝之命。奋发义气。脱老妇于虎口。大将亦忠贞刻骨。奋不顾身。拯怨妇于深渊。其为恩德。天地难报。玆欲亲见以谢。领相平常亦为怨妇尽其谠谔之言。虽幸免死亡。远窜困辱。为如何哉。此皆由怨妇之过。感激之情。亲见一言。且十馀年入于铁瓮之中。以受幽辱之状。难以纸笔尽谕。故心中怀抱。暂欲吐之矣。朝论以为未便云。不敢引见矣。奉表一事。须速图以送。使 主上速被 皇恩。以临光明正大之位。且遂怨妇之愿也。如此薄物。不足表情于大勋。而聊以略表。
乞收内外给扶五日一朝之 命劄(同月二十九日)
(是月二十六日。 上教曰。予知领相屡空。令该司优送米太。翌日夕讲。参赞官闵圣徵启曰。古之人君。优待老臣。有命肩舆入宫者。有入朝给扶者。皆所以尊德敬老也。窃见领相以宿德元老。为百僚所矜式。 国家待之。当有以异其礼。肩舆之赐。虽未易举。而给扶之典则不可不汲汲举行。请自今以后。入朝辅给扶。以昭 圣上优贤相尊高年之实。 答曰。依此给扶内庭。内则当令小竖扶入。且 命五日一朝。故进此劄以辞之。)
伏以垂死老臣。遭逢盛际。 恩深河海。报蔑丝毫。心
长君既立。朝廷之事。非女主所可预知。大将大臣引见。亦知其不可。而 主上上为 宗社。次为怨妇。尽其血诚之孝。下为生灵。以继几绝之命。奋发义气。脱老妇于虎口。大将亦忠贞刻骨。奋不顾身。拯怨妇于深渊。其为恩德。天地难报。玆欲亲见以谢。领相平常亦为怨妇尽其谠谔之言。虽幸免死亡。远窜困辱。为如何哉。此皆由怨妇之过。感激之情。亲见一言。且十馀年入于铁瓮之中。以受幽辱之状。难以纸笔尽谕。故心中怀抱。暂欲吐之矣。朝论以为未便云。不敢引见矣。奉表一事。须速图以送。使 主上速被 皇恩。以临光明正大之位。且遂怨妇之愿也。如此薄物。不足表情于大勋。而聊以略表。
乞收内外给扶五日一朝之 命劄(同月二十九日)
(是月二十六日。 上教曰。予知领相屡空。令该司优送米太。翌日夕讲。参赞官闵圣徵启曰。古之人君。优待老臣。有命肩舆入宫者。有入朝给扶者。皆所以尊德敬老也。窃见领相以宿德元老。为百僚所矜式。 国家待之。当有以异其礼。肩舆之赐。虽未易举。而给扶之典则不可不汲汲举行。请自今以后。入朝辅给扶。以昭 圣上优贤相尊高年之实。 答曰。依此给扶内庭。内则当令小竖扶入。且 命五日一朝。故进此劄以辞之。)
伏以垂死老臣。遭逢盛际。 恩深河海。报蔑丝毫。心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09H 页
常悚惧若陨渊谷。不自意玆者。有内外给扶五日一朝之 命。尤极震惊。措躬无地。臣本一俗吏。被 先朝误恩。骤入政府。久叨匪据。今徒以老而不死。指以为旧臣。自 上待之之礼。如古名贤硕辅。臣是何人。敢膺斯礼。伏乞并收 成命。得以少安贱分焉。且米太之 赐。恩数稠叠。感激之外。第切兢惶。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勿为逐日来朝事。予已亲谕矣。内外给扶等事。出于予之至情。须勿嫌退。送米之后。方切物不称情。至于陈谢。反为惭腼。
乞收 赐第之 命劄(甲子三月十七日)
(前日。 上教曰。领相非但功劳甚重。且无入接家舍云。籍没家舍中一坐。▦自愿题给云云。故上此劄。后户曹启曰。自 上轸念元老之无第宅。特 命赐给。意甚盛也。领相牢辞固让。不为承受。不得已不待自愿。当旬本曹择给。而籍没中。无可合家舍。只校洞郑造家乃是新造。且近朝市。请以此题给。 传曰。依启。公又累辞之。)
伏以臣老耄昏瞆。无少有补于国事。而谴罚不加。 恩遇过隆。寻常悚惧。无地措躬。乃今家舍 赐给之 命。又出于千万梦寐之外。而以臣无入接家舍为 教。设使臣无入接处。亦不可受不可受之家舍。况臣于昔年。营造家舍。入接有年。无家舍之言。是传讹而误彻于 天听也。古之人君。虽弊裤微物。不轻与
答曰。省劄具悉。勿为逐日来朝事。予已亲谕矣。内外给扶等事。出于予之至情。须勿嫌退。送米之后。方切物不称情。至于陈谢。反为惭腼。
乞收 赐第之 命劄(甲子三月十七日)
(前日。 上教曰。领相非但功劳甚重。且无入接家舍云。籍没家舍中一坐。▦自愿题给云云。故上此劄。后户曹启曰。自 上轸念元老之无第宅。特 命赐给。意甚盛也。领相牢辞固让。不为承受。不得已不待自愿。当旬本曹择给。而籍没中。无可合家舍。只校洞郑造家乃是新造。且近朝市。请以此题给。 传曰。依启。公又累辞之。)
伏以臣老耄昏瞆。无少有补于国事。而谴罚不加。 恩遇过隆。寻常悚惧。无地措躬。乃今家舍 赐给之 命。又出于千万梦寐之外。而以臣无入接家舍为 教。设使臣无入接处。亦不可受不可受之家舍。况臣于昔年。营造家舍。入接有年。无家舍之言。是传讹而误彻于 天听也。古之人君。虽弊裤微物。不轻与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09L 页
人。况此家舍。岂止弊裤而已。 国家不可无端 赐臣。臣亦不当无端受 赐。事理章章。终不敢承 命。乞垂 亮察。还收 成命。取进止。
答曰。具悉。卿须体予至意。勿辞。
辞体府劄(同月十八日)
伏以臣虚带体察。请去名号之意。曾已累达于 前席。而未蒙 准许。敢复仰吁。 祖宗朝以来。体察。是出外受任之号也。安有身在朝廷。上有 君父。下有官僚。而体察专制号令之理哉。臣既忝相任。凡有猷为。自可议处。何待体察而有所轻重者哉。以故近来。臣一切不自行文于外方矣。与外方不相干。而苟然仍冒。极为悚仄。请亟 命递改。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予意已谕于顷日引见时矣。须体予意。勿辞。
又辞体府劄(七月初一日)
(前月晦日。上劄辞免。 不许。故续上此劄。前劄本逸。)
伏以臣在朝廷。则决不敢为此任也。曾以此意。累达于 榻前。备陈于劄中。窃想 圣鉴已烛之矣。臣老耄衰败。僵卧莫起。不能出国门一步地。而虚带职名。积有时月。不但人臣分义之所不敢。 国家体例。岂
答曰。具悉。卿须体予至意。勿辞。
辞体府劄(同月十八日)
伏以臣虚带体察。请去名号之意。曾已累达于 前席。而未蒙 准许。敢复仰吁。 祖宗朝以来。体察。是出外受任之号也。安有身在朝廷。上有 君父。下有官僚。而体察专制号令之理哉。臣既忝相任。凡有猷为。自可议处。何待体察而有所轻重者哉。以故近来。臣一切不自行文于外方矣。与外方不相干。而苟然仍冒。极为悚仄。请亟 命递改。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予意已谕于顷日引见时矣。须体予意。勿辞。
又辞体府劄(七月初一日)
(前月晦日。上劄辞免。 不许。故续上此劄。前劄本逸。)
伏以臣在朝廷。则决不敢为此任也。曾以此意。累达于 榻前。备陈于劄中。窃想 圣鉴已烛之矣。臣老耄衰败。僵卧莫起。不能出国门一步地。而虚带职名。积有时月。不但人臣分义之所不敢。 国家体例。岂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10H 页
容如是。况今事势。尤大异于前日。元帅新赴。而防秋遽迫。必有备谙边情之员。在后开府。协赞元帅。然后庶可有益于国事。臣虽老病垂死。而当此边虞孔棘之日。岂敢循例乞免。以图自便也哉。眷眷愚衷。祇为国家计。而渎扰至再。惶恐俟罪。伏愿 殿下垂察焉。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体予意。勿为控辞。
辞体府劄[又劄](同月初二日)
伏以臣之愚衷。已尽陈达。而诚未格天。 俞音尚閟。区区为国之意。有不能自已。今复仰吁。渎扰之罪。实所难逭。目今边虞孔棘。秋防已迫。备御之策。宜无所不用其极。伏乞将臣前后劄辞。亟下庙堂。从便处置。取进止。
答曰。体察之任。不可移授他人。然卿辞至此。勉副卿意。
乞收 御医看病之 命劄(八月二十四日)
伏以衰败澌尽。四肢不收。腰胁脚膝。积败牵疼。衬着床席。不得运动。此是八十老人终身之病。岂能望苏于时月。取效于医药。而 御医承 命。日复临门。每以陋秽之症。仰渎 清听于万几之中。臣之罪戾。至
答曰。省劄具悉。卿体予意。勿为控辞。
辞体府劄[又劄](同月初二日)
伏以臣之愚衷。已尽陈达。而诚未格天。 俞音尚閟。区区为国之意。有不能自已。今复仰吁。渎扰之罪。实所难逭。目今边虞孔棘。秋防已迫。备御之策。宜无所不用其极。伏乞将臣前后劄辞。亟下庙堂。从便处置。取进止。
答曰。体察之任。不可移授他人。然卿辞至此。勉副卿意。
乞收 御医看病之 命劄(八月二十四日)
伏以衰败澌尽。四肢不收。腰胁脚膝。积败牵疼。衬着床席。不得运动。此是八十老人终身之病。岂能望苏于时月。取效于医药。而 御医承 命。日复临门。每以陋秽之症。仰渎 清听于万几之中。臣之罪戾。至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10L 页
此而尤大。兢战悚慄。无地措躬。伏乞还收 御医看病之 命。以安愚分。取进止。
答曰。省卿上劄。具悉卿意。卿虽年老。岂无医药之效乎。予方伫待勿药之喜。卿勿辞之。安心调理。
乞解职疏(十一月初七日)
(前一日。公呈告至十四度。 上遣史官谕曰。卿之一身。系国安危治乱。其进退未可轻也。卿与予必休戚是同。终始协辅。岂意今者。因病辞退至此也。予日望卿之出仕。而卿之呈告不已。予思国事。无以为心。有诚则通。无物不然。予之望卿出仕如此。卿病必不久而瘳。宜加善摄。须勿为退去之计。以副予望云云。故进此疏辞之。)
伏以垂死老臣。久伏田间。日夜以 国家将危为悯通。遭遇 圣朝。 宗社再安。臣诚不自量其筋力之衰迈。而激励奋发。作气奔趋。虽昏瞆驽劣。无裨于国事。而一段愚衰。断断无他。惟欲自尽吾心。乃今连章乞免而不知止。万万非臣之本情。实出于事势之不得已也。事势虽如此。而渎扰之罪。臣实难逭。今承 圣批。非惟不之罪。慰勉之警教之。丁宁反覆。不啻若慈父母之推诚诏告。臣读之未终。涕泪先零。 圣教以臣病为不久而必瘳。人之病。不瘳则死。不死则瘳。此可为年富者言也。人年八十。自非受气最厚。鲜不至于澌尽而僵卧。臣本孱质。又经死病。不料一缕残
答曰。省卿上劄。具悉卿意。卿虽年老。岂无医药之效乎。予方伫待勿药之喜。卿勿辞之。安心调理。
乞解职疏(十一月初七日)
(前一日。公呈告至十四度。 上遣史官谕曰。卿之一身。系国安危治乱。其进退未可轻也。卿与予必休戚是同。终始协辅。岂意今者。因病辞退至此也。予日望卿之出仕。而卿之呈告不已。予思国事。无以为心。有诚则通。无物不然。予之望卿出仕如此。卿病必不久而瘳。宜加善摄。须勿为退去之计。以副予望云云。故进此疏辞之。)
伏以垂死老臣。久伏田间。日夜以 国家将危为悯通。遭遇 圣朝。 宗社再安。臣诚不自量其筋力之衰迈。而激励奋发。作气奔趋。虽昏瞆驽劣。无裨于国事。而一段愚衰。断断无他。惟欲自尽吾心。乃今连章乞免而不知止。万万非臣之本情。实出于事势之不得已也。事势虽如此。而渎扰之罪。臣实难逭。今承 圣批。非惟不之罪。慰勉之警教之。丁宁反覆。不啻若慈父母之推诚诏告。臣读之未终。涕泪先零。 圣教以臣病为不久而必瘳。人之病。不瘳则死。不死则瘳。此可为年富者言也。人年八十。自非受气最厚。鲜不至于澌尽而僵卧。臣本孱质。又经死病。不料一缕残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11H 页
喘。得至今日。十馀年来。日复一日。渐就衰削。如西日之渐下而不可挽。七十之年。以岁而衰。八十之年。以月而衰。今年甚于昨年。今月甚于前月。今则精血枯萎。筋骨牵引。积伤之脚膝。能屈而不能伸。腰胁之宿症。乘衰而又作。不得运步。不离床席。此后又经时月。则老耄益甚。柴败益甚。此岂是可瘳之病乎。臣立朝前后。闻见所及百馀年间。大臣未有年八十而居见任者。我国规例。三公之仕务。视诸臣且繁。无事时尚然。况今时乎。当此之时。虽以古之明卿钜公处之。断不可废仕。卧私室而身带相职。况臣是刀笔俗吏。平生期待。不在远大。惟以奔走应簿书为职分。而今皆废矣。仍冒重地。宁有其理。臣常愿国事稍定。更乞骸骨。归死松楸。目今西虞方棘。 朝家多事。乞骸之请。固不敢陈。而倘许释负。以终馀日。则于公于私。两得其道矣。臣入地无日。终未效愿忠之初心。惭恨悲咽。不知所云。谨昧死以 闻。
答曰。省卿疏辞。具悉卿意。卿之辞意恳矣。然于国事何。若可许退则予有何所难而强沸如是。不为一副卿意乎。诚以国事忧闷故也。今日之艰危。甚于上年。予安忍坐见元老之去位。任令国家颠隮乎。卿之气
答曰。省卿疏辞。具悉卿意。卿之辞意恳矣。然于国事何。若可许退则予有何所难而强沸如是。不为一副卿意乎。诚以国事忧闷故也。今日之艰危。甚于上年。予安忍坐见元老之去位。任令国家颠隮乎。卿之气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11L 页
力。如难出仕。卧閤论道匡辅。亦无所妨。卿须念国事。勿为控辞。
待罪劄(同月初十日)
伏以臣妾女婿罪人朴允章。就拿供招。以为李大温往来凶逆之言。言于臣处云。所谓李大温。臣前后不闻其名。而往来凶逆之言。亦绝不闻。此虽渠慌乱中之所招。而闻来不胜惊骇悚慄之至。臣脚膝受病。全未运动。国有大狱。而末由趋诣鞫厅。惶恐陨越。席藁待罪。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近因寡昧治国无状。逆变继起。惭负 祖宗。无以为怀。且允章之招。必是死中求生之计。于卿有何惊骇之事乎。卿宜安心调理。勿为待罪。
待罪劄[又劄](同月十二日)
伏以臣私门不幸。恶逆潜伏。而不能早加诇察。以致浼辱于 朝家。臣之罪大矣。惶惧战兢。无地措躬。臣脚病比甚。全未运步。不克趋诣 阙下。席藁待 命。尤无任悚慄之至。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宜安心调理。
备忘记(同月十六日。承旨洪命亨奉来。)
卿久病中遭一家之变。想卿何以为心乎。自古凶逆
待罪劄(同月初十日)
伏以臣妾女婿罪人朴允章。就拿供招。以为李大温往来凶逆之言。言于臣处云。所谓李大温。臣前后不闻其名。而往来凶逆之言。亦绝不闻。此虽渠慌乱中之所招。而闻来不胜惊骇悚慄之至。臣脚膝受病。全未运动。国有大狱。而末由趋诣鞫厅。惶恐陨越。席藁待罪。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近因寡昧治国无状。逆变继起。惭负 祖宗。无以为怀。且允章之招。必是死中求生之计。于卿有何惊骇之事乎。卿宜安心调理。勿为待罪。
待罪劄[又劄](同月十二日)
伏以臣私门不幸。恶逆潜伏。而不能早加诇察。以致浼辱于 朝家。臣之罪大矣。惶惧战兢。无地措躬。臣脚病比甚。全未运步。不克趋诣 阙下。席藁待 命。尤无任悚慄之至。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宜安心调理。
备忘记(同月十六日。承旨洪命亨奉来。)
卿久病中遭一家之变。想卿何以为心乎。自古凶逆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12H 页
之祸。虽贤人君子。父子兄弟之间。尚犹未免。况今此贼竖。虽托迹于卿之门下。其凶谋秘计。卿何以知之。卿之心事。天地鬼神之所共知。予知卿不以此事介怀也。但卿高年宿疾之中。目见国事日渐若此。卿虽在呈告之中。必不暂忘于国事矣。卿须善为调摄。从速出仕。目今如有可言之事。尽言无讳。毋负予终始倚毗之至意。(是日承旨传谕后。公即上疏待罪。 答曰省卿疏辞。予心甚未安。贼竖虽巧为供辞。欲乱人听。京外之人。岂有信其凶说之理乎。卿勿以此事介怀。亦勿控辞。以济时艰。疏本逸。)
备忘记(十二月初一日。承旨▣▣▣来谕。)
予虽寡昧。赖卿以为国。得至今日。近因卿病弥留。国事日非。人心日离。天灾时变。愈往愈甚。日夜忧悯。罔知攸济。时之艰危如此。予之颙望如此。卿安忍坐视国家之颠隮。而不为之勉出乎。卿病想必少愈。予不劳卿以职事。但当卧閤而论道。愿卿须速出仕。以副舆望。
承旨传谕后辞疏
伏以臣惫败澌尽。脚膝受病。全未运步。僵倒床席。断无供职之望。辞单累上。 允旨久稽。惶闷之中。遭一家凶逆之变。震惊痛恚。求死不得。又被伊贼巧辞构诬。剖腹刳肠。无以自白。进疏请 命。今已有月。不敢
备忘记(十二月初一日。承旨▣▣▣来谕。)
予虽寡昧。赖卿以为国。得至今日。近因卿病弥留。国事日非。人心日离。天灾时变。愈往愈甚。日夜忧悯。罔知攸济。时之艰危如此。予之颙望如此。卿安忍坐视国家之颠隮。而不为之勉出乎。卿病想必少愈。予不劳卿以职事。但当卧閤而论道。愿卿须速出仕。以副舆望。
承旨传谕后辞疏
伏以臣惫败澌尽。脚膝受病。全未运步。僵倒床席。断无供职之望。辞单累上。 允旨久稽。惶闷之中。遭一家凶逆之变。震惊痛恚。求死不得。又被伊贼巧辞构诬。剖腹刳肠。无以自白。进疏请 命。今已有月。不敢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12L 页
更上乞免之章。伏蒙 圣慈。至于遣承旨下谕。丁宁恳至。感激涕泣。不知所达。目今西贼未平。中外多事。臣虽昏瞆。无所裨补。而庶效夙夜微劳。以少报旷代之殊遇。是臣素所蓄积。而积伤之馀。奄至于卧不能起。老耄之人。理所固然。而回顾初心。惭恨悲咽。无以为意。臣年迫八十。死期伊迩。气力之衰圬。日异而月不同。自今岂有更苏之望乎。伏乞 亟赐递罢。以便公私。前后 恩旨累下。而一向退伏。虽出于事势之不得不已。而逋慢之罪。实所难逭。臣无任战灼兢惧之至。
答曰。省卿疏章。具悉卿意。卿须体予至意。勿为控辞。从速出仕。
辞连遣 御医劄(乙丑二月初四日)
伏以年到八十。气力柴败。精思枯涸。脚膝拘挛。腰胁旧疾。乘衰复作。僵倒床席。不能起动。此皆老人垂尽之状。惟当静以待死。岂容以医药治疗而可以苏复哉。 御医承 命。日复临问。每将老丑之症。尘渎于 圣鉴之下。不胜忧惶之至。乞寝看病之 命。以纾下情。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当勉副卿意焉。
答曰。省卿疏章。具悉卿意。卿须体予至意。勿为控辞。从速出仕。
辞连遣 御医劄(乙丑二月初四日)
伏以年到八十。气力柴败。精思枯涸。脚膝拘挛。腰胁旧疾。乘衰复作。僵倒床席。不能起动。此皆老人垂尽之状。惟当静以待死。岂容以医药治疗而可以苏复哉。 御医承 命。日复临问。每将老丑之症。尘渎于 圣鉴之下。不胜忧惶之至。乞寝看病之 命。以纾下情。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当勉副卿意焉。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13H 页
辞肩舆入朝第三劄(九月十九日)
(八月七日。大臣引见。 上问于左相丑昉曰。前领相病。近如何。对曰。臣顷一往问。腰脚有痛。起居不便。而精神不爽。似无老态。 上首肯之。是日卜相。受 点为领相。时公递相已七月。犹虚其位以待之。今月十七日。 上遣承旨问病。且谕曰。愿一见议国事。久久调理。俟少间以出。予日望之。如未能行步。须依古事。以肩舆入朝。仍 命该司措备以待。公再劄辞之。 不允。故复进此劄。前两劄载元集。)
伏以 圣教至再至三。而臣之冒渎。犹且不已。罪实难逭。悚惧罔措。肩舆入朝之 命。古之人。尚不安于承当。臣是何人。敢膺此礼。惶闷交并。恳吁至斯。伏乞 圣明。亟赐谅察。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予意已尽言之。卿勿辞焉。
辞训局都提调劄(十月初十日)
伏以臣一番诣 阙。便复退伏。虚带职名。极为惶闷而时事多艰。不敢告退。至于训鍊都提调。总治戎事。所系非轻。必须时赴阵上。与诸将简阅兵卒。号令约束。庶可临急有赖。而当此边虞孔棘之日。旷废职务。日月已久。罪实难逭。悚惧罔措。伏乞亟 命递改。以 便公私。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虽未赴阵上。絜诸臣约束。未为不可。卿宜勿辞。
辞训局都提调劄[又劄](同月十四日)
伏以臣老耄已甚。神思聩乱料。理戎事。本非可堪。而身且病顿。未得出门。誓将阅兵。是何等重事。而可以招聚私室而为之乎。边上情形。近颇异常。事变之作。未卜迟速。旷废职务。淹延时日。仓卒致误。后悔难追。既有勿辞之 命。而出不获已敢复渎扰。无任惶悚之至。伏乞亟 赐递改。以便公私。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已谕予意。卿勿辞之。
(八月七日。大臣引见。 上问于左相丑昉曰。前领相病。近如何。对曰。臣顷一往问。腰脚有痛。起居不便。而精神不爽。似无老态。 上首肯之。是日卜相。受 点为领相。时公递相已七月。犹虚其位以待之。今月十七日。 上遣承旨问病。且谕曰。愿一见议国事。久久调理。俟少间以出。予日望之。如未能行步。须依古事。以肩舆入朝。仍 命该司措备以待。公再劄辞之。 不允。故复进此劄。前两劄载元集。)
伏以 圣教至再至三。而臣之冒渎。犹且不已。罪实难逭。悚惧罔措。肩舆入朝之 命。古之人。尚不安于承当。臣是何人。敢膺此礼。惶闷交并。恳吁至斯。伏乞 圣明。亟赐谅察。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予意已尽言之。卿勿辞焉。
辞训局都提调劄(十月初十日)
伏以臣一番诣 阙。便复退伏。虚带职名。极为惶闷而时事多艰。不敢告退。至于训鍊都提调。总治戎事。所系非轻。必须时赴阵上。与诸将简阅兵卒。号令约束。庶可临急有赖。而当此边虞孔棘之日。旷废职务。日月已久。罪实难逭。悚惧罔措。伏乞亟 命递改。以 便公私。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虽未赴阵上。絜诸臣约束。未为不可。卿宜勿辞。
辞训局都提调劄[又劄](同月十四日)
伏以臣老耄已甚。神思聩乱料。理戎事。本非可堪。而身且病顿。未得出门。誓将阅兵。是何等重事。而可以招聚私室而为之乎。边上情形。近颇异常。事变之作。未卜迟速。旷废职务。淹延时日。仓卒致误。后悔难追。既有勿辞之 命。而出不获已敢复渎扰。无任惶悚之至。伏乞亟 赐递改。以便公私。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已谕予意。卿勿辞之。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13L 页
与左右相联名劄(十二月初二日)
伏以 启运宫症势尚未向苏。伏想 圣明侍药忧遑。已过累月。神思内焦。寝膳外减。诚孝所极。必不觉玉体伤损。臣等窃伏思惟。闷迫之情。罔知所达。 殿下一身。乃 宗庙社稷之所托。岂可自轻。天时凝冱。六气易乘。若有不安节之候。则其于 侍药。亦必有未能尽意。况神人骘佑。勿药非达。伏愿 圣明。毋持一切。亟加慎重。以副万人之望。臣等不胜区区下情。敢此陈露。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劄辞当体念焉。
与右相联名劄(同月二十五日)
伏以 启运宫症候。尚未向瘳。 圣明侍药忧遑。今
伏以 启运宫症势尚未向苏。伏想 圣明侍药忧遑。已过累月。神思内焦。寝膳外减。诚孝所极。必不觉玉体伤损。臣等窃伏思惟。闷迫之情。罔知所达。 殿下一身。乃 宗庙社稷之所托。岂可自轻。天时凝冱。六气易乘。若有不安节之候。则其于 侍药。亦必有未能尽意。况神人骘佑。勿药非达。伏愿 圣明。毋持一切。亟加慎重。以副万人之望。臣等不胜区区下情。敢此陈露。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劄辞当体念焉。
与右相联名劄(同月二十五日)
伏以 启运宫症候。尚未向瘳。 圣明侍药忧遑。今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14H 页
已踰月。臣等窃伏惟念。罔知所为。近者寒冱。倍于常年。若以一切之道。过为焦劳。起居不时。饮膳或减。则积伤所发。必损天和。 殿下一身。宗祊所寄。万民所托。乌可自轻。臣等既不得仰瞻 天表。以伸下情。区区闷迫。敢再陈达。伏愿 圣明。勉加慎重。以副群下之望。不胜幸甚。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当勉副焉。
谢岁首 恩赐劄(丙寅正月初三日)
(去冬 上教曰。老老尊贤。国之先务。年八十位一品。而有清操者。令有司赐衣资食物。以示优异之意。是岁岁首。公与李赞成直彦受 赐。)
伏以臣腰脚之病。日益甚痼。当此 启运宫愆度。 侍药忧遑之日。不得随诸卿之后。恭候于大庭。时虽趋伏 阙外。而未伸下情。无人臣礼。惶恐待罪。乃今谴罚不加。而反蒙优老之典。段絮米肉之 赐。满室丰侈。惊感悚惧。不知所出。犬马之齿。亡无馀日。生无以仰效涓埃。结草之报。惟期于九原。臣不胜涕泣悲咽之至。取进止。
答曰。近者予在忧遑。日又寒凛。肩舆之命。久未传谕。省览卿劄。喜甚如对。段絮等物甚薄。卿勿深谢。且如此寒天。强疾出入。则病必添重。卿其安心在家。勿以
答曰。省劄具悉。当勉副焉。
谢岁首 恩赐劄(丙寅正月初三日)
(去冬 上教曰。老老尊贤。国之先务。年八十位一品。而有清操者。令有司赐衣资食物。以示优异之意。是岁岁首。公与李赞成直彦受 赐。)
伏以臣腰脚之病。日益甚痼。当此 启运宫愆度。 侍药忧遑之日。不得随诸卿之后。恭候于大庭。时虽趋伏 阙外。而未伸下情。无人臣礼。惶恐待罪。乃今谴罚不加。而反蒙优老之典。段絮米肉之 赐。满室丰侈。惊感悚惧。不知所出。犬马之齿。亡无馀日。生无以仰效涓埃。结草之报。惟期于九原。臣不胜涕泣悲咽之至。取进止。
答曰。近者予在忧遑。日又寒凛。肩舆之命。久未传谕。省览卿劄。喜甚如对。段絮等物甚薄。卿勿深谢。且如此寒天。强疾出入。则病必添重。卿其安心在家。勿以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14L 页
为嫌。
引咎辞职劄(同月十九日在 阙门外)
(此劄载元集第五卷。而文多阙漏。考诸银台日记。更载全文如左。)
伏以人君有国家。必置朝廷矣。夫议大礼决大事。必与共之。今 主上欲自尽于亲丧。为 主上臣子者。莫不欲竭力趋 命。谁敢有一毫薄视不自尽之心哉。而朝廷必争之不已者。尊 祖宗也。重 宗统也。爱 君父也。廷 启日上于 殿陛。而 上教日下于有司。丧具诸物。径行催督。苍黄之际。已成国丧体例。而 朝廷不相管摄。然则 国家置朝廷卿大夫。将焉用哉。朝廷百僚。领相为之首。臣虽不学无识。万不近似。而顾其职则首相也。臣既叨居是职。而于 国家大事。不得干预。是臣失其职也。既失其职。宁有仍冒首相之理乎。臣于向年忝在首相。 大院君祭文头辞磨鍊时。称考而不加皇字。称子而不加孝字。立支子主祀公事。与礼官相议入 启。以依议 允下。臣之愚见。自初如是。到今迷不知变。丧礼悤遽之日。尤不可一日在职。且臣于前日。仓卒诣 阙。心神惊散。气息乏绝。一夜之间。旧症增剧。卧不能起。既不得随诸臣于庭争之列。又不得久处于 阙门之外。
引咎辞职劄(同月十九日在 阙门外)
(此劄载元集第五卷。而文多阙漏。考诸银台日记。更载全文如左。)
伏以人君有国家。必置朝廷矣。夫议大礼决大事。必与共之。今 主上欲自尽于亲丧。为 主上臣子者。莫不欲竭力趋 命。谁敢有一毫薄视不自尽之心哉。而朝廷必争之不已者。尊 祖宗也。重 宗统也。爱 君父也。廷 启日上于 殿陛。而 上教日下于有司。丧具诸物。径行催督。苍黄之际。已成国丧体例。而 朝廷不相管摄。然则 国家置朝廷卿大夫。将焉用哉。朝廷百僚。领相为之首。臣虽不学无识。万不近似。而顾其职则首相也。臣既叨居是职。而于 国家大事。不得干预。是臣失其职也。既失其职。宁有仍冒首相之理乎。臣于向年忝在首相。 大院君祭文头辞磨鍊时。称考而不加皇字。称子而不加孝字。立支子主祀公事。与礼官相议入 启。以依议 允下。臣之愚见。自初如是。到今迷不知变。丧礼悤遽之日。尤不可一日在职。且臣于前日。仓卒诣 阙。心神惊散。气息乏绝。一夜之间。旧症增剧。卧不能起。既不得随诸臣于庭争之列。又不得久处于 阙门之外。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15H 页
不得不退伏私室。以彼以此。罪实难逭。请 命亟递臣职。以存 国体。不胜幸甚。取进止。(批答见元集)
乞解职劄(同月二十二日)
伏以臣之年老病剧之状。姑置不论。臣既叨首相。 国家大事。理宜参论。而自辞职以来。有司不得相议于臣。臣又不敢分付于有司。首相是何等职任。而乃敢退伏私室。偃然带职乎。 国家不得不递臣。臣亦不得不退去。乞 命亟改臣职。以存国体。不胜幸甚。取进止。
答曰。省卿上劄。予极闷焉。大臣进退。系国家安危。卿今弃予。欲为退去。心甚缺然。卿与予固当是同。须勿控辞。终始勉辅。
与左右相联名劄(二月十三日)
伏以 圣明遭罹惨痛之后。臣等以抑情从礼之道上达矣。意谓 圣上下念臣民之望。上遵 慈圣之旨。庶几无过于哀毁。而伏闻 诚孝之极。不思裁节。日进稀粥。起处苫块。无异于初终之时。臣等窃不胜遑遑闷迫。不知所以为计也。礼曰不胜丧。比于不孝。又曰丧食虽恶。必充饥。又曰必有草木之滋焉。孝子之持丧以灭性。为深戒者。盖以此也。匹夫犹然。况
乞解职劄(同月二十二日)
伏以臣之年老病剧之状。姑置不论。臣既叨首相。 国家大事。理宜参论。而自辞职以来。有司不得相议于臣。臣又不敢分付于有司。首相是何等职任。而乃敢退伏私室。偃然带职乎。 国家不得不递臣。臣亦不得不退去。乞 命亟改臣职。以存国体。不胜幸甚。取进止。
答曰。省卿上劄。予极闷焉。大臣进退。系国家安危。卿今弃予。欲为退去。心甚缺然。卿与予固当是同。须勿控辞。终始勉辅。
与左右相联名劄(二月十三日)
伏以 圣明遭罹惨痛之后。臣等以抑情从礼之道上达矣。意谓 圣上下念臣民之望。上遵 慈圣之旨。庶几无过于哀毁。而伏闻 诚孝之极。不思裁节。日进稀粥。起处苫块。无异于初终之时。臣等窃不胜遑遑闷迫。不知所以为计也。礼曰不胜丧。比于不孝。又曰丧食虽恶。必充饥。又曰必有草木之滋焉。孝子之持丧以灭性。为深戒者。盖以此也。匹夫犹然。况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15L 页
殿下一身。 宗社臣民之所托。而自轻若此乎。 圣明之色忧侍药经数三月之久。启居不能以时。饮膳或至屡废。而竟遭终天之戚。其间心虑之焦煎。荣卫之损伤。 圣明必不自觉矣。疾病之作。不作于作之日。若不及今稍加节宣。而一任伤败。不复致意。则一朝有不安节。将何以治之哉。臣等不得进觐 天表。仰瞻 王色。秪以文字之末。略陈蝼蚁之悃。 圣明若不于此而俯循。依例而降批而已。则臣等之血诚。归于虚文已矣。岂不重可悯哉。伏愿 圣明。深惟 宗社生民之计。体奉 慈殿劝勉之义。节抑至情。以为保全之方。臣等无任伏地祈恳之至。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等之恳。劄辞当体念焉。
乞解职劄(同月二十四日)
伏以臣垂死之日。迫于 严命。担曳上来。精神气力。比前益败。腰脚之症。日复深痼。不曾一赴公衙。揆之事理。断不可一日带职。而自 上方在哀疚中。姑息隐嘿。未敢呈告。今复有诏使先声。渡海在近。举朝遑遑。臣以首相。有 召命而不得趋诣。一向屏伏。旷废职任。人臣分义。岂容知此。臣诚悚慄。无地措躬。伏乞亟递臣职。以便公义。以安愚分。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等之恳。劄辞当体念焉。
乞解职劄(同月二十四日)
伏以臣垂死之日。迫于 严命。担曳上来。精神气力。比前益败。腰脚之症。日复深痼。不曾一赴公衙。揆之事理。断不可一日带职。而自 上方在哀疚中。姑息隐嘿。未敢呈告。今复有诏使先声。渡海在近。举朝遑遑。臣以首相。有 召命而不得趋诣。一向屏伏。旷废职任。人臣分义。岂容知此。臣诚悚慄。无地措躬。伏乞亟递臣职。以便公义。以安愚分。取进止。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16H 页
答曰。省劄具悉。卿宜勿辞。安心调理。
与左右相联名劄(五月十三日)
伏以帝王之孝。异于匹夫。矮巷之礼。事势所关。不可径情。暮夜苍黄。远出郊外。群下骏奔。都城一空。大小人情。皆以为虞。臣等虽不覼缕。 圣明岂不念及于此乎。仰稽 列圣。亦莫之行者。必有深意于其间。决非苟然而已也。况今夜刻极短。天色易曙。设莫启殡。俱非容易。 大驾先发。灵舆随出。凡百窘隘之端。不啻一二。治事之际。难保其精专。此亦不可不虑者也。伏愿 圣明。许寝成命。依该曹启辞。行礼于 阙外。不胜幸甚。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等之诚。人情事势。虽或如此。至情所在。不能自抑。卿等须念予怀。勿为更烦。
乞致仕疏(同月二十八日)
(此疏亦载元集第六卷。而文多漏。更考日记。载录全文。)
伏以 圣批反覆丁宁。谕教恳到。臣诚感激。继之以涕泣。第臣窃念事理有大不然者。不得不仰首呼吁。自 上以多事时引退为不当。而臣以多事之故。不敢一日冒居也。臣耄败病蹇。长伏私室。虚带职名。太平无事时。尚云不可。况此时乎。散秩闲局。犹为未妥。
与左右相联名劄(五月十三日)
伏以帝王之孝。异于匹夫。矮巷之礼。事势所关。不可径情。暮夜苍黄。远出郊外。群下骏奔。都城一空。大小人情。皆以为虞。臣等虽不覼缕。 圣明岂不念及于此乎。仰稽 列圣。亦莫之行者。必有深意于其间。决非苟然而已也。况今夜刻极短。天色易曙。设莫启殡。俱非容易。 大驾先发。灵舆随出。凡百窘隘之端。不啻一二。治事之际。难保其精专。此亦不可不虑者也。伏愿 圣明。许寝成命。依该曹启辞。行礼于 阙外。不胜幸甚。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等之诚。人情事势。虽或如此。至情所在。不能自抑。卿等须念予怀。勿为更烦。
乞致仕疏(同月二十八日)
(此疏亦载元集第六卷。而文多漏。更考日记。载录全文。)
伏以 圣批反覆丁宁。谕教恳到。臣诚感激。继之以涕泣。第臣窃念事理有大不然者。不得不仰首呼吁。自 上以多事时引退为不当。而臣以多事之故。不敢一日冒居也。臣耄败病蹇。长伏私室。虚带职名。太平无事时。尚云不可。况此时乎。散秩闲局。犹为未妥。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16L 页
况此职乎。古今历代暨我朝 祖宗二百年以来。未闻长伏私家之相臣也。 圣明非不谅事理之如此。而特以臣为 先朝之老犬马。不欲遐弃。人臣立朝。公议至严。断无此理。臣虽无状。 国家既 命臣从大夫之后。士大夫不顾事理。而冒处于不当处之任。则是无异于舆儓之处身。臣身虽不足惜。奈 国家名位何。臣常恨将死之年。始遇 圣明。意或可以效劳于艰虞之际。到今精力尽矣。死亡近矣。报答 圣恩。此生已矣。瞻 天仰 圣。不堪悲咽。伏乞递臣之职。许臣之退。不使臣忧惶郁悒以死。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矣。臣无任战兢祈祝之至。(批答见元集)
陈号牌节目劄(七月十九日)
伏以臣常以号牌为难行。而今既行之。其结局必须裁酌变通。使已定役者。有歇息支保之望。新抄出者。无惊骇四散之心。然后庶不至于大段难处。而有益于国事。此臣之意也。当初号牌厅有司堂上。以磨鍊记来议于臣。臣老败瞆瞆。无的当之见。概以臣之意言之。而且私与之逐条论难。多所可否。厥后堂上再以事目草来示。其中参用臣言处亦多。大意正与臣意相近。故一番看过。以为无妨。及承旨将 命下问
陈号牌节目劄(七月十九日)
伏以臣常以号牌为难行。而今既行之。其结局必须裁酌变通。使已定役者。有歇息支保之望。新抄出者。无惊骇四散之心。然后庶不至于大段难处。而有益于国事。此臣之意也。当初号牌厅有司堂上。以磨鍊记来议于臣。臣老败瞆瞆。无的当之见。概以臣之意言之。而且私与之逐条论难。多所可否。厥后堂上再以事目草来示。其中参用臣言处亦多。大意正与臣意相近。故一番看过。以为无妨。及承旨将 命下问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17H 页
也。臣昏不致察。前日相议曲折。略不言及。而只以厥后事目一番看过之由仰达。有若全不参论于其公事者然。此虽急遽间错误之所达。而其耄荒昏谬。据此可知。如此而尚可参论于军国之机务乎。臣久欲仰达此意。而事过之后。不宜琐屑追陈。闷嘿而止矣。今闻其公事已过数月。尚未了当。若落讲校生。落试武人等处置节目。尤非镇定之初意。而至于徐遣出外检督之御史。减省在内句管之官员。臣意亦与言者之所论相符。臣初既参论于该厅公事。则今不可诿以非我所管而越视也明矣。八路之或静或扰。在此一举。所系非细。垂死病告之中。敢此仰渎。不胜惶悚。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深嘉卿忧国之诚。劄辞当议处焉。
谕书(九月二十九日。注书▣▣▣来谕后。公上疏辞之。疏本载元集。)
寡昧忝位于艰危之际。所恃者卿。而卿之疾病又如此。日夜忧闷。无以为心矣。前者予以为予之倚卿如此。卿亦至死不去。为国尽瘁。今者又是固辞。必欲解职而后已。是岂予昔日所望于卿乎。相臣之职。专在裁决大事。进退贤邪而已。奔走卯酉。可否细事。非大臣之事也。卿虽不能运步。卧閤论道。一以副舆望。一
答曰。省劄具悉。深嘉卿忧国之诚。劄辞当议处焉。
谕书(九月二十九日。注书▣▣▣来谕后。公上疏辞之。疏本载元集。)
寡昧忝位于艰危之际。所恃者卿。而卿之疾病又如此。日夜忧闷。无以为心矣。前者予以为予之倚卿如此。卿亦至死不去。为国尽瘁。今者又是固辞。必欲解职而后已。是岂予昔日所望于卿乎。相臣之职。专在裁决大事。进退贤邪而已。奔走卯酉。可否细事。非大臣之事也。卿虽不能运步。卧閤论道。一以副舆望。一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17L 页
以济时艰。
乞递训局都提调劄(十二月二十五日)
伏以垂死老臣。得释重负。 圣恩如天。无路仰答。此外诸司都提调兼管处亦多。病未察任。理宜乞免。而惶恐不敢一一上渎。其中训鍊都监。戎务之地。至紧至重。总理指挥。是都提调之职。而病伏以来。全废公事。阅时经年。虚带职名。一日冒据。悚惧罔措。伏乞亟 命递改。以安愚分。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卿须勿辞。频数检饬。以副予望。
谢岁首 恩赐劄(丁卯正月初三日)
伏以臣荷 圣朝旷代之殊遇。而无以报效于万一。惭负 圣明。死有馀恨。一息尚存。蒙 国家岁首之赐。今已再矣。酒肉衣食之资。委积盈室。 恩光洋溢。阳春雨露之泽。沾及于衰草枯根。祝天呼嵩。寸心耿耿。病不得诣 阙谢 命。无任惶悚之至。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其勿谢。
辞训局都提调劄(同日)
伏以臣所兼诸司都提调非一二处。而必举训鍊都监而仰渎者。不得已也。都监设立以后。都提调必以时任相臣为之。其或有递相仍兼之员。是皆盛年能
乞递训局都提调劄(十二月二十五日)
伏以垂死老臣。得释重负。 圣恩如天。无路仰答。此外诸司都提调兼管处亦多。病未察任。理宜乞免。而惶恐不敢一一上渎。其中训鍊都监。戎务之地。至紧至重。总理指挥。是都提调之职。而病伏以来。全废公事。阅时经年。虚带职名。一日冒据。悚惧罔措。伏乞亟 命递改。以安愚分。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卿须勿辞。频数检饬。以副予望。
谢岁首 恩赐劄(丁卯正月初三日)
伏以臣荷 圣朝旷代之殊遇。而无以报效于万一。惭负 圣明。死有馀恨。一息尚存。蒙 国家岁首之赐。今已再矣。酒肉衣食之资。委积盈室。 恩光洋溢。阳春雨露之泽。沾及于衰草枯根。祝天呼嵩。寸心耿耿。病不得诣 阙谢 命。无任惶悚之至。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其勿谢。
辞训局都提调劄(同日)
伏以臣所兼诸司都提调非一二处。而必举训鍊都监而仰渎者。不得已也。都监设立以后。都提调必以时任相臣为之。其或有递相仍兼之员。是皆盛年能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18H 页
察军务者也。臣衰败癃病。长伏床席。虚带提调。时月已久。而相职之乞免。未蒙 允旨。故不敢又以此别为辞章也。今臣耄荒澌须。日甚一日。有何筋力。可以阅视营阵。有何思虑。可以酬应公事。戎政至紧之地。断不可冒据。臣之控辞。实出肝膈。伏乞亟 命递改。以便公私。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虽递相职。仍兼此任。亦有前例。卿勿固辞。安心检饬。
辞体府劄(三月二十六日)
(是月二十三日。自全州陪 世子。还江华问安。 上教以远路驱驰。气力必困。待休息当引见去云。是日上劄辞体府。)
伏以臣启行之初。自分僵仆于道路。而荷 国家恩庇。获遂生还。至于体察之任。癃病老臣决不可承当。而急难之日。辞不获 命。乃以金瑬为副将以代臣。此意已达于伊时 榻前。 圣鉴亦已谅之矣。臣今断无察任之理。拟待登对。更申前恳。而金瑬再三陈启。不自担当。报牒诉状。裁决无所。军务稽滞。事极未妥。请亟 命递臣都体察之任。不胜幸甚。取进至。
答曰。省卿劄辞。予心缺然。此非辞退之时。卿须勿辞。以副上下之望。
辞体府劄[又劄](同月二十七日)
伏以垂死老臣。断不可察任。不独臣自知之。人孰不知之。 圣明亦岂不谅之哉。臣之控辞。实出肝膈。微衷危恳。已尽于 榻前。当此行中多事之日。事体惶恐。不敢累烦章劄。而军中机务。一切不克干预。屏伏退处。恭俟 严命。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凶贼尚不远退。卿辞至于此极。予实忧闷。罔知为计。卿每以老病为言。事势虽如此。不敢强焉。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虽递相职。仍兼此任。亦有前例。卿勿固辞。安心检饬。
辞体府劄(三月二十六日)
(是月二十三日。自全州陪 世子。还江华问安。 上教以远路驱驰。气力必困。待休息当引见去云。是日上劄辞体府。)
伏以臣启行之初。自分僵仆于道路。而荷 国家恩庇。获遂生还。至于体察之任。癃病老臣决不可承当。而急难之日。辞不获 命。乃以金瑬为副将以代臣。此意已达于伊时 榻前。 圣鉴亦已谅之矣。臣今断无察任之理。拟待登对。更申前恳。而金瑬再三陈启。不自担当。报牒诉状。裁决无所。军务稽滞。事极未妥。请亟 命递臣都体察之任。不胜幸甚。取进至。
答曰。省卿劄辞。予心缺然。此非辞退之时。卿须勿辞。以副上下之望。
辞体府劄[又劄](同月二十七日)
伏以垂死老臣。断不可察任。不独臣自知之。人孰不知之。 圣明亦岂不谅之哉。臣之控辞。实出肝膈。微衷危恳。已尽于 榻前。当此行中多事之日。事体惶恐。不敢累烦章劄。而军中机务。一切不克干预。屏伏退处。恭俟 严命。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凶贼尚不远退。卿辞至于此极。予实忧闷。罔知为计。卿每以老病为言。事势虽如此。不敢强焉。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18L 页
辞训局都提调劄(四月十四日)
伏以臣荷 国家大庇。虽得免僵死于途道。而耄耋之年。仍以益败。神精筋力。已无馀地。臣所兼诸司都提调。不得察任。已极惶闷。而至于训鍊都监。军务重地。当此治兵方急之日。断不可冒处。请 命递臣都提调。以便公私。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其勿辞。依前检饬。以副予意。
辞训局都提调劄[再劄](八月初五日)
伏以秋防正紧。军务方急。外兵虽当修举。而内兵尤宜整治。臣所兼都提调。亦非一二。而它司则姑未暇陈渎。训鍊都监。治兵重地。提调大将。虽各有主掌。而
伏以臣荷 国家大庇。虽得免僵死于途道。而耄耋之年。仍以益败。神精筋力。已无馀地。臣所兼诸司都提调。不得察任。已极惶闷。而至于训鍊都监。军务重地。当此治兵方急之日。断不可冒处。请 命递臣都提调。以便公私。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其勿辞。依前检饬。以副予意。
辞训局都提调劄[再劄](八月初五日)
伏以秋防正紧。军务方急。外兵虽当修举。而内兵尤宜整治。臣所兼都提调。亦非一二。而它司则姑未暇陈渎。训鍊都监。治兵重地。提调大将。虽各有主掌。而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19H 页
总治之责。在于都提调。臣老病旷职。积有岁年。数月以来。腰脚之病倍剧前日。既无以登阵观兵。而神思之耄荒日甚一日。又不得坐理事务。揆之公私。理难冒据。伏乞亟 命递改。不胜幸甚。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卿虽有病。卧閤论事。以副予望。须勿更辞。
辞训局都提调劄[三劄](同月初八日)
伏以臣老将死矣。馀日几何。腰脚之病蹇。神精之耄荒。数月以来日以益甚。身虽在世。决不可复为人也。贼屯边境。不敢告老。只欲委身于 辇毂之下。岂复有收拾精神。料理国事之望哉。仰惟 圣明。亦已谅臣之情事。岂宜复以事务责之于臣哉。臣所兼各司提调。姑未敢一一乞递。至于训鍊都监。治兵重地。断不可不事其事而虚带职名。伏乞亟 命递改训鍊都提调。使垂死老臣。得以安意就尽。取进止。
答曰。省卿劄辞。予心缺然。卿须体予至意。口察大段军务。勿为固辞。
辞训局都提调劄[四劄](同月十一日)
伏以臣犬马之齿。已踰八十。虽无疾病。固非理事之时。况臣废病耄荒。比来益甚。军务之事。孰非大段。军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卿虽有病。卧閤论事。以副予望。须勿更辞。
辞训局都提调劄[三劄](同月初八日)
伏以臣老将死矣。馀日几何。腰脚之病蹇。神精之耄荒。数月以来日以益甚。身虽在世。决不可复为人也。贼屯边境。不敢告老。只欲委身于 辇毂之下。岂复有收拾精神。料理国事之望哉。仰惟 圣明。亦已谅臣之情事。岂宜复以事务责之于臣哉。臣所兼各司提调。姑未敢一一乞递。至于训鍊都监。治兵重地。断不可不事其事而虚带职名。伏乞亟 命递改训鍊都提调。使垂死老臣。得以安意就尽。取进止。
答曰。省卿劄辞。予心缺然。卿须体予至意。口察大段军务。勿为固辞。
辞训局都提调劄[四劄](同月十一日)
伏以臣犬马之齿。已踰八十。虽无疾病。固非理事之时。况臣废病耄荒。比来益甚。军务之事。孰非大段。军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19L 页
务重任。断无虚带之理。臣虽老昏。尚能自知。自知已审。何敢冒据。伏乞 圣明俯谅肝膈之恳。亟 命递臣训鍊都提调。使垂死老臣。获释重负。而安意就尽焉。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如是固辞。予不获已勉副卿意焉。
将出郊。病不克拜辞。待罪劄。(同月二十九日)
(告省墓准请。将出衿川。 上遣中使宣酝于崇礼门外。且给由马浇奠床。又 命本道优致食物。公自此留衿。仍乞致仕。)
伏以臣缘迫私情。仰渎 天听。至蒙奠床给马食物之 恩典。感激悚仄。不知所达。臣脚膝之病。比前益甚。腰痛之症。入秋转剧。末由肃拜于 阙下。径赴墓山。无人臣礼。惶恐待罪。未得肃拜。是即私行。乘驲之 命。尤不敢承当。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有脚膝之病。不得来辞。势所固然。有何待罪之事。宜勿辞之。安心往来。
辞俸禄疏(戊辰六月初三日)
(有 传教。夏等禄俸输送京家。公上此劄。辞之不受。后户曹启曰。元老之臣。不安于心。如是辞之。请依 宣祖朝待退老相臣沈守庆例。令本道月给食物何如。 上允之。自比月致廪俸。)
伏以臣耄耋癃病。不得不陈乞致仕。伏蒙 圣慈宽
答曰。省劄具悉。卿如是固辞。予不获已勉副卿意焉。
将出郊。病不克拜辞。待罪劄。(同月二十九日)
(告省墓准请。将出衿川。 上遣中使宣酝于崇礼门外。且给由马浇奠床。又 命本道优致食物。公自此留衿。仍乞致仕。)
伏以臣缘迫私情。仰渎 天听。至蒙奠床给马食物之 恩典。感激悚仄。不知所达。臣脚膝之病。比前益甚。腰痛之症。入秋转剧。末由肃拜于 阙下。径赴墓山。无人臣礼。惶恐待罪。未得肃拜。是即私行。乘驲之 命。尤不敢承当。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有脚膝之病。不得来辞。势所固然。有何待罪之事。宜勿辞之。安心往来。
辞俸禄疏(戊辰六月初三日)
(有 传教。夏等禄俸输送京家。公上此劄。辞之不受。后户曹启曰。元老之臣。不安于心。如是辞之。请依 宣祖朝待退老相臣沈守庆例。令本道月给食物何如。 上允之。自比月致廪俸。)
伏以臣耄耋癃病。不得不陈乞致仕。伏蒙 圣慈宽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20H 页
假。容巨▦处。衔 恩感 德。朝暮待尽于松楸之下。臣既在外。则本职及所兼诸司。理不当仍带。而该曹尚无处置。臣亦一向惶恐。不敢渎扰。玆者伏闻该官仍 传教夏等俸禄。输致于京家。虽天地之洪私迥出常格之外。而揆之事理。大有所未安。 祖宗朝以来在京大臣。或辞病不受禄者。特 命别给。固亦有之。至于在外之臣。绝未有受常禄者。该曹不分在京在外。而泛然禀 启。殊失有司率由旧章之意。臣实悚怖。不知所措。伏愿下 命该曹。查照旧例。定为恒式。毋以一时之特 恩。毁 国家久远流来之法例。不胜幸甚。臣无任战灼陨越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禄俸输送。自是旧例。卿其安心勿辞。
乞递勋府堂上及诸司都诸调劄(七月二十日)
伏以臣累次渎扰。自知难逭于罪戾。而事有大不可。心有大不安。不得不昂首吁呼。臣所兼诸司亦多。而当初一向惶恐。不敢陈乞。闷嘿仍。因今则日月已久。耄耋已极。僵卧待尽。朝暮入地。旷职虚带。岂有其理。臣之私悯。有不暇言。 朝家事体。断不若此。勋府堂上及诸司都诸调。决不可▦带。伏乞并 命递改。取进止。
答曰。省疏具悉。禄俸输送。自是旧例。卿其安心勿辞。
乞递勋府堂上及诸司都诸调劄(七月二十日)
伏以臣累次渎扰。自知难逭于罪戾。而事有大不可。心有大不安。不得不昂首吁呼。臣所兼诸司亦多。而当初一向惶恐。不敢陈乞。闷嘿仍。因今则日月已久。耄耋已极。僵卧待尽。朝暮入地。旷职虚带。岂有其理。臣之私悯。有不暇言。 朝家事体。断不若此。勋府堂上及诸司都诸调。决不可▦带。伏乞并 命递改。取进止。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20L 页
答曰。省劄具悉至恳。近因久不见卿。过失日积。国事日非。予方惧焉。愿卿念 先朝之深恩。体寡昧之至意。待秋凉入来。以辅予不逮。须勿更辞。
乞递勋府堂上及诸司都诸调劄[又疏](八月十五日)
伏以臣曾以乞免都提调之意。累疏陈乞。未蒙 允俞。悚慄趑趄。缩伏累日。而公议私分。大有所不可。不得终嘿。敢复渎扰。死罪死罪。臣耄耋癃病。身不得运。 圣慈宽假。亦既许退。从此衔 恩感德。朝暮入地。结草图报。惟在九原。 国家岂可复以事务责之于垂死之老臣乎。况 宗庙社稷。事体至严。司译院事务多端。虚带职名。旷废日久。不胜惶闷。伏乞臣所带诸司都提调。并 命镌改。臣无任战灼祈恳之至。答曰。省疏具悉至恳。上年卿下去之时。托以它事而归。今以许退为言。子甚缺然。卿之入来。予日望之。须勿更辞。
乞递勋府堂上及诸司都诸调劄[又劄](十二月初三日)
伏以臣耄耋馀喘。终年陋疾。长伏污秽之中。气息奄奄。专不省事。 恩眷备至。赐予便蕃。而久阙陈谢。无人臣礼。惶恐踧踖。不知措躬。臣出外待尽今已三岁。所兼诸司。全然废任。而褒贬又迫。尤极闷蹙。 宗庙
乞递勋府堂上及诸司都诸调劄[又疏](八月十五日)
伏以臣曾以乞免都提调之意。累疏陈乞。未蒙 允俞。悚慄趑趄。缩伏累日。而公议私分。大有所不可。不得终嘿。敢复渎扰。死罪死罪。臣耄耋癃病。身不得运。 圣慈宽假。亦既许退。从此衔 恩感德。朝暮入地。结草图报。惟在九原。 国家岂可复以事务责之于垂死之老臣乎。况 宗庙社稷。事体至严。司译院事务多端。虚带职名。旷废日久。不胜惶闷。伏乞臣所带诸司都提调。并 命镌改。臣无任战灼祈恳之至。答曰。省疏具悉至恳。上年卿下去之时。托以它事而归。今以许退为言。子甚缺然。卿之入来。予日望之。须勿更辞。
乞递勋府堂上及诸司都诸调劄[又劄](十二月初三日)
伏以臣耄耋馀喘。终年陋疾。长伏污秽之中。气息奄奄。专不省事。 恩眷备至。赐予便蕃。而久阙陈谢。无人臣礼。惶恐踧踖。不知措躬。臣出外待尽今已三岁。所兼诸司。全然废任。而褒贬又迫。尤极闷蹙。 宗庙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21H 页
社稷及司译院,禁火司都提调。乞 命递改。以便公私。取进止。
答曰。省卿劄辞。予心缺然。卿之更为入来。予日望之。愿卿须勿控辞。开春入来。以副予至望。
谢岁首 恩赐劄(己巳正月初七日)
伏以耄耋馀生。终年败疾。陋秽不收。气息如缕。卧而不起。每矫首以望。窃不胜悲咽之至。乃 圣明于万机之中。一念及于在外之一病臣。有此岁时之 恩赐米馔絮帛。既饱既煖。天地鸿私。终始不替。臣老将死矣。生无以仰答 圣恩。伏床长吁而已。精神荒乱。言不尽意。草草陈谢。无任惶悚。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赐物甚微。卿勿陈谢。
备忘记(庚午四月初八日下政院)
李领府事忠廉无比。予用丕钦。顷年因予失德。退往乡里。非但惭惧实深。若失蓍龟也。昔者敦谕之时。辞以疾病。今则病势少愈。可以入城闲卧。以副上下之至望。承旨其代予草教。赍往敦谕。
谕书(同月初九日。承旨权镬来谕。)
卿以宿德重望。仪刑一代。属予践祚。倚以为重。不啻若巨川之舟楫。由予失德。吾家耄遁荒。非卿负予。予
答曰。省卿劄辞。予心缺然。卿之更为入来。予日望之。愿卿须勿控辞。开春入来。以副予至望。
谢岁首 恩赐劄(己巳正月初七日)
伏以耄耋馀生。终年败疾。陋秽不收。气息如缕。卧而不起。每矫首以望。窃不胜悲咽之至。乃 圣明于万机之中。一念及于在外之一病臣。有此岁时之 恩赐米馔絮帛。既饱既煖。天地鸿私。终始不替。臣老将死矣。生无以仰答 圣恩。伏床长吁而已。精神荒乱。言不尽意。草草陈谢。无任惶悚。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赐物甚微。卿勿陈谢。
备忘记(庚午四月初八日下政院)
李领府事忠廉无比。予用丕钦。顷年因予失德。退往乡里。非但惭惧实深。若失蓍龟也。昔者敦谕之时。辞以疾病。今则病势少愈。可以入城闲卧。以副上下之至望。承旨其代予草教。赍往敦谕。
谕书(同月初九日。承旨权镬来谕。)
卿以宿德重望。仪刑一代。属予践祚。倚以为重。不啻若巨川之舟楫。由予失德。吾家耄遁荒。非卿负予。予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21L 页
实负卿。静言思之。良深惭恶。非但寡昧若失蓍龟。无所稽疑。方今国事岌岌。存亡之机。间不容发。 天朝被兵猾夏之变。迫及 皇都。此非臣子退安私室之日也。昔者敦谕。辞以疾病。神明所扶。想有勿药之喜。可以入城闲卧。使寡躬有所倚毗。国人有所矜式。于戏。筋力未逮。虽妨前席之趋。音声不遐。尚有就问之礼。谅予至意。勉副上下之情。故玆特谕。(公对曰。臣受 圣上旷代之殊遇。到今岂有退托不赴召之理乎。九十之年。气力耗尽。莫运寸步。神精消丧。不省人事。今者承旨委来。 严命临门。悚慄惶惧。心神尤乱。虽欲上劄陈情而亦不可得矣。)
再谕(同月十一日。承旨李基祚来谕。)
即今时事之艰危。已到十分地头。玆予寡昧。罔知攸济。顷遣近臣。谕以予意。望卿幡然。不啻若渴之待饮。一向坚卧。无意改图。予甚缺然。虽弃寡躬。独不念 先朝之殊遇。国事之危急乎。今者非欲劳卿以事。唯冀卧镇众望。卿虽有病。肩舆入城。以慰上下之情故谕。(公对曰。臣神精昏耗。气息垂尽。遍身酸痛。寸步莫运。虽欲致身 阙下。势不可得。而承旨再临。 严命荐降。臣尤切惶闷。心▦不能自定。罔知所达。只俟鈇钺之至矣。)
三谕(同月二十三日。承旨金蓍国来谕。)
卿以宿德元老。义同休戚。予之望卿也。不啻若偈者之思水。而卿必以病为辞焉。子虽德薄。独不念 先
再谕(同月十一日。承旨李基祚来谕。)
即今时事之艰危。已到十分地头。玆予寡昧。罔知攸济。顷遣近臣。谕以予意。望卿幡然。不啻若渴之待饮。一向坚卧。无意改图。予甚缺然。虽弃寡躬。独不念 先朝之殊遇。国事之危急乎。今者非欲劳卿以事。唯冀卧镇众望。卿虽有病。肩舆入城。以慰上下之情故谕。(公对曰。臣神精昏耗。气息垂尽。遍身酸痛。寸步莫运。虽欲致身 阙下。势不可得。而承旨再临。 严命荐降。臣尤切惶闷。心▦不能自定。罔知所达。只俟鈇钺之至矣。)
三谕(同月二十三日。承旨金蓍国来谕。)
卿以宿德元老。义同休戚。予之望卿也。不啻若偈者之思水。而卿必以病为辞焉。子虽德薄。独不念 先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22H 页
王之恩遇耶。目令边虞孔棘。时事多艰。比如疮痏。须杖而行。卿其念哉。昔师尚父九十。犹未告老。文潞公年踰八十。尚赴朝堂。大臣之道。当如是也。今又遣近臣。谕予至意。趁此风日和暖。卿宜肩舆入城。以副同朝之望故谕。(公对曰。臣耄败垂尽之状。曾已备达。 严谕累降。终不克趋 命。席藁私伏。只待罪死矣。)
乞收 赐第之 命疏(辛未正月二十二日)
(是月初十日。 上遣承旨姜弘重存问。既复 命。 上问居处何如。承旨对曰。两间草屋。仅能容膝。而低矮狭窄。不能成形。倾颓薄陋。不蔽风雨矣。 上曰。四十年为相。数间草屋。不蔽风雨。其清白安贫。振古所无也。予之平生敬慕。非特功德而已。李公清简。百僚师师。何忧乎民生之困悴也。年老元老。理宜优待。其俭德亦不可不表而著之。令该道营造玉堂。又令户部赐以素衾素褥。以遂其所尚。有司承 命来营正堂。故上此劄。)
伏以臣伏闻有营造堂屋之 命。魂惊魄散。惶惧兢战。罔知所达。 圣心终始不忘贱臣。委曲缱绻至于如此。 恩深海岳。感沦肌骨。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而第事理有大不可者。不得不仰诉衷曲。方今外侮孔棘。国步艰屯。此时为何等时。而乃为一贱臣。营造私家耶。在 圣朝为误恩。于臣身为犯分。虽有成 命。死不敢承。臣虽伏于蜗幕。 国家亦不当为此举措。况臣于夏秋间。私营房屋。殊甚高爽。居处便好。此外
乞收 赐第之 命疏(辛未正月二十二日)
(是月初十日。 上遣承旨姜弘重存问。既复 命。 上问居处何如。承旨对曰。两间草屋。仅能容膝。而低矮狭窄。不能成形。倾颓薄陋。不蔽风雨矣。 上曰。四十年为相。数间草屋。不蔽风雨。其清白安贫。振古所无也。予之平生敬慕。非特功德而已。李公清简。百僚师师。何忧乎民生之困悴也。年老元老。理宜优待。其俭德亦不可不表而著之。令该道营造玉堂。又令户部赐以素衾素褥。以遂其所尚。有司承 命来营正堂。故上此劄。)
伏以臣伏闻有营造堂屋之 命。魂惊魄散。惶惧兢战。罔知所达。 圣心终始不忘贱臣。委曲缱绻至于如此。 恩深海岳。感沦肌骨。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而第事理有大不可者。不得不仰诉衷曲。方今外侮孔棘。国步艰屯。此时为何等时。而乃为一贱臣。营造私家耶。在 圣朝为误恩。于臣身为犯分。虽有成 命。死不敢承。臣虽伏于蜗幕。 国家亦不当为此举措。况臣于夏秋间。私营房屋。殊甚高爽。居处便好。此外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22L 页
又何加焉。臣之性躁心急。老而益甚。该官临门。不能堪忍。狼狈苍黄。出不获已当曳病他乡。以俟罪谴。臣自前不能以敬礼事 君父。每有所触。径情直行。有同狂易者之为。臣固自知其非而不能改。 圣明亦必洞烛臣之本性如此。幸垂矜恕焉。臣无任激切屏营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至恳。此非无据之事。营造一室。亦甚不难。卿宜安心勿辞。
乞收赐第之命疏[再疏](同月二十七日)
(以辞 赐第不得请。欲移他邑。是月廿四日。道臣以状 闻。 上遣承旨李基祚敦谕曰。卿须体予至意。安心勿辞。公又上此劄辞之。)
伏以臣出不获已将离乡出境。以待违 命之罪。而谴罚不加。 温批反降。悚慄惶惧。罔知所措。老臣病重。自知出境则僵仆于道路。僵仆道路。岂臣之所欲。万不获已也。 圣明之为此举。实出于老者安之之至意。使臣僵仆。亦岂 圣上之本意哉。伏望 圣上亟收成 命。以全垂死之老臣。臣无任激切屏营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卿为相三纪。家无一堂。如此清俭。曾所未闻也。今玆营室。意在励世。卿亦为国安心。且卿
答曰。省疏具悉至恳。此非无据之事。营造一室。亦甚不难。卿宜安心勿辞。
乞收赐第之命疏[再疏](同月二十七日)
(以辞 赐第不得请。欲移他邑。是月廿四日。道臣以状 闻。 上遣承旨李基祚敦谕曰。卿须体予至意。安心勿辞。公又上此劄辞之。)
伏以臣出不获已将离乡出境。以待违 命之罪。而谴罚不加。 温批反降。悚慄惶惧。罔知所措。老臣病重。自知出境则僵仆于道路。僵仆道路。岂臣之所欲。万不获已也。 圣明之为此举。实出于老者安之之至意。使臣僵仆。亦岂 圣上之本意哉。伏望 圣上亟收成 命。以全垂死之老臣。臣无任激切屏营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卿为相三纪。家无一堂。如此清俭。曾所未闻也。今玆营室。意在励世。卿亦为国安心。且卿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23H 页
若以此离乡。则非但予心不安。卿亦未免食言。须勿更辞。勉副至望。
乞收 赐第及 赐奴婢之 命疏
(前疏未蒙 准许。且 命该司功臣奴婢。依他例准给。故上此疏辞之。)
伏以臣将前后危悃。已尽陈恳。今不敢缕缕。至于清俭之谕。及于万不近似之贱臣。其不为朝廷百僚之所羞耶。食言之 教。尤极惶惑。臣有骊江之旧庐。居处便好。而必居隔江之地者。不但为松楸也。 临御以来。外侮孔棘。民志不固。兴讹造言。每以外寇将至。传相惊动。臣必欲近京居住。登时闻知。故臣前以急难之际。虽老病僵仆。不敢不驰赴之意。累陈于疏劄。至达于 筵中。今 圣明以此责谕。臣诚惶怖。不知所达。臣之素心如此。则今欲离乡远移。岂臣之所欲。 命不获辞。迫不得已而出此计也。且闻有 赐奴婢之 命。恩数稠叠。至于此极。兢战惶惧。措躬无地。伏乞并收前后 恩旨。使垂死之臣。得以少安贱分焉。
答曰。具悉至恳。所陈之事。予意已谕。卿须毋庸固辞。且奴婢乃是应受之物。亦宜安心勿辞。
还衿时辞劄(四月初九日)
乞收 赐第及 赐奴婢之 命疏
(前疏未蒙 准许。且 命该司功臣奴婢。依他例准给。故上此疏辞之。)
伏以臣将前后危悃。已尽陈恳。今不敢缕缕。至于清俭之谕。及于万不近似之贱臣。其不为朝廷百僚之所羞耶。食言之 教。尤极惶惑。臣有骊江之旧庐。居处便好。而必居隔江之地者。不但为松楸也。 临御以来。外侮孔棘。民志不固。兴讹造言。每以外寇将至。传相惊动。臣必欲近京居住。登时闻知。故臣前以急难之际。虽老病僵仆。不敢不驰赴之意。累陈于疏劄。至达于 筵中。今 圣明以此责谕。臣诚惶怖。不知所达。臣之素心如此。则今欲离乡远移。岂臣之所欲。 命不获辞。迫不得已而出此计也。且闻有 赐奴婢之 命。恩数稠叠。至于此极。兢战惶惧。措躬无地。伏乞并收前后 恩旨。使垂死之臣。得以少安贱分焉。
答曰。具悉至恳。所陈之事。予意已谕。卿须毋庸固辞。且奴婢乃是应受之物。亦宜安心勿辞。
还衿时辞劄(四月初九日)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23L 页
(前月廿八日。公闻西报甚急。自衿入来。 上遣承旨谕曰。卿以国之元老。退在乡村。予极惭赧。今幸入来。心甚喜悦。是月五日。 命引见。后数日边警稍缓。即还衿川。)
伏以老臣不死。更瞻 清光。悲感拜祝。无任下情。病蹇颠仆。未克辞 陛。径还村舍。惶恐待罪。伏乞 圣慈。俯谅微忱。取进止。
答曰。省卿上劄。心甚缺然。卿其安心。勿为待罪。
乞递诸司都提调劄(同日)
伏以臣所兼司译院。事大交邻。为任最重。近日以来。边虞日急。凡干接应。事势尤紧。卑微衙门。必赖都提调处断。而臣入城之后。见院中之事。以无都提调之故。大段紧要之事。多不举行。诚可寒心。乞 命递臣都提调。改授他员。不胜幸甚。 宗庙社稷。至严至重之地。而久无都提调。亦甚悚慄。并 命递改。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司译院提调。当勉副卿意。他司提调。须安心勿辞。
乞收禄俸之 命劄(同月十四日)
伏以臣出来之后。伏闻四月等禄俸。输置干臣旧寓所云。臣诚惶悚不知所达。此非如别 赐之比。在外之臣。断无受京禄之理。伏乞还收成 命。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所陈禄俸。当令该曹考例处置。
乞递 宗庙社稷都提调劄(同月二十日)
伏以臣所带诸司。非紧要处。则不敢一一乞递。而至于 宗庙社稷。至严至重之地。设置都提调。意非偶然。臣从前全未察任。累辞不获。则不敢每渎。以至于今。今则臣老且死。终无察任之期。其于事体。极为惶恐。且奉审诸事。提调一员。势难周旋。亦甚悚虑。伏乞亟 命递臣都提调。不胜幸甚。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所陈之事。它提调足以兼察。卿勿固辞。
伏以老臣不死。更瞻 清光。悲感拜祝。无任下情。病蹇颠仆。未克辞 陛。径还村舍。惶恐待罪。伏乞 圣慈。俯谅微忱。取进止。
答曰。省卿上劄。心甚缺然。卿其安心。勿为待罪。
乞递诸司都提调劄(同日)
伏以臣所兼司译院。事大交邻。为任最重。近日以来。边虞日急。凡干接应。事势尤紧。卑微衙门。必赖都提调处断。而臣入城之后。见院中之事。以无都提调之故。大段紧要之事。多不举行。诚可寒心。乞 命递臣都提调。改授他员。不胜幸甚。 宗庙社稷。至严至重之地。而久无都提调。亦甚悚慄。并 命递改。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司译院提调。当勉副卿意。他司提调。须安心勿辞。
乞收禄俸之 命劄(同月十四日)
伏以臣出来之后。伏闻四月等禄俸。输置干臣旧寓所云。臣诚惶悚不知所达。此非如别 赐之比。在外之臣。断无受京禄之理。伏乞还收成 命。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所陈禄俸。当令该曹考例处置。
乞递 宗庙社稷都提调劄(同月二十日)
伏以臣所带诸司。非紧要处。则不敢一一乞递。而至于 宗庙社稷。至严至重之地。设置都提调。意非偶然。臣从前全未察任。累辞不获。则不敢每渎。以至于今。今则臣老且死。终无察任之期。其于事体。极为惶恐。且奉审诸事。提调一员。势难周旋。亦甚悚虑。伏乞亟 命递臣都提调。不胜幸甚。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所陈之事。它提调足以兼察。卿勿固辞。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24H 页
有 追崇之举待罪劄(同月二十六日)
(前年庚午。有校理崔有海者。以书状自燕回。称以中国宋户部文字及程僖者问答私议追崇之事。投送于主论宰臣。累上劄以动 上意。是月二十日。 上命召大臣议之。人臣皆以为不可。 上不听。亟命奏闻 天朝。政院三司争之不得。玉堂李行远等四人。并拿鞫远窜。左相金瑬 严批递斥。送于此论。终始执不可。在衿闻之。上此劄。)
伏以臣出来之后。伏闻以 追崇一事。 圣断已定。相臣有言。谴责随之。臣不胜惶骇震慄之至。臣于此论。自初牢执。至今不回。臣罪当为之首。相臣被谴。臣无独免之理。请与它大臣同被罪谴。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劄辞似过。卿须安心。(此后三公以下谒百官。廷论 不听。翌年壬申。 上命只上尊号。不人 庙。癸酉。奏请使洪宝等自燕回。奉 圣旨蒙准。 赐谥恭良。甲
(前年庚午。有校理崔有海者。以书状自燕回。称以中国宋户部文字及程僖者问答私议追崇之事。投送于主论宰臣。累上劄以动 上意。是月二十日。 上命召大臣议之。人臣皆以为不可。 上不听。亟命奏闻 天朝。政院三司争之不得。玉堂李行远等四人。并拿鞫远窜。左相金瑬 严批递斥。送于此论。终始执不可。在衿闻之。上此劄。)
伏以臣出来之后。伏闻以 追崇一事。 圣断已定。相臣有言。谴责随之。臣不胜惶骇震慄之至。臣于此论。自初牢执。至今不回。臣罪当为之首。相臣被谴。臣无独免之理。请与它大臣同被罪谴。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劄辞似过。卿须安心。(此后三公以下谒百官。廷论 不听。翌年壬申。 上命只上尊号。不人 庙。癸酉。奏请使洪宝等自燕回。奉 圣旨蒙准。 赐谥恭良。甲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24L 页
戌秋。祔大庙。)
还衿时辞劄(壬申七月初四日)
(仁穆王后成服后出衿。临行上此劄。)
伏以臣民无禄。 圣母宾天。 君父在栾棘之中。臣子分义。有不敢出外。而贱臣耄耋昏瞆。奄奄垂尽。不得不还下旧居。瞻望 魏阙。不胜悲咽。仰惟 圣慈。俯谅危恳。取进止。
答曰。省卿上劄。孤甚缺然。
谢 恩赐待罪劄(九月初二日)
(前月晦间。闻 上哀疾中违豫弥留。公自衿入来问 候。 上曰。孤切欲相见。须留一月。以副至望。仍 命该曹赐米馔。)
伏以臣前日累请致仕。未蒙 允许。臣倘有入 朝之事。不敢退处之意。曾已陈达。而第前后入来。每有米馔之 赐。恩数稠叠。 不胜悚仄。伏闻 圣候病根。实由于脾胃之伤败。不胜忧虑。臣承 命当留一月。而老衰不得频进于诸问 安之列。尤用惶悚。取进止。
答曰。省卿上劄。知卿留在。心甚感幸。卿之未得来问。其势固然。宜安心勿为惶恐。
请调护 圣躬劄(同月初六日)
还衿时辞劄(壬申七月初四日)
(仁穆王后成服后出衿。临行上此劄。)
伏以臣民无禄。 圣母宾天。 君父在栾棘之中。臣子分义。有不敢出外。而贱臣耄耋昏瞆。奄奄垂尽。不得不还下旧居。瞻望 魏阙。不胜悲咽。仰惟 圣慈。俯谅危恳。取进止。
答曰。省卿上劄。孤甚缺然。
谢 恩赐待罪劄(九月初二日)
(前月晦间。闻 上哀疾中违豫弥留。公自衿入来问 候。 上曰。孤切欲相见。须留一月。以副至望。仍 命该曹赐米馔。)
伏以臣前日累请致仕。未蒙 允许。臣倘有入 朝之事。不敢退处之意。曾已陈达。而第前后入来。每有米馔之 赐。恩数稠叠。 不胜悚仄。伏闻 圣候病根。实由于脾胃之伤败。不胜忧虑。臣承 命当留一月。而老衰不得频进于诸问 安之列。尤用惶悚。取进止。
答曰。省卿上劄。知卿留在。心甚感幸。卿之未得来问。其势固然。宜安心勿为惶恐。
请调护 圣躬劄(同月初六日)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25H 页
伏以帝王一身。宗社国家之重。将护调摄。不可不慎。伏闻 圣体未宁。专由于脾胃之伤败。倚庐以后。今已四个月。尚 不允从权之请。 祖宗以来未有如此之时。执守不节。不思大义。以自贻损惫。一经损过。复常必久。岂非大可惧㦲。 殿下偏滞于诚孝。不察事体之轻重。 殿下之身不可自由也。亦不可下同于士大夫。臣衰耄已甚。虽不得躬与于诸臣伏閤之列。而区区下情。不能自抑。敢此仰渎。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别无危重之症。卿顺勿过虑。
乞 赐登对劄(同月十八日)
伏以臣老耄已极。一身不堪运动。而入地之日已迫。伏闻 圣体未宁。舁载而来。欲一问 安而还乡。不意有留在之 命。臣固自知臣之气力。留在则必不能支持。而惶恐不敢复达。留在以后。元气衰削。日甚一日。诸症交作。腹痛又剧。喘息奄奄。不绝如缕。深恐归时死于道路。不得生还旧居也。情势闷蹙。不得不退去。抑臣寿已穷矣。前头在世。未卜今明。倘得更瞻天日而归死丘垄。则死无所恨。而调摄中不曾引接臣僚。不敢请也。敢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心甚虑念。卿须更留十馀日。以副孤
答曰。省劄具悉。别无危重之症。卿顺勿过虑。
乞 赐登对劄(同月十八日)
伏以臣老耄已极。一身不堪运动。而入地之日已迫。伏闻 圣体未宁。舁载而来。欲一问 安而还乡。不意有留在之 命。臣固自知臣之气力。留在则必不能支持。而惶恐不敢复达。留在以后。元气衰削。日甚一日。诸症交作。腹痛又剧。喘息奄奄。不绝如缕。深恐归时死于道路。不得生还旧居也。情势闷蹙。不得不退去。抑臣寿已穷矣。前头在世。未卜今明。倘得更瞻天日而归死丘垄。则死无所恨。而调摄中不曾引接臣僚。不敢请也。敢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心甚虑念。卿须更留十馀日。以副孤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25L 页
哀愿见之意。(仍 命遣御医看病)
还衿时辞劄(同月二十一日)
伏以臣之情事。已尽于前劄。今不敢更陈。仰请登对而未蒙 允许。踧踖彷徨。罔知所措。臣之疾病。虽感冒少解。而元气奄奄。日就澌尽。及今未得还乡。则寒节渐迫。将未免僵仆于道路。僵仆道路。必非 圣上终始宠遇之盛意也。臣之情势。惶蹙至此。虽有更留之 命。而不得不退去。臣在 先朝及 圣上即祚以来。辄必先行后劄。臣之前后不能以礼事 君之罪。实所难逭。不胜惶恐陨越之至。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心甚缺然。卿其安心。勿为惶恐。
谢 赐米馔劄(十一月初四日)
( 上候累月违豫之中。宫人咀咒事又觉。 命设鞫推问。而自庆德宫 移御梨岘宫。公自衿入来问 安。 上命赐米馔。)
伏以臣 国家有事入 朝时。每蒙米馔之 赐。惶感悚慄。罔知所达。老耄已极。气息如缕。无阶与诸臣诣 阙问 安。尤不胜俟罪之至。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其安心。勿为待罪。
未赴 召命待罪劄(同月十一曰)
伏以臣在衿时。气力如缕。奄奄垂绝。而伏闻 大内
还衿时辞劄(同月二十一日)
伏以臣之情事。已尽于前劄。今不敢更陈。仰请登对而未蒙 允许。踧踖彷徨。罔知所措。臣之疾病。虽感冒少解。而元气奄奄。日就澌尽。及今未得还乡。则寒节渐迫。将未免僵仆于道路。僵仆道路。必非 圣上终始宠遇之盛意也。臣之情势。惶蹙至此。虽有更留之 命。而不得不退去。臣在 先朝及 圣上即祚以来。辄必先行后劄。臣之前后不能以礼事 君之罪。实所难逭。不胜惶恐陨越之至。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心甚缺然。卿其安心。勿为惶恐。
谢 赐米馔劄(十一月初四日)
( 上候累月违豫之中。宫人咀咒事又觉。 命设鞫推问。而自庆德宫 移御梨岘宫。公自衿入来问 安。 上命赐米馔。)
伏以臣 国家有事入 朝时。每蒙米馔之 赐。惶感悚慄。罔知所达。老耄已极。气息如缕。无阶与诸臣诣 阙问 安。尤不胜俟罪之至。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其安心。勿为待罪。
未赴 召命待罪劄(同月十一曰)
伏以臣在衿时。气力如缕。奄奄垂绝。而伏闻 大内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26H 页
有罔测之变。心魂飞越。强扶耄病。一番问 安。而退伏私次。日复沈重。卧不能移。眩症又剧。少有所动。头目回转。房内如漆。僵倒昏瞀。罔知所为。今承 召命。不克奔赴。惶恐待罪。取进止。
答曰。省卿劄辞。心深虑念。卿其勿待罪。调理入来。(仍命御医着病)
乞收给马之 命劄(十二月初五日)
伏以昨日 筵中力辞给马之 命。而伏闻该曹捧承传云。不胜惶恐之至。本县轿军发给事。已为 启知。如是足矣。岂有更烦邮传之理哉。请寝 成命。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其安心勿辞。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启事
体府 启辞(庚子八月三十日)
臣曾以体察。在南中三载。百事溃裂。狼狈奔还。数年来。痼疾在身。神精消耗。计虑之茫然。比前时为甚。其不可再膺重寄。不独臣自知之。实人人之所共知。千万意外。闻有 旨下。惊忧恐怖。心魂飞越。不知所以为计。既受 严命。不敢更有他辞。以渎 圣听。唯当作速前赴。以颠仆为期。第臣病昏若此。必资郎僚之
答曰。省卿劄辞。心深虑念。卿其勿待罪。调理入来。(仍命御医着病)
乞收给马之 命劄(十二月初五日)
伏以昨日 筵中力辞给马之 命。而伏闻该曹捧承传云。不胜惶恐之至。本县轿军发给事。已为 启知。如是足矣。岂有更烦邮传之理哉。请寝 成命。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其安心勿辞。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启事
体府 启辞(庚子八月三十日)
臣曾以体察。在南中三载。百事溃裂。狼狈奔还。数年来。痼疾在身。神精消耗。计虑之茫然。比前时为甚。其不可再膺重寄。不独臣自知之。实人人之所共知。千万意外。闻有 旨下。惊忧恐怖。心魂飞越。不知所以为计。既受 严命。不敢更有他辞。以渎 圣听。唯当作速前赴。以颠仆为期。第臣病昏若此。必资郎僚之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26L 页
相助。犹可有济。修撰姜签尝与臣同事久。备谙南边之事。请以从事官带去。伏闻以风力官将赴西路。风力官他人亦可为。惶恐敢 启。
答曰。非不知独贤之劳。国事至此。开府南中。镇抚措置。节制策应。非卿不可。昔张浚视士江上。将士勇气百倍。所以有此再命。而心实未安焉。姜签事依启。
以虹变待罪 启辞(己酉二月初二日)
昨日有白虹之变。横贯太阳。阴惨异常。凡在见闻。无不震惊失魂。太史以白虹为百殃之本。众难之兆。其殃其难。虽不知终作何状。而警告眧眧。不僭不爽。岂非大可惧哉。 国家自经兵乱。孑遗涂炭。邦本㭬丧。朝纲涣散。国势陵夷。至于外侮孔棘。而修攘无举。虞忧之象。不一其端。臣以驽劣无状。忝据首揆。尸素苟度。无所匡救。大臣非其人。则策免之。亦为应天之一事。伏愿镌罢臣职。以严公议。不胜幸甚。惶恐敢 启。
答曰。不辟忝位。屡致天变。夙夜兢惕。无以为怀。卿更加尽心匡救予失。以答天戒。宜勿辞。
请勿罢宣惠厅收米 启辞(同月初九日)
(初五日。下备忘记。略曰。顷日承旨柳公亮言。作米事。多难便。不可久行。予意亦以为此固难行。自有国以来。任土作贡。其意有在。欲革防纳刀蹬之弊。有此作米之举。如欲革弊便
答曰。非不知独贤之劳。国事至此。开府南中。镇抚措置。节制策应。非卿不可。昔张浚视士江上。将士勇气百倍。所以有此再命。而心实未安焉。姜签事依启。
以虹变待罪 启辞(己酉二月初二日)
昨日有白虹之变。横贯太阳。阴惨异常。凡在见闻。无不震惊失魂。太史以白虹为百殃之本。众难之兆。其殃其难。虽不知终作何状。而警告眧眧。不僭不爽。岂非大可惧哉。 国家自经兵乱。孑遗涂炭。邦本㭬丧。朝纲涣散。国势陵夷。至于外侮孔棘。而修攘无举。虞忧之象。不一其端。臣以驽劣无状。忝据首揆。尸素苟度。无所匡救。大臣非其人。则策免之。亦为应天之一事。伏愿镌罢臣职。以严公议。不胜幸甚。惶恐敢 启。
答曰。不辟忝位。屡致天变。夙夜兢惕。无以为怀。卿更加尽心匡救予失。以答天戒。宜勿辞。
请勿罢宣惠厅收米 启辞(同月初九日)
(初五日。下备忘记。略曰。顷日承旨柳公亮言。作米事。多难便。不可久行。予意亦以为此固难行。自有国以来。任土作贡。其意有在。欲革防纳刀蹬之弊。有此作米之举。如欲革弊便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27H 页
民。所当先立纪纲。或有犯者。绳以重律。而变更旧章。不可不慎。假曰此事。无弊有益。穷春出米。似非其时。待 诏使回还。秋成谷贱。更议未晚。此意言于大臣。商确以启。)
臣敢于 圣上嗣服之初。伏奉恻怛忧民之教。窃不胜感耸激昂之意。敢以愚见。劄请设局。冀以小祛民瘼。以答 圣意。而识暗计拙。施措无策。环顾茫然。不知所为。作米之事。自前欲试之屡矣。而向日以来。复有此议。或虑事势难行。或虑别有弊端。持难累日。久而不决。遂有先试畿甸之议。而凡民间之役。必出米谷。无论春秋。名目繁多。被侵诸处。费财多端。故断定一年应役之价。计结收米。作为事目 启下。而分等春秋。各捧其米矣。今承备忘。有任土作贡。先立纪纲之教。此是国法之大体。治道之大本。臣不敢复有所陈辨于其间。当依 圣教。即为停罢。而但闻各邑之米。或已纳或已到未纳。或在道。未免中间消费。不入于民之手。而旋责杂役。罔民之怨必极。欲追止未纳之官。而只以已纳之米。办应近日畿役。则利害相碍。调均甚难。而他相臣皆有故。不得会议。以臣之浅见。不知所处。春等则姑依本厅磨鍊施行。而秋等则待齐会定夺。 禀裁施行。何如。敢 启。
传曰。允。秋等作米事。待他大臣出仕。即为议处。
以天变 启辞(甲子正月初七日领观象监时)
本月初三日夜。初更末二更初量。西方有赤气。状甚殊常。人皆瞻望惊骇。若是闾阎失火之光。必自下起。而浮天蔓行。昏雾下蔽。明是天变。而本监当直。职察气扰。安寝其室。不为登台观望。其怠其职事之罪。不可不重治。请令攸司推考治罪。 传曰拿推。
体府 启辞(同月二十四日)
(是日。贼适叛报至。公为八道都体察使。西行自辟佐贰。)
刑曹判书李时发,大司谏郑晔为副使。崔睍,金时言为从事官带去。何如。 答曰允。
体府 启辞(同月二十五日)
臣行不可无武将。而屡次 启请。皆为移差他职。李圣符别将差下带行。何如。 传曰允。
体府 启辞(同月二十六日)
臣承 命将发行。而今有姑留之 教矣。第臣既受体察之任。不可束手坐待而已。中道前进事。祗俟 上命。若以中道为无益于事。则且待贼兵之逼郊。当奖率都监军诸大将军官及都民等。背城迎战。以决死生。而至若迎战之所。或于都城底。或于都城稍远处。唯 命是俟。伏望预 赐指教。以便措置。且当此
臣敢于 圣上嗣服之初。伏奉恻怛忧民之教。窃不胜感耸激昂之意。敢以愚见。劄请设局。冀以小祛民瘼。以答 圣意。而识暗计拙。施措无策。环顾茫然。不知所为。作米之事。自前欲试之屡矣。而向日以来。复有此议。或虑事势难行。或虑别有弊端。持难累日。久而不决。遂有先试畿甸之议。而凡民间之役。必出米谷。无论春秋。名目繁多。被侵诸处。费财多端。故断定一年应役之价。计结收米。作为事目 启下。而分等春秋。各捧其米矣。今承备忘。有任土作贡。先立纪纲之教。此是国法之大体。治道之大本。臣不敢复有所陈辨于其间。当依 圣教。即为停罢。而但闻各邑之米。或已纳或已到未纳。或在道。未免中间消费。不入于民之手。而旋责杂役。罔民之怨必极。欲追止未纳之官。而只以已纳之米。办应近日畿役。则利害相碍。调均甚难。而他相臣皆有故。不得会议。以臣之浅见。不知所处。春等则姑依本厅磨鍊施行。而秋等则待齐会定夺。 禀裁施行。何如。敢 启。
传曰。允。秋等作米事。待他大臣出仕。即为议处。
以天变 启辞(甲子正月初七日领观象监时)
本月初三日夜。初更末二更初量。西方有赤气。状甚殊常。人皆瞻望惊骇。若是闾阎失火之光。必自下起。而浮天蔓行。昏雾下蔽。明是天变。而本监当直。职察气扰。安寝其室。不为登台观望。其怠其职事之罪。不可不重治。请令攸司推考治罪。 传曰拿推。
体府 启辞(同月二十四日)
(是日。贼适叛报至。公为八道都体察使。西行自辟佐贰。)
刑曹判书李时发,大司谏郑晔为副使。崔睍,金时言为从事官带去。何如。 答曰允。
体府 启辞(同月二十五日)
臣行不可无武将。而屡次 启请。皆为移差他职。李圣符别将差下带行。何如。 传曰允。
体府 启辞(同月二十六日)
臣承 命将发行。而今有姑留之 教矣。第臣既受体察之任。不可束手坐待而已。中道前进事。祗俟 上命。若以中道为无益于事。则且待贼兵之逼郊。当奖率都监军诸大将军官及都民等。背城迎战。以决死生。而至若迎战之所。或于都城底。或于都城稍远处。唯 命是俟。伏望预 赐指教。以便措置。且当此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28H 页
变急之日。一武士亦甚关重。禁府时囚武士若干人。曾已 启放。其馀在囚者亦多云。请令禁府斯速议启。放释调用。使之自效何如。 传曰允。
体府 启辞(二月十六日)
(贼兵急报至。初八日。 上幸公州。公停西行而扈 驾。)
忠清水使李昌庭闻贼锋逼近京都。载军粮军器。乘船向京。旋闻 大驾迁幸。还到本营。陆路驰诣 行在。今者贼已荡灭。本镇不可久旷。李昌庭领手下军还为发送。而到营后。所载军粮千馀石及沿海各邑应运谷物。前日分付已整齐。战兵多数收聚。急急载送事言送。且以此意传令于忠清监司。何如。
传曰。依启。
体府 启辞(同月十九日)
庆尚道右兵使申景裕,全罗兵使尹璛处。速还察任事传令矣。伏闻有 还都后下去之 教。窃念贼徒虽已荡灭。而当此饥馑之时。窃发之患。不可不虑。况庆尚道。则贼适所率降倭之逃还者。亦或疑惧。恐有意外难言之变。而两道兵使上来已久。无主管兵务之人。 大驾扈卫之将。则申景禛,李莞此二人足矣。庆尚,全罗两道兵使。回还察任。一日为急。今日内速
体府 启辞(二月十六日)
(贼兵急报至。初八日。 上幸公州。公停西行而扈 驾。)
忠清水使李昌庭闻贼锋逼近京都。载军粮军器。乘船向京。旋闻 大驾迁幸。还到本营。陆路驰诣 行在。今者贼已荡灭。本镇不可久旷。李昌庭领手下军还为发送。而到营后。所载军粮千馀石及沿海各邑应运谷物。前日分付已整齐。战兵多数收聚。急急载送事言送。且以此意传令于忠清监司。何如。
传曰。依启。
体府 启辞(同月十九日)
庆尚道右兵使申景裕,全罗兵使尹璛处。速还察任事传令矣。伏闻有 还都后下去之 教。窃念贼徒虽已荡灭。而当此饥馑之时。窃发之患。不可不虑。况庆尚道。则贼适所率降倭之逃还者。亦或疑惧。恐有意外难言之变。而两道兵使上来已久。无主管兵务之人。 大驾扈卫之将。则申景禛,李莞此二人足矣。庆尚,全罗两道兵使。回还察任。一日为急。今日内速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28L 页
为发送。正此春讯防急之日。统制使亦不可久离任所。并令发送。何如。 传曰。依启。统制使发送事。不允。
体府 启辞(同月二十日)
江原道平海郡守以本道巡察使传令扈卫军一百名领来矣。自此至京城扈卫军。已为整齐。当此农节。远处之民。多日留滞。委属可虑。请还送何如。
传曰允。
都体察使辞免 启辞(同月二十四日)
臣于变急之初。受 命体察。将赴关西。旋有停行之 命。而苍黄中未及辞递。仍扈 驾而行。今者贼已荡平。 銮舆还都。臣不可在朝而带此任。请 命递改。 传曰。今虽平贼。此任不可递改。卿须勿辞。
毛游击(文龙)接待所 启辞(五月初三日)
今日臣等。往见毛游击。设茶酒称说。提督(文龙)爷为下邦。凡所顾护之事。无所不用其极。至于今此 封典。提督爷曲尽费心。奏知 朝廷。得以完了。下邦君臣。无不感激称颂。大人承 命。一路残破。支待龃龉。行李辛苦。不胜惶愧。游击答曰。 朝廷准封。自是例典。家父有何功劳。俺来时一路凋弊。而犹且竭力接应。有何辛苦。且说西路乏粮。 天兵及辽民。无以接济。
体府 启辞(同月二十日)
江原道平海郡守以本道巡察使传令扈卫军一百名领来矣。自此至京城扈卫军。已为整齐。当此农节。远处之民。多日留滞。委属可虑。请还送何如。
传曰允。
都体察使辞免 启辞(同月二十四日)
臣于变急之初。受 命体察。将赴关西。旋有停行之 命。而苍黄中未及辞递。仍扈 驾而行。今者贼已荡平。 銮舆还都。臣不可在朝而带此任。请 命递改。 传曰。今虽平贼。此任不可递改。卿须勿辞。
毛游击(文龙)接待所 启辞(五月初三日)
今日臣等。往见毛游击。设茶酒称说。提督(文龙)爷为下邦。凡所顾护之事。无所不用其极。至于今此 封典。提督爷曲尽费心。奏知 朝廷。得以完了。下邦君臣。无不感激称颂。大人承 命。一路残破。支待龃龉。行李辛苦。不胜惶愧。游击答曰。 朝廷准封。自是例典。家父有何功劳。俺来时一路凋弊。而犹且竭力接应。有何辛苦。且说西路乏粮。 天兵及辽民。无以接济。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29H 页
忧遑闷迫。有不可言。游击答曰。近来 天兵继粮。辽民活命。专荷贵国。多谢多谢。仍极陈西边米粮之匮竭。已到十分地头。公私赤立。无复馀遗。诸路亦皆凶荒。更无移粟之处。许多辽民及 天兵之来。决无继饷之势。今日执嫌。不早开说。而日后遽至于饥饿迫死。则 天朝谓下邦为何。我国既无粮豆。而椵岛亦乏粮。其事势不可不急急处置。想提督爷必有定算。不知何羕处置。游击不复省听。一向挥却。每称 天朝粮船。迩日出来。当一一还偿。且以货物换贸。不空食也。臣等反复陈说 天朝与小邦。有君臣父子之大义。本当随分尽力。况于壬辰年。 天朝发几万兵马。几万民粮。再造东土。再活东民。东土人民。欲为 天朝报恩。毛发无所惜。苟有遗储之粮饷。将奔走相救而已。还偿贸换之言。耳不堪闻也。游击又不复省听。苦称秋间。当扫丑奴荡平后。东民安矣。粮船当出来。其前两月间。必欲藉粮于贵国。望周旋曲副。臣等谓数月之粮。亦无办出之路。此在提督爷处置。下邦固不可指挥于其间。但念与其许多军民骈首而死。无宁转送老弱于登莱。而只留丁壮当兵之为愈也欤。游击答曰。虽欲送。无船只。何以入送耶。一向迈迈。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29L 页
无回意矣。大概此人。必不敢自断。只可使之以此处所闻。陈说于提督。故如斯而止。且臣等各呈礼单。初则牢辞。竟受之矣。敢 启。 传曰知道。
启运宫丧礼议定时大臣以下 启辞(丙寅正月十四日)
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此固圣人立教之常。而今日之事。乃是变礼。为人后者。尚不敢不降服于私亲。况自 上直继 宣庙之后。 宣庙虽祖。而有父之道焉。 殿下虽孙。而有子之道焉。 祖宗宗统。事体极重。岂有为私亲行三年之理乎。历代以来。人君致诚于本生父母。无所不用其极。而降屈朝廷之议。抑情守礼。见称于天下后世者多矣。至于称考。则属号之不可改故也。承统之重。岂可以属号之称考而有所混施哉。宗统私亲。制礼截然。而后乃可谓尽孝于 祖宗。而尽诚于本生也。臣等所见。断然如此。终不敢遵依 圣教。且承 下教。以言语入 启。而此是莫重莫大之事。不可言语 启之。敢以草记上达。
答曰。称母称子。而不为三年之丧。少无其理。予意已谕。卿等之言。决不可从。
启运宫丧礼议定时大臣以下 启辞[再 启](十五日)
启运宫丧礼议定时大臣以下 启辞(丙寅正月十四日)
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此固圣人立教之常。而今日之事。乃是变礼。为人后者。尚不敢不降服于私亲。况自 上直继 宣庙之后。 宣庙虽祖。而有父之道焉。 殿下虽孙。而有子之道焉。 祖宗宗统。事体极重。岂有为私亲行三年之理乎。历代以来。人君致诚于本生父母。无所不用其极。而降屈朝廷之议。抑情守礼。见称于天下后世者多矣。至于称考。则属号之不可改故也。承统之重。岂可以属号之称考而有所混施哉。宗统私亲。制礼截然。而后乃可谓尽孝于 祖宗。而尽诚于本生也。臣等所见。断然如此。终不敢遵依 圣教。且承 下教。以言语入 启。而此是莫重莫大之事。不可言语 启之。敢以草记上达。
答曰。称母称子。而不为三年之丧。少无其理。予意已谕。卿等之言。决不可从。
启运宫丧礼议定时大臣以下 启辞[再 启](十五日)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30H 页
臣等所见。已尽陈达。今无可更渎。如是 下教。臣等不胜缺然之至。此非所以望于 圣明者也。伏愿 圣明。抑情从礼。▦尊祖宗之宗统。幸甚。
答曰。予意已尽言之。更无可传之言。
启运宫丧礼议定时大臣以下 启辞[三 启]
臣等再承 圣教。固知 圣孝所极。而第念礼家以持重于大宗。为莫大之常经。故有不可以小宗下大宗之文。且父在母丧。犹有压降之节。况直承 祖宗之统。而为私亲全无压降。无是理也。上有 慈殿。何可径情直行。不察臣等之所陈耶。臣等非仓卒陈 启。预为讲究。有所考据。而为此 启耳。若行三年之服。则是即国丧也。如 宗庙山川祀事。节节有难处之端。臣等不可以非礼之礼。承顺 上意。敢此冒死更 启。 答曰。虽入承大统。无称子之处。因所生父母。既称以父母。则父母三年之丧。不用于此。而当用于何处。予闻 宗庙祀事。非 大王丧事。则为不废云。何有难处之事乎。决不可从之意。已为言之矣。
启运宫丧礼议定时大臣以下 启辞[四 启]
(此启后。 上犹不允。公即出 阙外上辞劄。不参论。)
臣等诚意浅薄。辞语拙讷。终不得卞析事理。以回
答曰。予意已尽言之。更无可传之言。
启运宫丧礼议定时大臣以下 启辞[三 启]
臣等再承 圣教。固知 圣孝所极。而第念礼家以持重于大宗。为莫大之常经。故有不可以小宗下大宗之文。且父在母丧。犹有压降之节。况直承 祖宗之统。而为私亲全无压降。无是理也。上有 慈殿。何可径情直行。不察臣等之所陈耶。臣等非仓卒陈 启。预为讲究。有所考据。而为此 启耳。若行三年之服。则是即国丧也。如 宗庙山川祀事。节节有难处之端。臣等不可以非礼之礼。承顺 上意。敢此冒死更 启。 答曰。虽入承大统。无称子之处。因所生父母。既称以父母。则父母三年之丧。不用于此。而当用于何处。予闻 宗庙祀事。非 大王丧事。则为不废云。何有难处之事乎。决不可从之意。已为言之矣。
启运宫丧礼议定时大臣以下 启辞[四 启]
(此启后。 上犹不允。公即出 阙外上辞劄。不参论。)
臣等诚意浅薄。辞语拙讷。终不得卞析事理。以回
梧里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30L 页
天听而正丧制。将使 圣明大礼于 祖宗。不免有后世之议。实臣等之罪也。 圣教终始如此。此后臣等不敢参论。更无可为。
答曰。罔极之怀。思量而安心。
体府 启辞(丁卯正月二十三日)
分朝之请。出于中外舆情。以此一举。卜 国家之兴亡。不可不处之于可已不可已之地而为廷缓也。今者一路县邑。奔走于 慈殿内殿之行。前头站路。预定日期。然后可以整齐。无临时忙迫之患。不但此也。若与 大驾发行时相值。则景色苍黄。凡百措置。狼狈扰攘。无下手之地。 圣明岂不念及于此乎。伏愿 圣明快断。惶恐敢 禀。
传曰。知道。更为观势发行可也。
答曰。罔极之怀。思量而安心。
体府 启辞(丁卯正月二十三日)
分朝之请。出于中外舆情。以此一举。卜 国家之兴亡。不可不处之于可已不可已之地而为廷缓也。今者一路县邑。奔走于 慈殿内殿之行。前头站路。预定日期。然后可以整齐。无临时忙迫之患。不但此也。若与 大驾发行时相值。则景色苍黄。凡百措置。狼狈扰攘。无下手之地。 圣明岂不念及于此乎。伏愿 圣明快断。惶恐敢 禀。
传曰。知道。更为观势发行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