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梧里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x 页
梧里先生文集卷之一
诗
游金刚吟一绝(丁亥春)
峡里清霜锦绣多。寒流㶁㶁下明沙。山中也是繁华地。不必公侯富贵家。
赴京时。重阳日在潼关。和副使许功彦。(戊戌)
孤城远客月明宵。东望云天故国遥。白酒黄花人不问。漫漫关路又明朝。
诗
游金刚吟一绝(丁亥春)
峡里清霜锦绣多。寒流㶁㶁下明沙。山中也是繁华地。不必公侯富贵家。
赴京时。重阳日在潼关。和副使许功彦。(戊戌)
孤城远客月明宵。东望云天故国遥。白酒黄花人不问。漫漫关路又明朝。
梧里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6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37A/ITKC_MO_0237A_A056_263H.gif)
年垂耄耋少精神。扶病投身寂寞滨。元是寒踪能耐苦。本来偏性不随人。百龄簪笏悲辞主。两阜松楸喜近亲。从此唯堪了吾事。非非是是付千春。
在关西作(辛丑)
圣恩不许归田里。三入关西鬓发新。每过香山山下路。山灵应笑往来频。
李三陟(廷馨)哀挽(丁未)
芹舍初相识。英风已动人。入台论议正。出宰抚循仁。海徼从戎日。辕门共事辰。谋疏资佽比。才拙荷调均。仓卒心愈确。艰难意益亲。解组轻一发。还第趁三春。清冷馀空壁。优游作逸民。穷途多龃龉。浪迹任沈沦。
梧里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6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37A/ITKC_MO_0237A_A056_263L.gif)
齿落有感(辛亥)
韩公通大道。底事苦吟诗。发秃不须感。齿凋何用悲。老应癃病至。衰自死亡随。天理本如此。唯当顺受之。
尹相(承勋)哀挽
操履刚方确不移。平生俯仰肯随时。巡南惠政疲氓诵。按北威名丑虏知。联席昔年同气味。启輀今日隔容仪。老夫抱病安能久。会向重泉展所思。
鹤林正哀挽
天然美质自无疵。居养绮纨亦不移。邵德高年推一里。奇才妙艺擅当时。振振公姓千秋庆。咽咽薤歌此日悲。抱病未能随祖席。同宗同闬义何其。
尹判书(国馨)哀挽
平生知许凋零尽。屈指馀存有几人。厚德公今天不慗。沈痾我又鬼为邻。群忧纠结心如割。万事悲凉迹
梧里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6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37A/ITKC_MO_0237A_A056_264H.gif)
春雨(乙卯谪洪川时)
去年春旱忧无麦。今岁应知大有年。甘雨朝来流满陌。疲氓歌舞竞锄田。
和申象村(钦)
两地俱为放逐臣。中间消息各沾巾。清平山下昭阳水。日夜东流到汉津。
和李判校(绥禄)
苍烟白雪满山家。客里逢君感慨多。恩重两朝思草结。心丹一片已头皤。江浔日落乌啼树。天际云收月映河。惆怅今宵情不尽。再来休误趁春和。(判校期以春和再来故云)
故人来自远。雪里访荒居。激烈意无尽。慇勤情有馀。山深多虎豹。谷邃走麇猪。良苦好归去。戒心行李于。
闻李𥡦赴野老亭。与主人剧饮。所次诗醉不成书。归来卧不省。故和次嘲之。以寓戒酒之意。
流水桃花名胜区。武陵风景入绡图。个中自可寻真趣。愁乐何须酒有无。
所和殊欠自戒之意。故复次以赠。
爱孙如子意区区。戒酒题诗为尔图。一绝和来惟浪
梧里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6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37A/ITKC_MO_0237A_A056_264L.gif)
叹衰自挽赠李𥡦(二首)
盛年能几日。七十转头顷。朝起恒还卧。宵眠辄乍惊。蹒跚脚少力。暯翳眼无精。乘化聊归尽。梧山草树平。
始愿惟干禄。高官岂所期。才疏用不适。性偏事乖宜。头白丹心在。途穷素志衰。两朝恩渥重。终未报毫丝。
自挽二首。李𥡦虽和次。而皆自浪吟而不为酬答吾意。故戏代李𥡦复次以赠。
诗礼恭承训。操存造次顷。居家善最乐。爱日意还惊。耇耋新年庆。心神旧岁精。乘云莫厌世。主圣泰阶平。
杖屦追从处。江山若有期。人随地共朴。主与客相宜。节换身犹健。年尊志未衰。哀词乃尔苦。令我泪如丝。
有感次泛波亭韵。赠外孙李𥡦。
江上微茫远近林。胸间搅扰感伤襟。羁来俯仰今亭观。老去凄凉旧瑟琴。节换转深怀圣泽。时移犹愿守吾心。愁中且对孙儿秀。爱悦之情自不禁。(余昔有感。常以琴遣怀。今无琴。以拙句代琴。呵呵。)
次李判决(龟)四美亭韵。赠宗孙李察访邦辅。且以示孙李𥡦求和。(丙辰春)
风月馀新境。江山废旧情。时移歌舞尽。春到草莱青。
梧里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6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37A/ITKC_MO_0237A_A056_265H.gif)
野老亭
野老安闲宦老荣。山亭幽静水亭清。川流绕岳鱼熊具。林下休官钱鹤并。廿载长思昔年契。一樽相对此时情。羁踪多病嫌登眺。夜月朝云恨未平。
重三日偶吟
一年佳节三春暮。老少悲欢自不同。多少少年群聚去。悄然相对两衰翁。
和次李𥡦韵(二首)
异地良辰景物新。两眉愁对百花颦。遥知洛下三江上。歌吹中流乐晚春。
春山影倒碧江空。花发花凋雨后风。丽日正宜勤讲读。不要沈醉对春红。
偶吟
邑废民残少。山深春色迟。江头日欲暮。是我断肠时。
和次李𥡦韵
邑废荒村在。诛茅结小亭。傍临平野旷。前对乱山青。雨歇龙归洞。江空鹭下汀。霏微迷草树。浓淡绕云屏。情遇佳时感。眸因美景明。愁馀仍啸咏。意味一船清。
送李司议(廷赫)游金刚(洪川县东。有猪奴罗跂之里小山。沈一松宰洪时。称以小金刚。故后人仍名焉。)
天下名山名不空。金刚万岳攒云中。小峦奇绝看犹好。松老题称意亦通。瓮岸鸡岩吾缩首。猪卢罗跂子登峰。夕阳微雨长程外。瞻羡悠悠思未穷。
和次李𥡦雨夜咏怀绝句
江城春雨坐中宵。回顾平生事已廖。七十年来非与是。祗今霜雪鬓森萧。
梧里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6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37A/ITKC_MO_0237A_A056_265L.gif)
衰病多年气力微。神魂空向水云飞。悲吾去国藏危迹。喜汝登山拂短衣。蜗舍幽襟开北户。鸡岩佳景送西晖。去留动静俱堪赏。不必沂雩并袂归。
和次李𥡦提笼忘采叶
孤枕残灯小院深。晨兴却向陌桑阴。分明昨夜渔阳梦。惆怅蚕功不在心。
示李𥡦
落尽南山千树花。雨馀新绿满长坡。不知春色归何处。还喜熏风泽物多。
适遭家厄偶吟(二首)
桓乱门徒惧。匡虞弟子忧。唯当修在我。何用苦悲愁。
梧里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6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37A/ITKC_MO_0237A_A056_266H.gif)
洛居有手种蔷薇。四月忌祭。必煎花荐进。今在洪川遇忌。有感。
手种蔷薇在洛阳。遥知花发正芳香。寥寥异地逢斋日。思昨煎糕意自伤。
和次睦南原
君忆吾时吾亦如。霜风两地落条疏。慇勤远寄相思字。且教山村食有馀。
秋江吟(在骊州时)
叶脱山容瘦。风恬江面平。游人不知返。向晚更多情。
郑寒岗挽(庚申)
教弛经残圣学湮。斯文何幸有斯人。立朝致用忠而正。建塾开来笃且纯。峡里几年思不歇。岭中千里接无因。他时泉下如承诲。景慕平生志可伸。
侄敬传挽
爱尔天资哲且仁。情为父子敬而亲。十年荆棘同忧楚。万里风霜共苦辛。治最三城才可惜。身萦二竖志难伸。老夫朝暮行随汝。遥望松楸泪在巾。
双柏亭偶吟
一带长江两峡间。山围水曲水围山。水流无尽山无
梧里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6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37A/ITKC_MO_0237A_A056_266L.gif)
偶吟
死生有命宁烦念。祸福随天不动心。不失吾心吾事毕。悠悠此外更何寻。
任持平(叔英)挽
山河间气五星精。三代遗风一代英。志操谠论今表准。文词诗律古工程。身资冷落居贫泰。家道零丁处困亨。休恨命穷官未达。三公不换此声名。
锦障花草帖(六首并叙)
凡人于先世翰墨。必敬之而宝藏之者。非为其翰墨也。敬祖先也。 天朝提督毛公文龙为防胡来镇我西陲。致西送礼。有绡六幅。下端皆有刺绣花草而空其上端。盖为题诗地也。贱豚孝传请诗及笔迹于我。渠非不知我素不从事于翰墨。而犹请之者。即敬祖先之意也。且我年到八十。朝暮入地。渠之此请。意实有在。余悲其意。而书拙句以与之。昔杜羔见其父笔迹于破壁煤烟。而兴感起拜。今余之所赠虽拙。亦我精神所寓。非破壁煤烟之比。知渠他日将以此思我。而亦将以此敬我
梧里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6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37A/ITKC_MO_0237A_A056_267H.gif)
池边碧芷草。池上红莲花。景物随处好。偏宜五侯家。谁似山中人。横琴弄月华。
附次韵(苍石)
翠交窗前草。红匝池边花。出门春似海。景物妆诗家。更怜山作帐。宴坐围九华。
桃杏夹瑶草。松杉间琼花。繁红悦俗人。晚翠宜山家。请君择于二。后凋与早华。
附次韵(苍石)
桃李非劲草。松柏无奇花。何人绣二种。异品为一家。主翁嗜好别。贵劲不贵华。
黄菊交野草。翠竹映山花。野僻隔尘踪。山深少人家。谁爱苦幽独。争怜眼前华。
附次韵(苍石)
竹边多异草。春来发百花。涧壑窕而深。应广幽人家。自怜失脚翁。尘土踏东华。
梧里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6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37A/ITKC_MO_0237A_A056_267L.gif)
附次韵(苍石)
安得茹芝草。又复餐菊花。飞腾逐化人。上谒玉皇家。长与列仙子。玄诀讨瑶华。
夭夭原上草。灼灼园中花。移来金玉缶。粉饰富贵家。不如在地时。雨露自然华。
附次韵(苍石)
涧边生幽草。春来自开花。不愿盛玉盆。被赏绮纨家。却恐鶗鴂鸣。容易损芳华。
春雨千茎草。东风万树花。草枯委泥涂。花飘落谁家。物盛必有衰。安得久芬华。
附次韵(苍石)
化工产百草。东皇发百花。如何草与花。出自刺绣家。上世尚朴素。末俗崇繁华。
偶吟书与许秀才穆。出于相爱也。(壬申孟夏)
燕语喃喃莺语滑。兰香馥馥藏香新。飞禽植草知时节。顺序遨游老此身。
梦作(并叙癸酉)
余自少以善梦称。老后神精散乱。梦亦无验。
梧里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6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37A/ITKC_MO_0237A_A056_268H.gif)
天上神仙去两周。人间日月又三秋。落花啼鸟春风老。
自此以后则半睡半觉。觉后仍足成曰。
燕入空堂语不休。
此诗之意。未知何谓。古亦有诗谶。或正言之。或反言之。余思之。计以年月。则春风老者。是三月。盖谓三月当死也。过则明年有闰月。春风老者。亦三月也。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者。是古人之诗也。不以此为心而强解死日。亦曲矣。因自笑之。
梧里先生文集卷之一
祭文
祭郭安阴(䞭)文(庚子○安阴县监郭䞭。丁酉年守黄石城。倭兵逼陷。郭与二子死节。是年以都体察使在星州。遣从事官金光烨祭之。)
昔几席之从容。休休一介士。当兵刃之苍黄。烈烈奇男子。誓心婴城。成仁取义。贯日之精。凌霜之气。维公
梧里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6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37A/ITKC_MO_0237A_A056_268L.gif)
祭李副提学(廷馨)文(丁未。在三陟任所卒逝。返葬于杨州西山。)
呜呼。我衰且病。朝暮待死已数载矣。谓公哭我。曾谓我哭公耶。公在岭表。公之病。我不知。公之丧。我不闻。灵輀之返。亦不能奔哭于道左。乎生相爱。意如之何。掩泪长恸。心神飞越。惟公慈祥恺悌。贞悫端方。外温而逊。接人尽礼。内刚而正。临事不苟。历典州府。见思于去后。出入台阁。不阿于时好。实英特之才。适用之器也。仆本庸陋。罕与人交。游黉舍七载。立朝端四十年。托契于人者盖寡。而人以深交待我者。亦鲜矣。我于公。居不同闬。学不同师。科不同榜。官不同席。而稠人广众之中。一再相见之间。便有慕悦之心。欣欣倾向而不能已。至于老而益笃。古人所谓旷世相遇。今世所稀者。虽不敢自拟。而亦足为鲰生末路之一大幸也。星山对垒之日。行居必偕。上林联床之夜。肝胆相照。气像雍容。近之如冬日。谈论毅烈。凛然之秋霜。令人自不觉其敛容而起敬。十数年来。公之纵迹。龃龉于宦途。养病于畿村。乞便于海邑。闻问阔而音容
梧里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6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37A/ITKC_MO_0237A_A056_269H.gif)
梧里先生文集卷之一
杂著
执友姜承旨言行记(戊申。承旨讳绪。字远卿。)
余与公同甲子司马。来往泮舍。相知未深。及同登己巳科。入仕槐院。日与之游处。始觉公大非叔世人物。公虽不曾专意从事于学问。而气度快爽。心地豁达。处心行事。自然不违于义理之正。其卓然自立而自得处。人不可及。而亦不可测。外似放旷不遵绳墨。而其中刚方整肃。若秋霜烈日者。人不可及。见人之恶。若将浼己。嫉之如雠。而容人过误。不为苛刻者。人不可及。自处平平。不欲畦异。亦不欲令人知己之善。知己之能者。人不可及。生长华阀。出入显要。而视若浮云。终不以累其心。俭素如寒士。不敢骄人者。人不可及。自放形骸之外。如痴如狂者。人不可测。不任术数。而能知人吉凶。知世隆替者。人不可测。至于辨别人物。评论长短。虽古人亦不多让。尝与余言士大夫之
梧里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6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37A/ITKC_MO_0237A_A056_269L.gif)
梧里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7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37A/ITKC_MO_0237A_A056_270H.gif)
许抱川(乔)哀词
吾老垂死。废文字数十年。旧情虽笃。欲出语。迷后先。抚恤宗族。至诚不怠。吁其仁也。历典七城。棺敛无物。吁其贫也。上不忝贤祖考。下又有贤子侄。浩然返丘垄。如是而足矣。
答赠尹孝男(孝男承丛菊之惠献谢启。故答之。)
嘉尔之伶俐。足驱使于攸为。嘉尔之信诚。不背畔于所事。堂阶之截。亦有寮寀之情。蕊萼之投。乃获琼琚之报。
书赠许秀才小学要语后
士人许穆。赘于吾家。不事科业。从师友为古人之学。天资近道而不杂。余尝爱而敬之。一日袖素册来。求余笔迹。盖非以余为能书也。喜余年已八十。犹有手力。颇能成字也。仍取小学中事亲持身若干章书以与之。亦爱敬相勉之意云。天启六年丙寅孟春上浣。梧里老翁识。
梧里先生文集卷之一
对策(己巳别试)
梧里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7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37A/ITKC_MO_0237A_A056_270L.gif)
对。愚闻孟轲氏有言曰。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盖有是君则有是臣。有是臣则有是治矣。今执事先生临围发策。适及于此。愚虽不学。其敢无说。窃闻之。代天而莅物者。君也。调元而赞化者。臣也。君不能独理。故致治必资于良臣。臣不能自施。故行道必赖于贤君。君不资于良臣。无以运其化。臣不赖于贤君。无以达所守。尊卑虽异而道相资。上下虽殊而势相倚。是何异于天道之下洽。地道之上行乎。人君孰不欲得人而致治。人臣孰不欲得君而行道。然明良相遇。自古不偶。相遇而亦不相合。相合而亦不能保。故义以为合。而义有所或离。道以胥匡而道有所或乖。
梧里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7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37A/ITKC_MO_0237A_A056_271H.gif)
梧里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7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37A/ITKC_MO_0237A_A056_271L.gif)
梧里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7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37A/ITKC_MO_0237A_A056_272H.gif)
梧里先生文集卷之一
表
梧里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7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37A/ITKC_MO_0237A_A056_272L.gif)
后从谏克圣。方笃弗咈之诚。事监古足徵。敢陈存警之道。肆将纳约之诰。冀补好问之聪。窃念人主之一身。丕膺天下之重寄。事是非政得失。岂聪明有所能周。民利病国休戚。虽睿智尚或不逮。苟非飏言而敷奏。何能补益乎阙遗。矧玆君德之修明。尤系弼臣之正直。纳诲辅台德。必致道积厥躬。绳愆格其非。可见志逊于学。能进谏纵责乎臣子。而受言乃在乎人君。闻善则从。嘉言以之罔伏。愎谏自用。直气于是日衰。岂但敬怠之攸分。实是兴亡之所判。肆惟哲王之虚己。必容忠臣之尽言。乃沃朕心。高宗致交修之美。予违汝弼。大舜有罔愆之隆。嗟彼昏昏之不知。胡然訑訑而罔念。言饰非智拒谏。夏桀乃底灭亡。忠被害佞见容。商纣自速颠覆。惟一善一恶之如此。岂或劝或戒之无方。钦惟皇帝陛下。监宪无愆。学古有获。取人以为善。执用中之大要。受责俾如流。勇改过而不吝。辟四门快决壅蔽。下十札每勤畴咨。孰效缄口之金人。未见不嘶之仗马。第念进贤而受诲。宜先体古而是程。元后亶聪明。纵大德不闻而亦式。前史垂谨戒。而往事必见而后徵。玆忘贱愚。敢自纂辑。惟忠与义。
梧里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7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37A/ITKC_MO_0237A_A056_273H.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