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x 页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杂著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68H 页
战守机宜十条(并序○甲午冬)
    臣以腐儒。不闲军旅。前于辛卯夏。蒙 内下战守图于备边司。臣其时略以管窥。增损为说凡二十馀条。将拟上进而未及焉。变生之后。遂失其本。今皆不得记忆。然往往亦不无亿而偶中者。至今有遗恨焉。今贼势尚急。 国事愈艰。而外间将兵之臣。守土之官。尚无惩创往事。图毖后患之意。驭军无法。守备未完。恬嬉放废。日复一日。脱或贼势冲突长驱。将置 国事于何地。史记载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此非可贵之策。特以能救一时之急。若栾枝曳柴而胜敌。韩信囊沙而壅水。所画又平平耳。有何奇异。然以此而成胜捷之功。此古人所以策以博取为先。谋以适用为贵者也。臣抱病呻吟。公务稍暇。窃不胜其忧国之念。收拾乱离以后耳目所及。思虑所得者。汇为十条。一曰斥候。二曰长短。三曰束伍。四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68L 页
曰约束。五曰重壕。六曰设栅。七曰守滩。八曰守城。九曰迭射。十曰统论形势。缮写以进。如经 乙览。或下该司。知委于各处诸将。其于制敌守备之策。不无万一之补云。
斥候瞭望二者。三军之耳目也。军中无斥候瞭望。则比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敌至营门而不及知。其危甚矣。然斥候瞭望。亦以先期远布为贵。不先期则敌间已入于我。不远布则敌之伏兵先据要地。贼得以巧计误我。而其动静虚实。终不得知矣。六韬兵法曰。凡帅师之法。常先发远候。去敌二百里。审知敌人所在。远者百里。近者五十里。即有警急。前后相知。又先战五日。发我远候。往视其动静。审候其来。设伏而待之云者。此皆先期远布之意也。我国近日诸将。用兵不知斥候瞭望之为重。冥行妄动。不意与贼相值。惊骇奔窜。仓皇失措。未及交锋而败。往日李镒在尚州。贼兵已近。而军中不知。先战一日。有开宁县人来传贼报。镒以为惑众斩之。其人临死呼冤曰。请姑囚我。明朝贼不来则斩之未晚。镒不听。其夜贼进屯于尚州南面长川里。距州城仅二十里。翌朝贼之探候者二三为群。来在北川结阵之前。眺望良久。往返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69H 页
数次。军中皆知贼候。而相戒不敢发口。少顷大贼四集。而镒军皆溃。及申砬到忠州。四月二十六日。贼已踰鸟岭。砬之军官一人。闻而告之。明朝砬又以惑众。斩以徇军。二十八日砬状启云。贼兵未离尚州。而不知已为㳽漫于丹月驿。距忠州六七里。遂使大军一败涂地。而京城不守。呜呼。尚忍言哉。此皆由于将不知兵。兵不知设斥候瞭望。使军中耳目涂塞。故其祸至于如此。其后为将者。犹不知戒。每为贼所掩袭。良可痛叹。但斥候瞭望。不可使人人为之。必须预择其性识伶俐。强力善走。且生长其处。详知道路远近。山川迂直。出入便宜者数十人。明以约束。结以重赏。厚其衣食。使之为我腹心。而尽力奔走。不惮劳苦。然后可以有益而不至于败事也。古语云。重赏之下。必有死夫。故苟有重赏。则敌国之人。皆为我用。苟无赏则我国之人。反为敌用。倭贼以他国之军。入我境土。今已三年。凡绝境细路。人所不知者。无不纵横贯穿。若履谙熟之处。苟非我国之民为之向导。则何以如此。方平行长之据平壤也。募得我国奸民四十馀名。分运出送。使之哨探于顺安,三县诸阵。以及安州,义州。无远不到。其以军情形势往报者。多给䌷布。或与以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69L 页
牛马。故无知之民。见其厚利。莫不奔走为用。幸而一人见捉于安州。斩头徇示。然后其类始为解散。不敢恣意出入。而天兵到肃川。平壤之贼未能间知。使平好官出迎沈游击于顺安。为查总兵所擒。翌日大兵进围城下。如疾䨓未及掩耳而遂不支。若使贼先知大军之来而预为之计。则其利钝未可知也。以此观之。一军成败之要。专在于斥候瞭望。而人不知为重。故略举近事数端。以为世戒。顷者备边司启请知委诸将。凡斥候瞭望。得实先报而取胜者。依斩首例论赏云者。其意盖欲使之怀其重赏。以致其力。而其后未闻有施行者。夫知前车之既败。而尚不知改辙。则是固覆败之道也。此乃军中第一要务。不可忽焉。
  
(右斥候)
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知己不知彼。百战百败。所谓知己知彼者。较量彼己长短。如晁错所言匈奴之长技三。中国之长技五。以及众寡强弱之形。地理险夷之势。了然于心目。常使我之所长。加于敌之所短。不使敌之所长。加于我之所短。然后始可百战而百胜矣。今试以倭奴与我国长短相较。则倭之长技有三。鸟铳也。枪刀也。又能轻生突斗。赴汤蹈火而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70H 页
不辞也。此天下之劲寇。而我国不能敌。我国所长。但有弓矢。而比之鸟铳则远近不相及。其声威之暴烈。又难比并。夫以乌合之卒。持其所短。而欲与相较于平原广野之中。其败宜矣。然而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长者或反为短。短者或反为长。此兵家之妙。不可以不察也。今以骑步二兵论之。孰不以骑胜步也。然骑兵利平地。步兵利险阨。若不得其地而混杂用之。则二者俱丧其长。而为敌所败也。鸟铳弓矢之技亦然。若平原广野。两阵相对。金鼓相闻。次第俱前。弓矢短鸟铳长。万不可敌矣。然鸟铳虽长于弓矢。而藏药纳丸。引火照放之际。颇为迟钝。至于任意伸缩。应机缓急。骑步俱便。左右咸宜。则亦不及弓矢。若相其地形。得其险阨林木之间。夹道设伏。以待敌至。而丛矢乱射。万箭齐发。则贼虽众。无暇施其所长。而我可以胜捷。许仪后所谓疾战则措手不及者。正谓此也。当贼之入据京城。日出奔掠于西道。高阳之民。往往隐伏于 昌敬陵丛薄之中。伺贼近至辄发射。无不应弦而倒。其后贼相戒远避丛薄。更不入山中。是其一验也。方申砬之到忠州也。若能先据鸟岭。于夹道五六十里之间。多设射手。而别于山谷。又设疑兵。使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70L 页
贼不测多少。贼以长蛇入谷。预为约束。要截首尾。一时乱射。则贼必不能遽踰绝险。而乃弃险不守。引入于平野之中。角其所短。使长者愈长。短者愈短。以至于败。此不知兵之罪。故曰将不知兵。以其国与敌。真谓是也。以此观之。所谓长短之技者。不独弓矢鸟铳为然。今特举其槩。以类其馀。
  
(右长短)
兵法千言万语。其吃紧大头脑。惟在于束伍。所谓束伍者。即分数是也。故先儒云韩信多多益办。只是分数明。孙子曰。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我国为将者。无一知其束伍分数之法。而每患军卒之善溃。呜呼。惑之甚也。夫束伍者。卫统部。部统旗。旗统队。队统伍之类是也。盖军兵或千或万。以至于十万百万。亦已多矣。而大将以一人之身领之。其耳目精神有限。苟非分数之法为之紧束。而井井不紊。则其何能一一行其号令而运用由己耶。若分数既明。则如目之隶纲。一纲足以统万目。如枝之附根。一根足以连万枝。故一司统五哨。则所号令者只五人而已。一哨统三旗。一旗统三队。则所令只三人而已。一队统二伍。则所令只二人而已。伍则只率军四人耳。故所统愈众则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71H 页
所分愈细。所分愈细则所察愈精。此军法之纲领也。故在平时。以此驭军。则将卒相维。易于鍊习。临敌以此节制。则臂指相须。不容先后。所谓合万人为一心者。皆由此而致之。始可谓节制之师。今之为将者。无一人识得此意。凡所谓朝官两班稍解操弓者。名曰军官。聚在帐下。不为分军。仅备左右应对使唤之任而已。至于军卒则皆各官临时起送村野之氓。番替往来。本不知战阵之事。又无队伍旗哨所隶之处。纷纭杂沓。諠哗紊乱。手足耳目。不知所措。而猝然驱之于矢石争死之地。求其力战胜敌。岂不难乎。故将帅苟知束伍。则虽韨井乌合之军。皆可教鍊而赴敌。如不知束伍。则虽挽强超乘之士。悉皆望风而逃溃。以此知束伍一事。为军政之大纲。而其在于纪效新书者。极为明备。有志之士。苟得是书而依仿慕效。其于行军制敌之道。思过半矣。
  
(右束伍)
分数既明于平日。又于临阵之际。约束尤不可不明。所谓约束者。既大将审其贼势强弱。地形险夷。而揣摩胜败之状。分付诸将。各率所统之军。或先或后。或为伏兵。或为后继。或为疑兵。或为诱引。为之三令五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71L 页
申。必使不敢违越。一从大将所令。而悉致死力者是也。故曰。约束不明。而士卒犯之。将帅之罪。约束既明。而士卒犯之。士卒之罪。夫罪在于士卒。而不在于将帅。然后可以断斩行罚。而军无怨言。不然则刑罚愈严。而犯之者愈众。终至于人无所措其手足而离散者多矣。夫用军当敌。必有正有奇。奇正循环。应变无穷。此良将之所以善用兵者也。今姑举一哨而论之。哨官所统有三旗。旗各统三队。遇敌之时。哨官观其贼势。量其众寡难易之势。或令一旗率三队先进而当敌。又令二旗左右旁出而掎角。先进而当敌者。正也。后进而旁出者。奇也。或旁出者先与贼遇。则正兵反为奇兵。而迭为其用。苟或当先者不先。当后者不后。左者不左。右者不右。或失其时刻。或闻鼓不进。闻金不止者。必斩无赦。玆其所谓约束。亦所谓军令。举百万之众。惟将所令而不敢违慢矣。今之为将者。临战全无约束。混杂并进。不知孰为正孰为奇。又不知何者当先何者当后。何者为伏何者为继。一时俱进。喧嚣错杂。略无统领。士卒皆骇顾惊视。心胆已坠。而所谓军官及将帅者。乘肥执策。却在后面。欲为自脱之计。下卒亦知其如此。不复有斗心。卒至敌到数十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72H 页
步内。土崩瓦解。乘马者悉多走免。步兵之疲顿者。尽涂贼刃。一番如此。亦可知戒。而后日之战。必由此涂辙。丧师覆众。前后一律。而其人犹以名将自居而不知改图。呜呼。其危甚矣。昔岳武穆战李成也。以鞭指王贵曰。尔以长枪步卒。击骑兵。指岳云曰。尔以奇兵击步卒。此临战约束大槩也。约束既出。而王贵,岳云少或参差。则何辞于鈇钺。今人之战。必立一将。名曰斩退。甚可笑也。方其奔败仓皇之中。万众齐退。自救不暇。何能辨其罪之虚实而斩之耶。故平壤之战。在后面先退者。不被其戮。在前面力战。不得已而独出者。反受其刑。一军为之扼腕。若使分部明于平日。约束审于临战。则诸将之力战不力战者。昭然在目。自可行法警众。何用别设斩退将耶。
  
(右约束)
凡城外及营栅外。当设重壕。外壕依常时壕子。务令深广。其中多设木角。内壕其广减外壕之半。其深一丈许。底铺木板。列竖菱铁长可四五寸。其上纵覆长板。而于板腰设横木以承之。虚其两头。如炉冶鼓火之板。人踏其头。即令倾陷。临贼至。积置软灰于其下深可一尺半尺以上。而板上亦覆以土。勿令觉知。以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72L 页
待其至。盖贼欲陷城。则先聚鸟铳手数千。从城面稍低处乱放。使城上之人。不得出头防备。而别选勇力之贼。持长梯大锹陷城等具。踰越壕堑。直到城下。攀堞以上。故顷刻之间。城不能守。如东莱晋州之陷。皆用此术也。若能预设重壕。则勇力搏城之贼。乘其锐进。必将尽陷于其中。覆板倾仄。互相簸扇。风生灰起。贼目皆眯。不能措手。且将狼藉于壕中。此亦守城之一助也。
  
(右重壕)
古人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其虑深矣。然营壁之设。必须先得地形。而设置之法。必须曲尽其制。务令坚致。然后我军有所恃而不恐。贼亦不敢来犯。所谓地形者。山势斗绝。四无攀援。又眼界广阔。通望数十馀里。左右无遮障。贼之来去。昭然可知者是也。倭贼最知地势。又善设栅。其置阵必为于要害之处。观其设栅之法。以为我国但用弓矢。故涂土为壁。才可以御矢。而盘回屈曲。互相护蔽。开凿孔穴。以便放丸。真有十步九顾之势。如此之故。孤军深入。千里连营。而我军三年相望。不能攻破一屯。其计密矣。我国诸将。全不知此意。又不能坚守一处。以必死为心。故所至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73H 页
皆散军野处。只以枯枝自绕为栅。及闻贼至。则每以奔北窜伏为上策而已。今之议者。皆以为无军无食。虽有营栅。安得以守之。且无人力。何可以成之。此甚不然。夫地有所必争。城有所必守。苟在可守。要当以死争之。至于设栅。最有要法。不必多用人力。而随处可办。今略陈于左。使之遵行。古人筑城全用土。我国则用石。二者皆费人工。不可易成。今有一法。最为简易。盖增损古今营壁及倭阵之制而为之。其法植木为柱。入土一二尺。务令坚固。柱上或二处或三处凿穴。令受短杠。自内出外。半在于内。半在于外。长可数三尺。短杠两头又凿穴。令受横木。次第相连。使之方正。从内外结柧。如常时人家作壁之状。则内外相对。即成复壁。而中间空虚。可以受土。因取外面作堑处粘土。杂以稿秸。和以水汁令半湿。实其中而坚筑之。候乾更筑。至于头尽处而止。高则二丈许。或一丈半。数日之后。土与木相粘。坚结如石。因自内外面以细粘泥土涂之。如常时涂壁之状。则俨然成一城矣。又于四隅曲转处。向外面凸出一二间许。下面凿孔穴。令放大炮。中穿小穴。令放玄黄字鸟铳等炮。上头布板为楼。而外面设防牌。以御敌丸。从楼上顾眄左右。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73L 页
可以射矢。兼为瞭望。敌虽千万。不敢来犯。此与木栅之功。用力简省而收功甚多。其坚不让于石城。而其制曲尽于御贼。此制若行则日长之时。不过数百人三四日之力而即可成矣。如此然后多备火药火炮以待之。则栅中军士之多寡强弱。皆不须论也。
  
(右设栅)
凡遇敌。众寡强弱之势悬殊也。必须据险。可以制敌。所谓险者。高山大川。敌所难进。而我所易守者。皆是也。然大川之险。尤胜于高山。盖陆地则虽曰险阻。贼或漫山蚁附而进。或从他境绕出我后。乘其不意。则御之差难。若夫大川。则贼虽百万。苟不得舟楫。必寻浅滩。徒涉乃进。我若先为设机于水中。预伏死士于岸上。乘其半渡而击之。则蔑不胜矣。大抵防浅滩之法。菱铁为上。然若常时行用蒺藜铁置之水中。沙石相荡。易于流下。未久皆失其故处。不然则深入沙中。不能为害。虽曰设之。不得其用矣。今有一法。取杂木长或三四尺。或六七尺。或十馀尺者。穿穴其上。以火锥钻穴则尤妙。既钻之后别铸菱铁。勿为三歧。但为一歧。铁末下一寸为两钩下向。下端只令稍锐。插于木穴中。从其多少。纵横乱攒如猬毛样。又于其木两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74H 页
头。预为凿孔。而择江滩可涉处。埋于沙中。随处乱布。仍坚椓杙于两头之穴。使之深入水底。勿令摇动。然又不可设于贼所从渡涉之岸。惟当设于此岸中流之内。盖贼临渡之时。疑我军把截于越边。又疑水中有机械。必四顾详审。然后乃敢徐徐入水。而未至中流以前。则此心犹在。一样徐行。不能无顾望欲退之虑矣。及其已过中流深处。则回去势远而前岸迫近。其心更虑他处之军乘其半渡而迫之。目视岸上。径行速进。人马入于菱铁之中。必皆贯穿。而铁既有钩则拔去甚难。颠仆水中。而束手就死无疑矣。贼之在后者见其如此。进退俱难。必将颠拥迟回。我军之预伏于岸上者。一声齐起。万箭俱发。发无不中。则贼众虽多。皆无可为。而尽为江上之浮尸。一处既如此。贼生疑心。虽不设机之处。皆不敢轻进。此最为守滩妙法。往年贼从杨根,龙津及平壤大同江。皆由浅滩徒涉以进。而我军皆不知设此。到处奔溃。前事之鉴。后事之明诫。及今措置。犹可为备。但患虽有善策而人不肯为耳。若临岸设炮则尤妙。
  
(右守滩)
古人以我国为善于守城。如安韨之却唐兵。原州之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74L 页
御契丹。龟州,慈州之拒蒙古。皆表表著称者也。然而自壬辰以后一遇倭贼。动辄奔溃者。何也。其故可知也。盖我国善用弓矢。而又因山为城。故敌之但用弓矢而来攻者。则主客高下之势。大有悬绝。其能坚守也无难。今倭贼专用鸟铳攻城。能及于数百步外。我国弓矢。既不相及。而且城面稍平之处。贼必设土垒飞楼。下瞰城中而放丸。故城中之人。不能遁形。终至陷败。其势无足怪也。大抵我国之人。最不习兵。其于筑城一事。亦全无意思。但从山势逶迤作形。务以城内旷阔为主。不知愈大而愈不可守也。且古之城制。五十垛而置一雉。所谓垛者。即今之女墙。雉者。即今之瓮城也。垛制高下。与城为三分之一。城身二丈则垛亦一丈矣。其高如此。故垛内之人。能放意平立。以避外面矢石。我国女墙则仅至数尺。守城者鞠躬曲腰。鼠伏以行。而愈不免于贼丸。此其不可者一也。两垛之间。贵于狭窄。才可放矢眺望而已。使贼不得以踰入。则是乃城制之纤密。而我国之城则女墙中间阔大。往往可容数人。此其不可者二也。瓮城亦甚稀设。一城之上但有一二。虽以都城之大。只有东门外曲城。而无一瓮城。无雉之城。将何用乎。此其不可者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75H 页
三也。城上虽有守御之人。不能引颈下视。则贼之附城下者。终不能御矣。近世中原有悬眼之制。其法从垛内穿穴。直出城外。使洞见城下之贼。以施格杀之方。此制亦好。但必须烧土多作砖甓然后可以有成。今难易办。此外又有羊马墙之制。于城外壕子内。筑墙高一丈许。下面凿大穴。使放大炮。中穿小穴。使放小炮。别使勇力之人守之。与城上之人。互为辅车之势。纪效新书所谓任他百万来犯者是也。然此则用功既多。亦必须用人而守之。非我国今日之力所易言者。若一直炮楼则上项许多城制。皆不须用。盖兼瓮城,悬眼,羊马墙之制。合以为一。而不烦众力。不用人工。至简至易。万无一失者也。然若欲用石为之。又起楼其上。亦颇费力。近日全州所以始役而不成者。以此故也。今事势危迫。贼之冲突。非朝则夕。所谓中流失船。一壶千金。何必问蒙冲巨舰也。惟当随力所及而汲汲为之。无失机会。使可御贼足矣。各邑镇堡有城栅处。或用土为之。或用木为之。而外面厚涂以土。勿令为贼所焚。多备火药火炮。时时从孔穴习放。以观形势迂直。炮道远近。使民之目见者。晓然知此法真为守城之妙策。贼至必无所忧。则虽不督令入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75L 页
城。而自无溃散之心矣。古者守土之臣。死于其土。守城之臣。死于其城。故凡所以守城待变之具。自然殚竭心力。无所不至。得之则生。失之则死。今则一闻贼至。大小之官。皆登山入谷。左右闪避。中开一条大路。直欲以贼虏遗君父。于身别无大段利害。故其于守城之事。漫不入思虑。一则曰民力不可劳也。一则曰无军可守也。一则曰事无可为也。察其真心实意之所在。则惟避乱二字横在肚里而不可劝勉。呜呼。此辈之罪。可谓上通于天矣。今虽已晚。如有忠志之士。死国之臣。欲为京师堡障。而以身当贼。如张巡之守睢阳。昼夜经营。死生以之。忠诚既著。民心感动。则于此一事。必有所处矣。此外守城节制分军等项。详在纪效新书守哨篇。有志者。当自得之。今不暇复云。
  
(右守城)
我国之军。但持弓矢。而不习他技。敌至数十步内。始可发矢。而既发之后。无以继之。贼持短兵突进。而白刃交前。又无以应之。则不过抛弓矢而走耳。此乃长短不具。不能相卫。但有长兵而无短兵之致也。然短兵既不可猝习。假使习之。与倭不相敌。兵书云。长兵短用。短兵长用。长短亦无常势。在于用之如何耳。今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76H 页
欲处此。当用迭射法。汉书李广为匈奴所围。令吏士皆持满外向。身自以大黄射匈奴。无不应弦而倒者。即迭射之意也。盖一时俱发。则贼虽有中者。而他贼乘其未更凑矢之前。突至于前。迭射者。所以防其突至之势。而使贼不得乘我之隙也。如射士有百人。则分为十队。十人为一队。悉皆持满。而一队之中三人先发。又三人次发。又四人次发。使矢括相属。无有间断。百人之中常有三四十矢连次继发。而前射者又复凑矢。循环无穷。使贼无隙可乘。且前发者恃后发者为固。后发者恃次发者为卫。则可以心无惧㥘。而发矢必审。中贼必多。此一兵而长短皆备。所谓长兵短用者然也。我兵虽无他技。而控弦之士。不为不多。苟善用之。足可御贼。患人不加意耳。然迭射之法。亦须预习然后可也。若不习之。则临贼只依旧乱射而已。故不教之兵。终不可用也。近日我国之人。颇习鸟铳。若与弓矢相杂用之则尤妙。
  
(右迭射)
倭真劲寇。且久据我境。备知虚实。屯守险要。奸计已成。在我不可浪战。当以长策制之。所谓长策者。或为山城。或设木栅。为必守之计。而尽收公私积蓄于其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76L 页
中。清野以待。使贼不得因粮于我。贼既攻城不下。野无所掠。不过数日。锐气向衰。而士卒饥馁。必逡巡欲退。因出勇士。分散设伏。或扼其前。或截其后。又令舟师往来洋中。邀其粮道。此今日长策。不然则诚未知税驾之地矣。
  
(右统论形势)
北变献策议(癸未)
右北道事变未息。令文武堂上官以上。各具上中下三策。限今月闻启者。臣本以迂儒。足未践边鄙。口不读兵书。其于军国大计。岂有一得之见。可备采择者乎。况近日备边筹画。皆秘不宣。外廷之臣。未知何事已行。何策尚遗。纵有管窥。意是陈谈弃说。已试不验之谋。尤不足以上尘 睿鉴。故虽有慨然之心。而不敢出一言也。今幸命之使言。难以愚鄙辞。谨具平日经纬于心者。条列于后。惟 圣明择焉。其一曰。杜祸源。臣闻夷狄之患。自古有之。惟在我御之以道而已。如汉之匈奴。唐之吐蕃,突厥。宋之辽,金,元昊。皆以桀骜之才。创据西北。地广兵强。与中国争衡。故极一时谋臣猛将之力。仅能御之。或为所乘。因以不振。此诚可忧矣。今此北虏则异于是。本无统属。部落散处。依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77H 页
我为生。百年来附。输租服役。有同奴隶。固非如前世夷狄之桀骜难制。欲争我土地。夺我城邑。以与我抗也。第以六镇距京师绝远。 王化所不及。朝廷又专念边鄙。必用武臣以为邑宰。其往者又多出于权势请托。不由公选。既至则肆其溪壑之欲。极其狼虎之毒。剥割侵渔。无所不至。冤呼而不见察。饥饿而不知恤。彼本兽心。愤结无聊。积以岁月。待时而发。遂至猖獗。变生之后。 朝廷尚不深究其故。处置得宜。以慰边情。而徒欲快心于彼。譬如人家畜养牛马。时其饮饲。谨其羁络。节其驰骤。令无失其性。然后可以效乘载之技。有顽仆焉。盗窃刍豆。朽腐羁索。又重以鞭策无度。于是强者蹄触。弱者逸去。主人不知仆之所以致此。而徒嗔怒于畜物之不驯。欲追杀而尽脯之。可乎。今日之事。何以异此。昔龚遂言于宣帝曰。海滨遐远。不沾王化。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赤子盗弄兵于潢池中。今此藩胡。虽与我族类有异。然其亲附于我积有年岁。亦 殿下之赤子也。一因贪官虐吏侵削起衅。使南北生灵。陷身锋刃。涂血草野者。不知其数。良可痛心。近者李欲盗海汀军粮七百馀石。其在抢攘之际犹然。况平日乎。遂使官库虚竭。吏民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77L 页
嗟怨。兵端一起。粮储荡然。 朝廷急急遑遑。莫知处置之宜。其罪有所归矣。胡人虽甚冥顽。其心尚知是非。如闻官吏廉谨者。必含土叩头。其贪暴者则唾骂不已。至于论功上京之际。亦以赂遗多寡为等第。以失其心多矣。古人云。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充国之服先零。武侯之获孟获。皆欲服其心。以为久远之计。而不以苟胜为功也。如使今日守边大小之臣。悉遵约束。一洗前日贪暴雠敛之习。广布威信。崇尚廉洁。清风肃然。积弊澄爽。则民夷之所以心悦诚服者。未必不优于攻战之功矣。臣愿令朝臣三品以上。各举武臣之廉谨可任边将者。以备差遣。既遣之后。如以赃败则并治举主之罪。不少饶贷。事变稍定。则如富宁,吉州距边稍远之处。间差文官之有武才者。令弹压镇将。别令监司,兵使常川检敕。痛革剥民之端。又择出入台侍。刚明果断。奉公忘私。不畏强御之人。连为巡抚 御史。留在道上。互相纠劾。且令钩访近年以来贪吏之尤甚者。如有实状。则 朝廷痛绳以律。其清简者。擢拔奖劝。如或奸贪狼藉。发于风闻。而掩匿不闻者。并治监司。 御史,北道评事亦常以有名人差送。如此则 朝廷耳目。布列于边方。无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78H 页
壅蔽不达之患。而积弊少祛矣。臣观中原。专以风宪纪纲。维持中外。如辽东等处。既有布政使。又有巡抚巡按 御史。以相检核。万里之远。如在目前。长治久安。应必赖是。此最今日起祸之本。不可不察也。其二曰定战守。臣闻兵法曰。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今虏势强弱。边备疏完。臣不能知。然必在我之形势壮固而将士用命。然后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如不量彼此之势。而轻以千斤之弩。为鼷鼠发机。胜之。不武一有参差则损威辱国。边鄙民情。因此动摇。将来之事。必有大可忧者。此实至大至重之举。不可忽焉者也。古人云。胡虏兽聚而鸟散。攻之如搏影。今兴中外之兵。越数十百里之远。欲攻水草无定之虏。兵未过江。先声四布。彼皆逃遁山谷。漠无踪迹。我军进无所获。退无所据。以素不鍊习之卒。御之以轻率之将。徘徊于穷山荒野之中。露宿过夜。虏虽仁义不足。而凶狡有馀。脱或乘我疑惧。要遮冲突。昏黑之中。不辨多少。一夫惊呼。千人皆动。虽有智者。无以善其后。王者之师。动以万全。岂可乘危侥倖。以冀其不可必之功乎。此臣所谓危道也。为今之计。惟当先为自守之策。申明纪律。使虏不敢犯。然后观时制变。以振国威。见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78L 页
可而进。知难而止。兵以利动。伸缩在我。而所向无不如意矣。臣闻六镇之中。边于戎虏者五镇。计防守之处。沿江上下延袤多不过数百里。各镇民兵戍卒。其数虽不可知。应亦不下数千。列镇以其见在之卒。分为三等。其中壮健骁勇可以驰突者为上。无勇之军次之。老弱为下。中下之军。专委于守城。其骁健者别加精择。与以犀利甲兵。饱食秣马。装束以待。稍分队伍。使相统属。令于沿江去处。迭出巡缴。什什伍伍。出没骤骛。合散无常。方向不定。使虏不测多寡。如是而又明斥候广间谍。虏之动静。皆得先知。一有警报。则飞报潜通。应期辄至。如发机掩免。不过一二番。虏入多败。我出多胜。自然虏势日缩。我势日张。镇堡控制。声势相联。而屹然有难犯之形矣。夫兵无多寡。士无勇怯。在将帅用之而已。苟善用之则六千人之谢石。足以摧苻坚百万之师。况此狗鼠之盗。曾何足以劳 圣虑乎。此臣之所谓先为自守者然也。至于战则臣固谓其不可大举矣。然徒持不可轻动之说。而包羞忍辱。任其凌侮。亦非所以壮国威而销后患也。彼虏犬豕也。人以瓦砾掷之则走。畏而避之则追吠。今虏屡犯边境。而我一不得问罪于彼。彼何所惩戒而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79H 页
自戢乎。惟其如此。故见利则偷窃不已。少退则革面来款。日掠我国之边氓。而旋自刷还。以邀功赏。少不满欲。诟怒咆咻。无所不至。此皆无所惩畏而然也。夫藩胡。仰我鼻息。已百馀年矣。一朝敢肆悖慢。边将惟以招纳为急。往来邀呼。如待上宾。 王灵不振。逆势滋炽。岂非可愧之甚。而亦难继之策也。臣意藩胡。未必同心皆叛也。其间有诚心向国者。有羁縻两端者。有观望彼此胜负。以为向背者。有外若归顺而退实作贼者。边臣当以大义责之。下令于彼曰。尔虽禽兽。亦有人心。受国厚恩。今乃逆天悖理。 朝廷非不知大举荡灭。无复遗类。第恐其中有玉石俱焚之惨。故姑不举兵。尔辈诚心来附者来。其不欲者去。在我当必有处置之道矣。如此而其中若有诱引贼胡。往来侵盗者。则声其为贼。拒而不纳。或以轻兵不意致讨。如疾䨓不及掩耳。枭示诸部。而其来附者。抚之加厚。则贰我者惧。服我者劝。不必劳师远讨。而威令庶乎可振。此则在于将帅临机善处而已。臣以书生。言及兵机。近于可笑。然古今事迹。则亦略观之矣。尝闻攻不足者。守有馀。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自古未有不定守战之画。而奄奄度日。能有成功者也。其三曰察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79L 页
虏情。夫解棼息争。在于先得其情。而处中其机。今北虏构怨之端。 朝廷尚有未尽知者。往来胡人之逆顺情伪。亦未能烛。故处置之策。多失其宜。若夫用兵之际。则尤当审察敌人之情。而随机应之。守其所必攻。攻其所不守。然后可以得志。近者虏骑出没于长城之内。抢掠人畜。无不如意。救首则击其尾。救尾则击其首。而我军坐失主客之势。仓皇颠倒。来不能拒。去不能逐。边氓或反结为耳目。透漏军机。如前日会宁掠取绵布之事。亦其验也。古之为将者。多设方略。钩得虏情。操其屈伸之权而预为之备。故动无不利。如或不然。则当动而静。当静而动。所谓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其危甚矣。臣愿令北道将帅及往来使臣。访察虏情。虽非虏事。而凡系干民生利害。军机得失。皆以所闻达于 朝廷。至如胡人之被擒者。亦令槛送京师。穷诘其情。然后处置。则边情庶乎洞然而举无遗策矣。其四曰给馈饷。臣闻自古。夷狄不能遽为中国患害。而天下之乱。常因而起。何者。一边被兵。三方起而救之。调运馈饷之烦。人不堪其苦而思乱者众也。是故。军兴之日。必先以调发粮饷为先。任事者。苟善为之。而兵患早息。则天下不摇。如不善为。而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80H 页
飞刍挽粟。阅岁经年。则远近俱骚然矣。昔赵充国在金城奏曰。臣所将吏士马牛食。月用粮谷十九万九千六百三十斛。盐千六百九十三斛。茭稿二十五万二百八十六石。难久不解。徭役不息。又恐他夷卒有不虞之变。相因并起。为明主忧。因请罢兵屯田。古人处事周详而识虑长远如此。北道运谷之数。已过十馀万石。布五万馀匹。此乃万人数岁之食。计边上坐食之卒。大约不过三四千。若能调遣有法。会计详明。不为中间滥用之归。则虽支四五岁可也。何至若此廪廪耶。夫竭生灵之膏血。尽东南之财力。寸寸输运。艰苦万状。而顾乃委之于贪官猾胥。用之如泥沙。有司不能钩检其有无。 朝廷不能推诘其去留。如聚沙投海。莫知归处。军国重事。宁不同于儿戏耶。臣意若先总输入元数。又计自安边分送各官之数。又以数年调兵赴戍之籍。除其食谷之数。然后以今日遗在之谷。互相比对参验。而责其所欠。则中间滥用偷窃之数。自不能隐而实数可得也。既得实数。预知其支费几月。然后内地输运。先期措置。次次举行。则事有条理而人不甚困矣。顷日黄廷彧请令户曹郎官一人。带算员下去。专掌钩检。臣意亦然。盖此大事也。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80L 页
本道既不能为之。则虽有往来之弊。势不可已也。且南方转运之事。则臣所目睹。去年所运。至于四万石之多。民力已殚。大槩各官所储米。皆粗恶而斗升多缩。或米不足处。则守令据给荒租。民自以其谷分寸收合。一斛加备二三斗以充之。道路之费不与焉。每一运米。怨声嗷然。况今农事方殷。而时节已晚。前年水谷失收。民间无斗升之储。未知将以何物充纳耶。臣意转运则势不可不为。然当有以处之。以少舒民困可也。庆尚下道列邑。距宁海绝远。若依前分定。一样督促。则一道骚动。深为未安。道内仓谷有裕处若干邑。距宁海稍近。如安东则以陆路输送洛东江边。如尚州,善山,星州,密阳,金海海边庆州等邑。米数颇优。当此时急之事。虽非均定列邑。而以此数邑所储。足充万五千石。其受米之际。亦令差使员同本邑守令。择其中好米。斗量出给。且加给耗数六七升。勿使以耗缩恶米。抑勒与之。江边之谷则以站船私船输去。回泊于宁海。庆州则以海船直载以去。出米之邑。于秋成后以傍邑之米充补其数。则民力不至大困。而运事亦易举矣。且臣于此。又有一说焉。南中乃国家根本之地。仓谷亦不可年年抽出。使之空虚也。庆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81H 页
尚道沿海镇官戍军。风高时别无所关。只为镇将私放收布之资。若自九月至正二月。除立番。收代粮米八九斗。左道则以宁海,兴海为都会。右道则以蔚山,机张为都会。计数积置。岁可得数千馀石。积于海边。春和之后。渐次输入。则官库无匮竭之虞。民无远输之弊。戍兵之为此者。亦乐为之。一举而有数利焉。亦救急之一策也。至如漕运之事。则专赖漕军。庆尚道则无漕军。故全以能橹军充定。然此属皆是海边渔户。以捕鱼为业。游移往来。不定厥居之人也。例朔代受价布。镇将多私用。百不一给。故虽当有事调发之时。而愤怨逃散。无意赴役。臣意今后能橹代布。勿委诸镇将之手。亦于海边各官定都会。公同输纳。每朔都会。与镇将按名给之。农时漕运者。加给一匹。次朔价布。亦给与其妻子。以其数报监司。如是则镇将贪黩之风。庶乎少祛。而海边渔户。遍蒙优恤之恩。安居存接。虽有徵发。不至逃避。而北方漕运之路。可以通行矣。又年岁稍稔。则收中外赎布。兵曹阙军价布。南方盐税布。奴婢身贡。岁入数万馀匹。勿论藩胡我民。略依常平之制。从韨直贸谷。则数年之后。塞上之谷必积。而可除内地转运之苦。如汉人所谓金城隍中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81L 页
籴百万斛。则羌人不敢动者。此也。今有烧眉之急。而为此积粟之计。虽若迂缓。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苟为不畜。将何以免于死亡乎。此外生财足边之道。亦必有其策。愿博访群议。取其善者而用之。勿为乍作乍辍。以冀实效也。臣观中外。数年遑遑。日以北事为忧。而兵食一事。茫然莫知头绪。劳费不息。而四方动摇。事之寒心。何以加此。其五曰修荒政。夫救荒无善策。古人有是言也。然宋孝宗以为不能赈救之弊。在于后时失实。而朱子叹其知要。臣闻北道自吉州以北。人民饥饿。无复人色。道有饿莩。极为惨恻。 朝廷闻此事。始议运粮于千里之外以救之。所谓远水不能救近火。亦何能及哉。臣意惟当详分民户贫富而等第之。以北道见在之谷。先救饥饿已甚之民。如其不足。亦以已输军粮给之。以后运者充补其缺。庶无后时失实之弊。此在当事之臣必已行之矣。而亦臣之愚见所料。故并及之耳。至如屯田之议。前此多有献议者。而终不能成。盖古之为屯田者。边上之军。于战守之暇。自耕而自食。故可以减内地转运之苦。今欲募民耕之。推其馀以为军粮。所得不足以补其所费。此古今难易不同之势也。但南道入居之民。其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82H 页
数甚多。计其六镇闲田多寡而分处之。官资牛只农器。使之通力合作。略如古时屯田之制。以食其出。为官吏者。别加周恤。使之兴事赴功。力于农作。数年之间。自能成业。譬诸浮寄孤悬。散处单耕。而日就离散者。其效不同矣。至如弛山泽之禁。广煮盐之路。凡可以便于救荒者。无不讲究而为之。如救焚拯溺。然后庶可存济于万一。而北方不至空虚矣。臣之所言。皆是已陈之刍狗。然求诸事势。不过如此。其要在得人而已。 朝廷于用人一事。固当致详。或才者不用。用者非才。臣愿 殿下勿以为人才有限。而更加搜访。虽镇堡小将。审于虚实之际而用之。各当其任。则一世人才。岂无可用者哉。大抵今日之势。用人得宜。审察虏情。静重不挠。抚戢民夷。恩威兼施。边防完固。军食有裕。使虏不敢犯。然后观利乘便。应机而动。此万全之计。乃上策也。知藩胡逆顺形势。秋冬之间。简师练卒。不必远徵南军。只以土兵数千。择其罪恶尤甚者。略示国威。而旋即渡江还镇。他胡之附我者。抚之加厚。使不动摇。此中策也。因循度日。扰扰纷纷。兵疲民困。仓谷虚竭。多率无用之军。先声虽大。而实不可用。犯难行师。远涉虏境。胜败难知。既还之后。诸部煽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82L 页
动。不能镇定。兵连祸结。无有了期。此不策也。疏迂之见。尽于此。惟在 睿鉴裁择焉。臣谨议。
贡物作米议
自兵兴以后。经用竭乏。军饷无出处。其势非以贡物作米。难以继用。前此各官作米。民间所出。倍蓰于二斗。而未闻有异说。今户曹减就二斗。所出稍轻。而民情不便之说。喧藉如此者。其故可知也。常时郡邑贡物。田结之外。除出若干结。名曰官中除役。凡官中所用杂物。皆倚办于此。今则从田结元数而悉出二斗。收为国用。守令未得措手于其间。此不便之说。起于守令也。贡物有轻重苦歇之殊。豪右之民。每得其轻且歇者。而贫民下户。偏任其重且苦者。今通融如一。无所隐避推移。此不便之说。起于豪右也。监,兵营朔纳纸地。其数甚多。此亦应用公事。不可无者。然初不系于常贡之制。而户曹收入于二斗之中。纸地无倚靠办用之处。此不便之说。起于监司也。京中各司下吏。分占外方贡物。有同世业。规什佰之利。以是虽在平时。贡物之以本色上纳者。十无一二。皆收拾米布。入于防纳人之手。奸利狼藉。而民困日甚。今尽为国用。而前日防纳之徒。皆失其利。此不便之说。起于各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83H 页
司典仆也。然此则姑不暇论。就民情而言之。所出少而未见喜悦者。盖以力竭之极。虽轻而不知其轻也。古云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取其一。缓其二缓者。非全免之谓也。裁其阔狭。或前或后。要使民力不竭而已。所谓布缕者。贡物也。粟米者。田税也。力役者。以今言之则征戍是也。而三者今皆聚为粟米。一时责出于困剧力尽之后。假使减石为斗。减斗为升。民犹以不办为忧。此则诚可哀痛。况令出差晚。文移传送。既淹时日。而守令又持不平之意。故为延拖。不即举行。其所督出。不在于秋收谷贱之际。而乃在于贫春穷竭之后。民之号悯。亦势所必至。非必以一结二斗为重而然也。国储荡然。军饷殚竭。中外岌岌之势。尽在于粮饷之垂尽。贡物之不足者。犹可推移支过。至于米谷。则不可不为之接济。如此而动于浮议。废其数年以来作米之规。而皆收本色。则国计遽尽。何以为用。此作米必不可已也。然明知春穷已甚。民间无粟。而必用二斗之规。与田税及诸色价米。并徵于一时。则亦非便民之政。臣之愚意。田税条贡物及元贡物。本官于年前已捧本色。今不可追改者。姑以本色上纳。其田税条已作米者。则亦以米上纳。其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83L 页
未纳而应作米者。先捧一斗而稍缓程限。或以牟麦代纳。务令便民。其上纳时。水陆船马价。亦十分参定。毋令贪猾官吏有所用手于其间。若民情犹以加出船马价为难。则就所捧二斗中。除出为船马价。并除作纸人情上纳。则民怨不生矣。此在该曹磨砻事情。参酌损益。勿惑纷纷之议。断然行之而已。今日以后。科条既立。则民得于秋成。随力以备。而二斗之后。终年无复摧扰。闾里安靖。今之言不便者。不无更言甚便矣。臣前日上劄。则欲以各道田税。均布道内各邑之贡物。如禹贡所载雍州之贡。与荆,杨不同。荆,杨之贡。与兖,豫有异。盖当初土地有膏瘠。物产有丰俭。其势不得不如是。比诸通八道为一槩者。尤为纤密。而又令民各自纳于浦所之仓。如田税来纳之例。亦似便益。此事关生民之休戚。系国用之裕乏。思之不可不精。处之不可不审。故臣以管见。推原利病而备论之如此。若该曹更为详审曲尽裁处。则其于经远救时之策。庶为便当。谨议。
 国制收租。水田纳稻米。旱田纳豆。其纳豆而未尽者。收其木绵麻布及油蜜。凡百应用之需。此所谓田结贡物也。此外又通水田旱田结。计出杂物。纳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84H 页
于各司者。谓之元贡物。自前皆为胥吏防纳本色于其司。而私收米布于民。所出什佰于本色。民间大困。李相浚庆尝建议立正贡都监。欲釐革其弊。而竟不得行。至是军需罄竭。太仓无数千石。计无所出。余请以贡物作米。每一结收二斗。以补军需。岁可得七万馀石。而民力亦苏。于是前日牟利防纳之徒。百计钻刺。士大夫鲜识者从而和之。还罢其法。
沈游击求通使倭国议(丙申正月)
臣病中精神昏耗。思虑颠错。不敢议军国重事。且不闻沈懋时入来后所言云何。其中事情。固难料测。但因前后状 启。不胜虞虑。反覆思度。夜以继日。而未得其所处之宜也。臣从前每疑此贼。末梢必为难从之请。以起衅端。今之事势。骎骎近之。以臣愚料。今此调信之回。形色可疑。恐其所要。不止于通信。亦或欲为背约。而特假此为辞。沈惟敬亦自知其事不了。计穷反欲归过于他地。为自解之计。如使平秀吉欣迎 天使。只要我国使臣同来而已。则平调信何以连日与其类密议。然后始见游击。游击亦何以称病闭门。不面见 天使。而但使下人传报耶。此等形色。极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84L 页
为可疑。臣意此贼虽假此为言。而其凶谋实在于它也。今此咨文。若以直辞拒之。则正堕于游击作弄之中。而执此驰报 中朝曰。封事将成。而朝鲜不许遣使之请。故倭贼未退。若欲顺其所言。则亦非人情义理之所可忍为。而虽许遣使。倭之去否。尤未可必。此所以难处者也。无已则当答之曰。敝邦与日本比邻。初无毫发怨隙。不意日本逆天悖理。无故兴兵。虔刘我生民。焚夷我 庙社。拔掘我 丘陵。敝邦之人。虽三尺童子。无不沫血饮泣。以为有死而已。岂敢言和。今蒙 天朝天涵海育。兼爱南北之民。劳勋戚大臣。涉不测之地。要在解棼息兵。大人以当事衔命之重。教戒小邦如此。至以陪臣随 天使渡海。礼义当然见责。此亦实关于 天朝大体。第以日本之人。所在反覆。不可凭信。前后情节变迁。虽 诏使以 皇灵临之。尚未得其要领。机张,竹岛,安骨之倭。屯结如旧。未闻渡海之期。更亦何有于小邦。而以一使为重轻哉。若是则小邦徒为益重耻辱而为天下笑。大人之勤勤惓惓。终始担当者。竟归于虚地也。惟望大人。更查彼中情形。并与册使商确定夺。毋苟完目前。而为长远之图。使小邦得免再误于今日。幸甚云云。以观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85H 页
其所答如何。而益察近日倭贼动静而处之。似为宜当。不可于一言之间。轻为许与不许。使难收拾。臣当此大事。竭其心思。而思虑所及。仅止于此。不可采用。此乃极重机关。伏望广收廷议。与他大臣熟议审处。而裁自圣衷。俾无后悔。
策问(三首)
问。孟子曰。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然委而去之。是城池于守国之道。末也。至告滕文公则曰。筑斯城也。凿斯池也。与民守之。是可为也。其言前后似异。当以何者为定论耶。滕之为国。仅五十里。民力之寡弱可知。寇未至而虐用其民。亦内溃之道。使滕用孟子之说。则果可以御齐,楚之侵凌而无后灾耶。不然。孟子之言。必有所以也。易泰之上六。以城复于隍。为将乱之象。将乱之象。凡可以致戒者非一。而乃取于城隍之细物者。何欤。夫通经所以识务。鉴古所以知今。诸生毋袭常谈。其悉所见。推原本末。为至当归一之论。以解先生之惑。
问。儒者之名。始于何时。而其道盛于何代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极。为万世开太平。是儒者之能事。未知何修而可以致此耶。历代人君。用儒而治者谁欤。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85L 页
不用儒而乱者。又谁欤。汉高祖轻士善骂。而不害为创业之主。宣帝厌薄儒术。而号称中兴。武帝招延文学之士。公孙弘,卜式,儿宽之属相继登庸。而海内虚耗。元帝牵制文义。贡,薛,韦,匡迭为宰相。而汉业愈衰。是何用儒者。不见其效。而不用儒者。反收其功耶。若是乎儒者之无益于治道耶。抑或有他故之可言欤。孔子曰。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儒之名。一也。而其趋不同。何欤。世之冠儒冠服儒服。论说仁义。而以儒自名者。充满于天下。人主何以辨其孰为君子。孰为小人。而有所去取耶。先儒谓孟子之后千载无真儒。真儒之作。可谓稀矣。假使人君。有尊贤尚德之心。而世既无其人。则谁与兴理耶。将置之无可柰何。而架漏牵补以度日耶。将培养兴起。使之辈出。而拔茅汇征。有其道耶。诸生潜心圣道。待文王而兴。愿为真儒者也。其于义理公私是非得失之际。辨之已久。以其素定于心者。剖析以对。将以观诸生之所向。以卜他日之事业。
问。孟子曰。道若大路。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所谓道者果何物。而求之之方。可得闻耶。历观古今。知道者恒少。而不知道者恒多。或至于愈求而愈不得。其故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286H 页
何耶。杨子为我。是以为我为道也。墨子兼爱。是以兼爱为道也。老氏以无为自然为道。释氏以虚无寂灭为道。彼皆以绝伦之资。过人之识。竭平生之力以求之。终与圣人之道背驰。而名为异端。然则道终不可求耶。抑求之失其方耶。汉,唐儒者多矣。其一言之几于道者谁耶。濂,洛,关,闽之间。真儒辈出。讲论道理。毫分缕析。譬如白日中天。有目者皆睹。然亲炙其门者。其为说。或未免淫于佛老。并生一世者。或自立意见。与之相角。而终不归一者。又何耶。元, 明以后学术益裂。其主于道问学者。谓之朱学。其主于尊德性者。谓之陆学。呶呶争辨。有若聚讼。以此世道日下。人心日坏。未知何者为得。而何者为失耶。子思既曰尊德性而道问学。要之不可偏废。而各主一偏。有若争胜者。又何耶。吾东国百年涵养之馀。士莫不以正学自诿。然使善观者见之。其为术。学问乎。德性乎。陆乎。朱乎。抑非陆非朱而陷于功利之胶漆。不能自拔耶。如使大人君子如孔孟程朱之徒。生斯世也。将以何术救之耶。愿诸生详辨焉。使执事有所考焉。而毋疑于是非得失之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