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x 页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诗
  
古意(丙寅)
桂树生高冈。幽兰在空谷。碧干困藤萝。芳心蔽荆棘。我欲往采之。远寄长相忆。王孙去不返。楚客无消息。竟岁人不识。清香徒馥郁。
春日。定州公廨。閒居偶题。
重门深锁独栖迟。静里幽怀只自知。昨夜春风吹雨过。杏花新绽两三枝。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1H 页
过东林古城(城在铁山。高丽时筑之。以防北虏。)
古堞连云秋草平。昔人曾此费经营。兴亡百变山无语。落日荒原万古情。
静观斋春日有感(戊辰)
大道难从口耳传。此心随处自悠然。静观轩外千条柳。春入丝丝不后先。
寒食后一日。归觐定州。过延曙村。马上偶吟。
孤村夜雨水生溪。野草青青山鸟啼。又是一年寒食节。独骑羸马出关西。
游洗心台遇雨
危台高出白云端。松桂苍苍水石间。有客独来还独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1L 页
去。风吹暮雨满空山。
记梦
    辛未秋。余在谦岩精舍。梦见三人。其一云晦庵。其二南轩,林择之。时余读朱书节要。觉以古诗记之。
我生在今世。尚友在前昔。永怀千载人。世远不可觌。时来读遗编。往往见心曲。玉盘荐明珠。渊冰映新月。读罢三叹息。夜就东轩宿。忽梦二三子。颀然入我室。顾我色敷腴。一笑情脉脉。定非平生亲。想像犹面目。觉坐独沈吟。晓窗风雨急。
秋思
端居意不适。远思在关河。风雨夜来集。满庭黄叶多。怀人既辗转。况复抱沈痾。百虑坐缠绕。心事日蹉跎。
次晦庵先生韵(四首)
亹亹玄运驶。悠悠终复始。雪霜闭穷阴。晴辉艳桃李。百年能几何。万事杂悲喜。端居起远思。梦绕南河里。
宇宙何广大。吾身恨非夫。早年读圣经。中岁违壮图。蹉跎遂不振。发短形貌癯。纷纷度朝夕。静念一事无。
月出群动息。风泉落寒井。吾心适无事。爱此清夜景。弹琴道意长。忆友山河永。功名久已惭。苟得非吾幸。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2H 页
我友昔遐征。送别临清樽。迟迟出长路。脉脉恋明君。万事已掉头。馀年付儿孙。相思江汉岸。霭霭空停云。
凿壁
汉家贵经术。学子颇专精。董公下帷坐。卜式和书耕。匡生继其后。亦能要其成。敦书与说礼。论说不暂停。世家本农夫。食力同编氓。朝耕原上田。暮束涧底荆。得暇辄归来。读书何铿鍧。寸阴真可惜。白日何易倾。萤雪既非时。况谋长短檠。永夜坐沈沈。悠然思古情。眼前对黄卷。欲读嗟如肓。隔壁有邻翁。孤烛明深更。聊凭束缊计。凿破一窍生。容才耿耿辉。照我昭昭明。寻行鲁鱼分。运舌金石鸣。辛勤妻子怜。慷慨傍人惊。三千与三百。贯穿纷纵横。一朝学大成。天子闻其声。西游说经义。诸儒莫能争。居然纽相印。赫然志气盈。借问致此何。立志由坚贞。吾闻儒者道。学古贵能行。此公宁有是。所望公与卿。纵或得此愿。旋被人讥评。虚费一生力。仅取为匡衡。若士有奇操。慕道存深诚。但得心中趣。不愿世上名。闭户终不出。虽贫亦为荣。
次韵寄赠吴仲周(二首名京。新安人。先生在燕京。相遇于朝班。甚相得。)
忆向彤庭礼玉宸。偶逢衿佩属情频。高谈未洽三传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2L 页
译。馨德犹薰一座春。临别妙词和泪见。出关芳草唤愁新。天涯赖有吴洲月。夜夜流光照客神。
燕云鲽海杳西东。别后频烦向北风。岂有音书能自慰。尚怜情义远相通。神交不恨关河隔。精想空教梦寐同。百岁几时重会面。瓮鸡无路逐冥鸿。
  附仲周元韵
 遥持使节谒枫宸。译语何劳询问频。已讶玄谭开丽日。却怜丰度发阳春。鹓班鹄立情难诉。鸭水鸿飞恨转新。别后音书那可得。神嵩梦寐独伤神。翘首春云望海东。朝端邂逅挹高风。晤时译语犹能记。别后音书未可通。塞外苍山千里隔。峰头明月万方同。相思赖有诗堪赠。何日瑶篇寄便鸿。
南行留别徐克夫(仁元)
未见意已伤。既见情亦苦。如何万里别。属此三秋暮。凄风动远皋。汉江生素波。孤舟从此去。后会知在何。世累苦縻人。荏苒芳时歇。名节非所渝。富贵非所急。共保岁寒心。努力崇明德。高山有苍桂。清水有白石。思君珍重意。百结何由释。
步出河上。船渡立岩。宿谦岩精舍。
曳杖行沙岸。呼船过水村。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3H 页
烟树千家静。秋虫四壁喧。独来无晤语。愁思满江轩。
寓兴
静思怜虚寂。閒身爱翠微。雾深玄豹隐。江晚白鸥稀。散月千峰皓。惊霜万叶飞。钟声如有省。三十六年非。
戊寅仲秋。余南行。宿东湖之梦赉亭。李舍人景涵,李内翰景渊,李佐郎伯生,洪正郎兴道,俞牧使思永,金内翰子瞻,许参奉行远暨士友权亨叔,朴监役大宜,李参奉宏仲同宿。明日送于南岸。余作诗留别。
又作临流别。长怀去国愁。沙平人杳杳。天远水悠悠。直以名为累。其如迹似浮。江南有明月。何处独登楼。
示丰岳书院有司
党塾遗规此可寻。藏修犹恨未山林。谁将静界连喧界。足使尘心胜道心。绛帐每烦车马过。碧崖閒绕水云深。诸君有意能迁卜。好事应须断自今。
精舍梅花始开。方绕树行吟。适有求诗僧。造次写赠。(辛巳)
细草初生洛水湄。梅花又发驿南枝。斜阳独抱巡檐兴。偶写山僧轴里诗。
以大司谏被 召。宿闻庆。(壬午)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3L 页
山馆停骖慰客愁。华轩随意暂淹留。连天紫气孤峰夕。背日丹霞万树秋。千里 恩除惭谏议。百年心计只归休。清流到处缨堪濯。岭路艰危更转头。
庆云楼。次李孝则韵。
眼中人事自纷纷。身外浮名更似云。来坐竹轩新霁后。石溪终日洗心闻。
次副 天使王敬民韵
胜日湖边敞画楼。玉人来作镜中游。新晴岚翠看还淡。向晚烟波望更悠。穹壤百年成邂逅。仙舟一夕共淹留。驿亭远别浑无赖。空对清篇刮病眸。
次韵寄答吴仲周(二首)
迹滞偏荒只自怜。区区惟守井中天。三年燕市逢知己。百代新安理绝弦。桥树绿时人不见。海云开处月孤悬。闻君又向江南去。此后相思益杳然。
迢递燕山隔海东。天涯回首马牛风。清标照眼犹相忆。馨德薰心自易通。千里音书经岁至。百年谈笑几时同。惟将江渭无穷恋。付与秋空北去鸿。
癸未秋。精舍偶吟。
吾心了了犹能记。世事茫茫不可求。欲采江蓠遗远客。满天风雨倚西楼。
望晦斋旧居(甲申)
先生已在白云乡。故里惟馀草树荒。叹息斯文兴丧处。只今天意久茫茫。
陶山
忽忽流年泻。悠悠旧迹虚。人文今寂寞。天意竟何如。落日江波动。荒原古木疏。悲凉千古恨。俛仰秖成歔。
古屋(乙酉)
古屋秋来草满庭。夕阳高树一蝉鸣。悲凉二十年前事。欲说心怀泪自横。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4H 页
早春。自远志精舍步出江沙。偶得。
人生好丑何曾定。世上荣枯不足言。雨后一声山鸟唤。梅花初动水南村。
卜得书堂。与僧约将栽桃万株。
急峡回江拥数村。白云青壁近南轩。他年会种桃千树。流出红霞满洞门。
丙戌春。宿闻庆。与县监许行远夜话。明日行远追送于玉山溪边。以一律叙别。(时以礼曹判书辞职还乡)
解绶归来鬓欲华。孤云入望意如何。天涯一夜故人在。客路三春芳草多。微雨淡烟高下树。落花啼鸟两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4L 页
三家。凭君莫问行藏事。且对青山一浩歌。
省觐仁同。将读易于南溪精舍。先寄精舍诸生。
相思咫尺更关情。春草池塘梦里生。丹壁数重烟漠漠。碧桃千树雨冥冥。真功到老都无着。浮世多忧漫自萦。静闭洞门挥俗客。焚香细读洗心经(着一作力)
精舍晚兴
昼辟看山户。晨开读易窗。尘氛近消散。芳草满春江。
夜闻歌声渡江而来。偶作古诗。明日。寄读书诸君子。
江上一室静且深。枫林石壁白云端。清宵不寐者谁子。兴发高声歌考槃。一曲水生波。二曲风色寒。三曲月当轩。四曲夜向阑。今人安见古人情。歌罢无言坐长叹。
六月九日。北潭舟中遇雷雨。
天昏云黑雷阗阗。石壁雨点如撒菽。孤舟疾棹过江来。咫尺沿洄波浪恶。人生到处行路难。不必瞿塘与巫峡。
燕坐楼秋思(三首)
天阔归云尽。林昏病鹤愁。秋风吹洛水。孤客倚江楼。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5H 页
伊人久不来。山景欲沈夕。风雨捲汀兰。烟波生晚碧。(伊一作夫)
千古羲文学。三年燕坐心。意中苍壁立。吟外暮江深。
挽具柏潭(凤龄)
浮世纷纷谩自疑。公心终始任安危。忠如清献当朝日。勇似钱枢乞退时。三亩有桑馀旧业。百年传绪望诸儿。从今忍过西门路。衰草寒烟不尽悲。
承 召到龙湫。忽闻杜鹃声有感。(丁亥)
芳草生幽涧。春风动客衣。如何林外鸟。劝我不如归。
玉渊书堂戏题
东洛身千里。南柯梦一场。酒醒风度竹。人散月窥堂。险路行难尽。生涯老益凉。荷衣看欲敝。谁复问金章。
戏作禅语。赠僧弘靖。
不思善恶时。乃汝真面目。谁将快金刚。断尽万藤葛。云来千峰黑。云去一天碧。莫觅云归处。云归本无迹。
玉渊书堂。次退溪先生韵。书壁上。
微风度庭树。晚凉生虚堂。幽居无一事。爱此白日光。晤言谁见赏。所怀天一方。平生有壮图。岁晚心独伤。芝兰坐芜没。天地多风霜。悠哉复悠哉。两鬓空苍苍。
题书龛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5L 页
一间藏得万家书。尽日明窗俗虑疏。生世自知无补益。晚年甘作蠹书鱼。
仁同西轩十绝
  西轩
小院凉如水。青山绕似屏。閒宵独怊怅。秋月满虚棂。
  金乌山
高峰出云际。桂树秋深碧。下有高人居。清风吹不歇。
  洛东江
清洛深千丈。鱼龙出复没。龟图不可见。江昏风雨夕。
  天生城
世道日云下。干戈更相贼。天亦无柰何。留此待暴客。
  冶隐墓
路傍一抔土。云是注书原。谁知封植者。不是子与孙。
  莲堂
处污能全洁。逢秋更颜色。岁晚无人采。芳馨秖自悦。
  竹坞
高或出云霄。短者犹出屋。生成虽不齐。个个有坚节。
  怀归
小筑临江曲。图书藏满壁。何时一叶舟。稳泛西潭月。
  自叹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6H 页
吾衰那忍说。不复梦周公。经济平生志。羁危半道中。
  悼夭
去者已冥冥。存者长恻恻。冥冥与恻恻。日日无终极。
次韵寄答郑景任(二首)
二妙参寻忆去年。中间消息久茫然。已知隔岁相思苦。更约清秋一会缘。青竹白云容我拙。长书逸翰荷君怜。风尘自昔迷人甚。急处须撑上水船。(时李叔平同访故云二妙)
失学居然四十年。每凭中夜独悽然。迷涂晚退非真勇。阅世归来少好缘。摘叶寻枝终自误。搏沙障海更谁怜。丁宁一语君应记。万事如今下濑船。
秋夜雨中有感
忽忽空惊序。寥寥独掩门。壁灯愁里小。山雨夜深闻。忆旧还多慨。安心未可论。何方脱尘累。振袂出乾坤。
江上送客
沙边杨柳系行舟。日暮烟波涨绿洲。无限客愁消不得。更携尊酒上高楼。
感事
摄乱如乘海。存要未定家。中宵无一气。平地有千斜。乍玩云间月。深窥镜里花。丹丘寄消息。不复怨年华。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6L 页
(时读参同契。摄。一作蹑。)
步虚台
环佩泠然下太清。天风吹断步虚声。衷情不恨无人会。秋月澄江夜夜明。
远志亭
门掩苍苔竹映堂。栗花香动午风凉。人间至乐无他事。静坐看书一味长。
仁同县斋。吟赠吕圣遇。(大老)
官斋独坐了残更。铃阁无声月满庭。静地每怜神独警。衰年不禁病相婴。人心巧历纷难数。世事虚舟触辄平。学道终身忧尚在。繁华奚啻一毫轻。
南溪精舍夜坐
涧水泠泠绕竹流。洞门深锁白云秋。虚堂独坐斋心夜。风度高松月满楼。
偶咏
玄天堕寒露。滴在青荷叶。水性本无定。荷枝喜倾侧。团明虽可爱。散漫还易失。从君坐三夜。请问安心法。
寄郑内翰景任
解道吾心是宇宙。何人能了去来今。云归碧落都无着。水到沧溟尽自深。风月欲迷周老室。峨洋重入伯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7H 页
牙琴。知君久抱男儿志。切莫寻常枉寸阴。
斋居有怀。录呈青城道契权章仲。(好文)
细雨孤村暮。寒江落木秋。壁重岚翠积。天远雁声流。学道无全力。临歧有晚愁。都将经济业。归卧水云陬。
南溪精舍十二绝
  精舍
濯缨南溪水。结宇南溪曲。有怀南溪翁。襟期泂如玉。
  霜露堂
露濡春草荣。霜寒秋叶落。哀哀一片心。与岁无终极。
  永慕斋
三复蓼莪篇。孤怀竟谁识。永夜窗前树。悽风吹不息。
  鸢鱼轩
川泳知鱼乐。云飞见鸟情。坐来成一笑。山翠入南楹。
  玩心斋
着意还成癖。忘怀更入禅。中虚含万化。直是上通天。
  三静斋(守僧所居)
小静一百日。中静二百日。大静三百日。虚室夜生白。
  养鱼池
老相心多累。琴生术已僻。閒来独绕池。默念伊川说。
  爱莲堂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7L 页
此物非尘俗。濂溪寄远情。静听秋宵雨。萧萧打叶声。
  招隐台
延伫白云表。怅望同心客。岁晚归不归。山空桂花落。
  咏归台
邂逅成佳趣。光风满川谷。古人难复见。千年意可识。
  叹逝川
衮衮来无尽。悠悠去不休。元来只如此。上下与同流。
  倚筇溪
澄影涵秋碧。飞空作寒雨。寻源人不到。烟霞锁今古。
无题(二首)
吾心有似路边泉。渫者无多饮者连。尽日风埃几溷浊。夜深星月独回旋。
三年去室作行商。散尽千金道路傍。岁晚归来无一物。不如终日卧茅堂。
再过梅湖。录寄权景安。
夙昔淹吾驾。情朋邂逅馀。亭台怜竹树。日月间音书。簿领神方倦。经过兴未疏。悬知建业水。绝胜武昌鱼。
远志精舍记花
渊明有三径。犹自诧于文。况我诸般卉。同时满一园。檐前双玉立。墙下四桃昏。西畦种枸杞。北庭移梨根。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8H 页
山茶与海棠。拜芳若弟昆。芍药短丛条。比附为儿孙。蔷薇正颜色。黄花耀篱藩。髯柘不事文。实多令人吞。葵诚最可爱。白日倾天门。更有苍髯公。直气何轩轩。根藏万丈势。意欲撑乾坤。主人信贫窭。三旬或九飧。闭门日相对。罗列陈楹轩。生涯亦繁华。富贵如浮云。
题友人草堂
梅花落尽柳初黄。草屋萧然枕小塘。山鸟不惊春昼永。百年高卧道心长。
金美伯,晦仲及权生巽行来访。偶吟书赠。
二妙勤相访。权君又并骖。有心那免累。无物不容探。风月吟边阔。黄虞静里参。后生真可畏。吾老只增惭。
书僧轴(二首)
昭昭灵觉又昏昏。万法从来只一门。欲向东山求妙诀。几重归路翳秋云。
吾心正似解维舟。万顷沧波自在游。一笑江头分手处。碧天无际片云浮。
春日思家
楚云秦树两依依。梦里还家觉后非。湖水春来深几尺。棠花飘尽白鸥飞。
赠僧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8L 页
此身犹复寄渊冰。万事元来不足凭。病里安心惟习静。试将禅定较山僧。
题燕坐楼
心源荡荡如翻海。鬓发苍苍似乱丝。满壁图书慵不理。百年辜负好襟期。
退陶先生集中有次李白紫极宫诗。谨步韵寄怀。是夜梦见先生。
山雨夜中来。鸣我南窗竹。忧端齐华嵩。谁道不盈掬。世人爱纷华。吾心爱幽独。风波一失脚。弱缆无归宿。往者亦如此。来者不可卜。天地无穷际。阴阳有往复。大运去不息。世事多翻覆。一枕邯郸梦。黄粱熟未熟。
月夜书堂有感
静卧书斋梦不成。起凭江槛夜三更。都无地界游氛动。只有天心霁月明。梧叶耿多凉露湿。石池寒咽细泉鸣。何方了得平生事。还愧中宵一气清。
远思
我所思兮在何许。山高水长兮天一方。宿昔相逢兮嬉而笑。忽焉生离兮参与商。欲往从之兮不可得。登山无车兮涉水无航。呜呼奈何兮北风凉。怀椒握兰兮徒自芳。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9H 页
宿清风寒碧楼(并序)
    壬辰。余扈 驾义州。七月。辽东副总兵祖承训率五千兵来援。余先出安州调兵食。承训进攻平壤不利而还。余因留安州。十二月。始受体察使之 命。明年正月八日。天兵收复平壤。余又先出黄海,京畿等地。催运粮饷。既而天将李提督如松合三营兵进驻坡州。先锋遇贼于碧蹄南。为贼所败。三营悉退屯开城府。又自开城退平壤。余独与天将查总兵大受,毋游击承宣等。留临津北岸者凡数月。四月。贼投书乞和。李提督自平壤复至开城府。日遣辩士沈惟敬等诱贼出城。二十日。贼始离汉城南归。是日。余随天兵入京城。力劝李提督追贼。不从。二十三日。余病卧。至六月中始起。时贼屯据海边。不肯渡海。闻将复犯晋州。余力疾南下。至星州安彦驿。闻晋州已陷。是夕。余宿高灵县。贼已入草溪。去高灵三十里。余将收召将士。欲保右道一半。而刘总兵綎,吴游击惟忠皆率兵来会陜川。余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9L 页
亦随至陜川。数日。 召赴行在。道安东。省大夫人。踰竹岭至原州新林院。又有 旨姑留本道。约束诸将。遂自新林还抵清风。登寒碧楼。感事兴怀。情见于辞。时 车驾驻海州。
落月微微下远村。寒鸦飞尽秋江碧。楼中宿客不成眠。一夜霜风闻落木。二年飘泊干戈际。万计悠悠头雪白。衰泪无端数行下。起向危栏瞻北极。
戏题壁上(甲午)
谓我无世念。何苦遑遑朝复夕。谓我有世念。十日掩关甘衰疾。有念无念君莫问。看我头边生白发。
南汉山城遇雪(二首)
东郊匹马晓光微。暮入南城雪满衣。匡世未应无寸策。独怜心与事相违。
温王城堞在山阿。故国繁华欲问何。拖玉腰金趋走地。冷烟疏雨野人家。
婆娑城。书赠义严长老。(乙未)
    婆娑古城。在骊州下江边。壬辰之乱。贼分兵。一路自竹山龙仁。出于汉水之南。一路从忠州渡骊江。出京城之东。时京畿防御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0H 页
使边应星。请修婆娑。以固都城上流。余主其议。患役钜劳民。令黄海道僧军总摄义严收游僧筑之。数年而城成。楼橹及军器皆备。俨然成一关防矣。余往见之。喜其有成。作诗与之。
婆娑城上草芊芊。婆娑城下水萦回。春风日日吹不断。落红无数飞城隈。道人神眼觑天奥。一夜昆明生劫灰。(严掘地得古井)金刚百万奉指挥。尺剑长啸临江台。
乞暇省亲南归。宿婆娑城。
东行一百里。夜宿婆娑城。孤城枕水隈。霜落秋天清。更残戍角动。月暗寒湖生。病客有远思。辗转梦不成。所思非我力。悠悠空复情。乾坤浩无际。明发还孤征。
次前韵赠婆娑主
孤城岧峣出云表。大江远抱千峰回。江空云尽暮天碧。丹枫叶落秋江隈。此地当年几战争。只今凡楚俱尘灰。惟当与君作重九。一醉黄花江上台。
广州途中有感(时南归省亲。至骊州被 召。还为平安咸镜道体察使。将西下。)
世乱行藏不自由。南州行色又西州。云山极目空垂泪。关海连天独倚楼。道薄未能轻险易。身忙安得办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0L 页
浮休。平生一丈崆峒剑。半夜寒光射斗牛。
婆娑城。寄郑佐郎景任。时景任以防守巡审御史南下。(丙申)
婆娑城下路。立马意如何。春草为谁绿。江流空自波。宇宙全才少。山河遗恨多。平生忠孝愿。末路恐蹉跎。
骊州途中。再和前韵示景任。
倦客愁长路。其如老病何。惭将开府节。重溯大江波。山日古城黑。野云芳草多。悲歌一回首。不是为蹉跎。
金滩路中赠景任
十年湖海强栖迟。素志还惭墨子丝。跃马论兵新事业。沧波白鸟旧心期。金滩水阔村烟细。月岳山高栈道危。此去风尘如可靖。始知人世有男儿。
芦栈途中赠李叔平
吾衰已作白头翁。半世行藏一笑中。识路敢期齐相马。扶颠还愧汉家龙。年华冉冉何曾住。物状纷纷未易穷。昨夜邮亭看尺剑。忽惊牛斗射长虹。
寄郑景任
郑君怜我老兼痴。嗜好宁嫌与俗违。道契屡听山水引。情深多寄短长诗。清冰贮月壶含彩。古镜悬秋玉敛辉。岁晚渐生浮海计。可能从我共幽期。
自安东承催 召还京到丹阳阻雨留一日
丹阳空馆雨纷纷。倦客停骖独掩门。古木深藤迷翠壁。落花啼鸟又黄昏。十年往迹随流水。千里归心寄断云。净扫风尘无一策。不知何计报 明恩。
丹阳峡中遇雨
一夜寒溪涨绿波。峡云飞雨湿征蓑。思亲恋 阙愁如海。抚事惊心鬓欲华。已把功名输汗马。惟将客泪溅江花。当年枉起东山老。为问苍生柰尔何。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1H 页
送徐克夫出宰春川
相携莫惜到更残。共此临分一夜欢。末路渐看知己少。衰年偏觉别怀难。山中桂树秋应碧。洛北烟波月自寒。名节更期风雨夕。独怜冰玉照心肝。(南轩诗。平生风雨夕。每念名节难。)
秋夜闻雁。思乡。
三年病卧洛城中。又见南山树叶红。半夜乡心归雁识。一声和雨过江东。
送李叔载南归(叔载名腆。上疏请亲征。不报而归。)
洛水寒云起。商山暮雪飞。人生有此日。世事足危机。壮志今馀几。知音古亦稀。相看万里外。回首各沾衣。
安山途中有感(丁酉。以体察使。出巡京畿道。)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1L 页
报国心犹在。匡时方不谋。一年南又北。万事病兼忧。芳草长河岸。斜阳古驿楼。悲风起天末。立马故迟留。
随天将南下。路经利川。马上偶吟。示郑从事和伯。(恊)
黯黯山云起。茫茫海日斜。此时愁远役。何处即为家。天地风霜苦。干戈岁月多。凭高一长啸。世事问如何。
题云岩石上(并序)
    丹阳长林驿南距六七里。沿溪而入。地名云岩。景致胜绝。有曹伸者卜居。作小亭。名曰水云。乱后弃而不守。余以虎皮一张购得之。顾击官于朝。未能赋归。徒梦想神游耳。戊戌二月。自南中还。路出其下。因得一游。书五言律于溪石上。以志余怀。同游者尹从事敬立云。
曹氏曾游地。吾庐偶卜邻。谷深时见鹿。村远不逢人。山水还成癖。烟霞欲养真。干戈满南国。何处避风尘。
赠金参议昌远(弘微)
飒飒风凋叶。微微月隐河。人生白发易。秋夕黑云多。作宦宁辞骂。怀家更怨赊。馀年幸无事。归去老山阿。
书金希之(大贤)先人诗卷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2H 页
戊戌九月。余以事得谴。待 命于东郊。金直长希之访于寂寥中。因携示其先人诗卷。余乙酉所题。亦在其中。存亡忽忽。俯仰之顷。已十四年矣。抚玩感泣。暇日。重次其韵。书诸后面而归之。
白首羁危道路间。此生长恨未归山。人情纸薄真难保。世故丝棼不暂閒。念旧几多心感慨。看题空有泪潺湲。西风落木东郊外。一度思君一怆颜。(李陶隐诗。有纸样人情薄。丝棼世故新之句。)
戊戌冬。罢官归田。到渡迷峡。下马望京山四拜而行。盖过此则不复见京山故也。
田园归路三千里。帷幄深 恩四十年。立马渡迷回首望。终南山色故依然。
丹阳行
    路出丹阳。时兵火之后。村落空虚。寻人居。跋涉山谷。夜深乃至。极危险。戏作丹阳行。以记一时之事。
丹阳之山高复高。石峰搀天如列戟。一线栈道萦岩峦。十步九折迷南北。巨壑谺然深不测。阴崖惨惨枫林黑。上坂巉岩下坂绝。层冰到处滑镕镴。人言此是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2L 页
鬼门关。行人未上心先慄。我今流离经此中。百口相随饥冻迫。疲牛瘦马鞭不动。日暮饕风吹虐雪。狐狸往往嗥我后。猛兽咆咻当我前。𢥠然神动不可留。百里行尽无人烟。僮仆号呼儿女泣。丈夫到此难为颜。平生学道未得力。外物宁作秋毫看。临风快歌丹阳行。自古人间行路难。
道心山斋。夜卧闻雨。
松风山雨两无情。并作山斋一夜清。更与幽人醒俗虑。悄然欹枕到天明。
服松叶戏题
世事纷纷梦一场。生涯随处似僧凉。今年学得餐松法。不管湖田半已荒。
寓居道心里民家偶题(己亥)
我来道心里。爱此道心名。临溪弄泉水。心与水较清。溪深可垂钓。谷邃宜躬耕。三复钦明训。谁知千载情。
重次学己上人诗卷韵(并序)
    戊子秋。余在河上。学己来访。适精舍菊花盛开。余赠诗曰。丛菊亦可怜。风霜方未央。离披空山下。烂熳谁为芳。幽人来日暮。三叹独彷徨。有僧同住锡。知我远怀长。其后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3H 页
丙申。余随天将南征。暂过河上。学己又来。持诗卷求和。余步其韵赠之云。维舟山上树。构屋水中央。世道方榛塞。芝兰讵自芳。九年重到此。中夜起彷徨。风尘何日息。关海意空长。今适三年。而余以罪被逐。来寓山中。学己自东庵日来见余。閒中出诗卷示之。余不觉叹息。因有羡于空门。复用其韵。作长短句书其后。
东台高不极。乃在天中央。台边桂花落秋风。岁晚涧谷多幽芳。时有羽衣人。骖鸾驾鹤来彷徨。我欲寻师往问道。怊怅云深石路长。
咏王导
    东晋元臣。余必以王茂弘为首。独其杀周伯仁一事。分明假手报怨。用心一差。而不觉其流入于小人。虽有他美。不足赎也。近世有王阳明记梦诗。其词托郭景纯语。以导为奸臣。使九原可作。茂弘亦必为法受恶而不得辞矣。导尚如此。况非导者乎。余因推其意而赋之云。
茂弘外宽和。内深而次骨。嬉嬉太多可。笑里藏剑锷。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3L 页
伯仁奇节士。任真自坦率。新亭一相遇。推心拟胶漆。戮力艰难际。期待实不薄。巨猾起同宗。芟夷将逮及。白衣诣霜台。举族甘鼎镬。凉炎见翻覆。况乃死生迫。平生握手亲。望望如不识。交情独此人。断断如金石。慇勤百千言。吁天极辨释。有恩不市人。公义益精白。宁同贱丈夫。一饭便生色。幽明负良友。以怨还报德。假手快私愤。奸计鬼与蜮。如何百代论。尚在名贤列。阳明幸阐幽。一歌同鈇钺。
书赠僧太云
    正月二十六日。夜大雪。山中人迹断绝。独书斋守僧太云者。自河上来伴余。一点残灯明灭。㗳然双影相对而已。
前有太白后文殊。山深雪塞无人迹。孤灯一夜耿不眠。对影相看惟白足。
赠僧擎天
    觉华寺东十馀里最高绝处。有楼云庵。僧擎天居之。参禅绝粒。足不出山外已久。时来访余。爱其有道韵无俗气。作古风一篇赠之。
上山月皎皎。下山云漠漠。穿云不辞远。弄此峰头月。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4H 页
君居在上方。茅斋仅容膝。桂影来婆娑。松风自萧瑟。永夜无所为。团团抱虚白。世无寒山子。谁从證心法。
江雨
江水微生欲浸莎。晚来云黑雨还多。西台一夜春风急。落尽台边万树花。
閒居感怀
老病习閒懒。默坐穷朝昏。当其静观时。一念犹觉烦。昭昭烛鬼窟。披雾迎朝暾。群魔忽纷起。变作风尘浑。周王弃明堂。八骏游西藩。坐令徐方豪。自拟天王尊。卧榻已非有。礼乐谁复论。我昩古人心。只读古人言。所以方寸地。翻覆如风幡。中夜独自警。慎无滑而魂。衰迟已白发。精力无多存。岁月复几何。身世又蹇屯。幸及未死前。归田亦 君恩。迷复虽已晚。溯流可穷源。时忧已非任。家事付儿孙。寸阴真可惜。一往如飞奔。清江绕茅舍。花竹盈春园。图书静四壁。虚室绝尘喧。刊落枝与叶。栽培惟本根。从此尚努力。斯言期不谖。
拟古(十首)
洞庭木叶下。苍梧云气黑。哀哀二妃泪。洒染湘江竹。泪痕有时尽。哀怨无时歇。凤驾去不回。人间自今昔。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4L 页
鲁城卑且小。龟蒙残日愁。欢娱讵几何。遗恨流千秋。妇言走圣辙。至治无东周。愚哉季桓子。将死始惭羞。楚山高郁郁。湘水清悠悠。独醒亦知苦。吾心难自由。
岁暮薜萝衣。凉风吹正急。怀沙意未已。乘云叩阊阖。渊明有远怀。不是嗜酒人。沈冥曲蘖中。世道堪悲辛。
道韵拔尘俗。清风洒兰雪。知心一张琴。无弦意已足。渴不饮盗泉。劳不息恶木。古人多苦心。今人笑其拙。春申方贵幸。珠屦三千客。孟尝擅齐权。鸡鸣皆鼎食。谁知原宪贫。终身守蓬荜。蓬荜亦何恋。所贵明心迹。
鹪鹩巢蓬蒿。鸿鹄摩天飞。大小各有适。谁知是与非。环奇众所艳。祸患还相随。逍遥云海路。慎莫要身肥。一夕落罟网。反为鹪鹩讥。不似朝阳凤。千年览德辉。
松柏有正性。受命而不迁。根盘岩石底。干耸青冥天。风霜岂不苦。物性良自然。苍然不可犯。羞作桃李颜。时来作明堂。不辞斧斤寻。苦心半已朽。蝼蚁还相侵。风声十里远。时作老龙吟。
燕石乱荆玉。举世不识真。周道鞠茂草。四海多荆榛。顾瞻陈楚间。日暮风捲尘。翩翩孤凤皇。哕哕来何从。空将五色羽。不遇朝阳桐。双鸟避网罗。婆娑云水林。相逢叹德衰。果哉非吾心。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5H 页
周纲日陵迟。四海乱纷纷。明堂已芜秽。繻葛风尘昏。皤皤柱下史。独驾青牛车。遥遥出西关。紫气先凌虚。
至人任显晦。起灭秋空云。身名两俱隐。大道不容言。悔逢关令语。烦作五千文。黄钟混瓦缶。扰扰空多论。
矫矫龙门子。弹琴大河阴。琴声清且长。河水浊而湥。希音世所弃。古调不谐今。鼓罢三叹息。观者为沾襟。空怀太平策。零落在丘林。
朝天行
    朝天行。思吴君仲周也。己巳。余奉使北京。遇仲周于班行中。论学有契。仲周。新安人。名京。尊朱子。能言近世学术之非。作序诗送余。其后连寄书相问。今二十馀年。不复闻音信。
嗟余质愚学迷方。晚生遐裔同蜉蝣。平生徒读古人书。尚友千载思前修。观周幸酬远游志。岁暮悲歌燕市秋。声名文物二百年。所见虽多非所求。王正念八是 圣节。滥上匀天朝 玉旒。鸡人唱晓彤庭辟。衣冠济济鸣琅球。鹓翔鹭集分左右。亦有三千缝掖流。新安高士婉清扬。姓名吴京字仲周。顾余一笑何缱绻。问答未久心相投。道术真伪辨毫釐。濂洛馀波宗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5L 页
辥侯。(论近世道学名贤。余以辥文清为首。仲周以为然。)硡言间出俗耳骇。满庭闭口还包羞。宁知异地风马牛。一言契合无薰莸。居然许我七十子。作诗送我情悠悠。关山别意入画图。(吴于扇面画两人相别之状。以八分题作关山别意四字。)春草萋萋玉河洲。东还踪迹隔云泥。屡凭双鲤伸绸缪。迩来消息久缅邈。万事摧颓成白头。相思赖有吴洲月。神交万里君知不。
黄河曲
黄河从西来。千里乃一曲。昆崙才滥觞。龙门壮喷薄。亦知发源微。末流势横突。当年遇神禹。壅处多斧凿。河伯不敢骄。百神受约束。迩来三千八百年。亿万生灵免鱼鳖。谁将寸胶再见清。日暮悲风吹碣石。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诗
  
汉江吟
遥遥汉江水。出自五台山。西流一千里。渺渺生层澜。白云城阙高。沧海浩漫漫。自有朝宗意。宁辞万折难。牛渚酿神怪。舟楫多险艰。会有燃犀客。蛟螭讵作奸。
河上有友人来访。不见数年。须发尽白。
寒鸦西日自飞还。木落江清野菊斑。旧友相逢多白首。新居晚卜对青山。百年事业衰迟甚。半世风尘进退难。自是江湖忧尚在。时从日下望长安。
村居秋日有感
久矣吾衰甚。穷村卧病馀。闭门山叶下。闻雨夜堂虚。白发知谁惜。丹心只自如。浮云终日在。游子泪沾裾。
九日登高
山下秋烟冷。山头秋日薄。离披山中菊。满意生秋色。众芳已芜秽。残香谁复惜。岁月坐晼晚。霜风吹白发。一樽且取醉。长歌空激烈。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6H 页
次斋寺壁间旧题韵(并序)
    秋夕。拜扫先垄。见斋寺壁间。有余昔年所题诗。伯氏及亡友赵宗道,伯由皆次其韵。烟煤满壁。不可辨字画。山中又有余所种松木。已干云矣。为之怆然伤怀。再次前韵。
默默看题只自愁。壁间相对泪先流。孤松耸壑思初种。微月生檐忆旧游。风树有声寒夜永。乾坤无际此身浮。少年孤露今衰病。望断秋天独倚楼。
秋日书怀示李甥(灿)
穷村犹卧病。寂寞掩柴关。木落秋声远。天高雁影寒。论交多白眼。耐久只青山。未了平生业。还愁岁已阑。
咏菊(并序)
    九月晦。至玉渊。见凌波台。菊花冒霜犹在。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6L 页
抚玩感叹。口占短篇。令袗书之壁上。后有观者。尚知余此日之意否乎。
岩下数丛菊。残英溯寒旭。严霜日已深。苦意谁能识。还当摇落时。独自正颜色。不恨年华晚。只恐芳菲歇。采采无人赠。徘徊三叹息。
次伯氏韵
了了乡庐长在眼。春江水碧映柴门。畏人默坐成痴钝。雪满孤村正断魂。
戏书
交情云雨与时移。按剑还从白首知。穷鬼于吾真耐久。雀罗门巷动相随。
己亥除夜。有感偶书。
去年除夜在何处。万叠山中一小刹。古寺无人雪满庭。佛灯青荧半明灭。东台老僧来伴宿。永夜蒲团共愁绝。
今年除夜河回村。卧听西林风折木。悲欢得丧一梦间。白发垂肩转衰疾。明年此夕又何处。世事如云不可测。
鸡一呼
鸡一呼。夜如何。天星未稀河汉横。鸡二呼。微风动北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7H 页
林。幽人睡觉独卧听。鸡三呼村犬吠。亦有长天归雁鸣。鸡四呼。茅檐犹黑色。五呼东方洞然生光明。四邻男女相呼起。奔走喧喧各有营。余念微物亦何知。天机自动而有声。夜夜唤醒主人翁。莫在睡乡长沈冥。牛耕马乘亦其职。人生有道难自轻。眼前分明利善关。等是孳孳还异情。孟氏之言真药石。恨余半生耽浮名。
书桃枕(庚子)
    医书。戊子日。取桃枝作枕。令耳目聪明。二月十九日。乃戊子。令奴过江取南山桃枝。作小枕置弄丸斋。
梅花欲白柳初黄。帘额低垂日影长。老境渐多閒意味。一窗高枕梦羲皇。
四月二日大风
终日颠风势吐吞。小轩危坐到黄昏。穷途更切君亲恋。死草犹含雨露恩。郑五经纶真自笑。陈三孤介竟谁论。无端贾傅伤时泪。独向青霄洒暮云。
斋居偶奉和退溪先生韵。寄郑景任。
圣言千万只明诚。黄卷寻来感我情。静处着功兼着眼。此间无臭又无声。山林自昔离尘远。风月从今尽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7L 页
意清。试向灵台勤点化。莫教容易负生平。
寄金而静(允安)金士悦(兑○四首○并序)
    金而静,金士悦以编次退陶先生年谱在玉渊书堂。余病未往会。而连夜月色清甚。吟寄四绝。
万象澄虚一气清。江风不动水云轻。多情此夜西台月。应为游人分外明。
老病昏昏卧一林。多惭诸友远相寻。都无好事能留客。只有澄江可洗心。
微言久绝人何在。末学分离事亦难。独抱遗编兴一喟。瑶琴弦断不堪弹。
西林回首意茫然。尚忆临溪讲学年。咫尺真源寻不到。一筇惆怅暮云边。
问云
为问孤云向何处。天际茫茫千万里。长风一缕吹不断。尽日相随行复止。须臾白衣变苍狗。若道无心还有心。谁能望汝作霖雨。幸勿蔽日为氛祲。
游玉渊。次老杜曲江陪饮韵。
头如白雪眼迷花。算得难穷入海沙。(證道歌入海算沙徒自疲)造物有心真戏剧。名途无实只纷华。当年壮志论王伯。
西厓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38H 页
此日兵尘未室家。欲办馀生供食力。不妨归种邵平瓜。
夏日閒居书怀
首夏日方永。端居水木清。悠悠世间事。历历心中明。浮念苦缠绕。幽怀安得平。吾闻古圣哲。体道能遗形。独立宇宙间。旷然无拘婴。至乐在方寸。千驷一毫轻。亦有学仙侣。飞步栖云扃。丹田养白鸦。宴坐穷黄庭。道成谢俗人。跨鹤升青冥。二者两无柰。岁月空峥嵘。委身贫病中。白发满头生。独有北窗下。清风非世情。
读道书
    
参同契注。有百刻之中。切忌昏迷之语。盖一日百刻。一月三千刻。一年则三万六千刻。如使百刻中能不昏昏。则三万六千刻不昏昏可冀也。所谓了得一万事毕。与吾家三月不违仁之功。同一精切。特向往处异耳。呜呼。岂易言哉。感而题二绝。
须慎昏迷百刻中。此心提掇日生东。直将宇宙为田地。鱼跃鸢飞上下同。
天道无他只自然。着来毫发已非天。光风霁月无边地。只在昭昭不在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