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x 页
四留斋集卷之十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6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68H.gif)
新罢始祖赫居世八年。倭来寇。王有神德。乃还。
脱解王十七年。倭寇木出岛。王遣角干羽乌御之。不克死之。
南解王十一年。倭侵新罗边郡。发六部劲兵千人以御之。
阿达罗王四年。新罗置迎日县。初。东海滨有人。夫曰迎乌。妻曰细乌。一日。迎乌,采藻海滨。忽漂至日本国小岛为王。细乌寻其夫。又漂至其国为妃。时以迎乌细乌有日月之精。至是置县焉。
助贲王四年。倭寇新罗东边。伊餐于老战于沙道。乘风纵火。焚战舰。贼赴水死尽。
沾解王三年。倭寇新罗杀于老。初。倭葛耶古聘新罗。王使于老傧之。于老戏。早晚以汝王为盐奴。王妃为㸑婢。倭主闻。遣将军于道朱君来侵。王出居于柚村。于老曰。今日之寇。由臣言致之。臣请当之。遂抵倭军曰。前日之言。戏之耳。岂意兴师至此耶。倭人执之。积薪烧杀之。乃去。后倭使来聘。于老之妻。请于王私享之。及其醉。使人执而焚之。倭怒来攻金城。不克。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6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68L.gif)
基临王三年。新罗与倭国交聘。
讫解王三年。倭遣使请婚于新罗。以阿餐急利女送之。王即于老之子。
三十五年。倭遣使新罗请婚。不报。
三十六年。倭移书新罗绝交。
三十七年。倭寇新罗风岛。进围金城急。王欲出兵击之。伊伐餐康世曰。贼远至。其锋不可当。不若缓之。待其师老。王然之。闭门不出。贼食尽将退。命康世率轻骑追击走之。
奈勿王九年。倭大举侵新罗。王惧造草偶人数千。持兵列吐含山下。伏勇士一千于斧岘东原。倭恃众直进。伏兵击其不意。倭兵大败走。追击杀之几尽。
三十八年。倭人来围新罗金城。五日不解。将士皆请出战。王曰。今贼弃舟深入。在于死地。锋不可当。闭门固守。贼乃退。王先遣勇骑二百。要其归路。又遣步卒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6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69H.gif)
百济阿莘王六年。与倭结好。遣太子晪友为质。
新罗实圣王七年。闻倭人置营于对马岛。练兵储粮。谋将袭之。欲先其未发击破之。舒弗邯未斯品曰。臣闻兵囟器。战危事。况涉巨浸以伐人。脱或失利。悔不可追。不若依险说关。来则御之。使不得侵掠。伺其便。出击之。此所谓致人而不致于人。策之上也。王从之。
讷祗王二十八年。倭寇新罗。围金城十日。粮尽乃归。王欲出兵追之。左右曰。兵法。穷寇勿追。王其舍之。不听。率数千人追之独山东。合战。为贼所败。将士死者过半。王苍黄乘马登山。贼围王数重。忽昏雾不辨咫尺。贼谓有阴助。收兵乃退。
慈悲王二年。倭以兵船百馀艘。袭新罗东边。进围月城四面。矢石如雨。王固守。贼将退。出兵击败之。追至海口。贼溺死者过半。
六年。倭侵新罗歃良城。不克而去。王命伐智,德智。伏兵于归路。要击大破之。王以倭屡侵疆埸。筑沿边二城。
文武王三年。倭国遣兵。救百济周留城。新罗军遇倭于白江口。力战四合皆克。焚其船四百艘。烟焰灼天。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6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69L.gif)
十年。倭国更号日本。自言近日所出。以为名。
孝昭王七年。日本国遣使来聘。
圣德王三十年。日本以兵船三百艘。寇东边。王命将击破之。
孝成王六年。日本国使至。不纳。
惠恭王十五年。遣金岩聘日本。岩性聪敏。尝入唐宿卫。学阴阳家术。自述遁甲立成法。至是聘日本。王知其贤。欲留之。会唐使高鹤林来。相见甚欢。以岩为大国所知。不敢留乃还。
高丽元宗四年。遣太官署丞洪泞詹事府录事郭王府如日本。请国禁贼。牒曰。自两国交通以来。岁常进奉一度。船不过二艘。设有他船。枉凭他事。滥扰我沿海村里。严加惩禁。以为定约。今春。贵国船一只。入熊神县勿岛。掠其贡船。又入椽岛。夺我民产。甚乖交通之意。请徵还所掠之物。以固两国和亲之义。秋八月。洪泞等还自日本曰。穷推海贼。乃对马岛倭也。徵米二十石,马麦三十石,牛皮七十领而来。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7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70H.gif)
六年。倭寇南道沿海州郡。命将军安洪敏。率三别抄御之。
七年。蒙古遣黑的殷弘等来诏曰。今尔国人赵彝来告。日本与尔国为近邻。典章政治。有足嘉者。汉唐以下。亦或通使中国。故今遣黑的等往日本。欲与通和。卿其导达去使。以彻彼疆。开悟东方。向风慕义。玆事之责。卿宜任之。勿以风涛险阻为辞。勿以未尝通好为辞。恐彼不顺命。有阻去使为托。卿之忠诚。于斯可见。卿其勉之。彝本咸安人。初为僧。后归俗。叛入蒙古。能解诸国语。出入帝所。以谗毁本国为事。○命宋君斐,金赞。与黑的等往日本。
八年春正月。宋君斐,金赞。与黑的等。至巨济松边浦。畏风涛之险。遂还。王又令君斐随黑的如蒙古。奏曰。诏旨中所谕导达使臣。通好日本事。谨遣宋君斐等。伴使臣以往。至巨济县。遥望对马岛。见大洋万里。风涛蹴天。意谓危险若此。安可奉上国使臣。冒险轻进。虽至对马岛。彼俗顽犷无礼义。设有不轨。将如之何。是以与俱而还。且日本南邦。未尝通好。但对马岛人。时因贸易往来金州耳。小邦自陛下即阼以来。深蒙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7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70L.gif)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7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71H.gif)
遣舍人潘阜。赍蒙古书及国书如日本。蒙古书曰。大蒙古皇帝。奉书日本国王。朕惟自古小国之君。境土相接。尚务讲信修睦。况我祖宗。受天明命。奄有区夏。遐方远域。畏威怀德者。不可悉数。朕即位之初。以高丽无辜之民。久罹锋镝。即令罢兵。还其疆域。返其旄倪。高丽君臣。感载来朝。义虽君臣。欢若父子。计王之君臣。亦已知之。高丽。朕之东藩也。日本密迩。开国以来。亦时通中国。至于朕躬。而无一介之使。以通和好。尚恐王国知之未审。故遣使持书。布告朕志。冀自今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7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71L.gif)
九年。蒙古遣明威将军都统领脱朵儿,武德将军统领王国昌,武略将军副统领刘杰等。来阅军额战舰。仍视日本水道黑山岛。又令耽罗别造船百只。王使即将朴巨甫,都兵马使禹天锡。从国昌,刘杰等。往视黑山岛。
蒙古遣兵部侍郎黑的,礼部侍郎殷弘等。来诏曰。向委卿导达使者。送至日本。卿乃饰辞。以为风涛险阻。不可轻涉。中道乃还。其言若是。今潘阜等。何由得达。今来奏。有潘阜至日本。逼而送还之语。亦安足取信。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7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72H.gif)
十年。黑的及申思佺等。至对马岛。执倭二人以还。○蒙古使于娄大等。遣还倭人。初。申思佺以倭人谒帝。帝喜曰。尔王祗禀朕命。尔等不以险难为辞。入不测之地。生还复命。忠节可嘉。厚赐匹帛。又谓倭人曰。尔国朝觐中国。其来尚矣。今朕欲尔国之来朝。非以逼汝也。但欲垂名于后耳。赉予甚稠。
十二年。蒙古遣秘书监赵良弼。来诏曰。朕惟日本。自昔通好中国。又与卿国。地相密迩。故尝诏卿导达去使。讲信修睦。为渠疆吏所梗。不获明谕朕意。复以林衍之故。不暇及。今既辑尔家。复遣赵良弼。充国信使。期于必达。仍遣忽林赤,王国昌,洪茶丘。将兵送抵海上。比使者还。姑令金州等处屯住。所需粮饷。卿可委官赴彼。逐近供给。鸠集船舰。待于金州。无致稽缓匮乏。赵良弼请与倖臣康允绍偕行。王不得已从之。
蒙古遣忻都史枢。来诏曰。朕尝遣信使。通谕日本。不谓执迷固闭。难以善言开谕。此卿所知。今将经略于彼。敕有司发卒屯田。用为进取之计。庶免尔国他日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7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72L.gif)
十三年。赵良弼还自日本。遣书状官张铎。率日本使十二人如元。王遣郎白琚表贺。
日本使还自元。张铎宣帝命曰。译语别将徐称,校尉金贮。使日本有功。宜加大职。遣御史康之邵。护日本使还其国。
倭船到金州。庆尚道安抚使曹子一。恐交通事觉。获谴于元。密令还国。洪茶丘闻之。鞫子一。锻鍊其辞。闻于帝。遂杀之。
十四年。元复遣赵良弼如日本招谕。良弼至大宰府。不得入国都而还。
十五年。元遣总管察忽。监造战舰三百艘。又令洪茶丘监督。约以正月十五日兴役。王乃以侍中金方庆为东南道都督使。许珙为全州都指挥使。洪禄遒为罗州指挥使。又遣大将军罗裕等。为诸道部夫使。徵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7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73H.gif)
二月。遣别将李仁如元。上书中书省曰。小邦奉承省旨。造战舰三百艘。其所需工匠人巭及材木等物。分委陪臣金方庆等干办。而但事巨力微。恐不能办。又窃念自正月十五日始役。其工匠人巭三万五百名。计一人一日三时粮。比及三朔。合支三万四千三百十三石五斗。又忻都军四千五百人。至金州行粮。一千五百七十石。洪茶丘军五百人行粮八十五石。济州留守官军并小邦卒一千四百人七月粮。二千九百四石。及罗州落后军粮八千石马料一千三百二十五石。悉令小邦供给。又奉省旨。令小邦应副凤州屯田军各月不敷粮二千四十七石。牛粮一千一石七斗。然此屯田军粮及农牛农器种子。初年已曾支足。而奸人妄称屯田被虫水损伤。冒受省旨。又令供给。如此支给。罔有期限。乞皆蠲免以惠远人。
元遣使来。命发军五千。助征日本。元遣阿海漕运米二万石助军粮。元遣于思赍绢三万三千一百五十四疋。来贸军粮。即置官绢都监。分给京外人民以市之。每绢一疋直米十二斗。遣郭如弼如元上表曰。向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7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73L.gif)
遣罗裕如元。奏已造战舰九百艘。回泊金州。日本征讨都元帅忽敦。来自元。○东征副元帅洪茶丘。以忠清道梢工水手不及期。杖大将军崔沔。
冬十月。都督使金方庆等九人。统三翼军。与元都元帅忽敦,右副元帅洪茶丘,左副元帅刘复亨。以蒙汉军二万五千。我军八千。梢工水手六千七百。战舰九百馀艘。发合浦。越十一日。至一岐岛。倭兵阵于岸上。中军朴之亮等逐之。倭请降而复战。茶丘与之亮等。击杀千馀级。舍舟三郎浦。分道以进。所杀过当。倭兵突至冲中军。金方庆拔一嗃矢。厉声大喝。倭辟易而走。之亮等诸军殊死战。倭兵大败。伏尸如麻。忽敦曰。虽蒙人习战。何以加此。诸军终日战。及暮乃解。方庆谓忽敦曰。我兵虽小。已入敌境。人自为战。即孟明焚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7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74H.gif)
侍中金方庆等还师。忽敦以所俘童男女二百人。献王及公主。
忠定王二年春二月。倭寇固城,竹林,巨济等处。合浦千户崔禅等战破之。贼死者三百馀人。倭寇之与。始此。
夏四月。倭贼百馀艘寇顺天府。掠南原,求礼,灵光,长兴府漕船。
五月。倭贼六十六艘。寇顺天府。我兵追获一艘。斩十三级。
六月。倭贼二十艘。寇合浦。焚其营。又寇固城,桧原,长兴府。
秋八月。倭船一百三十艘。来寇紫燕,三木二岛。焚其民舍殆尽。又焚南阳府双阜县。遣万户元颢于西北面。印珰,李权于西江。屯兵以备之。又命珰等入海捕倭。权还白王曰。臣非将。又不食禄。不敢奉命。固辞不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7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74L.gif)
三年十一月。倭寇南海县。
恭悯王元年。全罗道万户柳濯。持军严整。不扰州县与士卒同甘苦。赐教书衣酒劳之。倭寇万德。大掠而去。濯以轻骑追捕。悉还其俘。终濯在镇。寇不复犯。○命内府少尹金晖南。率战舰二十五艘。御倭至枫岛。遇贼船二十艘。不战而还。至乔桐。又望见贼船甚盛。遂还西江。请济师。与倭贼战于窄梁,安兴,长岩等处。获贼船一艘。王除晖南左常侍。○倭船大至。晖南兵少不能敌。退次西江告急。鹰扬上将军金镛。调发诸领兵。妇女拦街痛哭。都城大骇。又敛百官坊里民户军粮及箭有差。
倭焚乔桐甲山仓。前代言崔源与战。获贼船二艘。
倭寇全罗道。知益州事金晖等领舟师击之。不克。沃沟监务郑子龙。坐逗遛不进。杖配突山烽卒。
四年。倭掠全罗道漕船二百馀艘。
六年。倭入升天府兴天寺。取忠宣王及韩国公主真而去。
倭寇乔桐。遣上将军李云牧,将军李蒙古。追捕倭寇云。牧诡曰。若不歼贼。请受显戮。议者料其无成。果未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7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75H.gif)
七年。倭寇角山戍。烧船三百馀艘。
倭寇韩州及镇城仓。全罗道镇边使高用贤。请徙沿海仓廪于内地。从之。
倭焚乔桐。京城戒严。发丁坊里为军。都评议使司启。近因倭寇。漕运不通。自今诸封伯已行侍中者。从宰枢料。其馀依异姓诸君料。从之。
倭侵黔毛浦。焚全罗道漕船。○倭焚花之梁。寇仁州。
八年。倭寇礼成江。焚瓮津县。
九年。倭寇泗州角山。
倭寇全罗道会尾,沃沟等处。又寇杨广道平泽,牙州,新平等县。焚龙城等十馀县。京城戒严。以柳濯为京畿兵马都统使。李春富为东江都兵马使。我 太祖为西江都兵马使。发丁坊里为军。又令百官助战。谏官诣宫门拜辞。参政郑世云曰。谏官从军。古所未闻。如国体何。王特免之。国子博士等上言。臣等侍于夫子庙庭。学官从军。古无其例。侍中廉悌臣,李岩皆曰。尔虽不侍孔子。孔子焉逃。签书金希祖争之不得。彦阳伯金敬直诣阙。闻宰枢博奕戏谑声。还家太息曰。国家其将亡乎。宰相虽在太平之世。而不可耽戏。况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7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75L.gif)
倭寇江华。入禅源,龙藏二寺。杀三百馀人。掠米四万馀石。有沈梦龙者。斩倭十三级。竟死于贼。○教曰。四方兵兴。用人为急。其除三年丧。时虽许行三年。然皆百日脱衰。但解官而已。
十年。全罗道按廉使田禄生启曰。州县之弊。防倭为大。自庚寅以来。道内之戍。岁益增置至十八所。其军将虐州郡以立威。致其凋弊。役戍卒以济私。使之逋逃。及寇至。徵兵州郡。谓之烟户军。虽置戍所。不闻御寇。只见害民。不若罢诸戍所。令州郡谨烽燧。严斥候。以应其变。
倭焚掠东莱,蔚州。夺其漕船。又寇梁州,金海府,泗州,密城郡。
十一年。倭焚晋州岳阳县。
十二年。倭国归我被掳人三十馀口。○倭船二百十三艘泊乔桐。京城戒严。以安遇庆为防御使。○倭寇守安。
十三年。倭船二百馀艘。寇河东,固城,泗州,金海,密城,梁州。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7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76H.gif)
全罗道都巡御使金鈜。领漕船遇倭兵。与战败绩。初。鈜居罗州。以豪右夺占民田。资财饶富。尝击倭于木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7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76L.gif)
庆尚道都巡问使金续命。击倭三千于镇海县。大破之。献兵仗。王赐衣酒金带。爵战士有差。
选诸道良家子男。补充八卫番上宿卫。分隶五军。屯于京城四门外。惟江陵道子弟。屯其道。以备东北。○倭寇祖江。杀关吏。
十四年。倭寇乔桐,江华。命东西江都指挥使崔莹。帅兵出镇东江。○倭入昌陵。取太祖真以归。以金续命为东西江都指挥使。
十五年。倭寇深岳县。倭夺漕船三艘。死伤甚众。又屠乔桐县。京城大震。命安遇庆,池龙寿,李珣等领三十三兵马使。出屯东西江升天府。时影殿正陵役大兴。百司所事。不出土木。庶事废弛。仓廪虚竭。宿卫单弱。军政不修。至无兵可操。无甲可授。诸军索然。望贼不敢进。○倭入阳川县。掠漕船。
十六年。倭掠江华府。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7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77H.gif)
十八年。倭掠宁州,温水,礼山,沔州漕船。初,倭人愿居巨济。永结和亲。国家信而许之。至是入寇。
十九年。倭寇内浦。掠诸州租税。又寇宣州。西北面元帅杨伯渊。击斩五十馀级。
二十年。倭入海州。火官廨。虏牧使妻及女。
二十一年。倭寇白州。○倭寇顺天,长兴,耽津,道康等郡。○倭掠镇溟仓。○倭寇江陵府及盈德,德源二县。时李春富子沃。没为东界官奴。及倭寇至。我军望风奔溃。府使及按廉闻沃勇锐。授兵使击之。沃力战却之。王赐鞍马。免其役。
倭寇安边,咸州。○倭寇东界安边等处。掳妇女。掠仓米万馀石。罢存抚使李子松。放归田里。倭又寇咸州。北青万户赵仁璧。伏兵大破之。斩首七十馀级。
倭寇洪州。我军与倭兵战于阳川败续。王亲帅五军。出次升天府。
倭船二十馀艘。入阳川留三日。诸将领兵出战。我军皆成众爱马。未习水战。大败。王以各司成众爱马及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7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77L.gif)
二十二年。倭寇龟山县。都巡问使洪师禹。斩数百级。献所获器仗。
倭寇河东郡。晋州人郑任德。尝戍是郡。适被疾。子愈及逊。拥父走避。贼追及之。愈射杀数人。贼不敢前。忽一贼奋剑突进。刺任德颊。逊以身蔽之。且斩四人。竟殁于贼。事闻。拜愈为宗簿寺丞。
倭舶集东西江。寇阳川。遂至汉阳府。烧庐舍。杀掠人民。数百里骚然。京城大震。遣体覆使李杰生。以江华万户河乙沚,汉阳府尹辛廉。不能御倭。杖配烽卒。○倭陷乔桐。
倭陷海州。杀牧使严益谦。诛吏之不救者。降为郡。以西海道万户许子麟不能御倭。遣体覆郑丹凤杖之。丹凤缢杀之。子麟弟讼其挟私枉杀。丹凤逃。○杀体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7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78H.gif)
二十三年。中郎将李禧上书言。今倭寇方炽。乃驱不习舟楫之民。使之水战。每致败绩。臣生长海边。稍习水战。愿率滨海居民惯于操舟者。与之力战。庶可立功。王慨然曰。草野之人如禧者。尚献计如此。百官卫士之中。曾无一人如禧者也。卫士柳爰廷进曰。中郎将郑准提。尝草平寇策。第未献耳。准提适侍殿陛。王顾问之。准提即取诸囊中以献。王览之大悦。以禧为杨广道安抚使。准提为全罗道安抚使。并兼倭人追捕万户。王谓宰相曰。今爵禧等。卿等勿以为异。冀其成功。激人心耳。他日无功。亦当不赦。时准提与禧。再三上疏凡数十条。其略以为深陆之民。不闲舟楫。难以御倭。但签生长海岛及自请水战者。令臣等将之。期以五年。可清海道。若都巡问使则徒费军粮。扰民生。乞罢之。准提后改名地。
诛都巡问使金鈜。初。鈜以盹党流。复起附金兴庆金师幸。得是职。贪残无比。至是倭船三百五十艘来寇合浦。烧军营兵船。士卒死者五十馀人。王遣赵琳诛之。支解以徇。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7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78L.gif)
倭寇紫燕岛。○倭寇江陵三陟。○又寇庆,蔚二州。以倭贼近境。都城戒严。
倭寇安州。倭寇密城。火官廨。掠人物。
辛祦元年二月。倭寇庆阳县。杨广道都巡问使韩邦彦。与战败绩。
判典客寺事罗兴儒上书。请行成日本。乃以兴儒为通信使。遣之。
五月。倭人藤经光来投。处之顺天,燕岐等处。给资粮。
八月。倭寇乐安,宝城。○庆尚道副元帅尹承顺。斩倭二十级。
九月。倭舶大集德积,紫燕二岛。时将卒悉赴北征。乃签军坊里及诸陵户。又徵兵杨广,全罗,庆尚诸道。以我 太祖及崔莹领之。耀兵东西江以备之。
徵诸寺住持僧战马各一匹。又取诸寺田租。以充军费。
倭寇宁,木二州。崔莹请往击之。不许。
倭寇瑞州,结城。
十一月。杨广道安抚使朴仁桂。获倭船二艘。歼之。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7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79H.gif)
倭贼数十艘。又自金海。溯黄山江。将寇密城。敏修邀击。斩数十级。祦遣中使。赐衣酒及马。敏修上笺谢。命左正言金子粹制回教。子粹辞曰。敏修总兵一道。金海,大丘之战。怯懦败没。多杀士卒。密城小栖。功不掩罪。衣酒厩马。赏已过矣。又何回教。且回教。记功德。敏修无功可纪。不敢奉命。祦怒。下子粹巡卫府。杖流于突山戍。
二年春正月。全罗道都安抚使河乙沚。捕倭船一艘。赐衣酒。乙沚无才行。又有簠簋之诮。赂权贵。得任阃寄。士林鄙之。
倭寇晋州。曹敏修与战于清水驿。斩首十三级以献。
六月。倭寇林州。全罗道兵马使柳实。知益州事金密等。力战却之。
秋七月。倭寇全罗道元帅营。又寇荣山。焚战舰。又寇罗州。纵火剽掠。时元帅河乙沚。闻柳溁来代己。辄归晋州农庄。倭乘时而至。无敢拒者。是以大败。杖流乙沚河东县。
倭寇扶馀至公州。牧使金斯革。战于鼎岘败绩。遂陷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7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79L.gif)
倭又寇石城。趋连山县开泰寺。仁桂迎战。坠马被杀。遂屠开泰寺。
判三司事崔莹。闻仁桂败死。自请击倭。祦及诸将以老止之。莹曰。蕞尔倭贼。肆暴如此。失今不制。后难啚也。今若将他人。未必制胜。且兵不素鍊。亦不可用。臣身虽老。志则不衰。但欲安社稷卫京城耳。请率麾下。亟往击之。请至再三。许之。莹不宿而行。
倭寇朗山,丰堤等县。全罗道元帅柳溁,全州牧使柳实。力战却之。获所掠牛马二百馀。还其主。讹言倭将寇都城。夜半发坊里军守城。又闻贼将先登松岳山。发僧为军。分守要害。
崔莹与杨广道都巡问使崔公哲,助战元帅康永,兵马使朴寿年等至鸿山。贼先据险隘。三面皆绝壁。惟一路可通。诸将畏怯不进。莹身先士卒。尽锐突进。贼披靡。有一贼隐林中。射莹中唇。血淋漓。神色自若。射贼应弦而倒。乃拔矢。战益力。遂大破之。俘斩殆尽。遣人献捷。赐莹衣服鞍马。崔莹凯还。祦命宰枢。供帐于天水门。巡卫府具杂戏。迎于临津。如迎诏使礼。○论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8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80H.gif)
倭寇古阜,泰山,兴德。焚官廨。又寇保安,仁义,金堤,长城等县。
倭陷临陂县。撤桥自固。柳实潜令士卒作桥。边安烈率兵得渡。按廉使李士颖设伏桥畔。倭贼望见逆战。我军败绩。
倭陷全州。牧使柳实。与战败绩。退屯归信寺。实复击却之。
宪府上疏曰。全罗元帅柳溁。不以阃寄为意。日玩声色。以致倭寇乘胜肆暴。及陷全州。诈称坠马。拥兵逗遛。请置于刑。兵马使柳实所管泰山郡。亦被寇怯。讨捕失机。反为所败。又不能收复全州。罪亦大矣。然实于往者倭犯全州。悉力击却。其与溁罪。似有轻重。请削奉翊以上官。于是。废溁为民。并实戍远地。
宪府以兵革旱蝗。连岁相仍。军食罄竭。请于功臣田租。三分取一。寺社田收其半。两殿所属官司田。科敛外羡馀。并充军需。从之。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8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80L.gif)
倭寇晋州溟珍县。又焚掠咸安,东莱,梁州,彦阳,机张,固城永善等处。
倭寇晋州班城县。又寇蔚州,会原,义昌等县。杀掠殆尽。又寇密城郡及东莱县。
倭焚合浦营。屠烧梁,蔚二州及义昌,会原,咸安,镇海,固城,班城,东平,东莱,机张等县。先是。元帅金缜。大集一道倡妓有姿色者。日与麾下。昼夜酣饮。军中号曰烧酒徒。以缜嗜烧酒也。卒伍偏裨。有犯必鞭辱。一军愤怨。及寇至。军士却立不战曰。元帅使烧酒徒击贼。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8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81H.gif)
三年春正月。倭盗会原仓品米。时军饷不足。令州郡随品出米有差。谓之品米。○以金缜败军。废为民。流加德岛。斩其千户二人。杖军官有差。
二月。倭寇新平县。倭寇庆阳。遂入平泽县。杨广道副元帅印海。与战不克。○召募良家子弟善射御者及郡县吏有膂力者。防倭。覈诸司员吏告归田里。久不还者。削职收其田。给有战功者。
三月。贼夜入窄梁。焚战舰五十馀艘。海明如昼。死者千馀人。万户孙光裕中流矢。乘钓船仅免。先是。崔莹戒光裕曰耀兵窄梁江口。慎勿出海。是日光裕才出窄梁。大醉熟眠。贼突至。遂见败。京城大震。
倭又寇江华府。万户金之瑞,府使郑彦龙。遁于摩尼山。贼遂大掠。虏之瑞妻而去。府使妻女三人遇贼。义不污。相携赴江而死。下光裕,之瑞,彦龙于狱。
判开城府事罗世清。提兵入江华。击走倭贼。祦壮其志。赐厩马二匹。遂遣世清及李元桂,姜永,朴寿年,赵思敏。击倭于江华。都统使崔莹。次升天府以备之。贼乃弃江华。退寇守安,通津,童城等县。所过萧然。至童城语曰。无人呵禁。诚乐土也。时有童子自贼中逃还。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8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81L.gif)
以李希泌为东江都元帅。睦仁吉等十一人副之。受守城都统使庆复兴节度。黄裳为西江都元帅。我 太祖及边安烈等十人副之。受京畿都统使李仁任节度。庆尚道元帅禹仁烈。报倭贼自对马岛。蔽海而来。帆樯相望。已遣兵分守要冲。然贼势方张。防戍处多。以一道兵分军而守。势甚孤弱。请遣助战元帅。以备要害。时江华之贼。逼近京都。国家备御不暇。又得此报。罔知所为。○令诸道募僧。作战舰。
崔莹启曰。乔桐江华。御寇要害之地。豪强争占土田。军资不继。请罢二邑私田。以充军食。从之。徙乔桐人老幼于内地。留壮者以治农桑。
崔莹令诸元帅。各出从事十人。又发爱马,宫司,仓库人为兵。遣戍江华。
夏四月。倭寇蔚州,鸡林。○点五部丁壮为兵。计屋十间出一丁。九间以下。出资粮器仗。以给军卒。
倭又寇蔚州。元帅禹仁烈往击之。斩九级。
金海府使朴葳。击倭于黄山江口。斩二十九级。贼投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8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82H.gif)
倭寇蔚州,梁州,密城。焚掠殆尽。又寇彦阳县。
倭寇密城郡。禹仁烈与战败绩。寇至灵山县。仁烈及副元帅裴克廉等。战于栗浦。斩十馀级。
倭舶入西江。崔莹,边安烈。出师却之。
倭寇馀美县。
我太祖与金得齐,李琳,柳㬅殊。往击倭于庆尚道。
倭寇密城。王宾击却之。
祦谓巡卫府曰。孙光裕,金之瑞,郑彦龙之罪。宜以军法论。然方旱甚。其减死。并流远地。崔莹叹曰。向曲法原金缜。今又释光裕等。政刑如此。何以为国。祦又赐缜衣马召还。莹不可曰。缜不抚士卒。见贼逗遛。以致败军。得保首领幸矣。今反厚赐而召还。他日如有树功者。何以待之。赏罚。人主大柄。不可颠倒。乃止。
以京城滨海倭寇密迩。欲迁都内地。会耆老尹桓等。书动止二字。议可否。众虽不肯。后若有变。恐祸及己。皆占动字。惟崔莹否。乃陈徵师固守之策。李仁任曰。今赤地千里。农夫辍耕。以望云霓。而又徵师俾失农业。非为国之谋也。庆复兴,崔莹等。诣太祖真殿。卜动止。得止字。祦曰。盗贼密迩。可从卜乎。遣政堂文学权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8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82L.gif)
禹仁烈遣精骑五百。夜击倭于沙佛即松旨。贼溃。争舟坠水。中矢者亦多。逻卒又言。贼船隐现海岛。不知多少。时我 太祖行未至。人心恟惧。仁烈飞报继至。太祖并日而行。与贼战于智异山。相去二百许步。有一贼背立俯身。手扣其臀。示无畏以辱之。 太祖用片箭射之。一矢而倒。于是。贼惊惧气夺。即大破之。贼众狼狈登山。临绝崖。露刃垂槊如猬毛。官军不得上。太祖遣裨将。率众往攻之。裨将还白。岩高峻。马不得上。 太祖叱之。又使 恭靖王分麾下勇士。与之偕行。 恭靖王还白。亦如褊裨之言。 太祖曰。我当亲往见之。乃谓麾下曰。我马先登。则汝等要当随之。遂鞭马互驰。观其地势。即拔剑用刃背打马。时日方中。剑光如电。马一跃而登。军士或推或攀而随之。于是。奋击之。贼坠崖死者太半。遂击馀贼歼焉。 太祖素得人心。又士卒精锐。战无不克。州郡望若云霓。金海府使朴葳。击倭于黄山江。败之。初。倭船五十艘。先至金海南浦。榜示后来贼曰。吾辈适乘风利。溯黄山江。直捣密城。葳侦知之。设伏两岸。将舟师三十艘以待。贼果见榜。有一大船先入江口。伏发。葳亦突至遮击。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8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83H.gif)
倭自江华。攻陷杨广道滨海州郡。初。贼船仅二十二艘。夺我战舰。多至五十艘。逻卒望见我战舰。以为我军。民皆信之不避。杀伤不可胜计。贼又寇庆阳,安城。杨广道元帅王安德。怯懦不战。乃召副元帅印海及阳川元帅洪仁桂。退次加川驿。欲邀击归路。贼望见。由他路引去。安德率锐追击。不克。号天恸哭。擒贼谍讯之。谍曰。吾等议若侵杨广道。崔莹必帅师而下。于是。乘虚直捣。京城可图也。初。贼入安城。伏兵麻田。使被虏三四人。田于垄上。若农夫然以诱之。水原府使朴承直。闻三元帅至。亦领兵来。问田者曰。贼退否。三元帅何在。绐曰。贼既退。三元帅追之矣。承直信之。直趍官廨。贼伏发围之。承直单骑突围脱走。军士多被杀虏。自水原至阳城安城。萧然无复人烟。体覆使崔仁哲。还朝妄言。臣督王安德等。击倭于稷山。斩五十馀级。祦赐仁哲厩马白金。赐安德等衣酒厩马。遣杨伯渊,边安烈,林坚味等助战。祦命筑宫城于铁原。崔莹曰。夏月迁都。恐妨农业。且以京城委贼。国将日蹙。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8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83L.gif)
倭贼百馀骑。寇南阳,安城,宗德等县。又二十艘。复寇江华。杀府使金仁贵。戍卒被虏者以千计。又寇水原府。元帅杨伯渊罗世等。以战舰五十艘击走之。世过江华境。有一妇匿水浒指示曰。贼谍入彼人家。世疾趍围而火之。杀贼二十九人。
烽火自江华。昼举不绝。京城戒严。遣诸元帅分戍东西江。召募勇士。皆赏以官。先给布。人五十疋。
倭又寇江华。大肆杀掠。
宪府劾崔仁哲承命出使。擅自还朝。妄献倭捷。欺瞒国家。滥受赏赐。请置于法。以惩后来。杖流道死。
倭寇信州,文化等县。元帅赵仁璧,罗世,沈德符。与战不克。请济师。
倭寇顺天,乐安等处。兵马使郑地。斩十八级。擒三人。○倭寇西海道安州。又寇长泽县。
祦谓都堂曰。今闻边民被虏于贼。幸而逃还。皆指谓贼谍。辄杀之。甚不可也。夫怀土。人情之常。况有父母妻子者。孰不思还。特畏死从贼耳。自今凡逃还者。必加褒赏。虽实谍者。毋得杀戮。官给资粮。以遂其生。如有斩倭还国者。赏之加等。其令边郡张榜以示。违者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8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84H.gif)
遣判典客寺事安吉常于日本。请禁贼。吉常至日本病死。
倭贼二百馀艘。寇济州。○又寇永康,长渊,丰州,安岳,咸从,三和,江西等县。
祦谓宰相曰。倭虽盗贼。然其死尸。亦当瘗之。况我江华西海之民。死贼暴露甚众。岂可忍视。出内帑钱布。以资掩埋。
全罗水军万户郑龙等。闻倭寇济州。遣兵船二艘。诇获一艘。尽杀之。
遣使。修筑诸道山城。
倭寇西海道丰州,信州,安岳,凤州。元帅杨伯益,罗世等。击之败绩。请遣将助战。以我 太祖及林坚味,边安烈,柳㬅殊等。为助战元帅。
日本遣僧信弘。来报聘书云。草窃之贼。是逋逃辈。不遵我令。未易禁焉。
倭寇海州。九月。 太祖与诸元帅。击倭于海州。安烈,坚味等奔溃。我 太祖将战。置兜䥐于百数十步外。试射之以卜胜否。遂三发皆洞贯曰。今日之事可知。战于州之东亭子。战方酣。遇泥泞之地丈馀。 太祖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8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84L.gif)
倭寇灵光,长沙,牟平,咸丰等地。倭又寇海平,二州地。祦赐崔莹钺。使与元帅李希泌,金得齐等击走之。倭寇岳阳县。元帅李琳击之。获其船二艘。
遣前大司成郑梦周。报聘于日本。且请禁贼。
倭屠烧洪州。杀牧使池得清妻。虏判官妻子。杨广道元帅王安德等。与战于芦岘败绩。翌日贼又寇温水县。焚伊山营。元帅印海等。战于新桥。夜贼四围。士卒惊溃。多被杀伤。○贼又自镇浦入韩州。安德请遣将助战。祦命商山君金得齐,密直副使睦忠,王
倭船四十艘。寇东莱县。遂徵诸道兵以备之。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8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85H.gif)
倭寇守安,童城,通津等县。
十二月。顺天兵马使郑地。斩倭四十馀级。擒二人以献。
四年。倭寇延安府。○倭寇安山,仁州,富平,衿州。○倭寇泰安郡。○倭寇南阳。焚掠水原府。府使慎仁道。仅以身免。元帅王
夏四月。判三司事崔莹等。与倭战于海丰。大破之。先是倭寇海丰,合德等县。火都巡问使营。又大集窄梁。入升天府。声言将寇京城。中外戒严。分命诸军。出屯东西江。兵卫列于阙门。以待贼至。城中汹汹。令坊里军登城望候。莹督诸军。军于海丰郡。赞成事杨伯渊副之。贼觇知之。以为得破莹军。则京城可窥。乃经诸屯。舍不与角。趍海丰直向中军。莹曰。社稷存亡。在此一战。遂与伯渊进击之。贼逐莹。莹奔。 太祖率精骑直进。与伯渊合击大败之。莹望见贼披靡。率麾下乃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8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85L.gif)
六月。倭寇清州。贼锋甚锐。我军望风而遁。贼四出攻掠。我军复乘间袭之。斩十馀级。
日本九州节度使源了俊。使僧信弘。率其军六十九人。来捕倭贼。
倭又寇木州,宁州,温水县。
以禹仁烈为庆尚,杨广,全罗三道都体察使。仁烈献倭捷。赐酒及鞍马。
倭寇宗德,松庄,永新等县。元帅崔公哲,朴守敬等。击却之。
秋七月。郑梦周还自日本。九州节度使源了俊。遣周益仁偕来。是行也。人皆危之。梦周略无难色。及至。极陈古今交邻利害。主将敬服。馆待甚厚。倭僧有求诗者。援笔立就。缁徒坌集。日担肩舆。请观奇胜。及归。刷还尹明,安遇世等数百人。且禁三岛侵掠。梦周又悯倭贼奴我良家子弟。乃谋赎归。劝诸将各出私赀若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8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86H.gif)
倭寇牙州。崔公哲等击走之。
日本僧信弘。与倭寇战于兆阳。捕获一艘。尽斩之。还被掳妇女二十馀人。
八月。庆尚道元帅裴克廉。击倭于欲知岛。斩五十级。○倭寇长兴府。都巡问使池涌奇。与战于会宁县。擒斩九人。
倭寇延安府及海州。又寇衿州,阳川。
遣罗世,沈德符等。以战舰。大索倭贼于诸岛。
九月。倭寇瑞州。○倭寇铁州。又寇益州,公州,尼山,连山,怀德,永同,沃川,青山等县。
十月。倭寇林川。又屠烧公州。○遣版图判书李子庸,前司宰令韩国柱于日本。请禁贼。
倭寇灵光,光州,同福县。巡问使池涌奇,兵马使郑地等。追及于玉果县。贼入弥罗寺。我军围之。纵火奋击。贼自焚死。获马百馀匹。是战。地之功居多。捷至赐涌奇,地各银五十两。
倭寇潭阳县。池涌奇郑地与战。斩十七级。倭又寇益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8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86L.gif)
十二月。倭寇河东县。又寇晋州。裴克廉追击于晋州。斩二十馀级。
五年。谏官上言。倭贼日炽。侵掠诸道。而国家待其告急。然后遣将出师。道里悠远。将帅垂至。而贼已浮海。不及与战。假令与战。并日倍驰。士马疲困。屡致败绩。请于诸道。预遣将帅。寇至即击之。祦纳之。
倭寇顺天,兆阳等处。郑地与战败绩。崔莹谓庆复兴等曰。倭寇侵扰至此。诸相何不忧虑。一郑地虽勇。其如众贼何。诸相有惭色。莹又尝谓李仁任曰。国家多难。公为首相。何不此之忧。但以家产为念。仁任默然。○倭寇道康,谷城。又寇南原,顺天府。
夏四月。以韩邦彦,金用辉等。为助战元帅。杨伯渊,洪仁桂等副之。追捕倭贼。民间闻伯渊等来。相语曰。宁逢倭贼。勿逢元帅。○倭寇安山郡。○倭侵延安府。遣延安君罗世以战舰五十二艘往击之。
倭寇合浦。元帅禹仁烈击却之。斩四级。仁烈中流矢。我军死者八十馀人。
五月。倭贼骑七百步二千馀。寇晋州。杨伯渊与禹仁烈等。战于班城县。斩十三级。赐物有差。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8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87H.gif)
闰月。安州万户崔元祉。击倭于永清县。败之。
倭寇蔚州。又寇鸡林府。日本海盗捕捉军官朴居士。与倭战。元帅河乙沚不救。居士军大败。先是。韩柱国还自日本。居士率其军一百八十六人偕来。
倭寇清道郡。元帅禹仁烈击之。
宪府劾南原府使卢成达。贼退后火其仓库。盗米百三十馀石。常与宴乐。不恤民事。请治其罪。成达逃。李仁任曲法庇之。
倭寇龙州,义州。万户张侣击却之。倭又寇蔚州,清道,密城,慈仁,彦阳等地。禹仁烈等。与战于蔚州。获船七艘。○倭寇乐安郡。
李子庸还自日本。九州节度使源了俊。归我被虏民二百三十馀人。○倭入武陵岛。留半月而去。
倭留蔚州。刈稻黍为粮。侵入机张,彦阳。扫地无遗。禹仁烈募兵战于东莱县。斩七级。
八月。倭寇馀美县。又寇随郭二州。○庆尚道元帅禹仁烈等。击倭于泗州大破。斩四十三级。
倭寇班城县。登确山顶。树栅自保。禹仁烈等。合围攻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8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87L.gif)
倭又寇山阴,晋州,泗州,咸阳。时晋州户长郑满如京。贼拦入所居里。满妻崔氏。携诸子避匿山中。崔年少且美。贼得而欲污之。露刃以䝱。崔抱树拒。奋骂曰。死等耳。与其见污而生。宁死于义。骂不绝口。贼遂害之。○遣使西海,杨广等道。签水军。以备庆尚,全罗等道倭寇。
遣睦仁吉。击倭于全罗道。先是。仁吉在庙堂飏言曰。倭贼侵掠州郡。吾等在此饱食。略不愧耻。可谓有人乎。仁任怒其言逼己出之。
以崔莹兼海道都统使。莹白祦曰。臣任事既多。又都统海道。臣恐不堪。且今战舰才百艘。戍卒仅三千。臣若行师。当用兵万馀。仓廪匮竭。何以供给。祦曰。备御事剧。不获已以卿兼之。其无固辞。且以吾国军需。饷万馀兵。诚难矣。请卿用三千。使一当百。莹曰。臣已老。不得以时上谒。今幸进见。请陈一言。愿殿下操心惕念。百姓安危。皆系上心。祦寻录莹功。赐铁券。○以不能御倭。杖流元帅崔公哲,安翊。斩都镇抚二人。
倭寇西州。又倭寇扶馀,定山,云梯,高山,儒城等县。遂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8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88H.gif)
倭贼五百艘。入镇浦口。以巨絙相维。分兵守之。遂登岸散入州郡。恣行焚掠。尸蔽山野。转谷于其舶。米弃地厚尺。罗世,沈德符,崔茂宣等至镇浦。始用茂宣所制火炮。焚其船。烟焰涨天。贼烧死殆尽。赴海死者亦众。贼尽杀所俘子女山积。所过波血。惟三百三十馀人。自拔而来。贼脱死者。趋沃州。与登岸贼。合焚利山永同县。金斯革追捕倭贼于林州。斩四十六给。○倭寇黄涧,御侮二县。又寇中牟化宁,功成,青利等县。遂焚尚州。罗世等还。祦赐金各五十两。裨将郑龙等。银各五十两。
倭焚善州。初。贼在尚州。裴俭自募。请往觇贼。诸元帅许之。及俭至。贼欲杀之。俭笑曰。天下无杀使之国。我国诸将。领精兵无算。战则必克。然而尽歼汝等何益。汝等占居一邑若何。贼曰。是绐我也。汝国诚欲活我。岂夺舟楫耶。吾亦计之熟矣。饮俭以酒。遂以铁骑护送。时贼掠得二三岁女儿。剃发剖腹净洗。兼奠米酒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8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88L.gif)
以我 太祖为杨广,全罗,庆尚道都巡察使。边安烈为体察使以副之。王福命,禹仁烈,都吉敷,朴林宗,洪仁桂,林成味,李元桂为元帅。皆受 太祖节度。师出至长湍。白虹贯日。占者以为战胜之兆。贼自镇海之败。攻陷郡县。奋肆杀掠。贼势益炽。三道沿海之地。萧然一空。自有倭患。未有如此之比。
倭屯沙斤乃驿。元帅裴克廉等击之。败绩。士卒死者五百馀人。贼遂屠咸阳。
倭攻南原山城不克。退焚云峰县。屯引月驿。声言将谷马于光之金城。北上。中外大震。○我 太祖击倭于云峰。大破之。时 太祖与边安烈等至南原。裴克廉等来谒于道。莫不欢悦。诸将咸曰。贼负险。不若俟其出与战。 太祖慨然曰。兴师敌忾。犹恐不见贼。今遇贼不击。可乎。遂部署诸将。诘朝誓而东踰云峰。距贼数十里。至荒山西北。登鼎山峰。 太祖见道右险径曰。贼必出此。袭我后矣。我当趋之。诸将皆由坦途进。望见贼锋甚锐。不战而却。时日已昃矣。 太祖既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8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89H.gif)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8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89L.gif)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9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90H.gif)
七年。时因倭寇漕运不通。宰相之俸。不过数斛。李仁任曰。以予之禄。颁诸尉正。仁任纵肆贪饕。瘠公肥私。而顾行小惠。以钓虚名。时人讥之。
沿江要冲。皆置元帅。以备海寇。凡十五所。
倭寇江陵道。时是道大饥。备御甚疏。遣李崇。率交州道兵以御之。
崔莹请蠲滨海州郡三年租税。从之。○倭寇松生,蔚珍,三陟,平海,盈德,宁海等地。遂焚三陟县。
倭自智异山。逃入无等山。树栅圭峰寺岩石间。三面峭绝。惟一径缘崖。仅通一人。都巡问使李乙珍。募敢死百人。乘高下石。以火箭焚其栅。贼窘坠崖。死者甚众。馀贼走海。窃小舶而遁。前少尹罗公彦。以快船追及。尽杀之。擒十三人。
倭船五十艘。寇金海府围山城。元帅南秩击却之。又战于宁海,蔚州,梁州,彦阳等处。凡五合斩八级。
倭寇蔚珍县。权玄龙与战败之。斩二十级。获马七十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9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90L.gif)
倭寇潘南县。元帅池涌奇等。与战却之。获一艘焚之。斩九级。贼投水死者亦多。○倭寇林州。都巡问使吴彦。击之不克。
杨水尺群聚。诈为倭贼。侵宁越郡。焚公廨民户。遣林成味等追捕之。获男女五十馀人,马二百馀匹。
西海道按廉使李茂。斩所获杨水尺三十馀人。得马百匹。诸道按廉守令。各献所获水尺及马匹。下巡军鞫之。斩其首谋者。没入妻孥马匹。馀皆释之。分置水尺于诸州。比平民差役。有不从令者斩之。
倭踰竹岭。寇丹阳郡。元帅边安烈,韩邦彦等击破之。斩八十馀级。获马二百馀匹。○边安烈等。击倭于安东。斩三十馀级。获马六十匹。
遣典法判书赵浚。为庆尚道体覆使。时倭寇甚炽。州郡骚然。民皆奔窜山谷。而国无纪纲。将帅环视不战。贼势日盛。浚至。号令严明。诸将股栗。连战告捷。一道之民。赖以稍安。先是。守城人曹希参。扶其母欲避倭于京山府。行至洛东江。无船不得渡。贼追及之。其母曰。吾老且病。死无悔矣。汝其走马以免。希参曰。母在。子何往。遂与母伏于田间。贼欲刃其母。希参以身蔽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9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91H.gif)
九年春正月。海道副元帅郑地。击倭破之。赐金带一腰,白金五十两。○郑地击倭于南海县。大破之。时郑地所将战舰仅四十七艘。次罗州木浦。贼船百二十艘大至。庆尚沿海州郡大震。合浦元帅柳曼殊告急。地日夜督行。或手自掉。橹卒益尽力。到蟾津。徵集合浦士卒。贼已至南海之观音浦。贼势甚炽。四围而进。地督兵至朴头津。贼以大船二十艘。艘置劲卒百四十人为先锋。地进攻大破之。贼船十七艘浮尸蔽海。兵马使尹松中箭死。地谓将佐曰。吾尝汗马。破贼多矣。未有如今日之快也。捷音至。祦大喜。遣使连赐宫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9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91L.gif)
秋七月。禹夏督诸兵马使。击倭于义城。斩三级。又战于礼安,顺兴。斩十四级。○知顺州事黄安信。监运军粮。窃米七十馀石。有司欲置安信于法。以祦姻戚。止削职。
倭寇比安,义城等处。贼众我寡。屡战不利。副元帅尹可观。与战于安东,礼安等处。败绩。
倭陷居宁,长水等县。分兵欲寇全州。副元帅皇甫琳。战于砺岘。却之。
祦召密直提学赵浚曰。倭寇大炽。元帅等愞怯不战。卿可往察军机。浚曰。殿下若命臣专制。则道内将帅逗遛败积者。听臣区处。不然。元帅都巡问使。皆位在臣上。岂畏臣就死地乎。将帅之族忌之。白祦不遣。乃以文达汉为杨广,庆尚道体察使。命之曰。往察将帅勤怠军兵盛衰。其有逗遛不进者。元帅则囚禁以闻。其馀照律直断。倭贼二百馀骑。寇槐州,长延县。元帅王安德等。与战斩三级。
倭贼千馀。寇春阳,宁越,旌善等郡县。○倭贼千馀。寇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9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92H.gif)
冬十月。都体察使崔公哲。至狼川。倭突出掩击。体覆使郑承可。与倭战于杨口。败绩退屯春州。贼追至春州陷之。遂侵加平县。元帅朴忠干。与战逐之。斩首六级。贼入据清平山。以赞成事禹仁烈为都体察使。与林大匡等。往击之。
倭寇安边府歙谷县。四出掳掠。如蹈无人之境。祦以赵浚为江陵,交州道都检察使。○李乙珍等。击倭于洞山县。斩二十级。获马七十馀匹。贼收馀众。退泊高城浦。祦赐乙珍等白金有差。知门下府事郑地。请造战舰于诸道。以备倭寇。从之。
倭寇长渊县。西海道上元帅王承宝。与战败绩。○倭寇同福县。都巡问使尹有麟等。与战斩九级。
倭寇水原。府使许操。擒贼谍三人。○海道万户尹之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9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92L.gif)
倭寇瓮津麒麟岛。海道万户郑龙。追击之。○倭寇平海府。体察使睦子安。击却之。斩五级。
全罗海道元帅陈文瑞。捕倭二十馀级。○倭贼百五十艘。寇咸州,北青,哈兰北等处。杀虏人民殆尽。元帅沈德符等。与战于洪原之大关岭北。诸将皆败先遁。惟德符突阵独入。中槊而堕。贼欲复刺。麾下刘诃郎哈。驰入射之。遂连毙三人。夺贼马以授德符。转战出阵。于是。德符军亦大败。贼势益炽。 太祖请往击之。至咸州。部署诸将。营中有松在七十步许。 太祖召军士谓曰。我射第几枝第几个松子。汝等观之。即以柳叶箭射之。七发七中。皆如所命。军中皆蹈舞欢呼。明日直指贼所。屯兔儿洞。伏兵于洞之左右。贼众先据洞内东西山。遥闻螺声。大惊曰。此李某螺也。 太祖率李豆兰等百馀骑。按辔徐行。过其间。贼见兵少行缓。不测所为。不敢击。东贼就西贼为一屯。 太祖登东贼所屯处。据胡床。令军士解鞍息马。久之。将上马。百步许有枯槎。 太祖连射三矢皆中之。贼相顾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9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93H.gif)
忠州兵马使崔云海。斩倭六级。
初。倭贼皆由丑山岛入寇。尹可观出镇合浦。建白置船卒。自后倭患稍息。可观性清俭。秋毫不取。销兵器弊弃者为农器。开屯田以赡军食。及还。鞍勒破缺。以麻绳补之。
郑地上疏。自请东征曰。倭非举国为盗。其国叛民。分据对马,一岐。两岛邻于合浦。入寇无时。若声罪大举。覆其巢穴。则边患永除矣。且今水军。非辛巳东征蒙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9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93L.gif)
倭寇光州。执前书云正金彦卿妻金氏以去。欲污之。金仆地骂贼大叫曰。汝即杀我。义不辱。遂遇害。倭寇井邑县。典医监正景德宜妻安氏。携二子及三婢。匿后园土宇。贼寻得。欲乱之。安骂且拒。贼捽首拔剑䝱之。安极口骂曰。宁死不从汝。贼怒杀之。虏一子一婢而去。又执中郎将李得仁妻李氏。欲污之。李以死拒。贼遂杀之。
十四年夏四月。倭入椒岛。时京城丁壮。皆从军北征。惟馀老弱而已。每夜烽火屡举。京城单虚。人情危惧。莫保朝夕。
倭船十八艘来泊镇浦。寇傍近州郡。祦遣上护军陈汝宜于全罗,杨广道。凡托疾不赴北征。使子弟奴隶代行者。悉令御倭。避者断以军法。籍其产。
杨广道按廉使田理。报倭寇道内四十馀郡。留兵单弱。如蹈无人之境。乃遣元帅金凑等御之。令诸妃之在汉阳者。悉还开京。
秋七月。倭陷光州。命皇甫琳等将兵救之。时判典校寺事康好文妻文氏有二儿。负幼携长。将走匿。忽被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9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94H.gif)
以郑地为杨广等三道都指挥使。时倭寇扰乱三道。所至。将帅守令莫有御者。以地威名。足以慑伏倭寇。命与金伯兴往击之。
大司宪赵浚陈时务曰。诸道渔盐畜牧之蕃。国家之不可无者也。我神圣王之未平百济,新罗也。先治水军。亲驾楼船。下锦城而有之。诸岛之利。皆属国家。资其财力。遂一三韩。自鸭绿江以南。大抵皆山。肥膏之田。在于滨海。沃野数千里稻田。陷于倭奴。蒹葭际天。国家既失渔盐畜牧之利。又失沃野良田之入。愿用汉氏募民实塞下。防凶奴故事。许于亡邑荒地开垦者限二十年不税其田。不役其民。专属水军万户府。修立城堡。屯聚老弱。远斥候。谨烽火。居无事时。耕耘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9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94L.gif)
庆尚道都巡问使朴葳等。击倭于尚州中牟县破之。各赐弓马。
杨广等道巡问使郑地等。击倭于南原大破之。时倭寇三道。自夏及秋。屠烧州郡。晋州牧使李赟战死。倭又自咸阳。踰云峰入罗岘。至南原。地。督诸元帅崔云海等。奋击大破之。斩五十八级。获马六十馀匹。贼夜遁。地以诸军无食。不能追。贼乃登船而走。人谓非此战则三道民几尽矣。昌赐地等宫酝段绢。
西海道观察使赵云仡将行。上书曰。凡为国者。当家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9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95H.gif)
恭让王二年。庆尚道元帅朴葳。以兵船一百艘。击对马岛。烧倭船三百艘。庐舍殆尽。元帅金宗衍,崔七夕继至。搜被虏民百馀以还。赐诸将衣服鞍马银锭奖谕之。人以为葳但烧庐舍舟楫。实无所俘获云。○庆尚道都节制使朴葳。捕倭一船。斩三十二级。○京畿节制使朴子安。与倭战。斩三十级。
秋七月。倭船二十艘来泊海州。遣我 恭靖王及柳㬅殊御之。赐弓矢。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9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95L.gif)
冬十月。倭寇杨广道都屯串。都体察使王安德。与战大败。
大司宪赵浚等上疏。略曰。军士与倭奴战。而所得马匹器仗与凡民杀贼所得之物。所在官。悉输京师。以希重赏。罔上毒民。军士解体。愿自今诸道将帅破贼者。献馘而已。军民所得倭物。勿令输送。又曰。比年以来。纪纲陵夷。为乡吏者。或称军功。冒受官职。或凭杂科。谋避本役。或托权势。滥升官秩者。不可胜纪。州郡一空。八道凋弊。愿自今虽三丁一子及三四代免乡者。无的实文契者。虽军功免乡。而无特立奇功。受功牌者。非成均典校典法典医出身者。自添设奉翊真差三品以下者。皆勒令还本役。以实州郡。今后乡吏。不许赴明经杂科。出身免役。以为恒式。
二年。倭寇杨广道。至阴竹,阴城,竹州,槐州。遣我 恭靖王及尹师德等往讨。遇贼于宁州高山下。斩贼百馀级。取所虏男女以归。
三年。倭寇庆尚道仇罗岛。万户李兴仁击破之。获战舰以献。赐米二十石。庆尚道水军万户车俊。获倭船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9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96H.gif)
辛祦元年。谕全罗道元帅金先致。诱杀藤经光。先致大具酒食。欲因饷杀之。谋泄。经光率其众。浮海而去。仅捕三人杀之。先致惧罪。诈报斩七十馀级。事觉编配戍卒。先是。倭寇州郡。不杀人物。自是激怒。每入寇。妇女婴孩。屠杀无遗。全罗,杨广滨海州郡。萧然一空。以添设职赏军士。自奉翊至七八品无算。时有车载斗量之讥。
令中外官及吏民奴婢。出谷有差。以补军食。宪府言。诸道连年旱荒。军食不给。民转沟壑。诚可痛心。宜令守令审岁丰凶之状。量户大小。出谷有差。藏之州廪。以救来岁之荒。且备不虞之用。又添设官职。只为赏军功也。而无功闲居者。亦或夤缘冒得。使名器至贱。自今除从军立功外。勿授添职。
谏官上言。国无三年之储。国非其国也。今中外之廪皆竭。不足以支一年。请令州郡课屯田。以充军食。易曰。长子帅师。弟子舆尸。凶。今元帅甚众。令出多门。故体统紊乱。纪纲不立。请依旧制。置一元帅。馀则罢之。加以他号。并听元帅节制。工匠之徒。虽或有劳。勿许职。其已受者追夺职牒。以重名器。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9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96L.gif)
左司议权近等上疏曰。国之安危。系乎州县盛衰。比年以来。外方州县吏辈。规免本役。皆无实材。出身免役。故乡吏日减。难支公务。至于守令。无所役使。诸役出身者。退坐其乡。恣行所欲。守令莫之谁何。是故州县仅存之吏。皆生觊觎之心。窃恐州县因此益衰。乞东堂杂业。监试明经。一皆罢之。
我 太祖安边策若曰。军民非有统属。缓急难以相保。是以。先王丙申之教。以三家为一户。统以百户。统主隶于师营。无事则三家相递番上。有事则俱出。事急悉发家丁。诚为良法。近来法弊。无所维击。每至徵发。散居之民。逃窜山谷。难以招集。乞依丙申之教。更令军户。使有统属。民之休戚。系于守令。军之勇怯。在于将帅。今之为郡县者。出于权倖之门。恃其势力。不谨其职。军缺其须。民失其业。户口消耗。府库虚竭。乞自今公选廉谨正直者。使之临民。又择堪为将帅者。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9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97H.gif)
大司宪赵浚等上疏曰。士大夫之仕宦于朝者。既已委质从仕。克勤乃职。固其分也。今则不然。显官任职者。托以觐亲省墓。冒干口传。便归乡曲。淹延岁月。旷官废职。非事君致身之义也。愿自今父母奔丧前。不许出关。其事有不获已者。必辞职然后乃行。违者痛理。
皇明万历二十年壬辰四月。日本国王平秀吉。遣将率兵二十馀万。渡海入寇。陷釜山,东莱等镇。佥使郑拨,府使宋象贤死之。自是之后。列郡望风而溃。莫有御之者。朝廷遣巡边使李镒,申砬等往击之。镒败于尚州。仅以身免。砬败于忠州。赴水死。其月晦夜。
主上开敦义门。西幸以避之。命领议政李阳元守京城。都元帅金命元守汉江以御之。 车驾出城之后。都中士女一空。奸民乘时焚烧宫殿及库仓。五月初三日。倭贼入据汉阳。开城,平壤。相继陷没。 车驾次于龙湾。遣郑昆寿,申点等。告急于 天朝。请兵来援。先是秀吉。放逐前王。尽杀诸岛倭酋。遣使于我。请与通好。朝廷欲探其情伪。以黄允吉,金诚一为使价。许筬为书状官报聘。其还也。通书云。中国不许修贡。将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9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97L.gif)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9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98H.gif)
谨按日本世系。始祖狭野。建国于周平王东迁之后。或云泰伯,仲雍之后。自百越之地。流入海岛。仍王其地。秦始皇时。徐市托以采乐。率童男女数千。浮海以往。死焉。至今立祠以祀之。丑种之繁。盖始于此云。天
四留斋集卷之十 第 39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221A/ITKC_MO_0221A_A051_398L.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