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x 页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疏劄
疏劄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19H 页
请分兵北伐疏(万历癸巳正月卜一日。 上在义州。)
伏以今日国家之势。譬则平壤。咽喉也。京都。心腹也。诸路。四肢也。咸镜。肩背也。贼兵蜂屯。无处不在。何以异于毒肿遍生于一身者乎。切近之忧。咽喉心腹。诚为最先。而肩背之病。亦非歇后。故肩背有肿。医者难之。此人人之所易知也。况本道。乃本朝丰沛之乡。不与他等。并为伊贼巢窟。廓清之举。岂容徐议。臣伏闻本道列邑之贼。一邑所住。不过数百。多者仅一二千。而遘疠者亦多。评事郑文孚等倡义鼓勇。有次第收复之渐。所聚我军。殆将半万。民心之厌乱。天意之悔祸。贼徒之挫气可见。乘此机会。借得一二枝 天兵炮手。共我军协力齐奋。则剿歼庶可期矣。臣愚妄讣以为必须特遣一介臣。以王师已至。将分旅北征之意。谕于咸镜,江原两道。急速搬移粮米料豆于沿途院站。备薪草调牛马。以待战士战具之至。又驰重臣于 天朝元帅。告以北贼不可不先击。且陈其用兵机宜及兵数合用几何。约为期日。趱期进兵。恭行天讨。克复咸镜。转及江原。则其间大军已复平壤。又及
伏以今日国家之势。譬则平壤。咽喉也。京都。心腹也。诸路。四肢也。咸镜。肩背也。贼兵蜂屯。无处不在。何以异于毒肿遍生于一身者乎。切近之忧。咽喉心腹。诚为最先。而肩背之病。亦非歇后。故肩背有肿。医者难之。此人人之所易知也。况本道。乃本朝丰沛之乡。不与他等。并为伊贼巢窟。廓清之举。岂容徐议。臣伏闻本道列邑之贼。一邑所住。不过数百。多者仅一二千。而遘疠者亦多。评事郑文孚等倡义鼓勇。有次第收复之渐。所聚我军。殆将半万。民心之厌乱。天意之悔祸。贼徒之挫气可见。乘此机会。借得一二枝 天兵炮手。共我军协力齐奋。则剿歼庶可期矣。臣愚妄讣以为必须特遣一介臣。以王师已至。将分旅北征之意。谕于咸镜,江原两道。急速搬移粮米料豆于沿途院站。备薪草调牛马。以待战士战具之至。又驰重臣于 天朝元帅。告以北贼不可不先击。且陈其用兵机宜及兵数合用几何。约为期日。趱期进兵。恭行天讨。克复咸镜。转及江原。则其间大军已复平壤。又及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19L 页
黄海。可相期会于畿辅。以肃清京阙。而后及于忠庆。其次第廓清。事势则然矣。臣在北京。有此愚见。敢吐臆说。冒及于兵部呈文之中矣。顷于引对诸臣之日。伏承睿算首及于此。在列亦有献议以赞 圣谟者。臣退而私自谓曰。 圣谟固已出寻常万万。而询谋不为不同。其必自朝廷有所处置。其后不复闻如何。庙胜所在。非臣愚之所敢知也。如曰咸镜之贼。不能为有无。而平壤既平。当自相倒戈而就灭。在我不必有所云为则已。不然而凶谋叵测。窥伺狂逞。不可谓无是理。则芒刺在背。犹且不堪。思有以去之。贼祸之毒为如何。而北顾之忧。谓可以或弛乎。虽彼保无西向之虞。而或于大军方到黄海京畿之日。却与江原之贼。合其声势。蹑王师之尾。则事出虑外。不瑕有害。然则自我谋者。恐未为万全之归也。当是时也。 天朝元帅若曰。大贼在后。何不早以告我。则其何辞以对。夫既乞师于 天朝。而万有不虞之患。眉之燃矣。悔可追乎。平壤既讨之后。则北征不可不汲汲。而置而不图。其不几于养肿肩背。而恬然不治者乎。臣于咸镜之路。目未尝一接。足未尝一履。其于形便。有同聋瞽。而窃闻之。关西之宁远,孟山。皆通道于关北。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20H 页
天兵可以由之。如熙川等山郡。有粮料之储。可以输致。恐不可不预为之所也。又闻 天兵之山西所调者数千。来在辽阳地方。朝夕当到江沿。或过鸭绿。北军似可请借。此等便否。有备边司自可从长议处。臣但言北贼之不可姑舍也。臣前所谓一介臣。则必曾为本道使臣。或曾为本道守令。熟谙情势形便而有计虑者。诸臣中岂无其人。年八十馀者。自谓无踰老臣。则箸力可支。何嫌年纪之已衰。垂趐回溪者。终能收之桑榆。则亦云可使。勿拘前日之偾事。虽在衰麻苫块之中。可以夺情而从权。虽在放逐谴谪之中。可令戴罪而立功。唯以得人为贵。毋以他事见阻。臣闻惟断乃成。伏愿 圣明廓挥乾断。断自 睿念。夬决无留。则 宗社幸甚。国家幸甚。生灵幸甚。臣本无见识。未学军旅。何敢与于盈庭图策之末乎。第缘心切忧国。事急讨贼。苟有所怀。不敢不达。伏惟曲加 圣择。勿以人而废言。臣无任激切屏营之至。
辞崇政疏(癸巳正月二十日。 上在定州。)
伏以蝼蚁微臣。敢以私闷。仰渎 天聪。不胜陨越。臣窃伏闻。本月十一日政。以臣年前赍擎奏本。驰赴京师。曲记微劳。特置崇列。臣闻命惊惶。流汗浃皆。乞师
辞崇政疏(癸巳正月二十日。 上在定州。)
伏以蝼蚁微臣。敢以私闷。仰渎 天聪。不胜陨越。臣窃伏闻。本月十一日政。以臣年前赍擎奏本。驰赴京师。曲记微劳。特置崇列。臣闻命惊惶。流汗浃皆。乞师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20L 页
一事。肇自六月。辽阳路上。使价相望。咨移都司。文呈察院。以题以揭。累彻 帝聪。事大至诚。天鉴所照。狂逞撤藩。天怒宜赫。速去救援。已有 明旨。臣之奉使。乃在其后。欲效周旋。更无加损。其于讨贼。臣何力焉。危急存亡。主辱臣死。职分奔走。不足为劳。公论之发。所不容己。况臣至愚极陋。才德兼亡。最在人下。国人知之。待罪知府。亦既可骇。位次三公。坐先六卿。此何等秩。冒叨匪据。小器易盈。满则辄溢。臣之颠隮。固不可恤。朝廷之羞。人谓臣何。 宠命涣发。误 恩横加。跼天蹐地。臣罔攸措。倖门大开。实自臣始。臣虽无状。敢贪天功。相臣将臣。战士战卒。见臣之为。必皆解体。君命秪辱。古有斯言。臣于今日。请自申诵。爵所罔及。僭赏至此。虚授虚受。臣窃闷之。伏惟 圣慈。天地父母。察臣无功。谅臣危迫。亟赐镌改。俾安愚分。赏典不颇。政体幸甚。名器自重。国家幸甚。
陈进取王京机务疏(癸巳正月)
伏以王师有征。西京克复。 銮舆进驻。国威渐振。重恢之业。指日可期。诚为大庆。孰不欢忻。今在关西。眷彼岭北。譬之一身。实是肩背。迄为贼窟。贼数满万。十有二邑。遍为其居。原铁有贼。声势相倚。其为可恶。奚
陈进取王京机务疏(癸巳正月)
伏以王师有征。西京克复。 銮舆进驻。国威渐振。重恢之业。指日可期。诚为大庆。孰不欢忻。今在关西。眷彼岭北。譬之一身。实是肩背。迄为贼窟。贼数满万。十有二邑。遍为其居。原铁有贼。声势相倚。其为可恶。奚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21H 页
啻芒刺。庙算长虑。曾不却顾。臣愚一念。耿耿在此。敢于顷日。妄效借箸。虽蒙 赐报。亦不分明。私忧过讣。惑之滋甚。前次龙湾。地接 上国。护卫有兵。 皇威可仗。定之为州。既无所恃。疲敝已极。凡百难支。意外有虞。将若之何。若曰伊贼。愚而无谋。其必自怯。退去无他。不费筹画。犹之可也。如谓毒物。凶狡有馀。叵测之变。难保必无。今日之事。未有所备。万全之策。恐不如是。粮尽北地。雪消益水。可忧之机。日急一日。南军炮手。须借数枝。且遣使臣。预为之所。调集精锐。整顿战具。搬移米豆。多措薪刍。刷括牛马。以待进兵。约为期日。与之戮力。恭行天讨。蔑不济矣。北征一举。固已蹉过。七年之病。三年之艾。今虽似晚。犹愈于已。其虚其徐。寔宜亟只。寇不可玩。于传有之。惟断乃成。古人有言。伏愿 圣明。乾刚独运。断自 宸衷。夬夬是法。终俾丰沛。妖氛廓清。天兵所向。了无梗碍。国家幸甚。生灵幸甚。事有所迫。言至于再。冒渎之罪。祗俟严谴。自馀左见。前已尽陈。不敢更赘。以烦 天听。伏惟 圣择。罔贻后悔。臣无任激切屏营之至。
辞辅国疏(癸巳十月)
伏以臣在公州。伏闻九月初四日政。超授臣正一品
辞辅国疏(癸巳十月)
伏以臣在公州。伏闻九月初四日政。超授臣正一品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21L 页
阶。臣方疾疾沈绵。委顿不省。而惊骇兢惶。惟觉涕泗交颐。精神恍惚。不能自定。所患贱疾。有加无减。久而后得苏。故今始来诣。仰吁 天听。伏惟 圣慈。少垂怜察焉。窃念臣本无似。至愚极陋。最在诸臣之下。臣尝筮仕为吏。碌碌无奇。侥倖科名。叨冒峻联。跼天蹐地。心靡暂宁。历试中外。蔑无称效。逮膺隆眷。忝厕宰列。灾生福过。累经大病。及其亚本兵。则暗于机务。为谏长。则噤无一言。臣之不合使令。灼然可见。臣实 圣朝无用之一物耳。上年秋。以 扈从故。又增一秩。秩比正卿。君行臣从。自是常事。而至有赏典。此岂臣子所可忍受。其心愧耻。不啻挞市。 鸿恩遍及。不敢独辞。冒昧随行。闷默而已。继而有赴京之行。别无丝发微劳。今年正月。 特置崇班。计其日月。资宪未满半年。越序无难。人言可畏。岂谓崇政八个月。又有此升擢乎。超躐太骤。振古所无。臣之无状。何以承当。此臣所以震叠陨越。措躬无所者也。臣于崇政 特授之时。在宣川郡之林畔驿。恭闻有 命。闷迫徊徨。祗俟 圣驾经由是路。昧死陈疏。恳祈镌改。辞语拙讷。不足以仰动 圣听。不惟不蒙下采。顾勤 圣批。丁宁反覆。臣益增惶恐。不敢更渎 天威。内自循省。只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22H 页
待颠隮。加之新 命深隆。处以极品。三公并坐。孤卿在后。此何等秩而可以滥据乎。其以臣之赴京一事为有功。而 恩命稠叠。至于此极乎。讨贼克复。果由天兵。而 天兵之来。非必以臣故也。臣请言其首末。以明臣之无功也。伏愿 圣明。审听而加察焉。国家被兵以来。我军率多罔功。自 圣驾移驻西京。乞师有议。正卿亚卿。相继受 命。陈请于辽东。而洎 驻龙湾。移咨呈文。使臣相望。都司总府。毕彻 帝聪。事大至诚。 天鉴所洞照。字小恤患。上帝之深仁。一一获奉报可。则臣于最后。但赍擎一奏本。更无周旋之事。有何可称之功乎。其不即发兵来援者。以兵科给舍等官。见误于一时流言。不审彼贼情态。有御之境上之论。(按。兵科都给事中许弘纲以为两夷相战。中国但当御之境上。)而辽东御史李时孳详陈贼情题本。适与臣所赍奏本偕至。又有山海关主事张栋备论利害一本继入。力攻给舍前见之非。允协 皇上拯救之心。王师所以辄发。而师期偶与臣行相值。接踵而至。 天兵之出来。似缘臣行。以故以 天兵之来。谓臣之功乎。 天朝之发兵。始因辽东转达国书。而终以御史等官封章力言。此皆 天朝之所为。臣何与于其间。而敢贪天功。掩为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22L 页
己有乎。臣之无功。章章明甚如此。春初谬 恩。亦已太过。何为今日。复申前 命。一之为甚。其可再乎。以臣之故。倖门屡开。其必传笑四方。贻讥后世。在臣固不足道。至隆极厚之 恩。未免为僭赏之归。臣窃以玷辱 圣朝为惧也。况臣以李提督接伴。初秋因其指挥南下。及闻提督停行。则虽有疾病。所当舆曳旋归。思死其官。颠踣道途。有所不辞。而积伤之身。得病太重。逐日痛楚。不能自运。淹滞累月。稽违旷废。上孤任使。下积逋慢。臣罪至此。万死难赎。 严谴不及。异恩横加。无功而受赏。有罪而幸免。其于朝廷综覈之政。劝惩之道。何如也。仰愧俯怍。臣所不堪。强颜忍耻。人谓斯何。伏惟 圣慈。天地父母。特回日月之照临。曲察蝼蚁之微诚。乞收成 命。以还虚授。俾伏刑章。以伸彝宪。则赏罚幸甚。名器幸甚。愚分幸甚。臣无任战慄屏营祈恳迫切之至。
辞总管劄(丁酉)
伏以愚陋小臣。受气甚薄。尪羸残弱。素不比数于人。自十年以前。累经大病。几死者数。犬马之齿。今已及耆。衰朽转极。百疾交侵。虽欲勉竭疲驽。气力不堪驱策。未免辞解兼带职名。废缩蛰伏已久。自分为 圣
辞总管劄(丁酉)
伏以愚陋小臣。受气甚薄。尪羸残弱。素不比数于人。自十年以前。累经大病。几死者数。犬马之齿。今已及耆。衰朽转极。百疾交侵。虽欲勉竭疲驽。气力不堪驱策。未免辞解兼带职名。废缩蛰伏已久。自分为 圣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23H 页
朝弃物。而顷者承乏。忝兼判义禁府事。又兼五卫都总府都总管。艰虞之日。不敢言病。禁府务剧。故坐衙或夜分乃罢。或至达曙。已非病人所堪。而总府又 侍卫任重。每 举动。不能立。不能行。疾行之际。肤汗胸喘。喉渴气思。每每远落他人之后。大失 朝仪。窃深惶闷。况臣素患左颊受风。颧骨彻寒。耳掩之外。又设面掩。所见可怪。有骇观瞻。尤不合 侍御之任。臣闻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伏惟 圣慈。天地父母。俯谅危迫下情。 特命递免兼带总管。以授可堪之人。则宿卫幸甚。愚分幸甚。臣不胜迫切祈恳之至。
请勿新立 中殿劄(庚子)
伏以臣至愚极陋。加以病衰。而又自坠马重伤。几死仅苏之后。头面之间。风邪旋转。两足麻痹。必须左右扶曳。方得运步。以故癈蛰一室。无所见闻。不过一聋瞽尔。而侧闻闾巷喧传。以为 懿仁王后上宾。卒哭已过。 中阃不可久旷。当有选择册立之举。臣不敢知果有此事否乎。臣窃以为不然。臣伏睹壬辰之夏。以择贤之典。册立 王世子。仁孝贤明。允合储副。简在 上心。名位已定。 宗社之所付托。臣民之所仰戴。十年于玆矣。而实恭嫔所诞育。今若有 册立后
请勿新立 中殿劄(庚子)
伏以臣至愚极陋。加以病衰。而又自坠马重伤。几死仅苏之后。头面之间。风邪旋转。两足麻痹。必须左右扶曳。方得运步。以故癈蛰一室。无所见闻。不过一聋瞽尔。而侧闻闾巷喧传。以为 懿仁王后上宾。卒哭已过。 中阃不可久旷。当有选择册立之举。臣不敢知果有此事否乎。臣窃以为不然。臣伏睹壬辰之夏。以择贤之典。册立 王世子。仁孝贤明。允合储副。简在 上心。名位已定。 宗社之所付托。臣民之所仰戴。十年于玆矣。而实恭嫔所诞育。今若有 册立后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23L 页
妃之举。而有所诞育。则已定之位。保无他虞。然愚臣千虑。恐有所未安也。臣闻 中庙朝。郑光弼为首相。其时 章敬王后升遐。中壸无主。 中庙有以敬嫔朴氏升册之意。光弼乃献议曰。齐桓公。霸者也。五尺童子所羞称。而葵丘之会。犹曰毋以妾为妻。堂堂 圣朝。岂宜有此。况朴氏有子。其年长于东宫。将置东宫于何地。盖以朴氏生嵋封福城君。母既均为后妃。则似有立嫡以长之议故也。 中庙遂止之。臣之居。与光弼所居同里。臣自少闻里中之人。传以为光弼此事及己卯年泣救赵光祖等诸贤事。为相业之最。臣窃伏惟念。自 上为世子。其欲调护而全安之。无所不用其极。则长虑却顾。揣摩筹度。无一毫未稳底处置。如 册立后妃之事。恐未免异日一嫌疑也。春秋传曰。诸侯不再娶。古人有诗曰。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臣愚妄意今者两嫔。皆以世族入 侍。淑慎之德。久已著闻。而又有诸命妇。皆为 圣躬调护。必尽心力而为之。不必新立 中殿而后可也。伏望上应春秋传之义。下以防未然而绝嫌疑。毋负古人之意。则国本幸甚。 宗社幸甚。朝野幸甚。臣世食国禄。受国 厚恩。爵位已极。而报蔑涓埃。心有所怀。不敢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24H 页
不冒万死一言。
再劄
伏以 懿仁辞朝。 坤极已空。宜有 俪尊。继赞内治。此在彝典。似不容已。前日礼官所以有 册立王妃之请也。第臣迂愚左见。窃有所惑焉。臣伏念 王世子仁孝聪明。朝野之所属望。夙膺 睿简。正位储宫。十年于玆。 懿仁子之。无间亲诞。此臣民之所仰恃也。今若 册立。而熊罴献梦。则螽斯之庆。固为至幸。而已树之国本。 懿仁之所子。千千万万保无可摇之理。然他日万或有一启窥伺之心。而为可执之。言。则事有至难。何以处之。臣闻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其为嫌孰甚于此。臣又闻作事谋始。臣又闻思患而豫防之。臣又闻不见是图。臣又闻思其艰以图其易。此皆古昔格言至论。而不容少忽者。伏愿 殿下少留圣虑焉。传曰。诸侯不再娶。今 皇朝在上。而殿下为东藩主。亦诸侯王也。则古者不再娶之义。亦殿下之所当行也。臣伏闻诸嫔。俱以士大夫之家。实有淑德。选入 宫闱。左右 圣躬。至诚辅养。无所不用其极。恐不必 册立而后可也。今日为储副。如欲杜绝嫌疑之端。莫如无 册立之举也。此一事委系
再劄
伏以 懿仁辞朝。 坤极已空。宜有 俪尊。继赞内治。此在彝典。似不容已。前日礼官所以有 册立王妃之请也。第臣迂愚左见。窃有所惑焉。臣伏念 王世子仁孝聪明。朝野之所属望。夙膺 睿简。正位储宫。十年于玆。 懿仁子之。无间亲诞。此臣民之所仰恃也。今若 册立。而熊罴献梦。则螽斯之庆。固为至幸。而已树之国本。 懿仁之所子。千千万万保无可摇之理。然他日万或有一启窥伺之心。而为可执之。言。则事有至难。何以处之。臣闻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其为嫌孰甚于此。臣又闻作事谋始。臣又闻思患而豫防之。臣又闻不见是图。臣又闻思其艰以图其易。此皆古昔格言至论。而不容少忽者。伏愿 殿下少留圣虑焉。传曰。诸侯不再娶。今 皇朝在上。而殿下为东藩主。亦诸侯王也。则古者不再娶之义。亦殿下之所当行也。臣伏闻诸嫔。俱以士大夫之家。实有淑德。选入 宫闱。左右 圣躬。至诚辅养。无所不用其极。恐不必 册立而后可也。今日为储副。如欲杜绝嫌疑之端。莫如无 册立之举也。此一事委系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24L 页
宗社大计。凡为臣子。孰不惓惓于斯。臣则于 国家义同休戚。又忝在正一品之秩。猥与三公同列。其于宗社大计。不忍隐默。冒昧万死。以私忧过虑。仰彻 天听。瞽言妄发。臣罪当诛。臣谨席藁伏地以俟。
请令都监速为磨勘劄
伏以犬马之疾。肇自七月。历三旬未愈。又自八月中旬之后。右膝生肿。晨夜苦痛。至于食饮全废者四十馀日于玆。支离沈绵。渺无差复之期。伏闻功臣都监以待臣病差磨鍊事。入 启允下。伏念功臣磨鍊。国家莫重之事。以臣之病。迟滞滋久。臣不胜惶闷。李恒福以元勋。可以周爰咨度。可否定夺。至于勘定。则有三公。在愚陋一臣。固无所容于其间。伏乞 令功臣都监。即为磨鍊。俾无旷久之毙。不胜幸甚。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启
论兵事启
无状小臣。仰渎 天听。极为惶恐。今当 国家危难之日。一得愚见。不敢不达。所恃者只 天兵。而兵机所宜慎密。必须择有计虑知兵机宰臣。专委其任。凡主客形势。进攻便宜。预为一一讲究。待大将来。与之周旋。俾无前日之患。解汉语金晬可以为之。李恒福
请令都监速为磨勘劄
伏以犬马之疾。肇自七月。历三旬未愈。又自八月中旬之后。右膝生肿。晨夜苦痛。至于食饮全废者四十馀日于玆。支离沈绵。渺无差复之期。伏闻功臣都监以待臣病差磨鍊事。入 启允下。伏念功臣磨鍊。国家莫重之事。以臣之病。迟滞滋久。臣不胜惶闷。李恒福以元勋。可以周爰咨度。可否定夺。至于勘定。则有三公。在愚陋一臣。固无所容于其间。伏乞 令功臣都监。即为磨鍊。俾无旷久之毙。不胜幸甚。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启
论兵事启
无状小臣。仰渎 天听。极为惶恐。今当 国家危难之日。一得愚见。不敢不达。所恃者只 天兵。而兵机所宜慎密。必须择有计虑知兵机宰臣。专委其任。凡主客形势。进攻便宜。预为一一讲究。待大将来。与之周旋。俾无前日之患。解汉语金晬可以为之。李恒福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25H 页
为本兵长官。亦当与于接待之际。平壤虽得收复。北贼在背。进驻为难。九月间。咸镜道之人。闻 天兵出来将踰岭。人各赍兵粮。来候于岭下。久而乃罢。迄无消息。人心解散可虑。监司远在黄草岭下村舍。南道列邑不得闻 朝家号令。须有宰臣一员。巡察节制。可以为宋言慎之代。传布 天兵先声。耸动人心。一边调备粮饷。请于经略。遣一二枝兵。以为声势。趁春前剿灭北贼。本道之人。思李洸甚切。此时不可胶守常律。冒昧仰达。
见张都司问答后启(壬辰十二月)
臣昨见张都司。以大军行过时粮草事。明向林畔。听取分付之意言之。则答曰。今年则 上国有所忌。当于开月初举事。师行不容少稽。须于各驿。只留四万兵马一日粮。而其馀皆即搬移于安定。既复平壤。亦不可久住。旋既发向京城。粮不可不为输运。如或迟违。必妨大事。俺看一路马草似有馀。而安定则只一万五千匹数日之用。自中原地方输来黄草。并输致于安定为可。臣对曰。小邦列邑人民。遭此乱离。逃散殆尽。一路凋毙已极。无以促期移运。不胜闷迫。答曰。中原地方郡。自辽东至义州。车一辆雇直银三两。若。
见张都司问答后启(壬辰十二月)
臣昨见张都司。以大军行过时粮草事。明向林畔。听取分付之意言之。则答曰。今年则 上国有所忌。当于开月初举事。师行不容少稽。须于各驿。只留四万兵马一日粮。而其馀皆即搬移于安定。既复平壤。亦不可久住。旋既发向京城。粮不可不为输运。如或迟违。必妨大事。俺看一路马草似有馀。而安定则只一万五千匹数日之用。自中原地方输来黄草。并输致于安定为可。臣对曰。小邦列邑人民。遭此乱离。逃散殆尽。一路凋毙已极。无以促期移运。不胜闷迫。答曰。中原地方郡。自辽东至义州。车一辆雇直银三两。若。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25L 页
不及用。是中原路费。皆归虚地。而大军人马。无以取给。奈何奈何。 上国及贵国所费。皆四万兵二月粮。合计即共四万兵四月粮也。兵家事迟速不可预度。俺今月已倩四千两于经略。将贸画布于亢刺。使俺地方人转贸米谷于此处。那言语不相通。此处人亦或惊恐。其于交易事势难便。故欲付贵国人。贸以备助。且贵国措备两月四万兵粮。亦当以银偿之矣。马草。一匹一日所喂重十斤。亦不为不足。然不可一切从此为之。草则另加优措。俾无不足之患为当。我兵仇视倭贼。皆欲以一矢一剑。必杀乃已。管粮草官。则备输犹恐不及。 上国为贵国之意为如何耶。臣对曰。皇朝为小邦尽心力援救。至于此极。小邦君臣。不胜感激。不知所达。都司又曰。欲得倭物甲环刀鞍抢各一件云云。小臣既与唐官有相问答。不敢不 启。
请依宾厅 启辞启
从经略意。为谢 恩奏。先附黄琎。不没其实。不激彼怒。固为委曲两全。而切责促进。 严旨之降已久。琎岂敢迄犹迟回。其必已过江抵辽。其如无及何。恐难中止。崔岦赍去谢 恩之奏。依宾厅 启辞为之。使之至京师。以贼势之浩大。兵粮之不足。投文于通政。
请依宾厅 启辞启
从经略意。为谢 恩奏。先附黄琎。不没其实。不激彼怒。固为委曲两全。而切责促进。 严旨之降已久。琎岂敢迄犹迟回。其必已过江抵辽。其如无及何。恐难中止。崔岦赍去谢 恩之奏。依宾厅 启辞为之。使之至京师。以贼势之浩大。兵粮之不足。投文于通政。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26H 页
呈书于兵部。竭诚吁呼。无所不用其极。恐或为便。伏惟 上裁。
因疾辞祭官启
小臣忝差 社稷祭初献官预差。臣方患下部陋疾。已阅四朔。药不见效。污秽之状。不敢仰陈。身既不洁。无以致斋。 祀事至严。不容冒参。惶恐敢 启。
请退行 拜表启
臣行所赍去表文。承文院几尽缮写。明日似可 拜表。而如奏文则军门经理等衙门。必须经览。而后乃可安 宝赍去。前日左议政金应南谢 恩使差遣之意。已告于经理。应南病不得赴。以臣代差以遣。此意不可不通于经理军门。经理方在此。臣以奉使赴京之人。不可不就见告行。 拜表似当退行。而本院惶恐。未敢 禀处。臣以应赴之人。不敢不达。 拜表何以为之。敢 禀。
请省墓启(己亥七月十一日)
小臣所生父母坟在星州地。昔在乙酉秋。蒙 恩受暇拜扫。今十有五年矣。岁丁亥。臣在海西病风。庚寅。臣在京遘疠。其间复缘监司,台谏相继陈 启。俾不得归省先垄。壬辰之变。贼兵留屯墓下。兆域之内。斧
因疾辞祭官启
小臣忝差 社稷祭初献官预差。臣方患下部陋疾。已阅四朔。药不见效。污秽之状。不敢仰陈。身既不洁。无以致斋。 祀事至严。不容冒参。惶恐敢 启。
请退行 拜表启
臣行所赍去表文。承文院几尽缮写。明日似可 拜表。而如奏文则军门经理等衙门。必须经览。而后乃可安 宝赍去。前日左议政金应南谢 恩使差遣之意。已告于经理。应南病不得赴。以臣代差以遣。此意不可不通于经理军门。经理方在此。臣以奉使赴京之人。不可不就见告行。 拜表似当退行。而本院惶恐。未敢 禀处。臣以应赴之人。不敢不达。 拜表何以为之。敢 禀。
请省墓启(己亥七月十一日)
小臣所生父母坟在星州地。昔在乙酉秋。蒙 恩受暇拜扫。今十有五年矣。岁丁亥。臣在海西病风。庚寅。臣在京遘疠。其间复缘监司,台谏相继陈 启。俾不得归省先垄。壬辰之变。贼兵留屯墓下。兆域之内。斧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26L 页
斤之入。火焰之惨。非止一再。千里悲号。情理罔极。今者贼兵已退。道路无阻。伏乞 圣慈。特许归省。使乱离馀生。得见先人丘墓。不胜恳悃切迫之至。昧死敢启。
辞元勋启
伏以壬辰秋请兵之行。臣忝差使臣。而其前以咨以揭。相继陈请。一一上彻 帝聪。事大至诚。果孚 天鉴。发兵救援。 圣旨已降。臣行最在于后。赍奉陈奏一本之外。臣未有着力周旋之事。顾无丝毫可纪之劳。而伏闻昨日 下教。俾置元勋之列。臣闻 命祗慄。措躬无地。不觉流汗沾背。请得 天兵。实非臣功。前者再蒙超升。已为僭越。而今又 命为元勋。仰愧俯怍。何敢强颜等第他人高下乎。伏乞 俯谅危迫。特寝成命。俾安愚分。惶恐敢 启。
辞勋号启(与领相李恒福联名)
臣等区区之意。略已陈达。诚意未孚。 天听未回。臣等终不敢冒昧承当。有若诚有是事者然。决非循例虚让之比也。当初录勋 命下之时。臣等不敢控辞者。非敢自诿以与有恢复之功也。臣等于危急之际。执羁靮以随之。 圣明不忘微劳。有此盛典。臣等虽
辞元勋启
伏以壬辰秋请兵之行。臣忝差使臣。而其前以咨以揭。相继陈请。一一上彻 帝聪。事大至诚。果孚 天鉴。发兵救援。 圣旨已降。臣行最在于后。赍奉陈奏一本之外。臣未有着力周旋之事。顾无丝毫可纪之劳。而伏闻昨日 下教。俾置元勋之列。臣闻 命祗慄。措躬无地。不觉流汗沾背。请得 天兵。实非臣功。前者再蒙超升。已为僭越。而今又 命为元勋。仰愧俯怍。何敢强颜等第他人高下乎。伏乞 俯谅危迫。特寝成命。俾安愚分。惶恐敢 启。
辞勋号启(与领相李恒福联名)
臣等区区之意。略已陈达。诚意未孚。 天听未回。臣等终不敢冒昧承当。有若诚有是事者然。决非循例虚让之比也。当初录勋 命下之时。臣等不敢控辞者。非敢自诿以与有恢复之功也。臣等于危急之际。执羁靮以随之。 圣明不忘微劳。有此盛典。臣等虽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27H 页
知未安。而亦不敢辞。若或加之以恢复之号。则古人所谓贪天之力。自以为功者。实指臣等发也。自古中国于属国遭乱之日。发大军终始来救。未有若今日天朝之于我国之为也。此则 皇朝旷荡之恩。古未尝有也。自古属国为 中朝引大义。斥绝外寇。无宁先自受兵。而却伸(伸恐误)假道之请。分死不挠者。未有若今日我国之于 天朝之举也。此则我 圣上一心事大之诚。古未尝有也。惟其如是。故致有今日秋毫皆圣上之力。于臣等何有哉。即今寇贼才退。 天朝褒嘉之典。未尝及于 殿下。而臣等先受勋封。已极未安。况复加之以恢复之号乎。既无一毫裨补于恢复大计。则其不可加数字于十字之外亦明矣。臣等决不敢冒昧承当。有若诚有是事者然。伏愿 亟赐允俞。
请寝录勋之 命启
自有是 命。臣等与应参诸宰臣等。屡次齐会。各以所见。反覆详讲。无一人虑及于此。不以此论商议。累承 上命。矇然回 启。不能以时一力辞之。救正于初头。臣等不敏之责。在所难逭。而 圣明亦必以为已为议定。难于中止。凡事觉有先后。如知非宜。贵在
请寝录勋之 命启
自有是 命。臣等与应参诸宰臣等。屡次齐会。各以所见。反覆详讲。无一人虑及于此。不以此论商议。累承 上命。矇然回 启。不能以时一力辞之。救正于初头。臣等不敏之责。在所难逭。而 圣明亦必以为已为议定。难于中止。凡事觉有先后。如知非宜。贵在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27L 页
速改。何论早晚。当时识者或以非时难之。臣等久自不安于心。至于今所谓酬劳当后于褒嘉之说。尤为深切著明。事有可否。不厌更议。此在君臣上下所宜可否相济。务合时宜。不悖于理者也。岂可胶守一辙。不知变通。终归于迷而不自觉也。今者筹边方急。天旱已极。人心解体。当务合人心。以答天灾。以修边事。不宜作兴无益。以滋百事。以烦经费也。举非其时。人心不安。伦序有失。大体颠倒。以不安之心。承旷世之典。因失序之举。忘改图之义。则 朝廷虽欲抑而行之。下情自不得安。况庸夫怵于公议。则重足而避迹。高士见其非义。则掉头而不屑。上下愚智之所共然也。国家殊异之举。当使一国上下人情。洽然欢幸。然后斯可谓一时之盛典。今岂可强所难行。以拂群情。乞加 圣谅。特寝成命。
请寝录勋之 命启[再启]
伏承 圣教。晓譬委曲。臣等固宜将顺之不暇。而第以事有先后。人情不安。故特以时势事体。敢为陈达。非是一二臣独当之恩。臣等岂敢径情例让也。 圣教及此。不欲强其所不安。臣等不胜感激而退。
因金疏辞勋启
请寝录勋之 命启[再启]
伏承 圣教。晓譬委曲。臣等固宜将顺之不暇。而第以事有先后。人情不安。故特以时势事体。敢为陈达。非是一二臣独当之恩。臣等岂敢径情例让也。 圣教及此。不欲强其所不安。臣等不胜感激而退。
因金疏辞勋启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28H 页
大驾西行之日。诸臣 扈从之行。是人臣职分之常。实无可纪之绩。而 天宠过隆。至许录勋。惭惧之深。无以仰喻。年前中止。又复申 命。严威之下。惶恐不敢终辞。常蹙蹙不知所措。果有人言。金疏中所谓其父归之。其子焉往。诚不易之论。子之随父。既为常分之当然。虚冒谬 宠。岂有是理。人言未发之前。犹可以冒昧承 命。人言既发。而犹不以为耻。强颜为之。则臣之无状。窃不胜闷迫。况臣猥叨元勋之号。尤增怵惕。敢沥血陈恳。尘秽 圣听。伏惟 天地父母。俯谅危悰。亟收前命。以全事体。以安愚分。不胜至幸。谨昧死敢 启。
请 命李恒福出仕同议启
臣猥荷 谬恩。忝冒元勋。名与实乖。冀收 成命。臣之罔功。亦既仰控。诚未上孚。不得蒙 允。仰愧俯怍。措躬无地。伏闻昨日录功速为举行事。捧承 传。臣当与鳌城府院君李恒福同议会坐。详定录功之事。而李恒福病未肃拜。请 命出仕同参何如。
请依旧例录功启
伏闻 祖宗朝录功旧例。必下于议政府。政府移文于吏曹。吏曹入 启设都监。政府,吏曹及都监同议。
请 命李恒福出仕同议启
臣猥荷 谬恩。忝冒元勋。名与实乖。冀收 成命。臣之罔功。亦既仰控。诚未上孚。不得蒙 允。仰愧俯怍。措躬无地。伏闻昨日录功速为举行事。捧承 传。臣当与鳌城府院君李恒福同议会坐。详定录功之事。而李恒福病未肃拜。请 命出仕同参何如。
请依旧例录功启
伏闻 祖宗朝录功旧例。必下于议政府。政府移文于吏曹。吏曹入 启设都监。政府,吏曹及都监同议。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28L 页
而近例则只都监为之。恐违旧例。录功。国之大事。政府不可不知。吏曹专掌勋封之政。亦当同与。大臣及吏曹并令同议于都监。何如。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状启(附别纸)
在北京状启
臣自辽东前进之由。具状启。已付回还通事朴仁俭。十八日入北京。本馆副使施允济见臣等曰。兵部石尚书以乡里之故。待我亲厚。每为我言贵国被贼之惨。常切痛惋云云。臣等与通事答曰。路遇回还 圣节使。得闻副使忧小邦之忧甚至。感激之意。无以为喻。因言为告急请兵事赍奉奏本而来。这意须达于尚书。副使答以当即达。十九日。令通事李海龙呈保单。又呈奏本。鸿胪寺卿以奏本无皮封不受。仅仅周旋呈纳。二十日。见朝。臣等曾闻兵部侍郎宋应昌以经略总督使。当领敕往辽东。是晓侍郎亦因谢恩诣阙。通事李海龙见其仆从与之语。侍郎知臣等在近。要见通事。令韩润辅见之。侍郎问祖总兵攻战始末。且问贼势甚详。润辅以实对。仍禀发程日期。侍郎曰。在二十六七日。问于下人。则侍郎当到鸭绿江西边。总督兵马云云。是日见堂后。兵部尚书因副使求见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状启(附别纸)
在北京状启
臣自辽东前进之由。具状启。已付回还通事朴仁俭。十八日入北京。本馆副使施允济见臣等曰。兵部石尚书以乡里之故。待我亲厚。每为我言贵国被贼之惨。常切痛惋云云。臣等与通事答曰。路遇回还 圣节使。得闻副使忧小邦之忧甚至。感激之意。无以为喻。因言为告急请兵事赍奉奏本而来。这意须达于尚书。副使答以当即达。十九日。令通事李海龙呈保单。又呈奏本。鸿胪寺卿以奏本无皮封不受。仅仅周旋呈纳。二十日。见朝。臣等曾闻兵部侍郎宋应昌以经略总督使。当领敕往辽东。是晓侍郎亦因谢恩诣阙。通事李海龙见其仆从与之语。侍郎知臣等在近。要见通事。令韩润辅见之。侍郎问祖总兵攻战始末。且问贼势甚详。润辅以实对。仍禀发程日期。侍郎曰。在二十六七日。问于下人。则侍郎当到鸭绿江西边。总督兵马云云。是日见堂后。兵部尚书因副使求见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29H 页
奏本草。即依付。二十一日。尚书以奏本草见还。在部里。遣外郎招通事。臣等令韩润辅,李海龙进去。仍告陪臣欲呈文之意。尚书曰。奏文。俺已详见。当依奏文为覆本矣。其外所欲言何事。润辅等告曰。平壤贼。自天兵捲还之后。益肆其毒。抢掠焚烧。日甚一日。而贼兵在黄海道者。陆续添入平壤。诸道贼。亦将咸集。观其计。似欲待江水合冰西向。故 国王之心火一般。委遣专使。恳乞速发兵运粮。及时援救。陪臣晨夜星驰。中路虽闻獭虏声息。而不暇顾。兼程以进。自辽东半个月得达矣。尚书即起立出座外曰。然则明日当送黄应阳。往谕杨总兵及巡按,巡抚。令杨总兵先发辽兵七八千。急讨平壤贼。应阳当往见 国王。仍向平壤。润辅等告曰。祖总兵承勋,王游击守官。前日虽未收全功。伊贼情形。道路难易。皆已备谙云云。则尚书答曰。其人亦在遣中。尚书又问尔国见粮几何。润辅等对曰。平壤以西。可支万兵。尚书曰。今虽有万兵之粮。尔国亦有兵马。费用之馀。必无几矣。对曰。然。一万兵马。犹可以支。尚书即招黄应阳分付。使持火牌以去。大兵则当于五日内齐到。亦当从尔国奏本。趁即发遣。润辅等曰。陪臣欲待大军发去回还矣。尚书曰。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29L 页
应阳之行。陪臣可具禀帖。以报 国王。润辅等辞退之后。副使来言。尚书以为应阳行止。不可保其必速。以文书先付夜不收以送云。臣等欲使所带通事偕应阳以行。而通事只四人。赵安仁方病卧。在此周旋通情。专在译官。译官不可缺少。且奏本未下。待兵部覆本。详知大军行期。乃可发遣先来。故今依尚书所言。以此书状。姑付黄应阳之行。臣不胜未安。惶恐待罪。
先来状启(壬辰十月十一日)
臣谨以到北京。见朝见堂及兵部尚书送黄应阳往谕杨总兵。先提七八千兵马过江事。具状付黄应阳之行。转达之后。兵马的过鸭绿江与否及贼势今作如何动止。迄未闻知。日夜第切忧闷。臣自到京师。欲上书于兵部。而尚书以被参之故。久不坐堂。屡因本馆副使施允济。以欲呈未呈之意。通于尚书。前月二十八日。尚书致小纸于副使曰。副使同朝鲜国使臣及通事前来。臣等即率韩润辅,李海龙,赵安仁。持上书二道进去。先入外廊以俟。尚书令副使取上书以入。览讫。副使引臣等于庭周。下阶纳拜。问答良久。其辞谨具别纸。
先来状启(壬辰十月十一日)
臣谨以到北京。见朝见堂及兵部尚书送黄应阳往谕杨总兵。先提七八千兵马过江事。具状付黄应阳之行。转达之后。兵马的过鸭绿江与否及贼势今作如何动止。迄未闻知。日夜第切忧闷。臣自到京师。欲上书于兵部。而尚书以被参之故。久不坐堂。屡因本馆副使施允济。以欲呈未呈之意。通于尚书。前月二十八日。尚书致小纸于副使曰。副使同朝鲜国使臣及通事前来。臣等即率韩润辅,李海龙,赵安仁。持上书二道进去。先入外廊以俟。尚书令副使取上书以入。览讫。副使引臣等于庭周。下阶纳拜。问答良久。其辞谨具别纸。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30H 页
别纸
九月二十九日早。臣等持上书二度。率通事韩润辅李海龙赵安仁同副使进去。先入外廊以俟。尚书令副使取上书以入。览讫。副使引入臣等于庭。尚书以便服冠带。立于厅事前。臣等纳拜讫。尚书使臣等起立。而通事言之。乃曰。陪臣所怀。其悉陈之。即叩头先谢尚书为小邦尽心救援。小邦君臣不胜感激之意。仍告曰。 国王为倭所逼。别遣陪臣。奏请兵马驰援。未知 圣旨如何。尚书曰。覆本昨已准下。尔等见抄稿则可知。对曰。然则兵马几万。将官何人。几时打发乎。曰。大将宋爷。又有杨副将随行。曰。杨副将是那里将官。曰。这里将官杨元也。这月二十六日。已为发行。兵马十万见在天津,山海,蓟,辽等地。但不可缺少粮饷。故发银十万两。随处贸粮。十一月十二月间。当渡鸭绿江。剿灭平壤等地倭贼。又令福建,广东,浙江等地兵马。约琉球,暹罗。于明年四月。合谋并进。直捣日本。因向贵国。荡平诸道之贼。对曰。朝廷恩典。如天罔极。不胜感戴。只缘近日诸道贼兵。陆续来集平壤。若清川,大定,鸭绿等江结冰。则彼将专力西向。小邦之兵。不能抵当。而 国王无可避之地。玆敢委差陪臣。
九月二十九日早。臣等持上书二度。率通事韩润辅李海龙赵安仁同副使进去。先入外廊以俟。尚书令副使取上书以入。览讫。副使引入臣等于庭。尚书以便服冠带。立于厅事前。臣等纳拜讫。尚书使臣等起立。而通事言之。乃曰。陪臣所怀。其悉陈之。即叩头先谢尚书为小邦尽心救援。小邦君臣不胜感激之意。仍告曰。 国王为倭所逼。别遣陪臣。奏请兵马驰援。未知 圣旨如何。尚书曰。覆本昨已准下。尔等见抄稿则可知。对曰。然则兵马几万。将官何人。几时打发乎。曰。大将宋爷。又有杨副将随行。曰。杨副将是那里将官。曰。这里将官杨元也。这月二十六日。已为发行。兵马十万见在天津,山海,蓟,辽等地。但不可缺少粮饷。故发银十万两。随处贸粮。十一月十二月间。当渡鸭绿江。剿灭平壤等地倭贼。又令福建,广东,浙江等地兵马。约琉球,暹罗。于明年四月。合谋并进。直捣日本。因向贵国。荡平诸道之贼。对曰。朝廷恩典。如天罔极。不胜感戴。只缘近日诸道贼兵。陆续来集平壤。若清川,大定,鸭绿等江结冰。则彼将专力西向。小邦之兵。不能抵当。而 国王无可避之地。玆敢委差陪臣。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30L 页
星夜前进。曰。尔国兵马在义州者几何。对曰。数万兵马。尽送顺安住之。顺安距平壤五十里。义州时无见兵。且小邦义兵。处处奋起。以待 天兵。屯住已久。若更过冬月。恐致溃散。一散之后。难以复合。伏望老爷先发二三万精兵。十月初间。渡鸭绿江。与小邦将官。商议行兵。先攻平壤之贼。大军随后继进。则小邦庶有恢复之望。而 上国可保无虞矣。曰。大军不可无粮草。粮草未备。不得即发。对曰。小邦亦有粮料。曰。尔国兵马所食。必无馀矣。曰。小邦兵马所食之外。又有天兵一万一朔之粮。又于京畿,黄海等道。亦备些少粮饷。以待 天兵。及此机会。恳乞先发兵马。曰。然则我将移文宋侍郎及杨副将。先发二三万前去。护卫国王。大军必待稻田冰冻。可以发去。通事再三告恳曰。若待十一月。则小邦必不能抵当。伏望老爷早赐分付云。则曰。我已领得。尔等若见文书则当知之。且问尔国贡米于日本云。然乎。对曰。日本对马岛。与小邦密迩。彼或往来买卖。小邦岂有进贡于邻国之理乎。此皆彼贼奸巧之虚言。曰。我亦知其奸矣。秀吉今在那里。对曰。命将遣兵。而身在对马岛指挥云。据王京者。乃秀吉女婿平秀家也。曰。尔国有军器焰焇弓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31H 页
矢否。对曰。平日火具军器无不备。今皆为倭所占。馀存无几。曰。战具不可无。陪臣若呈状于通政司。则当题本请给银两。转行辽东。准备各样弓面火器等物。尔国可遣人输去。且若有急通之事。陪臣之还。须留晓事通事数人。对曰。冬至表近当到来矣。曰。陪臣若有所欲言。更来言之云云。速发 天兵。汲汲剿贼事。委曲致恳。而尚书所答。似为不快。故臣等辞退。还出外廊。即又上书。具述倭奴所谓贡米。实为无理及国势危急。一刻忙一刻。兵马不得不趁即发送之意。反覆覼缕。因副使进呈。答曰。已领陪臣之意。当以调兵咨稿示之。至初一日。乃咨稿见示。其覆本全稿。则艰因该吏得见。其调兵咨稿。今谨上送。覆本。亦誊书同封上送。臣等反覆二本中调兵一款。先送二万兵之意。不甚明白。又具上书一道示副使。副使以上书内事意。通于尚书。即还来言。尚书具咨。行辽东巡按御史。五日内发二万兵过江前进。又调大兵继拨。一面题本。明日当以咨稿示之云。翌日副使持手本草示之。兵部因巡按揭报。闻贼势甚急而为此。(缺)臣等亦因此咨。始审倭贼欲向义州声息。惊虑之极。不胜痛哭。不知今日彼贼作何动止。尤极闷迫。手本稿亦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31L 页
谨誊书上送。弓面火器等贸易事。即具状呈通政司。转报兵部。则尚书书于状尾曰。除发兵应援外。仍给弓箭及火药火器等件。令督府议处。副使持此以示曰。若往辽东督府议处。必致稽滞。陪臣若听吾言。吾当善为指导云。臣等初以为重难。而国事甚急。不可无权宜处置。不得已从其所言。具上书付副使转达。尚书书于上书纸尾曰。准与马价银三千两题请(缺)发。后不为例。副使持以示臣等。又以题本示之。且尚书以名状达于礼部尚书及太仆寺卿。题本谨为誊书上送。伏见兵部尚书。于剿讨倭贼。恢复我国之事。其尽心致力之意。可见于辞气之间。而辽东已经平壤之败。兵力单弱。加以防虏之虞方殷。天津等处海防亦紧。力有所分。军数不敷。十万之众。势未易办。又廷议大率有两端。或以为倭奴当破之于朝鲜。或以为当防之于境上。臣等奉使无状。诚意未至。(缺)初八日。伏闻倭奴大肆凶悖。 靖陵被掘。 康陵被焚。王子及领府事金贵荣被执。惨痛切骨。欲死不得。东向痛哭而已。
奉使平壤时状启(癸巳三月)
初七日。臣到平壤。诣李,张两大将门下。令差备通事
奉使平壤时状启(癸巳三月)
初七日。臣到平壤。诣李,张两大将门下。令差备通事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32H 页
告以赍书帖及礼单问安事进来之意。则都督副总皆令取帖来。看毕。皆以书帖不着印为疑。至曰。此无乃陪臣所为乎。何以无印迹。臣令通事对曰。千万岂有此理。此如书札之类。非咨文之比。故不用印矣。都督曰。明日当见陪臣。礼单明日持来。副总曰。明日当回话。礼单明日持来。当日朝。都督招监司李元翼。恐其以粮刍事见招。调度使尹承勋偕元翼赴召。则都督曰。闻监司地方官。故招尔言之。其所云云。录在元翼状中。臣呈礼单及礼单付物。则都督令取马装。试结于鞍着(缺)观之。又令姑俟于外。谨欲持其回答。又诸将处并为问安。敢 启。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呈文
呈辽东巡按御史李时孳文(壬辰九月初三日请兵陈奏时。)
伏以小邦。受兵已久。贼兵遍据各道。黄海之贼。又皆并入平壤。益肆猖獗。狺然有西向之计。灭亡之祸。迫在朝夕。而我军在顺安及江西等县者。形势单弱。无以支撑。寡君栖泊一涯。更无一步可退之地。又不忍束手坐待。玆以愿凭 皇灵。剋期扫荡。委遣陪臣。仰干 天威。陪臣将命来诣于此。今已四日。而勘合未及告成。都司不许前进。夫事急不可徐行。病钜不容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呈文
呈辽东巡按御史李时孳文(壬辰九月初三日请兵陈奏时。)
伏以小邦。受兵已久。贼兵遍据各道。黄海之贼。又皆并入平壤。益肆猖獗。狺然有西向之计。灭亡之祸。迫在朝夕。而我军在顺安及江西等县者。形势单弱。无以支撑。寡君栖泊一涯。更无一步可退之地。又不忍束手坐待。玆以愿凭 皇灵。剋期扫荡。委遣陪臣。仰干 天威。陪臣将命来诣于此。今已四日。而勘合未及告成。都司不许前进。夫事急不可徐行。病钜不容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32L 页
缓声。敢用冒昧吁号。冀藉仁庇。伏望特加怜恤。划即勾当。使陪臣即日发程。免致稽滞。得以导达寡君危迫之恳。速挫倭寇凶悖之锋。不胜幸甚。 上国之于小邦。无异父母之视其子。原降 圣旨。闷恻丁宁。则今此陈奏使价所经沿途各衙门。亦应无阻碍。如有文书往复等待事理。亦望追付伴送之行。姑许陪臣先发前赴。恐无所妨。一刻急于一刻。不获已尘渎尊严。不胜悚惕怔怅之至。
呈兵部尚书石(星)文(星。字拱辰。号东明山东人。 壬辰九月二十八日。)
伏以前日钦蒙 圣旨。有曰朝鲜被倭奴陷没。请兵甚急。酌量应行事宜。速举救援他。无致缓不及事。大哉 温纶。丁宁恻怛。赫怒狂寇之凶悖。轸念近藩之撤毁。欲殄灭而恢复之。此帝王无外之量。而天地生物之心也。虽慈母之护赤子。无以加焉。自惟小邦何以得此。诚千载一时之幸也。寡君与小邦臣民。日夜感激涕泣。不知其死所矣。第念辽兵卷还之后。贼益肆毒。放兵四劫。焚烧杀掠。无所不至。京城及诸道分据者。莫不沿路设备。揭票榜诳愚氓。收场马煮焰焇。缮打窝铺。贮储米谷。则其为计岂肯遽已。自夏及秋。日月已久。根蒂渐固。酿谋愈深。若待江水合冰。其势
呈兵部尚书石(星)文(星。字拱辰。号东明山东人。 壬辰九月二十八日。)
伏以前日钦蒙 圣旨。有曰朝鲜被倭奴陷没。请兵甚急。酌量应行事宜。速举救援他。无致缓不及事。大哉 温纶。丁宁恻怛。赫怒狂寇之凶悖。轸念近藩之撤毁。欲殄灭而恢复之。此帝王无外之量。而天地生物之心也。虽慈母之护赤子。无以加焉。自惟小邦何以得此。诚千载一时之幸也。寡君与小邦臣民。日夜感激涕泣。不知其死所矣。第念辽兵卷还之后。贼益肆毒。放兵四劫。焚烧杀掠。无所不至。京城及诸道分据者。莫不沿路设备。揭票榜诳愚氓。收场马煮焰焇。缮打窝铺。贮储米谷。则其为计岂肯遽已。自夏及秋。日月已久。根蒂渐固。酿谋愈深。若待江水合冰。其势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33H 页
必欲长驱。平壤之距义州。仅五日程。寡君无一步可退地。颙望 天兵再着发救。一刻忙一刻。屡将小邦危蹙事情。节续咨报于都司。或差陪臣。诣巡按,巡抚暨总兵诸牙门。呈文上书。备尽号诉。项背相望。殆无虚日。以冀转报闻奏。而迄无师期。玆不获已不避冒昧之嫌。敢具奏本。委遣陪臣。陪臣所当日趋千里。而诚意未至。自辽东半月。始得达于京师。不知小邦事势今作如何。五内如焚。东望痛哭而已。日昨。辱蒙老爷分付。先发辽兵。直捣平壤。 天兵所至。孰不震叠。其必擒义智行长。以声其罪。自馀有同破竹。何足为患。其所荡攘。不但平壤一城。小邦之民。庶几其苏。廓清恢复。指日可期。何其幸也。益切感戴。窃念帝王之师。贵在万全。兵家胜算。多多益善。贼众弥漫。充斥于八路者。寔繁有徒。如欲以全取胜。兵马非累万不可。今日所发大军。其数必不下十万。而敝邦州府郡县。无一不被兵燹。资粮器械。为之一空。(缺)如泰山之压鸟卵。蔑不济矣。彼封豕长蛇。皆将糜烂而粉磨。不待先登之贾勇。而犹恐倒戈之恐后必矣。仍念时难得而易失。事易往而难追。古人以为需者。事之贼也。小邦沦胥以败。馀民靡有孑遗。虽有百万之兵。其如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33L 页
无补于已亡何。伏愿老爷。体 皇上速救之旨。谅寡君告急之情。怜陪臣哀乞之恳。进定师期。急击勿失。则再造之恩。何但小邦之永赖。兴灭之义。抑见天下之归仁矣。海外陪臣。事急情迫。僭踰及此。无所逃罪。伏惟垂仁采纳焉则幸甚。不胜惶恐陨越之至。
又
既以危迫之恳。谨具控辞。冒昧吁号。其犯不韪之罪大矣。而窃有所悯。敢又大声疾呼。妄为申禀。伏惟少加优容而特垂原鉴焉。窃念倭贼凶狡有馀。变诈无穷。动止不可测知。而善用鸟铳长剑。实天下难当贼也。合诸道分据之数。少不下四五万。不可谓不多。伏见前日移咨。有动调中外远近各七十馀万前去应援云云。今虽不能满七十万之数。而八路之贼。非用十馀万兵。未易下手。寡固不可以敌众。兵必万全而取胜。若或彼多而我少。必难一举而扫荡。陪臣始闻道路之言。谓调十万。而及至京师又闻。所发止数万。则以此压彼。实非胜算。自闻此言。心胆俱坠。痛哭之外。不知所为。昔在永乐年间。以安南有贼。久劳王师。荡平乃已。黎贼之变。变止一国。安南之国。又是绝远。而 圣朝字小之仁。至于此极。况今伊贼阴谋射天。
又
既以危迫之恳。谨具控辞。冒昧吁号。其犯不韪之罪大矣。而窃有所悯。敢又大声疾呼。妄为申禀。伏惟少加优容而特垂原鉴焉。窃念倭贼凶狡有馀。变诈无穷。动止不可测知。而善用鸟铳长剑。实天下难当贼也。合诸道分据之数。少不下四五万。不可谓不多。伏见前日移咨。有动调中外远近各七十馀万前去应援云云。今虽不能满七十万之数。而八路之贼。非用十馀万兵。未易下手。寡固不可以敌众。兵必万全而取胜。若或彼多而我少。必难一举而扫荡。陪臣始闻道路之言。谓调十万。而及至京师又闻。所发止数万。则以此压彼。实非胜算。自闻此言。心胆俱坠。痛哭之外。不知所为。昔在永乐年间。以安南有贼。久劳王师。荡平乃已。黎贼之变。变止一国。安南之国。又是绝远。而 圣朝字小之仁。至于此极。况今伊贼阴谋射天。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34H 页
声言要犯 中国。先毁其藩。至乃笔之于书。则通天之罪。浮于黎贼。小邦世为屏翰于 上国。最亲且近。则又非安南绝远之比。不幸小邦尽为贼有。则 上国疆场之患。容有既乎。今者伏闻宁夏之贼。兵不血刃。自就灭亡。已无西顾之忧。惟此倭寇独稽 天诛。王师可以专力。以堂堂 天朝十万之兵。可以朝令而夕发。当今之势。自与曩时不同矣。而况向者辽兵之攻平壤也。虽杀伤相当。犹未收全功。致损 天威。且缺小邦之望。此无他。彼众而我寡也。岂非今日之所当惩毖者乎。伏乞今日所发兵马。更加经理。必调七八万兵。以为万无一失之计。则威灵大振。岛夷削平。藩蔽有守。可保万世无虞矣。伏念陪臣擎赍奏本而来。为此请兵一事。事或无及。万死曷追。尤增震慄兢惕之至。
又
伏闻倭奴大肆凶悖。焚掘我先国王之墓。拘执我王子及耆旧相臣。而士庶之避难山谷者。戕杀无馀。此万古所未有。小邦遭此罔极之变。其在寡君。越在草莽。何以堪处。为臣子者。不忍闻。不忍言。肝胆摧裂。只自欲死而已。一天之下瞻听所及。凡有血气。莫不骇
又
伏闻倭奴大肆凶悖。焚掘我先国王之墓。拘执我王子及耆旧相臣。而士庶之避难山谷者。戕杀无馀。此万古所未有。小邦遭此罔极之变。其在寡君。越在草莽。何以堪处。为臣子者。不忍闻。不忍言。肝胆摧裂。只自欲死而已。一天之下瞻听所及。凡有血气。莫不骇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34L 页
愤。而况于閤下恻怛之心。出寻常万万乎。又闻伊贼做西路地图。叫聚王京等处散住徒众。的有西犯情事。不待冰结。敢逞狂计。其稔恶为如何。而小邦之危迫。又如何耶。伏见閤下前后勾当。劳心焦思。备尽筹度。选将兴师。加之资粮。续飞羽檄。促令遄臻。至于小邦以忠而见祸。思有以拯救于水火之中者。无所不用其极。小邦其庶几乎。危悰感激。不自觉涕泗之交如也。第未知今日 天讨。先施于平壤。又及王京。又及诸道。殄歼之无遗乎。抑止于王京乎。或止于平壤一城而已乎。平壤。譬则咽喉也。王京。譬则心腹也。诸道。譬则四肢也。今夫人一身。无处不病。则咽喉所以通呼吸。所以行药饵。治之在所当先。咽喉既通。则心腹之治。不可少缓。心腹既治。则其迄于四肢者。亦不可不治。盖四肢之病。亦能杀人故也。其次第则固有先后。其治之之功。则不容偏有所。(缺)岂可治此而遗彼。以贻后患乎。以诸道形势言之。自平壤而黄海而开城而京畿而王京而忠清而庆尚为一路。大军乘胜长驱。可以直进。惟咸镜一道别在东北隅。与平安道阳德孟山江界等邑。境壤相接。切近于义州。须以天兵一万。自为一军。由平安儳路。通道以行。以我军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35H 页
为向导。协力进讨。则剿歼可期矣。其一带长路。连江原道之岭东。达于庆尚左道。转而进焉。其势如建瓴于高屋。蔑不济矣。诸道既皆荡平。而王京可保克复。诸道有未尽平。则王京不可保其重恢。此理甚明。不待智者而后知也。伏见前日辽东都司移咨。遣大将领劲兵。水陆并进。都御史有是议。遣大将征讨。以伐狂谋。以弭后患。辽东赞理有是本。动调远近之七十万应援。本部有是题。速去救援。无致他日边疆之害。钦奉 圣旨有是训。寡君得此移咨。展读百回。恃之如金石如四时。乃曰。中外议论。不谋而同。既如此。 圣旨又如此。凭仗 天威。剿灭此贼。更无可疑。尝闻永乐年间。 成祖文皇帝以安南有变。水陆并进。荡平乃已。今此凶贼。声言要犯 中国。先撤其藩。至形诸文字。通天之罪。浮于黎贼。王法不敢赦。其必一怒而安天下之民矣。即将进兵形便。为具实封奏本。别差陪臣。赍擎以进。其中一一危恳。已入閤下清鉴。而閤下之吁谋深虑。周详纤悉。不遗馀算。陪臣何敢喋喋。顾念陪臣留馆四十馀日。不为不多。前后上书。沥血祈恳。不为不切矣。冬寒已深。土地已冻。驰骋攻击。亦可谓时矣。 命大将领大军。直渡鸭绿。以捣贼巢。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35L 页
以期荡平。尚未闻明白号令。则小邦赖何力以免灭亡。陪臣将何辞以报寡君乎。此陪臣之所以彷徨而不得不更诉于閤下者也。事贵神速。计必万全。故去草不去根。古人深戒。而一劳永逸。制胜之长策。发兵之期。不可以不亟。诸道之贼。不可不尽剿。诚如陪臣前件所陈。伏乞閤下。弗咈愚情。克壮远猷。亟发十万大兵。尽剿诸道之贼。使小邦再造。藩篱永固。不胜幸甚。此非 天朝私我小邦。实海内安宁之术也。小邦之存亡。果决于此举。而 中国疆场之安危。亦在此举。伏惟閤下更加留意焉。无任迫切之至。
呈兵部文(壬辰十月十六日)
伏蒙 朝廷矜悯小邦。既 命将出师矣。又拨赐军器贸资。俾为御敌之用。 恩至渥也。不胜感激。军器中弓面。本国所无。不得不另为优贸。其他焰焇等物。本国所有。而今以贼兵充斥。不得收用。故姑量近间所用。斟酌其数而为之耳。以其所有。易其所无。必各自捧择取舍。自是懋迁之常事。而今馆夫辈急于尽雇其所持。欲全数以贸。岂事理之当然哉。若不问可用不可用而混贸。非但使臣于本国获罪。将 朝廷拨赐。贸无用底物。其慢天之罪尤大。伏望大人。以此
呈兵部文(壬辰十月十六日)
伏蒙 朝廷矜悯小邦。既 命将出师矣。又拨赐军器贸资。俾为御敌之用。 恩至渥也。不胜感激。军器中弓面。本国所无。不得不另为优贸。其他焰焇等物。本国所有。而今以贼兵充斥。不得收用。故姑量近间所用。斟酌其数而为之耳。以其所有。易其所无。必各自捧择取舍。自是懋迁之常事。而今馆夫辈急于尽雇其所持。欲全数以贸。岂事理之当然哉。若不问可用不可用而混贸。非但使臣于本国获罪。将 朝廷拨赐。贸无用底物。其慢天之罪尤大。伏望大人。以此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36H 页
事理。谆谆下教于馆夫等。使之觉悟。容使臣择贸。一以重 朝廷恩典。一以慰远人情事。不胜幸甚。
呈礼部文(壬辰十月二十二日)
伏以陪臣前日。谨以优 赐军器弓面火药火具等物。以资捍御事。蒙本部已具在(缺)理。将马价银三千两。给付本馆。于会同馆开市之日。自行贸易。(缺)速领回给。散彼国军前应用。仍行令会同馆。给与车辆。沿途递送还国之意。题请施行。钦蒙 圣旨准下。仰惟朝廷眷遇小邦。俯恤患难。出寻常万万。所以拯救之者。 恩至渥也。窃不胜感激涕注之至。窃念所贸弓面二万对。一路出车。必资催督。苟无公差。谁肯速发。外国之人。不敢自行催督。伏望特令委差送人一员。自会同馆专掌催车。递送至鸭绿江义州镇交割。则庶几道路免致稽滞。得以趱期还国。及用于今日之讨贼。不胜幸甚。事缘切迫。冒昧仰禀。惶恐战慄。罔知所裁。
呈李提督张副总文(癸巳三月奉使平壤时)
伏以老爷肃奉 天威。恭行天讨。再造我邦家。所以导宣字小之恩。恢弘兴灭之义者至矣。巍乎无前之盛烈。实一国君臣之所共感激者也。收复京城。以及
呈礼部文(壬辰十月二十二日)
伏以陪臣前日。谨以优 赐军器弓面火药火具等物。以资捍御事。蒙本部已具在(缺)理。将马价银三千两。给付本馆。于会同馆开市之日。自行贸易。(缺)速领回给。散彼国军前应用。仍行令会同馆。给与车辆。沿途递送还国之意。题请施行。钦蒙 圣旨准下。仰惟朝廷眷遇小邦。俯恤患难。出寻常万万。所以拯救之者。 恩至渥也。窃不胜感激涕注之至。窃念所贸弓面二万对。一路出车。必资催督。苟无公差。谁肯速发。外国之人。不敢自行催督。伏望特令委差送人一员。自会同馆专掌催车。递送至鸭绿江义州镇交割。则庶几道路免致稽滞。得以趱期还国。及用于今日之讨贼。不胜幸甚。事缘切迫。冒昧仰禀。惶恐战慄。罔知所裁。
呈李提督张副总文(癸巳三月奉使平壤时)
伏以老爷肃奉 天威。恭行天讨。再造我邦家。所以导宣字小之恩。恢弘兴灭之义者至矣。巍乎无前之盛烈。实一国君臣之所共感激者也。收复京城。以及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36L 页
岭南。其势不啻破竹。而涂炭馀民。移粟无力。仍致大军资粮缺乏。回驻休养。不得不尔。此则小邦之罪也。不胜惭惧之交并。第以须有仰 禀。玆敢条列。一自平壤败衄之后。气夺魄丧。而继之以小邦全罗之兵。有幸州之捷。凶锋大挫。逃遁恐后。伏见庆尚右道巡察使金诚一。江原道号召使李塈等飞报。南下之贼。千百为群。我军尾击。厮杀甚多。咸镜贼众。今虽来聚。势穷粮尽。亦必难久。乘此机会。急击勿失。恐为计之得者。急之则失措。缓之则生奸。伊贼之常。在我而谋。尤不容不急。玆者开城运过粮草。已勾半月所支。而大军留劄。渐至消耗。迤东沿路。仓库虚竭。不得已以辽运灌注。而一日所运。不足以供一日。则以粮草而言。亦不可不为之汲汲也。小邦官军义兵。屯驻经年。气疲粮竭。师老食尽。兵家所忌。失今则无以为(缺)角。此亦不可不计也。持重已久。军情失望。锐气消铄。自相糜烂。散而为盗。而东作既失。西成无望。则哀我小民之奔命供役者。皆填于沟壑。此亦不可不虑也。三月添兵。拒敌京城。活捉倭子。已有所供。似是虚喝。无足取信。然亦不可诿以全无是理。未添之前。所当相时而动。粮草已绝。我师已散。我民已尽。贼兵已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37H 页
添。则师虽有百万。恐难为功。然则东藩为倭子所有。使此丑贼迫近。(以下缺)
呈礼部文
伏以卑职。赍擎国王谢恩表文一道,奏文一本。驰驿前来。窃照本国使臣之行。有上下马等项 恩宴。所以宠绥而怀柔之者。甚盛举也。恩至渥也。第念敝邦君臣。自罹兵祸。薪卧胆尝。居不敢求安。食不敢求饱。何心当筵。贪天宠而忘国忧乎。以故前后使臣。节将这件事理。呈蒙部下。许免恩例。伏乞俯察卑职危迫之情。特循近年已成之规。两项宴礼。俱许停免。以安远人之心。不胜祈恳之至。
呈兵部文
卑职。敬奉 国王钦谢降敕 皇恩表文一道及备陈情事实封奏文一本。谨已进献讫。伏闻奏文则奉圣旨下部里。将覆议题奏。窃伏惟念寡君情事。备载元本。 圣鉴所洞照。本部所谅察。采择而昭释之。其必有明降德音。为远人所快睹者。谨俯伏指日恭俟。无容更有冒赘。然书或不敢尽言。意或有所未彰。则御命而来者。亦不宜闷默而已。钦惟 圣天子广大光明。好察迩言。不让于大舜。而閤下上体 圣意。不
呈礼部文
伏以卑职。赍擎国王谢恩表文一道,奏文一本。驰驿前来。窃照本国使臣之行。有上下马等项 恩宴。所以宠绥而怀柔之者。甚盛举也。恩至渥也。第念敝邦君臣。自罹兵祸。薪卧胆尝。居不敢求安。食不敢求饱。何心当筵。贪天宠而忘国忧乎。以故前后使臣。节将这件事理。呈蒙部下。许免恩例。伏乞俯察卑职危迫之情。特循近年已成之规。两项宴礼。俱许停免。以安远人之心。不胜祈恳之至。
呈兵部文
卑职。敬奉 国王钦谢降敕 皇恩表文一道及备陈情事实封奏文一本。谨已进献讫。伏闻奏文则奉圣旨下部里。将覆议题奏。窃伏惟念寡君情事。备载元本。 圣鉴所洞照。本部所谅察。采择而昭释之。其必有明降德音。为远人所快睹者。谨俯伏指日恭俟。无容更有冒赘。然书或不敢尽言。意或有所未彰。则御命而来者。亦不宜闷默而已。钦惟 圣天子广大光明。好察迩言。不让于大舜。而閤下上体 圣意。不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37L 页
以远人而忽之。则其可可以言而不言乎。卑职窃照。自敝邦剥极以后。 圣天子东顾殷忧。冠盖则相望焉。介胄则遍满焉。一国君臣上下事情。靡不目见而耳闻。无论巨细。展转上彻。万里咫尺。有何纤毫或阻于明见之外。而敢有所辨明于其间哉。其有迹则似。而情则不近。即其一而不究其二。黯昧之冤。不一而足。不敢毛举以渎。独君臣上下之至冤而极痛者。是甘心为倭四个字。为群疑之本。而谓诈谓险。信口指目。倭奴之于敝邦。所为如何。而敝邦之于倭奴。视之当如何也。乃加以甘心之称乎。宗社墟矣。城邑夷矣。丘陵则灰烬矣。生灵则鱼肉矣。子女则系缧矣。国家则荡覆矣。锋焰所过。千里萧然。暴骨蔽野。邈无人烟。上自寡君。下至群生。凡有血气。皆不欲一刻共戴一天。而无力以自快。其日夜痛心疾首。不啻卧薪尝胆。固不待辨说而明矣。辛卯之夏。贼酋平秀吉骤遣使数辈。恐喝敝邦。乃以假途为辞。显有射天之计。敝邦君臣。愕然以惊。严辞以斥绝之。既遣使臣。驰奏 朝廷。是以有壬辰之祸。洎贼锋深入。势不可支。则寡君与群臣。越在西土。亦惟近父母之国而号呼焉。庶几仰赖其顾复。而果蒙 圣天子矜怜。出师至再。天威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38H 页
所临。凶丑自溃。克平壤收京城。贼乃远遁。得复我疆土。敝邦君臣。遂还旧居。食息五六年者。秋毫皆 帝力也。寡君亡国而得国。吾民既骨而复肉。恩非望及。日惟感泣。其间为敝邦谋所以宁息者。无所不用其极。及狡倭更动。又六师移之。以鲸鲵毕戮为期。其不远三四千里。前后大发军兵。继之以飞挽。不爱劳费。且虑敝邦因循疲弱。无以奋励。再劳文武重臣。指授方略。精神折冲。而德意之宣。非一非二。虽天地之生物。父母之慈子。不足以喻 皇恩之万一。而彼倭奴者。天地间别种毒物。海岛是居。鳞介与混。不识君臣父子之为何物。而忍于杀戮。长于劫掠。敝邦之人。虽三尺童子。固视之如蜂虿耳蛇虺耳。况无故兴兵。积以岁月。蹂躏屠戮。至于此极。为万世必报之雠乎。此贼未讨。而此雠未复者。只以力不足耳。顾又可以甘心乎。敝邦以积衰之末势。未有以自振。而彼贼尚炽。无生聚教训之暇。以谋则愦。以力则绵。大小钦差之来。见其不能有为而替其忧。故生疑于所不疑。此则敝邦之所自取。而其疑之亦已过矣。若险若诈。宁有是哉。甘心于倭。何谓也。天日照临。神明昭布。冤痛实切。欲死无地。苟险且诈。不可莅众而应敌。况臣子之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38L 页
于父母乎。况外藩之于 上国乎。况在水火之中而敢于拯济之下乎。敝邦之于 天朝。其一心趋向之诚。死而无二。谅亦 朝廷之所明知也。于倭而甘心。则是反侧于 天朝也。是可忍乎。反侧于 天朝。而甘心为倭。有是理乎。所不忍而无是理。则市有虎而曾参杀人。其可信乎。天经地谊。民彝物则。不以中外而有间。则君臣大义。岂以危急存亡而有所变移哉。此不足为敝邦明。而以 天朝之恩于敝邦。尚不足明其非反侧者乎。以倭奴之雠于敝邦。尚不足明其非甘心者乎。敝邦之被贼祸。自壬辰至丁酉首尾六年。守土之官。领兵之将。虽兵力不敌。覆败相寻。未尝有一人反面从贼者。其中忠义之士。劘身锋刃。死而不悔。如釜山,东莱,尚州,忠州,锦山,临津,朔宁,晋州,闲山之败。死之者不可枚数。而其他守城临阵而死之者亦多。最为表著者。想亦曾入于閤下之清鉴矣。无知小民。为贼所迫胁而不能自拔。为贼所执拘而不能办死。既入其中。或为驱使者有之矣。未必投甲以迎。倒戈以反。而有遇害者。有自尽者。有脱走者。士一命以上。未闻有降附在彼者。则未尝有甘心为倭者矣。上年庆尚,全罗,忠清三道之相继受兵也。各道节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39H 页
度使,防御使,赞画使,助防将,别将等将。随处剿击。斩级有报。或七十馀级。或四五十级。或二三十级。总千有馀级。生擒亦颇有之。皆经理,提督所详知。则亦足以明其不曾甘心为倭也。至于王师。则徯来其苏。宁或略不关情。国都则宗社所在。安忍全无顾忌。物力荡竭。接持之不称。势也。而柰我方言。莫暴情意。贼迫南汉。妃嫔之出避。权也。而禀于理,督。非敢擅便。敝邦之情事则然矣。况寡君与群臣。董率诸道徵兵。惟理,督指挥是听。奔走于旗鼓之后。而视东征士卒。不啻一家之人乎。此等云云。亦皆所谓迹则似。而情则不近。即其一而不究其二者也。敝邦以礼义见称于中国。自古在昔。而粤自 本朝列圣东渐之泽。最所先乃。而其濡染之久。二百有馀年矣。至今十行之札。必曰忠顺属国。敝邦之于 本朝。为忠为顺。 皇上之所已许。而天下之所共知也。安有忠顺而甘心为倭者乎。安有忠顺而以诈以险。事 本朝者乎。敝邦虽削弱之甚。艰危之极。而事大以至诚。可质于天地神明。受此黯昧之恶名而莫之白。岂不为敝邦君臣上下之至冤极痛乎。此寡君之所以失魄塞气。而叩心搥胸。心欲自列于天日之照下者也。伏闻前日 圣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39L 页
旨有曰。情有可矜。非尽险诈。朕亦推诚不疑。敝邦上下庄诵而飏言。咸曰大哉王言。又曰一哉王心。 上圣度量。夐越常情。既曰不疑。则思过半矣。敝邦之至冤极痛。庶几其伸雪矣乎。莫不翘企以待。伏惟閤下以仁人在高位。一夫不获。则曰时余之辜。其任又以掌邦政平邦国为务。平邦国云者。谓人皆得其平也。同轨之内。有不得其平者。则閤下思所以平之。当不遗馀力。而敝邦不平之鸣。閤下其忍闻之而不欲使之平耶。举国之至冤极痛。又岂但一夫之不获而已哉。伏望昭察敝邦情事。善为敷奏辨释于明四目达四聪之前。 天其申命。傥一伸枉而雪冤。人之为言。无再煽疑而滋惑。则有以大慰敝邦上下人心。而敝邦上下。亦得以自立于覆载之间。感激欢欣。鼓舞振作。虽死之日。犹生之年。而倍殚心力。以翼王师。永图报效。以塞 皇眷。又何足言哉。干渎崇严。无任惶惕。
呈兵部杨郎中文
顷者。猥以沥血之辞。冒昧投进。冀以俯赐采纳。达于大堂。转以上闻。辄蒙译传。回谕谆谆。不以呈禀为不可。感佩盛谊。如有所得。退伏所馆。日夕颙望。伫见德音之明降。而屈指计日。已经半月。馆舍深锁。罔攸闻
呈兵部杨郎中文
顷者。猥以沥血之辞。冒昧投进。冀以俯赐采纳。达于大堂。转以上闻。辄蒙译传。回谕谆谆。不以呈禀为不可。感佩盛谊。如有所得。退伏所馆。日夕颙望。伫见德音之明降。而屈指计日。已经半月。馆舍深锁。罔攸闻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40H 页
知。窃不胜闷郁焉。敝邦之甘心为倭。万万无此理。可以质诸神明。而顾以积衰末势。不能自振。往来之人。见其迹而疑其心。生疑于所不疑。其所以致疑。敝邦皆所自取。然疑之至此。亦已过矣。黯昧之冤。不胜其多。乃至成虎于市言。几被投杼于慈母。致有此云云。此所以为一国之至冤极痛。而寡君之所以摧肠伤骨。若受锋刃。叩心搥胸。自列于天日之下。前后咨奏。备陈情事。不自知止者也。伏想本府覆题。已尽表白伸理之。寡君恳迫危悰。再彻四聪。呈露无馀。临下有恭。日监在玆。仁覆閤下。不谅人只。卑职尝闻往来行言。心焉数之。敝邦事大之至诚。复雠之苦心。 重瞳所照。视远惟明。岂有一毫或阻下烛。况今理,督来莅敝邦。其所指授。寡君敬以国从乎。卑职之来。与回还陪臣尹惟几。相遇于山海关路次。得闻本府回咨。有曰。群疑顿释。又曰。天颜有喜。上既有喜。下又顿释。则敝邦冤痛。庶几解脱。信乎流丸止于欧臾。而雨雪见晛日消。卑职等跃跃以喜。不胜感戴之私。但陪臣愚见有一焉。前日寡君移咨以陈情事。故本部亦以咨回谕矣。今则寡君别具一本。专差陪臣。驰驿以奏。似宜有降 敕宣谕。此在事理。亦或为然。且咨文则寡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40L 页
君见之。二三该官陪臣知之而已。不可家喻而户晓。岂若 圣敕之降。寡君率百僚郊迎。而昭回云汉。大小臣民。咸与争睹之为快哉。如奉一札十行宠奖于下国。嘉与三军百姓。感奋于将来。咨会之与 敕谕。体面自别。一以昭雪前疑。一以激励后效。则德之至渥。岂不出寻常万万乎。自古被谤议。不能自明者。赖当世豪杰之分明卞别。卒光史籍者有之。谅执事之所详知。伏望执事。哀寡君之吁呼。洗黯昧之恶名。解一国之冤痛。必使大小臣庶。无不欣踊。则真所谓无一夫不获其所。不但为敝邦之幸。抑亦天下之大幸也。卑职使事已完。行有日矣。敢更来候部下。恭听进止。
呈礼部提督会同馆主事李(杜)文
伏以卑职等。来留馆下。惟大庇是赖。感荷何可仰喻。领赏谢恩之后。即当辞朝辞堂。而蒙兵部职方司郎中杨分付。又蒙兵科给事中侯分付。皆以为兵部今将国王奏本内事理。覆题禀处。似当有降 敕回谕节目。你们可姑等待。不可轻易发去。卑职等窃念贱行须待这件处置完了如何而后。乃得回还。若辞朝在前。奉 敕在后。则揆以次第。不惟体面欠便禁中
呈礼部提督会同馆主事李(杜)文
伏以卑职等。来留馆下。惟大庇是赖。感荷何可仰喻。领赏谢恩之后。即当辞朝辞堂。而蒙兵部职方司郎中杨分付。又蒙兵科给事中侯分付。皆以为兵部今将国王奏本内事理。覆题禀处。似当有降 敕回谕节目。你们可姑等待。不可轻易发去。卑职等窃念贱行须待这件处置完了如何而后。乃得回还。若辞朝在前。奉 敕在后。则揆以次第。不惟体面欠便禁中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41H 页
出入。亦恐未免狼狈。其先其后。所宜审度。不敢自由。冒昧仰禀。乞赐指挥。使远人举措。不至颠倒错谬则幸甚。干渎崇严。不胜悚惕。
呈兵部职方清吏司郎中杨(应聘)文
伏以前后呈禀鄙恳。猥蒙曲加采纳。感佩之私。第切下诚。寡君陈奏一本。伏想已经覆题。以 敕以咨。当有回谕。恭俟 圣旨。日复一日。何其宜闻而久不闻也。卑职等以馆舍牢锁。不获进退伺候。只自引领颙望。窃不胜闷郁焉。贱行上下凡二十有四人。留馆已四旬有四日。既领颁赏。又谢 皇恩。又已辞朝。盖领赏则谢恩。谢恩则辞朝。自是旧例。而辞朝之后。则光禄寺不继日支留资。以辞朝则即当发去也。羁旅之人。濡滞实难。况属玆艰危。去国已久。靡及之怀。非常日比。或以温纶。或以移咨。若奉回谕文字。昭示前疑后释之旨。则归报有辞。而寡君庶几与一国臣民。感奋激励。图效之不暇矣。玆因辞堂于礼部。来诣部下。敢更冒控。再三则渎。僭率是惧。
呈会同馆主事文
伏以卑职等。万里远来。留馆经月。其在情私。岂不怀归。况领赏谢恩等项。皆已准行。东还一念。如水滔滔。
呈兵部职方清吏司郎中杨(应聘)文
伏以前后呈禀鄙恳。猥蒙曲加采纳。感佩之私。第切下诚。寡君陈奏一本。伏想已经覆题。以 敕以咨。当有回谕。恭俟 圣旨。日复一日。何其宜闻而久不闻也。卑职等以馆舍牢锁。不获进退伺候。只自引领颙望。窃不胜闷郁焉。贱行上下凡二十有四人。留馆已四旬有四日。既领颁赏。又谢 皇恩。又已辞朝。盖领赏则谢恩。谢恩则辞朝。自是旧例。而辞朝之后。则光禄寺不继日支留资。以辞朝则即当发去也。羁旅之人。濡滞实难。况属玆艰危。去国已久。靡及之怀。非常日比。或以温纶。或以移咨。若奉回谕文字。昭示前疑后释之旨。则归报有辞。而寡君庶几与一国臣民。感奋激励。图效之不暇矣。玆因辞堂于礼部。来诣部下。敢更冒控。再三则渎。僭率是惧。
呈会同馆主事文
伏以卑职等。万里远来。留馆经月。其在情私。岂不怀归。况领赏谢恩等项。皆已准行。东还一念。如水滔滔。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41L 页
第兵部兵科俱有分付。以为今将国王陈奏内事理。覆题禀处。似当有 敕谕节目。不可容易发去云云。如果有 敕谕。则旧例使臣须躬诣会极门下。捧持出来。夫既辞朝。则既辞之后。更入 阙门。其于体面。恐未为稳。卑职等欲审度先后次第。谨于谢恩之后。辄敢呈禀。蒙执事姑徐之命。徊徨数日。伫待兵部覆题定夺如何。而馆门深锁。得闻无路。欲令通事探听以来。玆因小甲。愿受小帖。小甲之回。伏承严教宜速辞朝。卑职等不敢知兵部覆题。已有结末否乎。回谕一事。不以敕而以咨。则别无所碍。当即先辞朝。而后受咨以去。苟有降敕。则其先其后。序不可乱。如前所陈。伏乞特赐一帖。容通事往来探听。如以通事出入为难便。则命小甲闻见以言之。亦所恳望。外国之人。一动一止。不敢不禀。凡有处分。谨当一一遵依。顾此奉敕辞朝两件。委系紧关体面。不可倒行逆施。以贻罪悔。更乞详赐指挥。俾免颠倒。则不胜幸甚。冒昧仰渎。战慄之至。
呈礼部提督会同馆主事李(杜)文
伏以卑职等赍捧国王谢恩表文及方物及陈情奏本。辄皆进献讫。既领赏矣。既谢恩矣。又既辞朝矣。而
呈礼部提督会同馆主事李(杜)文
伏以卑职等赍捧国王谢恩表文及方物及陈情奏本。辄皆进献讫。既领赏矣。既谢恩矣。又既辞朝矣。而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42H 页
以寡君实封陈奏一本。既下兵部。兵部其必已覆题。当有降敕或移咨。以回谕我国王一节。而卑职等以所寓馆舍。重门深锁。出入无便。虽欲往来探问。其路无由。迄未知兵部处置结末如何。徊徨隐默。窃不胜闷郁焉。贱行上下凡二十有四人。不为不多。留馆已四旬有四日。不为不久。而囊橐皆已罄竭。且自辞朝以后。光禄寺不继日支留资。岂不以辞朝。则即当发去乎。羁旅之中。濡滞之苦。有不可以仰喻者。况属玆艰虞。去国累月。靡及之怀。非常日比乎。仍念外国使臣进退迟速。实系本部。而寡君初既以奏本内事理。具咨于本部矣。伏乞即将速完回谕文字。俾远人毋至狼狈事意。特行公移于兵部。则竣事之人。乃可言旋。而归报寡君。庶几有辞。卑职等无任迫切祈恳之至。轻渎崇严。深增战灼。
呈礼部提督会同馆主事李(杜)文
曾蒙盛谊。曲怜敝邦事情。许令往来兵部。下情不胜感佩。但投进堂呈。已经半月。其所处分。迄未有闻。而卑职等使事。亦既完了。旋归伊迩。窃愿更诣兵部。以探结末如何。更乞特许裁付票文。容令出入。以终盛惠。无任迫切之至。干冒崇严。兢惕罔措。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揭帖
呈礼部提督会同馆主事李(杜)文
曾蒙盛谊。曲怜敝邦事情。许令往来兵部。下情不胜感佩。但投进堂呈。已经半月。其所处分。迄未有闻。而卑职等使事。亦既完了。旋归伊迩。窃愿更诣兵部。以探结末如何。更乞特许裁付票文。容令出入。以终盛惠。无任迫切之至。干冒崇严。兢惕罔措。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揭帖
柏谷先生集卷之二 第 442L 页
敕使司行人揭帖(癸巳十二月初六日)
玄律将穷。寒威极严。关河冰雪。行路则难。伏惟神相恺悌。动履万福。偏荒滓贱。叨以无似。奔走下风。陪从两旬。仰声光而薰德义。此生殆免虚过。为幸大矣。而飙轮莫攀。行旌已逖。倾睇云霄。曷任下怀。留教 敕筒。悉搜经由地方。幸而得之。其中所有。亦不失亡。玆敢重加包裹。以付谢 恩使臣之行。东坡馆事。匆遽忙迫。靡遑申敕。竟致从者暴露于风雪。而兼有饥恼之患。使寡君爱慕尊奉之意。堕落空虚。奉职无状之罪。万死难赎。只自一味惶惕而已。寡君闻此。不胜惊骇。寝食不敢安。即有谢帖一封。专使驰至。且以南佂将士所获倭奴手刀一双腰刀一双。敬奉下执事。又有都监新造三枝枪有枝戟各一对。以备行仪。追及于龙湾。故谨并转呈。此实出于寡君终始惓惓之诚。伏乞特赐下谅。仍念贼势之猖獗。小邦之危迫。明鉴固已洞照。不容更赘。而一国君臣上下之所仰望。不啻大旱之望云霓。其在不忍人之心。思有以拯济之者。必不遗馀策。唯日翘企以俟。僭率及此。死罪死罪。
玄律将穷。寒威极严。关河冰雪。行路则难。伏惟神相恺悌。动履万福。偏荒滓贱。叨以无似。奔走下风。陪从两旬。仰声光而薰德义。此生殆免虚过。为幸大矣。而飙轮莫攀。行旌已逖。倾睇云霄。曷任下怀。留教 敕筒。悉搜经由地方。幸而得之。其中所有。亦不失亡。玆敢重加包裹。以付谢 恩使臣之行。东坡馆事。匆遽忙迫。靡遑申敕。竟致从者暴露于风雪。而兼有饥恼之患。使寡君爱慕尊奉之意。堕落空虚。奉职无状之罪。万死难赎。只自一味惶惕而已。寡君闻此。不胜惊骇。寝食不敢安。即有谢帖一封。专使驰至。且以南佂将士所获倭奴手刀一双腰刀一双。敬奉下执事。又有都监新造三枝枪有枝戟各一对。以备行仪。追及于龙湾。故谨并转呈。此实出于寡君终始惓惓之诚。伏乞特赐下谅。仍念贼势之猖獗。小邦之危迫。明鉴固已洞照。不容更赘。而一国君臣上下之所仰望。不啻大旱之望云霓。其在不忍人之心。思有以拯济之者。必不遗馀策。唯日翘企以俟。僭率及此。死罪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