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月汀先生别集卷之三
月汀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x 页
月汀先生别集卷之三
 韩文吐释(下)
  
月汀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356H 页
贞曜先生
咸来哭吊韩氏(为加尼)。似当哭吊句而韩氏连下句如何。○恐走位哭时。韩氏固为主而受吊似不须疑。
端序即见。端正有次序之状即见耶。(即今本作则)○恐端始次序。只如今人言将来地步云耳。
与世抹摋。抹摋与汉书末杀灾异立文不同。未知何意。○恐只谓将世俗习态而扫除也。
人皆劫劫。亦何意。○未详。恐只窘窄急迫之状。
有以后时(奴)开先生者(于乙)曰吾既挤而与之矣(尼)其犹足存耶。后时。后于时也。谓吾既挤进取一事。以与时人矣。其犹足恤问耶。
买棺以敛。人之死。多买棺而敛之。此贫者之常事。何以云云耶。○恐只据实言之。
贤者故事有易名。况士哉。贤者与士何别。○恐谓贤者虽无官。犹可易名。况已为士乎哉。
少监独孤府君
咨禀教饬(为也)。谓咨禀其教饬之言耶。○恐只如此。年再不赢。谓其父及古风再世。不足于年耶。○恐然。
员外郎张府君
诈称疾不言(为加尼)。恐不言(伊)三年(戾尼)。○恐不须如此。使文势窄。此不过云如是者三年或后三年云尔。
宰相怒曰吾故皇甫氏(尼)。故字有固意。一说故即汉书先故之故。谓其先故皇甫氏。与求试职者同姓亲。宰相怒者。恐是皇甫鏄也。
月汀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356L 页
统军刘公
咨公以城守(为尼)所以能擒诛叛将为抗拒(为也)令敌人不得其便(罗)。本注今按此谓安国宁谋。以城降贼。昌裔密计斩之。
少诚惭其军。又左司马李公墓志。尹惭其庭中人。嗣子纵长子元一。既曰嗣子。又有长子。何谓嗣子。何谓长子耶。长子嗣子似又在李惟简志。○恐嗣子谓适子为后者。长子通适庶而言其为长子耶。
长子通适庶而言。终恐可疑。(今按丧服长子下。言适妇见长子。是适子而长者。故传日正体于上。于上二字。释所以为三年之故。其曰长子。如言长妾见其有子。故曰将所传重。)
御史卫府君
唯服任遂功为孝子(伊)在不怠(尼罗)。此乃兄弟相勉为不可已之辞而我则恨己不及也。
要无有。谓要求本无有之药耶。○恐只谓要求理所
月汀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357H 页
无有云云耳。
河南令张君
岁徵绵六千屯。史记犀首传文绣千纯。注凡丝绵布帛等。一段为一纯。音屯。
不可贪官害民留。不可贪官害民而仍留在官也。
竟以代罢。代罢。见代而罢去也。
公卿欲其一至京师(罗尼)。恐当作(戾尼)。○见上。
谁之不如(卧隐代)而不公卿(古)奚养之违(为也)而不久生(古)唯其顽顽(为也)以世厥声(奴多)国语晋语云赵文子冠见温季子。(温季子郤至也)季子曰谁之不如。可以求乎。(言汝不如。谁可以求其次。不欲其高远也。)
凤翔节度使李公
拜诀属家徒。拜诀而属托家徒也。
使天下拭目观。观下似当有(为也)吐。○当无吐。使天下以下见效也。
少府监胡良公神道碑
请为公铭。刻之墓碑。于潮州刺史韩愈。详此文势铭刻之墓碑。似连作一语。铭刻二字。不可分析也如何。○恐铭刻不得连文看。
请为公铭刻之墓碑云云。所请于韩潮州者。作公铭
月汀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357L 页
词。以刻墓碑一事也。
坊舒之政。于玆有靳。谓坊舒二州之政。民犹爱惜耶。○谓坊舒之政。至今有遗爱也。
故相权公墓碑
上曰然(为尼)吐。似当作然(他)。更考。
多铭卿大夫功德(为那)。此吐若作(为那)。与其下文其为家不视簿书等语。别无相反之义。只以下文有然字而功德下。辄悬(为那)吐。恐未稳。未知当下何吐。○恐不全无相反意。未尝去书。多铭卿大夫则似于好治文字。而其为家则簿书间文字。犹不喜视。此是相反之义。而此义止于簿书句以上。其未尝问有亡以下则却因其为家之文而成语耳。间有(五)吐足以间隔。未尝问有亡等下文。仍存(为那)吐。
灭楚徙秦。即上文楚灭徙秦之语。谓楚灭而徙于秦。行世祖之。文世师之。谓世祖其行。世师其文也。
平淮西碑
战其东十馀遇(为也)降万二千。似当于十馀下悬(为也)吐。遇降之云。即谓遇元济之卒而受其降也。十馀遇云者。似未妥如何。○恐不得从遇降之文。
十馀遇云者。终恐未稳。连下文作遇降恐是。
月汀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358H 页
孰居近土。袭盗以狂(可)。本注近土。诸镇之叛命者。以狂(可)吐。欲改作(古)如何。○方其  时。孰欲袭盗以狂(可)。惟崇极而圮乃后然耳。愚恐如此。
魏将首义(五)六州降从(于乙)。魏将首义与六州降从。非有二事。盖魏将首义而六州降从也。首义(五)吐。欲改作(为尼)如何。○恐首从间着(五)吐何妨。
南海神庙碑
莫贵于公侯(罗)(奴)海岳之祀。故下(奴)吐当削去。故常以疾为辞。注辞或作解。汉书皆以风为解。斋庖之房(厓)百用具脩(古)
柳州罗池庙碑
庙成(于乙)大祭(为多)过客李仪醉酒慢侮堂上(罗可)得疾扶出庙门即死(为尼罗)。李仪得疾。非必大祭日也。
粳稌充羡兮蛇蛟结蟠。粳稌之积如蛇蛟结蟠然也。
黄陵庙碑
明其正自得称君也。明其正妃自得称君也。
左散骑常侍太原王公神道碑
厥后(伊)世居太原。厥后。其后孙也。 与阳城合(为也)提约明(为尼)提操约束者甚明也。
知制诰(为也飞隐)友人得罪斥逐(乎代)后其家(于乙)斥逐之时
月汀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358L 页
后其家属。不与俱行也。 后其家属云者。当更详。人填道。迎显公德。迎属下句。
风雨顺易。顺易之易。有和平之义。
许国公神道
啖之以陈归汴(戾尼)。欲作(为也)。其下使数辈在馆者。即是啖之以陈归汴者也。○恐无不可。
血流波道。血(伊)(为也)(厓)(为加尼) 有以相待。相待言当有兵也。 此于法。不得以私相馈(罗为加罗)吐似如此。 进见上殿。拜跪给扶。进见上殿之际。有拜有跪。皆给扶也。
其葬物有司(乙)官给之。其葬物及有司之人皆自官给之也。官庀有司之义。
以公武子孙绍宗为主。后以公武之子(缺) 之孙绍宗为公主后也。 蔡先郓锄。谓蔡先郓而锄也。槁乾四呼。槁乾谓蔡郓也。
柳子厚墓志
无辞以白其大人。后汉书范滂传。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谓母为大人。
 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唐时行遣为远地刺史者。其母许令随往。若吐作万无母子俱往理(尼)。请于
月汀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359H 页
(罗为古)将拜疏云云如何。○以白其大人此一脉语。且万无母子俱往理(句)请于朝此一脉语。此二脉语上却冒以无辞一句语。又于上却冒以吾不忍梦得之穷一句语。盖万无理云云。不得不为一脉语。请于朝请。只诉告之义。梦得之穷蹙无辞者。一则以将有海外之行。告白于年高之母夫人。一则以万无母子俱往理之事情。诉告于朝也。此子厚所以不忍于梦得者也。
吾所不忍者。梦得穷闵。无言以慰藉其母。且万无以母子俱往情理。请于朝之势(下缺)○吾所不忍者。梦得之穷蹙。无辞以告白于老母。兼且万无母子俱往理。陈请于朝廷也。盖万无母子俱往理一句。不可折碎看也。
虽得重罪(那)死不恨(罗尼)(罗尼)说见前。
仅如毛发。比反眼。似比字句而吐(罗刀)。○恐谓仅如毛发而比至于反眼。吐仅如毛发(奴代)比反眼(为也隐)
仅如毛发比而乃反眼有若不相识者然。落阱不救。犹不甚也。反挤之又下石则一节加于一节也。恐比字句而吐(罗刀)
不自贵重顾藉(为也)谓功业可立就。以无一分顾藉心
月汀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359L 页
之语观之。不自贵重顾藉。当连为一句。
虽有出于人。此指文学辞章之外之事。似指名位而言之则谓名位高出于人而贵显耶。○恐只如此。
金吾李公
当公弟兄未续又亡。谓公弟兄。未续嗣王之封而又亡耶。○恐只如此。
谁黜不复而以丧归。谓皆贬黜复生还而此独以丧归也。吐欲作不复(卧隐代)丧归(五)。○谁复如此人之黜不得复。竟以丧归。极痛之词。
万里于畿。谓去畿内万里也。○恐谓行万里。乃及于畿也。
越州刺史薛公
无疏远皆家归之。家归之。未知何意。○恐谓如其家而归之。
公之葬也。故公弟集贤殿学士尚书刑部侍郎放。属余以铭。本注故字疑当在上文公之字上。
其祐成之。公食庙祀。此吐作成之(为罗)庙祀(里罗)如何。○恐此吐曲而不可。
此吐曲而不可则其祐食庙祀者何意耶。幸开释而教之。且其吐当何云耶。○其祐成之(为也)公食庙祀(为罗)
楚国夫人
始自郎苗。谓其职为郎者名苗耶。○恐只如此。莫我抚已上。有我字下己字。非自己之己。乃语助之已也。恐以语助看。○恐文字间偶然似叠而未伤也。语助之则殊未为是。
月汀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360H 页
左丞孔公
冀一有功有所指取。谓希凯功业。欲指取而有之也。王适墓志见功业。有道路可指取有云云。指取字可以参看。○恐只如此。
杀都护李象古(为尼)。似当作(为古)。○(为尼)吐亦恐未失。盖如此。所以桂容将无功以死。
皇考讳岑文。当作岑父。孔巢父之兄弟。文字误。○如此乎未考。
常侍王公
公之为拾遗(为也)朝退。上有公之字。拾遗下吐似作(厓)。○(厓)则未见其是。恐不若句之而不吐。
其所树立殆不可学。此语上连文章。下有不可学字。
其树立似指所树立之文章。○恐是。
气锐而坚(五)又刚以严(为尼)哲人之常(奴多)爱人尽己(为也)不倦以止(为尼)乃吏之方(奴多)与其友处(厓)顺若妇女(为尼)
月汀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360L 页
何德之光(奴多)墓之有石(厓)我最其迹(为尼)万世之藏(奴多)
少监马君
可念殿中君也。曾读作可念(尼)殿中君也(罗)如何。○恐太子少传者也(五)云云玉雪可念(为加尼为尼)殿中君也(罗)似此如何。念。爱也。
樊绍述
我道盖是也。谓我道盖如此耶。○恐只谓我道故知如此也。
皆应曰然(古)无不意满(戾尼)
军谋堪将帅。策上第以进。上第。犹言登科耶。○恐军谋堪将帅。是其时取人之科。而此人所策居上等云耳。
尝与观乐。问曰何如。曰后当然。已而果然。此语难晓。抑谓尝与观乐。问曰何如。樊曰此曲调毕后当奏某曲调。已而果如其言耶。○恐只如此。
莫觉属。莫能觉属文之法耶。○恐只谓莫有觉知所以属古文者云耳。
文从字顺各职职。此谓文字各职其职耶。韩文考异朱子序。不能明记。似谓韩公必以文从字顺。各识其职云云。即是用此语也。然则此铭各职职。亦当作各
月汀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361H 页
识职耶。○恐此或然。且有一焉。尝读此铭。疑其语意不伦。以为文字之云大轻。神圣之云大重。而后乃味之求字躅字极紧。盖欲求古神圣之道。在于文字。为其馀躅。而从顺职职。又近于道。于是知韩公之与绍述。庶几由文入道之不偶然也。向云不袭蹈前人。非好奇之为也。如何。
左司马李公
生公未晬(厓)以卒。欲悬吐如此。○恐不若句而不吐。尹惭其廷中人。本注方云汉张耳传。李良素贵起。惭其从官。又袁盎传还愧其吏。公此文与刘昌裔志皆用此。
宰相以文理。白为资州刺史文理云者。何谓耶。○宰相以文才治理。白为刺史也。
愈下而微(戾尼)既极复飞(罗)其自公始(奴多)公多孙子(为尼)将复庙祀(里罗)
给事中张君
张御史(隐)长者(尼)毋侮辱(为㢱)轹蹙我事(罗刀)无庸杀(为罗为古)置之帅所(戾尼)。曾读作张御史长者(罗)无侮辱轹蹙我事(为尼)无庸杀(为罗)谓无侮辱我轹蹙我之事。此与所悬吐有异。未知何义为长。幸详示。○恐新说不好。其
月汀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361L 页
云无侮辱及轹蹙我事之文。甚不近似。
张御史长者毋侮辱(为㢱)轹蹙我事(罗刀)。悬吐之意。未能明知。幸开释示之。○毋字无字。皆救止之辞。盖以其长者。故不可加以侮辱彼。或轹蹙我辈之事则虽不能无怨怒。而至于杀则尤不可云云也。
必为其帅告此(五)馀人(隐)不如(罗为古)迁之别馆(为乙士伊)。曾读作必为其帅告此(奴多)衍馀人二字不读。不如迁之别馆(罗为古)。此从本注读之而吐如是。与今悬吐不同。幸详教。○终恐本注难从。
(伊)饵之药(乎代)。此似谓医治饮饵之药。其物多空青等物也。其吐似当曰医饵之药(伊)如何。○恐新说未是。
其物多空青雄黄诸奇怪物。剂钱至十数万。不知物字句耶剂字句耶。物剂似长如何。○恐物字当句。剂钱。是剂药之费也。
噎喑。以为生子独割也。众皆噎喑。以为生子独割断此习而不为耶。○恐谓世人声气闭塞而偷生。而此人则否。独取刳割也。为彼之不清。故作玉雪以羞之也。
自申于闇明。莫之夺也。我铭以贞之。不肖者之呾也。
月汀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362H 页
本注今按。闇明二字乙之则韵自叶而义亦胜。呾。相呵也。音怛。
卢府君夫人苗氏
其族世(伊)所谓甲乙者。注言卢氏之族。此似谓卢氏之族。即世所谓甲乙者。其吐似当曰其族(伊)世所谓甲乙者(罗)。今此(伊)吐恐误。○恐果是。
不歉于约。不矜于盈。伊昔淑哲。或图或书。谓不歉乏于贫约时。不矜夸于丰盈时也。古昔淑哲之行。或传之图画。或垂之书记也。辄注释如此。未知如何。○恐只如此。
参军李君
其行(伊)不敢有出焉。出谓出于兄意之外。犹言违越也如何。○恐然。亦恐不敢以贤于兄者。自见也。翱其孙也。有道而甚文。左传昭公三十年子西谏曰。光又甚文。将自同于先王。
处士卢君
不忍去时岁何谓。○恐只谓不忍违去年时间也。以家有无。葬以车一乘于龙门山。以家有无。谓家财有无丰约耶。葬时只以车一乘。则以其家贫约之故耶。○恐只如此。
月汀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362L 页
贵兮富兮。如其材得何数兮。名兮寿兮。如其人岂无有兮。此语未晓。妄意如其材(厓)得何数兮为一句。如其人(厓)岂无有兮为一句。而其意未能知。幸出注以示。○贵富视侔其材。如此得之者何可胜数。名寿称其德。如此者亦岂无有乎。恐新说未是。
彼皆逢其臧。子独迎其凶。玆命也耶。彼富贵之人皆逢臧善之运。子独值其凶厄之时。玆乃命也。
博士李君
余不知服食说(伊)自何世起。起下似当县吐。未知当县何吐。○恐无已则可吐(为也)而未必好。
世慕尚之益至。此其惑也。不知益至之至字当句而有(为尼)吐耶。○恐或如此。而惟惑也吐(亦)如何。
溺出血(古)肉痛不可忍(为也)。痛则痛矣。奚谓之肉痛。肉痛之云未妥。或是谓溺出血肉而痛不可忍耶。○恐溺出血肉。似甚不近。而肉痛不可忍。似宜有。
食泌药五十(古)死海上。此吐恐食泌药(为多可)五十(厓)死海上。言未寿而死。○恐此果甚是。盖他人死概言年时矣。
谓之智可不可也。可不可虽设两端。终归于不可谓之智也如何。○恐也是。
韩府君
至至其家。此谓至于至其家耶。○恐是。
周况妻韩氏
开封(伊)亦卒开封(为多)。详此文义。其吐似是开封(伊)亦卒(为多)。而下开封字。连下文从父弟愈。盖谓开封之从父弟某也。○恐新说不是。 再详朱子说。新说果是。
月汀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363H 页
韩滂
莫不归于死。寿何少多。人莫不归于死。寿何少多之有言。寿之多者。未必赢于寿之少者。盖慰其短命之辞也。○恐只然。
其悲奈何。欲吐曰其悲(印月)。○恐意则或然。而吐不佳。
女挐圹铭
汝安归之。惟永宁。汝安归之。谓汝安心而归。如云安而即路也。但下文既有永宁字。此是安意。恐语叠。若谓汝宗既葬于是。汝安所归乎。谓当归于汝宗葬处也。何说为长。○汝安归之(五)惟永宁(于多)。汝安归之。谓舍此安归乎。
唐充妻卢氏墓志
命不侔身。未详其意。身有柔静之德有馀。而其命则短。此是命不与身相侔也如何。○恐只然。
赠太傅董公行状
宰相以公善为文。任翰林之选。闻以公善为文。堪任翰林之选而上闻耶。○恐只如此。
月汀先生别集卷之三 第 363L 页
请迁玄宗庙议
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恐成周之世后稷为太祖。而太王王季文武四亲庙为二昭二穆。其一昭一穆则太王以上二公祧庙。而到文武不迁为世室。虽文武不迁。未尝称祖。而神尧之称祖者。唐初虚太祖之位。盖为日后地耳。此与周制不同。而神尧实创业之君。则称祖亦有说焉。
七庙以下降杀以两。典籍通规。虽千百世。其数自如而乃曰祖功宗德。不在其数。以其时制为然。故其言如此耶。盖其言创自刘歆。
附录
 文贞公进注解经史劄云云。韩文则曾从同知崔岦。相与往复订正。写成订疑集览上下卷。或可因其有疑难处而参考。则不无所益。今敢投进。少赐乙览后还下。则可更删改缮写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