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485-034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新安志卷一       宋 罗愿 撰
  州郡沿革
徽州新安郡军事禹贡职方氏扬州之南境春秋时属
吴吴亡属越越灭属楚秦并天下置黟歙二县属鄣郡
汉武帝元封二年改鄣郡曰丹阳而使都尉分治于歙
成帝鸿嘉二年以黟为广德王国立中山宪王弟孙云
客于此三年薨无子地入于汉平帝元始二年复以为
卷一 第 1b 页 WYG0485-0344b.png
广德王国立广川惠王曾孙伦为王传子赤王莽篡位
贬赤为公明年废而改黟曰愬卤光武中兴复为黟献
帝建安十三年吴主孙权遣威武中郎将贺齐定黟歙
分歙为始新新定黎阳休阳并黟歙为六县遂割于丹
阳置以为新都郡其后避嗣主孙休讳改休阳为海宁
晋武帝太康元年平吴以黟之广德故国为广德县𨽻
宣城郡(何承天宋志称广德汉旧县沈约以为二汉志/并无之疑是吴所立按吴志吕蒙领广德长吴)
(录张纯补广德令则广德在吴为县矣/然不知所属至晋书乃显𨽻宣城云)改新都郡曰新
卷一 第 2a 页 WYG0485-0344c.png
安改新定县曰遂安宋大明八年省黎阳并入海宁止
领县五梁武帝普通三年割吴郡之寿昌来属复为六
县自秦汉鄣丹阳及吴新都晋新安皆𨽻扬州宋孝建
元年分扬州之会稽东阳新安永嘉临海五郡为东扬
州自后或并或分梁元帝承圣中分海宁黟歙三县更
置黎阳合四县立新宁郡与新安并正属扬州陈省新
宁郡及黎阳县而新安复属东扬州(祥符经云天嘉三/年省新宁郡按陈)
(书天嘉四年以新安新宁八郡置东扬/州则三年初未尝省要是陈省之耳)隋开皇九年改
卷一 第 2b 页 WYG0485-0344d.png
郡为歙州改始新县曰新安县又并遂安及梁所割吴
郡寿昌未属者皆入新安县以𨽻婺州于是县之存者
黟歙海宁三县而州治黟仁寿三年取婺州之新安并
复立遂安以𨽻睦州于是二县故地迄今不复今严州
淳安遂安是也大业初复以歙州为新安郡治休宁义
宁中治歙武德元年例改郡为州太守为刺史四年越
国公纳款于是因其境土以歙州为总管府使持节总
管歙宣杭睦婺饶等六州诸军事未几改命王雄诞为
卷一 第 3a 页 WYG0485-0345a.png
使总管歙睦衢三州七年二月例改都督府贞观元年
罢都督府永徽五年析歙县置北野县开元二十八年
正月九日析休宁置婺源县永嘉元年盗方清陷州州
民拒贼保休宁之山险二年贼平因析置归德县又以
平方清因其垒析黟及饶州之浮梁置祁门县又以宣
州旌德寇王万敌平析歙之古华阳镇置绩溪县而北
野归德二县至大历五年省于是州复统六县元和六
年九月升上州自罢督府后或𨽻扬润二州或属浙江
卷一 第 3b 页 WYG0485-0345b.png
江西道节度及宣歙观察团练使天祐二年刺史陶雅
以杨氏承制拜歙婺衢睦四州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
唐亡吴杨氏南唐李氏相继有之皇朝开宝八年下江
南于是始复得共职贡于天子𨽻江南东路为望宣
和三年五月二十四日诏改歙州为徽州
  分野
禹贡淮海维扬州周礼东南曰扬州而不言所直之宿
汉地理志吴地斗分野也粤地牵牛婺女之分野也而
卷一 第 4a 页 WYG0485-0345c.png
丹阳等郡尽吴分也郡在汉为丹阳都尉治正当斗分
(天文志又云斗江湖牵牛婺女扬州此郡虽于古/属扬州然扬州地广故特取地理志丹阳郡为据)晋书
天文志丹阳郡入斗十六度会稽郡入牛一度按古丹
阳歙县地与会稽之富春接是斗牛之交也自南斗十
二度至婺女七度于次为星纪于辰在丑故此郡为星
纪丑南斗十六度
  风俗
自虞夏以州论风土汉用战国时封域大者兼星以三
卷一 第 4b 页 WYG0485-0345d.png
二数连秦汉二十馀郡地广则论其略后世郡狭则俗
亦别新安故秦二县在山谷间地广远自汉世常使丹
阳都尉分治于此逮为郡之后吏治益详又稍割其三
陲以为他郡益狭易治然其人自昔特多以材力保捍
乡土为称其后寖有文士黄巢之乱中原衣冠避地保
于此后或去或留俗益向文雅宋兴则名臣辈出其山
挺拔廉厉水悍洁其人多为御史谏官者山限壤隔民
不染他俗勤于山伐能寒暑恶衣食女子正洁不淫佚
卷一 第 5a 页 WYG0485-0346a.png
虽饥岁不鬻妻子山谷民衣冠至百年不变自唐末赋
不属天子骤增之民则益贫然力作重迁犹瘉于他郡
比年多徙舒池无为界中歙为负郭县其民之弊好委
人事泥葬陇卜窆至择吉岁市井列屋犹稍哆其门以
傃吉向休宁俗亟多学者山出美材岁联为桴下浙河
往者多取富女子始生则为植杉比嫁斩卖以供百用
女以其故或预自蓄藏始秦黟地广今更为小县俗淳
俭绩溪俗有二由徽岭以南壤瘠赋重而民贫其北壤
卷一 第 5b 页 WYG0485-0346b.png
沃赋平人有馀则柔循然愚民嗜储积至不欲多男恐
子益多而赀分始少苏公谪为令与民相从为社民甚
乐之其后里中社辄以酒肉馈长吏下及佐史至今五
六十年费益广更以为病婺源阻五岭其趋鄱阳径易
唐末常使总浮梁德兴诸县盐𣙜且专其兵与鄱通封
疆则民俗近之前世贤吏多表其民之良以为劝祁门
水入于鄱民以茗漆纸木行江西仰其米自给俗重蚕
至熏浴斋洁以饲之此其大凡也贤则察之以施化否
卷一 第 6a 页 WYG0485-0346c.png
则拂之更归咎于俗
  封建
汉广德夷王云客孝景皇帝八世孙别自中山靖王胜
中山自靖王五传绝四十五岁成帝鸿嘉三年六月乃
以黟为广德王国立云客为王立三年薨谥夷王无子
国除(景十三王傅云复立宪王弟孙利乡侯子云客是/为广德夷王诸侯王表云云客以怀王从父弟子)
(绍封独成帝纪载云客是宪王孙按云客之祖孝侯安/于宪王为弟其父戴侯遂于怀王为从父弟则云客乃)
(宪王弟孙怀王从父弟子表傅所言是/也宪王孙无封利乡者纪脱一弟字耳)广德静王伦(平/帝)
卷一 第 6b 页 WYG0485-0346d.png
(纪王子侯表中山靖王傅皆作伦独广川惠王傅作/瘉颜师古曰音愈诸侯王表又作伦今姑从纪表)
景皇帝五世孙别自广川惠王越(景十三王傅立戴王/弟襄堤侯子瘉为广)
(德王王子侯表亦言伦是襄堤侯圣之子而诸/侯王表乃言伦以戴王子绍封亦当脱一弟字)广川自
惠王四傅国除者十五岁平帝元始二年夏四月丁酉
以故广德国立伦为王秦惠王四年薨谥静王居摄元
年王赤嗣三年王莽篡位贬为公明年废(中山靖王傅/称云客弟广)
(汉为广平王薨无后平帝复立伦为广德王奉靖王后/按诸侯王表广汉至王莽时犹在安得遽言薨无后此)
(广德王伦自以广川系绝故封考之广川惠王傅可见/非续中山也中山子孙侯者二十馀人不应取于见绝)
卷一 第 7a 页 WYG0485-0347a.png
(之广川/明矣)
宋新安王子鸾字孝羽孝武皇帝第八子大明四年九
月自襄阳改封食邑二千户母商淑仪有宠子鸾爱冠
诸子朝士为上眄遇者莫不入子鸾府国商贵妃薨帝
为立寺以新安为号
新安王延年文帝曾孙泰始二年十一月壬辰封绍子
鸾后
齐新安王海陵恭王尝为之以永明十一年十一月辛
卷一 第 7b 页 WYG0485-0347b.png
亥封邑二千户
梁新安王瑀字时文明帝子也九岁而封后入隋历唐
至尚书左仆射太宗尝宴侍臣诏一坐最贵者先把酒
长孙房公相顾未言瑀遽引杯上问之对曰臣梁朝天
子之子隋朝皇后之弟唐朝宰相天子亲家翁上抚掌
极欢而罢
陈新安王伯国字牢之文帝第五子天嘉五年八月已
卯封(本纪云封新安郡王然陈/以上封王不言郡盖衍文)
卷一 第 8a 页 WYG0485-0347c.png
唐新安郡王徽太宗皇帝之孙濮恭王泰之子
新安郡王佟玄宗皇帝之孙信王珵之长子
新安郡王䜣代宗皇帝之孙嘉王运之子正元四年四
月封官太仆卿
新安郡王洙宪宗皇帝之孙绛王悟之长子太和八年
十一月封
右十一王皆以天子骨肉疏封唯汉广德两王实建国
于此馀或采美名以为号不皆之国然汉魏以下王不
卷一 第 8b 页 WYG0485-0347d.png
之国朝廷命卿大夫临郡则称内史行郡事故东晋谢
灵运王羲之为会稽临川内史南朝亦往往有新安内
史是郡犹为国而内史特代王为治名号犹系于其民
也故采而列之伪楚亦常以桓冲之子谦唐武氏亦常
以武三思之子崇烈为新安王皆假窃名器不足污简
牍至唐颍王子僤封歙国公汾州刺史王诠封歙县男
之类盖自郐以下者微不复道也
  境土
卷一 第 9a 页 WYG0485-0348a.png
郡境在京师之东南统县六曰歙曰休宁曰祁门曰婺
源曰绩溪曰黟始汉末以古黟歙二县分为新都郡地
广大后又稍稍割之盖古歙县地之在今者为歙为休
宁为绩溪为婺源为严州之淳安为遂安古黟县地之
在今者为黟为祁门为广德军之广德为建平凡三郡
十县今所存者唐歙州新安郡之境而已非复汉之新
都也然在唐犹号大州凡东西广长四百一十九里南
北二百八十二里
卷一 第 9b 页 WYG0485-0348b.png
  治所
始汉建安中置新都郡立府于始新今严州淳安县治
是也其后荐割以𨽻婺睦于是隋歙州始治黟(郦道元/水经注)
(云吴立始新都尉于歙之华乡令贺齐守之后移出新/亭按华乡即始新县华一作叶而贺齐乃新都都尉言)
(始新都尉者误也/但新亭不知所在)大业中迁治休宁万岁山义宁中迁
歙县乌聊山唐及国朝因之宣和三年睦寇方腊既平
部使者迁其城于溪北三里民不以为便事闻会除卢
宗原为守有诏同徐闳中相度宗原以为新城地形不
卷一 第 10a 页 WYG0485-0348c.png
正周四里有馀北皆重山才能为三门距溪数里茶盐
载卸者弗便濒涧卑湿为垒善崩截山围筑外高内庳
瞰临城中又无濠堑不足以为固内之则顽石冈陇虚
占其半崚嶒峻仄不可以建居止馀皆荒草砂砾之地
夏秋山水暴出灌注城内雨雪则停潦为泥盐米断绝
又顽石不可为井土井六七味恶易浊汲溪则人以为
苦民以其故不愿旧城据山下平原大势端正周七里
三十步左有长溪春冬水面二十丈夏秋阔一里许湍
卷一 第 10b 页 WYG0485-0348d.png
流百尺循城西南而下便于载卸其右则倚山为城亦
临深溪绕城东北不可踰越市皆甓甃民居宽广井泉
且千所向特以城壁不全故不能守今若因故基修筑
足为险固以此民情愿还得旨以旧城为州以新城为
歙县且令以渐修筑而新城亦卒不为县今民间犹号
新州宗原城旧州毕明年八月与士民复归于旧州
  城社
城壁之设因山溪以为险山起于东北至南而止故因
卷一 第 11a 页 WYG0485-0349a.png
而续之以为城溪亦源于东北抱城而转至西南而下
故假之以为隍乃穿九井使阴相灌输上通铜井下通
釜底皆溪流之深为潭者也其外罗城周四里二步高
一丈二尺子城周一里四十二步高一丈八尺广一丈
三尺五寸唐大中九年修子城中和三年又修罗城至
五年增广城之南北总之为九里七步咸通六年即城
之西北为堤以禦水光化中因堤筑为城命曰新城自
南唐及国朝无所考宣和中既平睦寇诏卢公修筑乃
卷一 第 11b 页 WYG0485-0349b.png
计其工费闻于朝为罗城如唐中和五年之制然其地
在今仅号七里三十步乃启六门东西则一南北各二
有富州丰乐表城紫阳通济太平之名门皆有楼又环
以敌楼不复为子城而于仪门外直南数十百步为谯
楼面势雄正其外为宣诏班春之亭先是谯楼在东故
常穿州治之东厢以出既南作新谯乃以旧谯基在东
者为门号迎和门五年春三月城既讫役奏乞令知通
都监季申部仕者任满以相付书于历庶几勿坏且奏
卷一 第 12a 页 WYG0485-0349c.png
其属功于朝改转各有差又往往即大砖隐起为文凡
百馀言以戒后之人使毋忘寇难坏则修之其光化中
因堤而筑号新城者堤既益摧遇溪水溢时高于平地
二三丈故常捐之以为桑野今号新城园绍兴二十年
火灾市人以为承平时谯门东出则城中列肆不耗士
子登第者众乃迁州榜及鼓角于迎和楼而虚南向谯
楼不用乾道八年夏五月前赵侯集六县各新沿城一
门而州则恢度东南谯楼既具费及今赵侯成之而城
卷一 第 12b 页 WYG0485-0349d.png
楼在西者其旁为一丈夫嶷立金花帽锦袍持弓矢引
满以射西方号蔺将军如是古矣按蔺将军名亮歙县
人隋开皇九年平陈并黟歙入海宁以𨽻婺州废歙州
为新安镇以亮为将主之盖前则接平陈之役后则接
大业之乱此其人必尝缓带登陴以弓矢靖难有功于
斯人者故历唐以来设之不废社在城之南隅
  道路
趋京之轨道出东门指绩溪由宁国县入其府济黄池
卷一 第 13a 页 WYG0485-0350a.png
入太平州渡采石江历和州及其县全椒滁州及其县
来安泗州及其县临淮自虹灵壁以入于宿取亳之永
城南京之谷熟入南京过宁陵拱州以达于雍邱陈留
至京门为二千六十五里捷则北出踰箬岭望道泰麻
村凡百九十里得宁国府之太平县历黄柏岭曹店凡
二百里得池州之大通镇过江历蔡家店石鼻村百三
十五里得无为军之庐江县又百四十五里自航步入
庐州又历下塘庙史源村凡二百五十里至寿州又自
卷一 第 13b 页 WYG0485-0350b.png
苏村阚潭村王家市贤祥村金钩镇双楼市凡四百二
十里以入为亳之鹿邑县又七十里则太康县矣经咸
平县凡百九十里以入于京门为千六百里此其道往
往不过都历邑者商旅之所以为径易也舟行自西门
汎溪胜二百石沿新安江而下百二十里以出于境由
淳安至严州历桐庐富阳过浙江入临安府又经崇德
至秀州经吴江至平江府经无锡至常州经丹阳至镇
江过扬子江至扬州高邮军经宝应至楚州历淮阴虹
卷一 第 14a 页 WYG0485-0350c.png
灵壁三县至宿州历永城谷熟至于南京经宁陵至拱
州以达于雍邱陈留入京门为三千九十二里今兹趋
行在所者舟行六百三十里陆行则南出历昌化于潜
临安馀杭为三百六十里其四出八达之道东出百里
至于境又二百二十五里至宁国府西出二百七十里
至于境又三百三十里至饶州南出百里至于境又二
百六十里至临安府北出七十五里至于境又二百八
十五里至池州东南出百里至于境又二百四十里至
卷一 第 14b 页 WYG0485-0350d.png
广德军西南百五里至于境又二百五十五里至严州
东北百里至于境又四百六十五里至池州西北二百
七十里至于境又七百五十里至(阙/)(阙/)
  户口
吴新都郡不载户口之数晋新安郡统县六户五千宋
统县五户一万二千五十八口三万六千六百五十一
隋歙州统县三户六千一百五十四唐旧领县三户六
千二十一口二万六千六百一十七天宝领县五户三
卷一 第 15a 页 WYG0485-0351a.png
万八千三百二十口二十六万九千一百九永泰元年
冬十月丁亥分宣歙饶户口于秋浦县置池州国朝天
禧中主户十二万一千一百五口十八万三千五百二
十八客户六千九十八口八千七百六十四其每县主
客之数各附其县中元丰中主户十万三千一百一十
六客户二千八百二十八未经界户十六万一千一百
四十七(此经界时所具祖/额不的知何年)经界户九万七千二百四十
八乾道八年诸县主户十一万二千五百九十五客户
卷一 第 15b 页 WYG0485-0351b.png
七千四百八十八合以城内外户一千九百三十一总
为十二万二千一十四然自元丰以后不言口数要以
郡境土较之狭于晋宋五之二以户口率之多于前代
不可胜计有以见国家世世仁厚涵养生齿之效其在
郡城中者乾道户千二百八十一口六千八百五十八
城外户六百五十口三千二百八十一粗为可考凡六
县民去为僧尼者千有二人为道士者四十六人
  姓氏
卷一 第 16a 页 WYG0485-0351c.png
谏氏元和姓纂云周礼有司谏子孙以官为氏汉有治
书御史谏忠见风俗通今望出歙郡
余氏风俗通曰戎人由余之后世居歙州新安及下邳
汪氏古诸侯汪芒氏之裔春秋时鲁有汪锜以童子死
齐师圣人称之唐歙州刺史汪华居新安故望出新安
今黟歙之人十姓九汪皆华后也陈稷州刺史汪纲陈
亡自歙州徙河间故又有河间汪氏右邓名世姓氏辨
證云耳按汪芒氏之裔在周为长狄与常人不类独祖
卷一 第 16b 页 WYG0485-0351d.png
汪锜者近是然邓名世以为汪王所居新安而又言陈
世汪纲自歙州徙河间则是由陈以上固有居新安者
矣姑著其说以待知者
仰氏五代有仰仁诠为刺史千姓编云今新安吴兴皆
有此姓
聂氏元和姓纂曰卫大夫食采于聂因以为氏辨證云
望出河东及新安
查氏显于文徽为南唐枢密使至国朝秘监陶待制道
卷一 第 17a 页 WYG0485-0352a.png
皆其孙也本音如乘槎之槎(锄加/切)真宗尝与道语及姓
氏因谓之曰卿岂不闻京师以仵作行人为槎家乎宜
求音之近而雅者称之又问姓所起引春秋会吴于柤
(在加/切)以对自是改称音若柤云查氏有孙藻仲文在荆
南广览好文自言其上世事如此隆兴中侍郎郭籥乃
其兄子也凡海陵荆南之查皆出新安姓氏之书又往
往载吕氏俞氏皆郡之先贤然不言望出此郡又自昔
丧乱中原衣冠多避地来此如谢谏议泌晋太傅二十
卷一 第 17b 页 WYG0485-0352b.png
七世孙魏太尉羽去郑公十世许司封逖去睢阳太守
五世皆自见其事中不列于此
潜氏黟有潜氏村昔有人避地家石洞中门径悉为松
萝所翳每求盐米晨出夕还人无知者时人号为潜氏
迄今潜姓者数十家同为一村
  坊市
坊旧十有二曰宣化曰望仙曰紫阳曰兴仁曰化成曰
问政曰增明曰和福曰司晨曰通济曰育材曰安集乾
卷一 第 18a 页 WYG0485-0352c.png
道中尚书郎钱侯数因民刲肝股为增立坊曰孝童孝
义之属今往往有存者
  官府
州衙在子城之西北正南曰设厅防守库在东厢之楼
甲仗库在西厢之楼仪门在其南军资库公使酒库分
为左右在仪门之南又南则旧谯楼在焉宣诏班春二
亭在谯楼之南设厅之右为小厅小厅之前为签厅自
馀宾次吏舍如他州之仪皆宣和中卢徽猷所建其堂
卷一 第 18b 页 WYG0485-0352d.png
房之外有紫翠楼有静治燕香之堂先是累数守以正
堂为不利避弗居至丞相洪公乃敞之以御宾客致尊
贤之意号舍盖堂而自唐大中以来有黄山楼北望天
都诸峰国朝咸平中集贤李学士复踞城西北隅建清
心阁宣和后皆以次起废而黄山楼亦踞城为之号黄
山堂堂侧有两古木洪公常作亭其间号浮丘今虽废
民犹指其处又改后圃双杏堂曰芙蓉堂旧别有四宝
堂以郡出文房四物为义
卷一 第 19a 页 WYG0485-0353a.png
通判军州事一员诸州置通判自建隆四年始陈恭公
安定先生皆尝来为此官厅在州衙东旧有棣华堂宣
和中吴郡李弥纶兄弟继踵故名
州学教授一员厅在州学之南
军事判官一员咸平中鲁肃简公尝为之厅在紫阳坊
军事推官一员厅在判官厅之侧
兵马都监一员厅在司晨坊教场之侧
添差兵马都监一员厅在通济坊
卷一 第 19b 页 WYG0485-0353b.png
兵马监押一员厅在孝义坊
录事参军一员熙宁三年十一月十九日诏陜府江宁
府郓青齐杭越苏婺宿寿宣歙虔洪吉潭广福建等州
录事参军系繁难去处今后并差职官知县及奏举县
令人充其料钱数多资序不该请者并支钱十五千厅
在州院之侧
司理参军一员五代时诸州马步院判官特以牙校充
选建隆中改马步院为司寇置参军以及第进士九经
卷一 第 20a 页 WYG0485-0353c.png
五经并在铨选人为之其后改曰司理厅在本院之侧
司法参军一员厅在慈孝坊
司户参军一员厅在和福坊
监在城酒税一员僦居无定处
  庙学
先圣庙及学自唐至国朝在城之东北隅太平兴国三
年知州苏补阙迁罗城东门之内街之南乌聊山上景
德三年尝修之嘉祐四年以山高地狭不足容众徙于
卷一 第 20b 页 WYG0485-0353d.png
南园熙宁四年又以南园濒江地卑常有泛溢之患复
迁乌聊元祐初再徙南园绍圣二年黄朝散还之于东
北隅米礼部芾为书所为记世所傅歙州新学记是也
宣和中焚于睦寇绍兴十一年汪内相始复营建左庙
右学规制雄丽愈于他郡中设知新堂辟八斋以处学
者曰殖斋懋斋益斋裕斋毓斋定斋觉斋浩斋绍兴中
藏御书周易尚书毛诗周官中庸春秋左氏傅论语孝
经孟子乐毅论羊祜傅并法帖御制文宣王赞七十二
卷一 第 21a 页 WYG0485-0354a.png
子赞损斋记凡四十八卷
  贡院
贡院自宣和后不复设遇岁大比则毁学之斋壁以纳
之坐讲堂及庙两庑皆满乾道四年郏侯规大成殿之
东故闲地增买民地六百二十馀丈为屋东西八十间
长廊广厦使士各以其艺别为位最后则堂以处较艺
者自是学舍无毁撤之患士得去此隘尽思于为文且
以称登能天府之意馀所买地颇当庙学前者皆虚之
卷一 第 21b 页 WYG0485-0354b.png
又尽撤学前小屋直南而出以达于逵气象宏敞是秋
遂以试进士明年登第者十人有为礼部第一御试第
三人者士子宜之
  放生池
国朝因唐之制天禧元年诏淮南江浙荆湖旧放生池
废者悉兴之元无池处沿江淮州军近城上下各五里
并禁采捕绍兴十三年诏天下郡各为池而岁以诞圣
日纵鱼鳖其中以网罟入者论如盗于是郡凿城西壖
卷一 第 22a 页 WYG0485-0354c.png
地以应诏至十八年尚书郎章侯增广之作恩波堂好
生鱼乐之亭后十数年屋为溪潦荡去尚书郎钱侯复
新其堂而池当春夏往往与溪汇冬月水泉缩鱼无所
赖乾道八年秘阁赵侯徙堂于其右百步篁竹中亢爽
之地而临溪流以放生如天禧故事
  馆驿
转运南行衙在慈孝坊
北行衙在司晨坊
卷一 第 22b 页 WYG0485-0354d.png
新安驿在通济坊
  仓库
州仓在孝义坊
常平仓在州仓之侧
酒税务在市心面南
公使库在州治小厅前
醋库在城东门外(旧有茶仓草场楮/场之属今皆无有)
  刑狱
卷一 第 23a 页 WYG0485-0355a.png
州院在司晨坊面东司理院在司晨坊面西大中祥符
二年五月饶歙二州奏狱空将降诏奖谕银台司以为
州司司理院互有狱空不应编敕之文自今乞委刑部
点勘旬奏禁状不谬者具奏降诏从之
  营寨
祥符中有驻泊营屯驻营各二水军营骑射保节营及
新旧牢城营各一今所管厢禁军凡六指挥禁军威果
营在城东北隅额管四百一十人忠节在西南隅额三
卷一 第 23b 页 WYG0485-0355b.png
百一十人武雄亦在东北隅二百五十七人厢军效勇
在东北隅一百五十人牢城在西北隅百五十人壮城
在西南隅百人其起置不可尽考按皇祐五年闰七月
诏淮南江东东西荆湖南北路诸州军新立就粮禁军
教阅忠节军大州五百小州三百人其额在旧忠节之
下新忠节之上则忠节之制久矣嘉祐四年五月诏江
宁等诸帅府新招禁军以威果为额请受如宣毅例每
指挥不得过四百人诸州置威果当沿此而始熙宁二
卷一 第 24a 页 WYG0485-0355c.png
年正月枢密院检会近令淮南江南两浙福建等路将
厢军团结教阅武艺欲支与威边请受以州军小大立
定人数自三百人至百人仍改军额内江南曰武雄从
之盖其可考者如此其外五寨管界寨在歙县西百八
十步王干寨在歙县东南百里黄山寨在歙县北百里
深渡寨在歙县南四十五里中平寨在婺源县东七十
里每寨百人皆以巡检主之凡禁军九百七十七人厢
军四百寨兵五百总之为千八百七十七人
卷一 第 24b 页 WYG0485-0355d.png
  邮传
五代以来天下邮传皆役平民建隆二年始命以军人
代之六县省递三十五铺每铺十人歙休宁祁门黟则
又有斥堠三十八铺每铺八人凡六百五十四人
  祠庙
新安之神讳华姓汪氏绩溪人隋将宝欢之从子少以
勇侠闻大业之乱以土豪应郡募平婺源寇有功寻为
众所推保据郡境时四方割据建号者众乃稍以兵取
卷一 第 25a 页 WYG0485-0356a.png
旁郡并有宣杭睦婺饶五州带甲十万建号吴王为政
明信远近爱慕部内赖以安全凡十馀年唐武德四年
以籍土地兵民遣使纳款于唐高祖嘉之制曰汪某往
因离乱保据州乡镇静一隅以待宁晏识机慕化远送
款诚宜从褒宠授以方牧可使持节总管歙宣杭睦婺
饶等六州诸军事歙州刺史上柱国封越国公食邑三
千户七年朝于京师贞观二年授左卫白渠府统军事
参掌禁兵十七年改忠武将军行右积福府折冲都尉
卷一 第 25b 页 WYG0485-0356b.png
太宗征辽东为九宫留守比还称其忠勤二十二年三
月三日薨于长安永徽中归葬歙县北七里云郎山郡
人思慕立祠于刺史宅西偏大历中迁于乌聊山号越
国公汪王神自唐刺史薛邕范傅正相继增葺他县亦
处处有祠及国朝东封秩群祀郡人方演知州事上唐
所赐诰命为奏请追封灵惠公政和四年三月赐庙号
忠显七年十二月封英济王宣和四年以阴相平睦寇
加显灵隆兴二年闰十一月以能禦灾厉加信顺乾道
卷一 第 26a 页 WYG0485-0356c.png
四年三月进封信顺显灵英济广惠王夫人钱氏唐左
武卫大将军九陇之女乾道五年六月追封灵惠夫人
(新唐书本纪王以武德四年九月甲子归唐而杜伏威/传及王雄诞传乃载王与雄诞战览者因以为先战后)
(服以资治通鉴考之王九月归唐十一月自与伏威将/雄诞战是时王与伏威皆已受唐命战自其私忿非因)
(战之后始归唐也按唐告称其识机慕化远送款诚则/是王自知天命非战而后服明矣今唐告见存其辞则)
(李百药颜师古所作可以考信/故国朝赐庙额父子并称忠云)王有八子旧称八郎君
绍兴十年赐庙号忠助乾道九年正月咸赐侯爵建仕
唐为朗州都督府法曹赐封忠惠侯璨费州涪川令封
卷一 第 26b 页 WYG0485-0356d.png
忠利侯达以征荷鲁龟兹高昌功爵上柱国袭封越国
公封忠应侯广逊皆左卫勋府飞骑尉广封忠济侯逊
封忠泽侯逵薛王府户曹封忠仁侯爽岐王府法曹封
忠德侯俊郑王府参军封忠祐侯而忠显庙之前则有
岱岳庙后有城隍庙城隍在唐世州县往往有之李阳
冰以为祀典所无吴越则有至开成中睦州刺史吕述
以为合于礼之八蜡祭坊于水庸者是亦近矣乌聊东
峰又有灵顺庙其神五人皆封公事见婺源县卷中而
卷一 第 27a 页 WYG0485-0357a.png
近岁民间又祀孚惠庙本出于信州传云神石敬纯东
晋时人前赵之从子为父报雠山为震鸣故信州人祀
之本朝封至八字王焉
   (附汪王庙考实/ 王讳)
 (行状云王讳世华避唐太宗讳去上字按初封告在/武德中无所谓世字虽秦王威望素隆然王以称孤)
 (之馀方为国屈不应于此时讳诸王二名而预为之/避也考一时归唐者如王世充李世绩皆无所省世)
 (绩在贞观时犹复如故至高宗初即位有司请改官/制中有治字者以避上名高宗以贞观时不讳先帝)
 (二字诏之有司奏曰先帝二名礼不偏讳上既单名/臣子不合指斥以此知未尝偏讳也后改民部与昏)
卷一 第 27b 页 WYG0485-0357b.png
 (叶等字及世绩之为绩皆在高宗时讳亲之典安有/当贞观时为人主则不讳而在武德时才为藩王人)
 (反为避哉然今相传云王有二弟世英世荣或曰初/实二名既贵自欲从省要不为唐讳设也)
 (氏族之姓氏以汪姓出汪罔氏亦曰汪芒孔子所谓/ 书皆)
 (漆姓守封嵎之山者在虞夏商为汪罔氏于周为长/狄于春秋时为大人又海外西山经有汪野李善以)
 (为汪氏国在西海外然则汪罔其氏而汪野其国也/顾所居距中国辽远而哀公时鲁乃有汪锜者以死)
 (齐难为圣人所褒故内翰汪公志其宗人司城墓推/姓所起亦先本汪罔又采或说云汪姬姓也鲁成公)
 (支子食采于汪因氏焉汪罔之汪见于传记而姬姓/之汪特出于今里中所传故内翰两存之窃尝以汪)
 (罔之人世皆长大号十倍僬侥氏在春秋间盖尝至/矣兄弟四人各适一国以死其适鲁者曰侨如鲁之)
卷一 第 28a 页 WYG0485-0357c.png
 (亚卿以名其子而太史又志其藏以为异也然则所/谓汪罔之后者何从而容于鲁乎藉令在鲁已传数)
 (世其质尚当与常人异孔子之答吴客何至近舍本/国之汪而远称封嵎之长狄大人以为證耶春秋正)
 (义亦引苏氏云国语称大人者屏居夷狄不在中国/由此观之谓汪氏为诸侯之裔似稍近人情至俗所)
 (传谱自成公以下有一世某二世某云者仍其旧而/言也)
 (行状称州望安二年龙骧将军文和为会稽令因世/ 汉建)
 (乱避地家于新安文和之名他书无所见沈约宋书/云龙骧将军晋武帝始以王浚居之然则自浚之前)
 (安得有此官也近世临川邓名世作姓氏辨證言王/始居新安故望出新安今黟歙之人十姓九汪皆王)
 (后也又云陈稷州刺史汪纲陈亡自歙州徙河间故/又有河间汪氏按纲之由新安徙既在陈时则汪氏)
卷一 第 28b 页 WYG0485-0357d.png
 (之居此旧矣岂得言自王始乎太平兴国中有为王/庙记者言王乃隋将宝欢之族子或谓陈隋以上始)
 (处此邪本之龙骧则荒远就王为说则简陋俱未适/中故内翰至此略而不言若以新安之族由王而望)
 (始著则可尔/ 境土)
 (行状所载王事出于故老所传凡有初起假奇怪以/动人者不暇决择然其本末犹得以粗见承议汪公)
 (所作传特为整洁至王师正删略太甚师正他郡人/不深为稽考务欲每事贬损如言兵则云得数千人)
 (言地则云据郡以守夫以数千人守一列郡而遽建/号虽妄庸不为也方隋亡时蜂起之将不可胜数其)
 (以姓名载于唐新书本纪之首者四十有八人王之/名在十数人之中此非小弱也功济六州之民而心)
 (识天命所在亦岂可忽哉史之所书虽略然资治通/鉴载王据黟歙等五州有众一万则与行状及汪传)
卷一 第 29a 页 WYG0485-0358a.png
 (所书略相类矣唐之命王以六州盖因其所有就畀/以节不然王特以一州内附唐何所利复割他郡附)
 (益之哉然云五州犹有未合者盖通鉴特载于归附/之日岂疆场之设一彼一此在当时存者五州欤抑)
 (欲言据黟歙外复有五州致略其文欤较其实则所/谓六州者盖皆尝有之不可掩也至于兵之多寡则)
 (据一时籍献之数容有罢归者通鉴及新书又言王/甲兵甚锐夫以锐兵而数至一万则馀卒固不止此)
 (矣岂若师正之云者哉/ 治所)
 (新安郡治自昔屡迁今治歙县乌聊山之西则实始/于王乌聊者郡之形胜自汉建安之乱县人毛甘以)
 (万户守之逮王之起复屯其上后因迁治其旁云而/行状及传乃言王初起时以箭所下处立城指绩溪)
 (县东之祠为其故处按今绩溪虽有故城而图经载/隋开皇十一年州治黟大业中为郡治休宁义宁中)
卷一 第 29b 页 WYG0485-0358b.png
 (治歙县之乌聊山义宁所治非王孰始之其城于绩/溪当是草创营垒其后卒迁今治尔此王所规画故)
 (表之/) (纳款/)
 (愿尝以王庙食此邦踰五百年而民爱敬之久而愈/新者不惟能出云雨禦灾厉亦由其起不失正道始)
 (终出于靖民故天下方乱则以身蔽六州之人及其/粗定闻真王而遂归之事合天心为天所相是以生)
 (享其祚而没食其土以能悠久然则不斗一民不烦/一旅间关自托于唐者乃王之大节本意不可以不)
 (白也今武德告命具存所以褒表者其语明甚而旧/书本纪不著归唐月日新纪虽于武德四年九月甲)
 (子书降至列传杜伏威遣王雄诞来伐又不著其已/受唐命反更追书称王时事遂使览者徒见纪传所)
 (书皆在四年因指为一事意王负固累岁而伏威雄/诞以天子之命来讨力穷势蹙至是始降尔则与告)
卷一 第 30a 页 WYG0485-0358c.png
 (命所谓远送款诚者岂不相戾邪盖雄诞来伐虽亦/以此年然王送唐款实先之所谓九月甲子者月九)
 (日也告命以此月二十二日下则款之至唐与其封/拜皆不出九月中而雄诞之来乃在是冬谨按资治)
 (通鉴王遣使归唐载于九月而雄诞来伐别载于十/一月则是归唐之后已受封拜而伏威雄诞自以私)
 (意伐之尔是时伏威之于唐未为纯臣王之归唐也/必思以忠自列耻因之以成事故籍其土地兵民遣)
 (使间道越伏威之境以归之天子意伏威之党相与/窃议疾王归唐之事不出于巳因袭之以为巳功此)
 (淮阴击已降之类初不害王之先识也若夫王之屈/于伏威虽出于不得已然彼方以行台自名而雄诞)
 (实左右之吾为唐行台屈尔肯遽出其下哉说者又/以雄诞既战之后唐室以其前后功亦除歙州总管)
 (管歙睦衢三州疑若右雄诞者不知唐于此时亦未/能全制东南来者斯受之尔王既以六州自归则因)
卷一 第 30b 页 WYG0485-0358d.png
 (以六州畀王逮伏威自以行台而袭王为已功唐亦/不得而却也此正淮阴之事也岂天子亦欲见王而)
 (为之遣代邪故未几遂朝于京师尝试考王归附之/初高祖以大国重使见处与其一时褒崇之语及贞)
 (观之间典宿卫者二十年太宗远伐委之筦钥非夙/嘉其节而深信其心何以及此告命所表虽汉甲令)
 (称忠殆不若此之明也不考此而云云岂不误哉/ 官阀)
 (王入唐除左卫白渠府统军及忠武将军行右卫积/福府折冲都尉及九宫留守按六典左右卫有诸曹)
 (及亲勋翊五府及武安武成等五十府所谓白渠积/福盖五十府之列也始武德初依开皇旧名置骠骑)
 (将军以掌府卫七年改为统军后又采隋折冲之名/改统军为折冲都尉然则统军及折冲一官也忠武)
 (将军者与冠军云麾等凡十将军谓之散号将军以/为加官其有职事则高者为守卑者为行此于官带)
卷一 第 31a 页 WYG0485-0359a.png
 (行字者忠武正四品上折冲乃统军所改统军正四/品下故也然自始封国公则已在一品矣九宫留守)
 (亦环卫官人/ 夫)
 (行状及传皆云夫人钱氏唐功臣九陇之女按九陇/家世虽本东南人然以新旧书考之自其父在陈时)
 (为隋所获没入为𨽻故九陇事唐公以善骑射常置/左右则钱氏当隋初已在太原两家方微不应涉千)
 (里而聘若王入唐始婚则王以隋开皇六年生至武/德五年年三十有七矣中间称王十馀岁亦不应未)
 (有配偶又丞相汪公云王以六州所兴提挈八子归/诸朝天子嘉其忠封越国公命诸子班环卫则王未)
 (入朝之先已有八子矣计钱夫人之前容有夫人逸/其姓氏者以其时考之当如是不敢臆断也诸子名)
 (位既大抵出于入朝一时恩命则历官皆不当止此/而王之胄嗣亦将不止于八今自歙及杭睦间往往)
卷一 第 31b 页 WYG0485-0359b.png
 (祀所谓汪九郎者云王之幼子岂钱氏之出欤抑在/八子之中而其群从相与为次第故至九欤当以待)
 (知者/) (庙猊/)
 (汪台符庙记称贞观二十三年父老请建祠堂于厅/事之西大历十年刺史薛邕迁于乌聊东峰元和三)
 (年刺史范传正又迁于南阜即今庙是也中和四年/刺史吴圆克荷冥应复新栋宇按今乌聊山之祠相)
 (传云邕尝以王功德奏闻奉敕立庙然必于山者则/以王初起尝驻兵其上故也山起州之东北而极)
 (于南所谓东峰者今人别谓之东山所谓南阜者即/此山之最高处今人呼为庙山薛邕者蒲州汾阴人)
 (高宗相元超之曾孙有宰相望为吏部侍郎典选大/历九年五月乙酉坐事贬歙州刺史范传正邓州顺)
 (阳人自比部员外郎出为刺史寻历苏湖皆以政事/修理闻旧史在良吏传中吴圆之名不见于史今歙)
卷一 第 32a 页 WYG0485-0359c.png
 (县士人汪德符藏其所补十将郑稹两牒乃光启元/年三年所给也圆中和四年在郡明年改元光启其)
 (褒稹词略云登陴将匝于星灰禦侮颇劳于蚤夜当/是时秦彦逐宣歙观察使窦潏而陈晟逐睦州刺史)
 (韦诸四封方扰捍禦之事盖无岁无之所谓冥应者/必尝控王以求助而感其阴相也圆仕使检校右散)
 (骑常侍兼御史大夫/ 碑记)
 (汪台符记唐末所作时杨行密有江淮其将陶雅实/守此郡记所称僖皇岁庚子盗起曹南者黄巢也淮)
 (王弘农公者王则行密尝封淮南王而公则其子渥/也司空浔阳公者雅也行密以景福二年八月取歙)
 (州逐唐刺史裴枢自池州召雅既修庙又尝崇王墓/而垣之复立石人石兽之属雅在郡凡二十馀年龙)
 (集壬戌者昭宗天复二年也自始至此盖十年矣台符/本郡人好学力耕号有霸才宋齐邱忌而杀之江南)
卷一 第 32b 页 WYG0485-0359d.png
 (野史有传祀/ 从)
 (今所在王庙有二武士介而兵立于门首土人谓之/毛甘将军汪节将军毛甘者歙县人汉建安之乱率)
 (众保乌聊为吴将贺齐所破因此置新都郡事见吴/志汪节者绩溪人唐神策将军家在大徽村其母尝)
 (避疟于村西福田寺外感于金刚神已而生节及壮/有神力长安东渭桥石兽重千斤节独徙置之又能)
 (负石碾碾上以木架床设龟兹乐一部曲终略无难/色德宗甚加宠异事见太平广记记所引歙州图经)
 (今不复载矣二人与王虽异世民间特以有功及材/武故类而祀之又庙中有绘宣城长史淮安长史云)
 (者或曰即王二佐天宝铁佛入唐所得官民祷王必/ 右考实之文先是郡太守郏公精意在)
  (应政成欲传广其威灵得告命于官府得诗文于/金石复访求遗事于是州之人士及耆老王实辈)
卷一 第 33a 页 WYG0485-0360a.png
  (各致所闻既已诠次愿于公辱礼闱知已之分窃/从假观之亦欲一出意见而卷帙既定方亟于攻)
  (木不敢有所动摇独念王归唐大节自我先侯及/丞相内翰两汪公今致政尚书金公皆有翰墨力)
  (为发明辄复考其款附月日与王雄诞战伐先后/蕲以益信前说说始萌芽又旁订凡语及王者十)
  (一事以备采择考实辨疑先侯诗语也故本之乾/道五年九月朔州民罗愿述)
 
 
 
 
卷一 第 33b 页 WYG0485-0360b.png
 
 
 
 
 
 
 
 新安志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