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x 页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说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284H 页
送赵汝式说(乙亥)
赵汝式作通津。求赠言。余谓。为邑有二策。兴利除害。足民设教者。其上也。量蠲旧弊。清净无为者。其次也。由前之说者。失于烦扰则民怨作。由后之说者。失于疏脱则吏情懈。有为而不烦。无为而不疏。然后可以宰千室之邑矣。汝式读书穷理。存心爱物。今玆一邑。不翅一命。于人必有所济。临民之要。不过使输其情。御吏之法。不过正己格物。程子之言。尽矣。珥何更赘。第有一事。欲试而未能者。今为言之。古之宰邑者。赋于民为俸。俸有常制。足食而分其馀。以周亲旧。视俸多少。以裁阔狭。今也不然。宰邑者无常俸。邑中斗米以上。皆为国物。虽伯夷为宰。不私用国物。则无以糊口。此国法之未备者也。于是。君子既难于守法。而贪夫踰越太甚。国赋之外。无名科敛。使民不堪。势使然也。惟幸邑有义仓。春散冬敛。恒剩十之一。以备鼠耗。耗谷乃为邑宰之用。已成通例。愚意欲悉罢无名科敛。而以一岁耗谷三分之。一分以供衙属。一分以奉使客及应亲旧之需。恒留一分。以为赢馀。未知此法可行乎。汝式到县。试以此商度。如不可行。还以相谕。可也。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284L 页
人心道心图说(壬午○奉教制进)
臣按。天理之赋于人者。谓之性。合性与气而为主宰于一身者。谓之心。心应事物而发于外者。谓之情。性是心之体。情是心之用。心是未发已发之总名。故曰心统性情。性之目有五。曰仁义礼智信。情之目有七。曰喜怒哀惧爱恶欲。情之发也。有为道义而发者。如欲孝其亲。欲忠其君。见孺子入井而恻隐。见非义而羞恶。过宗庙而恭敬之类。是也。此则谓之道心。有为口体而发者。如饥欲食。寒欲衣。劳欲休。精盛思室之类。是也。此则谓之人心。理气浑融。元不相离。心动为情也。发之者。气也。所以发者。理也。非气则不能发。非理则无所发。安有理发气发之殊乎。但道心虽不离乎气。而其发也为道义。故属之性命。人心虽亦本乎理。而其发也为口体。故属之形气。方寸之中。初无二心。只于发处。有此二端。故发道心者。气也。而非性命则道心不生。原人心者。理也。而非形气则人心不生。此所以或原或生。公私之异者也。道心。纯是天理。故有善而无恶。人心。也有天理。也有人欲。故有善有恶。如当食而食。当衣而衣。圣贤所不免。此则天理也。因食色之念而流而为恶者。此则人欲也。道心。只可守之而已。人心。易流于人欲。故虽善亦危。治心者。于一念之发。知其为道心。则扩而充之。知其为人心。则精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285H 页
而察之。必以道心节制。而人心常听命于道心。则人心亦为道心矣。何理之不存。何欲之不遏乎。真西山论天理人欲。极分晓。于学者功夫。甚有益。但以人心专归之。人欲一意克治。则有未尽者。朱子既曰。虽上智。不能无人心。则圣人亦有人心矣。岂可尽谓之人欲乎。以此观之。则七情即人心道心善恶之总名也。孟子就七情中。剔出善一边。目之以四端。四端即道心及人心之善者也。四端不言信者。程子曰。既有诚心为四端。则信在其中矣。盖五性之信。如五行之土。无定位。无专气。而寄旺于四时。论者或以四端为道心。七情为人心。四端固可谓之道心矣。七情岂可只谓之人心乎。七情之外。无他情。若偏指人心。则是举其半而遗其半矣。子思子以七情之未发者。谓之中。已发者。谓之和。论性情之全德。而只举七情。则宁有偏举人心之理乎。此则较然无可疑者矣。性具于心而发为情。性既本善。则情亦宜无不善。而情或有不善者。何耶。理本纯善。而气有清浊。气者。盛理之器也。当其未发。气未用事。故中体纯善。及其发也。善恶始分。善者。清气之发也。恶者。浊气之发也。其本则只天理而已。情之善者。乘清明之气。循天理而直出。不失其中。可见其为仁义礼智之端。故目之以四端。情之不善者。虽亦本乎理。而既为污浊之气所掩。失其本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285L 页
体而横生。或过或不及。本于仁而反害仁。本于义而反害义。本于礼而反害礼。本于智而反害智。故不可谓之四端耳。周子曰。五性感动而善恶分。程子曰。善恶皆天理。朱子曰。因天理而有人欲。皆此意也。今之学者。不知善恶由于气之清浊。求其说而不得。故乃以理发者为善。气发者为恶。使理气有相离之失。此是未莹之论也。臣不揆愚僭。谨作图如左。
삽화 새창열기
克己复礼说(壬午冬○为 诏使黄洪宪作)
窃谓仁者。本心之全德。礼者。天理之节文。己者。一身之私欲也。人莫不具此本心。而其所以未仁者。由有私欲閒之也。欲去私欲。须是整理。身心一遵乎礼。然后己可克而礼可复矣。义礼智。均是天理。而独举礼者。礼是检束身心底物事。视听言动。悉循天则。动容周旋。皆中节文。则心德斯全。而义智在其中矣。颜子一闻圣训。担当勇诣。便复天性。(性一作理)此所以独称好学也。小邦之人。所见孤陋。只守程朱之说。更无他道理可以敷衍。虽欲不拘窠臼。不可得也。今因明问。庶可启发愤悱。无任惊感之至。 中朝。性理之窟。必有继程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286H 页
朱而作者矣。今士论所推可绍道统者。为谁。愿承高明之诲。以祛坐井之疑。
赠柳应瑞(梦鹤)治郡说
柳君应瑞作宰大兴。临别求赠言。余不敢也。厥后三年。闻柳君清以律己。宽以御下。慈以保民。士豪穷氓。靡不得所。一境如在春风中。余甚韪之。柳君复贻书申前请。余乃言曰。士生斯世。自幼而学。将以有行也。学在己。行不行在时。学不足而先求行。不可也。学已足而不求行。亦过也。士之官乎朝者。职各不同。而其行姑(姑恐误)局。必求大行。则非居卿相。不能也。卿相非人人所能为。则惟邑宰亲民。可以自行其道。施泽于民。故士不能为卿相。则必当为邑宰。虽然。今世之贤者为少矣。某贤为相。某贤为卿。而声绩无闻。民不见德。必也某贤作邑。然后乃见政迹。则能治一邑。胜作卿相矣。柳者方务于学。未及求行。而朝廷举用。非初心所乐。不得已而应 命作县。未几。民已被泽。其不负所学也明矣。虽谓之学不足。吾不信也。第念今之为邑。一出于正。则触事拘碍。盖蠲无名之敛。则官储一空。绝货请之路。则贡献必阻。止旅邻之侵。则军伍多阙。玆三者。俗吏之所恬视。而学者所蹙頞也。未知柳君于此三者。能出于正。而亦无拘碍乎。将周旋应俗。取不中不远者乎。昔者。明道先生为邑。不枉道。不废法。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286L 页
不骇俗。而为之沛然。柳君有学于此。则何难之有。余见今世之士。欲不枉道。则长往而不出。欲不废法。则深文而厉民。欲不骇俗。则摸棱而屈己。用于时而不失其身者。无几焉。故愚于柳君。深有望焉。且先贤之言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柳君平昔于学。详且勤矣。为政之暇。温绎旧得。而日有新知。毋滞前见。毋堕因循。精之以问辨。守之以涵养。扩之以践履。以臻高明光大之域。则其学可成矣。其泽于民者。岂止于一县哉。柳君其勉乎斯。
赠洪甥(锡胤)(壬午)
吾甥洪锡胤将归觐母氏。谓余曰。锡胤非不欲学。志不竖立。悠悠度日。愿得警语。贴于座右。朝夕省览。以起懒怠。余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不知道。无以为人。士而不学者。是皆不惮为禽兽者也。既不惮为禽兽。则座有警语。顾何益哉。锡胤再请曰。元不欲学者。无所用警语矣。欲学而未能者。则遇戒而发矣。余曰然。人之病有二。一则血气之病。一则志气之病。血气之病。问医求药。治之以外物。志气之病自悟自修。治之以内心。治以外者。权在人。治以内者。权在我。在人者。人多以诚求治。而在我者。则略不加功。吁亦怪矣哉。诚欲自修。则知懒为病。则治以勤笃。知欲为病。则治以循理。知检束不严为病。则治以矜庄。知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287H 页
念虑散乱为病。则治以主一。病虽在己。药不外求。无不可治者矣。何忧学之不成乎。锡胤曰愿闻持身要语。余曰。入则孝。出则悌。读书以资穷理。行善以求复性。静则敬直乎中。动则义方于外。策之以勇猛。持之以悠久。如斯而已。遂书以赠。
护松说
金君说。宅于鼎山下。环其宅树以松。清阴周匝。可数百亩。金君指以语余曰。吾先人手所种也。吾兄弟皆家于此。以此松为藩篱。见物思亲。有不能自已者。常恐裔远传泯。不免斧斤之加。欲得君数语。挂于家庙壁上。以示子孙。余笑曰。言何足尚哉。君之子知君之意。君之孙知君之子之意。虽至百世之远。以意相传。则终必不泯也。若使堂构不坠。兴孝兴悌。则于祖先之物。虽断杖弊履。尚且宝藏而起敬。况手植之里树耶。如或教育乖方。良心梏亡。则其视父母。亦如秦越。况闾外之植物耶。教之以言。不若教之以身。传之以文。不若传之以意。言何足尚哉。金君曰。此则然矣。但秉彝。天得也。充之者固鲜。绝之者亦鲜。中人之性。有警则发。无戒则昧。吾欲警发中人。使之不昧耳。彼梏亡其心。秦越其父母。禽耳兽耳。吾虽不敢以孝悌期子孙。亦不可以中人待之耶。子孙亦有心。何至以禽兽自处耶。其亦有发乎斯言也夫。余曰。善哉。斯言。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287L 页
以此垂训。足矣。父殁而不忍读其书者。以其手泽之存也。母殁而不敢饮其杯圈者。以其口泽之留也。况此偃盖之松。出于栽培之手。润之以雨露。实之以霜雪。阅眼而兴怀。怵惕焉悽怆焉。虽一枝一叶之微。懔懔然犹恐有伤。尚可犯其条干耶。苟非禽兽其心者。必知警矣。君其免夫。吾因此而有所感焉。夫祖先积累辛勤。期以必世。始成家业。而子孙不肖。则败毁之亟。不俟终岁焉。斯松之封植。待数十年。始克成树。而斤斧之伐。则一朝可尽矣。岂不类乎。家业之难成而易毁也哉。呜呼。斯其所以有感也夫。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赞
  
夫子文章赞
天高地厚。日临月照。经纪江汉。贲饰山林。察乎上下。孰阐幽深。规圆矩方。身度声律。动为世道。言为世则。无隐乎尔。孰烛玄微。夫子之文。展也天机。书不能传。辞不能赞。卓尔在前。庶几仰钻。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铭
  
思庵琴铭
瑟瑟孤桐。泠泠古音。一鼓醒耳。再鼓清心。无弦太淡。繁曲太淫。我抱斯琴。谁赏冲襟。有怀师襄。沧海云深。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祭文
  
祭听松成先生文(甲子)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288H 页
维岳凝精。笃生德人。风仪秀伟。性气真醇。孝感神明。信及豚鱼。潜心坟典。游刃群书。梦断浮云。浩然归田。屋下牛溪。屋上坡山。于焉考槃。十亩閒閒。声闻于天。鹤书翩翩。寤言永矢。确乎不拔。黄钟未奏。豫章谁伐。迨乎季年。行安学成。外无圭角。内就高明。一味箪瓢。乐以忘忧。不出户庭。馨香四流。高山仰止。来自远方。小子困蒙。晚窥末光。春风秋月。击目无际。天胡不憖。凤兮云逝。匍匐一恸。万事已矣。恭将菲薄。以明诚意。不亡者存。庶几鉴此。
祭退溪李先生文(壬申)
呜呼哀哉。蓍龟既失。父母既殁。龙虎云亡。景星沈光。岁序迁流。今已再周。衮衣皇皇。孰补其阙。赤子嗷嗷。孰援其溺。变怪百出。孰设严防。长夜漫漫。孰曝秋阳。呜呼哀哉。繄公之生。閒气所钟。温然如玉。有睟其容。志贯皦日。行洁秋水。乐善好义。无閒人己。俛首下学。妙思精研。缕析毫分。洞见幽玄。众说参差。洪纤异宜。折衷会一。紫阳是师。急流勇退。出类离群。守道山樊。富贵浮云。閒中日月。静里乾坤。在邦必达。休声彻天。宸衷虚伫。宠命联翩。公惟考槃。确乎不拔。幽居入图。高挂紫闼。 嗣圣继明。侧度如渴。祥凤来仪。 经幄生辉。十图启沃。探隐阐微。舆望日隆。谦退愈卑。三章辞阙。浩然而归。调羹之手。卷而怀之。惟进与退。系国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288L 页
安危。寂寞之滨。有来抠衣。惟公不倦。两端斯竭。知德者鲜。统绪谁接。微言昭载。耿光长新。进不泽民。退启后人。呜呼哀哉。小子失学。贸贸迷方。悍马横驰。荆棘路荒。回车改辙。公实启发。有初鲜克。哀我灭裂。公辞端委。余谢簪笏。自拟负笈。庶几卒业。天不憖遗。哲人遽萎。公之易箦。余在西陲。疾病缠绵。道路阻脩。承讣一恸。万事谬悠。敛不饭含。葬不执绋。心期百违。竟未奔哭。呜呼此生。辜负幽明。缄辞泂酌。远寓微诚。呜呼哀哉。
祭退溪李先生文(代成浩原作)
伏惟尊灵。生钟閒气。玉润金精。制行高洁。秉志清明。早驰艺苑。用照令名。晚寻坠绪。布圣钻仰。黄卷为师。深思熟讲。弗得弗措。操戈入室。始若丝棼。终乃冰释。奥旨微言。毫分缕析。上溯洙泗。下穷濂洛。考亭遗训。符契允合。沈潜涵泳。白首弥笃。儒林瞻仰。泰山乔岳。急流勇退。陶山是筑。幽居入图。达于 枫宸。 明庙倾心。宠命日新。公崇谦德。富贵如云。民望愈隆。守义愈敦。我 王继明。畴咨熙载。仰成元老。虚己以待。公犹相时。不变素履。谆谆十幅。沥血写字。用补 衮职天恩斯答。公身虽远。岂弛忧 国。庶几还 朝。赞升大猷。一朝凤逝。龥天末由。繄我先人。养疾林丘。不事皎皎。安分履常。惟公化笔。可发幽光。冒威陈悃。终荷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289H 页
一诺。爰将往见。质疑往复。非辩之尚。务存厥实。公恢弘度。未尝挥斥。追思唐突。不寒生粟。末后有禀。未蒙回谕。方深悚仄。岂期闻讣。一恸号绝。迨至弗悟。呜呼已矣。承教无路。俯择狂言。嗣孙是闻。衔恩刻骨。永矢不谖。哲萎之创。百倍他人。精爽南飞。痼病在身。体魄在床。未获奔哭。马鬣已封。未获执绋。呜呼此生。辜负盛德。缄辞致诚。敢冀降格。
祭李正(之蕃)
江山性气。鸾鹤仪形。居尘之染。轩冕非情。孝感神明。友于弟兄。卜筑仙丘。拟毕一生。皋音彻 天。竟出户庭。聊试牛刀。惠留残城。一病不瘳。沈绵五龄。薄云高志。赍恨掩扃。盖棺事了。千载流馨。嗟余小子。世契通家。情义俱深。痛怛如何。恭陈菲薄。庶纡歆格。
祭土亭李公(之菡)(戊寅)
木列榛榛。閒挺大春。(春从木)草生离离。或颖灵芝。先生之降。实钟秀气。水月情怀。大羹肠胃。忠信感物。孝友通神。外孩内明。游戏风尘。土木形骸。泥涂轩冕。遇事沛然。坂上丸转。得失荣辱。沸汤沃雪。声色臭味。窃脂啄粟。五车何用。手持寸铁。知我虽希。积盛必发。 王曰汝谐。出宰百里。儿民奴吏。咸戴乐只。云胡一夜。月犯少微。春(春从木)折芝凋。天日无晖。呜呼先生。而止于斯。盛大冲气。悠散何之。余生虽后。早蒙不挥。通肝照胆。廓无屏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289L 页
障。先生戒余。毋缺人望。余献先生。少收天放。相观而善。冀获晚功。今玆已矣。激余悲衷。殡不躬临。葬不执绋。南天杳冥。风雨萧瑟。缄辞写哀。遥奠菲薄。有感必应。庶几歆格。
祭休庵白公(仁杰)(己卯)
生禀伟气。养以直节。依归哲师。早讲正学。慝作道否。万事瓦裂。藏锋韬彩。内修不辍。和光浊世。人莫我测簪笏傥来。擢居言责。爰有阴邪。入于左腹。将龁良善。密旨是托。公奋直辞。风霜满笔。旁观吐舌。公不变色。北谪南迁。何怨何尤。天运回亨。庆集桑榆。龙光是荷。位跻六卿。褒以气节 天语丁宁。年踰八旬。忧国弥新。不避时忌。章奏孔勤。不容何病。在我无怍。小子登门。屡承诱掖。性理之辨。虽有异同。辞和气平。所争者公。公年虽耋。犹冀进德。我未衰暮。傥开茅塞。庶几一日。澜漫同归。奄忽承讣。卒业无期。道路脩阻。哭不躬临。缄辞写哀。曷尽余心。閒气之聚。悠散何适。尚有不亡。愿垂歆格。
祭黄冈金公(继辉)(壬午)
英资出群。远器夙成。早选青钱。平步云程。逸足中滞。蠖屈俄伸。亨而复蹇。职不私身。毁誉通塞。在命在人。吾何容力。一任吾真。识通古今。神游自然。忧乐悲欢。相代乎前。随缘顺应。其保者天。惟货惟利。窃脂于粟。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290H 页
位跻亚卿。家立四壁。常棣有华。大衾为乐。谓公遐寿。胡止中年。等猥参末契。不辞执鞭。每承雅言。头风便痊。襟怀洞彻。刮去毛皮。稽古质今。云是我师。菁莪同席。日月无几。如今不淑。痛切云亡。众疑谁决。士论谁匡。抚柩长恸。白日无光。恭将菲薄。以写哀肠。庶几来格。歆我椒觞。
祭韩士囧(胤明)
惟灵。生而洵美。玉润金精。早辖正路。刮垢生明。溯流寻源。日有功程。有饬其仪。有静其声。蔚然芝兰。不焚自馨。簪组来迫。岂屑逃名。洁不可浼。任彼裸裎。舆望方隆。沈痾遽婴。易箦之际。辞婉神清。呜呼士囧。奄捐其生。士林减春。一片花零。吾侪薰善。不麾门庭。即之也温。肝胆斯倾。圣远言湮。长夜晦暝。斯人不懈。庶几有成。如何淇竹。未睹青青。天耶命耶。太空冥冥。玿魂无路。永诀幽明。恭陈菲薄。庶格英灵。
祭外祖母李氏文(庚午)
伏惟尊灵。生禀秀气。性度淑真。择配宜家。礼敬如宾。忧以救疹。至诚感神。义动乡邻。声彻 紫宸。表厥宅里。流芳汗青。中年昼哭。在疚茕茕。报善非祥。天道冥冥。勿谓冥冥。日监在玆。五福之首。实天所贻。鲐绞满背。黄发覆眉。我在孩提。鞠于外家。抚抱顾复。恩重山河。托以后事。视以宁馨。祖孙其名。母子其情。我徂京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290L 页
师。累于簪缨。岭峤阻隔。消息杳茫。我念倚闾。挂冠归乡。一室承颜。乐以忘忧。拟以终孝。万事何求。 天书再下。暂辞林丘。忽惊心痛。促驾回辀。讣音迓路。五内焚摧。我生不辰。风树抱哀。惟一祖母。寤寐在怀。今又弃我。昊天何酷。殁未饭含。增余罔极。皇皇才息。礼服已阕。先王定制。不敢踰越。此生已矣。沈恸终天。敬设薄具。以荐几筵。呜呼哀哉。
祭伯氏文(庚午)
呜呼哀哉。兄今拾我而奚适耶。岂所亲不在此而在于冥漠耶。父兮母兮。皆不在人世。无乃吾兄欲归侍于地下耶。抑非吾兄厌世。而脩短有数。天不少假耶。不然。何其友于之情至薄。而弃之若遗耶。呜呼哀哉。惟吾兄之禀气。以和柔而为资。动与物而无忤。静渊潜而自持。早习艺而干禄。嗟少伸而大屈。晚通籍于一命。非荣利焉是黩。呜呼哀哉。余生世之孔厄。夙抱恸于风树。幸荆花之无故。期筑室而恒聚。伤旧业之壁立。尚赍志而未就。奄吾兄之遘疾。日沈绵而消瘦。谓二竖之适然。竟澌尽而莫救。既失在天之富贵兮。又不克享乎中寿。呜呼哀哉。彼苍天兮何极。哀我家之祸酷。闵寡妻之抱稚。隔千里而攀号。魄有依于先茔兮。魂南指而忉忉。岂不欲安神于京洛。奉馈奠于几筵。伊余启处之未定。且不忍嫂氏之龥天。玆荐酌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291H 页
而奉别。精慌惚而分飞。迨卜筑之有所期。挈兄室而西归。训犹子而成立。矢不坠乎家声。庶吾兄之瞑目。少弛念于孤茕。兄有言兮弟莫闻。弟陈辞兮兄岂知。噫嘻。百年兮会尽。惟不悲兮无穷期。呜呼哀哉。
祭伯嫂郭氏文(壬申)
惟灵。少痛昼哭。抚养孤儿。义重于情。携幼北移。协奉祀事。同爨共财。荒凉海曲。荆棘初开。箪食布衣。甘与长终。岂不怀土。后私先公。珥承 恩召。遽辞蓬筚。恋主縻爵。侨居引日。眷集于京。分资俸禄。南北东西。惟义是从。嗟余兄弟。夙遭悯凶。风树既恸。雁行缺一。拟奉嫂氏。残生是毕。同居未几。胡遘厉疾。药饵无效。辗转床席。竟至不救。天何惨酷。子女龥号。有耳不闻。凰随凤逝。永辞世纷。抚柩长恸。万事何言。念及存殁。心焉如割。玆将诚意。寓此菲薄。爽灵不昧。庶歆洞酌。
祭甥女沈彦明妻赵氏文
呜呼哀哉。秀者难厚。清者难坚。尔质既淑。尔命不延。临诀何言。仰视苍天。哭奠洞酌。尔其临筵。呜呼哀哉。
祭外舅肃川府使卢公文(戊辰)
惟灵。气肃而定。神精而明。亢乎其容。邈若无情。温乎其中。肺腑悉倾。出身太早。未扬厥声。勉勉供职。确不求名。循资积劳。乃宰专城。莅民以庄。令信政成。政成何所。曰罗曰星。最后治肃。感彼遐氓。相率颂公。誉达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291L 页
王庭。锡命增秩。诞被 恩荣。世降伪滋。珷玞混琼。人疑其假。或斥其诚。公惟自信。径情直行。玉上苍蝇。玷我坚贞。鞶带斯禠。众谤雷轰。傥来之物。何足重轻。浩然归田。庶踵耦耕。小子迷方。退迹沧溟。举世背驰。枘凿难并。公称奇士。一言馆甥。欢爱之笃。相对忘形。公还海乡。我縻于京。宦兴渐阑。欲谢簪缨。谓公尚强。绰有馀龄。迫陪杖履。拟毕吾生。何期不淑。沈痾转婴。就医于洛。药不通灵。善人遽殒。天道冥冥。我生不辰。百毒备经。孰为司命。秉均不平。又歼我舅。使我伶俜。执手相诀。魂消魄惊。遗言在耳。刻骨以铭。勤斯稚子。不忍茕茕。庶几抚诲。俾不零丁。适值靡盐。万里启程。幽宅未临。惨戚倍萦。显晦殊涂。永隔仪刑。哀肠欲断。泪若建瓴。抚柩大恸。白日无晶。恭陈薄具。愧乏芬馨。公其来格。以慰茕茕。呜呼哀哉。
祭外舅肃川府使卢公文
风霜雨露。载降载濡。宿草连云。拱本夹途。三年一归。触境悲吁。我言不答。我拜不扶。爽灵孔照。盍降幽宅。鉴我微诚。歆我泂酌。
金冲庵祠宇祭文
生钟閒气。玉润金精。学回狂澜。文绍希声。早扬 王庭。辰告远猷。枭鸣夜半。群楚四咻。碎我拱璧。天胡罔极。天实有定。泰运斯复。乡人起虔。建祠妥灵。恭陈明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292H 页
荐。庶鉴微诚。
成大谷祠宇祭文
天赋纯粹。雪月方洁。不受世羁。考槃空谷。学务存心。琴追古音。孰伴林居。有鸟有鱼。羽仪 先朝。白驹遄归。立懦廉顽。百世是师。高山景行。揭敬祠宇。吉蠲泂酌。庶几享右。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杂著(一)
  
箕子实记
箕子。商宗室也。或曰名胥馀。学明九畴。身传圣道。以畿内诸侯。仕为太师。帝乙谪子受。资辨捷疾。拒谏饰非。其庶兄启。恪慎克孝。箕子度受非元良。以启长且贤。劝帝乙立之。帝乙难于废嫡。卒立受为太子。封启为微子。帝乙崩。受即位号为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玉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纣淫虐日甚。微子痛殷将亡。谋于箕子及少师比干曰。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今尔无指告予颠隮。若之何其。箕子曰。商今其有灾。我兴受其败。商其沦丧。我罔为臣仆。诏王子出迪。我旧云刻子。王子弗出。我乃颠隮。自靖。人自献于先王。我不顾行遁。微子乃去之。箕子谏纣。纣不听。囚箕子以为奴。人或曰。可以去矣。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292L 页
于民。吾不忍为也。乃被发伴狂而受辱。鼓琴以自悲。故传之曰箕子操。比干谏而不退。纣杀之。周武王克商。命召公奭。释箕子之囚。王就见之。虚己问殷所以亡曰。吾杀纣。是欤非欤。箕子不忍言。王乃问以天道曰。呜呼。箕子。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叙。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乃陈洪范。其大目。一曰五行。二曰敬用五事。三曰农用八政。四曰协用五纪。五曰建用皇极。六曰乂用三德。七曰明用稽疑。八曰念用庶徵。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其论皇极曰。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箕子既为武王传道。不肯仕。武王亦不敢强。箕子乃避中国。东入朝鲜。中国人随之者五千。诗书礼乐医巫阴阳卜筮之流。百工技艺皆从焉。武王闻之。因封以朝鲜。都平壤。初至言语不通。译而知之。教其民以礼义农蚕织作。经画井田之制。设禁八条。其略。相杀偿以命。相伤以谷偿。相盗者男没为其家奴。女为婢。欲自赎者。人五十万。虽免为民。俗犹羞之。嫁娶无所售。是以。其民不盗。无门户之闭。妇人贞信不浮。辟其田。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293H 页
野都邑。饮食以笾豆。崇信让笃儒术。酿成中国之风教。以勿尚兵斗。以德服强暴。邻国皆慕其义归附。衣冠制度。悉同乎中国。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墟。见宫室毁坏。生朱黍。箕子伤之。作麦秀之歌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殷民闻之。皆流涕。朝鲜被仁贤之化。为诗书礼乐之邦。朝野无事。人民欢悦。以大同江比黄河。作歌以颂其德。箕子薨。箕氏世君东土。周末。燕伯称王。将东略地。朝鲜侯欲兴兵伐燕以尊周。大夫礼谏之而止。使礼西说燕。燕亦止不侵。侯亦自称王。后子孙稍骄虐。燕乃遣将攻其西。取地二千馀里。至满潘汗为界。朝鲜遂弱。及秦并天下。筑长地抵辽东。朝鲜王否畏秦服。属。否薨。子准立十馀年。而秦灭燕,齐,赵。民多亡入朝鲜。及卢绾王燕。朝鲜与燕以浿水为界。及绾入凶奴。燕人卫满亡命。聚党千馀人。东渡浿水。求居西界为藩屏。王准信之。拜为博士。赐以圭。封之百里。令守西鄙。满诱纳逋逃。众渐盛。乃遣人诈告王准。汉兵十道至。欲入宿卫。遂袭王准。战不敌。浮海南奔。朝鲜遂为满有。自箕子传四十一代凡九百二十八年而失国。箕准被逐。率其左右宫人。入居韩地金马郡。号马韩王。统小国五十馀。亦传累世。厥后新罗,高句丽,百济三国渐大。马韩寖衰。百济始祖温祚王二十六年。袭马韩并其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293L 页
国。箕氏主马韩又二百年而亡。传祚前后凡一千一百二十馀年。
赞曰。猗欤大师。运遭明夷。内贞而晦。制义随时。被发操音。惟天我知。宗国既沦。呜呼曷归。法授苍姬。身莅青㙨。诞辟土宇。乐浪作京。鲽域长夜。肇照日星。禁设八条。文宣礼乐。江清大同。山重太白。子孙绳绳。千祀是卜。五世不斩。迄受遗泽。报祀仁辟。极天如昨。
 谨按。天生蒸民。必降圣贤以主之。辅相化育。宣朗人文。以遂其生。以立其教。伏羲以下。迄于三王。代天开物。故命之以(之以下疑有阙)我东有民。想不后中国。未闻睿智有作。以尽君师之责。檀君首出。文献罔稽。恭惟箕子。诞莅朝鲜。不鄙夷其民。养之厚而教之勤。变魋结之俗。成齐鲁之邦。民到于今。受其赐。礼变之习。济济不替。至于夫子。有浮海欲居之志。则微禹之叹。没世愈深矣。大哉箕子。既陈洪范于武王。道明于华夏。推其绪馀。化洽于三韩。子孙传祚千有馀年。后辟景仰。若揭日月。崇德报功。世笃其典。苟非元圣。乌能致此。呜呼盛矣哉。齐人只知有管,晏。此固不免坐井。至于洙泗之儒。深绎夫子微言。洛闽之士。偏传程朱遗教。亦其理宜也。我东受箕子罔极之恩。其于实迹。宜家诵而人熟也。然今之土。被人猝问。鲜能条答。盖由群书散漫。学之不博也。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294H 页
尹公斗寿曾奉使朝 天。中朝士人。多问箕子之为。尹公病不能专对。既还。乃广考经史子书。裒集事实及圣贤之论。下至骚人之咏。摭而成书。名曰。箕子志。其功良勤。而其嘉惠后学。亦云至矣。第念杂编径传。统纪难寻。珥乃不揆僭滥。窃采志中所录。约成一篇。因略叙立国始终。世系历年之数。名曰箕子实纪。庶便观览焉。 万历八年庚辰仲夏。后学德水李珥。谨志。
金时习传(奉 教制进)
金时习字悦卿。江陵人。新罗阏智王之裔。有王子周元。邑于江陵。子孙仍籍焉。厥后。有渊有台铉。皆为高丽侍中。台铉之后久住。官止安州牧。生谦侃。终五卫部将。谦侃生日省。以荫补忠顺卫。日省娶仙槎张氏。于 宣德十年。生时习于汉师。生禀异质。离胞八月。自能知书。崔致云见而奇之。命名曰时习。语迟而神警。临文口不能读。意则皆晓。三岁。能缀诗。五岁。通中庸,大学。人号神童。名公许稠辈多就访焉 庄宪大王闻之。召致承政院。试以诗。果捷而佳。 下教曰。予欲亲见。恐骇俗听。宜勖其家。韬晦教养。待其学成。将大用。赐帛还家。于是声振一国。称曰五岁而不名。时习既蒙 睿奖。益懋远业。 景泰年閒。 英陵 显陵。相继而薨。 鲁山以三年逊位。于是。时习年二十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294L 页
一。方读书于三角山中。人有自京城来者。时习即闭户不出者三日。乃大哭。尽焚其书。发狂陷于溷厕而逃之。托迹缁门。僧名雪岑。累变其号曰清寒子。曰东峰。曰碧山清隐。曰赘世翁。曰梅月堂。为人貌寝身短。豪迈英发。简率无威仪。劲直不容人过。伤时愤俗。气郁不平。自度不能随世低仰。遂放形骸游方之外。域中山川。足迹殆遍。遇胜则栖焉。登览故都。则必蹢躅悲歌。累日不已。聪悟绝人。其于四书六经。则幼时受业于师。若诸子百家。则不俟传授。无不涉猎。一记而终不忘。故平日未尝读书。亦不以书笈自随。而古今文籍。通贯无漏。人有举问者。应口说无疑(疑恐碮)。磊块忼慨之胸。无以自宣。凡世閒风月云雨山林泉石宫室衣食花果鸟兽人事之是非得失。富贵贫贱死生疾病喜怒哀乐。至于性命理气。阴阳幽显。有形无形可指而言者。一寓于文章。故其为辞也水涌风发。山藏海涵。神唱鬼酬。閒见层出。使人莫知端倪。声律格调。不甚经意。而其警者则思致高远。迥出常情。非雕篆者。所可跂望。于道理虽少玩索存养之功。以才智之卓。有所领解。横谈竖论。多不失儒家宗旨。至如禅道二家。亦见大意。深究病源。而喜作禅语。发阐玄微。颖脱无滞碍。虽老释名髡。深于其学者。莫敢抗其锋。其天资拔萃。以此可验。自以声名早盛。而一朝逃世。心儒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295H 页
迹佛。取怪于时。乃故作狂易之态。以掩其实。士子有欲受学者。则逆击以木石。或弯弓将射。以试其诚。故处门者既罕。且喜开山田。虽绮纨家儿。必役以耘穫甚苦。终始传业者尤鲜矣。山行。好白树题诗。讽咏良久。辄哭而削之。或题于纸。亦不示人。多投水火。或刻木为农夫耕耘之形。列置案侧。熟视终日。亦哭而焚之。有时所种禾甚盛。颖栗可玩。乘醉挥镰。尽顷委地。因放声而哭。行止叵测。大被流俗所嗤点。居山见客。问都下消息。闻人有肆骂者。则必色喜。若曰佯狂而有所蕴云。则辄攒眉不怡。见除目达官。或非人望。则必哭曰。斯民何罪。此人当此任耶。时名卿金守温,徐居正。赏以国士。居正方趋朝行辟人。时习衣蓝缕。带藁索。戴蔽阳子。(贱夫所戴白竹笠称蔽阳子也)遇诸市。犯前导。仰首呼曰。刚中(居正字)安稳。居正笑应之。驻轩语。一市皆骇目相视。有朝士受侮者不能堪。见居正以 启治其罪。居正摇首曰。止止。狂子何足与较。今罪此人。百代之下。必累公名。金守温知馆事。以孟子见梁惠王论。试太学诸儒。有上舍生见时习于三角山曰。乖崖(守温别号)好剧。孟子见梁惠王。岂合论题。时习笑曰。非此老。不出此题。乃走笔成篇曰。生员为自制者。试瞒此老。上舍生如其言。守温读未终。遽问曰。悦卿住京山何寺。上舍生不能隐。其见知如此。其论大略。以为梁惠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295L 页
僭王。孟子不当见云。今逸不收。守温既卒。人有言坐化者。时习曰。乖崖多欲。宁有是。就令有之。坐化非礼。吾但闻曾子易箦。子路结缨而已。不知其他。盖守温好佛故云。 成化十七年。时习年四十七。忽长发为文。以祭祖若父。其文略曰。帝敷五教。有亲居先。罪列三千。不孝为大。凡居覆载之内。孰负养育之恩。愚騃小子。似续本支。沈滞异端。末路方悔。乃考礼典。搜圣经。讲定追远之弘仪。参酌清贫之活计。务简而洁在腆以诚。汉武帝七十年。始悟田丞相之说。元德公一百岁。乃化许鲁斋之风云云。遂娶安氏女为妻。人多劝之仕。时习终不能屈志。放旷如旧。值月夜。喜诵离骚经。诵罢必哭。或入讼庭。持曲作直。诡辩必胜。案成。大笑破弃之。多与挑达市童傲游。醉倒街上。一日。见领议政郑昌孙过市。大呼曰。彼汉宜休。昌孙若不闻者。人以此危之。相识者绝交。惟宗室秀川副正贞恩,南孝温,安应世,洪裕孙辈数人。终始不渝。孝温问时习曰。我所见如何。时习曰。穴窗窥天。(言所见小也)东峰所见如何。曰广庭仰天。(言见高而行未到也)未几。妻殁。复还山。作头陀形。(僧家剪发齐眉者谓之头陀)喜游江陵,襄阳之境。多住雪岳,寒溪,清平等山。柳自汉宰襄阳。待以礼。劝复家业。行于世。时习以书谢之。有曰。将制长镵。用斲苓朮。庶欲万树凝霜。修仲由之缊袍。千山积雪。整王恭之鹤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296H 页
氅。与其落魄而居世。孰若逍遥而送生。冀千载之下。知余之素志。 弘治六年。卧病于鸿山无量寺终焉。年五十九。遗戒无烧葬。权厝寺侧。后三年将葬。启其殡。颜色如生。缁徒惊叹。或以为佛。竟依异教茶毗。(僧家烧葬之名)取其骨。作浮图。(小塔名)生时。手画老少二象。且自赞留于寺。赞之乱曰。尔形至藐。尔言大侗。宜尔置之沟壑之中。所著诗文散失。十不能存一。李耔,朴祥,尹春年。先后裒集。印行于世云。
 臣谨按。人体天地之塞。以清浊厚薄之不齐。有生知学知之别。此以义理言也。若如时习者。于文天得。则文字亦有生知矣。佯狂避世。微意可尚。而必抛弃名教。荡然自恣者。何欤。虽藏光匿影。使后世不知有金时习。抑何悯焉。想见其人才溢器外。不能自持。无乃受气丰于轻清。啬于厚重者欤。虽然。标节义扶伦纪。究其志。可与日月争光。闻其风。懦夫亦立。则虽谓之百世之师。亦近之矣。惜乎以时习英锐之资。砻磨以学问践履之功。则其所成就岂可量乎。噫。危言峻议。犯忌触讳。诃公詈卿。略无顾藉。而当时不闻有举其非者。我 先王之盛德。硕辅之宏量。其视季世使士言逊者。得失何如耶。呜呼韪哉。
李氏感天记(癸丑)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296L 页
进士申公妻李氏。成均生员讳思温之女也。生长于外祖参判崔公讳应贤之第。天资纯淑。举度沈静。讷于言而敏于行。慎于事而果于善。粗识学文。常诵三纲行实。不以辞章为学。既长。父生员率归临瀛居焉。自适进士之后。进士之亲在汉城。故归侍舅姑。于时李氏母崔氏疾病。李氏遂告辞于始洪氏。东还侍病。亲调寒煖。尝药以进。愁容戚颜。夜不就寝。竭力致孝。有女数人。训之有方。以故夙著乡誉。进士之来也。辄欲同归汉城。李氏涕泣曰。女有三从之道。不可违命也。虽然。妾之父母。今已俱老。妾是独女。一朝无妾。则父母奚托。况萱堂久病。不绝汤药。何忍弃别乎。妾之长恸血泣。只为此也。今欲一言以禀于君。君往京师。妾在乡村。各侍老亲。于意何如。进士亦感涕。遂从其言。 正德辛巳。李氏母崔氏卒。是时。进士自京将向临瀛。行到骊州。闻崔氏捐世。感怆之极。食不知味。气渐不平。冷发脑后。行至横城。脑后尤冷。至云交驿遂疾病。耳不闻声。热气方炽。至珍富驿。苍头内隐山请留。进士曰。留库苦痛。不如速归。行至横溪驿。病势尤重。吐血数匙。临瀛人金舜孝适来见之。使通于北坪。(李氏所居)仍到丘山驿。卧不能起。强行入助山斋舍。李氏之外弟崔寿㠓。与李氏及诸女迎于路畔。进士不能言。仅颔而已。扶入室。面黑呕血。几至不讳。李氏初经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297H 页
哀毁。又遭奇厄。劳心竭诚。焚香祈祷。上下神祗。无所不至。连七昼夜。目不交睫。乃沐浴剪爪。潜持小刀。登外曾祖崔公致云墓后山上设卓。烧香拜天。号泣曰。天乎天乎。福善祸淫。天之理也。积善累恶。人之事也。惟我良人。志操无邪。行业无凶。短丧之际。身丁父忧。疏食毁痒。不离墓侧。躬执奠馔。衰绖三年。天若有知。应察善恶。今何降祸如是其酷耶。妾与良人。各奉其亲。分在京乡。十六春秋。妾之一身。顷遭门殃。慈母既丧。良人又病。若不可讳。则茕茕独立。四顾奚托。伏惟天人一理。显微无閒。皇天皇天。鉴此下情。仍拔小刀。断左手中指二节。仰天抚膺曰。我之诚敬不至。以至此极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虽然。吾之所天。良人也。所天若崩。则如何独生。愿以妾身代夫之命。皇天皇天。鉴我微诚。祷天既讫。又下拜于崔公墓曰。生为贤相。死必英灵。弼告上帝。以达我情。告毕。还到卧内。略无难色。惟恐进士之知也。是时久旱。天气甚朗。俄顷之际。黑云倏起。大雷下雨。明朝。次女侍坐。假寐成梦。则自天下药。大如枣实。神人取之。以服进士。其日。进士瞑目。忽微语曰。明日。病愈。崔寿㠓从旁强问曰。何以知之。答曰。神人来报耳。及期果愈。乡里惊叹。以为诚感所致也。时 中庙朝也。事闻旌闾。呜呼。五伦之中。三纲最重。而鼎立其位。而不可轻重者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297L 页
也。男子之于君亲。妇人之于父夫。其事虽异。而理则一也。虽然。天理人心之最重者。无过父母而已。则是无轻重之閒。亦有轻重矣。世人之情。恒重于仕宦而轻定省。多重于婚媾而轻骨肉者。吁可悲也。然而内亲而外君。内父而外夫。亦不可也。然则若何。在乎善处其閒而已。李氏。珥之外王母也。其于父子之閒。夫妇之际。动以仁礼为务。真所谓善处妇道。而宜作闺门懿范者也。伉俪之情。非不笃厚。而乃以侍亲之故。异居十六馀载。进士之病也。终运至诚。以感天意。傥非秀人之行。超古之节。乌能为乎。若使得列于士君子。而俾处君父之閒。则其所以具忠孝而正国家者。从可知也。呜呼。珥之录此者。岂徒然哉。后之子孙。其可目睹而已乎。男而处朝廷者。视此为规。女而处庭闱者。体此为法。则不患不为贤人哲妇矣。
张叔(仁友)孝行志
张侯讳仁友。丰德人。生五月失怙。后三岁失恃。为祖母辛氏所鞠。及省人事。便呼爷娘。左右求之。辛氏悲且悯。抱慰之曰。汝父母已殁。求于何所。汝慎自爱。成人克家。是乃孝也。侯闻语。不觉失声。自后闻人呼父母声。必痛于心。虽禽兽。苟有母子相呴哺者。则必指而羡之。年十八。白辛氏曰。吾早丧严慈。不能执丧。愿追服六年。少纾终天之恸。辛氏知其意切。不甚止。乃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298H 页
服素才一年。适家兄辞世。辛氏乃曰。吾初不止汝者。汝兄在故也。今汝兄弃我而逝。非汝。吾将畴依。且张氏之祀。托汝一人。不可自轻。遂亲执肉强之。侯不得已从辛命。常曰。父母不得同穴。尤可哀恸。若迁墓合葬。得行丧礼。则死无悔矣。二十五岁。辛氏殁。侯哀毁以礼。庐墓三年。至五十四岁。谓其子伦曰。我情事不伸者。为汝年少不可托重故也。今汝已长。吾亦已老。虽死非夭。且免无后之罪矣。吾将追丧二亲。以偿宿愿。人固有一死。使我死于丧。瞑目无憾。伦知其志不可回。泣而从之。侯又曰。事死当如事生。吾父母葬地。皆卑下水出。旁多岩石。神必不安其所矣。古人亦有迁墓者。殆为此也。乃择地而今窆焉。庐于墓侧。服斩衰齐衰各三年。亲执奠物。终日不解丧服。每于晨昏。焚香拜省。以至胝膝。村有疠气。行祭自若。一村皆病。侯独无恙。人皆异之。年五十八。始脱衰。须发无一二茎黑者。亲戚故旧多流涕。呜呼。天地覆载。而人不知其德。父母劬劳。而人不报其恩。长于膝下。亲见启手足。尚有丧不以诚者。孰有追既远之丧。笃于慎终如张侯者乎。可谓孝矣。夫侯生于庚申八月丙午。追丧之岁则癸丑也。丰德之张。出自 中朝。有浙江人张伯昌。以宋朝贵臣。与其子舜皋避乱。而东接于贞洲。遂为郡人。郡即丰德也。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298L 页
论心性情
余谓季鹰曰。大抵气质之性。非别性也。气质包性。与生俱生。故谓之性也。气质如器。性如水。清净器中储水者。圣人也。器中有沙泥者。中人也。全然泥土中有水者。下等人也。至如禽兽虽塞。莫不有水。譬如和水泥块子也。终不可澄清。盖湿性已乾。无计可澄。且不见其有水。而亦不可谓之无水也。圣人情无不中。君子情或不中。而意无不中。常人或情中而意不中。或情不中而意中。若以情为无不善。任情而行。则何尝不败事。朱子曰。情者。性之用。性者。情之体。心为性情之主。斯言亦包气质而言。不可不省。
余在江陵。览奇明彦与退溪论四端七情书。退溪则以为四端发于理。七情发于气。明彦则以为四端七情元非二情。七情中之发于理者为四端耳。往复万馀言。终不相合。余曰。明彦之论。正合我意。盖性中有仁义礼智信。情中有喜怒哀乐爱恶欲。如斯而已。五常之外。无他性。七情之外。无他情。七情中之不杂人欲。粹然出于天理者。是四端也。
乙丑春元日。余与江陵府使金文吉。(添庆)话及恻隐之情。金曰。四端不可以中节目之。余曰。四端是已发。可指为中节。大抵已发。则便有中节不中节之分。安有非中节非不中节之情耶。金曰。见盗贼之将死。生恻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299H 页
隐之心。是可谓中节耶。余曰。罪其可罪。而哀其将死。是天地生物之心。安可谓不中节耶。禹之下车泣辜是已。
余曰。郑秋峦天命图。以四端图于下。意字图于上。此是错。大抵学者。近思力行为急务。至于天命。则非猝然可谈者也。
杂记
子固历见余谈话。从容语及心性情。余曰。公于此三字。将一一理会否。子固曰。未也。性发为情。心发为意云者。殊未晓得。余曰。公于此难晓。则庶几有见于心性情矣。先儒此说。意有所在。非直论心性。而今之学者。为此说所误。分心性为有二用。分情意为有二岐。余甚苦之。今公自谓于此有疑。则庶几有真知矣。性是心之理也。情是心之动也。情动后缘情计较者为意。若心性分二。则道器可相离也。情意分二。则人心有二本矣。岂不大差乎。须知性心情意只是一路。而各有境界。然后可谓不差矣。何谓一路。心之未发为性。已发为情。发后商量为意。此一路也。何谓各有境界。心之寂然不动时。是性境界。感而遂通时。是情境界。因所感而䌷绎商量。为意境界。只是一心。各有境界。
金长生,李培达问曰。父慈子孝。常理也。何故。慈者众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299L 页
而孝者甚鲜乎。至于禽兽。皆爱其子而不爱其亲。亦何故耶。余曰。以理言之。末以本为重。以气言之。旧以新为贵。气生生不息。而往者过。来者续。往者以谢。来者方新。而理明者重本而爱亲。任气之所为者。则不爱亲而只贵其子矣。大概如此。只在自穷得。
余甲子冬。向江陵宿太和驿。遇崔云远望中同宿夜话。余曰。今世之士。不患不能言。只患不能行耳。望中曰。退溪有言曰。学者不省己过。先省人过。此是通患。此言甚好。주-D001
记大学小注疑义
 在明明德小注。北溪陈氏曰。人生得天地之理。又得天地之气。理与气合。所以虚灵。
理气元不相离。非有合也。
 小注。玉溪卢氏曰。明德只是本心。虚者。心之寂。灵者。心之感。
灵者。心之知处。虽未感物。灵固自若。不可曰心之感也。
 小注。新安吴氏曰。自散在事物者而言。则曰事理。是理之万殊处。一物各具一太极也。自人心得于天者而言。则曰天理。是理之一本处。万物统体一太极也。然一实万分。故曰事理。众理会万为一。则曰天理。一理而已。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300H 页
章句释至善处。以事理言。是天理之在事者也。以人欲对举。则言天理文字虽异。而义则一也。吴氏说乃分一本万殊。其说凿矣。
 小注。云峰胡氏曰。中庸言诚身。是兼诚意正心修身而言。谓身之所为者实。此但言诚意。是欲心之所发者实。章句所发二字。凡两言之。因其所发而遂明之者。性发而为情也。实其心之所发者。心发而为意也。朱子尝曰。情是发出恁地。意是主张要恁地。情如舟车。意如人使那舟车一般。然则性发为情。其初无有不善。即当加夫明之之功。是统体说。心发而为意。便有善有不善。不可不加夫诚之之功。是从念头说。
云峰说未莹。盖性发为情。未必皆善。情之不中节者亦多矣。意是缘情计较。不但念头而已。云峰之说。单指四端之情。非通论善恶之情。而学者多误见此论。以为情无不善。苟如是则任其情胜。而无约其情养其性之功矣。为害不细也。
 顾諟天之明命小注。双峰饶氏曰。静存动察。皆是顾其静也。听于无声。视于无形。戒谨不睹。恐惧不闻。
听于无声。视于无形。非静中气象也。
 如保赤子小注。朱子曰。此且只说动化为本。未说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300L 页
到推上。后方全是说推。
此通论一章。非论此一段。
晦斋大学补遗后议
听讼一节。别为释本末章。寻常未知其稳当。置之经文之末。恐为得宜。但经一章。朱子则以为孔子之言。晦斋则以为曾子之言。未知何据。若是曾子之言。则以子曰结之。宜矣。若是孔子之言。则不应更称子曰。此不可知也。
安谓所处而安。虽似指身。而实是所知之安耳。未及于行也。若孟子所谓居之安。则乃深造自得之效。合知行而言。不止于知一边也。然则大学定静安之安。与孟子居之安之安。虽似相近。而轻重不同。晦斋合而一之。恐是未安。以虑为思。虽不大悖。但思是格物之路。当初不思。则无以知止而有定矣。不应于物格知至之后。乃更有思底功夫也。先贤以虑处于知行之閒。而谓之临事更精详云云。恐是不易之论也。知其所当然。与其所以然。乃是格物致知也。若不知所以然。则恐不可谓之知止也。定静以下。乃是知底功效。意味渐深耳。恐不如不惑知天命之实有等级分明也。
经文二节。置之格物之章。文义似顺。第未知必然否也。但穷理者。穷其所当然与其所以然。而表里精粗。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301H 页
无所不尽。则本末先后。在其中矣。若只穷其本末。始终而已。则无乃穷理功夫有所遗漏乎。知止云云一节。只言其效而已。由是观之。虽欲由经文而下格物致知功夫。实不得其下手处矣。不如程朱二先生之说为详尽而有功程可进也。至善与中。名虽异而实则同。晦斋之说。当矣。但此是常谈。非创立之说也。朱子或问中论理处。合圣贤之说而为一。则至善与中之不异者。因此可见矣。
末段议论。以仁为治国平天下之本。而反覆援引。累千百言。可谓详尽矣。以朱子为未尽。而虞一字不明之祸流于后世。可谓切矣。虽然。窃恐有不然者。凡圣经贤传。立言虽不同。而所谓曰仁曰中曰诚曰敬四字之旨。则莫不贯乎其中。为之骨子。如大学则大意在于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而明明德则修己之仁也。新民则治人之仁也。一篇骨子。不出仁之一字矣。安有独于治国平天下章。拈出仁之一字。以为之本乎。能絜矩是仁。不能絜矩是不仁。此言不待发明辨说而自见矣。何至节节證据。如此之劳乎。况尧舜桀纣云云。其意不在于分辨仁与不仁也。其意只言其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故尧舜好仁而帅民以仁。则民从之。桀纣好暴而帅民以暴。则民亦从之。若己好暴而帅民以仁。则民不从云。尔此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301L 页
其主意。岂在于仁与不仁之辨乎。至于仁者之发身及上好仁之语。乃措辞泛及仁字耳。此岂主意欤。若如晦斋之论。则治国平天下。以仁为本。而修身齐家。反在仁字之外矣。其可乎哉。且仁字之义不明。而害流生民。祸及后世者。尤不然。人君只患夫不能明明德。不能新民。不能止于至善耳。苟能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则是乃仁人也。举斯心。措之天下。如运之掌矣。何必更明一字之义乎。若不能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则虽诵仁字万遍。何救于生民之害。后世之祸哉。鄙意晦斋目睹惨祸。故作此论。以警一时。欲救万一耳。不然则恐不当作支蔓之剩语。以轻先师也。后之君子。必有能辨之者。
琐言
余读汉史。怪四皓之出处不正。未敢显言非之。及见退溪质之。正与鄙意相合。但未见先正之论。一日。览性理大全。朱子曰。四皓。恐非儒者。只是智谋之士。余乃信吾见之不谬也。或以羽翼太子者。为伪四皓。举朝皆堕张良术中。然则良之欺君。无状甚矣。此言亦不可信。盖战国之末。士不知道。但以气概相高。四皓只避高祖之嫚骂耳。岂若伊尹,太公之避世哉。若以不见高祖为高。则安期蒯彻之流。亦可谓高士乎。尝有咏四皓诗三首。并录之。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302H 页
唐虞世远更何求。一出商颜亦浪游。可惜龙颜空大度。得贤终让建成侯。
溲溺儒冠亦一秦。如何更作汉家臣。那知四皓商山老。尽是东宫愿死人。
聘币慇勤出汉廷。商山应愧首阳青。可怜四皓成何事。赢得生平羽翼名。
退溪以病还乡。卜筑于礼安县山谷閒。若将终身。戊午春。珥自星山向临瀛。因过礼安谒之。呈一律云。溪分洙泗派。峰秀武夷山。活计经千卷。行藏屋数閒。襟怀开霁月。谈笑止狂澜。小子求闻道。非偷半日閒。退溪和云。病我牢关不见春。公来披豁醒心神。始知名下无虚士。堪愧年前阙敬身。嘉谷莫容稊熟美。游尘不许镜磨新。过情诗语须删去。努力功夫各日亲。余留二日而别。在临瀛时。退溪寄书及诗。其简云。世閒英才何限。只为不肯存心于古学。滔滔尽然。其有自拔于流俗者。或才不逮。或年已晚。如君高才妙年。发轫正路。他日所就。何可量哉。惟千万益以远大自期。勿以小得自足。其诗云。从来此学世惊疑。射利穷经道益离。感子独能寻坠绪。令人闻语发新知。又曰。归来自叹久迷方。静处才窥隙里光。劝子及时追正轨莫嗟行脚入穷乡。余和送云。学道何人到不疑。病根嗟我未全离。想应捧饮寒溪水。冷澈心肝只自知。早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302L 页
岁舂粮走四方。马饥人瘦始回光。斜阳本在西山上。旅客何愁远故乡。
自警文
先须大其志。以圣人为准则。一毫不及圣人。则吾事未了。
心定者言寡。定心。自寡言始。
时然后言。则言不得不简。
久放之心。一朝收之。得力岂可容易。心是活物。定力未成。则摇动难安。若思虑纷扰时。作意厌恶。欲绝之则愈觉纷扰。倏起忽灭。似不由我。假使断绝。只此断绝之念。横在胸中。此亦妄念也。当于纷扰时。收敛精神。轻轻照管。勿与之俱往。用功之久。必有凝定之时。执事专一。此亦定心功夫。
常以戒惧谨独意思。存诸胸中。念念不怠。则一切邪念。自然不起。
万恶。皆从不谨独生。
谨独然后。可知浴沂咏归之意味。
晓起。思朝之所为之事。食后。思昼之所为之事。就寝时。思明日所为之事。无事则放下。有事则必思。得处置合宜之道。然后读书。读书者。求辨是非。施之行事也。若不省事。兀然读书。则为无用之学。
财利荣利。虽得埽除其念。若处事时。有一毫择便宜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303H 页
之念。则此亦利心也。尤可省察。
凡遇事至。若可为之事。则尽诚为之。不可有厌倦之心。不可为之事。则一切截断。不可使是非交战于胸中。
常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不为底意思。存诸胸中。
横逆之来。自反而深省。以感化为期。
一家之人不化。只是诚意未尽。
非夜眠及疾病。则不可偃卧。不可跛倚。虽中夜。无睡思则不卧。但不可拘迫。昼有睡思。当唤醒此心。十分猛醒。眼皮若重。起而周步。使之惺惺。
用功不缓不急。死而后已。若求速其效。则此亦利心。若不如此。戮辱遗体。便非人子。
六条方略与徐御史(益○甲申绝笔)
一。抚接藩胡。宣 上仁德曰。尔辈中有不率者。至于举兵犯顺。将士奋厉。咸欲极其兵力。尽荡巢穴。自 上恻然曰。彼辈作藩屏已数百年。无异我民。一朝因无知小丑。自作不恭。而不辨玉石。遽加诛讨。则虽称一时之快。实结百年之冤。今须抚摩镇定。降者。待之如初。不降者。物色自异。如是分辨。然后可加征讨云。尔辈口食身衣。安保妻子。式至今日者。皆我 圣上之仁德也。尔辈将何以报之。今者。藩胡几尽纳降。独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303L 页
为穷寇者。尼胡而已。以尼胡一人之故。尔辈纳降。亦未分明。如此迁延。今年春夏。战争犹不息。则尔辈必不得安心作农矣。奈何以一尼胡之故。困此数百里藩胡乎。尼胡前有降计。心疑不服。乍进乍退。此岂纳降之道乎。尔辈不闻明看之事乎。单身率其妻子。投降于庆源。竟得不死。待之如旧。此真投降。此真纳降也。尼胡若如明看之为。则亦当待之如初。不然则战守宜须速决。尽我兵力。歼彼部落。而尔辈亦当秣马励兵。同讨逋寇。不宜坐观成败。以招后日罪责也。如是开谕。而若临焚荡时。则稳城,钟城,会宁头头酋长妻子。皆当质于城中。待之极厚。且不必迫促。而只以向国忠义之诚动之。则彼亦必乐从矣。
一。穷兵黩武云者。争地杀人。可以(以疑已)不已之谓也。今者。尼胡以城底藩胡。世受 国恩。职至资宪。遂为巨酋。一身富贵。有土有民。秋毫皆 国恩也。此胡一朝敢行侵乱。屡发数万之众。攻围我边城。屠戮我边民。若不殄灭此胡之种。无以伸我 王威。永抚藩胡矣。今之议者。皆以伐尼胡一举。视若深入狼居胥山。将士所见碌碌。诚可慨叹。虽然。终不可但已。彼尼胡若闻我兵威。膝行辕门。若明看之降。则彼此或可无事矣。不然。藩胡纳降既毕。质其妻子之后。以藩胡为向导。联镳齐进。掩击不意。彼虽丁壮逃走。老弱则亦多留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304H 页
絷矣。不加杀伐。老弱妻子。皆驱之以还。以为后日之质。其部落则用大斧。个个破毁。使无馀痕。夫如是。则彼前无所投。退无所据。且闻老弱妻子不死。则亦必生投降之计矣。
一。近来使命络绎。南北道不胜其苦。愿 别命简其供馈。列邑如有不能之事。不须遽加威怒耳。 别命之臣。多与元帅不相得。故天下之事。多败而少成。此意须十分商量。待元帅极其礼让。凡事皆温和商确。少无违拂之意。
一。列邑将帅某可为大将。某可为战将。某可为守将。某有才略而武艺不足。某有武艺而才略不足。孰有兼得者。一一详察。后日可以随才用之。
一。元帅与阃帅不合之说方盛。未知实然否耶。须留心详察。或可消融。相与集事否。如不能消融。岂非可忧之甚。
一。边将不必大概皆怯。其中岂无忼慨欲埽犬羊者乎。边将之情。一一详察之际。其人才否。亦可见也。
策问(四)
问。孟子曰。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閒必有名世者。天地既生才德出众之人。则必付与亿兆之众。使之治而教之者。此理之常也。自古及今。数千载之閒。王者凡几作。而名世者凡几人欤。其可历数之欤。既生是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304L 页
人。则必付是任。而或有赋其才德。而不付其任者。何欤。尧舜汤文伊傅周召。达而行其道于一时。孔曾思孟周程张朱。穷而传其道于后世。穷而不得行道于一时。则势固然矣。达则何以不传其道于后世欤。二者终不可兼欤。抑有兼之者欤。太公之遇文王。年已八十矣。而曾无所著之书。若使不遇文王而死。则何以异于众人之泯灭欤。伯夷饿死首阳。其穷甚矣。而终不著书立言者。何欤。传道之功。莫高于孔孟程朱。若使孔孟程朱。得其时行其道。则终无所垂之教乎。程子有言曰。天地生一世人。自足了一世事。信斯言也。高帝萧何之于汉。太宗魏徵之于唐。太祖赵普之于宋。皆可谓能了一世之事乎。抑其时有其人。而彼三君者。不能收用欤。若有其人而不能收用。则其可指其人而言之欤。管仲之于齐。子产之于郑。诸葛亮之于蜀。得君之专。行政之久略同。而皆不能行王道。其故何欤。抑有优劣之可言欤。吾东方虽居海外。实与中国相盛衰。檀君以来。有君有臣。而能治而教之者。皆可指言之欤。其治教之术。亦尽其天地付与之责欤。当今 圣明龙兴。群贤拔茅。蔚然有太平之望。而治教之效。未有见焉。抑行之有渐。潜运默化。而人不见其形迹欤。此是王者虽兴。而名世者未出之故欤。无乃世有其人。而时未收用欤。将三代之治。终不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305H 页
可复于今日。而儒者之道。只资于讲说欤。于此数者。必有其一。愿闻其说。
问。天运循环。无往不复。有乱则有治。有盛则有衰。理之常也。然而以已然之迹考之。则治日常少。乱日常多。盛时易衰。衰不能速盛。其故何欤。三代一往。不能复回。汉唐以下。非无令主贤相。而终不能效三代者。抑何欤。自今以后。更不复见三代。则天运不可谓循环矣。其理亦可言其详欤。人性本善。而恶者恒多。善者恒少。物理本正。而麟凤不出。蛇蝎寔繁。其故何欤。何以则挽回三代。而复见至治使天下之人。善者夥而恶者鲜。使天下之物。祥者出而毒螫者不滋欤。愿闻其说。
问。为学莫先于明理。明理莫切于读书。书契之前。理固有焉。将以何术明理耶。尧舜之世。此理大明。而古人有皋,夔,稷,契何书可读之说。然则唐虞之际。无可读之书耶。六籍皆经孔门之手。始克釐正。未述未删之前。所读者何书耶。先圣之教。皆载于书。昭如白日。坦如大路。读此书者。宜若迷涂之得指南。而自周距宋千四百年之閒。非无豪杰之士。而不闻有一人明理者。其故何欤。周程张朱奋乎绝学之后。独得读书之效。用何功而致然耶。程朱以后。书籍益多。言学必以格致为先。言治必以王道为尚。此理益明。读书者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305L 页
议论高出管葛之上。宜乎人材辈出。世道日升。而修己则重名而轻实。涉世则先利而后义。处无尚志之节。出无行道之望。滔滔昏浊。反不及前代贸贸无见之时。其故亦何欤。诸生伤今思古。必有感慨之志。何以则士得读书之效。以成为己之学欤。其无隐所蕴。问。历代相承。有因有革。孔子曰。所损益。虽百世可知也。后世之事。何由可知欤。以治继乱。则固有所革矣。其或以圣承圣。而亦有所革者。何欤。以舜继尧而分九州为十二。以禹继舜而合十二为九州。此亦出于不得已者欤。汉武陋秦之旧。改正朔易服色。以新一代之制度。而海内骚然。几踵覆辙。唐宗平隋之乱。尽除苛政。创立新法。以租庸调。均其赋役。而升平之业。垂于后昆。其革则同。而治乱不同者。何欤。至如祖宗之法。所当遵守。而閒有改纪者。何欤。商之武丁。监于成宪而商道中兴。宋之哲徽。绍述先绪而宋室南迁。其法祖宗一也。而兴亡不同。何欤。子产更张郑国之政。而晋楚不敢加兵。安石变更宋家之法。而华夏入于腥膻。其改祖宗之法一也。而盛衰不同。何欤。设使孔孟程朱。得时行道。则其从改纪者欤。抑从因旧者欤。我国 祖宗创业垂统。金科玉条。极其详密。而法久弊生。民失其所。欲改则恐乖率由之典。欲因则恐失变通之道。二者得失。其可辨欤。识时务在俊杰。愿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306H 页
闻适宜之策。
易数策
 问。儒者耻一物之不格。而况天地之大。象数之变乎。厥初混沌未分。睢盱渺茫。二仪肇辟。万象系焉。其所以阖辟者。孰主张是欤。伏羲首出。仰观俯察。河图出而始画八卦。若非图出。则八卦终不能画欤。圣前后一揆。道古今一致。洛书见而大禹则之。列洪范九畴之序。二圣所见何据。而有烦简之不同。抑有微意欤。图书互位易置。生克奇耦之数。大相悬绝。抑天示人之意有前后之异欤。逮至文王周公孔子。推而策之。衍而翼之。易道大显于世。如非三圣。则八卦五福之用。不能变转。而六十四卦。终不可成欤。天地万物之情无穷。六十四卦之变有限。而圣人以谓虽鬼神莫能遁其情状。以有限之变。尽无穷之情者。何欤。蓍短龟长。明告吉凶。圣人之意。必欲使人人行止。一依龟蓍而然欤。秦汉以下。易道泯绝。扬雄,郭璞,淳风,一行之徒。纷纭迭起。互为争长。其有补益于画易之遗意欤。洛阳邵子。学究天人。发前圣之未发。作方圆之二图。何所法而然欤。且于圆图之中。必置姤于乾之后。置复于坤之后者。何意欤。天津鹃叫。知小人之用事。枯枝自落。识元夫之来伐。圣人作易之际。其能逆知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306L 页
千载之下。匠石之名。竖儒之祸而然欤。程朱两贤。传义于羲经。而或有注语之不同。何得而何失欤。方今选玉堂之士。俾之专业学易。轮递讲论。若使有研覈洁净精微之义者。则其有益于国家之治。而虽无格致诚正之学。可乎。愿闻其说。
对。一理浑成。二气流行。天地之大。事物之变。莫非理气之妙用也。知此说者。可与论易也。今执事先生特举易学之微意。下询承学。欲闻研覈之说。愚也糟粕浅见。韦编未绝。枕书未破。安足以仰塞明问。既辱盛意。不敢囚舌。而为之说曰。万物。一五行也。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亦强名耳。其体则谓之易。其理则谓之道。其用则谓之神。是故。有天地自然之易。有伏羲之易。有文王周公之易。有孔子之易。自然之易。则不可以八卦求也。伏羲之易。则不可以文字求也。有文王周公然后。易道之用明于世。有孔子然后。易学之义昭于后。厥后。道统不传。人怀异见。虽窥易学。不本其初。文辞象数。或肆或拘。有宋真儒。克绍遗绪。发前圣之馀蕴。而斯道复明矣。愚请因是而白之。夫形而上者。自然之理也。形而下者。自然之气也。有是理则不得不有是气。有是气则不得不生万物。是气动则为阳。静则为阴。一动一静者。气也。动之静之者。理也。阴阳既分。二仪肇辟。二仪既辟。万化乃生。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307H 页
其然者。气也。其所以然者。理也。愚未知孰主张是。不过曰自然而然耳。混沌之气。虽为天地之始。而又未知混沌之前。天地万物。几聚几散耶。往复无际。终始无端。眇而视之。其惟无极乎。若稽古昔。伏羲首出。道统攸始。天不爱道。地不爱宝。于是。龙马负图。于以则之。乃画八卦。盖天地必待圣人。然后乃以是数示之人。圣人必待文瑞。然后乃以是理著于世。天不得不生圣人。亦不得不出文瑞也。此则自然之应。而天人交与之妙也。然而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圣人仰观俯察。天地之閒。万物之众。无非一阴一阳之理。有是理则有是象。有是象则有是数。岂独河图为然哉。一草一木。亦可因之画卦。则河图未出之前。八卦之形。已具于伏羲方寸中矣。愚于程子卖兔之说。深有感焉。及乎大禹治水。地平天成。神龟贡书。于以则之。以叙九畴。人君为治之心法。于是乎在焉。河图之数主全。故极于十而天地自然之象也。洛书之数主变。故极于九而人事当然之道也。伏羲独得乎图。大禹独得乎书。虽若烦简之不同。其实则河图洛书。相为经纬。八卦九畴。互为表里。前后一揆。古今一致。又何疑哉。盖一六居北。二七居南。三八居东。四九居西。五十居中。耦赢而奇乏。左旋而相生者。河图之数也。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307L 页
八为足。五数居中。奇赢而耦乏。右旋而相克者。洛书之数也。微伏羲。孰能揭其全。以示常数之体。微大禹孰能叙洪范。以示变数之用耶。然而洛书之数。亦可因之以画八卦。河图之数。亦可因之以叙九畴。图未始不为书。书未始不为图。奇耦生克。虽曰悬绝。而其理则一也。此理在天而为八卦。在人而为九畴。愚未见前后之有异也。噫。伏羲之易。只有卦爻。初无文字。天地之理。阴阳之变。毕具于此。降及中古。民伪日滋文王是忧。乃本卦义。以系彖辞。爰及周公。因事设教。钩深阐微。昭示天下。周德既衰。斯道复晦。惟我夫子乃作系辞。发挥经义。三圣一心。以衍羲易。垂象千古。如日之中。箕子之陈洪范于武王者。亦述大禹之意也。夫圣人。德合天地。明并日月。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求之于心术之动。得之于精神之运。非圣人。乌能知易之微意乎。大易之义。实理而已。真实之理。不容休息。则上天安得不生三圣。三圣安得不衍大易哉。若六十四卦。则伏羲已画其象。不待三圣然后乃成也。大哉。易也。以之顺性命之理。以之通幽明之故。以之尽事物之情。其体至大而无不包。其用至神而无不存。人知六十四卦之变有限。而不知六十四卦之用无尽也。自一而二。则一者二之本也。其可谓二多而一少乎。自二而四。自四而八。自八而六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308H 页
十四卦。亦犹此也。自六十四而至于无穷。则六十四。亦无穷之本也。其可以无穷为多。而六十四为少乎。其卦则六十四。而其理无穷。其用亦无穷也。是故。时不一而卦无定象。事不一而爻无定位。先儒氏曰。以一时而索卦。则拘于无变。非易也。以一事而明爻。则窒而不通。非易也。必也穷其理而尽其变。然后可谓知易矣。圣人所谓鬼神莫能遁其情状者。岂欺我哉。易者。所以定吉凶而生大业者也。吉凶之兆。必稽卜筮。盖人谋。未免乎有心。有心。未免乎有私。是故。古之圣王。皇极虽建。而不敢自是。国有大事。参诸鬼谋。以决其疑。必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所以洗心斋戒。以听天命也。武王以至仁伐至不仁。尚曰。朕梦协朕卜。则圣人之谋及卜筮。斯可知矣。但后世不择其人。其龟蓍又出于私心。则与不卜何异哉。呜呼。秦汉以下。圣学不传。易道遂泯。知易之全体者。固不可得。知易之一端者。亦不世出。盖易者。万事之本也。善恶由是而生。邪正由是而出。是故。学易而失其宗。则流于邪说者。亦有之矣。汉之扬雄。晋之郭璞。唐之李淳风,一行之徒。或著太玄。或谈性命。或推历数。可谓知易之一端矣。然而惟求于易而不求于理。徒见其然。不见其所以然。卒失易学之宗。则安能有补于四圣之遗意欤。不知理而能知易者。愚未之闻也。若魏伯阳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308L 页
之参同契。亦学易而流于邪说者也。岂特扬雄辈为然哉。若其生于千载之下。得契四圣之心。学究天人。通乎性理者。其惟邵子乎。邵子之学。出自陈希夷。而其独知之妙。则青出于蓝而青于蓝者也。推伏羲之卦。作方圆之图。圆于外者。为阳动而为天者也。方于中者。为阴静而为地者也。天地之理。皆在是矣。圆图之中。乾尽午中。坤尽子中。姤卦则阴之始生者也。复卦则阳之始生者也。乾阳极而生阴。故置姤新乾后。坤阴极而生阳。故置复于坤后。皆可以理推也。冬至为复。一阳初动。夏至为姤。一阴初萌。岂不与此图相应欤。邵子既明易理。又精易数。于伏羲先天之学。文王后天之数。剖析精微。游刃无碍。尽天地之终始。尽物化之感应。能知未来。运智如神。夫岂易言哉。天气自南而北。则便知小人之用事。此则以理观时而逆见其未然也。枯枝无风而坠。则便知匠石之来伐。此则以数推物而预知其将然也。以理而推。则不待占而可见矣。何必天津鹃叫。然后乃知国步多艰耶。以数而推。则非占不可也。必待寓物成卦。然后乃知物数当尽也。圣人作易。寓无穷之用于一简编耳。岂必为某事而画某卦哉。其理至微。其象至著。惟穷理者。可以尽其变耳。若元夫之名则偶然也。尤不可逆料也。易理无穷而必欲事事牵合。则无乃一曲乎。若夫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309H 页
程朱二贤。俱传道统。洞明易学。悼斯道之湮晦。示学者以真源。程子之传。则发圣人之遗旨焉。朱子之本义。则明吉凶之定数焉。其所独见者。不可求之言语文字閒也。虽或注语之不同。愚安敢轻议其得失哉。恭惟 盛朝斯文大振。玉堂之士。专业学易。深明洁净精微之义。阐扬开物成务之道。承我 王文明之德。示我民当行之理。伫见治教休明。凤至图出。岂曰小补之哉。然而易之为道。体用一源。显微无閒。苟非格物致知。则不得见其理。苟非诚意正心。则不得践其实。格致诚正。易中之一事也。不格致而欲见圣人之道。则譬如航于断港而求泛大洋也。不诚正而欲之圣人之道。则譬如不移寸步而求陟泰华也。欲学大易者。拾是何以哉。愚既对执事之问。而又有复于执事焉。夫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者。易之至微者也。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者。易之至显者也。天之高。地之厚。日月之明。人物之繁。山川之流峙者。易之用也。天之所以高。地之所以厚。日月之所以明。人物之所以繁。山川之所以流峙者。易之体也。大而天地之外。小而秋毫之末。安有出于大易之外者哉。伏羲画卦。则此易寓于卦爻。文王作彖。则此易寓于彖象。孔子系辞。则此易寓于系辞。卦爻彖辞。则易之已形已见者也。须知伏羲未画八卦。此易未形未见之前。不可谓无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309L 页
易也。执事以为何如。谨对。
天道策
 问。天道难知。亦难言也。日月丽乎天。一昼一夜。有迟有速者。孰使之然欤。其或日月并出。有时薄蚀者。何欤。五星为纬。众星为经者。亦可得言其详欤。景星见于何时。彗孛之生。亦在何代欤。或云万物之精。上为列星。此说亦何据欤。风之起也。始于何处而入于何所欤。或吹不呜条。或折木拔屋。为少女为飓母者。何欤。云者。何自而起。散为五色者。何应欤。其或似烟非烟。郁郁纷纷者。何欤。雾者。何气所发。而其为赤为青者。有何徵欤。或黄雾四塞。或大雾昼昏者。亦何欤。雷霆霹雳。孰主张是。而其光烨烨。其声虩虩者。何欤。或震于人。或震于物者。亦何理欤。霜以杀草。露以润物。其为霜为露之由。可得闻欤。南越地暖。六月降霜。为变酷矣。当时之事。可得详言之欤。雨者。从云而下。或有密云不雨者。何欤。神农之时。欲雨而雨。太平之世。三十六雨。天道亦有私厚欤。或师兴而雨。或决狱而雨者。抑何欤。草木之花。五数居多。而雪花独六者。何欤。卧雪立雪。迎宾访友之事。亦可历言之欤。雹者。非霜非雪。何气之所钟欤。或如马头。或如鸡卵。杀人鸟兽。亦在于何代欤。天地之于万象。各有其气而致之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310H 页
欤。抑一气流行而散为万殊欤。如或反常。则天气之乖欤。人事之失欤。何以则日月无薄蚀。星辰不失躔。雷不出震。霜不夏陨。雪不为沴。雹不为灾。无烈风。无淫雨。各顺其序。终至于位天地育万物。其道何由。诸生博通经史。必有能言是者。其各悉心以对。
对。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其理至微。其象至显。知此说者。可与论天道也。今执事先生。以至微至显之道。发为问目。欲闻穷格之说。苟非学究天人者。乌能与议于此欤。愚请以平日所闻于先觉者。以复明问之万一。窃谓万化之本。一阴阳而已。是气动则为阳。静则为阴。一动一静者。气也。动之静之者。理也。凡有象于两閒者。或钟五行之正气焉。或受天地之乖气焉。或生于阴阳之相激。或生于二气之发散。是故。日月星辰之丽乎天。雨雪霜露之降于地。风云之起。雷电之作。莫非是气也。其所以丽乎天。其所以降于地。风云所以起。雷电所以作。莫非是理也。二气苟调。则彼丽乎天者。不失其度。降于地者。必顺其时。风云雷电。皆囿于和气矣。此则理之常也。二气不调。则其行也失其度。其发也失其时。风云雷电。皆出于乖气矣。此则理之变也。然而人者。天地之心也。人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人之气顺。则天地之气亦顺矣。然则理之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310L 页
常。理之变者。其可一委于天道乎。愚请因是而白之。曰自鸿濛初判而两曜代明。日为大阳之精。月为大阴之精。阳精疾运。故一日而周天。阴精迟运。故一夜而不周。阳速阴迟者。气也。阴之所以迟。阳之所以速者则理也。愚未知其孰使之然也。不过曰自然而然尔。日。君象也。月。臣象也。其行也同道。其会也同度。故月掩日而日为之蚀。日掩月而月为之蚀。彼月而微则犹不为变。此日而微则阴盛阳微。下陵上替。臣逆君之象也。而况两日并出。两月俱见。则其为非常之变。莫非乖气之使然也。愚尝求诸古昔。灾异之作。不见于修德之治世。而薄蚀之变。咸出于叔季之衰政。则天人交与之际。斯可知矣。今夫天之苍苍。气之积也。非正色也。苟非星辰之粲然。可纪天机之运。殆不可究矣。彼昭昭耿耿。各有躔次者。何莫非元气之所运也。众星随天行而不能自运。故谓之经。五星随时各现而不随天行。故谓之纬。一则有常次。一则无常度。言其大概。则天为之经而五星为纬矣。欲言其详。则非盈尺之纸所能尽矣。星之为瑞者。既不常现。星之为变者。亦不常出。故景星必现于昭代。妖彗必孛于衰世。虞舜文明。景星斯现。春秋昏乱。彗孛斯作。治若虞舜者非一代。乱若春秋者亦非一代。安可一一历陈欤。若曰万物之精。上为列星。则愚窃惑焉。星辰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311H 页
之在天者。五行之精而自然之气也。愚未知某物之精。乃为某星也。八骏之为房精。傅说之为列星。若此之类。与所谓山河大地。送影碧落之说。何异哉。此非儒者之所信也。星之为气。虚而凝者也。其或阴气未结。或陨而为石。坠而为丘阜者。愚闻之邵子焉。不闻物精之为星也。且夫盈天地閒者。莫非气也。阴气有所凝聚。而阳之在外者不得入。则周旋而为风。万物之气。虽曰出于艮入于坤。而其阴之聚者无定所。则阳之散也。亦无方焉。大块嘘气者。岂可拘于一方耶。起于东者为长养之风。则其可以东方为始耶。起于西者为肃杀之风。则其可以西方为始耶。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则其可以空穴为始耶。程子之言曰。今岁之雷。起处起。愚亦以为调调刁刁者。触气而起。气息而止。初无出入也。盛治之世。阴阳之气。舒而不结。故其散也必和。而吹不鸣条。世道既衰。阴阳之气。郁而不舒。故其散也必激。而折木拔屋。少女则和而散者也。飓母则激而散者也。成王一念之失。大风偃禾。周公数年之化。海不扬波。其气之使然者。亦由于人事也。若山川之气。上升为云。则休咎之徵。因此可见。先王设灵台。候云物。于以考吉凶之兆焉。盖休咎之作。不作于作之日。必有所由兆。故云之白则必有流散之民。云之青则必有害谷之虫。黑云岂不为水灾之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311L 页
兆。赤云岂不为兵革之徵乎。黄云则岁稔之祥也。此乃气之先见者耳。若其非烟非雾。郁郁纷纷。萧散漂霭。(霭一作荡)独得至和之气而为圣王之瑞者。则其惟庆云乎苟无阜财解愠之德。则难乎致此矣。岂为水土轻清之气。徒为衣狗之比者哉。雾者。阴气未泄而蒸郁者耳。物之钟阴者。亦能生雾。盖山川之沴气也。其赤而为兵象。青而为灾孽者。莫非阴盛之徵也。莽贼僭位。黄雾四塞。天宝乱政。大雾昼昏。与夫高皇帝白登之围。文山柴市之死。咸致阴霾。或以臣下叛君上。或以夷狄侵中国。则若此者。皆可类推也。至若阳气发散之后。阴气包阳而阳不得出。则奋击而为雷霆。故雷霆之作。必以春夏。此天地之怒气也。光之烨烨。则阳气发而为电。声之虩虩。则二气相薄而为雷。先儒氏曰。雷霆。阴阳之正气也。或以惊蛰。或以击邪。人固有邪气之所钟者。物亦有邪气之所寓者。正气之震乎邪气。亦其理也。孔子迅雷必变者。良以此也。而况当震而震者。若商之武乙。鲁之夷伯之庙。则不可谓无是理也。若曰必有一物。操其柄而主张之者。则近于凿矣。且若阳舒之时。露以润物者。云之泽也。阴惨之际。霜以杀草者。露之结也。诗不云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此之谓也。其或阴气极盛。则霜之陨也。或不以时。伪周临朝。阴阳易位。南越。极暖之地而六月降霜。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312H 页
想必八荒都囿于阴沴之气矣。武氏之事。所可道也。言之长也。雨露皆出于云。而泽之盛者为雨。泽之微者为露。阴阳相交。斯乃下雨。或密云不雨者。上下不交也。洪范传曰。皇之不极。厥罚常阴者。其斯之谓乎。且阳亢则旱。阴盛则水。必也阴阳和调。然后雨旸适时。夫以神农之圣。处淳熙之世。曰旸而旸。曰雨而雨。固其宜也。圣王临民。天地交泰。五日一风。十日一雨。亦其常也。有如此之德。则必有如此之应矣。天道岂有私厚欤。夫冤气者。招旱之由也。是故。一女怀冤。尚致赤地。则武王之克殷。足以消天下之冤气矣。真卿之决狱。足以消一隅之冤气矣。甘雨之霔。不足怪矣。而况大平之世。本无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乎。若夫隆寒之时。天地虽已闭塞。而二气亦不得不交。故雨泽之凝为雪花。盖阴气使然也。草木之花。受气之阳。故多五出。五者。阳数也。雪花。受气之阴。故独六出。六者。阴数也。此亦莫之为而然耳。若袁安之闭户。龟山之立庭。暖寒之会。山阴之兴。则或有守静之乐。或有访道之诚。或出于豪奢。或出于放达。皆不关于天道。则何足为今日道哉。且雹者。戾气之所出也。阴气䝱阳。故其发也害于物。稽于往古。则大如马头。小如鸡卵。伤人杀兽者。或出于黩武之世。或警于基祸之主。则其为足戒于历代者。不必缕陈。而推此可知矣。呜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312L 页
呼。一气运化。散为万殊。分而言之。则天地万象。各一气也。合而言之。则天地万象。同一气也。钟五行之正气者。为日月星辰。受天地之戾气者。为阴霾雾雹。雷电霹雳。则出于二气之相激。风云雨露。则出于二气之相合。其分虽殊。其理则一也。执事于篇终。又教之曰。位天地。育万物。其道何由。愚于此言深有感焉。愚闻人君正其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四方。四方正则天地之气亦正矣。又闻心和则形和。形和则气和。气和则天地之和应矣。天地之气既正。则日月安有薄蚀。星辰安有失躔者哉。天地之气既和。则雷电霹雳。岂泄其威。风云霜雪。岂失其时。阴霾戾气。岂有作孽者哉。天以雨旸燠寒风而生成庶物。人君以肃乂哲谋圣而上应天道。天之时雨。若乎肃也。天之时旸。若乎乂也。时燠者。哲之应也。时寒者。谋之应也。时风者。圣之应也。以此观之。天地之位。万物之育。岂不系于一人之修德乎。子思子曰。惟天下至诚。为能化。又曰。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程子曰。天德王道。其要只在谨独。噫。今我东方动植之物。咸鼓舞于鸢鱼之天者。岂不系于 圣主之谨独乎。愿执事以刍荛之一得。上达 天聪。则韦布书生。庶无遗恨于筚门圭窦之下矣。谨对。
孔孟言性道军旅疑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313H 页
问。子贡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孟子曰。知其性则知天矣。其于知性知天。孟子反有详于夫子欤。子曰。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孟子曰。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其于军旅之事。孔子有不及于孟子欤。诸生讲之熟矣。愿闻其说。
对。性道之蕴。不可轻以语人。而非言则道不见。三军之行。圣人之所戒惧。而仁者则必无敌。教有先后。不可躐等。而道以言见。则其可终閟而不语其详乎。战系存亡。所当致慎。而君子必胜。则其可勉仁而不语其效乎。愚请以斯说。辨明问之疑。可乎。原夫天道之赋于人者。谓之性。性之所从而出者。谓之天。具众理于形气之内。存至隐于至费之中。苟非智足以穷理而深造之者。将何以窥其至妙之阃奥乎。夫子之教。循循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大者远者。则宜夫子之罕言。而学者之有所不闻也。至于孟子。则承道微之馀。任明教之责。扩前圣之所未发。而垂训于后世。故显其微而阐其幽。以天之妙用。性之本原。揭示学者。欲使因其言而造其理耳。夫子之设教多术。孟子之明教有方。则虽曰孟子之所知。反有详于夫子。愚未之信也。况门人之如子贡者。积学功至而终闻至论。则其兴喟于卓尔。唯诺于一贯者。从可知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313L 页
矣。夫子于性与天道。宁有所未详乎。若夫圣人之于临事。无所不致其谨。而国之大事。在于行师。不底其惧。则信其事之必败。不善其谋。则信其功之无成。此君子之尤所战兢而不敢失于果敢者也。虽然。征者。正也。以己之正。正人之不正者也。若使发政施仁。省刑薄敛。保民如子。而民之爱戴若父母。则天下之民。将归往之不暇。安有敢梗于云霓之师者乎。夫如是则制梃之。可以挞坚甲利兵。非过言也。其所以施仁无敌者。非有戒慎之心为之本。则徒有其政而已。其所以戒惧好谋者。非有施仁之政为之用。则亦徒有其心而已。夫子指其心而明行师之要。孟子指其政而明行仁之效。则虽曰夫子于军旋之事。有所不及于孟子。愚不信也。况子路血气之勇。在所当抑。而梁惠复雠之志。在所当戒。则圣贤之训。岂不各有攸当哉。由是观之。夫子之道。其本在于循性知天。而其末见乎文章事物。非上智之资。则固不可兼举其本末而尽之也。夫子安可骤以语之乎中人以下之才耶。孟子传夫子之道。非详说而极言之。则圣道不明。而杞柳之喻二本之说。将至于恣行矣。安敢避其躐等之患。而不以造理之学。昭示乎后学耶。若使夫子概以高且远者。每人而语之。则学者将骛于茫昧恍惚之境。而不察切己之病矣。若使孟子终閟而不言。则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第 314H 页
后之推极其知而精思妙契者。将无所据。而以玄妙之旨。委诸虚无影像之域矣。若军旅之事。则虽异于俎豆。而圣人之智。无所不通。圣人之才。无所不能。其好谋而惧者。乃所以济仁者之勇也。孟子。学孔子者也。其言本于仁义。其戒在于善战。则岂以军旅为事者哉。特以此言。明仁政之效。欲使时君。继武于汤文之一怒焉耳。非夫子之训。则后之徒抟徒涉而自底灭亡者。将何所惩。非孟子之说。则后之务于富强而不本仁政者。将何取法哉。呜呼圣人体道无隐。与天象昭然。其发于文章之显。动作威仪之节。成性明德。知天命之训者。莫非示以至理。而人自不察。至孟子而始著者微旨焉。其见于惧齐之威。征费之举。我战则克之训者。可谓至于无敌。而至孟子而始明其功效焉。夫子之道合乎天。而孟子发扬以言语者也。此夫子之所以欲无言。而孟子之所以未免于好辩者欤。执事以为何如。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