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来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来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x 页
来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附录
  
来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70H 页
御制教书特徵大司宪时(壬寅二月十一日)
久闻高义。十年之前。盖尝一见。自是之后。卿归故山。岁月悠悠。逮壬辰变作。卿乃杖剑讨贼。遮障一面。山林之下。为国效死。虽在播迁之中。未尝不发叹兴怀。然犹不能召致左右。弼予不辟。遗贤之失。予固不免。爰拜银台丝纶之任。以期朝夕赞襄。乃引疾不来。良用缺然。不敢更劳以夙夜机务之烦。玆以卿为司宪府大司宪。以总朝纲。夫绩学。所以将有为也。独善其身。岂君子之所欲哉。窃宜思之以出彊皇皇之义。翻然于在野嚣嚣之乐。辞故山之烟霞。掷来耒而一起。即今春日载阳。行程甚稳。卿其乘驲斯速上来。有旨。
有旨 礼官赍来(戊申七月二十四日)
旨。卿以贯日月之精忠。有安社稷之大计。宁有一朝长往之理乎。无乃病中居处不好。或出在江上旧寓耶。因予有疾。未得一番接见。拟待暑退病苏。亲访致治之道。岂料遐弃寡昧。浩然不顾。若是其遽乎。此实由予礼贤之诚意浅薄。而不能以末今夕也。深用缺然。玆令礼官。驰谕予意。冀停出昼之行。予方虚席以
来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70L 页
待。卿其谅之。
礼曹佐郎尹铣赍来(戊申八月十三日)
谕旨。观卿两劄。忧时陈戒之意。益切于去国之日。孤忠劲节。卓尔难及。自古贤人。非果于忘世。而只缘时君待之不诚。终致怀宝山林。不得济世行道。良可叹惜。予因遘疾。未能因接。岂料冥鸿遐举。白驹难系。竟未回其遁思也。贤者不乐仕于朝。实非国家之福而生民之幸也。予甚瞿然。若有所失。更遣礼官。以谕予意。卿其乘驲上来。用副予侧席之望。故谕。
礼官俞学曾赍来有(戊申三月十八日)
旨。昨闻卿来诣关下。虽在哀疚之中。心颇倾慰。思与卿共济艰虞。而不俟终日。渡汉而南。渺渺予一人。不胜缺然。无以为怀。卿山林日长。学问功深。清名直气。为一世所推仰。自我 先朝。眷遇特隆。纶綍之音。宛如昨日。卿尚记否。念卿畴昔。身虽退处。心罔不在王室。其在今日。果于忘世。飘然遐举。无乃以国事为无可奈何。寡昧为不足与有为。而欲长往不返乎。予甚愧焉。予谁不足久稽天下士。古人有追 先王之殊遇。欲报于后嗣者。卿独无意于斯耶。此诚何时。弃予如遗。玆遣礼官。以谕区区之意。卿其谅予至怀。幡然而
来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71H 页
来。用副予如渴之望。
礼曹正郎柳仲龙赍来(己酉三月二十三日)
谕旨。上年冬。卿再上章劄。病末上来。予非不知连续驰谕。致卿贲然。时天寒冱。登途非便。庶使卿得以安心调摄。待春上来矣。想今颐养经年。宿恙已痊。春日载阳。行迈亦稳。况天灾示警。边情又耸。时事艰危。日甚一日。此岂卿退处五园之日乎。昔卿之来也。予病沈绵。趁未利见。卿忽浩然。不是诚薄。其势则然。而追惟至今。惭恨良多。予虽不言。卿岂不谅。予之望卿。若饥待哺。愿卿体予至意。环顾职名。幡然而起。图济艰难。不胜幸甚。卿其乘驲斯速上来。故谕。
礼曹佐郎裴大维赍来(己酉七月初六日)
谕旨。春间驰谕予意。冀卿上来。而未获出山之举。反见辞职之疏。由予诚薄。良用惭恨。适值 诏使之来。久寝继谕之命。事势则然。顷刻何忘。玆者 诏使既已回程。予欲力疾开筵。以咨治道。如渴之诚。至此尤切。而况天心示警。旱灾极惨。时事艰危。日甚一日。且辅养世子。宜及冲年。卿之一身。系望非一。进退之间。安危所判。无坚壑丘之志。勉副则席之望。时维元阳。暑热方炽。努力登途。慎摄自爱。卿其乘驲上来。故谕。
来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71L 页
承政院书吏赍来
谕旨。曾见卿在道上章。知卿归意已决。皎皎空谷之驹。宁无絷维之意。顾一切敦迫。非所以优贤。而间关道途。所伤亦多。姑许卿还山静摄。盖不敢不许也。此心缺然。曷尝须臾忘。所幸卿有再来终事之愿耳。君臣之间。贵相知心。予既以卿之心为心。而听卿之归。则卿独不以予之心为心。而幡然起来耶。眇予一人。茕茕在疾。未堪多难。若涉大水。其无津涯。不有老成人。其何能淑。粤稽旧典。询及大臣。方将置卿于经幄。冀闻嘉谟。且欲烦卿调护世子。以畀辅养之任。予不辟虽不足与有为。国本之重。卿可恝耶。天步艰虞。苍生望治。卿不得不任其责。始予之许卿还也。人或有言。而予不以为意者。固已知卿有后期焉耳。日月逾迈。载临 衰事。上下遑遑。如有求而不得。卿以国之耆老。迫在千里之外。 丧有所可议。事有所难断。奚所咨而处焉。想卿还山有日。调息已多。天时未甚热。登途亦便。卿宜乘驲。式遄其来。予日望之。故谕。
行到忠州。司宪府书吏赍来
谕旨。日者驰十行书。谕予至意。省卿祗受之状。知卿不负前言。益信贤者不果于忘世也。即今 因山有
来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72H 页
期。攀号莫及。而顾念国势陵夷。时事判涣。有如狂澜横溃而莫之能遏。不有负一世乔岳之望者。砥柱乎中流。其将胥溺而后已。予为是惧。用卿为司宪府大司宪。知乡有壁立千仞之节耳。激扬颓波。挽回世道。当今之世。舍卿伊谁。至于左右寡躬。调护世子。予不得不烦于卿。而亦不得不自任也。正值炎敌。跋涉良苦。宜遵前旨。乘驲上来。以副予如渴之望。故谕。
备忘记
备忘记曰。大司宪郑仁弘。不幸遘疾。侨寓江上。久未见瘳云。想其居处医药。朝夕供给之道。必多艰窘。古之人君待贤之礼。有先定其馆。庖人继肉。廪人继栗之事。政院宜知此意。察而举行。使之敦谕。入寓城中。以便调养。
注书赍来
谕旨。闻卿遘疾。侨寓江上。久未见寥。想其居处医药供给之事必多艰窘。已令有司先定其舍馆。斯速入寓城中。以便调养。
录事赍来有(戊申七月二十九日)
旨。卿果弃予而去耶。予之望卿。至此勤恳。而卿之视予。一何迈迈也。始闻卿之出郭。意谓住在江上。以便
来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72L 页
调摄。及闻卿行浩然。穷日之力而去。予甚缺然。已遣礼官。使之追挽。续谕政院。道予至意。未知能至否乎。待予病苏。时且凉生。愿一相见。亲闻至论。诚意浅薄。既不能留之于适馆之日。顾乃眷眷于冥鸿遐举之后。恶在其礼贤之道也。予实多负。深切惭恨。第念忧时爱君。贤者素志。济世安民。君子所期。目今予甚病。无时且棘矣。边忧未息。民困方极。此岂忠贤长往之时。而抑卿展布之志。将欲待于何日耶。玆竭衷忱。又此驰谕。愿卿式遵前旨。毋遄其行。翻然改图。贲然来思。予深望之。故谕。
大司宪时(七月初二日)
自 上引见三公问曰。郑仁弘。缘何故而去耶。领议政李德馨对曰。臣不识郑仁弘。而往年南下。初见其人。为人。知某事之是也。则终始不改。闻某事之非也。则终始为非。亦不改之。左议政金命元对曰。郑仁弘劄中。有曰徒党之说。大不可也。所谓徒党。指士大夫云。此是大过之论也。右议政柳永庆对曰。顷日 批答中。卿姑俟之。予当处之 教。人或云终乃大用之计也。故郑仁弘闻此言。尤有不安之心而如是速去。自 上答教曰。人皆有一病。正直之性。儿童皆知之。吾当
来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73H 页
更见。以为倚恃。而满朝共吓。使之飞去矣。况予所处之事。渠何知之。而敢发无形之言也。此亦卿等逐送之计也云。即传于政院。 传曰。见郑仁弘劄字。似已为发行。予欲见而送之矣。今当往在何处。欲还召而来。见而送之。政院回 启。左副丞旨朴而章回启曰。郑仁弘。六月二十九日。使其族人。呈劄于本院。即日发程。其日当宿广州板桥云。此去京城五十里许。发行今三日。计程则似当到竹山之境。及今驰 召则犹可及矣。不曰出昼而王不予追乎。斯速下书政院。措辞以不可不见予之意召之。有 旨。日者久留洛中。予欲一遭更见。而卿于前月呈劄。即日决意登途。予心不胜缺然。是用下书召还。而卿无贲然之志。实予待卿之诚。未尽而然。尤不胜惭叹。今以卿为司宪府大司宪。草木鸟兽皆知卿名。虽欲还山静摄。其可得乎。卿其幡然再起。以副予侧席如渴之诚。
教书
教输诚结义奋忠效节定运功臣。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左议政兼领 经筵事,监春秋馆事。瑞宁府院君郑仁弘。
王若曰忘身殉国。既输安 社之忠。崇德报功。庸举
来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73L 页
纪常之典。卿虽牢让。予实懋嘉。惟卿志慕孔颜。道绍闽洛。学求为己。盖得之师友者深。敬以存心。可见其造诣之极。钟鼎不易其介。陋巷何忧。草木亦知其名。人爵自至。荷 宁考之殊遇。起幽人之利贞。初试牛刀。徵弦歌于一境。屡登乌府。补衮职于九重。戎马生郊。倡率赣州之义旅。鸣驺入谷。更掇莘野之躬耕。激浊扬清。拟颓纲之振肃。难进易退。返初服而婆娑。身虽在于林泉。念犹切于王室。徂玆不道之贼。敢干罔赦之诛。窃据台鼎。而缔结宫闱。包藏祸心。而谋危 宗社。乱臣贼子。何代而无。极恶穷凶。前古未有。谁能见危授命。奋大义于一朝。卿独沥血抗章。破逆谋于千里。致商颜之四老。羽翼已成。定汉储于一言。邦家永赖。是谓节不可夺。夫岂人所能为。何巨猾之滔天。陷孤忠于死地。流窜之祸。可忍言哉。鞠问之谋。亦已惨矣。举国扼腕。行路伤心。逮寡昧副服之初。有台阁叫阖之请。首下赐环之命。非敢推恩。复升弘化之官。岂曰满德。使元凶而自尽。常刑虽失于往时。惟王法之至严。公议难遏于今日。遂揭戮尸之邦宪。以慰脔肉之舆情。向微扶颠。安得至此。爰立作相。将以共治。知卿至诚。贯金石而不变。嘉卿大节。与日月而争光。赉何
来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74H 页
大而可酬。功则高而不伐。千金辞赏。纵迈仲连之高风。三重策勋。宜继乃祖之丕绩。惟其彰善所以劝忠。肆策勋为定运功臣一等。图形垂后。超三阶。爵其父母妻子。亦超三阶。嫡长世袭。不失其禄。宥及永世。无子则甥侄女婿超三阶。伴倘十人。奴婢五口。丘史五名。田四十结。银子十两。表里一段。内厩马一匹。至可领也。于戏。川楫旱霖。罔俾先哲而专美。河带山砺。庶期后裔之同休。故玆教示。想宜知悉。
秘密有  旨
本月初八日。谏院启辞。往在丁未冬。贼臣当国。谋危宗杜。不测之变。迫在朝夕。卿与数三忠愤之士。千里结义。忘身抗章。逆折凶谋云。其同志有功之人。卿其急速书启事。
赐几杖书(万历四十三年二月初七日)
教输诚结义奋忠效节定运功臣。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左议政兼领 经筵事,监春秋馆事,世子傅。瑞宁府院君赐几杖书曰。哲人作辅。任既委于股肱。元老告归。礼宜敦于几杖。肆锡养衰之具。庸殚崇德之规。粤从黄帝之创成。抑有苍姬之备设。汉褒卓茂。式显高年。晋宠魏舒。克彰宿望。素能比洁。毛玠清标。玉以喻温。袁逢冲度。矧此达尊之可尚。宁将往美而同
来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74L 页
论。惟卿洙泗正宗。丘园嘉遁。三台应象。启泰运于权衡。八柱冲霄。著茂勋于钟鼎。秋霜烈日。人服直声。威凤祥麟。世争先睹。岂但模楷于朝著。亦当矜式于士林。莘野屦徵。方深求道。傅岩再起。庶副济川。金瓯之姓字维新。黄阁之典刑仍旧。连章累劄。无非训诰之文。硕画宏谟。尽是经纶之策。冥感实深于鱼水。昌期幸会于龙云。不图赤舄之旋。罔念缁衣之好。投竿渭叟。曾未乞骸。束帛申公。何妨过耆。迟暮每叹于相见。幽贞竟崇于交孚。三冬之远迈莫停。八月之旧章载举。乌皮净滑。祗求支体之安。鸠刻玲珑。讵取过眉之玩。可以依仁据德。固能扶难持危。李泌养和。尤斯非宠。孔光灵寿。方此愧荣。北海安凭。梦几回于天末。东皋流憩。望应恼于日边。况当邦国之艰屯。必赖忠良之协赞。旱灾叠至。万姓流离。鞠狱相仍。群情疑惑。未开经幄。楚醴已辞。暂设胄筵。商颜何许。愿勿违于承教。诚只切于回心。皓首厖眉。尚记来京之日。雪程冰路。长思渡汉之时。于戏。进退在身。行藏由道。邹贤隐卧。言莫厌于欲留。逸士植耘。迹应嫌于长往。穷阴杀节。无疾行旌。春日载阳。庶回高驾。宣酝同饯需并赉。代言与内宦俱行。莫云外貌之为。冀体中心之贶。故
来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75H 页
玆教示。想宜知悉。
书筵讲义(乙卯十一月十六日)
王世子行会讲礼。傅郑,二师朴,右副宾客李,执义尹讱,司谏朴梓,辅德裴大维,兼辅德朴自兴,弼善李命男,兼弼善孙个,文学柳湙,兼文学朴弘道,朴鼎吉,李大烨,兼司书吴汝稳,李益烨,兼说书南溟羽,李之华说书全鉴入侍。王世子读前受书。讲官将进讲也。二师曰会讲之时。师傅进讲例也。而传以气不平。不能进讲。故以臣使之进讲矣。臣既不能前知今日有会讲礼。未尝一者看阅此篇。若于音释间。或致谬误则亦所未安。凡 经筵。虽入侍。必以玉堂上番进讲。今者傅不能进讲。则令讲院上番进讲宜当。入番讲官则讲论有素。使之进讲为当。 王世子答曰。傅进讲。事体则可也。而今适如此。二师进讲无妨。二师曰傅今日入侍。诚非偶然。虽因气乏不能高声。一堂之上。座次不远。使之从容开陈何如。傅曰臣缘老病。不能进讲。王世子答曰。会讲时。宫官无进讲之规。二师进讲无妨。二师进讲书传微子之命。自微国名。止此崇德之意。讲讫。王世子问此篇指义。二师曰。纣之祀可绝。而汤祀不可绝。故武王克商。既封微子于宋矣。此。成王诛
来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75L 页
武庚之后。仍前封国而申其诰命之辞也。 王世子问典礼之义。一王之法。傅曰。三代礼文各异。而殷之典礼。欲使微子修举而不泯也。宾客曰。正朔之外。不用时王之制。皆因殷旧礼。所以存一王之法也。傅曰。封先代之后。欲存先代之礼也。备字极有所包。 王世子问我客戾止之义。宾客曰。微子虽归周而不臣周也。成王虽封微子而不以臣礼待之。故曰我客。朴鼎吉曰。此周颂振鹭之篇。微子来见祖考之诗。 王世子问有事膰焉。有丧拜焉者。何也。二师曰。所谓事。指祭祀而言也。李命男曰。有事。即有事于太庙之事。天子于诸侯。无答拜之礼。成王之于微子。以宾礼待之。故有事而致膰。来吊而答拜也。 王世子问此篇紧要语。傅曰。克齐圣广渊。乃是紧要语。而抚民以宽。亦自齐圣中做出来。二师曰。此篇称汤之德曰克齐圣广渊。章句曰齐则无不敬。所谓敬者。一篇之宗旨也。故圣敬日跻。盘命曰日新又日新。此其汤德之至也。宾客曰。汤祀六百年之基。惟在于抚民以宽四字。朴梓曰。敬者。圣学之所以成始成终。齐则无不敬者。乃一篇之要旨也。傅曰。吕氏之说。推明经外之意也。当是时。微子处嫌疑之地。而圣人绝僭逼之虑。待之
来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76H 页
以宾礼。使之不坠其先王之祀焉。又引而伸之。则宋先代之后。异姓之国也。成王抚养而恩义甚至。况当时同姓之国。功臣之侠如齐,晋者乎。故为天下共主。维持八百年矣。二师曰。若非圣人广大公平之心。则岂能如此。傅曰。今见圣学。句读音释。不足留意。书即三代帝王之行录也。皋,夔,稷,契,伊,傅,周,召,敷奏之言。后世之人无以加矣。读其书。若其人面陈于前。邸下若亲闻于其人者然。深体而力行之。又曰。 邸下日与宫僚相接。陈正事道正言。使思虑不为声色玩好所挠夺。以薰陶德性。涵养气质。帝王之学。不外是矣。 王世子宫僚虽贤。岂如贤傅。愿贤傅勉留教导。贤傅有谢病之辞。自 上深用缺然。愿贤傅无遄其归。以慰我 圣上之意。傅良久未对。 邸下令辅德裴大维致言于傅前。盖虑傅座远未闻也。傅对曰。闻之已尽。臣老耄极矣。动辄得病。无日不痛。今此迟延。亦愿更望 清光。毕陈所怀而已。宋臣程颐告其君曰。亲宦官宫妾之时小。接贤士大夫之时多。则自然涵养圣德。此言极尽。愿 邸下留意焉。王世子曰贤傅所言。敢不体念。愿少留教训焉。辅德裴大维曰。高宗见傅说。傅说举学之一字以告
来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476L 页
焉。高宗闻而行之。为商令王。今者傅所达深体力行四字。乃为学道进德之根祇。虽尧舜之作圣。帝王之致治。亦不过此道耳。诚能体念而力行之。则 宗社臣民之福也。王世子曰。寒节已深。 上意至勤。愿贤傅暂为勉留。姑待日气和暖。傅之所教。当更体念。未末罢出。 大殿。傅以下宣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