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雪月堂先生文集卷之四
雪月堂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x 页
雪月堂先生文集卷之四
 祭文
  
祭退溪先生文
道之大原。实出乎天。体之者圣。明之者贤。上自洙泗。下及关闽。著书立言。开示后人。恭惟先生。早自有得。倡明绝学。一变东国。其在世也。瑞日之升。其没世也。泰山之崩。乐在曲肱。寿至从心。儒林痛极。邦国瘁深。嗟我小子。居鲁无取。不敢请祷。徒忝启手。文丧绪坠。泪落声失。情同杖起。礼阙绖出。今当即远。益增摧伤。永诀千秋。敬荐一觞。
祭退溪先生文(小祥时)
光阴流易。奄近初期。唐石云愁。孔 风悲。独立伥伥。有讹谁正。挥泪荐觞。用伸哀敬。
祭退溪先生文(代乡校儒生作)
呜呼先生。海东一人。道出羲轩。学传关闽。不由师承。得之遗经。早寻渊源。晚而德成。事物之来。必穷必格。性情之发。即验即察。义理悦心。至忘寝食。乐在其中。日复一日。浮云富贵。膏肓泉石。品秩相公。生涯寒士。屡被徵命。或行或止。进必尽礼。退亦合义。山云悠悠。溪水冷冷。婆娑卒岁。梦断 城。抠衣有问。辄叩两▣。
雪月堂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6L 页
舍。从无难。真儒之业。大贤之功。邦家所倚。士林所宗。矧我乡人。如仰山岳。将拟百年。永薰其德。如何一夕。遽至不淑。终丧斯文。天意难测。某等俱以不才。夙入县学。虽未从游。承接已熟。春秋致膰。几见礼容。昔临黉序。   。重新圣庙。莫非指诲。堂宇未就。梁木已坏。嗟嗟小生。何所依归。会哭柩前。涕泪沾衣。敬奠菲薄。聊写哀诚。庶希一格。鉴我深情。
祭内舅平阳君文
伏惟尊灵。精禀将星。生膺宅相。幼而岐嶷。壮而倜傥。投班公笔。登郭子科。虽际升平。志在修戈。镇北城南。身任藩维。民怀其惠。敌畏其威。介胄馀闲。涉猎古史。分符仗銊。不足为喜。奉命朝天。既云可使。智重睿想。望重诸公。兼全宠辱。四朝始终。每思归休。子路之曲。眷恋国恩。逝者其耋。嗟我小甥。少丧慈母。有时省谒。偏承恩厚。又枉侨居。抚视勤斯。我歌渭阳。载欣载悲。将谓百年。永保门禄。那知一夕。遽云不淑。闻讣恸哭。孰知我伤。奉迎柩车。陟彼高冈。商颜之东。甲长之北。有山面阳。先茔所托。溪流回转。草木茂盛。于焉来祔。从平昔命。呜呼人世。寿福难全。如吾舅氏。鲜与为肩。庆积兰玉。荣生桂莲。位至二级。年近九旬。中间历扬。
雪月堂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7H 页
六十回春。赳赳其材。仡仡其力。许国之身。敌忾之略。奉先之诚。睦族之恩。卷而归之。茫茫九原。聊备薄奠。用奠哀忱。如其不昧。庶几一歆。
祭李义城廷秀寯文
惟灵信厚之性。淳和之心。早承庭训。德器 深。中遭罔极。风树之悲。庐墓三年。式礼无违。衰麻既阕。重典南符。展谒以时。五鼎之需。居敬行简。为政尚宽。流亡还集。逋欠复完。桑麻百里。日月五年。那知二竖。奄忽重泉。嗟余鄙夫。系官京师。闻讣惊号。涕泪交颐。言念往事。依依如昨。奚啻哭兄。为师门哭。师门不幸。何至此极。新卜宅兆。先茔之北。襄奉有期。亲宾皆会。独未执绋。惭负素计。遥令小侄。俾奠菲薄。如其不昧。歆我一爵。
祭金士纯文
昔我先君。与子之严府而同年。交契甚密。呼兄呼弟兮。到处开筵。施及后人。敢忘世分。况吾与子之仲兄。又同一榜。每每相敬兮承先训。自玆以来。并及君之伯季。皆如我之同气。及登师门。人皆称君以可畏。泰山其颓。梁木其摧。我将安仰。唯以所闻之绪馀。丁宁相勉兮来往。君访我兮雪夜。我寻君兮炎夏。春风兮秋月。又几倾乎盏单。子如燕京。我送西郊。子赴锦城。
雪月堂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7L 页
我送南浦。我宰福川子之来兮其马五至。于君之递归。追而送之兮雪山寒朝。君有沧波万里之行。我縻官职兮道路遥遥。初回海上之槎兮。未及知之而往见。连承信书。如相对面。那知岛夷之变。即生于通信之后。朝廷推以子为阃帅。旋有方伯之命兮祇受。许国忘家。勤王敌忾。壶隐亭中。相逢喜慰。荒诗追寄。未知见否。曾日月之几何。人或传其不寿。将信兮将疑。终乃知其非虚。灵之来兮故乡。魂已归兮箕墟。虽死生之有命。实安危之所系。天之何为。使我邦殄瘁而莫缺。我来长号。非为哭私。幽明虽隔。灵岂不知。伊溪之南。嘉水之北。青松郁郁。先茔之侧。聊将薄物。用伸哀诚。不昧者存。歆我一觥。
祭李宏仲(德弘)
呜呼宏仲。其已至此耶。君之生世兮何晚矣。君之辞世兮何遽尔。嗟君之生死。孰非天意。官不自求。天爵所致。寿不为夭。天命有数。治生之迂拙。向学之勤苦。居家之孝弟。爱民之慈详。天乎不吊。使斯人捐生于草土之中。余何不为之恸伤也哉。君丧未殡。余乃入哭。今当即远。聊送薄物。缄辞向风。涕泪沾襟。灵如不昧。庶几来歆。
祭表兄日休琴公文
呜呼惟兄。生同一里。长我五年。亲为弟兄。情无内外。同参莲榜。共登龙门。一自山颓。虽无所仰。赖居邹鲁。庶讲旧闻。矧伊兄心。本自良善。躬修孝友。人慕恩慈。奉檄毛公。实为亲悦。戏䌽莱子。甚得亲欢。风树遽悲。以礼无憾。将受天祜。永享遐龄。何意微痾。竟至不淑。黔娄有妇。被不敛斜。庾衮兄亡。抚柩不辍。伊我在侧。涕泪如泉。言念平生。中肠若割。即远已卜。灵辰不留。无以泻哀。聊奠菲薄。兄灵不昧。庶几一歆。
雪月堂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8H 页
祭伯兄山南公文
壬申之冬。兄始生焉。宽仁之性。实出乎天。早岁从师。负笈山堂。中年学射。百步穿杨。再捷文围。会试蹉跎。投班公笔。登郭子科。入侍清禁。出倅首阳。未几归省。药饵调尝。巨祸斯延。天道茫茫。逮至服阕。又贰东疆。及守浮槎。四载而递。仲氏之逝。适在是岁。三人并居。一人何之。送死抚生。皆兄所尸。恩命忽降。载饬征骖。上应列宿。地部潭潭。佩符分忧。逖矣西边。临行引见。对以屯田。上称其可。史书其言。移拜麟镇。顶玉其温。继牧两州。于吉于定。人谓吾兄。元戒是称。推毂北阙。建旗南藩。爵及  。光生一门。最后之莅。曰惟宁海。
雪月堂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8L 页
秩满归来。松菊如待。时闻北变。勉赴召聚。初非久计。出门东骛。弟縻薄宦。卯申无闲。眠被未煖。征袂难攀。相送春江。烟波浩浩。鹡鸰飞鸣。离怀益恼。那知船上。微𧏮乘虚。到家以来。渐愆起居。荏苒半载。与世永诀。讣音至洛。肝肠欲裂。因事受暇。奔哭柩前。未接言笑。血泪如泉。呜呼吾兄。遽至此极。寿则踰稀。位不满德。所弘者量。所尚者清。居官自慎。不求赫名。奉先惟谨。遇弟惟友。睦族以亲。待人以厚。嗟吾有兄。此所谓贤。平生离合。二十馀年。问讯赓酬。累牍连篇。风雨中宵。别后相思。常棣歌筵。既翕怡怡。濯清闻莺。枕流观鱼。相期晚节。永保如初。云胡愿违。乐变成悲。日月流迈。奄及再期。守职湖南。追慕不歇。山重水阻。心魂飞越。玆将菲薄。用代芬苾。临遣致敬。庶希一歆。如其不昧。鉴此诚心。
祭堂兄后彫公文
惟灵禀质坚刚。性又直谅。早中司马。游庠有名。风树怀悲。居丧尽礼。鲁有君子。取斯源源。问学之馀。亦及酬唱。一自梁坏。失所依归。立庙陶山。实掌其事。 除书不悦。颐养丘园。缺嗟余小弟。后兄十年。挟册相随。开蒙见爱。居虽异室。情若同胎。有无相资。吉凶相顾。有朋
雪月堂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9H 页
时至。挈榼提壶。生草池塘。芳园桃李。遇事则辨。得句则呈。往来师门。联镳并辔。人事已变。弟又辞乡。别恨未销。即闻遘疾。求医访药。庶尽微诚。顷在季秋。乘暇归问。有妹之服。相吊如仪。才经一旬。奄至永诀。大呼长恸。泪落如泉。职事所縻。忽忽还洛。今当即远。莫能步从。玆令侄圻。替奠菲薄。缄辞千里。回首摧肠。在上昭昭。鉴此哀恳。
祭堂兄挹清公文
惟兄之生。加我六岁。志气相类。有同鲁卫。读书肄业。联床接被。乙卯之春。莲榜同揭。人事无常。吉凶互递。艰难勉励。兄友弟悌。对床临水。村庄日丽。吟梅咏月。溪亭雪霁。相好怡愉。永永无替。呜呼兄才。人所难逮。成功则天。屡举不弟。遂不复出。无求于世。 除书虽至。无意仕筮。唯与伯氏。相对轩砌。人歌鹿鸣。我诵常棣。无故为难。季疾伯逝。哀苦沈绵。常赖汤剂。荏苒七载。窗棂恒闭。天胡不吊。降祸斯厉。呜呼痛哉。兄之禀质。少而敏锐。既长淳厚。孝弟慈惠。函丈抠衣。听论思契。有时赓唱。爰习道艺。学已通方。故不执滞。心无苟取。志有自誓。栖迟丘林。念绝鸣曳。全而归之。朝彼上帝。嗟余宦游。久违修稧。音容虽阻。信札时继。去冬之
雪月堂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9L 页
归。候问数诣。言笑异前。潜忧證势。临行问诀。回头出涕。才经四月。讣书远戾。东望痛哭。肝肠如刿。葬未往送。微官所系。遥令小侄。代奠椒桂。呜呼哀哉。
雪月堂先生文集卷之四
 杂著
  
退溪先生言行劄录
先生曰。余年十二。受论语于松斋公。茫然不知其味。至某篇注理字。恍然似有得于心。便谓曰。凡事物之当然者。谓之理乎。松斋喜曰。汝自此有悟于学矣。先生少时。偶游燕谷。谷有小池。水甚清净。乃有诗曰。露草夭夭绕水涯。小塘清活净无沙。云飞鸟过元相管。只怕时时燕蹴波。谓天理流行。而恐人欲间之。先生曰。余自少有志于学。不可谓无学问之功。然不得与明师友难疑辨惑。于道理殊无的见。学未优而遽至登仕。则又不专于素业矣。自近年读朱子大全。稍有见处。然安敢测其门墙之深奥乎。
先生少时。又有诗曰。独爱林庐万卷书。一般心事一年馀。迩来似与源头会。都把吾心看太虚。
先生曰。学者欲知入道之门。却于朱子大全中求之。则易得用力之地矣。
先生曰。读圣经。反诸已。有不通晓处。须思圣人垂训。
雪月堂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0H 页
必就人可知可行者立言。而圣贤之言如彼。我之所见如此。则是自我著力不精之故也。圣贤岂以难知难行者。欺我哉。益信圣贤之言。而虚心求之。则将有见得处。
先生曰。凡处事若拘于他人。而势难违众。则观其不甚害理者。而或勉从之。惟内自益著工夫耳。若内无工夫。而遽为高格之事。则人争怪之而致谤矣。凡在一家之内亦然。此人所难处处也。
先生曰。为己之学。以道理为吾人之所当知。德行为吾人之所当行。近里著工。期在心得而躬行者。是也。为人之学。则不务心得躬行。而饬虚徇外。以求名取誉者。是也。
先生曰。为学之道。在学者做功深浅之如何耳。虽毫釐。不可取他人之力而为之也。
先生曰。先儒云。一日之间。半则读义理之书。半则读文章之书。学者若欲求道。而专读文章之书。则安能得用功之地乎。
先生曰。余虽老而无闻。但自少笃信圣贤之言。而不拘于毁誉荣辱。亦未曾立异而为众所怪。若为学者畏其毁誉荣辱。则无以自立矣。且内无工夫。而遽然
雪月堂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0L 页
立异。为众所怪。则无以自保矣。要之。学者须是硬确。方能有所据守。
先生每遇生朝。禁子弟献杯曰。某于先妣无𧏮时。不得行焉。今岂忍享此也。然先生五兄察访公携壶以来。子弟及门人。因是略进杯盘。则亦不固辞也。
先生闻客到。虽年少。必下阶迎之。送亦如之。其接客必设酒。又设食物。终日谈论。无倦色。客来不绝。未尝或怠。由是。家用屡乏。多资于公债焉。
所亲厚方伯守令。或有馈物者。必度义。或受之或辞之。要不为迫切也。
初除安东府使。有居安东人因婚姻之故。来谒致贺。兼献肉膳。先生辞之不得。姑命留之。去后即使人追还。
初升通政。赵松冈士秀遗以锦衣。不受。
先生尝曰。我国诛失行士族妇女。其法似过重。
先生曰。中朝随其子职品。封赠其父官。甚是美制。我国则不然。子虽贵为通政清显之职。不得为二品之官。则其父无官者。不免为士人。为子之心。岂得安乎。先生尝于座隅壁上。书乐天诗句曰。救烦莫如静。救拙莫如勤。
雪月堂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1H 页
或人问吾弟为人继子。而吾祖母丧未葬。有人求婚。其所后父主婚。于意何如。先生曰。不问我而为之。则已。既问则吾岂可以非礼教人也。其人卒不为婚。
先生曰。世俗有薄待正妻者。伉俪之义。岂能如此。须处之有道。勿失夫妇之礼。可也。
得陶山未成精舍时。常言山水清奇。甚合所求。梦寐间常在此中。
先生曰。谈命之事。亦岂可谓无其理也。但死生祸福。预定于冥冥。先知何用。且圣贤贵理。而不贵数。惟理可为者。尽力为之。可矣。若徒信数而已。则祸福之来。一切委之于数。而无为善之心矣。奚可也。
先生禁门族及奴婢辈神祀
先生曰。礼。未葬前。奠用一酌云云。且未葬前。考妣位合祭者。尤非礼也。
先生曰。礼。未葬歠粥云者。以古者士踰月。大夫三月而葬也。今或葬不及期。过时而葬者。气力羸悴。则不可一执礼经而致病也。
先生曰。读书不必深求异意。只就本文上。求见在之义而已。
丁卯。先生屡被 召命。不得已就道。六月十三日。出
雪月堂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1L 页
宿于龙寿寺。先生曰。致仕。古义。而吾东方例不许之。此人臣甚难处处也。富伦曰。人君任使已久。而一朝听其自退。于情必有所不忍者矣。且如宋朝迫令致仕。此则恐非待臣之厚道也。先生曰。似薄而必使之致仕者。何也。君试思之。
金仁伯以敬差官。过谒先生。请问为学之道。先生曰。立志为先。
问答劄录
问。初丧上食时。撤朝夕奠否。先生答曰。勿撤。可也。问合葬。答曰。夫妇一体。合葬亦古礼也。
问。同椁如何。答曰。同椁亦宜。
问迁合时新旧葬先后。曰。丧在一时。则先轻后重。礼也。而若轻丧在先。必欲迁墓。与后重丧合窆。则新丧未葬。不可径迁旧葬。新丧未题主。前丧主又不可径往迁墓所。不得已以变礼。先葬新丧。掩土题主返魂后。丧主便赴迁墓所。告墓迁。来合葬后。营坟似可。(此条公面禀时所答也。后日。先生又有依并有丧例先轻。后重之教。故卒从后日定论。)问葬后考妣合祭。曰。丧有先后。则吉凶有异。不可更援已吉之主而混祭。今之世俗。葬后必合祭。此礼古所未有也。
雪月堂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2H 页
问合葬虞祭祝文。答曰。迁墓而合窆。则虞祭时。必有两祝固是。
问。祭物右陈何如。答曰。神道尚右故也。盖左为阳。而右为阴。所以尚右者。神道属阴故也。
问。拜墓时。族葬之原。若欲次第行祭。则恐筋力疲而诚敬少弛。又恐祭物新酸或杂。冷暖有异。先诣坟所。奠杯引灵。而以纸榜合祭于斋宫何如。答曰。无妨。
问。设坛于净地而合祭何如。答曰。尤是。大抵古人以诚之所在。为神之所临。而今人凡祭。必欲诣坟所。此礼非古也。沈墓祭。于礼为一年一行。而今人必行四节。则是后世之俗也。
又曰。山神之祭。不可不致诚敬。办物盛祭。可也。
问洪范太极图说。答曰。如此等处。须于静处。潜心穷究。庶可得其指矣。
富伦年二十九。当再娶。问礼状何以书之。先生曰。不可与初娶同辞。礼云。三十而有室。宜曰年当有室。未有伉俪似可。
问。天地日月之象一也。而四海八荒之国各异。其间。灾变之出。各以其国之事。独见于一方乎。抑一国有乖。应见于天下乎。答曰。灾变固以其国之事。应见于
雪月堂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2L 页
其国。然他国亦岂可不恐惧修省乎。比如父母怒一子而谴责。他子亦岂可以已不受责而安心乎。其为战恐自修。则一矣。
问。以纸榜行祭。与神主之祭异。先降神。而后参神何如。答曰。既设神主而有纸榜。则神亦在是矣。先参后降不妨。某家亦如是行之。
问。祭物三献后。开盖扱匙。冬月则馔物已冷。至为未安。先进面饼三献后。进馔何如。且礼无开盖闭盖之文。而馔物气歇。然后方开盖。尤恐未安。答曰。神灵享气。扱匙虽在三献后。其前开盖。使馔气回上不妨。
赠郑景善自省录,溪山杂咏小识。
月湖郑君景善。每以不登退溪先生之门为恨。若得遗文。则其爱悦敬诵。不啻如陈了翁之于程伯子。顷者。以书来。欲得蒿纸。印自省录,溪山杂咏。以为案上珍玩。二书则同门友金士纯。牧锦城时所刊也。适有山僧。并二书来卖者。遂捐俸购得。敢此寄送。吾知景善焚香披阅。必有得于心中者。岂特为珍玩而已哉。万历丁亥秋。光山后学金富伦惇叙。书。
敬书曾祖参议公书帖后
先君尝言。先祖 赠参议公善书。名闻一时。凡书简
雪月堂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3H 页
所至。人必争先取见云。今其试券累张家藏焉。真所谓铁索金钩也。不幸只知一县。而又不第早世。岂非家运之无禄也。曾祖以下祖考 赠参判公暨伯父监司公。皆以善书擅名。而先君之书亦有家法焉。下至后彫,挹清两从兄及富伦。虽不如献之之。亦能名世。又可谓下方罗,赵而优者也。噫。书字虽小艺。亦无非内有以承祖先之风。外有以取师友之则而能者也。其可忽哉。曾祖所书书帖。久而漫灭。恐子孙不知为何字也。遂命工改妆。敬依字体。而书于左榜。如此。
洞规后识
右规约。乃退陶先生为温溪洞所立之条也。温溪依此施行。洞令颇严。人不敢犯。诚为美事。顾吾洞自先世。上有和睦之风。下无顽慢之习。年代久远。子孙众多。主私其奴。人私所亲。安保其长存旧俗也。用是往年。山南,后彫,挹清,日休诸兄。相与议定。借来温溪洞规。仿而行之。盖亦有年矣。一自经乱之后。凶歉连年。洞风渐薄。殆无以为令。可不痛哉。诸兄既殁。更无议处。玆者。永春适来。子侄咸集于濯清亭。乃搜出旧函中所藏。改立申明。而其中添八数条。并录于右。凡我洞中上下之人。奉行此规。无有违越者。则洞风幸甚。
雪月堂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3L 页
至如谷物一事。当初各以多少收纳。而山南兄,李义城及余在福川时。亦以便宜添补焉。其敛散。则一依晦庵先生社仓之法。以为吉凶之资。讲信之备。可以永世行之而无弊矣。但谷斛之数。亦乱后逋负散亡。十无二三焉。自今秋。考记略收。勿坠旧规。实所同愿。凡为有司。其各勉焉。
神在日考
  甲子乙丑丁卯戊辰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丁丑己卯庚辰壬午甲申乙酉丙戌丁亥己丑辛卯甲午乙未丙申丁酉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辛酉癸亥
易萃之辞曰。王假有庙。朱子曰。王假有庙。是祖考精神聚于庙。又为人必能聚已之精神。然后可以至于庙而承祖考。今人择日祀神。多取神在日。亦取聚意也。今按。朱子之说既如此。而又考官历。则宜祭祀。皆出于右三十五日。非此日。则不出也。然则自朱子时。祭祀已用神在日矣。今之时祭。若丁亥日有故。则用神在日。恐无妨也。又以祖考精神之萃庙言之。神在日尤合于易辞矣。司马温公云。不暇卜日。则只取孟诜仪用分至为便。朱子曰。卜日无定。虑有不虔。然则只用分至亦可。
雪月堂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4H 页
亲迎仪大略。书赠赵士敬。
  婿盛服乘马。至女氏之门下马。女尊长出迎婿于门外。揖让而入。至于厅事。主人升自阼阶。立西向。婿升自西阶。北向再拜。(向内拜宅里去)主人不答拜。婿立于东席。妇立于西席。妇拜婿答拜。婿揖妇坐。婿东妇西。从者斟酒。婿揖妇。同祭酒(各倾少许于地)举饮。从者置殽。婿揖妇。同祭殽(各以殽少许置于单子上)食毕。又斟举饮馔不祭。三斟亦如之。乃撤馔。(见朱子大全六十九卷)
谨按。此礼曲折。与家,礼多不同。其中告祠堂,奠雁,沃盥等节。皆不在此。而又无用卺之文。三斟时节次。亦似有异。盖家礼成时。先生之女或幼。至此议礼时。乃在十五年之后。则似当以后礼为正矣。黄勉斋云。所辑家礼。世多用之。然其后亦多损益。未暇更定。览者详之。(出年谱)然则先生所见。果有先后之不同。而后礼则与今之俗礼相似。故敢此书上。
福川乡校学令(礼安乡校学令中添八十条)
一每月朔望。教官率诸生。具冠带。诣庙庭谒圣。行四拜礼。
一每日。教官坐讲堂。诸生请行揖礼。鼓一声。诸生以
雪月堂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4L 页
次入庭中。向教官立。行揖礼后。各就斋前相对揖。遂诣教官前。请行日讲。东西斋各抽二三人或四五人。讲所读书。粗及不通者。差等罚楚。并通略置簿。鼓二声。诸生各执所读书诣教官。先将前授。论难辨疑。后承新授。不务多要。须研精。如或对卷昏睡。不留意承教者。罚。
一每月望前望后。守令亲至乡校。同教官考讲。或命题制述。科次赏罚。后并置簿。(其日各面学长所诲童蒙。亦召集。同校生考讲或制述。)
一守令及乡党尊老先达。至校行礼。如教官。
一六朔通考考讲分数置簿。年终合计。不通最多者一人。又置簿。报本邑。转报监司。或定医律生。或定岁贡。以示罚辱。勤学补过。则报还校籍。须以通小学二书一经以上为验。懒慢尤甚。终不能学者。永定。通最多者。亦申报论赏。或完复户役。不过一年。
一每六朔通考制述科次。置簿分数最多者。申报论赏。或完复户役。不过六朔。
一诸生读书。先明义理。通达万变。不须徒事章句。牵制文义。常读小学,家礼,四书,五经,近思录,性理大全及诸史等书。不挟庄老佛经杂类百家子集等
雪月堂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5H 页
书。又常习童蒙须知。以检节言行。违者。罚。
一诸生读书。务要讲明义理。体行于身。常以恭敬笃实谦让修饬。交相劝勉。毋骛虚远毋处鄙陋。一以濂洛为标准。其或放荡浮诞。傲慢不检者。又相勖戒。不改者。告于师长而责罚之。犹不改则黜。
一朱文公白鹿洞规。常书贴讲堂及东西斋。诸生交相饬勉。
一每月望前。古诗,疑,义,论,贼,表中二。望后。铭,箴,颂,记,对策中一。命题制述。其体制。要须简严精切辞达而已。勿使险僻怪异。如或变更时体。倡率浮靡者。罚。书字不楷正者。亦罚。
一诸生讲经。句读明详。议论通达。该括一书纲领旨趣。纵横出入诸书。融会贯通。到十分尽处为大通。虽不至十分尽处。句读详明。议论通豁。该括一书纲领旨趣。融会贯通者为通。虽不至融会贯通。句读详明。释义通达。连上接下。能得一章大旨为略通。句读明白。释义分晓。虽得一章大旨。而议论有未尽为粗通。下此者为不通。(各面童蒙。则文理已通者外。皆以诵之能否。定通略粗不。)
一诸生不尚论圣贤。或好为高谈异论。非坏前修。谤
雪月堂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5L 页
讪朝邑之政。或商论财贿。谈说酒色者。罚。
一诸生有罪犯五伦者。或亏失节行。玷身污名者。诸生通论。鸣鼓攻之。甚者或报告邑宰。定贱役。终身不齿于学。
一诸生或恃才自骄。恃势自贵。恃富自矜。以少凌长。以下凌上者。或豪侈相尚。服饰违众者。或好为斗讼。攘人利已者。或巧言令色。务悦于人者。或引致娼流女色。歌舞喧戏。止宿斋房。以乱礼教。污蔑学宫者。黜学摈斥。改行乃止。
一诸生怠惰无志。不修业不制述。不喜读书者。罚。
一每月二三次。许诸生请告觐省父母。顾治家事。教官量日给暇。受暇日亦温故读新。无废书册。无事射帿,博奕,观猎,钓鱼一应游戏等事。违者。罚。
一每日鼓三声。诸生以次诣食堂。食毕以次出。失序或諠哗者。罚。
一诸生有操行卓异。学问该博。才艺出众。通达时务者。每岁抄诸生通议。荐举告教官。申报监司置簿。以待 朝廷辟举之命。
一诸生有过。大则楚。小则罚。讲小学不通则楚。
一各面学长所诲童蒙。亦依右行之。
雪月堂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6H 页
斋规
一殿宇斋舍。阶砌垣墙。如有雨漏败毁处。堂长,有司。即申于官。及时修理。
一斋中所藏书册。一切不出门外。成册置簿。有司时时点检。使无閪失之弊。
一校属人。非系公事。一切不得私使私治。如或有罪。通于有司。佥议定罪。
一祭酒未行祭前。毋得饮一勺。饮福时。或有使酒者。鸣鼓攻之。献官亦勿以使酒人望定。
一新生入学时通可否。从多进退。
一斋中有紧关评断之事。傍观事势。托故规避。及同参公事。退有异论者。永损。
一大宾大祭时。众所共知显故外。托称图避者。告官重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