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x 页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辞
辞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497H 页
吊党锢辞
嘉予志之幼清兮。修靓芳之姣服。惟回光以内照兮。结自己之真玉。怀贞遁之不可为兮。贻善媒以求女。夫惟独行窘步以无助兮。粤有信之是举。以友一乡为不足兮。求天下而周章。忽中道而有觉兮。悟昨非之不可张。列往事以自鉴兮。而今以后吾知免夫。览党人之坐籍兮。知黍离于东都。何世俗之迫阨兮。偭规矩以改错。尽狐媚以竞进兮。孰练要而不妒。嗟若人之不禄兮。遭时命之孔棘。抗独清于皆浊兮。吾固知不免夫残贼。曰危行而言逊兮。固处秽者是式。思圣训之不可忘兮。增子心之陫恻。惟君子之矫矫兮。謇玉立于粪滓。不枉尺以徇人兮。夫惟所行者直已。正方枘于圆凿兮。非龃龉而难入。寔惟人之罔微兮。昧哲保以自及。究厥愆之所由兮。实取凶于大贞。彼刑人父母天子兮。奚啻鼠社与狐城。作福而作威兮。非一朝一夕之故也。暗吹毒以射人兮。曾不厌夫乐祸。惟党人横身以当之兮。夫孰希宁武之愚。回七政之末由兮。孰昭予之遭诬。蹈鼎镬以犹厉兮。非君子曷能不乱其心。虽九死亦何伤兮。恐皇图之幽沈。愿竭忠以殉国兮。所不惮于艰危。荃不省以赍怒兮。反咎予而雠之。然一网之打尽兮。盖惟党之为名。惟
嘉予志之幼清兮。修靓芳之姣服。惟回光以内照兮。结自己之真玉。怀贞遁之不可为兮。贻善媒以求女。夫惟独行窘步以无助兮。粤有信之是举。以友一乡为不足兮。求天下而周章。忽中道而有觉兮。悟昨非之不可张。列往事以自鉴兮。而今以后吾知免夫。览党人之坐籍兮。知黍离于东都。何世俗之迫阨兮。偭规矩以改错。尽狐媚以竞进兮。孰练要而不妒。嗟若人之不禄兮。遭时命之孔棘。抗独清于皆浊兮。吾固知不免夫残贼。曰危行而言逊兮。固处秽者是式。思圣训之不可忘兮。增子心之陫恻。惟君子之矫矫兮。謇玉立于粪滓。不枉尺以徇人兮。夫惟所行者直已。正方枘于圆凿兮。非龃龉而难入。寔惟人之罔微兮。昧哲保以自及。究厥愆之所由兮。实取凶于大贞。彼刑人父母天子兮。奚啻鼠社与狐城。作福而作威兮。非一朝一夕之故也。暗吹毒以射人兮。曾不厌夫乐祸。惟党人横身以当之兮。夫孰希宁武之愚。回七政之末由兮。孰昭予之遭诬。蹈鼎镬以犹厉兮。非君子曷能不乱其心。虽九死亦何伤兮。恐皇图之幽沈。愿竭忠以殉国兮。所不惮于艰危。荃不省以赍怒兮。反咎予而雠之。然一网之打尽兮。盖惟党之为名。惟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497L 页
此名之一出兮。故君子莫辞夫淫刑。噫重华之受终兮。有八元与八凯。及姬周之十始兮。务协恭而熙载。仍一心而一德兮。虽三千其不足。夫何叔世之不臧兮。反以是而为戮。既一开而莫闭兮。祸终古以未泯。悲世道之不复兮。中烦郁其结轸。愿一问乎上帝兮。怀不尽之遐情。驷玉虬而乘鹥兮。溘埃风予上征。仍羽人于丹丘兮。凋三光而不老。视瓮盎之蚊蚋兮。何起灭之足道。极天定之胜人兮。见惠迪之终吉。袭重裘以御冬兮。待阳和之毕发。混万物为一春兮。化荆棘而同荣。知不可乎骤得兮。极劳心兮怦怦。始曰圣王不作。哲士容与。天下无道。其谁宗子。章甫葺屦。黼黻荐壤。牛羊服乘。骐骥出仗。闾娵嚬呻。刀父光华。麟伤于野。龙醢于家。吁嗟溷浊。白黑谁分。人亡邦瘁。哀哉不君。处宇去栋。涉海弃舟。压溺斯迫。犹自嬉游。用晦而明。君子是由。屈伸消息。与时为谋。道清而行。世浊则藏。苟或不然。鲜克以臧。于戏党人。不幸有此。雪霜愈劲。风雨不已。进莫亨屯。退靡处困。端由无学。实亦否运。大丘送丧。云胡辱身。张生亡命。徒藉纤人。卓哉有道。独能见几。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一啸亭(曾祖绫川君别坚)
昔我先祖兮构此亭。物换星移兮余始格。闻父老兮遗事。临风啸兮太息。攀赤栏兮不去。江自波兮欲夕。惟极浦兮寤怀。鹭于飞兮一只。
溪上亭(乡人契会处新构草亭)
惟樽俎兮有所。免雨露兮沾衣。辛夷楣兮桂柱。葺之兮芳菲。趁佳辰兮集长少。羌不醉兮无归。泌洋洋兮草萋萋。聊以娱兮复何希。(当时所赋十咏。而忘不能记。只录二篇。)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颂
一啸亭(曾祖绫川君别坚)
昔我先祖兮构此亭。物换星移兮余始格。闻父老兮遗事。临风啸兮太息。攀赤栏兮不去。江自波兮欲夕。惟极浦兮寤怀。鹭于飞兮一只。
溪上亭(乡人契会处新构草亭)
惟樽俎兮有所。免雨露兮沾衣。辛夷楣兮桂柱。葺之兮芳菲。趁佳辰兮集长少。羌不醉兮无归。泌洋洋兮草萋萋。聊以娱兮复何希。(当时所赋十咏。而忘不能记。只录二篇。)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颂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498H 页
阙里颂
丹陵诞尧。岐山启昌。是为民极。地以圣彰。韪哉阙里。实生夫子。名揭穹壤。宜与同美。阙里伊何。东鲁之表。有堂翼翼。有室窈窕。夫子伊何。浑然天性。人伦之至。天纵将圣。从心所欲。不勉不思。继往开来。文不在玆。阙里之中。夫子之宫。流以洙泗。标以龟蒙。散以礼乐。风以诗书。弦诵洋洋。绅佩徐徐。日月光华。普照是期。徒泣麟伤。俾歌凤衰。必为元气。以利生灵。允矣元圣。展也大成。宋进徽号。唐严元祀。大宗攸托。衍圣是嗣。道行万世。式昭丕训。于戏夫子。功高尧舜。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疏
论时弊疏(皂隶诸员。选上水军。 明宗朝。在谏院时所制。)
臣等伏以。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盖民者。国之所倚以为国。而君之所恃以为君者也。是故。民安则国亦安。而泰山之势不拔。民危则国亦危。而覆舟之祸斯至。存亡之机。理势必然。不待智者而知也。伏见 殿下即位以来。宵旰忧勤。励精图治。 圣心之所轸念者。未尝不
丹陵诞尧。岐山启昌。是为民极。地以圣彰。韪哉阙里。实生夫子。名揭穹壤。宜与同美。阙里伊何。东鲁之表。有堂翼翼。有室窈窕。夫子伊何。浑然天性。人伦之至。天纵将圣。从心所欲。不勉不思。继往开来。文不在玆。阙里之中。夫子之宫。流以洙泗。标以龟蒙。散以礼乐。风以诗书。弦诵洋洋。绅佩徐徐。日月光华。普照是期。徒泣麟伤。俾歌凤衰。必为元气。以利生灵。允矣元圣。展也大成。宋进徽号。唐严元祀。大宗攸托。衍圣是嗣。道行万世。式昭丕训。于戏夫子。功高尧舜。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疏
论时弊疏(皂隶诸员。选上水军。 明宗朝。在谏院时所制。)
臣等伏以。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盖民者。国之所倚以为国。而君之所恃以为君者也。是故。民安则国亦安。而泰山之势不拔。民危则国亦危。而覆舟之祸斯至。存亡之机。理势必然。不待智者而知也。伏见 殿下即位以来。宵旰忧勤。励精图治。 圣心之所轸念者。未尝不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498L 页
在于民。如伤之旨。恻怛之教。浃于远近。书子史册者。非一非再。虽古之圣帝明王。爱民之心。何以加此。是宜治效之隆。视古无憾。中泽歌鸿雁之集。乐郊无硕鼠之害。而奈何近年以来。民生困顿。日以日深。虽有勤恤之至。而实惠不及于委巷。虽有愁叹之苦。而下情不得以上达。泯泯棼棼。终于陷溺而莫之救。臣等窃伏私室。叹息流涕。求其所以致此之由。而未尝不为 殿下惜也。古之帝王。其治极乎雍熙之盛。而举天下无一物不被其泽者。盖不惟有其名。而必尽其实。不惟有其心。而必迟于政。后世之所以不古若者。岂非徒有其名而无其实。徒有其心而无其政欤。夫以 殿下圣明之资。求治之切。而治效未著。民生益瘁。则臣等亦以为必有所以而然也。伏愿 殿下。益求救民之道。因其名而求其实。发乎心而行乎政。则生民之幸。即 宗社之幸也。臣等谨以当今切迫之弊。为 殿下陈之。伏愿 殿下留意焉。皂隶之番。间二月而立。一朔之价。二匹半。一年之纳。约十匹。今年如此。明年如此。其名一挂于案。则终其身不得免焉。饥馑之民。糊口尚难。其何以得遂其生乎。而况其间滥收。不止本数。而禁府之役。其苦尤甚。加以具衣冠。坐官司者。亲自点检。必择细美。少有不满。辄见挥斥。是以一属皂隶。立见破产。旋即逃躲。而延及族邻。族邻不堪。相继流亡。则转及不干之人。又有轮定皂隶。其害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499H 页
无穷。不可忍言。而代立价滥徵者。或于本番外。称助番役使者。且丘史滥占官吏。重论之法。载在令甲。而未闻一有摘发治罪者。甚矣。法之不行也。议者以为若依步兵之例。令该曹收而分之。则庶几少除其弊。此则后续录送该司。划即照验。分付各司。而今不举行也。司仆诸员其额六百。而一年立番。例以六朔。其为役也甚。苦而身自立者盖寡。代立之人。一朔所收。准米十五斗。犹虑不能支。而今者奸猾之滥徵。至于倍筛。穷困之民。其何以堪之哉。本司之官。以诸员为丘史。一人所率几至十馀。而收其价布者殆半焉。然则当初诸员之多设。未知尽在于为公也。臣等以为如此私。滥之事一切科禁。然后疏其立番。以抒其劳。则庶几得蒙一分之惠矣。选上番休。自有其法。而今者该司之吏。恣行舞奸。视其贿赂之有无。以为分定之疏数。是以。有旷久而得免者。有一岁而再征者。均是民也。而役之不均如此。且其所纳价布。本非 先王令典。当初有一贪污之官。忘其耻而收之。时议鄙之。駮而不叙。自是厥后。永为常法。其始尚浅。末流滔天。非精好则不收。非人情则不售。民之膏血。安得不至于枯竭乎。且各司奴婢时存之数。比古不啻减半。而选上分定之数。则未闻其量减。又多权设加定之处。以此不得番休。其役倍苦。流移死亡。理所必然。且如军器寺瓦署之类。则 国家多定差备。以其服役之繁。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499L 页
而今则多以价布徵之。一人所收。或至十馀。造纸署,司圃署,典涓司之类。则托以役苦。倍徵其价。未闻以此有补于国。而瘠民肥已。一至于此。此类甚多。难以枚举。臣等以为弊政之革。不可缓也。而如此之类。在所当先也。水军之役。倍苦于他方。其赴防之初。艰关万状。具其资粮。常赍十倍之物。以备不虞之需。及其既至。上而官司。下而镇抚。莫不赂遗。以为恒规。又以到防米为名而纳之者。则必备十有馀色。自此以后。无非侵渔之事。啖豚咀鸡。未足为喻。剥肤槌髓。无所不至。且留镇防戍。不过什一。而其馀尽放。徵其价布。脱有意外之警。谁与守城而御侮。言之至此。可为寒心。是以逋亡过半。军额日缩。名存实无。徒点空簿。。至其番期已迫则督责甚酷。噫。此岂独镇将之罪哉。朝廷之用人。不问贤否。惟货其吉。自佥使万户。至于权管。莫不有价。其任节度之柄者。亦或未免债帅之名故赴任之后。日以脧削为事。非徒运之其室。以为终身之资。必先输于权门。以为发身之地。其为吞噬无足怪也。为今之计。莫如择任镇将。必用慈祥廉谨之人。不以请嘱而授之。贿赂而差之。则庶几不至于如此之甚也。呜呼。今之民生。可谓极困矣。土地之所生有限。贪政之诛求无穷。加之以水旱连仍。年谷不登其势不卖其田宅家产。则无以应办。而田宅家产既尽。则安得不至于离散乎。噫。怀土人之常情。而彼乃敢尔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500H 页
者。岂其心哉。不得已而然也。是以。虽自古素称富庶之邑。今则尽为丘墟。蓬蒿满野。一望萧然。坏垣破屋。处处皆在。为民父母。而不能为之趋利避害。乃反使之转于丘壑。而不得保其妻子。臣等窃为 圣明恸之。方今天变屡见。地道失宁。边警不息。盗贼滋炽。此正 殿下恐惧修省。惕然思其安民保国之道也。先王发政施仁。必先无告之民。成汤之子惠困穷。文王之惠鲜鳏寡是已。然则 殿下之所当先者。其不在玆乎。伏愿 殿下。深轸数弊为 圣治之累。日与朝廷。讲究规画。以求所以救之之道。不胜幸甚。虽然。非心诚求之。改纪其政。端本清源。损上益下。则臣等亦恐终无以见其效也。有识之士。皆曰。不出十年。良民尽矣。何者。虐民之政非一。而士大夫之家。专享其利。吉贝之输于私室者。一年之内。不知其数。为仕之乐。莫今时若也。而民之剥丧。则极矣。宋臣苏轼有言曰。屠剔牛羊。刲脔鱼鳖。以为膳羞。食者甚美。死者甚苦。此正今日之谓也。夫敌国不足畏也。盗贼不足畏也。朝廷之上。贪墨成风。此有国之大患。而鱼烂之势驯致。臣等窃恐危亡之祸。迫在朝夕而不之觉也。至于民之所以益困。盖亦有由。臣等窃尝思之。民之乐土。无过于内需司。一投其中。终身复户。故逃赋之人。相率而归之。萃为渊薮。莫敢谁何。下则权势之户。招诱亡叛。曲为完护。案门之徒。游手游食。日以寔繁。又为避役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500L 页
之窟穴。彼独留而供役者。特愚民耳。是故。偏受其苦。至于此极。安知他日。亦不能保其去也。则有识之言。诚不虚矣。伏愿 殿下。思俭约足以率下而行之。念奢侈必至病民而戒之。讲弛力薄征之政。去召雠敛怨之事。正心以正朝廷。先身以刑邦家。则源清而流自洁。表端而影自直。贪墨之风。不期革而自革矣。朝廷清明。则何弊不祛乎。苟或不然。徒规规于事为之间。敝敝于文具之末。则玩愒时日。积弊之革。不亦难乎。当今之弊。可言者非一。而独以数事为言者。特举其甚者耳。苟能革此数弊。则其馀可以类推矣。伏愿 殿下留意焉。臣等俱以无似。待罪言地。目击当时之弊。耳盈惨怛之言。而上之不能效大人格非。下之不能间政适人。迟回岁月。殆将一年于玆。臣等之罪大矣。虽然。爱 君忧国之心。不能自已。敢效芹曝之献。以备闲燕之 览。抑臣等有所惧焉。年前曾有论列。而 殿下不之罪。且嘉之。臣等以为殿下从谏之量如此。其于所陈之事。宜无所不行。而厥后 殿下之所为。未必尽出于臣等之言。则当日所上。只归于空言无补之纸也。岂不惜哉。伏愿 殿下。勿以今日之言。诿诸塞责之具。体认而施行之。不复如前日之空弃。则生民幸甚。宗社幸甚。臣等无任激切屏营之至。谨昧死以 闻。
答曰。予以寡昧。叨承丕绪。于今十七年来。惠不及于民。
答曰。予以寡昧。叨承丕绪。于今十七年来。惠不及于民。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501H 页
徒切责躬。盍可愧叹。观此疏论。正中时病。出于忧国之诚。予岂不乐闻乎。当今邦本斲丧。贪风存焉。此由上不能以诚救弊而下不能肃清朝廷故也。念至于此。可谓寒心。当令朝廷讲究处之。
传于政院曰。此上疏。招政府枢府郎厅授送。言于三公领府事曰。观此疏辞。正中时弊。朝廷同议处之。庶革民弊。而大抵凡疏中之辞。无非至论。而以予不敏。既不能用嘉言。各部该官。亦不尽心奉行。付诸寻常。悠悠度日。如此而未知何事可成。何弊可除也。卿等议于该官。并察行之。
论牧场疏
南阳都护府使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谨 上言于主上殿下。伏以。上天之高。虽卑亦听。大阳之明。无幽不烛。故蔀屋有冤。必达于 凝旒之下。 圣情所轸。尤先于向隅之中。则臣敢不以一邑民情之切迫者。仰渎 宸听。冀有万一之救乎。臣所守南阳府牧场。旧有七所。今并为四所即召忽,犬部,灵兴,仙甘弥等岛也。其召忽岛则绝远孤岛。正当海贼之冲。虽牧子。亦不得居。故每于驱点之时。遗失例多于他岛。自丙午至癸未。遗失之数。合四岛九十八匹。而召忽居四之三。盖由无人海岛。不得看护故也。近者。自 上轸念马政虚疏。遗失渐多。皆由兼监牧等不职所致。屡下严切之 教。该官仰承
传于政院曰。此上疏。招政府枢府郎厅授送。言于三公领府事曰。观此疏辞。正中时弊。朝廷同议处之。庶革民弊。而大抵凡疏中之辞。无非至论。而以予不敏。既不能用嘉言。各部该官。亦不尽心奉行。付诸寻常。悠悠度日。如此而未知何事可成。何弊可除也。卿等议于该官。并察行之。
论牧场疏
南阳都护府使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谨 上言于主上殿下。伏以。上天之高。虽卑亦听。大阳之明。无幽不烛。故蔀屋有冤。必达于 凝旒之下。 圣情所轸。尤先于向隅之中。则臣敢不以一邑民情之切迫者。仰渎 宸听。冀有万一之救乎。臣所守南阳府牧场。旧有七所。今并为四所即召忽,犬部,灵兴,仙甘弥等岛也。其召忽岛则绝远孤岛。正当海贼之冲。虽牧子。亦不得居。故每于驱点之时。遗失例多于他岛。自丙午至癸未。遗失之数。合四岛九十八匹。而召忽居四之三。盖由无人海岛。不得看护故也。近者。自 上轸念马政虚疏。遗失渐多。皆由兼监牧等不职所致。屡下严切之 教。该官仰承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501L 页
圣旨。申明事目。按籍徵督。在所不已。为兼监牧者。所当体奉 朝命。一一徵纳。第以今此所徵。他岛则犹之可也。召忽遗失之数。多至于七十馀匹。自臣赴任之后。每年三分之一。生徵上送。则壬午年当徵二十五匹。癸未年当徵十七匹。甲申年当徵十一匹。合五十三匹。而计召忽牧子之数。则并群头群副才十有四名。率皆贫残下户。以十四贫残之人。徵五十三匹之马。不待智者而知其无以为计矣。加之以上年大侵。近古所无。饥馑颠连。惨不忍见。荒政方举而侵督骈至。臣恐马未及徵。而牧子之逃散。难保其必无矣。臣奉职无状。既不能检察牧养。有所蕃息。又不能依事目。每年徵送。臣之罪实大。然此非独臣之罪也。该司苟能自初至今。谨守事目。较若画一。则兼监牧者。亦安得自便而不为之奉行乎。各于驱点之年。必徵遗失之数。则所徵不多。民不甚病。今者积年逋欠。至于如此之多。而一朝遽加督责。虽三分徵一。其数亦夥。且闻有马者。乘此机会。刀蹬日甚。一马之价。少不下绵布二十馀匹。推此以计。则本府当徵绵布一千馀匹。有非一邑之力。所能办出。虽知其如此。而犹且不获已。一向催并。竟至于逃散而后乃已。则非徒遗失之马。无从徵纳。抑且留在之马。谁使看护。自事目申明之后。臣亦尝废寝忘食。反覆商量。思所以上副 朝命者。虽尽卖其田土。侵及其族邻。亦无可措之术。此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502H 页
臣之所大闷者也。抑臣有所惑焉。召忽岛。即大典所谓无人海岛。遗失则三匹徵一匹。故失则七匹徵一匹者也。而乃以未常看养牧场之例。故失则四匹徵一匹。遗失则略无差减。臣实未知其故。岂马籍所载者然欤。其为无人绝岛。则今监牧官申点。实所灼见。虽司仆寺。亦岂不知。伏乞 下问该司及监牧官。臣言若诬。即正欺罔之罪。如其不诬。亟以无人海岛论定。并将两色。依法减徵。则遗失之多。不至如此之甚。而牧卒庶有安集之望矣。若曰。虽知其为无人海岛。而今不可追改云尔。则牧卒之冤闷。无时可抒。而 祖宗立法之本意。亦有所不行矣。伏惟 圣明留意焉。且如大部岛。自辛已籍后。至癸未故失八十三匹。于内。除一岁马四匹十五岁齿老马二匹,纳该曹受尺文皮张四十六令无尺文故失马三十一匹。而二十四匹。则依大典给一匹之法牧子等所受也。其时点马成泳。即以绵布追徵。载于马籍。藏在太仆。昭昭可考。其馀七匹。虽无尺文。以癸未年点马时加现马二十二匹。充数计之。则尚馀十五匹。今乃全弃二十四匹牧子等依法典所受者。而独以加现准计。其馀故失。不过九匹矣。牧子等既纳绵布。又责准马。则是叠徵也。其为冤闷。当如何哉。伏惟 圣明加察焉。且臣来兼监牧数年于玆。亦尝察牧场之形势。究马政之便宜。粗有一得之愚。不得不以 上达。伏愿 圣明。试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502L 页
垂览焉。臣窃念 国初。广设牧场于诸岛者。其意非不欲马大蕃息。处处皆然。而如本府秃甲,升黄,伊则等岛牧场。无不次第革罢。皆移其马于近岛者。诚以水路险恶。海贼出没。人不得看养。马不得蕃息。徒有牧场之名。而无其实故也。今此召忽。非但海路绝远。水贼之偷取屠杀。势不得登时禁捕。加之以土品硗确。水草不美。故马视诸岛。最为不蕃。而又体小性恶。绝无可用之材。臣伏见大部为岛。周回九十馀里。土地广衍。水草礼茂。实牧养之一大区也。虽如召忽二三牧场之马。亦足以容放矣。臣之愚意。依 祖宗朝罢秃甲等岛牧场之例。合其马于大部。则一以除见偷见杀之患。一以免不蕃不良之虞。与其虚设一场于无人之境而致其耗欠。曷若移置其马于礼草之地而有所蕃育哉。且臣职兼监牧。非不欲尽心所事。不负委任之意。而治民之官。自无馀暇。常川看检。力所不给。尝窃思惟。如周之非子。唐之王毛仲。皆专委牧养。责以成效。故蕃息之盛。后世莫及。今若于有牧场之邑。别置监护之官。牧场多则或一邑置两员。少则或两邑兼一员。称以监牧权知之号。择武科出身中年少有前程者除之。给其粮料。限其朔数。与本邑兼监牧。同力检察。其有成效者。则一依守门将。例六品去官。其尤表表者。或除守令。则许多出身之人。其不得为实职。虚老乡村者何限。开此发身之路。必将尽心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503H 页
察任。马之孕产。一一详知而纪录。则孳息之驹。必不至于偷卖。场之内外。历历巡审而防禁。则射杀之徒。亦不至于恣行。与其兼领而不专纠检。曷若坐守而无所失亡。其为利益。较然明矣。议者或虑粮料之费。若于事目磨鍊之时。量定一年之用。比诸训导所食。则费不甚钜。而自无不给之患矣。既置此员。俾专其任。或以监牧官。或以本道都。事往来巡检。考其勤慢。启 闻黜陟。则其功效视前日。必大不相俾矣。臣愚以为当今马政之可为者。无踰于此。伏愿 圣明试可乃已。行之十年。不见其效。则罢之亦未晚也。凡臣所言。皆今日牧卒刻骨之痛。而马政当务之急者也。 殿下倘不以人废言。而特加采纳。则牧焉之方。庶得其要。而生民之冤。亦或少伸矣。且如召忽无人海岛。而不得依法减徵。大部既纳绵布。而又以准马叠徵。穷阎小民虽有冤枉。无路自申。大抵类此。臣窃恸焉。臣目睹弊瘼至于此极。而不以 上达。则臣之罪尤大。辄以狂僣之说。干渎 宸严。无任激切屏营之至。谨昧死以 闻。
条陈上中下三策疏
臣伏见吏报。因 经筵官所 启。有 旨令东西班通政以上。各条陈上中下三策者。臣伏惟今日北鄙之事。其说有三。其一曰。声罪致讨。以折逆虏之心。夫野人之于我国。非如猃狁之于周。凶奴之于汉。突厥之于唐。契
条陈上中下三策疏
臣伏见吏报。因 经筵官所 启。有 旨令东西班通政以上。各条陈上中下三策者。臣伏惟今日北鄙之事。其说有三。其一曰。声罪致讨。以折逆虏之心。夫野人之于我国。非如猃狁之于周。凶奴之于汉。突厥之于唐。契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503L 页
丹之于宋。自其父祖。世受 国恩。非但资我货物。以赡其生。固尝稽首 天庭。俯伏称臣矣。而尚稔狺然之恶。忘我卯育之德。乘我不备。猝入边城。杀戮我人民。驱掠我头畜。庆源钟城。其祸尤惨。自是厥后。或陷镇堡。或抢农民。殆无宁岁。重贻 宵肝之忧。而议者以为夷狄禽兽。不足与校。今乃辄用干戈。深入决战。则虏情凶狡。或为抵当之计。胡地险阨。不无阻截之患。徒致兵连祸结。为衅益深矣。此言近理。臣不敢不以为是。虽然。古之帝王。命将出师。犁庭扫穴者。岂乐倾无量之费。杀无罪之人。快心于狼荒之地哉。诚以不台劳者。不久逸。不暂费者。不永宁也。我 祖宗朝。尝遣崔润德。征讨李满住。又尝遣鱼有沼南怡等。击斩李满住。又尝遣尹弼商。征建州卫。又有野人犯边塞。杀镇将者尝 命许琮帅师二万。讨破之。我 祖宗亦岂乐轻用民命哉。盖皆深惟社稷之计。规恢万世之策。故自许琮征讨之后。至今几百年。丑虏不敢复寇我边鄙者。岂非大示兵威。有所震怖而然也。近缘边将狃于平安。贪恣纵暴。遂致怨叛。此岂许琮征讨之衅。有以致之。今既构衅。则虽欲韬戈讲信。其可得乎。彼每以和好诱我。不旋踵而入寇。则其心可知矣。今者讨亦叛。不讨亦叛。与其不讨而坐受其敝。曷若一征而永享其利哉。臣愚以为诚得良将。如赵之李牧。汉之赵充国。宋之韩琦,范仲淹者。许以便宜从事。或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504H 页
屯田。或贸谷。以广储蓄。或访问。或哨探。以审形势。预养帐下之死士。以为腹心。厚结归顺之胡人。使之向导。谨烽燧。远斥候。使虏中之山川险易。道里远近。部落之疏密。穹庐之多寡。了了然常在吾目中。然后大兴师徒。直捣巢穴。以次剿杀。举群歼灭。则虏虽鸟散鼠窜。容或有不尽就诛。而 天威固已震叠于殊方矣。如此则可保百年无忧者。庶几复见于今日矣。虽然。欲行征讨。用兵不下万人。饥馑之馀。调发亦难。姑选精锐。籍名备械。以待天时。一号而集。母使或后。又不为群言所摇夺。断而行之。如 成庙之遣许琮。则何往不克。何耻不雪乎。其二曰。先击藩胡。以正助寇之罪。窃闻。庆源藩胡部落。尝被焚荡殆尽。故无复再犯之患。而钟城会宁。则未尝有所惩艾。每引贼胡。侵盗不止。恣意出没。甘心分利。或于江边。遮列藩篱。藏匿军马。伺见我边上。农民出野。牛马散牧。则从浅滩驰到。掩掳而去。虽设守护厅。军兵单弱。何能御之。以此民失耕耘。无望有秋。坐待饥死。人情大困。臣愚以为虽不能大举深入。诛灭此贼。至于藩胡。皆在隔江咫尺之地。实我门庭之寇。出其不意。潜师往讨。围其窟穴。绝其逃路。烧其庐。伐其谷。枭斩其健者。则所谓断凶奴之右臂。而曾不能进一步以图格杀。听其肆行劫掠。非所以安边卫国之道也。彼既来。我亦可往。名其为贼。迭出而击之。期于必灭乃已。则藩胡之近我边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504L 页
鄙者。莫不破胆夺气。而不敢动矣。若乃守护农军。必择要害之处。多屯捍卫之卒。仍设亭障。且备戎器。具蔺石。布渠答。使敌人有所畏而不敢前。则南亩无虞。庶有积粟之期矣。其三曰。姑为讲和。以待虏之自归。臣愚未知此策为国乎。为身乎。以堂堂 大国。受侮于小丑。今日而巨镇陷没。明日而主将围逼。东出西入。豕突鲸奔。戎心未已。愈久益甚者。三年于此矣。而曰。彼亦自当折而归我。何必轻举大众。取必于不可必之地乎。若一败则事去矣。莫如和好。以安其心。苟冀其无事矣。和好而果为无事则可也。如或不然。则又何以处其后乎。或者皆以尼胡之死为庆。臣愚以为尼胡。不过一桀骜无知之虏。年且衰老。或有思我 国恩。悔悢而来归之望矣。而尼胡死后。寇扰犹且未息。则安知虏中之事。有甚于前日者乎。又安知完颜铁木。复生于其中而竟为他日无穷之患也哉。如是而欲待虏之自归。臣未知其可也。然则此三说者。未知孰为上策。孰为中策。孰为下策。惟 圣明采择焉。抑臣有所惑焉。自变起之初。 朝廷讲究积粟之策。有令臣僚计品出米者。有令郡邑差等出米者。有令庶贱纳粟许通者。有令罪人纳粟赎免者。有令各道船运米豆者。前后集于边城者。无虑十万馀石。其数可谓多矣。其策可谓密矣。此则专为军食。储峙当涂之塞。以待军兴之用者。而处置无令可从。支用无籍可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505H 页
寻。滥用者无禁。偷窃者无罪。则臣未知遗存之实。果何如也。竭邦本之膏血。敝生灵之筋力。艰辛万状。以输于边者。夫岂徒然。而屑越至此。岂不深可痛哉。此无他调度出入。初无主掌者。彼此调。故宜其败也。臣愚以为另择干局才智之臣。专委钱谷之任。往在军中。制其用度。如唐之粮料使。则可免偷失之患矣。至于实边一事。乃今日急务。 朝廷亦尝刷还逃移者之子孙。谪配许接者之家小。元恶有抄。用事有摘。前后相续以入塞下者。不为不多。而天不助 国。仍岁凶歉。初徙之人。凡百为艰。虽持绵布。无粟可贸。饿莩相望。冤呼不绝。甚非所以副盛意也。伏愿 圣明。亟与石画之臣。辰猷之宰。讲究接济之方。俾得生活之路。不啻若已推而纳之沟中。则徙民之幸。即边圉之幸也。分授土田。俵给牛种。虽有其名。而未必有其实。则所宜汲汲审察。其奉行者而奖之。废阁者而罚之。使实惠被于流离困顿之馀。仁恩洽于生意挫折之中。则彼亦爱生恶死。岂有不肯致力于穑事。以为生计之理乎。若夫选将守边。贵在得人。以之行师则三军之司命在是。以之临民。则一邑之休戚在是。可不慎乎。窃闻变生之后。选用边将。不择才智之可堪。不问功劳之有无。唯取无实之辩。善事之人。不次升擢。列置藩屏。武弁貂蝉之滥。未有甚于此时。而未闻有一人忘身敌忾。灭此朝食之计。率皆偷惰畏怯。以避事为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505L 页
幸。以言战为迂。驯致贼势日炽。边心一沮。臣恐数年之后。益无收拾。而陵夷至于不可复振也。且败军之将。自有其律。而 恩贷太过。非惟不之罪。又从而宠秩之。臣实未知其由。昔王恢无功。武帝戮之。马谡一败。诸葛斩之。非不爱其才也。以为不如此。则无以肃军令而惩后人也。夫战。死地也。退缩而免诛。败衄而自在。则谁肯冒白刃争赴敌哉。方今纪律荡然。军法尤当先举也。臣天性愚陋。识见谫薄。加之以足未蹑虏境。目不见兵书。其于筹边大事。何敢妄有所献。第以职忝通政。屡被该曹催督。虽欲不言。不可得已。既陈所怀。又不觉其支离。狂僣踰越。无所逃罪。惟 圣明财察焉。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劄子
论辅养 东宫劄子
臣等伏以。国家之本。系于储副。而储副之贤否。在于辅养之如何尔。是故。苟得其辅养之道。则心正身修。动无过举。而为他日太平之基。示得其道则反是。治乱存亡。于斯判矣。可不慎欤。可不惧欤。臣等伏见。 殿下所以辅养东宫者。无所不用其极。固无间然矣。然而怠惰之气易乘。走作之物难持。一有不慎于毫忽之顷。细微之事。则将至于失其养而终无以成其德矣。近者。书筵之上。大失礼貌。非徒多有厌倦之容。动止言笑。亦不以时。不读新授之书。径促讲僚之退。虽反覆恳达。而尚不念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劄子
论辅养 东宫劄子
臣等伏以。国家之本。系于储副。而储副之贤否。在于辅养之如何尔。是故。苟得其辅养之道。则心正身修。动无过举。而为他日太平之基。示得其道则反是。治乱存亡。于斯判矣。可不慎欤。可不惧欤。臣等伏见。 殿下所以辅养东宫者。无所不用其极。固无间然矣。然而怠惰之气易乘。走作之物难持。一有不慎于毫忽之顷。细微之事。则将至于失其养而终无以成其德矣。近者。书筵之上。大失礼貌。非徒多有厌倦之容。动止言笑。亦不以时。不读新授之书。径促讲僚之退。虽反覆恳达。而尚不念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506H 页
听。上以贻 圣上惊怪之念。下以致朝野忧虑之心。臣等未知辅养之方。有所未尽而然欤。何其近古所无之事。复见于今日乎。古之帝王。莫不以辅养世子为先务。其在三王之世。教以礼乐。所以交修乎内外。择其师傅。所以启迪于左右。而又逐去邪淫。不使渐染恶行。选置端良。俾得薰陶德性。故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而治平之机。已兆于在储之时矣。降及后世。不知虑此。付之于宦官宫妾之手。而不择敦重孝悌之人。学问修正之士。以卫翊之。以导习之。故心日趋于邪僻。而莫可救正。身则狃于骄贵。而无所抑畏。乱亡之祸。驯致于继统之日矣。呜呼。今往何监。非三代乎。今往何惩。非后世乎。臣等谨按。东宫之事。上而师傅。下而僚属。皆朝廷元老。一时精选。固无所容议矣。然一年之内。开书筵者几月。月之间。接宫僚者几日。束带端冕。启閤讲书于斯须之顷。而肆志懈体。放心逐物于幽独之地。则臣等恐一暴不胜于十寒。乍作无补于久辍。而未及数仞之泉。终亏一篑之山矣。而况接待宾僚。自有其礼。不可慢而亵之。言笑动止。自有其时。不可轻以失之。丹书之戒曰。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朱熹有言曰。容貌辞气。乃德之符。此皆圣贤之至言。东宫今日之所当体念者也。臣等窃闻。
仁庙之在东宫也。讲学不怠。动遵礼法。 中庙为之喜甚。亲制训诫之箴。敦勉进修之方。是以。其学粹然。日造
仁庙之在东宫也。讲学不怠。动遵礼法。 中庙为之喜甚。亲制训诫之箴。敦勉进修之方。是以。其学粹然。日造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506L 页
高明。虽其天资之美。有以致之。而所以德修罔觉者。实由 中庙得其辅养之道也。 殿下之于辅养东宫。亦可谓得其道矣。然而犹有未免童心。如近日之为者。臣等窃以为尚有所未尽而然也。伏愿 殿下。明其失礼而切责之。劝其力学而深谕之。儆戒常严于妇寺迭进之际。训诲每笃于宫僚不见之地。则以东宫英明之质。必能有所猛省。而进进于道德之不暇矣。伏睹。东宫答宫官进戒之辞。悔悟之端。蔼然言表。苟能即此而加诱掖警策之功。则何患不至圣贤之域乎。小成若天性。童蒙贵养正。训导之方。不可不严于幼冲之年。而尤不可不出于正也。盖世子有宗庙社稷之托。今日之失虽小。而他日之忧甚大。向来之学暂废。而将来之责无穷。此机至重。臣等惜之。先王之教世子也。左右前后。皆正人也。故闻正言。见正事。行正道。如此而欲望其不正。得乎。殿下既得其人于外。以处师僚之位。则宜择其人于内。以为侍奉之任。然后动静语默。可一于正。而无复有过之地矣。盖刑臣之职。守门传令。非所以责辅导之任。虽然。事异上古。宫僚外焉不亲。朝夕侍居。唯宦寺而已。则其可不慎简之乎。苟斥去倾邪之徒。务得谨厚之人。则勤心纳忠。有所补益。必有如史游者矣。而彼赵高之傅秦亥。伊戾之师宋座。前代覆辙。断可戒也。且东宫之失。内侍不得辞其责。则宦官之罪。必有所在。 殿下既命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507H 页
治之。复谕以周公挞伯禽之意。斯言一出。上下感动。实吾东方臣民之福也。然所系非轻。而罪止行公。非徒不能起宦寺竦惧之心。亦恐无以发春宫省悟之念也。伏愿 殿下。严内教之法。使专学问之功。 命师宾之官。益尽辅导之责。而深罪内官不谨侍奉之失。则 国家幸甚。 宗社幸甚。 取进止。
答曰。观此劄论。正中予心。养子不教。父之过。训导不严。师之惰。古有此语。其意最切。顷者世子不谨之失。盍由子不能教之致乎。徒切惭愧不宁而已。侍陪宦官。则虽命推考。而非自己之过。故亦命行公矣。予当留意焉。
传于政院曰。东宫内官。勿为行公。此劄示于师傅宾客。仍谕益勉辅养之道事。招讲院官员语送。可也。
论求言后。颇有忌恶切直之 旨劄子。
臣等伏以。为治之要。莫先于虚心。而纳谏进德之规。无贵于舍已而从人。盖人君居九重之内。御万几之烦。聪明有所不及。智虑有所不周。其于酬酢之际。岂尽动无过举乎。必赖左右之臣献可替否。匡其不逮。然后可以转其有过。而复于无过矣。虽然。雷霆之威。望之而自惧。万铂之重。触之者必碎。苟不开诚以求之。虚己以受之。则自非伏节死义之士。谁肯冒不测之危。而为空言取实祸乎。古之圣王。从谏不咈。而又有能谏之赏。不匡之刑。盖惧其言之不尽也。唯末世之主。长傲遂非。厉威以
答曰。观此劄论。正中予心。养子不教。父之过。训导不严。师之惰。古有此语。其意最切。顷者世子不谨之失。盍由子不能教之致乎。徒切惭愧不宁而已。侍陪宦官。则虽命推考。而非自己之过。故亦命行公矣。予当留意焉。
传于政院曰。东宫内官。勿为行公。此劄示于师傅宾客。仍谕益勉辅养之道事。招讲院官员语送。可也。
论求言后。颇有忌恶切直之 旨劄子。
臣等伏以。为治之要。莫先于虚心。而纳谏进德之规。无贵于舍已而从人。盖人君居九重之内。御万几之烦。聪明有所不及。智虑有所不周。其于酬酢之际。岂尽动无过举乎。必赖左右之臣献可替否。匡其不逮。然后可以转其有过。而复于无过矣。虽然。雷霆之威。望之而自惧。万铂之重。触之者必碎。苟不开诚以求之。虚己以受之。则自非伏节死义之士。谁肯冒不测之危。而为空言取实祸乎。古之圣王。从谏不咈。而又有能谏之赏。不匡之刑。盖惧其言之不尽也。唯末世之主。长傲遂非。厉威以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507L 页
拒之。严辞以折之。故危亡之祸。迫在朝夕而莫之闻也。岂不深可畏哉。伏睹顷者。 殿下遇灾而惧。 下教求言。条以十四。无非恻怛之言。出自 宸衷。不假粉饰之辞。中外闻之。莫不感激。以谓 殿下此心。不但应故事备文具而已。思效一言。以答 盛意者。不知其几何也。然而求言之 旨虽勤。而听言之实。或有所未符。进谏之说虽切。而从谏之道。终未免有乖。前后之相反。始末之不同。有非前日所望于 殿下者。噫。未求言之前。犹有所可诿者。今既求言。而又不能容而受之。则不若不求言之为愈也。臣之于君。责难为恭。其言未必不逆于耳。而其事未必不利于国。则素积忧国之心。敢沥忘身之血。一有失中之举。辄效当道之引者。其在辅弼喉舌之臣。论思耳目之官。所不得已也。是宜 殿下倾心采纳之不暇。而反 下严切之辞。稍 示厌恶之色。人心疑阻。未知厥终之为何如。是岂太平之象。亦岂 殿下求言之本意哉。臣等固知 殿下欲通上下之情而然也。虽然。人主一言。所系甚重。治乱存亡。恒必由之。可不慎哉。今者。群阴既伏。朝政一新。而治效未臻。民不见德。弊习尚多。事不就绪。仓库之罄竭已甚。军卒之流亡殆尽。风俗颓败而莫救。纪纲委靡而不振。为士者不知廉耻。居官者恣行贪污。以致天灾物异。叠见层出。桃李烂开于深秋。雷电发作于穷阴。众星交流而乾文示警。厚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508H 页
土屡震而地道不宁。可骇可愕之变。交驰于四方之报。以贻 宵旰之忧者。固非一二。夫以 殿下之圣明。励精图治。如此其至。而算计见效。则犹未有洽人瞻听者。岂无其由乎。臣等以为此不过曰。择术之未精也。执德之不固也。人君之治。莫急于择术。而尤重于执德。择术而不精。则是非有所眩惑。而不能辨邪正之分。执德而不固。则命令有时颠倒。而不能无先后之异。务外而遗内。循名而蔑实。则其何以开忠谏之路乎。役智以御下。综察以照物。则又安能尽贤者之心乎。伏愿 殿下。择术以精。而无有私邪之杂。执德必固。而无有间断之隙。君臣之间。情意交孚。勿为始信而终疑。勿为自广而狭人和平以养其心。优容以受其谏。则人之刚柔厚薄。皆在度内。而无非助成吾治之具也。臣等职忝言地。不忍含默。伏惟 殿下留省焉。 取进止。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祭文
显陵亲祭祭文
于皇 伯祖。浚哲斋庄。仁以为质。礼以为章。昭哉我 后。德配乾刚。式著内助。不显其光。缅惟 丕承。越自元良。荒我大东。克炽而昌。小心守文。维周成康。 恩覃海隅。 化被殊方。缉熙光明。孝范百王。谓宜祈天。奈何不长。七庙观德。庶永烝尝。祧迁有制。中心则伤。今诣 寝园。慕切羹墙。优然八户。怆乎履霜。瞻依如在。怵惕彷徨。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祭文
显陵亲祭祭文
于皇 伯祖。浚哲斋庄。仁以为质。礼以为章。昭哉我 后。德配乾刚。式著内助。不显其光。缅惟 丕承。越自元良。荒我大东。克炽而昌。小心守文。维周成康。 恩覃海隅。 化被殊方。缉熙光明。孝范百王。谓宜祈天。奈何不长。七庙观德。庶永烝尝。祧迁有制。中心则伤。今诣 寝园。慕切羹墙。优然八户。怆乎履霜。瞻依如在。怵惕彷徨。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508L 页
盎醴惟清。黍稷惟香。顾子处悰。曾孙之将。无斁于人。呜呼不忘。
祭外曾祖留守慎公文(讳守谦。废主妃兄。反正初遇害。墓在洪州。)
惟我慎氏。出自居昌。代有贤德。善积庆长。粤维章成。位冠岩廊。姻连 王室。不显其光。寔生我祖。亦克承将。才堪大用。早缀鹓行。移孝为忠。既勤且方。 王嘉乃绩。贲锡衣裳。遂长地曹。岂因椒房。守直不挠。见忤淫荒。出尹古京。于公何伤。废昏翊 圣。廷议方张。一言向背。而分福殃。公以义拒。岂阿天亡。首阳死纣。重在扶纲。盍明其衷。同底于戕。几非不知。祸实难防。呜呼哀哉。事非可详。一家二后。古戒甚彰。门罗卿相。簪组辉煌。极盛而替。天道之常。不幸遇此。非人不臧。缅惟祸初。怵不克丧。浮海南窜。权厝洪阳。本拟奉迁。寔多未遑。夫人之卒。玆窆畿冈。事竟大谬。天亦茫茫。先志莫遂。后昆何忘。幸叨旌节。来省湖疆追思往事难禁悲凉增封竖标处荐芬芳庶几歆格。鉴我忱章。
告先祖高丽重大匡沔城府院君文(讳艺。墓在沔川。)
缅惟先德。玉洁兰薰。蜚英丽代。茂著忠勤。浚发洪绪。庆流后昆。赐邑海陬。宅兆斯卜。世代变易。封标圮踣。诸孙寔怆。曾加修复。犹有不备。敢遑宁居。适叨旌节。责实在予。矧今太守。亦是外裔。爰用协谋。以图永世。重新土石。蠲吉起役。敢告端由。处荐一酌。
祭外曾祖留守慎公文(讳守谦。废主妃兄。反正初遇害。墓在洪州。)
惟我慎氏。出自居昌。代有贤德。善积庆长。粤维章成。位冠岩廊。姻连 王室。不显其光。寔生我祖。亦克承将。才堪大用。早缀鹓行。移孝为忠。既勤且方。 王嘉乃绩。贲锡衣裳。遂长地曹。岂因椒房。守直不挠。见忤淫荒。出尹古京。于公何伤。废昏翊 圣。廷议方张。一言向背。而分福殃。公以义拒。岂阿天亡。首阳死纣。重在扶纲。盍明其衷。同底于戕。几非不知。祸实难防。呜呼哀哉。事非可详。一家二后。古戒甚彰。门罗卿相。簪组辉煌。极盛而替。天道之常。不幸遇此。非人不臧。缅惟祸初。怵不克丧。浮海南窜。权厝洪阳。本拟奉迁。寔多未遑。夫人之卒。玆窆畿冈。事竟大谬。天亦茫茫。先志莫遂。后昆何忘。幸叨旌节。来省湖疆追思往事难禁悲凉增封竖标处荐芬芳庶几歆格。鉴我忱章。
告先祖高丽重大匡沔城府院君文(讳艺。墓在沔川。)
缅惟先德。玉洁兰薰。蜚英丽代。茂著忠勤。浚发洪绪。庆流后昆。赐邑海陬。宅兆斯卜。世代变易。封标圮踣。诸孙寔怆。曾加修复。犹有不备。敢遑宁居。适叨旌节。责实在予。矧今太守。亦是外裔。爰用协谋。以图永世。重新土石。蠲吉起役。敢告端由。处荐一酌。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509H 页
祭李冢宰后白文(字季真。号青莲居士。)
呜呼哀哉。天祸我东。哲人又逝。 国脉畴依。群情何系。光岳收精。阴阳作沴。搔首沈吟。难禁危涕。公之懿行。炳炳在世。清标特秀。粹学独诣。心分毫末。眼透天际。苍江夕起。 丹陛朝戾。维乙之春。搏扶容裔。始焉低回。忽乎奋厉。发轫银台。直笔谁继。春坊侍书。本兵釐弊。职思其居。高蹈弥厉。玉署论思。薇垣献替。选入天官。藻鉴无翳。赐暇湖堂。奎璧增丽。中书乌府。往来泄泄。远迎 诏使。国体攸系。公以副行。事无违滞。留心公务。细大必谛。俄升独坐。振肃靡逮。历亚诸曹。司寇是跇。累带馆职。委炳文艺。出司锁钥。固我藩蔽。入都冢宰。相我圣睿。旋以疾辞。遂主国计。眷注方隆。倚重非细。登延台极。简在上帝。云胡不淑。天运𨂂盭。上轸 宸悲。恩数逾例。公于势利。早自蝉蜕。沈潜黄卷。道与心契。守志不挠。之死以誓。冥冥氛祲。矫矫孤唳。至诚所届。金石为脆。连遭 国忧。斋素过制。非肉不饱。疾祟由缔。乡只旧田。京无私第。可肃贪夫。凛然高揭。予以无似。幸同凿枘。六连僚席。廿见敛穧。灾生福过。明时一赘。尚缨尘冠。未修芰制。重费嘘枯。敢忘怀惠。顷因同事。会多连袂。省墓南服。离愁遽曳。任重忧先。载躯无憩。行俟回驾。不日来税。承凶倏忽。一别千岁。奈何邦瘁。适此时势。栋失须倾。舟亡曷济。葬从遗意。川原迢递。归榇旅邸。音容永闭。有涯易尽。不朽
呜呼哀哉。天祸我东。哲人又逝。 国脉畴依。群情何系。光岳收精。阴阳作沴。搔首沈吟。难禁危涕。公之懿行。炳炳在世。清标特秀。粹学独诣。心分毫末。眼透天际。苍江夕起。 丹陛朝戾。维乙之春。搏扶容裔。始焉低回。忽乎奋厉。发轫银台。直笔谁继。春坊侍书。本兵釐弊。职思其居。高蹈弥厉。玉署论思。薇垣献替。选入天官。藻鉴无翳。赐暇湖堂。奎璧增丽。中书乌府。往来泄泄。远迎 诏使。国体攸系。公以副行。事无违滞。留心公务。细大必谛。俄升独坐。振肃靡逮。历亚诸曹。司寇是跇。累带馆职。委炳文艺。出司锁钥。固我藩蔽。入都冢宰。相我圣睿。旋以疾辞。遂主国计。眷注方隆。倚重非细。登延台极。简在上帝。云胡不淑。天运𨂂盭。上轸 宸悲。恩数逾例。公于势利。早自蝉蜕。沈潜黄卷。道与心契。守志不挠。之死以誓。冥冥氛祲。矫矫孤唳。至诚所届。金石为脆。连遭 国忧。斋素过制。非肉不饱。疾祟由缔。乡只旧田。京无私第。可肃贪夫。凛然高揭。予以无似。幸同凿枘。六连僚席。廿见敛穧。灾生福过。明时一赘。尚缨尘冠。未修芰制。重费嘘枯。敢忘怀惠。顷因同事。会多连袂。省墓南服。离愁遽曳。任重忧先。载躯无憩。行俟回驾。不日来税。承凶倏忽。一别千岁。奈何邦瘁。适此时势。栋失须倾。舟亡曷济。葬从遗意。川原迢递。归榇旅邸。音容永闭。有涯易尽。不朽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509L 页
难瘗。非恸而谁。庶歆薄祭。
祭奇高峰祝词(名大升。字名彦。己酉戊午。再为同年。)
秀拔间气。高明独诣。徒积于躬。未展于世。寿又不延。学者何恃。昔日相迎。谈笑竟晷。今来怆悢。人去馀地。安得一起。细论时事。宿草尤恸。危涕沾襟。聊将薄具。用伸中忱。
祭洪牧使文(名傅。字德宏。己酉生贪社元。)
惟灵。资禀严毅。气字凝峻。望之肃然。可击鄙吝。早以文鸣。烨烨声华。既冠莺榜。亦占巍科。乘黄飞腾。天衢坦夷。谓是敡历。无所不宜。竟踬不前。事亦难料。具锦无停。岂公所召。知音盖寡。平路伊阻。郁郁壮心。栖遑迟暮。位才牧守。未满其才。寿靳周甲。天乎何哉。一孤未显。子姓莫繁。报施杳茫。孰知其门。追思曩日。幸同上舍。且拜且敬。于风斯下。倏忽州载。相遇公山。含杯和诗。屡开欢颜。散归 辇下。佳期不再。迄至沈绵。访讯犹废。殁不临敛。私有所忌。惭负平生。深增悲泪。入门长号。哭我壮元。情输一酌。侑以斯文。
祭沈让叔文(名仁谦。女婿沈让之父。以温阳郡守。病卒于官。)
惟灵。性度坦夷。气宇洪深。早力于学。久积于心。发而为文。晔乎其光。战艺试闱。其锋莫当。黄纸题名。跬步可指。既登上舍。不屑为已。卓彼见识。实维难及。仕由荫进。亦足以立。超授参官。岂专 恩私。君所优为。于何不宜。仆
祭奇高峰祝词(名大升。字名彦。己酉戊午。再为同年。)
秀拔间气。高明独诣。徒积于躬。未展于世。寿又不延。学者何恃。昔日相迎。谈笑竟晷。今来怆悢。人去馀地。安得一起。细论时事。宿草尤恸。危涕沾襟。聊将薄具。用伸中忱。
祭洪牧使文(名傅。字德宏。己酉生贪社元。)
惟灵。资禀严毅。气字凝峻。望之肃然。可击鄙吝。早以文鸣。烨烨声华。既冠莺榜。亦占巍科。乘黄飞腾。天衢坦夷。谓是敡历。无所不宜。竟踬不前。事亦难料。具锦无停。岂公所召。知音盖寡。平路伊阻。郁郁壮心。栖遑迟暮。位才牧守。未满其才。寿靳周甲。天乎何哉。一孤未显。子姓莫繁。报施杳茫。孰知其门。追思曩日。幸同上舍。且拜且敬。于风斯下。倏忽州载。相遇公山。含杯和诗。屡开欢颜。散归 辇下。佳期不再。迄至沈绵。访讯犹废。殁不临敛。私有所忌。惭负平生。深增悲泪。入门长号。哭我壮元。情输一酌。侑以斯文。
祭沈让叔文(名仁谦。女婿沈让之父。以温阳郡守。病卒于官。)
惟灵。性度坦夷。气宇洪深。早力于学。久积于心。发而为文。晔乎其光。战艺试闱。其锋莫当。黄纸题名。跬步可指。既登上舍。不屑为已。卓彼见识。实维难及。仕由荫进。亦足以立。超授参官。岂专 恩私。君所优为。于何不宜。仆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510H 页
臣惟正。 先朝所简。爰嗣伯阎。小心瑟僩。地秋两部。号称烦冗。爬梳罔遗。疏涤无壅。旋司邦讼。两造俱服。亦理京兆。钩距可恧。分符三郡。一畿二湖。素蕴载展。黔首庸苏。倾耳来暮。拭目行春。奈何彼天。不畀斯人。勿药徒言。大决难防。呜呼哀哉。是其可忘。君于一家。孝友出天。上无所忝。先人之传。身居戚里。心似寒儒。骄矜何有。谦和是趋。樊侯恶盈。阴氏知足。撝挹冥观。优游远辱。亦不忘世。且复忧时。慷慨有怀。说与相知。留意笔翰。寄兴花石。图书跌宕。琴酒闲适。不轻喜愠。秪深诚款。德何其厚。寿何其短。最可悲者。旅宦他乡。沈绵遽革。汤剂谁将。子妇弟侄。邈焉伊阻。相见末由。遗恨靡纾。叨许心知。越自年少。况在晚暮。又结姻好。射星收氛。流水赏音。长筵对酌。好诗迭吟。除书忽降。离恨已牵。出祖南郊。讵留征鞭。倏以疾报。未浃数旬。讣音继至。真耶非真。归輤戾止。疾驱而行。忍由此路。笑送哭迎。吾侪凋丧。一至此极。非恸而谁。重我心恻。玆诣灵筵。聊荐薄具。尚有不亡。谅冀一顾。
祭金参判重晦文(名继辉)
惟公。性赋英特。质凝清真。游学海而穷源。践理窟而探牍。专一下十行之眼力。博洽无遗。分千头万绪于心思。聪明毕达。允矣经世之具。展也华国之才。策天人于汉庭。早占贤书之荐。记风日于鲁史。首参道山之登。俄视草于銮坡。旋赐暇于湖阁。移给舍而廷争不避。入天曹
祭金参判重晦文(名继辉)
惟公。性赋英特。质凝清真。游学海而穷源。践理窟而探牍。专一下十行之眼力。博洽无遗。分千头万绪于心思。聪明毕达。允矣经世之具。展也华国之才。策天人于汉庭。早占贤书之荐。记风日于鲁史。首参道山之登。俄视草于銮坡。旋赐暇于湖阁。移给舍而廷争不避。入天曹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510L 页
而铨选必精。谓世道之稍张。致权奸之不悦。忽具锦之交构。果桑梓之遐征。若将终身。初无怨尤之意。所贵知道。宁有私小之心。八年自奴于佩捐。一夕众喜于环赐。荷 圣明之甄拔。历华要而翱翔。既外制内相之迭居。亦巍资峻级之屡擢。可喉舌于北斗。演典礼于南宫。作长官献替尽忠。三司之绪言未沫。任方面往来宣化。四道之遗爱犹存。意者生非偶然。嗟乎命何止此。位未进于金铉。记已催于玉楼。方 侍讲而未终。遽疾作而不救。闷藻鉴于黄壤。埋玉树于玄扃。永言卅载清贫。晏婴之裘已敞(一作敝)。不负两朝恩遇。孔明之粟无馀。殷友生之悲呼。轸 宸心之震悼。伤衰世之见忌。抚往事而兴叹。属奋身而抗章。耻随时而改操。雪霜方知夫秀岭。风雨不废于鸣晨。惟丹心可质于鬼神。而精爽奄回于光岳。说平生而促席。讵释群疑。定是非于盖棺。益钦孤节。某从游既久。师资遂深。奈卤莽而无良。恒颠踬而不立。几造室而披对。每更仆于谈论。当使节之东还。乞郡符而南走。尝入都而往候。胡至门而径归。畏人不前。悔其曷追。终天之恸。期而莫遂。伏海甸而雪涕。望几筵而增摧。荐薄具而俛兴。冀英灵之欹顾。罕生已逝。国子之悲谁知。献可将终。温公之问莫及。
祭李赞成栗谷文(名珥。字叔献。)
奎璧委精。崧岳降神。絪缊钟聚。笃生斯人。性赋英睿。质
祭李赞成栗谷文(名珥。字叔献。)
奎璧委精。崧岳降神。絪缊钟聚。笃生斯人。性赋英睿。质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511H 页
凝清纯。沈潜古训。琢磨自新。超然独诣。早悟道真。微无不析。奥无不瑧。业崇学广。蔚为名儒。馀事文章。亦极敷腴。潘江陆海。浩汗无边。只取理胜。不务雕镌。有德之言。出于自然。屡魁场屋。遂占龙头。蜚英朝著。起敬辈流。历敡华省。遭遇 明时。士林领袖。邦家蓍龟。乐行忧违。进难退速。讲道河汾。研几岳麓。束脩必诲。抠衣自远。系蒙有要。谆谆警劝。安定门人。遇之可知。茫茫坠绪。自任无疑。越在梦卜。益勤弓旌。盍亦贲然。慰我 圣情。玉音曰咨。咨尔来思。畀尔国均。责尔经纶。凡在臣工。罔不矜式。同底于治。立我民极。公拜稽首。敢不祗承。夙夜匪懈。恐不克胜。殚思竭力。忧国如家。改纪更弦。医疮去瑕。急于吐哺。欺负何论。信此搢绅。邪正未分。含沙伺影。同舟为敌。攻者迭起。祸且不测。不有 悬镜。讵免投杼。权舆是承。一心虚伫。 玺书频招。衮衣重来。方劳营救。孰怀嫌精。大病才经。良药难施。人曰毒淫。针石其宜。公犹梁肉。谓伤人无。乘黄载路。按辔徐驱。不速不迟。驯致大猷。云胡不吊。遽作仙游。大厦方构。梁木先摧。砥柱已折。颓波莫回。否运可言。危势谁持。不憖有诔。速夺 兴悲。素膳久御。 恩数尤全。仪收点班。讲辍 临筵。秦舂不相。鲁场空筑。向背靡定。治乱宁卜。呜呼哀哉。俾也可忘。才识通敏。酬酢无方。言论亹亹。和气可掬。发而为政。事如破竹。尝掌文柄。远迎 诏使。展礼赓诗。动有馀地。迨典兵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511L 页
务。戎生北陬。军政填委。剖决无留。诚心启沃。著书投进。增修学规。诱掖髦俊。孝友兼至。孤寡同居。俸入屡空。处之晏如。疾病少间。尚轸筹边。费尽神思。遂致不痊。忘身徇国。不愧先正。位止贰公。年靳知命。于公何啬。彼苍者天。不亡者存。请质遗编。茕茕嗣孤。今世潜夫。倘藉友朋。永奉尝烝。予以无似。从游亦久。天官忝郎。幸叨僚右。中年阻阔。心则如初。隆秩渐加。贱迹愈疏。唯切瞻慕。非希眷顾。今也则亡。予将畴依。含哀荐诚。有泪沾衣。灵其不昧。歆我祈祈。
祭颐庵文(驸马砺城君宋寅。字明仲。)
惟公。相臣之胄。 王室之甥。早厌绮纨。三冬之学益富。终全宠禄。 四朝之眷不衰。挺英妙之资。蓄谦恭之德。文章典雅。蕴百鍊之精金。笔法端严。开十袭之宝玉。理已造于三昧。心则付于八还。期不惮于敲门。恸亟闻于易箦。云山谩卜新兆。永闷衣冠之藏。江湖无复旧游。空留水月之曲。某夙托通家之好。重烦纳墓之铭。义其可忘。徒有冥冥之感。德而不报。何胜负负之惭。聊设奠而兴哀。少叙诀于即远。
祭辛白麓文(名应时。字君望。)
维年月日。某官某。谨以清酌时羞之奠。敬祭于近故弘文馆副提学白麓先生辛公之灵曰。呜呼莫高于山岳。而方之则卑。莫深于江海。而比之则浅。九鼎不足喻其
祭颐庵文(驸马砺城君宋寅。字明仲。)
惟公。相臣之胄。 王室之甥。早厌绮纨。三冬之学益富。终全宠禄。 四朝之眷不衰。挺英妙之资。蓄谦恭之德。文章典雅。蕴百鍊之精金。笔法端严。开十袭之宝玉。理已造于三昧。心则付于八还。期不惮于敲门。恸亟闻于易箦。云山谩卜新兆。永闷衣冠之藏。江湖无复旧游。空留水月之曲。某夙托通家之好。重烦纳墓之铭。义其可忘。徒有冥冥之感。德而不报。何胜负负之惭。聊设奠而兴哀。少叙诀于即远。
祭辛白麓文(名应时。字君望。)
维年月日。某官某。谨以清酌时羞之奠。敬祭于近故弘文馆副提学白麓先生辛公之灵曰。呜呼莫高于山岳。而方之则卑。莫深于江海。而比之则浅。九鼎不足喻其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512H 页
重。神龙不足喻其变。吾谓公而有是。污不阿其所好。始二五之储精。降真才于苍昊。既全畀而无亏。爰秀拔于等夷。惟器局之凝峻。复文章之清俊。早策名于贤书。遂摧班于要津。顾历敡其何有。但绪言之弥新。高步中踬。贞姿莫渝。力量宏远。颠危可扶。值锋车之促召。荷 圣知而周旋。曾一字之未补。奄二竖之交缠。喜才极于少间。凶已承于不救。嗟道穷之已甚。闷天助之难又。返英气于山川。照中心于日月。伤云亡之殄瘁。恍如在而摧咽。自识面而青眼。实知心于白发。笑面背之有贰。洞肺肝而无阻。虽踽踽而寡俦。岂区区以轻许。就三友而求益。我尝闻诸夫子。诵羲经之断金。冀利涉乎大水。将以媚于 一人。君胡为乎山之幽。上有慈亲兮下有孤。亲年已迫兮孤悲忧。君不返兮宿留。恐自贻夫怛忉。要巫阳以下招。假帝命以呼皋。俨寝门之如昨。增予涕之淫淋。歌楚些以侑觞。灵庶几乎来歆。
祭八溪君郑公文(名宗荣。字仁吉。)
维万历十七年岁次己丑十月乙亥朔某日某甲。守江原道观察使某。谨以清酌时羞之奠。敬祭于近故崇政大夫议政府左赞成八溪君郑公之灵曰。惟公。乔岳钟灵。列星降精。应时挺生。嶷嶷幼年。头角崭然。已表英贤。藏修于室。乃温乃栗。非义不率。沈潜学问。寝食思奋。大播华闻。利用宾王。爰近 耿光。为圭为璋。越自道山。缓
祭八溪君郑公文(名宗荣。字仁吉。)
维万历十七年岁次己丑十月乙亥朔某日某甲。守江原道观察使某。谨以清酌时羞之奠。敬祭于近故崇政大夫议政府左赞成八溪君郑公之灵曰。惟公。乔岳钟灵。列星降精。应时挺生。嶷嶷幼年。头角崭然。已表英贤。藏修于室。乃温乃栗。非义不率。沈潜学问。寝食思奋。大播华闻。利用宾王。爰近 耿光。为圭为璋。越自道山。缓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512L 页
步闲闲。历敡清班。耳目论思。喉舌是司。裨益日埤。怪鬼迭嚣。毅然立朝。终始不摇。戚连奸权。不阿不蠲。所守愈坚。赋政于外。棠化所霈。元元永赖。陈力侍从。曷不柄用。为时倚重。遂陟正卿。亦主铨衡。赞我 圣明。堂堂柱石。皎皎心迹。辉映史册。年德俱隆。进位贰公。望秩益崇。柰何訾毁。亦及洵美。世道之否。夙夜尽瘁。疾病所伺。方资药饵。勇退田园。 宸眷弥敦。朝野攸尊。有琴有书。有酒盈壶。聊以自娱。居然乘化。违离馆舍。而即厚夜。 辍朝兴悲。官庀葬资。 恩数不衰。予以无似。仁庇是倚。滥许知已。去夏趋门。昵奉话言。罄欢清樽。拜别无几。泠驭遽归。难禁沾衣。淹程哭墓。处荐薄具。冀纡歆顾。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墓志
有明朝鲜国光德大夫。绫原君具公迁墓志。(讳思颜。字仲愚。尚 中宗大王第三 女孝顺公主。)
呜呼。吾先世。自高祖胡襄公以下。皆葬于杨州治南群场里八谷山。己未年间。 靖陵迁厝之 教下。仍命术官。遍审畿甸诸山之合于 陵寝者。录藏于观象监。而曾祖绫川君府君墓居第一。公甚悯之。将改择地。以奉迁累世之墓。未就而没。故其葬也。遵遗志。卜得乾川里而用之。距群场未十里也。至乙丑夏。 文定王后上宾。再卜 山陵。而以胡襄公所葬之地为最吉。朝议既定。旋加撤迁。卒以正穴有石弃之。并削去其在前所录。于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墓志
有明朝鲜国光德大夫。绫原君具公迁墓志。(讳思颜。字仲愚。尚 中宗大王第三 女孝顺公主。)
呜呼。吾先世。自高祖胡襄公以下。皆葬于杨州治南群场里八谷山。己未年间。 靖陵迁厝之 教下。仍命术官。遍审畿甸诸山之合于 陵寝者。录藏于观象监。而曾祖绫川君府君墓居第一。公甚悯之。将改择地。以奉迁累世之墓。未就而没。故其葬也。遵遗志。卜得乾川里而用之。距群场未十里也。至乙丑夏。 文定王后上宾。再卜 山陵。而以胡襄公所葬之地为最吉。朝议既定。旋加撤迁。卒以正穴有石弃之。并削去其在前所录。于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513H 页
是。诸迁者复还。而公墓独远于先茔。故翌岁丙寅。乃为移葬之举。 上闻之。下旨官庀葬事。一依初丧例。实异数也。以十月十六日癸酉。移窆于群场亥坐已向之原。即公主墓之右也。盖公后公主二十五年而没。又五年而至是。始得同茔云。
先妣贞敬夫人全州李氏圹中记
先妣贞敬夫人李氏。系出 璿源。高祖讳补。孝宁大君。即 太宗大王子。曾祖讳㝓。宝城君。祖讳徫。枰城君。考讳澄源。崇宪大夫。义新君。世以忠孝闻。娶彦阳金氏泰仁县夫人。燕山杀朱溪君深源。义新以母弟坐。配淳昌。正德元年六月戊辰。生夫人于谪所。其年。 中庙反正。即被 召还。夫人性端严纯悫。义新特爱重之。年十有七。归子我先君讳淳。字子浩。姓具氏。事舅及继姑。孝谨备至。人无间言。及为主妇。致诚祀事。终始不懈。先君卒。诸孤尚多未成立者。抚养辛勤。俾无失坠。寡居二十馀年。家道一如先君在时。以子思颜贵。 赐今封号。隆庆六年十二月己卯卒。年六十七。生五男五女。男长。即思颜。光德大夫。绫原君。尚 中宗大王第一二女孝顺公主。次思曾。己酉进士。次思孟。中戊午科。累官至绯紫。尝守黄海道观察使。次思仲。次思闵。皆业儒。女长适士人闵思曾。次适司宪府监察朴致元。次适京畿都事郑䃫。次适忠义卫朴安仁。次适进士安震。绫原嫡无后。侧室男
先妣贞敬夫人全州李氏圹中记
先妣贞敬夫人李氏。系出 璿源。高祖讳补。孝宁大君。即 太宗大王子。曾祖讳㝓。宝城君。祖讳徫。枰城君。考讳澄源。崇宪大夫。义新君。世以忠孝闻。娶彦阳金氏泰仁县夫人。燕山杀朱溪君深源。义新以母弟坐。配淳昌。正德元年六月戊辰。生夫人于谪所。其年。 中庙反正。即被 召还。夫人性端严纯悫。义新特爱重之。年十有七。归子我先君讳淳。字子浩。姓具氏。事舅及继姑。孝谨备至。人无间言。及为主妇。致诚祀事。终始不懈。先君卒。诸孤尚多未成立者。抚养辛勤。俾无失坠。寡居二十馀年。家道一如先君在时。以子思颜贵。 赐今封号。隆庆六年十二月己卯卒。年六十七。生五男五女。男长。即思颜。光德大夫。绫原君。尚 中宗大王第一二女孝顺公主。次思曾。己酉进士。次思孟。中戊午科。累官至绯紫。尝守黄海道观察使。次思仲。次思闵。皆业儒。女长适士人闵思曾。次适司宪府监察朴致元。次适京畿都事郑䃫。次适忠义卫朴安仁。次适进士安震。绫原嫡无后。侧室男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513L 页
寔寂。女二人。进士无后。思孟生男宬宖窿。女幼。思仲生男𡩄女适幼学韩百谦。思闵生男窫,寭。女幼。闵君生女。适幼学韩彦恂。监察生男逸贤。女长适生员韩顗。次适宗室泰山守棣。次适幼学郑惠。都事生男之恒,之升,之谦。女幼。安仁无后。震生男女。皆幼。思曾,思仲。皆早逝。绫原复先殁。女及妇婿之死。亦且连仍。晚年。又钟爱百谦妻而夭死。悲恸不辍。寖以成疾。遂至不救。翌年三月甲申。祔葬于杨州群场里先君墓左。同茔异域。思孟常在膝下。不克养是忧。恳乞便郡。奉赴南原。瓜代将迫。先数月还京。违离未几。遽至属纩。是实由于不孝罪积。恸抱终天。号慕陨绝。敢次姓系行范。窃记圹中。呜呼恸哉。
有明朝鲜国敬显公主墓志铭
万历十二年八月丙辰。敬显公主卒子正寝。越三月庚午。祔葬于广州治东牧官里灵川公之墓左。公主。即我中宗大王第四女。 文定王后之出也。生而有异质。聪慧端淑。 中庙及 文定。眷爱最深。五岁。授孝经己小学等书。八岁。封敬显公主。岁辛丑。釐降于灵川公。合卺之夕。周旋不违礼。时公主年才十二。 中庙嘉之。赐以币物。既出閤。克执妇道。灵川公姓申。讳舣。自五代祖领议政叔舟以下。皆有大官。公性豪放。不拘小节。以此为女奴所谗间。累窜于外。公主力不能救。则忧闷成疾。卧不解衣者岁馀。闻者莫不伤叹。丙寅冬。尝患喉肿。 明庙
有明朝鲜国敬显公主墓志铭
万历十二年八月丙辰。敬显公主卒子正寝。越三月庚午。祔葬于广州治东牧官里灵川公之墓左。公主。即我中宗大王第四女。 文定王后之出也。生而有异质。聪慧端淑。 中庙及 文定。眷爱最深。五岁。授孝经己小学等书。八岁。封敬显公主。岁辛丑。釐降于灵川公。合卺之夕。周旋不违礼。时公主年才十二。 中庙嘉之。赐以币物。既出閤。克执妇道。灵川公姓申。讳舣。自五代祖领议政叔舟以下。皆有大官。公性豪放。不拘小节。以此为女奴所谗间。累窜于外。公主力不能救。则忧闷成疾。卧不解衣者岁馀。闻者莫不伤叹。丙寅冬。尝患喉肿。 明庙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514H 页
遣中使问之。复以 御札敦劝药饵。用家人礼也。灵川公还自谪所。四年而卒。公主哀戚服丧。一以礼。未久遂寝疾。 上命御医治之。不效。讣闻。 上震悼。辍朝三日。赙赠有加。凡丧葬。官庀其事。公主生于嘉靖庚寅八月庚午。享年五十五。生一男。曰士桢。娶吏曹判书朴忠元之女。生一男一女。男曰楯。娶掌令洪仁健之女。生男女皆幼。女适某之子宖。早寡无后。士桢以荫仕。官至长兴库主簿。坐事亦被窜黜。不获主丧于次。以思孟有姻好。驰书属以铭。铭曰。
于维公主尊无对。 中庙之女 康陵妹。既生而淑纡宠爱。归于大族得厥配。灵川之先累显代。有勋有业太史载。有赫其家主于内。曷不肃雍锵玉佩。胡嗜于坏而多背。君子不戒谗犬吠。东南窜海非一再。觏闷既多积心痗。 恩命言旋日欲晦。才会而失号莫逮。龙轜继驾祸不悔。五十非寿孤罔贷。懿德之报一何悖。铭以示后吁其嘅。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序
巫山契会图序
丁酉秋。陪 王子西行。至成川府留驻。殆三年于此矣。一日。在此诸官。行望 阙礼于公馆。仍会坐于楼上。称酒开怀。相与语曰。吾辈各奉 朝命。留此日久。情义缱绻。有非泛然同朝者之比。盍亦谋诸绘事。以图不忘乎。
于维公主尊无对。 中庙之女 康陵妹。既生而淑纡宠爱。归于大族得厥配。灵川之先累显代。有勋有业太史载。有赫其家主于内。曷不肃雍锵玉佩。胡嗜于坏而多背。君子不戒谗犬吠。东南窜海非一再。觏闷既多积心痗。 恩命言旋日欲晦。才会而失号莫逮。龙轜继驾祸不悔。五十非寿孤罔贷。懿德之报一何悖。铭以示后吁其嘅。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序
巫山契会图序
丁酉秋。陪 王子西行。至成川府留驻。殆三年于此矣。一日。在此诸官。行望 阙礼于公馆。仍会坐于楼上。称酒开怀。相与语曰。吾辈各奉 朝命。留此日久。情义缱绻。有非泛然同朝者之比。盍亦谋诸绘事。以图不忘乎。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514L 页
皆应曰。诺。乃招工纂资。不阅月而讫功。夫契之有轴。其来尚矣。自兰亭诸公流觞赋诗。既有右军之记。以叙其事。当时名画。复图其迹。传之后人。为千载不朽之盛事。今吾辈遭乱离。处穷峡。描写作轴。聊以识其同病。何敢望古人之高致。虽然。今玆之轴。非但图画景物。序列衣冠。载一时游从之迹而已。除官御姓名字籍外。至于齿号居住。祖先三代。母妻子孙。亦在备录。视他契轴。尤加详焉。则自吾辈始创为之。盖欲目击心思。其系派之源委。志趣之归宿。老少远近。无不周知。虽聚散无常。各在千里之外。而了了然有若相对一堂。恋嫪之心。油然而生。则轴之为助。岂浅浅哉。抑吾尝观世之人。方其艰难聚处也。莫不欢欣爱悦。若不可舍。迨夫既散之后。遽尔相忘。甚至因一细故。反目相视者。亦或有之。今我在图之人。亲信无间。安有此虑。然亦不可不知而戒之。佥曰。唯唯。既退。略叙其梗概。复为近体诗一首以系之。 多难经年滞一隅。可堪为客饱艰虞。未将豺遘吟成赋。聊倩龙眠写作图。岂取殊方谋暂醉。只要他日忆相濡。江山胜致君休道。此意从来不在娱。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笺
中殿疾瘳 大殿陈贺笺
节宣暂愆于 中壶。方轸无妄之忧。默佑实自于上穹。俄占勿药之喜。庆关 宗社。欢腾迩遐。恭惟 主上殿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笺
中殿疾瘳 大殿陈贺笺
节宣暂愆于 中壶。方轸无妄之忧。默佑实自于上穹。俄占勿药之喜。庆关 宗社。欢腾迩遐。恭惟 主上殿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515H 页
下礼重刑家。仁深闷下。好述有咏。至德用配于乾刚。穆卜乃瘳。微痾何损于 坤厚。玆当阴骘之沓应。益祈永命之增长。伏念。臣猥以庸资。叨逢休运。鸡林滞迹。班虽阻于凫趋。 凤阙驰情。忱倍罄于燕贺。
大殿诞日贺笺
凤纪编年。既届虹流之节。龙墀集庆。重膺日升之休。气象聿新。区宇胥悦。恭惟 主上殿下。圣由胎教。道自生知。念劬劳而莫追。诚孝曷已。备忧勤而不辍。至治斯瑧。玆当 诞弥之辰。益迓纯佑之命。伏念。臣猥将樗散。叨守棠阴。举目丛霄。纵阻凫趋之列。注心 宸极。窃申燕贺之忱。
逆贼郑汝立伏诛陈贺笺
搢绅构逆。祸已迫于称戈。王法诛将。刑不淹于伏锧。朝野交庆。 宗社再安。恭惟 主上殿下式至于休。丕承哉烈。小心不弛。寅畏恒轸。历年之忧勤。仁政必先抚循。永绝穷阎之愁叹。焉有一夫之弗获。庶奠四方于无虞。何图反贼之魁。遽出侍从之列。上以震惊 君父。寝食靡遑。下则骚动邦家。居行俱困。孰谓 尧舜之圣。反遭莽卓之奸。原竖子包藏祸心。在识者皆知反象。诡饰言貌。用作发身之阶梯。假托诗书。益张欺世之囊橐。顷缘谬荐于朝著。遂致窃据于 经帷。昵承密勿之 徽音。旋露凶邪之本态。既幽阴之洞烛。自知难容。故怨忿之
大殿诞日贺笺
凤纪编年。既届虹流之节。龙墀集庆。重膺日升之休。气象聿新。区宇胥悦。恭惟 主上殿下。圣由胎教。道自生知。念劬劳而莫追。诚孝曷已。备忧勤而不辍。至治斯瑧。玆当 诞弥之辰。益迓纯佑之命。伏念。臣猥将樗散。叨守棠阴。举目丛霄。纵阻凫趋之列。注心 宸极。窃申燕贺之忱。
逆贼郑汝立伏诛陈贺笺
搢绅构逆。祸已迫于称戈。王法诛将。刑不淹于伏锧。朝野交庆。 宗社再安。恭惟 主上殿下式至于休。丕承哉烈。小心不弛。寅畏恒轸。历年之忧勤。仁政必先抚循。永绝穷阎之愁叹。焉有一夫之弗获。庶奠四方于无虞。何图反贼之魁。遽出侍从之列。上以震惊 君父。寝食靡遑。下则骚动邦家。居行俱困。孰谓 尧舜之圣。反遭莽卓之奸。原竖子包藏祸心。在识者皆知反象。诡饰言貌。用作发身之阶梯。假托诗书。益张欺世之囊橐。顷缘谬荐于朝著。遂致窃据于 经帷。昵承密勿之 徽音。旋露凶邪之本态。既幽阴之洞烛。自知难容。故怨忿之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515L 页
潜滋。仍图不轨。聚党则结妖僧于金界。惑众则假伪谶于玉函。指陈诳诱之端。不可枚数。部分谋为之惨。有难忍言。值兴师而阅兵。非但号令之阴试。逮进甥而乘笔。抑亦 举措之必闻。毒逾甚于射天。恶岂止于吠主。机将发而已觉。宁贷鼎游之魂。军未至而先逃。复作网漏之计。卒自屠于窟穴。快同肆于市朝。 睿断无疑。盖 祖宗之默佑。国脉何恃。定 宵肝之深思。凡有血气之伦。畴非抃舞之日。幸金瓯之无缺。宜玉烛之加调。伏念臣迹滞东藩。心驰 北阙。辰猷密赞。纵夫效致讨之功。逆节荡平。尚窃殚申贺之悃。(全州人前修撰郑汝立。与妖僧戒衍及安岳人边涘,朴文长,朴延龄,金世谦等谋逆。为载宁郡守朴忠侃所觉。与安岳郡守李轴,信川郡守韩应寅。协谋伺察。得其祭北斗丈。即报本道监司韩准。准驰驿密 启。即分遣金吾郎,宣传官等于全州等地。逮捕汝立。汝立知几。逃匿于镇安地竹岛。后因县监闵仁伯发军围捕。汝立穷蹙自刎死。舁致京师。典刑枭首。逆党几尽捕诛。陈贺大赦。其 教书曰。春秋著无将之义。王法至严。汉家重不道之诛。罪人斯得。玆当鲸鲵之戮。合霈雷雨之施。予以寡昧之资。叨守艰大之业。常临廿载之渊谷。庶囿万姓于陶甄。岂意逆贼之魁。乃出搢绅之列。贼臣郑汝立。恶甚枭獍。毒逾虺蛇。囊橐诗书。有同王莽之欺世。诪张符谶。敢畜山童之阴谋。罔念卯育之恩。欲逞啸聚之计。乃与边溪,朴文长,朴延龄,金世谦,李光秀,李箕,朴应逢,方义信,黄彦伦等。相随昏夜。已涉岁年。结沙门而骋妖。假玉函而惑众。布凶隶于都下。谓武库之可焚。遣术士于山中。睨擅基而欲据。矫旨而剪方伯戕阃帅。分部而捣畿郊取江仓。奸计益深。祸机垂发。拟杀本兵之长。志欲何为。将挥犯阙之戈。事且叵测。在从臣而居群盗之首。混冠裳而怀猰狗之心。乱贼何代无。未有甚于此者。凡民罔不憝。皆可得而诛之。纵失悖晔之伏辜。已快逆敦之跽斩。肆将汝立等。凌迟处死。籍没家产。其子女及缘坐之人。并论如律。馀孽在鞫者。亦当随服处决。自今月二十七日昧爽以前。除谋反大逆。谋叛子孙。谋杀欧骂祖父母父母。妻妾谋杀夫。奴婢谋杀主。蛊毒魇魅。谋故
八谷先生集卷之三 第 516H 页
杀人。关系国家纲常。贼污强窃盗外。杂犯死罪以下。徒流,付处,安置,充军。已至配所。未至配所。已发觉未发觉。已决正未决正。咸宥除之。敢以宥旨前事。相告言者。以其罪罪之。在官者各加一资。资穷者代加。于戏。天网不漏。既正罔赦之刑。舆情共欣。式举惟新之典。故玆教示。想宜知悉。十一月初三日。又下求言 传旨日。予以寡昧。叨守丕基。廿二年于玆。慄慄危惧。若陨渊谷。夙夜不敢遑宁。庶不负 宗社之重寄。不幸今者。逆贼郑汝立。以经幄旧臣。怀枭獍祸心。谈诗书而欺世盗名。作谶纬而眩人惑众。罔念卯育之恩。敢逞啸聚之计。乃与边溪,朴文长,朴延龄,金世谦,李光秀,李箕,朴应逢,方义信,黄彦伦等。谓关防可越。谓京城可犯。焚武库。取江仓。计无所不至。噫。前古反逆之变。亦有甚于此者欤。究厥所由。罪实在予。寡德有亏。若何而修之。国政有失。若何而改之。公私义理。何能辨之。是非曲直。何能明之。纪纲之板荡者。若何以振起。百司之怠慢者。若何以警惕。下情若何以尽达。风俗若何以归厚。请托将何以遏绝。狱讼将何以办矣。铨选不公。何以矫之。士习不美。何以正之。幽枉未雪而冤抑积欤。贪风未革而廉耻丧欤。贤愚杂进。而名器紊欤。用舍颠倒。而公道废欤。抑发号施令之际。有病民害治者欤。虽切图治之愿。未领致治之要。玆扩虚己之量。乃下责躬之教。凡我大小臣僚。下至草野韦布。其各敷心腹肾肠。极言不讳。交修不建。俾予一人。庶无获戾于上下。于戏。失德所以致寇。玆故引咎而修省。布诰将欲来谏。敢不倾怀而采纳。惟尔政府。体子至怀。播告中外。庶几来匡直之言。保若坠之绪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