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1a 页 WYG0403-094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战国异辞卷五十一
         右春坊右谕德陈厚耀撰
 赵
  孝成王
孝成王元年秦伐我拔三城
赵王新立太后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
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太后惠文后也长/安君其少子也)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1b 页 WYG0403-0949b.png
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曰复言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
唾其面左师触詟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入徐趋
而坐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
恕而恐太后体之有所苦也故愿望太后太后曰老妇
恃辇而行曰食得毋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间者殊不
欲食乃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也太后曰老
妇不能太后不和之色少解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
最少不肖而臣衰窃怜爱之愿得补黑衣之缺以卫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2a 页 WYG0403-0950a.png
宫昧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
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少子乎
对曰甚于妇人太后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
(春秋后语媪/字俱作太后)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太后曰君过矣不
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
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
非不思也祭祀则祝之曰必勿使反岂非计长久为子
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2b 页 WYG0403-0950b.png
于赵主之子孙为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
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曰此其近者祸及其
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不善哉位尊而无
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之位而封
之以膏腴之地多与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
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
之计短也故以为爱之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
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子义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3a 页 WYG0403-0950c.png
闻之(子义赵/之贤者)曰人主之子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持无功
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于予乎(与国策/字句小)
(异/)
齐安平君田单将赵师而攻燕中阳拔之又攻韩注人
拔之
二年惠文后卒 田单为相
空雄之遇秦赵相与约(空雄/地名)约曰自今以来秦之所欲
为赵助之赵之所欲为秦助之居无几何秦兴兵攻魏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3b 页 WYG0403-0950d.png
赵欲救之秦王不说使人让赵王曰约曰秦之所欲为
赵助之赵之所欲为秦助之今秦欲攻魏而赵因欲救
之此非约也赵王以告平原君平原君以告公孙龙公
孙龙曰亦可以发使而让秦王曰赵欲救之今秦王独
不助赵此非约也(吕览/淫辞)
子高衣长裙振褒袖方屐粗翣(翣扇/也)见平原君平原君
曰吾子亦儒服乎子高曰此布衣之服非儒服也儒服
非一也平原君曰请吾子言之答曰夫儒者居位行道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4a 页 WYG0403-0951a.png
则有衮冕之服统御师旅则有介胄之服从容徒步则
有若穿之服故曰非一也平原君曰儒之为名何取尔
子高曰取包众美兼六艺动静不失中道(孔丛/子中)
子高游赵平原君客有邹文季节者与子高相善及将
还鲁诸故人诀既毕文节送行三宿临别文节流涕交
颐子高徒抗手而已分背就路其徒问曰先生与彼二
子善彼有恋恋之心未知后会何期悽怆流涕而先生
厉声高揖此无乃非亲亲之谓乎子高曰始焉谓此二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4b 页 WYG0403-0951b.png
子丈夫尔乃今知其妇人也人生则有四方之志岂鹿
豕也哉而长聚乎其徒曰若此二子之泣非邪答曰斯
二子良人也有不忍之心若于取断必不足矣其徒曰
凡泣者一无取乎子高曰有二焉大奸之人以泣自信
妇人懦夫以泣著爱(孔丛/子中)
平原君问子高曰吾闻子之先君亲见卫夫人南子又
云南游遇乎阿谷而交辞于漂女信有之乎答曰士之
相信闻流言而不信者何哉以其所已行之事占之也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5a 页 WYG0403-0951c.png
昔先君在卫卫君问军旅焉拒而不告问不已摄驾而
(摄取/也)卫君请见犹不能终何夫人之能觌乎古者大
飨夫人与焉于时礼仪虽废犹有行之者意卫君夫人
飨夫子则夫子亦弗获已矣若夫阿谷之言起于近世
殆是假其类以行其心者之为也(孔丛/子中)
平原君与子高饮强子高酒曰昔有遗谚尧舜千钟孔
子百觚子路嗑嗑尚饮十榼古之圣贤无不能饮也吾
子何辞焉子高曰以穿所闻贤圣以道德兼人未闻以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5b 页 WYG0403-0951d.png
饮食也平原君曰即如先生所言则此言何生子高曰
生于嗜酒者盖其劝厉奖戏之辞非实然也平原君欣
然曰吾不戏子无所闻此雅言也(孔丛/子中)
李寅言曹良于平原君欲仕之平原君以问子高子高
曰不识也平原君曰良尝得见于先生矣故敢问子高
曰世人多自称上用我则国无患夫用智莫若观其身
其身犹不免于患国用之亦乌得无患乎平原君曰良
之有患时不明也居家理治可移于官良能殖货故欲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6a 页 WYG0403-0952a.png
仕之子高曰未可知也今有人于此身脩计明而贫者
志不存也身不修会计闇而富者非盗无所得之也(孔/丛)
(子/中)
公孙龙又与子高记论于平原君所辨而理至于臧三
耳公孙龙言臧之三耳甚辨析子高弗应俄而辞出明
日复见平原君曰畴昔公孙之言信辨也先生寔以为
何如答曰然几能臧三耳矣虽然实难仆愿得有问于
君今为臧三耳甚难而寔非也谓臧两耳甚易而寔是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6b 页 WYG0403-0952b.png
也不知君将从易而是者乎亦从难而非者乎平原君
弗能应明日谓公孙龙曰公无复与孔子高辨事也其
人理胜于辞公辞胜于理辞胜于理终必受诎(孔丛子/中 吕)
(览浮/辞)
公孙龙者平原君之客好刑名以白马为非白马或谓
子高曰(子高孔穿之字孔/箕之子伋之玄孙)此人小辨而毁大道子盍往
正诸子高曰大道之悖天下之校枉也吾何病焉或曰
虽然子为天下故往也子高适赵与龙会平原君家谓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7a 页 WYG0403-0952c.png
之曰仆居鲁遂闻下风而高先生之行也愿受业之日
久矣然所不取于先生者独不取先生以白马为非白
马尔诚去非白马之学则穿请为弟子公孙龙曰先生
之言悖也龙之学正以白马非白马者也今使龙去之
则龙无以教矣今龙为无以教而乃学于龙不亦悖乎
且夫学于龙者以智与学不逮也今教龙去白马非白
马是先教也而后师之不可也先生之所教龙者似齐
王之问尹文也齐王曰寡人甚好士而齐国无士尹文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7b 页 WYG0403-0952d.png
曰今有人于此事君则忠事亲则孝交友则信处乡则
顺有此四行者可谓士乎王曰善是真吾所谓士者也
尹文曰王得此人肯以为臣乎王曰所愿不可得也尹
文曰使此人于广庭大众之中见侮而不敢斗王将以
为臣乎王曰夫士也见侮而不斗是辱则寡人不以为
臣矣尹文曰虽见侮而不斗是未失所以为士也然而
王不以为臣则乡所为士者乃非士乎夫王之令杀人
者死伤人者刑民有畏王令故见侮终不敢斗是全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8a 页 WYG0403-0953a.png
之法也而王不以为臣是罚之也且王以不敢斗为辱
必以敢斗为荣是王之所赏吏之所罚也上之所是法
之所非也赏罚是非相与曲谬虽十黄帝固所不能治
也齐王无以应且白马非白马者乃子先君仲尼之所
取也龙闻楚王张繁弱之弓载忘归之矢以射蛟兕于
云梦之囿反而丧其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止也楚人遗
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乎仲尼闻之曰楚王仁义而未遂
亦曰人得之而已矣何必楚乎若是者仲尼异楚人于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8b 页 WYG0403-0953b.png
所谓人也夫是仲尼之异楚人于所谓人而非龙之异
白马于所谓马悖也先生好儒术而非仲尼之所取也
欲学而使龙去所以教虽百龙之智固不能当前也子
高莫之应退而告人曰言非而博巧而不理此固无所
不答也异日平原君会众宾而延子高平原君曰先生
圣人之后也不远千里来顾临之欲去夫公孙子白马
之学今是非未分而先生翻然欲高逝可乎子高曰理
之至精者则自明之岂任穿之退哉平原君曰至精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9a 页 WYG0403-0953c.png
说可得闻乎答曰其说皆取之经传不敢以意春秋记
六鹢退飞睹之则六察之则鹢鹢犹马也六犹白也睹
之得见其白察之则知其马色以名别内由外显谓之
白马名寔当矣若以丝麻加之女工为缁素青黄色名
虽殊其质则一是以诗有素丝不曰丝素礼有缁布不
曰布缁牛玄武此类甚众先举其色后名其质万物
之所同圣贤之所常也君子之谓贵当物理不贵繁辞
若尹文之折齐王之所言与其法错故也穿之所说于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9b 页 WYG0403-0953d.png
公孙子高其智悦其行也去白马之说智行固存是则
穿未失其所师者也称此云云没其理也是楚王之言
楚人亡弓楚人得之先君夫子探其本意欲以示广其
实狭之故曰不如亦曰人得之而已也是则异楚王之
所谓楚非异楚王之所谓人也以此为喻乃相击切矣
凡言人者总谓人也亦犹言马者总谓马也楚自国也
白自色也欲广其人宜在去楚欲正名色不宜去白忱
察此理则公孙之辨破矣平原君曰先生言于理善矣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10a 页 WYG0403-0954a.png
因顾谓众宾曰公孙子能答此乎燕客史由对曰辞则
有焉理则否矣(孔丛/子中)
公孙龙在赵之时谓弟子曰人而无能者龙不能与游
有客衣褐带索而见曰臣能呼公孙龙谓弟子曰门下
故有能呼者乎对曰无有公孙龙曰与之弟子之籍后
数日往说燕王至于河上而航在一汜(一汜或/作水北)使善呼
者呼之一呼而航来故曰圣人之处世不逆有伎能之
(淮南子/道应)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10b 页 WYG0403-0954b.png
孙卿与临武君(临武君/盖楚将)议兵于赵孝成王之前王曰敢
问兵之要临武君曰夫兵之要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
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兵之要也孙卿曰不然臣
闻古用兵之要在附亲士民而已六马不和则造父不
能以致远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士民不亲附则
汤武不能以战胜由此观之要在附亲士民而已矣临
武君曰不然夫兵之用变故也其所贵谋诈也善用之
者犹脱兔莫知其用孙吴用之无敌于天下由此观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11a 页 WYG0403-0954c.png
岂待亲士民而后可哉孙卿曰不然子之所道者诸侯
之兵谋臣之事也臣之所道者仁人之兵圣王之事也
彼可诈者必怠慢者也君臣上下之际涣然有离德者
也夫以蹠而诈桀犹有工拙焉以桀而诈尧如以指挠
沸以卵投石抱羽毛而赴烈火入则燋没耳夫何可诈
也且夫暴国之君将孰与至哉彼其所与至者必欺其
民民之亲我也芬若椒兰欢如父子彼顾其上如憯毒
蜂虿之人虽桀蹠岂肯为其所至恶而贼其所至爱哉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11b 页 WYG0403-0954d.png
是犹使人之子孙自贼其父母也彼则先觉其失何可
诈哉且仁人之兵聚则成卒散则成列铤则若莫邪之
利刃婴之者断锐则若莫邪之利锋当之者溃圆居则
若邱山之不可移也方居则若盘石之不可拔也触之
摧角折节而退尔夫何可诈也诗曰武王载旆有虔秉
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此谓汤武之兵也孝成王避
席仰首曰寡人虽不敏请依先生之兵也(韩诗卷三兵/又荀子议)
(略/同)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12a 页 WYG0403-0955a.png
 史记(白起/传)秦昭王之四十五年伐韩之野王野王降
 秦上党道绝其守冯亭与民谋曰郑道已绝韩必不
 可得为民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
 若受我秦怒必攻赵赵被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
 当秦因使人报赵赵孝成王与平阳君平原君计之
 平阳君曰不如勿受受之祸大于所得平原君曰无
 故得一郡受之便赵受之因封冯亭为华阳君
孝成王四年王梦衣偏裻之衣乘飞龙上天不至而坠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12b 页 WYG0403-0955b.png
见金玉之积如山明日王召筮史敢占之曰梦衣偏裻
衣者残也乘飞龙上天不至而坠者有气而无实也见
金玉之积如山者忧也后三日韩氏上党守冯亭使者
至曰(以上亦见国/策而小异)韩不能守上党入之于秦其吏民皆
安为赵不欲为秦有城市邑十七愿再拜入之赵听王
所以赐吏民王大喜召平阳君豹告之曰冯亭入城市
邑十七受之何如对曰圣人甚祸无故之利王曰人怀
吾德何谓无故乎对曰夫秦蚕食韩氏地中绝不令相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13a 页 WYG0403-0955c.png
通固自以为坐而受上党之地也韩氏所以不入于秦
者欲嫁其祸于赵也秦服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彊大不
能得之于小弱小弱顾能得之于强大乎岂可谓非无
故之利哉且夫秦以牛田之水通粮蚕食上乘倍战者
裂上国之地其政行不可与为难必勿受也王曰今发
百万之军而攻踰年历岁未得一城也今以城市邑十
七币吾国此大利也赵豹出王召平原君与赵禹而告
之对曰发百万之军而攻踰岁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13b 页 WYG0403-0955d.png
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王曰善乃令赵胜受地告冯
亭曰敝国使者臣胜敝国君使胜致命以万户都三封
太守千户都三封县令皆世世为侯吏民皆益爵三级
吏民能相安皆赐之六金冯亭垂涕不见使者曰吾不
处三不义也为主守地不能死固不义一矣入之秦不
听主令不义二矣卖主地而食之不义三矣赵遂发兵
取上党廉颇将军军长平(史赵世家与/国策小异)
 严尤三将论 赵孝成王曰谁能当武安君平原君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14a 页 WYG0403-0956a.png
 曰渑池之会臣察武安君小头而锐瞳子白黑分明
 视瞻不转小头而锐敢断行也目黑白分明见事明
 也视瞻不转执志强也可与持久难与争锋廉颇足
 以当之
孝成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
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
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
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14b 页 WYG0403-0956b.png
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
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赵
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
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故奢曰兵死地
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
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
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
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15a 页 WYG0403-0956c.png
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
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
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
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
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赵括既代廉颇悉
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
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馀日军饿赵括
出锐卒自抟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15b 页 WYG0403-0956d.png
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地志山西高/平县有丹山)
(相传白起坑赵卒于此流血成/川故名又有省冤谷亦此地)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
不诛也(史廉/颇传)
 孔丛子 子高以为赵平原君霸世之士惜其不遇
 时也其子子顺以为衰世之好事公子无霸相之才
 也申叔问子顺曰子之家公有道先生既论之矣今
 易之是非焉在答曰言贵尽心亦各抒其所见也若是
 非则明智者裁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16a 页 WYG0403-0957a.png
 史(虞卿/传)虞卿者游说之士也蹑蹻担簦说赵孝成王
 一见赐黄金百谥白璧一双再见为赵上卿故号为
 虞卿秦赵战于长平赵不胜亡一都尉赵王召楼昌
 与虞卿曰军战不胜尉复死寡人使束甲而趋之何
 如楼昌曰无益也不如发重使为媾虞卿曰昌言媾
 者以为不媾军必破也而制媾者在秦且王之论秦
 也欲破赵之军乎不邪王曰秦不遗馀力矣必且欲
 破赵军虞卿曰王听臣发使出重宝以附楚魏楚魏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16b 页 WYG0403-0957b.png
 欲得王之重宝必内吾使赵使入楚魏秦必疑天下
 之合从且必恐如此则媾乃可为也赵王不听与平
 阳君为媾发郑朱入秦秦内之赵王召虞卿曰寡人
 使平阳君为媾于秦秦已内郑朱矣卿以为奚如虞
 卿对曰王不得媾军必破矣天下贺战胜者皆在秦
 矣郑朱贵人也入秦秦王与应侯必显重以示天下
 楚魏以赵为媾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不救王则媾不
 可得成也应侯果显郑朱以示天下贺战胜者终不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17a 页 WYG0403-0957c.png
 肯媾长平大败遂围邯郸为天下笑
七年王悔不听赵豹之计故有长平之祸焉王还不听
秦秦围邯郸(在九/年)秦之围邯郸(秦昭/王也)赵使平原君求救
合从于楚(史年表在赵/孝成王九年)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
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
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
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馀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
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17b 页 WYG0403-0957d.png
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
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
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
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
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
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
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
君乃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毛遂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18a 页 WYG0403-0958a.png
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平原君与楚合从
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
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
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楚王谓平原君
曰客何为者也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
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曰王
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之命悬
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18b 页 WYG0403-0958b.png
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
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
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
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
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
弗知恶焉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
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毛遂曰从
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19a 页 WYG0403-0958c.png
来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
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于殿上毛遂左手持盘血而右
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录所谓
因人成事者也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于赵曰胜不
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
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
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
士遂以为上客(史平原/君传)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19b 页 WYG0403-0958d.png
 史平原君传 平原君者赵胜赵之诸公子也诸子
 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至者数千人平原君相赵惠
 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复位封于东武城平原君家
 楼临民家民家有躄者槃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
 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闻君
 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
 臣不幸有罢癃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
 笑臣者头平原君笑应曰诺躄者去平原笑曰观此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20a 页 WYG0403-0959a.png
 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终不杀
 居岁馀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
 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
 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
 而贱士士即去耳于是平原君乃斩笑躄者美人头
 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其后门下乃复稍稍来是时
 齐有孟尝魏有信陵楚有春申故争相倾以待士
平原君既返赵楚使春申君将兵赴救赵魏信陵君亦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20b 页 WYG0403-0959b.png
矫夺晋鄙军往救赵皆未至秦急围邯郸邯郸急且降
平原君甚患之邯郸傅舍吏子李同(一名/谈)说平原君曰
君不忧赵亡耶平原君曰赵亡则胜为虏何为不忧乎
李同曰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后
宫以百数婢妾被绮縠馀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
厌民困兵尽或剡木为矛矢而君器物钟罄自若使秦
破赵君安得有此使赵得全君何患无有今君诚能令
夫人以下编于士卒之间分功而作家之所有尽散以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21a 页 WYG0403-0959c.png
飨士士方其危苦之时易德耳于是平原君从之得敢
死之士三千人李同遂与三千人赴秦军秦军为之却
三十里亦会楚魏救至秦兵遂罢邯郸复存李同战死
封其父为李侯(史平原君传作又说/苑复思李同 李谈)
 史记(鲁仲/连传)鲁仲连者齐人也好奇伟俶傥之画策而
 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游于赵赵孝成王时而秦
 王使白起破赵长平之军前后四十馀万秦兵遂东
 围邯郸赵王恐诸侯之救兵莫敢击秦军魏安釐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21b 页 WYG0403-0959d.png
 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魏王使客将
 军辛垣衍閒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秦所为急
 围赵者前与齐湣王争强为帝已而复归帝今齐湣
 王已弱方今惟秦雄天下此非必贪邯郸其意欲复
 求为帝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平
 原君犹豫未有所决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
 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奈何
 平原君曰胜也何敢言事前亡四十万之众于外今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22a 页 WYG0403-0960a.png
 又内围邯郸而不能去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令赵
 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鲁仲连曰吾始以
 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
 贤公子也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平
 原君曰胜请绍介而见之于先生平原君遂见辛垣
 衍曰东国有鲁仲连先生者今其人在此胜请为绍
 介交之于将军辛垣衍曰吾闻鲁仲连先生齐国之
 高士也衍人臣也使事有职吾不愿见鲁仲连先生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22b 页 WYG0403-0960b.png
 平原君曰胜既已泄之矣辛垣衍许诺鲁连见新垣
 衍而无言辛垣衍曰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
 于平原君者也今吾观先生之玉猊非有求于平原
 君者也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鲁仲连曰世
 以鲍焦为无从容而死者皆非也众人不知则为一
 身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
 其民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蹈
 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所为见将军者欲以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23a 页 WYG0403-0960c.png
 助赵也辛垣衍曰先生助之将奈何鲁连曰吾将使
 梁及燕助之齐楚则固助之矣辛垣衍曰燕则吾请
 以从矣若乃梁者则吾乃梁人也先生恶能使梁助
 之鲁连曰梁未睹秦称帝之害故耳使梁睹秦称帝
 之害则必助赵矣辛垣衍曰秦称帝之害何如鲁连
 曰昔者齐威王尝为仁义矣率天下诸侯而朝周周
 贫且微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居岁馀周烈王崩齐
 后往周怒赴于齐曰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东藩之臣田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23b 页 WYG0403-0960d.png
 婴齐后至则斮齐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卒
 为天下笑故生则朝周死则叱之诚不忍其求也彼
 天子固然其无足怪辛垣衍曰先生独不见夫仆乎
 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而智不若邪畏之也鲁
 仲连曰呜呼梁之比于秦若仆邪辛垣衍曰然鲁仲
 连曰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辛垣衍怏然不悦曰噫
 嘻亦大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
 梁王鲁仲连曰固也吾将言之昔者九侯鄂侯文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24a 页 WYG0403-0961a.png
 纣之三公也九侯有子而好献之于纣纣以为恶醢
 九侯鄂侯争之彊辩之疾故脯鄂侯文王闻之喟然
 而叹故拘之羑里之库百日欲令之死曷为与人俱
 称王卒就脯醢之地齐湣王将之鲁夷维子为执策
 而从谓鲁人曰子将何以待吾君鲁人曰吾将以十
 太牢待子之君夷维子曰子安取礼而来吾君彼吾
 君者天子也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管籥摄衽抱几
 视膳于堂下天子已食乃退而听朝也鲁人投其籥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24b 页 WYG0403-0961b.png
 不果纳不得入于鲁将之薛假途于邹当是时邹君
 死湣王欲入吊夷维子谓邹之孤曰天子吊主人必
 将倍殡棺设北面于南方然后天子南面吊也邹之
 群臣曰必若此吾将伏剑而死故不敢入于邹邹鲁
 之臣生则不得事养死则不得赙襚然且欲行天子
 之礼于邹鲁邹鲁之臣不果纳今秦万乘之国也梁
 亦万乘之国也俱据万乘之国各有称王之名睹其
 一战而胜欲从而帝之是使三晋之大臣不如邹鲁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25a 页 WYG0403-0961c.png
 之仆妾也且秦无已而帝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彼
 将夺其所不肖而与其所贤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
 彼又将使其子女谗妾为诸侯妃姬处梁之宫梁王
 安得晏然而已乎而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于是辛
 垣衍起再拜谢曰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知先
 生为天下之士也吾请出不敢复言帝秦秦将闻之
 为却军五十里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
 击秦军秦军遂引而去于是平原君欲封鲁连鲁连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25b 页 WYG0403-0961d.png
 辞让使者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
 千金为鲁连寿鲁连笑曰所谓贵于天下之士者为
 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
 事也而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汉书儒家鲁/连十四篇)
八年平原君如楚请救还楚来救及魏公子无忌亦来
救秦围邯郸解(赵世家年年/表在九)
 史记(虞卿/传)秦既解邯郸围而赵王入朝使赵郝约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26a 页 WYG0403-0962a.png
 于秦割六县而媾虞卿谓赵王曰秦之攻王也倦而
 归乎王以其力尚能进爱王而弗攻乎王曰秦之攻
 我也不遗馀力矣必以倦而归也虞卿曰秦以其力
 攻其所不能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取以
 送之是助秦自攻也来年秦复攻王王无救矣王以
 虞卿之言告赵郝赵郝曰虞卿诚能尽秦力之所至
 乎诚知秦力之所不能进此弹丸之地弗予令秦来
 年复攻王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王曰请听子割矣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26b 页 WYG0403-0962b.png
 子能必使来年秦之不复攻我乎赵郝对曰此非臣
 之所敢任也他日三晋之交于秦相善也今秦善韩
 魏而攻王王之所以事秦必不如韩魏也今臣为足
 下解负亲之攻开关通币齐交韩魏至来年而王独
 取攻于秦此王之所以事秦必在韩魏之后也此非
 臣之所敢任也王以告虞卿虞卿对曰郝言不媾来
 年秦复攻王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今媾郝又以不
 能必秦之不复攻也今虽割六城何益来年复攻又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27a 页 WYG0403-0962c.png
 割其力之所不能取而媾此自尽之术也不如无媾
 秦虽善攻不能取六县赵虽不能守终不失六城秦
 倦而归兵必罢我以六城收天下以攻罢秦是我失
 之于天下而取偿于秦也吾国尚利孰与坐而割地
 自弱以彊秦哉今郝曰秦善韩魏而攻赵者必以为
 韩魏不救赵也而王之军必孤又以王之事秦不如
 韩魏也是使王岁以六城事秦也即坐而城尽来年
 秦复求割地王将与之乎弗与是弃前功而挑秦祸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27b 页 WYG0403-0962d.png
 也与之则无地而给之语曰彊者善攻弱者不能守
 今坐而听秦秦兵不弊而多得地是彊秦而弱赵也
 以益彊之秦而割愈弱之赵其计故不止矣且王之
 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以有尽之地而给无已之求
 其势必无赵矣赵王计未定楼缓从秦来赵王与楼
 缓计之曰予秦地何如毋予孰吉缓辞让曰此非臣
 之所能知也王曰虽然试言公之私楼缓对曰王亦
 闻夫公甫文伯母乎公甫文伯仕于鲁病死女子为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28a 页 WYG0403-0963a.png
 自杀于房中者二人其母闻之弗哭也其相室曰焉
 有子死而弗哭者乎其母曰孔子贤人也逐于鲁而
 是人不随也今死而妇人为之自杀者二人若是者
 必其于长者薄而于妇人厚也故从母言之是为贤
 母从妻言之是必不免为妒妻故其言一也言者异
 则人心变矣今臣新从秦来而言勿予则非计也言
 予之恐王以臣为为秦也故不敢对使臣得为大王
 计不如予之王曰诺虞卿闻之入见王曰此饰说也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28b 页 WYG0403-0963b.png
 王慎勿予楼缓闻之往见王王又以虞卿之言告楼缓对
 曰不然虞卿得其一不得其二夫秦赵构难而天下
 皆说何也曰吾且因彊而乘弱矣今赵兵困于秦天
 下之贺战胜者则必尽在于秦矣故不如急割地为
 和以疑天下而慰秦之心不然天下将因秦之强怒
 乘赵之弊瓜分之赵且亡何秦之图乎故曰虞卿得
 其一不得其二愿王以此决之勿复计也虞卿闻之
 往见王曰危哉楼子之所以为秦者是愈疑天下而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29a 页 WYG0403-0963c.png
 何慰秦之心哉独不言其示天下弱乎且臣言勿予
 者非固勿予而已也秦索六城于王而王以六城赂
 齐齐秦之深雠也得王之六城并力西击秦齐之听
 王不待辞之毕也则是王失之于齐而取偿于秦也
 而齐赵之深雠可以报矣而示天下有能为也王以
 此发声兵未窥于境臣见秦之重赂至赵而反媾于
 王也从秦为媾韩魏闻之必尽重王重王必出重宝
 以先于王则是王一举而结三国之亲而与秦易道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29b 页 WYG0403-0963d.png
 也赵王曰善则使虞卿东见齐王与之谋秦虞卿未
 返秦使者已在赵矣楼缓闻之亡去赵于是封虞卿
 以一城居顷之而魏请为从赵孝成王召虞卿谋过
 平原君平原君曰愿君之论从也虞卿入见王王曰
 魏请为从对曰魏过王曰寡人固未之许对曰王过
 王曰魏请从卿曰魏过寡人未之许又曰寡人过然
 则从终不可乎对曰臣闻小国之与大国从事也有
 利则大国受其福有败则小国受其祸今魏以小国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30a 页 WYG0403-0964a.png
 请其祸而王以大国辞其福臣故曰王过魏亦过(语/亦)
 (见国策/而互异)窃以为从便王曰善乃合魏为从虞卿既以
 魏齐之故(详秦范/雎事)不重万户侯卿相之印与魏齐间
 行卒去赵困于梁魏齐已死不得意乃著书上采春
 秋下观近世曰节义称号揣摩政谋凡八篇以刺讥
 国家得失世传之曰虞氏春秋(艺文志曰十五/篇 史虞卿传)
 虞卿著书名曰春秋魏齐曰子无然也春秋孔圣所
 以名经也今子之书大抵谈说而已亦以为名何答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30b 页 WYG0403-0964b.png
 曰经者取其事常也可常则为经矣且不为孔子其
 无经乎齐问子顺子顺曰无伤也鲁之史记曰春秋
 经因以为名焉又晏子之书亦曰春秋吾闻泰山之
 上封禅者七十有二君其见称述数不盈十所谓贵
 贱不嫌同名也(孔丛/子中)
 虞卿欲以信陵君之存邯郸为平原君请封公孙龙
 闻之夜驾见平原君曰龙闻虞卿欲以信陵君之存
 邯郸为君请封有之乎平原君曰然龙曰此甚不可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31a 页 WYG0403-0964c.png
 且王举君而相赵者非以君之智能为赵国无有也
 割东武城而封君者非以君为有功也而以国人无
 勋乃以君为亲戚故也君受相印不辞无能割地不
 言无功者亦自以为亲戚故也今信陵君存邯郸而
 请封是亲戚受城而国人计功也此甚不可且虞卿
 操其两权事成操右劵以责事不成以虚名德君君
 必勿听也平原君遂不听虞卿(语亦见国/策而多)平原君厚
 待公孙龙公孙龙善为坚白之辩及邹衍过赵言至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31b 页 WYG0403-0964d.png
 道乃绌公孙龙(史平原/君传)
 刘向别录 齐使邹衍过赵平原君见公孙龙及其
 徒綦母子之属论白马非白马之辩以问邹子邹子
 曰不可彼天下之辩有五胜三至而辞正为下辩者
 别殊类使不相害序异端使不相乱抒意通指明其
 所谓使人与知焉不务相迷也故胜者不失其所守
 不胜者得其所求若是故辩可为也及至烦文以相
 假饰辞以相悖巧譬以相移引人声使不得及其意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32a 页 WYG0403-0965a.png
 如此害大道夫缴纷争言而竞后息不能无害君子
 坐皆称善(史平原君/传小注引)
十年燕攻昌壮(壮当作城/此时属赵)五月拔之 赵将乐乘庆舍
攻秦信梁军破之(信梁盖王/龁号也) 太子死 秦攻西州拔
(州注/作周)徒父祺出
十一年城元氏县上原 武阳君郑安平死(故秦降/将也)
其地
十二年邯郸廥烧(廥积刍藁之所/以上史赵世家)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32b 页 WYG0403-0965b.png
赵王问子顺曰寡人闻孔氏之世自正考父以来儒林
相继仲尼重之以大圣自兹以降世业不替天下诸侯
咸资礼焉先生承其绪作二国师从古及今载德流声
未有若先生之嗣率由前训将与天地相敝矣答曰若
先祖父并禀圣人之性如君王之言也至如臣者学行
不敏寄食于赵禄仕于魏幸遇二国之君宽以容之若
乃师也未敢承命假令赖君之愿后世克祚不忝前人
不泯祖业岂徒一家之赐哉亦天下之庆也王曰必然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33a 页 WYG0403-0965c.png
必然(孔丛/子中)
赵王问相于平原君平原君曰邹文可(赵/人)王曰其行如
何对曰夫孔子高天下之高士也取友以行交游以道
文与之游称曰好义王其用之王卒不用后以平原君
言问子顺且曰先生知之乎答曰先父之所交也何敢
不知王曰寡人虽失之在前犹愿闻其行于先生也答
曰行不苟合虽贱不渝君子人也王遂礼之固以老辞
(孔丛/子中)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33b 页 WYG0403-0965d.png
齐攻赵围廪邱赵使孔青帅五万击之克齐军获尸三
万赵王诏勿归其尸将以困之子顺聘赵问王曰不归
尸其困何也曰其父兄子弟悲苦无已废其产也子顺
曰非所以困之也死一也归尸与不悲苦胡异焉以臣
愚计贫齐之术乃宜归尸王曰何谓对曰使其家远来
迎尸不得事农一费也归所葬使其送死终事二费也
二年之中丧卒三万三费也欲无困贫不能得已王曰
善既而齐大夫闻其子顺之谋曰君子之谋其利溥哉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34a 页 WYG0403-0966a.png
(孔丛/子中)
 吕览(不广/)齐攻廪邱赵使孔青将死士而救之与齐
 人战大败之齐将死得车二千得尸三万以为京(京/观)
 (也/)宁越谓孔青曰(宁越赵之/中牟人)惜矣不如归尸以内攻
 之赵闻之古善战者沙随贲服(沙随犹相守不进不/却贲置也服退也)
 却舍延尸(却舍以缓其尸使人/得收葬以尽其财)车甲尽于战府库尽
 于葬此之谓内攻之孔青曰敌齐不尸则如何宁越
 曰战而不胜其罪一与人出而不与人入其罪二与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34b 页 WYG0403-0966b.png
 之尸而弗取其罪三民以此三者怨上无以使下下
 无以事上是之谓重攻之
赵孝文王问曰昔伊尹为臣而放其君其君不怨何行
而得乎此也子顺答曰伊尹执人臣之节而弼其君以
礼亦行此道而已矣王曰方以放君为名而先生称礼
何也子顺曰以礼括其君使入于善也曰其说可得闻
乎答曰其在商书太甲嗣立而干冢宰之政伊尹曰惟
王旧行不义习与性成予不狎于不顺王始即桐迩于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35a 页 WYG0403-0966c.png
先王其训罔以后人迷王往居忧允思厥祖之明德是
言太甲在丧不明乎人子之道而欲知政于是伊尹使
之居相近汤之墓处忧哀之地放之不俾知政三年服
竟然后反之即所以奉礼执节事太甲者也率其君以
义强其君以孝道未有行此见怨也王曰善哉我未之
闻也(孔丛子中为赵孝成王七/年以子顺 相寻以病免)
十四年平原君赵胜死(史赵世家年年/表在十五)
 史(平原/君传)平原君以赵孝成王十五年卒子孙代后竟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35b 页 WYG0403-0966d.png
 赵俱亡
十五年以尉文封相国廉颇为信平君(尉文/地名)燕王令丞
相栗腹约驩以五百金为赵王酒还归报燕王曰赵氏
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王召昌国君乐间而
问之对曰赵四战之国也其民习兵伐之不可王曰吾
以众伐寡二而伐一可乎对曰不可王曰吾即以五而
伐一可乎对曰不可燕王大怒群臣皆以为可燕卒起
二军车二千乘栗腹将而攻鄗卿秦将而攻代廉颇为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36a 页 WYG0403-0967a.png
赵将破杀栗腹虏卿秦乐间(史赵/世家)
 史(廉颇/传)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举兵击
 赵赵使廉颇将击之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
 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
 为假相国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
 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
 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
 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36b 页 WYG0403-0967b.png
十六年以乐乘为武襄君
十七年假相大将武襄君攻燕围其国
十八年延陵钧率师从相国信平君助魏攻燕 秦拔
我榆次三十七城
十九年赵与燕易土以龙兑汾门临乐与燕燕以葛武
阳平舒与赵
二十年秦王政初立 秦拔我晋阳 使廉颇伐魏之
繁阳拔之(以上史/赵世家)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37a 页 WYG0403-0967c.png
二十一年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名/偃)使乐乘代廉颇颇
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
 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思复
 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悼襄/王)使使者视廉
 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
 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
 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
 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楚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37b 页 WYG0403-0967d.png
 闻廉颇在魏阴使使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
 思用赵人廉颇卒于寿春(史廉颇传/)
  悼襄王
悼襄王元年大备(行大备之礼/备疑当作酺) 魏欲通平邑中牟之
道不成(中牟山之侧二邑皆属魏欲/渡黄河作道相通而不成也)
二年李牧将攻燕拔武遂方城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孝成/王时)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以便宜置吏市租输入幕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享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38a 页 WYG0403-0968a.png
 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
 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
 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
 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
 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馀匈奴每来出战出
 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
 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彊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
 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38b 页 WYG0403-0968b.png
 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
 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
 士五万人(能破敌者/赏百金)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
 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
 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
 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灭䄡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
 奔走其后十馀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史李/牧传)赵间魏
 将以求亲于秦子顺谓赵王曰(赵悼/襄王)此君之下吏计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39a 页 WYG0403-0968c.png
 过也比目之鱼所以不见得于人者以偶视而俱走
 也今秦有兼吞天下之志日夜间伺不忘于侧息也
 赵魏与之邻接而强弱不敌秦所以不敢图并赵魏
 者徒以二国并目周旋者也今无故自离以资强秦
 天下拙谋无过此者故臣曰君之下吏计过也夫连
 鸡不能上捷亦犹二国搆难不能自免于秦也愿王
 熟虑之赵王曰敬受教(孔丛/子中)
 史记  自晋悼公使魏绛和戎翟戎翟朝晋后百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39b 页 WYG0403-0968d.png
 有馀年赵襄子喻句注而破并代以临胡貉其后既
 与韩魏共灭智伯分晋地而有之则赵有代句注之
 北魏有西河上郡以与戎界边其后义渠之戎筑城
 郭以自守而秦稍蚕食至于惠王遂拔义渠二十五
 城惠王击魏魏尽入西河及上郡于秦秦昭王时义
 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
 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
 郡筑长城以拒胡而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40a 页 WYG0403-0969a.png
 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高阙为塞而
 置云中雁门代郡其后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
 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馀里与荆轲刺
 秦王秦舞阳者开之孙也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
 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当是之时
 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于匈奴其后赵将李牧时匈
 奴不敢入赵边
魏王使相国修好邻国遂连和于赵赵王既宾之而燕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40b 页 WYG0403-0969b.png
问子顺曰今寡人欲来北狄不知其所以然答曰诱之
以其所利而与之通市则自至矣王曰寡人欲因而弱
之若与交市分我国货散于夷狄是强之也可乎答曰
夫与之市者将以我无用之货取其有用之物是固所
以弱之术也王曰何谓我之无用彼之有用荅曰衣服
之物则有珠玉五采饮食之物则有酒醪五熟(五味/也)
即我之所有而彼之所利者也夷狄之货唯牛马旃裘
弓矢之器是其所饶而轻以与人者也以吾所有易彼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41a 页 WYG0403-0969c.png
所饶如斯不已则夷狄之用将縻于衣食矣殆可举棰
而驱之岂徒弱之而已乎赵王曰敬受教(孔丛/子中)
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雀于赵王而缀之以五丝(丝/亦)
(作/采)赵王大悦申叔以告子顺曰王何以为也对曰正旦
放之示有生也子顺曰此委巷之鄙事尔非先王之法
也且又不令申叔曰敢问何谓不令答曰夫雀者取其
名焉则宜受之于上不宜取之于下下人非所得制爵
也而王悦此殆非吉祥矣昔虢公祈神神赐之土田是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41b 页 WYG0403-0969d.png
失国而更受田之祥也今以一国之王受民之雀将何
悦哉(孔丛/子中)
卓襄王问庞煖曰夫君人者亦有为其国乎(卓当作悼/此赵悼襄)
(王也孝成王之子悼襄王三/年庞煖将攻燕擒其将剧辛)庞煖曰王独不闻俞跗之
为医乎已成必治鬼神避之(传云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洒镵石)
(桥引案机毒熨而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浣/肠胃练精易形此虽已成所以必治而鬼神避之)楚王
临朝为随兵故若尧之任人也不用亲戚而必使能其
治病也不任所爱必使旧医(语曰老医善卜盖老医/更病多矣尧故使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42a 页 WYG0403-0970a.png
王闻传暮在身(盖/病也)必待俞跗(俞跗盖非楚/人此亦寓言)卓襄王
曰善庞煖曰王其忘乎昔伊尹医殷太公医周武王百
里医秦申麃医郢原季医晋范蠡医越管仲医齐而五
国霸其善一也然道不同数卓襄王曰愿闻其数煖曰
王独不闻魏文侯之问扁鹊耶(扁鹊郑人姓/秦氏名越人)曰子昆弟
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
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耶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
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42b 页 WYG0403-0970b.png
下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间而名出
闻于诸侯魏文侯曰善使管子行医术以扁鹊之道曰
桓公几能成其霸乎凡此者不病病治之无名使之无
形至功之成其(其一/作六)下谓之自然故良医化之拙医败
之虽幸不死创伸股维(维牵/挛也)卓襄王曰善寡人虽不能
无创孰能加秋毫寡人之上哉(鹖冠子/世贤)
秦召春平君因而留之泄钧为之谓文信侯曰春平君
者赵王甚爱之而郎中姤之故相与谋曰春平君入秦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43a 页 WYG0403-0970c.png
秦必留之故相与谋而内之秦也今君留之是绝赵而
郎中之计中也君不如遣春平君而留平都(国策作/平都侯)
平君言行信于王王必厚割赵而赎平都文信侯曰善
因遣之(年表云太子从质秦归/按太子即春平君也) 城韩皋
三年庞煖将攻燕禽其将剧辛
四年庞煖将赵楚魏燕之锐师攻秦蕞不拔移攻齐取
饶安
五年傅抵将居平邑(傅抵赵/将姓名) 庆舍将东阳河外师守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43b 页 WYG0403-0970d.png
河梁
六年封长安君以饶 魏与赵邺
九年赵攻燕取狸阳城(狸当/作渔)兵未罢秦攻邺拔之 悼
襄王卒子幽缪王迁立(世本王迁无谥此独称幽缪者/盖秦灭赵之后代王嘉谥之也)
  幽缪王
幽缪王迁元年城柏人
二年秦攻武城(年表云秦/拔我平阳)扈辄率师救之军败死焉
三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却之封牧为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44a 页 WYG0403-0971a.png
武安君
 史(李牧/传)秦破赵杀将扈辄于武遂城斩首十万赵乃
 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
 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
四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却之(李牧传云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五年代地大动自乐徐以西北至平阴台屋墙垣大半
坏地坼东西百三十步
六年大饥民讹言曰赵为号秦为笑以为不信视地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44b 页 WYG0403-0971b.png
生毛
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李牧
诛司马尚免赵忽及齐将颜聚代之(忽当/作葱)赵忽军破颜
聚亡去以王迁降
八年邯郸为秦
 史(李牧/传)赵王迁七年秦使王剪攻赵赵使李牧司马
 尚禦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
 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45a 页 WYG0403-0971c.png
 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
 王剪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王迁及其将颜聚遂
 灭赵
 史(赵世/家)太史公曰吾闻冯王孙曰赵王迁其母娼也
 嬖于悼襄王悼襄王废适子嘉而立迁迁素无行信
 谗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岂不谬哉秦既虏迁赵
 之亡大夫共立嘉为王王代六岁秦进兵破嘉遂灭
 赵以为郡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45b 页 WYG0403-0971d.png
 列女传 赵悼襄王后娼妇也以其美而取之李牧
 谏曰不可女之不正国之所以覆而不安也此女乱
 一宗大王不畏乎王曰乱在寡人为政遂取之初王
 后生子嘉为太子娼后既入生子迁阴谮后及太子
 于王使人犯太子而陷之于罪王遂废嘉而立迁黜
 后而立娼姬为后及王薨迁立娼后淫泆不止通于
 春平君多受秦赂而使王诛李牧其后秦兵径入莫
 能拒遂见虏于秦赵亡大夫怨娼后之谮太子及李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46a 页 WYG0403-0972a.png
 牧乃杀娼后而灭其家共立嘉于代
 淮南子 赵王迁流于房陵思故乡则为作山水之
 讴闻之者莫不陨涕
 括地志 赵王迁墓在房州房陵县西九里
 地志(湖/广)秦使王剪灭赵徙王于房陵王怀乡作歌闻
 者流涕今郧阳府房县有赵王冢
  杂录
路说谓周颇曰公不爱赵天下必从周颇曰固欲天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46b 页 WYG0403-0972b.png
之从也天下从则秦利也路说应之曰然则公欲秦之
利夫周颇曰欲之路说曰公既欲之则胡不为从矣(吕/览)
(应/言)
王子于期为赵简主取道争千里之表其始发也彘伏
沟中王子于期齐辔策而进彘突出于沟中马惊驾败
一旦王子于期为宋君为千里之逐已驾察手吻文且
发矣驱而前之轮中绳引而却之马掩迹拊而发之彘
出于窦中马退而却策不能进前也马駻而走辔不能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47a 页 WYG0403-0972c.png
正也(韩子外/储右)
扁鹊过赵赵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
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应之曰
然王太子暴疾而死扁鹊曰入言郑医秦越人能活太
子中庶子难之曰吾闻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
为医也以营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请扶
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鹊
曰不能又曰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跗俞跗之为医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47b 页 WYG0403-0972d.png
也搦脑髓束肓膜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
故曰俞跗子之方能若是乎扁鹊曰不能中庶子曰子
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窥天以锥刺地所窥者甚大所见
者甚少钧若子之方岂足以变骇童子哉扁鹊曰不然
物故有昧揥而中蛟头掩目而别白黑者太子之疾所
谓尸厥者也以为不然入诊之太子股阴当湿耳中焦
焦如有啸声然者皆可治也中庶子入报赵王赵王跣而
趋出门曰先生远辱幸临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则粪土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48a 页 WYG0403-0973a.png
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长为人矣先生不有之则先犬马
填沟壑矣言未己涕泣沾襟扁鹊遂为诊之先造轩光
之灶八成之汤砥针砺石取三阳五输子容𢷬药子明
吹耳阳仪反神子越扶形子游矫摩太子遂得复生天
下闻之皆曰扁鹊能生死人鹊辞曰予非能生死人也
特死夫当生者活耳夫死者犹不可药而生也悲夫乱
君之不治不可药而息也(说苑辨物异韩诗作虢世/子叙致各 不妨并存)
赵王游于圃中左右以菟与虎而辍观之盻然环其眼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48b 页 WYG0403-0973b.png
(环转其眼/以作怒也)王曰可恶哉虎目也左右曰平阳君之目可
恶过此见此未有害也见平阳君之目如此者则必死
矣明日平阳君闻之使人杀言者而王不加诛也(韩子/外储)
(右/)
赵急求李欬李言续经与之俱如卫抵公孙与公孙与
见而与入续经因告卫吏使捕之(捕李/欬也)续经以此仕赵
五大夫莫与同朝子孙不可以交友(贱续经之行也/ 吕览无义)
邺令襄疵阴善赵王左右赵王谋袭邺襄疵辄闻而先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49a 页 WYG0403-0973c.png
言之魏王魏王备之赵乃辄还(韩子内/储下)
邯郸师有出新曲者托之李奇(古之/名倡)诸人皆争学之后
知其非也而皆弃其曲此未始知音者也鄙人有得玉
璞者喜其状以为宝而藏之以示人人以为石也因而
弃之此未始知玉者也(淮南子/修务)
赵王使人于楚鼓瑟而遣之曰慎无失吾言使者受命
伏而不起曰大王鼓瑟未尝若今日之悲也王曰调使
者曰调则可记其柱王曰不可天有燥湿弦有缓急柱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49b 页 WYG0403-0973d.png
有推移不可记也使者曰请借此以喻楚之去赵也千
有馀里亦有吉凶之变凶则吊之吉则贺之犹柱之有
推移不可记也故王之使人必慎其所之而不任以辞
诗曰征夫捷捷每怀靡及盖伤自上而御下也(韩诗卷/七 此)
(不知何时/或汉初事)
 说苑(奉使/)赵王遣使者之楚方鼓瑟而遣之诫之曰
 必如吾言使者曰王之鼓瑟未尝悲若此也王曰宫
 商固方调矣使者曰调则何不书其柱耶王曰天有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50a 页 WYG0403-0974a.png
 燥湿弦有缓急宫商移徙不可知是以不书使者曰
 明君之使人也任之以事不制以辞遭吉则贺之凶
 则吊之今楚赵相去千有馀里凶吉忧患不可豫知
 犹柱之不可书也(又韩诗外/传语少别)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一 第 50b 页 WYG0403-0974b.png
 
 
 
 
 
 
 
 春秋战国异辞卷五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