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1a 页 WYG0403-092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战国异辞卷五十
         右春坊右谕德陈厚耀撰
 赵
  烈侯
烈侯元年魏文侯伐中山使太子击守之六年魏韩赵
皆相立为诸侯追尊献子为献侯(史赵/世家)
烈侯好音谓相国公仲连曰寡人有爱可以贵之乎公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1b 页 WYG0403-0924b.png
仲曰富之可贵之则否烈侯曰然夫郑歌者枪石二人
吾赐之田人万亩公仲曰诺不与居一月烈侯从代来
问歌者田公仲曰求未有可者有顷烈侯复问公仲终
不与乃称疾不朝番吾君自代来谓公仲曰君实好善
而未知所持今公仲相赵于今四年亦有进士乎公仲
曰未也番吾君曰牛畜荀欣徐越皆可公仲乃进三人
及朝烈侯复问歌者田何如公仲曰方使择其善者牛
畜侍烈侯以仁义约以王道烈侯逌然明日荀欣侍以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2a 页 WYG0403-0925a.png
选练举贤任官使能明日徐越侍以节财俭用察度功
德所与无不充君悦烈侯使使谓相国曰歌者之田且
止官牛畜为师荀欣为中尉徐越为内使赐相国衣二
(史赵/世家)
九年烈侯卒弟武公立(史赵世家/公当作侯)
  武公
武公十三年卒赵复立烈侯太子章是为敬侯(史赵世/家魏文)
(侯/卒)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2b 页 WYG0403-0925b.png
  敬侯
敬侯元年武公子朝作乱不克出奔魏 赵始都邯郸
二年败齐于灵丘
三年救魏于廪丘大败齐人
四年魏败我兔台 筑刚平以侵卫
五年齐魏为卫攻赵取我刚平
六年借兵于楚伐魏取棘蒲
八年拔魏黄城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3a 页 WYG0403-0925c.png
九年伐齐齐伐燕赵救燕
十年与中山战于房子
十一年魏韩赵共灭晋分其地 伐中山又战于中人
十二年敬侯卒子成侯种立(以上史/赵世家)
  成侯
成侯元年公子胜与成侯争立为乱
二年六月雨雪
三年太戊午为相 伐卫取乡邑七十三卫败我蔺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3b 页 WYG0403-0925d.png
四年与秦战高安败之
五年伐齐于鄄 魏败我怀攻郑败之以与韩韩与我
长子
六年中山筑长城 伐魏败涿泽围魏惠王
七年侵齐至长城 与韩攻周
八年与韩分周以为两
九年与齐战阿下
十年攻卫取鄄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4a 页 WYG0403-0926a.png
十一年秦攻魏赵救之石阿
十二年秦攻魏少梁赵救之
十三年魏败我浍取皮牢 成侯与韩昭侯遇上党(昭/侯)
(此时未立/当作懿)
十四年与韩攻秦
十五年助魏攻齐
十六年与韩魏分晋封晋君以端氏
十七年成侯与魏惠王遇葛孽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4b 页 WYG0403-0926b.png
十九年与齐宋会平陆 与燕会阿
二十年魏献荣椽因以为檀台
二十一年魏围我邯郸
二十二年魏惠王拔我邯郸齐亦败魏于桂陵
二十四年魏归我邯郸与魏盟漳水上 秦攻我蔺(以/上)
(史赵/世家)
 韩子(外储/左)梁车新为邺令其姊往看之暮而后门闭
 因踰郭而入车遂刖其足成侯以为不慈夺之玺而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5a 页 WYG0403-0926c.png
 免其令
二十五年成侯卒公子緤与太子肃侯争立緤败亡奔
(史赵/世家)
  肃侯(名语/)
肃侯元年夺晋君端氏徙处屯留
二年与魏惠王遇于阴晋
三年公子范袭邯郸不胜而死
四年朝天子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5b 页 WYG0403-0926d.png
六年攻齐拔高唐
七年公子刻攻魏首垣
十一年秦孝公使商君伐魏虏其将公子邛赵伐魏
十二年秦孝公卒商君死
十五年起寿陵
十六年肃侯游大陵出于鹿门大戊午扣马曰耕事方
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肃侯下车谢
十七年围魏黄不克 筑长城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6a 页 WYG0403-0927a.png
十八年齐魏伐我我决河水灌之兵去(以上史/赵世家)
苏秦者东周雒阳人也(字季子盖苏忿生之后兄弟五/人秦最少兄代代弟厉及辟鹄)
(并为游说之士或/云代厉皆秦之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出
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
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
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
遍观之曰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
亦奚以为于是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6b 页 WYG0403-0927b.png
曰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国策揣摩/在说秦后)求说周显王显王
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乃西至秦孝公卒说惠
王曰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
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以秦士民之众兵法之教可
以吞天下称帝而治秦王曰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文
理未明不可以兼并方诛商鞅疾辩士弗用乃东之赵
(典略苏秦如赵逢其邻子于易水之上/从贷一匹布约偿千金而邻子不与)赵肃侯令其弟
成为相号奉阳君奉阳君弗说之去游燕岁馀而后得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7a 页 WYG0403-0927c.png
见说燕文侯(二十/八年)曰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
西有云中九原南有滹沱易水地方二千馀里带甲数
十万车六百乘骑六千匹粟支数年南有碣石雁门之
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佃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
天府者也夫安乐无事不见覆军杀将无过燕者大王
知其所以然乎夫燕之所以不犯寇被甲兵者以赵之
为蔽其南也秦赵五战秦再胜而赵三胜秦赵相毙而
王以全燕制其后此燕之所以不犯寇也且夫秦之攻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7b 页 WYG0403-0927d.png
燕也踰云中九原过代上谷弥地数千里虽得燕城秦
计固不能守也秦之不能害燕亦明矣今赵之攻燕也
发号出令不至十日而数十万之军军于东垣矣渡滹
沱涉易水不至四五日而距国都矣故曰秦之攻燕也
战于千里之外赵之攻燕也战于百里之内夫不忧百
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计无过于此者是故愿大王与
赵从亲天下为一则燕国必无患矣文侯曰子言则可
然吾国小西迫强赵南近齐齐赵强国也子必欲合从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8a 页 WYG0403-0928a.png
以安燕寡人请以国从于是资苏秦车马金帛以至赵
而奉阳君已死即因说赵肃侯曰(肃侯十/七年)天下卿相人
臣及布衣之士皆高贤君之行义皆愿奉教陈忠于前
之日久矣虽然奉阳君妒君而不任事是以宾客游士
莫敢自尽于前者今奉阳君捐馆舍君乃今复与士民
相亲也臣故敢进其愚虑窃为君计者莫若安民无事
且无庸有事于民也安民之本在于择交择交而得则
民安择交而不得则民终身不安请言外患齐秦为两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8b 页 WYG0403-0928b.png
敌而民不得安倚秦攻齐而民不得安倚齐攻秦而民
不得安故夫谋人之主伐人之国常苦出辞断绝人之
交也愿君慎勿出于口请别白黑所以异阴阳而已矣
君诚能听臣燕必致旃裘狗马之地齐必致鱼盐之海
楚必致橘柚之园韩魏中山皆可使致汤沐之奉而贵
戚父兄皆可以受封侯夫割地包利五伯之所以覆军
禽将而求也封侯贵戚汤武之所以放弑而争也今君
高拱而两有之此臣之所以为君愿也今大王与秦则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9a 页 WYG0403-0928c.png
秦必弱韩魏与齐则齐必弱楚魏魏弱则割河外韩弱
则效宜阳(即韩城在/洛州西)宜阳效则上郡绝河外割则道不
通楚弱则无援此三策者不可不孰计也夫秦下轵道
则南阳危劫韩包周则赵氏自操兵据卫取淇卷则齐
必入朝秦秦欲已得乎山东则必举兵而向赵矣秦甲
渡河踰漳据番吾(常山有/蒲吾县)则兵必战于邯郸之下矣此
臣之所为君患也当今之时山东之建国莫强于赵赵
地方二千馀里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数年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9b 页 WYG0403-0928d.png
西有常山南有河漳东有清河北有燕国燕固弱国不
足畏也秦之所害于天下者莫如赵然而秦不敢举兵
伐赵者何也畏韩魏之议其后也然则韩魏赵之南蔽
也秦之攻韩魏也无有名山大川之限稍蚕食之傅国
都而止(傅音/附)韩魏不能支秦必入臣于秦秦无韩魏之
规则祸必中于赵矣此臣之所为君患也臣闻尧无三
夫之分舜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禹无百人之聚以王
诸侯汤武之士不过三千车不过三百乘卒不过三万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10a 页 WYG0403-0929a.png
立为天子诚得其道也是故明主外料其敌之强弱内
度其士卒贤不肖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固
已形于胸中矣岂掩于众人之言而以冥冥决事哉臣
窃以天下之地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度诸侯
之卒十倍于秦六国为一并力西乡而攻秦秦必破矣
今西面而事之见臣于秦夫破人之与见破于人也臣
人之与见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夫衡人者皆欲
割诸侯之地以予秦秦成则高台榭美宫室听竽瑟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10b 页 WYG0403-0929b.png
音前有楼阙轩辕后有长姣美人国被秦患而不与其
忧是故夫衡人日夜务以秦权恐愒诸侯以求割地故
愿大王孰计之也臣闻明主绝疑去谗屏流言之迹塞
朋党之门故尊主广地强兵之计臣得陈忠于前矣故
窃为大王计莫如一韩魏齐楚燕赵以从亲以畔秦令
天下之将相会于洹水之上通质刳白马而盟要约曰
秦攻楚齐魏各出锐师以佐之韩绝其粮道赵涉河漳
燕守常山之北秦攻韩魏则楚绝其后齐出锐师而佐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11a 页 WYG0403-0929c.png
之赵涉河漳燕守云中秦攻齐则楚绝其后韩守成皋
魏塞其道赵涉河博关(东郡有/博平县)燕出锐师以佐之秦攻
燕则赵守常山楚军武关齐涉渤海韩魏皆出锐师以
佐之秦攻赵则韩军宜阳楚军武关魏军河外齐涉清
河燕出锐师以佐之诸侯有不如约者以五国之兵共
伐之六国从亲以宾秦则秦甲必不敢出函谷以害山
东矣赵王曰寡人年少立国日浅未尝得闻社稷之长
计也今上客有意存天下安诸侯寡人敬以国从乃饰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11b 页 WYG0403-0929d.png
车百乘黄金千镒白璧百双锦绣千纯以约诸侯是时
天子致文武之胙于秦惠王惠王使犀首攻魏禽将龙
贾取魏之雕阴(或载此事于苏/秦合从之后)且欲东兵苏秦恐秦兵
之至赵也乃激怒张仪入之秦(激怒张仪事/史详张仪传)于是说韩
宣惠王曰韩北有巩洛成皋之固西有宜阳商阪之塞
东有宛穰洧水南有陉山地方九百馀里带甲数十万
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溪子(南方溪子蛮夷/柘弩皆善材)少府
时力距来(时力距来二弩/名少府之所造)者皆射六百步之外韩卒超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12a 页 WYG0403-0930a.png
足而射百发不暇止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韩卒之
剑戟皆出于冥山棠溪墨阳合赙(皆出/剑地)邓师宛冯(邓国/有工)
(铸剑因名邓师宛人于/冯池铸剑故号宛冯)龙渊太阿(楚风胡子/所铸二剑)皆陆断牛
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幕臂胫/之衣)革抉吠芮(决/射)
(韝也以革为之吠谓楯/也芮谓系楯之纷绶)无不毕具以韩卒之勇被坚甲
蹠劲弩带利剑一人当百不足言也夫以韩之劲与大
王之贤乃西面事秦交臂而服羞社稷而为天下笑无
大于此者矣是故愿大王孰计之大王事秦秦必求宜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12b 页 WYG0403-0930b.png
阳成皋今兹效之明年又复求割地与则无地以给之
不与则弃前功而受后祸且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
无已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
也不战而地已削矣臣闻鄙谚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今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异于牛后乎夫以大王之贤
挟强韩之兵而有牛后之名臣窃为大王羞之于是韩
王勃然作色攘臂瞋目按剑仰天太息曰寡人虽不肖
必不能事秦今主君诏以赵王之教敬奉社稷以从(主/君)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13a 页 WYG0403-0930c.png
(指苏/秦)又说魏襄王曰大王之地南有鸿沟陈汝南许郾
昆阳召陵舞阳新都新郪东有淮颍煮枣无胥西有长
城之界北有河外卷衍酸枣地方千里地名虽小然而
田舍庐庑之数曾无所刍牧人民之众车马之多日夜
行不绝輷輷殷殷若有三军之众臣窃量大王之国不
下楚然衡人怵王交虎狼之秦以侵天下卒有秦患不
顾其祸夫挟强秦之势以内劫其主罪无过此者魏天
下之强国也王天下之贤王也今乃有意西面而事秦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13b 页 WYG0403-0930d.png
称东藩筑帝宫(备巡/狩也)受冠带祠春秋(受其冠带之制/奉其春秋之祭)
窃为大王耻之臣闻越王句践战敝卒三千人禽夫差
于干遂(江干之道曰干遂在苏/州吴县西北四十馀里)武王卒三千人革车三
百乘制纣于牧野岂其士卒众哉诚能奋其威也今窃
闻大王之卒武士二十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厮
徒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匹此其过越王句践武王远
矣今乃听于群臣之说而欲臣事秦夫事秦必割地以
效实故兵未用而国已亏矣凡群臣之言事秦者皆奸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14a 页 WYG0403-0931a.png
人非忠臣也夫为人臣割其主之地以求外交偷取一
时之功而不顾其后破公家而成私门外挟强秦之势
以内劫其主以求割地愿大王孰察之周书曰绵绵不
绝蔓蔓奈何毫釐不伐将用斧柯前虑不定后有大患
将奈之何大王诚能听臣六国从亲专心并力壹意则
必无强秦之患故敝邑赵王使臣效愚计奉明约在大
王之诏诏之魏王曰寡人不肖未尝得闻明教今主君
以赵王之诏诏之敬以国从因东说齐宣王曰齐南有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14b 页 WYG0403-0931b.png
泰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即贝/州)北有勃海此所谓四塞
之国也齐地方二千馀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三军
之良五家之兵(管子军令始/于五家为轨)进如锋矢战如雷霆解如
风雨即有军役未尝倍泰山绝清河涉勃海也(勃海沧/州也)
临菑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不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
一万不待发于远县而临菑之卒固已二十一万矣临
菑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
六博蹋鞠者(蹋鞠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因嬉戏而练兵势)临菑之涂车毂击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15a 页 WYG0403-0931c.png
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
气扬夫以大王之贤与齐之强天下莫能当今乃西面
而事秦臣窃为大王羞之且夫韩魏之所以重畏秦者
为与秦接境壤界也兵出而相当不出十日而战胜存
亡之机决矣韩魏战而胜秦则兵半折四境不守战而
不胜则国已危亡随其后是故韩魏之所以重与秦战
而轻为之臣也今秦之攻齐则不然倍韩魏之地过卫
阳晋之道径乎亢父之险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比行百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15b 页 WYG0403-0931d.png
人守险千人不能过也秦虽欲深入则狼顾恐韩魏之
议其后也是故恫疑虚喝骄矜而不敢进则秦之不能
害齐亦明矣夫不深料秦之无奈齐何而欲西面而事
之是群臣之计过也今无臣事秦之名而有强国之实
臣是故愿大王少留意计之齐王曰寡人不敏僻远守
海穷道东境之国也未尝得闻馀教今足下以赵王诏
诏之敬以国从乃西面说楚威王曰楚天下之强国也
王天下之贤王也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夏水/口在)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16a 页 WYG0403-0932a.png
(荆州江陵县东南二十/五里海阳当是海陵)南有洞庭苍梧北有陉塞郇阳
(陉山在郑州郇阳当是/新阳汝南有新阳县)地方五千馀里带甲百万车千
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夫以楚之强与王
之贤天下莫能当也今乃欲西面而事秦则诸侯莫不
西面而朝于章台之下矣秦之所害莫如楚楚强则秦
弱秦强则楚弱其势不两立故为大王计莫如从亲以
孤秦大王不从秦必起两军一军出武关一军下黔中
则鄢郢动矣臣闻治之其未乱也为之其未有也患至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16b 页 WYG0403-0932b.png
而后忧之则无及已故愿为大王蚤孰计之大王诚能
听臣臣请令山东之国奉四时之献以承大王之明诏
委社稷奉宗庙练士厉兵在大王之所用之大王诚能
听用臣之愚计则韩魏齐燕赵卫之妙音美人必充后
宫燕代橐驼良马必实外厩故从合则楚王衡成则秦
帝今释霸王之业而有事人之名臣窃为大王不取也
夫秦虎狼之国也有吞天下之心秦天下之仇雠也衡
人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事秦此所谓养仇而奉雠者也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17a 页 WYG0403-0932c.png
夫为人臣割其主之地以外交强虎狼之秦以侵天下
卒有秦患不顾其祸夫外挟强秦之威以内劫其主以
求割地大逆不忠无过此者故从亲则诸侯割地以事
楚衡合则楚割地以事秦此两策者相去远矣二者大
王何居焉故敝邑赵王使臣效愚计奉明约在大王诏
之楚王曰寡人之国西与秦接境秦有举巴蜀并汉中
之心秦虎狼之国不可亲也而韩魏迫于秦患不可与
深谋与深谋恐反人以入于秦故谋未发而国已危矣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17b 页 WYG0403-0932d.png
寡人自料以楚当秦不见胜也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
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然如县旌而无所终
薄今主君欲一天下收诸侯存危国寡人谨奉社稷以
从于是六国从合而并力焉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
北报赵王乃行过雒阳(国策过雒阳在/说赵王之后)车骑辎重诸侯
各发使送之甚众拟于王者周显王闻之恐惧除道使
人郊劳苏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
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嫂委蛇蒲服以面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18a 页 WYG0403-0933a.png
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苏秦喟然叹曰此一
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
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于
是散千金以赐宗族朋友初苏秦之燕贷百钱为资及
得富贵以百金偿之遍报诸所尝见德者其从者有一
人独未得报乃前自言苏秦曰我非忘子子之与我至
燕再三欲去我易水之上方是时我困故望子深是以
后子子今亦得矣苏秦既约六国从亲归赵赵肃侯封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18b 页 WYG0403-0933b.png
为武安君乃投从约于秦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
(史云不窥函谷十五年誇大之辞也秦本纪云惠文王/七年公子卬与魏战虏其将龙贾仅次年事耳 史苏)
(秦传小文与/国策 异)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
自以不及张仪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
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微感
张仪曰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
通子之愿张仪于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19a 页 WYG0403-0933c.png
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
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
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
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
秦能苦赵乃遂入秦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
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
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
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19b 页 WYG0403-0933d.png
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
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惠王以为客
卿与谋伐诸侯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得显
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苏
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
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今君已用请归报张
仪曰嗟乎此吾在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
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20a 页 WYG0403-0934a.png
苏君在仪宁渠能乎(史张/仪传)
 史(苏秦/传)其后秦使犀首欺齐魏与共伐赵欲败从约
 齐魏伐赵赵王让苏秦苏秦恐请使燕必报齐苏秦
 去赵而从约皆解(自初说燕/至此三年)
二十二年张仪相秦 赵疵与秦战秦杀疵河西取我
蔺离石
二十三年韩举与齐魏战死于桑丘(韩举赵将徐广/以为韩将非也)
二十四年肃侯卒秦楚燕齐魏出锐师各万人来会葬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20b 页 WYG0403-0934b.png
子武灵王立(名雍世以上/史赵 家)
 武灵王
武灵王元年阳文君赵豹相 梁襄王与太子嗣韩宣
王与太子仓来朝信宫 武灵王少未能听政置博闻
师三人左右司过三人及听政先问先王贵臣肥义加
其秩国三老年八十月致其礼
三年城鄗
四年与韩会于区鼠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21a 页 WYG0403-0934c.png
五年娶韩女为夫人
八年五国称王赵独否曰无其实敢处其名乎令国人
谓己曰君
九年与韩魏共击秦秦败我斩首八万级齐败我观泽
十年秦取我西都及中阳 齐破燕
十一年王召公子职于韩立以为燕王使乐池送之
十三年秦拔我蔺虏将军赵庄 楚魏王来过邯郸
十四年赵何攻魏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21b 页 WYG0403-0934d.png
十六年王游大陵(今太原府文水/县有大陵城)他日王梦见处女鼓
琴而歌诗曰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
我嬴异日王饮酒乐数言所梦想见其状吴广闻之因
夫人而内其女娃嬴孟姚也孟姚甚有宠于王是为惠

十七年王出九门(赵邑在/常山)为野台以望齐中山之境
十八年秦武王与孟说举龙文赤鼎绝膑而死赵王使
代相赵固迎公子稷于燕送归立为秦王是为昭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22a 页 WYG0403-0935a.png
十九年春正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
 王北略中山之地至于房子遂之代北至无穷西至
河登黄华之上召楼缓谋曰我先王因世之变以长南
藩之地属阻障滏之险立长城又取蔺郭狼败林人于
荏而功未遂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东有胡西有林
胡楼烦秦韩之边而无强兵之救是亡社稷奈何夫有
高世之名必有遗俗之累吾欲胡服楼缓曰善群臣皆
不欲于是肥义侍王曰简襄王之烈计胡翟之利为人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22b 页 WYG0403-0935b.png
臣者宠有孝悌长幼顺明之节(宠国策/作穷)通有补民益主
之业此两者臣之分也今吾欲继襄王之迹开于胡翟
之乡而卒世不见也为敌弱用力少而功多可以毋尽
百姓之劳而序往古之勋夫有高世之功者负遗俗之
累有独智之虑者任骜民之怨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
百姓而世必议寡人奈何肥义曰臣闻疑事无功疑行
无名王既定负遗俗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矣夫论至
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昔者舜舞有苗禹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23a 页 WYG0403-0935c.png
袒裸国非以养欲而乐志也务以论德而约功也愚者
闇成事智者睹未形则王何疑焉王曰吾不疑胡服也
吾恐天下笑我也狂夫之乐智者哀焉愚者所笑贤者
察焉世有顺我者胡服之功未可知也虽驱世以笑我
胡地中山吾必有之于是遂胡服矣使王緤告公子成
曰寡人胡服将以朝也亦欲叔服之家听于亲而国听于
君古今之公行也子不反亲臣不逆君兄弟之通义也
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叔不服吾恐天下议之也制国有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23b 页 WYG0403-0935d.png
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明德先论于贱而行
政先信于贵今胡服之意非以养欲而乐志也事有所
止而功有所出事成功立然后善也今寡人恐叔之逆
从政之经以辅叔之议且寡人闻之事利国者行无邪
因贵戚者名不累故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使
緤谒之叔请服焉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愿闻王之胡
服也臣不佞寝疾未能趋走以滋进也王命之臣敢对
因竭其愚忠曰臣闻中国者盖聪明徇智之所居也万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24a 页 WYG0403-0936a.png
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
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能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
蛮夷之所义行也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
易古之道逆人之心而怫学者离中国故臣愿王图之
也使者以报王曰吾固闻叔之疾我将自往请之王遂
往之公子成家因自请之曰夫服者所以便用也礼者
所以便事也圣人观乡而顺宜因事而制礼所以利其
民而厚其国也夫剪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黑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24b 页 WYG0403-0936b.png
齿雕题却冠秫绌(绌缝紩之别名秫绌盖/言其女工之粗拙也)大吴之国也
故礼服莫同其便一也乡异而用变事异而礼易是以
圣人果可以利其国不一其用果可以便其事不同其
礼儒者一师而俗异中国同礼而教离况于山谷之便
乎故去就之变智者不能一远近之服圣贤不能同穷
乡多异曲学多辩不知而不疑异于己而不非者公焉
而众求尽善也今叔之所言者俗也吾所言者所以制
俗也吾国东有河薄洛之水与齐中山同之无舟楫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25a 页 WYG0403-0936c.png
用自常山以至代上党东有燕东胡之境而西有楼烦
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故寡人无舟楫之用夹水居
之民将何以守河薄洛之水变服骑射以备燕三胡秦
韩之边(林胡楼烦东/胡是三胡也)且昔者简主不塞晋阳以及上党
而襄主并戎取代以攘诸胡此愚智所明也先时中山
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
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王丑之而怨未能报也今骑
射之备近可以便上党之形而远可以报中山之怨而叔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25b 页 WYG0403-0936d.png
顺中国之俗以逆简襄之意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
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愚不达于
王之义敢道世俗之闻臣之罪也今王将继简襄之意
以顺先王之志臣敢不听命乎再拜稽首乃赐胡服明
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也(文与国策小异/以上史赵世家)
 淮南子 赵武灵王贝带鵔翿而朝赵国化之
 释名 鞞本胡服也赵武灵王服之
赵文赵造周祒赵俊皆谏止王毋胡服如故法便(文造/问答)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26a 页 WYG0403-0937a.png
(语详国策/史文略之)王曰先王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
礼之循虙戏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
三王随时制法因事制礼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
械各便其用故礼也不必一道而便国不必古圣人之
兴也不相袭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然则反古
未可非而循礼未足多也且服奇者志淫则是邹鲁无
奇行也俗辟者民易则是吴越无秀士也且圣人利身
谓之服便事谓之礼夫进退之节衣服之制所以齐常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26b 页 WYG0403-0937b.png
民也非所以论贤者也故齐民与俗流贤者与变俱故
谚曰以书为御者不尽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事之
变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子不
及也遂胡服招骑射
二十年王略中山地至宁葭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
献马归使楼缓之秦仇液之韩王贲之楚富丁之魏赵
爵之齐代相赵固主胡致其兵
二十一年攻中山赵袑为右军许钧为左军公子章为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27a 页 WYG0403-0937c.png
中军王并将之牛剪将车骑赵希并将胡代赵与之陉
合军曲阳攻取丹丘华阳䲭之塞王军取鄗石邑封龙
东垣中山献四邑和王许之罢兵(以工史/赵世家)
武灵王问庞焕曰(焕盖煖之/兄一作煖)寡人闻飞语流传曰百战
而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胜善之善者也愿闻其解
庞焕曰工者贵无与争(工犹/善也)故太上用计谋其次因人
事其下战克用计谋者荧惑敌国之主使变更淫俗哆
暴骄恣而无圣人之数爱人而与无功而爵未劳而赏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27b 页 WYG0403-0937d.png
喜则释罪怒则妄杀法民而自慎(刑人而自/以为慎)少人而自
(狭人而自/以为至)繁无用嗜龟占(缺二/字)高义下合意内之人
(下或/作不)所谓因人事者结币帛用货财闭近人之复其口
(以赂买近臣/使顺其口)使其所谓是者尽非也所谓非者尽是也
离君之际用忠臣之路(离之/言间)所谓战克者其用已素破
兵从而攻之因句践用此而吴国亡楚用此而陈蔡举
三家用此而智氏亡韩用此而东分今世之言兵也皆
强大者必胜小弱者必灭则是小国之君无霸王者而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28a 页 WYG0403-0938a.png
万乘之主无破亡也昔夏广而汤狭殷大而周小越弱而
吴强此所谓不战而胜善之善者也此阴经之法夜行
之道天武之类也今或僵尸百万流血千里而胜未决
也以为功计之每已不若是故圣人昭然独思忻然独
喜若夫耳闻金鼓之声而希功目见旌旗之色而希陈
手握兵刃之枋而希战出进合斗而希胜是襄王之所
破亡也武灵王慨然叹曰存亡在身微乎哉寡人闻此
日月有以自观(鹖冠子/武灵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28b 页 WYG0403-0938b.png
李兑治中山苦陉令上计而入多李兑曰语言辩听之
说不度于义谓之窕言(苟且/也)无山林泽谷之利而入多
者谓之窕货君子不听窕言不受窕货子姑免矣(韩子/难二)
二十三年攻中山
二十五年惠后卒(即吴娃孟姚也乃惠文/王之生母故曰惠后)使周袑胡服
傅王子何
二十六年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以/上)
(史赵/世家)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29a 页 WYG0403-0938c.png
 杜氏通典 武灵王筑长城自代傍阴山下至高阙
 为塞而至云中雁门代郡
二十七年五月戊申大朝于东宫传国立王子何以为
王王庙见礼毕出临朝大夫悉为臣肥义为相国并傅
王是为惠文王惠文王惠后吴娃子也武灵王自号为
主父主父欲令子主治国而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
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于是诈自为使者入
秦秦昭王不知已而怪其状甚伟非人臣之度使人逐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29b 页 WYG0403-0938d.png
之而主父驰已脱关矣审问之乃主父也秦人大惊主
父所以入秦者欲自略地形因观秦王之为人也(史赵/世家)
  惠文王
惠文王二年主父行新地遂出代西遇楼烦王于西河
而致其兵
三年灭中山迁其王于肤施起灵寿北地方从代道大
通还归行赏大赦置酒酺五日(以上史/赵世家)
 韩子(外储/左)赵主父使李疵视中山可攻否还报曰中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30a 页 WYG0403-0939a.png
 山可伐也君不亟伐将后齐燕主父曰何故可攻李
 疵对曰其君好岩穴之士所倾盖与车以见穷闾隘
 巷之士以十数抗礼下布衣之士以百数矣君曰以
 子言之是贤君也安可攻疵曰不然夫好显岩穴之
 士而朝之则战士怠于行阵上尊学者下士居朝则
 农夫惰于田战士怠于行阵者兵弱农夫惰于田者
 国贫兵弱于敌国贫于内而不亡者未之有也伐之
 不亦可乎主父曰善举兵而伐中山遂灭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30b 页 WYG0403-0939b.png
 吕览  赵氏攻中山中山之人曰安丘鸩衣铁甲
 操铁杖以战而所击无不碎所冲无不陷以车投车
 以人投人也几至将所而后死
 世本 中山武公居顾桓公徙灵寿为赵武灵王所
 灭
 韩子(外储/左)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潘吾刻疏人迹
 其上广三尺长五尺而勒之曰主父常游于此
惠文王三年封故太子章为代安阳君章素侈心不服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31a 页 WYG0403-0939c.png
其弟所立主父又使田不礼相章也李兑谓肥义曰公
子章彊壮而志骄党众而欲大殆有私乎田不礼之为
人也忍杀而骄二人相得必有谋阴贼起一出身徼幸
夫小人有欲轻虑浅谋徒见其利而不顾其害同类相
推俱入祸门以吾观之必不久矣子任重而势大乱之
所始祸之所集也子必先患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
于未形不仁不智何以为国子奚不称疾毋出传政于
公子成毋为怨府毋为祸梯肥义曰不可昔者主父以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31b 页 WYG0403-0939d.png
王属义也曰毋变而度毋异而虑坚守一心以殁而世
义再拜受命而籍之今畏不礼之难而忘吾籍变孰大
焉进受严命退而不全负孰甚焉变负之臣不容于刑
谚曰死者复生生者不愧吾言已在前矣吾欲全吾言
安得全吾身且夫贞臣也难至而节见忠臣也累至而
行明子则有赐而忠我矣虽然吾有语在前者也终不
敢失李兑曰诺子勉之矣吾见子已今年耳涕泣而出
李兑数见公子成以备田不礼之事异日肥义谓信期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32a 页 WYG0403-0940a.png
(信期即下/文高信)公子与田不礼甚可忧也其于义也声善
而实恶此为人也不子不臣吾闻之也奸臣在朝国之
残也谗人在中主之蠹也此人贪而欲大内得王而外
为暴矫令为慢以擅一旦之命不难为也祸且逮国今
吾忧之夜而忘寐饥而忘食盗贼出入不可不备自今
以来若有召王者必见吾面我将先以身当之无故而
王乃入信期曰善哉吾得闻此也(史赵/世家)
四年  朝群臣安阳君亦来朝主父令王听朝而自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32b 页 WYG0403-0940b.png
从旁观窥群臣宗室之礼见其长子章傫然也反北面
为臣诎于其弟心怜之于是乃欲分赵而王章于代计
未决而辍主父及王游沙丘异宫公子章即以其徒与
田不礼作乱诈以主父令召王肥义先入杀之高信即
与王战公子成与李兑自国至乃起四邑之兵入距难
杀公子章及田不礼灭其党贼而定王室公子成为相
号安平君李兑为司寇公子章之败往走主父主父开
之成兑因围主父宫公子章死公子成李兑谋曰以章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33a 页 WYG0403-0940c.png
故围主父即解兵吾属夷矣乃遂围主父令宫中人后
出者夷宫中人悉出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鷇
而食之三月馀而饿死沙丘宫主父定死乃发丧赴诸
侯是时王少成兑专政畏诛故围主父主父初以长子
章为太子后得吴娃爱之为不出者数岁生子何乃废
太子章而立何为王吴娃死爱弛怜故太子欲两王之
犹豫未决故乱起以至父子俱死为天下笑岂不痛乎
(史赵/世家)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33b 页 WYG0403-0940d.png
 韩子(外储/右)武灵王使惠文王涖政李兑为相武灵王
 不以身躬亲杀生之柄故劫于李兑
主父死惠文王立立五年与燕郑易
八年城南行唐(以上史/赵世家)
 水经注  行唐城内北门东侧有玉女神庙赵武
 灵王营斯邑城弥载不立圣女发叹百堵皆兴不日
 而就
九年赵梁将与齐合军攻韩至鲁关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34a 页 WYG0403-0941a.png
十年秦自置为西帝
十一年董叔与魏氏伐宋得河阳于魏 秦取梗阳
十二年赵梁将攻齐
十三年韩徐为将攻齐 公主死(吴娃女惠/文王之妹)
十四年相国乐毅将赵秦韩魏燕攻齐取灵丘 与秦
会中阳
十五年燕昭王来见赵与韩魏秦共击齐齐王败走(齐/王)
(齐湣/王也)燕独深入取临淄(以上史/赵世家)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34b 页 WYG0403-0941b.png
赵惠文王十六年秦复与赵数击齐齐人患之苏厉为
齐遗赵王书曰臣闻古之贤君其德行非布于海内
也教顺非洽于民人也祭祀时享非数常于鬼神也(常/一)
(作/当)甘露降时雨至年谷丰熟民不疾疫众人善之然而
贤主图之今足下之贤行功力非数加于秦也怨毒积
怒非素深于齐也秦赵与国以彊徵兵于韩秦诚爱赵
乎其实憎齐乎物之甚者贤主察之秦非爱赵而憎齐
也欲亡韩而吞二周故以齐餤天下恐事之不合故出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35a 页 WYG0403-0941c.png
兵以劫魏赵恐天下畏己也故出质以为信恐天下亟
反也故徵兵于韩以威之声以德与国而实伐空韩臣
以秦计为必出于此夫物固有势异而患同者楚久伐
而中山亡今齐久伐而韩必亡破齐王与六国分其利
也亡韩秦独擅之收二周西取祭器秦独私之赋田计
功王之获利孰与秦多说士之计曰韩亡三川魏亡晋
国市朝未变而祸已及矣燕尽齐之北地去沙丘钜鹿
敛三百里(敛减/也)韩之上党去邯郸百里燕秦谋王之河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35b 页 WYG0403-0941d.png
山间三百里而通矣秦之上郡近挺关至于榆中者千
五百里秦以三郡攻王之上党羊肠之西勾注之南非
王有已踰勾注斩常山而守之三百里而通于燕代马
胡犬不东下昆山之玉不出此三宝者亦非王有已王
久伐齐从彊秦攻韩其祸必至于此愿王孰虑之且齐
之所以伐者以事王也天下属行以谋王也燕秦之约
成而兵出有日矣五国三分王之地齐倍五国之约而
殉王之患西兵以禁彊秦秦废帝请服反高平根柔于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36a 页 WYG0403-0942a.png
魏反巠分(分当/作山)(先当作西二山并在/代州雁门赵地也)俞于赵齐之事
王宜为上佼(佼一/作交)而今乃扺罪臣恐天下后事王者之
不敢自必也愿王孰计之也今王毋与天下攻齐天下
必以王为义齐抱社稷而厚事王天下必尽重王义王
以天下善秦秦暴王以天下禁之是一世之名宠制于
王也于是赵乃辍谢秦不击齐(史赵世家与/国策文小异)
赵惠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馀人日夜相击于
前死伤者岁百馀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36b 页 WYG0403-0942b.png
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
之千金左右曰庄子能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
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太子何以教周赐周千
金太子曰闻夫子明圣谨奉千金以币从者夫子弗受
悝尚何敢言庄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
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
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
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惟剑士也庄子曰诺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37a 页 WYG0403-0942c.png
周善为剑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鬓垂冠
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王乃说之今夫子必
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
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王脱白刃待之庄子入殿门
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使太子先曰臣
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
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说之曰天下无敌矣
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37b 页 WYG0403-0942d.png
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戏请夫子
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馀人得五六人使奉剑
于殿下乃召庄子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
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
有三剑惟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王曰愿闻三剑曰有
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
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晋魏为脊周宋为
镡韩魏为铗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常山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38a 页 WYG0403-0943a.png
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此
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
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剑也
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
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镡
以豪杰士为铗此剑直之亦无前举之亦无上案之亦
无下运之亦无旁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
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38b 页 WYG0403-0943b.png
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此诸侯之剑也王
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曼胡之
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
肺此庶士之剑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
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
薄之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三环自进食/者三而环绕)
(于席/前也)庄子曰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
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其处也(服毙谓忿不见礼皆自/杀也 庄子说剑 语)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39a 页 WYG0403-0943c.png
(近战国非/庄子本书)
赵惠文王造武冠一曰惠文冠或曰齐人见千岁涸泽
之神名曰庆忌冠乘小车疾驰因象其冠而服焉(白/帖)
魏牟见赵王王方使冠工制冠于前问治国于牟对曰
诚能重国若此二縰则国治且安王曰社稷至重而比
之二尺縰何也牟曰大王治冠不使亲近而必求良工
者非为其败縰而冠不成欤(桓子/新论)
蔺相如者赵人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赵惠文王时得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39b 页 WYG0403-0943d.png
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
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
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
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
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
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
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交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
谓臣曰夫赵彊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欲结于君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40a 页 WYG0403-0944a.png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
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
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于
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可予不相如曰秦彊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我璧不
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
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40b 页 WYG0403-0944b.png
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
如奉璧西入秦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
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
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
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
彊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彊秦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41a 页 WYG0403-0944c.png
之驩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
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恐大王无意偿
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
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
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
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41b 页 WYG0403-0944d.png
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
敢上璧秦王度终不可彊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
传舍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乃使其从者衣褐
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
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王
以来二十馀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
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彊而赵弱大
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彊而先割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42a 页 WYG0403-0945a.png
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
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秦
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
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驩不如因而厚遇
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卒廷见相如毕
礼而归之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
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史蔺相如传年/惠文王十六)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42b 页 WYG0403-0945b.png
王与燕王遇 廉颇将攻齐昔阳取之
十七年乐毅将赵师攻魏伯阳而秦怨赵不与已击齐
伐赵拔我两城
十八年秦拔我石城 王再之卫东阳决河水伐魏氏
大潦漳水出魏冉来相赵
十九年秦败我二城赵与魏伯阳 赵奢将攻齐麦丘
取之(以上史/赵世家)
二十年廉颇将攻齐 王与秦昭王遇西河外(年表云/与秦会)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43a 页 WYG0403-0945c.png
(渑/池)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惠)
(文王二/十年)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
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
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
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43b 页 WYG0403-0945d.png
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
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
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
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
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
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
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
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既罢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44a 页 WYG0403-0946a.png
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晋阳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曰我为赵
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
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
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
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
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44b 页 WYG0403-0946b.png
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
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
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
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我念之彊秦之所不敢加兵
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
所以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雠也廉颇闻之肉袒
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
宽之至此也卒相与驩为刎颈之交是岁廉颇东攻齐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45a 页 WYG0403-0946c.png
破其一军(史蔺相/如传)
赵惠文王谓公孙龙曰寡人事偃兵十馀年矣而不成
兵不可偃乎公孙龙对曰偃兵之意兼爱天下之心也
兼爱天下不可以虚名为也必有其实今蔺离石入秦
(二县叛赵自入/于秦今属西河)而王缟素出总(出一作布/丧国之服)东攻齐得城
而王加膳置酒秦得地而王出总(出一/作布)齐亡地而王加
膳此非兼爱之心也此偃兵之所以不成也今有人于
此无礼慢易而求敬阿党不公而求令烦号数变而求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45b 页 WYG0403-0946d.png
静暴戾贪得而求定虽黄帝犹若困(吕览/审应)
二十一年赵徙漳水武平西
二十二年大疫 置公子丹为太子
二十三年楼昌将攻魏几(几或属齐或属魏/当在相潞之间)不能取
十二月廉颇将攻几取之
二十四年廉颇将攻魏房子拔之因城而还 又攻安
阳取之
二十五年燕周将攻昌城高唐取之 与魏共击秦秦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46a 页 WYG0403-0947a.png
将白起破我华阳(是时韩魏赵聚兵/于华阳西攻秦)得一将军
二十六年取东胡欧代地
二十七年徙漳水武平南封赵豹为平阳君(豹惠文/王母弟)
 河水出大潦
二十八年蔺相如伐齐至平邑 罢城北九门大城
二十九年秦韩相攻而围阏与赵使赵奢将击秦大破
秦军阏与下赐号为马服君(括地志云马服山邯郸县/西北十里 以上史赵世)
(家/)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46b 页 WYG0403-0947b.png
惠文王二十九年秦伐韩军于阏与赵王召廉颇而问
曰可救否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
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赵奢)
(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
(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
(则国彊国彊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乎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太平民富而府库)
(实/)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
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47a 页 WYG0403-0947c.png
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
瓦尽振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
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
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
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赵奢既已遣秦间乃卷甲而趋
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军垒成
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
之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47b 页 WYG0403-0947d.png
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赵奢曰请受令许历曰请就鈇
质之诛赵奢曰胥后令邯郸(索隐曰邯郸二/字当作欲战)许历复请
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
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
秦军解而走遂解阏与之围而归赵惠文王赐奢号为
马服君以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
(史廉/颇传)
三十三年惠文王卒太子丹立是为孝成王(史赵/世家)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48a 页 WYG0403-0948a.png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五十 第 48b 页 WYG0403-0948b.png
 
 
 
 
 
 
 
 春秋战国异辞卷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