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1a 页 WYG0403-067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战国异辞卷三十二
         右春坊右谕德陈厚耀撰
 燕
  史燕世家召公奭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
  纣封召公于北燕其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 自
  召公以下九世至惠侯惠侯当周厉王奔彘共和
  之时惠侯卒子釐侯立(索隐曰燕四十二代有二/惠侯二釐侯二宣侯三桓)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1b 页 WYG0403-0679b.png
  (侯二文侯盖国史/微失本谥故重耳)是时周宣王初立 三十六年
  釐侯卒子顷侯立顷侯二十年周幽王淫乱为犬
  戎所弑秦始列为诸侯
  顷侯(顷侯二十一年周/平王之元年也)
二十四年顷侯卒子哀侯立
  哀侯
哀侯二年卒子郑侯立
  郑侯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2a 页 WYG0403-0680a.png
郑侯三十六年卒子缪侯立
  缪侯
缪侯七年而鲁隐公元年也十八年卒子宣侯立
  宣侯
宣侯十三年卒子桓侯立
  桓侯
桓侯七年卒子庄公立
  庄公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2b 页 WYG0403-0680b.png
庄公十二年齐桓公始霸
十六年与宋卫共伐周惠王惠王出奔温立惠王弟颓
为周王
十七年郑执燕仲父而内惠王于周
二十七年山戎来侵我齐桓公救燕遂北伐山戎而还
燕君送齐桓公出境桓公因割燕所至地予燕使燕共
贡天子如成周时职使燕复修召公之法
三十三年卒子襄公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3a 页 WYG0403-0680c.png
  襄公
襄公二十六年晋文公为践土之会称伯
四十年襄公卒桓公立
  桓公
桓公十六年卒宣公立
  宣公
宣公十五年卒昭公立
  昭公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3b 页 WYG0403-0680d.png
昭公十三年卒武公立是时晋灭三郤大夫
  武公
武公十九年卒文公立
  文公  懿公  惠公
文公六年卒懿公立懿公四年卒子惠公立
惠公元年齐高止来奔
六年惠公多宠姬公欲去诸大夫而立宠姬宋(宋一/作宗)
夫共诛姬宋惠公惧奔齐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4a 页 WYG0403-0681a.png
九年齐高偃如晋请共伐燕入其君晋平公许与齐伐
燕入惠公惠公至燕而死燕人立悼公
  悼公  共公
悼公七年卒共公立共公五年卒平公立
  平公
时晋公室卑六卿始彊大平公十八年吴王阖闾破楚
入郢十九年卒简公立
  简公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4b 页 WYG0403-0681b.png
燕简公杀其臣庄子仪而不辜庄子仪曰吾君王杀我
而不辜死人无知亦已死人有知不出三年必使吾君
知之期年燕将驰祖燕之有祖当齐之社稷宋之有桑
林楚之有云梦也此男女之所属而观也日中燕简公
方将驰于祖涂庄子仪荷朱杖而击之殪于车上(墨子/论衡)
(作赵/简公)
简公十二年卒献公立
  献公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5a 页 WYG0403-0681c.png
十二年齐田常杀其君简公
十四年孔子卒
二十八年献公卒孝公立
  孝公  成公
孝公十二年韩赵魏灭知伯分其地三晋彊十五年孝
公卒成公立成公十六年卒湣公立
  湣公
湣公三十一年卒釐公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5b 页 WYG0403-0681d.png
  釐公  桓公
是岁三晋列为诸侯釐公三十年伐齐败于林营釐公
卒桓公立桓公十一年卒文公立
  文公
文公元年秦献公卒秦益彊
十九年齐威王卒
二十八年苏秦始来见说文公(语已详/国策)文公予车马金
帛以至赵赵肃侯用之因约六国为从长秦惠王以其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6a 页 WYG0403-0682a.png
女为燕太子妇
二十九年文公卒太子立是为易王(以上俱史/燕世家)
  易王
燕易王初立齐宣王因燕丧伐燕取十城易王谓苏秦
曰往者先生至燕而先王资先生见赵遂约六国从今
齐先伐赵次至燕以先生之故为天下笑先生能为燕
得侵地乎苏秦大惭曰请为王取之苏秦见齐王再拜
俯而庆仰而吊齐王曰是何庆吊相随之速也苏秦曰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6b 页 WYG0403-0682b.png
臣闻饥人所以饥而不食乌喙者为其愈充腹而与饿
死同患也今燕虽弱小即秦王之少婿也大王利其十
城而长与强秦为仇今使弱燕为雁行而强秦敝其后
以招天下之精兵是食乌喙之类也齐王愀然变色曰
然则奈何苏秦曰臣闻古之善制事者转祸为福因败
为功大王诚能听臣计即归燕之十城燕无故而得十
城必喜秦王知以己之故而归燕之十城亦必喜此所
谓弃仇雠而得石交者也夫燕秦俱事齐则大王号令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7a 页 WYG0403-0682c.png
天下莫敢不听是王以虚辞附秦以十城取天下此霸
王之业也王曰善乃归燕之十城(史苏/秦传)
燕易王之母燕文侯之夫人也与苏秦私通燕王知之
而事之加厚苏秦恐诛乃说燕王曰臣居燕不能使燕
重而在齐则燕必重燕王曰唯先生之所为于是苏秦
佯为得罪于燕而亡走齐齐宣王以为客卿(史苏/秦传)
邹阳上梁王书 苏秦相燕人恶之于燕王(易/王)燕王按
剑而怒食以駃騠(敬秦虽有谗恶王更/膳以珍奇之味也)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7b 页 WYG0403-0682d.png
十年燕君为王
苏秦与燕文公夫人私通惧诛乃说王使齐为反间欲
以乱齐
易王立十二年卒子哙立燕哙既立齐人杀苏秦(以上/俱史)
(燕世/家)
  王哙
史记 苏秦之在燕与其相子之为婚姻而其弟苏代与子之
交及苏秦死而齐宣王复用苏代燕哙三年与楚三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8a 页 WYG0403-0683a.png
攻秦不胜而还子之相燕贵重主断苏代为齐使于燕
燕王问曰齐王奚如对曰必不霸燕王曰何也对曰不
信其臣苏代欲以激燕王以尊子之也于是燕王大信
子之子之因遗苏代百金而听其所使鹿毛寿谓燕王
不如以国让相子之人之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于许
由许由不受有让天下之名而实不失天下今王以国
让于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与尧同行也燕王因属
国于子之子之大重或曰禹荐益已而以启人为吏及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8b 页 WYG0403-0683b.png
老而以启人为不足任乎天下传之于益己而启与交
党攻益夺之天下谓禹名传天下于益己而实令启自
取之今王言属国于子之而吏无非太子人者是名属
子之而实太子用事也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已上而
效之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国
事皆决于子之(史燕/世家)
 潘寿隐者也燕使人聘之寿见燕王曰臣恐子之如
 益也王曰何哉对曰昔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9a 页 WYG0403-0683c.png
 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今王信爱子之将传国焉太
 子之人尽怀印玺子之之人无一人在朝廷者王不
 幸弃群臣则子之亦益也王因收吏玺自三百石以
 上皆效之子之子之大重(韩子外储与/国策小异)
 子之相燕坐而佯言曰走出门者何白马也左右皆
 言不见有一人走追之报曰有子之以此知左右之
 不诚信(韩子内/储上)
 苏代为秦使燕见无益子之则必不得事而还贡赐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9b 页 WYG0403-0683d.png
 又不出于是见燕王乃誉齐王燕王曰齐王何若是
 之贤也则将必王乎苏代曰救亡不暇安得王哉燕
 王曰何也曰其任所爱不均燕王曰昔者齐桓公爱
 管仲置以为仲父内事理焉外事断焉举国而归之
 故一匡天下九合诸侯今齐任所爱不均是以知其
 亡也燕王曰今吾任子之天下未之闻也于是明日
 张朝而听子之(韩子外/储右)
三年国大乱百姓恫恐将军市被与太子平谋将攻子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10a 页 WYG0403-0684a.png
之诸将谓齐湣王曰因而赴之破燕必矣齐王因令人
谓燕太子平曰寡人闻太子之义将废私而立公饬君
臣之义明父子之位寡人之国小不足以为先后虽然
则唯太子所以令之太子因要党聚众将军市被围公
宫攻子之不克将军市被及百姓反攻太子平将军市
被死以徇因构难数月死者数万众人恫恐百姓离志
孟轲谓齐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王因令
章子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燕士卒不战城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10b 页 WYG0403-0684b.png
门不闭燕君哙死齐大胜燕子之亡(国策作齐宣王是史/年误也又按六国表)
(云君哙及相/子之皆死)二年而燕人共立太子平是为燕昭王
(史燕世家年徐广曰哙立七年/而死其九 燕人共立太子平)
 燕王哙让国于其相子之(哙之/五年)而哙老不听政顾为
 臣三年燕国大乱齐湣王使章子伐燕取之醢子之
 杀燕王哙又二年而燕人共立太子平为君是为
 昭王(类函家约史/燕世 文)
 竹书纪年 子之杀太子平不克齐杀子之醢其身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11a 页 WYG0403-0684c.png
 史(赵世/家)赵武灵王十二年召公子职于韩立以为燕
 王使乐池送之(事不见于燕世/家盖史疏也)
  昭王
燕昭王问于郭隗曰寡人地狭人寡齐人削取八城匈
奴驱驰楼烦之下以孤之不肖得承宗庙恐危社稷存
之有道乎郭隗曰有然恐王之不能用也昭王避席愿
请闻之郭隗曰帝者之臣其名臣也其实师也王者之
臣其名臣也其实友也霸者之臣其名臣也其实宾也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11b 页 WYG0403-0684d.png
危国之臣其名臣也其实虏也今王东面目指气使以
求臣则厮役之材至矣南面听朝不失揖让之礼以求
臣则人臣之材至矣西面等礼相亢下之以色不乘势
以求臣则朋友之材至矣北面拘指逡巡而退以求臣
则师傅之材至矣如此则上可以王下可以霸唯王择
焉燕王曰寡人愿学而无师郭隗曰王诚欲兴道隗请
为天下之士开路于是昭王常置郭隗上坐南面居三
年苏子闻之从周归燕邹衍闻之从齐归燕乐毅闻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12a 页 WYG0403-0685a.png
从赵归燕屈景闻之从楚归燕四子毕至果以弱燕并
彊齐(说苑/君道)
邹衍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坐而受业碣石
(史孟子/荀卿传)
 地志 邹衍临淄人著书十万馀言名重列国燕昭
 王师之(又有邹忌邹/奭号三邹)
 刘向别录 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黍稷邹衍吹律
 以温其气今名黍谷山(在顺天府/怀柔县) 燕昭王于易水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12b 页 WYG0403-0685b.png
 筑黄金台延天下士邹衍闻之乃自梁入燕昭王筑
 碣石宫师事之 易州有候台相传周武王筑为日
 者占候之所燕昭建五楼于上更名五花台
 述异记 燕昭王为郭隗筑台今在幽州燕王故城
 中土人呼为贤士台又谓之招贤台
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
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
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13a 页 WYG0403-0685c.png
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
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
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燕王
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
轶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伐
齐齐兵败湣王出亡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
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独唯聊莒即墨其
馀皆属燕(史燕/世家)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13b 页 WYG0403-0685d.png
燕王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州此三神山者相传在
渤海中去人不远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
下有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
白银为宫阙(史记封/禅书)
 拾遗记(方丈/山)燕昭王二年海人乘霞舟以雕壶盛数
 斗膏以献昭王王坐通云之台亦曰通霞台以龙膏
 为灯光耀百里烟色丹紫国人望之咸言瑞光世人
 遥拜之灯以火浣布为缠山西有照石去石十里视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14a 页 WYG0403-0686a.png
 人物之影如镜焉碎石片片皆能照人而质方一丈
 则重一两昭王舂此石为泥泥通霞之台与西王母
 常游居此台上常有众鸾凤鼓舞如琴瑟和鸣神光
 照耀如日月之出台左右种恒春之树叶如莲花芬
 芳如桂花随四时之色昭王之末仙人贡焉列国咸
 贺王曰寡人得恒春矣何忧太清不至恒春一名沈
 生如今之沈香也
 又(燕昭/王)王即位三年广延国来献善舞者二人一名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14b 页 WYG0403-0686b.png
 旋娟一名提嫫并玉质凝肤体轻气馥绰约而窈窕
 绝古无伦或行无踪影或积年不饥昭王处以单绡
 华幄饮以瓀珉之膏饴以丹泉之粟王登崇霞之台
 乃召二人徘徊翔舞殆不自支王以缨缕拂之二人
 皆舞容冶妖丽靡于鸾翔而歌声轻飏乃使女伶代
 唱其曲清响流韵虽飘梁动木未足嘉也其舞一名
 萦尘言其体轻与尘相乱次曰集羽言其婉转若羽
 毛之从风其末曰旋怀言其支体缠蔓若入怀袖也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15a 页 WYG0403-0686c.png
 乃设麟文之席散荃芜之香香出波弋国浸地则土
 石皆香着朽木腐草莫不郁茂以熏枯骨则肌肉皆
 生以屑喷地厚四五寸使二女舞其上弥日无迹体
 轻故也时有白鸾孤翔衔千茎穟穟于空中自生花
 实落地则生根叶一岁百穫一茎满车故曰盈车嘉
 穟麟文者错杂宝以饰席也皆为云霞麟凤之状昭
 王复以衣袖麾之舞者皆止昭王知其神异处于崇
 霞之台设枕席以寝宴遣侍人以卫之王好神仙之术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15b 页 WYG0403-0686d.png
 玄天之女托形作此二人昭王之末莫知所在或云
 游于汉江或伊洛之滨 四年王居正寝召其臣甘
 需曰寡人志于仙道欲学长生久视之法可得遂乎
 需曰臣游昆台之山见有垂白之叟宛若少童貌如
 冰雪形如处子血清骨劲肤实肠轻乃历蓬瀛而超
 碧海经涉升降游往无穷此为上仙之人也盖能去
 滞欲而离嗜爱洗神灭念常游于太极之门今大王
 以妖容惑目美味爽口列女成群迷心动虑所爱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16a 页 WYG0403-0687a.png
 容恐不及玉纤腰皓齿患不如神而欲却老云游何
 异操圭爵以量沧海执毫釐而回日月其可得乎昭
 王乃彻色减味居乎正寝赐甘需羽衣一袭表其墟
 为明真里也 七年沐胥之国来朝则申毒国之一
 名也有道术人名尸罗问其年云百三十岁荷锡持
 鉼云发其国五年乃至燕都善衒惑之术于其指端
 出浮屠十层高三尺乃诸天神仙巧丽特绝人皆长
 五六分列幢盖鼓舞绕塔而行歌唱之音如真人矣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16b 页 WYG0403-0687b.png
 尸罗喷水为雰雾暗数里间俄而复吹为疾风雰雾
 皆止又吹指上浮图渐入云里又于左耳出青龙右
 耳出白虎始出之时才一二寸稍至八九尺俄而风
 至云起即以一手挥之则龙虎皆入耳中又张口向
 日则见人乘羽盖驾螭鹄直入于口内复以手抑胸
 上而闻怀袖之中轰轰雷声更张口则见羽盖螭鹄
 相随从口中而出尸罗常坐日中渐渐觉其形小或
 化为老叟或为婴儿倏忽而死香气盈室时有清风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17a 页 WYG0403-0687c.png
 来吹之更生如向之形咒术衒惑神怪无穷 八年
 卢扶国来朝渡河万国方至云其国中山川无恶禽
 兽水不扬波风不折木人皆寿三百岁结草为衣是
 为卉服至死不老咸知孝让寿登百岁以上相敬如
 至亲之礼死葬于野外以香木灵草瘗掩其尸闾里
 助送号泣之音动于林谷河源为之流止春木为之
 改色居丧水浆不入于口至死者骨为尘埃然后乃
 食昔大禹随山导川乃旌其地为无老纯孝之国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17b 页 WYG0403-0687d.png
 九年昭王思诸神异有谷将子学道之人也言于王
 曰西王母将来游必语虚无之术不踰一年王母果
 至与昭王游于燧林之下说炎帝钻火之术取绿桂
 之膏燃以照夜忽有飞蛾衔火状如丹雀来拂于桂
 膏之上此蛾出于员丘之穴穴洞达九天中有细珠
 如流砂可穿而结因用为佩此是神蛾之矢也蛾凭
 气饮露飞不集下群仙杀此蛾合丹药西王母与群
 仙游员丘之上聚神蛾以琼筐盛之使玉童负筐以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18a 页 WYG0403-0688a.png
 游四极来降燕庭出此蛾以示昭王王曰今乞此蛾
 以合九转神丹王母弗与昭王坐握日之台参云上
 可扪日时有黑鸟白头集王之所衔洞光之珠圆径
 一尺此珠色黑如漆悬照于室内百神不能隐其精
 灵此珠出阴泉之底阴泉在寒山之北员水之中言
 水波常圆转而流也有黑蚌飞翔来去于五岳之上
 昔黄帝时雾成子游寒山之岭得黑蚌在高崖之上
 故知黑蚌能飞矣至燕昭王时有国献于昭王王取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18b 页 WYG0403-0688b.png
 瑶漳之外洗其沙泥乃嗟叹曰自悬日月以来见黑
 蚌生珠已八九十遇此蚌千岁一生珠也珠渐轻细
 昭王常怀此珠当隆暑之月体自轻凉号曰销暑招
 凉珠
 符子 朔人有献燕昭王以大豕者曰于今百二十
 岁朔人谓之豕仙群臣言于昭王曰是豕无用王命
 宰夫膳之豕既死乃见梦于燕相曰造化劳我以豕
 形食我以人秽今仗君之灵而化吾生也始得为鲁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19a 页 WYG0403-0688c.png
 津之伯而浮舟者食我粳粮之珍而欣君之惠将报
 子焉后燕相游于鲁津有赤龟衔夜光而献之
齐攻宋燕昭王使张魁将燕兵以从焉齐王杀之燕王
闻之泣数行而下召有司而告之曰余兴事而齐杀我
使请令举兵以攻齐也使受命矣凡繇进见争之曰贤
主故愿为臣今王非贤主也愿辞不为臣昭王曰是何
也对曰松下之乱先君以不安弃群臣(昭王燕王子哙之/子先君谓子哙也)
(松下地名齐伐燕子哙/于松下战为齐所获)王苦痛之而事齐者力不足也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19b 页 WYG0403-0688d.png
今魁死而王攻齐是视魁而贤于先君王曰诺请王止
兵王曰然则若何凡繇对曰请王缟素避舍于郊遣使
于齐而谢焉曰此尽寡人之罪也大王贤主也岂尽杀
诸侯之使者哉然而燕之使者独死此弊邑之择人不
谨也愿得变更请罪使者行至齐齐王方大饮左右官
实御者甚众因令使者进报使者报言燕王之甚恐惧
而请罪也毕又复之以矜左右官实(官实官/长也)因乃发小
使以反令燕王复舍此济上之所以败也(吕览/行论)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20a 页 WYG0403-0689a.png
齐湣王南败楚相唐昧于重丘西摧三晋于观津遂与
三晋击秦助赵灭中山破宋广地千馀里诸侯皆欲背
秦而服于齐湣王自矜百姓弗堪于是燕昭王问伐齐
之事于乐毅
 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文侯
 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
 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
 毅乐毅贤好兵赵人举之及武灵王有沙丘之乱乃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20b 页 WYG0403-0689b.png
 去赵适魏闻昭王以子之之乱而齐大败燕燕昭王
 怨齐未尝一日而忘报齐也燕国小辟远力不能制
 于是屈身下士先礼郭隗以招贤者乐毅于是为魏
 昭王使于燕燕王以客礼待之乐毅辞让遂委质为
 臣燕昭王以为亚卿
乐毅对曰齐霸国之馀业也地大人重未易独攻也王
必欲伐之莫如与赵及楚魏于是使乐毅约赵惠文王
别使连楚魏令赵啖秦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湣王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21a 页 WYG0403-0689c.png
骄暴皆争合从与燕伐齐乐毅还报燕昭王悉起兵使
乐毅为上将军赵惠文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于是
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诸兵罢归而
燕军乐毅独追至于临菑齐湣王之败济西亡走保于
莒乐毅独留徇齐齐皆城守乐毅攻入临菑尽取齐宝
物祭器输之燕燕昭王大说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
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国君于是燕昭王收齐卤获以
归而使乐毅复以兵平齐城之不下者(以上史/乐毅传)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21b 页 WYG0403-0689d.png
公孙龙说燕昭王以偃兵(公孙龙/魏人)昭王曰甚善寡人愿
与客计之公孙龙曰窃意大王之弗为也王曰何故公
孙龙曰日者大者欲破齐诸天下之士其欲破齐者大
王尽养之知齐之险阻要塞君臣之际者大王尽养之
虽知而弗欲破者大王犹若弗养其卒果破齐以为功
今大王曰我其偃兵诸侯之士在大王之本朝者尽善
用兵者也臣是以知大王之弗为也王无以应(吕览/应言)
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东胡却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22a 页 WYG0403-0690a.png
地千馀里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
辽西辽东郡以拒胡(史匈/奴传)
 史(苏秦/传)秦召燕王燕王欲往苏代约燕王曰楚得枳
 而国亡齐得宋而国亡齐楚不得以有枳宋而事秦
 者何也则有功者秦之深雠也秦取天下非行义也
 暴也秦之行暴正告天下告楚曰蜀地之甲乘船浮
 于汶乘夏水而下江五日而至郢汉中之甲乘船出
 于巴乘夏水而下汉四日而至五渚寡人积甲宛东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22b 页 WYG0403-0690b.png
 下随智者不及谋勇士不及怒寡人如射隼矣王乃
 欲待天下之攻函谷不亦远乎楚王为是故十七年
 事秦秦正告韩曰我起乎少曲一日而断大行我起
 乎宜阳而触平阳二日而莫不尽繇我离两周而触
 郑五日而国举韩氏以为然故事秦秦正告魏曰我
 举安邑塞女戟韩氏太原卷我下轵道南阳封冀包
 两周乘夏水浮轻舟彊弩在前锬戈在后决荥口魏
 无大梁决白马之口魏无外黄济阳决宿胥之口魏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23a 页 WYG0403-0690c.png
 无虚顿丘陆攻则击河内水攻则灭大梁魏氏以为
 然故事秦秦欲攻安邑恐齐救之则以宋委于齐曰
 宋王无道为木人以写寡人射其面寡人地绝兵远
 不能攻也王苟能破宋有之寡人如自得之已得安
 邑塞女戟因以破宋为齐罪秦欲攻韩恐天下救之
 则以齐委于天下曰齐王四与寡人约四欺寡人必
 率天下以攻寡人者三有齐无秦有秦无齐必伐之
 必亡之已得宜阳少曲致蔺石因以破齐为天下罪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23b 页 WYG0403-0690d.png
 秦欲攻魏重楚则以南阳委于楚曰寡人固与韩且
 绝矣残均陵塞鄳阨苟利于楚寡人如自有之魏弃
 与国而合于秦因以塞鄳阨为楚罪兵困于林中重
 燕赵以胶东委于燕以济西委于赵赵得讲于魏至
 公子延因犀首属行而攻赵兵伤于谯石遇败于阳
 马而重魏则以叶蔡委于魏已得讲于赵则劫魏不
 为割困则使太后弟穰侯为和嬴则兼欺舅与母适
 燕者曰以胶东适赵者曰以济西适魏者曰以叶蔡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24a 页 WYG0403-0691a.png
 适楚者曰以塞鄳阨适齐者曰以宋此必令言如循
 环用兵如刺蜚母不能制舅不能约龙贾之战岸门
 之战封陵之战高商之战赵庄之战秦之所杀三晋
 之民数百万今其生者皆死秦之孤也西河之外上
 雒之地三川晋国之祸三晋之半秦祸如此其大也
 而燕赵之秦者皆以争事秦说其主此臣之所大患
 也燕昭王不行苏代复重于燕燕使约诸侯从亲如
 苏秦时或从或不而天下由此宗苏氏之从约代厉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24b 页 WYG0403-0691b.png
 皆以寿死名显诸侯
昭王三十三年卒子惠王立(史燕/世家)
  惠王
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馀城皆为郡县以属燕唯
独莒即墨未服会燕昭王死子立为燕惠王惠王自为
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及即位齐之田单闻之乃纵反
间于燕曰齐城不下者两城耳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
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齐齐之所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25a 页 WYG0403-0691c.png
患惟恐他将之来于是燕惠王固已疑乐毅得齐反间
乃使骑劫代将而召乐毅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
畏诛遂西降赵赵封乐毅于观津号曰望诸君尊宠乐
毅以警动于燕齐齐田单后与骑劫战果设诈诳燕军
遂破骑劫于即墨下而转战逐燕北至河上尽复得齐
城而迎襄王于莒入于临菑(史乐/毅传)
 乐毅为燕昭王谋连四国之兵以伐齐大破之闵王
 亡逃仅以身匿莒乐毅追之遂屠七十馀城临淄尽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25b 页 WYG0403-0691d.png
 降惟莒即墨未下尽复收燕宝器而归复易王之辱
 乐毅谢罢诸侯之兵而独围莒即墨时田单为即墨
 令患乐毅善用兵田单不能诈也欲去之昭王又贤
 不肯听谗会昭王死惠王立田单使人谗之惠王(燕/世)
 (家惠王为太子时与乐/毅有隙及即位疑毅)惠王使骑劫代乐毅乐毅去
 之赵不归燕骑劫既为将军田单大喜设诈大破燕
 军杀骑劫尽收复七十馀城是时齐闵王已死田单
 得太子于莒立为齐襄王而燕惠王大惭自悔易乐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26a 页 WYG0403-0692a.png
 毅以致此祸惠王乃使人遗乐毅(战国策/作乐间)书曰寡人
 不佞不能奉顺君志故君捐国而去寡人不肖明矣
 敢竭其愿而君弗肯听也故使使者陈愚志君诚谕
 之语曰仁不轻绝智不轻怨君于先王世之所明知
 也寡人望有非则君覆盖之不虞君明弃之也望有
 过则君教诲之不虞君明罪之也寡人之罪百姓弗
 闻君微出明怨以弃寡人寡人必有罪矣然恐君之
 未尽厚矣谚曰厚者不损人以自益仁者不危躯以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26b 页 WYG0403-0692b.png
 要名故覆人之邪者厚之行也救人之过者仁之道
 也世有覆寡人之邪救寡人之过非君乌所望之今
 君厚受德于先王之成尊轻弃寡人以快心则覆邪
 救过难得于君矣且世有厚薄故施异行有得失故
 患同今寡人任不肖之罪而君有失厚之累于为君
 择无所取国有封疆犹家之有垣墙所以合好覆恶
 也室不能相和出讼邻家未为通计也怨恶未见而
 明弃之未为尽厚也寡人虽不肖未如殷纣之乱也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27a 页 WYG0403-0692c.png
 君虽未得志未如商容箕子之累也然不内尽寡人
 明怨于外恐其适足以伤高义而薄于行也非然苟
 可以成君之高明君之义寡人虽恶名不难受也本
 以为明寡人之薄而君不得厚扬寡人之毁而君不
 得荣是一举而两失也义者不毁人以自益况伤人
 以自损乎愿君无以寡人之不肖累往事之美昔者
 柳下季为理于鲁三绌而不去或曰可以去矣柳下
 季曰苟与人异恶往而不绌乎犹且绌也宁故国耳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27b 页 WYG0403-0692d.png
 柳下季不以绌自累故远近无议寡人之罪国人不
 知而议寡人者遍天下谚曰仁不轻绝知不简功简
 功弃大者仇也轻绝厚利者怨也仇而弃之怨而累
 之宜在远者不望之乎君今寡人无罪君岂怨之乎
 愿君捐忿和怒追顺先王以复教寡人寡人意君之
 曰余将快心以成而过不顾先王以明而恶使寡人
 进不得循初退不得变过此君所制惟君图之此寡
 人之愚志敬以书谒之(新序卷三与国策少异/其乐毅报书同国策)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28a 页 WYG0403-0693a.png
燕惠王后悔使骑劫代乐毅以故破军亡将失齐又怨
乐毅之降赵恐赵用乐毅而乘燕之弊以伐燕燕惠王
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
燕破齐报先王之雠天下莫不震动寡人岂敢一日而
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
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
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归赵将
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28b 页 WYG0403-0693b.png
意乎乐毅报遗燕惠王书曰臣不佞不能奉承王命以
顺左右之心恐伤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义故遁逃走
赵今足下使人数之以罪臣恐侍御者不察先王之所
以畜幸臣之理又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
书对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亲其功多者赏之其能
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
者立名之士也臣窃观先王之举也见有高世主之心
故假节于魏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厕之宾客之中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29a 页 WYG0403-0693c.png
立之群臣之上不谋父兄以为亚卿臣窃不自知自以
为奉令承教可幸无罪故受令而不辞先王命之曰我有
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臣曰夫齐
霸国之馀业而最胜之遗事也练于兵甲习于战攻王
若欲伐之必与天下图之与天下图之莫若结于赵且
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欲也赵若许而约四国攻之齐
可大破也先王以为然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起
兵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王而举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29b 页 WYG0403-0693d.png
济上济上之军受命击齐大败齐人轻卒锐兵长驱至
国齐王遁而走莒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
入于燕齐器设于宁台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乎磨室
蓟丘之植植于汶篁自五伯已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
先王以为慊于志故裂地而封之使得比小国诸侯臣
窃不自知自以为奉命承教可幸无罪是以受命不辞
臣闻贤圣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
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30a 页 WYG0403-0694a.png
彊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馀教未衰执政
任事之臣修法今慎庶孽施及乎萌𨽻皆可以教后世
臣闻之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伍子胥
说听于阖闾而吴王远迹至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
而浮之江吴王不寤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沈子胥而不
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是以至于入江而不化夫
免身立功以明先王之迹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诽谤
堕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义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30b 页 WYG0403-0694b.png
之所不敢出也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
国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之亲
左右之说不察疏远之行故敢献书以闻惟君王之留
意焉(按乐毅书与/国策稍异)于是燕王复以乐毅子乐间为昌国
君而乐毅往来复通燕燕赵以为客卿乐毅卒于赵(史/乐)
(毅/传)
燕将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燕将惧诛因保聊城
不敢归齐田单攻之岁馀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连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31a 页 WYG0403-0694c.png
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书书曰吾闻之智者
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
君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燕王之无臣非忠也杀身亡
聊城而威不信于齐非勇也功败名灭后世无称焉非
智也三者世主不臣说士不载故智者不再计勇士不
怯死今死生荣辱贵贱尊卑此时不再至愿公详计而
无与俗同且楚攻齐之南阳魏攻平陆而齐无南面之
心以为亡南阳之害小不如得济北之利大故定计审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31b 页 WYG0403-0694d.png
处之今秦人下兵魏不敢东面衡秦之势成楚国之形
危齐弃南阳断右壤定济北计犹且为之也且夫齐之
必决聊城公勿再计今楚魏交退于齐而燕救不至以
全齐之兵无天下之规与聊城共据期年之敝则臣见
公之不能得也且燕国大乱君臣失计上下迷惑栗腹
以十万之众五折于外以万乘之国被围于赵壤削主
困为天下僇笑国敝而祸多民无所归心今公又以敝
聊城之民距全齐之兵是墨翟之守也食人炊骨士无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32a 页 WYG0403-0695a.png
反外之心是孙膑之兵也能见于天下虽然为公计者
不如全车甲以报于燕车甲全而归燕燕王必喜身全
而归于国士民如见父母交游攘臂而议于世功业可
明上辅孤主以制群臣下养百姓以资说士矫国更俗
功名可立也亡意亦捐燕弃世东游于齐乎裂地定封
富比乎陶卫世世称孤与齐久存又一计也此两计者
显名厚实也愿公详计而审处一焉且吾闻之规小节
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昔者管夷吾射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32b 页 WYG0403-0695b.png
桓公中其钩篡也遗公子纠不能死怯也束缚桎梏辱
也若此三行者世主不臣而乡里不通乡使管子幽囚
而不出身死而不反于齐则亦名不免为辱人贱行矣
臧获且羞与之同名矣况世俗乎故管子不耻身在缧
绁之中而耻天下之不治不耻不死公子纠而耻威之
不信于诸侯故兼三行之过而为五霸首名高天下而
光烛邻国曹子为鲁将三战三北而亡地五百里乡使
曹子计不反顾议不还踵刎颈而死则亦名不免为败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33a 页 WYG0403-0695c.png
军禽将矣曹子弃三北之耻而退与鲁君计桓公朝天
下会诸侯曹子以一剑之任枝桓公之心于坛坫之上
颜色不变辞气不悖三战之所亡一朝而复之天下震
动诸侯惊骇威加吴越若此二士者非不能成小廉而
行小节也以为杀身亡躯绝世灭后功名不立非智也
故去感忿之怨立终身之名弃忿悁之节定累世之功
是以业与三王争流而名与天壤相弊也愿公择一而
行之燕将见鲁连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欲归燕已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33b 页 WYG0403-0695d.png
有隙恐诛欲降齐所杀虏于齐甚众恐已降而后见辱
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宁自刃乃自杀聊城乱田单遂屠
聊城归而言鲁连欲爵之鲁连逃隐于海上曰吾与富
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史鲁仲/连传)
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系之衍仰天而哭夏
五月天为之降霜(淮南/子)
惠王七年卒韩魏楚共伐燕燕武成王立(史燕世家惠/按赵世家)
(文王二十八年燕相成安君公孙操弑其王/乐资以为即惠王也而燕世家不载何欤)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34a 页 WYG0403-0696a.png
  武成王
武成王七年齐田单伐我拔中阳(史燕/世家)
十三年秦败赵于长平四十馀万(史燕/世家)
十四年武成王卒子孝王立(史燕/世家)
  孝王
孝王元年秦围邯郸者解去(史燕/世家)
三年孝王卒子今王喜立(史燕/世家)
  王喜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34b 页 WYG0403-0696b.png
四年燕王喜命相栗腹约欢赵以五百金为赵王酒还
报燕王曰赵王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王召
昌国君乐间问之对曰赵四战之国其民习兵不可伐
王曰吾以五而伐一对曰不可燕王怒群臣皆以为可
卒起二军车二千乘栗腹将而攻鄗卿秦攻代惟大夫
将渠谓燕王曰与人通关约交以五百金饮人之王使
者报而反攻之不祥燕王不听自将偏军随之将渠引
燕王绶止之曰王必无自往往无成功王蹴之以足将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35a 页 WYG0403-0696c.png
渠泣曰臣非以自为为王也燕军至宋子赵使廉颇将
击破栗腹于鄗破卿秦乐乘于代乐间奔赵廉颇逐之
五百馀里围其国燕人请和赵人不许(史燕/世家)
六年秦灭东西周置三川郡(史燕/世家)
七年秦拔赵榆次三十七城秦置太原郡(史燕/世家)
九年秦王政初即位(史燕/世家)
乐间居燕三十馀年燕王喜用其相栗腹之计欲攻赵
而问昌国君乐间乐间曰赵四战之国也其民习兵伐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35b 页 WYG0403-0696d.png
之不可燕王不听遂伐赵赵使廉颇击之大破栗腹之
军于鄗禽栗腹乐乘乐乘者乐间之宗也于是乐间奔
赵赵遂围燕燕重割地以与赵和赵乃解而去燕王恨
不用乐间乐间既在赵乃遗乐间书曰(书与国/策异)纣之时
箕子不用犯谏不怠以冀其听商容不达身祗辱焉以
冀其变及民志不入狱囚自出然后二子退隐故纣负
桀暴之累二子不失忠圣之名何者其忧患之尽矣今
寡人虽愚不若纣之暴也燕民虽乱不若殷民之甚也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36a 页 WYG0403-0697a.png
室有语不相尽以告邻里二者寡人不为君取也乐间
乐乘怨燕不听其计二人卒留赵赵封乐乘为武襄君
其明年乐乘廉颇为赵围燕燕重礼以和乃解(史乐/毅传)
十年赵孝成王卒襄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攻乐乘乐
乘走廉颇亡入魏后十六年而秦灭赵(史乐/毅传)
剧辛故居赵与庞煖善已而亡走燕燕见赵数困于秦
而廉颇去令庞煖将也欲因赵弊攻之问剧辛辛曰庞
煖易与耳燕使剧辛将击赵赵使庞煖击之取燕军二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36b 页 WYG0403-0697b.png
万杀剧辛(王喜十二/年后事)秦拔魏二十城置东郡(史燕/世家)
十九年秦拔赵之邺九城赵悼襄王卒(史燕/世家)
二十三年太子丹质于秦亡归燕(史燕/世家)
二十五年秦虏灭韩王安置颍川郡(史燕/世家)
二十七年秦虏赵王迁灭赵赵公子嘉自立为代王燕
见秦且灭六国秦兵临易水祸且至燕太子丹阴养壮
士二十人使荆轲献督亢地图于秦因袭刺秦王秦王
觉杀轲使将军王剪击燕(史燕/世家)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37a 页 WYG0403-0697c.png
荆轲者卫人也(地志淇/县人)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
庆卿而之燕(博物志轲字次非/荆人即杀蛟者)燕人谓之荆卿荆卿好
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
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
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
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
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
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荆轲游于邯郸鲁句践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37b 页 WYG0403-0697d.png
与荆轲博争道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遂不
复会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
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地志太子丹与/樊将军饮华阳)
(台出美/人佐酒)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
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
沈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
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居顷之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而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38a 页 WYG0403-0698a.png
秦王政生于赵其少时与丹驩及政立为秦王而丹质
于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归而求
为报秦王者国小力不能其后秦稍蚕食诸侯且至于
燕燕君臣皆恐祸之至太子丹患之问其傅鞠武(鞠武/使太)
(子请于田光先生田光荐荆轲于太子太子使荆轲持/樊将军首及督亢图献秦王因刺之不中杀荆轲并详)
(国/策)秦使王剪伐燕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率其精兵
东保于辽东秦益遣李信追击燕王(史刺/客传)
 博物志 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遇之无礼不得意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38b 页 WYG0403-0698b.png
 思欲归请于秦王王不听谬言曰令乌头白马生角
 乃可丹仰而叹乌即头白俯而嗟马生角秦王不得
 已而遣之为机发之桥欲陷丹丹驱驰过之而桥不
 发遁到关关门不开丹为鸡鸣于是众鸡悉鸣遂归
 (又燕/丹子)
 列士传 燕丹使田光值候荆轲值其醉唾其耳中
 轲觉曰此出口入耳之言必大事也则往见光
 风俗通 燕太子丹仰叹天为雨粟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39a 页 WYG0403-0698c.png
 燕丹子 田光谓荆轲曰太子倾心于足下荆轲曰
 有鄙志尝谓心合意没身不顾情有异一毛不拔
 荆轲之燕太子曰田先生今无恙乎轲曰光临送轲
 之时言太子戒以国事耻以丈夫而不见信向轲吞
 舌而死矣
 燕丹子 太子自喜得荆轲永无忧秦后日与轲之
 东宫临池而观轲拾瓦投蛙太子令人奉盘金轲用
 抵蛙复进轲曰非为太子爱金也但臂痛耳 又曰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39b 页 WYG0403-0698d.png
 太子常与荆轲同案而食同床而寝 太子与荆轲
 置酒美人鼓瑟轲曰好手太子即断其手以玉盘盛
 而奉之
 地志(涿/州)华阳台燕丹与樊将军饮此出美人佐酒
二十九年秦攻拔我蓟燕王亡徙居辽东斩丹以献秦
三十年秦灭魏三十三年秦拔辽东虏燕王喜卒灭燕
是岁秦将王贲亦虏代王嘉(史燕/世家)
 史(刺客/传)代王嘉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40a 页 WYG0403-0699a.png
 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
 得血食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
 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
 虏王喜 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
 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宋子县/名也)久之作苦闻其家
 堂上客击筑徬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
 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是非家丈人召使
 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40b 页 WYG0403-0699b.png
 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
 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
 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
 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始皇惜其善击筑重赦之
 乃矐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
 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扑秦皇帝不中于是遂
 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太史公曰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
 (雨粟马生角也太过又/言荆轲伤秦王皆非也)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41a 页 WYG0403-0699c.png
 风俗通(卷之/六)燕太子丹遣荆轲欲西刺秦王与客送
 之易水而设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歌为濮上音
 士皆垂发涕泣后为羽声慷慨而索瞋目发尽上指
 冠荆轲入秦事败而死渐离变名易姓为人庸保匿
 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伎痒不能
 止出言曰彼有善不善从者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
 窃言是非家丈人作乐召前使击筑一坐称美赐酒
 而渐离念久畏约毋穷已时乃退出装匣中筑与其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41b 页 WYG0403-0699d.png
 善衣更容貌而前莫不惊愕下与亢礼以为上客使
 击筑无不涕泣而去者宋子客传之闻于秦始皇始
 皇召见人有识者乃高渐离始皇惜其善击筑重
 杀之乃矐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渐离
 乃以铅置筑木中后进得近举筑扑始皇不中于是
 遂诛
  杂录
人有言有知不死之道者燕君使人受之不捷而言者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42a 页 WYG0403-0700a.png
死燕君甚怒其使者将加诛焉幸臣谏曰人所忧者莫
急乎死已所重者莫过乎生彼自丧其生安能令君不
死也乃不诛有齐子亦欲学其道闻言者之死乃抚膺
而恨富子闻而笑之曰夫所欲学不死其人已死而犹
恨之是不知所以为学胡子曰富子之言非也凡人有
术不能行者有矣能行而无其术者亦有矣卫人有善
数者临死以诀喻其子其子志其言而不能行者也他
人问之以其父所言告之问者用其言而行其术与其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42b 页 WYG0403-0700b.png
父无差焉若然死者奚为不能言生术哉(列子/说符)
客有教燕王为不死之道者王使人学之所使学者未
及学而客死王大怒诛之王不知客之欺已而诛学者
之晚也(韩子外/储左)
宋人有请为燕王以棘刺之端为母猴者必三月斋然
后能观之燕王因以三乘养之右御冶工言于王曰臣
闻人主无十日不燕之斋今知王不能久斋以观无用
之器也故以三月为期凡刻削者以其所以削必小今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43a 页 WYG0403-0700c.png
臣冶人也无以为之削此不然物也(不然之物谓/无益于用也)王必
察之王因囚而问之果妄乃杀之冶人谓王曰计无度
量言谈之士多棘刺之说也一曰卫有人好微巧能以
棘刺之端为母猴燕王说之养之以五乘之奉王曰吾
试观客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欲观之必半岁不入
宫不饮酒食肉雨霁日出视之晏阴之间乃可见也郑
有台下之冶者谓燕王曰臣削者也诸微物必以削削
之而所削必大于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王试观客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43b 页 WYG0403-0700d.png
之削能与不能可知也王曰善谓卫人曰客为棘刺之
端以削吾欲观之客曰臣请之舍取之因逃(韩子外/储左)
公行子之之燕遇曾元于涂曰燕君何如曾元曰志卑
志卑者轻物轻物者不求助何能举(荀子/大略)
燕人李季好远出其妻私有通于士季突至士在内中
妻患之其室妇曰令公子裸而解发直出门吾属佯不
见也于是公子从其计疾走出门季曰是何人也家人
皆曰无有季曰吾见鬼乎妇人曰然为之奈何曰取五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44a 页 WYG0403-0701a.png
姓之矢(一云/尿)浴之季曰诺乃浴以矢一曰浴以兰汤(韩/子)
(内储/下)
燕人生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过晋同行者诳之指城
曰此燕国之城其人愀然变容指社曰此君里之社乃
喟然而叹指舍曰此君先人之庐乃潸然而泣指垄曰
此君先人之冢其人泣不自禁(列/子)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举烛
云而过书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三十二 第 44b 页 WYG0403-0701b.png
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也燕相白王王大悦国
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韩非/子)
 
 
 
 
 
 春秋战国异辞卷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