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1a 页 WYG0403-046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战国异辞卷二十三
         右春坊右谕德陈厚耀撰
 秦
  共公
共公立五年卒子桓公立
  桓公
桓公三年晋败我一将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1b 页 WYG0403-0469d.png
二十四年晋厉公初立与秦桓公夹河而盟归而秦倍
盟与翟合谋击晋
二十六年晋率诸侯伐秦秦军败走追至泾而还桓公
立二十七年卒子景公立(以上史秦本纪/ 约左氏文)
  景公
景公十五年救郑败晋兵于栎是时晋悼公为盟主
十八年晋悼公彊数会诸侯率以伐秦败秦军秦军走
晋兵追之遂渡泾至棫林而还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2a 页 WYG0403-0470a.png
二十七年景公如晋与平公盟已而背之(史秦本纪/ 约左氏)
(文/)
秦景主(即景/公也)将视强兵于天下使庶长鲍戎必致命亢
仓子待以壤邑十二周实迫之亢仓子至自荣泉宾于
上馆景主三日弗得所问下席北首顿圭曰天果无意
恤孤耶亢仓子油然亏盻曰朕以主为异之问而宁弊
弊焉以斫刺为故抑者亦随其欲而得正焉无如何矣
景主一拜再举敛黼衽端圭抑首而坐曰实惟天所命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2b 页 WYG0403-0470b.png
亢仓子仰榱而嘘俯正颜色曰原兵之所起与始有人
惧夫兵也者出入之威也人之有威性受于天故兵之
所自来上矣尝无上选(缺/)不用贵贱长少贤愚相与同
察兵之兆在心怀恚而未发兵也疾视作色兵也傲言
推梭兵也侈斗攻战兵也此四者鸿细之争也未有蚩
尤之时人实揭材木以斗矣黄帝用水火矣共工称乱
矣五帝相与争矣一兴一废胜者用事夫有以咽药而
死者欲禁天下之医非也有以乘舟而死者欲禁天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3a 页 WYG0403-0470c.png
之船非也有以用兵而丧其国者欲禁天下之兵非
也夫兵之不可废譬水火焉善用之则为福不善用之
则为祸是故怒笞不可偃于家刑罚不可偃于国征伐
不可偃于天下古之圣王有义兵而无偃兵兵诚义以
诛暴君而振苦人人之悦也若孝子之见慈亲饿𨽻之
遇美食号呼而走之若强弩之射深谷也胜负之决勿
徵于他必反之人情人情欲生而恶死欲荣而恶辱死
生荣辱之道一则三军之士可使一心矣凡军欲其众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3b 页 WYG0403-0470d.png
也心欲其一也三军一心则令可使无敌矣古之至兵
盖重令也故其令强者其敌弱其令信者其敌诎先胜
之于此则胜之于彼诚若此则敌胡足胜也凡敌人之
来也以求利也今来而得此且以走为利敌皆以走为
利则刃无所与接矣此之谓至兵傲虐奸诈之与义理
反也其势不俱胜不两立故义兵入于敌之境则人知
所庇矣兵至于国邑之郊不践黍稼不穴丘墓不残积
聚不焚室屋得人虏垕而归之信与人期以敚敌资以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4a 页 WYG0403-0471a.png
章好恶以示逆顺若此而犹有愎狠凌宕不听者虽行
武焉可也先发声出号令曰兵之来也以除人之雠以
顺天之道故尅其国不屠其人独诛所诛而已于是举
选秀士贤良而尊封之求见孤疾长老而拯敬之发府
库之财散仓廪之榖不私其物曲加其礼今有人于此
能生死人一人则天下之人争事之矣义兵之生一人
亦多矣人孰不悦故义兵至则邻国之人归之若流水
诛国之人望之如父母行地滋远得人滋众辞未终景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4b 页 WYG0403-0471b.png
主兴稽首曰孤获闻先生教言不觉气盈宇宙志知所
如也而心滋益龚于是步前称觞为亢仓子寿拜居首
列师位严于斋室又月涉旬辰加天关白昼行道行弟
子礼(亢仓子/兵道)
三十六年秦景公母弟后子针有宠而富或谮之恐诛
乃奔晋车重千乘晋平公曰后子富如此何以自亡对
曰秦公无道畏诛欲待其后世乃归(史秦/本纪)
景公立四十年卒子哀公立后子复来归秦(史秦本/纪 约)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5a 页 WYG0403-0471c.png
(左氏/文)
 楚辞注 秦伯有齧犬弟针欲请之秦伯不肯与针
 以百两金请易之而又不听因逐针而夺其爵禄也
  哀公
十一年楚平王来求秦女为太子建妻至国女好而自
娶之
十五年晋公室卑而六卿强欲内相攻是以秦晋久不
相攻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5b 页 WYG0403-0471d.png
三十一年吴伐楚入郢楚大夫申包胥来告急七日不
食日夜哭泣于是秦乃发五百乘救楚大败吴师吴师
归昭王乃得复入郢哀公立三十六年卒太子夷公蚤
死不得立立夷公子是为惠公(以上史/秦本纪)
  惠公
惠公立十年卒子悼公立(史秦/本纪)
  悼公
悼公立十四年卒子厉共公立(史秦/本纪)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6a 页 WYG0403-0472a.png
  厉共公
厉共公二年蜀人来赂
十六年堑河旁以兵二万伐大荔取其王城
二十一年初县频阳晋取武城
二十五年晋智开与邑人来奔
三十三年伐义渠虏其王
三十四年日食厉共公卒子躁公(以上史/秦本纪)
厉共公二十五年晋大夫智开率其邑人来奔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6b 页 WYG0403-0472b.png
二十九年晋大夫智伯宽率其邑人来奔 二事见史
记年表正义曰开智伯瑶子也
  躁公
躁公二年南郑反
十三年义渠来伐至渭南
十四年躁公卒立其弟怀公(索隐曰厉共公子也生昭/太子未立而卒太子之子)
(是为/灵公)
  怀公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7a 页 WYG0403-0472c.png
怀公四年庶长晁与大臣围怀公怀公自杀怀公太子
曰昭子蚤死大臣乃立太子昭子之子是为灵公灵公
怀公孙也(史秦/本纪)
  灵公
灵公六年晋城少梁秦击之(以上史/秦本纪)
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史封/禅书)
八年城堑河濒初以君主妻河(史记/年表)
十年补庞城城籍姑(史记本纪误/书十三年)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7b 页 WYG0403-0472d.png
十三年灵公卒子献公不得立立灵公季父悼子是为
简公简公昭子之弟而怀公子也(史秦/本纪)
  简公
简公二年与晋战败郑下(史记/年表)
简公六年令吏初带剑堑洛城重泉十六年卒子惠公
(纪年云简公九年卒次敬/公立十二年卒乃立惠公)
  惠公
惠公十二年子出子生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8a 页 WYG0403-0473a.png
十三年伐蜀取南郑惠公卒出子立(史秦/本纪)
  出子
出子二年庶长改迎灵公之子献公于河西而立之杀
出子及其母沈之渊旁秦以往者数易君君臣乖乱故
晋复彊夺秦河西地(史秦/本纪)
秦小主夫人用奄变(小主秦君也秦厉公曾孙惠公/之子也夫人用奄变为惑乱也)
贤不说自匿百姓郁怨非上公子连亡在魏闻之(公子/连一)
(名元秦厉公曾孙灵公之子/也于小主为从父昆弟也)欲入因群臣与民从郑所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8b 页 WYG0403-0473b.png
之塞右主然守塞弗入曰(右主然守塞吏也弗/入弗纳公子连也)臣有义
不两立公子勉去矣公子连去入翟从焉氏塞(塞在/安定)
改入之(菌改亦/守塞吏)夫人闻之大骇令吏兴卒奉命曰寇在
边卒与吏其始发也皆曰往击寇中道因变曰非击寇
也迎主君也公子连因与卒俱来至雍围夫人夫人自
杀公子连立是为献公(周安王/十八年)怨右主然而将重罪之
德菌改而欲厚赏之监突争之曰(监突秦/大夫)不可秦公子
之在外者众若此则人臣争入亡公子矣此不便主献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9a 页 WYG0403-0473c.png
公以为然故复右主然之罪(复反也不/罪之也)而赐菌改官大
夫赐守塞者人米二十石(吕览当赏后/事在春秋)
  献公
献公元年止从死
二年城栎阳(以上史/秦本纪)
秦献公初立欲复缪公之迹羌人无弋印以其众西去
初厉公之时有羌人无弋爰剑者不知何戎之别也为
秦所拘执以为奴𨽻其后亡归而秦人追之藏于岩穴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9b 页 WYG0403-0473d.png
中得免与劓女遇合于野女耻其状被发覆面羌人因
以为俗遂俱亡入三河间(三河即黄河析/支河湟中河)诸羌共畏事
之推以为豪以射猎为事爰剑教之田畜种人依之者
益众羌人谓奴为无弋以爰剑尝为奴故因名之其后
世世为豪至爰剑曾孙忍时秦献公立忍季父印畏秦
之威将其众种人附落南支析支河曲西数千里与诸
羌绝远不复交通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
忍及弟舞独留湟中忍生九子为九种舞生十七子为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10a 页 WYG0403-0474a.png
十七种羌之盛由此始(杜氏/通典)
四年正月庚寅孝公生
十一年周太史儋见献公曰周故与秦国合而别别五
百岁复合合七十七岁而霸王出
十六年桃冬花
十八年雨金栎阳(以上史/秦本纪)
栎阳雨金秦献公自以为瑞(献公孝/公之父)故作畦畤栎阳而
祀白帝其后百二十岁而秦灭周周之九鼎入于秦或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10b 页 WYG0403-0474b.png
曰宋太丘社亡而鼎没于泗水彭城下(史封禅书/)
二十一年与晋战于石门斩首六万天子贺以黼黻
二十三年与魏战少梁虏其将公孙痤
二十四年献公卒子孝公立(名渠/梁)年已二十一岁矣(史/秦)
(本/纪)
  孝公
孝公元年河山以东强国六与齐威楚宣魏惠燕悼韩
哀赵成侯并淮泗之间小国十馀楚魏与秦接界魏筑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11a 页 WYG0403-0474c.png
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周
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
会盟夷狄遇之孝公于是布惠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
下令国中曰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
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
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
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
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11b 页 WYG0403-0474d.png
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
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彊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
土于是乃出兵东围陜城西斩戎之豲王卫鞅闻是令
下西入秦因景监求见孝公二年天子致胙三年卫鞅
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
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
三年百姓便之乃拜鞅为左庶长(史秦/本纪)
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12a 页 WYG0403-0475a.png
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孝
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罢而孝公怒
景监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耶景监以让卫鞅卫鞅
曰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后五日复求见鞅鞅
复见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罢而孝公复让景监景监
亦让鞅鞅曰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请复见鞅鞅复
见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罢而去孝公谓景监曰汝
客善可与语矣鞅曰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诚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12b 页 WYG0403-0475b.png
复见我我知之矣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
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
欢甚也鞅曰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
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待
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彊国之术说君君大说
之耳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
法恐天下议已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
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謷于民愚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13a 页 WYG0403-0475c.png
者闇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
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
人苟可以彊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
曰善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
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
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
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论于法之外也三
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13b 页 WYG0403-0475d.png
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
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
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
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
卒定变法之令(史商/君传)
秦孝公欲用卫鞅之言更为严刑峻法易古三代之制
度恐大臣不从于是召卫鞅甘龙杜挚三大夫御于君
虑世事之变计正法之本公曰吾欲更法以教民吾恐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14a 页 WYG0403-0476a.png
天下之议我也公孙鞅曰臣闻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君
亟定变法之虑行之无疑殆无顾天下之议且夫有高
人之行者固负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謷于民语
曰愚者暗成事知者见未萌民不可与虑始可与乐成
功郭偃之法曰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
众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是以圣人苟可
以治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甘
龙曰不然臣闻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14b 页 WYG0403-0476b.png
民而教者不劳而成功据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今
君变法不循故更礼以教民臣恐天下之议君愿君熟
虑之公孙鞅曰子之所言者世俗之所知也常人安于
所习学者溺于所闻此两者所以居官而守法也非所
与论于典法之外也三代不同道而王五霸不同法而
霸知者作法而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拘礼
之人不足与言事制法之人不足与论治君无疑矣杜
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什不易器臣闻之法古无过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15a 页 WYG0403-0476c.png
循礼无邪君其图之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
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
诛而不怒及至文武各当其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
法两定制令各宜甲兵器备各便其用臣故曰治世不
一道便国不必古故汤武之王也不循古殷夏之灭也
不易礼然则反古者未可非也循礼者未足多也君无
疑矣孝公曰善吾闻穷乡多怪曲学多辩愚者之笑知
者哀焉狂夫之乐贤者忧焉拘世之议人心不疑矣于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15b 页 WYG0403-0476d.png
是孝公违龙挚之谋遂从商鞅之言法严而酷刑深而
必守之以公当时取强遂封鞅为商君(新序卷九/商子略同)
七年与魏惠王会杜平
八年与魏战元里有功
十年卫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降之十二年作为
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
四十一县为田开阡陌东地度洛十四年初为赋十九
年天子致伯二十年诸侯毕贺秦使公子少官率师会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16a 页 WYG0403-0477a.png
诸侯逢泽朝天子(史秦/本纪)
卫鞅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不告奸
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
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卒(音/律)
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
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
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
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16b 页 WYG0403-0477b.png
无所芬华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
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
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
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初言
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
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
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
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17a 页 WYG0403-0477c.png
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
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
令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降之居三年筑
冀阙宫庭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而令民父子兄弟同
室内息者为禁而集小都邑乡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
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行
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居五年秦人富彊天子致
胙于孝公诸侯毕贺(史商/君传)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17b 页 WYG0403-0477d.png
 韩非子 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
 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
 其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
 而乱不生也一曰公孙鞅曰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
 至重者不来是谓以刑去刑也
 淮南子 秦国之俗贪狠强力寡义而趋利可威以
 刑而不可化以善可劝以赏而不可厉以名被险而
 带河四塞以为固地利形便畜利殷富孝公欲以虎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18a 页 WYG0403-0478a.png
 狼之势而吞诸侯故商鞅之法生焉
齐败魏兵于马陵虏其太子申杀将军庞涓其明年卫鞅
说孝公曰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秦
即并魏何者魏居岭阨之西都安邑与秦界河而独擅
山东之利利则西侵秦病则东收地今以君之贤圣国
赖以盛而魏往年大破于齐诸侯畔之可因此时伐魏
魏不支秦必东徙东徙秦据河山之固东乡以制诸侯
此帝王之业也孝公以为然使卫鞅将而伐魏魏使公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18b 页 WYG0403-0478b.png
子卬将而击之军既相拒卫鞅遗魏将公子卬书曰吾
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
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魏公子卬以为然会盟已
饮而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
以归秦(本纪孝公二十二年卫/鞅击魏虏魏公子卬)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
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
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梁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座
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史/商)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19a 页 WYG0403-0478c.png
(君/传)
公孙鞅为秦将而攻魏(鞅魏/人)魏使公子卬将而当之公
孙鞅之居魏也固善公子卬使人谓公子卬曰凡所为
游而欲贵者以公子之故也今秦令鞅将魏令公子当
之岂且忍相与战哉公子言之公子之主鞅请亦言之
主而皆罢军于是将归矣使人谓公子曰归未有时相
见愿与公子坐而相去别也公子曰诺魏吏争之曰不
可公子不听遂相与坐公孙鞅因伏卒与车骑以取公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19b 页 WYG0403-0478d.png
子卬秦孝公薨惠公立以此疑公孙鞅之行故加罪焉
公孙鞅以其私属与母奔魏襄疵不受曰以君之反公
子卬也(襄疵魏人战国策秦惠王车裂/鞅无归魏之事 吕览无义)
二十四年与晋战雁门(纪年作/岸门)虏其将魏错孝公卒子
惠文君立是岁诛卫鞅(史纪/本)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赵良见商君商君
曰鞅之得见也从孟兰皋今鞅请得交可乎赵良曰仆
弗敢愿也孔丘有言曰推贤而戴者进聚不肖而王者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20a 页 WYG0403-0479a.png
退仆不肖故不敢受命仆闻之曰非其位而居之曰贪
位非其名而有之曰贪名仆听君之义则恐仆贪位贪
名也故不敢闻命商君曰子不说吾治秦欤赵良曰反
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彊虞舜有言曰自卑
也尚矣君不若道虞舜之道无为问仆矣商君曰始秦
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为其
男女之别大筑冀阙营如鲁卫矣子观我治秦也孰与
五羖大夫贤赵良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20b 页 WYG0403-0479b.png
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
君若不非武王乎则仆请终日正言而无诛可乎商君
曰语有之矣猊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夫子果肯终日正言鞅之药也鞅将事子子又何辞焉
赵良曰夫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闻秦缪公之贤而愿
望见行而无资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缪公知之
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相秦
六七年而东伐郑三置晋国之君一救荆国之祸发教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21a 页 WYG0403-0479c.png
封内而巴人致贡施德诸侯而八戎来服由余闻之款
关请见五羖大夫之相秦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行于
国中不从车乘不操干戈功名藏于府库德行施于后
世五羖大夫死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
杵此五羖大夫之德也今君之见秦王也因嬖人景监
以为主非所以为名也相秦不以百姓为事而大筑冀
阙非所以为功也刑黥太子之师傅残伤民以峻刑是
积怨畜祸也教之化民也深于命民之效上也捷于令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21b 页 WYG0403-0479d.png
今君又左建外易(左建谓以左道建立威权也/外易谓在外革易君命也)非所以
为教也君又南面而称寡人日绳秦之贵公子诗曰相
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以诗观之非所
以为寿也公子虔杜门不出已八年矣君又杀祝欢而
黥公孙贾诗曰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此数事者非所以
得人也君之出也后车十数从车载甲多力而骈胁者
为骖乘持戈而操闟戟者旁车而趋此一物不具君固
不出书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22a 页 WYG0403-0480a.png
延年益寿乎则何不归十五都灌园于鄙劝秦王显岩
穴之士养老存孤敬父兄序有功尊有德可以少安君
尚将贪商于之富宠秦国之教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
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亡可
翘足而待商君弗从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
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
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
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自弊一至此哉去之魏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22b 页 WYG0403-0480b.png
魏人怨其欺公子卬而破魏师弗受商君欲之他国魏
人曰商君秦之贼秦强而贼入魏弗归不可遂纳秦商
君入秦复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秦发兵
攻啇君杀之于郑渑池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
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商/君传)
 秦本纪 鞅之初为秦施法法不行太子犯禁鞅曰法之不行
 自于贵戚君必欲行法先于太子太子不可黥黥其
 傅师于是法大用秦人治及孝公卒太子立宗室多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23a 页 WYG0403-0480c.png
 怨鞅鞅亡因以为反而卒车裂以徇秦国
 汉书 法家商君二十九篇 兵权谋公孙鞅二十
 七篇
 
 
 
 
 
春秋战国异辞 卷二十三 第 23b 页 WYG0403-0480d.png
 
 
 
 
 
 
 
 春秋战国异辞卷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