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1a 页 WYG0403-009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战国异辞卷一
         右春坊右谕德陈厚耀撰
 周
  史周本纪(节文/)周自武王受命克殷(徐广曰武王/定位元年岁)
  (在乙酉六/年庚寅崩)太子诵代立是为成王使召公营洛邑
  居九鼎焉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以相太
  子而立之太子钊遂立是为康王成康之际天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1b 页 WYG0403-0092b.png
  安宁刑错四十馀年不用康王卒子昭王瑕立昭
  王时王道微缺南巡不返卒于江上立太子满是
  为穆王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王道衰微穆王
  命伯□(音/囧)申诫大仆国政作□命复宁王征犬戎
  祭公谋父谏不听(详国/语)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
  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乃作甫刑穆王立五十五
  年崩子共王繄扈立共王游于泾上密康公从有
  三女奔之康公不献一年共王灭密共王崩子懿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2a 页 WYG0403-0093a.png
  王艰立(一作/坚)懿王时王室衰诗人作刺懿王崩共
  王弟辟方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
  子燮是为夷王夷王崩子厉王胡立即位三十年
  好利近荣夷公大夫芮良夫谏不听暴虐侈傲诸
  侯不朝民谤者杀之召公谏不听民乃相与袭王
  王出奔于彘立太子靖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
  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二相共立太子靖
  为王是为宣王宣王即位二相辅之修政法文武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2b 页 WYG0403-0093b.png
  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四十六年宣王崩子幽
  王宫涅立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三年幽王嬖
  褒姒生子伯服王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
  为后伯服为太子申侯怒(宜臼母/家也)与缯夷犬戎攻
  幽王杀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于是诸
  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太子宜臼是为平王以奉
  周祀
  平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3a 页 WYG0403-0093c.png
平王立东迁于雒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
彊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周/本纪)
 述异记 平王二年十旬不雨遣祭天神俄而生涌
 泉金鱼跃出而雨降
初周避犬戎之难东徙洛邑秦襄公以兵送王王与誓
封爵之襄公于是始国而与东诸侯通使聘享之礼(通/鉴)
(前/编)
初郑桓公为司徒善于其职甚得周众又死于犬戎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3b 页 WYG0403-0093d.png
难王命其子掘突缵乃父之职复为司徒(通鉴/前编)
平王十九年王怀申侯全已之功又感郑伯迎立之功
为遣畿内之民戍申及许(郑邑非/许国也)以防戎(通鉴/前编)
平王不抚其民而远屯戍于母家周人怨思作扬之水
以刺之 行役无期大夫思其危难作君子于役以讽
(诗/序)
 子夏诗传 荆伐申平王以周师戍申周人怨之赋
 扬之水戍者不归室家思怨赋君子于役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4a 页 WYG0403-0094a.png
 申公诗说 扬之水荆子讨申侯弑幽王之罪伐申
 侵甫及许平王遣兵戍之周人怨思而作 君子于
 役戍申者之妻所作
申侯立平王于申(幽王伐申申侯/逆战于戏射王)自申迁洛命秦伯帅
师逐犬戎于镐京寻遣尹伯封镐秦伯之师过故宗庙
宫室秦人皆垦为田咸生禾黍旁皇不忍去作黍离之
(诗/说)
 诗传 王世子宜臼弑其君幽王自立于雒尹伯封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4b 页 WYG0403-0094b.png
 过西都而伤之赋黍离
 诗序 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
 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徬徨不忍去而作黍离之诗(通/鉴)
 (载于平王/二十四年)
周既东迁尹伯封思西周风俗之美而伤今之不古若
作都人士(诗说衣诗序以为周/人刺 服无常之诗)
平王时周道衰弃其九族故王族作葛藟以刺之(诗序/ 诗)
(说亦云王族流散/而作 诗传同) 四十九年鲁隐公即位(史周/本纪)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5a 页 WYG0403-0094c.png
东迁学废君子伤之赋子衿(子夏诗传入王风风诗说/略同 诗序入郑 学校)
(废/也)
五十一年平王崩太子泄父蚤死立其子林是为桓王
桓王平王孙也(史周/本纪)
  桓王
三年郑庄公朝王不礼五年郑怨与鲁易许田许田天
子之用事太山田也(史周/本纪) 十三年伐郑郑射伤桓王
桓王去归(史周/本纪)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5b 页 WYG0403-0094d.png
桓王伐郑家父谏之赋节彼南山(诗传刺诗序以为/家父 幽王之诗)
 诗说 桓王之时任用匪人诸侯咸叛兵败民残家
 父忧之作此诗以谏王焉
桓王伐郑将帅不堪劳苦作崭崭之石(诗说入王风从/诗传云周人)
(征之妇之诗入王风之诗/序以为下国刺幽王 诗)
桓王之世伐滕薛唐杞诸国连岁不息周人苦之作何
草不黄(诗说入王风为诗传亦云桓王之/诗 诗序以 下国刺幽王之诗)
二十三年桓王崩子庄王佗立(史周/本纪)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6a 页 WYG0403-0095a.png
  庄王
四年周公黑肩欲杀庄王而立王子克辛伯告王王杀
周公王子克奔燕(史周/本纪)
齐襄公杀鲁桓公庄王将平之使荣叔锡桓公命因使
鲁庄公主昏以桓王之妺嫁襄公周人伤之而作何彼
秾矣(诗说入王风之诗传亦入王风南/诗序美王姬 执妇道也入召)
庄王不明贤人放逐国人思之作丘中有麻(诗/序)
 诗传 留子贤而退隐周人慕之赋丘中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6b 页 WYG0403-0095b.png
十五年庄王崩子釐王胡齐立(史周/本纪)
  釐王
僖王弃贤大夫讽之赋唐棣(诗传入王风诗说亦同说/按今经文无此诗而诗)
(云首章兴也二章三章赋也则此诗实三章矣盖此章/三章即东门之墠两章而首章即唐棣之华偏其反而)
(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四句正与东门辞义相似本以唐/棣名篇后为夫子逸去故以东门名篇今诗传诗说皆)
(缺东门/可知矣)曲沃武公以宝器赂王王以武公为晋侯(通鉴/前编)
釐王三年齐桓公始霸五年釐王崩子惠王阆立(史周/本纪)
  惠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7a 页 WYG0403-0095c.png
惠王元年虢公晋侯郑伯使原伯逆王后于陈虢晋朝
王在周郑伯以齐执其卿求王为援亦在京师故倡义
为王定昏(陈妫也即惠后/ 通鉴前编)
 纪年 晋献公元年(即惠王/元年)王如成周周有白兔舞
 于市 二年王子颓乱王居于郑郑入王府多取玉
 玉化为蜮射人
惠王二年王出奔温初庄王嬖姬姚生子颓颓有宠及
惠王即位夺其大臣园以为囿故大夫边伯等五人作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7b 页 WYG0403-0095d.png
乱谋召燕卫师伐惠王惠王奔温已居郑之栎立釐王
弟颓为王乐及遍舞郑虢君怒四年郑与虢君伐杀王
颓复入惠王(史周本纪/约左氏文)  十年赐齐桓公为伯
二十五年惠王崩子襄王郑立(史周/本纪)
  襄王
初襄王母蚤死后母曰惠后生叔带(孝经援神契云周/襄王不能事其母)
(弟彗入斗/亡其度)有宠于惠王襄王畏之(史周/本纪)
 新语 周襄王不能事后母出居于郑而下多叛其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8a 页 WYG0403-0096a.png
 亲
三年叔带与戎翟谋伐襄王王欲诛叔带叔带奔齐齐
桓公使管仲平戎于周使隰朋平戎于晋(戎伐周晋伐/戎救周故平)
(之/也)王以上卿礼管仲管仲曰臣贱有司也有天子之二
守国高在若节春秋来承王命何以礼焉陪臣敢辞王
曰舅氏余嘉乃勋毋逆朕命管仲卒受下卿之礼而还
九年齐桓公卒十二年叔带复归于周(史周本纪见自/平戎以下 左)
(传僖十/二年)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8b 页 WYG0403-0096b.png
襄王十三年郑伐滑王使游孙伯服请滑(二子周/大夫)郑人
囚之郑文公怨惠王之入不与厉公爵(事见左庄/二十一年)又怨
襄王之与卫滑(滑世服于郑后自/愬于王王以与卫)故囚伯服王怒将以
翟伐郑富辰谏曰凡我周之东徙晋郑焉依子颓之乱
又郑之由定今以小怨弃之不可(详国/语)王不听十五年
王降翟师以伐郑王德翟人将以其女为后富辰谏曰
平桓庄惠皆受郑劳王弃亲亲翟不可从王不听十六
年王绌翟后翟人来诛杀谭伯富辰谏曰吾数谏不从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9a 页 WYG0403-0096c.png
如是不出王以我为怼乎乃以其属死之初惠后欲立
王子带故以党开翟人翟人遂入周襄王出奔郑郑居
王于汜子带立为王取襄王所绌翟后与居温十七年
襄王告急于晋晋文公纳王而诛叔带襄王乃赐晋文
公圭鬯弓矢为伯以河内地与晋二十年晋文公召襄
王襄王会之河阳践土诸侯毕朝书讳曰天王狩于河
(史周/本纪)
 新书(卷二/)周襄王出逃伯斗晋文公率师诛贼定周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9b 页 WYG0403-0096d.png
 国之乱复襄王之位于是襄王赏以南阳之地文公
 辞南阳即祈死得以隧下襄王弗听曰周国虽微未
 之或代也天子用隧伯父用隧是二天子也以地为
 少余请益之文公乃退
二十四年晋文公卒 三十一年秦穆公卒(史周/本纪)
三十二年襄王崩子顷王壬臣立
  顷王
顷王六年崩子匡王班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10a 页 WYG0403-0097a.png
  匡王
匡王六年崩弟瑜立是为定王(以上史/周本纪)
  定王
元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次洛使人问九鼎王使王孙
满应设以辞楚兵乃去(史周本纪/约左氏文)
五年秋河徙砱砾(音零历/地名)自禹导河至是年已历十七
甲子以后渐失禹之故迹矣(通鉴/前编)
二十一年定王崩子简王夷立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10b 页 WYG0403-0097b.png
  简王
十四年简王崩子灵王泄心立(以上史/周本纪)
  灵王
亢仓子居息镶五年灵王使祭公致篚帛与幼璐曰余
末小子否德忝位水旱不时藉为人君何以禳之亢仓
子曰水阴沴也阴于国政类刑人事类私旱阳过阳于
国政类德人事类盈楚以为几遭水旱(楚亢仓/子名)天子宜
正刑修德百官宜去私戒盈则以类而消百福日至矣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11a 页 WYG0403-0097c.png
(亢仓子/政道)
祭公问贤材何从而致亢仓子曰贤正可待不可求材
慎在求不在无若天子静大臣明刑不避贵泽不隔下
则贤人自至而求用矣贤人用则四海之内明目而视
清耳而听坦心而无郁矣天自成地自宁万物醇化鬼
神不能灵故曰贤正可待不可求若天子勤明大臣和
理之求士也则恢弘方大公直靖人之材至若天子苛
察大臣躁急之求士也则曲心巧应毁方破道之材至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11b 页 WYG0403-0097d.png
若天子疑忌大臣巧随之求士也则奇姓异名仄媚怪
术之材至若天子自贤大臣固位之求士也则事文逐
誉贪浊浮丽之材至若天子依违大臣回佞之求士也
则内忠外僻情毒言和之材至故曰材慎在求不在无
昔者黄帝得常仙封鸿鬼容丘商王得伊尹中兴得甫
申齐桓得宁籍皆由数君体道迈仁布昭圣武思辑光
明宽厚昌正而众贤自至而求用非为简核而得之也
祭公云贤人不求而自至亦有非贤不求而自至者乎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12a 页 WYG0403-0098a.png
亢仓子曰夫非贤不求而自至者固众矣天下有道则
贤人不求而自至天下无道则非贤不求而自至人主
有道者寡无道者众天下贤人少不肖者多是知非贤
不求而自至者多矣祭公曰贤固济天下材亦能济天
下贤与材安取异耶亢仓子曰窘乎哉其问也夫功成
事毕不殉封誉恭退朴俭之谓贤功成事毕荣在禄誉
光扬满志之谓材贤可以镇国材亦可以理国所谓镇
者和宁无为人不知其力所谓理者勤率其事人知所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12b 页 WYG0403-0098b.png
于德一贤统众材则有馀众材度一贤犹不足如是贤
材之殊域有居山林而諠者有在人俗而静者有諠而
正者有静而邪者凡视察其猊鄙俗而能有贤者万不
一有视察其猊端雅而实小人者十而九夫不练其言
而知其文不责其仪而审其度不采其誉而知其善不
流其毁而断其实可谓有识者也(亢仓子/贤道)
周灵王立二十一年孔子生于鲁襄公之世夜有二苍
龙自天而下来附徵在之房因梦而生夫子有二神女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13a 页 WYG0403-0098c.png
擎香露于空中而来以沐浴徵在天帝下奏钧天之乐
列于颜氏之房空中有声言天感生圣子故降以和乐
笙镛之音异于俗世也又有五老列于徵在之庭则五
星之精也夫子未生时有麟吐玉书于阙里人家文云
水精之子继衰周而素王故二龙绕室五星降庭徵在
贤明知为神异乃以绣绂系麟角信宿而麟去相者云
夫子系殷汤水德而素王(至敬王之末鲁定公二十四/年鲁人锄商田于大泽得麟)
(以示夫子系角之绂尚犹在焉夫子知命之将终乃抱/麟解绂涕泗滂沲且麟出之时及解绂之岁垂百年矣)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13b 页 WYG0403-0098d.png
(遗拾/ 记)
 拾遗记(周灵/王)灵王二十三年起昆昭之台亦名宣昭
 聚天下异木神工得崿谷阴生之树其树千寻文理
 盘错以此一树而台用足焉大干为桁栋小枝为栭
 桷其木有龙蛇百兽之形又筛水精以为泥台高百
 丈升之以望云色时有苌弘能招致神异王乃登台
 望云气蓊郁忽见二人乘云而至须发皆黄非世俗
 之类也乘游龙飞凤之辇驾以青螭其衣皆缝缉毛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14a 页 WYG0403-0099a.png
 羽也王即迎之上席时天下大旱地裂木燃一人先
 唱能为雪霜引气一喷则云起雪飞坐者皆凛然宫
 中池井坚冰可琢又设狐腋素裘紫罴文褥罴褥是
 西域所献也施于台上坐者皆温又有一人唱能使
 即席为炎乃以指弹席上而暄风入室裘褥皆弃于
 台下时有容成子谏曰大王以天下为家而染异术
 使变夏改寒以诬百姓文武周公之所不取也王乃
 疏苌弘而求正谏之士时异方贡玉人石镜此石色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14b 页 WYG0403-0099b.png
 白如月照面如雪谓之月镜有玉人机捩目能转动
 苌弘言于王曰圣德所招也故周人以苌弘幸媚而
 杀之流血成石或言成碧不见其尸矣 有韩房者
 自渠胥国来献玉驼高五丈虎魄凤凰高六尺火齐
 镜广三尺闇中视物如昼向镜语则镜中影应声而
 答韩房身长一丈垂发至膝以丹砂画左右手如日
 月盈缺之势可照百馀步周人见之如神明矣灵王
 末年亦不知所在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15a 页 WYG0403-0099c.png
 又 浮提之国献神通善书二人乍老乍少隐形则
 出影闻声则藏形出肘间金壶四寸上有五龙之检
 封以青泥壶中有黑汁如淳漆洒地及石皆成篆𨽻
 科斗之字记造化人伦之始佐老子撰道德经垂十
 万言写以玉牒编以金绳贮以玉函昼夜精勤形劳
 神倦及金壶汁尽二人刳心沥血以代墨焉递钻脑
 骨取髓代为膏烛及髓血皆竭探怀中玉管中有丹
 药之屑以涂其身骨乃如故老子乃更除其繁紊存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15b 页 WYG0403-0099d.png
 五千言及至经成工毕二人亦不知所往
灵王太子晋幼有盛德聪明博达师旷与言弗能尚也
晋年十五顾而问曰闻太师能知人年之短长也师旷
对曰女色赤白女声清污女色不寿晋曰然吾后三年将
上宾于天女慎无言祸将及女其后三年太子果死(风/俗)
(通卷/之二)
晋平公使叔誉于周见太子晋而与之言(叔誉叔向也/太子晋灵王)
(太/子)五称而五穷逡巡而退(五称说/五事也)迄不遂(遂终/也)归告公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16a 页 WYG0403-0100a.png
曰太子晋行年十五而臣弗能与言君请归声就复与
(声就复与周之/二邑为晋所取)若不反及有天下将以为诛平公将
归之师旷不可曰请使瞑臣往与之言若能幪予反而
复之师旷见太子称曰吾闻王子之语高于泰山夜寝
不寐昼居不安不远长道而求一言王子应之曰吾闻
太师将来甚喜而又惧吾年甚少见子而慑尽忘吾度
师旷曰(缺三/字)吾闻王子古之君子甚成不骄(有成德/而不骄)
晋始如周行不知劳王子应之曰古之君子其行至慎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16b 页 WYG0403-0100b.png
天下施关道路无限百姓悦之相将而远远人来驩视
道如尺(尺喻/近)师旷告善又称曰古之君子其行可则由
舜而下其孰有广德王子应之曰如舜者天居其所以
利天下奉翼远人皆得已仁此之谓天(言其仁/合天道)如禹者
圣劳而不居以利天下好取不好与必度其正是谓之
圣如文王者其大道仁其小道惠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敬人无方服事于商既有其众而返失其身此之谓仁
如武王者义杀一人而以利天下异姓同姓各得之谓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17a 页 WYG0403-0100c.png
义师旷告善又称曰宣辨名命异姓恶方王侯君公何
以为尊何以为上王子应之曰人生而重丈夫谓之胄
子胄子成人能治上官谓之士胄士率众时作谓之曰
伯伯能移善于众与百姓同谓之公公能树名与物天
道俱谓之侯侯能成群谓之君君有广德分任诸侯而
敦信曰予一人善至于四海曰天子达于四荒曰天王
四荒至莫有怨訾乃登为帝师旷磬然又称曰温恭敦
敏方德不改闻物(阙二/字)下学以起尚登帝臣乃参天子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17b 页 WYG0403-0100d.png
自古谁王子应之曰穆穆虞舜明明赫赫立义治律万
物皆作分均天财万物熙熙非舜而谁能师旷束躅其
足曰善哉善哉王子曰太师何举足骤师旷曰天寒足
躅是以数也王子曰请入坐遂敷席注瑟师旷歌无射
曰国诚宁矣远人来观修义经矣好乐无荒乃注瑟于
王子王子歌峤曰何自南极至于北极绝境越国弗愁
道远师旷蹶然起曰瞑臣请归王子赐之乘车四马曰
太师亦善御之师旷对曰御吾未之学也王子曰汝不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18a 页 WYG0403-0101a.png
为夫诗曰马之刚矣辔之柔矣马亦不刚辔亦不柔志
气麃麃取予不疑以是御之(麃麃和扰也不/疑和之心也)师旷对曰
瞑臣无见为人辨也唯耳之恃而耳又寡闻而易穷王
子汝将为天下宗乎王子曰太师何汝贱我乎自太皞
以下至于尧舜禹未有一姓而再有天下者夫天当时
而不伐天何可得且吾问汝之人年长短告吾师旷对
曰汝声清污汝色赤白汝色不寿王子曰吾后三年上
宾于帝所汝慎无言祸将及汝师旷归未三年告死者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18b 页 WYG0403-0101b.png
(周书太/子晋)
 列仙传 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
 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
 馀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
 我于缑氏山巅至期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
 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遂立祠于缑氏山下及嵩高
 首焉
 世语 王子乔墓在京陵战国时人有盗发之者睹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19a 页 WYG0403-0101c.png
 无所见惟有一剑停在穴中欲进取之剑作龙鸣虎
 吼遂不敢进俄而径飞上天
二十七年灵王崩子景王贵立(史周/本纪)
灵王生而有髭而神其冢在河南城西南柏亭周山上
民祀之不绝(皇/览)
  景王
景王好音而士遂习音君子讽之作君子阳阳(诗说同/诗传)
 诗序 君子阳阳闵周也君子遭乱相招为禄仕全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19b 页 WYG0403-0101d.png
 身远害而已
孔子适周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
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
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猊若愚
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汰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吾所以告子者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
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
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知其乘风云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20a 页 WYG0403-0102a.png
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史老子传乡老子者/楚苦县厉 曲仁里)
(人也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明周守藏室之吏也/ 孔子适周在景王二十三年或云敬王二年)
老子见孔子从弟子五人问曰为谁对曰子路为勇其
次子贡为智曾子为孝颜回为仁子张为武老子叹曰
吾闻南方有鸟其名为凤所居积石千里天为生食其
树名琼枝高百仞以璆琳琅玕为实天又为生离珠一
人三头递卧递起以伺琅玕凤鸟之文戴圣婴仁右智
左贤(艺文类聚引/庄子今无此)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20b 页 WYG0403-0102b.png
在周之末居反景日室之山与世人绝迹惟有黄
发老叟五人或乘鸿鹤或衣羽毛耳出于顶瞳子皆方
面色玉洁手握青筠之杖与聃共谈天地之数及聃退
迹为柱下史求天下服道之术四海名士莫不争至五
老即五方之精也(拾遗记/周灵王)
孔子适周见苌弘言终退苌弘语刘文公曰吾观孔仲
尼有圣人之表河目而隆颡黄帝之形猊也脩肱而龟
背长九尺有六寸成汤之容体也然言称先王躬履谦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21a 页 WYG0403-0102c.png
让洽闻强记博物不穷抑亦圣人之兴者乎刘子曰方
今周室衰微而诸侯力争孔丘布衣圣将安施苌弘曰
尧舜文武之道或弛而坠礼乐崩丧亦正其统纪而已
矣既而夫子闻之曰吾岂敢哉亦好礼乐者也(孔业/子上)
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
焉参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
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行所悔勿
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不闻神将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21b 页 WYG0403-0102d.png
伺人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
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诚能慎之福之根也
曰是何伤祸之门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
敌盗憎主人民怨其上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
之知众人之不可先也故后之温恭慎德使人慕之执
雌持下人莫踰之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人皆或之我独
不徙内藏我智不示人技我虽尊高人弗我害江海虽
左长于百川以其卑也天道无亲而能下人戒之哉孔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22a 页 WYG0403-0103a.png
子既读斯文也顾谓弟子曰小子识之此言实而中情
而近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行身如此岂
以口过患哉(家语敬又/说苑 慎)
孔子观乎明堂睹四门墉有尧舜之容桀纣之象而各
有善恶之状兴废之戒焉又有周公相成王抱之负斧
扆南面以朝诸侯之图焉孔子徘徊而望之谓从者曰
此周之所以盛也夫明镜所以察形往古所以知今人
主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存而忽怠所以危亡未有异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22b 页 WYG0403-0103b.png
于却步而求及前人也岂不惑哉(家语/)
景王崩王室乱兵连岁馑民物尽耗君子自伤生逢其
难而作苕之华(诗说入王风入诗传云王室乱人不聊/生赋苕之华 王风 诗序以为幽王)
(时大夫闵周室之/将亡已适逢之诗)
景王十八年后太子圣而蚤卒二十五年景王爱子朝(王/之)
(长庶/子)欲立之会崩子丐之党与争立国人立长子猛为
王子朝攻杀猛是为悼王晋人攻子朝而立丐是为敬
(猛之母弟/本纪) (史周/)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23a 页 WYG0403-0103c.png
 皇览 景王冢在洛阳太仓中秦封吕不韦洛阳十
 万户故大其城并围景王冢也
 
 
 
 
 
 
春秋战国异辞 卷一 第 23b 页 WYG0403-0103d.png
 
 
 
 
 
 
 
 春秋战国异辞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