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a 页 WYG1384-083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一百五十五
             明 茅坤 撰
颍滨文钞十一
 古史论
  子由作古史以补史记之遗始伏羲神农下至秦
  始皇凡若干卷予览其传末所论次得失其言多
  确其文旨与太史公互相跌宕可诵者撮录二十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b 页 WYG1384-0838b.png
  五首
  齐
三代之得天下其所以异于后世者惟不求而得之耳
世之论伊尹太公多以阴谋奇计归之其说乃与汉陈
平魏贾诩无异夫陈平贾诩之事张子房荀文若之所不
为也而谓伊尹太公为之乎太公盖善用兵老而不衰
与文王治岐而司马兵法出焉要之皆仁人岂以诡诈
为之而倾人以自立者哉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正天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2a 页 WYG1384-0839a.png
下使人免左衽之祸孔子以仁许之然死不旋踵适庶
争立桓公不得葬幸而不亡以管仲之智而不免于此
盖物有以蔽之欤古者将治天下必先治家以为其道
当自是往管仲为齐大夫塞门反玷身备三归而桓公
内嬖如夫人者六人其行甚秽管仲以为不害霸不禁
也夫古之圣人为君臣父子夫妇之礼皆有本末不徒
设也故以旧坊为无用而毁之者必有水患以旧礼为
无益而去之者必有乱患古之君子身修而家治安而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2b 页 WYG1384-0839b.png
行之不知其难而乱自去今管仲媮取一时之欲而侥
倖于长久难哉桓公季年将立世子管仲知其将有适
庶之祸遂与桓公属孝公于宋襄公夫使桓公妻妾适
庶之分素明家事素定则太子一言立矣而他人何与
哉盖管仲智有馀而德不足于是穷矣
  鲁
   其思深其议亦确
鲁自宣公杀其世子而自立公室遂卑三桓分有其民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3a 页 WYG1384-0839c.png
而窃咻之民知有大夫而不知有君襄公二十九年季
武子取卞公还自楚不敢入归而不敢问盖鲁君之失
国也久矣至昭公不忍其偪未能收民而举兵攻之遂
以失国哀公孤弱甚于昭公又欲以越人攻之终亦出
死于越嗟夫弃民五世而欲一朝收之宜其难哉昔齐
晏子尝告景公以田氏之祸公问所以救之者晏子曰
唯礼可以已之在礼家施不及国而夫夫不收公利景
公称善而不能用齐卒以亡语称哀公问社于宰我宰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3b 页 WYG1384-0839d.png
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
孔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諌既往不咎予尝考之
以为哀公将去三桓而不敢正言古者戮人于社其托
于社者有意于诛也宰我知其意而亦以隐答焉其曰
使民战栗以诛告也孔子知其不可曰此先君之所为
植根固矣不可以诛戮齐也盖亦有意于礼乎不然何
咎予之深也孔子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十世希不失
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4a 页 WYG1384-0840a.png
矣自隐至昭而逐于季氏凡十世自宣至定而制于阳
虎凡五世虎不逾世而败自是三桓微散没不复见而
鲁公室虽微不绝遂与战国相终始盖以臣僭君不义
而得民要以其力自毙君虽失众而其实无罪久则民
将哀之其势固当然哉
  陈
   探本之论以是知仪秦之术无救于危亡而反
   促之也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4b 页 WYG1384-0840b.png
楚方北征诸夏而陈蔡许郑适当其冲其为国也难矣
吴季子札见郑子产曰子为国慎之以礼不然郑国将
败子产以区区之郑立于晋楚之间敬而不慑卒免大
国之患非礼何以当之若陈蔡许颠沛陨越之不暇卒
先郑以灭善哉郑浑罕之论之也曰姬在列者蔡及曹
滕其先亡乎偪而无礼郑先卫亡偪而无法夫无礼则
不能自立无以止大国之暴无法则不能字人民将不
怀大国不予不折必仆民不予将以其力自毙此其所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5a 页 WYG1384-0840c.png
以为亡之先后也
  蔡叔
   在周公囚蔡叔上说
世俗之说曰舜囚尧不得其死禹逐舜终于苍梧之野
周公将篡成王二叔讥之乃免于乱彼以小人之情度
君子之心亦何所不至哉今夫圣人虽与世同处而其
中浩然与天地同量彼其食粟衣帛盖有不得已耳而
况与人争利哉诸葛孔明受托昭烈以相孺子虽使取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5b 页 WYG1384-0840d.png
而代之蜀人安焉然君臣之义没身不替孔明尚然而
况于圣人乎彼小人何以知之
  卫
卫之大乱者再皆起于父子夫妇之际宣公灵公专欲
以兴祸固无足言者急子寿子争相为死而庄公出公
父子相攻出入二十馀年不以为耻贤愚之不同至此
哉然急寿勇于义惜其不为吴太伯而蹈申生之祸以
重父之过可以为廉矣未得为仁也昔者孔子之门人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6a 页 WYG1384-0841a.png
季路高柴皆事出公孔子自陈反于卫子路问曰卫君
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
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
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
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
矣呜呼卫之名于是可谓不正矣灵公黜其子而子其
孙出公不父其父而祢其祖人道绝矣孔子于是焉而
欲正之何为而可灵公之死也卫人立公子郢郢不可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6b 页 WYG1384-0841b.png
则卫人立辄使辄而知礼必辞辞而不获必逃辄逃而
郢立则名正矣虽以拒蒯聩可也虽然孔子为政岂将
废辄而立郢耶其亦将教辄避位而纳蒯聩耳蒯聩得
罪于父生不养死不丧然于其入也春秋书曰晋赵鞅
帅师纳卫世子蒯聩于戚非世子而以世子名之以其
子得立于卫成其为世子也若辄避位而纳其父是世
子为君也而名有不正乎名正而卫定矣
  晋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7a 页 WYG1384-0841c.png
晋文公辟骊姬之难处狄十有二年奚齐卓子相继戮
死秦晋之人归心焉文公深信咎犯靖而待之若将终
焉者至于惠公起而赴之如恐不及于是秦人责报于
外而里丕要功于内不能相忍继以败灭内外绝望属
于文公然后文公徐起而收之无尺土之赂一金之费
而晋人戴之遂霸诸侯彼其处利害之计诚审哉夏商
之衰汤文王皆起于诸侯积德深厚天下归之不得已
而后应故虽取天下而无取天下之患其后皆数十世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7b 页 WYG1384-0841d.png
若晋文公德虽未足而待其自至则庶几王者之事也
是以主盟中夏几二百年其功业与齐桓等而子孙过
之远甚夫岂非其积之有厚薄故耶晋悼公之复霸也
与楚争郑三合诸侯之师未尝一与楚战卒以救楚而
服郑盖古之善用兵者皆以不战屈人之兵非不得已
不战方郑之未服也中行偃乐黡皆欲以战胜楚惟智
罃知用兵之难胜负之不可必迁延稽故而楚人自敝
不较而去不然二子将为先縠而罃将为林父如罃可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8a 页 WYG1384-0842a.png
谓知兵矣
  楚
楚灵王因陈公子招之乱而灭陈追讨蔡侯般之弑君
而灭蔡假大义以济私欲晋政已乱莫之能较沛然自
以为得计矣不十年而有乾溪之祸秦惠王使张仪说
楚怀王欺而卖之如劫婴儿昭王又诱而执之咸阳加
之以兵遂分楚之半此其恶甚于楚灵王然传子孙累
世其祸乃应夫国于天地有与立矣一日有恶祸未即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8b 页 WYG1384-0842b.png
报也本弱者速毙根深者徐拔彼方以得为幸而不知
天纲之不失也是故楚虽已灭而楚之父老知秦之祸
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卒之灭秦者皆楚人也楚庄王
讨陈夏徵舒围郑及宋力皆足以取之弃而不有夫岂
不欲畏天故也庄王既霸诸侯而楚遂以兴天命之不
僭如此而可诬也哉
  燕
   文本三折悉中规矩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9a 页 WYG1384-0842c.png
燕召公之后然国于蛮貊之间礼乐微矣春秋之际未
尝出与诸侯会盟至于战国亦以耕战自守安乐无事
未尝被兵文公二十八年苏秦入燕始以纵横之事说
之自是兵交中国无复宁岁六世而亡吴自太伯至寿
梦十七世不通诸侯自巫臣入吴教吴乘车战射与晋
楚力争七世而亡燕吴虽南北绝远而兴亡之迹大略
相似彼说客策士借人之国以自快于一时可矣而为
国者因而徇之猖狂恣行以速灭亡何哉夫起于僻陋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9b 页 WYG1384-0842d.png
之中而奋于诸侯之上如商周先王以德服人则可不
然皆祸也至太子丹不听鞠武而用田光欲以一七首
毙秦虽使荆轲能害秦王亦何救秦之灭燕而况不能
哉此又苏秦之所不取也
   燕僻北徼故其与中国相倾危者后耳非以苏
   秦入而后被兵也
  越
   言东南利害之势处虽未当而行文有法度变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0a 页 WYG1384-0843a.png
   换处并古人入彀处
吴以蛮夷争盟上国凌蔑齐晋结怨楚越再世而亡何
者地远而民劳势不顺也越王勾践既克夫差虽号伯
王而实敛兵自守无大征伐分吴故土以畀楚宋鲁遂
以保国传世彼亲见其害知所以自监矣哉至王无疆
无阖闾之知而有夫差之愚其残国宜矣昔楚庄王克
陈宋郑力能取之而不有诸侯安之而楚遂以兴灵王
大城陈蔡不羹经营中夏贪而不止则身受其咎盖东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0b 页 WYG1384-0843b.png
南之常势于是可见矣自东晋以来至于陈皆国于吴
越之墟成败之迹无不然者虽桓温刘裕善用兵或能
一胜而民以罢弊讫于无成至殷浩庾亮盖不足数也
如谢安之贤犹勉强北征失策而死亦眩于其名而未
安其实故耶嗟夫谋国如蔡谟吾有取焉
  晏平仲
   管晏两评处是而姚宋一证更佳
管子以桓公伯然其家淫侈不能身蹈礼义晏子之为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1a 页 WYG1384-0843c.png
人勇于义笃于礼管子盖有愧焉然晏子事灵庄景公
皆庸君功业不足道使晏子而得君如管仲之于桓公
其所成就当与郑子产比耳至于九合诸侯攘却戎狄
未必能若管子也唐姚元崇宋璟皆中兴贤相然元崇
好权利事武后立于群枉之中未尝有一言犯之及事
明皇帝时亦有所纵弛太庙栋毁巡游东都以为无害
至于宋璟介洁特立于武后世排斥权倖身危者数矣
其于明皇帝亦未尝有取容之言故世尝以元崇比管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1b 页 WYG1384-0843d.png
仲璟比晏子或庶几焉
  屈原
   文跌宕其所责屈原以柳下季者似也予窃谓
   使原如札之逃而终身焉不入于吴之市亦可
汉贾谊为长沙傅过汨罗为赋以吊屈原曰历九州而
相君何必怀此故都谊之言或一道也而非原志原楚
同姓不忍弃其君而之四方而谊教之以孔子孟轲历
聘诸侯以求行道势必不从矣柳下惠为士师三黜而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2a 页 WYG1384-0844a.png
不去曰直道而事人何枉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
去父母之邦惜乎屈原廉直而不知道殉节以死然后
为快此所以未合于圣人耳使原如柳下惠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终身于楚优游以卒岁庶几乎其志也哉
  孟尝君
   评四君处亦与太史公相跌宕
战国以诈力相侵伐二百馀年兵出未尝有名秦昭王
欺楚怀王而囚之要之以割地诸侯熟视无敢以一言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2b 页 WYG1384-0844b.png
问秦者惟田文免相于秦几不得脱归而怨之乃借楚
为名与韩魏伐秦兵至函谷秦人震恐割地以与韩魏
仅乃得免自山东难秦未有若此其壮者也夫兵直为
壮曲为老有名之兵谁能禦之使田文能奋其威则是
役也齐可以伯惜其听苏代之计临函谷而无攻以求
楚东国而出师之名索然以尽东国既不可得而怀王
卒死于秦由此观之秦惟不遇桓文是以横行而莫之
制耳岂有大义而屈于不义者哉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3a 页 WYG1384-0844c.png
  平原君
赵胜倾身下士以窃一时之声可耳至于为国计虑胜
不知也赵欲拒燕有廉颇赵奢不能用而割地与齐以
借田单知单之贤而不知其不为赵用也及韩冯亭以
上党嫁祸于赵赵豹明其不可而胜贪取之长平之祸
成于胜一言此皆贵公子不知务之祸也乃欲使之相
危国拒彊秦难矣哉
  魏公子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3b 页 WYG1384-0844d.png
魏公子始用侯嬴之计盗兵符杀晋鄙而夺其军击秦
以全赵成桓文之功矣然兄弟自是相失十年不敢还
魏几无以安其身殆哉其后秦兵攻魏无忌无还魏之
心毛薛惎之翻然而归合诸侯破秦军使宗庙复安兄
弟如故然后得名因以立于世盖无忌之名发于侯生
而全于毛薛侯生之奇毛薛之正废一不可而正之所
全者多矣
  春申君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4a 页 WYG1384-0845a.png
黄歇相楚王患王无子而以己子盗为其后虽使听朱
英杀李园终擅楚国亦将不免大咎何以言之秦楚立
国仅千岁矣无功于民而获罪于天天以不韦歇阴乱
其嗣而与之俱毙岂区区朱英所能为哉不然以黄歇
之智而朱英之言独无概于中乎
  苏秦
   所议是而文亦跌宕
秦疆而诸侯弱游谈之士为横者易为功为从者难为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4b 页 WYG1384-0845b.png
力然而从成则诸侯利而秦病横成则秦帝而诸侯虏
要之二者皆出于权谲而从为愈欤苏秦本说秦为横
不合而激于燕赵甘心于其所难为之术期年歃血于
洹水之上可不谓能乎然口血未乾犀首一出而齐赵
背盟从约皆破盖诸侯异心譬如连鸡不能俱栖势固
然矣而太史公以为约书入秦秦人为之闭函谷者十
五年此说客之浮语而太史公信之过矣
  王剪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5a 页 WYG1384-0845c.png
   剪提兵六十万以击楚非尽合战之兵也楚方
   二千里中多关塞要害非多兵则无以分其戍
   守乖其所之两垒相阵自古鲜有二十三十万
   以上而能有功者
王剪与始皇议灭楚非六十万不行予始疑其过及观
田单与赵奢论兵乃知老将之言不妄也赵以齐田单
为相单语赵奢曰非吾不说将军之兵法所不服者将
军之用众也帝王之兵不过三万而天下服矣今将军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5b 页 WYG1384-0845d.png
必负十万二十万而后用之使民不得耕作粮食挽赁
不可给也奢曰君非徒不达兵又不明时势矣吴干之
剑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匜薄之柱上而击之则
绝为三质之石上而击之则碎为百今以三万之众而
应彊国之兵是薄柱击石之类也且夫剑之为用无脊
之厚则锋不入无髀之薄则刃不断无钩竿镡蒙须之
便操其刃而刺则未入而手断今君无十万二十万之
众以为钓䍐镡蒙须之便焉能以三万行于天下乎古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6a 页 WYG1384-0846a.png
者四海万国城大不过三百丈人虽多无过三千家则
以三万拒之足矣今取古万国分为战国七兵能具数
十万食能支数岁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君奈何
以三万众攻之田单喟然叹息曰单未至也由此观之
攻千里之城毁百年之业不乘大隙非大众不可彼决
机两阵之间为一日成败之计乃可以少击众耳
  刺客
   议论甚正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6b 页 WYG1384-0846b.png
周衰礼义不明而小人奋身以犯上相夸以为贤孔子
疾之齐豹以卫司寇杀卫侯之兄絷蔡公孙翻以大夫
弑其君申春秋皆以盗书而不名所谓求名而不得者
也太史公传刺客凡五人皆豹翻之类耳而其称之不
容口失春秋之意矣独豫让为旧君报赵襄子有古复
雠之义如荆轲刺秦始皇虽始皇以彊暴失天下心闻
者快之要以盗贼乘人主不意法不可长也至漕沫之
事予以左氏考之鲁庄公十年沫始以谋干庄公公用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7a 页 WYG1384-0846c.png
之败齐于长勺自是鲁未尝败十三年而会齐侯于柯
安得所谓三战三败沫以匕首劫齐桓求侵地者哉始
公羊高采异说载沫事于春秋其后战国游士多称沫
以为口实而实非也庄公之禦齐沫问所以战以小惠
小信不足恃惟忠为可以一战沫盖知义者也而肯以
其身为刺客之用乎春秋宋楚盟于城下齐鲁盟于夹
谷皆以要盟不书书平及会而已使沫信以匕首劫桓
公得非要盟乎而春秋书公会齐侯盟于柯足以知其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7b 页 WYG1384-0846d.png
非要盟也是以削去曹沫而录其四人然亦非所谓贤

  虞卿
游说之士皆历诋诸说以左右罔其利独虞卿始终事
赵专持从说其言前后可考无翻覆之病观其赴魏齐
之急捐相印弃万户侯而不顾此固义侠之士非说客
也哉然太史公记虞卿与赵谋事皆秦破长平后而卿
为魏齐弃相印走大梁则前此矣意者魏齐死卿自梁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8a 页 WYG1384-0847a.png
还复相赵而太史公失不言之耳
  鲁仲连
战国游说之士非从即横说行交合而宠禄附之故士
不厌诡诈争走于利鲁仲连辩过秦仪气凌髡衍而从
横之利不入于口因事放言切中机会排难解纷如决
溃堤不终日而成功逃避爵赏脱屣而去战国以来一
人而已矣
  穰侯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8b 页 WYG1384-0847b.png
   与后论并看子由所不满范蔡处如掌
秦诛商君逐穰侯君臣皆失之矣彼二子者知得而不
知丧虽智能伯秦而不能免其身盖无足言者而惠王
以怨诛鞅至诬以叛逆昭王以逼迁冉至出老母逐弱
弟而不顾甚矣其少恩也彼公子虔方欲报怨固不暇
为国虑矣而范雎欲毁人以自成而至于是可畏也哉
  范雎蔡泽
范雎相秦其所以利秦者少而害秦者多以魏冉之专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9a 页 WYG1384-0847c.png
忘其旧勋而逐之可也而并逐宣太后使昭王以子绝
母不已甚乎宣太后之于秦非有郑武姜庄襄后之恶
也郑武姜庄襄后犹不可绝而睢勇绝之独不愧颍考
叔茅焦乎及雎任秦事杀白起而用王稽郑安平使民
怨于内兵折于外曾不若魏冉之一二以予观之范睢
蔡泽自为身谋取卿相可耳未见有益于秦也
  白起
   议起处是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9b 页 WYG1384-0847d.png
予尝读太史公白起传秦之再攻邯郸也起与范雎有
怨称病不行以亡其躯慨然叹曰起以武夫无所屈信
而困于游谈之士使起勉彊一行兵未必败而免于死
矣及读战国策观起自陈成败之迹乃知邯郸决不可
再攻而起非特以怨不行盖为之流涕也赵充国征西
羌守便宜不肯奉诏出兵辛武贤虽兵出有功充国竟
为汉宣明其非是武贤怨之至骨虽不能害充国而卒
陷其子邛呜呼循道而不阿自古而难之欤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20a 页 WYG1384-0848a.png
  李斯
   斯恬并亦无辞
始皇以诈力兼天下志得意满讳闻过失李斯燔诗书
诵功德以成其气至其晚节不可告语君老太子在外
履危乱之机而莫敢以一言合其父子之亲者虽始皇
之暴非斯养之不至此也及其事二世知赵高之奸复
偷合取容使高势已成天下已乱乃欲力諌不亦晚乎
至于国破家灭非不幸也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20b 页 WYG1384-0848b.png
  蒙恬
蒙氏为秦吞灭诸侯其所残暴多矣子孙以无罪戮死
此天意也恬以长城之役竭民力断地脉自知当死而
毅以忠信事上自许无罪死而不厌夫偷合取容咎亚
李斯此其所以不免者哉然始皇病于琅邪使毅还祷
山川至于沙丘而崩使毅尚从则赵高李斯废适之谋
殆不能发呜呼天之所废人谋固无所复施耶
 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一百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