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卷八 第 1a 页 WYG1383-009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八
             明 茅坤 撰
昌黎文钞八
 记传
  新修滕王阁记
   通篇不及滕王阁中情事而止以生平感慨作
   波澜婉而宕
卷八 第 1b 页 WYG1383-0097b.png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
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
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
年以言事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
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以天子进大号加恩区内
移刺袁州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
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
处窃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
卷八 第 2a 页 WYG1383-0097c.png
王公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
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
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小者立变春生秋杀阳开
阴闭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
外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
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巳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
又无因而至焉矣其岁九月人吏浃和公与监军使燕
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屋不修
卷八 第 2b 页 WYG1383-0097d.png
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
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
乌得无情哉公应曰诺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
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
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
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
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其江
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
卷八 第 3a 页 WYG1383-0098a.png
  蓝田县丞厅壁记
   愤当世之丞不得尽其职故借壁记以点缀之
   而词气多澹宕奇诡
丞之职所以贰令于一邑无所不当问其下主簿尉主
簿尉乃有分职丞位高而偪例以嫌不可否事文书行
吏抱成案诣丞卷其前钳以左手右手摘纸尾雁鹜行
以进平立睨丞曰当署丞涉笔占位署惟谨目吏问可
不可吏曰得则退不敢略省漫不知何事官虽尊力势
卷八 第 3b 页 WYG1383-0098b.png
反出主簿尉下谚数慢必曰丞至以相訾謷丞之设岂
端使然哉博陵崔斯立种学绩文以蓄其有泓涵演迤
日大以肆贞元初挟其能战艺于京师再进再屈于人
元和初以前大理评事言得失黜官再转而为丞兹邑
始至喟曰官无卑顾材不足塞职既噤不得施用又喟
曰丞哉丞哉余不负丞而丞负余则尽蘖去牙角一蹑
故迹破崖岸而为之丞厅故有记坏漏污不可读斯立
易桷与瓦墁治壁悉书前任人名氏庭有老槐四行南
卷八 第 4a 页 WYG1383-0098c.png
墙钜竹千梃俨立若相持水㶁㶁循除鸣斯立痛扫溉
对树二松日哦其间有问者辄对曰余方有公事子姑
去考功郎中知制诰韩愈记
   唐荆川曰此但说斯立不得尽职更不说起记
   壁之意亦变体也
  燕喜亭记
   淋漓指画之态是得记文正体而结局处特高
   欧公文大略有得于此
卷八 第 4b 页 WYG1383-0098d.png
太原王弘中在连州与学佛人景常元慧游异日从二
人者行于其居其后丘荒之间上高而望得异处焉斩茅
而嘉树列发石而清泉激辇粪壤燔椔翳却立而视之
出者突然成丘陷者呀然成谷洼者为池而缺者为洞
若有鬼神异物阴来相之自是弘中与二人者晨往而
夕忘归焉乃立屋以避风雨寒暑既成愈请名之其丘
曰俟德之丘蔽于古而显于今有俟之道也其石谷曰
谦受之谷瀑曰振鹭之瀑谷言德瀑言容也其土谷曰
卷八 第 5a 页 WYG1383-0099a.png
黄金之谷瀑曰秩秩之瀑谷言容瀑言德也洞曰寒居
之洞志其入时也池曰君子之池虚以钟其美盈以出其
恶也泉之源曰天泽之源出高而施下也合而名之以
屋曰燕喜之亭取诗所谓鲁侯燕喜者颂也于是州民
之老闻而相与观焉曰吾州之山水名天下然而无与
燕喜者比经营于其侧者相接也而莫直其地凡天作
而地藏之以遗其人乎弘中自吏部郎贬秩而来次其
道途所经自蓝田入商洛涉淅湍临汉水升岘首以望
卷八 第 5b 页 WYG1383-0099b.png
方城出荆门下岷江过洞庭上湘水行衡山之下繇郴
踰岭猿狖所家鱼龙所宫极幽遐瑰诡之观宜其于山
水饫闻而厌见也今其意乃若不足传曰智者乐水仁
者乐山弘中之德与其所好可谓协矣智以谋之仁以
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仪于天朝也不远矣遂刻石以记
  河南府同官记
   烟波感慨甚曲折
永贞元年愈自阳山移江陵法曹参军获事河东公公
卷八 第 6a 页 WYG1383-0099c.png
尝与其从事言建中初天子始纪年更元命官司举贞
观开元之烈群臣惕慄奉职命材登良不敢私违当时
自齿朝之士而上以及下百职事官阙一人将补必取
其良然而河南同时于天下称多独得将相五人故于
府之参军则得我公于河南主簿则得故相国范阳卢
公于汜水主簿则得故相国今太子宾客荥阳郑公于
陆浑主簿则得相国今吏部侍郎天水赵公于登封主
簿则得故吏部尚书东都留守吴郡顾公卢公去河南
卷八 第 6b 页 WYG1383-0099d.png
为右补阙其后由尚书左丞至宰相郑公去汜水为监
察御史佐山南军其后由工部侍郎至宰相罢而又为
赵公去陆浑为右拾遗其后由给事中为宰相顾公去
登封为监察御史其后由京兆尹至吏部尚书东都留
守我公去府为长水尉其后由膳部郎中为荆南节度
行军司马遂为节度使自工部尚书至吏部尚书三相
国之劳在史册顾吏部慎职小心于时有声我公愿洁
而沈密开亮而卓伟行茂于宗事修于官嗣绍家烈不
卷八 第 7a 页 WYG1383-0100a.png
违其先作帅荆南厥闻休显武志既扬文教亦熙登槐
赞元其庆且至故好语故事者以为五公之始迹也同
其后进而偕大也亦同其称名臣也又同官职虽分而
功德有巨细其有忠劳于国家也同有若将同其后而
先同其初也有闻而问者于是焉书既五年始立石刻
其语河南府参军舍庭中于时河东公为左仆射宰相
出藩大邦开府汉南郑公以工部尚书留守东都赵公
以吏部尚书镇江陵汉南地连七州戎士十万其官宰
卷八 第 7b 页 WYG1383-0100b.png
相也留守之官居禁省中岁时出旌旗序留司文武百
官于宫城门外而衙之江陵故楚都也戎士五万三公
同时千里相望可谓盛矣河东公名均姓裴氏
  画记
   妙处在物数庞杂而诠次特悉于其记可以知
   其画之绝世矣
杂古今人物小画共一卷骑而立者五人骑而被甲载
兵立者十人一人骑执大旗前立骑而被甲载兵行且
卷八 第 8a 页 WYG1383-0100c.png
下牵者十人骑且负者二人骑执器者二人骑拥田犬
者一人骑而牵者二人骑而驱者三人执羁靮立者二
人骑而下倚马臂隼而立者一人骑而驱涉者二人徒
而驱牧者二人坐而指使者一人甲胄手弓矢鈇钺植
者七人甲胄执帜植者十人负者七人偃寝休者二人
甲胄坐睡者一人方涉者一人坐而脱足者一人寒附
火者一人杂执器物役者八人奉壶矢者一人舍而具
食者十有一人挹且注者四人牛牵者二人驴驱者四
卷八 第 8b 页 WYG1383-0100d.png
人一人杖而负者妇人以孺子载而可见者六人载而
上下者三人孺子戏者九人凡人之事三十有二为人
大小百二十有三而莫有同者焉马大者九匹于马之
中又有上者下者行者牵者涉者陆者翘者顾者鸣者
寝者讹者立者人立者龁者饮者溲者陟者降者痒磨
树者嘘者嗅者喜相戏者怒相踶齧者秣者骑者骤者
走者载服物者载狐兔者凡马之事二十有七为马小
大八十有三而莫有同者焉牛大小十一头橐驼三头
卷八 第 9a 页 WYG1383-0101a.png
驴如橐驼之数而加其一焉隼一犬羊狐兔麋鹿共三
十旃车三两杂兵器弓矢旌旗刀剑矛楯弓服矢房甲
胄之属瓶盂簦笠筐筥锜釜饮食服用之器壶矢博奕
之具二百五十有一皆曲极其妙贞元甲戌年余在京
师甚无事同居有独孤生申叔者始得此画而与予弹
棋余幸胜而获焉意甚惜之以为非一工人之所能运
盖丛集众工人之所长耳虽百金不愿易也明年出京
师至河阳与二三客论画品格因出而观之座有赵侍
卷八 第 9b 页 WYG1383-0101b.png
御者君子人也见之戚然若有感然少而进曰噫予之
手摸也亡之且二十年矣余少时常有志乎兹事得国
本绝人事而摸得之游闽中而丧焉居閒处独时往来
余怀也以其始为之劳而夙好之䔍也今虽遇之力不
能为己且命工人存其大都焉余既甚爱之又感赵君
之事因以赠之而记其人物之形状与数而时观之以
自释焉
  徐泗濠三州节度掌书记厅石记
卷八 第 10a 页 WYG1383-0101c.png
   雅致
书记之任亦难矣元戎整齐三军之士统理所部之氓
以镇守邦国赞天子施教化而又外与宾客四邻交其
朝觐聘问慰荐祭祀祈祝之文与所部之政三军之号
令升黜凡文辞之事皆出书记非闳辩通敏兼人之才
莫宜居之然皆元戎自辟然后命于天子苟其帅之不
文则其所辟或不当亦其理宜也南阳公自御史大夫
豪寿庐三州观察使授节移镇徐州历十一年而掌书
卷八 第 10b 页 WYG1383-0101d.png
记者三人其一人曰高阳许孟容入仕于王朝今为尚
书礼部郎中其一人曰京兆杜兼今为尚书礼部员外
郎观察判官其一人陇西李博自前乡贡进士授秘书
省挍书郎方为之南阳公文章称天下其所辟实所谓
闳辩通敏兼人之才者也后之人苟未知南阳公之文
章吾请观于三君子苟未知三君子之文章吾请观于
南阳公可知矣蔚乎其相章炳乎其相辉志同而气合
鱼川泳而鸟云飞也愈乐是宾主之相得也故请刻石
卷八 第 11a 页 WYG1383-0102a.png
以记之而陷置于壁中俾来者得以览观焉
  科斗书后记
   典实
愈叔父当大历世文辞独行中朝天下之欲铭述其先
人功行取信来世者咸归韩氏于时李监阳冰独能篆
书而同姓叔父择木善入分不问可知其人不如是者不
称三服故三家传子弟往来贞元中愈事董丞相幕府
于汴州识开封令服之者阳冰子授余以其家科斗孝
卷八 第 11b 页 WYG1383-0102b.png
经汉卫宏官书两部合一卷愈宝蓄之而不暇学后来
京师为四门博士识归公归公好古书能通之愈曰古
书得其据依盖可讲因进其所有书属归氏元和来愈
亟不获让嗣为铭文荐道功德思凡为文辞宜略识字
因从归公乞观二部书得之留月馀张籍令进士贺拔
恕写以留愈盖得其十四五而归其书归氏十一年六
月四日右庶子韩愈记
  汴州东西水门记(并序/)
卷八 第 12a 页 WYG1383-0102c.png
   语庄
贞元十四年正月戊子陇西公命作东西水门越三月
辛巳朔水门成三日癸未大合乐设水嬉会监军军司
马宾佐僚属将挍熊罴之士肃四方之宾客以落之士
女和会阗郭溢郭既卒事其从事昌黎韩愈请纪成绩
其词曰
维汴州河水自中注厥初距河为城其不合者诞寘联
锁于河宵浮昼湛舟不潜通然其襟抱亏疏风气宣泄
卷八 第 12b 页 WYG1383-0102d.png
邑居弗宁讹言屡腾历载已来孰究孰思皇帝御天下
十有八载此邦之人遭逢疾威嚚童噭嘑劫众阻兵懔
懔栗栗若坠若覆时维陇西公受命作藩爰自洛京单
车来临遂拯其危遂去其疵弗肃弗厉薰为太和神应
祥福五榖穰热既庶而丰人力有馀监军是咨司马是
谋乃作水门为邦之郛以固风气以闬寇偷黄流浑浑
飞阁渠渠因而饰之匪为观游天子之武维陇西公是
布天子之文维陇西公是宣河之沄沄源于昆崙天子万
卷八 第 13a 页 WYG1383-0103a.png
祀公多受祉乃伐山石刻之日月尚俾来者知作之所始
  郓州溪堂诗记
宪宗之十四年始定东平三分其地以华州刺史礼部
尚书兼御史大夫扶风马公为郓曹濮节度观察等使
镇其地既一年褒其军号曰天平军上即位之二年召
公入且将用之以其人之安公也复归之镇上之三年
公为政于郓曹濮也适四年矣治成制定众志大固恶
绝于心仁形于色竱心一力以供国家之职于时沂密
卷八 第 13b 页 WYG1383-0103b.png
始分而残其帅其后幽镇魏不悦于政相扇继变复归
于旧徐亦乘势逐帅自置同于三方惟郓也截然中居
四邻望之若防之制水恃以无恐然而皆曰郓为寇巢
且六十年将彊卒武曹濮于郓州大而近军所根柢皆
骄以易怨而公承死亡之后掇拾之馀剥肤椎髓公私
扫地赤立新旧不相保持万目睽睽公于此时能安以
治之其功为大若幽镇魏徐之乱不扇而变此功反小
何也公之始至众未熟化以武则忿以憾以恩则横而
卷八 第 14a 页 WYG1383-0103c.png
肆一以为赤子一以为龙蛇惫心罢精磨以岁月然后
致之难也及教之行众皆戴公为亲父母夫叛父母从
仇雠非人之情故曰易于是天子以公为尚书右仆射
封扶风县开国伯以褒嘉之公亦乐众之和知人之悦
而侈上之赐也于是为堂于其居之西北隅号曰溪堂
以飨士大夫通上下之志既飨其从事陈曾谓其众言
公之畜此邦其勤不亦至乎此邦之人累公之化惟所
令之不亦顺乎上勤下顺遂济登兹不亦休乎昔者人
卷八 第 14b 页 WYG1383-0103d.png
谓斯何今者人谓斯何虽然斯堂之作意其有谓而喑
无诗歌是不考引公德而接邦人于道也乃使来请其
诗曰
帝奠九廛有叶有年有荒不条河岱之间及我宪考一
收正之视邦选侯以公来尸公来尸之人始未信公不
饮食以训以徇孰饥无食孰呻孰叹孰冤不问不得分
愿孰为邦蟊节根之螟羊狠狼贪以口覆城吹之喣之
摩手拊之箴之石之膊而磔之凡公四封既富以彊谓
卷八 第 15a 页 WYG1383-0104a.png
公吾父孰违公令可以师征不宁守邦公作溪堂播播
流水浅有蒲莲深有蒹苇公以宾燕其鼓骇骇公燕溪
堂宾挍醉饱流有跳鱼岸有集鸟既歌以舞其鼓考考
公在溪堂公御琴瑟公暨宾赞稽经诹律施用不差人
用不屈溪有蘋菰有龟有鱼公在中流右诗左书无我
斁遗此邦是庥
  太学生何蕃传
   此篇总在两不遇上相感慨
卷八 第 15b 页 WYG1383-0104b.png
太学生何蕃入太学者廿馀年矣岁举进士学成行尊
自太学诸生推颂不敢与蕃齿相与言于助教博士助
教博士以状申于司业祭酒司业祭酒撰次蕃之群行
焯焯者数十馀事以之升于礼部而以闻于天子京师
诸生以荐蕃名文说者不可选纪公卿大夫知蕃者比
肩立莫为礼部为礼部者率蕃所不合者以是无成功
蕃淮南人父母具全初入太学岁率一归父母止之其
后间一二岁乃一归又止之不归者五岁矣蕃纯孝人
卷八 第 16a 页 WYG1383-0104c.png
也闵亲之老不自克一日揖诸生归养于和州诸生不
能止乃闭蕃空舍中于是太学六馆之士百馀人又以
蕃之义行言于司业阳先生城请谕留蕃于是太学阙
祭酒会阳先生出道州不敢留欧阳詹生言曰蕃仁勇
人也或者曰蕃居太学诸生不为非义葬死者之无归
哀其孤而字焉惠之大小必以力复斯其所谓仁欤蕃
之力不任其体其貌不任其心吾不知其勇也欧阳詹
生曰朱泚之乱太学诸生举将从之来请起蕃蕃正色
卷八 第 16b 页 WYG1383-0104d.png
叱之六馆之士不从乱兹非其勇欤惜乎蕃之居下其
可以施于人者不流也譬之水其为泽不为川乎川者
高泽者卑高者流卑者止是故蕃之仁义充诸心行诸
太学积者多施者不遐也天将雨水气上无择于川泽
涧溪之高下然则泽之道其亦有施乎抑有待于彼者
欤故凡贫贱之士必有待然后能有所立独何蕃欤吾
是以言之无亦使其无传焉
  圬者王承福传
卷八 第 17a 页 WYG1383-0105a.png
   以议论行叙事然非韩文之佳者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
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
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
其土田手镘衣食馀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
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
有馀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又曰粟稼而生者也
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
卷八 第 17b 页 WYG1383-0105b.png
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
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
君之化者也任有小大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
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
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
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
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而无愧者取焉嘻吾操镘
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
卷八 第 18a 页 WYG1383-0105c.png
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
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
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
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
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将富贵难
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
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
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
卷八 第 18b 页 WYG1383-0105d.png
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
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
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能也愈始闻而惑之又从
而思之盖贤者也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
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
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
心不肯一动其心以畜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
哉虽然其贤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
卷八 第 19a 页 WYG1383-0106a.png
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
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毛颖传
   设虚景摹写工极古今其连翩跌宕刻画司马
   子长
毛颖者中山人也其先明视佐禹治东方土养万物有
功因封于卯地死为十二神尝曰吾子孙神明之后不
可与物同当吐而生巳而果然明视八世孙䨲世传当
卷八 第 19b 页 WYG1383-0106b.png
殷时居中山得神仙之术能匿光使物窃姮娥骑蟾蜍
入月其后代遂隐不仕云居东郭者曰㕙狡而善走与
韩卢争能卢不及卢怒与宋鹊谋而杀之醢其家秦始
皇时蒙将军恬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以惧楚召左右
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筮者贺曰
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长须八窍而跌
居独取其髦简牍是资天下其同书秦其遂兼诸侯乎
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于章台宫聚
卷八 第 20a 页 WYG1383-0106c.png
其族而加束缚焉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
号曰管城子日见亲宠任事颖为人强记而便敏自结
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阴阳卜筮占相医方族氏
山经地志字书图画九流百家天人之书及至浮图老
子外国之说皆所详悉又通于当代之务官府簿书市
井货钱注记惟上所使自秦皇帝及太子扶苏胡亥丞
相斯中车府令高下及国人无不爱重又善随人意正
直邪曲巧拙一随其人虽见废弃终默不泄惟不喜武
卷八 第 20b 页 WYG1383-0106d.png
士然见请亦时往累拜中书令与上益狎上尝呼为中
书君上亲决事以衡石自程虽宫人不得立左右独颖
与执烛者常侍上休方罢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
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上召颖三人者
不待诏辄俱往上未尝怪焉后因进见上将有任使拂
拭之因免冠谢上见其发秃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上
嘻笑曰中书君老而秃不任吾用吾尝谓君中书君今
不中书耶对曰臣所谓尽心者因不复召归封邑终于
卷八 第 21a 页 WYG1383-0107a.png
管城其子孙甚多散处中国夷狄皆冒管城惟居中山
者能继父祖业
太史公曰毛氏有两族其一姬姓文王之子封于毛所
谓鲁卫毛𥅆者也战国时有毛公毛遂独中山之族不
知其本所出子孙最为蕃昌春秋之成见绝于孔子而
非其罪及蒙将军拔中山之豪始皇封诸管城世遂有
名而姬姓之毛无闻颖始以俘见卒见任使秦之灭诸
侯颖与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
卷八 第 21b 页 WYG1383-0107b.png
   王遵岩曰通篇将无作有所谓以文滑稽者赞
   论尤高古直逼马迁
 
 
 
 
 
 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