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x 页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外集)
 诗○五言绝句
  
赠玉溪(李青莲后白)
四十已云老。百年能几何。官堂春雨夜。把酒看梅花。
赠玉溪(东湘震童)
寂寂孤栖意。悠悠长夜心。晚得芝兰友。幽香自满襟。
  又
病后思乡日。灯前听雨心。朝来更南望。长啸散幽襟。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382H 页
赠别卢子膺(李一斋恒)
吾党诸君子。邈在天一方。君今复远别。我自潜悲伤。离亭日欲暮。回首长徊徨。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外集)
 诗○七言绝句
  
登第。下乡途中。寄知礼使君玉溪。(青莲)
匹马单童行色恶。官人误道摘梨郎。谁知献赋明光殿。头上天葩五色香。
次呈(东湘)
多病襄阳卧蔽庐。日高门巷梦回初。家人报送邮筒至。且喜交情久未疏。
  又
凉雨萧萧秋风悲。客窗心事鬓成丝。知君此日同怀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382L 页
抱。并马南归须及时。
  又
摇落谁怜宋玉悲。闭门终日雨丝丝。多君唤起江南兴。紫蟹黄鸡晚稻时。
戏饮联句(儿峕作)
晋代疏狂毕吏部。(九拙)风流千载属吾侪。(青莲)瓮间盗饮无人缚。(介庵)大醉还山月欲低。(玉溪)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外集)
 诗○五言律
  
子膺将向杨州。求诗。(金河西麟厚)
病后相思切。今来就共衾。分携万里路。晤语百年心。白露临佳节。黄花忆旧林。杨州君且去。既返要重寻。
赠子膺(河西)
一点壁间灯。相看卢子膺。痴将诗作伴。狂与酒为朋进学君无懒。治心我岂能。迂疏经世志。笑罢齿生冰。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外集)
 诗○五言古诗
  
送子膺(河西)
之子返故乡。值此春景暄。汉水初释冰。岭路归云奔。高堂拟彩舞。指日供盘飧。行意浩难留。赠处宁无言。顾玆天降衷。万理同一源。人物性岂间。通塞由明昏。塞者不可开。偏处天犹存。通而或有蔽。只为物累浑。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383H 页
自非上智资。纷纷迷圈豚。反之是有要。学问在所敦。栽培树本根。勿事枝叶繁。人伦日用间。孝亲与悌昆。致知而力行。入德斯其门。无先慕高远。且将卑近论。行看积累久。终可探天根。为功忌中昼。德性须日尊。以此谢相知。伫立凭乾坤。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外集)
 诗○五言排律
  
寄子膺(丁游轩熿)
知礼怀新宰。姓卢字子膺。枳林栖彩凤。丹极下南鹏。性质元无作。渊源雅有承。时期张巨璧。意在曲双肱。干禄与他异。读书为业恒。古人存竹帛。今日用颜曾。勿四如愚发。省三以鲁兴。广津方自绝。金岸已孤陵。端木贤何暇。漆雕信未能。蓝诚青所出。茜又绛斯仍。谁道去痾快。独知从善登。文章馀事到。礼乐大原弘。单父宓当嗣。武城言可徵。莅民周叔屈。循吏汉公升。愈也实嗟歙。立之焉陋丞。苟宽一二分。如锡百千朋。责沈文吾愧。辞章书尔憎。世尘空侧眼。心面阻消灯。逖矣联床卧。终焉破榻凭。参辰天得共。云树思还增。羝乳胡诬约。雁縿汉诈称。此生拘局束。吴月起张鹰。
挽章[白玉峰光勋]
一生亲养无他事。到底鸿恩极此情。泣血三年馀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383L 页
白首。哀临千里独丹诚。望归台鼎身何与。病隔乡关梦屡惊。旌翣依依出江汉。山河非复旧精灵。
挽章[同知尹毅中]
忧爱诚忠炳如丹。 经大业会须看。未闻中国相司马。空使苍生望谢安。一代山河英爽尽。两朝人物作成难。私情公义无穷痛。惟有风声树不刊。
挽章[弘文提学朴启贤]
德望倾朝彦。端宜上庙堂。如何不长算。遽此作悲章。道义吾谁与。丘原厚夜藏。忍将知己泪。沾洒棘人傍。
挽章[兵曹佐郎慎彦庆]
两朝舆望重南金。世变悠悠雪满簪。郡县少伸将母计。江湖长抱恋君心。三年关服馀哀尽。千里还都旧病深。帷幄隆 恩倾晋接。铨衡盛业啬商霖。先生可祭于乡社。一老云亡奈士林。至治何时调玉烛。遗音无复抚瑶琴。风高江汉波声急。岁暮头流月色沈。丱角升堂顽物在。吊 哀殁泪盈襟。
挽章[观察使金继辉]
秋风旅舍越吟悲。疾已膏肓 不支。昭代未能同事业。晚途无与共襟期。霜深驿路传孤榇。叶满乡山拂素帷。世事如今东逝水。白头南望转凄其
挽章[杨士俊]
含城当日挺真儒。自尽亲丧气力枯。门患几曾熬性命。 君恩能使到城都。人多簪盍无伤也。道丧朋来有是夫。辨得雉帷悲则远。士林挥泪送诸孤。
挽章
相逢京洛慰长思。嗟我头 似旧时。只是安排缘有命。敢将烦恼扰无私。衷情顾惜人何在。梁月依俙涕自垂。谁是杜陵堪作诔。为公遥惜八哀诗。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384H 页
挽章[河觉斋沆]
鼎中龙虎未成丹。星落台垣夜已阑。忧世不恤周媪纬。爱亲长戏老莱斑。拟看几舄劳新国。争料铭缣返故山。阻病未提临穴绋。九原他日拜何颜。
挽章[参判韩伯厚]
良善休休量。操持战战心。士林推倚仗。朝著望舟霖。名利尘缘寡。山庐道味深。专城时乞养。单父屡鸣琴。风树哀何及。乔园恸赴临。毕生期报国。隆秩忽降音。时务明调协。要曹体往钦。处家瓶乏粟。忧世雪盈簪。恺悌神宜劳。膏肓竖遽侵。忠诚闻在昔。孝友罕斯今。惨祸天悭悔。蛊儿干有寻。锦江丹旐远。玉水翠岑阴。
挽章[李昌]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384L 页
光岳专精久爰生间世英老通天地秘文掣海鳌灵北阙勤贤梦南天耀德星病羸凭药物黾勉副弓旌共系公孤望方隆眷倚诚周卿绝得试孔祷已难行不信仁人寿还嗟天道冥 九重优典礼百辟慕仪形属在阿舒子情深范式卿世无大雅士掬泪洒晨程
挽章[学谕权文任]
久系苍生望。长怀反哺心。凤池辞搢笏。梅阁几呜琴。廊庙虚卿位。江湖下玉音。棘药馀寸命。敷奏罄丹忱。身病乘劳剧。 天恩到死深。都民鬻遗像。灵榇返园林。雕琢容何在。精神梦欲寻。渍绵仍执绋。不觉泪沾襟。
挽章
声名藉甚士林中。学行争推一代宗。黄阁伫瞻登马相。紫宸还惜失杨公。偏悭遐算天难必。特护征輀礼即隆。恸哭都门肠欲断。此心宁独为私恸。
挽章[兵曹参知权德舆]
大连纯孝复吾东。终始无违圣训隆。荣养既勤长补外。哀诚更尽竟权躬。士林共结云亡叹。朝著空馀长者风。漠漠孤旌何处去。薤歌霜月恸无穷。
挽章
同年同甲又同心。自拟陈雷未足深。胶柒几倾丹悃泻。龙钟长诵白头吟。如今遽作幽明隔。何处空劳梦寐寻。旅榇依依千里远。不堪挥泪送江浔。
挽章[知事李俊民]
情亲义笃师兼友。相对迷胸便豁然。今日送君先入地。伤心无语泪涓涓。
挽章[副提学许晔]
灵川门下饱闻名。庆老堂前始盖倾。千里北南虽室远。心情何日不盈盈。
挽章
痛哭丹旌可奈何。百年交契此蹉跎。哀哀旅榇还乡日。忍听寒铃木觅阿。
挽章
木讷仪容动得人。省郎卿位自来臻。方期作相回淳代。谁料今朝湿我巾。
挽章[持平尹先觉]
先子从游日。如今四十蓂。璧林同执雉。兰室几谈经。世事嗟寥落。天心竟杳冥。坐隅人未死。挥泪揖馀馨。
挽章[任诩]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385L 页
玉溪先生古贤相。文章学术无人肩。 穆陵初年际遇隆。 御笔擢长东西铨。
挽章[梁九拙喜]
汉之水兮悠悠。送君江上兮心烦冤。君之来兮江波明。驷马騑騑兮入国门。君之去兮江色寒。丹旐翩翩兮指故园。君之来兮都人歌。国有蓍龟兮汝咨。君之去兮都人哭。民失父母兮畴依。山有木兮江有渚。愿留于兮不敢期。君回翔兮故居。心思君兮不知。我独立兮江之洲。悲莫悲兮生别离。思夫君兮不见。极劳心而伤悲。
汉之水兮悠悠。送君江上兮心郁悒。昔兰舟以济江。期远游乎江北。今灵輀之登陆。又胡为乎江之南。吾令江神安流兮。江水湛湛兮波恬。吾令风伯清尘兮。回风飒飒而承旗。邅吾道夫车岘兮。路脩远而逶迤。岁冉冉其将暮。戒仆夫使疾驱。喜先原之伊迩兮。君于是乎藏君躯。思夫君兮不见。极劳心而长吁。
汉之水兮悠悠。送君江上兮心伤悲。昔君与我成言兮。及未老而同归。扶吾筇兮蜡吾履。与交手而翱翔。君有疾兮不能反。为旅魂兮天一方。我亦怀其将然。老冉冉而日衰。戒前辙之未远。又何为乎迟迟灆之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386H 页
水兮钵之山。宛昔日之遗踪。驾言兮出游。吾谁与乎从容。思夫君兮不见。极劳心而忡忡。
祭文[弘文副提学许晔]
惟灵。天资重厚。外讷内敏。知与不知。皆推德望。孝悌于家。忠信于国。早举于乡。时升于朝。省郎卿位。自尔来到。方倚为相。措世隆平。云何不淑。遽至于斯。天靳平治。有如是耶。曰余迂拙。托契最深。始初相遇。一见如旧。求余一言。即陈所闻。心领意会。如石投水。目击道存。其乐如何。长拟百年。永保斯欢。一朝至此。冤哉苍天。哀哀旅榇。发向桑梓。哭以送之。灵其闻之。聊陈薄具。以泻余哀。不亡者存。监此诚意。呜呼哀哉。尚飨。
祭文[兵曹参知权德舆]
嗟嗟。子膺而至此耶。吾与子有同庚之幸。有同年之分。又有同志之乐。拟平生为之依归。庶终身而永好。第以子纯孝人也。为慈闱荣养。自初筮仕来。每恳乞于补外。虽薇垣,柏府,玉署,银台。士望方深。 圣眷方隆。而有不暇顾也。由是。前后在 辇毂之日。未十分之一。会面无几日。论心无几时。念琼树于伏枕。对玉绳于临轩。常伥伥而独行。思联佩于玉笋者。曷有穷已。曩在直省。忽闻子来谢 玉陛。惊喜而起。倒屣而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386L 页
候。病眼双青。一笑无言。虽未能吐心肝于顷刻。意可得共襟期于衰朽。但于栾栾之馀。形容憔悴。无复畴昔之面目。心苦忧之。恺悌君子。神明所扶持。岂意天之苍苍而不淑之。遽至此耶。呜呼哀哉。哲人已萎。士林何赖。台望遽缺。朝家谁倚。此所以非独友生之痛惜。亦 枫宸之震悼。而终始哀荣之典。不一而足。也欤。呜呼哀哉。子之孝也。慕之终身。不忘一朝而离膝下。听之无声。不忍一毫而违其志。怡怡愉愉。终八袟之天年。真可谓学虞舜之大孝。而友曾参于千古者也欤。呜呼哀哉。客殡空堂。素帷凄凄。旅榇千里。丹旐栖栖。荒凉旧陇。坟草未宿。孑孑诸孤。望望何及。呜呼哀哉。余以残骸。宿多疾恙。今玆永诀。适患旧痛。呻吟在床。足不能出。奠未躬酹。绋未身执。哀诚增结。沈痾益笃。神魂飞越而已。宇宙空阔而已。谚有之。同庚之人。泉下同归。如或有理。庶冥冥之相依。呜呼哀哉。尚飨。
祭文[门人生员金益福]
呜呼。先生禀之以忠厚纯正之气质。养之以道德中和之学问。自始读书。有志于程朱之训。沈潜反覆。手不释卷。初发愤于灵川之指南。后有资于一斋之丽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387H 页
泽。嵬乎自得。展也成德。所学者博。所造者约。观其外则不为崖异斩绝之行。以苟异于流俗。而于其中有卓然不苟宜于今而不背于古者。此先生所从容而人所不识。平居虽未尝高谈大论以惊动世俗之耳目。而当世之事。切急之务。无不经纬于胸中。如烛照数计而龟卜。痛先君早年弃养。奉偏慈以至孝。承顺颜色。恐伤其志。经营甘旨。备极滋味。闷西日之已迫。遂乞养于南邑。治声虽不至于赫赫。效可以兴化而善俗。其应接宾客也。无远近亲疏之间而终始不倦。其抚恤宗族也。无厚薄爱憎之情而恩义必笃。每事虽主于谦让。人则不以为不能。 朝廷之元老。士林之仪刑。诚贯金石而有馀。行质神明而无愧。退处丘园。自奉如寒士。邑宰不知宰相之存。里人不知判书之贵。居今世。舍先生。其谁将以展有为之志。何皇天不佑于善人。降患孔棘于近载。草土三年兮哀毁。一家至痛兮不绝。虽先生以命自宽。然神气未免乎暗铄。服关未几。 天眷隆叠。岂不知居閒而养病。乃感激而一行。竟梁木之其摧。痛已极于云亡。呜呼。先生未起。苍生有拯己之望。先生既出。都野有加额之庆今其已矣。天意难测。岂先生之不幸。抑斯民之无福。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387L 页
小子无状。早辱受业之恩。愚蒙之质。虽不可教。诲谕之勤。必至谆谆。谓初学不须泛观。可于四书中着力。义理贵于自得而玩味。徒以口耳兮何益。最后有言。曰惟勤实。格论在耳。其或敢忘。仪容永隔。无路更承。病不亲救。殁不永诀。呼天一哭。五内欲裂。敢效绵渍。敬荐菲薄。不亡者存。尚其昭格。
祭文[门人进士金得地]
惟灵。神降维岳。禀挺馀庆。习成自然。心存一敬。能自得师。发为事业。学博行积。道期入室。自家孝友。推国如一。登科筮仕。人初不识。精金美玉。久自难掩。拔杨清朝。勿欺以犯。激仰论思。每怀靡及。孝笃将母。屡乞城邑。国存蓍龟。民有父母。出入尽职。德音是茂。 当宁倾意。士林属望。幸公未衰。咸仰入相。奄丁失恃。气愆尽礼。弟妹俱亡。三儿连逝。一家变故。有不忍睹。悲缠胸臆。转成沈痼。琴期才关。 眷注益隆。擢置九卿。将升贰公。佐王馀绪。庶至大用。云胡不淑。而至长恸。山颓木摧。士民何依。彼苍者天。亦云无知。资送松楸。上恤特优。哀荣两至。榇返狐丘。贫贱何幸。得御李君。得窥门墙。屡灸兰薰。前春往候。讵知永诀。怛化伤知。鄙情曷极。岭海人豪。永隔眉宇。后质青史。存者不朽。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388H 页
况有贤嗣。公其不亡。天奠道左。万古一忙。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祭文[门人进士申蓂秀]
惟灵。奎璧其质。菽粟其文。早试三场。独择千军。阳历清庑。萤英赞扬。指笏银台。垂绅玉堂。为亲乞宰。遗爱桐乡。杖钺方面。宣化甘棠。铁面乌府。振肃朝纲。獬豸▦坡。献替启沃。位长六卿。越有声绩。 睿眷隆重。准拟柱石。期处岩廊。庶秉匀轴。那知一日。忽焉易箦。当宁咨嗟。朝野如失。顷丁内艰。哀毁罔极。式礼莫愆。克孝二周。关服未几。奄闻 国忧。忠孝两情。华于一身。搥地吁天。念念君亲。奔走山陵。庶终襄事。黾勉如京。风羁雨祟。逐队百僚。鞠躬尽瘁。二竖为殃。日臻弥留。回首故园。志切退休。 天宠三接。历夏徂秋。洛中半夜。月黑云愁。生顺死安。 灵应顺受。其谁知之。我心如剖。匪直私痛。为世道耳。天相日域。吾道东矣。矧我昭代。文明之际。有德有行。多才多艺。十有年来。落落晨星。夺我退溪。丧我南溟。嗟哉先生。天又不憖。斯文之憾。吾道之悯。寿亦不与。天意安在。多明道七年。少文定四载。真宰之过。造物之罪。忆得懿范。益用悲恸。六旬陈迹。一场春梦。不亡者存。有美祚胤。兰茁其芳。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388L 页
珠明玉润。挥泪菲奠。写恨芜词。灵其不昧。冀歆格思。呜呼哀哉。尚飨。
祭文[学谕权文任幼学李天庆]
精分光岳。性专端良。脚踏行源。馀事文章。教深三迁。学优乃仕。在家在邦。临民临事。百尔所为。一由至诚。出任字牧。多有政声。入掌诠曹。几简群英。玉堂非荣。反哺情切。呈辞乞养。孝思维则。两朝忧国。双鬓垂雪。江湖一老。忠孝兼全。越在乙亥。遽丁内艰。位血三霜。仅支羸形。及至阕服。谢恩诣京。都民手额。拟望司马。天眷益隆。欲退不可。任大责重。蹇蹇夙夜。朝野颙望。朝夕调元。致泽君民。可铸羲轩。天胡不憖。遘疠斯急。哲人其萎。苍生无福。仁而不寿。难谌彼苍。榇返故山。千里风霜。亲党攀迎。号痛如何。顾余微末。实同源次。受恩山岳。报蔑毫线。病不躬药。诀未闻善。既后奔哭。亦晚渍绵。恸兼公私。泪落悬泉。炷一炉香。如瞻玉色。不亡者存。庶歆菲薄。尚飨。
祭文[门人林希秀希荣]
乾坤气宇。河岳精神。文扫(一作归)韩,欧。学究天人。孝穿金石。忠贯日月。道全德备。俯仰无怍。斯文宗匠。邦家柱石。拟登匀轴。展布位育。吾道不幸。生民无禄。山颓梁折。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389H 页
朝野失哭。无似孱生。幸忝从列。早蒙提撕。得免禽犊。义则师生。恩则骨肉。情同父母。礼当匍匐。千里承凶。五内已裂。今将永窆。白日昏黑。公私之痛。无以纪极。聊奠薄具。明此寸心。不亡者存。庶几歆歆。
祭文[蘫溪书院儒生卢士豫,赵安性,姜渭老,赵光立。]
呜呼哀哉。先生之卒也。乡无师表。国无著龟。孝勤之风其衰。薰感之化亡之。呜呼。言先生之孝。则得孝之全体而尽乎精微也。言先生之忠。则断断其中而专乎勿欺也。正门路而履平实。先生之学工也。言拙讷而行通敏。先生之器业也。廓乎有馀。受而不盈。先生之雅量天然也。浩乎其来。华实兼备者。先生之文章可传也。施恩制义之有差。与善待恶之不偏。公私劝惩之道克全也。呜呼。此为一二之梗概。而至于心德之微蕴。学问之明的。事业之广大。非后生所能彷佛而窥测焉。唯以我书院言之。惟昔姜介庵。学问之馀。兼致力于斯文。勖乡士而敦事。携一二而同群。不沮于时屈。不挫于众咻。贤俊同应。式善载谋。事至今其完。实喜冠佩之藏。噫。主干之功。则介庵诚多矣。发挥成就之勤。则惟先生终始以之。呜呼天使介庵不得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389L 页
有所为于当世而遽夺。则其诱督乡生。振发颓慵之责。将谁归乎。若如吾先生。则一国之颙望。士民之重寄。诚不可以独私。是以。才免草土。仅扶形骸。又复赴北哀临。则先生竭力之忠。报恩之志不可间。而吾辈之徒怀嘐嘐。独立伥伥者。其谁因极也。岂料夫此怀之永郁。而终结终天之戚也。时欤命欤。公不暇言。而尤不忍于私情也。呜呼。先生之卒也。吾党之有志鹘突者。谁后导而成就之。乡人之诈诞欺负者。谁复镇而戢服焉。善无劝也。恶无惩也。院宇凉凉。朋侪踽踽。迹谁弘而业谁承也。音徽寝逖。后学空空。慨吾乡之眇然。谁复梦寐于吾先生耶。呜呼哀哉。尚飨。
答书(与书在旧集)[卢苏斋守慎]
 来谕云。整庵既以人心道心为体用。则当舜之时。果可有体用之说。而若言体用。则先用而后体。无奈倒了耶。
天地有天地之体用。物有物之体用。心有心之体用。焉往而无体用。伏羲画卦。不言中而中之体用在其中。至尧始言中。不言心而心之体用在其中。至舜备言心。群圣人遂极言之而有偏全之殊。独未名体用。至程朱则尽发之矣。又如大学言明德新民。中庸言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390H 页
未发已发。当是时。何尝有体用之名。而谓之无体用。可乎。然亦强生分别而名之形之焉尔。且未有无体之用。亦未有无用之体。体前又是用。用前又是体。岂有先后之可分。故曰继之者善。成之者性。动而生阳。静而生阴。若必以为倒了云尔。则凡言善恶。皆先善而后恶。道心居后。独非倒乎。
 且至变之用不可测两言。其于释危微二字之义。果稳贴而无所病耶。若果如是。则所谓精之者果何物。而于体用。亦可着精字耶。
公既知仆意有体用之别。而复以精字混着体上以为难。何欤。以余观之。至变于危。至精于微。更觉得稳贴有馀味。盖几难研。岂不危乎。故曰精。欲其察之审。以反于至精而无杂也。深难极。岂不微乎。故曰一。欲其守之固。以应乎至变而不贰也前冬。得此来喻二段。尝非所以望于公者。而自叹莫由面谕。更相起疑。卒于真无疑也。间尝拟议。欠便未报。今蒙见徵。辄书别纸。以酬如右。固知不副分明晓示之愿。直以见鄙意焉耳。往在协洽春。为人心道心辨。藏之既久。删补略尽。不敢以示人者。恐独学执迷。非徒获罪于诸老先生。或遂动浮议。致不靖尔。复有执中说。宜并录奉。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390L 页
而亦未者。亦不过虑或漂转。偶落不悦者眼中焉已矣。然其义亦只是此数段报意。亦何足必观乎哉。大抵仆之信整庵之说。实本朱子人心兼善恶说。今公且置先入。试将此说。看来看去。既思又思。则夫精一之义。益觉备切而无遗憾也。必矣。曾遇一生来诘。乃举一事为踰云。见父当拜。天理之具于心者也。即所谓道心也。忘劳知拜者。顺乎道心而为人心之善故吉。怀安惮拜者。逆乎道心而为人心之恶故凶。其几乃是吉凶之界。故曰危。当其未知未惮也。妙矣寂矣。隐焉晦焉。故曰微。精者。察知惮之间。一者。存当拜之本。执中则言察存之效者也。玆偶记起录及。以备反诘。不识公意以为何如。来使立催甚苛。字勾必多漏复。并恕之。(整庵。罗钦顺号也。著困知记。有儒佛朱陆之辨。嘉靖初。为尚书。力辞致仕。)
新溪书院请 额疏(疏头进士朴鸣震制疏察访郑光渊笔削宋尤庵时烈)
伏以。世道之升降。由于治化之污隆。治化之污隆。实系于人主崇奖之如何耳。臣等历观往古致治之帝王及我 盛朝列 圣之图理。(自及至理删去如何)莫不以崇儒重道褒奖先贤。为升世道隆治化之先务。国脉以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391H 页
之扶植。士气以之激励。其在我(我字下加朝字。如何)成庙以下数 圣朝积洽培养之馀。(自 成庙至培养改以 列圣相承。右文兴化。如何。之馀二字。删去如何。)五贤臣者。蔚然辈出。倡明道学。为一代儒宗。洎我 宣庙朝。闻而知之者。有若先正臣卢禛。以大学修齐治平之术。遭遇 盛际。赞襄至理。而寿不称其德。位不极台辅。以家(一作冢)宰终。 宣祖大王嘉其孝行。旌表其门闾。 仁祖大王赐谥曰文孝。式至于我圣上。崇儒之率由成宪。褒奖之次第修举。盖无所不用其极。一国臣民。惟忻鼓舞。快睹文明之声教。而(快睹与声教不亲。改辛被。如何。)顾惟先正臣禛书院(自顾至院八字改以独惟▦▦。如何。)之在厥宅里者。迄未蒙揭 额之赐。士子之藏修寓慕。搢绅之行过致敬者。靡所瞻仰。赍咨叹惜。咸以为明时之一大欠典。臣等之百舍重趼。沥血叫 阍。虽欲已。得乎。伏愿 殿下试垂睿听焉。臣等谨按。文孝公臣卢禛。(文孝公臣卢五字删去。如何。)以正德戊寅。生于咸阳。实与文献公臣郑汝昌同闬。其父臣讳友明。受业于汝昌之门。(自实与至门。改以其父友明实与文献公臣郑汝昌同里而受业。如何。)以学行荐授 显陵参奉。(自显至奉。改以斋郎。如何。)禛之学。得之家庭。则其渊源所自。盖可想矣。生而质美。颖悟绝伦。其在孩提。父手写朱子箴铭以教之。应口诵无碍。父大奇之。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391L 页
已知其为大儒也。(自己至也。改以期以远大。如何。)甫六岁。父殁。哭泣秉礼如成人。母泣劝从权。(自母至权。改以其母涕泣。劝以从权。如何。)对曰。儿今六岁。比免丧则八岁。八岁之人。不服父丧。可乎。从其兄庐墓。以既三霜。乡人莫不叹异。服纯孝之出天也。(服字。改以以为。之字删去。如何。)稍长能自勉(能自勉。改以自力于。如何。)为己之学。文义日进。嘉靖丁酉。选入大学。与金麟厚,金继辉,卢守慎诸名流。为讲道(讲道。改以道义。如何。)交。华闻日播。未释褐。而朝廷已知有卢禛矣。丙午。登第。选补槐院。再荐史局。皆不就。为母乞养。出知知礼县监。以廉简著绩。 明庙特赐豹褥以奖之。未及瓜。以弘文修撰召入。未几。擢拜副提学。入侍经幄。敷奏明剀。进止闻雅。领事臣尹溉出语人曰。真讲官也。逮于宣庙朝。承 召屡至。而母以亲老(承召屡至。改以屡承 召旨。而每字。改以辅字。如何。)乞归。 御笔特拜岭南方伯。感激 恩眷。黾勉赴任。宣化兴学。纤细毕举。儒臣金继辉代莅叹服曰。不料德行文学之士。兼有如许吏才也。(自德至也。改以其文参吏才兼备如此也。)乙亥。拜大宗伯。移冢宰。而皆以母病陈章未(未字改以不字如何)赴。时禛年五十八。侍母疾尝恶(恶字。改以利字。如何。)甜苦。及丁忧。庐墓。(丁忧庐四字。改以居丧倚庐。如何。)虽大风雨雪。不废上冢。祈寒盛暑。下脱衰经。服关。旋遭 国哀。疾驱奔(奔字。改以入字。如何。)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392H 页
临。宿痾因剧。拜大司宪,大司马。皆未久而递。复为冢宰。病已革矣。戊寅八月。卒于京师。(自拜大司宪至八月。皆删去。卒字上。加遂字。如何。)洛中士大夫。倾朝奔哭。街童走卒。无不悲恸。其返葬也。数郡毕至。未至者。为位而哭。(数郡毕至。改以会者倾数郡。未字上。加其字。为字上。加则字。如何。)此禛出处终始。且载谥状(且载谥状所去。如何。)之梗概也。夷考其平生。(夷考上。欲添今以太史之所第录。乡人之所睹记十四字。平主下。加则字。如何。)学究性理。行隆孝友。以穷养达施立志。以致君泽民自期。在休告乞归养。而益切箴警之忠。(告乞归春四字。改以退字。如何。)典郡邑任方面。而常遗去后之思。(典郡邑任方面六字。改以莅吏民。如何。)至于文章词命。润色皇猷。则乃其绪馀。而每以事亲日短。不乐仕宦。决科三十年。在朝不满三载。之才之学。未尽展布。岂非邦国之不幸。士林之无禄。而(而字。改以哉字。如何。)惟其至行德懿。可以模范后人。遗风馀韵。足以耸动衰俗。则其人虽亡。而其功与泽之在斯世斯民者。岂浅浅哉。若其学文造诣之浅深。则非臣等谫陋所可窥测。而以一时儒臣定论质之。(之字下。加则故处士四字。如何)林薰之状曰。半世功力。专在大学。尝所尊信爱玩者。论语近思录而已。故相臣李廷龟之铭曰。天叙五典。孝源百行。馀力学问。覃思贤圣。既本诸身。乃徵于民。则其学之切近而精。实由孝而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392L 页
移忠。亦略可见矣。呜呼。斯道之元气乎国家也。尚矣五贤臣既殁之后。有若卢禛之贤私淑诸人者。出为世用。而其所以启迪彝教。务式士类(者。者字。改以之功。如何。)是以血食百世。则士子之建(院院字。改以庙字。如何。)而俎豆之者。岂止与乡先生殁而可祭于社者比。而刱院(院字。改以庙字。如何。)六十馀年。 赐额之典。始请于今日者。良以斯文(斯文。改以世或。如何。)有衰旺之运。(时势时势。改以事或。如何。)有迟速之宜。而若有所等待也。方今 圣明在上。文教大阐。凡在域内儒林之素愿而未获者。舆望之久郁而未伸者。无隐不彰。无幽不达。譬如黄钟一动而百昌皆苏。(百昌。未详。改以群蛰。如何。)离日中天而万物咸睹。(咸睹。改以毕照。如何。)则可谓千载一时矣。臣等区区卫道之诚。虽极蔑劣。而亦受天之畀。为鸢鱼乐育之中(天下加地。畀下加付。鸢鱼。改以菁莪。如何。)一物。则岂无待文王而兴之心乎。昔宋太宗颁书白鹿洞书院。真宗赐额应天府书院。赐经书千卷于岳麓书院。仁宗赐良田十顷于崇阳书院。朱熹以乞赐书院(朱子讳。虽疏章。不敢直书。以字削去。如何。)敕额及经注疏。陈奏再三。而(经上加九字。再三。改以勤恳。盖再三失实矣。)史臣书之曰。儒先重则吾道重。天札一颁。吾道增气。书院之设。非今斯今。而朝家之赐额颁书者。其来亦旧矣。本朝 列圣。皆取以为法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393H 页
焉。伏乞。 殿下特垂裁察。涣发 恩典。爰命有司。宣赐扁额。贲饰儒宫。以新四方之瞻聆。斯文幸甚。臣等幸甚。臣等不胜瞻天恳祈激切屏营之至。谨昧死以闻。
 批曰。省疏具悉。事当令该曹处之。
 显宗朝庚子四月十八日。 赐以溏洲。(祭文在旧集)
墓表([赵观彬]○明朝鲜国。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同知 经筵,春秋馆事。艺文馆提学。 赠谥文孝公玉溪卢先生墓表。)
在昔 宣庙之世。右文为治。贤俊汇征。有以邃学清文笃孝纸廉。大为盛际之礼遇。善类之尊尚。曰吏曹判书玉溪卢先生。讳禛。字子膺。其先礼川人。丽朝。国子进士讳裕。乃其始祖也。自是世有冠冕。曾祖讳叔仝。礼曹参判,艺文馆提学。以文望清操。显于 英庙。登廉吏首选。章甫祀享之。祖讳昐。再擢第。艺文馆校理, 赠礼曹参判。考讳友明。号信古。受业于一蠹之门。用金慕斋荐。除参奉不仕。名在己卯名贤录。醊食道谷。 赠吏曹判书。妣安东权氏。生员时敏之女。以正德戊寅七月壬寅。生先生。天质英悟。自幼异凡。信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393L 页
古公奇爱之。手书中庸及朱子箴铭授之。乍读辄成诵。若有心会。六岁。遭信古公丧。持制如成人。大夫人泣劝啖肉。先生曰。儿今六岁。终三年则为八岁矣。安有八岁之人。不服父丧者乎。至终丧如礼。乡人莫不叹异。稍长。能自劬学。日渐将就。讲论义理。研精处。虽宿儒。亦多让焉。丁酉。中生员高等。弱冠也。德行弥著。华闻益蔚。如金河西,卢苏斋,洪耻斋诸贤。托为道义之交。相得甚章。丙午。阐别科。隶槐院。再荐史局。不就。讲以博士例升典籍。由礼曹佐郎。出为知礼县监。盖自释褐之初。不喜荣进。家贫急于便养故也。为政。一境大治。 明庙 命拣莅官廉谨者。先生与焉。褒以在笥之锡。未几。徵为弘文馆修撰。升校埋。入 讲筵。奏对明切。容止閒雅。领事尹溉亟称真讲官。移司宪府持平。还拜修撰校理。俄荐为吏曹佐郎。戊午。自弼善迁副校理。升副应教。进讲纲目王蠋去国事。 明庙谓蠋不知君臣之义。先生对曰。谏不从言不听而去。则非不知义者。时退溪屡辞 召命。 明庙颇未安。有此 教。先生所奏。深得因文纳诲之道也。己未。特拜掌令。荐授议政府检详。升舍人。历执义,典翰。仍升直提学。时权奸当路。人多和附。彼谓先生有姻娅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394H 页
谊。致意求款。先生若浼焉。士论益重之庚。申。特拜刑曹参议。迁同副承旨。升右副。辛酉。又 召以承旨。壬戌。以大夫人年踰七十。上章恳乞归养。 明庙命除旁近守令。仍 赐豹皮褥。即拜潭阳府使。癸亥。辞归。甲子。又除晋州牧使。以兴学劝善。戢强恤穷为务。潭晋之民。久犹口碑。丁卯。由吏曹参议。拜忠清监司。辞递。旋拜全州府尹。秩满。以副提学承 召。未久。疏乞归觐。 宣庙慰谕。 命带职往还。先生还乡。又上辞章。附以箴警之辞。 赐批嘉奖。许递职。仍 命官给养亲之需。卒未。 除昆阳郡守。壬申拜大司谏。迁吏曹参议。又 除承旨。未赴 命。 御笔升拜庆尚监司。地大素号难治。先生用静制烦。治迹茂著。以病径归。癸酉。拜大司宪兼同知春秋馆事。赴 召无何。乞暇归。甲戌。拜兵曹参判,大司谏。俄拜吏曹参判兼艺文馆提学。皆不赴。乙亥。擢拜礼曹判书。连章苦辞。兼陈时政阙失。疏未达而移拜吏曹判书。又力辞。是年。大夫人卒。先生年已五十八。侍疾不解衣带。尝粪以验吉凶。居丧不脱衰经。庐墓往来。行朝夕祭。虽大风雨雪。未尝或废。先生素善病。又当不毁之年。其自尽于哀制者。如此。人皆忧其难保。丁丑。服关闻 恭懿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394L 页
殿方丧。以刑曹判书奔临。病递拜工曹判书。再为大司宪。皆以疾辞。拜兵曹判书。俄移吏曹判书。病转危。上遗内医。颁 御药。临殁。言不及家事。惟曰余不得毕命松楸。非素志也。八月壬寅。易箦于城西寓舍。享年六十一。讣闻。 上辍朝。 恩赙甚厚。朝绅士林。咸有殄瘁之恸。栗谷先生叹曰。正二品无人。亦可见景慕悼惜之意矣。丧车之返乡也。咸之人无少长。迎哭境上。观葬。数郡毕至。以同年十月甲寅。窆孑咸阳治壮酒谷里子坐之原。配贞夫人顺兴安氏。己卯名人处顺之女。袭训家庭。妇德克备。先先生十年。戊辰殁。与先生同茔而异宣。有七男。长士训。进士别检。次士诲。郡守。次士䜣。次士谔。夭。次士诠。天。次士詹。次士谂。司果。士训有一男一女。男胜。奉事。女适吕姬佐。士诲有二男。长𦛋。次。生员。出后士詹。士䜣有一男。脊。士詹。继子。士谂有二男二女。男长郁。生员。次縢。察访。女长适柳起。次适许成弼。胜有二男。长亨遇。次亨达。𦛋有二男三女。长亨后。次亨述。县令。女长适许𢜬。次适萋应璜。次适李益彬。脊有一男。亨弼。 大君师传。有五男。长亨叙。次亨望。生员。次亨泰。进士。次亨渐。次亨夏。文科。持平。郁有一男。亨佐。縢有二男。长亨济。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395H 页
次亨命。馀多不尽记。先生资禀。高明而庄重和粹而简洁。处心无自欺之事。发口无非礼之言。自少从事于学问上。于道谊功利。取舍甚明。与李一斋论大学。得其宗旨。常曰。为学之要。朮之太学。篇首十六言。足矣。以经义质问于退溪先生。多往后书。牖后生。辄先论语,小学,近思录。践履之笃。造诣之深。可以考信于先后儒贤之论矣。事亲至孝。执丧于冲弱之年。致毁于哀暮之日。科第进身。亦由于为亲屈志。自近班至荣秩。惟乞 恩专养。得以无憾于昊天之报。事伯兄如事父。和敬两至。其亡也。抚诸孤无间已出。缮祠宇修祭器。令主祀者忘其贫。事君必引三代。为格君治国之本。 筵奏疏陈。无非古圣贤切实之语。治州郡。帷务宽仁。不事烦苛。讼简狱平。吏戢民苏。按岭藩。威惠尤著。金公继辉代先生。盛称前政。谓有力学之实效。至于廉约自持。冰檗非矫。乡无一顷之田。京无数椽之屋。以先生之所抱负。承 宣庙不世之遇。宜若大有展施。而直缘至诚爱日。靡遑从宦。决科三十馀年。在朝不满三年。及后丧既关。先生始委身于朝。 宣庙畀以铨衡。且将降大任。先生已病。竟不起。岂非天耶。然先生可谓忠孝两全。而进退大节。亦不负所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395L 页
学矣。儒林慕先生之德。立祠而俎豆之。礼部表先生之孝。竖闾而棹楔之。先生之卒未一期。公议齐发。若是其难诬。其后太常议谥。谥曰文孝。又以清白吏。载名选录。有遗集行于世。所述恰是濂洛体。后生亦可师法而知所向学矣。呜呼盛哉。先生之七世孙正字廷元。访余乡居。托以表茔之文。顾余无学不敢当。固辞而终不获。先辈作者既述隧道大碑。纪载颇详。余惟摭此为辞。谨叙其概。且诵高山景行之诗。以系之云。
 辅国崇禄大夫。行判中枢府事兼户曹判书。判义禁府事。知经筵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春秋馆,成均馆事。 世子左宾客赵观彬。撰。
古龙书院事迹
先生委禽于南原思齐安先生之门。遂侨居白坪数十年。一乡之从游者。甚众。万历戊寅。先生以冢宰易箦于京城。明年己卯。房沙溪应贤,张栗溪伋,边桃滩士贞诸公。议于多士。建院于距白坪数里许古龙。而地主李公璥董成之。庚辰秋。庙成而奉安之。庚子。 赐额沧洲。(载在春曹俎豆录)
祭古龙书院文[郑松江澈(为湖南方伯峕)]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396H 页
凝而默。可镇俗。内不出。蕴为德。心则真(《松江集》 续集 卷2 〈古龙书院祭文〉에는 '直'으로 되어 있다.)。行则笃。世益末。思愈服。
议从享事事迹
 正庙二十二年丁巳十二月日。岭南章甫。以文孝公升 庑事通文来到本道。答通后。南原儒林都会于古龙。以为湖岭两道合议。然后可以 彻疏云。而走通于庆尚道。又发通于本道。道会于实相寺。本孙不可无接待之道。故宗会于是冬。而择定有司。都有司卢廷植。掌财卢廷夔。干事别有司卢敬宽。又儒会于古龙。即戊午正月十六日也。两道会于实相寺。即同年三月十六日也。道会时。湖中通文又至。已定 彻疏之议。而会员则几千馀员也。会三日。分定执事。疏厅都有司。南原进士崔溟翼。公事员。淳昌进士杨宋楷。晋州幼学赵得愚。色掌。罗州罗学慎。掌议。光州幼学柳在渊。咸阳幼学郑镇鼎。色掌。全州幼学李济万。三嘉幼学许泌。制疏。南原进士许昌。星州进士郑东直。写疏。南原进士金圣求。丹城进士柳文龙。奉疏。云峰柳𣻚。山清幼学朴孝大。读疏。南原幼学李致英。丹城幼学金濯汉。曹司。居昌幼学尹柏。昌平幼学高恒镇。陪疏。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396L 页
宜宁幼学安德文。馀员不尽记。在本草中。道会后。疏厅治行所。定于南原乡校。治行别有司金乐圭。疏首安珝。四月二十五日。启行。其时泮长以罪免。三月不出。故未得谨悉。七月下来。己未正月。再举疏行。 国家有事。又无泮长。以为空还。二道儒林赍恨。更欲 彻疏。
庆尚道儒林通文(咸阳幼学梁廷泰。安义进士尹勉钦等。)
右文为奉告事。窃惟。尊贤而宗师。士林之公议。卫道而跻庑。 朝家之盛典。吾东次第从祀。亶出于前后之公议。则公议所在。岂可泯默于今日乎。惟我文孝公玉溪卢先生。以文献公一蠹先生渊源嫡传。道德文章。炳耀日月。经纬宇宙。为一国斯文之标准。为千载士林之师宗。则宜配 先圣之庑。而顾百年之后。公议未竣。岂非吾侪之所共抑郁处乎。玆敢合席奉告。想惟。佥君子俱以卫道之诚。共扶尚贤之礼。则今于公议齐发之时。必无远近之异同。伏愿同声合席。俾完大事。幸甚。
忠清道儒林通文(镇岑幼学李进彬等)
右文为通谕事。文孝公玉溪卢先生。道德之卓异。文章之炳耀。为师门之宗望。乃国家之元气。则凡在缝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397H 页
掖。孰无山斗之仰哉。方今 圣明在上。文教大阐。则以先生如彼之道德。宜配 宣圣之庑。而顾今百岁之下。跻 庑之议。尚此未展。凡有秉彝之心者。孰不慨然而叹惜哉。鄙等不避孤陋之浅识。敢搆数行之芜辞。玆以通告。伏愿。佥君子俱以卫道之诚。共扶尊贤之礼。同声相议。俾完大事之地。幸甚。
儒禀丈席文
仰禀事。以文孝公玉溪卢先生升庑之议。岭南章甫发通本道。而其通辞略曰。先生以文献公一蠹先生之渊源嫡传。道德文学。为斯文之宗师。大学格致之工。退翁之所敬服。生叶半千之运。朴公之赞美。有若月沙之称以陶铸唐虞。思庵之许以翘首程朱。苏斋之论以天人内外合成之学者。夫岂非摭实推许深切者乎。先生道学如彼其大也。跻庑之议。尚此寂然。实为 圣世之欠曲云。故将以三月二十五日。合议于湖,岭接境之地。而两道会议。欲为封章。玆敢禀告。
请从享疏(南原进士许昌。星州进士郑东直制。)
伏以。若稽古帝王之祈永命于亿万。图治化于雍熙者。莫不先之以崇将宗师。褒美宿德。维周之盛而敷儒教于辟雍。箓绵八百。暨汉之兴而享大牢于先圣。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397L 页
命延四百。则斯文一团元气。固可为人国家血脉根柢。而自上苟有培养激劝之道。能奠安宗社。荣卫本支。而于万斯年矣。猗欤。我 朝圣祖修文。 神孙讲道。首起大学。亦右儒宗。东西建庑。牲币增洁。五圣之位。穆穆在上。十哲之享。翼翼在右。从以我东方宗师大贤。俾跻庑次。自是奎文丕阐。邦箓灵长。环左海数千里封域之内。便为洙泗伊洛光明世界。其中往往以道学鸣世者。代有从祀之典。迨今吾儒之嫡承先师。启迪后生者。无一幽郁。秩秩在位。此莫非际遇明时。吾道后兴也。顾惟先正臣卢禛。以大学修齐治平之道。佐理 宣祖大王。贲饰人文。礼亨世道。礼乐之庶几陶铸二帝。文章之足以黼黻三王。本以孝悌。出以需廊庙之湖琏。其学则文献公臣郑汝昌之嫡传。其交则文靖公臣金麟厚之道义。且经纶纡谟之展在州邑。晋州,知礼。有遗爱碑。试诸巡宣而岭南湖西。歌勿剪之棠。此卢禛平生措施之斑斑在方册者。而但寿不称其德。位不极台位。而以冢宰终。粤在 宣庙朝。旌其门闾。 仁祖朝。钦其学问。谥曰文孝。 显宗朝。遣礼官。 命额曰溏洲。前 圣之褒崇儒贤。固可备矣。而究厥道学之表准当世。行实之敦叙家庭。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398H 页
则非徒旌闾祭社。 赠谥命额而止也。幸我 殿下。宅不基命之初。圣学高明。宸章焕烂。丕承 列圣之文谟成宪。快疏幽滞。遹求经猷。至有文靖公臣金麟厚升庑之典。一域臣民。孰不欢欣蹈舞。举仰其文教率被也。我宗师卢禛。亦金麟厚一代师友。道德同符。孝问相须。则亦宜有并庑联豆之享。而公议之尚此含晦。士子庄修寓慕。搢绅之行过致敬者。无所瞻仰。赍洛叹惜。以为明时之一大欠典。臣等俱三南缝掖之徒。涵育于圣世菁莪之化。私淑于先贤作成之德。而百舍重趼。擎牍 螭阶者。盖为宗匠陈暴区区之忱也。伏乞。 圣主洞黈纩搴璜琉。垂察之。谨稽文孝公卢禛事实。于正德戊寅。生于咸阳。其父友明。实与文献公臣郑汝昌同里。受业。其学问乃家庭渊源。生而质美。颖悟绝伦。年甫四岁。能习文字。五岁。其父手写中庸及朱子箴铭跋以教。即应口无碍。父奇之。期以远大。及六岁父殁。哭泣秉礼。母涕泣劝以从权。对曰。儿今六岁。比关服则八岁。岂八岁之不服父丧乎。从其兄庐墓。以既三霜。乡人莫不叹异。以纯孝之出天也。稍长。能力于为己之学。十岁后。始从师问学。执册讲解。文理廓然迎刃而解。缀文属词。自然成章。虽以宿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398L 页
儒而无其右焉。嘉靖丁酉。选入大学。循循然与众谐。而德性纯粹。识者咸爱敬之。如金继辉卢守慎诸名流。为道义友。由是。声闻日著。未释褐而朝廷已知有卢禛(저본에는 '祯'으로 되어 있으나, 기사 내 문맥상 '禛'의 오기임이 분명하므로 수정하였다.)矣。丙午。登第。选补槐院。即荐史局。皆不就。以老母在。乞养知知礼县。治著廉简。 明庙特赐表里以奖之。未及瓜。以弘文馆修撰召。未几。擢拜副提学。入侍 经筵。敷奏剀切。进止雍雅。领事臣尹溉曰。此真讲官也。久而叹惜。时有权奸。一时流辈。多濡迹其门。卢禛独杜门枯居。不曾有往复点墨。则尤可见志操之人若贞吉。 宣庙朝。承召屡至。而辄以亲老乞归。御笔特除岭南方伯。感激 恩眷。黾勉赴任。大有宣化兴学之效。其后儒臣金继辉代理。叹服曰。曾不料儒学吏才如此兼全也。乙亥。拜太宗伯。移冢宰。皆以母疾。陈章不赴。时卢禛年五十八。侍母疾。尝利甜苦。及丁忧。居庐。虽号风严冱。不废上冢。祈寒盛暑。不脱衰经。服关后。宿疴苦剧。拜大司宪。皆未就而递。后为冢宰。病则革矣。戊寅。遂终于京师。其讣闻也。 上彻朝二日。洛中士大夫。倾朝挥涕。街童卫卒。举皆恸伤。此其出处终始之梗概也。今以太史之所第录。乡人之所睹记。夷考其平生则山岳之华焉而间其气。太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399H 页
和之盎焉而赋其仁。学究性理。行隆孝悌。处世应物。不费矫揉之力。而所行自不倍于道义。盖天性然也。施于身。无不敬而行。发于口。无非礼之谈。谦退逊让。根于心性。乐善好礼。本于诚敬。而国家一心。忠孝双全。与先正臣李滉及李恒。讲论大学宗旨。往复书札。深相敬重。尝曰。为学不在多言。求之大学篇中十六言。足矣。一生工力。专在大学。尝尊信者论语,近思录而已。为文章。不事浮靡。典雅委曲。深得濂洛文体。诗亦趣味疏越。铿然有声。且其清白。三世家传。虽历典州邑。累秉巡节。而无田于乡。无宅于京。只见坐榻之脩然。林薰之状曰。性禀高明庄重安详。其忠信之服一世。孝友之范后生。固非出于勉强力行之工。而发于天禀之自然。故相臣李廷龟之铭。天眷我国。笃生贤淑。 经筵敷奏之间。可见皋夔都俞之象。家庭勋作之际。宛有曾,闵愉惋之容。尽可谓当世醇德之君子。但恨其寿不富。其事业未终。藏修供大用。致泽遇明时之句。提学臣金贵荣之所挽也。斯文隳海岱。大道丧蓍龟之诗。司谏臣郑彦信之所惜也。若其倡义臣金千镒,杨士衡,边士贞,赵宗道。以教授门徒。昔于壬丁。皆抗义旧忠而为国敌忾。则其平生精力。不直为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399L 页
道德中人。卓荦气节。能存养门徒。驯致四义士于板荡世也。呜呼。斯道之元气于国家也。尚矣。五贤臣既殁之后。有若卢禛之贤而私淑诸人。出为世用。而其所以启迪彝伦。矜式士类者。早可以享于群贤之末。而殆二百载章甫之泯默者。良以斯文有旺衰之运。时势有迟速之宜。而或有待右文之日也。方今周文郁郁。宋治彬彬。凡于多士之所愿而未获者。舆望之久郁而未伸者。咸得疏而无隐。譬如子雷发而甲圻群芽。臣等亦以文教中时雨一化物。自有赤悃之弸诸中而不一建白耶。臣等之生。晚卢禛之后。不甚其近。而其遗风馀韵。涵沐后生。薰陶来世。岭南则又杖屦之乡。亲切乎德义之教。湖南次之。湖西又其次。以是。三南之士论雷同。尺疏连署。盖以我宗匠至德高行。亦欲并列于 圣庑十六贤位次也。玆敢仰吁。冀望温批。勿以贤师之更升庙位为重。敬礼之特称从祀是咨。惟其贵德而师尊。孔门七十弟子。不为多于升堂。唐家之十八学士。亦云盛于登瀛。矧此箕邦礼义辈出之乡。儒贤追配之典。独不及于玉溪正派乎。伏请。涣发 恩命。优容士气。俾许斯文之从祀。则一国幸甚。臣等亦幸甚。不胜瞻天恳祈屏营之至。谨冒昧以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400H 页
闻。
通馆学文
右通文大学事。崇贤尊祀。有国之常典。宗师请享。士林之公议也。顾惟。重峰赵先生讳宪。自幼嗜学。以道自任。其学发轫于朱书。精力又尽于庸,学。以亲命守田间。而手不释卷。躬采樵热亲突。而映火勤读。一以践履为主。每诵为子止孝为臣止敬之说。未尝不三后玩味。居家日用。必本于小学。门生之请教者。虽年至三四十。必先课以是书。其出入时。必载松明及书笥而行。尝于旅舍。从者燃松明。出庸学之书。整衣冠危坐看诵。奉使皇朝。以圣庙周程,张朱位次质问之说观之。可知学力之精深。而于诸贤出处。见识透彻矣。且以奏达疏章观之。无非行学致其君之术。故 宣庙朝特曰如此之人不可易得为教其后自朝家赠吏判。建院 赐额表忠。俾祀春秋。先生受业于牛,栗两先生。讲学勤读。文义精透。牛溪成先生曰。汝式之学。日就月将。甚可畏也。称以畏友。不以师弟之礼待之。栗谷李先生尝曰。汝式之学。每以唐虞之治可复。而可大用之学也。亦于送汝式之文曰。读书穷理。学邃道明。土亭亦曰。安贫乐道。爱君忧国。求之古人。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400L 页
实罕其俦。尤庵宋先生撰其行状曰。先生既以间气之才。钟纯刚之性。又能克之以学问。辅之以师友。渊源深远。根基完实。造诣高明。践履纯笃。孝悌通于神明。忠诚贯于金石。好恶之正。如辨黑白。发用文章。若决江阿。外内之分定。而富贵贫贱不能淫移。操守之志确。而刀钜鼎镬不可摇夺。故其发之于言议事为者。一皆光明正大。质悫精切。非尧舜汤武则不言。非孔孟程朱则不学。真可谓笃实好学。守死善道之君子矣。据此。先生之道学渊源。不待多辨。昭如日星耳。若其临难效死。乃先生之一节。而诸贤之盛称道学。不为阿好。而以至笔之于书。则其为道德之有先嫡传者。容有极哉。是以。士论公行。年前。以先生跻庑之意。通于大学。即受回通。方疏举之际。适缘圻儒之他疏。自 上因此并罢。故尚此未遑。而今者三南多士。更为齐议请侑。则首善贤馆。亦一是心耳。至若玉溪卢先生讳禛。以大学修齐治平之道。佐理 宣庙。贲饰人文。礼亨世道。官至吏判。有至孝。 宣庙特命旌闾。 仁庙钦其学行。命谥文孝。 显庙嘉其道学。命赐院额曰溏洲。先生生而质美。颖悟绝伦。年甫四岁。能传习文字。五岁。其父己卯名贤信古堂讳友明。手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401H 页
写中庸及朱子箴铭跋以教之。应口无碍。父奇之。期以远大。及六岁。父殁。哭泣秉礼。母涕泣劝以从权。对曰。儿今六岁。比关服则八岁。岂八岁不服父丧乎。从其兄庐墓。以既三霜。乡人莫不叹异之。稍长。能自力于为己之学。学自家庭。有继一蠹郑先生。执策讲论。文理廓然。缀文属词。自然成章。虽宿儒无其右。而竟得其嫡传。嘉靖丁酉。选入大学。德性纯粹。学识高明。思庵朴公,苏斋卢公,松江郑公,林塘郑公诸名流。皆为道义之交。行无不敬。口无非礼。学究性理。行隆孝悌。家国一心。忠孝双全。又与退溪李先生讲论大学宗旨。格致诚正等语。以三纲八条。无不毫释。精深到底。往复书札。深相敬重。先生尝曰。为学不在多言。求之大学篇中十六言。足矣。一生功力。专在大学。尝所尊信者。论语,近思录而已。文章不事浮靡。深得濂洛文体。其文集刊行于世。故月沙李先生撰其谥状曰。天眷我东。笃生贤淑。名载大史。功在斯文。极赞道学。钦服其性。栗谷李先生尝美其与退翁论格致等说而钦叹。心许之曰。卢禛死。吏部无人。非直惜其济世之器也。服其道学之精粹也。尤庵宋先生亦以为钦惜先生之道学。其于请额疏本。润色极赞道学之精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401L 页
粹。河西金先生亦与先生为一代琢磨道义之友。而讲论吟咏。斑斑在集则其道学之渊源。有自来矣。先生又与重峰赵先生。学符同时。先生在宪长时。启请宥还赵先生北配之举。则当时两先生道义许心。炳烺于后载也。噫五贤师既殁之后。有若赵重峰卢玉溪两贤道学而私淑诸人。出为世用。其所以咨迪彝伦。矜式士类者。早可与享于群贤之末。而殆二百载章甫之泯默者。良以斯文有旺衰之运。时势有迟速之宜耳。方今 圣明在上。周文郁郁宋治彬彬。凡于多士之所愿而未获者。舆望之久郁而未伸者。咸得疏而无隐。则在首善掌论之君子。宜即激劝而亟图。伏愿。即赐回通。俾完从祀之请。以光斯文。千万幸甚。(湖南安珝,岭南郑镇升,湖西李进彬,京畿李晚录已上儒林一千二百人。峕以赵重峰并享事。发此通文。)
全罗道儒林通文(戊午正月日。和顺生员曹翊殷等。以倡义事道会初▦▦。)
右通告事。惟我 玉溪卢先生渊源道学。为百世表准尚未有跻 庑。实为公议之抑郁。今见岭儒发文。政是先护之见。孰不同声而相应孚。贵府既吾 先生杖履之乡。且近岭南。佥君子发文道内。定日期会一以答岭通一以护封章。俾完大事幸甚。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402H 页
当宁(二十一年)请升 庑事迹
 甲申正月。湖儒道会于金沟金山寺。发玉溪卢先生,一斋李先生,眉庵柳先生,思庵朴先生,高峰奇先生并升 庑之议。二月抵京。三月设疏厅。八路士林咸集焉。儒生郑海臣等通太学。掌议俞致恒等答疏厅。岭南进士郑匡龙等。以玉溪先生独疏之议通疏厅。大提学金尚铉笔削疏草。幼学白梦洙等封疏。
批。省疏具悉。升庑。礼之重也。何可遽施。更待后日公议。尔等退修学业。
 
幼学李启镐等再封疏。
批。省疏具悉。升庑。不可遽议。尔等知悉退去。
 乙酉四月。八路章甫。又发先生升 庑独疏之议。校理沈琦泽笔削疏草。幼学李周翼等封疏。
批。省疏具悉。不见前日之批乎。此事至慎且重。似难遽许。尔等退修学业。
 前后疏本与通章。在家藏。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402L 页
玉溪先生续集跋[奇正镇]
先贤文字。原集以后。有遗续外别等集。其来旧矣。盖缘流布蓦远。不能一时凑合。其势然也。玉溪卢先生原集。以 崇祯癸酉成。而今年四周癸酉。续集始入梓。亦晚矣。其间人物。存亡几世。兵燹几次。箧笥之藏无恙。非神物护持。何以得此。盛矣哉。或有言者曰。原集。已经桐溪长德手笔存删。其取舍衡裁。见于序文中。可考也。今日继原而编。或非桐溪本意耶。噫。此过虑也。先德为后学计。故存删极其简严。馀承有没世思。故咳唾惜其流落。道固有并行而不相悖者。非此之谓耶。抑又闻之。先生实地。盖因心为德。随手成文者。庸言庸行。犹足以宽鄙敦薄。以吾观之。恨其续集所载。于先生庸言。犹有漏失也。正月下弦。幸州奇正镇。谨跋。
玉溪先生续集跋[李乔翼]
玉溪卢先生后裔琬寿,凤寿甫。以先生遗藁造余。仍请于余曰。吾先祖易名之状与幽志显刻。是皆月沙先生之文也。今子为先生后。岂可无一言乎。余瞿然屡辞而不获。噫。先生德行事业。炳朗于国史野乘。至今数百载之下。屹然为士林之景仰。而其发乎文章者典雅纯粹。得之性情之正。即有德者有言。是也。郑桐
玉溪先生续集卷之四 第 403H 页
溪先生叙原集。而所称述甚备。何待赘辞以揄扬哉。但所可深惜者。抄录太简。遗漏尚多。蔽笥遗纸之中。犹有散而不收者。后学之慕先生。愈远而愈深。苟见其咳唾之馀。则虽片言只字。莫不爱玩而敬奉之。譬如明珠美玉。浑与瓦砾而埋没。则睹之者犹思掇拾而珍藏。是乃人情之所固然。况其后孙之心乎。今其广蒐篇章之散逸。补为四卷。将欲续行剞劂。与原编而并寿其传。呜呼。是意也岂徒然哉。览斯集者。益知先生盛德无穷。后承孝思不匮也夫。
崇祯纪元五辛未季秋。后学延城。李乔翼谨跋。
玉溪先生续集四编
岁在癸酉后川新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