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x 页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杂著
杂著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72H 页
均田议
呜呼。仁政必自经界始。治地分田。实致治之良法。而王道之大本也。吾民生养之源。廉耻之风。皆由此。而建学设教。兴贤举德。亦其事也。则王政之急先务。孰有大于此者乎。若昔大猷。天下为公。若已饥溺。不专其奉。用天之道。分地之利。经画沟涂。慎守田里。百亩之田。什一之税。率以为常。各安其分。豪强无并吞之利。贫弱有厚生之乐。此所以国给民富。风淳俗美。法立无毙。而维持千有馀年者矣。呜呼。圣王一去。善政隋亡。商鞅相秦。变古更新。阡陌之利开。而沟洫之制废。因循后世。卒不能复。流毙日甚。国非其国。富者有连野之饶。而犬马馀菽粟。贫者无卓锥之地。而糟糠不压口。骄淫者入于邪。穷滥者陷于奸。而暴君污吏。反利兼并。征敛无艺。割剥多门。使帝王良法美意。反为毒民之资。刑名流祸。可胜言哉。厥后汉儒。欲限名田。稍宽民力。而多欲之主。终不能行。唐宗锐意复行。建议讲求。而意非其诚。竟至沮阁。况如新莽之奸。隋文之暴。欲假淇名。议复古制而行之。其能有成乎。此
呜呼。仁政必自经界始。治地分田。实致治之良法。而王道之大本也。吾民生养之源。廉耻之风。皆由此。而建学设教。兴贤举德。亦其事也。则王政之急先务。孰有大于此者乎。若昔大猷。天下为公。若已饥溺。不专其奉。用天之道。分地之利。经画沟涂。慎守田里。百亩之田。什一之税。率以为常。各安其分。豪强无并吞之利。贫弱有厚生之乐。此所以国给民富。风淳俗美。法立无毙。而维持千有馀年者矣。呜呼。圣王一去。善政隋亡。商鞅相秦。变古更新。阡陌之利开。而沟洫之制废。因循后世。卒不能复。流毙日甚。国非其国。富者有连野之饶。而犬马馀菽粟。贫者无卓锥之地。而糟糠不压口。骄淫者入于邪。穷滥者陷于奸。而暴君污吏。反利兼并。征敛无艺。割剥多门。使帝王良法美意。反为毒民之资。刑名流祸。可胜言哉。厥后汉儒。欲限名田。稍宽民力。而多欲之主。终不能行。唐宗锐意复行。建议讲求。而意非其诚。竟至沮阁。况如新莽之奸。隋文之暴。欲假淇名。议复古制而行之。其能有成乎。此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72L 页
则无关睢之意。而行周官之法。特为藉口之资也。岂天不欲使斯民见至德之世耶。呜呼。经界不正。则贫富不均。教养无法。虽欲言治。皆苟而已。故曰不井田封建。无以复三代之治。世之明君贤相。欲有为于斯世。而回隆古之化者。舍是。无以为公矣。议者以夺富人之田。病于难行。然是法之行。心悦者众。处之有术。期以数年。岂不可行乎。呜呼。世已末矣。天不惠焉。民穷财匮。国步斯频。不有更张之议。难见善治之兴。担君民之任。而握风化之权者。可不于此而一动念乎。昔宋儒张子论治人先务。必以经界为先。买田数顷。讲求遗法。兴教成俗。救灾恤患。如有用我者。可举而措之。况东土虽偏。曾有仁贤之化。郊坼区画。可验而知。岂可谓古今异宜。而势不可行耶。若以为山川风气。险夷殊形。旷古之典。又难遽行。则亦宜先限民田。以赡不足。明尊卑之等。定多寡之制。严买卖之禁。酌当行之规。磨以岁月。持以悠久。则人情弗拂。而王法自行。豪民无凌犯之患。而疲癃免怯假之害。君子以治。野人以养。兴化裕民。可坐而策。此最近古。而抑其次也。驯复古制。亦其阶也。呜呼。利不什。不改其旧。政甚毙。则必更其化。须有凭河之才。可办经世之猷。岂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73H 页
泥俗拘儒。毁法执拗之徒。可与论哉。愿治之主。不世出。识时之务。在俊杰。千一之会。深有望焉。
一门约议
呜呼。一人而为兄弟。兄弟而为侄从。则形散支布者。一气脉之初分尔。其所以友爱扶持之者。岂容有一毫彼我之閒。而同然之性。亦岂待人之教诏哉。自彝教一衰。畦畛始形。交相为瘉。视同秦越者有之。具尔且然。况疏属乎。吾家亲族。内外诜诜。接屋连门。不出异乡。虽未显扬。亦云无忝。其敦睦之谊。则或不愧于他门。是亦祖先积累之馀也。第以瓜葛渐繁。贤愚有殊。家无定规。靡所执守。或有临时取办。多失苟简。殊不满人意。顷因亲族讲会。议立约条。如家庭事长之礼。羹墙追远之孝。节辰宴会之乐。死丧奔赙之急。略以寻常切要之事。条列于后。各有小规。务令诚礼两至。以尽子弟之职。而仪具节文。则随宜从简。不贵芬华。庶使永传无毙。一坐皆以为便。遂令写取传录。付之有司。以为寒门永世不替之规。若其教养之本。则有一部小学事亲敬长之节。睦姻任恤之行。次第可举。上达在此。如能善读。以尽夫孝悌之实。则此为筌蹄。有不足言矣。故特设其应务禁防之末。而蒙养之
一门约议
呜呼。一人而为兄弟。兄弟而为侄从。则形散支布者。一气脉之初分尔。其所以友爱扶持之者。岂容有一毫彼我之閒。而同然之性。亦岂待人之教诏哉。自彝教一衰。畦畛始形。交相为瘉。视同秦越者有之。具尔且然。况疏属乎。吾家亲族。内外诜诜。接屋连门。不出异乡。虽未显扬。亦云无忝。其敦睦之谊。则或不愧于他门。是亦祖先积累之馀也。第以瓜葛渐繁。贤愚有殊。家无定规。靡所执守。或有临时取办。多失苟简。殊不满人意。顷因亲族讲会。议立约条。如家庭事长之礼。羹墙追远之孝。节辰宴会之乐。死丧奔赙之急。略以寻常切要之事。条列于后。各有小规。务令诚礼两至。以尽子弟之职。而仪具节文。则随宜从简。不贵芬华。庶使永传无毙。一坐皆以为便。遂令写取传录。付之有司。以为寒门永世不替之规。若其教养之本。则有一部小学事亲敬长之节。睦姻任恤之行。次第可举。上达在此。如能善读。以尽夫孝悌之实。则此为筌蹄。有不足言矣。故特设其应务禁防之末。而蒙养之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73L 页
端。则玆不敢赘焉。噫。亲至服尽。视犹涂人。情谊相好。其间几何。同居九世。合堂共食。怡愉义门。谁曰不暇。而阋墙鸰原。翩反角弓。徒刺无良之怨。乌知敦叙之伦。门中有令。已为哀薄。而此则又约之浅者。同好之人。犹不能尽践其约。则将举胡颜。以齿于人乎。吾族勖之。
桃源辨
事有出于好事之浪传。而非信史之所载者。君子之所必辨也。盖事虽出于史氏之纪传。而犹不免文胜之毙。或有孟浪之讥。况好事之人喜怪创传之语。其可从而信之无疑乎。武陵人相传云。秦民避乱。来入桃源。历汉至晋。不通人烟。后人欲神其事。以为地仙。呜呼。神仙有无。已为渺茫。而桃源之说。不可尽信。则彼齐东野人志怪承讹之说。将何所据而为信乎。秦虎吞噬。苛政刻骨。民情骇惧。不忍茶毒。相与避地逃祸。如四皓之隐商山。徐市之入东海。亦其时也。然紫芝之歌。采药之行。皆著于时史。杂出于诸子之书。不可谓无此人也。若桃源者。事不载国乘。地不𦄟图籍。实出于渔郎之传。而非外人耳目之所接。则此真恍惚而难凭者也。然斯言一出于语怪之口。而愚者惑
桃源辨
事有出于好事之浪传。而非信史之所载者。君子之所必辨也。盖事虽出于史氏之纪传。而犹不免文胜之毙。或有孟浪之讥。况好事之人喜怪创传之语。其可从而信之无疑乎。武陵人相传云。秦民避乱。来入桃源。历汉至晋。不通人烟。后人欲神其事。以为地仙。呜呼。神仙有无。已为渺茫。而桃源之说。不可尽信。则彼齐东野人志怪承讹之说。将何所据而为信乎。秦虎吞噬。苛政刻骨。民情骇惧。不忍茶毒。相与避地逃祸。如四皓之隐商山。徐市之入东海。亦其时也。然紫芝之歌。采药之行。皆著于时史。杂出于诸子之书。不可谓无此人也。若桃源者。事不载国乘。地不𦄟图籍。实出于渔郎之传。而非外人耳目之所接。则此真恍惚而难凭者也。然斯言一出于语怪之口。而愚者惑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74H 页
焉。智者迷焉。谓真有绝境仙区。可以起世独往。而有非尘踪之所蹑。何不思之甚耶。就使真有避秦之氓。惟恐入林之不密。而托迹于其间。亦不过曰洞府幽邃。人迹罕到。免嬴家租赋而已。焉有沿溪数十里地。别有乾坤。风气隔关。而自鹿逸咸阳之时。至马渡江南之日。六百年来。阒无寻花溯源之人一抵其境者乎。既曰种桃占时。食实薪枝。桑麻树竹。俨如外人。则亦不可谓方外之区。而或称渔舟迷路。竟不得往。或称秦民尚存。眼见当时。如此径廷之说。何所见而云尔耶。昌黎题其图曰。世俗宁知伪与真。至今传者武陵人。此亦谓其无稽而难信也。退之。好右博雅君子也。自晋大元。至唐贞元。世不相远。必有闻而知之。犹不信好事之图。指为荒唐之说。人始知桃源之非仙。而只以避世之氓目之。此亦千古之一快也。或曰。陶渊明之传。任安贫之记。备载其事。而后来词人。皆有诗以咏之。岂可谓茫昧而难信乎。曰。二子之说。非其目见也。但传闻于武陵之人而已。岂可便以为然。且安知非好事之人将为取信之地。假渊明而录之者耶。然直记其实。不及神仙之事。又非诸子夸张之比也。若天台之桃源。则虽證以刘阮采药之事。绝无所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74L 页
据。创出于齐谐之续记。续记尤诞妄之甚者也。此亦祖武陵而为之辞耳。岂待辨而后明哉。噫。世教不明。异说随起。老庄虚无之教。倡之于前。而燕齐迂怪之徒。傅会于后。如三山十洲。姑射麻姑。荒言寓语。震耀人听。而不过曰无何有之乡。乌有子之谈。其倡无为有。聋瞽后人。一至是哉。夫死生常理。如昼夜必然。果有度世而久视者乎。经史之外。志异之书。披奇摘怪。惟务惑世。果可蹠实而传信耶。故曰。子不语怪神。孟子曰。不如无书。
释冕反丧服论
天下之势最可忧者。人心危疑。而中有不测之变。惟涉世老鍊。坐镇安危之人。为能深思却顾。措变制事。不泥故常。而出于庸情之所不测。然后终能为天下定大变。以绝非常之祸。非知几善处之大臣。其孰能与于此。昔成王崩未葬。康王以冕服见群臣。东坡疑之。以为非礼。愚则以为镇危疑。善处变。而得权之中也。夫礼缘人情而设。则礼者。初非有定名。不可移易者也。权时制宜。而不失中。然后始可谓之礼也。若守今日之礼。而不虑后日之变。则何贵乎礼之用也。当是时。召公,毕公。皆亮弼三世一时元老也。岂不审亲
释冕反丧服论
天下之势最可忧者。人心危疑。而中有不测之变。惟涉世老鍊。坐镇安危之人。为能深思却顾。措变制事。不泥故常。而出于庸情之所不测。然后终能为天下定大变。以绝非常之祸。非知几善处之大臣。其孰能与于此。昔成王崩未葬。康王以冕服见群臣。东坡疑之。以为非礼。愚则以为镇危疑。善处变。而得权之中也。夫礼缘人情而设。则礼者。初非有定名。不可移易者也。权时制宜。而不失中。然后始可谓之礼也。若守今日之礼。而不虑后日之变。则何贵乎礼之用也。当是时。召公,毕公。皆亮弼三世一时元老也。岂不审亲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75H 页
丧用凶之礼。而为此无稽之事乎。其深谋远算。固有所在。而非常人之所能测也。前此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摄政。而流言之变。起于骨肉之间。非以周公凭叔父之亲。则岌岌乎殆哉。罪人其可得。而民情其遽静乎。召保亲见其变。故末命才扬。严明号令。卫以干戈。翼以虎贲。迎入翼室。为恤宅宗。潜消奸邪之伺。坐镇民心之疑。至于受顾命。见群辟。亦示非常之礼。当歠粥面墨之时。受乘黄玉帛之币。被冕服以临群下。吉凶之礼。岂互为相紊哉。欲使天下。昭然知天子之容。而丧君有君。使人心自安者也。其为后日虑远矣。况本然之情。非随礼而变者也。虽权时宜。被嘉服。而颜色之蹙。未尝不形乎其间。则予者亦必见之而大悦者矣。然则权一时之礼。而制天下之变。何不可之有。使康王枕处草土。不示以名位之定。则天下之人。狃于前日之变。而未能无疑虑于其间矣。如有三监之流。倡流言以鼓之。则鄙周之计。安能保其必无。而天下之势。未可知也。是守区区姑息之末节。而坐召天下之变也。是则召公之所忧也。故处非常之变。变非常之礼。而镇非常之患。非常之事。固非常人之所能办也。呜呼。康王。圣子也。召公。大贤也。明良相遇。礼制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75L 页
大备。莫斯时若也。曾谓不达通丧之礼。而为此反常之事乎。其探圣人。亦浅矣夫。圣人行事。不拘威仪之末。而贵能变而通之。康王服乎吉。而心乎凶。群公趋出之后。旋即释之。则继世正统。事出不已。而吉凶异服。古有其制。庸何伤乎礼也。故先儒论此。别无异辞。而苏氏独加疑焉。其泥常执一。而不达时宜也甚矣。彼驳杂之学。奚与论天理之节文哉。愚故曰镇危疑。善处变。而得权之中也。
箕子为武王陈洪范论
圣何法乎。曰法乎天。天可逆乎。曰不可逆。故圣人法天。其次顺天。夫天有是大道而畀之人。必择夫足以法天者而后与之也。受之而传诸人。亦必察夫天意所在之人。而不计夫自己。之私故受之而不法。则为慢天。知之而不传。则为逆天。天可法而不可慢。天可顺而不可逆。则圣人岂容以人为之私哉。一听于天而已。尝按汉志。禹治洪水。锡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其后武王伐殷。访箕子以天道。以洪范陈之。禹何得受之于天。而箕子亦岂欲为武王陈之也。予以谓与之禹者。天也。而传之武者。亦天也。禹之圣。吾无间然。拯生灵垫溺之中。而致天地平成之功。则是配天
箕子为武王陈洪范论
圣何法乎。曰法乎天。天可逆乎。曰不可逆。故圣人法天。其次顺天。夫天有是大道而畀之人。必择夫足以法天者而后与之也。受之而传诸人。亦必察夫天意所在之人。而不计夫自己。之私故受之而不法。则为慢天。知之而不传。则为逆天。天可法而不可慢。天可顺而不可逆。则圣人岂容以人为之私哉。一听于天而已。尝按汉志。禹治洪水。锡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其后武王伐殷。访箕子以天道。以洪范陈之。禹何得受之于天。而箕子亦岂欲为武王陈之也。予以谓与之禹者。天也。而传之武者。亦天也。禹之圣。吾无间然。拯生灵垫溺之中。而致天地平成之功。则是配天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76H 页
其泽。而心与天合者也。故天不爱道。而龟书呈瑞。禹以是法而陈之。而天地之大彝大伦。皆具其中。则天之锡。非徒尔也。而亦以见禹合天之德矣。厥后。其传在于箕子。而箕子乃以是陈之于伐宗国之雠人。此岂箕子之心哉。虽欲已而不能已也。箕虽殷之臣。道实天之道也。伐吾君者武也。我之不臣可也。命武王者天也。乃天之所顺。则岂雠其天。雠其道。而以私负天耶。我。私也。道。公也。私不胜公。则我不胜道。安忍以私灭公。而道自我绝也。箕子虽不欲陈。天必阴诱而陈之。天必不欲自绝其道矣。况商受自绝于天。而周武应天革命。则圣贤亦何心哉。视天命何如耳。身虽不可臣。而道不可不传也。呜呼。洪范之道。源出于天。而九畴敷言于帝。其训则亦一天也。我不法之。则是慢天牖民之心。我不传之。则是逆天传道之心。以二圣人而忍于天之慢且逆哉。其后。汉儒区区传会。谬以胶固之论。噫。是非知天者也。何足与论彝伦之大道哉。故曰法天顺天。必道乎天者也。
五月五日献镜说
天宝纪元五月五日。杨州人李守泰。献水心镜一面。清莹耀目。背有盘龙。势若飞动。祠大旱得雨。其事颇
五月五日献镜说
天宝纪元五月五日。杨州人李守泰。献水心镜一面。清莹耀目。背有盘龙。势若飞动。祠大旱得雨。其事颇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76L 页
异。夫天地间。至神之物。世不常有。而其出也亦不偶然。是镜之飞精水国。腾彩天门。岂非地不爱宝。而有数存乎其间耶。观其镕造化之炉。炽阴阳之炭。太白孕其精。秋水禀其英。神光错落。玉气玲珑。明可以让日月。幽可以袭魑魅。其馀光奇变。足以兴云雾。吐风雨。而妙夺天施之工。其亦神怪矣哉。况金者。地四之生。而镜者。金之质而阴之精也。阴必得阳。可以成。能见于重。午者。阳之盛也。龙又为水之族。而敲嘘云雨。与镜背盘虬。气类相从。潜乎默会。自能感通。如方诸之取明水。是其验也。且以清明之物。而呈异于清明之朝。岂非一气之沕合者乎。上清仙子来献上听之歌。似不为诬矣。昔周有火齐。视暗如昼。秦有照胆。邪女心悸。灵异之物。代所不乏。而回亢阳。霔甘霖。若此神变。则振古而绝无者也。名之为上方之珍。而并拜列于钧石之宝。知非僭也。然捐金沈珠。圣王之事。而宝贤贵士。治化之本。则当圣明焚珠锦。昭俭德之日。是镜也不过为周之大玉天球。而混于内帑之尘而已。安知非宝气横亘。有张华者能窃视而知之乎。又安知非乘时变化。辞玉匣。超洪炉。而复跃入于清冷之渊。将幻为真龙。而同归于延平之神兵者乎。是未可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77H 页
知也。姑为是说。以俟夫博物君子。
书尊尧集后
古之君子。怀道抱德。欲有为于斯世。而丁时不幸。为奸党所惑乱。一时公论。掩蔽不明。则起而著书。以明示是非。宁得祸于一时。而思无负于万古之清议。此确然自守。而忘身循国者之所为也。然理会未尽。而间有畏避嫌疑之私。则终未免于依违迁就之失。而适足以来君子之讥。若四明之尊尧集是已。公得伊洛之传。师圣贤之学。负当世名儒之责。而得君行道之愿。反为竖儒之所惮压。隐忍迁就。扼腕时事者久矣。及乎修史之曰。专据日录。变乱是非。厚诬时事。薄神考而厚安石。尊私史而压宗庙。则绍圣载笔之人。实为钟山右护之地。而一世心目。皆被欺罔。非可以传信后世者也。先生惧之。一撰是书。而辨日录之诬僭。论配食之不恭。深明祸败之源。复正君臣之义。吁可以为难矣。然观合浦所著。则似有回避隐畏之迹。而于介甫心术之微。朱尽擿伏之明。至于大观追悔之作。虽能指其迷国误朝之罪。而亦有回互把持之语。则虽足以发奸党之邪说。托一时之公论。而亦未免些儿私意之失也。况执拗之夫。一擅朝政。涂神庙
书尊尧集后
古之君子。怀道抱德。欲有为于斯世。而丁时不幸。为奸党所惑乱。一时公论。掩蔽不明。则起而著书。以明示是非。宁得祸于一时。而思无负于万古之清议。此确然自守。而忘身循国者之所为也。然理会未尽。而间有畏避嫌疑之私。则终未免于依违迁就之失。而适足以来君子之讥。若四明之尊尧集是已。公得伊洛之传。师圣贤之学。负当世名儒之责。而得君行道之愿。反为竖儒之所惮压。隐忍迁就。扼腕时事者久矣。及乎修史之曰。专据日录。变乱是非。厚诬时事。薄神考而厚安石。尊私史而压宗庙。则绍圣载笔之人。实为钟山右护之地。而一世心目。皆被欺罔。非可以传信后世者也。先生惧之。一撰是书。而辨日录之诬僭。论配食之不恭。深明祸败之源。复正君臣之义。吁可以为难矣。然观合浦所著。则似有回避隐畏之迹。而于介甫心术之微。朱尽擿伏之明。至于大观追悔之作。虽能指其迷国误朝之罪。而亦有回互把持之语。则虽足以发奸党之邪说。托一时之公论。而亦未免些儿私意之失也。况执拗之夫。一擅朝政。涂神庙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77L 页
之聪明。变祖宗之良法。毒流邦家。祸贻天下。则固已难逃于一时之见闻。而日录之作。纵横捭阖。炜烨谲狂。非蔡卞所可赞辞。而人皆知出于安石之口之手。则绍圣之史。虽或依阿奸邪。护短耀美。而正正堂堂之论。终不能掩其僭伪之迹也明矣。何待莹中之著书发挥而后。可以摘决其邪谋耶。此则未免迫于利害之私。而于义理精微。似未莹澈。较之以大儒事业。则亦明月之微瑕也。然忘一身而犯谗锋。惜公议而扶人纪。使邪遁之辞。无以售其谋。则闻风者可以激懦而增气矣。其功亦岂小哉。愚故书其终始。以附春秋责备之义。
书司马契后
夫身为男子。生得一时。同戴尧舜。共谈孔孟。士之幸也。而骈迹乡邻。志均德齐。从少到老。交游为乐者。尤幸中之幸也。吾乡旧有采莲录。岁久漫灭。李上舍■氏改而新之。谋寿不刊。以良忝名其间。强嘱以文之。尝闻孟夫子之言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岂不以情投胶漆。道协金兰。而百年磨戛之义。非神交尚友之比耶。方其歌鹿鸣而名荐书。皆有致泽之志。而在彼之得失。则各有命焉。然达而兼济。则为一
书司马契后
夫身为男子。生得一时。同戴尧舜。共谈孔孟。士之幸也。而骈迹乡邻。志均德齐。从少到老。交游为乐者。尤幸中之幸也。吾乡旧有采莲录。岁久漫灭。李上舍■氏改而新之。谋寿不刊。以良忝名其间。强嘱以文之。尝闻孟夫子之言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岂不以情投胶漆。道协金兰。而百年磨戛之义。非神交尚友之比耶。方其歌鹿鸣而名荐书。皆有致泽之志。而在彼之得失。则各有命焉。然达而兼济。则为一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78H 页
国之光。穷而独善。则为一乡之望。斯足以为一方元气之会。而一时之行藏。有不足较者矣。至于禊脩春秋。社结鸡豚。非欲以趁节而愒也。其讲道之乐。规过之益。进德于己。而薰化于人。外人望之。若登龙门。则前后守宰之给丁赡宝。非徒为一已之雅。而其所以为斯文地者。亦已厚矣。诸君之自处。宜未可以轻也。况其规约之末。何相负之有。噫。大夫之贤者。士之仁者。举在一编。瞭然目前。则一乡之荣观盛事。无以尚之。继自今谨书无替。以俟来者于无穷。可也。谨跋。
书宋高宗亲征诏后
自古承乱之君。立于奔播之馀。非有勇智拨乱之才。不能成中兴之功。况以懦弱之资。常懹患失之心。而偷安保位之念。交战于中。则终未免于忘大耻而沮大事矣。是则本无复雠之心。而外讨假贼之名。虽日下亲征之诏。其可谓诚心之所发乎。吾将以是而断高宗之罪。则非翅懦弱无立。不能自强而已。姑息苟安之心胜。而卒为奸臣之所误。则数行之诏。果可以掩一时之迹乎。金虏猾夏。二辕狩北。庙社污夷丑。衣冠变左衽。天地古今之变极矣。为高宗者。枕戈尝胆。北向号泣。乘诸将壮锐之锋。因义士思奋之气。誓心
书宋高宗亲征诏后
自古承乱之君。立于奔播之馀。非有勇智拨乱之才。不能成中兴之功。况以懦弱之资。常懹患失之心。而偷安保位之念。交战于中。则终未免于忘大耻而沮大事矣。是则本无复雠之心。而外讨假贼之名。虽日下亲征之诏。其可谓诚心之所发乎。吾将以是而断高宗之罪。则非翅懦弱无立。不能自强而已。姑息苟安之心胜。而卒为奸臣之所误。则数行之诏。果可以掩一时之迹乎。金虏猾夏。二辕狩北。庙社污夷丑。衣冠变左衽。天地古今之变极矣。为高宗者。枕戈尝胆。北向号泣。乘诸将壮锐之锋。因义士思奋之气。誓心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78L 页
天地。暴露烟尘。洒覆载不共之耻。答神人共愤之情。使知人类之异于禽兽。宜无不用其极。顾乃含羞忍耻。苟度岁月。一向畏缩。甘心臣虏。虏至则匹马南渡。尽弃旧物。虏退则首鼠犹豫。略不备御。诸将献捷。即命班师。故地才收。旋委虏庭。是犹挈肉以投虎。赉金以御盗。非徒无讨贼之志。实乃沮恢复之谋。天理人伦。扫地尽矣。天冠地屦。倒置极矣。此无他。唯以得位羁旅。获保寸地为幸。而惴惴焉惟恐其与之而并失之也。是以。奸臣逆探其旨。入腹以中。欲以割地奉贡为良策。以声罪讨贼为失计。抑赵张之谋。而死于忧愤。挫武穆之忠。而枉于大理。使垂成之功。败于一朝。此虽由暗劣之致。而贪据大位之心。已挠乎方寸故也。其能长驱远驭。向中原一步。以图恢复之绩乎。以是。知下诏之非真也。或曰。高宗之心。专为偏安固位之计。唯恐疆土尽复。则二帝返驾。已顾失位。故绝意复雠。而主和误国。贤臣诛窜。若不闻也。通天之罪极矣。昔出公辄。据卫国以拒父。唐肃宗。不受命而位。高宗之心。亦如是已。非为亲屈而有投鼠之忘也。曰未形之恶。不可料之以臆。而忘亲臣虏。得罪于天。原情以诛。则与拒父何异哉。且救亲之道。唯在于歼贼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79H 页
复雠。而不在于屈己忍耻也明矣。然观辛巳手诏曰。如敌未退。散百官。则百官散而主势孤。谁与守之哉。其昏愚之甚。不能自谋。无异于周平之戌申。有不足诛者矣。虽赖贤臣协辅之功。偏据一隅。得保残绪。彼忘亲逆理之人。岂可齿之于中兴之列乎。愚故观亲征之诏而有慨焉。于是乎书。
题李公联锦集后
诗自唐宋以来。名家盛兴。众体蜂起。如回文联句之分。八音星药之名。其变极矣。若夏仲宽联锦之篇。亦骚家之一奇也。观其采精撷秀。叶韵属对。集诸家之长。如一手之出。浑然天成。不露斧痕。如九章绘衮。华彩眩目。八音并奏。声律自谐。虽非诗道之大成。吁亦巧矣。今都事李义臣。获而玩之。白监司洪相昙。谋锓广布。其嘉惠之意勤矣。后之学诗者。博览广记。深见作者之意。游戏翰墨之馀。一寓目焉。则点化妆缀之功。可以得三昧之妙矣。
书和唐诗鼓吹后(愚溪黄上舍汉忠公所和)
诗之作不易。诗之和为尤难。其作也。适于寓兴。其和也。滞于强押。故作者能尽其情。而和者难极其妙。昔苏东坡创赓陶诗。王半山和苏雪诗。是昏胸万卷书。
题李公联锦集后
诗自唐宋以来。名家盛兴。众体蜂起。如回文联句之分。八音星药之名。其变极矣。若夏仲宽联锦之篇。亦骚家之一奇也。观其采精撷秀。叶韵属对。集诸家之长。如一手之出。浑然天成。不露斧痕。如九章绘衮。华彩眩目。八音并奏。声律自谐。虽非诗道之大成。吁亦巧矣。今都事李义臣。获而玩之。白监司洪相昙。谋锓广布。其嘉惠之意勤矣。后之学诗者。博览广记。深见作者之意。游戏翰墨之馀。一寓目焉。则点化妆缀之功。可以得三昧之妙矣。
书和唐诗鼓吹后(愚溪黄上舍汉忠公所和)
诗之作不易。诗之和为尤难。其作也。适于寓兴。其和也。滞于强押。故作者能尽其情。而和者难极其妙。昔苏东坡创赓陶诗。王半山和苏雪诗。是昏胸万卷书。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79L 页
欲以因难见奇。而犹病其不及。或有捣残椒桂之愁。况其下者哉。愚溪公以豪才伟器。早闻趋庭之学。多识前言。贯穿诸子。从事铅椠。专心游艺。虽捕衮华国。施无可不。而一举司马。不试争名之场。乃退居村墅适意林泉。溪名柳州。诗谣陇西。平生忧喜。有感于怀。此焉陶写。閒中和媚。醉里放浪。昆圭荆璞。遇鹊辄抵。可谓有德有言之君子。惜其不屑囊收。散漫无传。唯和鼓吹二帙。贮在箱箧。手泽宛存。是亦出于消遣之偶尔。非有心于牢薄待后者也。而其男进士彬氏。能世其业。谋寿梓不朽。以寓羹墙之慕。强余跋之。岂以忝在门末。知公之详者。莫余若也。乃拜阅而圭复之。宫商间奏。奎壁联辉。平韵则纡馀而流丽。险步则圆转而妥熟。比之作者。亦无多让。其致功之勤。用心之苦。吁亦至矣。彼其排比声调。组绘格律。号为名家。犹未免推敲之索。公独窃慕盛唐。属和阳春。无寒瘦辛艰之态。而非效颦学步之比。其风流气象。可以想见。而始可与言诗已。若及苏门。其得黄九不穷之誉审矣。呜呼。公之孝友。可以表俗。而其在人者。非其尽力者也。乃其末也。公之文章。足以惊世。而其所传者。非其极言者也。乃其难也。后之观者。执其末而讯其本。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80H 页
因其难而想其易。则庶可以得其实。此未足以尽公之美也。嘉靖戊申春季。某。谨跋。
紫阳书堂记
道之在天地间。浑沦磅礴。未尝有一息之亡。而其所以托于人而传于世者。则因一时教养之得失。而有或明或晦之殊。此庠序之所由设。而修道之教所以为重也。然世衰道微。学校刓敝。徒名而蔑实。且近于城市之喧卑。未免为律令之拘碍。高尚之士。有不屑焉。必托迹于云林迥俗之境。以研穷圣贤之旨。而助发其英豪刚大之气。足以泽斯世而利后人。此书堂之作。为士子庄修发轫之基。而亦有补于国家右文之日也。吾友永阳金君。少志于学。见推士林。连屈有司。菀菀不得志。退居明山之阳。结庐水竹之间。韬养多年。将大厥施。乃谋洞人郑君允良等。协功出力。建堂于李椅书斋之旧址。拓其隘而弘其规。始事于庚戌之秋。明春而断手。斋堂得所。庖廪有次。合十有馀间。供馈之资。需用之利。皆取之私而费以公。游学之士。皆乐归之。乃课以讲习。规以约条。使之警动感奋而成其业。凡所施措。皆恢然有古人风。乃于壬子春。会洞人而落之。躬邀简请。余乐赴焉。乡老洞长。推让
紫阳书堂记
道之在天地间。浑沦磅礴。未尝有一息之亡。而其所以托于人而传于世者。则因一时教养之得失。而有或明或晦之殊。此庠序之所由设。而修道之教所以为重也。然世衰道微。学校刓敝。徒名而蔑实。且近于城市之喧卑。未免为律令之拘碍。高尚之士。有不屑焉。必托迹于云林迥俗之境。以研穷圣贤之旨。而助发其英豪刚大之气。足以泽斯世而利后人。此书堂之作。为士子庄修发轫之基。而亦有补于国家右文之日也。吾友永阳金君。少志于学。见推士林。连屈有司。菀菀不得志。退居明山之阳。结庐水竹之间。韬养多年。将大厥施。乃谋洞人郑君允良等。协功出力。建堂于李椅书斋之旧址。拓其隘而弘其规。始事于庚戌之秋。明春而断手。斋堂得所。庖廪有次。合十有馀间。供馈之资。需用之利。皆取之私而费以公。游学之士。皆乐归之。乃课以讲习。规以约条。使之警动感奋而成其业。凡所施措。皆恢然有古人风。乃于壬子春。会洞人而落之。躬邀简请。余乐赴焉。乡老洞长。推让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80L 页
连裾。衿佩鹄立。亦皆斐然可观。升堂而望。则位势爽垲。气像清明。冬有温房。爱日烘窗。夏有凉轩。清飙洒榻。吟风岩上。浩然铿瑟之思。振衣台边。自得观鱼之乐。引流循除。岁浸万顷之黄云。环山绕槛。日对千叠之翠屏。至于池开茂叔之莲。径栽渊明之菊。高柳立五株。脩篁挺百竿。一堂胜赏。四时异观。而偃息游泳之适。亦足以振发湖海之气者矣。且紫阳。乃吾文公朱子遗馥之地也。此洞之县于鸡林。而名以紫阳者。不知几百年。而荒草野田。化为楝宇。因加以紫阳之号。则庸非有待于文明之运。而有数存乎其间耶。酒半。招诸生执爵而言曰。三代之学。皆所以明人伦也。十九代宇宙间。道学之传。几盛几衰。而治若乱如是其相寻耶。道一日而不行。则人类一日而尽灭。横目之所以异于禽兽。而家以家。国以国者。可不知功之所自乎。乡党之学。比贤关则似微矣。而穷乡晚进。待文王而兴者。必资发蒙引之勤。而能有所就。如百工之居肆而成事。故胡安定设教湖苏。而名公辈出。李渤创学庐山。而文教蔚兴。一时作人之效。反有优于国学。则无人不教。无地非学。岂非古者家塾之遗意。而为明时乐育之盛事欤。然讲学所以明道。明道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81H 页
所以致用。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此士君子抱负之重。而寄托之大也。今之为儒者。既反是矣。于道与学。未免裂而二之。徒以掇拾笺注。记诵口耳为学。而于圣人入孝出弟。馀力学文之义。茫焉不察。徒以雕篆青黄。啽弄飞走为文。而于所谓英华外发。经纬天地之文。漠然不思。存心昧义理之卞。发身急进取之计。处穷而无自守之行。措世而无适用之实。况望其推中和位育之功。而使民物蒙至治之泽乎。学而如此。特贱丈夫干禄射利之资。固非作堂贮养之意。而亦岂非斯之大可忧者乎。方今四方无虞。兜鍪不荷于身。仰父俯子。既饱而嬉。生世为男。舍学问何为哉。光阴荏苒。逝者其耄。业贵及时。行宜自强。况倡教之有其人。游居之有其所。而好学慕善。出于其性。如永人者哉。且郑文忠旧居。在牛鸣许。郡人私建庙宇。以为士子向风薰德之地。则固已识其大者矣。群居时习于此堂之中。以尽夫涵濡淬砺之方。溯圃隐之渊源。传紫阳之嫡统。自任中兴之豪杰者岂无其人。将刮目以俟之。诸生皆唯。金君请传一纸。以为来学者之规。余辞谢不获。粗叙真末。金君名应生。德秀其字。己酉司马。郑君亦乌川之出。而圃隐之族孙。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81L 页
主营文忠公书院。且出钱以助役。皆乐善爱士。隐然有厚伦成俗之意。观此一端。可知其为人。时嘉靖壬子春。书。
遣韩愈宣谕王廷凑诏
好生恶杀。乃乾坤育物之仁。湔垢涤瑕。惟帝王宪天之道。玆布作解之泽。用申封爵之荣。念予眇末之躬。嗣守艰大之业。承累朝之涵育。致奸党之孽芽。虽曰跋扈之有渐。亦由抚御之或失。朕实不辟。人则何辜。明徵于初。悔莫追于既往。思免厥咎。庶有补于将来。特昭洗而咸新。与邦国而更始。矧尔名书于勋考。乃祖著绩于先朝。属重镇之旄麾。倚王国之保障。当励匪躬之节。尤坚不夺之心。何甘败乱之胁从。反昧顺。逆之利害。军情未靖。虽因主将之非人。天诛自干。实由士卒之不戢。适当赦过之日。姑缓擅立之诛。修教休兵。新污俗以归化。屈己弘物。推赤心以置人。驰一介以宣谕。因众情以就拜。一洗猜疑之念。永镇反侧之情。往即尔封。享茅土之名数。克勤乃职。誓山河以始终。式遵先正之规。以答累朝之眷。不念旧恶。革面者在今不治。更张皇猷。干纪者于法罔赦。呜呼。更化伊始。发号惟新。肇建戎功。绝奸邻声势之倚。存心帝
遣韩愈宣谕王廷凑诏
好生恶杀。乃乾坤育物之仁。湔垢涤瑕。惟帝王宪天之道。玆布作解之泽。用申封爵之荣。念予眇末之躬。嗣守艰大之业。承累朝之涵育。致奸党之孽芽。虽曰跋扈之有渐。亦由抚御之或失。朕实不辟。人则何辜。明徵于初。悔莫追于既往。思免厥咎。庶有补于将来。特昭洗而咸新。与邦国而更始。矧尔名书于勋考。乃祖著绩于先朝。属重镇之旄麾。倚王国之保障。当励匪躬之节。尤坚不夺之心。何甘败乱之胁从。反昧顺。逆之利害。军情未靖。虽因主将之非人。天诛自干。实由士卒之不戢。适当赦过之日。姑缓擅立之诛。修教休兵。新污俗以归化。屈己弘物。推赤心以置人。驰一介以宣谕。因众情以就拜。一洗猜疑之念。永镇反侧之情。往即尔封。享茅土之名数。克勤乃职。誓山河以始终。式遵先正之规。以答累朝之眷。不念旧恶。革面者在今不治。更张皇猷。干纪者于法罔赦。呜呼。更化伊始。发号惟新。肇建戎功。绝奸邻声势之倚。存心帝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82H 页
室。摧强藩窥觇之谋。永杜僭逼之源。益严等威之辨。止于敬又尽礼也。克谨事上之诚。使有勇且知方焉。益懋训兵之术。毋替侯服。勉称朕怀。
乐毅伐齐檄
盖闻。齐桓复襄公之雠。春秋大其仗义。伍员鞭平王之墓。史氏嘉其报仇。盖三纲之所先。非一天之共戴。矧玆全燕之地。同受列侯之封。与国同休。永荷宗周之泽。传祚累世。庶保甘棠之基。顷缘老君之倦勤。潜致缓颊之媒祸。不予于帝。忍召袭邻之兵。彼厉之人。敢肆滔天之逆。焚荡我宗庙。杀掠我耄倪。伺隙侵戎。虽因我邦之有衅。甘心篡夺。实由尔贼之不餍。嗟寡君何地以容身。悯孤臣吁天而无路。幸赖宗祊协庆。神祗祐仁。嗣王有少康之贤。顽民思成汤之德。怨极句践之尝胆。愤切夫差之卧薪。期剚刃于彼凶。要洒耻于先祖。设坛拜将。枭雄仗策而影从。筑台迎贤。豪杰望风而云集。萎弱之势已振。废坠之政复修。好谋而成。方基再造之业。待时而动。可期一匡之功。其机在玆。不疑何卜。而且兴灭继绝。乃乾坤生物之仁。去暴除残。实伯王拨乱之道。矧天经地义之所重。岂古往今来之或殊。臣毅仰禀王灵。谨奉天吏。我师我旅。
乐毅伐齐檄
盖闻。齐桓复襄公之雠。春秋大其仗义。伍员鞭平王之墓。史氏嘉其报仇。盖三纲之所先。非一天之共戴。矧玆全燕之地。同受列侯之封。与国同休。永荷宗周之泽。传祚累世。庶保甘棠之基。顷缘老君之倦勤。潜致缓颊之媒祸。不予于帝。忍召袭邻之兵。彼厉之人。敢肆滔天之逆。焚荡我宗庙。杀掠我耄倪。伺隙侵戎。虽因我邦之有衅。甘心篡夺。实由尔贼之不餍。嗟寡君何地以容身。悯孤臣吁天而无路。幸赖宗祊协庆。神祗祐仁。嗣王有少康之贤。顽民思成汤之德。怨极句践之尝胆。愤切夫差之卧薪。期剚刃于彼凶。要洒耻于先祖。设坛拜将。枭雄仗策而影从。筑台迎贤。豪杰望风而云集。萎弱之势已振。废坠之政复修。好谋而成。方基再造之业。待时而动。可期一匡之功。其机在玆。不疑何卜。而且兴灭继绝。乃乾坤生物之仁。去暴除残。实伯王拨乱之道。矧天经地义之所重。岂古往今来之或殊。臣毅仰禀王灵。谨奉天吏。我师我旅。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82L 页
指挥而熊罴作威。同德同心。感激而风云动色。争淬复雠之刃。各厉报国之心。百万命倒悬之民。折箠可解。七十城奉贼之国。指日可屠。第以天道恶杀而好生。王师有征而无战。虽或凶逆之已极。犹念玉石之俱焚。待衔璧于军前。姑顿兵于境上。尔等先审于顺逆之势。炳察于存亡之几。当思尚父格天之勋。罔念敬仲市恩之惠。趋辕门而效顺。奉图籍而投降。则君臣免身首之分。黎庶有按堵之乐。其或执迷不悟。假息为安。欲拒雷霆之威。敢奋螗螂之怒。则祸败涂地。罪恶干天。身为斧锧之膏。死作凶逆之鬼。可不畏哉。
范仲淹答欧阳脩论不谏书
欧阳足下。不以仲淹为无似。贬损道德。致书镌诲。援论古人。责以尽职。益其所未至。增其所未高。意欲推而至于无过之地。其责善辅仁之益。诚不让古君子。仆虽驽劣。岂不知策励希冀。以无负奖谕之厚勤哉。然自顾庸朴。惟恐其不能副吾子之教。而慰洛中士大夫之望也。夫谏臣者。司耳目之寄。任拾遗之责。上以争时政之是非。下以惧君子之讥评。其官虽卑。任则重矣。而非阘茸者之所宜处也。仆待罪陈州。蒙恩滥授。颠倒狼狈。失所操持。荣其号。利其禄。而空费谏
范仲淹答欧阳脩论不谏书
欧阳足下。不以仲淹为无似。贬损道德。致书镌诲。援论古人。责以尽职。益其所未至。增其所未高。意欲推而至于无过之地。其责善辅仁之益。诚不让古君子。仆虽驽劣。岂不知策励希冀。以无负奖谕之厚勤哉。然自顾庸朴。惟恐其不能副吾子之教。而慰洛中士大夫之望也。夫谏臣者。司耳目之寄。任拾遗之责。上以争时政之是非。下以惧君子之讥评。其官虽卑。任则重矣。而非阘茸者之所宜处也。仆待罪陈州。蒙恩滥授。颠倒狼狈。失所操持。荣其号。利其禄。而空费谏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83H 页
纸。泯默数月。已落覆餗之诮矣。然士君子一身。戴天履地而中函心。孰不欲尽付畀之重。而思无愧于府仰间哉。况尽忠补过。而顺美匡恶。乃臣子职分之当为。则岂当待人束迫引诱而后。为官守哉。孟轲氏曰。人不足与适。政不足与间。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盖规规于一举措之间。屑屑于一政事之末。而不知本原之所在。是乃小丈夫缺缺要名之事。而非大人格君之忠也。若阳城。以草野行谊。擢授谏议。岂不知忘身抗直。一犯雷霆之怒哉。诚以德宗性多猜忌。疏忠正而昵憸邪。非区区颊舌所能争而救正。岂可遽进说于立谈之间。而反挑无益之祸哉。故隐忍多年。以觊其机。及陆贽罢相。延龄登进。则天地之纪绝。而宗社之危岌矣。时事之大且急。岂有过于此二者乎。挺身危朝。欲裂其麻。虽不能回其惑。救其失。而扶正气。破肝胆。以维持如线之绪。未必非此人之功也。若遗其大者。而徒务细琐。则虽日伏青蒲。奏简焚草。终亦何补。以退之豪杰。非不知城之为人。而敢为是论者。欲以倡謇谔之风。而矫一时之毙习耳。如仲淹之愚。固不敢望前贤之遗尘。然所愿则稽古志学。亦不止于温饱而已。况遇尽言之世。居得言之地乎。非不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83L 页
欲明目张胆。披心沥诚。以副圣上渴贤求助之意。顾今朝廷清明。大小守职。无大阙失。有可指陈。如不以无状见黜。则当审势察变。徐为之圆。犹未晚也。夫不可言而言。则近于瞽。可言而不言。则失于懦。言行枢机。君子之所慎也。计以为直。固非仲淹之所欲。而结舌苟容。又非仲淹之所忍为也。凡居其位。当直其道而已。尽其道而已。岂可回避畏缩。自同于患失之态。而负平生之所学哉。今足下间世之英才。当代之韩愈也。必且朝夕大用。为谏官。为宰相。而鸣朝阳之凤。尽回天之力。彰兴王赏谏之名起岩穴闻风之士。倚重于皇家。丹青于史笔。将必有赖于子。老夫于此。拭目以矣之。
屡丰年颂
臣吕望等。窃观我国家自集勋之后。阴阳无愆伏之灾。风雨叶休徵之应。大田多稼。连岁告稔。此其国家之上瑞也。呜呼。大军之后。伤和召怨。必有凶年。而独丰于今日者。何哉。岂非天厌秽德。假手有命。而我后之至。除残去暴。应顺天人。如甘霔润物。物无不滋。故天命用休。而贻我丰穰也欤。夫天人之际。间不容穟。而召灾致和。各以类应。则荐凶于痡四海之日。而屡
屡丰年颂
臣吕望等。窃观我国家自集勋之后。阴阳无愆伏之灾。风雨叶休徵之应。大田多稼。连岁告稔。此其国家之上瑞也。呜呼。大军之后。伤和召怨。必有凶年。而独丰于今日者。何哉。岂非天厌秽德。假手有命。而我后之至。除残去暴。应顺天人。如甘霔润物。物无不滋。故天命用休。而贻我丰穰也欤。夫天人之际。间不容穟。而召灾致和。各以类应。则荐凶于痡四海之日。而屡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84H 页
丰于绥万方之秋。此必然之理也。臣等俱以庸驽。叨参十乱。愧乏涓埃之助。聊效鄙拙。以赞扬圣德之万一。谨拜献颂曰。
噫噫商季。荒淫纵悖。毒痡四裔。黔首嗷嗷。离节流膏。蹐厚跼高。皇天震怒。劝命用懋。于我假手。王奋厥武。士如彪虎。群后争附。恭行天讨。若大旱雨。四方无侮。反政由旧。海涵春煦。德洽仁溥。至治馨香。上格穹苍。以祥召祥。雨旸时若。寒暑受职。土脉融液。倬彼甫田。禾黍芊绵。岁取十千。我仓既籯。我庾既赢。如坁如京。夫无填壑。女无啜泣。馀布馀粟。万家烟火。太平桑柘。衢樽醉卧。尧天舜日。日用饮食。既富方谷。昔在纣时。民方阻饥。室家仳俪。后扇仁风。连登比丰。活我疲癃。昔在纣世。茶毒四海。子弟无赖。后作父母。我粒我哺。善人是富。猗欤我王。德配彼苍。臻此丰穰。非今即然。岁岁年年。受禄于天。黄童白叟。饱德醉酒。天子万寿。
虞芮质厥成颂
臣散宜生等闻。无远迩而率化者。德也。跨万里而相合者。心也。故在我之德。既尽其修。则吾不求感人之心。而人之心自不容不感。盖不期然者矣。惟我圣上。以缉熙丕显之德。加纯亦不已之诚。圣德明著
噫噫商季。荒淫纵悖。毒痡四裔。黔首嗷嗷。离节流膏。蹐厚跼高。皇天震怒。劝命用懋。于我假手。王奋厥武。士如彪虎。群后争附。恭行天讨。若大旱雨。四方无侮。反政由旧。海涵春煦。德洽仁溥。至治馨香。上格穹苍。以祥召祥。雨旸时若。寒暑受职。土脉融液。倬彼甫田。禾黍芊绵。岁取十千。我仓既籯。我庾既赢。如坁如京。夫无填壑。女无啜泣。馀布馀粟。万家烟火。太平桑柘。衢樽醉卧。尧天舜日。日用饮食。既富方谷。昔在纣时。民方阻饥。室家仳俪。后扇仁风。连登比丰。活我疲癃。昔在纣世。茶毒四海。子弟无赖。后作父母。我粒我哺。善人是富。猗欤我王。德配彼苍。臻此丰穰。非今即然。岁岁年年。受禄于天。黄童白叟。饱德醉酒。天子万寿。
虞芮质厥成颂
臣散宜生等闻。无远迩而率化者。德也。跨万里而相合者。心也。故在我之德。既尽其修。则吾不求感人之心。而人之心自不容不感。盖不期然者矣。惟我圣上。以缉熙丕显之德。加纯亦不已之诚。圣德明著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84L 页
若日月之照临。而光于西土。显于四方。故惟德动天。而天休滋至。天且不违。。而况人乎。于是。虞,芮二君。相与争田不决。来质其讼之平。及足蹑我境。见吾礼让之化。相与心醉我德。反以争讼为愧。而閒所争之田。呜呼。此岂非我后之德。言足听闻。而浃人肥。感人心。使人有耻且格之使然欤。将见天下益慕我后之德。而无疆之休。未必不由此而基也。臣等俱以无似。幸际盛时。身瞻德让之化。谨撰芜词。聊以赞扬盛德之万一云。谨再拜献颂曰。
德感人深。人化德易。才一形此。便自应彼。于皇我王。克明峻德。允恭克让。不大声色。德音远播。覃远洽迩。蠢玆虞芮。敢争非理。将质厥成。于我王庭。既入我境。治化惟馨。农逊于野。士推于廷。济济相让。时靡有争。二君感孚。始迷不知。今乃大觉。羞前之为。足不履庭。相让而归。畇畇甫田。茂草自春。谁其致之。我圣之仁。大明中天。阴邪遁形。洪造默运。物自化成。于皇我圣。使民无讼。至化所暨。物无不动。于皇我圣。以德化民。亿万年休。兆在今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守在四夷赋(月课八角律)威德渐被。蛮夷率服。
一人有道。四夷是归。知慕义而自守。孰挭化而我违。
德感人深。人化德易。才一形此。便自应彼。于皇我王。克明峻德。允恭克让。不大声色。德音远播。覃远洽迩。蠢玆虞芮。敢争非理。将质厥成。于我王庭。既入我境。治化惟馨。农逊于野。士推于廷。济济相让。时靡有争。二君感孚。始迷不知。今乃大觉。羞前之为。足不履庭。相让而归。畇畇甫田。茂草自春。谁其致之。我圣之仁。大明中天。阴邪遁形。洪造默运。物自化成。于皇我圣。使民无讼。至化所暨。物无不动。于皇我圣。以德化民。亿万年休。兆在今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守在四夷赋(月课八角律)威德渐被。蛮夷率服。
一人有道。四夷是归。知慕义而自守。孰挭化而我违。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85H 页
耀德不观兵。已绝虞之警。修文以偃武。自有不怒之威。思昔惟皇抚世。为民立极。敷至仁于烝黎。覃玄化于动植。皆在我闼。万方共惟帝臣。盍归吾仁。百姓遍为尔德。玆以小怀大畏。西被东渐。庆泰运之复睹。仰盛化之均沾。南面何为。但垂衣而端拱。北辰居所。争会极而欣瞻。于是。百蛮来宾。九服献瑞。晏三陲兮绝尘。混八方而同轨。我疆我理。并囿覆帱之包容。自北自南。咸仰日月之光被。至使永镇金城。不锁玉关。藏地利于广漠。结人利于夷蛮。閒锄桑畦。奠民枕于寿域。堆尘武库。安国步于泰山。是知王本无外。夷在不治。威不恃于甲兵。险岂誇乎城池。舞干虞阶。自格三苗之逆。献雉周庙。坐致重译之夷。岂比内修无策。外征不率。纷徒事于干戈。已先拨其本实。患起宫掖。奚翅徙戎之谬谋。祸胎萧墙。何补防胡之虚筑。安得(十字缺)字以按堵。绥犷俗以臣服。永使外夷。不隔藩篱。自守封域。而免无辜于边尘之鱼肉也哉。
策问
问。古人为学之序。修德凝道之大端。不过曰尊德性道问学二者而已。阙一则非学。固不可偏废也。其所以存心之要。致知之方。亦有本末先后之可言欤。唐
策问
问。古人为学之序。修德凝道之大端。不过曰尊德性道问学二者而已。阙一则非学。固不可偏废也。其所以存心之要。致知之方。亦有本末先后之可言欤。唐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85L 页
虞三代之时。人有士行。比屋可封。所谓司徒之职。庠序之设。讲何书而教何物欤。亦有二者之意。寓于其间欤。阙里之门。教人之方。语上语下。各随其才。然进德修业。岂无门户之可指欤。圣孙立言。拈出二者。以示万世。亦有所受之欤。颜庶几焉。曾得其宗。博约之旨。忠恕之言。有合于二者之教欤。先儒云。孟子才高。学之无可依据。作圣之功。亦或别有蹊径欤。汉唐以来。稽古治经。不为无人。从事于斯者。亦有其人欤。濂洛关闽。阐明斯道。妙契指掌。远绍嫡统。然其施教各有所立。周诚而程敬。横渠教以礼。考亭先致知。同受一道。而所入殊涂。亦与二者之义互相发明欤。纯粹如龟山。笃实如上蔡。亲承面命。造诣已深。而下梢或入于禅学。立脚之差在何地欤。陆氏之学。专于简昜。务尊德性。而过高立异。见斥晦翁者。何欤。吴草庐徵末学之弊。主存心之说。而议者谓不免江西之习。其说然欤。吾东方号称文献。而九畴之教。世无传焉。其教何欤。王氏五百年间。岂无豪杰之士。而终不能斥异教。明大道。以发性理之蕴。岂天之生才。独啬于东国而然欤。何道之不行欤。圃隐虽曰横竖当理。而讲学之序。世不之传。以何者考其所造之浅深欤。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86H 页
我朝文运方亨。重道崇儒。作人之美。无愧成周。而未闻一士韬养山林。担当斯道。以圣贤自期者。何欤。间或有志于是。而进锐退速。竟不能深造于至极之地。岂皆局于气习之偏耶。至于劝读小学。兴化之美意。而目为邪气。静坐徐行。志学之始事。而斥为伪行。师友羞义理之谈。士子习口耳之末。射策科之利。以为能事。存心致知之学。视为何物。毙习已痼。将至难救。所称立极立命。范俗垂世。将倚仗于何地欤。身任世道之责者。宁不长虑而却顾乎。将风气日降。人心之不可故欤。抑圣道高远。非学之所至欤。伊欲使士识趋向。学穷渊源。判轻重之分。讲先后之序。以阐不传之微言。以兴将丧之斯文。其道何由。诸生挟书学古。非但务记诵词章。以钓声名利禄。而必有学永为■。潜心大业。涵养乎德性之本。钻研乎文义之间。服膺心得。欲质有道者。久矣。愿闻明卞之说。
问。尚论人物而较其短长。亦穷理之一事。必以身处其地。而审其所遇所处之何如。若泛观一时之成败而断之。则非所谓善论英雄者矣。张子房狙击祖龙。特出于匹夫之勇。而得脱于大索之中。用何术而致◎欤。举足摇目。劫制刘项。而相韩报仇。终不能以语
问。尚论人物而较其短长。亦穷理之一事。必以身处其地。而审其所遇所处之何如。若泛观一时之成败而断之。则非所谓善论英雄者矣。张子房狙击祖龙。特出于匹夫之勇。而得脱于大索之中。用何术而致◎欤。举足摇目。劫制刘项。而相韩报仇。终不能以语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86L 页
人。此可谓有儒者气像欤。受书圮上。道引辟谷之说。其亦可信欤。诸葛武侯龙卧草庐。抱膝躬耕。若无三顾之勤。则将与草木同腐而已欤。不尊献帝。袭取刘璋。可谓王佐之事业。而仅保鼎足之势。不能光复旧物。何欤。将才非所长之说。是欤。非欤。陶元亮解绶归田。耻事二姓。高致可尚。而结友缁流。与相往来。何欤。宗国沦亡。无意讨贼。而吟托楚些。昏冥曲蘖。终是冲澹底人。而本无扶危之志欤。诗家视之犹孔门之伯夷。其以诗欤。其以节欤。杜子美崎岖夔垄。忠爱蔼然。而不能周旋于李,郭之间。以赞中兴之业。何欤。使其得君行道。则才过姚,宋。而能做稷,契事业欤。作者以诗史比诸六经。亦何所取欤。岳鹏举生南渡之后。振垂绝之势。天意似若有在。而终不能回二帝北辕。何欤。设奇画策。料敌如神。而终不能悟奸臣之诬陷。竟罹谗锋者。何欤。忠义出天。身任社稷。而不暇为保身之智欤。文宋瑞当国事既去之后。拜相出师。意可以持危于万一欤。间关万死。久蛰燕狱。志欲何为。而竟靳一死。染血雠刃者。何欤。精神所感。震动天地。而不能一折丑虏之凶锋。志大才疏之说。是欤。非欤。此六吾子。皆三代以后名世之贤。论其人品。则似难上下。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87H 页
而考其事业。则各有成败。其才智之高下。时义之可否。亦有可得而言者欤。若使当子房之时。则何以报仇存韩。而无近谲之迹。当孔明之时。则何以灭魏歼吴。而恢高光之绪欤。为子美而效许身之忠。为元亮而致报雠之节。用何道而可欤。全身于武穆立功之会。图存于文山颠沛之日。其亦有策欤。诸君子庄修一院。尚友千古。穷经看史。仰读俯思。其于前贤得失之迹。研磨揣度。素讲于胸中。久矣。欲闻善处之策。问。刑者。补治之具。帝王之所不得已也。大舜之时。尚有四凶之罪。夏禹之世。未免下车之泣。岂数圣人之治。有未至而然耶。商制官刑。儆于有位。其义何居。成周之盛。圉空刑措。何道而致欤。苏公为司寇。周公美之。子产铸刑书。叔向非之。其详可得闻欤。汉文除肉刑。唐宗禁鞭背。轻刑之典。似开易犯之路。而史称几至刑措。汉唐之治。果无愧于三代欤。方今明在上。励精求治。于慎罚一事。尤致意焉。而覆囚谳狱。皆经睿断。以不忍之心。行不忍之政。好生之德。无以尚之。而比年以来。盗贼兴行。钩引无辜。文书盈几。狱讼淹滞。恻怛之旨频颁。而触禁之徒愈滋。残愚民之命。而伤钦恤之仁。其故何欤。将世渐浇漓。复淳之无其策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87L 页
欤。人心不古。耻格之无其道欤。伊欲使刑期无刑。不犯有司。以致从欲之治。其道何由。
问。自古圣贤。随遇而安。各有所乐。其处心行事。同一揆也。而心之所乐。有相悬殊。何欤。耕云莘野。而有嚣然之趣。钓月渭滨。而有将终之志。伊,吕所乐。真在于是欤。曲肱饮水。而乐亦在其中。箪瓢屡空。而不改其乐。仲尼,颜子所乐者。何事欤。咏归之兴。独发圣师之叹许。而天下之王。不与君子之三乐。则曾点之学。已到尧舜之域。而得位行道。果非孟子之所乐乎。孔明躬耕。而抱膝长啸。仲淹身谪。而先忧后乐。斯亦得乐之真。而无愧于古人之风欤。爱莲观。自家一般。傍花随柳。静观自得。濂溪洒落之胸。明道和粹之气。可得而形容欤。雪月风花。丸弄造化。武夷云谷。讲道寄兴。康节风流之豪。晦翁仁智之乐。亦可得而心会欤。夫幼学壮行。兼济天下。士之所愿也。圣贤之乐。多在于居穷处困之中。而恝然于天地君民之寄。所谓天下之至乐。在此而不在彼欤。抑其所乐。有内外浅深之殊。而快活之地。亦可学而至欤。诸君子生长鲁邹之乡。钻研经史之旨。非但钓声名利禄。取世俗嗜好而已。必有师圣希贤。欣慕爱悦。真知心得。欲各言志
问。自古圣贤。随遇而安。各有所乐。其处心行事。同一揆也。而心之所乐。有相悬殊。何欤。耕云莘野。而有嚣然之趣。钓月渭滨。而有将终之志。伊,吕所乐。真在于是欤。曲肱饮水。而乐亦在其中。箪瓢屡空。而不改其乐。仲尼,颜子所乐者。何事欤。咏归之兴。独发圣师之叹许。而天下之王。不与君子之三乐。则曾点之学。已到尧舜之域。而得位行道。果非孟子之所乐乎。孔明躬耕。而抱膝长啸。仲淹身谪。而先忧后乐。斯亦得乐之真。而无愧于古人之风欤。爱莲观。自家一般。傍花随柳。静观自得。濂溪洒落之胸。明道和粹之气。可得而形容欤。雪月风花。丸弄造化。武夷云谷。讲道寄兴。康节风流之豪。晦翁仁智之乐。亦可得而心会欤。夫幼学壮行。兼济天下。士之所愿也。圣贤之乐。多在于居穷处困之中。而恝然于天地君民之寄。所谓天下之至乐。在此而不在彼欤。抑其所乐。有内外浅深之殊。而快活之地。亦可学而至欤。诸君子生长鲁邹之乡。钻研经史之旨。非但钓声名利禄。取世俗嗜好而已。必有师圣希贤。欣慕爱悦。真知心得。欲各言志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88H 页
者。久矣。敢问诸君所学何学。所慕何乐欤。若徒曰寻孔颜乐处。而不知夫好而乐之之实。则是为已陈之刍狗。愿闻自得之真乐。
问。仁政必自经界始。不正经界。而欲法三代之治。末由也已。其区画之制。何所取众。而昉于何代欤。夏商周之盛。贡助彻之法。随时异宜。何者最便于民欤。商鞅开阡陌而国富。新莽复井田而民怨。良法美意。有不足赖欤。唐太宗议复古制。而事竟不行。张横渠讲求法制。而有志未就。经野之制。果不可复欤。惟我大东。自殷师受封。始画井经。见废于何时欤。三国高丽分田之制。代各不同。可历举而言之欤。我 朝兴运。列圣继述。治具毕张。动遵古昔。而田制一事。因循毙习。富者有连野之饶。贫者无卓锥之地。渐至豪右兼并。政散民流。诚可寒心。议者云。山川险阻。地连犬牙。沟画之封。势不可行。而世守巨室。终必废阁。或云。分土沃瘠。定为结负。贵贱有截。多寡有数。明买卖之禁。严滥占之律。期以年限。自能取正。甲乙之论。其可行乎。其不可行乎。诸君子庄修一院。志存经世。游心隆古。骇目时艰。其于民生之天。王政之本。必已讲明而折衷矣。愿闻适用之策。
问。仁政必自经界始。不正经界。而欲法三代之治。末由也已。其区画之制。何所取众。而昉于何代欤。夏商周之盛。贡助彻之法。随时异宜。何者最便于民欤。商鞅开阡陌而国富。新莽复井田而民怨。良法美意。有不足赖欤。唐太宗议复古制。而事竟不行。张横渠讲求法制。而有志未就。经野之制。果不可复欤。惟我大东。自殷师受封。始画井经。见废于何时欤。三国高丽分田之制。代各不同。可历举而言之欤。我 朝兴运。列圣继述。治具毕张。动遵古昔。而田制一事。因循毙习。富者有连野之饶。贫者无卓锥之地。渐至豪右兼并。政散民流。诚可寒心。议者云。山川险阻。地连犬牙。沟画之封。势不可行。而世守巨室。终必废阁。或云。分土沃瘠。定为结负。贵贱有截。多寡有数。明买卖之禁。严滥占之律。期以年限。自能取正。甲乙之论。其可行乎。其不可行乎。诸君子庄修一院。志存经世。游心隆古。骇目时艰。其于民生之天。王政之本。必已讲明而折衷矣。愿闻适用之策。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88L 页
问。君子之学。莫先于明义利之分。差之毫釐。谬以千里。其所以卞之之道。可得闻欤。降衷之初。具此众理。则元有两端相对而生欤。精一危微之旨。敬怠义欲之戒。交相警敕。圣帝明王。亦必有待于规箴。其故何欤。圣门教人。在所罕言。而子思子先之于牧民之道。其意何居。大学申戒于末章。而不及于格致之上。孟子昌言于开卷。而反覆乎七篇之中。其先后详略之不同。抑别有微意欤。蕫子正谊明道之说。韩子原道发明之论。有得于圣门遗绪。而亦有补于世教欤。张子房有儒者气像。诸葛孔明有王佐之才。可谓明二者之分。而不负所学欤。濂溪剖柝于善恶之几。程子专言乎致知之敬。亦有同异之可言欤。朱晦庵惓惓于立言之际。致察于抄忽之微。救世垂训。已无馀蕴。而张南轩无所为有所为之说。扩前圣所未发。其亦有所师承欤。惟我国家世隆文教。治道休明。民知礼让。士敦廉耻。号为小中华。有自来矣。比者。人私其学。士习日污。口读声律。徒为决科之资。而义理渊源。素鲜讲习之事。鄙穷经以谈玄。绝小学为祸本。毙习已痼。不可救药。其何以明善恶是非之归。而为穷养达施之学乎。间有稍知内外之分者。亦不免诡随为人。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89H 页
平生用心。终铄于利禄之途。未闻拔群醉而超众泾者。何欤。甚则惟利是循。不顾其他。交征龙断。欲浪滔天。非人力所可救止。元气岌岌。宁不寒心。所谓扶世道。立人极。将倚仗于何地欤。以中兴豪杰。自任横流者。果不见其人耶。伊欲使人有士行。去利怀义。区舜蹠之途。而判邪正之歧。回比屋可封之俗。而致中和位育之功。其道何由。诸君子庄修一院。沈潜万古。穷为己之功。卞乱真之伪。师圣希贤。期不负惟肖之重。而好古生晚。惊心毙俗。欲抒素蕴者久。愿闻拔本塞源之论。
蜂王台铭
春王正月。王御黄花殿。下诏曰。朕以否德。莅祚日浅。赖一二股肱。嗣守先业。顾其宫庭狭隘。四方罔攸宾。不称民庶之瞻式。朕甚恨之。畴咨若予工。蜂蠓拜手。让于尹公之虿。虿为人有威善射。于是。承命奔走。乃役蠢蠢之民。卜地于土中。厥土燥刚。厥位面阳。工善民勤。晨夜展力。不阅月而告讫。其为制也。通华胥。接槐安。覆压国中。隔离天日。黄道,白道。偃蹇横空。其为状也。则门户唅呀。庙腰回。盘盘焉。囷囷焉。。千房万窝。高低冥迷。杳莫知其东西也。王乃戴乌冠。被黄衣。
蜂王台铭
春王正月。王御黄花殿。下诏曰。朕以否德。莅祚日浅。赖一二股肱。嗣守先业。顾其宫庭狭隘。四方罔攸宾。不称民庶之瞻式。朕甚恨之。畴咨若予工。蜂蠓拜手。让于尹公之虿。虿为人有威善射。于是。承命奔走。乃役蠢蠢之民。卜地于土中。厥土燥刚。厥位面阳。工善民勤。晨夜展力。不阅月而告讫。其为制也。通华胥。接槐安。覆压国中。隔离天日。黄道,白道。偃蹇横空。其为状也。则门户唅呀。庙腰回。盘盘焉。囷囷焉。。千房万窝。高低冥迷。杳莫知其东西也。王乃戴乌冠。被黄衣。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89L 页
早起视朝。衣裳草草。容饰鲜明。负矢腰箭之士。持戟羽林之徒。侍卫前后。呵拥左右。皆承命奔走。森然逐队。莫敢紊序。于是。王命蜂氏。引花王。迎蚁帝。登高以落之。乃酿泉为酒。采红为肴。管弦呕哑。羽觞交飞。苾芬之气。香闻数里。俄而。群下薨薨。嵩呼雷震。相与翱翱而飏言曰。我国承羽君之后。以木德王。上追土阶之风。下追陶穴之世。风淳俗美。至化坱圠。在今嗣君。遹追前志。大张治具。虑式谷之无人也。则命蜾蠃司教诲之任。虞赋役之未均也。则命蜂氏为采芳之使。至于威刑以率之。弹劾以惩之。群贤满朝。庶明励翼。加以圣上。小心翼翼。恐不克负荷。昧爽临朝。当午而罢。去口密之奸。任启沃之贤。和气四塞。薰蒸透彻。甘露时零。醴泉涌出。家给人足。比屋可封。则蠢蠢飞走之微。孰不醉酒饱德。而鼓舞涵泳于其间哉。第以开国之初。去鸿荒之世未远。故台榭未尽修。宫宇未尽治。而为圣治之一憾焉。今焉虿氏。役子来之民。搆数层之台。而不以奢华为尚。犹以质朴示后。则斯台之作。非棘其土木之欲也。乃号令国中。发政施仁之地也。可以见圣上肯搆肯堂之谋。而我国家馨香之德。从此而可占矣。咸曰。乃言底可绩。宜铭诸台。以示不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90H 页
朽。使后世知君臣之义。王命臣虿铭之。臣承命不敢辞。退而铭诸额曰。
有台屹然。王者之居。鸟鼠攸去。风雨攸除。同尧土阶。似周陶穴。匪用游观。非穷土木。王在台上。酿成膏泽。王在台下。贡献委积。宅中图治。乾坤玉烛。喜溢螽斯。庆深湛露。敢铭玆台。流芳千古。
镜铭
余尝购古镜于贾人。挂诸壁间。清光莹然。能照群形。万象森罗。无所遁情。自以为远取诸物。近取诸心。而效其清明之性。复其本然之善。使灵台莹然。万理俱彻。而可造高明之域。未几藏诸奁里间。阅月而开视之。则尘秽晦蚀。绿文封闭。持以照形。瞢无所见。已而。更令磨刮。涤其垢。治其晦。不崇朝而讫。然后昔之晦者复以明。前之蚀者复以开。洞澈群象。辨照妍媸。视前日无让焉。比如日月昏蚀。一复其旧。而光彩炫耀。万景俱新。呜呼。镜本无情。何有外累之蔽。而藏奁未几。奄被尘垢之蚀。荡涤一朝。还复曩时之明。况乎人之一心。蔽之者非一。气禀拘之于有生之初。物欲陷之于有生之后。诱夺其知觉。昏蔽其明命。使应物无迹之心。反为情欲之相荡。而汨于污浊之地。则其与
有台屹然。王者之居。鸟鼠攸去。风雨攸除。同尧土阶。似周陶穴。匪用游观。非穷土木。王在台上。酿成膏泽。王在台下。贡献委积。宅中图治。乾坤玉烛。喜溢螽斯。庆深湛露。敢铭玆台。流芳千古。
镜铭
余尝购古镜于贾人。挂诸壁间。清光莹然。能照群形。万象森罗。无所遁情。自以为远取诸物。近取诸心。而效其清明之性。复其本然之善。使灵台莹然。万理俱彻。而可造高明之域。未几藏诸奁里间。阅月而开视之。则尘秽晦蚀。绿文封闭。持以照形。瞢无所见。已而。更令磨刮。涤其垢。治其晦。不崇朝而讫。然后昔之晦者复以明。前之蚀者复以开。洞澈群象。辨照妍媸。视前日无让焉。比如日月昏蚀。一复其旧。而光彩炫耀。万景俱新。呜呼。镜本无情。何有外累之蔽。而藏奁未几。奄被尘垢之蚀。荡涤一朝。还复曩时之明。况乎人之一心。蔽之者非一。气禀拘之于有生之初。物欲陷之于有生之后。诱夺其知觉。昏蔽其明命。使应物无迹之心。反为情欲之相荡。而汨于污浊之地。则其与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90L 页
镜之藏奁受晦。何异哉。然其本明之体。得之于天。终有不可得而昧者。故虽其介然之顷。一有觉焉。而洗濯澡雪之功。真有以去其利欲之昏而自新焉。则吾之所得乎天。而未尝不明者。即此空隙之中。而本体已洞然矣。是与镜之昏蔽而复明者。何异哉。此太甲败礼而克终厥德。成王幼暗而终明其德者也。夫心之虚灵。一明镜也。而明暗之机。与此无异。则可不即物而穷其理乎。故铭其镜。以自警曰。
明而圆。得之于天。涤而新。在诸人焉。视其所以。观其所由。人焉庆哉。人焉庆哉。
锄铭
惟天地纯刚之正气。或钟于物。伊太白聚精于荆野。跃治成质为铁钺以斩佞臣。铸剑戟以诛暴客。锄亦为薅草之利器。策勋田作。恶莠恐其乱苗。尽力于区别。草不去根则复生。务本于除恶。当折于句萌。蔓则未易为力。反锋而倒施。越其罔有黍稷。物理兮靡常。兰不荣而荆难拔。彼哉贱场师。去梧槚而养樲棘。邪正之自古消长。理不拜育。不早去似是之乱真。祸延家国。慎尔柄用。栽者培而倾者覆。
禹鼎铭
明而圆。得之于天。涤而新。在诸人焉。视其所以。观其所由。人焉庆哉。人焉庆哉。
锄铭
惟天地纯刚之正气。或钟于物。伊太白聚精于荆野。跃治成质为铁钺以斩佞臣。铸剑戟以诛暴客。锄亦为薅草之利器。策勋田作。恶莠恐其乱苗。尽力于区别。草不去根则复生。务本于除恶。当折于句萌。蔓则未易为力。反锋而倒施。越其罔有黍稷。物理兮靡常。兰不荣而荆难拔。彼哉贱场师。去梧槚而养樲棘。邪正之自古消长。理不拜育。不早去似是之乱真。祸延家国。慎尔柄用。栽者培而倾者覆。
禹鼎铭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91H 页
玉书传神。玄圭表绩。陶冶混沌。铸金九牧。体范乾元。足象三德。大烹享帝。名重钧石。惟德其物。永镇千亿。
居官四箴
女污不洁。丝染未白。名节难持。神明可欺。省事寡欲。颐神养德。四知一琴。清风古今。(右持己以廉)
大德曰生。仁心茁萌。亲亲爱民。与物为春。饥溺犹已。痛痒一视。胡忍不忍。瘠民肥身。(右临民以仁)
公听斯明。偏信闇生。平心虚己。众善攸止。用智徇私。邪佞抵巇。本地日月。毋为欲蚀。(右存心以公)
分忧百里。食丰衣侈。缕丝颗粒。尽出民力。怠事旷官。宜剌素餐。警枕汗背。莅事敢懈。(右莅事以勤)
唐宪宗君臣屏风赞
于赫重光。九叶仙李。庆叶亨嘉。歌腾喜起。满地风云。一屏绘事。圣武协神。谋臣赞智。削平强藩。整理坠纪。允矣中兴。千载两美。
赤城乡校上梁文
天惟未丧斯文。必待人而肇阐。道之将兴有命。亦俟时而鼎新。于赫圣庙之孔阳。式昭文教之有地。窃惟。道乃经纪乎宇宙。学为讲明乎彝伦。化民成俗必由教焉。多士时习而不替。爱亲敬长斯其本也。百姓日
居官四箴
女污不洁。丝染未白。名节难持。神明可欺。省事寡欲。颐神养德。四知一琴。清风古今。(右持己以廉)
大德曰生。仁心茁萌。亲亲爱民。与物为春。饥溺犹已。痛痒一视。胡忍不忍。瘠民肥身。(右临民以仁)
公听斯明。偏信闇生。平心虚己。众善攸止。用智徇私。邪佞抵巇。本地日月。毋为欲蚀。(右存心以公)
分忧百里。食丰衣侈。缕丝颗粒。尽出民力。怠事旷官。宜剌素餐。警枕汗背。莅事敢懈。(右莅事以勤)
唐宪宗君臣屏风赞
于赫重光。九叶仙李。庆叶亨嘉。歌腾喜起。满地风云。一屏绘事。圣武协神。谋臣赞智。削平强藩。整理坠纪。允矣中兴。千载两美。
赤城乡校上梁文
天惟未丧斯文。必待人而肇阐。道之将兴有命。亦俟时而鼎新。于赫圣庙之孔阳。式昭文教之有地。窃惟。道乃经纪乎宇宙。学为讲明乎彝伦。化民成俗必由教焉。多士时习而不替。爱亲敬长斯其本也。百姓日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91L 页
用而不知。然吾道博施之无穷。由我圣垂教之有自。有德无位。所以昭六经于日星。继往开来。斯乃启万世之龙瞽。自生民未有盛也。故历代极其尊焉。建极保邦家。是元气扶持之力。肖形异禽兽。实圣化流行之功。顾我青丘之邦。尤隆素王之礼。建学立庙。春秋笾豆之静嘉。入室升堂。衿佩弦诵之洋溢。道之东矣。文在玆乎。何陋居夷。质之在傍。临之在上。如水行地。道之所存。神之所临。至设列邑之胶庠。实原一国之风化。矧玆连畿之近地。先渐首善之馀波。水秀山奇。土物有稻梁鱼鳖。风淳俗朴。士类谈礼乐诗书。向在丽朝之兴。间有楚产之彦。李承宣游艺翰苑。不屑甔石之储。禹忠靖委质昏朝。克效奔走之力。后因韱贼之赏。特表升郡之名。胜境号登仙之区。出宰多搢绅之秀。赵子实治获谋野。神手焕廨宇之规。李退溪政法烹鲜。仙笔润江山之彩。何地气衰旺之靡恃。抑天时水旱之多愆。困于役伤于财。仰父俯子之无暇。饥不食劳不息。出耕归读之未遑。文庙忍浸于惊湍。周庠哀鞠为茂草。且历星霜之久远。尽为风雨所倾摧。百里弦歌。未见鼓箧之士。十室忠信。举作荷戈之兵。岂徒为守土之羞。抑亦贻谋国之虑。念分忧之无状。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92H 页
敢效智于有成。字民心劳。远愧戴星之巫马。催科政拙。甘分囚犴之阳城。猥沥一封之心肝。坐俟万死之鼎镬。离明烛千里。涣大号于一方。哀吁彻九天。蠲重赋于十稔。拯己于穷饿之水火。乐生乎流离之室家。唯知鼓舞乎圣恩。岂识耕凿乎帝力。天道有倾否之理。已见肉朽骨而荣枯荑。人性回本善之明。争欲革假宫而开正庙。龟食乎古郡之东奥。卜迁乎先朝之旧基。慇斯勤斯。悯村氓劳力之役。斧彼钜彼。借山髡游手之徒。才殿庑之位成。已燕雀之贺至。两序对起。为宴居寝食之斋。一堂前开。乃撗轻问难之地。谨妥神而就吉。用酌醴而告成。对上岳万仞。岩岩瞻所立之卓尔。横长江一带。混混见有本之如斯。衬霞标于赤城。通灏气于竹岭。况此祭酒之故里。正在鳣堂之西偏。荷斧席藁。忠犯雷霆之怒。闭户读易。学探性理之源。超肥遁于丘园。竟辞荣于徵辟。质古人而无愧。映前史而有光。大节清名。尚存于古老之传口。旧家遗泽。未斩于远孙之肯堂。犹宜从事于庙庭。岂止可祭于乡社。兴哀墟墓。奉香火于一间。起钦遗闾。表风规于百世。冀耸励乎后进。彰视效于偏方。新命用休。当兴起振德之会。旧贯聿改。属观感趋化之机。咨尔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92L 页
志学之流。勿谓求道之暮。孝弟乃行仁之本。有馀力则学文。格致是入德之方。宜深体乎实地。自洒扫应对而从事。至修齐治平而推行。穷且忘忧。惟欲溯渊源而求贤圣。达不离道。何赴拾糟粕而取功名。虽僭师未尽于甄陶。宜蒙士自奋乎变鲁。顾假守之怠事。愧因人而享成。赞议则和受琴公。蕫役则九龄张氏。李方伯印藏书册。心既切于右文。崔见叔助赡资财。志亦勤于卫道。事出非偶。功皆可书。施财媚缁黄。多是儒家者类。能言拒杨墨。岂非圣人之徒。庆下邑之重新。殆上苍之默佑。敢采欢讴诸子。聊效善祝于六方。
儿郎伟抛梁东。眼底江山画几重。三岛仙风来几席。双岩爽气挹襟胸。
儿郎伟抛梁西。学子弹冠欲变齐。千古酿灵融峙在。碧梧应见凤鸾栖。
儿郎伟抛梁南。元气雄蟠秀色涵。呈露秘悭应有日。面阳华搆媚云岚。
儿郎伟抛梁北。祝圣华封瞻紫极。自是偏丘雨露深。涸鱼枯草生颜色。
儿郎伟抛梁上。理著鸢鱼昭俯仰。莫叹墙高未得门。
儿郎伟抛梁东。眼底江山画几重。三岛仙风来几席。双岩爽气挹襟胸。
儿郎伟抛梁西。学子弹冠欲变齐。千古酿灵融峙在。碧梧应见凤鸾栖。
儿郎伟抛梁南。元气雄蟠秀色涵。呈露秘悭应有日。面阳华搆媚云岚。
儿郎伟抛梁北。祝圣华封瞻紫极。自是偏丘雨露深。涸鱼枯草生颜色。
儿郎伟抛梁上。理著鸢鱼昭俯仰。莫叹墙高未得门。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93H 页
洋洋经训示诸掌。
儿郎伟抛梁下。士识谈王羞说霸。泰运今当五百期。会看髦士争兴化。
伏愿上梁之后。士出于农。人习乎礼。坛杏发荣于时雨。庭桧散叶于文风。家颜孟户程朱。蔚见成人之作。天日月地海岳。永观大道之行。大平适当。更化伊始。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祭文
祭周慎斋景游文
孕精璧奎。钟神川岳。性笃孝友。禀全醇朴。学自得师。道期入室。多蓄深造。。发为事业。早奋亨衢。高步云霄。论思衮阙。激仰清朝。中年坐直。把麾岭峤。崇学设教。尊贤立庙。化留云洞。恩著泪碑。几岁优游。善养深资。神明感行。金石通诚。忧深卫道。功极力行。四壁书史。一心冰蘖。右规左箴。日乾夕惕。讲论通贯。胸襟快活。馀事文章。厚积博发。诗追豪李。文袭奇韩。士子抠衣。向风承颜。群从达材。阶树庭兰。时与道亨。宠承前席。忠告经幄。伊戒传沃。纳言司喉。龙允魏直。国子教胄。皋比周张。海西观风。澄清范滂。位亚地卿。官长玉堂。裕财示俭。抵佛抗章。三朝素发。忧国丹忱。柱石邦家。山斗儒林。期保君恩。退终絻节。洛涘台高。鱼鸟有约。
儿郎伟抛梁下。士识谈王羞说霸。泰运今当五百期。会看髦士争兴化。
伏愿上梁之后。士出于农。人习乎礼。坛杏发荣于时雨。庭桧散叶于文风。家颜孟户程朱。蔚见成人之作。天日月地海岳。永观大道之行。大平适当。更化伊始。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祭文
祭周慎斋景游文
孕精璧奎。钟神川岳。性笃孝友。禀全醇朴。学自得师。道期入室。多蓄深造。。发为事业。早奋亨衢。高步云霄。论思衮阙。激仰清朝。中年坐直。把麾岭峤。崇学设教。尊贤立庙。化留云洞。恩著泪碑。几岁优游。善养深资。神明感行。金石通诚。忧深卫道。功极力行。四壁书史。一心冰蘖。右规左箴。日乾夕惕。讲论通贯。胸襟快活。馀事文章。厚积博发。诗追豪李。文袭奇韩。士子抠衣。向风承颜。群从达材。阶树庭兰。时与道亨。宠承前席。忠告经幄。伊戒传沃。纳言司喉。龙允魏直。国子教胄。皋比周张。海西观风。澄清范滂。位亚地卿。官长玉堂。裕财示俭。抵佛抗章。三朝素发。忧国丹忱。柱石邦家。山斗儒林。期保君恩。退终絻节。洛涘台高。鱼鸟有约。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93L 页
未愆膂力。遽缠风湿。天不憖遗。耳顺何忙。将丧斯文。难谌彼苍。当宁撤御。中外衔悲。敛无布袭。恩赙特施。葬缺资送。恤典亦优。哀荣两至。衬返孤丘。滓贱登门。辱御李君。忘年通家。金利兰薰。许窥门墙。过蒙湔拂。深探渊海。浩吟风月。一别三载。日下天南。诀未闻善。没未饭含。怛化伤知。斲断弦绝。手简盈箱。琼章满轴。临风欲酬。哽咽难读。湖海风流。眉宇永隔。不朽犹存。可徵青史。守官如拘。阻哭灵几。恩均父视。礼缺犹子。千里生刍。远愧前贤。渍酒缄辞。有泪彻泉。呜呼哀哉。
祭金地主彦喜文
惟灵文献毓庆。光岛孕秀。气禀醇和。德全孝友。志学伊早。壮图自负。采莲青春。乡围举首。华声播人。丹桂入手。始见其容。知德之厚。国子槐院。几经榆柳。郎选夏官。幕佐关右。一字鹓行。十年卯酉。惠我疲氓。丰城出守。教洽文翁。思推杜母。相安田里。不惊鸡狗。业复流氓。欢腾野叟。税驾未年。弹琴非久。愆和有闻。不信传口。勿药何伤。风邪乘偶。讯候才还。遽闻凶讣。民亡考妣。文丧山斗。无依小儿。何托嫠妇。寿半从心。官才绾绶。善人偏祸。老苍是咎。伊我游从。情孚若旧。云洞春嬉。蓬门夜叩。民主忘形。风流雅趣。宁知永隔。一欢
祭金地主彦喜文
惟灵文献毓庆。光岛孕秀。气禀醇和。德全孝友。志学伊早。壮图自负。采莲青春。乡围举首。华声播人。丹桂入手。始见其容。知德之厚。国子槐院。几经榆柳。郎选夏官。幕佐关右。一字鹓行。十年卯酉。惠我疲氓。丰城出守。教洽文翁。思推杜母。相安田里。不惊鸡狗。业复流氓。欢腾野叟。税驾未年。弹琴非久。愆和有闻。不信传口。勿药何伤。风邪乘偶。讯候才还。遽闻凶讣。民亡考妣。文丧山斗。无依小儿。何托嫠妇。寿半从心。官才绾绶。善人偏祸。老苍是咎。伊我游从。情孚若旧。云洞春嬉。蓬门夜叩。民主忘形。风流雅趣。宁知永隔。一欢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94H 页
无后。守官阻岭。沿牒惊走。哭未及敛。诀不自牖。茹哀抱恸。此恨难剖。寄生浮世。谁齐夭寿。炊梁易熟。富贵何有。身轻鸟过。名独不朽。不昧者存。庶歆村酒。呜呼哀哉。
聋岩先生墓志铭
公讳某。字某。其先永川人。自军少尹讳轩。始寓居礼安县。是为高祖。曾祖义兴县监讳坡。 赠兵曹参议。祖通礼门奉礼讳孝孙。 赠嘉善大夫吏曹参判。皇考中训大夫麟蹄县监讳钦。 赠资宪大夫议政府左参赞。皆隐德卑官。委祉于公。妣贞夫人权氏。护军谦之女。少养于外家金文节公。妣明习母道。配德娠贤。以成化丁亥七月廿九日。生公。是夜有神梦。告参判公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寤闻生小男。采其语。小名曰有庆。公少而颖发。弱冠始游校庠。不烦提谕。日有开益。时金相铨宰宣城。大加器异。登乙卯司马魁。举馆试。华闻弥播。戊午。登第。辛酉。选入翰苑。进言曰。载笔之任。必书君举。请近方寸地。详闻天语。凡时政皆直书不讳。十七年。移司书。寻为司谏院正言。面陈辅养东宫之方及书筵官不职之事。坐失事体。流安奇驿。自戊午后。燕山淫虐日甚。动辄诛夷。朝绅缩头。
聋岩先生墓志铭
公讳某。字某。其先永川人。自军少尹讳轩。始寓居礼安县。是为高祖。曾祖义兴县监讳坡。 赠兵曹参议。祖通礼门奉礼讳孝孙。 赠嘉善大夫吏曹参判。皇考中训大夫麟蹄县监讳钦。 赠资宪大夫议政府左参赞。皆隐德卑官。委祉于公。妣贞夫人权氏。护军谦之女。少养于外家金文节公。妣明习母道。配德娠贤。以成化丁亥七月廿九日。生公。是夜有神梦。告参判公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寤闻生小男。采其语。小名曰有庆。公少而颖发。弱冠始游校庠。不烦提谕。日有开益。时金相铨宰宣城。大加器异。登乙卯司马魁。举馆试。华闻弥播。戊午。登第。辛酉。选入翰苑。进言曰。载笔之任。必书君举。请近方寸地。详闻天语。凡时政皆直书不讳。十七年。移司书。寻为司谏院正言。面陈辅养东宫之方及书筵官不职之事。坐失事体。流安奇驿。自戊午后。燕山淫虐日甚。动辄诛夷。朝绅缩头。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94L 页
公独抗辞奋笔。颇挺风栽。于是。追仇尽言。拘诏狱七十日。适考囚诛放。 御墨横洒于公名。得放得配。人谓天之阴佑。造命无权。其年。反正沛恩。自典籍迁户部员外。俄升司宪府持平。遇事忼慨。不避权势。皆敬惮之。正德三年。以刑曹正郎。乞守永川。政务廉平。得吏民心。桉使称其最。秩满。为军器佥正。即转司谏。守职不挠。为养出宰密阳。号称难治。分牒祛滞。数月讼理。至今言善治。十一年。又牧忠州。俗惰民业。始令早出晚息。躬督人课。邑以大治。明年。为便养。换苻安东。民皆拥路攀号。至府兴利除毙。民俗翕然。岁因大熟。乃聚阖境男女。张养老会。舁双亲主内外筵。四邻观感。文土歌颂。在具庆录。十六年。递为司仆正。移拜执义。寻牧星州。化行期月。绰有声称。赐表里。下书褒之。五年。拜司成。迁辅德。时 仁宗在东宫。陈善纳诲。裨益为多。六年。改掌乐正。差鞠镇海倭船事。将还。超授兵曹参知。还朝。转同副承旨。又乞大丘府。未几。以亲辞。八年。除平海郡。旋换荣川。岁馀政成。公私充羡。乃焚券而已责。十年。遭内丧。年踰耳顺。号慕不懈。服除。拜刑曹参议。俄迁副提学。秋觐(春)闱。聚耆年。作九老会。公从子弟列以荣之。绘事为屏。十三年。再入银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95H 页
台。奏对详允。又为亲尹鸡林。尚淳朴以兴旧俗。时称有府无之。十五年。解官归养。冬。特授嘉善。为本道监司。严府年九十七。犹康宁在堂。公老于任外。周知列邑利病。蠲害殆尽。十六年。又丁忧。年七旬有一。犹秉礼居庐。服阕。拜刑曹参判。由郎至卿。三入秋官。折之平反。同列伏其明。十九年秋。上书乞骸。洪左相彦弼启曰。某。朝之老成。请留之。 上升见恳谕。公不得已请告而还。其冬。迁亚户部鍊曹。务裕国计。二十一年春。辞病大归。惟以图书花草。赁船溯汉。倾朝出饯。车马填街。金相安国首离章。名宰属和。多有叹息泣下者。具南行录。二十二年。进知枢府事。笺辞不解。二十三年冬。 中庙升遐。病未赴哭。 仁庙初御。上章待罪。因陈谨始之道。用人之要。褒授资宪。及闻继陟。每以未奔两丧。大亏臣节。痛恨如不容。又以退居迁秩。如未释负。乞解。不 允。继馈如朝宰。二十八年。升正宪。赐食物。从金相光准褒恬退之启也。公谓惠养不可私。尽办酒馔。与乡老序齿。又作九老会。下邑耸观。其秋。以年高。又超崇政。三十三年春。郑大谏请迎耆硕。备顾问。 教书大加褒美。令安车上来。公以恩命过当。感愧垂泣。欲匍匐拜 恩。诸子悯其老谏止之。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95L 页
乃沥恳笺谢。因疏时务之急。 御批褒谕。越明年乙卯五月。患痁。因致大渐。神观犹明。顾子女曰。我齿爵已极。儿孙满眼。死且无憾。其勿哭。葬用三月。事从简率。无一言及私事。以六月十三日卒于正寝。年八十九。 上震悼辍朝。别致祭赙。公资禀豪迈。风岸清峭。表里洞澈。如冰壶水鉴。持已以简。待物以恕。处事英果。物欲不形。非其义。一毫不以取人。人敢干以私。虽学非传受。而行合于义。诗不屑意。而清警可传。平居晨起。衣冠危坐。竟日少无愦惰。闲家有则。训子以礼。下逮仆隶。亦尽恩意。服食简素。居第苟完。费不衍馀。恒至屡空。名仕版五十载。藏获不增籍。带外衔十馀年。俸禄不私受。人以为难。乡居之日。身先徭赋。议定均役。敝邑多赖以苏。及门接引。无贵贱亲疏之间。与人为善。不念旧恶。人皆知欢欣尊奉。立朝奉公。至诚尽职。言论风节。多有可观。历典八邑。始终不渝。所至尊高年。育英才。衿佩坌至。多有闻人。公为亲屈外。无一岁安于朝著。荣养耄期。逾三十年。甘旨之奉。悦亲之事。古人无比。雅好溪山。素无宦情。画渊明归来图于明农堂。以寓高趣。至亲没后。致政归田。筋力耳目。大耄不衰。取鹤林之游。仿香洛之会。精舍小阁。屏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96H 页
庵臣江寺。皆为颐閒终老之地。修爱日堂。戏彩于连世。缮肯搆堂。垂裕于后昆。随节炎凉。唯意之适。所在栽花种竹。展书焚香。萧然若布衣生。人不识其贵也。其馀若龙头寺,月澜台十有馀区。或杖步肩舆。担游山具。穿花问柳。访道寻僧。逍遥忘返。一草一石。无不被赏识者。又以月艇烟蓑。唱赤壁。歌渔父。迥然有超尘羽化之兴。望之若神仙中人。如是者殆十有四年。卒之名节两全。恩眷不替。享一代清名。世以为郭汾阳。所居汾川。源太白。达于洛。崖林秀媚。泉石胜绝。自小尹卜庆。世家其上。公之飘萧襟怀。得于是者亦多。岩傍有爱日堂。响应汾滩。以聋为名。因号聋岩野老。其忧世之志。老而弥笃。闻有阙政。必叹息流涕。病革。有报倭寇湖南者。公惊起曰。朝政屡变。天灾示谴。必知有此久矣。因哽咽失声。至属纩之朝。犹以诸子久滞夏务为忧。夫人权氏。忠顺卫孝诚之女。嗣徽音。胎前光。生六男一女。殁于丧姑之年。男长曰硕梁。娶训鍊正任缵女。先公殁。次秀士文梁。甚文而屈不乐举。娶忠顺卫李承孙女。生一男三女。次县监希梁。娶内禁卫黄珽女。生二男一女。次府使仲梁。戊子司马。登甲午科。娶习读潘士浻女。生一男。次县监季梁。娶金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96L 页
玉坚女。生一男二女。次进士叔梁。娶忠义卫李复新女。皆乐善恺悌。难弟兄焉。女适海州判官金富仁。生四男。秀士之子曰鹤寿。长女黄俊良。次琴应侁云云。公又有侧生。曰润梁。医科主簿。次衍梁。二人精医药。善渔猎。能供晚岁之养。以八月廿二日。窆于龙头山道谷之南。从先墓也。诸聘孤使良铭其隧。辱承恩款。情犹父视。不敢以不文辞。粗掇其大。以寓山颓之恸。若其馀韵足以化乡邻。遗风足以耸后世。则太史氏当泚颖而特书之。以垂耀来今。铭曰。
永之李。根积累。贵自公始。历昏否。遭圣理。险夷一致。孝养志。忠尽己。庆衍锡类。屣荣利。乐山水。晚节能事。达尊备。五福萃。荣生哀死。山可砥。石可毁。大名不坠。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对策
问史才得失纯驳
对。愚尝孱居草泽。酌史炊经。其于史学之纯驳。亦尝有神会而粗得者矣。今承明问。敢不悉心以对。窃谓难矣哉。史之职也。重矣哉。史之任也。君臣言行之得失。政事风俗之美恶。萃乎史官。使书之而以之传天下。示后世。使为劝惩之具。则其职不其难。其任不其重乎。夫然故为天下之士而荷载笔之任者。有其学
永之李。根积累。贵自公始。历昏否。遭圣理。险夷一致。孝养志。忠尽己。庆衍锡类。屣荣利。乐山水。晚节能事。达尊备。五福萃。荣生哀死。山可砥。石可毁。大名不坠。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对策
问史才得失纯驳
对。愚尝孱居草泽。酌史炊经。其于史学之纯驳。亦尝有神会而粗得者矣。今承明问。敢不悉心以对。窃谓难矣哉。史之职也。重矣哉。史之任也。君臣言行之得失。政事风俗之美恶。萃乎史官。使书之而以之传天下。示后世。使为劝惩之具。则其职不其难。其任不其重乎。夫然故为天下之士而荷载笔之任者。有其学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97H 页
而无其才。则固不能当其职也。有其才而无其节。则亦不能尽其任也。必使学也才也节也。兼尽备具而无少欠缺。然后始可与当史之职。而尽史之任也。然则多闻强记。多见能识。谓之学可乎。操觚弄翰。顷刻万言。谓之才可乎。柔则茹之。刚则吐之。谓之节可乎。学究天人。识通古今。善观圣人之德。善言帝王之行。然后始可谓之学也。事物条贯。不失伦类。编摩极品藻之工。好恶明是非之鉴。然后始可谓之才矣。持公论之权衡。去私意之取舍。立心不回。正辞直笔。然后始可谓之节矣。否则好恶不得其当。而取舍不合于公。是可以传天下示后世也哉。是以。为史者。不患无其学。而患无其才。不患无其才。而患无其节焉。然无私心。然后好恶当于理。而得其公正。故孔子曰。惟仁人。能好人。能恶人。则好恶之适其可。亦在于至公而已。诚能以至公之心。兼三者之长。则其于史乎何有。泛观古史。孰得孰失。愚请以陈之。若古鸿荒之时。文籍未生。但寓结绳。以记遗忘。自书契之作而有史官。然丘索以前。睢盱混茫。无足徵者。世至尧舜。降及三代。风气大开。人文宣朗。精一执中之传。道德仁义之美。载诸典谟。记在诰命。非身履其道而善言德行者。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97L 页
安能记之。诚如执事所谓颢颢乎噩噩乎不可尚已。自是以降。世衰道微。乱贼蜂起。仲尼是惧。春秋一经。为名分作。二百南面。彝伦万古。是诚史家之指南。而非可以史才名言也。然永其实。则不过曰以至公之心。秉至公之笔。而公好恶于天下也。若夫子长之史记。自轩辕迄秦汉。而善叙事理。质而不俚。比如天马行空。步骤不凡。而岂后世诸家之可及哉。班固之汉书。不激诡。不抑抗。赡而有法。华而有体。比如秋水晶荧。灵物毕见。信哉。其能成名也。然或先黄老而退处士。或排死节而否正直。则谓二子有史才则可矣。谓之有节有学则未也。司马氏才雄学老。执众史而为资治。自威烈至五代。治乱得失之由。暸然明白。岂区区者之所能窥涯涘哉。然接曹魏于汉统。继周武于唐绪。好恶取舍。未能皆得其中。则其于三者。愚未知尽合否。柴阳朱夫子采诸家之长。而作纲目。纲依春秋。目仿左氏。书出师祈山而大义明。书帝在房州而人纪正。媚新投阁者。不免大夫之诛。解组书甲者。终加处士之褒。获麟绝笔之后。千载一人而已。而岂非秉至公之心而兼三者之长者耶。若唐之韩愈。为一代宗儒。以文章自任。而乃曰。为史者。不有人祸。必有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98H 页
天刑。柳宗元贻书责之是矣。然退之以鲠论。颇为当世所推。岂畏刑祸者而有是言哉。特以当时是非未得其公。郡国所上。起居所注。多失于顾望。则虽欲力伸直道。有不可得者矣。愈之牢辞固拒而敢为此言。亦或在此。不然。以知道达理之愈。而其才学反不如党附奸邪之人耶。以我东方之事言之。自三国至于高丽。代各有史。有全史。有节要。既尽详备。其记言撰事。虽效古人之作。而其于三者之才。至公之笔。概乎其未有闻也。恭惟我 朝列圣相承。重熙累洽。为治之道。动遵乎古。设史局之员。专编注之任。内而郎员。外而守令。皆带春秋之职。其所以责成之道。无所不至。宜乎任是责者。不为虚美。不为隐恶。时事得失。人才臧否。据实而书。以为天下后世之大范。而史佚之才。蕫狐之笔。不独专美于前矣。奈之何秉笔之官。昧委任之重。迷至公之道。记言之际。或不以实。撰事之时。或泯其真。使好恶是非之实。暗昧不明。而无至公之体也。蒙 圣上责任之寄者。既已若是。则况望其草莱之间。凛有清风。而公道之行于下乎。昔典午之季。衰乱极矣。孙盛家居。犹作晋春秋。虽以桓温之威。不能去北伐之诛。以堂堂盛朝。而公道之行。反不如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98L 页
衰乱之季乎。诚如执事之所动念也。愚则以谓此无他。公道之不行而为史者。未得全才之用也。向者。奸臣用事。廷中之议。林下之言。皆中以法。公道掩灭。一至此极。近者。朝廷清明。中外协心。公道之行。此其时也。而倡之之方。时且未至。委靡之习。尚未尽去。使公道一倡于上。而壮其锋。养其气。以责励于下。则在下之观感而兴起者必有甚焉。而为史者。心纯乎公。争以危言自任矣。然则公道岂难行。而全才岂难作乎。学贯天人。道该今古。形容盛德。黼黻治化者。古之史也。而今独无其人乎。片言只字。荣辱所系。诛奸谀于既死。发潜德之幽光者。古之史也。而今独无其人乎。不为威惕。不为利疚。宁得罪于一时。而无令得罪于万古之清议者。古之史也。而今独无其人乎。夫然后为史者皆能当其职。尽其任。而好恶是非。无所回挠。邪正曲直。靡不毕露。魑魅神奸。自不能逃于神禹之鼎矣。野史之作。未必非由此而起也。何患史才之无其人乎。执事之问。愚既略陈于前矣。于篇终。又有献焉。夫史才。须兼斯三者。而三者之中。亦必以学为本。学之既至。则才与节。有不足致者矣。古之养士也。其在家也。闾师族师。书以识其善恶。及其长也。党正又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99H 页
书之。耳之所濡。目之所染。常在于此。故平居。皆慕善畏恶。而分别淑慝。至其升之司徒。进之于朝。则尤自刻励。务至公之道。故以之任史责。则才全德备。而操笔之际。无私曲之失。至于后世。此道既废。不顾大义之所存。徒循一己之好恶。各执所见。自成一家。繁者徒务于博洽。约者亦失乎苟简。甚至饬主缺而为时讳。请米受金之诮比比有之。良由古制之不复。而失为史之本也。呜呼。史云史云。文胜云乎哉。兼三者之长。而学以为本。公以为心。深有望于当代载笔之鸿儒。谨对。
王若曰。政久弊生。铨曹之仕路不清。学校之教养不明。军卒之凋弊日甚。
臣对。臣闻圣帝明王之为天下国家也。有为治之大本。有为治之大用。为治之大本。存乎心。为治之大用。存乎政。道存乎心。而为治之所以立。道达乎政。而为治之所以行。固不可离道而存心。亦不可舍心而为政也。诚能以此心为酬酢万变之主。以此政为因时矫枉之具。则国家永治。而终无乱亡之祸。其于弊也何有。恭惟。 主上殿下以英明冠古之资。加兢惕不已之诚。心存乎帝王之心。治绍乎帝王之治。其于时
王若曰。政久弊生。铨曹之仕路不清。学校之教养不明。军卒之凋弊日甚。
臣对。臣闻圣帝明王之为天下国家也。有为治之大本。有为治之大用。为治之大本。存乎心。为治之大用。存乎政。道存乎心。而为治之所以立。道达乎政。而为治之所以行。固不可离道而存心。亦不可舍心而为政也。诚能以此心为酬酢万变之主。以此政为因时矫枉之具。则国家永治。而终无乱亡之祸。其于弊也何有。恭惟。 主上殿下以英明冠古之资。加兢惕不已之诚。心存乎帝王之心。治绍乎帝王之治。其于时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199L 页
事。略无可虑者矣。而犹以政久弊生为忧。上溯三代。下迄汉唐。以及今日之弊。欲闻救之之策。臣尝伏畎亩之中。未尝忘 殿下于一日矣。今承 清问如是其郑重。则敢不倒廪倾囷。裨万分一。臣伏读 圣策。曰。帝王之政(止)何法立毙而然也。臣闻。易曰。君子永终。知弊。先儒曰。法久弊生。古今通患。夫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政。而其规模制度。纤悉备具。初若可传之万世。而行之既久。则不能无弊。此非世变之相禅。而理势之必然。病于守者之非人。而不能常守帝王之道也。臣观三代之隆。其君。禹汤文武。其臣。益伊周召。讲求者无非嘉谟嘉猷。规画者无非善政善教。良法美意。固不容议。岂有弊政之可言者乎。远至季世之君。因循苟简。颓堕委靡。不能以禹汤文武之心。行禹汤文武之政。颠覆典刑。弊生不救。若使嗣君。常守先王之心。可以久传无弊。而徒法不能自行。竟至乱亡。可胜叹哉。降及汉唐。以至于宋。虽有一二之君。资禀之高。计虑之周。创立仪度。贲饬治具。然诗书安事。善政无传。闺门惭德。大本已丧。轻变旧章。残扰民生。心其心而非帝王体道之心。政其政而非帝王存心之政。其垂统之始。既无其本。则况望后嗣之更化善理。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200H 页
而随时沿革之当其可乎。其乱亡相寻。无足怪者。 殿下非不知此。而必问臣者。欲观臣所学之精粗也。臣之所以望于 殿下者。亦欲 殿下法三代而监汉唐也。伏愿 殿下存其心。善其政而已。臣伏读 圣策。曰。我朝(止)不至关于兴亡欤。臣窃观我国家。自 太祖康献大王化家为国。裁自圣心。以定一代之治。 列圣继述。为治之具。咸以正罔缺。可谓以关睢,麟趾之美意。行周官之法度矣。加以 殿下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研微炳几。事无罅漏。夙夜励精。图臻至治。宜乎措事之际。动无失宜。施政之时。弊且不生。奈之何近年以来。吏荫失选而仕途多庸鄙之流。教训失宜而学校旷师儒之任。兵卒不鍊而军政有疏阙之虞。以至形宵旰之忧。而劳圣上之问也。三者之毙。必有所自。岂 殿下为治之道有所未至而然欤。抑承流宣化者不能奉行而然欤。失今不救。毙将何若。臣尝处穷约。虽不及揣摩朝廷之议。窃以身僭拟于百执事之后。而为之策曰。此三者之政。其初盖未尝不美也。特以法行既久。奉行失人。浸泯其真。而终致此等弊耳。臣请先陈起弊之田。而后及救之之术。可乎。以仕途言之。古之取士也。自序而升之学。自学而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200L 页
荐之司徒。升之非一朝。荐之非一手。故修之于家。而用之于国。济济多士。蔼蔼辈出。布百职而媚一人。我朝取士之法。非不备矣。吏科之法。即保举之例。门荫之法。即世禄之意。又以经书讲试而后许仕。此学古入官之意也。然行之既久。不能无毙。或凭折简。或媒姻亲。不识半行墨者。得与其列。以之而职郎员。以之而任守令。类皆临局墙面。莅事惟烦。其于学优则仕。修己治人之道。何居。以学校言之。古者家塾党庠术序国学。无一人不教。无一地非学。而师表之任。皆得其人。我朝教养之法。非不备也。内有成均四学。外至州县。亦设乡校。教导之员。亦择明经屡举之人。责任之方。靡所不至。然行之既久。不能无毙。任列邑教训之职者。皆庸鄙陋劣之徒。不知学问之方。徒怀射利之计。甚至名为教训。不解句读者有之。况望其坐皋比之上。堪问难之任乎。由是。有志束脩者。羞函丈之号。登名校籍者。惭鼓箧之列。其于育才养德。鼓舞人才之意。何居。以军政言之。寓兵于农。以讲武事。古之法也。此制既毙。兵始困矣。国家诘戎之道。无所不至。水有船军。陆置步骑。阴雨之防。苞桑之备。可谓密矣。然行之既久。不能无毙。专万户统军之任者。惟知侵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201H 页
渔之事。不思爱护之恩。编名行伍者。丁去额存。十常八九。为守令者。不分邻保。不计良贱。临时填簿。以为免责之资。岂识刀鎗之用。安知弓马之事乎。兵之羸悴。未有甚于今日者矣。脱有风尘之警。起于不虞之顷。则未知将何以为用也。其于国家足兵之道。何居。臣故曰。欲救其毙。当思致毙之所由。然后可以救其患也。然则臣前所陈三毙者。皆在于传久之毙。而其要在得人也。诚得其人。以任铨选之责。则必能如崔祐甫之除官。八百人皆翕然。而朝无竞进之习。野绝遗贤之叹。仕途不得不清矣。诚得其人。以任教导之责。则必能如胡安定之教授湖学。学有体用。而师无倚席之诮。蔚有作人之美。教养不得不尽矣。诚得其人。以任军旅之事。则必能如李牧之收租飨士。争乐为用。而既无剜肉之惨。皆怀死绥之志。军额不患其日缩矣。然此特救毙之末具。而为政之一端也。若夫为治之大本。则在 殿下一心。 殿下一心。出治之大本。而为治之源也。本齐则不必揣其末。而虚明蠖濩。固已沕然而条达矣。源清则不必激其流。而派分导滞。固已静然而无尘矣。臣愿 殿下存其心。以澄出治之源。而推躬行心得之实。明教化以正人心。则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201L 页
人无躁进之计。皆有自重之心。争以贼夫人之子为戒。而吾斯未信为法矣。仕途之冒进。非所忧矣。臣愿 殿下存其心。以澄出治之本。而先自躬行。能自得师。如成汤之学伊尹。汉明之拜三老。则在下观感而兴起者必有甚焉。而教训之不得其人。非所患矣。臣愿 殿下存其心。以澄出治之原。则任军政之责者。仰体爱养之仁。皆怀抚循之心。而吮疽市恩。超距贾勇。兵卒之不鍊。非所忧矣。臣既以狂瞽之说。仰塞清问之万一。而于篇终。更以心之一字。以尽其馀蕴。昔蕫仲舒。以正心为正万民之源。程颐。以谨独为达天德之本。诚以人主精神心术之运。虽隐于官庭之奥。而符验之著于外者昭然而不可掩者矣。故君心一正。鉴空衡平。则人才之邪正。政事之可否。洞然无毙。而馀无足言矣。君心一有不正。则犹治丝而棼之。虽事事而更之。有不胜其改者矣。今者。廉耻道丧。宦以贿成。至于除书未下。而物色先定。则可不先严出治之地。以清铨注之路乎。古风一去。师弟道丧。义理之学不讲。功利之说日炽。士无横经之问。师有窃廪之讥。可不先正出治之源。以尽君师之责乎。公道掩灭。债帅成风。兵之膏血。军之气力。坐困于权门之赂。则
锦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外集 第 202H 页
可不先清出治之本。以杜苞苴之路乎。诚如是则一人之倡。为一国之效。一心之推。为万化之干。为德之大本立。而为治之大用行。今日治化。可以高拱三代之阃域。而下视汉唐之泥涂。况此数事皆囿于小德川流之中。大德敦化之内。有不足烦圣虑。而事各循序。毙无可革矣。不然则虽勤圣算而尽庙谟。臣未见其可也。先儒曰。道者万世无毙。毙者道之失也。伏惟
圣慈潜心焉。臣谨对。
圣慈潜心焉。臣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