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颐庵先生集后叙 第 x 页
颐庵先生集后叙
颐庵先生集后叙 第 22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162A/ITKC_MO_0162A_A036_223H.gif)
世之谈艺者必曰。文章当法古。问其所谓古者则左国,班,马之书也。有难之者曰。古今无二道。文章当务本。问其所谓本者。则仁义道德之实也。以余观之。仁义不容虚立。古文莫尚六经。学者果能从事诗书孔孟之说而有得焉。则其谓之古谓之本者。夫岂外于此哉。 国朝前辈作者于文章。可谓盛矣。其为学。非不旁采百氏。顾所宗主者。不出乎诗书孔孟之说。故其文有质有华。不协于正者盖鲜。近年以来。文体遽变。末学后生。稍窥秦汉数十卷文字。则视经训。如司空城朝书。其言曰视古修辞。宁失诸理。噫。其文之靡而道之丧乎。故砺城君颐庵宋先生。即吾所谓前辈作者之一也。先生天资英秀。学问醇笃。虽游于词艺。而不专用工。聊以寓意而已。其所出诗文。明白简洁。深靖闲雅。谈理铺事。而不流于卑俗。写景抒怀。而不骛于浮艳。此岂非有德之言。治世之音哉。而视彼割裂以为奇。钩棘以为深者。未知孰为古耶。抑余重有所感焉者。古今禁脔之亲。金埒之地。至贵倨也。彼身处脂膏。心安逸乐。而能不泹不淫。特以才力自显。若杜元凯之文武。王晋卿之书画。仅千百之一二。而谈
颐庵先生集后叙 第 22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162A/ITKC_MO_0162A_A036_223L.gif)
崇祯癸酉秋日。德水后学李植。谨叙。